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

中图版地理七上《众多的人口》word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明白得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和谐,与经济增长相适应,明白得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相关数字资料和图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差不多国策的明白得。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等。

●教具预备

多媒体展现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伙儿都明白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么,“众多”到底是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数量

请大伙儿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并齐读这一行。

(板书)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承转)大伙儿还记得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大约是多少吗?

(活动)大屏幕展现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伙儿:

1.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算一算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

(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加、美三国人口总和的两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副事实上的人口大国。在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九省的人口就超过5000万,假如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就能围绕地球赤道50圈。

(承转)什么缘故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不无关系。

(板书)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活动)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公元初到1578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公元初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高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什么缘故?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中华大地有人类以来到1578年这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能够说是比较慢的。大伙儿读图可知,那个时刻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专门小。但到1578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说明我国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时期,这确实是我国人口增长的第一次高峰。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能够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12.95亿,这确实是我国人口的第二次增长高峰。

什么缘故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要紧是因为解放后,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从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开始实施打算生育这一差不多国策,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才开始下降。到1999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为0.88%,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每年仍新增人口1200万,超过了希腊、比利时、葡萄牙等国家的人口总数。

我们经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伙儿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也可让两个小组就此问题展开正反两方的辩论)

讨论终止后,各小组选代表陈述观点,其他小组能够补充或反对,教师归纳小结。

(活动)大屏幕展现下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讲述)人是生产者,但同时人也是消费者。作为生产者的时刻是有限的,而人的一生差不多上消费者,而且要坚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正如表中所列内容,我国每年的新增财宝中,专门大一部分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所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的总量,专门多都居世界前列,然而按人口平均运算,每人占有的数量就不多了,在世界各国的名次中,也就排在后面了。人口数量过大,势必给国家、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增加繁重的负担,势必限制生产的进一步进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人口的增长要同社会经济进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因此我国将打算生育作为一项差不多国策。

(大屏幕展现投影片明确重点):

人口国策:实行打算生育、操纵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养。

差不多内容: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请大伙儿读P11页课文最后一段及P12图1.10“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1代人”,摸索我国实行打算生育政策会带来哪些好处。

(教师归纳小结)实行打算生育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按1970年的生育水平推算,到1988年底,近30年全国少生2.5亿人,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3万亿元,同时也使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到2000年底,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80%,我国的粗文盲率为6.72%,比1990年下降了9.16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十万人中具有大学以上程度的人数也由1990年的1422人上升为3611人,增长了154%。打算生育带来的好处差不多使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成为宽敞人民群众的共识。

(承转)我国不仅人口多、增长快,而且人口分布在不同地区也不平稳。

(板书)三、人口的分布不平稳(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大屏幕展现投影片

国家面积(万平方千米)人口(亿)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中国960 12.95

俄罗斯1700 1.5

美国930 2.5

让学生运算我国、俄罗斯、美国、巴西的人口平均密度并比较分析我国人口平均密度情形。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人口密度达125人/平方千米,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39人/平方千米)的3倍多。不仅如此,我国各地区的人口密度还有专门大差异,同学们阅读P14图1.12“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说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大,哪些省区的人口密度小?

(活动)大屏幕展现投影片:我国人口密度图,请同学们在图上找出黑河——腾冲一线,观看:

(1)此线东南和西北的人口密度有何不同?

(2)找出成都、上海、武汉、北京的人口密度大约在多少人以上?西部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在多少人以下?

(3)东部和西部的人口、面积各占全国的百分比是多少?

(4)总结一下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有些地点可达500~600人/平方千米,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多数地区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千米以下。人口东部多,西部少。

(活动)学生讨论:

(1)人口东西分布不均的缘故是什么?(从气候、地势、经济进展状况等方面讨论)(2)能否用迁移的方法改变人口分布不均的现状?(从人口分布应与生存环境相适应角度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引发争辩,教师给以鼓舞并小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要紧了解了我国的人口数量、人口增长、人口政策和人口分布四方面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尽管近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净增人口数仍专门庞大,因此打算生育工作仍不得放松,同时应积极进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板书设计]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

12.95亿(2000年),占世界1/5,最多

二、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

三、人口的分布不平稳(东部多西部少)

[课后反思]

本节紧接上一节课的内容,要紧说明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政策及人口分布不平稳。课堂内引入材料多、数据多,学生需要运算、分析、讨论的活动多,因此要求教师把握好教学节奏,适当引导学生讨论。另学生讨论人口分布东西不平稳的缘故时,因相关知识未学而有一定难度,教师应灵活处理。还有本堂课需明白得经历的内容较多,这就要求所有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动脑,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注]本教案参考资料:

《八年级地理新课标》(人教版)、《教与学整体设计、地理》(人教版)、《众多人口》(第一课件网)、《第一章第三节中国的人口(2)》(中考资源网)等。

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社会经济开展、资源和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方案生育国策的必要性。本节内容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根本概念、根本技能、根本观点和根本数据很多,特别是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分析运用图表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根本国情和人口问题及其根本国策就成为本节突出的难点。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了解我国的人口压力。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指导我国黑河——腾冲地理分界线,并比拟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根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方案生育至一根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开展、资源环境条件先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根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讲授新课] (板书)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第11页第一行,请大家齐读这一行。 (板书亿,占世界1/5, 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阅读P11我国人口增长图,分析以下问题。 1.从1849--1928年,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2.从1949到2000年,我国人口有几次人口增长顶峰?哪一次增长的更快?为什么?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49--1849漫长的岁月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比拟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到1949年以后,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到2000年达亿,这就是我国人口的增长顶峰。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解放后,我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百年战乱结束,人民得解放进入了安定祥和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这一时期,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开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特别是1964~1982年间某些年份人口平均每年新增人口1700多万,平均每分钟新增32人。快速增长的人口给我国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开展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影响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 地理教案-众多的人口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搜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p 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限,并比拟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p 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理解我国人口的根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方案生育这一根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开展程度相适应的道理,进步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开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

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络经济开展、资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方案生育根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和我国经济开展的重要根底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拟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亲密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p 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根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p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2众多的人口

八年级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 教学要求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状况。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数据,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3.本节教材中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突出的国情。我们有的产品产量已列入世界第一位(如煤),但用人口总数一平均,指标却非常低。中国人口形势现在已经很严重,如再不严加控制,问题会更加严重。……人口如果控制不住,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 本节教材通过正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4.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比上一节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及 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本次地理教学的内容为《众多的人口》,是八年级地理的 一部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 •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 •了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掌握人口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方法,能够通过调查分析人口变化。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加深对人口变化的理解,通 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 概述 本教学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首先,老师通过图片和数据介绍人口数量与分布的特点。 •其次,通过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再次,利用案例、数据等方式学习人口数量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小组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析当地人口变化的原因和采取合理的措施。

2. 具体步骤 步骤一:引入与讲解 教师先通过一张张图片,介绍人口数量和分布的特点,在学生对人口数量有了基本了解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人口的流动和分布状况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师进一步讲解人口增长的原因和影响。 步骤二:学习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口数量变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老师展示案例和数据表格,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变化的测量方法和预测技巧。通过案例和数据表格分析,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人口变化的规律和预测方法。 步骤三:探究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人口变化的基本知识之后,老师将学生分成较小的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探究。教师在“调查”的标题下发下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找出当地人口变化的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最后,每个小组的代表向全班汇报其采取的措施。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觉得教学效果还是比较好。学生们表现活跃,积极参与,同时也掌握了人口变化的基本特征、分析方法和预测技巧。通过教学,学生们对地理知识及其实践的能力均得到了提高。而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也在思考和反思中得到了提升。 首先,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学生们在初阶的阶段会倾向于对更具体的信息感兴趣。因此,在介绍人口变化的时候,老师应该通过具体的实例或图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其学习欲望。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学会绘图,并分析出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3.能说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措施。 4.会计算一个地区的人口密度。 5.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6.读图分析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资料和图表的阅读、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 1.我国人口问题。 2.我国的人口政策。 3.人口分布不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众所周知,人类是地球的主人。目前,全世界约70亿人口,其中人口最多的国家又是我们中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知一下这个人口第一大国吧! 二、新课学习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数量 读图,可知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的人口总数已达13.71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0%,世界上约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中国人。 2.人口增长迅速 活动:绘图 根据表中的数据,给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图略)由图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人口迅速增长呢? 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事业的发展、婴儿成活率高、人的寿命延长。 3.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这也是我国的人口问题。 阅读: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方法为:一年内出生婴儿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死亡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数表示。计算方法为: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一年内出生人数-一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21教育网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案

《众多的人口》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会运用有关数据描述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能结合实例说明众多的人口给我国环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3.能准确说出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并比较我国西北、东南在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利用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锻炼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案例资料,学会提取地理信息,进行知识的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国情,坚持基本国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压力。 2.中国人口的分布规律与特点,以及人口分界线。 【难点】人口压力的表现,以及造成人口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地图法、谈话法、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 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教师展示:人流如潮的火车站、异常拥挤的求职场景、摩肩接踵的小学课堂直观图片,配合具体的数字图表直接导入,让学生对我国人口产生心灵震撼。 我国的人口为什么这么多,人口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这就这这节课我们要讲的内容——《众多的人口》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最多的国家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说出这一数字是? 学生: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提问】读课本 P11 页图 1-2-1“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分析: ①比较 2010 年和 1949 年统计数据,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数量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全)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全) 中图版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行政区划 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能力目标: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2.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课时安排】2~3课时。 【位置优越】 1.引入新课 (1)由于学生已学过世界地理,因此教材对如何教学我国的地理位置提出了系列的读图要求。在引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充分联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例如复习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划分的知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插图,在图上辨认我国的半球位置;联系五带划分与北温带范围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五带位置;联系大洲与大洋位置的知识,在图上辨认我国的海陆位置,进而分析我国位置在气候、农业、国际交往上的优越性。 (2)直接通过活动教材提供的资料,引导学生评价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在学生的讨论中得出结论:一些纬度较高的国家(例如俄罗斯和加拿大等)或纬度较低的国家(例如巴西等),由于其所属的温度带,限制了农业的多种经营;一些内陆国(例如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案 中图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案中图版教学要求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会用调查或收集的我国与当地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我国与当地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课时安排】1~2课时。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引入新课 (1)由启发性问题引入新课:关于我国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生对这一“话题”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各种各样的看法。由启发性问题直接引入新课,一方面可通过学生发表意见,在学生思考讨论中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引入人口观点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由与世界面积和人口大国的对比中引入新课:可联系以前学过的世界地理的知识,提问世界人口总数,世界前十位人口大国和前五位面积大国,再与我国人口和面积数值进行计算和对比。例如算一算中国的人口数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巴西人口的多少倍,中国在世界上人口1亿以上的国家中的排位,中国与印度在人口国情方面的异同点,从而说明我国人口在世界的地位,加深对中国人口最多的印象。 2.转折深入

(1)结合课本“我国人口的增长(公元初~2000年)”图,说明人口增长折线图的绘法,引导学生从图中分析出我国在1578年后和1949年后两个人口增长高峰,特别是1949年后人口增长过快的特点。 (2)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进一步分析:从以前学过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补充说明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文化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死亡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同时人口出生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随后,联系正文的“话题”,引出1970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9%(特别是1960~1970年,某些年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达3%以上,平均每年新增人口2 000多万,超过澳大利亚的总人口数1 875万);我国199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88%,每年新增人口1 200万(接近荷兰的总人口数1 570万,超过南斯拉夫、希腊、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白俄罗斯、葡萄牙这些人口总数为1 000万左右的欧洲国家),近30年少生2.5亿人(接近美国总人口数2.78亿),仅抚养费一项就为社会节约开支约3万多亿元。说明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的事实,并分析由于人口基数这个人口“分母”太大了,每年净增人口数很大的事实,突出“人均”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自觉地执行与宣传我国人口国策。 (3)提出人多好不好的问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明确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发展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环境与资源相协调的人口观。再由学生联系实际,结合课本活动教材,举例说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过快所带来的突出的人口问题,以及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基础较好的学校可印发一些资料,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分析我国的人口构成和人口素质。例如利用“中国文化程度构成百分比变化”“中国人口文化程度的构成”“中国每10万人中各种文化程度人口的增长”图表,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素质正在逐步提高的事实,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还可以举例说明我国四化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对人口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以上图表反映我国人口中大学、中学文化程度的百分比数值还不高,再依据“中国各省(区、市)文盲、半文盲人口比”图及“各省(区、市)人口的文化素质”图,分析我国文盲、半文盲仍占较大的比

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上册:2.2 众多的人口 教案

众多的人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人口增长与分布特点。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学习了我国辽阔的疆域,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其实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人口。 二、讲授新课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1.人口基数大 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众多”到底是多少呢?请大家看课本。 人口总数13.71亿(2010年),占世界20%,世界最多(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活动:挂出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图,请大家算一算: (1)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人口的多少倍? (2)这四个国家的平均人口密度分别是多少?(可以请几个同学上黑板上分别计算。)归纳讲述:中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加拿大、美国三国人口总和的2倍,与面积和我国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2倍,是美国人口的4.7倍,与比我国面积大得多的俄罗斯相比,我国人口是俄罗斯的9倍,可见我国是名

副其实的人口大国。 承转:为什么我国的人口数量如此庞大呢?这与我国的人口增长不无关系。 2.人口增长 为什么解放后我国人口增长如此之快呢? 我们知道,人口增长过快主要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造成的。祖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从而使我国的人口死亡率大大下降,而与此同时,人口出生率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因此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活动:根据表C“中国人口数据表”,绘出1691-2010年我国人口增长的折线图。 (1)从1850年到2010年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如何? (小组讨论后,代表总结发言,教师归纳总结)自1850年到1950年这一百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可以说是较慢的,大家读图可知,这个时间段这条增长曲线的坡度很小。但到1950年后,这条曲线的坡度开始急剧加大,这表明我国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口曲线可以说呈直线上升,即是我国人口增长的高峰,到2010年我国人口达13.40亿。 (2)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人口数量越多越好吗?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少好? 活动过程: ①学生根据资料确定自己的观点,分为正反两个小组,即“多而强”和“少而精”组。 ②小组内交流各自搜集的观点。 ③正反方各选出4人小组代表,并确定主辩手、副辩手、三辩手和四辩手。 ④双方展开辩论。 ⑤教师综合评价辩论双方的观点及论据。 ⑥辩证统一。 辩论结论: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少有人少的优势,合理的人口发展是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人口的发展必须以建设和谐人口为目标,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承转:我国人口众多,给国家带来了哪些压力? (回答)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我国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我国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育着约占世界20%的人口。我国的许多资源和工农业产品的总量在世界的排名都是非常靠前的,但是人均拥有量或者人均产值却大大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承转: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提出了什么政策? (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 学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学习目标: 1.能够说出我国人口总数,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通过读“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说明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3.让学生通过数字得出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以及由此带来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4.通过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会找出人口地理分界线。学会计算人口密度,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5.通过学习,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从而提高对人口政策的认识。 学习重点:1.我国人口总数与增长趋势; 2.会运用人口密度图指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状况。 学习难点:简要分析人口分布的成因。 一、自学回答: 1.人口大国: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亿,约占世界人口的,是世界上人口__的国家。 2.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相适应,我国政府把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3.根据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人,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倍多。 4.读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人口密度大,人口密度小。分界线是从黑龙江省市至云南省县一线。 5.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是,其次是;面积最大的省区是,其次是。 6、我省人口排名第位,这说明取得了成效。 二、合作探究: 1.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问题:_______年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以后人口增长开始加快。从______年到_______年人口增长几乎是呈直线上升态势。原因是______________。人口迅速增长后,从________年开始人口增长速度放慢,其原因是______。

2.人口过多,会产生哪些负面影响? 3.阅读12页图1.11,说说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有什么影响? 4.根据读图: 三、辩论会: 1.为什么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西部地区人口稀疏? 2.能不能把东部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使人口分布均衡呢? 四、课堂小结: 1.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检测 1.下列省区人口最稀疏的是() A.新疆 B.湖南 C.江苏 D.黑龙江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30﹪ B.东部人口密度小,西部人口密度大 C.我国是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D.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3.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多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经济发达 B.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C.因为人是生产者,所以我国提倡多生人口 D.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北多南少 4.在世界上我国属于() A.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C.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 D.民族数量最多的国家 5.目前我国每年新增人口仍然很多,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基数大 6.我国省级行政单位中,人口数量居前三位的是()

七年级上册地理 众多的人口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经安中学肖静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人口数量、构成、分布,国情与国策的内容。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通过图表和对数据资料的呈现表明了人口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都很多。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以具备初步分析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渴求发现问题并用以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的心理。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我设计成活动探究课,再充分利用地图,补充一些“鲜活”的材料,教会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和新知识联系在一起,并巩固在地图上,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这种活动、辩论、探究的方式利于形成活跃的教学气氛,也便于引入人口观的教育。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快; 能力目标:掌握获取地理信息的方法,学会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让学生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全面正确地看待人地关系。 2.教学重难点 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人口问题及对策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3.教学方法 谈话法、分析归纳法、学生讨论辩论、探究教学方法。 4.学法指导 利用地图、地理资料和数据比较学习地理。利用调查采访等途径学习地理。开展讨论活动,从各种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 5.课前准备 ②调查2: 你自己每个月的平均消费(包括学费、生活、娱乐等)共有元,占父母月收入的百分比是 .③小小辩论赛“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的辩论材料

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教案设计一等奖

4、初中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示意图、图表,记住当前世界人口总数,了解当前世界人口有不断加快的趋势,掌握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别;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主要形式;学会计算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掌握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 2.通过读《世界个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和《世界地形图》等地图培养学生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图表上获得地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计算,培养计算能力。 4.提高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人地观。 教学建议 “人口密度”和“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教材分析 关于人口的密度问题,首先,教材给出一道计算题,甲、乙两城市,面积2000平方千米。甲城市人口500万,乙市人口250万,要学生算出甲、乙两市平均每平方千米各多少人?引出人口密度的概念,即算出两城市的人口密度。配上甲乙两城市的人口密度比较图,有助于学生深刻、直观的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通过列表计算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人口密度,使学生对人口密度分布的差异之大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学习世界人口分布图,理解图例上的人口密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的人口的分布的情况,主要是通过阅读世界的人口分布图获得。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东部地区人口最稠密,进一步参考“世界地形图”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人口集中分布在这些地方,这些地区从自然条件上和社会经济发展上有什么特点?从而得出,世界人口的分布是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开发时间长短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不能用迁移人口的办法使世界人口平均分布。 “世界人口的迁移”的教材分析 人口的迁移,主要从三方面讲述,一、人口为什么会迁移?(为了生存和发展)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美洲大陆发现之前,古希腊和古罗马征服并移民欧洲和地中海;阿拉伯人移民北非;美洲大陆发现后,主要从欧洲向美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移民;非洲向美洲移民和亚洲向外移民)三、第二次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三种形式?技术移民、劳动力输出、国际难民移动。通过“想一想”提出问题,(大批科技人才流向发达国家的原因?会对人才输出国产生什么影响?劳动力输出对发展中国来说是一件好事 还是一件坏事?各有什么特点? “世界的人口”的教法建议 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的这个结论,学生已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 引导学生积极活动,读课文转载的一篇报道,了解什么时候地球上的人口突破60亿。通过读图计算,“世界人口从1830年的10亿到1999年的60亿,每增加10亿用了多少年?用读出的数据,说明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如何?量化人口增长的速度?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读世界各大洲口增长率图,哪个洲的人口自

八年级地理《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众多的人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的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本节教材包含了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并通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政策的自觉性。这成为本节学习的难点知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比较分析能力,而且对人口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加上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强,因此对于本节的学习难度不大。 三、学法指导 1、利用地图、地理资料和数据,比较学习地理。 2、利用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学习地理。 3、开展辩论活动,从辩论中国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让学生了解人口数量与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关系;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而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特点与人口增长。 2、使学生理解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 2、通过报刊、上网查询、调查采访等途径找出相关资料,初步学会收集地理信息和处理信息,进行辩论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五、教学重点 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六、教学难点 我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对我国人口基本国策的理解。 七、教学方法 比较法、小组讨论辩论等。 八、课时安排 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二节 众多的人口教案

第二节众多的人口 教学要求 2.学会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某某—腾冲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其西北、东南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3.通过阅读上述数字资料和图表,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分布不均)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道理,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 内容点析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现状、人口问题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的人口政策等都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主要在中国地理教学中完成。 关于我国人口的国情,教材主要说明了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迅速,人口东多西少,并联系经济发展、资源与环境,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既是本节学习的重点知识,又是今后学习我国自然资源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 为突出教学重点,本节教材未涉及“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较轻、农村人口比重大”等方面的人口内容。 2.我国人口总数为12.95亿(2000年),占世界人口1/5以上,形象地说明了我国是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增长快和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与区域自然环境差异和区域经济差异密切相关。 如何运用“我国人口的增长”折线图和“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我国各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是学生在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在基本训练要求方面,主要是: (1)学会阅读和绘制“人口增长”折线图,并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和增长的特点。 (2)学会计算人口密度。(人口密度的大小可以定量地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分布稠密或稀疏状况。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就是不平衡性。衡量一个地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根据在一定社会历史时期、一定的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与人口资源的结合和利用程度而定。) (3)学会阅读“我国人口密度” 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数据,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3.本节教材中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同志指出:“中国人民勤劳勇敢。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个突出的国情。我们有的产品产量已列入世界第一位(如煤),但用人口总数一平均,指标却非常低。中国人口形势现在已经很严重,如再不严加控制,问题会更加严重。……人口如果控制不住,即使经济上去了,也会产生各种困难和问题”。本节教材通过正文、图表和活动教材的讨论,突出“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观念,使学生加深对我国人口国情的理解,增强执行、宣传我国人口国策的自觉性。 4.总之,本节没有明显的难点,但是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数据比上一节要多很多,特别是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分析运用图表资料,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

八年级地理上册1.2众多的人口教案晋教版

1。2众多的人口 一、单选题 1.“1949年以来的六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没有一个县的居民是由单一民族组成的”这句话表明我国的民族分 布具有什么特点() A。小聚居 B. 均匀分布 C。大散居,交错杂居 D. 聚集居住 【答案】C 【解析】解: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故选:C. 中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苗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人数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民族人口总数约占8.5%,统称为少数民族. 考查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2.读图,完成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

A。①B。②C。③ D. ④ 【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①是我国的四川盆地;②是柴达木盆地;③是准噶尔盆地;④塔里木盆地.对比上述四个地区,四川盆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我国温度带中的亚热带,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地区,属于紫色土壤,因此四川盆地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所以①、②、③、④所在的地形区,人口最稠密的是①四川盆地.故选: A.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河 -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东部地区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多高原、山地,气候干旱少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人口稀疏.考查我国人口和地形区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3.如图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读图回答题 图中反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 A. ①段B。②段C。③段 D. ④段 【答案】B 【解析】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如②特别是60代—-70年代,人口增长最快,70年代后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故选:B.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特点,要理解记忆. 4.如图为我国某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献哈达是该民族普遍的一种礼节.据此完成9-10题. 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该民族集中分布的是() A。藏B。陕C。滇 D. 川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