《中国植物志》科名索引

《中国植物志》科名索引
《中国植物志》科名索引

《中国植物志》科名索引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课件word格式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 文献检索教研室 一、课程目的、性质、任务 课程目的: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意识,培养训练和提升信息素质。 课程性质:目标管理课程 课程类型:全校本科必修课24学时 所属学科:图书馆学与情报学 授课对象:大学二至四年级 课程任务: ?了解计算机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概况; ?掌握有关科技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 ?认识科技信息检索对于科技人员的重要意义; ?了解信息检索系统的存贮和检索; ?掌握信息检索系统的主要结构、内容和特点; ?利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查找相关文献信息; ?掌握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基本方法; ?熟练使用几种典型的信息检索系统(如CNKI、维普、万方、超星、书生、EI、ELSIVER等)。教学目标: ?了解当代复杂而迅速发展变化的信息环境的特点,增加对信息和信息检索的理性认识; ?掌握信息检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 ?树立敏锐的情报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 ?学会独立科学主动系统地获取知识信息、分析评价信息和有效加工利用信息; ?有效地解决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有关问题,增强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性多思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备未来科技人员必备的科研素质,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的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术; 能够运用布尔逻辑代数; 掌握计算机检索基本知识; 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汉译英); 按时听课、上机实习; 按实习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习报告; 准时提交报告。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重点:帮助学生掌握权威检索系统(印刷版、光盘版、网络版)及查找原始文献的方法等。

难点:分析检索课题的主题概念,确定检索策略;选择检索数据库和检索途径、方法;找出原始文献。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教学演示、课堂讲授和举例分析,提高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意识以及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学术资源的能力。 四、教学方式 1.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运用多媒体电子课件讲授(7次)。 3.组织利用电子阅览室分组集中指导实习(4次) (其它时间可自行到电子阅览室检索)。 4.网上提交作业、网上考试,网上批改试卷并公布成绩。 5.实习时参考实习指导书,先完成老师的例子,然后做自己的,完成后提交作业并保存到u盘,作为考试资源。 五、考核方式 1.满分100分。其中,平时占20%;考试占80%。 2.平时每缺勤一次扣5分,缺勤4次取消考试资格。 作业提交方式:通过图书馆主页―教学研究‖栏下的―作业提交系统‖任课教师下提交。 输入学号、姓名、密码进行注册、登录、提交。做到项目完整,格式正确、简明扼要。 海湾战争与石油 第一讲概述 本章具体内容安排: 1.1 信息素质 1.2 信息、知识、情报与文献 1.3 信息检索 1.4 数字信息资源 1.1 信息素质 1.1.1 信息素质的涵义: 指个体对信息及其特点、价值的认识、获得、利用和开发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观念(意识)、信息道德(伦理)等方面。 信息素质专家会议布拉格宣言 信息素质概念的提出和认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的。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对信息素质的认识有新的突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根据2003年9月20至23日,由UNESCO 和美国图书情报学委员会(NCLIS)联合召开的信息素质专家会议和所发表的布拉格宣言:?信息素质:包括人们对信息关注和需求的知识,以及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创造、使用和交流信息,并用来解决面临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是人们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 亚历山大宣言: 根据2005年11月6日至9日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由UNESCO,IFLA 和美国全国信息素质论坛联合召开的国际高级信息素质和终身学习研讨会上发表的亚历山大宣言:信息素质是终身学习的核心。它能使人们在整个一生中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以便达到其个人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目标。它是数字社会的一种基本人权,能促

2.4《网络大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课题

信息技术说课稿 说课题目:《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 年级:高一年级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 说课老师:王琳蝉 工作单位:屯昌县红旗中学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容是教育科学《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的容。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构成,一是概述,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体验从网络数据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目的是为学习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做准备性的铺垫。二是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教材对这部分容介绍比较多,意在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和学会对各数据库信息的获取方法。三是网络数据库评价,在本章的最后重点安排了网络数据库的评价,目的是进一步提醒教师,在信息获取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及时、科学地评价信息的习惯,这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质量的关键,也是积累信息获取经验的关键一环。在本课教材访问丰富多彩的数据库这个模块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资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探索数据库这一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特点,为第七章中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状况分析 ⑴虽然学生在初中有信息课,但是作为副科没有参加升学考试,所以学生在课堂上多数的时间是玩游戏、聊天,没有纠正学习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初中学生上了高中后,其信息技术意识层次不齐,这就要教师有计划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 ⑵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自觉性有所提高一般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这样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关知识上的准备。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生了解网络数据库 ②学会简单的信息检索 ③体会到网络数据库的重要作用 ④运用网络数据库检索获取需要的信息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着重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审视数据库的价值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合法地获取网络资源 4、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重点:网络数据库的理解、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 学习难点:对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学生要用科学的评价方式判断所得信息的准确性 二、说教学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本节是采用任务驱动法导入新课,采取合作探究法解决提出的任务,对于同学们的作答采取了赏识教育法树立大家的自信心。再利用提问启发法去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导入本节的容。在新课网络数据库简介中,我采用了列举法和图表法加深对网络数据库概念的理解。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数字城市的介绍上都分别用了演示学习法,演示具体的各个操作步骤。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的一般过程和教育资源库的使用,都采取小组分工制合作探究法解决提出的任务。 三、说学法 教学指导在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通过本节教学,主要使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 ①培养学生利用教材、网络自主学习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复习旧知识,使用任务驱动法导入新课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1

《信息检索与利用》期末复习 试题题型 一、填空题(每空3分,共15分)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30分) 四、简答题(共25分) 1.(12分) 2.(13分) 复习题 第一章信息资源检索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信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知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知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人们用来解决特定问题所需要的、经过激活过程活化了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情报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在存储检索利用或传递记录信息的过程中,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在载体内、载体上或依附载体而存有信息或数据的载体。文献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在国内外学术或非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或报告。会议文献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毕业生为获取各级学位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和提交和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的书面报告。学位论文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对文献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选择和记录的过程。著录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特定的数值型数据为对象的检索。数据检索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指以特定的事实为目标的检索。事实检索 10.事实与数据检索工具主要依靠各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各种数据或事实的查询。参考工具书 11.按照结构原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植物志》植物中文正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

《中国植物志》植物中文正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 引言 共80卷126册的《中国植物志》(以下简称《植物志》),历时35年,终于在2004年10月全部出版完成。它是迄今为止是目前世界上篇幅最大的植物志,也是关于中国维管束植物的最为完整的志书。 《植物志》给中国的3万多种维管束植物都赋予了中文名,这对于中国的科技术语研究来说,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植物志》所收载植物的中文正名(区别于中文别名,以下简称“别名”)可以看成是目前最好的植物中文名称的规范,迄今还没有另一套植物中文名系统的合理性能够超过《植物志》的系统。 不过,也应指出,由于编纂时间较长,参与人员较多,《植物志》中的植物中文名正名还存在少数问题,可以分为三类:(1)个别类群重名;(2)种下等级命名法不统一;(3)部分名称有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异体字和别字。为了方便科研人员和社会各届人士使用《植物志》,为了方便《植物志》的数字化,特别是为了促进植物中文名的规范化、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订正。同时,基于同样的要求,《植物志》中的植物中文名正名的读音也有必要统一,建立规范。 笔者一直对《植物志》植物中文正名的整理工作抱有兴趣。在帮助中国科学院植物所网络中心建设数据库的过程中,有幸得以利用他们录入的《植物志》植物名录数据库,对这项工作进行初步尝试。本文就是这些初步工作的总结。 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植物中文正名的拟名权,最终应归于各个类群的分类学研究者,这是植物分类学界普遍赞同的做法;同时,保持植物中文正名的稳定性,也是植物中文名拟定的最高原则之一。因此,笔者在下文中所做的植物中文正名的订正,属于一种“消极性”订正,即仅在某一名称存在上述三类问题中的某一类或某几类、非订正不可时,才进行订正,否则就不做任何更动,即使这一名称在别的方面仍存在不妥之处。例如,茄科植物Solanum tuberosum的最通用的中文名是“马铃薯”,但《植物志》茄科作者基于其他考虑,选用了“阳芋”作为这一植物的中文正名,虽然笔者觉得不尽合理,但“阳芋”这一名称本身并不存在重名、异体字或别字的问题,所以笔者未做任何订正。又如“义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上一位网友向笔者指出,中药“防己”的“己”字本作“巳”,巳在此指蛇,“防巳”是指该药可以做蛇药,写成“防己”则不通;但笔者基于上述原因,也未对这一名称做修改。 以下如不另加说明,凡称“植物中文名”,均指《植物志》的植物中文正名。由于科、属、种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以下简称ICBN)规定的分类群的主要等级,同时也限于笔者精力,下文仅对《植物志》中科、属、种(含种下等级)的中文正名做了订正和读音的统一,而暂未涉及其他等级如族、组、系等的中文正名。 一、改重名 分类的内在要求之一,是使各个类群名称不相重复,即一个名称只能对应一个类群(但反过来则不一定成立,一个类群也可能对应多个名称),以使类群名称能够真正成为类群的标识,不致引起混乱。ICBN制订了十分严格的规则,以保证类群的学名不相重复,但中文名作为类群的“俗名”,因为没有类似的严格规则的限制,其中一名多物的现象是很普遍的。若要避免引起混乱,便于应用,就必须对“一名多物”进行彻底的整理清除。 因为在编纂时特别注意到了这点,《植物志》中的重名现象是很少的,即使是种和原种

汉语拼音字母

汉语拼音字母 声调 一声阴平(55)、二声阳平(35)、三声上声(214)、四声去声(51)。 声母表 整体认读 单韵母表(以下韵母为单用或只跟在辅音后) 复韵母表 ①汉语拼音有一些缩写形式,在转换时应特别引起注意,应恢复成完整形式。如:ü在j、q、x和y后写作u。

②儿化标记:er写在音节末尾,调值之前。 ③元音严式音标记忆方法(只换其中对应的拼音字母)。 汉语拼音音节表 共计:398个 【A】(啊) ai(哀) an(安) ang(肮) ao(熬) [5个] 【B】ba(八) bai(百) ban(班) bang(帮) bao(包) bei(悲) ben(奔) beng(崩) bi(比) bian(边) biao(标) bie(别) bin(宾) bing(兵) bo(波) bu(不) [16个] 【C】ca(擦) cai(才) can(参) cang(仓) cao(操) ce(册) cen(参) ceng(层) cha(查) chai(柴) chan(产) chang(长) chao(抄) che(车) chen(晨) cheng(成) chi(吃) chong(充) chou(抽) chu(出) chuan(川) chuang(创) chui(吹) chun(春) chuo(绰) ci(词) cong(聪) cou(凑) cu(粗) cuan(窜) cui(崔) cun(村) cuo(错) [33个] 【D】da(大) dai(呆) dan(单) dang(当) dao(刀) de(德) dei(得) deng(灯) di(地) dian(点) diao(刁) die(跌) ding(丁) diu(丢) dong(冬) dou(斗) du(读) duan(端) dui(对) dun(吨) duo(多) [21个] 【E】e(鹅) ei(欸) en(恩) eng(鞥) er(儿) [5个] 【F】fa(发) fan(反) fang(方) fei(飞) fen(分) feng(风) fo(佛) fou(否) fu(夫) [9个] 【G】ga(伽) gai(该) gan(干) gang(刚) gao(高) ge(哥) gei(给) gen(根) geng(耕) gong(工) gou(沟) gu(姑) gua(瓜) guai(怪) guan(关) guang(光) gui(规) gun(棍) guo(国) [19个] 【H】ha(哈) hai(还) han(含) hang(航) hao(好) he(喝) hei(黑) hen(很) heng(横) hong(轰) hou(猴) hu(乎) hua(花) huai(怀) huan(欢) huang(荒) hui(灰) hun(昏) huo(火) [19个] 【J】ji(机) jia(家) jian(坚) jiang(江) jiao(交) jie(阶) jin(斤) jing(京) jiong(炯) jiu(究) ju(居) juan(卷) jue(决) jun(军) [14个] 【K】ka(卡) kai(开) kan(刊) kang(康) kao(考) ke(科) ken(肯) keng(坑) kong(空) kou(口) ku(苦) kua(夸) kuai(快) kuan(宽) kuang(狂) kui(亏) kun(困) kuo(阔) [18个] 【L】la(拉) lai(来) lan(兰) lang(狼) lao(劳) le(乐) lei(雷) leng(冷) li(离) lia(俩) lian(连) liang(良) liao(辽) lie(列) lin(林) ling(灵) liu(刘) long(龙) lou(楼) lu(路) lv(驴) luan(乱) lve(略) lun(抡) luo(罗) [25个] 【M】ma(妈) mai(麦) man(满) mang(忙) mao(毛) me(么) mei(眉) men(门) meng(蒙) mi(迷) mian(棉) miao(苗) mie(灭) min(民) ming(明) miu(谬) mo(模) mou(某) mu(目) [19个] 【N】na(那) nai(奶) nan(南) nang(囊) nao(脑) ne(呢) nei(内) nen(嫩) neng(能) ni(你)

内蒙古科技大学《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中文数据库 作业

1、检索课题名称:matlab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应用 2、课题分析: 中文关键词:1 matlab 2 电力系统 3 潮流计算 英文关键词:(1)matlab (2)Power system (3)Power flow calculation 3、选择搜索引擎: 1)谷歌(google) 2)百度(baidu) 4、构建检索策略: 检索算法:(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文献范围: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著使用学术类文献检索、选择。 5、简述检索策略调整的过程: 1)在谷歌(google):使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检索运算式,找到约560,000 条结果符合(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查询结果。 2)百度(baidu):使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检索运算式,百度一下 找到相关结果约145,000个 6、整理检索结果: (1)谷歌(google) (选 1 条)。 整理如下: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Power flow calculation of power ...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periodical_gwdzcljs201212016.aspx 基于确定电力系统中各母线的电压,各元件流过的功率和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的目地. 采用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方法.牛顿-拉夫逊法是数学上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有效 ... (2)百度(baidu)(选 1 条) 整理如下: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电力系统;; 潮流计算;;Matlab,郗忠梅;李有安;赵法起;张博;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的一项重要分析功能...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Se... 2010-03-01 - 百度快照 - 评价 查看更多关于“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内容 >> 7、标示原文线索: (1)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12, 31(12) 作者:胡浩闫英敏陈永利 链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periodical_gwdzcljs201212016.aspx (2)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02期 作者:郗忠梅;李有安;赵法起;张博; 链接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Search/SCHO201002029.html 中文数据库实习作业如下: 1、检索课题名称:内燃机燃烧理论与燃烧控制研究

汉语拼音练习题

汉语拼音练习题 五、在城运会上,下列代表队如果按音序排列顺序入场,先后顺序应该是怎样的呢请你排 一排。 广西 云南 北京 四川 湖南 福建 西安 六、 在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后面打"V " 0 要挟:① y e xi a( ) ② y e xi e( ) ③ y d o xi e( ) 相似:① xi mg sh i( ) ②xi e g s i( ) ③ximg y i( ) 七、 判断下列词语的音节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V ",错误的打"x " o (1)慈爱 c f d ( ) (2)山坳 shai' co ( ) (3)提出 t f ch 口 () ⑷酷爱 k u ci () (5)平安 p in <5 cn ( ) (6)金刚 j in g n g ( ) 」、看拼音, 写词语。 ku 1 ji u t e 1 a n ( ) ( ) X i r?g k u d ou ( ) ( ) Ydu 1 ing j 1 xing, y du ( 二、将 下列音节的 错 昔误改正过来。 武: u( ) 有: yi 0 u( 雨: y n () 约:y ue () 女: n u () 预:u () m e gui y a o w u y d ng w e ( ) ( ) j m g zhcn r u hu 0 r u t u ( ) ( ) j in j 1 zh 1 ) ) 言:yi a n () 窝:u o () 屈:q o() 优:yi o u() )0 ② A D E G H N Q R T W X ④ E D A N H G W X R Q )0 册③悯烁掀竣④诞版兆熄 三、 按字母表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 E A G R O X W Z H Q N T ③ A E G D Q H N R W X T Z 四、 下列汉字按音序排列的一组是( ①偿睹柜梢②庇咨辜

网 络 资 源 与 信 息 检 索 课作业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课 综合实习报告 一、报告概况 1.课题名称: “传感器应用” 2.检索人员: 3. 反映课题内容的关键词以及相似词、同义词关键词(3-5个中英文): 关键词: 传感器应用 相似词:传感器法氧传感器硅传感器点传感器软传感器 主传感器热传感器双传感器微传感器力传感器 4. 中图法类号、类目: T工业技术 5.简要分析课题的主题内容: 传感器是一种物理装置或生物器官,能够探测、感受外界的信号、物理条件(如光、热、湿度)或化学组成(如烟雾),并将探知的信息传递给其他装置或器官。 二、课题检索报告 (一)利用百度查找与课题相关的信息

1、检索表达式:关键词=传感器应用 2、记录相关结果2条(包括网页标题、网页URL、主要内容): 结果1: 网页标题:百度百科 网页URL: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view/2601562.htm 本书是以面向中职教育为准则,以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编写的。全书共10章,内容包括传感器基本知识、温度传感器、气敏和湿敏传感器的应用、力敏传感器、液位和流量传感器、位置及位移传感器、新型传感器、传感器接口技术、常用检测仪表、传感器综合应用等。本书在编写中力求简化传感器原理,突出传感器的应用,强调通俗易懂,着眼于学生在应用能力方面的培养。本书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电子技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检测、控制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结果2: 网页标题: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豆丁网 网页URL: https://www.360docs.net/doc/ff7311473.html,/p-189308288.html 主要内容: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很漂亮的完整版)

A a 啊ai 哀an 安ang 肮ao 熬 B ba 八bai 白ban 班bang 帮bao 包bei 杯ben 奔beng 崩bi 逼bian 边biao 标bie 别bi 宾bing 兵bo 玻bu 不 C Ca 擦cai 猜can 餐cang 仓cao 操ce 策 cen 岑 ceng 层 cha 插 chai 拆 chan 搀 chan 昌 chao 超 che 车 chen 尘 chen 称 chi 吃 chon 充 chou 抽 chu 初 chua欻(走路声) chuai 揣 chuan 川 chuang 窗 chui 吹 chun 春 chuo 戳 ci 词 cong 聪 cou 凑 cu 粗 cuan 撺 cui 崔 cun 村 cuo 搓 D da 搭 dai 呆 dan 单 dang 当 dao 刀 de 德 dei 得 den 扽 deng 登 di 低 dia 嗲 dian 颠 diao 刁 die 爹 ding 丁 diu 丢 dong 东 dou 兜 du 都 duan 端 dui 堆 dun 吨 duo 多 E e 鹅 ei欸(叹词) en 恩 en鞥(马缰绳) er 儿 F Fa 发 fan 翻 fang 方 fei 非 fen 分 feng 风 fo 佛 fou 否 fu 夫 G Ga 嘎 gai 该 gan 干 gang 钢 gao 高 ge 哥 gei 给 gen 根 geng 耕 gong 工 gou 沟 gu 姑 gua 瓜 guai 乖 guan 官 guang 光

gui 规gun 棍guo 锅 H ha 哈hai 孩han 含hang 杭hao 蒿he 喝hei 黑hen 痕heng 恒hm 嗽hng 哼hong 烘hou 喉hu 呼hua 花huai 怀huan 欢huang 荒hui 灰hun 昏huo 活 J ji 机jia 家jian 尖jiang 江 jiao 交 jie 街 jin 今 jing 京 jiong 迥 jiu 究 ju 居 juan 捐 jue 决 jun 军 K ka 咖 kai 开 kan 刊 kang 康 kao 考 ke 科 kei 克 ken 肯 keng 坑 kong 空 kou 抠 ku 枯 kua 夸 kuai 快 kuan 宽 kuang 筐 kui 亏 kun 昆 kuo 阔 L la 拉 lai 来 lan 兰 lang 狼 lao 捞 le 勒 lei 类 leng 冷 li 里 lia 俩 lian 连 liang 良 liao 疗 lie 列 lin 林 ling 令 liu 留 lo 咯 long 龙 lou 楼 lu 炉 lǚ吕 luan 乱 lue 略 lun 抡 lu 罗 M m 呣 ma 妈 mai 埋 man 蛮 mang 忙 mao 猫 me 么 mei 眉 men 门 meng 蒙 mi 迷 mian 面 miao 苗 mie 灭 min 民 ming 明 miu 谬 mo 摸 mou 谋 mu 木 N n 嗯 na 那 nai 乃 nan 男 nang 囊 nao 闹 ne 讷

网络资源与信息检索

1.1 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 1.信息概念:从知识的角度来说,“在发生源和吸收源之间,当发生源发出的信号被吸收源所理解,信号就成了信息。” 2.文献概念:大凡人类的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的手段纪录下来的东西,统统可称为文献。作为文献,必须含有知识和载体这两个部分。 3.信息传递的渠道有非正式传递渠道和正式传递渠道两种,也可称为非正式过程和正式过程。正式过程:经过正式的文献流通。 4.信息检索:包括数据检索,事实检索,文献检索三个方面。 5.文献检索的类型:直接,间接。 直接检索:直接检索是指通过阅读原始文献直接获取所需信息。间接检索是通过检索工具的指导,查找原始文献而获取所需信息。 直接检索:1.直接检索原文易于掌握文献的实质内容,可直接判断其信息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并可能得到以外的收获.2.直接检索简便易行,并且时效高.缺点:会漏查很多相关文献. 间接检索:1.使盲目的分散检索称为有目的的集中检索.2.文献质量有较好的保证.3.加速了检索过程.4.消除语言障碍.5.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来源.6.提供了有规律的检索途径. 但是忽视直接检索的作用也是片面的,应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1.2 信息的类型及特点 1.可将信息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和三次信息 一次信息定义:凡事以作者本人在生产和科研中所取得的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所传递的信息. 包括范围:期刊论文、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所传递的信息。 二次信息的定义:是将分散的、无组织的一次信息,按一定原则加工、整理、简化、组织成为系统的、便于查找利用的信息。 包括范围:各种目录、文摘、题录、索引等所传递的信息。(中国知网) 三次信息:在合理利用二次信息的基础上选用一次信息的内容,根据一定的需要、目的进行分析、综合或浓缩重组而得到的信息。 包括范围:专题评论、动态综述、年度总结、数据手册、科学大全、百科全书、年鉴等所传递的信息。 2.按信息载体的出版编辑特点划分 按信息载体的出版形式划分为12个类型(又称12大文献源),其中包括期刊、图书、会议文献、专利文献、学位论文、政府出版物、标准文献、产品资料、技术档案、报纸、新闻稿、工作文稿。 3.12大文献源功能及特点: 期刊:是信息的重要来源,是技术成就的正式纪录. 能及时反映各学科的发展水平及动向. 图书:内容较其他出版物全面、系统、可靠,有一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便于人们对某一课题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会议文献:不仅提供信息的重要来源,而且迅速获得最新技术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发现、新成果和新见解很多是在学术会议上首先公布的 专利文献:设计的技术内容广泛,比较具有可靠,能较快地反应出世界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一种重要的信息来源。 内容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创造性及实用性。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案

《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教材第二章第四节“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的内容。本节教材分三部分构成,一是概述,教材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体验从网络数据库获取信息的一般过程,目的是为学习网络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做准备性的铺垫。二是多样化的网络数据库,教材对这部分内容介绍比较多,意在让学生充分体验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和学会对各数据库信息的获取方法。三是网络数据库评价,在本章的最后重点安排了网络数据库的评价,目的是进一步提醒教师,在信息获取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及时、科学地评价信息的习惯,这是提高获取信息资源质量的关键,也是积累信息获取经验的关键一环。在本课教材访问丰富多彩的数据库这个模块中,应适当引导学生对资源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探索数据库这一现代信息管理手段的特点,为数据库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对本节课的学习已经有了相关知识上的准备。在前面的课中,学生在不经意中已经使用到了网络数据库,比如小说网、音乐网等等,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本节课选用有较强的代表性而学生一般都没有使用过的网络数据库。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网络数据库;学会简单的信息检索;运用网络数据库检索获取需要的信息内容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提高信息获取的能力 ②引导学生着重从资源获取的角度来审视数据库的价值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①在同学的互助下交流合作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②培养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合法地获取网络资源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网络数据库、网络数据库的多样性、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难点:对网络数据库信息的检索、评价 五、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力求形成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的学习态度。本节是采用情景设置法,从“神奇的化学实验——大象牙膏”入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欢快的化学学习之旅。然后设置疑问:你能帮化学教师搜索到不同版本的教学资料吗?进而导入本节的内容——利用网络数据库来解决问题。在进行网络数据库新课内容时,通过设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及成果展现四个大环节,让学生去认识、感受、体验、评价网络数据库。使学生对网络数据库信息检索这一重难点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理解,从而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六、教学资源与媒体准备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实习报告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实 习 报 告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1、利用CNKI检索该课题: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制度建设方面的文献。 抽取检索词:海南国际旅游岛制度体制 构建检索式:SU=(海南and 国际旅游岛)AND SU=( 制度or 体制)

检索过程请截图示意 : 检索结果(保留3条切合的题录 [1] 孟建力.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客购物离岛免税制度研究[D]. 海南大学,2011 [2] 钱新梅. 海南国际旅游岛离岛免税购物法律制度研究[D]. 海南大学,2012 [3] 邹立刚. 海南国际旅游岛购物制度及其完善[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2、利用万方数据库检索该课题:关于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方面的学位论文。

抽取检索词:大学英语四级大学英语六级 构建检索式:SU=(“大学英语四级”)or(“大学英语六级”) 检索过程请截图示意: 检索结果(保留3条切合的题录) [1] 陈建蕊.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四级与六级作文中的态错误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黄萍.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功通过者考试策略个案研究[D].扬州大学,2011. [3] 宋艳.英语专业四级与大学英语六级听力理解难度对比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3、利用维普数据库查找对袁行霈主编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卷的书评。 检索过程请截图示意: 检索结果(保留3条切合的题录)

[1]李建平[1,2],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收获--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沿海企业与科技,2014,(1) [2]容本镇,从远古到近代:文化铸造民族自信——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广西卷》.当代广西,2014,(18) [3]陈文华,地域文化的上乘之作——评《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湖北卷》.江汉论坛,2015,0(5)

《中国植物》植物中文普通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5)

《中国植物志》植物中文普通名的订正和读音的统一(5) 四、读音的统一 要实现《植物志》的普通名读音的统一(包括普通话读音的统一和方言读音的统一,本文只讨论普通话读音的统一),需要完成以下几步工作:第一,普通名中多音字的整理;第二,单音字的准确定音;第三,白读的审订。 具体说来,多音字的整理显然是普通名读音统一首先要做的工作,它们往往是造成读音混乱的主要原因。知道了普通名中有哪些多音字,在以后的拟名中,就可以有意地回避使用这些字的破读音。而且对于计算机检索来说,如果不将多音字的读音弄清楚,就无法实现真正的按音序排列。 在多音字整理完成之后,下一步自然是单音字的准确定音。当然,这里的单音字,指的是在普通名中只有一个读音的字;有的字在整个语言环境中是多音字,但其他的读音并不用于普通名,如中有zhong1、zhong4二读,在一般语境中都很常见,但在普通名中,就只有zhong1这一个读音,这种字也属于这里所说的单音字的范畴。 这两步工作完成之后,普通名的文读读法就得到了统一。普通名的文读读法(一般用普通话读音代表)是它在汉语一切方言中的白读读法(如果存在的话)的基础,有了这个统一的文读读法基础,就可以根据各方言自己的特点,规定某些普通名在各方言中的白读读法。普通话是以北京方言为基础的,北京方言的白读非常丰富,所以普通话的白读也很丰富,对普通名来说,主要体现在儿化、轻声和部分字音白读这三点上。由于时间精力所限,笔者未能对种的普通名的白读进行审订,下文仅对科属普通名的白读进行了论述。为了行文方便,部分字音白读的问题提前放到“多音字的整理”一段中讨论。 1. 多音字的整理: 经整理,《植物志》的普通名中共有55个多音字(壳、爪、芥这三个字属于普通话的文读和白读的区别),占所使用的全部字数的2.2%。其中属的普通名和种(含种下等级)的普通名中都有的多音字有20个,仅在种(含种下等级)的普通名中出现的多音字有35个,下面分别讨论(均按该字的破读音音序排列):属的普通名和种(含种下等级)的普通名中都有的多音字(举属的普通名以赅该属中种和种下等级的普通名): (1)藨:这是一个很古老的植物名用字,读音一直比较混乱。《说文解字》只记载它的一个意义是指“鹿藿”,这个意义已经不见于《植物志》的普通名了。它还有另外两个意思,一指悬钩子属Rubus(蔷薇科)的一些结多汁、可食的果实的植物,一指藨草属Scirpus(莎草科)植物,则均见于普通名。《现汉》虽然收录了此字,但只记载了一个读音biao1,在这个读音下也只记载了“藨草”这一个义项。因此,“藨

《新华字典》汉语拼音音节索引表(第11版)

A a 啊 1 ai 哀 2 an 安 3 ang 肮 5 ao 熬 5 B ba 八 7 bai 白 10 ban 班 12 bang 帮 14 bao 包 15 bei 杯 18 ben 奔 20 beng 崩 22 bi 逼 23 bian 边 27 biao 标 30 bie 别 32 bi 宾 32 bing 兵 33 bo 玻 35 bu 不 38 C Ca 擦 40 cai 猜 41 can 餐 42 cang 仓 43cao 操 43 ce 策 44 cen 岑 45 ceng 层 45 cha 插 45 chai 拆 48 chan 搀 48 chan 昌 51 chao 超 53 che 车 54 chen 尘 55 chen 称 57 chi 吃 59 chon 充62 chou 抽64 chu 初65 chua 欻68 chuai 揣68 chuan 川69 chuang 窗70 chui 吹71 chun 春71 chuo 戳72 ci 词73 cong 聪75 cou 凑76 cu 粗76 cuan 撺77 cui 崔78 cun 村79 cuo 搓80 D da 搭81 dai 呆83 dan 单86 dang 当88 dao 刀90 de 德92 dei 得94 den 扽94 deng 登94 di 低95 dia 嗲99 dian 颠99 diao 刁102 die 爹103 ding 丁104 diu 丢106 dong 东106 dou 兜108 du 都109 duan 端112 dui 堆113 dun 吨114 duo 多116 E e 鹅118 ei 欸120 en 恩121 en 鞥121 er 儿121 F Fa 发123 fan 帆124 fang 方127 fei 非129 fen 分132 feng 风134 fo 佛136 fou 否136 fu 夫137 G Ga 嘎144 gai 该145 gan 干146 gang 钢149 gao 高151 ge 哥152 gei 给155 gen 根156 geng 耕156 gong 工158 gou 沟160 gu 姑162 gua 瓜167 guai 乖168 guan 关168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参考试题与答案

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 一、名词解释题: 网络信息资源:是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形式的信息,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并借助计算机与网络通讯设置发布,收集、组织、存储、传递、检索和利用信息资源。 www: 信息检索 数据库:是至少有一个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 联机检索:指用户利用计算机联合通过通讯网络与世界各地的信息检索系统联机,从检索系统的数据库中查找出所需信息的过程。它允许用户以智能机对话,联机会话,这样交互的方式直接访问检索系统及数据库、检索是实时在线进行。 查全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数量占数据库中存在的合乎该需要的所有文献的比例。 查准率:是指检出文献中合乎需要的文献的数量占检出文献的全部数量。 关键词:关键词又称自由词,它属于自言语言范畴。关键词是直接来自文献本身,能够反映文献主题概念,具有实际检索意义的词语。以搜索引擎为代表的基于关键词的检索工具能够利用全文索引技术。 布尔逻辑检索:又称布尔代数是指使用,and,or,not等运用符,查找含有某种词语特定主配形式的网页。 搜索引擎:是一个可以用文件名查找文件的系统。 元搜索引擎:是一种基于搜索引擎的网络检索工具。它是将多个搜索引擎集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统一的检索界面接收并处理用户的查询提问。在进行检索时调用一个或者多个独立搜索引擎的数据库。 桌面元搜索引擎:顾名思义,桌面元搜索引擎不是通过网上调用方式在线使用,而是直接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进行,相当于用户自己拥有一个元搜索引擎,所以称之为桌面元搜索引擎。All-in-One式元搜索引擎:又称搜索引擎元目录,它将主要的搜索引擎集中起来,并按类型或检索问题等编排组织成目录帮助导引用户根据检索需求来选择适用的搜索引擎。 联合书目数据库:联合目录是揭示报道若干个文献收藏单位的文献入藏情况,汇总若干个单位馆藏的书目信息的目录。 参考信息:是指人名、地名、机构、事件、统计数据等一类数据,事实信息,是人们的工作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查考、引用的信息。 二、简答题和论述题: 1.网络信息资源的种类分哪几种? 答:可分为五种:1.web信息资源。其中有www有关的重要概念:(1)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2)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3)通用资源定位程序URL(4)主页(home page)(5)链接(link)(6)浏览器 2.Telnet:是通过远程登录后,可以访问共享的远程系统中的资源。 3.FTP信息资源,是因特网适用的文件传输协议。 4.用户组信息资源,是有一组对某一个特定主题有共同兴趣的网络用户组成的电子论坛。 5.RSS信息资源,它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

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澍

中国植物学家钱崇澍 中国植物学家,字雨农,1883年11月11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1965年12月28日卒于北京。1904年中秀才后,曾在南洋公学、唐山路矿学校学习,后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10年赴美,先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自然科学院、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学习;先学农学,后改学植物学,最后攻读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 1916年回国,历任南京甲种农业学校、南京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农业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和复旦大学教授。1927~1935年、1937~1942年间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教授兼植物部主任。1950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他是中国现代从事植物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生理学和地植物学研究的最早的学者之一。 1916~1917年,他在国外发表的两篇论文:《宾州毛茛两个亚洲近缘种》和《钡、锶、铈对水绵属的特殊作用》是中国学者独立完成的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理学的最早文献。他于1927年发表的《安徽黄山植被区系的初步观察》,则是中国植物生态学和地植物学方面最早的著作之一。在中国,他首先对兰科、荨麻科、豆科、菊科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研究。

1916年回国后,即深入浙江和江苏南部采集1万多号植物标本,加以整理和研究。30年代初开始对南京钟山的森林和岩石植物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对安徽、四川等省的植物进行了大规模的采集调查,并对中国植被的类型和区划进行过多年的工作。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兰科植物之研究》、《中国槭属的地理分布》、《中国荨麻科之研究》、《中国森林植物志,卷一》、《黄河流域植物的分布概况》、《中国植被类型》、《中国植物志》等。他长期在大学任教,培养和造就了秦仁昌、李继侗、裴鉴、郑万钧、曲仲湘、方文培等学者。 1923年,他曾与邹秉文和胡先□合作,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植物学教科书《高等植物学》。他在中国学术界做了许多组织和领导工作。1922年他曾与胡先□合作,在南京创立了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植物部,建立了标本室、实验室和图书馆,开展调查研究,出版刊物图谱。1933年,在他和胡先□、陈焕镛等植物学家的倡议下组成了中国植物学会。 他于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第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市科协副主席等职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