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含义

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含义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通过观察和推论的方式,以预先确定的若干心理特征为指标,测量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学科。它有助于解释心理现象,预测人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反应,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它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心理学分支,广泛运用于管理、教育、医学、司法等各个领域。

一、心理测验与心理诊断的区别1、两者都要对人进行评估,但前者针对个体,后者针对群体。 2、两者都涉及到信度和效度,但心理测验注重信度而心理诊断则注重效度。 3、心理测验侧重于测量,心理诊断则侧重于诊断。二、心理测验的内容1、智力:知觉速度、数学才能、视空间才能、言语才能、推理能力、记忆能力。 2、人格:态度、价值观、自我意识、生活方式。 3、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4、性格:开朗、内向、外向、孤僻、偏执。

5、能力倾向:感知动作能力、运动动作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6、人的情绪状态:快乐、痛苦、愤怒、惊讶、恐惧、焦虑、悲伤。

7、兴趣和爱好:喜欢、厌恶、崇拜、冷淡、迷恋。

8、自我形象:美丽漂亮、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谈吐不俗、热情大方、彬彬有礼。

9、职业价值观:清闲、繁忙、辛苦、轻松、薪水、社会地位。 10、自己:诚实、勤劳、孝顺、乐观、善良、聪明、勇敢、自私。三、心理测验的分类(一)选择题测验:按照答案是否惟一,可以分为是非题,选择题,配对题,排序题等。(二)多项选择题测验:又叫配伍题,测验时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三)综合分析题测

验: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四)评定量表:将测验题目或测验材料编制成固定的格式,然后由主试逐项给被试者进行填写,经过比较分析,评定出每个人的相关特点。四、心理测验的常用术语1、总分:全部题目得分的平均数。 2、均分:在统计分析中,把所有单项分的算术平均数称之为“均分”,即“平均数”,把所有单项分的简单相加之和称之为“总和”,即“总分”。 3、 z分:指标名称第一次出现的百分数。 z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z分去解决问题,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为z分只是在该总分水平上的“变异”,而并不能显示其背后隐藏的“原因”。 z 分只能反映总分水平上的一个“集中趋势”。

心理与教育测量学 戴海琦 第三版 重点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1、心理测量的含义、特点;测量的含义;要素;以及测量的量表 (1)心理测量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法则,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2)心理测量的特点 –间接性:与物理的直接测量不同,从外显行为推测,以间接了解人的心理属性; –相对性:测量的结果是与其所属团体比较而言。 –客观性:即测验的标准化,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 (3)什么是测量: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S.S.Stevens) 事物:测量对象,在心理测量中,想测量的当然是心理能力和人格特点; 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4)测量的要素: 参照点:①测量工作中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 ②绝对参照点:以绝对的零点作为测量起点,如长度/高度 ③相对参照点:相对零点,如温度[水冰点]、海拔[海平面] 单位①理想的单位一是要有确定的意义,不能有不同解释 ②其次应有相同的价值,即两个单位点之间差异相等。 (5)测量的量表:量表:任何可以使事物数量化的值或量的渐进系列。 ①命名量表:数字仅仅代表分类,无任何意义;不可比较,如男女 ②顺序量表:可比较,没有相同单位和零点,不能加减;如名次 ③等距量表:可比较,有相同单位无绝对零点,可加减,不可乘除;适用多种统计方法:平均数、标准差等,如温度 ④比例量表:最理想的量表,有等距的的单位和绝对零点,有倍数关系;如年龄。 2、什么是心理测验,如何理解心理测验?心理测验的类型;心理测量的功能; (1)什么是心理测验:心理测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①行为样本:有代表性的题目 ②标准化:测验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的一致性。 ③难度的客观测量:测验的编制、实施等过程中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即标准化,测验的难度水平应确定 ④信度:测验结果的一致性 ⑤效度:测验结果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心理测验的类型: ①测验对象分:智力测验、能力倾向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验 ②按测量方式分: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 ③按测验材料性质分: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④按测验功能分:成就测验与预测测验,难度测验与速度测验,描述测验与诊断测验。 (3)、心理测量的功能: (1)理论研究:收集资料,建立和检验理论假设 (2)应用:选拔,确定最有可能取得成功的人; 安置:进行人员和工作的最佳匹配; 诊断 评价 广泛应用于教育、人事管理、临床和咨询、社会生活以及心理学理论的研究领域。 3、心理测验与心理测量的区别?常被作为同义词使用:内涵有很大重叠。 区别①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 ②心理测量则是运用测验为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活动,主要在―动词‖意义上使用。

名词解释心理测验

名词解释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一种用来评估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工具,通过对个体进行一系列标准化的测量和评估,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心理测验通常包括量表、问卷和实验等不同形式。以下是对心理测验的详细解释。 心理测验是一种用来衡量和评估个体心理特征的方法。它可以量化和分析个体的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智力水平、心理健康状况等方面的情况。心理测验的目的是帮助专业人士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并为制订个体的教育、职业选择、治疗方案等提供重要参考。 心理测验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客观测验和项目ive测验。客观测验是指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如量表和问卷,以客观的方法来评估个体心理特征。这种测验通常要求个体回答一系列有关自己思维、情绪、行为等方面的问题,然后根据回答的内容和分数来评估个体的特征。例如,常用的人格测验有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和六种兴趣测验(Holland Vocational Personality Test)。这类测验的优点是标准化,评估结果可比较,可量化、分析和研究。 项目ive测验是指通过呈现一些模糊、不完整的刺激物,如图片、文字等,来引导个体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情感和内心体验。这种测验主要是通过个体的回答和解释,来分析个体的潜意识、个性特征、矛盾和冲突等方面的情况。例如,著名的项目ive测验有罗夏测试(Rorschach test)和色彩测验(Color

Test)等。这类测验的优点是可以获得个体潜在的、内隐的信息,但是缺点是主观性较强,难以量化和研究。 心理测验通常由专业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临床医生等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和分析。解读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个体的回答,与其他信息(如个体背景、生活经历等)相结合,来得出准确的结论和评估。同时,心理测验的结果应保密,并在获得个体的允许后进行使用和发布。 心理测验在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用于儿童和成人的认知发展和心理健康评估,帮助提高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在教育领域,心理测验可以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教育方法。在临床领域,心理测验可以用于诊断和评估心理障碍和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干预措施。 综上所述,心理测验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工具。它通过标准化的测试工具,如量表和问卷,并结合个体的回答和解释,来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个性特征、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心理测验可以帮助专业人士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并为个体的治疗、教育和职业选择提供重要参考。

心理测量

心理测量 一、心理测量概述 二、心理测量的技术问题 三、心理测量的使用问题 第一章心理测量概述 心理测量包含评定量表法和心理测验法,在心理学五大基本研究方法之中,是难度最大的。 一、测量与测量量表 1、测量的概念 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三元素:事物、数字、法则 事物——要测量的对象。具体的说,就是测量对象的心理特性或状态。注意:psycho-behaviora l心理-行为的,一如前述,心理现象是不能被直接观察到得的,我们实际上实在测量人的行为。 数字——规律排列的表示量的符号。(区分性、序列性、等级性、等距性、可运算的逻辑性)。但并非全部如此,如性别变量。 法则——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2、测量要素 参照点——计算量的起点。又分为绝对零点与相对零点。 绝对零点表示什么都测不到的状态,如质量、长度的零点。相对

零点则是人为地设定的一个基准点,如以海平面为基准点测定陆地的高度,以普通水的冰点作为测定温度的零点。 单位——对测定量或属性的描述(符号)。须具备两个条件:有确定的意义;有相同的价值。 3、测量量表 概念已在方法中阐述。见P325页。 量表的种类(S. S. Stevens按照测量水平的高低划分) (1)命名(类别)量表。只用数字表示事物的类别。如男女性别、职业、身份等,是测量水平最低的量表形式,不能对其做数量化分析。 (2)顺序(等级)量表。它的类别中带有大小、高低、多少的比较意义。如考试的排位、工资级别等,以>、<符号表示。 (3)等距量表。如温度计,因有相等的单位,其数值可以做加减法,但由于没有绝对零点,故不能做乘除法。20摄氏度是10摄氏度的2倍吗? (4)等比量表。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点,多数物理测量即此类测量,是测量水平最高的量表形式, 心理测量多集中在顺序(等级)量表中,原因是心理的绝对零点和相等单位都难以获得。但现在的数理统计(多元统计)方法则可以把这种顺序(等级)量表得到的数据换算为等距数据来运算。 二、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 心理测量的根本目的是帮助人们做出重要的决定。 (一)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 1.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1)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即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和心理属性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心理测验:对行为样组进行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其本质上是心理测量的工具 心理测验有三个要素,即行为样组、标准化、客观性。 (2)心理测量的特点 ①间接性——心理属性是内在的不可直接测量到的特质,但可表现为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外显行为,测量者可以通过一定的 方法测量这些外显行为,并由这些行为判别特质的性质。 ②相对性——对人的行为进行比较,没有绝对的标准,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有的心理测 量都是看每个人处在这个序列的什么位置上,也就是只有顺序量表的特征。 ③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验的标准化问题。测验用的项目,说明、言语、态度、评分、分数转换、解释都需要标准化。2.心理测量的特征分类 (1)按所测量的心理特征分类 ①能力测验——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 ②成就测验——经过正式教育或训练后对新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③人格测验——性格、气质、兴趣、态度、品德、情绪、动机、信念、价值观等 (2)按接受测量的人数分类 ①个别测验——一名主试在一段时间内测量一名被试 ②团体测验——一段时间内一名主试同时测量许多人 (3)按测验目的分类 ①描述性测验——仅仅是进行描述 ②诊断性测验——对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而预先做出的诊断 ③预示性测验——了解人的潜能和未来的表现 (4)按测验要求分类 ①最高作为测验——被试尽可能做出最好的表现 ②典型作为测验——被试按通常的习惯和没有压力的方式做出反应 1

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含义

简述心理测验的基本含义 心理测验是根据一定的法则,通过观察和推论的方式,以预先确定的若干心理特征为指标,测量一个人的心理特征的学科。它有助于解释心理现象,预测人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反应,从而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提高实际工作效率。它是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心理学分支,广泛运用于管理、教育、医学、司法等各个领域。 一、心理测验与心理诊断的区别1、两者都要对人进行评估,但前者针对个体,后者针对群体。 2、两者都涉及到信度和效度,但心理测验注重信度而心理诊断则注重效度。 3、心理测验侧重于测量,心理诊断则侧重于诊断。二、心理测验的内容1、智力:知觉速度、数学才能、视空间才能、言语才能、推理能力、记忆能力。 2、人格:态度、价值观、自我意识、生活方式。 3、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4、性格:开朗、内向、外向、孤僻、偏执。 5、能力倾向:感知动作能力、运动动作能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 6、人的情绪状态:快乐、痛苦、愤怒、惊讶、恐惧、焦虑、悲伤。 7、兴趣和爱好:喜欢、厌恶、崇拜、冷淡、迷恋。 8、自我形象:美丽漂亮、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谈吐不俗、热情大方、彬彬有礼。 9、职业价值观:清闲、繁忙、辛苦、轻松、薪水、社会地位。 10、自己:诚实、勤劳、孝顺、乐观、善良、聪明、勇敢、自私。三、心理测验的分类(一)选择题测验:按照答案是否惟一,可以分为是非题,选择题,配对题,排序题等。(二)多项选择题测验:又叫配伍题,测验时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三)综合分析题测

验:要求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四)评定量表:将测验题目或测验材料编制成固定的格式,然后由主试逐项给被试者进行填写,经过比较分析,评定出每个人的相关特点。四、心理测验的常用术语1、总分:全部题目得分的平均数。 2、均分:在统计分析中,把所有单项分的算术平均数称之为“均分”,即“平均数”,把所有单项分的简单相加之和称之为“总和”,即“总分”。 3、 z分:指标名称第一次出现的百分数。 z分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用z分去解决问题,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因为z分只是在该总分水平上的“变异”,而并不能显示其背后隐藏的“原因”。 z 分只能反映总分水平上的一个“集中趋势”。

心理测验学复习重点

●心理测量的特点 ●心理测量的功能 ●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客观性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 ●心理测量与心理测验的联系与区别 (1)心理测量的定义: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人的行为加以确定 (2)心理测验的定义: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组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最。心理测验具有三个要素:行为样组、标准化和客观性。 (3)心理测验是了解人心理的工具,主要在“名词”意义上使用。而心理测量则是以测验为工具达到了解人类心理的实践活动,它主要在“动词”意义上使用。因此,心理测量的意义范围更广些,能被应用实际心理测量的心理测验才是真正有效的测验工具。 (4)心理测验要素 1.行为样组 行为样组是指心理测验中选择- . 部分测量人心理特性的有代表性的行为。因为心理测验测最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特性,而测量心理特性又是凭借对其密切相关的行为间接测量的,在-个心理测验中,不可能把所有与该心理特性相关的行为全部测量到,而只能选择其中. 部分行为进行测量。在编制测验时,必须慎重地选择有代表性的行为样组。 2.标准化 (1)含义 标准化是指测验的一一致性,包括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比较.比较的结果才有意义。标准化的范围包括:测验用品的致性,测验指导语的同一性,测验中主试与被试关系的稳定性,测验评价的一致性等。所有能保证测验条件一致性的都是标准化应考虑的内容。标准化的另: -重婴步骤是建立常模。 3.客观性 (1)客观性是衡量科学性的一个根本标志。心理测验的客观性,是指测验不受主观支配,其测量方法是可以重统分和解释都是客观的。行为样组的代表性和测验程序的标准化都是为了保证这种客观。 ●心理测量的伦理道德问题 ●心理测验的编制过程

简述心理测评的特征

简述心理测评的特征 一、心理测验是指通过观察个体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个体行为活动中心的心理特征,依据确定的原则进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验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是对行为的测量 2.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 3.行为样组不一定是真实行为 4.力求客观的测量 认知测验:成就测验、智力测验、能力测验 人格测验:兴趣、态度、性格、品德 二、在竞争性考试中,心理测试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甚至在某些工作岗位的面试中也占据一席之地《高分阅读魔法书》拉蒙·坎伯约心理测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智力测验;一类是人格测验。人格测验

指的是通过测试一个人的心理特征或者人格,来确认他是否具备担任某个特定职位的能力。智力测验包括数字序列、多米诺骨牌和图表测试。数字序列也是我们考试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例如:4,7,10,13......,接 下来的数字是几?通过找出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就很容易得出:这组数字的规律是依次加3的,因此下一个数字是16。 多米诺骨牌有七个不同的牌面,每张骨牌上会出现两个数字。不过和数字序列一样,也是要找出相邻骨牌之间的规律,就能得出下一章骨牌的数字了。 图表测试一般会给出四个选项,观察前三张图中图形的运动轨迹,然后选出与下一步的图形相一致的答案。虽然三者的表现形式不一样,题型也千变万化。我们只需要认真观察总结出规律,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做人格测验的题目时,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喜欢

的事物与自认为可能喜欢的事物混为一谈。比如有一道题目是“你喜欢游泳吗?”,你答喜欢。结果下道题是“你游过泳吗?”,你答“没有”。这样会给考官很不好的印象,会认为我们不诚实。所以,在做人格测验的题目时,我们要格外谨慎,不能被那些以不同形式反复问同一个问题的题目套进去了。 最后,给大家留几道数字测验的题目。转换一下思维模式,给大脑5分钟的锻炼时间。 1:3,5,9,17...... 2:8,12,16,24,32,48...... 3:3,9,7,4,8,9,5,7,11,6,6,13,7...... 4:243,162,108,72,48...... 5:2,2,3,4,5,6,7,8......

简述心理测验的主要特点

心理测验的主要特点 心理测验是心理学领域的一项重要工具,用于评估个体的心理过程、行为特点、个性特质、心理健康状况等。心理测验的主要特点包括客观性、标准化、信效度、多样性和应用广泛等方面。 一、客观性 客观性是心理测验的基本特点之一。心理测验依靠测验者在特定情境下对一系列确定的问题或任务进行客观答题,通过分析和解释所得到的数据来推测被测者的心理状态。客观性强调测验要素的客观、明确和具体,避免涉及主观因素,减少不确定性对测验结果的影响。客观性有利于提高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效度。 二、标准化 标准化是心理测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心理测验需要确立统一的测试程序、评分标准和结果解释方法,以保证测试的可比性和可靠性。标准化要求制定相应的测试流程和规范,建立大样本标准化样本,通过对多数人群进行测试和评分,确定测验的基准分数和参照样本,进而对被测者的得分进行比较和解释,使测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效度。 三、信效度 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是保证心理测验质量的关键。信度是指测验在不同时间、不同测验者或不同版本之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常见的信度指标包括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等。效度是指测验所衡量的内容与所要衡量内容的一致性和相关性。常见的效度指标包括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预测效度等。较高的信效度能够保证测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四、多样性 心理测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根据测验目的和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兴趣测验等。不同类型的测验具有不同的测量对象和评价指标,能够全面地了解被测者的心理特征和特点。 智力测验可衡量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如韦氏智力量表、斯坦福-比奈智力 量表等;人格测验可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如六顶思考帽、MMPI人格

2-2-1心理测量的涵义及特征

心理测量的涵义及特征 1. 测量及测量量表 史蒂文斯(S.S.Stevens)曾说:"就其广义来讲,测量是按照法则给事物指派数字。"简单地说,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任何测量都必须具备参照点、单位和量表三个要素。根据测量所采用的单位及参照点,史蒂文斯将测量量表从低级到高级分成四种,分别为命名量表(或类别量表)、等级量表(或次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高级量表除了具备低级量表的性质和功能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在进行统计处理时,必须在量表所允许的统计分析范围内展开。 2. 心理测量及其特征 心理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能力、人格及心理健康等心理特性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广义的心理测量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 和物理测量相比,心理测量具有下列三个特性:

(1)心理测量的间接性 心理测量只能通过一个人对问题情境的反应来推论他的心理特质,也就是从个体的外在行为模式来推知其内在的心理特性,因而心理测量永远是间接的。 (2)心理测量的相对性 在对人的心理特性和行为进行比较时,没有绝对参照点,亦即没有绝对零点,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因此心理测量的度量单位是相对的。如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和能力大小等,都是就其在所在团体的整个分数序列、行为序列中的地位来说的,其测量的分数单位是相对的。一般说来,心理测量是在等级量表上进行的,但往往把等级量表转换成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等距量表。 (3)心理测量的客观性 客观性是对一切测量的基本要求。由于任何测量都有误差,因此心理测量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测量的标准化问题。标准化是指量具的编制、实施、计分和分数解释过程的一致性,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性程度,尽可能地控制和减少误差,进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3、心理测验的性质

心理测验名词解释

心理测验名词解释 心理测验旨在通过多种方法和工具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测验名词及其解释: 1. 客观测量:客观测量是一种在心理测验中使用的方法,通过使用标准化的工具和程序来评估个体的心理特征。它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增加测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2. 主观测量:与客观测量相反,主观测量依赖于个体的主观感受和观察,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较低。 3. 标准化测验: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在大量人群中使用的测验,以确定一般年龄和性别之间的差异,并使结果具有可比性。标准化测验通常具有标准版,被广泛使用,且结果可与其他测验结果进行比较。 4. 亲自报告测验:亲自报告测验是指个体通过自我描绘或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评估自己的心理特征。这种测验通常包括个体填写调查问卷和量表等。 5. 目测测验:目测测验是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和表现来评估其心理特征。例如,观察个体在特定情境中的表现,从而推断他们的性格特征和行为倾向。 6. 认知测验:认知测验用于评估个体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认知能力。这些测验通常包括逻辑推理、记忆测试和智

力测验等。 7. 项目性测验:项目性测验要求个体回答有关他们对特定情境,如图片或故事片段的想法和感受。这些测验通常用于评估个体的意识和潜意识思维。 8. 个案性测验:个案性测验是一种针对个体开展的心理测验,旨在评估他们的特定心理特征和问题。这些测验通常结合了多种测验方法和工具,以获取更全面的数据。 9. 可靠性:可靠性是指测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如果一个测验具有高度一致的结果,则认为它是可靠的。 10. 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测验是否能准确地测量所需的心理特征。一个有效的测验应能够真实地反映被评估特征的结果,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1. 正态分布:正态分布是指测验结果在大量人群中呈正态分布,即结果在平均值附近呈对称分布的现象。大多数心理特征在人群中呈正态分布。 12. 量表:量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工具,用于评估个体心理特 征的程度或频率。它通常通过个体自行报告来确定他们的反应程度。 心理测验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个体的心理评估、临床诊断、职业咨询和学术研究等领域。正确解读和运用心理测验结果,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指导,有助于个体的发展和幸福。

心理测量的几个基本概念

心理测量是一门科学。它有自己的一套严谨、系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心理测量(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是通过科学、客观、标准的测量手段对人的特定素质进行测量、分析、评价。这里的所谓素质,是指那些完成特定工作或活动所需要或与之相关的感知、技能、能力、性格、兴趣、动机等个人特征,它们是以一定的质量和速度完成工作或活动的必要基础。而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方法和手段,它是结合行为科学和数学方法,对某一特定个体在特定素质上相对于特定群体所处的水平,进行测量的一种手段。 为了使大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心理测量这门科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里我们来介绍一下心理测量中的几个最基本的重要概念。 信度 心理测量中所指的信度主要是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信度中比较常用的是重测信度,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测验,在不同时间对同一群体施测两次,这两次测验分数的一致性(通常用相关系数来表示)。重测信度是衡量一个测验的结果是否可靠的标准之一。比如,我们选用A测验测查某一名被试的智商,第一次结果智商是100,而一个星期以后,我们用同样的测验对他进行第二次测验,结果发现他的智商变成了140。若没有极特殊的原因,一个人的智商是不可能在一周之内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的,由于两次测量结果很不一致,我们就很难下结论说这名被试的智商究竟是多少。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这个测验的重测信度很低,是不可信的。 信度是衡量任何测验质量的基本指标,一个测验的信度较高,则说明它的分数是稳定的、一致的,它的测量结果是可靠的。那么,信度多高才算合适呢?一般来说,当信度大于0.7时,可以将测验结果进行不同团体间的比较;当信度大于0.85时,测验结果才能应用于个人之间的比较和评价,总得来说信度是越高越好。 效度 一个测验光有信度还不够,测验分数是稳定的,并不能说明它就能够准确的测量想要测的特质。比如一台磅秤,长期使用,弹簧早已疲劳,一个100斤的人站上去,显示的却是110斤,一天称10次,显示的都是110斤,“信度”足够好,但测得却并一点都不准。由此,效度的概念应运而生。 通俗的说,测量的效度就是指测量的有效性。一个测验的效度越高,表明它所测得的结果就越能代表欲测特质的真正水平。比如,一个智力测验的效度比较高,我们就可以认为由这个测验得出的分数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出完成测验的人的真实的智力水平。 举例来说,在人才招聘和选拔等管理实践中,我们使用心理测验的目的是希望它能预测被试将来的一些重要的外在行为(如工作业绩),也就是说,我们关心的是:应聘者在心理测验中的得分能否有效的预测他在将来工作中的表现,高分者是否一定将来表现优异,低分者是否一定就表现糟糕,这就需要测验具有较高的效度。

心理测验名词解释

心理测验名词解释 心理测验,是一种科学的选拔人才的手段。根据测量的对象不同,可分为个别测验与团体测验两类;根据其使用的方式不同,可分为问卷法和投射法两类。心理测验所涉及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但应用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多种假设,然后通过统计方法进行处理,得到符合应用者要求的测验结果。心理测验也可以说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法则编制而成的能够比较准确地测量人们心理特征的一种测量工具。 心理测验的基本步骤: 1、制定标准2、确定测验3、施测和分析4、评价和解释一个完整的心理测验一般包括测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测试实施过程,在测试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如遇到干扰应注意:第一、不要离开或轻易离开考场。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如停电等,要保持镇静,继续完成后面的考试。第二、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慌乱,也不要让同伴离开自己。第三、当考试时间快要到时,有时会出现钟声提醒,有时会提前有信号灯闪烁。这些提示只是给参加考试的人以心理上的暗示,告诉他们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时一定要按照自己平时答题的速度来完成。第四、当遇到难题,有一大片空白时,先把能得到的分数先得到,尽量不要影响自己后面的答题。第五、在回答问题时,不要急于看下面的答案,也不要想着哪道题的答案,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所写的字清楚、整洁地呈现出来。二、关于心理测验试题名词解释: 1、 一个完整的心理测验一般包括测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测试实施过

程,在测试的时候应当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如遇到干扰应注意:第一、不要离开或轻易离开考场。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如停电等,要保持镇静,继续完成后面的考试。第二、当遇到突发事件时,不要慌乱,也不要让同伴离开自己。第三、当考试时间快要到时,有时会出现钟声提醒,有时会提前有信号灯闪烁。这些提示只是给参加考试的人以心理上的暗示,告诉他们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时一定要按照自己平时答题的速度来完成。第四、当遇到难题,有一大片空白时,先把能得到的分数先得到,尽量不要影响自己后面的答题。第五、在回答问题时,不要急于看下面的答案,也不要想着哪道题的答案,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所写的字清楚、整洁地呈现出来。

心理学概念解释

一1、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用于传递旨在改变学习者行为的教学信息的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3、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整体的系统来加以考察。 4、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等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5、评价/反思过程:评价/反思过程是对学习班和教学效果进行测量、评定和反思,以求进一步改进的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6、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在学生在教学情景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二1、心理发展: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指儿童倾向于从自己的立场、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体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以及他人的角度认识事物。 3、形式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又称命题运算阶段,其最大特点是儿童思维已摆脱具体事物的束缚,把形式和内容区分开来,能根据种种可能的假设进行推理。 4、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意识的一种,也是人的意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作为主体的“我"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5、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指自己对自己的能力和行为的评价,是个体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 6、认知方式: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识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是所显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三1、认识策略:认识策略是指对内调控自己的认识活动的特殊技能。 2、效果律:效果律如果其他条件相等,在学习者对刺激情景做出反应的过程中,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其联结的力量就会增强;相反,如果获得令人烦恼的结果,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就会削弱。 3、期望事项: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只有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他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够进行学习,来自于教师的各种反馈才具有强化作用,而反馈又进一步肯定和增强了学习的期望。 4、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识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能够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5、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 6、泛化:泛化指条件反射形成的初期,有机体不仅对特定的刺激做出反应,而且对相关的类似的刺激也进行反应. 四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诱因:诱因指能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 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是指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呈一种曲线关系,动机的中等程度的唤醒对学习具有最佳的效果。 4、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指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与趋势。 5、归因: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行动)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并推论其原

心理测量基本知识

心理测量学辅导 第一节概述 心理测量基本理论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测验的常模 第三节测验的信度 第四节测验的效度 第五节项目分析 第六节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七节心理测验的使用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第二单元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第四单元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第五单元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第一单元测量与测量量表 一、什么是测量 测量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该定义包括三个元素: 1.事物:指的是我们要测量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2.数字: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 3.法则:代表的是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 二、测量要素 两个要素:参照点、单位。 (一)参照点 绝对参照点相对参照点 理想的参照点是绝对参照点,心理测量中很难找到绝对零点 (二)单位 好的单位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有确定的意义,二是有相同的价值 三、测量量表 量表是在一个定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 斯蒂文斯(S.Stevens)根据量表的精确程度将测量由低级到高级划分为四种水平:(一)命名量表——最低水平 (二)顺序量表——次低水平 (三)等距量表——较高水平 (四)等比量表——最高水平 (一)命名量表——最低水平

代号类别 命名量表中,数字只用来标记和分类,不能做数量化分析,不能做运算。 (二)顺序量表——次低水平 顺序量表中,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点, 数字仅表示等级,并不表示某种属性的真正量或绝对值。 (三)等距量表——较高水平 有大小关系,相等的单位,没有绝对零点,数值可以加减,不能乗除,可以进行常数转换。 (四)等比量表——最高水平 有相等单位还有绝对零点。可加减乘除运算。 心理测量是顺序量表上进行的。 第二单元心理测量的基本概念 一、心理测量的定义 所谓心理测量,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心理测量的基本要素: 1.测量的对象是人的行为 2.选取的是行为样本 3.测量要标准化 4.测量要有常模 二、心理测量的性质 (一)间接性 (二)相对性 (三)客观性 第三单元心理测验的分类 一、按测验功能分类 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人格测验(问卷法、投射法) 问卷法举例: 下面有四个例题,请试作回答,把答案填在答案纸左上方“例题”处的后面方格中。 例题: 1.我喜欢看球赛: A.是的 B.偶然的 C.不是的 2.我所喜欢的人大都是: A.拘谨缄默的 B.介于A、C之间的 C.善于交际的 投射法举例:罗夏墨迹实验

心理素质测评的含义和作用

心理素质测评,是许多公务员录用单位的必要程序,使用心理素质测评,主要是为了考察应试者的心理素质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所必须达到的各项要求。在此,我们特邀知鸟教育人事考试网的专家为考生讲解心理素质测评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心理素质测评与“体检”一样重要,是许多单位招聘、使用和选拔人才的必要程序。在近年来一些机关的公务员招考工作中,如外交部一些特殊职位和各地警察招考工作中,都在运用心理素质测评。在公务员考录工作中使用心理素质测评,主要是为了考察应试者的性情、意志、品质以及反应等心理素质是否符合一个合格的国家公务员所必须达到的各项要求。这类心理素质测评一般采取纸笔测试形式进行,有些单位也采取人机对话的方式让应试者答题。 1、心理素质测评要求应试者真实作答。由于多数测评为自陈量表,难于控制和防止应试者的掩饰行为和倾向性作答行为,同时情境因素对应试者的影响也难以控制,因此在测评之前主考官应注意向应试者做好解释工作,尽量达成双方的信任关系,排解应试者的顾虑和猜疑,让其尽可能达到一般的自然、平和心态,同时请应试者注意在自我评述中按照自己最平常的情况作答,最大程度地反映自身真实状况。 其实许多心理素质测评问题的备选答案并无对错之分,应试者没有必要对备选答案做任何是非判断,而应该反映自身真实面貌。由于在选拔、筛选测评中,需要考察应试者是否有社会赞许倾向,于是一些应试者在高动机驱使下,会对题目有所猜测,有意或无意地改变其对测评问题的本来反应,而塑造出一种会受到社会赞许或迎合职位需要的的形象。事实上,这种形象并不能代表应试者的真实情况。对于此类人员,具有专业知识或者经过简单培训的考官一旦发现,应当在结果解释中标注出来,因为这也代表其行为特征之一。同时应补充使用其他的评估技术,比如面试、情景模拟测验等,或在其他测验中对相应的考评要素反复考察和评定。2、心理素质测评问卷中,有部分“测谎题”,可以保证测评结果的有效、真实。比如卡特尔16PF测验、艾森克人格测验本身就有测谎量表作为监控手段,用来检测应试者掩饰倾向的维度,反映应试者是否诚实而不加掩饰地报告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这类心理素质测评工作中,一些人过于掩饰自己或自我防御意识过强,测谎分数过高,可能导致测试结果无效。如果应试者在内容相互对抗的项目上回答相同,或在绝大多数项目上的回答选项相同,那么就表明应试者很有可能没有认真地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答题,而是在敷衍了事或故意作假。这样的答题是无效的。例如,“我爱发脾气”,“我很少与别人争吵”,这两者是相互矛盾的,只选其中一个是比较正常的,如果两个问题都答“是”或都答“否”,必有一个答案是谎言,或被怀疑有抑郁症,或者就是一个人格不统一的人。 应试者在参加心理素质测评的时候,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应试者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量真实作答。这样就容易做出前后一致、相互吻合的选择,得到真实有效的测评结果。按照惯例和规定,心理素质测评结果应是保密的,应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做出解释和评估,应试者不必刻意伪装自己。

心理测量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心理测量 1.什么是测量: 测量是指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尺对事物的属性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一定的法则”是指任何测量都要建立在某种科学规则和科学原理基础上,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完成测量过程。 “事物的属性”是指所要测量的客体或事物的特定特征。 “量尺”是指测量中所使用的度量工具。 “定量描述”是指测量的结果总是对事物属性的量的确定。 2.什么是心理测量: 根据心理学法则给人的心理特质指派数字或者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在测验上对人的心理特质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心理测量的属性:○1间接性○2相对性○3客观性 数据水平:等级数据

心理测量的理论基础:特质论○1相对稳定○2预测性 凡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有其数量。(桑代克)心理测量的可测性: 凡有其数量的事物都可以测量。(麦柯尔) 一、行为样本:能反映被试行为特征的一组代表性行为。 二、标准化:是编制测验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测验的重要条件。 测验的标准化就是指测验的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量分数解释的程序的一致性。 1.测验内容的标准化:标准化的首要前提,是对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实施相同的或等值的测验内容,测验内容不同,所测量的结果便没有可比较的基础。 2施测条件的标准化:标准化的第二个条件,是对所有接受测量的个人必须在相同的施测条件下实施测验,其中包括:①相同的测验情境②相同的指导语③相同的测验时限 3.评分规则的标准化。 4、测验常模的标准化。 常模是一组有代表性的被试群体的平均测验分数。 以常模为参照编制的测验叫常模参照测验 以标准为参照编制的测验叫目标参照测验标准:理想上期望达到的高度 难度和应答率 三、客观化 信度和效度

知识测评中理解层次的常用测评题型

知识测评中理解层次的常用测评题型 第一节心理测验概述 心理测验起源与发展:心理测验起源于实验心理学中个别差异研究的需要。 心理测验的发展分为萌芽时期、成熟时期、昌盛时期和完善时期。(了解一下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见P89) 心理测验的含义:.心理测验是心理测量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实质上是行为样组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包含几层意思: ①心理测验是对行为的测量: ②心理测验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 ③心理测验的行为样组不一定是真实行为,而往往是概括化了的模拟行为: ④心理测验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 ⑤心理测验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心理测验的种类与形式: 种类:1、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以将心理测验划分为认知测验与人格测验;认知测验测评的是人的认知行为,包括:成就、智力、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测评的是社会行为,包括:态度、兴趣、品德 测验。 2、根据测验的日的,可分为描述性、预测性、诊断咨询、挑选性、配置性、计划性、研究性等形式: 3、根据测验的材料特点,可以将心理测验划分成文字性测验与非文字性测验; 4、 根据测险的质量要求,有标准化与非标准化心理测验: 5、根据测验的实施对象,有个别测验和闭体测验: 6、根据测验中是否有时间限制,有速度测验、难度测验、最准行为测验、典型行为测验: 7、根据测验应用的具体领域,有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研究性测验。形式:、按测验口的与意表现的程序,有结构明确的问卷法与结构不明确的投射法: 2、根据测验时被测者反应的自由来看,有限制反应型与自由反应型。 第二节 知识测评 知识测评的方式有:心理测评、血试、情境测验、试用等,其中最简单、最有效的形式是心埋测验。心理测验在知识测评中的应用 形式实际是教有测验,即笔试。 一、用笔试测评知识,可以从三个不同的层次上进行:即记忆、理解、应用。 1、记忆:(1)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几个环节。 (2)对于知识测评的记忆测评,可以从记忆的广度、准确性与持久性等方面进行衡量。记忆广度,又叫记忆范围,指对某方面知识所能正确复现的数量:记忆的准确性,指对某方而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记忆的持久性,指对某 方而知识保持的时间长短。 (3)从记忆层次测评知识,有两种方式:回忆法和再认法。 回忆法:又叫复现法。它要被测评者把自己所具有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再现出来。如复述、背诵、口答、笔答、画图、造型、表演等。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一,心理的普遍性 二,心理的可测性 三、心理测量的间接性(续) 心理测量的中介媒质:人的外显行为 外显行为:种类众多而且复杂多变 心理测量的间接测量难度更大。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四、心理测量的定义 广义测量定义: 测量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的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四、心理测量的定义 心理测量定义: 依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测验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定量描述的活动。 3、测量的对象:人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具有内隐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心理测量所测的心理品质实际上是人们的某种理论“构念”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 测验的本质:任何测量工具都是有参照点和测量单位的数字系统。量表的两要素:参照点、测量单位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续)参照点:测量的起点,也称零点。 参照点分类: 绝对零点:绝对理解 相对零点:测值零只能说品质处于“零点”这个状态 有绝对零点的测量比只有相对零点的测量性能更好 优良测量单位:有统一的意义,有恒定的价值。 六、心理测量的工具及其特性(续)

心理测量量表两要素的特点: 参照点是人为的 测量的单位要经过统计处理才能有统一意义,有恒定价值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七、心理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测量的误差: 测量所得值与欲测品质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值。 误差的区别: 误差的性质误差的大小 误差的来源误差控制的难度 第一节心理测量的基本性质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一)测量误差的类型 随机误差: 所得值与实际值之间大小和方向都会随机变化的差异值。 系统误差: 所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那种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差异值。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一)测量误差的类型(续) 特点: 误差与实际测量值共居一体、混淆难分。 任务: 将它们分离出来,评估它们的大小, 研究控制办法。 七、测量误差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续)(二)测量误差形成的原因 1、心理品质的特殊性 内隐、抽象,造成对目标认识不清晰,导致误差 不稳定,波动起伏,导致误差。 受测者未掌握正确作答技能,致使作答不能代表

心理与教育测量(期末总结)

心理与教育测量 第一章 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 2. ■高尔顿:最先倡导测验活动的“优生学创始人”; 开创了个别差异的心理学研究,并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 是应用等级评定量表、问卷法、及自由联想法的先驱。 高尔顿在1883年出版的《人类才能及其发展的研究》一书中肯定了心理测量运动,堪称直接推动心理测验产生的第一人。 3.卡特尔:于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心理测量与测验》。这是“心理测验”这个术语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 他认为生理能量与心理能量密切相关。 4.艾宾浩斯:开创了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5.比内:“心理测验之父”,是编制科学智力量表的第一人 6.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特点: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的概念,用离差智商代替比率智商;评定个体内差异。(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 7. 1904年出版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的《心理与社会测量导论》一书是关于测验理论的第一步著书。 8.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使用观察法、等级评定法评定人格。

9. 1917年,伍德沃思编制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人格问卷,即伍德沃思个人资料调查表。 10. 1921年,瑞士精神病医生罗夏发表第一个投射实验,即罗夏墨迹试验。 11.心理测验运动自20世纪初兴起,40年代达到顶峰,50年代后稳步 12. 1920年廖世承和陈鹤琴首次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开设了心理测验课。1921年,他们二人合著《心理测量法》一书。1922年费培杰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译成中文。发展。 第二章 1.测量:根据一定的法则(测量时所采用的规则和方法)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 2.测量的要素:参照点(1.绝对零点 2.人定的参照点)单位(1.有确定意义 2.有相等的价值) 3.测量的量表: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4.心理测量:根据一定法则用数字对人的心理特质的行为表现加以确定。 5.心理测验: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方法。 6.教育测量;在本质上属于心理测量,是心理测量的原理和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7. 心理与教育测验的功能:测量个体之间团体之间的差异,或同一个体在不同场合下的反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