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鑫

无极象图: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之上,浑浑穆穆,混混沌沌,所谓大混沌者,即此时也。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

太极象图:

太极者,生于无极也。谓太极已有形声乎?曰:未有也。未有不曰无极而曰太极,何也?然太极虽无形声,而几朕已兆,如硕果之仁,生机将动未动,特生机未足,而未出乎核之外耳。不然,天地何自而生乎?是大混沌后,阴阳虽未分,而分之机已动,一至于分,则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但此时清气犹未上升,浊气犹未下降耳,故谓之为太极。是前人上推阴阳五行之机,未生天地,无可名称,名之曰太极,而要阴阳五行已俱备矣。打拳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一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之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第一势:金刚捣碓

成势:

1.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领起来,是在似有似无之间。

2.目不旁视,旁视则分心乱志。

3.耳不可有所听,勿听则心专。

4.颈端直。

5.左肩松下,不可上架,右肩松下。

6.心贵和平,心平则气静,心平则气和。

7.左肘沉下,须得轻轻擎住意,右肘沉下,不可稍有上架意。

8.左手腕朝上,与鼻准上下相照,右拳落左掌中,去胸五六寸。

9.气皆归于丹田。

10.腰劲贵下去,贵坚实。

11.左膝微屈,不屈则裆不开,右膝微屈,不屈则裆不开。

12.左足与右足并齐;端正平立。仆参、大钟、隐白、大敦,皆微用力踏地。

13.肾囊两旁谓之“裆”,贵圆、贵虚,不可夹住。

平素打拳,因地就势,不必拘定方向,而守一定之位置。但北辰、北斗皆在北方,学者宜心向之,承仰天机,人之中气乃有真宰。故画图以面北背南、右东左西定为准绳,以示规矩。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足容重、手容恭、头容直、目容肃、坐如尸、立如斋。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打拳时,执事敬,自然周中规,折中矩,而视听言动,皆在规矩中矣。

未打拳时,心平气和,浑然一太极气象。

将打拳时,神恬气静至手足,动时方能躁释矜平,运我太极拳中自然之天机,而从容中礼。(拳皆有天理自然之节文)

礼曰:惰慢之气不可涉于身体,一涉惰慢,动作必溢规矩之外,百病丛生矣。

礼主于敬、乐主于和,能敬能和,然后能学打太极拳。

或曰:太极拳,一艺也,如子之言,立规太严,虽圣贤,用功不过如是。一艺之末,奚必然哉?

余曰:不然。打拳,亦所以修身正卫性命之学也。孟子曰: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打拳之道,自始至终不外一个“敬”字。

能“敬”则专心致志,自无鸿鹄之射绕乱胸中。

至于拳中法律,一一皆详如下

左阳右阴图(大小双圈)

此第一势手足运转图。左手属阳内圈,左手与左足所运之圈。右手属阴外圈,右手与右足所运之圈。非更迭转实,一齐运动。左手略先、右手略后,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机之动,阳先阴后。运之势,阳内阴外。此圆如万物阴阳交合之意,阴阳一端之用。

运动气机图(心为将军可传令,丹田是全体之气归宿处、如兵马屯处,清气上升左右两手,浊气经会阴下降左右两足)

孟子曰:志者气之帅、气者体之充。心如将军、气如兵。将军一出令,则士卒皆听命。清气上升行于手,浊气下降行于足,气皆行到指头乃止。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橛,其实一气贯通也。

手足缠丝劲图(从肩缠至手背,从手面缠至肩,从足趾缠至髋横骨、此是裆贵圆、最忌尖)

气机行于肱内,皆缠丝劲,言手而足在其中。

第一图是出劲,此形内劲由肩臂而行于指甲。胳膊劲由心发,行于肩、过肘至指,此是顺缠法。由骨至肌肤、由肩至指,出精也。

第二图是入劲,此形内劲由指肚而收于腋肩臂。由指至肩、倒缠法。所谓入精者,引之而来,使敌近于我也。

第三图两腿之劲皆由足趾领起,上缠过踝、过膝、至大腿根,两腿根间谓之裆,即会阴穴也。运动足后根,踏地渐至趾、通谷、大锺、外腓以及隐白、大敦、厉兑,实实在在踏于地上。

何谓金刚捣碓?金刚,神名。钢如精金百炼,坚而又坚,其手所持者,降魔杵也。捣碓者,如谷之在臼,以杵捣之。右手将捶如降魔杵,左手微屈如碓臼,既取其坚刚沉重,又取两手收在一处,以护其心,故名。

打拳以鼻为中界,左手管左半身,右手管右半身。各足随各手动之,心身不可使气,轻轻运动,以手领肘,以肘领臂,手中之气仅仅领起手与臂而已。不可过,过则失于硬。上体手如何运动下体亦随之,上下相随,中间自然皆随,此为一气贯通。上场立必端正,两手垂下,两足并齐,两膝微屈,裆劲要开要虚,裆开然后心气发动。先以左手领起左足,往前进半步,遂以右手领起右足,右手自下由左手外绕一圈上去,两手套住如转环转一圈,右手落在左手掌中,手与心齐,一齐停住。右手与右足皆虚虚笼住,左手与左足皆实实在在踏于地上,如土委地。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使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

体之气无不俱下。太极拳自始至终,独此一势是正身法,端而肃,实而虚,柔而刚,上下四旁任人所感皆足以应之。此所以领袖群着而为之首。理实气空,圆转自如,浑浩流行,绝无滞机,每一势完,仍归到浑然一太极气象。绝无迹象可寻,端绪可指。外似停止,而内无间断,此太极之所以为太极也。

两大腿根要开,裆开不在大小,即一丝之微亦算得开。盖心意一开,裆即开矣。不会开裆者,腿虽岔三尺宽,不开仍然不开,是在学者细心参之。

打拳之道,不外一圈,圈有正有斜有左有右,有缓有急有阴有阳,有有形,有无形,皆因现在所运之势而循环不已。盖人得阴阳之气以生,是吾之身,即太极之身也。以无形之太极,宰有形之太极,人皆知之。至以有形之太极,行吾无形之太极,而反矫揉造作,不因其自然而然。何也?是徒知炼气,而不知自然行止也。又如人之目,昼则开,夜则合,一开一合,皆太极自然开合也。拳中一起一落,一阖一辟,何莫非从太极来乎?人但习而不察耳。

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但本其至大至刚之气,以直养无害焉已耳,世人不知,皆以为柔术。殊不知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刚而归之于柔,柔而造至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乎柔,故以柔名之耳,而岂其然哉。且柔者对乎刚而言之耳。是艺也,不可谓之柔,

亦不可谓之刚,第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其为功也多,故其成也难。人但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则得矣。

自初势至末势,所图者皆有形之拳。惟自有形,造至于无形而心机入妙,终归于无心,而后可以言拳,可见拳在我心,我心中天机流动,活泼泼地触处皆拳,非世之以拳为拳者比也。此是终身不尽之艺,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所图之势,皆太极中自然之机。气也,理也。气非理无以载;理也,气也,理非气无以行。气不离乎理,理不离乎气。理与气,一而二,二而一者也。千变万化,错综无穷,故终身行之不能尽,学者勉之。

心为一身之主,肾为性命之原。必清心寡欲,培其根本之地,无使伤损,根本固而后枝叶荣,万事可作,斯为至要。

总论

纯阴无阳是软手,纯阳无阴是硬手。一阴九阳根头棍,二阴八阳是散手。三阴七阳犹觉硬,四阴六阳显好手。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

每一势拳,往往数千言不能罄其妙。一经现身说法,甚觉容易。所难者工夫,所尤难者长久工夫。谚有曰:拳打万遍,神理自现。信然。

取象

金刚捣碓一势,阴阳合德,其胸中一团太和元气,充周四体,至柔至刚,实备乾健坤顺之德。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寻。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皆具。是谓阴阳合德。故取诸乾坤。

金刚捣碓

其一,金刚捣碓敛精神(已伏寂然不动,浑然全体意),上下四旁寓屈伸。变化无方当未发(言开合、擒纵),浑然太极备无身。

其二,一生无事养太和,锦绣花团簇簇多(喻拳之机趣横生)。天上金刚携玉杵,善降人世大妖魔。

其三,不是金刚降魔杵,妖妖怪怪谁敢阻。大开大合归无迹,美大圣神方可许。

其四,外保君王内保身,全凭太极真精神。此中甘苦都阅遍,不愧当今绝妙人。

其五,先左后右不为奇,一动一静是围棋,围到山穷水尽处,突然一势判雄雌。

百会(在头顶)、隐白(在足大趾)、大敦(在足二趾)、厉兑(在足三趾)、窍阴(在足四趾)、至阴(在足小趾)、通骨大钟(皆在足后跟,八者皆穴名) 。

第二势:揽扎衣

成势:

1.周身一齐合住劲,且周身骨节各处与各处,自相呼应而合,如手与足是也。每一势自有宾主,如此势,右手与右足是主,左手与左足是宾。每着全在心胸,用心太过,失之拘束,不用心,失之懈怠,是在有心无心之间,一主以敬,方能得乎中道,运动咸宜。

2.顶劲上领,意思如上顶破天,不可用气太过。

3.眼看住前手中指,中指的也,故必视此,不可旁视,令散涣无着。人之一身运用全在一心,而传神全在于目,故必凝神注视。势右手为主,左手是宾,右手发端眼必视之。眼随右手而行,至右手停止,眼必注于右手中指甲,五指肚要用力,此前后手运毕归宿处,故必用力。此时运动,手似停止而其中运动之灵气实不停止,一停止则其气息矣,即与

下一势隔开。此即天地阴阳运转不息,曾二气之在吾身独可息乎哉?惟不息,故气越运越实,至运到十分满足,则下势即发起。此即阳极阴生,阴极阳生之意。

4.项竖直,不可硬。

5.肩压下,不可上翻。

6.后肘外方内圆,肘尖与左肘微向前合住劲,不可相背,神情合方得。

7.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中方得。

8.臀骨翻起,前裆合住,后臀自然翻起。

9.左腿弯不可软。

10.左足后跟踏实。

11.左足五趾用力踏实抓住地。不如此,则上体摇动。

12.裆要圆,圆则稳。

13.脚步相去一尺五六寸远,丁不丁,八不八,而要后足趾微向里合,与前大不同,如此立住方稳。

14.前足如八字撇,五趾踏地要实。

15.臁骨与后臁一齐合住。

15.右膝与左膝合住劲,前腿如撑,后腿如蹬。

16.自华盖至石门要虚,虚含住,不可令横气横于胸中。

17.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不可有心,亦不可无心。

18.左肘尖沉下,微往外翻二分,微弯起与后肘合住劲。

19.左手掌侧住。

20.前手从右肋先绕一圈,从鼻外运过,至九分展开而止。中间胳膊似直非直,似弯非弯,与后手一齐起一齐落,以中指为主,与后手一齐合住劲。

揽扎衣自发端至终止中间沿路运行内进图

此图以面向北论。左手在西,右手初运,手亦随之。先

转一小圈,然后自下而上转一大圈。涉下至左肋,叉住腰。凡人自幼用右手居多,用左手少,故左手较右手稍笨。打拳凡于左手,虽不当令,亦宜格外留神,必使左右手一齐运动,转圈,气力方能匀停。中间似弯,如新月形,用螺丝劲缠于骨之外、肌肤之间,右手与右足运法同,右手、右足、左手三处运动,独左足不动。

肩沉下,肘尖后往前合。手背朝上,四指在肋前,大指在肋后。

此右手已成之势内劲图。右手以中指为主,五指相依,勿令散开。肘尖向南,肘弯向北,胳膊微弯三四分。内劲似停不停,中指领左右四指,往则合住劲,近与右肩为呼应,远与左手为呼应。

右足随住右手运动,右足趾亦先画一小圈。

何谓揽擦衣?揽者如手揽物,擦者如手挨着,衣者上衣,形如以左手揽物,挨着衣服。言左手叉住腰,肘微向前合。大指与后四指叉开,手从上腕斜下,其意似往下按,手掌向后叉住腰。左手属阳,肘屈似阴,是谓阴中藏阳。右手从上腕自上往右、向下而左绕一圈,再往上,然后向右徐徐而发,越慢越好,高不过鼻,低不过肩,手走到九分而止。内劲不前不后,由中而行。后则擘,前则合,皆不得中。劲以中指为主,中指劲到,余指劲皆到。皆由心中发起,越乳过腋,入肩膊内骨中,由骨髓充肌肤,徐徐运行。迨其劲行到指头肚,然后手与手合,肘与肘合,肩与肩合,膝与膝合,足与足合。说合则两半个身上下一齐合住。当中裆劲开开,又要合住,是合劲寓於开劲之中,非开是开、合是合,开与合看成两股劲。右手动,右足绕一圈,随着右手一齐运动,一齐行止。右手将停,右足踵先落地,由腓及五足趾依次落地,放成八字势。以两足论,右足在前是主,是宾中之主;左足在后是宾,是主中之宾,以右足是左足留守不动故也。右脚虚,左脚实,是为前虚后实。以一足论,亦是前虚后实。脚

趾、脚掌要抠住地,涌泉要虚,不虚则趾不著地,用不上力,是为前后实,中间虚。腿劲由足大拇趾上行,外踝向里缠,斜行而上,过三里越膝逾血海至大腿根。左腿内劲缠法亦然,两腿劲同往上缠绕至会阴(穴名)两阴卵中间中弦而止。盖两劲对头是其结穴,此处是腿劲归宿。腰劲稍往下降,降至此腿根,撑开裆,劲自圆。腰中要虚,一虚则上下皆灵。

胳膊大腿皆用螺丝缠劲,断不可直来直去,一直则无缠绵曲折之意。无缠绵意,不惟屈伸无势,即与人交手亦不能随机应变,妙于转旋。转关不灵,在我先觉输人一筹,何以制胜?即令硬气可以胜人,人自心中不服。

此图上已图之,言之最详,但学者不用功则已,一用功,心即忘之。故不惮再图,烦言以晓之,欲令其默识(去声记

也)心通,念念不忘也。由肩外缠至中指甲,是进行劲。由中指过手背外往里缠,通行至肩,是引劲,由远而引之于近。初发用进行劲,里收用退行劲。下体劲自足趾至腿根,进行退行皆由足。上行与胳膊异者,是自己用功,确不可移。如此,至于与敌交手,敌来侵我,先引后进,亦是确不可移。须记,右手运到九分时方停,神气更贯十分满足,此处最难形容。由起至止,须慢慢运行。能慢尽管慢,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得十分。惟能灵到十分火候,斯敌人跟不上我,反以我术为奇异,是以人之恒情也。殊不知,是先难之功之效也。又全体先斜后正,外斜内正。斜者,其形正者,其精以心中之中气运乎四肢之中,是人所不见、己我独知之地,须时时神而会之,久而自明。手足用动,要束而不散,束则神聚而凝,散则神涣而惰。总之,官骸皆听命于心,心一敬谨,手足自然如法而行。肩要压下,肘要沉下,右手领住左手,岔住腰,胳膊屈住,是乃此着最要形势。眼神随右手运,如此着,右手当令,眼神只随住右手,右手运到地位,眼神即注在右指甲上,此中指即眼视之标准。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自开时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必攻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右手与肩平,不可太低,亦不可太高,低则中气运之难,恐运不到,高则

揭膀胳膊无力,总以得中为贵。顶精领起来(顶精,心之中气领如提起)。顶精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领是领其全体精神,令其不偏不倚)就算,不可太过,过则下绷上悬,立不稳当。此是一身关键,中气之所通者,不可不知。中气上通百会,下通二十椎。此处一通,则上下皆通,全体之气脉胥通,自无倒倾之弊。脑后二股筋是佐中气之物,二筋之间其无筋处,乃中气上下流通之路。下行脊骨之中,至二十一椎止,即前后任督二脉,亦皆是辅吾之中气。中气最难名,即中气所行之路处,亦最难名。无形无声,非用功夫久不能知也。所以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即四肢中所运之中气,亦即此中气之旁流,非另有一中气。此处不偏,而后四肢之中气皆不偏。虽四体形迹呈多偏势,而中气之流于肢体中者,自是不偏。此意第可神而明之。项要端正竖起,如中流砥柱,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至倒塌,方得此势。右手运行,以右为主,为其向右应敌也。右手属阴,其运行者阴中之阳。而其所以运之者,有宰之者也。左手拳曲,左足不动,转于右手,为宾,而其实为宾中之主,为其留守全体之根基也。左手属阳,其运行之势似阳中之阴,而其所以为阳中之阴者,有主之者也。以理论之,阴阳互为其根,不可分为两橛。即以右肱论之,右半身皆属阴,其内劲由肩外缠至于指甲,由指甲外往里缠,阴阳似属两劲,其实一时并起并落,足见阴阳互根之妙。何以见之?

如对敌时敌以手来,我以手引,即引即打,非既引之后而后击之于此,足证阴阳互为其根之实。

拳之一道,进退不已,神气贯串,绝不间断。尝见人之耍拳,上着未完,即欲停止。一停止,其气断,其神散矣。即不然,此着未完,即欲打彼着,及打彼着,仍然未完,而更欲打下着之下一着,如此躁心,何能细心揣摩,而知其内劲之起落、精神之充足乎。欲速者,恒犯此病,故终无成功。打拳不惟着中情理,当潜心默会。即上着之终,下着之始,其接骨斗笋处是为过脉,于过脉处当思如何血脉贯通,不令间断。盖上着之终,必待神气十分满足而后方结得住。当结上着时,上势已足,余神流于界外,是下着之机已动于上着之末,而后下着接住上着而起,是为构。构者,下着之笋与上着之笋相接而合者也。非但合之以势,宜先合之以神,神气与上着无间,方为善于起始。所谓得势争来脉,来脉得势以下,势如破竹,无不得势。此是最关紧处。以上所言,往往重三叠四、絮语不休者,恐人未详其故,故如此。

特标左手倒转

左手运行转圈,如揽擦衣、搂膝拗步、初收、再收、披身捶、肘底看拳、指裆捶、下步跨虎,皆是倒转圈法。然初收、再收与肘底看拳,左手近上,转圈稍易;揽擦衣左手居中,与鸠尾平在左肋中间,其转圈颇难;指裆捶转圈甚微;下步跨虎左手转圈,与揽擦衣同。以上所言皆用缠丝精行之,

且是倒转圈,故难犹是手也;右手倒转甚易,故于左手倒时标之。至于左手右转,自觉容易,不必再赘,细玩前散画图自明。

取象

如揽擦衣一势,阳左阴右,阳屈阴伸,有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意,故取诸泰,此右手之象。至于左手,先画一小圈,然后左手自上而下、而左,上行而右、而下至腰盘,屈如圈,外方内圆,手岔住腰,有潜龙无用之象。据左手本位成象论之,是个静象。静极必动,自然之理。故左手已伏七日来复之机,右足随右手运行,左足不动,以固根本。

四言俚语

一阴一阳,法象昭章。屈者为阴,伸者为阳。阴阳互用,天道所藏。动静无偏,乃尔之强。

七言俚语

世人不识揽擦衣,左屈右伸抖虎威。伸中寓屈何人晓,屈内寓伸识者稀。裆中分峙如剑阁(取其圆意),头上中峰似璇玑(喻中气也)。千变万化由我运,下体两足定根基。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

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鑫 无极象图: 无极者,一物未有也,太初之上,浑浑穆穆,混混沌沌,所谓大混沌者,即此时也。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

太极象图: 太极者,生于无极也。谓太极已有形声乎?曰:未有也。未有不曰无极而曰太极,何也?然太极虽无形声,而几朕已兆,如硕果之仁,生机将动未动,特生机未足,而未出乎核之外耳。不然,天地何自而生乎?是大混沌后,阴阳虽未分,而分之机已动,一至于分,则清气上升而为天,浊气下降而为地,但此时清气犹未上升,浊气犹未下降耳,故谓之为太极。是前人上推阴阳五行之机,未生天地,无可名称,名之曰太极,而要阴阳五行已俱备矣。打拳上场后,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一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之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

第一势:金刚捣碓 成势: 1.周身精神全系于顶,故“顶劲”领起来,是在似有似无之间。 2.目不旁视,旁视则分心乱志。 3.耳不可有所听,勿听则心专。 4.颈端直。 5.左肩松下,不可上架,右肩松下。 6.心贵和平,心平则气静,心平则气和。 7.左肘沉下,须得轻轻擎住意,右肘沉下,不可稍有上架意。 8.左手腕朝上,与鼻准上下相照,右拳落左掌中,去胸五六寸。 9.气皆归于丹田。

10.腰劲贵下去,贵坚实。 11.左膝微屈,不屈则裆不开,右膝微屈,不屈则裆不开。 12.左足与右足并齐;端正平立。仆参、大钟、隐白、大敦,皆微用力踏地。 13.肾囊两旁谓之“裆”,贵圆、贵虚,不可夹住。 平素打拳,因地就势,不必拘定方向,而守一定之位置。但北辰、北斗皆在北方,学者宜心向之,承仰天机,人之中气乃有真宰。故画图以面北背南、右东左西定为准绳,以示规矩。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足容重、手容恭、头容直、目容肃、坐如尸、立如斋。 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打拳时,执事敬,自然周中规,折中矩,而视听言动,皆在规矩中矣。 未打拳时,心平气和,浑然一太极气象。 将打拳时,神恬气静至手足,动时方能躁释矜平,运我太极拳中自然之天机,而从容中礼。(拳皆有天理自然之节文) 礼曰:惰慢之气不可涉于身体,一涉惰慢,动作必溢规矩之外,百病丛生矣。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大师陈照丕的手抄秘籍(陈家沟流传)

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大师陈照丕(绩甫)的手抄秘籍 (陈家沟流传) 一,太极拳发明的源流 有人说太极拳发明于张三丰.这是毫无根据的,请问张三丰是何时何代人?是何省何县何村人?他的子孙们叫什么名字?在社会上何人练的是张三丰发明的太极拳?据我所知,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太极拳只有四大家:即陈,杨,吴,孙式. 陈式太极拳发明于洪武七年,余始祖陈卜公由山西省洪洞县迁至河南省温县陈家沟村,陈沟背负一岭,名为青风岭,彼时岭上藏匪甚多,打家劫舍,人不能安居乐业,余始祖陈卜公采取易经阴阳之理,皇帝述问,针灸大全三部书编成一太极拳,在村中设武学社,教青年们练习,保卫桑梓,地方得安.详细情况在余十六世祖陈鑫----字品三,编的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中,故不赘述. 明末清初时,余九世祖陈王庭功夫纯厚,拳艺深入化境,对陈式太极拳精益求精,教有名弟子蒋发,王庭公年老遗像蒋发侍立,现此像尚留. 清道光年间,余十四祖陈长兴,拳艺高超,编著太极拳十大要注,太极拳点头篇,太极拳用武要言.年老站立于千百人群之中,无论如何推旋,拥挤,凡近其身者,如水冲石,不抗自退。脚步丝毫不动,人称为牌位先生。教有名弟子河北省杨露蝉,数百年来,我们村练太极拳的很多,出现不少名手,现在练拳的人仍很多。杨式太极拳就是指杨露蝉教授的太极拳。杨在陈家沟学拳一住七年,昼夜无间,待拳学成后到北京传授太极拳,徒众甚多,就自立一派名为杨式太极拳。 吴式太极拳是北京吴鉴全,他是旗人,后来以吴为姓,其父名全佑,跟杨露蝉的儿子杨班侯学的太极拳,吴鉴泉是跟其父学的,吴鉴泉于1930年在上海教太极拳,徒众很多,就自立一派吴式太极拳。 孙禄堂是孙式太极拳,原学形意拳,后来跟郝如真学了一套太极拳,郝如真跟武禹襄学的太极拳,武跟河南温县赵堡街陈清平学的太极拳,陈清平是陈家十五世祖,于道光年间迁到赵堡街的,距陈沟村五华里。 现在社会上练的太极拳,各有程度不同的差异,但都有其相似之处。这是因为都是一脉相传的缘故。 二,为什么这拳名叫太极拳? 为什么叫太极拳呢?因为这趟拳是刚柔相济,结合太极阴阳相停之理(就是阴阳不偏,故名为太极拳。).什么是太极?就是包括全世界这个大圆圈,原来是一无所有名为无极,后来有了阴阳二气,故名为太极。这就是无极而后生太极。什么是阴阳二气?就是天为阳地为阴,山为阳水为阴,男人为阳女人为阴,总之太极之阴阳是包罗万象的。如果没有这些阴阳之理,世界上就会万物不存,五谷不生,世界上就没有人类。太极之阴阳岂可忽视也。 什么是太极拳的刚柔?就是动则为刚,静者为柔;开者为刚,合者为柔;发劲为刚,蓄劲为柔;气为刚,劲为柔;总之太极不离阴阳,太极不离刚柔。阳者为刚,阴者为柔,太极是阳不离阴,阴不离阳的,阴阳相停。太极拳是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柔相济。这就是这趟拳名叫太极拳的原因。 三,为什么要打太极拳? 古时发明太极拳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起打仗的作用,一个起强健身体的作用。在枪炮发明以前,学习其技击的特点是打太极拳的人所追求的主要目的。枪炮发明之后,疗病保健,增强体质就是打太极拳的主要目的了。但是即使武器发展到了今天,学习太极拳的技击,对于备战和保卫仍有其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打太极拳就是要使太极拳这个古老的拳术,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一个革命者最宝贵的当然是为革命献出一切的决心,必要时流血牺牲,在所不惜。在具备这个为革命献身的决心的前提下,怎样对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呢?只有身体健康,精力充

陈鑫太极拳论分类摘录(7)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7189491.html, 陈鑫太极拳论分类摘录(7) 作者: 来源:《少林与太极》2010年第02期 刚柔俱混,一片神行 “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故此拳不可以刚名,亦不可以柔名,直以太极之无名名之。” “当其静也,阴阳所存,无迹可见;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刚柔互运,无端可寻。” “太极理循环,相传不计年,此中有精义,动静皆无偏……开合原无定(活泼泼地),屈伸势相连(却有一定)。太极分阴阳,神龙变无方,天地为父母,摩荡柔与刚,生生原不已,奇正不寻常。乾坤如籥,太极一大囊,盈虚消息故,皆在此中藏。至终复自始,一气运弛张,有形归无迹,物我两相忘。” “阖辟刚柔顺自然,一扬一抑理循环。” “终而复始,始而复终,惟始与终,循环不穷。” “太极不过阴阳之混沦耳……泯然声臭之俱无,纤巧悉备者,化工也。浑乎雕刻之不作。” “一来一往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 “天机活泼,浩气流行,动静缓急,运转随心……至疾至迅,缠绕回旋,离形得似,何非月圆。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纯乎天则打拳皆随天机动宕,莫非自然而然,活泼泼地,太极原象,皆从吾身流露。” “人身处处皆太极,一动一静俱浑然。” “至虚至灵,一举一动,俱是太极圆象。” “圆转自如,浑浩流行,绝无滞机,每势完仍归到浑然一太极气象,绝无迹象可寻、端绪可指。” “打拳熟而又熟,无形迹可拟,如神龙变化,捉摸不住,随意举动,自成法度,莫可测度。技至此, 真神品矣。太极之理,发于无端,成于无迹,无始无终,和盘托出,噫!观止矣!拳虽小道,所谓即小以 见大者,盖以此拳岂易言哉!”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记忆口诀

王宗岳太极拳论讲解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和记忆口诀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解 《太极拳论》为清代太极名家王宗岳所著,其论点精辟,文字生动,言简意晐,字字珠玑,被历代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太极。这里需要弄清,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所谓“无极”,就是宇宙的最初状态。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形无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o”表示。其基本含义是“空”、“无”,但此时却是“无一物而包万物”。对于人体来说,无极即是虚静,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太极”,生于“无极”。“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古人在代表无极的圆圈之中画上一对旋转对称,首尾相合的黑白鱼,代表阴阳,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鱼中有一白眼珠,代表阴中有阳,白鱼中有一黑眼珠,代表阳中有阴,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祥活泼,妙趣自然,这就是太极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的高度融合就是太极。 明白了“无极”、“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我们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静”,使自己进入“无极”状态,全身心地放松, 然后静极生动,在意念的指导下,气沉丹田,主宰于腰,由内而外地按照拳架套路的要领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体会“静极生动,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开中寓合,合中寓开”;“柔中寓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内动产生外动,外动引导内动”等阴阳关系。只有经过长期的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反复练习,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开合自如,周身一家”,达到阴阳的高度统一,进入“太极”境界。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序《陈氏太极拳图说》重印本(康戈武)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序《陈氏太极拳图说》重印本(康戈武) 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自1933年由开封开明书局出版发行后,引起了武坛广泛、持续的关注。70年后的今天,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为了适应当代读者的需求,拟于近期内重印此书合订本,并邀我写点导读的话叙于书首。思之再三,谨将我读《陈氏太极拳图说》的心得概要为泛读、精读、研读,名之为《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与读者诸君进行交流。 一、以泛读明其概要 “泛读”,可以理解为泛泛地读,或者说是快速地翻阅一遍。凭此了解全书的概貌和特色,获取是否值得精读和研读的信息。 原版本《陈氏太极拳图说》分为卷首、卷一、卷二、卷三共四册。在其后出现的翻版和重印本中,有的将四卷合订为一册。该书内容可概要为四部分: 其一是陈氏太极拳架64势的练法。这部分所占篇幅最多,是该书卷一、二、三的主要内容。 其二是太极拳的基本理论。这部分内容,不仅有集中于卷首的阐述太极拳与《易》相融的图文4则和《太极拳经谱》等11篇太极拳论文,还有分散于64势各势练法图说中的拳理和拳诀。 其三是太极拳的文化基础。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于卷首,包括有40则介绍周易知识的图文和12则介绍人身经络穴道的图谱和歌诀。 其四是阐述陈氏太极拳发展脉络和时人评述陈氏太极拳的文章。包括辑录于卷首的河南西平(华)陈泮岭《太极拳谱题词》、与温县邻里相望的卫辉汲人李时灿(敏修)序、邻人杜严序和作者陈鑫的自序;附录于卷三的《陈氏家乘》(节录陈王廷以后部份)、《陈英义公传》、《陈仲甡传》、《温县陈君墓铭》、李春熙《跋》、刘焕东《后叙》,另有沁阳杜元化(育万)以订补者名义加入的《杜育万述蒋发受山西师传歌诀》一则。 通过泛读,我们发现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是一部全面介绍陈氏太极拳历史、理论、技术,以及相关知识的专著。全书有着图说详明、技理交融、以诀示要、适用面广等特色。 图说详明是《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第一个特点。此书以“图说”的形式,展示全书的内容。着墨于《易》时,易图与易理相连。介绍到经络穴位时,经络图与歌诀兼收。图说拳式动作时,不仅有整体姿势图,还有上肢运行图、下肢运行图、步位图、运动气机图、内气运行图、缠丝劲图、内劲图等;而且,不仅每一图皆附有相应的文字解说,还用线条将文字解说和身体某部相连的方式,针对性极强地图说身体各部的运动要领。藉此,将拳势图说得清晰细微,将拳理剖析得深入浅出。从这种详明的图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渴望读者能看懂、学会的心愿。 技理交融是《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第二个特点。此书在卷首中集中辑录了作者的太极拳论文,介绍了作为太极拳文化基础的易理和中医经络知识。然而,大量带有指导意义的拳术理论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都出现在与拳势相应的解说中。 例如,在解说“第一势金刚捣碓”时,作者在描述了外形运动方法、内劲运行方法,动作的攻防作用,身体各部的姿势要领后,以《总论》为标题,论述了太极拳运动的阴阳总则,指明“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进而以《取象》为标题,取象乾坤,以“乾健坤顺”、“阴阳合德”,说明运动的阴阳法则。其文云:“当其静也,阴阳所在,无迹可寻。及其动也,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阴阳皆具,是谓阴阳合德。”随后,又以5首“七言俚语”进一步描述练习“金刚捣碓”的要求。最后,注明了练习此拳势时需要注意的“百会”等穴位的位置。此外,解说文中还包含有一些习武常识。如在道德教育方面,强调

太极拳论(王宗岳)

转载《王宗岳太极拳论浅谈》 《太极拳论》为清代太极名家王宗岳所著,其论点精辟,文字生动,言简意晐,字字珠玑,被历代太极拳家奉为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要练好太极拳不可不仔细研读,深刻理解其中的内容。下面谈谈自己对这篇拳论的粗浅认识,供各位拳友参考,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太极。有不少人,打太极拳多年,你问他什么是太极,却说不出来,也就是说,是在稀里糊涂地打拳。俗话说,“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练太极,不明理,就难入太极之门,当然,就更谈不上练好太极功夫了。这里需要弄清,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 所谓“无极”,其本义是“太虚之初,天地未开,混沌未分,动静无始,元气混而归一。”也就是宇宙的最初状态。无色无象,无声无臭,无形无端,空空洞洞,混混沌沌。古人将此名之“无极”,并以“o”表示。其基本含义是“空”、“无”,但此时却是“无一物而包万物”。对于人体来说,无极即是虚静,心中一物无所着,一念无所思,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太极”,生于“无极”。“无极一动生太极,太极动静阴阳分,阴阳开合万物生,生生不息理循环。”古人在代表无极的圆圈之中画上一对旋转对称,首尾相合的黑白鱼,代表阴阳,黑者为阴,白者为阳,黑鱼中有一白眼珠,代表阴中有阳,白鱼中有一黑眼珠,代表阳中有阴,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祥活泼,妙趣自然,这就是太极图。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无极生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的高度融合就是太极。 明白了“无极”、“太极”、“阴阳”,三者之间的关系,就为我们练习太极拳指明了方向。“不入无极圈,难成太极图”,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静”,使自己进入“无极”状态,全身心地放松, 然后静极生动,在意念的指导下,气沉丹田,主宰于腰,由内而外地按照拳架套路的要领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体会“静极

陈式太极拳式要领说明

陈式太极拳式要领说明 金刚捣碓类 1、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拳式命名,主要是为了便于记忆。而所取名字,亦各有意义,大概不外以下几种规律,即象形的、说明动作的、说明作用的。 金刚捣碓取义为象形之类。式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右手握拳下捣,如古代 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至于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使名 字美化,更便于记忆。亦可证张三丰创造太极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为名。其它太极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一路共四个金刚捣碓,而动作不同。第一式共七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为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左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棚、引棚、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震脚等法。 2、左转身捣碓式名考释: 与第一捣碓同。但我加“左转身”字样,以别方向。各式太极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六个动作:眼以左前方为主,转身后方向不变,即为正前方。身法左、右、左、左、右、左凡六转。步法从单鞭末动作的左弓蹬步变左半盘步,左扑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左前棚、右收棚、左转身棚、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此式与前式不同之处,从式的结构观察,便可看出:前者是从两手下垂,两足并立的 合式变开式,又变为合式的。此式则系从手足同开的单鞭变为合式的。前式系正面接手, 对方的手、步均在我手、步里侧;此式则系对方从我左手外侧进攻,手足始终在我左外方的。 3、右转身金刚捣碓式名考释: 取名意义同前。我加“右转身”三字,以别方向,其它陈式均无此名。 要领:此式共五个动作。眼法转向右方。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上 式掩手肱捶末动作的蹬步变左半盘步、内八字马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 手法包括右侧棚、右采左按、右单列兼左转按、右足收扫、抱缠、膝打、震脚等法。

陈鑫太极拳论经典十三篇白话解(一)

陈鑫太极拳论经典十三篇白话解(一) 前言陈鑫(1849-1929)字品三,清季廪贡生,河南怀庆府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六世。其祖上得九世王庭公(1600-1680)拳法真传,累世不辍,尤以曾祖公兆、伯曾祖耀兆、祖有恒、叔祖有本、父仲甡、叔季甡、兄垚成就最大。自乾隆年间至民国中,陈世族人学拳者大多出此八人门下(加鑫本人)。有本(1780-1858)门人清平(1795-1868)后为赵堡太极宗祖,清平门人和兆元(1810-1890创和氏)李景延(1825--1893创忽雷架)武禹襄(1812--1880开武、郝、孙三派先河)皆为一代宗师鼻祖。即杨氏露禅(1799--1872)之师长兴公(陈氏十四世1771--1853)子耕耘,亦曾师事有本。仲甡兄弟(仲甡1809--1871 季甡1809--1865)终生以武功保卫乡里,卒后郡人共议以“英义”铭之! 陈鑫幼承父兄教导、精研太极拳、备明法理。因感于拳道衰微不传、遂于晚年将毕生所学“本羲易之奥旨,循生理之穴脉,解每势之妙用,指入门之诀窍,举六百年来陈氏历代名哲苦心研究之结果,慨然笔之于书而无所隐,一洗拳术家守秘之故习”---(民国21年巩县武术家刘焕东语)书成未及刊行而以老病。临终语兄子春元“此吾毕生心血,汝能印行,甚善......”昔老子西去,达摩东来,孔孟周游列国,武训乞食办学,自古圣人忧道之不传,千古同心!

考陈鑫所著,无论法理皆为其亲身之经验、体会。树人自学拳伊始,即觉书中含义极为深奥;然每有寸进及所悟,辄又觉其理原来又极平常,诚所谓:太极拳本来简单,只是被人搞复杂了!复杂到何处了?实为学人多不读书不明其理或读而不求甚解,只顾盲打瞎练,所谓“实践出真知”者,在此。不过是想当然之理耳。故先贤诫我等:学太极拳,先学读书,书理明白,学拳自然容易!树人理解:拳学经典实为学拳者行功必依之纲常而不可缺少!所谓息息相关者,岂能不知?故愚意以为学拳者必先求通达先贤所传下之理义法理,以期一动一静,举手投足间皆能符合规矩法度。 《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图文兼备,理义精详,“其于拳术之屈伸开合,即阴阳阖辟之理,反复申明,不厌求详”非但只“发前人所未发......实吾国武学动静交相养,阴阳得其平”之精髓所在!学者果能潜心研究“将见事半功倍,一日千里,裨益岂浅鲜哉!”(引语为初版时杜严敬序) 树人以一己之愚意,妄揣先贤之圣道,正是以糟粕而述精华,辞不达意处,在所不免。所以为此译文者,非为求教于高明,实欲引起学者对陈公原著之重视,正如陈公所愿:使海内同胞人人简练,揣摩不惰......又能平心静气,涵养功夫,令太极本体心领神会,豁然贯通,将见理明法备,受益无穷。斯之谓也。 2006.7.18 树人于起心灭缘斋

陈鑫等名人故居修复项目融资计划书(修改)

关于修复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季甡陈鑫等名人故居项目暨成立陈鑫太极拳法研习院的方案 一、项目简介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成为国家外交名片,成为华夏文化走向世界的桥梁。太极拳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近400年来,陈家沟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深受世界各地太极拳爱好者的景仰。现在每年有数万爱好者怀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陈家沟,拜谒太极拳列祖列宗,感受拳乡灵气,浏览风土人情。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风雨侵蚀,陈家沟大部分古建筑已不存在,目前村内大多是低矮潮湿的民居,其貌与中原地带其他村落并无二致,这让很多“朝圣者”心存失望和遗憾,亦心存刺痛。为此,我们在查证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修陈家沟历史名人故居,让古老的村落焕发新的活力,促进太极拳事业长远发展和陈家沟旅游商贸产业升级。此举不仅对促进温县产业发展,惠及当下百姓,具有现实意义,更对保护太极拳的根脉,保障太极拳事业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此次拟修复的名人故居包括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季甡、陈鑫四座名人故居。我们拟对现存的陈公兆故居加固修葺,并在陈公兆故居原址向西相连,以仿古建筑的外观,重新修建三座相连的名人故居。从东向西依次是陈公兆故居、陈有本故居、陈仲甡/陈季甡故居、陈鑫故居。四座名人故居整体位臵在太极拳祖祠对面,距离太极拳祖祠门前约60米。陈公兆故居保护面积1200平方米,三座新建庭院占地面积3600平米。新修故居与太极拳祖祠遥相呼应,风格统一。 该项目建设目的:一是陈列太极故里陈家沟民俗文化遗产、太极拳名人遗留

资料、用品,供太极拳爱好者瞻仰;二是深入研究陈鑫太极拳法精髓理论,为陈式太极拳继承和发展做出核心理论支撑;三是展示太极拳历史传承脉络及各支系发展概况,以利更好的延伸发展;四是利用得天独厚的人脉资源地理资源以及内部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现代设施,为前来研究、学习太极拳理论的全世界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五是提供弘扬推广陈式太极拳健身养生之方法,惠及众人。 该项目土地性质为住宅用地,预计征地拆迁费用约200万元,设计建造费500万元,合计投资700万元。项目实施预计历时三年,待整体规划拆迁后开工。分为拆迁、建设、装修、陈列四个阶段。 二、项目建设主体 1、项目概述 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季甡、陈鑫故居拟在原址上重新修建,坐落于陈家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内,陈氏太极拳祖祠对面,也是陈家沟古村复建的组成部分。四座故居将真实地再现曾为中国太极拳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陈公兆、陈有本、陈仲甡/陈季甡、陈鑫以及支系支脉等太极拳前辈们的生活、习拳环境,展示他们为太极拳发展所做的贡献和历史成就。管理运营主体为陈鑫太极拳法研习院。内部建设陈鑫太极拳法研武厅、多功能学术报告厅等,为喜欢探究太极拳理论的朋友提供聚会、研修的场所,使其成为太极拳理论与拳法交流传承的重要平台。 该项目虽具公益性,但服务对象定位于对太极拳理论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高端人群,以及习练太极拳多年却亟需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的爱好者,增进弘扬拓展速率。这部分服务对象主要有如下特征:一是酷爱太极拳,二是有文化,三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所以,其服务对象不同于一般的武术学校或者武

【评《陈氏太极拳图说》(下)】 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著

【评《陈氏太极拳图说》(下)】陈氏太极拳图说陈鑫著 (接上期) 四、别出心裁分“十三势”,刻意搅乱承传格局。在前面我们仅仅具体指出,陈鑫在《图说》中将“白鹅亮翅”和“搂膝拗步”划归为“第三势”,说成根据易经八卦之理而划分是胡说八道。其实,陈鑫将陈氏太极拳六十四个“拳势”(应为“拳式”,笔者注)分作“十三势”,全说成是依据易经八卦之理,不仅是胡扯,而且是别有用心的。 根据有关资料,陈王廷从千载寺学功回陈沟后,主要传其在千载寺学来的通背绵拳、108式长拳,和其本人回陈沟后新创的陈氏炮捶等外家拳(含枪刀剑)。他不但未将博公道长等所授“十三势软手”和“无极养生功”下传,而且对自己与李仲、李信兄弟共同创编的“太极养生功”共四路拳也未下传。其缘由,是否有娘家唐村李氏多人因曾系李白成闯王旗下著名“李家将”,后慑于清廷追查而明哲保身讳忌有关人和事,故陈王廷也明哲保身,而刻意低调对待与李家有关联的人和事的因素?存疑。故陈所乐(陈沟十世)、陈正如(陈沟十一世)无传“十三势绵拳”。“十三势绵拳”的陈沟传线是:陈敬柏(赵堡镇人,于赵堡镇授拳)――陈继夏(陈沟十二世)――陈秉旺(陈沟十三世)――陈长兴(陈沟十四世,陈秉旺子)、陈有本(陈沟十四世)。 陈长兴的弟子杨禄禅“十三势绵拳”功夫了得,1854年在京师获“杨无敌”称号。当年陈有本受“十三势绵拳”功夫启发(软绵绵的拳也能练出制敌实战的功夫),在“十三势绵拳”框架上,加入经柔化的家传通背缠拳的内容,并突出了“缠”法和“缠”劲,创“十三势新架”,亦即现在所称的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5式)。陈鑫(陈沟,第十六世)为了配合证

明他在《图说》中所说的陈氏太极拳,自温县始祖陈卜(陈沟第一世)以来,陈家古已有之,就需要将陈氏太极拳与名声已大振的“十三势”绵拳挂上钩,于是就别出心裁地将他所说的陈氏太极拳六十四个拳式,分作“十三势”。其实,陈氏老架一路本来共有七十五个拳式,陈家先祖从来没有将陈氏拳划分作“十三势”。套路分作“十三势”和拳架包含“十三势”,前后两个“十三势”不是一个概念。 太极拳所谓“十三势”(八门五步),从元末明初的张三丰《太极拳论》开始,历来指的是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这在陈王廷的舅舅李春茂(1568-1666,博爱县唐村人)时代就已是非常明确的。后来的杨、吴、武氏太极拳,都仍然是以“十三势”为基本拳势。特别是现在练的杨氏套路85式的拳式顺序名称,与李春茂所传的“十三势”套路的拳式顺序名称,虽相隔几百年,但几乎是完全相同的(杨氏相对多了点重复拳式),而吴、武氏太极拳也基本相同。唯独陈氏太极拳的套路拳式顺序名称,与李春茂所传的“十三势”差别很大。由此也可看出,蒋发所传“十三势”绵拳的拳式名称和顺序(通过杨式、吴式太极拳拳谱体现)与李春茂所传的“十三势”基本一致,原因是前者的师父与后者的师祖是同一个人――王宗岳宗师。 陈鑫把陈氏太极拳六十四个“拳势”(拳式),无论划分作多少“势”,都仅仅是有分节或分段的意义(前面已指出跟易经八卦卦象毫无关系)。他之所以刻意把陈氏太极拳不多不少分作“十三势”,而又刻意回避张三丰和王宗岳关于“十三势”概念的准确论述,目的是在概念上制造混乱,混淆视听,企图对世人造成“陈氏太极拳就是十三势绵拳”的假象,和“杨氏太极拳的母拳就是陈氏十三势太极拳”的错误印象,企图编造“天下太极拳出陈家”,和“十三势太极拳出陈卜”的假拳史。因此需要注意,陈长兴所传给杨禄禅的”十三势”绵拳,绝不是陈鑫所谓的“陈氏十三势太极拳”,也不是陈有本改造和传下来的“十三势新架”。

陈氏太极拳简介

太极拳 太极拳概况 太极拳,是明末清初发源于河南省温县陈家沟的一种汉族武术。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习练者通过太极拳对意、气、形、神的锻炼,使得身心和谐、愉悦、健康。目前,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人数已超过一亿人。 太极拳创始人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山西泽州(今晋城)人陈卜率全家由山西洪洞县迁居温县城北,后迁入常阳村。因陈氏人丁繁衍,家传武术在附近又大有声望,加之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久而久之,便易常阳旧名为陈家沟。至陈氏第九世祖陈王廷,因报国无门,收心隐退,在耕作之余,借《庄子》太极之名,承《易传》阴阳之要,吸纳中医养生之术,博采众家拳术之长,创编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新型拳术即太极拳。 太极拳的发展 陈氏十四世祖陈长兴,将陈王廷所编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的拳术套路,也就是现在人们所熟知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陈长兴,字云亭,著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他打破了门规局限,将陈家沟的独得之秘--太极拳传于河北永年县的杨福魁(露禅),在太极拳史上开始了第一次大发展大普及时期。 陈氏十四世祖陈有本,字道生,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著名的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萍、陈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 陈氏十六世祖陈鑫,字品三,早年习文,颇具文采。因感陈氏太极拳虽经历代口传亲授,然文字著作较少,不利广泛传播。遂费时十二年,完成《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四卷、《陈氏太极拳易象数》六卷,全面整理陈氏世代积累的练拳经验。著述以易理说拳理,引证阴阳、经络学说,以缠丝劲为核心,以内气为统帅,为陈氏太极拳理论宝库中一座引人瞩目的丰碑。他还著有《陈氏家乘》、《三三六拳谱》等拳术著作。编著《陈氏太极拳图说》。 陈氏十七世祖陈发科,是近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对发展和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了杰出贡献。陈发科,字福生,自1929年至1957年一直在北京授拳,以其刚柔相济,采、挒、肘、靠、拿、跌、掷、打兼施并用,技击精妙著称。他以与人为善、武德高尚而受到世人敬仰,教授了一批著名的徒弟,有顾留馨、洪均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李经梧、肖庆林等。其子照旭、照奎、女豫霞,拳艺很好。 陈氏十八世祖陈照丕和陈照奎对太极拳传播至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将文革时期被批为封资修、濒临失传的太极拳传授给当今著名的太极拳四大金刚陈小旺、王西安、陈正雷、朱天才和杰出女弟子陈素英等人。

陈鑫太极拳论

陈鑫太极拳论 1、心静身正,以意运动 2、开合虚实,呼吸自然 3、轻灵圆转,中气贯足 4、缠绕运劲,舒畅经络 5、上下相随,内外相合 6、着着贯串,势势相承 7、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8、含胸拔背,沉肩坠肘 9、运柔成刚,刚柔相济 10、先慢后快,快而复慢 11、窜奔跳跃,忽上忽下 12、刚柔俱泯,一片神行 13、培养本元,勤学苦练 太极拳总论 太极拳拳谱 太极拳经谱 太极拳推原解 用武要言 太极拳发蒙缠丝劲 论 论官骸十三目 1、葛手论集录 2、曷手十六目 3、揭手三十六病 4、葛手歌二首 1、心静身正,以意运动 “学者上场打拳,端然恭立,合目息气,两手下垂,身桩端正,两足并齐,心中一物无所著,一念无所思,穆穆皇皇,浑然如大混沌无极景象,故其形无可名,名之曰无极,象形也。”

“太极者,生于无极也。阴阳由微于著,循环无端,即其生生之机也。……打拳上场手足虽未运动,而端然恭正之中,其阴阳开合之机,消息盈虚之数,已俱寓于心腹之内。此时壹志凝神,专主于敬,而阴阳开合,消息盈虚,特未形耳。时无可名,亦名之曰太极。言此以示学者初上场时,先洗心涤虑,去其妄念,平心静气,以待其动。如此而后可以学拳。”“拳名太极,实天机自然之运行,阴阳自然之开合也,一丝不假强炎,强为者皆非太极自然之理,不得名为太极拳。”“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 “静以待动。”“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不矜不张,局度雍容,虽曰习武,文在其中矣。” “身必以端正为本。” “身法端凝莫侧,收敛精神,另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 “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倚,虚灵内含,故不惧他人推倒。”“不偏不倚,无过不及。” “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若兼带俯仰伸缩法,规矩方为完全合一。久练纯熟则起落进退,旋转自由,而轻重、虚实、刚柔齐发。” “打拳原是备身法,身法有正有斜,有直有曲,有顺有逆;有偏前,有偏后;有偏左,有偏右;有偏上,有偏下;有在地上坐,有在空中飞;有束往,有散开;种种身法,不可枚举,皆有中气以贯之。此临时以意会之自知。” “身虽有时歪斜,而且歪斜之中,自寓中正,不可执泥。” “间架即有时身法歪斜,是亦中正之偏,偏中有正,具有真意,有真意其一片缠绵意致,非同生硬挺霸,流于硬派。” “以心中浩然之气,运于全体,虽有时形体斜倚,而斜倚之中,自有中正之气以宰之。” “至于身法,原无一定,无定有定,在人自用,横竖颠倒,立坐卧挺,前俯后仰,奇正相生,回旋倚侧,攒跃皆中(皆有中气放收,宰乎其中),千变万化,难绘其形。”

《太极拳论臆解》洪均生

太极拳论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秤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论臆解》洪均生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解] 极是顶点、极限。加一"太"字,犹如我们习惯说的原始。我国古代所谓"太极",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变化的开始之意。无极是无的终点。说太极是由无极发生的,完全符合世界上事物发展的规律。 俗语常说:"无中生有。"一切的"有"都是从"无"中发生的。宇宙中的"有"是不可限量的。不过人的知识受到生理和环境等等条件的局限,不可能一一预先看出来。必须从不知之"无"而有所发现然后才能有所发明,进一步而有所创造,达到有所前进。发现、发明、创造、前进,又都是依靠科学知识而获得的。但这是外因,它的内因离不开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是互相矛盾,互相推动,而又互相制约的,能推动变化,所以说为"动静之机"、"阴阳之母"。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解] 这几句是说明动静的方向为开、合。开、合的限度要适当而无过、不及。尤其重要的是,它指出了动静的基本规律为"随曲就伸",正是表达出螺旋形的运动形式。 按说动静的分合,只是自然现象,"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则是科学方法。我们联系陈式太极拳的顺逆缠丝,可以体会"随曲就伸"中必然包括着自转与公转。人的动静开合,连初生的娃娃都会,同时也自然会自转和公转。这是人类的本能,也就是内因。至于开合、屈伸的无过、不及,却必须通过学与练,才能做得十分恰当。 但是,本文只讲出"无过不及",却没有说明以何处作为标准,未免使人迷惑。陈式十六代后裔陈鑫先生(字品三)在所著的《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提出:"两手各管保护半个身体,以鼻为界。"这就比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讲得清楚些。不过手部运动线路,并不经过鼻前,因此我教学生是以手心斜对心口为界。陈鑫先生又提出运动中自转的缠法有顺、逆之分。

太极拳名言名谚之精选

太极拳名言名谚之精选 一、拳理篇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经.系辞上传》 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 ——《周易》 太极无极也,万物之生。负阻而抱阳,莫不有太极,莫不有两仪。 ——《周易》 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 天人合一。 ——孟子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动一静,互为其根。 ——周敦颐:《太极图说》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陈王廷:《拳经总歌》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王宗岳:《太极拳论》 一阴一阳之谓拳。 ——陈鑫:《太极拳体用》练拳须明理,理通拳法精。 ——拳谚

无处不是圈,无处不是拳。 ——拳谚 脚踩阴阳手划圆。 ——拳谚 天地为一大太极,人身为一小太极。 ——杨潜:《大小太极解》 妙手一着一太极。 ——陈鑫:《总论拳手内劲刚柔歌》精练已极,极小亦圈。 ——陈鑫:《太极拳经谱》 有能一日用力寻,阴阳消长自有真。 ——陈鑫:《太极用功七言俚语》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拳沦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陈鑫:《太极拳推原解》 拳不敌法,法不敌功。 ——拳论 顺中用逆,逆中行顺。 ——孙剑云:《孙氏太极拳剑》 拳术一道,首重中和。 ——孙禄堂

阴阳共处一个圆,千变万化不离圆。 ——拳谚 阴阳明而手足得其用,虚实定而攻守得其宜。 ——拳沦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一王宗岳《太极拳论》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王宗岳:《太极拳论》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合虚实,即为拳经。 ——陈鑫:《太极拳经谱》一开—合,有变有常。 ——陈鑫:《太极拳经谱》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王宗岳:《太极拳论》 若言体用何为难?意气君来骨肉臣。 ——王宗岳:《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王宗岳:《十三势歌》 刻意留心在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王宗岳:《十三势歌》

太极拳名家谈太极 曹树人太极拳经典杂谈

太极拳名家谈太极曹树人太极拳经典杂谈 武禹襄先师在《太极拳论》开篇中指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要怎样去做到呢?学者大多以《十三势行功心解》中的一句话“迈步如猫行”来指导自身的运动,以求达到轻灵的要求,所以多在外型上表现出小心翼翼,造成一举一动都是缩手缩脚,其实先贤本意决非如此。察猫行轻灵敏捷而且沉稳壮键,所谓“如猫”者:当为如其轻灵稳键即求其神意,并非是类其行。今人多漫手蹑脚迹同盗贼,以此去体现轻灵,则猫的悠闲自在、从容不迫之大家风度荡然无存矣!练拳行功时待拳势展开当如行云流水。行云流水今多解释为“连绵不断”,原也不错,但在其具体行动上则表现为如山脉形势“此起彼伏”,或如蛇行之外相“节节推动”,去本意甚远。其实,“行云流水”一词原不需解释,言简意真,不但字意没有其他的隐意,形象也别无他指。只需想一下平时看到过的景象,稍加思索就不难理解。我们在注视晴空的云时,会觉得它是静止的,盯着看时好象也在移动,但要寻找这个移动迹象却又找不到,可这云确切的在运动,因为隔一会它就明显的不是处在原来的位置了。而流水呢?我们观察流动的水,最好找到一处水面上有东西处,只看东西,就会觉到东西会在不动不摇中很快就去了另外一处(下游),却无法察觉到,刚才在此处的水流到哪里去了。八卦掌门传

有一要求:练习蹚泥步时,要使身体如同水上漂木。只见水流不见木动,追求的也是这种境界。这就证明“行云流水”都是无迹可寻的运动,比拟在行动中就是取的“动而无迹”的意思。凡运动只要无迹,即便有形,也是符合自然运动规律的。即是陈鑫说的“与圣人同体,与天地合德”之“神乎运动”的运动形式:“不运动而自运动者”矣!其实运动时无形无迹。人在旁边也察觉不到,然而又确实是在运动,这个境界即为周身一家,而“被动”行功法理就是达到这个境界的正确途径。被动的意思并不是把自己置于劣势至受到压迫才能运动的地位,而是指行动过程中局部与整体,动与原动力之间的相处关系。比如手对身体来说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手的运动原动力是来源于身的,手自己是不会也是不能动的,只能是在身体的变化中使手达到了自己的运动目的,但手的运动目的在行功中又是为主的,正因为主是实的显现,宜被人注意,所以决不能有“主动、乱动、妄动”的形体及意思的丝毫表达,对于手来说,要达到目的,还不能在运动中为主,就要“被动”运行。同样的道理:身体如果想前进后退,自身也不能主动去做,而要由双脚的虚实转化去完成。这样的运动表现出来的自然的,无迹可寻,有迹也是只有行功者自己知道。被动的真正目的在于求得与自然同一的阴阳变化,是要在长期的放松退力过程中逐渐身知体悟。能退力则能松,能松自然易做到被动,被动了自然也已可随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 第一式太极起势 两脚立正站立,两臂自然下坠,头要自然正,二目平视,牙齿嘴唇微合,舌尖抵住 上颚,呼吸要自然,首先要做到意念集中,思想清静,抛弃一切思想杂念,然后,屈膝松胯,提左腿向左开半步,然后移重心,放松下沉,然后两手徐徐上升与肩平。在上升的同时,注意不要挑肩架肘,然后,再随着身体下降两手下按于小腹前,这叫太极起势。 第二式金刚捣碓 势名考释,金刚捣碓一势,取义为象形之类。势中最末一动作以左手仰作石臼, 右手握捶下捣,如古代农家舂米之状,使人顾名思义,学后难忘。金刚原系佛门护法力士,加此二字,美化名字,更便记忆。亦可证明张三丰创太极拳的说法不实。因道家创拳,决不能用佛语命名。其他流派太极拳均无此名。 要领,陈式太极拳一路共4个金刚捣碓,而动作连接不同。第一势共7个动作。眼法以正前方为主。身法左、右、左、右、左凡五转。步法从自然步变小正马步,右小盘步,左前虚步,左扑步,右侧马步,左大盘步,右前虚步,左独立步,成小正马步。手法包括前掤、引掤,进左步右双采,左挤右按,左转身化拿,右膝打裆,震脚等法。 歌诀,捣碓着法变无穷,掤采挤按学用精。马弓盘虚步十变,顺逆缠丝如游龙。 动作, 身体向左转重心向右移,两手左逆右顺缠向左上方掤,现在重心偏于右腿.动作二,两手坐腕翻掌向外加掤劲,左手变顺缠右手变逆缠,然后身体向右转重心向左移,右脚尖外摆两手变捋劲,向右后上方捋.动作三,重心移到右腿,提左腿向左前方开步,脚尖上翘,脚跟铲地滑出.动作四,身体下沉,走下弧线,向前移重心,两手向前掤划弧,左手掤于胸前,右手掤在右膝上方,然后左手向前带,然后再与右手相合,右手领着右

陈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陈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陈鑫著作和拳架在太极拳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陈沛菊太 极群Q:119781231 欢迎各位拳友加入!陈氏太极拳自陈氏第九世陈王庭创编至今,已经过了三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太极拳不仅在陈氏家族的传习中名家辈出,而且在向外传播过程中由各个优秀代表人物新创了杨氏、孙氏、武氏、吴氏的太极拳。无论在陈氏太极拳中,还是在其他流派中,太极拳名家和代表人物的出现创造了太极拳发展史上一个 又一个醒目的里程碑,确立了各自的历史地位,同时,名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和经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了太极拳的理论 和技术。在众多的太极拳名家中陈氏第十六世陈鑫首次完整的把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撰写成了文字,展现了太极拳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深的太极拳技术,从而为后人研究太极拳理论和技术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一、陈鑫著作的重要历史地位陈鑫(1849-1929),字品三,陈仲甡三子,陈氏第十六世。清末岁贡生,近代中国武术史上著名的太极拳理论家。他自幼随父习武,天资聪慧过人,深谙太极武功之精奥,后遵父命习文,文武兼备。为阐发陈氏世传之太极拳理,发愤著书立说,其主要著作有:《陈氏家乘》五卷,《安愚轩诗文集》若干卷,《陈氏太极拳图说》(原名《陈氏太极拳图画讲义》,出版时改为是名。)四卷,《太极拳引蒙入路》

一卷及《三三六拳谱》等,其中以《陈氏太极拳图说》为代表。该书从1908年动笔,其时,公已年近花甲,到1919 年完成,历时十二个春秋,书稿成时,已近古稀。十二年中,他对该书倾注了全部精力,不避寒暑,沤心沥血,多次修改,亲手抄录而不懈,其抄本有四,每稿洋洋二、三十万言,其毅力、精神确实感人。该书图文并茂,拳势取经络而通变,拳理师周易而同规,理精法密,显微阐幽,精朴悉陈,细腻明透,为拳坛理论之丰碑,武林修学之经典。多年来,此书弥传华夏,风靡海外,武林界争相宝之,东南亚、日本、欧、美各国亦见译本,实为不朽之盛业、太极拳之精典也,该书正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向太极拳高峰攀登。(参考引用: 陈氏第十九世陈立清所著《陈氏太极拳小架》--- 香港银河 出版社)二、陈鑫拳架的重要历史地位陈氏太极拳创编 和被传下来的应该只有一种练法,对陈氏太极拳的技术(大架、小架)体系的形成起着划时代作用的关键人物是陈氏十四世陈有本。陈有本(1780-1858),字道生,受业其父,太极拳炉火纯青,当时精于太极拳者多出其门,著名的有陈仲甡、陈季甡、陈清萍、陈耕耘等。他除完整保留并传下了祖传拳架外(后人称小架或小圈),且不受其限,多有创新。 他在教授族侄陈耕耘时(因其父陈长兴常年在外保镖,而求教于陈有本),为使耕耘早日功夫上身,将架型予以放大, 突出爆发力,创出了独具特色的大架拳法(后人也称为大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