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节日文化

朝鲜族节日文化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族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五谷丰收。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回婚节:在朝鲜族的家庭节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节”,亦称“归婚节”,即结婚60周年纪念日。举行回婚节必须具备如下三个条件:一是老两口都健在;二是亲生子女都在世;三是孙子孙女无夭折。如果亲生子女或孙子孙女中有死亡者,则不能举行回婚节。因此,谁家能举办回婚节,是种很大的荣耀,亲朋好友都要前来祝贺,一对老人穿上年轻时的结婚礼服,相互搀扶着入席,大家频频举杯祝福,比年轻人的婚礼更为热闹隆重。

六一国际儿童节在延边已演化成新的全民节日。在延边,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

除了传统节日外,小儿周岁、结婚、老人六十大寿,都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筵席

的传统菜点不仅花样繁多,造型也要优美华丽,好多食品都要做成鸟兽形。所有礼仪筵席,以祝贺老人六十大寿的“花甲”席最为讲究和隆重。

“千人针”指的是经多人之手缝制的一条有文图的布带。当青年应征入伍时,斜披在

肩上作为克敌制胜的象征。这一习俗是与一个古老传说有关。据说,很早以前,有一个富

庶的村落里,人们都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有一天来了一个力大无比的妖魔,残害村民。

村中的壮士与它交手,都因为力量不足,被它吃掉了。有一青年立志要除掉这妖魔,到处

寻求方法。有1000个媳妇自然不能用寡妇来缝制,这一条带子就有了1000人的智慧和力量,便可打败妖魔。青年人按照智者的话办了,做成了“千人针”,披在身上去和妖魔决战,真的打败了妖魔。于是“千人针”便成了胜利保障的象征,世世代代流传下来,谁家

有应征入伍者,家人就手捧布带求人缝这千人针,以图吉利。

近代在抗日救国的浪潮中,又有所发展。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略中国东北时,住

在延边的许多朝鲜族爱国妇女,不论有无家人入伍,她们都手捧布带,在车站、码头甚至

走街串巷互相缝制“千人针”。缝制时还说一些对日寇诅咒和对抗日战士祝福的话。

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

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旧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中民俗体育活动最热闹的节日。在过去,每到端午节,朝鲜族聚居的城镇和乡村普遍开展各种民俗体育活动,主要有秋千、跳板、

摔跤等,其中最出名的是端午秋千。

旧历八月十五称作秋夕,也叫中秋节。这时早稻可以推出新米,各种果类也成熟了,

到了秋夕这天,人们带着用新米做的食品和新鲜水果,到自家的坟地去除草和祭祀。秋夕

的传统食品是松饼。这天,朝鲜族村屯普遍宰牛,把肉和内脏切割成小块,分成好多份儿,穿在荆条上分给各户。秋夕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如摔跤、秋千、跳板等,有的村屯还举

行斗牛赛。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朝鲜族传统节日

朝鲜族传统节日 朝鲜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朝鲜族传统节日是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将就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重要节日及庆祝活动进行介绍。 一、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历史 朝鲜族传统节日源远流长,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这些传统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朝鲜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演变。这些节日旨在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以及纪念重要历史事件。 二、朝鲜族传统节日的重要节日 1. 正月初一(元旦) 正月初一是朝鲜族新年的第一天,也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人们会通过举办盛大的家族聚会、祭祀祖先、举行民俗游戏等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一天,人们会互相拜年,祝愿彼此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事业顺利。 2. 端午节 朝鲜族的端午节与汉族的端午节有类似之处,都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朝鲜族在端午节期间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吃粽子、系五色丝线等传统活动,以祈求平安与健康。 3. 中秋节

中秋节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朝鲜族人民会举行祭月仪式,同时分享美味的月饼和瓜果。人们在赏月的同时,也会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4. 开城千秋节 开城千秋节是朝鲜族的一个独特节日,主要庆祝朝鲜王朝开城迁都的历史事件。这个节日的庆祝活动包括盛大的游行、表演、传统舞蹈等,给人们展示了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三、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 朝鲜族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形式多样,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庆祝方式: 1. 舞蹈表演 朝鲜族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舞蹈,节日期间,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通过舞蹈表演展示朝鲜族的优美舞姿和文化内涵。 2. 精彩的演出 人们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演出活动,如传统戏曲、剧目演出等,以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3. 传统手工艺品展览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举行传统手工艺品展览,包括民间工艺品、织锦、传统剪纸等,以展示朝鲜族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意。 4. 祭祀仪式

朝鲜族传统节日风俗礼仪

朝鲜族传统节日风俗礼仪 朝鲜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殊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节日习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朝鲜族传统节日风俗,盼望对您有所关心,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统节日习俗 1.春节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尽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喧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进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燃灯节 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刺眼的火花。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竞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竞赛。 3.旧历年 旧历年是朝鲜族最主要的节日,也是家族成员团聚的日子,因而

住在他乡的儿女们都要回到父母身边一起过年。从腊月三十开头过年,这天小孩身穿有彩条袖子的喜鹊袄,晚间不能睡觉,要守岁,据传睡觉眉毛就会变白。正月初一都要穿新衣或洁净的衣服,叫岁装。早晨首先祭拜祖先,称作“茶礼”。这天的早餐叫“岁餐”,吃饼汤或打糕,早餐时喝的酒叫“岁酒”,而且从年幼者开头喝。儿女们给祖父母和父母磕头拜年(家拜),饭后还要向长辈亲戚和村里老人拜年(村拜)。此时老年人向拜年的年青人说些吉利话,此谓“德谈”。这天开展各种民俗活动,其中最主要的是妇女们跳跳板和青少年们放风筝。初一夜晚为防止夜光鬼把鞋偷走,把平常脱在檐阶上的鞋拿进屋里,大门上要挂个箩。 传统节日 端午节 说到端午节,大家肯定并不生疏,由于端午节就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但是端午节同时也是朝鲜族传统节日中特别重要的一个节日。 朝鲜族的端午节最明显的特色在于丰富的民俗嬉戏。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活动。其中最常见且闻名的有荡秋千、跳板、摔跤。 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朝鲜族妇女会身着彩色长裙,在秋千上前后摆荡,越荡越高,如紫燕凌空,自由拘束;如仙女腾云,美丽飘逸。 跳板同样作为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和秋千一样具有着

朝鲜族的节日风俗

朝鲜族的节日风俗 朝鲜族在我国是个比较特殊的民族,他们的民族特色又是什么样的呢?他们的民族有哪些是比较具有特色的节日呢?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朝鲜族的节日风俗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朝鲜族的节日风俗 1.朝鲜人春节: 能歌善舞的朝鲜族人民的节日生活丰富多彩。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古老的伽倻琴和洞箫的乐曲声,将人们带入一个新的境界。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等,竞赛场上,热闹非凡,人们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有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以先看到明月为福,意味着他的儿孙健康、万事如意。随后,大家围着点燃的“望月楼”,随着长鼓、洞箫、唢呐乐曲声载歌载舞直到尽兴。 2.上元节: 朝鲜族传统岁时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节期一天,这天,朝鲜族要先到祖坟送灯,然后在堂内烯“属”灯,院内挂天灯、院门两旁挂壁灯,还要到河里放灯船。这一天还要吃药饭、五谷饭,喝聪耳酒。药饭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掺大枣、栗子、松子等煮成。因药饭原料较贵,不易凑齐,一般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五种做的“五合饭”代替。以盼望当年五谷丰收。晚上,大家举着火炬上东山高处迎圆月,谁当年有福,谁就能望见初升圆月,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踏桥。踏桥,也叫跺桥。朝语中“桥”和“腿”两词同音,跟桥意为练腿。踏桥时,每人要在桥上往返几次至几十次不等,共次数必须与自己的岁数相等,以求祈福禳灾。 3.婴儿生日节: 即婴儿周岁生日节。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

朝鲜族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朝鲜族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 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过节,除节前准备饮食外,还根据季节特点,组织各种游戏和体育活动,以增加节目乐趣。 元日 元日是一年中最为隆重的节日。除夕之前,各家把室内外打扫干净,拆洗衣被,布置房间,搞好环境卫生。人们还兴贴“个长生” 以山、水、石、云、太阳、松、不着草、龟、鹤、鹿为内容的年画。元日凌晨,雄鸡第一遍打鸣,全家老幼立即穿衣下炕,摆上香火,共祭祖先;接着向老人叩首拜年,吃完早饭去给邻居和全屯老人拜年。岁撰非常丰富,并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早上一般吃打糕或大黄米饭,菜肴有各种鱼肉荤菜以及各种素菜山珍。男人喝特制的“屠苏酒”。 “屠苏酒”是用桔梗、防风、山椒、肉桂作原料而酿制的一种药酒。习俗认为。元日喝这种酒可以祛邪陵灾、增寿长命。午餐与晚餐喜吃“满德团”或“德团”。“德团”(朝鲜语音译)是一种汤。做法:把大米面无效后捣成大粘团儿,再把

它控成圆条,切成薄片,煮在鸡肉或野鸡肉汤里(牛肉汤亦可),再放香油和紫菜。“满德卜”是在“德团”里放进包有肉馅的三两个大饺子,用切时先把大饺子用筷子拨开和在汤里吃。白天,以村屯为单位组织拔河比赛和射箭比赛;妇女们跳跳板,儿童们放风筝。晚上,老年人打“数千”(纸牌),少儿们玩捉迷藏或 “燃灯赛”,青壮年男女则参加歌舞晚会,十分热闹。 上元节 上元节,吃“药饭”或“五谷饭”,早晨还喝“聪耳酒”。据说“聪耳酒”可使人耳聪目明,因此,每人都喝,哪怕只次一口或是只尝一口。药饭,是以江米、蜂蜜为基本原料,外加大枣、松籽等混合煮成。五谷饭,是以大米、小米、大黄米、糯米、饭豆等五种谷物混做而成。上元节吃五谷饭,意在汉祝当年五谷丰登。这无,也要举行文娱体育活动,其中有“迎月”、“踏桥”等项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迎月.晚饭后,大家举着火炬集合于广场,然后在统一号令的指挥下,同时出发,奔向东山最高处去迎观元月。据说,谁先登上最高处而望见了初升的元月,谁就最有“福”。迎月之后,男女老少在月光下来回路桥。据说,此夜踏

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

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 朝鲜族风俗习惯及传统节日介绍 说起朝鲜族,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朝鲜独特美丽的韩服了。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朝鲜族风俗习惯,希望能帮到你。 朝鲜族风俗习惯:婚俗 朝鲜族的婚姻为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近—亲、同宗、同姓不婚。“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普遍习俗。[朝鲜族婚礼]朝鲜族婚俗从说媒到结婚要经过六次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和“迎请”。姑娘和小伙的接触传话,需要一个“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让媒人到女方家“看善”,与汉族的“相亲”相似,如满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张纸上写着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日时)女方再拿姑娘的四柱与之对“穹合”,所谓“穹合”就是指男女的属相是否相顺而不相克。如二人生肖相合,女方就经媒人通知男方家,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可“择日”确定举行婚礼的日期并送彩礼到女方家,一般要有“青缎”、“红缎”等。“纳采”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提亲时送的礼物。“问名”礼是占卜新娘将来的运气好坏而打听其母姓名的礼仪。“纳吉”礼是新郎家向新娘家通知吉日。“纳币”礼是新郎家给新娘有送的青缎、红缎等财礼,“请期”礼是新郎家把选定的婚期以书面形式送到新娘家征求意见,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娘家则根据姑娘的具体情况回复。“迎亲”礼,即新郎迎接新娘,也最为隆重。 朝鲜族婚礼的仪式很复杂,在延边,婚礼一般分两段进行:先在新娘家举行,后在新郎家举行。在新娘家举行谓之“新郎婚礼”,在新郎家举行谓之“新娘婚礼”。新郎婚礼一般要按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顺序进行。新郎在新娘家住三日后,便独自回家,随后新娘等待选定的吉日再被迎接到新郎家,新郎家也照样搭起醮礼厅,为新娘摆喜筵,第二天新娘同丈夫家的人相认,施礼,被请去招待,至此,婚礼才告结束。朝鲜族结婚后一般都不离婚,他们在婚礼

少数民族之朝鲜族的传统节日_节日习俗

少数民族之朝鲜族的传统节日 朝鲜族(谚文:조선족,标准罗马字母:chosen),又称朝鲜民族(谚文:조선민족)、韩民族(谚文:한민족)、韩族、高丽族等,是东亚主要民族之一。朝鲜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及临近的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地区,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两国共有七千多人口的朝鲜族;朝鲜族人口过百万的国家有中国和美国,人口均在两千万以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朝鲜族是中国官方认定的一个少数民族,也被称为中国朝鲜族。在美国境内的朝鲜族属于美国亚裔少数民族,被称为韩裔美国人,根据XX年美国社区人口调查,韩裔美国人约有152万人。 朝鲜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小编收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其节日基本上与汉族相同,主要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老人节等。还有三个家庭的节日,即婴儿周岁生日、回甲节(60大寿)、回婚节(结婚60周年纪念日)。每逢回甲节、回婚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 民族概况 朝鲜民族是东亚重要民族,朝鲜民族又称韩民族,主要分布在朝鲜半岛,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其他主要居住在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及其他原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美国、日本等世界各地。 中国境内的朝鲜族(korean chinese)有180多万的朝鲜族人居住在中国东北部,特别是在吉林、黑龙江、辽宁。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绝大部分中国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随着改革开放8成以上朝鲜族开始到沿海城市以及日韩等国务工。虽然仍在东三省保留户口,但是如今三成的朝鲜族人散居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西安、武汉等内地大中城市。五成的朝鲜族旅居韩国。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朝鲜族居民使用朝鲜语及其文字(几乎所有朝鲜族人都会使用朝汉双语)。杂居地区的朝鲜族通用朝鲜语和汉语双语。 根据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根据户口所在地),中国朝鲜

朝鲜族风俗习惯介绍

朝鲜族风俗习惯介绍 朝鲜族风俗习惯介绍 不同的民族有自己的风俗和饮食,中国民族众多,所以习俗也相对比较多。而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地域之间的联系不方便,所以,不同地域的人都不太了解对方的习俗和饮食。那么,就请随店铺来看看朝鲜族的习俗和饮食吧! 朝鲜族习俗 1、白衣 朝鲜族喜穿素白衣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 2、儿童七色衣 朝鲜族一向认为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因此,喜用七色绸缎给儿童做衣服,意在让儿童美丽。 3、还甲和进甲 朝鲜族有古老的“还甲”、“进甲”祝寿仪式。“还甲”是庆60周岁,“进甲”是庆61周岁。祝寿仪式隆重而独具风格。 4、摔跤 摔跤是朝鲜族古老的体育运动项目,每逢端阳节或州庆日“9、3”进行。每到那时,摔跤强手争标夺魁,竞争非常激烈。人们常选一头肥壮的黄牛作为奖品奖给优胜者。 5、荡秋千 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的运动项目。一到端阳节或农闲时期,朝鲜族妇女们便穿着节日的盛装去参加秋千比赛。比赛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比荡起的高度,另一种是比踢铃的次数,即比耐力。 6、跳板 跳板也是朝鲜族妇女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比赛时,两个人分别站在一条五米长跳板的两端,一端的人先跳起后,凭借下降的.力量猛踩跳板,将另一端的人反弹起来,被弹起的人下落时又将对方弹起。强手弹起时能有两三米高,还能做多种精彩动作。 7、九·三节

1952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之日,每年这一天,延边各族人民都有庆祝活动,久而久之已成为全民的一个节日。 8、老人节 1984年,在朝鲜族人口占85%的延边龙井市东盛涌乡,老年人想给自己定个节日,经大家商讨,因8月15日是一年的成熟期,又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便把这一天定为他们的节日。1986年,延边州委向全州推广,遂成为全州老年人的节日。每到这一天,朝鲜族的儿女们前来祝寿,老人们欢歌起舞。 9、“六一”节 “六一”是国际儿童节,但在朝鲜族已演化成全民的节日。在这里,人们把“六一”儿童节活动当成一项重大的爱幼活动。“六一”这一天,往往万人空巷,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涌向公园进行游园活动。居住在延边的汉族和少数民族受其感染,纷纷参加进来。 朝鲜族饮食 1、咸菜 咸菜是朝鲜族喜爱的倚仗佐餐食品。多以桔梗、蕨菜、白菜、萝卜、黄瓜、芹菜等为原料,洗净后切成段、块、丝,用盐卤上,然后再拌以芝麻、蒜泥、姜丝、辣椒面等多种调味品,吃起来咸谈适中,清脆爽口。 2、泡菜 也叫辣白菜,朝鲜语叫“吉木其”,是朝鲜族饮食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泡菜一年四季皆可制作。选上好的白菜(包心的为好)、萝卜、黄瓜等新鲜蔬菜,放在谈盐水中发酵,然后加入辣椒、姜末儿、白皮蒜、香菜籽等调料,数日后即可食用。 3、打糕 打糕是把糯米蒸熟后捶打而成。食用时切成块,蘸上豆面、白糖或蜂蜜等,吃起来筋道、味香。历来,朝鲜族把打糕作为上等美味,每逢年节或婚姻佳日及接待贵宾时,都要做打糕。 4、冷面 朝鲜族喜吃冷面。冷面现今在国内很有名气。冷面的主料是白面、

朝鲜族婴儿生日节的节日习俗和活动

朝鲜族婴儿生日节的节日习俗和活动 朝鲜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朝鲜族族民尊老爱幼的美德遗留至今。那么朝鲜族婴儿生日节有哪些节日习俗和活动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朝鲜族婴儿生日节的节日习俗和活动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节日简介 婴儿生日节:即婴儿周岁生日节。 节日习俗 在朝鲜族的人生仪礼中,婴儿的一周岁纪念日最受重视。婴儿一周岁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也非常隆重。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并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子上五花八门的东西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使祝兴的话。这个过程人们叫做婴儿受生日席桌的“仪式”。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象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命长延寿。 节日活动——“抓周”仪式 抓周礼是庆贺幼儿周岁生日的主要礼仪,这种礼仪在我国北齐(550-577年)时期就已存在,称作“试儿”。到了宋朝时期(960-1279)更加盛行,称作“拈周试睟”,后来在民间称作“抓周”。在朝鲜民族的历史上,从新罗时期(公元前57-935年)开始,朝鲜民族在各种礼仪方面深受中华礼仪的影响。朝鲜民族的抓周礼,从名称到宗旨与形式同我国古代的“试儿”大体相同。一周岁生日宴和抓周礼仪在中国朝鲜族之中一直得到传承,已有一百五十余年历史,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成为比以往更为盛行的礼仪。 “抓周”,即在周岁生日席上摆放各种物品,让孩子任意抓自己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 朝鲜族是朝鲜和韩国的主体民族,虽然在朝鲜和韩国并不存在朝鲜族的概念,此外还分布在中国东北的吉林以及辽宁和黑龙江三省。虽然很常听到这个民族的名称,可是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朝鲜族的风俗习惯究竟都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朝鲜族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朝鲜族的民族发展史 朝鲜族(韩民族)的先民是三韩人(马韩、辰韩和弁韩),《后汉书·东夷列传》第七十五:“韩有三种:一曰马韩、二曰辰韩、三曰弁辰。马韩在西,有五十四国,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辰韩在东,十有二国,其北与濊貊接。弁辰在辰韩之南,亦十有二国,其南亦与倭接。凡七十八国,伯济是其一国焉。大者万余户,小者数千家,各在山海间,地合方四千余里,东西以海为限,皆古之辰国也。马韩最大,共立其种为辰王,都目支国,尽王三韩之地。其诸国王先皆是马韩种人焉。” 虽然韩半岛古代国名多变,但是“韩人”、“韩民”之称一直在民间延续,在中韩两国的法律文书中也时有出现,比如:19世纪80年代的《清·朝水陆贸易章程》中就有“华民”、“韩人”之称,19世纪90年代中期清国皇帝对日宣战诏书中也有“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之称。 在甲午战争清国战败后,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承认朝鲜独立,1897年,朝鲜王宣布建制称帝,建立“大韩帝国”,“韩”第一次从民间进入国号,han这个音在韩语中是“大”的意思,也有“一”的意思,绝大多数民族都喜欢选寓意好的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名称作为国名、族名。 朝鲜族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很强。很多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流传至今。传统的朝鲜民族民居乡土气息浓郁,一般是稻草屋顶,朝鲜族大炕、木筒烟囱。大多数朝鲜族聚集区,主要的农作物为水稻,因此他

朝鲜族节日

朝鲜族节日 中国朝鲜族传统节日有元日(阴历正月初一)、上元(阴历五月十五)、燃灯节(阴历四月初八)、秋夕(阴历八月十五)婴儿生日节、洗头节。每逢“回甲节”时,子女、亲友、邻居都向老人祝福、祝寿。在每个节日都举行相应的娱乐活动,热闹非凡。 元日,中老年男子进行拔河比赛,青少年到村外放风筝,中老年妇女掷骰,大姑娘小媳妇则跳跳板;村里的“农乐队”,个个头戴花帽,脸罩假面具,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吹吹打打,翩翩起舞。 上元傍晚,人们纷纷登上高岗,等待望月。据说,谁先看到十五的月亮,这年谁就会交好运。当圆月升起之时,人们围绕篝火一边赏月,一边敲锣打鼓地起舞。望月结束,人们到桥上来回慢步,此谓“走桥”。传说,正月十五走桥,可以治疗腰腿痛病。 燃灯节:用柞木烧成木炭,压成粉末,搀入咸盐,用纸包成香肠状,外面缠上细草绳。到了夜晚,绑在长杆上点燃,便会劈里啪啦作响,放出耀眼的火花。重五与秋夕,男人们进行摔跤比赛,妇女们进行跳板、秋千比赛。 秋夕节:朝鲜族一直十分重视儿童节。后又设有老人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老人节是阳历8月15日,其他一些朝鲜族聚居区的老人节为阴历9月9日。老人节一到,子女们为父母、长辈做新衣裳,给他们送礼品。老人节的晚上,几代人共餐,向老人戴花敬酒。 婴儿生日节:朝鲜族婴儿一周岁纪念日,是人们十分重视和讲究的节日。婴儿生日到来之际,婴儿的妈妈就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后给孩子穿上一套精心制作的民族服装(一般男子上着五色丝绸短袄,外加坎肩,女孩上身穿小巧玲珑的短袄,襟垂飘带,下着罗裙),然后把孩子抱到已准备好的生日桌前,让婴儿“过目”专门为他摆设的“涉猎物”。桌子上会摆放一些打糕、糖果、食品、笔、书、小枪等等带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客人到齐后,婴儿的妈妈就叫孩子从桌上摆的五花八门的什物中随便拿自己喜欢的中意之物。当孩子伸手从桌子上拿一样东西时,客人们就欢腾起来,说一些祝兴的话。有的地方还有老人给孩子脖子套上一团素白色线的习俗,以示希望孩子像雪白的线团那样做一个洁白的人,能像长长的线那样长命百岁。 洗头节:阴历六月十五日是朝鲜族的洗头节。这一天被视为黄道吉日。清晨,男女老少都到河边洗头,传说用向东流的溪水洗头是很吉利的。晚上,人们还要在家里举行洗头宴,唱洗头歌,然后全家老少高高兴兴地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