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

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12r r r ϖ

ϖ-=∆;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ˆr =(式中r ˆ叫做单位矢),则t ˆr ˆ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图所示.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ϖϖ=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ϖ

ϖ(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ϖϖϖ+=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

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t y t x 及a =

2

222

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有j y i x r ϖϖϖ+=,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ϖϖϖ

ϖϖϖϖ

ϖ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222

22

2

2

2d d d d d d d d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

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

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t r d d 不

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

2d d t r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

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一部分⎥⎥⎦⎤

⎢⎢⎣

⎡⎪⎭⎫ ⎝⎛-=2

22d d d d t r t r a θ径。或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r ϖ

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

r ϖ

及速度v ϖ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度、加速度的贡献。

1-3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21

t 2+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

解:(1)

j

t t i t r ϖϖϖ

)4321()53(2-+++=m (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j i r ϖϖ

ϖ5.081-= m

j j r ϖϖϖ

4112+=m

j j r r r ϖϖϖ

ϖϖ5.4312+=-=∆m

(3)∵ j i r j j r ϖϖϖϖϖϖ1617,4540

+=-= ∴ 1

04s m 534201204-⋅+=+=--=∆∆=j i j i r r t r v ϖϖϖϖϖϖϖϖ

(4) 1

s m )3(3d d -⋅++==j t i t r

v ϖϖϖϖ

则 j i v ϖϖϖ

734

+= 1s m -⋅ (5)∵ j i v j i v ϖϖϖϖϖϖ

73,3340+=+=

2

04s m 1444-⋅==-=∆∆=j

v v t v a ϖϖϖϖϖ

(6) 2

s m 1d d -⋅==j t v a ϖϖϖ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1-4 在离水面高h 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船在离岸S 处,如题1-4图所示.当人以0v (m ·1

-s )的速率收绳时,试求船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

小.

图1-4

解: 设人到船之间绳的长度为l ,此时绳与水面成θ角,由图可知

2

22s h l +=

将上式对时间t 求导,得

t

s s t l l

d d 2d d 2

=

根据速度的定义,并注意到l ,s 是随t 减少的,

t s v v t l v d d ,d d 0-==-

=船绳

θcos d d d d 00v v s l

t l s l t s v =

=-=-=船

或 s v s h s lv v 02/1220)(+==船

将船v 再对t 求导,即得船的加速度

3

2

0222

020

2

002)(d d d d d d s v h s v s l s v s

lv s v v s t s l t l s

t v a =+-=+-=-==船

1-5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

x ,a 的单位为

2s m -⋅,x 的单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

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

的速度值.

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

+==υυ

两边积分得 c

x x v ++=32

2221

由题知,0=x 时,100=v ,∴50=c

∴ 1

3s m 252-⋅++=x x v

1-6 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

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

v =0,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

223

4c t t v ++=

由题知,0=t ,00=v ,∴01=c

2

23

4t t v += 又因为

223

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3

4(d 2+= 积分得 2

3221

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x ,∴52=c

故 5

21

232++=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1

102s m 1901023

10432101210=+⨯+⨯=⋅=⨯+

⨯=-x v

1-7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

t ,θ式中以弧

度计,t 以秒计,求:(1) t =2 s

时,质点的切向和法向加速度;(2)当加速

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角时,其角位移是多少?

解:

t t t t 18d d ,9d d 2====

ω

βθω

(1)s 2=t 时, 2s m 362181-⋅=⨯⨯==βτR a

2222s m 1296)29(1-⋅=⨯⨯==ωR a n

(2)当加速度方向与半径成ο

45角时,有

145tan ==

︒n

a a τ

即 βωR R =2 亦即 t t 18)9(2

2=

则解得

92

3=

t 于是角位移为

rad

67

.29232323=⨯+=+=t θ

1-8 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s =2

021

bt t v -的规律运动,式中s 为质点离圆

周上某点的弧长,0v ,b 都是常量,求:(1)t 时刻质点的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 .

解:(1)

bt v t s

v -==

0d d

R bt v R v a b t

v

a n 2

02)(d d -=

=-==

τ

则 2

4

02

2

2

)(R bt v b a a a n

-+=+=τ

加速度与半径的夹角为

20)(arctan

bt v Rb a a n --=

=τϕ

(2)由题意应有

24

02

)(R bt v b b a -+

==

即 0)(,)(402

4

02

2

=-⇒-+=bt v R bt v b b

∴当

b v t 0

=

时,b a =

1-9 以初速度0v =201

s m -⋅抛出一小球,抛出方向与水平面成幔60°的夹角, 求:(1)球轨道最高点的曲率半径1R ;(2)落地处的曲率半径2R . (提示:利用曲率半径与法向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解:设小球所作抛物线轨道如题1-10图所示.

题1-9图 (1)在最高点,

o

0160cos v v v x == 2

1s m 10-⋅==g a n

又∵

12

11ρv a n =

m

1010

)60cos 20(2

2111=︒⨯=

=n a v ρ

(2)在落地点,

2002==v

v 1s m -⋅,

o

60cos 2⨯=g a n

m

8060cos 10)20(2

2222=︒

⨯==n a v ρ

1-10飞轮半径为0.4 m ,自静止启动,其角加速度为

β=0.2 rad ·2

s -,

求t =2s 时边缘上各点的速度、法向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合加速度.

解:当s 2=t 时,4.022.0=⨯==t βω1

s rad -⋅ 则16.04.04.0=⨯==ωR v 1

s m -⋅

064.0)4.0(4.022=⨯==ωR a n 2

s m -⋅

08.02.04.0=⨯==βτR a 2s m -⋅

2

2222s m 102.0)08.0()064.0(-⋅=+=

+=

τa a a n

习题二

2-1 一个质量为P 的质点,在光滑的固定斜面(倾角为α)上以初速度0v 运动,0v 的方向与斜面底边的水平线AB 平行,如图所示,求这质点的运动轨道.

解: 物体置于斜面上受到重力mg ,斜面支持力N .建立坐标:取0

v ϖ

方向为X

轴,平行斜面与X 轴垂直方向为Y 轴.如图2-2.

题2-1图

X 方向: 0=x F t v x 0= ① Y

方向:

y

y ma mg F ==αsin ②

0=t 时 0=y 0=y v

2sin 21

t g y α=

由①、②式消去t ,得

220

sin 21

x g v y ⋅=

α

2-2 质量为16 kg 的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受一恒力作用,力的分量为

x f =6 N ,y f =-7 N ,当t =0时,==y x 0,x v =-2 m ·s-1,y v =0.求

当t =2 s

时质点的 (1)位矢;(2)速度.

解:

2

s m 83166-⋅===

m f a x x

2s m 167

-⋅-=

=

m f a y y

(1)⎰⎰--⋅-=⨯-=+=⋅-=⨯+-=+=201

01

200s m 87

2167s m 45

2832dt a v v dt a v v y y y x x x

于是质点在s 2时的速度

1

s m 8

745-⋅--=j

i v ϖϖϖ

(2)m

874134)16

7(21)483

2122(2

1)21(2

20j i j

i j

t a i t a t v r y x ϖϖϖϖϖϖϖ--=⨯-+⨯⨯+⨯-=++=

2-3 质点在流体中作直线运动,受与速度成正比的阻力kv (k 为常数)作用,

t =0时质点的速度为0v ,证明(1) t 时刻的速度为v =t m

k

e

v )(0-;(2) 由0到t 的时

间内经过的距离为

x =(k mv 0)[1-t m k

e )(-];(3)停止运动前经过的距离为)(0

k m v ;(4)证明当

k m t =时速度减至0v 的e 1

,式中m 为质点的质量.

答: (1)∵

t v

m kv a d d =-=

分离变量,得

m t

k v v d d -=

即 ⎰⎰-=v

v t m t k v

v

00d d

m

kt e v v -=ln ln 0

t

m k e

v v -=0

(2)

⎰⎰---===t

t

t

m k m k

e k mv t e

v t v x 0

00)

1(d d

(3)质点停止运动时速度为零,即t →∞,

故有

⎰∞

-=

='0

0d k

mv t e

v x t

m k

(4)当t=k m

时,其速度为

e

v e

v e v v k

m m k 0

1

00===-⋅-

即速度减至0v 的e 1

.

2-4一质量为m 的质点以与地的仰角θ=30°的初速0

v ϖ

从地面抛出,若忽略空

气阻力,求质点落地时相对抛射时的动量的增量.

解: 依题意作出示意图如题2-6图

题2-4图

在忽略空气阻力情况下,抛体落地瞬时的末速度大小与初速度大小相同,与轨道相切斜向下,

而抛物线具有对y 轴对称性,故末速度与x 轴夹角亦为o

30,则动量的增量为

v m v m p ϖϖϖ-=∆

由矢量图知,动量增量大小为

v m ϖ,方向竖直向下.

2-5 作用在质量为10 kg 的物体上的力为i t F ϖ

)210(+=N ,式中t 的单位是s ,(1)求4s 后,这物体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以及力给予物体的冲量.(2)为了使这力的冲量为200 N ·s ,该力应在这物体上作用多久,试就一原来静止的物体

和一个具有初速度

j ϖ6-m ·s-1的物体,回答这两个问题. 解: (1)若物体原来静止,则

i

t i t t F p t ϖϖϖϖ1

0401s m kg 56d )210(d -⋅⋅=+==∆⎰⎰,沿x 轴正向, i

p I i

m p v ϖϖ

ϖϖϖϖ11111

1s m kg 56s m 6.5--⋅⋅=∆=⋅=∆=∆

若物体原来具有6-1

s m -⋅初速,则

⎰⎰+-=+-=-=t t t

F v m t m F v m p v m p 0

00000d )d (,ϖϖ

ϖϖϖϖϖ于是

⎰∆==-=∆t p t F p p p 0

1

02d ϖ

ϖϖϖϖ,

同理, 12v v ϖϖ∆=∆,12I I ϖ

ϖ=

这说明,只要力函数不变,作用时间相同,则不管物体有无初动量,也不管初动量有多大,那么物体获得的动量的增量(亦即冲量)就一定相同,这就是动量定理.

(2)同上理,两种情况中的作用时间相同,即

⎰+=+=t

t t t t I 02

10d )210(

亦即 0200102

=-+t t

解得s 10=t ,(s 20='t 舍去) 2-6 一颗子弹由枪口射出时速率为

1

0s m -⋅v ,当子弹在枪筒内被加速时,它

所受的合力为 F =(bt a -)N(b a ,为常数),其中t 以秒为单位:(1)假设子弹运行到枪口处合力刚好为零,试计算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需时间;(2)求子弹所受的冲量.(3)求子弹的质量.

解: (1)由题意,子弹到枪口时,有

0)(=-=bt a F ,得

b a t =

(2)子弹所受的冲量

⎰-=-=t bt at t bt a I 02

21d )(

b a

t =

代入,得

b a I 22=

(3)由动量定理可求得子弹的质量

02

02bv a v I m =

=

2-7设

N

67j i F ϖϖϖ-=合.(1) 当一质点从原点运动到m 1643k j i r ϖϖϖϖ

++-=时,

求F ϖ

所作的功.(2)如果质点到r 处时需0.6s ,试求平均功率.(3)如果质点的质

量为1kg ,试求动能的变化.

解: (1)由题知,

F ϖ

为恒力,

∴ )

1643()67(k j i j i r F A ϖϖ

ϖϖϖϖϖ++-⋅-=⋅=合

J 452421-=--= (2)

w 756.045=

=∆=

t A P

(3)由动能定理,J 45-==∆A E k

2-8 如题2-18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2kg ,以初速度0v =3m ·s-1从斜面A 点处下滑,它与斜面的摩擦力为8N ,到达B 点后压缩弹簧20cm 后停止,然后又被弹回,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和物体最后能回到的高度.

解: 取木块压缩弹簧至最短处的位置为重力势能零点,弹簧原 长处为弹性势能零点。则由功能原理,有

⎪⎭⎫ ⎝⎛︒+-=

-37sin 212122mgs mv kx s f r

222137sin 2

1

kx s f mgs mv k r -︒+=

式中m 52.08.4=+=s ,m 2.0=x ,再代入有关数据,解得

-1m N 1390⋅=k

题2-8图

再次运用功能原理,求木块弹回的高度h '

2

o 2137sin kx s mg s f r -

'='-

代入有关数据,得 m 4.1='s , 则木块弹回高度

m 84.037sin o ='='s h

2-9 一个小球与一质量相等的静止小球发生非对心弹性碰撞,试证碰后两小球的运动方向互相垂直.

证: 两小球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

222120212121mv mv mv +=

即 2

22120v v v += ①

题2-9图(a) 题2-9图(b) 又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即有 210v m v m v m ϖϖϖ+=亦即210v v v ϖϖϖ+= ②

由②可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b),又由①式可知三矢量之间满足勾股定理,且以0v ϖ为斜边,故知1v ϖ与2v ϖ是互相垂直的.

2-10一质量为m 的质点位于(11,y x )处,速度为

j

v i v v y x ϖϖϖ

+=, 质点受到一个

沿x 负方向的力f 的作用,求相对于坐标原点的角动量以及作用于质点上的力的力矩.

解: 由题知,质点的位矢为j y i x r ϖϖϖ

11+=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为i f f ϖ

ϖ-=

所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为

v

m r L ϖϖϖ⨯=0

)

()(11j v i v m i y i x y x ϖϖϖϖ+⨯+=

k

mv y mv x x y ϖ

)(11-=

作用在质点上的力的力矩为

k f y i f j y i x f r M ϖϖϖϖϖ

ϖϖ1110)()(=-⨯+=⨯=

2-11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它离太阳最近距离为1r =8.75×1010m 时的速率是1v =5.46×104m ·s-1,它离太阳最远时的速率是2

v =9.08×102m ·s-1

这时它离太阳的距离2r 多少?(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

解: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时受到太阳的引力——即有心力的作用,所以角动量守恒;又由于哈雷彗星在近日点及远日点时的速度都与轨道半径垂直,故有

2211mv r mv r =

∴ m 1026.51008.91046.51075.812

2

4102112⨯=⨯⨯⨯⨯==v v r r

2-12 物体质量为3kg ,t =0时位于m 4i r ϖϖ=, 1s m 6-⋅+=j i v ϖϖϖ,如一恒力

N 5j f ϖ

ϖ=作用在物体上,求3秒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相对z 轴角动量的变

化.

解: (1)

⎰⎰-⋅⋅===∆30

1

s m kg 15d 5d j t j t f p ϖϖϖϖ

(2)解(一) 73400=+=+=t v x x x

j

at t v y y 5.25335

213621220=⨯⨯+⨯=+=

即 i r ϖϖ41=,j i r ϖϖϖ5.2572+= 10==x x v v 11

335

60=⨯+=+=at v v y y

即 j i v ϖϖϖ

611+=,j i v ϖϖϖ112+=

∴ k j i i v m r L ϖϖϖϖϖ

ϖϖ72)6(34111=+⨯=⨯= k j i j i v m r L ϖϖϖϖϖϖ

ϖϖ5.154)11(3)5.257(222=+⨯+=⨯= ∴ 1

212s m kg 5.82-⋅⋅=-=∆k L L L ϖϖϖϖ

解(二) ∵dt dz

M =

⎰⎰⨯=⋅=∆t t t

F r t M L 0

d )(d ϖϖϖϖ

⎰⎰-⋅⋅=+=⨯⎥⎦

⎤⎢⎣⎡

⨯+++=3

1

302s m kg 5.82d )4(5d 5)35)216()4(2k t k t t j j t t i t ϖϖϖ

ϖϖ

题2-12图

2-13飞轮的质量m =60kg ,半径R =0.25m ,绕其水平中心轴O 转动,转速为900rev ·min-1.现利用一制动的闸杆,在闸杆的一端加一竖直方向的制动力

F ,可使飞轮减速.已知闸杆的尺寸如题

2-25图所示,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

系数μ=0.4

,飞轮的转动惯量可按匀质圆盘计算.试求:

(1)设F =100 N ,问可使飞轮在多长时间内停止转动?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几转?

(2)如果在2s 内飞轮转速减少一半,需加多大的力F ?

解: (1)先作闸杆和飞轮的受力分析图(如图(b)).图中N 、N '是正压力,r F 、r F '是摩擦力,x F 和y F 是杆在A 点转轴处所受支承力,R 是轮的重力,P 是轮在O 轴处所受支承力.

题2-13图(a )题2-13图(b)

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对A 点的合力矩应为零,设闸瓦厚度不计,则有

F l l l N l N l l F 1

2

11210

)(+=

'='-+

对飞轮,按转动定律有I R F r /-=β,式中负号表示β与角速度ω方向相反.

∵ N F r μ= N N '=

F l l l N F r 1

2

1+='=μ

μ

又∵

,21

2mR I =

F mRl l l I R F r 1

21)(2+-=-=μβ ①

以N 100=F 等代入上式,得

2

s rad 340

10050.025.060)75.050.0(40.02-⋅-=⨯⨯⨯+⨯⨯-=

β

由此可算出自施加制动闸开始到飞轮停止转动的时间为

s 06.74060329000=⨯⨯⨯=-

=πβωt

这段时间内飞轮的角位移为

rad 21.53)4

9

(3402149602900212

20ππππβωφ⨯=⨯⨯-⨯⨯=

+=t t

可知在这段时间里,飞轮转了1.53转.

(2)

10s rad 602900-⋅⨯

ω,要求飞轮转速在2=t s 内减少一半,可知

20

00

s rad 21522

-⋅-

=-

=-=π

ωωωβt

t

用上面式(1)所示的关系,可求出所需的制动力为

N l l mRl F 1772)75.050.0(40.021550.025.060)

(2211=⨯+⨯⨯⨯⨯⨯=

+-=πμβ

2-14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轴均匀圆柱体可绕其光滑的水平对称轴O O '转动.设大小圆柱体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质量分别为M 和m .绕在两柱体上的细

绳分别与物体1m 和2m 相连,1m 和2m 则挂在圆柱体的两侧,如题2-26图所示.设

R =0.20m, r =0.10m ,m =4 kg ,M

=10 kg ,1m =2m =2 kg ,且开始时1m ,

2m 离地均为h =2m .求:

(1)柱体转动时的角加速度; (2)两侧细绳的张力.

解: 设1a ,2a 和β分别为1m ,2m 和柱体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方向如图(如图b).

题2-14(a)图 题2-14(b)图

1m ,2m 和柱体的运动方程如下: 2222a m g m T =- ①

1111a m T g m =- ②

βI r T R T ='

-'21 ③

式中 ββR a r a T T T T ==='='122211,,,

222121mr MR I +=

由上式求得

2

22222

2212

1s rad 13.

68

.910.0220.0210.0421

20.010212

1.02

2.0-⋅=⨯⨯+⨯+⨯⨯+⨯⨯⨯-⨯=

++-=

g r

m R m I rm Rm β

(2)由①式

8.208.9213.610.02222=⨯+⨯⨯=+=g m r m T βN 由②式

1.1713.6.

2.028.92111=⨯⨯-⨯=-=βR m g m T N

2-15 如题2-15图所示,一匀质细杆质量为m ,长为l ,可绕过一端O 的水平轴自由转动,杆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摆下.求:

(1)初始时刻的角加速度; (2)杆转过θ角时的角速度. 解: (1)由转动定律,有

β)31

(212ml mg

=

l g

23=

β

(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2

2)31

(21sin 2ωθml l mg =

l g θ

ωsin 3=

题2-15图

习题三

3-1 气体在平衡态时有何特征?气体的平衡态与力学中的平衡态有何不同? 答:气体在平衡态时,系统与外界在宏观上无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力学平衡态与热力学平衡态不同.当系统处于热平衡态时,组成系统的大量粒子仍在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着,大量粒子运动的平均效果不变,这是一种动态平衡.而个别粒子所受合外力可以不为零.而力学平衡态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为零.

3-2 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理想气体的宏观模型和微观模型各如何?

答:气体动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是从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分子运动论出发,运用力学规律,通过统计平均的办法,求出热运动的宏观结果,再由实验确认的方法.

从宏观看,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大时,实际气体都可近似地当作理想气体来处理,压强越低,温度越高,这种近似的准确度越高.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是把分子看成弹性的自由运动的质点.

3-3 温度概念的适用条件是什么?温度微观本质是什么?

答:温度是大量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是一个统计概念,对个别分子无意义.温度微观本质是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量度.

3-4 计算下列一组粒子平均速率和方均根速率?

解:平均速率

28642150

24083062041021++++⨯+⨯+⨯+⨯+⨯=

=∑∑i

i

i N

V

N V

7.2141890

==

1s m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物理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 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12r r r ?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图所示.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 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t y t x 及a = 2 222 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 ????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222 22 2 2 2d d d d d d d d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 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 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说明t r d d 不 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 2d d t r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 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一部分???? ??? ???? ??-=2 22d d d d t r t r a θ径。或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r ? 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 r ? 及速度v ?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度、加速度的贡献。 1-3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3详解

习题3 3.1选择题 (1) 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 ①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②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 ③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 ④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 在上述说法中,() (A) 只有①是正确的. (B) 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 ①、②、③都正确,④错误. (D) 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B) (2) 一轻绳绕在有水平轴的定滑轮上,滑轮的转动惯量为J,绳下端挂一物体.物体所受重力为P,滑轮的角加速度为α.若将物体去掉而以与P相等的力直接向下拉绳子,滑轮的角加速度α将() (A) 不变.(B) 变小. (C) 变大.(D) 如何变化无法判断. 答案:(C) (3)关于刚体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答案:(C) (4) 一人造地球卫星到地球中心O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分别是R A和R B.设卫星对应的角动量分别是L A、L B,动能分别是E KA、E KB,则应有() (A) L B > L A,E KA > E KB. (B) L B > L A,E KA = E KB. (C) L B = L A,E KA = E KB. (D) L B < L A,E KA = E KB. (E) L B = L A,E KA < E KB. 答案:(E) (5) 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ω() (A) 增大.(B) 不变. (C) 减小.(D) 不能确定.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_课后答案_1章

问题 1.1 关于行星运动的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答:地心说和日心说的根本区别在于描述所观测运动时所选取的参考系不同。 1.2 牛顿是怎样统一了行星运动的引力和地面的重力? 答:用手向空中抛出任一物体,按照惯性定律,物体应沿抛出方向走直线,但是它最终却还会落到地面上。这说明地球对地面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平抛物体的抛速越大,落地时就离起点越远,惯性和地球吸引力使它在空中划出一条曲线。地球吸引力也应作用于月球,但月球的不落地,牛顿认为这不过是月球下落运动曲线的弯曲度正好与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相同。这样牛顿就把地球对地面物体的吸引力和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统一起来了。牛顿认为这种引力也作用在太阳和行星、行星与行星之间,称为万有引力。并认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等于地球引力场的引力。这样牛顿就统一了行星运动的引力和地面的重力。 1.3 什么是惯性? 什么是惯性系? 答: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特性,这种特性叫惯性。 我们把牛顿第一定律成立的参考系叫惯性系。而相对于已知惯性系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也是惯性系。 1.4 人推动车的力和车推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为什么人可以推车前进呢? 答:人推动车的力和车推人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是符合牛顿第三定律的。但这两两个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对于车这个研究对象来说,它就只受到人推动车的力(在不考虑摩擦力的情况下),所以人可以推车前进。 1.5 摩擦力是否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答:不一定。例如汽车前进时,在车轮与路面之间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摩擦力:静摩擦和滚动摩擦。前者是驱使汽车前进的驱动力,后者是阻碍汽车前进的阻力。再如,拖板上放上一物体,拉动拖板,物体可以和拖板一起运动,其原因就是拖板给予了物体向前的摩擦力。 1.6 用天平测出的物体的质量,是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两汽车相撞时,其撞击力的产生是源于引力质量还是惯性质量? 1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第三版版课后答案

习题 1 1.1 选择题 (1)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 r (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 ) (A) dr dr dt (B) dt (C) d | r | (D) ( dx ) 2 ( dy ) 2 dt dt dt 答案: (D) 。 (2)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v 2m / s ,瞬时加速度 a 2m / s 2 ,则 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 ( ) (A) 等于零 (B) 等于 -2m/s (C)等于 2m/s (D)不能确定。 答案: (D) 。 (3) 一质点沿半径为 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 t 秒转一圈,在 2t 时间间隔中,其平 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 ) (A) 2R ,2R (B) 0, 2 R t t t (C) 0,0 (D) 2 R ,0 t 答案: (B) 。 (4) 质点作曲线运动, r 表示位置矢量, v 表示速度, a 表示加速度, S 表示路程,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 ① dv / d t a , ② dr / dt v , ③ dS / d t v , ④ dv / dt a . (A) 只有①、④是对的. (B) 只有②、④是对的. (C) 只有②是对的. (D) 只有③是对的.答案: (D) 。 (5)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 v ,瞬时速率为 ,某一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为 v ,平均速率为 v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 ( A )v v, v v( B)v v, v v ( C)v v, v v( D)v v, v v 答案: (D) 。 1.2 填空题 (1) 一质点,以m s 1 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经过的路程是。 答案:10m; 5πm。 (2)一质点沿 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 ,如果初始时刻质点 -1 。 的速度 v0为 5m·s,则当 t 为 3s 时,质点的速度 v= -1 答案: 23m·s . (3)一质点从静止出发沿半径R=1m 的圆周运动,其角加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是 2 (SI) ,则质点的角速度=__________________ ;切向加速度a α =12t-6t =_________________ . 3- 3t2,2- 6t (m/s2 答案: 4t ) (rad/s)12t (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题 1.2(4) 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 ___秒瞬时速度为零;在第秒至第秒间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 x (m) 5 t (s) O 123456 题 1.2(4) 图 答案: 3, 36; (5)一质点其速率表示式为v 1 s2,则在任一位置处其切向加速度 a 为。 答案: 2s(1s2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复习题答案(全)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 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2r r -=, 12r r r ϖ ϖ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ˆr =(式中r ˆ叫做单位矢),则t ˆr ˆ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 1-1图所示 .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ϖ ϖ=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 量. ∵有ττϖϖ(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ϖ ϖϖ+=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ˆd d ˆd τϖϖΘ与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 2 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

果,即 v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 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ϖϖϖ+=,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ϖϖϖ ϖϖϖϖ ϖ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2 22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 2d d d d t r a t r v == 其二,可能是将2 2d d d d t r t r 与误作速度与加速度的模。在1-1题中已 说明t r d d 不是速度的模,而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同样,2 2d d t r 也不是加速度的模,它只是加速度在径向分量中的一部分 ⎥⎥⎦⎤ ⎢⎢⎣⎡⎪⎭⎫ ⎝⎛-=2 22d d d d t r t r a θ径。或者概括性地说,前一种方法只考虑了位矢r ϖ在径向(即量值)方面随时间的变化率,而没有考虑位矢r ϖ 及速度v ϖ的方向随间的变化率对速度、加速度的贡献。 1-3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 x =3t +5, y =21 t 2+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课后习题加答案1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有无不同?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 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2r r -=,12r r r -=∆; (2)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ˆr =(式中r ˆ叫做单位矢),则t ˆr ˆ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 t v a d d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ˆd d ˆd τ 与 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 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