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之运算器和存储器实验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4位函数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操作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

3.验证带进位控制的74LS181的功能。

二、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三、预习要求:

1复习本次实验所用的各种数字集成电路的性能及工作原理;

2预习实验步骤,了解实验中要求的注意之处。

四、实验原理:

运算器的结构框图如图1-1示。

图1-1 运算器的结构框图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此处由四片74LS181(U7、U8、U9、U10)以并/串形式构成16位运算器。它可以对两个16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 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高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算术逻辑单元ALU是74LS181的功能

控制条件由S3、S2、S1、S0、 M、Cn决定。高电平方式的74LS181的功能、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详见表1-1、图1-2和表1-2。

四片74LS273(U3、U4、U5、U6)构成两个16位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LDR1和LDR2 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74LS273的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详见图1-3

两个三态门74LS244(U11、U12)作为运算器的输出缓冲器由ALU-G信号控制,ALU-G 为“0”时,三态门开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 为“1”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其管脚分配和引出端功能符号详见图1-4。

74LS181功能表见表1-1,其中符号“+”表示逻辑“或”运算,符号“*”表示逻辑“与”运算,符号“/”表示逻辑“非”运算,符号“加”表示算术加运算,符号“减”表示算术减运算。

图1-2 74LS181管脚分配表1-2 74LS181输出端功能符号

图1-3(a) 74LS273管脚分配图1-3(b)74LS273功能表

图1-4(a) 74LS244管脚分配图1-4(b) 74LS244功能

五、实验内容:

验证74LS181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功能和算术运算功能。

六、实验步骤:

说明:本次实验采用开关控制操作方式,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ALU-G和C-G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对应的指示灯亮。)本实验中所有控制开关拨动,相应指示灯亮代表高电平“1”,指示灯灭代表低电平“0”。

1、按图1-5接线图接线:

连线时应注意:为了使连线统一,对于横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自己插在横排座上;对于竖排座,应使排线插头上的箭头面向左边插在竖排座上。

图1-5 实验一开关实验接线图

2、通过数据输入电路的拨开关开关向两个数据暂存器中置数:

注意:本实验中ALU-G和C-G不能同时为0,否则造成总线冲突,损坏芯片!故每次实验时应时刻保持只有一路与总线相通。

1)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灭。再拨动CLR,使其指示灯亮。置ALU-G=1:关闭ALU的三态门;再置C-G=0:打开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

2)向数据暂存器LT1(U3、U4)中置数:

(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15……D0”为要输入的数值;

(2)置LDR1=1:使数据暂存器LT1(U3、U4)的控制信号有效,置LDR2=0:使数据暂存器LT2(U5、U6)的控制信号无效;

(3)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1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1中。

3)向数据暂存器LT2(U5、U6)中置数:

(1)设置数据输入电路的数据开关“D15……D0”为想要输入的数值;

(2)置LDR1=0:数据暂存器LT1的控制信号无效;置LDR2=1:使数据暂存器LT2的控制信号有效。

(3)按一下脉冲源及时序电路的“单脉冲”按钮,给暂存器LT2送时钟,上升沿有效,把数据存在LT2中。

(4)置LDR1=0、LDR2=0,使数据暂存器LT1、LT2的控制信号无效。

4 )根据功能表选择功能,观察运算结果。

(1)置C-G=1,关闭数据输入电路的三态门,然后再置ALU-G=0,打开ALU 的三态门;

(2)置“S3S2S1S0MCn”为“XXXXXX”,观察数据总线显示灯显示数据并记录结果。

3、验证74LS181的算术和逻辑功能:

根据上述实现步骤,参考表1—1的功能表,选择合适“S3S2S1S0MCn”填入下表,并将通过数据总线指示灯显示来读出运算器的输出值F,填入上表中,参考表1-1

七、思考题

1、如何利用4位并行算术逻辑运算单元74LS181实现16位二进制数运算?有哪些解决方案?

八、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后及时完成实验报告,要求用专用的实验报告纸书写,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图、实验记录(所有的运算结果,故障现象及排除经过)、思考题、本次实验的收获及想法。

实验二存储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RAM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2、掌握地址和数据在计算机总线的传送关系。

3、了解运算器和存储器如何协同工作。

二、预习要求:

预习半导体静态随机存储器6116的功能。

三、实验设备:

EL-JY-II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系统一套,排线若干。

四、实验原理:

电路图见图2-1,6116的管脚分配和功能见图2-2。

图2-1 存储器电路

图2-2(a) 6116管脚分配图2-2(b) 6116功能

实验中的静态存储器由2片6116(2K×8)构成,其数据线D0~D15接到数据总线,地址线A0~A7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集成于EP1K10内)给出。黄色地址显示灯

A7-A0与地址总线相连,显示地址总线的内容。绿色数据显示灯与数据总线相连,显示数据总线的内容。

图2-3 读写控制及地址寄存器电路

6116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R(读)、/W(写)。其写时间与T3脉冲宽度一致。当LARI为高时,T3的上升沿将数据总线的低八位打入地址寄存器。当WEI 为高时,T3的上升沿使6116进入写状态。

五、实验内容:

学习静态RAM的存储方式,往RAM的任意地址里存放数据,然后读出并检查结果是否正确。

六、实验步骤

说明:为了避免总线冲突,首先将控制开关电路的所有开关拨到输出高电平“1”状态,所有对应的指示灯亮。

图2-3 实验接线图

2、拨动清零开关CLR,使其指示灯显示状态为亮—灭—亮。

3、往存储器写数据:

以往存储器的(FF)地址单元写入数据“AABB”为例,操作过程如下:

4、依据上述步骤按表2-1所列地址写入相应的数据

5、从存储器里读数据:

以从存储器的(FF)地址单元读出数据“AABB”为例,操作过程如下:

6、按上述步骤读出表3-2数据,验证其正确性。

七、思考题

1.存储容量的扩展方法有哪些,本实验中采用了哪种方法?

2.指出本实验中存储器的实际容量有多大,为什么?

八、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后及时完成实验报告,要求用专用的实验报告纸书写,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图、实验记录(所有的运算结果,故障现象及排除经过)、思考题、本次实验的收获及想法。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重庆理工大学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学号 __11503080109____ 姓名 __张致远_________ 专业 __软件工程_______ 学院 _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二0一六年四月二十三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基本运算器实验 二、完成学生:张致远班级115030801 学号11503080109 三、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原理: 两片74LS181 芯片以并/串形式构成的8位字长的运算器。右方为低4位运算芯片,左方为高4位运算芯片。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出端Cn+4与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Cn相连,使低4位运算产生的进位送进高4位。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Cn可与外来进位相连,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出到外部。 两个芯片的控制端S0~S3 和M 各自相连,其控制电平按表2.6-1。为进行双操作数运算,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个数据暂存器DR1、DR2(用锁存器74LS273 实现)来锁存数据。要将内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DR1 或DR2 中,则锁存器74LS273 的控制端LDDR1 或LDDR2 须为高电平。当T4 脉冲来到的时候,总线上的数据就被锁存进DR1 或DR2 中了。 为控制运算器向内总线上输出运算结果,在其输出端连接了一个三态门(用74LS245 实现)。若要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总线上,则要将三态门74LS245 的控制端ALU-B 置低电平。否则输出高阻态。数据输入单元(实验板上印有INPUT DEVICE)用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其中,输入开关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和内总线相连,该三态门的控制信号为SW-B,取低电平时,开关上的数据则通过三态门而送入内总线中。 总线数据显示灯(在BUS UNIT 单元中)已与内总线相连,用来显示内总线上的数据。控制信号中除T4 为脉冲信号,其它均为电平信号。 由于实验电路中的时序信号均已连至“W/R UNIT”单元中的相应时序信号引出端,因此,需要将“W/R UNIT”单元中的T4 接至“STATE UNIT”单元中的微动开关KK2 的输出端。在进行实验时,按动微动开关,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 S3、S2、 S1、S0 、Cn、M、LDDR1、LDDR2、ALU-B、SW-B 各电平控制信号则使用“SWITCHUNIT”单元中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来模拟,其中Cn、ALU-B、SW-B 为低电平有效,LDDR1、LDDR2 为高电平有效。 对于单总线数据通路,作实验时就要分时控制总线,即当向DR1、DR2 工作暂存器打入数据时,数据开关三态门打开,这时应保证运算器输出三态门关闭;同样,当运算器输出结果至总线时也应保证数据输入三态门是在关闭状态。 运算结果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书适用TD-CMA实验设备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原理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 0 CN来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影响进位的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中。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1-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一个4X4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8X8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1) 对于逻辑左移或逻辑右移功能,将一条对角线的开关导通,这将所有的输入位与所使用的输出分别相连,而没有同任何输入相连的则输出连接0。 (2) 对于循环右移功能,右移对角线同互补的左移对角线一起激活。例如,在4位矩阵中使用‘右1’和‘左3’对角线来实现右循环1位。 (3) 对于未连接的输出位,移位时使用符号扩展或是0填充,具体由相应的指令控制。使用另外的逻辑进行移位总量译码和符号判别。 原理如图1-1-1所示

图1-1-1 运算器原理图 运算器内部含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要处理的数据存于暂存器A和暂存器B,三个部件同时接受来自A和B的数据(有些处理器体系结构把移位运算器放于算术和逻辑运算部件之前,如ARM),各部件对操作数进行何种运算由控制信号S3 0 决定,任何时候,多路选择开关只选择三部件中一个部件的结果作为ALU的输出。如果是算术运算,还将置进位标志FC,在运算结果输出前,置ALU零标志。ALU中所有模块集成在一片CPLD(MAXII EPM240)中。 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较为简单,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在此对这两个部件不再赘述。移位运算采用的是桶形移位器,一般采用交叉开关矩阵来实现,交叉开关的原理如图1-1-2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一个4X4的矩阵(系统中是一个8X8的矩阵)。每一个输入都通过开关与一个输出相连,把沿对角线的开关导通,就可实现移位功能,即:

《计算机组成原理》学生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 A0922 学号:10914030230 姓名:李斌

目录 实验准备------------------------------------------------------------------------3 实验一运算器实验-----------------------------------------------------------7 实验二数据通路实验-------------------------------------------------------13 实验三微控制器实验--------------------------------------------------------18 实验四基本模型机的设计与实现------------------------------------------22

实验准备 一、DVCC实验机系统硬件设备 1、运算器模块 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构成8位字长的ALU。它是运算器的核心。可以实现两个8位的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具体由74181的功能控制条件M、CN、S3、S2、S1、S0来决定,见下表。两个参与运算的数分别来自于暂存器U29和U30(采用8位锁存器),运算结果直接输出到输出缓冲器U33(采用74LS245,由ALUB信号控制,ALUB=0,表示U33开通,ALUB=1,表示U33不通,其输出呈高阻),由输出缓冲器发送到系统的数据总线上,以便进行移位操作或参加下一次运算。 进位输入信号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对运算器74LS181的进位输出/CN+4进位倒相所得CN4;其二由移位寄存器74LS299的选择参数S0、S1、AQ0、AQ7决定所得。触发器的输出QCY就是ALU结果的进位标志位。QCY为“0”,表示ALU结果没有进位,相应的指示灯CY灭;QCY为“1”,表示ALU结果有进位,相应的指示灯CY点亮。 2、移位寄存器模块 采用74LS299(U34),它具有并行接数、逻辑右/左移、保持、带进位右/左移位运算等功能,具体由S0,S1,M,DS0,DS7决定。T4是它的工作脉冲,正跳变有效。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 学号099074 姓名 指导教师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五月

实验报告 使用新设备做的实验: 寄存器实验(A,w寄存器实验,R0 R1 R2 R3寄存器实验) 运算器实验 存储器EM实验 一. 寄存器实验 实验1:A,W 寄存器实验 连接线表: 系统清零和手动状态设定:K23-K16开关置零,按[RST]钮,按[TV/ME]键三次,进入"Hand......"手动状态。 将55H写入A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55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A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A寄存器。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55H被写入A寄存器。 将66H写入W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66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脉冲键,CK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W 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W 寄存器。放开STEP 键,CK 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66H 被写入W 寄存器。 实验2:R0,R1,R2,R3 寄存器实验 连接线表 将11H写入R0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11H 置控制信号为: 按住STEP 脉冲键,CK 由高变低,这时寄存器R0 的黄色选择指示灯亮,表明选择R0 寄存器。放开STEP键,CK由低变高,产生一个上升沿,数据11H 被写入R0 寄存器。 将22H写入R1寄存器 二进制开关K23-K16用于DBUS[7:0]的数据输入,置数据22H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说明

实验一运算器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运算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了解4位函数运算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熟悉运算器执行算术和逻辑操作的具体实现过程; 3、验证带进位控制的运算器功能。 二、实验设备 1、EL-JY系列计算机组成及系统结构实验系统一套 2、排线若干。 三、工作原理: 算术逻辑单元ALU是运算器的核心。集成电路74LS181是4位运算器,四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16位运算器。它可以对两个16位二进制数进行多种算术或逻辑运算,74LS181 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种工作方式,高电平方式采用原码输入输出,低电平方式采用反码输入输出,这里采用高电平方式。 三态门74LS244作为输出缓冲器由ALU-G信号控制,ALU-G 为“0”时,三态门开通,此时其输出等于其输入;ALU-G 为“1”时,三态门关闭,此时其输出呈高阻。 四片74LS273作为两个16数据暂存器,其控制信号分别为LDR1和LDR2,当LDR1和LDR2 为高电平有效时,在T4脉冲的前沿,总线上的数据被送入暂存器保存。 四、实验内容:

验证74LS181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功能和算术运算功能。 五、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指导说明书连接硬件系统; 2、启动实验软件,打开实验课题菜单,选中实验课题打开实验课题参数对话窗口: 1)、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按"Ldr1",数据送入暂存器1; 2)、在数据总线上输入有效数据,按"Ldr2",数据送入暂存器2; 3)、在S3...Ar上输入有效数据组合,按"ALU功能选择端",运算器按规定进行运算,运算结果送入数据缓冲器; 4)、按"ALU_G",运算结果送入数据总线。 5)、执行完后,按"回放",可对已执行的过程回看。 6)、回放结束后,按"继续"(继续按钮在点击回放后出现),进行下次数据输入。 六、实验结果

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 2、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及进位控制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要求 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算术运算实验、逻辑运算实验,了解算术运算单元的运用。 三.实验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四.实验步骤 1.算术运算实验 打开实验仪电源,按增址键,调到“L ”工作状态下。 SW_B=0,CE=0,LDDR1=0,LDDR2=0,CBA=010,置M 、S0、S1、S2、S3为11111,在按单步键,数据总线单元显示DR1的内容即:65;若把M 、S0、S1、S2、S3置为10101,在按单步键,数据总线显示DR2的内容,即:A7; 进行算术运算: 置CBA=010,CN 、M 、S0、S1、S2、S3状态为101001,按单步键,此时数据单元显示:0CH ,CY 不亮,进位舍弃。 和预测相同,为不进位算术运算。 2.进位控制实验实验 “L ”状态下即手动单元实验状态,按复位键,然后进如下操作: 数据开关 01100101 三态门 CBA=000 CE=0 SW_B=1 寄存器DR1 01100101 LDDR1=1 LDDR2=0 按单步键 数据开关 10100111 寄存器DR2 10100111 LDDR1=0 LDDR2=1 按单步键 数据开关 01010101 三态门 CBA=000 寄存器DR1 01010101 LDDR1=1 数据开关 10101010 寄存器DR2 10101010 LDDR1=0 LDDR2=1

然后置SW_B=0,CE=0,CBA=010,AR=1,CN 、M 、S0、S1、S2、S3的关态为101001,按单步键,肯数数据总线显示的数据为DR1加DR2,即:FF ,且CY 不‘亮’,表示无进位,和预测结果相同。 置CBA=010 2.逻辑运算实验 置CBA=010,M 、S0、S1、S2、S3状态为11000,按单步键,此时LED 显示:18H.与预测值相同。 五、实验结论 经过实验证明,输出的结果与理论值一致。 (1)一进制开关单元键有效时的状态。置'1',即高电平有效。 (2)做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时应设以下各控制端: CBA SW-B S3 S2 S1 S0 M CN DR1 DR2 CE AR (3)S3,S2,S1,S0是运算选择控制端,有它们决定运算器执行哪一种运 算;M 是算术逻辑运算选择,M=0时,执行算术运算,M=1时,执行逻辑运算;CN 是算术运算的进位控制端,CN=1(高电平),表示有进位,运算时相当于在最低位上加进位1,CN=0(低电平),表示无进位。逻辑运算与进位无关;CBA 是输出三态门控制端,控制运算器的运算结果是否送到数据总线BUS 上。SW-B 是输入三态门的控制端,控制“INPUT DEVICE ”中的8位数据开关D7~D0的数据是否送到数据总线BUS 上。高电平有效。 (5) DR1、DR2置数完成后之所以要关闭控制端LDDR1、LDDR2是为了确 保输入数据不会丢失。 (6)CN 进位控制端与算术运算有关 (7) 进位CN 与减法运算有关,CN 是0 数据开关 01100101 三态门 CBA=000 CE=0 SW_B=1 寄存器DR1 01100101 LDDR1=1 LDDR2=0 按单步键 数据开关 10100111 寄存器DR2 10100111 LDDR1=0 LDDR2=1 按单步键

计算机组成原理 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 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3.深刻理解运算器的控制信号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1.(思考题)运算器的组成包括算数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通用寄存器组、专用寄存器组。 ①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数据的定点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操作。在某些CPU中还有专门用于处理移位操作的移位器。 通常ALU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整数单元有时也称为IEU(Integer Execution Unit)。我们通常所说的“CPU是XX位的”就是指ALU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②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 FPU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③通用寄存器组 通用寄存器组是一组最快的存储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④专用寄存器 专用寄存器通常是一些状态寄存器,不能通过程序改变,由CPU自己控制,表明某种状态。 而运算器内部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 下图为运算器内部原理构造图

2.运算器的控制信号 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 按钮。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脉冲信号),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下图为ALU和外围电路的连接。图中的小方框代表排针座。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运算器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运算器部分。通过对运算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和实验,加深对计算机内部运算过程的理解。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运算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的实现方法; 3. 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部分的理解。 二、实验设备 1.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 2. 逻辑门、加法器、寄存器等实验器件; 3. 万用表、示波器等实验仪器。 三、实验内容 1. 运算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及功能分析; 2. 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实验操作; 3. 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实验验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实现了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运算器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均能够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符合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相关理论知识。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加深了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部分的理解,掌握了运算器的基本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并成功实现了相关实验操作。这对于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六、实验感想 本实验让我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运算器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我对计算机内部运算过程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运算器部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增强了我对计算机内部运算过程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我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对于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和进行科研工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1寄存器试验,2运算器试验

实验指导书 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师: 班级:

第一章系统概述1.1 实验系统组成

第二章基础模块实验 实验一寄存器实验 实验目的: 熟悉试验仪各部分功能。 掌握寄存器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控制方法。 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仪开关区上的开关sk23-sk16提供数据,其它开关做为控制信号,将数据通过DBUS写入OUT 寄存器,并将OUT寄存器的内容送往扩展区通过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显示。 实验原理: 实验箱用74HC273 来构成寄存器。 (1)74HC273的功能如下: (2)实验箱中74HC273的连接方式: (3)实验逻辑框图

1 2、打开实验仪电源,按CON单元的nRST按键,系统复位;如果EXEC键上方指示灯不亮,请按一次 EXEC键,点亮指示灯,表示实验仪在运行状态。 3、利用开关和控制信号将数据通过DBUS写入OUT寄存器,并将OUT寄存器的内容送往扩展区通过数 码管和发光二极管显示。并写出将数据5FH写入OUT寄存器的操作过程。

实验二运算器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仪提供的运算器,通过开关提供数据信号,将数据写入寄存器A和寄存器B,并用开关控制ALU的运算方式,验证运算器的功能。 实验原理: (1)实验逻辑框图: 信号说明: IN0~IN7:ALU数据输入信号 ALU_D0~ALU_D7:ALU数据输出信号 :寄存器A写信号,低电平有效。当T1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IN0~IN7数据可以写入 寄存器A。 :寄存器B写信号,低电平有效。当T2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IN0~IN7数据可以写入寄存器B。 :ALU计算结果读出信号,当T3节拍信号到来,该信号有效时,ALU计算结果送往 ALU_D0~ALU_D7。 S3~S0,CN_I:ALU运算控制信号,控制ALU的运算方法。 T1,T2,T3:三个节拍信号,高电平有效,由con区的uSTEP按键控制,在运行状态时,依次按下uSTEP 键会依次发出T1、T2、T3节拍。 FC,FZ,FS,I:进位标志FC、零标志FZ、正负标志FS,中断允许标志I (2)ALU功能表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脱机运算器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AM2901运算器的功能与用法,2片AM2901的级连方式,深化运算器部件的组成、设计、控制与使用等知识。 实验仪器:TEC-2000实验仪 实验原理:脱机运算器实验,是让运算器从教学计算机整机中脱离出来,此时它的全部控制与操作均需通过两个12位的微型开关来完成,这就不能执行指令,只能通过开头、按键控制教学机的运算器完成指定的运算功能,并通过指示灯观察运算结果。 实验内容:1、将教学机左下方的5个拨动开关置为1XX10(单步、8位、脱机);先按RESET 按键,再按START按键,进行初始化。 2、按下表所列操作在8位机上进行运算器脱机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其中D1取为01H,D2取为10H;通过两个12位的红色微型开关向运算器提供控制倍,通过8位数据开关向运算器提供数据(高8位的数据开 结果分析:由结果可知,只要按AM2901芯片功能给出其相应的控制信号,即可完成相应的功能。另AM2901操作周期如下: A、B口数据锁存通用寄存器接收 即在下降沿时,A、B口数据锁存器锁存数据,在低电平时通用寄存器接收数据,因此在压START前,ALU输出为结果,压START后,产生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变化,此时ALU输出的结果存入通用寄存器中,而ALU则输出操作再次被执行的结果,但该结果没有存入通用寄存器中,则下次操作时使用的寄存器值为存入值(表中表现为压START前值)。 实验结论:通过此项实验使我们了解了AM2901运算器的功能与用法,熟悉了2片AM2901的级连方式,以及深化运算器部件的组成、设计、控制与使用等知识,让我们加深了对AM2901运算器各项特性的认知程度。 实验二:控制器部件教学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教学计算机中已经设计好并正常运行的几条典型指令的功能、格式和执行流程后,设计几条指令的功能、格式和执行流程,并在教学计算机上实现、调试正确。达到以下目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实验一、算术逻辑运算器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实验目的: 1)掌握算术逻辑运算器单元ALU(74LS181)的工作原理。 2)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送通道。 3)演算由74LS181等组合逻辑电路组成的运算功能发生器运算功能。 4)能够按给定数据,完成实验指定的算术/逻辑运算。 1.2 实验要求: 1)总体设计: 1.两片74LS181(每片4位)以并/串联形式构成字长为8位的算术逻辑运算器ALU。2.数据寄存器DR1和DR2想运算器ALU提供运算的数据。 3.8位数据开关D7-D0用来输入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个输入双向三态门与数据总线相连。 4.数据显示灯已与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的内容。 2)算术逻辑运算器实验原理图,如下: 、两片74LS181以并\串联形式构成字长为8位的算术逻辑运算器ALU。左边的74LS181运算高四位数据,右边的74LS181运算低四位数据,两片181通过进位端进行连接。 、A0-A3是4位数据输入端A,B0-B3是4位数据输入端B。F0-F3是运算结果输出端。 、运算器ALU的输出经过一个输出双向三态门(74LS245)与数据总线相连。 、数据寄存器DR1和DR2向运算器ALU提供运算的数据。D7-D0是数据输入端,Q7-Q0是数据输出端。DR1数据分成两半,数据的高四位输入给左边74LS181的A端,数据的低四位输入给右边74LS181的A端。 、8位数据开关D7-D0用来输入参与运算的数据,并经过一个输入双向三态门(74LS245)与数据总线相连。 、数据显示灯已与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上的内容。 、S3、S2、S1、S0、M、CN为ALU运算选择控制器,由它们共同决定运算器执行哪一种运算。 、ALU-B是输出三态门的控制端,控制运算器的运算结果是否送到数据总线上。低电平有效。 、SW-B是输入三态门的控制端,控制"INPUT DEVICE"中的8位数据开关D7-D0的数据是否送到数据总线BUS上。低电平有效。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 •学习运算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掌握运算器的性能指标和优化技巧 实验背景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 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内部结构。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践的方式,深入了解并实现一个简单的 运算器。 实验步骤 1.确定运算器的功能需求 –确定需要支持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设计运算器的输入和输出接口 2.实现运算器的逻辑电路

–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运算器的逻辑电路 –确保逻辑电路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3.验证运算器的功能和性能 –编写测试用例,对运算器的功能进行验证 –测量运算器的性能指标,如运算速度和功耗 4.优化运算器的设计 –分析运算器的性能瓶颈,并提出优化方案 –优化运算器的电路设计,提高性能和效率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实现了一个简单的运算器。经过测试,运算器能够正确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并且在性能指标方面表现良好。经过优化后,运算器的速度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10%。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中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通过实践,我们不仅掌握了运算器的实现技巧,还学会了优化运算器设计的方法。这对于进一步加深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以及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计算机组成原理》

•[2] 张宇. 计算机组成原理[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实验目的补充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要素 •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运算器的各个模块 •理解运算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实验背景补充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基础课程,它研究计算机硬件 和软件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运算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负责执行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对 计算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步骤补充 1.确定运算器的功能需求 –确定需要支持的算术运算,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确定需要支持的逻辑运算,如与、或、非、异或等 –设计运算器的输入和输出接口,如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的方式 2.实现运算器的逻辑电路 –根据功能需求,设计并实现运算器的逻辑电路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总结报告范文模板)

《计算机组成原理》运算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录: 一、实验1 Quartus Ⅱ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步骤 (五)74138、74244、74273的原理图与仿真图 二、实验2 运算器组成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任务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 三、实验3 半导体存储器原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要求 (三)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 四、实验4 数据通路的组成与故障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电路 (三)实验原理图与仿真图 五、本次实验总结及体会:

一、实验1 Quartus Ⅱ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Quartus Ⅱ的基本使用方法。 2.了解741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3.利用Quartus Ⅱ验证74138(3:8)译码器、74244、74273的功能。 (二)实验任务 1、熟悉Quartus Ⅱ中的管理项目、输入原理图以及仿真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2、新建项目,利用原理编辑方式输入74138、74244、74273的功能特性,依照其功能表分别进行仿真,验证这三 种期间的功能。 (三)实验要求 1.做好实验预习,掌握74138、74244、74273的功能特性。 2.写出实验报告,内容如下: (1)实验目的; (2)写出完整的实验步骤; (3)画出74138、74244和74273的仿真波形,有关输入输出信号要标注清楚。 (四)实验步骤 1.新建项目: 首先一个项目管理索要新建的各种文件,在Quartus Ⅱ环境下,打开File,选择New Project Wizard后,打开New Project Wizard:Introduction窗口,按照提示创建新项目,点击“Next”按钮,再打开的窗口中输入有关的路径名和项目名称后,按“Finish”按钮,完成新建项目工作。 2.原理图设计与编译: 原理图的设计与编译在Compile Mode(编译模式)下进行。 2.1.新建原理图文件 打开File菜单,选择New,打开“新建”窗口。在图中所示的“Device Design Files”标签中,选择“Block Diagram/Schematic File”项,按下“OK”按钮即可打开原理图编辑器,进行原理图的设计与编辑。 选择“Block & Symbol Editors”中的不同器件,在编辑区中就可完成原理图的设计编辑。 添加元器件可点击“Block & Symbol Editors”中元器件符号,或在编辑区的空白处双击鼠标左键,出现“Symbol”对话框,在“Libraries”中选择所需元器件,或直接在“Name”文本框中输入元器件名称,如74138(3-8译码器),点击“OK”按钮,将元器件拖放到编辑区中。 按照设计需要,使用“单线连接线”或“总线连接线”将各器件的引脚连接起来。总线的命名采用数组形式,如out[7..0],与总线相连的引脚也采用相同的数组形式命名;若需从总线中引出单线时,须指出各单线对应的总线位号(双击线条即可命名)。两根连接线,若名称相同,亦表示两线为连通状态。选择某一元器件,点击“元器件翻转工具”按钮,即可改变元器件引脚顺序及摆放方向。 2.2.编译原理图 原理图设计完成后,在编译模式下,点击“►”按钮进行编译,编译无误将弹出编译成功对话框;编译如有错误,请根据“调试信息”框中的错误提示修改原理图,直至编译通过。生成成功后将弹出成功对话框。 2.3.生成自定义芯片 原理图编译通过后,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生成自定义芯片。打开“Tools”菜单,选择“Creat Symbol For Current File”菜单项(如图3-13所示),就可生成自己定义的芯片,芯片的名称就是编译通过的原理图的名称。用户即可在“Symbol”对话框“Libraries”文本框的“Project”菜单下找到自己设计的芯片 3. 创建向量波形文件 当原理图编译完成后,需要新建波形文件,以便利用波形文件对前面完成的设计进行仿真分析。本过程需要在Simulate Mode(仿真模式)下进行。 打开“新建”窗口,在“Other Files”标签中选择“Vector waveform File”,按下“OK”按钮,即可新建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1. 寄存器 五、实验总结 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连接和操作,对通用寄存器组进行了数据的写入和读出,两组数据完全对照,得到了预期效果,说明了存入数据的正确性,在整个过程中也对寄存器组的构成和硬件电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 运算器 五、实验总结 基本熟悉了整个实验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了该实验装置按功能分成几大区,学会何时操作各种开关、按键。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掌握了运算器工作原理,熟悉了算术/逻辑运算的运算过程以及控制这种运算的方法,了解了进位对算术与逻辑运算结果的影响,对时序是如何起作用的没太弄清楚,相信随着后续实验的进行一定会搞清楚的 3. 存储器 五、实验总结 按照实验要求连接器材设备元件,按照给定步骤进行实验操作。通过向静态RAM中写入数据并读出数据,在INPUT单元输入数并存入地址寄存器,再向相应的地址单元存入数,验证读出数据时,只需再INPUT单元输入想要读出单元的地址,再通过片选端CE读出存储单元的数据,其中We=0是控制写端,WE=1控制读,CE低电平有效。实验过程遇到一些问题,对实验容不是很熟,有待提高。

4. CPU与简单模型机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一个简单CPU的组成原理。 (2) 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构造一台基本模型计算机。 (3) 为其定义五条机器指令,编写相应的微程序,并上机调试掌握整机概念。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 本实验要实现一个简单的CPU,并且在此CPU的基础上,继续构建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CPU 由运算器(ALU)、微程序控制器(MC)、通用寄存器(R0),指令寄存器(IR)、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组成,如图5-1-1 所示。这个CPU 在写入相应的微指令后,就具备了执行机器指令的功能,但是机器指令一般存放在主存当中,CPU 必须和主存挂接后,才有实际的意义,所以还需要在该CPU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主存和基本的输入输出部件,以构成一个简单的模型计算机。 除了程序计数器(PC),其余部件在前面的实验中都已用到,在此不再讨论。系统的程序计数器(PC)和地址寄存器(AR)集成在一片CPLD 芯片中。CLR 连接至CON 单元的总清端CLR,按下CLR 按钮,将使PC 清零,LDPC 和T3 相与后作为计数器的计数时钟,当LOAD 为低时,计数时钟到来后将CPU总线上的数据打入PC。

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存储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静态随机存取存贮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读写存贮器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实验仪的存贮器MEM单元选用一片静态存贮器6116(2K×8bit)存放程序和数据。 CE:片选信号线,低电平有效,实验仪已将该管脚接地。 OE:读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WE:写信号线,低电平有效。 A0..A10: 地址信号线。 I/O0..I/O7:数据信号线。

SRAM6116功能表 存贮器挂在CPU的总线上,CPU通过读写控制逻辑,控制MEM 的读写。实验中的读写控制逻辑如下图:

读写控制逻辑 M_nI/O用来选择对MEM还是I/O读写,M_nI/O = 1,选择存贮器MEM;M_nI/O = 0,选择I/O 设备。nRD = 0为读操作;nWR = 0为写操作。对MEM、I/O的写脉冲宽度与T2一致;读脉冲宽度与T2+T3一致,T2、T3由CON单元提供。 存贮器实验原理图 存贮器数据信号线与数据总线DBus相连;地址信号线与地址

总线ABus相连,6116的高三位地址A10..A8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256字节。 数据总线DBus、地址总线ABus、控制总线CBus与扩展区单元相连,扩展区单元的数码管、发光二极管上显示对应的数据。 IN单元通过一片74HC245(三态门),连接到内部数据总线iDBus上,分时提供地址、数据。MAR由锁存器(74HC574,锁存写入的地址数据)、三态门

(74HC245、控制锁存器中的地址数据是否输出到地址总线上)、8个发光二极管(显示锁存器中的地址数据)组成。 T2、T3由CON单元提供,按一次CON单元的uSTEP键,时序单元发出T1信号;按一次uSTEP 键,时序单元发出T2信号;按一次uSTEP键,时序单元发出T3信号;再按一次uSTEP键,时序单元又发出T1信号,…… 按一次STEP键,相当于按了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

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指导 实验一运算器部件实验 一、实验目的 ⒈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方式。 ⒉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及进位控制的组合功能。 二、实验要求 完成不带进位及带进位算术运算实验、逻辑运算实验,了解算术逻辑运算单元的运用。三、实验原理 实验中所用的运算器数据通路如图2-1-1所示。其中运算器由两片74LS181以并/串形式构成8位字长的ALU。运算器的输出经过一个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运算器的2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二个锁存器(74LS273)锁存,锁存器的输入亦以8芯扁平线方式与数据总线相连,数据开关(INPUT DEVICE)用来给出参与运算的数据,经一三态门(74LS245)以8芯扁平线方式和数据总线相连,数据显示灯(BUS UNIT)已和数据总线相连,用来显示数据总线内容。

图2-1-1运算器电原理图 图2-1-1中T2、T4为时序电路产生的节拍脉冲信号,通过连接时序启停单元时钟信号“”来获得,剩余均为电平控制信号。进行实验时,首先按动位于本实验装置右中侧的复位按钮使系统进入初始待令状态,在LED显示器闪动位出现“P.”的状态下,按【增址】命令键使LED显示器自左向右第4位切换到提示符“L”,表示本装置已进入手动单元实验状态,在该状态下按动【单步】命令键,即可获得实验所需的单脉冲信号,而LDDR1、LDDR2、ALU-B、SW-B、S3、S2、S1、S0、CN、M各电平控制信号用位于LED显示器上方的26位二进制开关来模拟,均为高电平有效。 四、实验连线 图2-1-2实验连线示意图 按图2-1-2所示,连接实验电路: ①总线接口连接:用8芯扁平线连接图2-1-2中所有标明“”或“”图案的总线接口。 ②控制线与时钟信号“”连接:用双头实验导线连接图2-1-2中所有标明“”或“”图案的插孔(注:Dais-CMH的时钟信号已作内部连接)。 五、实验系统工作状态设定 在闪动的“P.”状态下按动【增址】命令键,使LED显示器自左向右第4位显示提示符“L”,表示本装置已进入手动单元实验状态。 在“L”状态下,如图2-1-3所示系统用位于实验系统“二进制开关单元”的26只拨动开关来模拟与微控制器相对应的控制信号。用手动加载正逻辑控制电平(即高电平信号“H”)和按【单步】命令键产生的单周期4拍时序信号T1、T2、T3、T4的方法来实现和完成各单元实验所需的控制信号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