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海洋学

环境海洋学
环境海洋学

一、海洋环境(定义)及其特点

1、定义:地球上海洋的总水域,包括河口、大洋、海湾、近海,环境要素包括海水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洋上空的大气,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具有物质能量来源、舒适、处理、信息和文化功能。

2、特点:(1)全球海洋连通和区域分异性;(2)海水物理化学性质的特异性;(3)海洋生态系统的庞杂耦合性;(4)海水运动形态效应的复杂性;(5)海洋大系统的多方位开放性;(6)海洋环境功能多层次重叠;(7)海洋资源的时间空间变化性。

二、海洋环境问题表现及特性

1、表现:海洋自然灾害趋频趋重;海洋环境损害屡禁不止;海洋资源紧缺益趋明显;海洋污染排放与日俱增;海洋生态破坏后果严重;濒海人口剧增难以承载;全球海洋变化不期而至。

2、特性:(1)海洋系统的开放性,决定了海洋环境污染的多源性;(2)海水运动的复杂性,导致了海洋环境污染的难控性;(3)世界大洋的连通性,伴生了海洋污染扩散的无界性;(4)海洋环境污染的累积性,酿成了污染治理的低效性;(5)海洋生态系统的庞杂性,增加了污染致害的严重性;(6)海洋环境的复杂耦合性,加大了治理修复的风险性;(7)海洋功能的重叠变动性,增添了开发管理的矛盾性。

第二章

一、海与洋的基本特征,重要的海和重要的洋

1、洋是指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基本特征:(1)远离大陆;(2)面积广阔;(3)深度大,一般深于2000m;(4)有各自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5)水温、盐度等特征受大陆影响小,年变化小。

2、重要的洋:(1)太平洋:北界:白令海峡;东界:北美、南美洲;南界:南极大陆;西界:亚洲、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2)大西洋(面积最大、最深的大洋):南界:南极大陆;西界:北美、南美洲;东界:欧洲、非洲、厄加勒斯角,大致呈“S”形;北界:格陵兰、冰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诺尔辰角连线;(3)印度洋:北界:亚洲;西界:非洲,厄加勒斯角;南界:(南极大陆);东界:马来半岛、印尼、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经线; (4)北冰洋(世界最小、最浅、最寒冷的大洋):在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5)南大洋:特殊洋域,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在南极洲附近连成一片的水域,为从南极大陆到40oS为止的海域,或从南极大陆起,最南部至亚热带辐合线明显时的连续海域。

3、海是海洋的边缘部分,以岛屿、群岛或半岛与大洋分隔,仅以海峡、水道与其它海域或洋域相通,基本特征:(1)位于洋的边缘,水深小,一般浅于2000m;(2)水色低,透明度;(3)温、盐度受大陆影响大,年变化明显;(4)无独立的潮汐系统,但潮差大;(5)无独立的洋流系统,但可有自己的海流和环流

4、重要的海:

(1)太平洋:白令海、鄂霍次克海、黄海、东海、南海、日本海、爪哇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班达海、珊瑚海、塔斯曼海。

(2)印度洋:红海、阿拉伯海、安达曼海、帝汶海、阿拉弗拉海。

(3)大西洋:波罗的海、北海、地中海、黑海、加勒比海。

(4)北冰洋:格陵兰海、楚科奇海、东西伯利亚海、拉普帖夫海、喀拉海、巴伦支海、挪威海。

海的分类:

①陆间海:位于大陆之间,面积大,深度大。如地中海、加勒比海

②内海:伸入大陆内部、面积小、水文特征受陆地影响大。如渤海、波罗的海

③边缘海:位于大陆的边缘,与大洋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

二、海岸带的特性,现代海岸带分区

1、海岸带:水位升高便被淹没,水位降低便露出的狭长地带即是海岸带,它是海陆交互作用的地带。潮位变化和风引起的增水-减水作用及人类活动影响等使海岸带的变动性较大。

2、现代海岸带:指现代相对稳定的海岸带

分区:海岸,高潮线以上的狭窄的陆上地带,又称潮上带。大多数时间裸露于海水水面之上,但遇到特大潮或风暴浪时可能被淹没;海滩,高低潮之间的地带,又称潮间带,海洋生物学家再细分为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生物分布与此相关;水下岸坡,低潮之下直到波浪作用所及的海底部分(波基面),水深可达10—20m,又称潮下带。

三、海岸类型及其环境价值

河口岸:又分4种三角洲海岸:鸟足状、尖嘴状、扇状(弧状)、多岛屿多汊道;

基岩岸;砂砾质岸;淤泥质岸;珊瑚礁岸;红树林岸;

优良港口,旅游,生态效益,渔业,经济(= =|||编不出来了……)

二、海水温度、盐度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及其对比分析

(一)温度

1、水平分布

(1)表层:北半球的年平均水温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带内的稍高,等温线沿纬线大致呈带状分布,温度沿纬向逐渐降低,东西边界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副热带到温带海区,西部水温高于东部,亚北极海区恰好相反,北大西洋尤为明显。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密集,经向温度梯度冬季大于夏季。

(2)深层:随深度增加,经线方向梯度明显减小,南北温差减小,西边界出现明显高温区。四千米以下温度分布均匀。

2、铅直分布

表层水温高,较薄的近表层之内为均匀层,下面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出现强大的不随季节变化的主温跃层:赤道附近较强、

较薄,副热带海域强度降低厚度加大,高纬度区域强度增强厚度减小,极地区不出现永久性跃层。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

(二)盐度

1、水平分布

(1)表层:基本上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成马鞍型的双峰分布。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和径流冲淡海区,盐度梯度特别大。海洋中盐度的最高与最低值多出现在一些大洋边缘的海盆中。冬季盐度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只是在季风影响特别显著的海域有较大差异。

(2)深层:盐度的水平差异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深处盐度分布几近均匀。

2、铅直分布(与温度的铅直分布有很大不同)

在赤道附近热带海域,表层为深度不大,盐度较低的均匀层,其下因副热带海区下沉扩展使盐度升高出现最大值,再向下盐度复又急剧降低,然后又缓慢升高。副热带中、低纬海域,表层为盐度较高的均匀层,再向下盐度迅速减小,继而又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二千米至海底,变化甚小。在高纬寒带海域,表层盐度很低,但随深度的增大而递升,至2000m,与中低纬度相似,没有盐度最小值层出现。

(三)密度

1、密度的水平分布:赤道区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向两极密度逐渐增大。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2、密度的铅直向分布: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均匀。向下,铅直梯度也很大,此称为密度跃层。中、低纬海域密跃层以下及高纬海域中的海水密度,其铅直向变化已相当小了。

第四章

一、海洋混合类型及其环境影响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①分子混合,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特性交换,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海水性质有关;②涡动混合,它是由海洋湍流引起的,也称湍流混合,是海洋中海水混合的重要形式。类比分子混合中分子的随机运动,它是以海水微团(小水块)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交换,其交换强度比分子混合大许多量级,它与海水的运动状况密切相关;③对流混合,是热盐作用引起的,主要表现在铅直方向上的水体交换。

1.海洋上层的混合效应海洋上层是海洋中混合最强烈的区域,包括涡动混合和对流混合。当海面上的风、浪、流等因子引起涡动混合之后,将在一定深度上形成水文特性均匀的水层。在混合层下界将出现温、盐、密度跃层。跃层以下的分布则仍保持混合前的分布状况。由于海面降温或增盐引起对流混合后,在混合可达深度(均匀层)的下界,将不一定出现温、盐跃层,且肯定不出现密度跃层。

2.海洋底层的混合效应:海洋底层的混合主要由潮流和海流引起,也形成性质均匀的下混合层。在浅水或近岸海区,自下向上发展的底层混合效应有时可与海洋上混合层贯通,致使底层低温水扩散到海面,于夏季在那里形成低温区。

3.由混合形成的跃层对海况的影响由混合形成的跃层,特别在春季后的增温季节中,表面增温强烈,往往形成密度梯度很大的跃层,成为上、下海水交换的屏障。它一方面阻碍着热量的向下输送,另一方面又阻碍着下层高营养盐的海水向上补充,此时浅海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将明显降低。

4.混合的分布与变化:涡动混合在各个季节各纬度的海区都会发生,在低纬海区和夏季显示其重要作用,而对流混合在高纬海区与降温季节比较强烈。在某些高纬海区,冬季强烈的对流混合所及的深度较大。夏季表层增温后,由于涡动混合所形成的混合层较浅,以致在涡动混合层以深形成“冷中间水”。不论涡动混合还是对流混合,在陆架与浅海区都比大洋更为强烈,特别是在某些中高纬海区甚至可以直达海底。

第五章

一、地转流与温度场、盐度场、密度场的关系

若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它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则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称为地转流。

海洋中的密度变化是连续的,因此,由于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匀产生斜压场引起的地转流场的变化也应当是连续的。

实际海洋中地转流流速一般是上层大于下层,此时等压面与等密度面相对x轴倾斜方向相反。在北半球,等压面自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当我们顺流而立,则密度小的海水在右侧,密度大的海水在左侧。在南半球则相反。

海水密度,特别在大洋上层,其水平分布主要由温盐决定,因此等密面的倾斜方向通常与等温面和等盐面的倾斜方向相同,从而与等压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实际工作中常常可以根据等温面(线)或等盐面(线)的倾斜方向定性地推知地转流的方向。

二、风海流的环境效应

排除了地转流的水平压强梯度力,排除了海洋陆地边界的影响,仅是由风应力通过海面,借助于水平湍切应力向深层传递动量而引起的海水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同时受到科氏力的作用,当湍切应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处于稳定状态的海流。

上升流是指海水从深层向上涌升。下降流是指海水自上层下沉的铅直向流动。

实际的海洋是有界的,且风场也并非均匀与稳定。因此,风海流的体积运输必然导致海水在某些海域或岸边发生辐散或辐聚。由于连续性,又必然引起海水在这些区域产生上升或下沉运动,继而改变了海洋的密度场和压力场的结构,从而派生出其它的流动。有人把上述现象称为风海流的副效应。

三、我国近海的海流和水团

1、水团

(1)渤海和黄海的水团:季节变化相当显著。

渤海、黄海的表层与底层水团,分布基本一致。“渤-黄海混合水团”盘踞于渤海中央海区,沿岸水团主要在黄河、海河冲淡水影响的渤海湾和莱州湾。

黄海中还有沿岸水团、黄海(混合)水团以及黄-东海混合水团。沿岸水团是由河川淡水入海与近岸海水混合后形成的,大都位于20~30m 等深线以浅的沿岸海域。因其地理位置的差异,习惯上又常分为辽南沿岸水、渤南沿岸水、朝鲜西岸沿岸水和苏北沿岸水。黄海(混合)水团是盘踞于南、北黄海中央海域的主要水团,故又称为“黄海中央水”,西南部可以伸入东海西北部海域。黄-东海混合水团(南黄海高盐水团)在南黄海它可向北伸展到南黄海中央海域。

(2)东海的水团

东海的水团可分为沿岸水系、黑潮水系及混合水系,每一水系中包括数个水团。

沿岸水系中,以长江冲淡水团最重要。混合水系中,主要是黄-东海混合水团(盘踞于南黄海中部)、东海表层水团、东海黑潮变性水团和东海次表层水团。东海黑潮水系,是由黑潮携运而来的水体为主而形成的水团的集合。在铅直方向上通常分为四层,即表层水团(盘踞于东海黑潮主干至逆流区)、次表层水团、中层水团和深层水团。

(3)南海的水团

南海表层的水团分为沿岸水系、混合水系及外海水系。

沿岸水系包括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大江河入海的冲淡水团和广东沿岸水、北部湾沿岸水、越南沿岸水等水团。混合水系包括泰国湾-巽他陆架表层水团、南海北部陆架表层水团等。表层属外海水系的水团,主要是南海太平洋表层水团和南海中部表层水团。南海的次表层及其下方各水团,主要来源于巴士海峡以东的太平洋的相应水层。

2、海洋环流

(1)水平环流

①渤、黄海的环流

渤海的环流较其他海区为弱。冬季,鲁北沿岸海水堆积,形成一支较强的沿岸流,即鲁北沿岸流,它从渤海海峡南部出渤海而入黄海。与

此同时,辽东湾东岸也有沿岸流南下。

黄海的海流也比东海弱得多。

②东海的环流

东海的环流,脉络比渤海、黄海更清晰。东海黑潮对马暖流台湾暖流沿岸流,东有九州沿岸流。

③南海的环流

西南季风期间盛行东北向漂流,东北季风期间则为西南向漂流。在南海北部海区,有一支“南海暖流”,终年由西南流向东北。

(2)上升流和冷、暖涡旋

①近海上升流的分布

中国海的上升流,多出现于东海和南海,如浙江沿岸、舟山群岛、台湾海峡、广东沿岸、海南岛东部、西沙群岛和越南沿岸等处。世界海洋中许多上升流发达的海域,往往形成著名的渔场,中国的舟山渔场即属此列。

②冷、暖涡旋

第六章

一、波形传播与水质点的关系,水深的影响

水质点在波峰处具有正的最大水平速度,在波谷处具有负的最大水平速度,且其铅直速度分量皆为零。处在平均水面上的水质点,水平速度分量皆为零,铅直速度分量最大,而且在波峰前部为正(向上),波峰后部为负(向下)。因此,波峰前部为水质点的辐聚区,波面未来上升,而波峰后部则为辐散区,未来波面下降,从而使波形不断向前传播,而水质点却只围绕自己的平衡位置作圆周或椭圆等运动。

小振幅重力波:若水深h大于波长λ(h/λ≥0.5)的一半,此时称为深水波或短波,其波速与水深无关,仅与波长有关。水深h相对波长λ很小时(一般取h/λ<0.05)的波动称为浅水波或长波,其波速与波长无关而只与水深h有关,波长则与水深、周期都有关。当相对水深h/λ界于0.5与0.05之间时,则必须考虑浅水订正项。(此段与题目无关,仅供参考)

二、波浪近岸环境效应

当波浪传至浅水及近岸时,由于水深及地形、岸形的变化,波浪产生一系列变化,对海岸工程、海岸地貌的变化均具有重大影响。

波向的折射使从海岸上观察从外传来的波浪,到达近岸时波峰线总是大致与海岸平行,从而使水下浅滩或暗礁成为航行的警示物,另外在海岸岬角处,冲蚀重,这种情况可塑造景观,但也破坏景观。

当波浪在近岸破碎时,能把相当多的水量带入破碎区,这些海水最终会经过破碎带重新返回到海洋中,从而形成了所谓的离岸流。尽管时间短,涉及距离近,但流速相当大,海滨的游泳者可明显的感觉到。离岸流之间顺岸边的流动称为沿岸流。沿岸流与离岸流,对海岸泥沙的搬运起着重要作用。例如青岛第一海水浴场在离岸不远的地方存在着比近岸一侧水深较小的浅滩,可能就与离岸流有关。

三、风浪、涌浪、混合浪的定义与区别

风浪是指当地风产生,且一直处在风的作用之下的海面波动状态;涌浪则指海面上由其他海区传来的或者当地风力迅速减小、平息,或者风向改变后海面上遗留下来的波动。混合浪是指风浪和涌浪同时存在的海面波动状态。

风浪和涌浪是海面上最引人注目的波动。风浪的特征往往波峰尖削,在海面上的分布很不规律,波峰线短,周期小,当风大时常常出现破碎现象,形成浪花。涌浪的波面比较平坦,光滑,波峰线长,周期、波长都比较大,在海上的传播比较规则,显著特点是波高逐渐降低,波长、周期逐渐变大,从而波速变快,其传播距离很远。观测表明,在海洋中风浪和涌浪会单独存在,但往往同时存在,它们的传播方向也往往不同。

第七章

一、潮汐不等现象、原因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凡是一天之中两个潮的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不等,这种不规则现象称为潮汐的日不等现象。高潮中比较高的一个叫高高潮,比较低的叫低高潮;低潮中比较低的叫低低潮,比较高的叫高低潮。

(1)当月赤纬不为零时,除赤道及高纬地区之外,地球上其他各点潮汐的半日周期部分和日周期部分同时存在,叠加的结果便出现日不等现象。随着月赤纬的增大,日不等现象也增大,当月赤纬最大的时候,日不等现象最显著,此时半日周期部分最小,日周期部分最大,这就是回归潮;当月赤纬为零时,日周期部分为零,半日周期部分则最大,此时的潮汐称为分点潮。

(2)如果把太阳平衡潮考虑在内,那么,当太阴、太阳时角相差0°或180°时,即在农历每月的朔和望后二、三天潮差最大,是朔望大潮;而当太阴、太阳时角相差90°或270°,在上、下弦(方照)时潮差最小,是两弦小潮(方照小潮)。这样一来,潮汐就有半月周期的变化,即产生半月不等现象。

(3) 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椭圆,运动一圈需 27.5546天潮高与月地距离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月球近地点时潮差较大,远地点时潮差较小,这就出现潮汐的月周期变化,产生月不等现象。

(4) 地球绕太阳公转为椭圆,地球近日点有一年的变化周期,因此就产生潮汐的年不等现象。

(5)由于月赤纬还有18.61年的变化周期,月球近地点有8.85年的变化周期,所以就产生了潮汐多年不等现象。

二、对平衡潮理论评述

考虑引潮力后的等势面为椭球面,据这一分布特点,可以导出一个研究海水在引潮力作用下产生潮汐过程的理论,即潮汐静力理论(或称平衡潮理论)。

首先,潮汐静力理论具有实用价值:(1)潮汐静力理论是建立在客观存在的引潮力之上;(2)根据潮汐静力理论导出的潮高公式所揭示出的潮汐变化周期与实际基本相符;(3)由潮高公式计算出来的最大可能潮差为78cm,这一数值与实际大洋的潮差相近;(4)用基于假想天体和分潮的方法及实测资料可进行较为准确的潮汐预报。

但是,潮汐静力理论还存在一些缺点:(1)假定地球全被海水包围,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2)完全没有考虑海水运动,无法解释潮流。假设海水没有惯性,与实际不符。这些假设的偏离事实导致了一些结果的偏离事实: (1)浅海、近岸地区的潮差与理论结果相差较大;(2)每当月球在某处上中天或下中天时,该处便会发生高潮,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3)在一些半封闭的海湾中,常常出现没有潮汐涨落的无潮点,等潮时线绕无潮点顺时针或反时针旋转,两岸的潮差不等,平衡潮理论则无法得出此结论;(6)许多赤道和低纬度地区,均有日潮出现,与理论得出结果相悖;(7)理论表明朔望日必发生大潮,实际上多数地方大潮出现在朔望日之后两天左右。

三、风暴潮类型、危害

1、定义: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界的灾害现象。

2、分类:依诱发风暴潮的大气扰动的特征分为三类

①热带风暴(台风、飓风)引起的风暴潮:以夏、秋季常见;分布地域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先兆波、主振阶段和余振阶段;一般伴有急剧的水位变化。

②温带气旋:主要发生于冬、春季;水位变化是持续的。

③渤、黄海的风潮:中国北方黄渤海地区特有的,在春、秋过渡季节,冷暖气团角逐,由寒潮激发的风暴潮显著,不具低压中心,可称为风潮,水位变化是持续的。

风暴潮结合了通常的天文潮、特别是若恰好赶上了高潮阶段,则往往会使其影响所及的海域水位暴涨,乃至海水浸溢内陆、酿成巨灾!淹没农田,冲垮盐场,摧毁码头,破坏沿岸的国防和工程设施,也是开发浅海油田时难防的大患。总之,给国防、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都会带来巨大损失。

环境海洋学(动力部分)

《环境海洋学》动力部分 第二章、海洋环境地学 名词解释: 海湾: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海峡: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稳定型大陆边缘:近代构造稳定,没有活火山,极少地震。 活动型大陆边缘:全球最强烈的构造活动带,地震剧烈,火山频发,海沟深邃。 大陆架:大陆周围被海水淹没的浅水地带,亦是大陆向海底的自然延伸。 大陆坡:分开大陆和大洋的全球性巨大斜坡。 大陆隆:自大陆坡缓缓倾向洋底的扇形地。 简答题: 大洋的特点 1.远离大陆 2.面积广阔 3.深度大,一般深于2000m 4.有各自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5.水温,盐度等受大陆影响小,年变化小。 海的特点及分类 1.位于洋的边缘,水深小,一般浅于2000m 2.水色低,透明度小 3.温,盐受大陆影响大,年变化明显 4.无独立潮汐系统,但潮差大 5.无独立洋流系统,可有自己的海流和洋流。 海湾的特点 1.水深变浅,宽度变窄,潮能集中,易现大潮差 2.水交换自由 3.一般以入口处海角之间的连线或入口处的等深线作为与洋或海的分界。 海峡的特点 1.水流急,潮流速度大 2.流况复杂,上下层流向不同,水平方向流向不同。 第三章、海水物理性质和大洋层化结构 名词解释: 绝对盐度: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值。 密度超量:γ=ρ-1000kg?m-3 比容偏差:δ=α(S,t,p)-α(35,0,p) 水团: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水型:温盐度均匀的水体,实质上是“性质完全相同的水体元的集合”。 水系:符合一个给定条件的水团的集合。 海水热学性质和力学性质中涉及的名词、 世界大洋热量与水量平衡中涉及的名词(第3节)、 简答题: 海冰的特点(两种不同结冰情况) 世界大洋温度分布特点 世界大洋盐度分布特点

环境生物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人为受损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2、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1)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及其生物效应 (2)生态退化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3)生物在受损环境中的响应 (4)全球变化生物学 (5)生物对受损环境的监测 (6)生物修复和生态重建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我国的优先研究领域: (1)严重的水土流失及其生物控制 (2)干旱和半干旱的生态恢复和沙漠化防治 (3)湖泊和水库的富营养化防治 (4)食品、中药、饮品中有害物质的残留及清洁生产 (5)环境因素和我国人群健康 (6)转基因产品、生物入侵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第二章生物与受损环境 1、自然环境:指一切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生产的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2、受损环境:指在人为或自然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环境。 3、自然环境和受损环境两者之间的区别: 4、受损环境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污染环境,一类是生态破坏。 5、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概念和实质: (1)环境污染概念: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向自然环境中投入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污染本质:环境污染在本质上是没有被完全利用的资源(一种工业和生活原料)进入到环境中所出现的后果。 (2)生态破坏概念:环境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作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受到过度利用或人为破坏引起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资源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把这种现象称为生态破坏。 生态破坏本质:生态破坏其本质是对人类有用部分的环境因素作为资源而过度利用所出现的后果。 第三章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行为 1、生物转化:是在生物体内一种化合物变成另一种化合物的现象。 2、生物放大:是指食物链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可以逐级浓缩外源性物质的作用,结果使在级 别越高的生物中浓度越高。 第四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和毒害作用 1、污染物的“三致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致癌作用。 2、环境激素的定义、作用机制、特点及危害: (1)环境激素: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的,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干扰内分泌系统的物质,统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孔繁翔《环境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四章

绪论P18 1.你认为环境科学的形成及其研究范畴与传统学科有哪些异同?(略) 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加) 2.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P9 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即对自然资源得不合理利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加) 研究对象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及其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理,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生物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控制与净化的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及生物修复技术。 目的: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略) 4.如何开展环境生物学的研究?P11 野外调查和试验;实验室试验;模拟研究。 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P67 1.概念解释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P21 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P22 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或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P23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P24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P26 污染物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P30 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P28 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P34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P28,34-35 迁移方式:机械迁移(水、气、重力);物理化学迁移(最重要的形式);生物迁移(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

《环境生物学(孔繁翔)》 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生物学(孔繁翔)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P67 1.概念解释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P21 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P22 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或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P23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P24 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P26 污染物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P30 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P28 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P34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P28,34-35 迁移方式:机械迁移(水、气、重力);物理化学迁移(最重要的形式);生物迁移(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 转化途径(转化形式有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在大气中,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在水体中,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在土壤中,生物降解为主。 3.什么是生物转运?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P38-39 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4.什么是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和主要反应。P43-50 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在过程I(相I反应)中,外源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在过程II(又称相II反应)中,相I反应产生的一级代谢物在另外的一些酶系统催化下通过上述活性基团与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结合,生成结合产物,极性有所增强,利于排出。 主要反应:相I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相II反应: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甲基化等等。 相II反应:又叫结合反应,指在酶的催化下,外源化合物的相I反应产物或带某些基团的外源化合物与细胞内物质的结合反应。(加)

《环境生物学》_课后习题答案及复习重点

环境生物学 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1.概念解释 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或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 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污染物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 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 迁移方式:机械迁移(水、气、重力);物理化学迁移(最重要的形式);生物迁移(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 转化途径(转化形式有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在大气中,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在水体中,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在土壤中,生物降解为主。 3.什么是生物转运?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 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4.什么是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和主要反应。 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在过程I(相I反应)中,外源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在过程II(又称相II反应)中,相I反应产生的一级代谢物在另外的一些酶系统催化下通过上述活性基团与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结合,生成结合产物,极性有所增强,利于排出。 主要反应:相I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相II反应: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甲基化等等。 相II反应:又叫结合反应,指在酶的催化下,外源化合物的相I反应产物或带某些基团的外源化合物与细胞内物质的结合反应。MFO的组成和作用:由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磷脂组成,具有代谢非极性的亲脂性有机化合物的作用。 5.什么是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的机理。 生物浓缩: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生物积累: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浓缩系数:BCF,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的比值。(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 机理:污染物通过生物呼吸、食物和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散至生物体的各个部位,被生物的多种器官和组织吸收浓缩。生物各种器官和组织对某污染物的浓缩程度,取决于该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生物组织与血液对该物质的亲合性的差异以及生物组织对该物质的代谢。 6.生物对环境有哪些污染效应?其污染后果如何? 生物污染: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类污染称为生物污染。(附加) 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病原微生物使人、家禽、家畜和植物致病;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外观、气味、水生生物,产生毒素,污染饮用水;微生物代谢物污染,如H2S气体难闻且使人中毒,酸性矿水危害周围生物,硝酸和亚硝酸致病致癌,微生物毒素污染食品。 7.阐述微生物对金属汞、砷的生物转化。 汞Hg:在有氧条件下,某些细菌使元素汞氧化或使二价汞还原为元素汞;在甲基钴氨素参与下使汞甲基化;汞的甲基化与其脱甲基化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砷As:某些细菌氧化亚砷酸盐为砷酸盐,毒性减弱;在土壤中三价砷氧化为五价;霉菌使砷化物甲基化形成剧毒的三甲基砷。 第二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1.何谓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举例说明污染物对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诱导作用:污染物使酶的合成速度增加或降低酶蛋白的分解。 举例:被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污染的河水对鱼的混合功能氧化酶(CYP1A1)具有诱导作用。 抑制作用:污染物与酶的中心功能基团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 举例:DDT对Na+/K+ ATPase(腺三磷酶)和Mg-ATPase有抑制作用。 2.阐述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本科课程介绍

材料学院 00350032 材料科学与工程概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随科技发展,材料科学已经成为现代科技和生活中必备的一门知识,涉及到科研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本课程将为所有感兴趣的大学生普及材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介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四个基本要素(材料的成分与组织结构、性能、工艺及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从不同材料所具有的共性规律角度阐述以上四方面的基本知识,并着重说明他们彼此之间的本质联系及综合运用的方法。这些知识对于人们认识和使用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00350042 环境材料学2学分32学时 Ecomaterials 环境材料是材料学科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环境材料学主要研究在材料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如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立定量的评价材料环境负担性的生态循环评估方法(LCA);将环境负荷作为一个考核材料的新指标,用于指导开发具有环境意识的绿色材料和产品;把资源效率、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学科知识融入材料科学,保护自然,造福人类。通过本课程学习,理解环境材料的基本内涵,特别是材料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基本知识;了解研制和开发环境兼容性材料的基本方法及设计原则;学习如何评价材料的环境负担性的LCA方法;并对环境材料的类别和发展有所掌握。 00350052 国内外新材料的奇妙应用2学分32学时 Innovations of New Materials 材料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技术是现代各项其他高新技术的先驱,新材料是划分时代的标志。材料科学技术,是最基础的物质科学。“天生我才必有用”!材料的科学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科学思维的重要源泉。本课程以全校理工经管各专业学生为对象,以普及材料科学的基础知识为使命,讲述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其在高新技术上的应用。本课程以陶瓷材料,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为主线,具体讲述高强度材料、半导体功能材料、智能材料、生物材料、新能源材料等,讲述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方法、科学观点、设计思想、评价方法和关键制造技术,介绍古今中外新材料的巧妙应用,及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00350062 稀土功能材料2学分32学时 Functional Rare Earth Materials 稀土具有多方面的优异性能。我国作为稀土大国,开发各种高新性能的稀土功能材料,使我国丰富的稀土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以稀土永磁、超磁致伸缩、巨磁阻、磁致冷、磁光、储氧、储氢、催化、发光、发热、超导等功能材料在汽车、计算机中的应用为例,通过讲授稀土功能材料的机理、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展望其前景,并组织学生针对各类功能材料展开专题讨论,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和掌握稀土在功能材料上的应用。 00350092 科学研究导论2学分32学时 Introduction on Scientific Research 本课程是为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同学开设的一门研讨性课程。内容包括:现代科学研究活动的功能、方式和特点;不同领域科学家公认的具有一般性的科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准则、规范和方法;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与科学理论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研究活动的具体内容(选题、文献调研、实验及装置的设计、实验的实施、数据处理、研究报告写作、科学学术交流等)。 00350112 航空航天材料及其应用基础2学分32学时 Aerospace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 以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为纲讲授航空航天材料服役的环境特点,实效行为;讲授提高航空航天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的原理和方法。讲授轻质高强金属,高温合金,复合材料等加工原理及其在服役期间的物理化学行为。了解航空航天材料的重要作用。 00350121 在实验中认识材料1学分32学时

第二章 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演示教学

第二章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二章海洋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第一节概述 一、海洋环境污染 1.“海洋环境污染”的定义 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和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其中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其他正常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害海洋使用质量及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 2.特点: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危害性大、污染扩散范围大。 3.危害:①损害海洋水质、污染海洋底质;②损害海洋生物;③影响海洋渔业生产的发展;④浮游生物死亡,海洋吸收二氧化碳能力减低,加速温室效应。 二、海洋污染物 1.环境优先污染物:难降解,有生物积累性、致畸形、有毒性特点。我国水环境优先污染物共有14类共 68 种优先污染物。包括: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酞酸酯类、农药、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等。 2.海洋污染源的分类 (1)按排放污染物种类,分为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有机化合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等; (2)按污染的主要对象,分为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源; (3)按排放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 (4)按污染物的发生地点,分为陆源型、海上型和大气型。

第二节有机物质和营养盐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一、海洋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来源和富营养化 1.来源:主要有生活污水(如,食品残渣、排泄物、洗涤剂)、农田化肥、农村家畜饲养、工业污水(如,食品、酿造工业、造纸工业、化肥工业等)以及海水养殖。 2.海洋环境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污染会引起水域的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机理是:水体中含有的过量氮、磷等植物营养元素,逐渐氧化分解,成为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营养,使得藻类迅速生长。越来越多的藻类繁殖、死亡、腐败,引起水中氧气大量减少,使水质恶化,导致鱼虾等水生生物死亡。 水域的富营养化发生在湖泊中称为“水华”,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 3.海洋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人口迅速增加,城市不断扩大、生活污水越来越多,处理水平低;过度的海水养殖、农业面源增加。 4.海洋水质中有机物质和营养盐的环境评价因子: ①生化需氧量 BOD5 ;②化学耗氧量 COD ;③氮、磷。 二、海洋有机物和营养盐污染的危害 1.促使某些生物(如赤潮生物、水葫芦等)急剧繁殖,大量耗氧; 2.降低了海水透明度、破坏海洋正常的生态结构; 3.促使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毒害海洋生物和人类; 4.有机物分解,大量消耗溶解氧;海水缺氧,产生有毒气体,水质变差。 第三节石油对海洋的污染及其危害

《环境卫生学》各章节问答题

第一章1.环境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根据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及上述各种环境因素,可将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环境与健康关系的基础理论研究(2)环境因素与健康关系的确认性研究(3)创建和引进适宜于环境卫生学研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研究环境卫生监督体系的理论依据 2.我国环境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1)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2)大力开展环境卫生监测、监督工作(3)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的研究取得丰硕成果(4)环境卫生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3.环境卫生学今后的任务?(1)加强环境因素健康效应的研究(2)新技术、新方法在环境卫生工作中的应用(3)加强农村环境卫生工作 1)努力改善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2)加强改良厕所和粪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指导工作 3)环境卫生工作与村镇规划建设相结合 4)健全农村环境卫生法规体系,加大环境卫生监督管理力度(4)开拓环境卫生工作的新领域第二章1.环境与人体的相互关系?答: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长期与环境形成了一种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和制约的关系。由于客观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人类特有的改造和利用环境的主观能动性,使环境和人体关系极其复杂,但人类总是和自然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处在一个辨证统一的整体中。人是环境的产物,组成人体的物质都来自其环境。环境与人体密切联系的另一体现,是环境与人的相互依存性。从生物圈这样一个大的生态系统看,人

类只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生物之间互为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受益。环境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包括人对环境和环境对人的双向作用。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对环境施加影响。环境通过自净或自调控等作用对其影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这种缓冲能力是有限的,当人类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在强度上超过其环境容量或抵抗力和恢复力时,则会导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另一方面,环境的构成及状态的任何改变也会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机体会动员其生理调节机能对其变化加以适应。 2.人群健康效应谱分为哪五级?①污染物在体内负荷增加,但不引起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的变化。②体内负荷进一步增加,出现某些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变化,多为生理代偿性的,非病 理学改变。③引起某些生化代谢或生理功能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已能说明对健康有不良影响,具有病理学意义。机体处于病理性的代偿和调节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可视为准病态(亚临床状态)。④机体功能失调,出现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性疾病。⑤出现严重中毒,导致死亡。 3.天气和气候条件对健康影响的方式?(1)对人体的物理作用(2)影响人体生理和代谢功能(3)对生物性病原体和生物性传媒的影响(4)影响环境质量,增加环境污染物对健康的不良影响(5)对人体心理和精神状态的影响。 4.环境污染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①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

环境海洋学论文

海洋环境评估报告与防治建议 ----长兴岛至交流岛跨海大桥运营期 项目建设背景介绍: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区域位置优越,既是面向环渤海经济圈优良的出海口,又是通往东北腹地便捷的大通道,对连接辽宁经济中部城市群和东北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为了更好的利用长兴岛的地理资源优势,吸引国内外各类生产要素进入东北市场,促进长兴岛海域经济发展,在长兴岛与交流岛之间建成跨海大桥项目,从发展交通运输入手,进行长兴岛的附近海域经济建设。 项目建成海洋环境评价必要性与目的: 必要性:就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而言,海洋工程造成的实际海洋环境影响往往会突破工程动工前实施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预测值(主要为其带来的海洋环境负面影响),造成了海洋工程正式运营期间所产生的海洋环境影响缺乏评估与监管,因此,必须引入海洋工程海洋环境影响后评价。 目的:通过调查在施工前与运营期的海域环境质量,对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一方面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在施工期的环境污染,同时进一步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将结果公布出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为其他的海洋工程提供借鉴。 项目海洋调查: 海洋环境是指地球上连成一片的海和洋的总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悬浮于水中的物质、海底沉积物,以及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因此海洋环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百度百科) 一、综述: 运营期直接环境影响。一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运营时产生的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如处理不当会对海洋的环境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威胁生物的栖息环境。建成后必然引起海岸带水文及海水生态变化,从而对海洋环境产生永久性影响。二是环境污染。大桥建成后,每天混和车流量可达2~3万辆,车辆行驶产生的含有CO、烟尘等污染物的废气将产生严重的空气污染; 运营期次生环境影响。在工程实施后,地方围绕通道进行的城镇规划和各项经济开发活动,在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和城镇规划向车站发展的同时,导致了新的环境影响。特别在环境敏感地带,其所受影响就更为突出,如工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导致大量人口迁入,这些变化都会加剧区域噪声、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等环境污染问题。次生环境影响还包括由于经济开发活动及城镇建设带来的城镇化问题,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加大或改变了区域土地利用性质,使区域环境功能发生改变;另外,车站及其附近区域被开发利用为城市用地,将引起土地硬化,导致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二、主要的影响具体化: 1、海洋水文沉积环境影响评价: 对潮位的影响:跨海大桥对外海潮位影响甚微,工程海区附近高潮潮位降低,低潮潮位升高,潮差减小,潮位变幅由湾口向湾内渐增,在桥区附近潮位变幅最大。 对潮量的影响:涨落潮量均呈减小趋势,减小幅度介于0.21%~1.04%。涨、落潮量的减少,致使高潮位降低低潮位抬升。落潮潮量变幅大于涨潮潮量变幅位于桥位下游与外海相

环境卫生学考试重点习题集

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环境介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 2.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______和______。 3.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类。4.根据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可将其分为______和______。 5.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 环境卫生学 三、选择题 1.环境卫生学主要研究() A.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B.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C.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D.生活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E.自然环境、生活居住环境、工作学习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2.学习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目的是使预防医学专业的学生() A.提高诊断疾病的本领 B.认识疾病在人群中流行的原因 C.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规律 D.认识全球环境问题 E.认识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 3.具体地讲,环境介质是指() A.空气、水、土壤(岩石) B.空气、水、土壤(岩石)和生物体 C.空气、水、土壤(岩石)和食物 D.空气、水、食物、生物体 E.空气、水以及各种固态物质 4.环境卫生学的重点研究内容是() A.环境因素的调查与监测 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布与转归 C.环境污染治理 D.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 E.环境质量评价 5.环境卫生工作中常见的二次污染物如() A.二氧化硫和颗粒物 B.铅、镉、汞、酚 C.甲基汞、光化学烟雾 D.氮氧化物、碳氢化物 E.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6.原生环境是指() A.受动物活动影响的天然环境

环境卫生学复习资料第二章温热环境复习题

第二章温热环境 复习题 一、概念: 等热区、临界温度、过高温度、舒适区 热射病、热性喘息、饱和差、露点、风向玫瑰图、贼风 二、填空 1. 因素是影响家畜健康和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其中最为重要。 2.直肠温度的测量应将温度计感温部位深入直肠一定深度,大家畜为 __________cm,猪羊等中等家畜为__________cm,小家畜禽为 __________cm。 3.静止代谢是要求动物在、、条件下用间接方法测定的动物的产热量。 4.炎热高温季节,为缓和家畜热应激,可适当减少饲料用量,增加添加,以保证家畜的营养需要。 5.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__________。 6.炎热地区,如果色被毛和色皮肤相结合时最理想的。前者善于反射太阳辐射能,后者吸收紫外线,使不至于穿透皮肤。 7.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__________。 8.机体的热调节主要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形式。 9.饥饿家畜采食饲料后,数小时内的产热量高于饥饿时的产热量。这种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称为__________。 10.皮肤蒸发散热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机制进行。 11.四种散热方式中,辐射、传导、对流这三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这部分热能使畜舍_________升高,故又称为__________。蒸发散热使畜舍_________升高,又称 _________。 12.没有汗腺动物如鸡、兔,高温时只能加强和蒸发散热。 13.高温对母畜生殖的不良作用主要在配种前后一段的间内,猪在配种后 的天内、第天和天是对高温敏感的关键时期。 14.公对高温非常敏感, 26.7 ℃可使精液品质下降,超过35 ℃,可使精液完全失去受精能力。在纬度35°地区,这种动物的公畜常发生。 15.判断温热因素对家畜的综合影响,常用、、和 等指标。 三、判断 1.平均体温=0.7×直肠温度+0.3×皮肤温度。 2.以纯养分而论,脂肪的热增耗最大,蛋白质的热增耗最少。 3.高温能提高公畜禽的精液品质和性欲。 4.机体散热主要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等四种方式。 5.蒸发散热可通过皮肤和呼吸道两种途径进行,不同的畜禽这两种途径散失的热量差别不大。 6.环境温度不是影响畜禽生产和健康最重要的因素。

环境生物学考试重点

绪论 1、什么是环境生物学?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自由发挥题(理解)P9~12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环境,为合理利用自然和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的相互关系以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生物学的任务: ①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 ②探索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原理,提高生物对污染净化的效率。 ③探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②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③保护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①野外调查和试验②实验室试验③模拟研究 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 3.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4.环境效应——环境污染导致的环境变化 环境生物效应:指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结果。 环境化学效应:在多种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环境效果。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 环境物理效应:物理作用引起的环境效果。如热污染、噪声污染等。 5.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 的总称。 6.生物转运的方式及特点:必考。 7.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 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理解)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 相I过程(反应) 外源性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OH、-SH、-COOH、-NH2)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

环境材料学

第一章 环境材料的主要特征:无毒无害,减少污染;全生命过程对资源和能源消耗小;可再生循环,易于回收;具有高度的使用效率 环境材料定义 具有先进的使用性能、其材料和技术本身要有较好的环境协调性,还要具备为人们乐于接受的舒适性的一类具有系统功能的材料。 三要素:先进性,环境协调性,舒适性 核心要素:环境协调性 在材料的生命周期过程中(包括开采、制造、使用、废弃和回收)具有资源和能源消耗少、对生态环境影响小、再生循环利用率高,或者废弃后可降解的新材料 实质上是赋予传统结构材料、功能材料以特别优异的环境协调性的材料,或指那些直接具有净化和修复环境等功能的材料(经济成本可接受性) 环境材料学 研究材料的开发、生产与使用过程和环境之间相互适应和相互协调的科学 目的:寻找在加工、制造、使用和再生过程中具有最低环境负担的人类所需材料,以及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研发环境治理材料 特征:从环境的角度重新考虑和评价过去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指导未来的材料科学及其工程学的发展。 在材料科学传统四要素基础上(结构、性能、加工和使用状况)加上环境性能 环境材料学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材料对环境的影响 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现代高科技的三大支柱(生物、信息、材料);社会文明进化的标志(人类社会时代命名与材料密不可分);近代两次产业革命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铁基材料与蒸汽机;能源革命相联系的交通运输工业);科技发展史来看,重大技术革新起始于材料的革新(Ni基高温材料与超音速;高温陶瓷与航天飞机;电子材料与信息革命;生物医学技术与材料);我们从个人到社会国家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材料和材料的革新 材料的发展趋势:结构材料:轻质、高强高韧、耐高温、耐腐蚀、耐磨损、低成本、环境友好、复合化、多功能化 功能材料:新型电池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学与仿真材料、超导 材料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工业品的链式生产流程:原料的投入和产品的产出;能源的输入与废弃物的排放 推动社会进步 消耗资源能源 破坏生态环境(局部化——全球化) 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废弃物问题、全球气温变暖、食物短缺、矿物资源枯竭、石油天然气枯竭、人口爆炸、全球气温显著变暖 我国的情况:材料生产和消费大国,支撑国民经济发展;能耗大,排放强;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趋势:能耗降低;废气排放增加,其它减少 全球资源和能源现状 现状:资源危机,能源短缺原因:人口膨胀,经济总量增加 资源危机:非再生资源迅速耗竭(矿产资源);物种灭绝;淡水资源不足;森林资源持续赤字;水土流失加剧 能源危机:矿物能源面临枯竭(化石能源、核矿物);可再生能源开发不足(风、水、日光) 中国资源和能源现状: 资源现状:总量大,种类齐全,数量丰富;人均水平远低于全球水平,资源与人口矛盾突出;地域分布不平衡;

幼儿卫生学试题第二章.

第二章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一节幼儿的生长发育 【知识巩固与能力提高】 一、概念解释 1、生长 2、发育 3、成熟 二、填空题 1、生长发育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既有________的变化,也有________的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____________阶段。 2、婴儿期的动作发育首先是会抬头、转头,然后会翻身、直坐,最后会站立、行走,这是遵循了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3、人的生长发育速度曲线并不是随年龄呈_________上升,而是 _______________上升。 4、幼儿生理的缺陷会引起幼儿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正常,如斜视、耳聋、口吃的幼儿常会产生自卑感。 5、遗传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_性,环境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 ___________性,幼儿的生长发育就是个体的__________因素与__________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6、营养是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__________基础。

7、_________________是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______________手段。 8、铅、汞等污染物会影响幼儿_____________的发育;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尘粒等能引起_________________疾病。 9、父母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父母的素质及教育方式都会影响幼儿的生长发育,这体现了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农村幼儿和城市幼儿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这体现了___________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幼儿的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加,还表现为(的逐渐分化,功能的逐渐成熟。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2、人的整个生长发育期间,全身、大多数器官和系统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一次是在(,第二次是在青春发育初期。 A、胎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前期 D、幼儿期

环境生物学题库

绪论: 1.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目的在于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存在的 规律。 温室效应:在大气层中,CO2对光辐射是透彻无阻的,但是能吸收红外线而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CO2越多热外流越受阻,地球温度上升越快,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臭氧层的破坏:大气平流层中CO2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而人类活动引起氯氟烷烃和含溴卤代烷烃排放到平流层,氯原子催化O3的分解,打破了O3的自然平衡,导致O3“空洞”。 4.酸雨: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SO2、NO在强光下发生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形成 (pH<5.6) 5.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 境科学一个分支。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及目的: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间相互关系。⑴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⑵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主要研究:环境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及其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理,利用生物对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生物成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控制与净化的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及生物修复技术。 目的:在于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空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的互相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野外调查和实验,实验室实验,模拟研究。 主要任务:①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 ②探索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原理,提高生物对环境污染净化的效率。 ③探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 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 污染源: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为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来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认为污染源。 污染物:是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包括自然释放、人类活动产生。 污染物进入环境主要三条途径:①人类活动过程中无意释放②废物的排放(三废) ③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的应用(杀虫剂) 11.污染物迁移方式:①机械迁移(水、气、重力)②物理—化学迁移③生物迁移(食物链 放大积累) 污染物转化形式:物理转化、化学转化、生物转化→一方面可使污染物对生物毒性降低,甚至转为无毒;另一方面使污染物生物毒性增强或形成难降解。光化学烟雾:参与光化学氧化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现象。

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环境卫生学知识重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一章绪论 1、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害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提出卫生要求和预防对策,增进人群健康,提高整体人群健康水平的科学。 环境卫生学以人类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 2、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庞大系统,由多种环境介质和环境因素组成。 环境介质是指大气、水、土壤(岩石)以及包括人体在内的所有生物体。其三中物质形态(气、液、固)不会以完全单一介质形式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3、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及相关环境因素。 4、人和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2)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3)机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4)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5、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因素,按其属性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三类。 6.、(见后)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指某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或与其他物质发生反 应而形成与初始污染物的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无机汞化合物。 7、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大量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因素。 次生环境:是指受人为活动影响形成的环境。 8、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皮坏、酸雨、生物多样性锐减。 第二章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按环境要素的属性及特征,可将人类的环境分为自然环境、人为环境和社会环境。 2、三个基本圈带: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 大气圈可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和逸散层(外大气层),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污染物也集中在此层。便于取用的河水、湖水和浅层地下水等淡水仅占水圈总量的%左右。 3、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质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其范围包括了大气圈下层、土壤圈和水圈,指从海平面以下约12km深度和海平面以上约10km高度的范围。 4、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于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 5、食物链:生物之间以摄食与被摄食关系逐级传递物质的能量,彼此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 消费者以来生产者而生存,并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再生产的作用。 6、生物富集:又称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种浓度低的污染物,并逐渐积累,使生物体内该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过程。 条件:1)污染物易为各种生物吸收;2)进入生物体内后较难分解和排泄;3)污染物急性毒性小。 7、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①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②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 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3)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①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②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4)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 8、除了作用时间外,影响体内或靶部位蓄积量的重要因素还有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和摄入量。 9、人体健康效应谱:从弱到强分为5级:1)生理负荷增加;2)生理代偿变化;3)生理反应异常;4)患病;5)死亡。(最弱的效应所占比例最大) 不同级别的效应在人群中的分布称之为健康效应谱,这种效应谱有冰山现象之称。 10、易感人群(敏感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包括老、弱、病、残、幼甚至胎儿,他们是抵抗力最弱,最容易受到有害因子伤害的人群。 高危险人群:接触有害因子的机会比其他人群多,强度大、摄入量比普通人群要高得多的人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