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无形的手和有形的手

东方、西方对峙的结果,是双方更加理性,回归到中庸之道上来,东方以绝对的计划经济(是计划下的市场)靠拢到市场经济,西方以极端的市场经济,靠拢到计划,称为市场之下的计划,东方以有形的手,发挥无形的手,西方以无形的手发挥有形的手;西方以单纯的效率,走向公平,东方以绝对的公平,走向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这种回归为经济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一、无形的手——市场机制

不管是日本、英国、东南亚,它们虽然走的路不尽相同,如英国是通过蒸汽机的发明、修铁路、强调自由贸易等,日本则相反,虽然起步较晚,但通过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工业,然后大力发展自己的制造业和电子业,成功的发展了本国经济。但它们所采用的机制都是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市场机制。

1、市场经济的概念

是一种主要由个人和私营企业决定生产和消费的经济制度,价格、市场、盈亏、刺激与奖励的一套系统解决了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更通俗的说,市场机制应理解为买者和卖者决定价格并交换物品或劳务的机制。

2、市场经济更符合人的天性

人首先是一个利已主义者,计划经济实际上不承认这个东西,所以人的潜能发挥不出来。但在特定的条件下,人的利已的本性可以被束缚

并不发挥作用,如战争过后,人表现的特别的大公无私,希特勒有一句名言“战争是一种最伟大的纯洁剂”。但这个过程持续不会太长,如我国在五十年代生产力表现较好,但到了七十年代,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因为贡献和利益不对称,干多干少一个样,出现了五十九现象,一批能干的人纷纷落马,这都和机制有关。还有一种就是母爱,如儿孙吃,她不吃,也表现的高兴和兴奋。但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是利已主义者,是自私的,市场经济就是承认人的这种天性,所以有很高的效率,能创造出更多的财富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3、市场经济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哪些产品利润最高就生产什么,因为人是利已主义者,所以追逐利润是资本的重要特征。

采用最低的生产成本组合来组织生产。

为消费者生产,因为消费是所有生产的唯一终点和目的。

4、市场经济的三个特征:自由、信用、竞争

⑴在市场经济下,人、财、物的流动更加自由,不受区域、政府的限制,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投资地点,使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效率的实现提供了保障。

⑵西方崇尚贸易生财,我国是和气生财,前者的支撑点是信用、规则,后者的支撑点是人情,所以在西方是先讲法律,后讲道理,最后讲人情。而我们是先讲人情,再讲道理,最后才讲法律。所以,市场经济更加规范,更容易培养人的美德,更容易形成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

⑶竞争是市场经济很重要的一个特征,人只有在竞争下发挥的更好,跑的更快,竞争以资本集中为手段,以信用为前提,以股份制公司为表现形式。

5、市场经济在实现个人利益时,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公众利益。

价格=成本+利润+税金

每一件商品都有一个价格,但价格由以上三部分组成,每个企业和个人追逐的是利润部分,有了利润可以过更好的生活,有更多的耐用消费品、宽敞的住房、豪华的汽车游艇、子女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而税金表现为国家的收入,它是公共设施建设的重要来源,可以建高速列车、高速公路、娱乐场所、体育设施。向贫穷地区和失业人员支付转移支付。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就是,水涨船高,利润在增加的同时,税金也会随之增加,虽然私人和企业不追逐税金,但这个东西随着他们追逐的目标一同升降,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每个人都力图用好它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加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逐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目标,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会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所能够得到的哪一种更好。”该原理表明,当个体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时,他或她好像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而去实现公众的最佳福利。

5、市场经济的危害

市场经济一是导致两极分化,因为人和人的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都是

不一样的,所以有能力的人一旦抓住机遇,很快会一夜暴富,但有些

富翁因为错误估计形势,也会一夜破产,所以也称催生催死的经济,

两极分化的结果,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如基尼系数超过0.4时,为稳

定和动乱的警戒线,一旦超过0.6,表明了一个国家会处于可能发生动

乱的危险状态。二是马克思常说的危机,会出现通货膨胀、经济萧条

等。

二、有形的手

1、存款乘数(假定准备金为10%)

相关银行新存款新的贷款

新准备金

初始 1000 900 100

二级 900 810 90

三级 810 729 81

四级 729 656 72.9

+ + +

10000 9000 1000

新存款=1000× =10000

就是说国家中央银行发行1000元的货币,通过银行这个系统一运作在

社会上产生了10000的存款,所以,萨谬尔森说世界历史上人类最伟

大的发明是火、轮子、中央银行,而且这个新存款的多少和法定准备

金成倒数关系,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部分货币会留在私人手中,

但新存款和初始存款成倍数关系,这一理论可以使国家宏观调控市场

上的货币供给。

2、运用法定准备金的变动调整市场货币供给

中央银行利用手中的法定准备金的增加和减少,调控专业银行的信贷

规模,法定准备金增加,意味信贷紧缩,如2003年中央银行法定准备

金上调1%,全国信贷紧缩15000个亿,这个时候,企业不但贷不出款,

还要归还到期的贷款,投资就会减少。投资减少,GDP就会减少,经济

就会降温。如果减少法定准备金,则会起相反的作用。

3、通过改变利息率来调节经济

利息实际上就是货币的价格,如果利息高,企业投资的成本就大,投

资就会减少,产出就会以倍数减少。另外就是利息高到一定程度,人

们往往愿意把钱存放到银行来规避风险,这样,小企业很难在私人手

里融到资,小企业的数量受到严厉的限制,前几年银行利率一直降低,

虽然在专业银行得不到贷款,但很容易在社会上融到资金,所以小企业的投资就热了起来,所以国家也可以通过改变利率来调节经济。

4、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通过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证券,达到间接提高或降低准备金的方法,这是一种稳定经济的最重要的工具。

起直接改变法定准备金或利率对经济的扩张和紧缩的作用缓冲时间较长。

如果中央认为经济活动中正在出现轻微的通货膨胀趋势,就会采取卖掉一部分国库券,而国库券卖给谁呢?债券经纪人,他们再将债券卖给专业银行,大公司以及其它的金融机构和个人,最后中央银行就会从专业银行取走了相同的准备金,社会的货币就会减少。

5、货币传导机制

准备金下降——→货币总量下降——→利率上升——→投资消费、净出口下降——→总需求下降——→实际GDP下降且通货膨胀下降

6、税收

税收是国家利用权力参与分配的一种形式,它通过设置不同的税种、税目、税率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一般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项目设置低的税率或采取免税减税优惠,对奢侈品和限制生产的设置高税率,如香烟、酒除了征收增值税外,还征收消费税,负担在50%以上。目前我国主要对收益、流转、财产及行为征税,税种比较多,实行的是多环节。多税种、多层次征税,税收政策有一定的稳定性和适度的灵活性。

7、进出口

在加入世贸以后,国家的整个经济就参与到世界贸易中了,所以进出口是一国调节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方面各国都利用比较优势生产自己最有竞争力的产品来赚取外汇,购买别国相对便宜的东西来满足本国的需要,达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另一方面达到促进本国就业的目的。主要通过设置关税来调节进出口,对鼓励出口的产品实行零税率或补贴,对限制出口的实行高税率,同样对需要进口的实行低税率,对不需要进口的实行高税率。

8、政府采购

政府采购每年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额,它具有投资的乘数作用。大家可能听说前几年上海规定所有政府机关必须购买上海大众的车,湖南规定大家必须乘座雪铁龙,它一方面是在保护地方工业,但更重要的是对投资乘数的作用,可以扩大产出,创造就业。

宏观调控主要是以上几个手段,一般经济不发生大的波动时,主要是利用货币政策,最常用的是公开市场业务,一般不为人们所察觉,不会引起市场恐慌,但在经济盘整时,多采用套餐政策,货币财政政策结合在一块用。宏观调控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经济过热和走入低谷,用经济术语说就是消平经济周期的“峰”和“谷”,使经济稳定增长。

苏联经济专家小组致电戈尔巴乔夫总统的信中说:“人类还未能创造出比市场经济更加有效的机制……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自我调整自我控制的功能,有助于促进经济活动和合理地利用劳动、原料和金融与资金,并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平衡。”确实如此,市场机制创造出极大的效率,使资本更加集中,成本更加降低,行业利润走低,消费者以低廉的价格买到更多的消费品。政府管公平,利用税收进行再分配,提供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弱势产业提供补助,以保证社会稳定。

政府的“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

政府的“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 本论文旨在了解如何辩证地看待“无形之手”对社会的调控作用,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第一,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了解“无形之手”的定义;第二,“无形之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如何发挥其社会调控作用的?第三,分析“无形之手”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第四,加以论证了“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二者不可偏废,须相辅相承。鉴于此,本论文阐述了“无形之手”既对社会发挥了正面效应,也产生了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稳定、健康、高效发展。 关键词:无形之手;有形之手;社会调控作用;结合 正文:在经济学中,很多人对“无形之手”懵懵懂懂、含糊不清、理解不透,所以存在对“看不见的手”深层次认识的误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问题的基本含义以及其所发挥的社会调控作用等问题作出全面深刻的说明,以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市场的作用及国家的宏观调控。 一、“无形之手”的含义 亚当·斯密说,国家对资本家进口或对使用自己的资本所作的限制没有必要,因为有一只“无形之手”在自动调控。虽然个人在投资中只考虑自己利益,但在分工和市场的作用下,客观地可以达到国家富裕的目的。 现代经济中,“无形的手”也叫“看不见的手”,它是指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即市场调节。由于市场调节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各种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来发挥功能和作用,从而引导生产者对生产经营方向和规模进行调整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在无形中对社会经济生活发挥着自动的调节作用。 二、无形之手如何对社会产生调控作用 “无形的手”能够通过价格的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在商品经济之中,拿价值规律来说,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整个过程,它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社会产生调控:第一,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认为有利可图,便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扩大生产;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时,生产者认为无利可图,就会减少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缩小生产。价值规律就是这样通过竞争和价格的波动自发地调节着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使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之间大体上保持着一种平衡关系。

什么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什么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 (2008-04-29 07:21:08) 我看世人纷纷,我看世人扰扰.一本马克思主义如何治得了天下.马不过是世界文化中的一朵 奇葩罢了.如果要世界美丽.那么还需要其他的花朵. 吵来吵去.谁来做普及的工作呢,只有我来免为其难了,呵呵. 亚当.斯密(Adam Smith):经济学鼻祖 简介 出生:1723年6月5日(苏格兰苏格兰伐夫郡可可卡地) 逝世:1790年7月17日(苏格兰苏格兰爱丁堡) 学派/流派:古典经济学 主要领域:政治哲学、伦理学、经济学 著名思想: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 受影响于: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 施影响于:马尔萨斯、李嘉图、密尔、凯恩斯、马克思、恩格斯、美国开国先驱亚当·斯密(公元1723~公元1790)是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Adam Smith,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亚当斯密常想事情想得出神、丝毫不受外物干扰;有时也因此发生糗事,例如:亚当斯密担任海关专员时,有次因独自出神将自己公文上的签名不自觉写成前一个签名者的名字。亚当斯密在陌生环境发表文章或演说时,刚开始会因害羞频频口吃,一旦熟悉后便恢复辩才无碍的气势,侃侃而谈;而且亚当斯密对喜爱的学问研究起来相当专注、热情,甚至废寝忘食。 1723~1740年间,亚当斯密在家乡苏格兰求学,在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时期亚当斯密完成拉丁语、希腊语、数学和伦理学等课程;1740~1746年间,赴牛津大学(Colleges at Oxford)求学,但在牛津并未获得良好的教育,唯一收获是大量阅读许多格拉斯哥大学缺

《行政管理学》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行政和行政管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行政”一词是最早见于( C )。 A、《论语》 B、《韩非子》 C、《史记》 D、《资治通鉴》 2、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机关是( B )。 A、与国家权力机关平行的机关 B、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C、领导国家权力机关的机关 D、与国家权力机关相互制约与平衡的机关 3、“行政学”一词,最早是德国学者史坦因在1865年提出的,当时主要是指( A )。 A、行政法 B、行政学 C、管理学 D、政治学 4、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B )。 A、史坦因 B、威尔逊 C、古德诺 D、泰罗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管理( A B C )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A、国家事务 B、社会公共事务 C、机关内部事务 D、企事业单位事务 E、家庭事务 2、20世纪初,对行政管理学的形成起到推动作用的学者主要有( A B C D E )。 A、古德诺 B、怀特 C、泰罗 D、法约尔 E、韦伯 3、学习行政管理学有助于推动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 A B C D E )。 A、科学化 B、法制化 C、合理化 D、高效化 E、现代化 4、行政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 A B C D E )。 A、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B、调查研究法 C、案例分析法 D、D、历史研究法 E、比较研究法 第二章行政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深入研究行政主体、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的相互关系,20世纪60年代,西方行政学界兴起了一门新学科──( C )。 A、行政管理学 B、行为科学 C、行政生态学 D、人事管理学 2、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的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B )。 A、里格斯 B、高斯 C、西蒙 D、林德布洛姆 3、《公共行政生态学》创立了以生态学方法研究行政管理的新的行政理论体系,该书作者是( C )。 A、怀特 B、法约尔 C、里格斯 D、德罗尔 二、多项选择题 1、从内容上分,行政环境可以划分为( A C )。 A、自然环境 B、经济环境 C、社会环境 D、国际环境 E、地方行政环境 2、里格斯从哪些方面说明行政模式( A B C D E )。 A、经济要素 B、社会要素 C、沟通网 D、符号系统 E、政治构架 3、以下哪些著作是里格斯撰写的( B C D E )。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B、《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 C、《公共行政生态学》 D、《发展行政的新领域》

《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点归纳

二年级下册《生活中的大数》知识点归纳 单元知识点: 1、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会读、写万以内的数,感受“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计数法。 3、会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数一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 1、万以内计数单位间的关系: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百是一千;10个千是一万。 2、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从右起第一位开始依次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经典例题〗 1、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位,这个数是一个()位数。 2、2784是( )位数,最高位是( )位,百位上的数字是( ),表示( )个( ). 3、一个数千位上是2 ,百位上是3,十位上是0,个位上是5,这个数是()。 拨一拨(万以内数的读写): 1、数数:一个一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百个百个的数。 2、读万以内的数:从高位读起,末尾有零都不读,中间有任意个0都只读一个。 3、写万以内的数:从高位写起,哪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位上写零。 〖经典例题〗 1、一个数千位上是7,十位上是8,其余各位都是零.写作:__________

2、8、0、0、6组成的四位数中,一个零都不读出的数是( ),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和( ).所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小的数是( ). 3、用3、8、0、4四个数字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 ),最小四位数是( ). 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1、先比较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比较大;如果数位相同,先比较最高位。 〖经典例题〗 1、比较大小 427() 527 1620()620 888() 988 29 ()110 99()999 6080 () 3090 2、按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① 4505 5003 550 2515 555 () > () > () > () > () ② 9090 9009 9900 9000 9999 () < () < () < ()< ()

无形的手

无形的手 窗外开始淅沥地下着雨,从小我就特别喜欢雨滴落在地上的声音,那种感 觉冷冷的,让人听着就想钻进被窝里暖暖地睡上一觉。我搬来凳子,趴坐在窗 台上,看着外面,视线逐渐地模糊起来…… 从初中到现在快五年了,在这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对家 的感觉我已经没有以前那般熟悉了,而我始终记得的就只有母亲站在家门前目 送我返校时,那羸弱的身影以及她那一只一直举着的手。 刚上初中的那段生活确实是艰难的。因为家在几十公里外,我开始了寄宿 生活。那时侯我们不谙世事,对于新环境即使有再大的好奇心,却也难以在短 时间内很好的适应。虽然在家里,我已习惯了做家务活,诸如洗衣服,洗碗筷 的活我可以一揽无余,但让我感到艰难的并不是体力劳动,因为想家,我每个 星期都会回家一次;因为离不开母亲的温暖,我一次次把那份酸泪忍下,母亲 说过:作为她的儿子,就得学会坚强。母亲也没有常来看我,只是买了一只手 电筒给我,那时侯学校没有路灯,母亲是知道的。于是这只手电筒便成了我的 依靠。每当我无助时,我就会拿着母亲的手电筒,这样我就会觉得母亲是在我 身边的,我不孤独。 母亲不迷信,但对于一些事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今年年初我大病了一场,一个多星期了仍不见好。有人说这是我今年运气不好,犯冲了。久病不愈,母 亲也急了,到处跑去求神拜佛,乞求我的平安,每次回家时,母亲总会带回一 些护身符,说是可以消灾解难。我会保存好这些护身符并不是因为病得脆弱了 而变得迷信,因为这是母亲求来的,代表着母亲的爱。可是,母亲你知道吗? 其实,你才是我的护身符。 雨越下越大,一滴雨落在我的手上,冷冷的,我关上了窗户。雨散乱地拍 打着窗户,形成了无数个细珠,窗外的世界仿佛变小了,家好象近了,我伸手 触及,仿佛抚摩到了母亲那张慈爱的脸…… 记忆中,母亲的脸上很少出现笑容,但这并不影响她原本的慈爱。依稀记 得我把自己在校刊上发表的文章拿到母亲面前时,她脸上那久违的微笑,我知道,母亲是在为我高兴,虽然她没有说什么。现在,我尝试着多写字,希望能 有更多的作品印成铅字以换取母亲的微笑,我投的每一篇稿件都是用自己的名字,生怕母亲见到其他名字时,会不认识。 在学校学习的日子里,无论是大雪纷飞,霜叶层染,还是雷雨横空,在我 面前常常会浮现出母亲那羸弱的身影和那一只一直举着的手。随着岁月流逝, 随着学习负担日益增重,我回家的次数少了,对于这,母亲只说了一句“有空 多打电话回来”。这让我想到了电视上常出现的镜头:当某人从远方归来时, 久待的亲人便张开双臂与他相拥。但现实不会如此,亲人只会默默地接过行囊,轻轻道一声:“回来了!”我后来才逐渐觉得,母亲那只举起地手上,有一双

二年级数学下册 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二)练习 北师大版

第二节数一数(二)1.说一说。 (1) (2) 快乐学习 2.我会数数。 (1)一个一个地数,从四百九十六数到五百一十。 (2)一十一十地数,从一千九百七十数到两千零四十。 (3)一百一百地数,从六千六百数到七千四百。 (4)一千一千地数,从四千数到一万。 3.我会填。 (1)10个( )是一万,一千里面有( )百,( )个十。 (2)六千里面有( )个千,9个千是( )。 4.数一数。 (1)

(2) 5.看图填数。 (1)有( )个小正方体。 (2)有( )根小棒,再添( )捆就是二百根。 6.说出下列每个数相邻的数。 ( )、三百、( ) ( )、一千九百、( ) ( )、四千、( ) ( )、五千一百一十、( ) 拓展练习 7.小明家每月存一千元钱,( )个月存一万元。买一套房子需要二十四万元,需要存( )年。 8.一万元钱买下列3种物品,还剩( )元钱。 9.有一个四位数,它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10,从千位起,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比前一位数字小1,这个四位数是( )。 答案与点拨 1(1)10000 (2)10000 2.(1)四百九十六四百九十七四百九十八四百九十九五百一十 (2)一千九百七十一千九百八十一千九百九十二千二千零一十二千零二十二千零三十二千零四十 (3)六千六百六千七百六千八百六千九百七千七千一百七千二百七千三百七千四百 (4)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一万 3.(1)一千10 100 (2)6九千 4.(1)两千二百二十二(2)四千一百三十六 5.(1)4006 (2)160 4 6.二百九十九三百零一一千八百九十九一千九百零一三千九百九十九四千零一五千一百零九五千一百一十一 7.10 20 8. 1000 9. 4321

二年级下三、生活中的大数-数一数(一)

三生活中的大数 数一数(一) 预习要求:9+1= 99+1= 999+1= 教学目标:1、结合在计数器上的拨数、数方块等多种数数活动,理解大数的实际意义。 2、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 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置概念。 3、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 感。 教学重点:借助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了解个、十、百、千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初步发展位置概念。 教学难点:结合对比、想象的活动,感受千的大小,初步发展数感。教学准备:计数器教具课件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预习作业进行检查,前两道题比较简单,学生比较容易做出。第三题学生由于没有经验所以做的有错误。引出今天我们 来认识更大的数。 二、新授课 在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 1、组织同桌两个人合作进行前两个拨数活动。一个学生先在计数

器上拨出9,让同桌拨出添上1之后的数。 2、小组合作之后,请两三个小组做全班展示。 3、引导学生思考九百九十九在添上1个珠子是多少,然后请学生 代表拨出一千。 4、引导学生思考第三个计数器上的数字是九百九十九,按照“满 十进1”的规则,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就是一千。 5、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九百九十九拨到一千的过程,体会“满十进 1”的道理和位值的意义。 一千里有多少个一? 1、提出问题。出示大正方体,向学生说明,这个大正方体是由一 个个小正方体摞起来的,并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个正方体。2、探索数数的方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该怎么数。了解学生的 不同情况。 3、交流数数的方法。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大家就此 开展讨论,澄清问题。(一个个地数,1条是十;再一条条地数,10条是一百;再一片片地数,10片是一千。从而很好的帮助学 生体会计数单位和进位的过程。) 4、用直观教具演示。10个小正方形是条,10个一是十;10条是1 片,10个十是百;然后先展开想象在演示,这样的10片就是 这个大正方形(1块),10个百是千。同时用课件演示。 你能从八百八十七数到一千吗? 1、组织同桌互相数一数,提示学生互相监督数数的准确性,并记

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全)

52种常见的思维错误(全) 1、幸存偏误 幸存偏误指:由于日常生活中更容易看到成功、看不到失败,你会系统性地高估成功的概率。 2、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职业游泳者体形完美,并不是因为他们锻炼充分。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们之所以成为出色的游泳选手,是因为他们拥有这样的身材。他们的身躯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他们运动的结果。 女模特儿为化妆品做广告,有些消费者就以为化妆品会让人变漂亮,但其实让这些女人成为模特儿的并非化妆品。这些模特儿天生丽质,因此才被选来拍化妆品广告。就像游泳选手一样,在这里,美丽是一种选择标准,而不是结果。 一旦我们混淆选择标准和结果,我们就会产生游泳选手身材错觉。 结论:凡有人讴歌某种东西值得追求——强健肌肉、美貌、高收入、影响力等等,你都要看仔细。在跨入泳池之前,不妨先照照镜子。你要诚实地对待自己。 3、过度自信效应 我们总是系统性地高估我们的学识和预测能力——而且高估得很厉害。过度自信会令你忽视你真正知道的东西与你已知的东西之间的区别。过度自信效应在男人身上比在女人身上更明显——女人较少高估自己。 结论:请对所有预测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当这些预测是由所谓的专家们作出的。请你在筹划任何事情时都从悲观的角度出发,作最坏的打算。这样你才会真正有机会,更现实一些地判断形势。 4、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有时被含糊地称为随大流)是指:只要别人做什么我也跟着做什么,我的行为就是正确的。换言之,越多的人认为一个想法正确,这个想法就更加正确——这当然是荒谬的。 5、纠缠于沉没成本 在我们已经投入特别多的时间、金钱、能量、爱等因素之后,沉没成本令人难以放手、难以释怀。如果你只是因为舍不得已经作出的投资、付出,而决定继续做某件事,这并非一个好理由。理性的决定意味着忽视已经投入的成本。你已经投资、付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现在的形势及你对未来的评估。

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如何相得益彰

参加24期省委高校党外高级知识分子理论培训班的感想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张建芹 11月11日-15日,有幸参加了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举办的高校党外高级知识分子理论培训班,通过学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围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和江苏教育“两个率先”、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形势等有了更深的理解,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一、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培训班,校园内学习环境优雅,学员学习氛围浓厚省委教育工委及省委党校十分重视本次培训,提出了明确的学习要求,精心组织安排了这次培训,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熙诚同志出席开班式并作《提升党外领导干部参政议政能力》的报告,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作了《江苏高等教育与改革》的报告,省民进副主委徐菊英教授给各位学员介绍了《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和作用》、张桂珍教授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道德建设》、吴正林教授介绍了《宏观经济走势与热点问题分析》、倪洪兰副教授给学员们谈了《领导干部人际关系与心理调适能力》。省委教育工委和省委党校的工作人员的周密细致的安排和服务,既温馨又和谐,校园环境清净优雅,使大家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由于平常工作比较繁忙,学习时间较少,像这样有针对性地封闭式的安排几天时间系统学习听课难能可贵。参加这次学习的同志都很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真地聆听和记录,如饥似渴地接受着新知识,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二、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 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李熙诚同志的《提升党外领导干部参政议政能力》的报告,对无党派与多党合作关系的精确讲解让大家明确了党外人士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在新形势下必将承担更多的参政议政职责,以推动经济社会民主政治;徐教授所作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和作用》专题报告,从8个民主党派来源讲起,讲到多党合作的形成、确立和发展,最后重点阐述了多党合作的几个重要的基本问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履行职能,作好工作,发挥作用,更要重视组织的发展工作,积极强化履行职责能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重温历史,同心同行。系统的学习,对我国政治制度的形成、演变的渊源以及民主党派产生的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多党合作的基本特征、民主党派的性质、多党合作的基本内容和关于民主党派的组织发展问题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围绕政治交接,继承和发扬民主党派争取民主、求真务实、团结合作、自我教育的优良传统,增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提升班子成员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团结和带领广大党派成员,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政治发展道路。要结合形势的发展,不断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更好地统一于多党合作、共创伟业的历史进程中,进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促进社

读《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心得体会

读了《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这篇文章以后,我为我们国家成功地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雏形而由衷的感到高兴。并且成功地通过国家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成功地配合市场调节这只无形的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既保持经济快速增长,又有效抑制了通货膨胀,避免了经济发展的大起落;农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工农业关系趋于协调,产业结构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发展迅速,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子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不管是无形的手也好,有形的也好,都离不开人这个主体活动者。市场竞争尽管包括很多复杂的因素的竞争,但都是由人操纵的,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竞争。而有形的手就更加直接体现出人的作用。所以说以人为本才是求得发展的硬道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各经济主体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强大压力,不得不不断提高自己的效率,而消费者则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竞争能使社会福利最大化,并使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进而推动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而政府的宏观调控旨在促进和保护竞争。党的十六大要求健全、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我认为要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更好得发挥有形的手的威力,重点要在“统一”和“有序”这两个方面下功夫。所谓“统一”,就是政府要尽快转变职能,切断部门利益和所属企业单位利益的联系,让竞争在更多的范围和更深的程度上进行。而“有序”就是说目前的市场体系中还存在政府监管不到位、市场秩序较混乱的现象。没有强有力的科学监督,正当的竞争就无法得到保护,就会“好人怕坏人”,形成扭曲的市场。因此,政府应当大力改善和加强市场监管,为竞争制度的确立提供坚实的保障,使市场得以高效、有力的运行。而这些都是要靠人去具体实施的。而且人还不能够乱用,假使一旦让象成克杰一样的贪官来进行市场监督,那么,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就会变为一只黑手,非但不能促进市场的发展,反而会扰乱市场秩序。公司目前正在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马上就要进行主辅分离,这也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体系竞争的需要。因为我国已经入世,我们公司现在就是在国家这只有形的手的遮挡下才稳步发展的,但如果再不锐意改革的话,再过两三年,国家减少对钢材市场的调控,那么,我们很可能会被市场那只无形的手打垮。尽管公司现在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但仍不忘以人为本的管理。公司确立的“崇尚学习,勇于创新,团结拼搏,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就充分地体现了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的宗旨。人才在任何时候都是市场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愈演愈烈的人才争夺战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人定胜天”是一句老话,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努力提高人的素质,就能很好地把握“有形的手与无形的手”,才能求得稳步发展。

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花生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数一数、画一画、估一估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花生若干 100个小口袋大口袋1个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10个红色中性笔课件 课前准备:搜集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装有1000粒花生的塑料袋。 提问:猜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礼物?请同学们猜一猜这里面大约有多少粒花生?(学生猜)并记下你猜的这个数。 同学们,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学到的最大的数是100,这个口袋中花生的数量可比100多多了,哪到底是多少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能知道你猜的是不是准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大数。 板书:生活中的大数 2、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比100大的大数,只知道100以内的数是远远不够的。生活中有哪些比100更大的大数,请把你调查的大数说给大家听一听。 同学们带来了这么多大数,廖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里面也藏着许多大数,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完后我要考考你们听得认不认真(课件依次出示课故事)出示蒲公英和月亮姐姐经过的地方. 师:同学们,这是哪啊? 生:喜马拉雅山! 师:之所以说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是因为他的主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世界的最高峰,你知道他有多高吗? 生:八千多米或不知道。 (课件出示: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师:谁来读读他有多高。 生:八千八百四十八米。

师:读的非常好,这么大的一个数,真是太高了。 (课件出示:太平洋) 师:同学们,这是哪啊?(太平洋)。 师:你知道吗?他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洋,而且是最深的,你知道他的平均深度有多深吗? 生:不知道。 (课件出示:四千零二十八) 师:谁来给大家读读他有多深? (课件出示:长城) 师:同学们,看这是哪啊? 师:你知道他有多长吗? (课件出示:六千三百千米) 师:谁给大家读读长城有多长! 师:太棒了,六千三百千米也就是一万多里。所以他被称为“万里长城”。 师:同学们一定为生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吧! 4、刚才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大数,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大数。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数花生 (1)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在一个篮子,请你看看篮子里都有些什么?十袋袋子和一碗花生,其中九袋中已经装有花生了,请每组的同学们给剩下的一个袋中装10颗花生。 说要求:组长放,其他同学数。 你是怎么数的?(一颗一颗数的)每颗糖果表示一,十里面有几个一? 板书:十个一是10(十) (2),你知道这九袋中都是多少颗花生吗?请小组同学数数。(10颗)现在想请每个组以最快的速度数出100颗花生,你打算怎样数才是最快的?(把十个袋子中的花生倒在一起,十个十个的数) 板书:十个一十是100(百) 请各小组的小组长将十个袋中的糖果一袋一袋地倒在大袋中,小组同学一起十个十个的数。 (3)如果我们把十个组的100颗花生合在一起,哪是多少呢?我们来试一试吧!

闻新国:让政府有形之手更有形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突出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也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再次聚焦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定位,要求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须使二者各司其事,各尽其责,互补而不跨界。在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处理好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辩证关系要突出关注两大方面。一是市场起决定性作用,须以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为前提条件。如果政府作用发挥不当,特别是政府过度发挥作用,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就很难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得适得其所,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才能释放出来。二是政府作用要以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为目标。改革开放三十五年来,在经济发展方式等诸多方面,市场的力量还是比较欠缺,在全面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市场决定性作用有待拓展的空间还很大,政府在市场经济的法治体系建设和法治实施上要起重要作用,要争当市场维护型政府。 有形之手的无形之弊 亚当·斯密把市场的作用比喻为“看不见的手”,其实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无形之困也处处存在。因此,在向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正确方向上迈进时,还必须看到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无形之弊。 政府有形之手过多,无形之中随时都可伸出一张手来。政府责任过宽,自由裁量权过大,无穷尽的手使得政府类似百变千手观音,但现实中政府不可能成为“神通广大”的千手观音,正因政府所谓“看得见的手”不受约束,险招、失招的可能性就很大,好事就很难办好。 政府行为不够透明,潜规则泛滥。政府“看得见的手”在很多重要方面甚于“看不见的手”,结果政治生态环境遭受污染,贪腐严重,社会交易成本增加,收入差距恶化,最终也导致经济失衡。特别是社会不确定性增加时,社会信任体系溃如滑铁卢,社会活力的恢复就会超过弹性限度,经济社会秩序再造的难度加大。 政府信息功能异化,信息公开缺失。政府部门履行公职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有用信息,

生活中的大数

第四单元《生活中的大数》单元备课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读及大小比较的基础上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据学前对学生的调查及分析,部分学生认为本单元比较难学,我想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尽管大数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但绝大部分学生平时极少关注和接触,所以整体上感到比较陌生,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创设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充分发掘身边资源,加强对大数的体会,并在学习中不断体会“位值制”和“进位制”。不过由于学生对于百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估计等已经具备良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来学习大数的大小比较和估计。 二、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生活中的大数,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进一步发展数感。 3、进一步认识“>”、“<”、“=”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叙万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5、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1)能认、读、写万以内数。 (2)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难点 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 3、关键 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清晰的数位概念,了解和掌握数位的意义。教师可以提前布置学生从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渠道寻找生活中的大数,即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大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眼光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五、单元评价要点 1、能理解数位的顺序; 2、能正确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关于杂志发行方面的个人拙见

目前,我国的期刊正在从编辑本位转向市场本位,期刊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市场这只具有生杀予夺大权的“无形的手”的操纵下,期刊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日渐明显,具体表现为“富者越富”,“贫者越贫”,即凡是读者爱不释手、市场占有率高的畅销期刊,其刊期、页码都出现“扩容”的趋势,而且发行量越大,则刊期越短,页码越多;而那些读者面较窄、发行量维持在低水平线上的期刊,一般都是刊期较长,页码较少。进入新千年以来,期刊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一些低发行量的理论学术类、纯学术类期刊继续以季刊、双月刊维持生存的同时,不少有市场潜力的期刊则以缩短刊期的营销策略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以缩短期刊为标志的期刊改刊热不断升温,出现了方兴未艾的势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只有滞销的期刊,而没有萎缩的市场。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读者的需要出现了多元化、多层次、多变量的发展趋势,需要的满足周期不断缩短,在需要的总和中,精神需要的比重不断增加,而且趋向更高的层次。市场来源于需要,读者的需要没有穷尽,期刊市场对畅销期刊的吸纳也不会有穷尽,在满足、适应读者需要的同时,不断以鲜活的内容和富有创意的营销手段,去激发读者需求,激活市场因子,挖掘市场潜力,是现代期刊竞争制胜之要义。 发行是一本杂志和一个团队赖以生存的保证。但是,单项能力在日益复杂的市场上,已经越来越难以取得成功,所以必须重新调整和整合企业的各个系统,使之形成支持品牌发展的合力。发行不仅仅是发行部门自己的事儿,发行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发行人,发行不应该为了发行而发行,所以,发行不应局限于孤立地封闭地做发行,需要以开放的胸怀,合作的精神与杂志社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联动,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发行质量的全面提升。 身为杂志的发行工作人员,我有一些拙见,请您批评指正—— (一)发行是杂志面临的严峻问题 1.抓发行的前提是抓产品 产品是皮,发行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产品好,发行事半功倍,如插上了翅膀,高高飞翔;产品弱,事倍功半,发行人纵然再有天大的营销技能,也难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所谓产品为王,产品是发行的基础,发行最依赖产品。 2.产品的定位对发行影响极大

三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大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生活中的大数 篇一:三年级数学上册_生活中的大数 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 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中的电器价钱和商品标价,经历认识万以内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某些事物,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 教学难点 万以内数的写法。 课前准备 搜集生活中家用电器,工资收入等万以内数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已经走进了我们的千家万户。谁想

把你调查的家中 的一种家用电器的名字和价格告诉大家。…… 师针对有代表性的回答相应板书。 A:(千以内的价格)板书一个。 B:(万以内千以上的)板书三个。 千以内的,读数,说组成。(属于复习)后面数三个只是找同学读。教师在学生读数时 板书读法。(让学生感受一遍读法,但不要求学生会写读法。) 师:(手指后面三个数)同学们,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用到的比较大的数,这节课我们 就一起认识一下《生活中的大数》(板书课题) 二、探索感知。 1.大数的读法 (例一) 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种电器,谁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和价钱。(幻灯片出示第一页几幅图片。4人每人说一种) 师:观察一下,这些数,都是几位数?(四位数) 我们以前学过什么计数单位,还记得吗?(个位、十位、百位、千位)能按一定的顺序把数位顺序表填上吗? (试填习题纸上的数位顺序表。订正、教师板书完整计数单位。)

师:下边从右数第五位是什么位?(万位) (教师板书。学生把自己的数位顺序表填完整。) 师:万位上的1表示什么?(1万)3表示什么?(3万)写几就表示几万。 师:举出一个自己家家用电器的价钱,同桌互相读一读,并试着说说组成。 师:除了商品价格,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大数。观察图,试读出图中数学信息。(课 本第2页) 2.大数的写法 师:目前,全世界共有8600多种鸟类,我国就占有1000多种。 出示蜂鸟图案。师:读出信息。介绍蜂鸟知识。我们再来看其他三幅图给我们带来了那 些信息。(出示第2页四幅图)读信息。 师:在这些信息中你找到了哪些大数? 师:你会把这些大数写出来吗?(习题纸上写,小黑板前找人写)(订正。)师:怎样判断自己写的数对不对?(再读一遍,看是不是和前面的数一样。)这是检验写数是否正确的一个好的办法。 辨析:1008 1080

看得见的手 读书笔记

《看得见的手》读书笔记 工商管理5班彭斐 2012201629 亚当〃斯密曾在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最伟大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使用了“看不见的手”一词,把自由市场的充分竞争原理概括得淋漓尽致。此后的经济学家一直在围绕“看不见的手”建立学说体系。可以说,亚当〃斯密在经济学领域的地位几乎权威而不可臵疑的,他的理论似乎成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然而,钱德勒却对这座“高峰”发起了冲击和超越。 钱德勒的著作《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目的是考察正在变化中的美国生产分配过程,以及生产分配的管理方式。本书所讨论的主题就是“现代工商企业在协调经济活动和分配资源方面已取代了亚当〃斯密的所谓市场力量的无形的手。市场依旧是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创造者,然而现代工商企业已接管了协调流经现有生产和分配过程的产品流量的功能,以及为未来的生产和分配分派资金和人员的功能。由于获得了原先为市场所执行的功能,现代工商企业已成为美国经济中最强大的机构,经理人员则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决策者集团。”他在该书前言中列举了为什么管理协调“有形的手”取代市场机制“无形的手”的八个论点。我将其概括如下: 当成立现代商业公司更加有利可图时,现代企业公司就会大量取代传统小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点有二:1经营单位内部化,

即将几个经营单位的活动交易整合,每个单位由专职的支薪经理所管理。它有一套自己的会计账簿,账目的检查结算可与总企业分开来进行。从理论上说每个单位都是作为独立的企业而运转的。以节约成本提高收益。2形成管理层级制,是的管理曾更为技术化,职业化,也更为持久,实现了管理权和所有权分离。管理层改变了传统企业活动由市场决定的局面,改为由中层经理人员协调,高层评估和进行未来预期。大企业的产生,也改变了整个经济的架构。市场依然保持了他决定商品生产的职能,而企业负责协调连接过程。由于现代企业有助于利润的提高,因此得以长期存在发展下去。 书本内容:本书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之前的传统生产和分配过程,在这一阶段,在欧洲殖民地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美国经济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协调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分配,没有新建立的经济制度,也没有发生工商业经营方式的革命。其特点是商人的职能逐渐变得单一,公司由合伙经营逐渐转为股份公司,实现了贸易专业化。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对于珍妮机的改进使得棉花需求大增,风险也由此增大,佣金公司出现,而贸易的发展又促进了金融运输行业的发展。 我的收获:从历史角度看,科技,交通运输的发展往往会引起经济贸易的高速发展,例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是火车轮船产生,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飞机,汽车产生,

无形之手

无形之手 经济控制起来很棘手,各国政府总是在想尽办法弄清楚怎么做 1776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话震惊了所有人,他说政府所要做的就是别插手让人们自由进行买卖。他认为让只关注自身利益的交易者相互竞争,市场会被引向正途“就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所引导”。如果某人卖的比你便宜,顾客会到他那里买,所以你需要降价或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人们需要某种产品时,产品会由市场供给,他们就像受宠的孩子,只有这样大家才能都开心。之后自由市场学者比如奥地利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认为这种“放手”方式比任何中央计划方式都好。但问题在于,经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均衡”,甚至有可能在中途停滞。这期间,人们可能会有一些泄气,这就是政府经常也会使用其“有形之手”的原因。 The Invisible Hand An economy is a tricky thing to control and governments are always trying to figure out how to do it.. Back in 1776 economist Adam Smith shocked everyone by saying that what government should actually do is just leave people alone to buy and sell freely among themselves. He suggested that if they just leave self-interested traders to compete with one another , markets are guided to positive outcomes ‘as if by an invisible hand’. If someone charges less than you ,customers will buy from them instead—so you have to lower the price or offer something better .Whatever enough people demand something ,they will be supplied by the market -- like spoilt children –only in this case ,everyone’s happy .Later free-marketeers like Austrian economist Friedrich Hayek ,argued that this ‘hands off’ approach actually works better than any kind of central plan ..But the problem is , economies can take a long time to reach their ’equilibrium’ and may even stall along the way . And in the meantime people can get a little frustrated , which is why governments usually end up taking things into their own more visible hands instead. 节约悖论 就像小孩拿到零花钱一样,经济学中的最大难题仍旧是存还是花。 自由市场学者如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哪怕在最艰难的时期也应该节约,存钱。然后银行将这些存款引入到投资领域,建立新工厂,培训新技能,研发新技术,从而生产更多产品。哪怕新技术会改变就业状况,工资降低,但是招募的工人会更多,这样失业率又会降低。很简单。至少从长期来看是这样。但后来,一个崇尚“过得快活,死了也值”的家伙约翰-梅内德-凯恩斯欢快的指出,“长期来看,我们都会死”,所以为了避免失业的痛苦,政府需要花钱来创造工作。如果政府勒紧裤腰带,生意人也是如此,花的更少,失业率会更糟。这就是节约悖论。所以政府应该先花钱,每个人高兴之后再征税,虽然如何让人们乐于交税连凯恩斯自己都无法解决。 The Paradox of Thrift Much like a child getting his pocket money ,one of the biggest economic questions is still whether it’s better to save or spend. Free - marketeers like Hayek and Milton Friedman ,say that ,even in difficult times ,it is best to be thrifty and save .Banks then channel the savings into investment ,in new plants ,skills and techniques that let us produce more .And even if this new technology destroys jobs ,wages will drop ,and businesses hire more people – so unemployment falls again .Simple .At least in the long run. But then a ‘live-fast-die-young’ kinda chap called John Maynard Keynes cheerfully pointed out that ‘in the long run we’re all dead’.So to avoid the misery of unemployment ,th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