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牙周正常解剖及常见病X线表现

牙体牙周正常解剖及常见病X线表现

牙体牙周正常解剖及常见病X线表现主要内容:

一牙及牙周组织正常解剖的X线表现

二牙及牙周疾病的X线诊断

1 龋病

2 牙髓病

3 根尖周病

4 牙发育异常

5 牙周炎

6 牙外伤

7 牙根折裂

目的要求:

一、掌握牙体牙周正常解剖的X线表现。

二、掌握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X线表现及检查方法。

三、熟悉牙发育异常、牙外伤、牙根折裂的X线表现。

四、了解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的病理特点。

牙及牙周组织正常图像

牙的组织构成: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釉质:在X线片上显示的影像密度最高,似帽状覆盖在牙冠部牙本质的表面

牙本质:围绕牙髓构成牙齿的主体,X线影像的密度较牙釉质稍低

牙骨质:为被覆于牙根的薄层组织,在X线片上与牙本质不易区别

牙髓腔:X线片上显示为密度低的影像。髓腔可分为冠部的髓室及根部的根管。

单根管牙:髓室、根管分界不清,显示为针形低密度影像。

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低密度影像。

上颌磨牙:髓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时根尖孔粗大且牙髓腔大。而老年人X线片则显示髓腔较细小。牙槽骨:指上下颌骨包绕牙根的突起部分。X线片上牙槽骨所显示的密度较牙齿低。

上牙槽骨:颗粒状影像。

下牙槽骨:网状,牙间骨小梁多呈水平方向排列,根尖部还可见到放射状排列

牙槽骨的正常高度应达到牙颈部

牙周膜: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

骨硬板: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

牙周膜及骨硬板的连续性及其均匀宽度在诊断牙齿疾病上有重要意义

根尖片上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

上颌根尖片:

上颌切牙位根尖片:切牙孔、腭中缝、鼻腔与鼻中隔

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颌窦底、颧骨、喙突、上颌结节、翼钩

下颌根尖片:

下颌切牙位根尖片:颏棘、营养管

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颏孔

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外斜线、下颌管、下颌骨下缘

牙及牙周疾病X线诊断

1 龋病

2 牙髓病

3 根尖周病

4 牙发育异常

5 牙周炎

6 牙外伤

7 牙根折裂

1. 龋病

X线表现:浅龋:累及牙釉质或牙骨质,无症状,一般不需作X线检查。

鉴别牙颈部龋与牙颈部低密度区的X线表现

中龋(牙本质浅龋):牙组织缺损;慢性龋的洞底边界清楚(为什么?)

深龋(牙本质深龋):大,深;与髓腔接近或已穿髓

继发龋:临床不易发现;X线可见充填物下的硬组织破坏

2. 牙髓病

牙髓钙化原因:年龄、磨耗、咬合创伤

X线表现:局限性为髓石;弥散性为髓腔及根管钙化

牙内吸收原因:外伤或炎症刺激

X线表现:髓腔扩大,根管增宽(常见根管中段或整个),根尖吸收和根尖感染3. 根尖周病

急性根尖周炎(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

(1)急性浆液性:

病理及临床:牙周膜充血,牙骨质和牙槽骨无明显改变。患牙伸长,叩痛明显

X线表现:根尖区牙周膜间隙略有增宽

( 2 ) 急性化脓性:

病理及临床:牙周膜渗出物增多,白细胞坏死溶解形成脓液。症状明显,有自发性、持续性搏动性疼痛,叩痛明显。

X线表现:根尖部不规则,小区域的透射影,边界不整齐,范围局限。

慢性根尖周炎(慢性根尖脓肿;根尖肉芽肿;根尖囊肿)

(1)慢性根尖脓肿

病理及临床表现:根尖部脓液被纤维组织包围,或由根尖肉芽肿的中央细胞坏死、液化形成。多无自觉症状,时有龈瘘

X线表现:根尖区边界清楚但不锐利的透射区,密度不规则。

( 2) 根尖肉芽肿

病理及临床表现:致密的结缔组织包绕根尖的肉芽组织。常无症状,咬合无力,牙伸长感。

X线表现:范围较小,周界清晰,无致密骨壁线

(3) 根尖囊肿

病理及临床表现:囊腔内棕黄色液体,常含胆固醇结晶。早期无症状,囊肿长大使骨皮质变薄,可扪及乒乓感,明显增大可致骨质完全吸收,扪及波动感。

X线表现:可见病原牙,透射区边界清晰锐利,边缘有致密的骨硬板。

鉴别(重点)

致密性骨炎

临床表现:好发于青年人,常见下颌第一磨牙,常有大龋坏,无症状。

X线表现:骨小梁增粗、变密,骨髓腔变窄、消失;

硬化区与正常组织无明显分界;

牙周膜间隙增宽,根尖无增粗。

牙骨质增生

临床表现:多无症状,发现于拔牙困难或X片

X线表现:牙根变粗大;牙周膜间隙变窄或消失

牙骨质结构不良

临床表现:好发于20岁以上女性,好发于下颌切牙的根尖部位

X线表现:早期:边界较清楚、累及多个牙

第二期:骨质破坏区可见点状或团状钙化影

第三期:根尖区界限清楚、高致密度钙化影,牙周膜间隙及骨硬板清楚4. 牙周炎

1、牙周炎的概念、发病因素

2、牙周炎的检查方法

牙合翼片:观察牙槽嵴的骨吸收类型

根尖片:测量牙槽骨吸收程度

曲面体层片:全口牙齿及牙周情况

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hy,CBCT)锥束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按牙周炎发展过程可分为进展期即活动期与静止期

活动期:

牙槽骨吸收表现为牙槽嵴顶表面参差不齐,骨小梁及骨硬板不清晰,牙周膜加宽且根尖吸收。

静止期:

牙槽骨吸收表现为牙槽嵴顶表面吸收已变整齐而平滑.甚至可见一薄层皮质骨,骨纹清晰增粗,骨硬板增厚,根牙骨质增生,牙周膜影变窄,有的牙周膜影消失发生牙根黏连,表明牙周病在愈合中。

牙槽骨的吸收类型

按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常以牙槽骨嵴的高度和牙根长度的比例来表明。如牙槽骨吸收达根的1/3、1/2、2/3、3/4等等X线片上以牙颈下1mm为标记,超过釉牙骨质界以下2mm为吸收

成人牙周炎

临床表现:口腔卫生差,龈上或龈下结石,牙龈充血水肿,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X线表现:单纯型:水平吸收,前牙牙槽嵴变平,后牙牙槽嵴凹陷状,牙周膜间隙改变不明显。

复合型:少数牙的牙槽骨垂直吸收,牙周膜间隙消失或增宽。

青少年牙周炎

临床表现:女性多见,早期出现牙齿松动、移位、切牙扇形排列;咬合紊乱,咬合创伤,食物嵌塞,深宽牙周袋

X线表现:1. 牙槽骨硬板模糊不清,牙周膜间隙增宽

2. 牙槽骨混合型吸收(前牙区斜形吸收、磨牙区弧形吸收,垂直为主)

3. 吸收常为对称性,多发于第一磨牙及切牙

5. 牙外伤

牙脱位----X线表现:牙周膜间隙增宽,嵌入性牙脱位牙周膜间隙消失,牙冠低于邻牙咬合面

牙折------X线表现:牙折线不整齐的细线条状透射影(新鲜伤),牙根连续性中断;陈旧伤折线为整齐较宽的裂缝。按位置分为冠折、根折、冠根折

6. 牙根折裂

临床表现:患牙无龋坏,牙冠无折裂,颌面磨耗,牙松动,有牙周炎、深牙周袋。

X线表现:多为纵形,早期根管局部或全部变宽,晚期牙根分离为两薄片;常伴有牙槽骨弧形吸收。

7. 牙发育异常(牙体形态异常;牙齿结构异常;牙齿数目异常;阻生牙)

1 牙体形态异常

畸形中央尖----X线表现:刚萌出的牙咬合面中央窝处,可见圆锥形突起的小牙尖;中央尖磨损或折断,可见牙根短,根管粗大,常伴有根尖感染。

畸形舌侧窝、畸形舌侧尖、牙中牙------X线表现:

畸形舌侧尖:舌隆突特别突起,在舌面可见致密高起的小牙尖。

畸形舌侧窝:舌侧窝有一纵行裂沟。

牙中牙:舌侧窝陷入过深,形似一小牙包于牙髓中。

融合牙----- X线表现:牙根、牙冠完全融合;牙根融合;牙冠融合

牙根异常(数目异常;形态异常)-----X线表现:恒磨牙及上颌双尖牙多见;

注意颊舌侧根重叠双层牙周膜影像;确定牙根变异的类型和程度

2 牙齿结构异常

釉质发育不全----X线表现:轻者牙釉质层厚度明显变薄,牙冠部密度减低;重者牙釉质部分或大部分缺损,失去正常牙冠形态遗传性乳光牙本质---- X线表现:牙冠重度磨损,髓室和根管部分或全部闭塞而显示不清,牙根短而尖细(与釉质发育不全鉴别)

3 牙齿数目异常

额外牙----X线表现:最多见于上颌两中切牙之间,呈圆锥形,根短小;拍摄X线片可确定额外牙的数目、位置、形态及与邻牙的关系先天缺牙----X线表现:常为对称性;确定缺牙数目

4 阻生牙(最常确定阻生牙的位置)

X线表现----确定阻生方向;牙根数目和形态;阻生牙有无龋坏和根

尖情况;与第二磨牙的关系;与下颌管的距离和磨牙后间隙的大小;见于下颌第三磨牙

口腔影像

一、解释 1.曲面体层摄影片:是根据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利用体层摄影和狭缝摄影原理而设计的固定 三轴连续转换的体层摄影技术。它一次曝光即可显示全口牙齿,颌骨,鼻腔,上颌窦及颞颌关节等解剖结构的影像,显示范围广,适用于颌骨多发病变,双侧颌骨的对比及对原因不明症状的筛查,可分上颌,下颌,全口牙位三种。 2.牙内吸收:是由于牙髓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发生肉芽性变,其内产生破骨细胞而 引起髓室内牙本质吸收。 3.致密性骨炎:指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持续性的低毒性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 的防御性反应 4.骨化纤维瘤:一种边界清楚,由富于细胞的纤维组织和表现多样的矿化组织构成的病变 5.骨膜三角:又称Codman三角,骨肉瘤所致的骨膜反应有层状和袖口状,后者指增生特别 迅速的骨膜反应,被肿瘤突破并遭到破坏,其残端投影呈袖口状,称骨膜三角 6.靶状回声:指回声区周围有低回声晕环围绕,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对照观察发现其形成基 础是肿瘤中心变性坏死,仅剩纤维网架,组织结构松散,其周围组织结构仍较致密,尚 未发生变性坏死。 7.图像处理:是指将图像信息转换为能够更好的适应于观察者视觉能力的另一种图像即输 入计算机一种图像而自计算机输出另一图像。 8.关节强直是指由于疾病、损伤或外科手术而导致的关节固定和运动丧失。颞下颌关节强 直表现为开口困难或完全并不能开口,在临床上分为真性关节强直和假性关节强直。 二、填空 9.牙科X线机组成:X线机头,支臂,控制部分。X线机头:X线管,变压器。 10.曲面体层X线机:X线机关、头颅固定装置、胶片架、机械部分、控制部分。 11.口内片包括根尖片,合翼片,合片。口外有上下颌第三磨牙片,下颌骨测斜位片,下颌 骨后前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华特位片,颧骨后前位片、颧弓位片、颏顶位片、 颞下颌关节侧斜位片、髁突经咽侧位片、口腔体腔摄影片、X线头影测量片。 12.根尖片分为根尖片分角线投影技术、根尖片平行投影技术 13.投照上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鼻翼之连线与地平面平行。投照上颌前牙时,头稍低, 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平面垂直。投照下颌后牙时,外耳道口上缘至口角之连线与地平面 平行。投照下前牙时,头稍后仰,使前牙的唇侧面与地平面平行。 14.成年人全口牙齿X线检查需要14张胶片,儿童需要10张2cmX3cm胶片。 15.投照前牙时,胶片竖放,边缘要高出切缘7mm左右。投照后牙时,胶片横放,边缘高出 牙合面10mm左右。 16.颌骨囊肿CT和MRI适用于下列情况:1怀疑颌骨囊肿恶变并伴有周围软组织侵犯者2复 发性颌骨囊肿3普通X线片不能明确囊肿 17.牙源性角化囊性瘤膨胀的方向多为舌侧 18.骨折愈合基本过程:先形成肉芽组织,再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内产生新骨,依靠骨痂 使骨折端连接并固定。骨折愈合在X线上最重要表现是骨折变化。 19.骨折愈合不良的X线表现是骨痂出现延迟、稀少或不出现,骨折线消延缓或长期存在。 20.骨折不愈合的X线表现是骨折端变圆、变宽、边缘光整,断端间有明显裂隙,以下颌骨 多见 21.骨折一般在3~6个月方可见骨性愈合X线征象,儿童则在2个月或更短时间内便可显示 22.颌骨骨折不能及时复位上颌骨超过2~3周,下颌骨超过4周,则复位相当困难。 23.牙槽突骨折以根尖片、牙合片最常应用 24.下颌骨骨折发生于颏部、体部最多,其次为下颌角部及髁突

牙周病要点

1.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有牙龈炎症和出血,牙齿松动和移位,牙周袋的形成,牙槽骨的吸收 2.牙龈炎的病变局限于牙龈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内。当炎症扩延到深部牙周组织,引起牙龈及牙周膜胶原纤维溶解破坏,以及牙槽骨吸收,导致牙周袋的形成,此时即为牙周炎。 3.当患牙龈炎时,龈沟的加深是由于牙龈的肿胀或增生使龈缘位置向牙冠方向移动,而结合上皮的位置并未向根方迁移,此为假性牙周袋或龈袋。而患牙周炎时。结合上皮向根方增殖其冠方部分与牙面分离形成牙周袋,这为真性牙周袋。 4.牙周袋根据形态及袋底的位置与相邻组织的关系,可分为两类:1)骨上袋,袋底位于釉牙骨质界的根方,牙槽嵴的冠方,一般呈水平型吸收 。2)骨下袋,袋底位于牙槽嵴的根方,袋壁软组织位于牙根面和牙槽骨之间。 5.牙周袋按累及的牙面可分为三种:1)单面袋,只累及一个牙面;2)复合袋,累及两个以上牙面;3)复杂袋,是一种螺旋形袋,起源于一个牙面,但扭曲回旋于一个以上的牙面或根分叉区。 6.引起牙槽骨吸收的局部因素是慢性炎症和咬合创伤。 7.牙槽骨破坏的形式:1)水平型吸收,最常见的吸收方式; 2)垂直型吸收,也称角形吸收;3)凹坑状吸收;4)其他形式的骨变化,如反波浪形。 8.牙松动的原因:1)牙槽嵴的吸收;2)牙合 创伤;3)牙周膜的急性炎症;4)牙周翻瓣手术后;5)女性激素水平变化 9.牙齿病理性移位的主要因素有1)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2)牙合 力的改变 10.牙龈的剥脱性病损可以是糜烂型扁平苔藓或寻常型天疱疮或良性粘膜类天疱疮在牙龈上的表现。 11.探诊压力为20—25g 的探诊压力 12.牙齿松动分三度:Ⅰ度松动:1mm 以内或颊舌向松动;Ⅱ度松动:1—2mm 间或颊舌向和近远中方向均松动; Ⅲ度松动:2mm 以上或颊舌向、近远中、垂直向均松动。 13.早接触:当下颌从休息位置到上下牙发生接触的肌位时,如果只有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而不是广泛的密切接触,这种个别牙的接触称为早接触。 14.牙合 干扰:在前伸咬合达到前牙切刃相对的过程中,后牙一般无接触,若后牙有牙合 接触,则称牙合 干扰;侧向牙合 时,工作侧牙接触,非工作侧牙一般无接触,若有牙合 接触,则为牙合干扰。 15.牙龈病是指一组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病变,包括牙龈炎症及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但不侵犯深层牙周组织。可分为菌斑引起的和非菌斑引起的牙龈病。 16.慢性龈缘炎又称边缘性龈炎和单纯性龈炎,炎症主要位于游离龈和龈乳头,是最常见的牙龈病。 17.药物性牙龈增生:最常见的药物有大仑丁(苯妥英钠),环孢菌素,硝苯地平(心痛定),维拉帕米,硫氮卓酮。只发生在有牙区。 18.牙龈瘤是指发生在牙龈的炎症反应性瘤样增生物,主要见于牙龈乳头,来源于牙周膜及牙龈的结缔组织,无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和结构,故非真性肿瘤,但切除后易复发。 通常可分为三型:即纤维型,血管型,肉芽肿型。 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切除时将瘤体组织连同骨膜完全切除,并凿去基底部位的牙槽骨,刮除牙周膜。 19.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是指发生在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坏死性炎症,又称奋森龈炎,战壕口,梭杆菌螺旋体性龈炎。起病急,牙龈疼痛,自发性出血,有腐败性口臭及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 20.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得微生物所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的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的吸收,最后可致牙齿松动和被拔出。 21.慢性牙周炎CP 原名成人牙周炎,其病原菌主要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赛拟杆菌,螺旋体。根据换亚述可分为局限型和广泛型。全口牙中有附着丧失和骨吸收的位点数≤30%者为局限型,若>30% 则为广泛型。 可分三度:轻度 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牙周袋≤4mm ,附着丧失1—2mm ,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可有口臭。 中度 牙周袋≤6mm ,附着丧失3—4mm ,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3,但不超过根长的1/2. 牙齿可 有轻度松动,根分叉区可有轻度病变,牙龈有炎症和探诊出血,也可有脓。 重度 牙周袋﹥6mm ,附着丧失≥5mm ,X 线片显示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的1/2,有根分叉病变,牙松动,炎症明显或可发生牙周脓肿. 晚期牙周炎伴发症状:①牙齿移位;②食物嵌塞;③继发性牙合 创伤; ④牙根过敏,根面龋;⑤急性牙周脓肿;⑥逆行性牙髓炎;⑦ 口臭 22.青少年牙周炎:发生在全身健康的青少年,有一个以上的恒牙的牙槽骨快速破坏。牙周破坏程度与局部刺激物的量不一致。主要病因是伴放线放线杆菌感染及机体防御能力缺陷。典型的患牙局限在第一恒磨牙和上下切牙 23.艾滋病有关的牙周病损有线性牙龈红斑,坏死性溃疡性牙龈炎,坏死性溃疡性牙周炎。 24.牙周炎的伴发病变:①牙周—牙髓联合病变;②牙周脓肿;③牙根敏感和根面龋;④根分叉病变;⑤牙龈退缩 25.牙周—牙髓联合病变:①病因:均是以厌氧菌感染为主的混合感染;②牙周与牙髓之间的交通途径:根尖孔;根管侧支;牙本质小管。③临床类型: a 牙髓根尖病引起的牙周病:特点,牙髓无活力,或活力异常;牙周袋和根分叉病变局限于个别牙或牙的局限部位;与根尖病变相连的牙周骨质破坏,呈烧瓶形,邻牙的牙周基本正常或病变轻微。b 牙周病变引起牙髓病变;c 牙周病变与牙髓病变并存。④治疗原则:查清病源,确定治疗主次。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死髓牙先做牙髓治疗,配合牙周治疗;活髓牙先做牙周治疗和调牙合 ,若疗效不佳再行牙髓治疗。 26.根分叉病变:好发于下颌第一磨牙,上颌前磨牙最低。 27.病灶感染:当病灶内的微生物或其毒性产物向远隔器官或组织转移,引起该远隔器官的疾病或症状时称为病灶感染。 28.口腔病灶感染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关节炎,虹膜睫状体炎等。 29.牙周病与全身健康关系密切,若全身情况较差患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传染性疾病患者一般不做牙周基础治疗。 30.牙周炎治疗的总体目标:①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②恢复牙周组织的生理形态;③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④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 31.牙周炎的治疗程序:第一阶段,基础治疗:口腔卫生宣教,消除菌斑,洁治和根面平整,拔牙,调牙合 ;第二阶段 牙周手术治疗,一般在基础治疗后1-3个月仍有5mm 以上的牙周袋,探诊出血,或牙龈及骨形态不良,膜龈关系不正常时,则一般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翻瓣术,植骨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膜龈手术,牙种植术;第三阶段 修复治疗阶段 ,一般在牙周手术后2-3个月开始进行;第四阶段 牙周支持治疗,包括定期复查,复查内容,复治。 32.牙周的基础治疗重点是菌斑控制,洁治术,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 33.控制菌斑的方法有刷牙(水平颤动法,竖转动法),牙线,牙签,药物控制。 34.龈上洁治术是指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磨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35.龈上洁治适应症有①牙龈炎,牙周炎②预防性洁治③口腔内其他治疗前的准备,如修复缺失牙取模前,口内手术前,正畸治疗前。 36.牙合 治疗指选磨法,调牙合 法,通过磨改牙齿外形以消除创伤性牙合 和食物嵌塞。一般适用于个别牙或一组牙所存在的程度不重的早接触或牙合 干扰,也常用与食物嵌塞的治疗。 37.早接触点的选磨原则①若正中牙合 有早接触,非正中牙合 时协调,则选磨舌窝或牙合 窝的早接触区;②若正中牙合 协调 ,非正中牙合 有早接触,则选磨该牙尖相对应得斜面;③若正中牙合 和非正中牙合 都存在早接触或不协调,则磨改早接触的牙尖或下颌前牙的切缘。 38.牙合 干扰的选磨原则:①前伸牙合 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若有接触,则对有接触的后牙进行磨改,如磨除上磨牙舌尖的远中斜面和下磨牙颊尖的近中斜面;②侧方牙合 时,工作侧有多个牙接触,非工作侧一般不接触,若有接触,则对有接触的牙进行磨改,如磨除上牙舌尖和下牙颊尖牙合 斜面上的牙合 干扰点(主要是磨牙的功能尖) 39.食物嵌塞的牙合 治疗 一)选磨法:①重建或调整边缘嵴②重建食物溢出沟③恢复牙尖的生理形态④加大外展隙。二)充填体或冠修复。三)拔牙。四)正畸矫正。五)修复缺失牙。 40.松牙固定术是指通过牙周夹板将松动的患牙连接并固定在健康稳固的邻牙上,形成一个咀嚼群体,当其中某一颗牙受力时,牙合 力就会同时传递到被固定的相邻牙的牙周组织,从而分散牙合 力,减轻患牙的负担,调动了牙周组织的代偿能力,为牙周组织的修复和行驶正常的功能创造了条件。 41.牙龈切除术是用手术方法切除增生肥大的牙龈组织或后牙某些部位的中等深度牙周袋,重建牙龈的生理外形及正常的龈沟。一般在术后2周临床上牙龈外形正常,建立正常的龈沟,但组织学上得完全愈合则需6—7周。

口腔X线诊断常规

口腔X线诊断常规 口腔颌面部X线检查,因为口腔及颌面部的解剖特点,所以应根据不同部位与口腔颌面部的特殊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投照,特别要求照片质量高,应有鲜明的对比度、良好的锐利度与细致度。 口腔X线检查的机器有: 1、普通X线机 2、牙科专用X线机 3、曲面体层摄影机 4、X线头影测量机 5、口腔体腔摄影机 口腔X线检查的种类有: 1、平片检查 2、体层摄影检查 3、造影检查 4、荧光透视检查 第一节牙及牙周组织病变X线诊断 龋病 主要就是为确定邻面与牙颈部的龋 坏。 1.底为圆弧状的凹陷缺损区。 2.边缘不太光滑。 3、缺损区域可近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腔。 4、继发龋表现在充填物或嵌体下,有低密度的不规则的窄缝。 牙髓病 【牙髓钙化性变】 1.髓石; 2.髓腔及根管钙化。 【牙内吸收】 1、髓腔或根管扩大,失去正常形态; 2、髓室壁或根管壁变薄且伴有根尖吸收与根尖感染; 3、可有牙折影。 急性根尖周炎 可无X线异常或仅在根尖部有不规则小区域骨质破坏影,范围局限。 慢性根尖脓肿 1.根尖低密度透射区,界清且不十分整齐锐利。 2、形状规则或不规则,根尖区硬板消失。

根尖肉芽肿 1、根尖区骨质破坏阴影,圆形或椭圆形。 2、界清且无致密骨壁线。 根尖囊肿 1.根尖低密度透射阴影,圆形或椭圆形。 2、界清且有致密骨壁线——硬骨板。 3、病灶牙根尖突入囊腔。 牙骨质增生 1、牙根粗大。 2、牙周膜间隙变窄或消失。 成人牙周炎 1.平型牙槽骨吸收,达牙根的1/3~1/2。 2、如为复合性成人牙周炎,除上述表现加重外,可见少数或个别牙槽骨出现垂直吸收,硬板与牙周膜间隙可出现消失或增宽及龈下结石。 青少年牙周炎 1.牙槽骨表现为混合型吸收,但垂直吸收显著; 2.前牙区以斜形、角形、楔形吸收多见,磨牙区以弧形或漏斗状多见; 3、吸收程度严重且呈对称性。 牙根折裂 1、以纵折为多见,横折与斜折少见; 2、早期为根管局部或全部变宽;晚期可见牙颈以下纵行折裂开,牙根分离为两片,移位明显; 3、常伴有牙槽骨垂直吸收。 第二节颌骨炎症 牙源性中央性颌骨骨髓炎 (下颌骨用下颌骨侧位片;上颌骨用颌片) 1、弥散破坏期:骨密质外有致密的线条状影像,常出现在颌骨破坏最严重的部位相对应的骨密质外。 2、病变开始局限期:骨质破坏边缘与正常骨质分界逐渐清楚,可有可无死骨;死骨可大可小,可多可少。 3、新骨显著形成期:病灶明显局限,边缘不但清楚,且因病灶周围的骨小梁变粗,死骨分离或向牙槽嵴侧移位。 4、痊愈期:骨质破坏区域已被修复,骨小梁变粗,数目增多,排列扭曲与正常骨纹理不同,呈致密的影像。 牙源性边缘性颌骨骨髓炎 (升支侧位片及升支切线位片) 1.骨质增生,骨质破坏甚少;

口腔放射学作业习题及答案

口腔放射学作业习题及答案 ?试述上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上颌窦、上颌结节、喙突、前鼻棘、颧突、切牙孔、腭中缝、鼻腔、鼻中隔 ?试述下颌根尖片上所能见到的有关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 营养管、外斜线、内斜线、颏孔、颏棘、下颌神经管、下颌骨下缘 ?在没有人为标志的情况下如何区别其为上颌或下颌根尖片。 1.牙体解剖:牙冠、牙根、牙髓腔 2.牙周解剖:骨小梁 3.颌骨解剖标志(15个) 4.咬合曲线 ?试述下颌横断咬合片的X线投照要点及正常X线解剖。 患者坐于牙科椅上,头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鼻线与地面垂直。 胶片放于口内上、下颌牙之间,尽量向后放置接触到下颌升支。 X线中心线对准正中头矢状面,经两侧下颌第一磨牙连线重点垂直胶片摄入。 可显示下颌体和牙弓的横断面影像,包括下牙列横断面、下颌颊侧和舌侧皮质骨板。 用于检查下颌骨颊、舌侧皮质骨膨胀或病变情况,也可辅助诊断下颌体骨折移位、异物或埋伏牙定位。也可了解口底颌下腺导管结石。 ?试述上颌前部咬合片的正常X线影像。 观察颏部骨折。 ?试述牙髓钙化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局限性牙髓钙变多见于后牙,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致密团块状影像,可大可小,游离于髓室中或附着于髓室壁。前牙者表现为针状密度增高影。 弥散性多发生于前牙,可表现为髓腔内有散在的粟粒状密度增高影。有时整个髓腔影像消失,代之以均匀致密影像。

?试述牙内吸收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患牙的髓腔扩大,呈椭圆形或圆形低密度透射影。 ?试述慢性根尖(牙槽)脓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1)患牙根尖区边界清楚但不十分整齐锐利的低密度透射区(2)密度不均匀(3)根尖区骨硬板消失(4)病变周围的骨组织可有反应性增生硬化 ?试述根尖囊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1)在病源牙根尖可见形状规则、边缘清晰锐利的低密度透射区,呈圆形或卵圆形(2)病源牙的根尖位于囊腔中(3)囊肿边缘可有一薄层致密的硬骨板 ?试述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的表现。 (1)位于患牙根尖的骨质破坏的透射区(2)形态规则,呈圆形或卵圆形(3)其直径多不超过1cm(4)周界清晰,但无密质骨白线(5)周围骨质正常 ?根尖囊肿和根尖肉芽肿在根尖片上有何 区别。?试述牙骨质结构不良(牙骨质瘤)的病理分期和X线表现。 (1)溶骨期:骨质破坏而代以纤维结缔组织,并无骨硬化。 X线:根尖周小圆形密度低的影像,边界清楚,有的病变甚至边缘骨质硬化,根尖部牙槽骨骨硬板影像消失,类似于根尖周肉芽肿,牙体无异常。 (2)牙骨质形成期:在根尖周密度减低中心部有少量密度增高的影像。

06口腔颌面部常用口外X线片及其他影像检查技术和正常图像

第六章口腔颌面部常用口外X线片及其他影像检查技术和正常图像 一口腔颌面专用X线机 1.牙科X线机---dental X-ray machine 56~70 Kv, 7~10mA 组成:X线机头,控制系统,支臂。用于投照口内和口外X线片 2.曲面体层X线机---panoramic tomography X-ray machine, 65~90kV, 5~20mA 原理: 应用体层摄影(tomograhpy)和狭缝摄影(narrow-beam radiography)原理,X线源围绕被照物体相对旋转。一次曝光得到双侧上、下颌牙及颌骨的影像。 组成:x线机头,持片架,旋转支臂,头颅固定装置,立柱和控制系统。 3.X线头影测量装置radiographic cephalometric projection,90kV, 10mA 通过对牙、颌面、颌骨等各标志点形成的线径、角度测量,分析口腔颌面软硬组织的结构,常用于口腔正畸、正颌外科及人类学的测量和牙、颌、面部组织结构的形态记录。 4.数字化放射学 分为计算机化X线摄影CR和数字化X线摄影DR两种。 5.锥形束CT 采用锥形X线束和面积探测器,只需围绕受检者旋转360度角,而不是连续旋转。 目前多为坐位投照,由旋转部分(球管和探测器)、立柱和座椅构成。 二常用口外X线片检查方法及正常图像

3 普通造影检查 涎腺、关节、瘤腔、瘘道 涎腺造影---sialography 颞颌关节造影---arthrography of TMJ 数字减影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radiography 涎腺、关节、瘤腔、瘘道、DSA超选择动脉造影及介入技术 原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将两幅图像中相同的部分去除,留下所不同的影像,达到去处干扰的目的 涎腺造影数字减影---digital subtraction of sialography TMJ造影数字减影--- digital subtraction of TMJ arthrography DSA超选择动脉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of superselective arteriography 三CT检查 在口腔颌面部主要用于肿瘤及复杂外伤的检查。 锥形束CT用于牙及牙周疾病的诊断、埋伏牙定位、颞下颌关节疾病诊断及牙种植前设计检查方法:横断面平扫(最常用)冠状面平扫 四MRI 原理:奇数质子或中子的原子核(如氢原子核),当施加磁场的脉冲频率与氢原子群的旋转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被射频脉冲激励的质子从低能状态跃迁到高能状态;当获能的质子群从高能状态返回低能状态时,所释放的电磁信号被接收处理形成生物组织断层图像。 用于口腔颌面部肿瘤、血管性病变、颞下颌关节病、涎腺疾病及口颌面痛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研究 五灰阶超声检查---ultrasonography 原理:超声波的频率高于20000Hz,由换能器产生向人体发射,在两种声学阻抗不同的介质间形成一个声学界面,不同器官组织对超声的吸收衰减不同,界面回声信号不同换能器:口腔颌面部采用7-10兆赫的换能器,对范围较大或位置深在的病变可使用3.5或5兆的探头,以便获得较大的视野 优点:无痛苦,无创伤,无放射性损害,操作简单,直观性好,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影像学检查有利于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六核素显像检查---Scintigraphy 原理:将放射性核素药物注入体内或体外标本,不同的显像剂在不同的器官或病变中聚集不同,根据其代谢过程测量其在某一生物区积存量来确定病变的所在 下颌骨骨髓炎99mTc扫描

口腔执业医师牙及口腔颌面部典型病变X线影像

牙及口腔颌面部典型病变X线影像 1.颌骨骨髓炎X线检查有诊断价值一般在发病后 A.1~3天 B.4~9天 C.2周 D.1个月 E.2个月 答案:C 2.颌骨良性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为 A.骨质破坏 B.有骨膜反应 C.边界清晰 D.有空腔形成 E.有虫蚀样破坏 答案:C 3.关于成釉细胞瘤X线表现错误的是 A.可表现为多房型,分房大小相差悬殊 B.肿瘤可含牙或不含牙 C.单房型表现为单房状密度减低影像 D.肿瘤区牙齿可移位,牙根有截根样吸收 E.肿瘤生长造成下颌骨骨质膨胀,以沿颌骨长轴生长为甚答案:E 4.关于骨肉瘤X线表现错误的是 A.可分为成骨型、溶骨型和混合型 B.骨质破坏明显,可出现虫蚀边缘的低密度区 C.可出现斑片状或日光放射状瘤骨 D.层状或袖口状骨膜反应 E.上颌骨较下颌骨多见 答案:E 5.畸形中央尖折断导致牙髓和根尖感染X线片上牙根显示 A.牙根变长 B.根管变细、根尖孔闭锁 C.根管钙化 D.牙根较短根尖孔扩大呈喇叭口形 E.正常影像 答案:D 6.关于下颌升支边缘性骨髓炎X线表现下属错误的是 A.病灶区大量死骨形成 B.升支部位弥漫性密度增高 C.病灶区可见局限性骨质破坏灶 D.骨质增生为主 E.CT横断面图像可显示骨膜下成骨 答案:A 7.下列不是颌骨囊肿X线表现的是

A.多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影 B.边界清晰 C.可含有牙齿 D.周边有虫蚀样破坏 E.骨质可出现膨隆 答案:D 8.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腮腺造影X线表现为 A.导管移位,腺体内有充盈缺损 B.造影剂外溢呈团块状 C.导管中断,或圆形、卵圆形充盈缺损,其远心端导管扩张 D.导管系统无异常改变或轻微扩张,末梢导管扩张呈点状、球状 E.只有主导管分层状改变,没有末梢导管扩张 答案:D 9.唾液腺恶性肿瘤B超表现错误的是 A.肿瘤形态不规则 B.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均匀 C.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升高度不均匀 D.可见多数簇状强回声或靶状回声 E.有时可见声影 答案:B 10.慢性阻塞性腮腺炎腮腺造影的X线表现特点是 A.腮腺腺体有破坏而出现碘油池 B.导管系统无明显变化 C.分支导管呈抱球状表现 D.主导管扩张不整,呈腊肠样变 E.末梢导管呈点状、球状扩张 答案:D 11.X线片上显示为牙冠部高密度充填物周围低密度不规则窄缝,边缘常不光滑的影像的是 A.继发龋 B.冠折 C.浅龋 D.牙髓腔 E.透射垫底材料 答案:A 12.下列关于髓石的X线片显示,错误的是 A.后牙髓石往往表现圆形或卵圆形 B.前牙髓石可呈条状或针状充满于髓室及根管内 C.牙本质厚度均匀增加 D.髓腔影像变窄 E.正常髓室及根管影像完全消失 答案:C 13.牙折在X线片上的表现,错误的是 A.很难显示牙冠近远中向纵折

口腔内科学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一、牙龈 (一)牙龈的临床解剖 牙龈是指覆盖于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咀嚼黏膜、由上皮及其下的结缔组织组成,包括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三部分组成 游离龈又称边缘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正常呈粉红色,菲薄紧贴牙面。游离龈与牙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称龈沟。龈沟的底部位于釉牙骨质界。正常深0.5-3mm,平均为1.8mm。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紧密附着于牙槽骨表面的骨膜上,血管较少,因此,附着龈呈粉红色、坚韧、不能移动。 40%成人的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称为点彩。 点彩的多少因人、因部位而异,唇颊面多于舌面,部分人可以没有点彩。 它是健康牙龈的特征。牙龈有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附着龈的根方为牙槽黏膜,两者之间有明显的界限,称膜龈联合。 牙槽黏膜的上皮无角化,上皮薄,无钉突,下方的结缔组织疏松,血管丰富,移动度大。牵动唇、颊,同时观察黏膜的移动度,即可确定膜龈联合的位置,从而测量附着龈的宽度。 附着龈的宽度是另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是指从膜龈联合至正常龈沟底的距离。附着龈的宽度因人、因牙位而异、范围为1~9mm。 上前牙唇侧最宽,第一前磨牙区最窄。 龈乳头又称牙间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其侧缘和顶缘由相邻牙的游离龈延续而成,中央部分为龈谷,由附着龈构成。每个牙的颊、舌侧龈乳头在邻面的接触区下方汇合处略凹下,称为龈谷。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龈乳头的形态取决于邻牙表面的外形以及相邻牙之间禊状隙的位置和外形。

二、正常牙龈的组织学 (一)牙龈上皮的结构与代谢特征 牙龈上皮按照形态和功能,分为3个区:口腔上皮、沟内上皮和结合上皮。 口腔上皮是覆盖于游离龈的顶端到外表面以及附着龈的表面的角化或不全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 沟内上皮,又称龈沟上皮,为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沟内上皮从结合上皮的冠方伸延到游离龈的顶部,为薄的非角化复层状上皮。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成牙根上。当牙完全出后结合上皮应附着于釉牙骨质界处,它的冠端构成龈沟底。以上皮性附着与釉质相附着。 人的一生中,牙不断地有主动和被动萌出。 当牙初萌时结合上皮附着于牙冠;牙完全萌出后,结合上皮的位置应在釉牙骨质界处。当牙龈发生退缩使牙根暴露或有牙周附着丧失时,结合上皮则位于牙根。 牙主动萌出时,结合上皮仍位于牙颈部,保持与牙槽骨的正常关系。而被动萌出时,结合上皮向牙骨质表面增殖,龈缘退向根方,龈沟底位于牙骨质,部分牙骨质外露,使临床牙冠延长。 生物学宽度,指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约2mm的恒定距离。如图所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宽约0.97mm)及结合上皮的根方和牙槽嵴顶之间的纤维结缔组织(宽约1.07mm)。 龈牙结合部,是指牙龈组织藉结合上皮与牙面连接,良好地封闭了软硬组织交界处。口腔黏膜上皮的连续性是防止异物细菌及其他抗原物质侵袭机体的重要屏障。龈牙结合部还有活跃的防御系统。结缔组织内的白细胞、抗体、补体等也可通过结合上皮进人龈沟内,使龈牙结合部成为机体防御系统与外部致病因子相互抗争的场所,也成为牙周病的始发部位。 (二)牙龈上皮的更新与分化

口腔内科学 牙周病的影像学检查

牙周病的影像学检查 一般常用的有三种方法,根尖片、曲面体层义线就是牙周病的一项重要的检奋方法,对牙周炎的诊断和疗效白评价有重要意义。对于牙周组织的x线拍摄牙周疾病的诊断。x线检查具有高效、快片和拾翼片。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CT、MRI等技术也被用三维影像压缩成二维,无法对细胞水平进行检测,,t捷、图像易识别等优点。但因其拍摄成像原理导致科临床检查,综合分析判断,在实际临床中不能仅凭对牙周炎诊断只能起至到辅助作用,应配合牙周专线片做出诊断或治疗计划。 一、正常影像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牙限及牙周膜是软组织在X线下不显影,牙槽骨是唯一的硬组织。在x线下,牙槽窝的内壁,围绕牙根,早连续阻射的白线状致密影,为硬骨板,又为固有牙槽 正常情况下,牙槽峪顶到釉牙骨质界的距离为1 ~ 1.5mm,这是确定有 骨。松质骨呈现互相交织成上绕牙根连续而均匀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其厚度-般0.18-03无骨吸收的重要参照标志。 二、牙周炎影像学表现 牙周炎的主要表现为牙槽骨的破坏吸收,牙槽嵴顶及硬骨板常模糊不清或消失,牙槽嵴高度降低。牙周膜间隙也相应显示增宽或者缩窄。牙根可有吸收或者牙骨质增生等改变。 在X线片上,牙周病引起的牙槽骨吸收的类型表现为三种:①水平型吸收:表现为多数牙或省生牙的牙槽骨高度呈水平状向根尖方向高度减少吸收程度比较均匀一致,早期为牙槽嵴顶骨硬板模糊消大,继而前牙牙槽嵴顶变平,后牙区牙槽嵴顶由梯形变凹陷。边缘模糊粗糙。②垂直型吸收:显示为同的槽骨或牙槽间隔的一侧,沿牙体长轴方向向根端吸收,骨的吸收面与牙根间有一锐角形成,也称角形收收。在X线片是二维成像,所以只能显示牙齿近远中的骨质情况,而颊舌侧牙槽骨因与牙齿重查馆晰,需要配合口腔临床检查。③混合型吸收:为牙槽骨在水平型吸收的基础上,又同时伴有个别牙或多数牙牙槽骨的垂直吸收。 牙槽骨吸收的程度按吸收量多少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常以牙槽骨的高度与牙根长度的比X线片示,如吸收至根长1/3、 1/2、2/3等。测定牙槽骨高度,

牙周病学重点

绪论 ◆牙周病:指发生在牙周组织的各种病理情况(广义),包括牙龈病、牙周炎。 牙周病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 第二章 牙周组织的应用解剖和生理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牙骨质。也习惯将上述四种组织合称为牙周支持 组织。 ◆牙龈:是指覆盖在牙槽突表面和牙颈部周围的口腔黏膜上皮及其下方的结缔组织。 ◆生物学宽度:龈沟底至牙槽骨的距离恒定为2mm 。 ◆牙周膜:又称为牙周韧带,是围绕牙根并连接牙根和牙槽骨的致密结缔组织。 ◆牙周膜最重要的成分是胶原构成的主纤维。一端埋入牙骨质内,一端埋入牙槽骨。 ◆牙周膜X 线表现:围绕牙根的窄黑线。 ◆牙周膜中细胞:结缔组织细胞(成纤维细胞最多)、Malassez 上皮剩余细胞、防御细胞、 神经血管相关细胞。 ◆牙周膜中有大量基质,基质作用:维持牙周膜代谢,保持细胞形态,运动和分化。在牙承 受咀嚼力的时候,也具有明显的支持和传导咬合力的作用。 ◆釉牙骨质界:在牙颈部的牙骨质与牙釉质交界处即釉牙骨质界。 ◆釉牙骨质界三种形式:1.牙骨质覆盖牙釉质2.端端相连接3.二者不相连接 ◆牙骨质新生依赖于:牙周膜内的成纤维细胞或间充质细胞。 ◆牙固连:若牙骨质和牙槽骨融合在一起,其间的牙周膜消失,称为牙固连。 ◆牙槽骨是全身代谢和改造最活跃的骨组织。 ◆牙槽骨的改建影响因素:1.全身:激素 2.局部:细菌代谢产物、炎性因子 第三章: 牙周病的分类和流行病学 ◆CPI : 1. 游离龈:呈领圈状包绕牙颈部,宽约1mm 。正常呈粉红色,菲薄而紧 贴牙面。龈沟深度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指标,正常探诊深度不超过3mm. 2. 附着龈:与游离龈相连续,均为角化上皮,有时将附着龈和游离龈合 称为角化龈。附着龈表面有橘皮样的点状凹陷,成为点彩。为正常牙 龈特征,炎症时点彩减少或消失。 3. 龈乳头:呈锥形充满于相邻两牙接触区根方的楔状隙中。该处上皮无 角化、无钉突,对局部刺激物的抵抗力较低、牙周病易始发于此。 牙龈 1. 口腔龈上皮:游离龈顶端到外表面及附着龈表面 2. 沟内上皮:牙龈沟的衬里上皮(有半透膜作用) 3. 结合上皮:呈领圈状附着于牙冠或牙根的上皮为结合上皮(结合上皮 是人体唯一附着于无血管、无淋巴、表面不脱落的硬组织上的上皮组 织) 牙龈上皮 1. 束紧游离龈,使其与牙面紧贴。 2. 保持牙龈必要硬度,使其承受咀嚼压力。 3. 使游离龈与牙骨质及相邻的附着龈相连。 牙龈 胶原 纤维 作用

口腔影像学知识点

1 口腔颌面医学影像学主要包括口腔颌面放射生物学,口腔放射防护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和对牙及牙周组织病变,颌面骨炎症,颌骨囊肿,肿瘤和瘤样病变,外伤,涎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系统病在口腔,颅,颌面骨的表现以及口腔颌面部介入放射学和口腔种植放射学等方面的医学影像学内容。 2 早在1895 年伦琴宣布发现X 线。 3 根尖片由美国人C.E.Kells 1896 年 4 月或 5 月拍摄了美国第一张根尖片。 4 体层摄影技术由意大利Vellebonna 于1930 年发明体层摄影机。 5 口腔介入放射学是研究在X 线,灰阶超声或CT 扫描等导向下进行穿刺活检或进行治疗的学科,是20 世纪70 年代中期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年轻学科。 6 放射生物效应的发生规律和机制是,肿瘤放射治疗,放射损伤防治和建立放射防护标准的基础。 7 放射防护的三个主要原则:⑴实践的正当性;(2)放射防护的最优化:(3)个人剂量的限制。 8 在符合放射防护三原则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X 线检查的特点,防护应特别注意(1)减少照射时间,(2)进行必要的屏蔽,(3)提高X 线的透过系数,(4)与X 线源保持一定的距离; 9 X 线平片为目前口腔医学临床应用最普遍的检查方法,包括口内片和口外片两大类;口内片包括根尖片,(牙合)翼片,(牙合)片,口外片包括上下颌第三磨牙口外片,下颌骨侧斜位片,下颌骨后前位片,下颌骨升支切线位片,华特位片,颧骨后前位片,顴弓位片,颏顶位片,颞下颌关节侧位片,髁突经咽侧位片,口腔体腔摄影片及X 线头影测量片等。 10 儿童X 线中心线倾斜的角度应增加5°- 10°。 11 牙和牙周组织正常图像概述,牙由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及牙髓。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 12 上颌中切牙根尖片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结构:切牙孔腭中缝,鼻腔及鼻中隔。磨牙可见上颌窦底部,颧骨,喙突,上颌结节及翼钩等结构。 13 下颌前牙根尖片可见,颏棘,颏嵴,营养管等结构。下颌前磨牙根尖片可见:颏孔,后磨牙可见:下颌骨外斜线,下颌管及下颌骨下缘等结构。 14 (牙合)翼片,正常图像此片主要显示上下牙的牙冠部。常用于检查临面龋,髓石,牙髓腔的大小,临面龋与髓室是否穿通和穿通程度,以及充填物边缘密合情况,主要用于前磨牙和磨牙区检查。此外尚可清晰地显示牙槽嵴顶,可用于确定是否有牙槽嵴顶的破坏性改变。在儿童可用于观察滞留乳牙根的部位及位置,恒牙胚的部位及其与乳牙根的关系以及乳牙根的吸收类型。 15 龋病是牙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影像学表现:1 浅龋;只累及釉质或牙骨质。检查用常规根尖片或(牙合)片。表现;为圆弧形的凹陷缺损区,边缘不光滑,其范围一般较小。牙颈部是龋病的好发部位之一,但在X 线片上所显示的影像往往与正常牙颈部釉牙骨质交界处的三角形密度减低区发生混淆,需认真区别。正常牙颈部的投射区其边缘清楚,相邻多数牙可呈现相同的影像。 2 中龋龋病已进展至牙本质浅层,X 线片可清楚地显示病变。有的表现为圆弧凹陷状牙硬组织缺损;有的表现为口小底大的到凹状的缺损。由于中龋时牙髓组织受到激偌而产生保护性反应,在龋洞底相应的髓室壁有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故洞底的边界清楚。 3 深龋龋病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室甚至与牙髓室相通,临床上可见有很深的龋洞。X 线可见较大的龋洞,龋洞底与髓室接近,髓室角变低,髓室变小。有的龋洞与髓室间有一薄层清晰地牙本质和继发牙本质影像,提示尚无穿髓;当龋洞与髓角或髓室相融合则提示可能已穿髓。4 继发龋是指龋病治疗后,窝洞周围牙体组织又发生龋坏,须经X 线检查确诊。X 线片上可显示在金属充填物的窝洞边缘,牙硬组织破坏形成密度减低的不规则的窄缝,边缘常不光滑。在观片时要注意与金属充填物下方的垫底材料鉴别,因为这些材料往往是透射性的,X 线表现为低密度影像。15 牙髓钙化:牙髓组织血循环较差,髓室随着年龄增长其内层继发性牙本质也逐渐增多而致髓室变窄,跟监控也逐渐变小,引起牙髓内血液循环减少,加之牙受到各种理化因素刺激,牙髓组织发生代谢障碍,细胞变性,纤维成分增多,牙髓活力降低,引起牙髓变性。牙髓变性后钙盐沉积,形成大小不等的沉积物。有两种形式,一是髓石形成,一是弥散性钙化。 16 牙内吸收是由于牙髓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髓组织发生肉芽性变,其内产生破骨细胞而引起髓室内牙本

口腔医学重点

1.简述牙体及牙周的组织解剖牙齿的构成由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和牙髓所构成。牙 釉质:牙冠表面、乳白色半透明的硬组织。牙本质:淡黄色的、构成牙体主体的硬组织,牙骨质:覆盖在牙根表面的淡黄色的硬组织。牙髓:位于髓腔内的疏松结缔组织。内含神经、血管、细胞等。牙周组织是牙根周围起支持、固定和保护作用的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骨质和牙槽骨。 2.口腔保健以及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口腔保健:1定 期口腔健康检查2纠正不良习惯3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4合理营养5改善劳动环境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适当喂奶法;单侧咀嚼;口呼吸;吮唇、咬舌、咬颊;咬笔杆、咬筷子、吮指;长期一侧睡眠硬物作枕,睡前吃糖果饼干等消除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病好发部位,应几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额外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牙合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出或矫正;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作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领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生或阻生;缺失牙应几时修复;口内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刺激。 3.龋病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类治疗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牙 体硬组织在色、形、质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的疾病。我国发病率大约在40%-65%之间;并发症:牙髓病、根尖周病、颌骨炎症等局部并发症,甚至成为病灶,影响全身健康。【病因】(1)细菌(2)食物(3)宿主(4)时间(四联因素论)【临床表现】色:即牙冠的颜色由原来的半透明的乳白色,变为白垩色或灰褐色或墨浸状颜色。 形:在细菌的侵蚀下,牙冠破坏、缺损,形成龋洞,外形不再完整,形态发生改变。质:在酸性物质的侵袭之下,牙冠的硬组织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崩解,质地变软,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按进展速度分类1.急性龋(湿性龋):龋损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猛性龋:又称放射性龋。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进展很快。常见于颌面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口干综合征和有严重全身疾病的患者。2.慢性龋(干性龋):龋损呈黑褐色,质地较干硬,病变进展较慢。临床多见。静止龋:是一种慢性龋,是在病变环境和致病条件发生变化,龋损不再继续发展而形成原样。3.继发龋:龋病经过治疗后,在原发部位继续发生的龋病。一般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修复材料与牙体不密合,形成微渗漏,或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去除干净所形成。【治疗】(一)治疗原则目的:终止龋病的发展,恢复牙齿外形、功能和美观,保护牙髓,恢复牙齿与邻近软、硬组织的生理解剖关系。早发现、早治疗。(二)化学疗法适应于早期釉质龋、乳前牙邻面及乳磨牙合面广泛性浅龋。主要有氯化钠甘油糊剂、硝酸银和氨硝酸银。(三)在矿化疗法用在矿化液使已经脱矿、变软的釉质发生在矿化,恢复硬度,使早期釉质龋终止或消除的方法。(四)窝沟封闭使用窝沟封闭剂使窝沟和口腔环境隔绝,阻止细菌、食物残渣及其酸性产物等致龋因子进入窝沟。(五)修复性治疗1.窝洞预备:(1)窝洞的分类:Ⅰ类洞:发生于所有窝沟点隙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Ⅱ类洞:发生于后牙邻面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Ⅲ类洞:前牙邻面未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Ⅳ类洞:前牙邻面累及切角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Ⅴ类洞:所有牙颊(唇)舌面颈部1/3 处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Ⅵ类洞:发生于前牙切嵴或后牙牙尖等自洁区的龋损所备成的窝洞。(2)窝洞的命名:以其所在的牙面命名。(3)窝洞的结构:由洞壁、洞角和洞缘组成。(4)窝洞预备的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保护牙髓,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抗力形:固位形:2.术区隔离:棉卷隔离法、橡皮障隔离法3.窝洞封闭、衬洞及垫底4.充填: 4.急性牙髓炎临床表现,应急处理。临床表现:1.剧烈疼痛,疼痛特点①自发性阵发性痛, ②夜间痛,③温度刺激疼痛加剧④疼痛不能自行定位。2.患者可查及接近髓腔的深龋或

牙体解剖学总结

牙列阶段:乳牙列、混合牙列、恒牙列 发育: develpoment生长期:牙胚组织的形成、发生。 乳牙胚在胚胎6周发生;恒牙胚在胚胎4个月发生Calcification 钙化期:牙胚上钙盐沉积、基质变硬。 乳牙在胚胎4~5个月开始钙化,持续到出生后3或4年恒牙在出生不久后开始钙化。持续12~15年。 eruption 萌出期:从牙冠出龈到上下牙咬合接触的全过程试述牙齿萌出的规律 1、在一定时间内,按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地先后萌出 2、一般情况下,下颌牙的萌出略早于上颌同名牙 3、女性略早于男性 4、营养状况、全身健康水平影响牙萌出 乳牙萌出顺序 1、下颌乳中切牙(6~8) 2、上颌乳中切牙(7~9) 3、上颌乳侧切牙(9~10) 4、下颌乳侧切牙(8~10) 5、下颌第一乳磨牙(12~16) 6、上颌第一乳磨牙(16~20) 7、下颌乳尖牙(16~20) 8、上颌乳尖牙(18~22) 9、下颌第二乳磨牙(20~30) 10、上颌第二乳磨牙(24~32) 1、下颌第一磨牙6~7 2、上颌第一磨牙6~7 3、下颌中切牙6~7 4、下颌侧切牙7~8 5、上颌中切牙7~8 6、上颌侧切牙8~9 7、下颌尖牙9~10 8、上颌第一前磨牙10~11 9、下颌第一前磨牙10~12 10、上颌第二前磨牙10~12 11、下颌第二前磨牙11~12 12、上颌尖牙11~12 13、下颌第二磨牙11~13 14、上颌第二磨牙12~13 15、第三磨牙17~21 部位记录法:恒牙1~8;乳牙罗马数字 Palmer记录系统:恒牙1~8;乳牙:A~E 通用编号系统:恒牙#1~#32;乳呀:A~T

牙体牙周正常解剖及常见病X线表现

牙体牙周正常解剖及常见病X线表现主要内容: 一牙及牙周组织正常解剖的X线表现 二牙及牙周疾病的X线诊断 1 龋病 2 牙髓病 3 根尖周病 4 牙发育异常 5 牙周炎 6 牙外伤 7 牙根折裂 目的要求: 一、掌握牙体牙周正常解剖的X线表现。 二、掌握龋病、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的X线表现及检查方法。 三、熟悉牙发育异常、牙外伤、牙根折裂的X线表现。 四、理解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的病理特点。 牙及牙周组织正常图像 牙的组织构成: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 牙釉质:在X线片上显示的影像密度最高,似帽状覆盖在牙冠部牙本质的外表 牙本质:围绕牙髓构成牙齿的主体,X线影像的密度较牙釉质稍低 牙骨质:为被覆于牙根的薄层组织,在X线片上与牙本质不易区别 牙髓腔:X线片上显示为密度低的影像。髓腔可分为冠部的髓室及根部的根管。 单根管牙:髓室、根管分界不清,显示为针形低密度影像。 下颌磨牙:髓腔似“H〞形低密度影像。 上颌磨牙:髓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年轻恒牙牙根尚未完全形成时根尖孔粗大且牙髓腔大。而老年人X线片那么显示髓腔较细小。 牙槽骨:指上下颌骨包绕牙根的突起部分。X线片上牙槽骨所显示的密度较牙齿低。 上牙槽骨:颗粒状影像。 下牙槽骨:网状,牙间骨小梁多呈程度方向排列,根尖部还可见到放射状排列 牙槽骨的正常高度应到达牙颈部 牙周膜: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低密度线条状影像 骨硬板:包绕牙根的连续不断的高密度线条状影像 牙周膜及骨硬板的连续性及其均匀宽度在诊断牙齿疾病上有重要意义 根尖片上所见有关颌骨正常解剖 上颌根尖片: 上颌切牙位根尖片:切牙孔、腭中缝、鼻腔与鼻中隔 上颌磨牙位根尖片:上颌窦底、颧骨、喙突、上颌结节、翼钩 下颌根尖片: 下颌切牙位根尖片:颏棘、营养管 下颌前磨牙位根尖片:颏孔 下颌磨牙位根尖片:外斜线、下颌管、下颌骨下缘 牙及牙周疾病X线诊断 1 龋病 2 牙髓病 3 根尖周病 4 牙发育异常 5 牙周炎 6 牙外伤 7 牙根折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