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一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一章整理复习题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历年考题编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

A.新闻

B.揭帖

C.牌报

D.进奏院状2.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A.诏书B.烽火C.木铎4.直到唐朝才出现的传

播工具是()

A.语言

B.文字

C.进奏院状

D.京报D.明代D.朝报

3.秦、汉时代,中央向地方发布新闻的媒介是()

5.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民间抄传的报纸是()A.邸报B.

小报C.京报6.中国古代报纸的通称是()

A.进奏院状

B.朝报

C.邸报7.在宋代,“新闻”一词还被用来代称()A.邸报B.小报C.朝报

D.状报

D.小报

D.宫门抄

()

A.邸报

B.小报

C.朝报

D.京报11.小报产生在()A.北宋

B.南宋C.明末

D.清初D.电子扫描

10.乾隆朝中期以后,朝廷解禁,允许抄印官报内容的报纸在民间出售,这种民间报坊的新闻出版物是

1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开始的时期是()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3.唐朝人孙樵所称的“开元杂报”可以归属于()A.露布B.进奏院状C.朝报14.“新闻”概念的出现是

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15.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出现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7.唐代手写新闻——封建官报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D.观察使牒

A.邸报

B.朝报

C.进奏院状

D.小报

D.枢密院抽检制度

18.在宋代,中央政府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称为()。A.进奏院制度B.“定本”制度C.“承发朝报保头人”制度19.可

以称为我国最早新闻检查制度的是()A.书同文制度B.进奏院制度C.定本

制度20.南宋时期实行的邸报审稿制度可称为()A.定本制度B.内探制

度C.台谏制度21.明、清民间报房翻印的邸报稿件,人们把它称为()

A.朝报B.京报C.小报D.邸报22.清代民间报房所出京报的内容

基本上是()

A.任免、奖赏、奏折等B.章奏、起居注、辕门抄等C.谕旨、小抄、章奏等D.宫门抄、上谕、章奏等23.真正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形成

是在()A.语言产生之前B.语言产生之后C.文字产生之后24.邸报开始

采用活字印刷的朝代是()A.唐B.宋C.明

D.汉

D.报纸产生之后D.保头制度

D.朝报制度

25.清代政府许可、民间报房印行的古代报纸是()

A、京报

B、露布

C、状报

D、邸钞26.清朝咸丰年间,向朝廷上奏折

请求刻印邸报的官员是()A.张芾B.赵升C.周麟之D.王安石

27、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以笔画比较简单的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

文字,结束了各国文字异形混乱的情况,这项命令就是

A.“书同文’’政策

B.“画同文”政策

C.“笔同文”政策

D.“字同文”政策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

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

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晚

清民间报房出的京报内容基本上是()A.宫门抄B.上谕

C.章奏D.编辑评论

E.记者报道

2.中国古代报纸的名称有()A.进奏院状B.邸报C.朝报

D.《京报》E.《新闻报》

3.报纸产生前我国的新闻传播形式主要有()A.口头B.文字C.广播

E.电影

4.清末朝廷制订的报刊法规有()

A.《大清印刷物专律》

B.《报章应守规则》

C.《大清报律》

D.《报纸条例》

E.《出版法》5.我国古代的新闻传媒主要有()A.朝报B.邸报C.小报

D.京报E.外报D.电视

6.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有()

A.进奏院状B.诏书C.露布D.小报E.京报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开元杂报”

2.定本制度

3.进奏院状

4.古代小报

5.辕门抄

6.宫门抄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题

1.《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内容:不党:(1)各国都有党派,中国也有。承认党派但是不与任何党派有关联。 但这并非中立之意,基于中国的现实而言,原则上等视各党,纯粹以 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没有任何偏见与成见。 (2)以国家利益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一视同仁。 不卖:(1)不以言论做交易。保证言论的独立,不为金钱左右。 (2)不接受任何政治性质的资助。 不私:(1)没有任何私人所途,并无私用,向全国开放,为民众的喉舌。 不盲:(1)一知半解,为之盲信;随声附和,为之盲从。 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为盲争;感情冲动,不是详求,是为盲动。 (2)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对事理调析透彻,遇事头脑冷静,明辨是 非,实事求是。 评价:四不方针是中国资产阶级报界实际发展的理论总结,也是本身发展的理论总结。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否定了以金钱为背向的奴才报纸,同时也区别于商业报纸的“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八字方针。 2.《大公报》文人论证 以报立言(文人参与政治,议论政治的主要途径)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基本目的:参政 3.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何屡禁不止 特点:(1)以刊载新闻和时事性政治资料为主的不定期的非官方报纸。 (2)起始于北宋,盛行南宋,隐现于明清。 (3)始发包括邸吏,使臣,中级官员,从使书籍印售工作的“书肆之家”。 (4)信息比较灵通,新闻时效性强,多为中枢部门公开“朝廷机事”。 (5)读者范围广。 (6)手写或者印刷。 原因:(1)说明小报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求,它的发行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因而是据有一定生命力的。 (2)首先是以民间报纸的身份出现的,打破了官翻报纸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垄断,打破了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突破了朝廷对内容行的限制;突 破了对编辑内容的审查(自采自编);突破了朝廷的传报,抄写之后直 接售卖(突出商品性)。 (3)其编发者主要动机在于获利,因为突破了官报作为政府宣传品的范畴,成为商品走向。 (4)敢于刊登朝廷不愿意刊登的信息,也敢于根据民意,民心编造不利于朝廷的事件。易于表达民意舆情。 (5)于今天的报纸最为接近。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梳理(第一章)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 我国古代有过三种不同类型的报纸 一、邸报: 1、邸报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报纸,在统治阶级内部发行属官方报纸。 2、邸报始于唐,盛于宋,衰于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晚清。 (1)、唐朝报纸均为手抄,由上都进奏院发行,最早见于唐孙可之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2)、宋朝最早出现“邸报”一词,使用雕版印刷,由门下省领导,中央政府统一编印和发行新闻,完全具备中央官报的性质。宋王朝制定了“定本”审查制度。 “定本”审查制度: ①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 ②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③“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3)、明代官报,由通政司、六科、提塘传发,采用活字印刷。 3 邸报的内容: (1)皇帝的诏书、命令、起居言行; (2)封建皇朝的法令、公报; (3)官吏的升降、任免、赏罚、调动; (4)官吏的奏疏和皇帝的批示等; 二、小报: 1、中国古代非法报纸,最早出现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最早见于周麟之《海陵集》中的《论禁小报》。 2、小报较以前出现的邸报更具新闻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众的要求和愿望。我国新闻史上将“新闻”一词与报业联系起来的最早记载见于南宋赵升《朝野类要》。 3、小报由邸吏与书肆主人非法经营,连续发行,传播较广,宋明清屡禁不止。 4、小报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报纸由封建官报一统天下的局面的终结,是民间办报历史的开端。 三、京报: 1、中国明清时代具有重要影响的民间报纸,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最早出现于京都,故名《京报》,是我国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 2、京报经政府允许,由民间报房经营。清朝民间报房源于“提塘”这一官方机构。 3、特点:(1)公开发行,接受常年订阅,读者范围广泛,主要是官僚、士绅、商人。(2)有固定的报名、形式及印制发行机构。(3)出现自己采写的内容,存在了400多年,在古代报业世上有很大影响。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资料

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 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 2、新石器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民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喇叭筒,是我国最早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 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皇帝的诏书。 4、“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第一个用新闻一词的人) 5、为什么新兴传媒产生于唐代:因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繁荣的朝代. 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唐代产生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 唐人孙樵“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6、朝报:是唐代朝廷发布的公告,它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 12、小报:小报产生于北宋,流行于南宋,屡禁不止。是进奏官在编发合法官报的同时,又把“命令未行,差除未定”的材料另外抄录,编写非法新闻对外传播,到了南宋,人们开始把这类非法新闻称为“小报”。 17、明代邸报的特点:明代邸报的主要内容还有诏书、章 奏之类的宫廷动态,但在形式上有了重大的发展。 ①开始采用活字印刷; ②仍以手抄为主; ③由于需要抄的邸报数量较多,京城有人专门以抄报为业,称“抄报行”。 ④16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允许民间自设报房,翻印邸报稿件,公开出售,人称京报。 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发展 1、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经过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进入19世纪,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当时中国,政治上是个封建统一的大帝国,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外交上奉行闭关自守政策。中国的外贸城市仅限广州一处,这就和急于扩大市场的英国产生了激烈的矛盾。英国采取了鸦片和宗教同时渗透的对华政策。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和它的海外殖民事业是紧密配合的。产生中国的近代报刊。 中文报刊: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 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采用木版雕印,一直出版到1821年。内容除了宣传宗教,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章,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会宣传模式。 《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 如《月蚀》是最早的预告性的新闻; 《告贴》是最早的广告; 《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是最早的新闻图画。 《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外形很像《察世俗》,都采用中国纪年,也都引用儒家语录,内容也是由宗教、伦理道德和科学文化知识组成,也是套用“孔子加耶稣”模式进行宣传的。22、《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 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在外国人办的报刊中,由中国人主持笔政的,《申报》是第一家。 国人早期的办报主张: 1、林则徐是最早认识到报刊的社会功能并开始实践的人,他的译报编辑活动是国人自办报刊的先声。 3、王韬提出: 一、办报目的是为了宣传变法自强的主张。 二、强调报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言论自由,准许民间办报。 四、强调记者的素质和文风。 王韬的这些新闻观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的维新变法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以后的康梁等人影响很大。 5、林则徐、洪仁玕江、王韬、郑观应,对为什么要办报和如何办报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他们的报刊观点冲破了历史上民不议政的传统的封建观念,表现出要求政治改革、言论出版自由和实行民主政治的思想,同时也反映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是近代中国新闻理论的奠基人。 国人早期自办的报刊: 6、近代国人最早进行办报活动的:林则徐。将重要的信息和言论译成中文,提供给两广总督、广东巡抚、海关监督和军方,同时抄报朝廷,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这种翻译材料后来汇集成册,称为《澳门新闻纸》,是我国最早的译报。相当于现在的《参考消息》。但不公开发行。 11、王韬: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74年2月4日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是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位报刊政治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以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影响极大。 16、梁启超:主编《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在舆论界初露锋芒。1896年3月主持《时务报》笔政,并参与了《湘报》的筹办和撰稿工作,戊戌政变后逃记亡日本。在日本创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国风报》,又在檀香山创办了《新中国报》,辛亥革命后回国。又创办了《庸言》等报刊。梁启超从1895年办《万国公报》开始,到1922年《解放与改造》停刊脱离报界,一共27年,在这27年中,他亲自创办或主编的报刊有11种,是中国新闻史上著名的报刊活动家。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 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 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整理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的信息传播:(P1) (1)古代的传播手段是口头传播,还有作为辅助手段的结绳,图画,雕刻,标识,烽烟,旗鼓等。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媒介,木铎。最早的带文字的传播载体是甲骨、金属铸件和岩石。 (2)汉代以后邮驿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传播载体早期以竹、木制造的简和绢帛为主,造纸术发明后,逐渐发展到写在纸上。 (3)三国和魏晋南北朝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布告和露布,烽燧也被继续沿用。社会上传播手段普遍采用的是童谣和谣言,传播载体既有木简、竹简,木牍在内的简牍,也有帛和纸。 开元杂报:(P5) 朝廷每日分条发布有关皇帝与百官动态的朝政简报。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这种朝政简报被抄袭外地以使朝廷动态在封建阶级内部更广泛地传播。唐代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提到他在襄樊得到数十幅的简明朝政公报的抄件,并称之为“开元杂报”,也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中国最早的报纸。) 有关明代“邸报”的几个问题:(P17) 明代邸报的别称: 邸抄、朝报、除目、京报 明代邸报大体上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皇帝的谕旨。 皇帝的起居言行和有关皇室的各类消息。 官吏的任免和觐见。 官僚们的章奏。 军事信息。 社会新闻。 此外,邸报还附有“鼎甲单”,及时报道有关科举方面的最新信息。 明代“邸报”基本上每日发行。“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万历邸钞》、《天变邸抄》和《急选报》(P20) 《万历邸钞》: 《万历邸钞》这部抄本是将万历一朝的“邸抄”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摘录而成的。抄录者在摘录的过程中,作了一些编辑整理的工作。因此,它只是部分地反映了当年“邸报”的面貌。 《天变邸抄》: 《天变邸抄》是被一些明人的文集当做附录保存下来的一篇有关一次特大灾异事件的报道。这一报道,是从当时出版的民间报房发行的“邸钞”上转录下来的。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刊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报纸汇集 第一章古代报纸 1、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它是进行宣传鼓励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有效方式,是三国和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它直接面向大众,能取得现场实效。汉代及其以后的封建王朝更多地将其用于发布军事捷报,把最新消息写在木板或丝帛上,高高悬起以吸引读者。 2、开元杂报:指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抄的,传播范围很小;无固定刊期和刊头;主要记载盛世景象和政务琐事。 3、敦煌进奏院状:一种和邸报相类似的新闻传播工具。(1)没有报头,开编和结尾部分还保留着官文书的痕迹;(2)发报方式是由各藩镇派驻朝廷的进奏官们直接发给他们的主官;(3)所有的信息,都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内容主要是发生在朝廷的大事,特别是和他们的地区有关的大事。(进奏院状的基本内容是谕旨、奏折、官方动态等) 4、邸报: 内容:日益丰富,趋近于规范化,基本内容为: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宋代邸报的性质有了很大的变化,比唐代进奏院状更接近大众的传播媒介。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方报刊,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5、小报: 内容: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些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性质:它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 作用:满足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6、定本制度:是一种为了加强“邸报”传报活动的管理,使有关限制传报的禁令得到贯彻而设立的制度。规定:进奏院将所编报状抄送枢密院,经该院审定,成为一种标准本。据此发抄。它是中国第一次建立审报体制。定本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的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 7、民间报房:是一种在明代兴起,由民间创办的以赢利为目的并公开活动的独立行业。 8、旗报:是一种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的传播方式。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开元杂报,可能是中国最为早期的中国古代报纸。 特征是:①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没有分栏,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没有版面,没定型,也没有广告;③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 2、唐代“开元杂报” 、“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唐代有朝廷发布的“报”,也有来自进奏院的“状” 。但“报”只有文字记载,无实物可考,根据历史记载可以推断,朝廷发布时,京师官员和各地驻京进奏官都会作抄录,随后转递传阅,因而它具有新闻传播的作用;而“状”却有实物可供研究,内容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所谓小报,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这种报纸的新闻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引起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抄,都称为京报。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作用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的作用。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 ①宋代官方的“进奏院状”是手写抄传的。一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逐级抄传,仍为邸报的传递方式。一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抄传的办法。 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 ②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明代和清代的邸报,都是由通政使司和担塘官交付邮驿递送的。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京报有人专送。 第二章 1、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 ①19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

《新闻学》复习题2010.7.21

2010新闻学期末考试 《新闻学概论》试卷(A)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 宋代的(定本制度)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其制定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 2. 中国的记者节是每年的(11月8日 )日。 3.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业报纸是创办于1872的《申报》。 4.1996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报业集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标志着我国新闻事业的集团化运作的开始。 5.新闻5w(拉斯维尔)就是指新闻事实应包括(when)、(where)、(who)、(what)、(why)五个基本要素。 6.新闻价值的要素(特殊要素)包括(重要性)、(时新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 7.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网络)。 8.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个因采写新闻通讯而负盛名的记者是(黄远生)。 9.新华通讯社创办于(1937 延安),其前身是(1931江西瑞金的红色中华通讯社)。 10.新闻的本源是(事实) 11.中国的第一个电视台是(北京电视台)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新闻事业是专门新闻机构及其所从事的新闻传播活动。() 2.从总体上说,新闻媒介是以传播硬新闻为生存的。( ) 3. “两极传播”模式源自60年代提出的有限效果论。() 4.新闻接收者即是被动又是主动的。() 5.保护新闻自由,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现代国家最大、最主动的一条新闻法规。()6.客观、公正是使真实与倾向得以统一的前提条件。() 7.新闻工作的指导性要受到自己特定工作方式的制约。() 8.今日的新闻,即明日的历史,在它尚未成为新闻时,就是情报。() 9.新闻与宣传的关系是同一的关系。() 10.网络传播的交互性是指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的双向交流。() 三、选择题(单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报纸类型是()。 a.晚报 b.文化娱乐报 c.都市报 d.晨报 2.舆论监督和新闻自由有着() a.直接联系 b.间接联系 c.没有联系 d.联系不紧密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闻传媒影响最大的是促进了它们的()。 a.新闻策划 b.扩版增张 c.引进人才 d.经营管理 4. 在( C)中,新闻事业必然具有阶级性。 A 资本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阶级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5.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 D )。 a.人际传播 b.口头传播 c.人体器官 d.讯息 6.( C )的需要促进报纸的多样化。 A生产力的发展 B商品经济 C读者 D新闻价值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期末考试题

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新闻事业史期末考试题 一、新闻传播史的含义 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研究新闻事业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 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组成部分。 二、新闻传播史研究的对象 新闻史,从宏观的角度来说,需要研究的是整个人类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特别是阶级社会诞生以来,各个阶级和阶层,运用各种有效的新闻传播手段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历史。 思考题:简述学习中国新闻传播史的意义。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唐:中国报纸的起源 三种说法:周朝说汉朝说唐朝说 唐朝说被公认。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2年)发行的开元杂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也是世界最古老的报纸,已被较多的历史资料证实。 《敦煌进奏院状》(2份)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887年。 现藏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敦煌进奏院状(1983年方汉奇先生考证) 小结: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和带有官报性质的新闻传发活动,揭开了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 序幕,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宋:一、邸报──官报到宋代开始叫邸报。 二、宋代的新闻检查制度——定本 三、小报—非法民报(产生背景与屡禁不止的原因) 宋代新闻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1、出现了朝廷官报──邸报 2、出现了民办报纸──小报 3、出现了新闻审查制度──定本 4、出现了雕版印刷的报纸(雕版印刷始于隋朝) 明代:民间报房的出现——民间新闻事业的发展标志 《万历邸钞》《天变邸钞》《急选报》 清代:提塘报房和提塘小报(何遇恩、邵南山)、民间报房与《京报》、地方新闻传播活动和辕门抄 复习思考题:为什么说中国的新闻事业开始于唐代?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一、《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蜜蜂华报》(创办时间、创办人、意义等) 二、《德臣报》《孖剌报》《字林西报》 三、《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万国公报》(《教会新报》)《格致汇编》 四、《申报》《新闻报》 五、在华外报的历史评价(分清传教士办的报纸和商业报纸、中文报纸和外文报纸)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点? 开元杂报,可能是中国最为早期的中国古代报纸。 特点是:①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没有分栏,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没有版面,没定型,也没有广告;③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公布。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唐代有朝廷公布的“报”,也有来自进奏院的“状”。但“报”只有文字记载,无实物可考,依照历史记载能够推断,朝廷公布时,京师官员和各地驻京进奏官都会作抄录,随后转递传阅,因而它具有新闻传播的作用;而“状”却有实物可供研究,内容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所谓小报,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这种报纸的新闻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引起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抄,都称为京报。 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能够公布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先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作用是能够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的作用。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形。 ①宋代官方的“进奏院状”是手写抄传的。→明代官方公布的邸报,仍为手抄,逐级抄传,仍为邸报的传递方式。→清代的官方邸报,连续采纳手写抄传的方法。 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专门快就有了刻印的。 ②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差不多上通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明代和清代的邸报,差不多上由通政使司和担塘官交付邮驿递送的。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差不多上自行销售的。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差不多上自行办理的。京报有人专送。 第二章 1、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什么缘故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 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专门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一章整理复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第一章整理复习题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历年考题编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7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 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邸报在不同朝代有不同名称,其中之一是() A.新闻 B.揭帖 C.牌报 D.进奏院状2.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出现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A.诏书B.烽火C.木铎4.直到唐朝才出现的传 播工具是() A.语言 B.文字 C.进奏院状 D.京报D.明代D.朝报 3.秦、汉时代,中央向地方发布新闻的媒介是() 5.起始于北宋末年、流行于南宋、民间抄传的报纸是()A.邸报B. 小报C.京报6.中国古代报纸的通称是() A.进奏院状 B.朝报 C.邸报7.在宋代,“新闻”一词还被用来代称()A.邸报B.小报C.朝报 D.状报 D.小报 D.宫门抄 ()

A.邸报 B.小报 C.朝报 D.京报11.小报产生在()A.北宋 B.南宋C.明末 D.清初D.电子扫描 10.乾隆朝中期以后,朝廷解禁,允许抄印官报内容的报纸在民间出售,这种民间报坊的新闻出版物是 1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开始的时期是() 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3.唐朝人孙樵所称的“开元杂报”可以归属于()A.露布B.进奏院状C.朝报14.“新闻”概念的出现是 在()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15.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出现在() 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7.唐代手写新闻——封建官报应运而生,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 D.观察使牒 A.邸报 B.朝报 C.进奏院状 D.小报 D.枢密院抽检制度 18.在宋代,中央政府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称为()。A.进奏院制度B.“定本”制度C.“承发朝报保头人”制度19.可 以称为我国最早新闻检查制度的是()A.书同文制度B.进奏院制度C.定本 制度20.南宋时期实行的邸报审稿制度可称为()A.定本制度B.内探制 度C.台谏制度21.明、清民间报房翻印的邸报稿件,人们把它称为()

《中国新闻事业史》复习纲要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 露布:又称露报,原意指不加封检的,公开发布的文书。在战国时期就有“露布”,是进 行宣传鼓动或传播新闻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有效的的新闻传播方式。 2 开元杂报:指的是唐代开元年间一些朝廷消息的的汇集,而不是一家报纸的名称,它是手 抄的,不是印刷的。 3 A 唐代是我国最早有报纸的朝代。 B进奏院:是唐代各地方当局(节度史、观察史)的驻京办事处,主要职责招待各地来京办事的官员、转递公文、收集情报等。 4 A邸报这个称呼,是从宋代开始的。 B 北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起,实行定本制度。 C 宋代邸报的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其基本内容是: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 章程、官吏任免升降奖惩、战报等。 5 提塘官:简称提塘,是各省巡抚、总兵委派在京师处理文书的官员,这个职位从明代开始 设置,其职责四唐宋时代的进奏官。 6 A明代邸报没有报头。 B 现有的较为完整的明代邸报抄件有《万历邸报》和《天变邸报》。 7 A 旗报:是将文字写在旗帜上,大旗招展,引人注目。 B 牌报:将文字写在木牌上,也是一种可流动传观,或固定围观的新闻宣传方式。 C揭帖:是一种传单,可张贴,可传阅,内容多为檄文、政策性的声明与公告等。 8 清代官方新闻传播的主要渠道仍然是邸报,它的内容为宫门抄、谕旨、章奏。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 1 1815年8月5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在马六甲创刊,它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2《东洋西考》于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 3 第一家在华出版的外文报刊,是葡萄牙文的澳门《蜜蜂华报》。 4 《广州记录报》是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5 上海出现了影响很大的中文报刊《万国公报》和《申报》。 6 《申报》 〈1〉《申报》在竞争中取胜的原因: A 它满足了中国读者的需求,力求适合中国人阅读。 B《申报》是一张较为完备的日报,既有新闻,评论,也有文艺作品,广告,上下阶层人等都可阅读。 C 《申报》重视经营管理,注意争取读者和刊发广告。 (2)《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公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 7 沪上《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同时刊行,形成三报鼎立的格局。 8 外报在中国近代报刊发展中的影响: A 使中国人认识到近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B 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和经验,使一批中国人受到新闻工作的职业训练。 C 在印刷技术和设备上,为中国人办报准备了物资条件。 9王韬和《循环日报》:

《中国新闻事业史》六月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中国新闻事业史》六月复习重点名词 解释 1、黄远生 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大量揭露军阀政府黑暗统治的通讯,大受读者欢迎,黄远生的政治态度反对国民党,支持进步党对袁世凯抱幻想,1915年被人认作帝党刺杀于旧金山。提出新闻记者应该“四能”(能想、能听、能跑、能写)并身体力行。 2、于右任 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报刊活动家。1907年在上海创办同盟会第一家大型日报“神州日报”1909年至1910年在上海相继创办“民吁日报”、“民吁主报”。他创办的报纸在揭露贪官污吏,揭露帝国主义侵华阴谋和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3、章太炎 和国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和报亓政治家,早年担任《时务报》、《经世报》等报刊的编辑和主笔。1903年在“苏报案”中名声大噪。1906年后主编《民报》成为“以文章排满的骁将”。晚年“既离民众,渐入颓唐”。 4、梁发 第一个参加近代化中文报刊编辑、出版工作的中国人。基督教徒宣传基督教,1815年参加了《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出版编辑工作,著有《救世撮要解略》、《劝世良言》、《圣课时》等,其中《劝世良言》对洪秀全有很大影响。 5、王韬 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园文录外编》等。 6、梁启超 著名的改良派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1895和康有为进京会试参加了著名的“公车上书”并在北京主编了《万国公报》、《中外纪闻》1896年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大力宣传维新变法,名噪一时,戊戍政变后逃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报刊,鼓吹保皇立宪。 7、邹韬奋 1922年主编《教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8、陈独秀 1903年8月参加编辑由章士钊创办的《国民明报》,1904年又和别人合办《安徽俗话报》,1914年在日本3协助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并主编《青年杂志》后改编成《新青年》,1918年12月22日又和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

中国新闻事业史1

中国新闻事业史1

中国新闻事业史》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 2、新石器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民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喇叭筒,是我国最早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1、从周代到春秋战国,新闻传播仍然主要靠口头,不过峰火报警在传递军事信息上发挥了特殊作用。 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 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皇帝的诏书。 3、汉代继承了秦的传统,朝廷也是以诏书形式向地方发布官方新闻,还有更加明显的宣传目的。 4、“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第一个用新闻一词的人) 5、为什么新兴传媒产生于唐代:因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繁荣的朝代 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唐代产生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 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中说在襄樊得到的简明朝政公报,并称”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6、朝报:是唐代朝廷发布的公告,它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 7、进奏院状:是唐代新兴传播媒介。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进奏官除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这种报告是进奏官只上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半官方情报,带有”新闻信”性质,人称”进奏院状”。 8、除了朝报和进奏院状外,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还有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 9、宋代邸报: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进奏官便成了国家的工作人员。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进奏官抄报的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

自考《中国新闻事业史》串讲笔记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1、具有新闻意义的信息传播是在语言形成后出现的。 2、新石器时代,新闻传播的范围进一步扩大,青海民和县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了一个陶制的喇叭筒,是我国最早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工具。 二、文字传播的出现和初期发展 1、从周代到春秋战国,新闻传播仍然主要靠口头,不过峰火报警在传递军事信息上发挥了特殊作用。 2、把文字作为面向群众的新闻传播是从秦代开始的。 秦代向全国发布新闻的传媒是皇帝的诏书。 3、汉代继承了秦的传统,朝廷也是以诏书形式向地方发布官方新闻,还有更加明显的宣传目的。 4、“新闻”一词最早见于初唐,一位名叫孙处玄的官员。(第一个用新闻一词的人) 5、为什么新兴传媒产生于唐代:因为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空前繁荣的朝代

新兴的传播媒介即最早的手写新闻------封建官报便应运而生。唐代产生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封建官报中最重要的一种是”朝报” 唐人孙樵《经纬集?读开元杂报》中说在襄樊得到的简明朝政公报,并称”开元杂报”,是我国最早的封建官报。 6、朝报:是唐代朝廷发布的公告,它是当时中央政府直接公开发布宫廷新闻的最重要的形式。 7、进奏院状:是唐代新兴传播媒介。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进奏官除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这种报告是进奏官只上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半官方情报,带有”新闻信”性质,人称”进奏院状”。 8、除了朝报和进奏院状外,唐代官方的新闻传媒还有诏书、露布、观察使牒等。 9、宋代邸报: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进奏官便成了国家的工作人员。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进奏官抄报的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因为抄录的都是进奏院公开发布的官文书,所以又称它为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 10、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北宋(公元999年),皇帝

【新闻传播】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以及练习题(有答案)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点内容及练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这门课程讲授的是中国新闻发生发展的历史。所以要确立“史”的概念,从宏观上把握课本,掌握中国新闻史的发展线索、发展过程、衍变规律及其特点,全面系统地了解新闻传播活动。同时,要明确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对在新闻史上产生重大作用的人物要掌握其生平、重要的报刊活动,主要的新闻思想,并且能正确加以评价,在评价时绝不能用当今的眼光去苛求历史上的报人和报刊,要联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及当时的时代趋势去分析和评价。如何来组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呢?本文试着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本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概述 第一章:邸报的产生、发展及其特点;京报的产生、性质与作用 第二章:《察世俗每月统计考》在新闻传播史上的地位;《万国公报》的西学介绍与变法宣传;《申报》改革及其借鉴与启示作用;如何评价在华外报 第三章:王韬和他的《循环日报》;时务文体;梁启超在维新变法时期的新闻思想;《新民丛报》 第四章:《中国日报》;《苏报》和“苏报案”的成因、结局和意义;竖三民;《大公报》;《明报》;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第五章:横三民;黄远生;邵飘萍;五四时期新闻业务发展概况 第六章:李大钊与《新青年》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共产党》和《新青年》在建党过程中的作用;五四前,副刊的产生与发展及其主要内容 第七章:《申报》的改革;戈公振和《中国报学史》 第八章:《红星》报的性质及主要内容;邹韬奋;范长江及西北通讯 第九章:《新华日报》;国民党新闻检查;《解放日报》 第十章:反“客里空”及其现实作用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国古代报纸最普遍的称呼邸报一词最早出现于()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及答案

中外新闻史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中国新闻事业史》 一、名词解释: 定本: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 2、近代: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5日由传教士威廉•米怜始办于马六甲的一份中文月刊,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的第一页。其性质是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内容。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8月1日在广州创刊,是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创办人和主编是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发表《新闻纸略论》这是我国中文报刊上刊载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万国公报》:该刊前身是1868年9月5日创刊的“中国教会新报”,美国监理会传教士林乐知集资创办并担任主笔。后所刊内容以宣传宗教为主,1874年9月5日,该报自301期改名为《万国公报》,内容也改以时事政治为主。 《字林西报》:1856年由北华捷报关增出的英文广告日刊,原名《每日航运新闻》,1862年更名,被视为“英国官报”。1864年7月1日,改组为综合性日报独立出版。此时,报馆组织以改组为字林洋行,故名曰《字林西报》。 《申报》:1872年4月30日创刊,第5号起出日报。由英国商人美查同伍华德、普莱尔、麦基洛等人合资创办,最后产权归美查一人所有。商业化程度高,以营利为目的。《申报》的办报方针“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鄂之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还向社会征集“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歌纪事”等各类稿件;重视刊载文艺作品;1884年增办中国第一份时事画报《点万斋画报》,1872年出版中国第一份文艺期刊《瀛寰琐记》,1876出版了中国最早的白话通俗副刊《民报》。我国近代报刊的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申报》已完全具备。《新闻报》;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他打响了维新运动东山再起第一炮,梁启超人总撰述,汪康年任总经理。 《国闻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主要创办人是我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报刊活动家和翻译家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在华北的重要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新闻多而快,论说鼓吹维新,猛烈抨击科举制度和封建和封建君主制,还办有副刊《京报》,旬刊《国闻汇编》。 《知新报》:是维新派在华南地区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在澳门创刊,康广仁任主编,铅印,1901年停刊;这是维新派创办最早,出版最长的一份报纸。特点:1、敢言《时务报》之不敢言;2、有助于多识,了解各式信息。 《清议报》:1989年12月23日在日本横滨创刊,主编梁启超。协助其从事编撰工作的有麦孟华、欧榘甲等。它是戊戌政变后保皇会在海外创办的第一个机关报。其四个特点是倡民权、衍哲理、明朝局、励国耻。“主持清议、开发民智”为办报宗旨。1901年12月21日,《清议报》出版第100册后,因报馆失火停刊。 《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在横滨创刊,是梁启超效仿西方大型综合性杂志创办的一份半月刊,主编梁启超。宗旨:在政治上主张走温和的社会改良的道路;在思想意识方面,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世界观。梁写的大部分文章文字华美犀利,感情饱满,进一步发挥“时务文体”的优点,给读者较强的感染力,人称“新民文体”。 《中国日报》:1900年1月25日创刊于香港,是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也是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报纸。其主要宣传内容一是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卖国罪行,宣传反清革命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是与保皇派报刊进行论战。该报规模较大,同时出版《中国旬报》,该刊还曾设专载小品的栏目“杂俎”专栏,第11起改名为《鼓吹录》。1901年2月《旬报》出37期停刊。 《民报》:1905年11月26日在东京创刊。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民报的办刊宗旨,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

中国新闻事业史考试重点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上古—1815年) 1.报纸产生前的传播手段有哪些?(3~~5个) 结绳(结珠)、实物表意、肢体语言(动作体态)、声音、图画、语言、文字传播 2.唐朝有报纸的根据是什么?(史料与实物) 1.有史料为证:唐人孙樵《经纬集》卷三《读开元杂报》一文有相关文字记载 2.有实物为证:1907年被取走收藏在伦敦大英图书馆和巴黎国立图书馆的两份“敦煌进奏 院状”。这是世界上仅存的年代最早的原始状态的报纸,特点是均无报头。 3.官报的称谓与形式 答:唐代驻首都的各地进奏院发布的,被当时人称为“进奏院状”、“状报”、“报状”、“上都留后状”、“留邸状报”、“邸吏状”、“报”等,已经具有一定官报性质,是一种在当时政府机构内部发行和传递的官报,到了宋代开始出现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邸报。 4.宋代小报与官报有什么不同? 答:1)小报是民间小报2)小报消息快、内容新、新闻性强3)小报是非法报纸,屡遭政府查禁 4)小报可出售,以营利为主要目的 5)小报读者范围更广6)小报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往往是在野派对当权派的攻击工具 7)小报虚假新闻多 5.定本制度与报房 答:1.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朝制定了对官报的定本制度,即进奏官将编好的邸报送请枢密院审查,通过审查的邸报样本称为定本,进奏院向地方发布官报以定本为准,不准擅自增删,该制度是我国第一个新闻检查制度。 2.报房:是指设有编报、抄报、印报、送报和兼有探报的综合性

办报机构,它是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6.两种民间小报:宋代小报与清朝《京报》的主要不同 答:《京报》是册装的书,长方形的小册子,内容与官报基本一样,是合法民间报纸,“无官报之名,有官报之实”,基本印刷,而宋代小报是非法报纸,虚假新闻多。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 1.《察世俗》的基本情况 答:1)创办:1807年马礼逊来到中国,1813年米怜被派到中国协助,因在中国不能传教,所以米怜在马六甲于1815年8月15日创办《察世俗》。是中国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 2)宗旨:“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 3)内容:宣传基督教义、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新闻很少 4)特点:总特点是极力迎合中国读者,文字简短、通俗生动,经常引用孔孟等儒家语录,经常以中国人习惯的口气写文章 2.19世纪外人在上海办有哪些重要传媒? 答:1.重要的外文报刊——《字林西报》 1864.7.1 创办,上海第一张英文报纸,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 2.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六合丛谈》 1857.1.26创办 3.上海最有影响的教会报刊——《万国公报》 1868.9.5 广学会创办,传教士中文报刊中发行量最广,时间最长,历史最久的报纸,主编是林乐知 4.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上海新报》 1861.11.19创办中国国内最早的白报纸两面印刷的报纸 5.我国最早出现的通讯社——路透社远东分社 1872年上海《字林西报》最早使用路透社远东分社电讯新闻稿 6.中国报纸的第一个副刊——《消闲报》 1897年是《字林西报》副刊 7.文明全国的“柜台报”——《新闻报》 1893年有丰富的商业信息、商业新闻、仅次于《申报》的商业大报 3.《申报》基本情况以及与《上海新报》的竞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