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

【一】

1.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

【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溶液呈碱性

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1 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 7(选填“>”“<”或“=”),则

溶液呈酸性

方案2 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

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3.根据图回答问题:

(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4.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甲.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按着排干净,再放入滴瓶中吸取液体.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一:只有NaCl.猜想二:NaCl和HCl.猜想三:NaCl和NaOH.

以上猜想中,你觉得不合理的是.

为了验证另外两种猜想,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Na2CO3溶液猜想二成立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粒猜想一成立

(3)图乙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多选)A.该反应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中

B.a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溶质为HCl和NaCl

D.检验B点溶液的溶质先滴加足量的Mg(NO3)2,静置后再滴入少量AgNO3.

*****

5.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

(1)探究稀H2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当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色。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与NaOH 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探究上述稀H2SO4与NaOH溶液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

①根据上述反应过程中溶液变成无色,不能确定稀H2SO4是否过量,同学们又分别选取BaCl2、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并分析:

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样,滴入适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稀H2SO4过量

方案二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稀H2SO4过量

上述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填:方案一、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是:。

②你认为下列药品或方法也能确定稀H2SO4过量的有(填字母代号)。

A.加入碳酸钠 B.加入锌粒 C.加入氢氧化镁 D.测定溶液pH

【二】

1.下列各组物质,若不加指示剂则不能确定是否发生了反应的一组是()

A.锌粒和盐酸B.生锈铁钉和稀硫酸

C.二氧化碳气体和石灰水D.烧碱溶液与稀硫酸

2.为了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分别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下表中的不同试剂(药品)进行实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选项所用试剂现象及结论

A 铁粉无气泡产生,则氢氧化钠过量

B 氯化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硫酸过量

C 无色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则恰好完全反应

D 硫酸铜溶液出现蓝色沉淀,则氢氧化钠过量

3.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甲图实验,若观察到烧杯中的石灰水,说明中和反应放热。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采用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你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

4.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所示,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所示。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由图三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现象结论实验1: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证明没有NaOH 加入硫酸铜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证明含有HCl 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

加入硝酸银溶液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

有产生证明有NaCl生成中,加热蒸干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Ⅰ.有同学认为,仅通过实验2得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Ⅱ.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盐酸是否有剩余,下列可选择的试剂是。

A.Fe B.CO C.CuO D.Na2CO3

Ⅲ.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

【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现象,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

【实验探究】

(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

(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 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

【反思与拓展】

(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该实验?(填序号)

a.铜 b.氧化铜 c.紫色石蕊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写一条)。

参考答案

【一】

1. 2NaOH+H2SO4=Na2SO4+2H2O;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红色溶液呈碱性

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1)3NaOH+FeCl3=Fe(OH)3↓+3NaCl;(2)< Zn+H2SO4=ZnSO4+H2↑.

2.C

3.(1)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2)H+、OH﹣;(3)ABC。

4.(1)红;橡胶帽;空气;NaOH+HCl═NaCl+H2O;

(2)猜想三;产生气泡;没有气泡产生;(3)CD.

5.(1)红;2NaOH+H2SO4═Na2SO4+2H2O;(2)①方案二;方案一错误的原因是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钠,加入氯化钡溶液同样产生白色沉淀;②ABCD。

【二】

1.D

2.D

3. (1) 变浑浊 (2)浸入烧杯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3) 药匙、玻璃棒 (4) 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4. (1)放热;(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3)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白色晶体。Ⅰ:中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也可以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并不能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HCl。Ⅱ: A、C、D。

Ⅲ: 2NH3•H2O+H2SO4=(NH4)2SO4+2H2O。

5. 溶液由红色变无色。猜想四; 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不能共存。

(1)氢氧化钠。【评价反思】(1)pH试纸浸入溶液中。

(2)BaC1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

【反思与拓展】(1)反应物的量。(2)bc。(3)腐蚀下水道。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中和反应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 【一】 1.在《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课上,某同学向盛有约2mL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没有观察到现象。请教老师后,他发现自己在滴加稀硫酸前忘了加入酸碱指示剂,导致无法判断反应情况,于是他对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进行探究。 【探究目的】探究试管中溶液的中和程度。 【实验原理】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做出猜想】猜想l:氢氧化钠未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 猜想2:氢氧化钠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 猜想3:氢氧化钠完全反应、硫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另用试管取该溶液1~2mL,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溶液变溶液呈碱性 溶液不变色溶液呈酸性或中性 【分析思考】(1)若溶液呈碱性,向试管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FeCl3溶液,将产生红褐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滴入酚酞后溶液不变色,为进一步确定溶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 方案1 用pH试纸测其酸碱度,若pH 7(选填“>”“<”或“=”),则 溶液呈酸性 方案2 加入金属锌,若有气泡产生,则溶液呈酸性,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如图表示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入液体体积的变化曲线及相关的实 验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 B.当滴入液体体积为5mL时,烧杯内溶液呈酸性 C.当滴入液体体积为7mL时,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当滴入液体体积为9mL时,烧杯内溶液中的微粒有2种 3.根据图回答问题: (1)加入稀盐酸至过量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2)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3)验证反应后溶液中稀盐酸有剩余,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取样,加入CuO粉末 B.取样,滴加NaOH溶液 C.取样,加入CaCO3粉末 D.取样,滴加AgNO3溶液 4.某班同学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甲同学实验操作如图甲. 在烧杯中加入约5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色.使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要先按着排干净,再放入滴瓶中吸取液体. 接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再用玻璃棒搅拌,发现溶液为无色,于是甲同学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对甲同学的结论提出了质疑,并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Fe3+、Cl-、SO42-B.H+、NH4+、Al3+、SO42- C.H+、K+、OH-、HCO3-D.Mg2+、Cl-、OH-、NO3-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同一溶液中,离子之间不能相互反应生成难溶物、水和气体,即反应不共存,共存不反应,根据此原理解答此题 【详解】 A、Na+、Fe3+、Cl-、SO42-中Fe3+为黄色,故不符合题意; B、H+、NH4+、Al3+、SO42-能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故符合题意; C、H+、K+、OH-、HCO3-中H+和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D、Mg2+、Cl-、OH-、NO3-中Mg2+和OH-会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故不符合题意 【点睛】 该题为离子共存题,判断离子共存的思路:先看题干是否有指定的条件,再看离子间能否反应。 2.“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化学性质,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X是下列物质中的()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钙 D.氢氧化钾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X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A.硝酸钾不与稀盐酸反应,故A 错误;B.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与氧化铁均属于金属氧化物,故B错误;C.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且碳酸钙属于盐,故C正确;D.氢氧化钾能与稀盐酸反应,属于碱,与氢氧化钠类别相同,故D错误;故选C。 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鉴别的是() A.CuS04 KNO3 HCl Na2S04B.NaOH NaCl HCl FeCl3 C.NaNO3 HCl Na2S04 H2S04D.K2CO3 H2S04 CaCl2 Na2C03 【答案】B

九年级化学综合探究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综合探究测试题-中考复习 【一】 1.2019年5月,187个国家签署了限制塑料废物交易协定,应对“白色污染”挑战。已知某种塑料的组成元素中有碳、氢两种元素,还可能有氧、氯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了测定其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①无水氯化钙固体可做干燥剂;②有机物中的氯元素燃烧后通常转化为氯化氢。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过程中,在装置C中观察到现象,证明该塑料样品中含有氯元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浓硫酸的作用是,反应后E装置增加的原因是。 【记录数据】6.25g样品在A装置中充分燃烧,反应产物被完全吸收后,测得相关实验数据如表。 装置 B C D E 反应后装置增加的质量/g 1.80 3.65 0.09 8.80 【分析与结论】根据以上数据分析与计算,6.25g样品中氢元素的质量为g,氧元素的质量为g,该塑料样品的组成元素是。 【反思评价】电炉加热前要先通一会儿氧气,目的是。2.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OH、K2CO3、K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推断原固体粉末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3)能区别K2CO3溶液和NaCl溶液的试剂是(填标号)。 A.NaOH溶液 B.盐酸 C.酚酞溶液 D.NaNO3溶液

3.某同学进行如图两个实验。 (1)甲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把甲、乙反应后的溶液倒入同一烧杯,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他决定对白色沉淀的成分进行探究。【查阅资料】硫酸液不溶于酸。 【提出猜想】白色沉淀为:Ⅰ.;Ⅱ.Mg(OH)2和BaSO4;Ⅲ.Mg(OH)2和MgCO3。 【实验方案】 【拓展与思考】如果猜想Ⅲ成立,产生此结果的原因是做甲实验时 ; 上述白色沉淀的成分不可能出现的组合是Mg(OH)2、MgCO3和BaSO4, 原因是:。 ***** 4.碳酸钠在生产和生活中都有重要的用途。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碳酸钠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试管①中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2)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盐化学性质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 【一】 1.我国大部分地区深受酸雨的危害,煤燃烧产生的S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SO2与水结合生成弱酸性 亚硫酸(H2SO3)。 已知:H2SO3易分解生成水和SO2,也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或稀硝酸反应生成H2SO4;H2SO3和SO2都能使红色的品红溶液褪色。 (1)酸雨是pH小于______的降雨。 (2)常用脱硫方法减少废气中的SO2,以生石灰(CaO)为脱硫剂,高温下与废气中的SO2与O2化合生成CaSO4,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盐与HCl或H2SO4反应制备SO2,Na2S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鸿同学利用中和反应的原理,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酸雨(pH约为3)中加入足量的KOH,并就反应后混合溶液的中盐成分进行如何探究: 【提出猜想】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盐的成份是什么? 【进行猜想】猜想1:只有K2SO3猜想2:___________ 猜想3:既有K2SO4,也有K2SO3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步骤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 1 各取2mL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分别加入A、B两只试管 2 向A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随即滴入几滴红色品 红溶液证明含有K 2SO3 3 向B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有白色沉淀,后有气体产生,沉淀部分溶解,证明含有K2SO4,则猜想3成立 2.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A.B.

中考化学培优专题复习综合题练习题附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综合题 1.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学习的重要知识,并且它们具有广泛的用途。 (1)下列关于酸、碱、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酸与金属都能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B 能够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叫做中和反应 C 酸和碱都含有氢元素 D 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2)酸和碱之间能够发生中和反应,康康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溶液变为无色,测得反应后溶液的 pH=6,则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3)某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该固体成分,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 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C 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 A 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 C 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A中有氢氧化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 50 g 稀盐酸加入 50 g 氢氧化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85%。试计算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HCl + NaOH = NaCl + H2O H+和Na+碳酸钠和硝酸钡硝酸钠可取少量滤液C于试管,加入过量的氯化钙,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 8% 【解析】 【详解】 (1)A、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氢前面的金属能和非氧化性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选项A不正确; 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选项B 不正确; C、酸电离时一定生成氢离子,碱电离时一定生成氢氧根离子,故酸和碱中都含有氢元素,选项C正确; D、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要遵循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即有水、沉淀生成或有气体放出,并不是任何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九年级化学酸碱中和反应专题练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酸碱中和反应专题练习(附答 案) 题目 1. 请问NaOH属于强碱还是弱碱? 答:强碱 2.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物质的是( HCl、NaOH、Na2CO3、NH3) 答:HCl 3. 以下哪种物质可以中和盐酸? A. NaOH B. HCl C. NH3 D. H2SO4 答:A 4. 常见的化学中和反应有哪些? 答: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5. 酸碱反应中,如何判断产物是中性物质、酸性物质还是碱性物质?

答:当反应产生的物质的pH值为 7 时,称为中性物质;当反应产生的物质的pH值小于7时,称为酸性物质;当反应产生的物质的pH值大于7时,则称为碱性物质。 6. 某次实验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时,加入Na2CO3溶液后,反应中间的现象是什么? 答:放热 7. 某次实验进行酸碱中和反应时,加入Na2CO3溶液后,反应条件是什么? 答:酸性条件 8. 将氢氧化钠固体倒入盛有氯化铁(III)溶液的中,会发生什么反应? 答:生成氢氧化铁(III)固体。 9. 啥是自中和? 答:酸或碱在水中的浓度相等时发生的中和称为自中和。 10. 什么是半中和? 答:强酸或强碱与弱酸或弱碱反应,只中和其中的一部分,而不完全中和的反应称为半中和。 答案 1. 强碱

2. HCl 3. A 4.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5. 当反应产生的物质的pH值为 7 时,称为中性物质;当反应产生的物质的pH值小于7时,称为酸性物质;当反应产生的物质的pH值大于7时,则称为碱性物质。 6. 放热 7. 酸性条件 8. 生成氢氧化铁(III)固体。 9. 酸或碱在水中的浓度相等时发生的中和称为自中和。 10. 强酸或强碱与弱酸或弱碱反应,只中和其中的一部分,而不完全中和的反应称为半中和。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随堂测试含答案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响》随堂测试 含答案 要对知识真实的精晓就一定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下边 是查词典化学网为大家带来的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 应》随堂测试含答案,希望大家经过这个能真实的对知识灵 活运用。 一、填空题 1.查验溶液的酸碱性能够使用______________,表示溶液的酸碱度能够用 ______________表示 ;测定溶液的pH 能够使用______________。 2.向盛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成 ____________色,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向此溶液中渐渐滴加稀盐酸,其实不停振荡,直至试液恰巧无色时, 溶液呈 ______________ 性, pH______________; 持续滴入稀HCl ,溶液呈 ______________色, pH______________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______________反响,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三支试管里分别盛有少量的 A 、B、C 三种无色溶液,都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 A 溶液呈淡紫色, B 溶液呈蓝色,C 溶液呈红色。则 A 、B、C 三种溶液的pH 由小到大的次序是___________ 。 4.农作物一般适合在pH 为 4~8 的中性或靠近中性的土壤里

生长,为测定某农田土壤的酸碱性,取来适当土样,请达成 其 pH 的测定。 (1)把适当土样放入烧杯,并______________; (2)用 ___________ 蘸取少量土壤浸出液滴在_________上 ; (3)将其与 _____________比较,即可测得土壤的酸碱性。 二、选择题 5.(2019 年北京, 17 题 ) 以下是人体中几种体液的正常pH ,酸性最强的是 A.胆汁 ( ) B.唾液 ( ) C.血液 ( ) D. 胃液 ( ) 6.下表所列为一些食品的近似pH ,关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品是 柑桔苹果牛奶玉米粥 3.0~ 4.02.9~3.36.3~6.66.8~8.0 A. 柑桔 B.苹果 C.牛奶 D. 玉米粥 7.2019 年天津 )某同学用 PH 试纸测定平时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他的实验记录必定错误的选项是( ) A. 肥皂水 PH=10 B. 纯碱溶液 PH=11 C.橘子汁 PH=4 D. 食醋 PH=7 8.以下操作致使原溶液pH 降低的是 A.往稀酸里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答案及解析 1.(5分)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 为,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左 (2)氯化钠 HCI NaOH+HCl=NaCl+H O 2 【解析】(1)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稀盐酸呈酸性,使酚酞不变色。所以开始时左管溶液呈红色。 (2)无色酚酞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均呈无色。所以“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说明溶液可能为酸性或中性。因此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氯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生成物),可能含有的物质是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I。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 O。 2 【考点】酸碱的性质 2.实验小组探究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规律,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事实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B.b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C.a点时的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D.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 【答案】BC 【解析】该实验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是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b点的pH 等于7,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a点时,溶液pH大于7,呈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c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说明溶液中的溶质还有过量的HCl. 3.(2014广西南宁)在2014年南宁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含答案)

中和反应 一、中和反应 【实验10-9】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 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见下图) 现象:溶液逐渐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释:产生以上现象是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HCl+NaOH====NaCl+H2O 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氯化钠,没有明显现象,所以该反应要借助指示剂来观察反应进行的程度。这是因为酚酞遇到碱溶液时显红色,遇到酸或中性溶液时显无色。通过酚酞颜色的变化,证明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中性的盐。 该反应的微观解释如下图所示: 除了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外,其余的酸和碱也都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如: 2HCl+Ca(OH)2====CaCl2 +2H2O 氯化钙 H2SO4+2NaOH====Na2SO4+2H2O 硫酸钠 以上三个反应的生成物:NaCl 、CaCl2、Na2SO4三种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这样的化合物叫做盐。 状元笔记 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加入酚酞溶液的作用是帮助判断反应是否发生以及何时进行完毕。当红色刚刚消失时,反应恰好完成。 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生活中常见的盐还有CuSO4、KCl、CaCO3、Na2CO3、KMnO4等。 以上反应的共同点是: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像这样: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 从上图可以看出,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即H++OH-====H2O。

溶液中的溶质是酸中酸根离子与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的盐。 状元笔记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就不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 【示例】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O2+2NaOH====Na2CO3+H2O B.CuO+H2SO4====CuSO4+H2O C.KOH+HNO3====KNO3+H2O D.Fe+2HCl====FeCl2+H2↑ 解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生成物一定是盐和水。对以上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可知,只有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很重要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在土壤里,由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有机酸、土壤风化产生的酸性物质以及空气污染造成的酸雨等,都可以使土壤呈酸性,从而不利于作物的生长。这时,在土壤中使用适量的碱,如熟石灰,可以中和土壤中的酸,从而利于作物的生长。 状元笔记 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氢氧化钙而不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太强。 2.处理工厂的废水 工厂的废水常显酸性或碱性,若直接排放会造成水污染,所以需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碱性污水需用酸来中和,酸性污水需用碱来中和。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常含有硫酸等酸性物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改良。 反应方程式为 Ca(OH)2+H2SO4====CaSO4+2H2O。 3.用于医药卫生 人的胃液因含有盐酸而呈酸性,当胃液的pH为0.9~1.5时,有助于食物消化。如果胃酸过多,超出正常pH范围,会很痛苦,需服用碱性药物如Mg(OH)2、Al(OH)3等,使碱与胃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无毒中性物质,从而调节胃酸的pH达到正常范围。反应方程式: Mg(OH)2+2HCl====MgCl2+2H2O Al(OH)3+3HCl====AlCl3+3H2O。 另外,当我们被蚊虫叮咬后,由于这类昆虫的分泌物是一种酸性物质,会使我们感到又痛又痒。这时你可以涂上稀氨水、肥皂水或牙膏等物质来消痛止痒,因为这类物质是碱性的,可中和昆虫分泌的酸。 状元笔记治理胃酸过多不能用熟石灰或烧碱,因为这两种物质腐蚀性强。一般用无腐蚀性的碱如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或碳酸氢钠等。涂抹皮肤时也要注意不要用腐蚀性太强的氢氧化钠溶液。 【示例】食用松花蛋时常感到有涩味,这是因为制作松花蛋的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等原料。为了减轻涩味,可在食用松花蛋时添加某种调味品,这种调味品最好是() A.食盐 B.食醋 C.香油 D.味精 解析:由题中给出的信息“在制作松花蛋的过程中用到了熟石灰和纯碱”,熟石灰是碱,纯碱溶液显碱性,

初中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复习联考化学试卷(附答案)

初中九年级下学期中考复习联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总分50分) 一、单选题(1至10小题每小题1分,11至15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下列精彩的文艺演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B.人造云雾C.音乐喷泉D.灯光闪烁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 B.石蜡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实验的重要保障,下列做法中,不合理 ...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 B.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溶液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做氢气燃烧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都是由相同的原子构成的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原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再分 5.全球海洋战略发展进入有“钛”则强时代。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B.B.图中n的值为8 C.钛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 D.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硬水经过活性炭吸附、过滤可变成软水 C.明矾净水的作用是杀菌消毒D.地球表面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7.生活处处有化学。厨师炒菜时一般会将料酒和食醋同时加入,这样会使菜品香美可口,原因是食醋中的醋酸(又称乙酸)能与料酒中的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H3COOC2H5)。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乙酸乙酯是有4 个碳原子、8 个氢原子和2 个氧原子构成的 C.乙酸乙酯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 :2 D.乙酸乙酯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8.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甲表示反应前的状态,乙表示反应后的状态。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中只有单质B.乙中原子总数比甲中少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原子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 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利用实验室中的相关药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实验用到的三种金属丝均已打磨干净):①稀盐酸、铝、铜、银①硫酸铝溶液、铜、银①硝酸银溶液、铝、铜①硫酸铜溶液、铝、银①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铜;其中能验证铝、铜、银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 A.①①①B.①①① C.①①①D.①①①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单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C.铁丝生锈质量增大,蜡烛燃烧质量减小,所以这些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1.如图是A、B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物质A 的溶解度大于物质B 的溶解度 B.t1①时,把15gA 放入50g 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65g 溶液 C.将A、B 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①升温至t3①时,溶质质量分数A>B D.物质A 中混有少量的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1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四种物质在一定的 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如下图所示,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丁可能是氧化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完整版)初三化学中考复习题及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K 39 Ca 40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Ba 137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炭燃烧B.切割金属 C.滴水成冰D.汽油挥发 2.泉城济南,山清水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中,不.利于 ..环境保护的是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B.严禁麦收后焚烧小麦秸秆 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D.欢度春节时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3.饮食健康是大家比较关心的话题。下列做法中,对人体无害 ..的是 A.肉类制品添加大量的防腐剂B.煲汤时放入适量的加碘盐 C.种植蔬菜喷洒剧毒农药杀虫D.生产豆芽时加入高效增白剂 4.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 B.滴加液体 C.取用块状固体 D.稀释浓硫酸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原子中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C.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是质子和电子 D.原子如果得到或失去电子就变成离子 6.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品:①“飞火流星”足球②铝合金门窗③橡皮塞④大理石板 ⑤羊毛衫⑥铅笔芯⑦保鲜膜,主要是由有机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③⑤⑦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⑥⑦ 7.森林着火时,救火员开辟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 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 C.隔离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8.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化工厂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酸雨 C.使用车用乙醇汽油,防止温室效应 D.用土填埋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9.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探究综合测试题-中考复习 【一】 1.小忻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铁架台等仪器省略)制备CO2和验证CO2能与NaOH反应。 (1)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 (2)请补充画出装置C中a、b导气管 (3)小意分析实验后,发现此装置有明显不足,至少应添加一后冼气瓶F,你认为应该在_____(填装置编号)之间加入装有______(填试剂编号)洗气瓶F。 a.浓NaOH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NaHCO3溶液 d.饱和Na2CO3溶液 (4)打开止水夹K1,检查气密性,加入药品开始实验,当观察至装置E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确定装置C收集满CO2 (5)当装置C中收集满CO2,关闭止水夹K2,把注射器D中的5mL浓的氢氧化钠压入到装置C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平同学认为证明CO2与 NaOH反应,还应把注射器内D中浓NaOH溶液换成________,再做一次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CO2能否与H2O反应。滴加盐酸,待试管乙中液体变红后,将其加热至沸腾,红色 不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逸出的气体只含CO2 B.乙中液体变红,证明CO2能与水反应 C.加热后红色不褪去,说明碳酸受热不分解D.欲达到实验目的,可将盐酸改为稀硫酸 3.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气体跟碱溶液反应的实验装置,其中所示的实验现象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2019年中考化学总复习冲刺高频考点有关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有关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探究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以下实验: 【探究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1)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2)甲同学设计实验:向一定量氢氧化钠固体中倒入20mL 4%盐酸,用温度计测量反应前后各溶液的温度。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___。 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 【探究二】盐酸与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 如图是丁同学在20℃、基本隔热条件下利用温度传感器,分别测定向20mL水和2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各倒入20mL 13.7%盐酸的温度与时间变化曲线。 实验测得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稀释时温度变化不大,可忽略不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___;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你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其理由是___。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答案为:NaOH+HCl=NaCl+H2O; (2)乙同学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其理由是: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也升高;故答案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也升高; (3)实验2:向20mL5%氢氧化钠溶液中倒入20mL水,测定稀释前后溶液的温度;实验3: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故答案为:倒入20mL水;把20mL4%盐酸和20mL5%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测定混合后溶液的温度;

(4)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实验3溶液升高的温度远大于实验1与实验2溶液升高的温度之和,由此能得出的实验结论是:①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时,温度升高;故答案为:①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②氢氧化钠与盐酸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 (5)18.0秒后,曲线①逐渐下降的原因是: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故答案为:盐酸的浓度很稀,不再放热; (6)比较曲线①和曲线②,我认为13.7%盐酸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其理由是:因为温度升高;故答案为:放热;因为温度升高; 2、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7.3%的稀盐酸来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1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6g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滴管慢慢滴入7.3%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它们之间发生了中和反应,且恰好完全反应.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20g.

九年级化学酸碱中和反应知识点总结及习题(有答案)

第一课时:常见的酸 一、引入 1、食醋为什么会有酸味? 2、苹果、橙子、柠檬葡萄等这些水果为什么都有酸味? 二、酸碱指示剂 检验物质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 醋 变红色 盐 酸 变红色 石灰水 变蓝色 NaOH 溶液 变蓝色 1、指示剂的概念 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常见的有: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检验物质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 醋 不变色 盐 酸 不变色 石灰水 变红色 NaOH 溶液 变红色 2、变色规律: 酸溶液 碱溶液 石蕊试液 变红色 变蓝色 酚酞试液 不变色(无色) 变红色 酸酚无,碱酚红。 ②注意: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可使指示剂变色,而不是说指示剂使酸性溶液或碱性溶 指示剂 溶液

液变色。 3、指示剂的应用 酸碱指示剂主要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如实验桌上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液体要检验是酸性溶液还是碱性溶液,可用试管取少量溶液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如果显红色证明是酸性溶液,如果显示蓝色证明是碱性溶液。 4、指示剂的替代用品 酸碱指示剂除了常见的石蕊和酚酞外,还有其他的植物色素,可以用作石蕊和酚酞的 代用品,如牵牛花,月季等。 几种植物花朵的酒精浸出液在酸碱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三、练习: 1、失去标签的三瓶无色液体,分别是稀H 2SO 4、蒸馏水、NaOH 溶液,能把它们一次性区分开的试剂是 ( C ) A. 酚酞 B. 铁片 C. 石蕊试液 D. 二氧化碳气体 2、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柠檬汁显( A )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D .无法确定 第二课时:常见的酸的性质 一、浓硫酸和浓盐酸物理性质的比较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 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课堂达标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单元课题二《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一、选择题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2.中和反应在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应用不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B.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处理印染厂含碱废水 3.某实验小组将Ba(OH)2溶液逐滴滴入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加入的Ba(OH)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溶液为酸性B.b点恰好完全反应 C.c点溶液的溶质为硫酸D.b、c两点沉淀质量相等 4.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菠萝pH=4.1B.木瓜pH-5.5 C.草莓pH=3.2D.柠檬pH=2.3 5.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 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 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6.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2HCl=CaCl2+2H2O B.Fe2O3+6HCl=2FeCl3+3H2O C.Na2CO3+2HCl=2NaCl+H2O+CO2↑D.Ca(OH)2+CO2=CaCO3↓+H2O 7.云吞面是我国南方的一种小吃,俗称“碱水面”,因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碱水”(呈碱性的物质)而略带涩味。为减少涩味,在吃云吞面时,最好蘸点下列哪种物质 A.食醋B.花生油C.食盐D.白酒 8.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9.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 A.食盐水(pH≈7 )B.牙膏(pH≈9)C.肥皂(pH≈10 )D.米醋(pH≈3)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综合题试题及答案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如图所示的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观察小灯泡发生的现象是 A.逐渐变暗 B.逐渐变暗,直至熄灭 C.逐渐变暗,直至熄灭,最后又逐渐变亮 D.逐渐变亮 【答案】C 【解析】 【详解】 溶液中导电微粒是自由移动的离子,烧杯中盛有氢氧化钡溶液,当开关闭合后,不断加入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逐渐减少,溶液的导电能力逐渐减小,会观察到逐渐变暗,直至熄灭;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硫酸,溶液中硫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断增多,导电能力增强,最后又逐渐变亮。 故选C。 2.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A.CaCO3粉末 B.MgCl2溶液 C.KNO3溶液 D.石蕊试液 【答案】D 【解析】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各一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D. 石蕊试液,遇稀盐酸变红,遇澄清石灰水变蓝。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3.分类是学习化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按单质、碱、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氢氧化钠、冰水混合物 B.液氧、纯碱、过氧化氢 C.氮气、熟石灰、生石灰 D.生铁、酒精、干冰 【答案】C 【解析】A.空气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钠属于碱;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故A错

误;B.液氧属于单质,纯碱属于盐,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氮气属于单质,熟石灰属于碱,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生铁属于混合物;酒精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碱;干冰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 4.中和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一定无关的是( )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用稀硫酸处理印刷厂的碱性废水 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 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骚扰疼痛 【答案】C 【解析】 A、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B、用稀硫酸处理印染厂的碱性废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C、用含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油污,是氢氧化钠与油污反应,该反应不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正确; D、在蚊虫叮咬处抹稀氨水以减轻瘙痒疼痛,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错误。 5.如图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B点之前滴加BaCl2溶液不会产生白色沉淀 C.表示的是将NaOH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OH=Na2SO4+H2O 【答案】C 【解析】 A、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选项说法错误; B、A-B两点间的任意溶液中均含有生成的硫酸钠,硫酸钠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加BaCl2溶液都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图象可知,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减小到大于7,可知原溶液显酸性,然后不断的加入碱性溶液,

2021年化学中考复习系列中和反应

化学中考复习系列中和反应 进门测试: 1.氢氧化钙的俗称是() A.烧碱B.消石灰C.纯碱D.生石灰 2.农业生产中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烧碱B.熟石灰C.氯化钾D.硝酸铵 3.冬春季节,园林工人会给许多树的树干刷一段石灰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石灰浆属于溶液 B.石灰浆的主要成分是CaO C.石灰浆可以防止树木上的害虫生卵 D.一段时间后树干上的白色物质是Ca(OH)2 4.如图表示化学反应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其中X表示稀盐酸或稀硫酸,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可能是紫色石蕊试液B.b可能是氧化物 C.c可能是单质D.d可能是单质 5.(2019•昆山市一模)下列有关氢氧化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D.氢氧化钠常用于造纸、炼油和橡胶工业 6.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①中的现象是,反应后试管②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写离子符号)。 (2)试管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中发现试管④中固体全部溶解,试管⑤中产生白色沉淀,接着向试管⑤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则试管④中的溶质有;图2中a~b段对应溶液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多元导学: 蚊虫叮咬之时,在蚊子的口器中分泌出一种有机酸(蚁酸),在家庭中可使用浓肥皂水涂抹,可迅速止痒。

互动精讲: 知识点一、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知识梳理】 一、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的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钙、硫酸和氢氧化钠之间均能发生中和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H+和碱中的OH-结合生成水的过程,即H++OH-→H2O。由此可 知H+和OH-在水溶液中不能共存。 3.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即用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1)实验过程:取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于烧杯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盐酸,并用玻璃 棒不断搅拌,至溶液刚刚变为无色为止。 (2)实验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红色变浅,最 终变为无色,手摸烧杯感到发烫。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综合题含详细答案 一、初中化学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1.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稀盐酸B.氢氧化钠C.铁粉D.银粉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若要从硫酸铜中获得金属铜,得通过置换反应,将废液中的铜置换出来。铁的活动性强于铜,可以使用铁粉置换废液中的铜。选C。 考点:金属活动性;置换反应。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且位置越靠前,反应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下列物质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减小的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浓盐酸D.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浓硫酸由于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B选项氯化钠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变化不大;C选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减小;D选项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增加;故答案选择C 考点:常见酸碱盐的性质 3.苯甲酸(C6H5COOH)是一种酸,可用于食品防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B.苯甲酸能和铜反应产生氢气 C.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D.在食品中可以大量添加苯甲酸以延长保质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苯甲酸溶液属于酸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A错;B、铜排在了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故B错;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苯甲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D、防腐剂要放入适量,不能大量使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故D错,故选C。 考点:考查酸的化学性质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化学原理不相符的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