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的论文

“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的论文

“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方位的融入世界,在与不同国家、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之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化外交已与政治、经济外交并称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中国历经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

“和合”之“和”意指不同元素可以共同存在,“和合”之“合”意指不同元素可以相容相通,二者合二为一,表示世间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仍然可以相互交融,达致和谐。

针对“和合文化”,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合”学的倡导者张立文教授将“和合”文化定义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原理,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融突的文化,五大原理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五大中心价值①。学者吴新文认为“和合既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文化演化的客观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②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称“和合”文化不是使中国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了,而是更加模糊了,因为“和”与“合”是两个不同且相反的概念,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并不恰当。但是笔者认为:“和”主要是诉求和平的意思,并没有突出矛盾体之间的融合;而“合”则是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矛盾的化解,最终达至整体和平、和谐的状态;“和合”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充分肯定世界多样性的融合,相信用“爱”可以融突,实现天下和谐的终极目标等基本特征。

二、“和合”文化运用于当代中国外交的时代意义

改革开放拉开了现代中国崛起的序幕,目前这一事实基本得到国际认同。但另一种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威胁论”也愈演愈烈。在全球化的今天,将“和合”文化融入中国外交,实现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成为一种时代需要。

(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需要以文化为主要构成内容的软实力的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迅速崛起。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gdp达到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③,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增强,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成就瞩目,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

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各国态度不一,但基本上采取了两种态度:制衡和搭车。采取用均势来制衡中国的多是一些欧美等西方文明国家。选择搭车倾向的多是亚洲文明国家。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搭车取决于信任的程度。而国际上对一个国家的信任除了取决于该国的发展等硬实力外,更多的取决于该国的文化软实力。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崛起,确保中国顺利走向复兴,需要增加国际社会特别是不同文明的国家对中国以和平状态崛起和崛起后仍以和平状态发展的信任。而这种信任需要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及其历史的认识了解之上,因此,中国在外交中有必要打出中国的“文化牌”,宣扬中国的“和合”文化理念,为国家的崛起提供坚实的软实力支撑。

(二)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国际软实力的竞争尤为激烈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④并指出,在文化断层线之间往往会发生文明冲突,并断言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将是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在文明冲突论的影响下,各国加强了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竞争。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多样性的冲突在所难免,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冲突。实现世界和谐,需要寻求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融合,而这正迎合了“和合”文化倡导的理念。以“和合”文化

为基础,开展新型的文化外交,将有利于中国和平形象的塑造,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三、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

文化外交是主权国家为维护本国的战略利益借助本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的一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外交实践中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初步构建了当代的文化外交思想。

(一)学习和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任何民族的文明都凝聚着这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对世界和生命的认知与感悟。各文明存在差异,但绝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各国都可以借鉴。

在改革开放的探索中,中国人逐渐摒弃了意识形态外交,批判了“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错误观念,开始学习西方,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和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1990年纪念“五四运动”报告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包括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⑤这实际上承认了资本主义优秀成果与社会主义的相容性。他还将学习他国优秀成果提高到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指出:“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⑥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访问埃及时指出:“各种文明都具有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想、共同追求。”⑦言外之意是指,各文明都具有中国学习借鉴的价值,要尊重、学习各文明优秀成果,使其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学习他国优秀文明成果本身就是承认了多样文明的存在与融通。这正是“和合”文化的第一个基本因素。“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⑧各国必须正视它,尊重它。

(二)开展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互补

在“和合”文化影响下,中国的文化外交所追求的是各文明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流融合,达到“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邓小平同志指出:“建设一个国家,要重视广泛的国际交往,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⑨“趋利避害”就暗含着在文明交流中对于他国文化要仔细斟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深受封建集权思想的影响,缺乏民主,崇拜权威,往往将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两个国家领导人的威望上。邓小平同志认识到了潜在危险,开始将学习的目光放到了崇尚自由的西方。“水至清则无鱼”,江泽民同志将各文明的并存与互补看作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希望各文明在求同存异中共谋发展。这正是“和实生物”思想所倡导的文明观。胡锦涛主席则认为“不同文明交流借鉴、兼容并蓄,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⑩并提出了“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的求同尊异文明观,主张各文明发展中的交流互补。

(三)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发展

中国的领导集体向来反对“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并对如何推进世界文明多样性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即必须充分尊重各国的文明,尊重各国自由选择的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为对外文化交流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了尊重各国人民自由选择,反对文化霸权的思想。江泽民同志也明确指出“我们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决不允许别国把他们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我们。豘针对中国周边各国的复杂性,江泽民同志认为必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实施睦邻友好政策,增强互信,求同存异,发展合作。胡锦涛也在不同场合宣称,我们“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豙,并提出了建设一

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提出了“相互借鉴而不排斥,取长补短而不定于一尊豛,以平等开放包容精神开展多边合作,共同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多种建议,以实现各国多样性在发展中的融合。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胡锦涛还表达了在信息化的今天各类媒体在促进多样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的自觉意识。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世界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但是文化的世界化并不是排斥文化的民族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在广泛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显得尤为重要。

四、结语

“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承认多样性及其它们间的相互冲突,肯定多样性的相互融合,并试图用“爱”化解冲突,实现万物和谐。和而不同的“和合”文化适应了当代多样化和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将它运用于外交工作中能够为实现中国的全面崛起和化解世界各文明的冲突提供支撑。中国以“和合”文化为基础,在外交工作中充分尊重各文明的多样性,求同尊异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她以建设一个“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世界为目标,构建了当代的文化外交思想。相信在“和合”文化影响下,中国的文化外交思想在不断探索中还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论文 当前,中国在外交策在随着经济全球化而不断的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在不断地完善中。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外交政策论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外交政策论文篇一:《中国“和”外交政策浅析》 摘要:纵观美国等西方强权国家的外交策略,他们往往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用核武器来威胁他国,导致世界不稳定因素增多,发展严重受挫。而日益强大的中国则秉持和平的发展理念,始终践行自己的“和”外交政策,与西方的“核”外交形成鲜明对比,得到了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和欢迎,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显示出蓬勃生机。 关键词:和平;和谐;合作 一、中国“和”外交政策的提出与历史发展 中国是一个崇尚和平的国家,“以和为贵”的思想源远流长,一直是贯穿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主流思想。2005年12月,温家宝在出访法国时发表《尊重不同文明,共建和谐世界》的演讲中指出:“中国自古就有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思想。‘以和为贵’就是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要以团结互助、友好相处为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就是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既能容纳不同的文明存在,又能保留自己的优秀文明传统;‘和实生物’就是说只有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吸收借鉴,才能文物化新,推进文明的进步。”[1]2006年4月,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的演讲中,突出强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他说:“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2]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的讲话从文化和传统的角度,道出了中国实行“和”外交政策的历史渊源和时代继承性。 新中国“和”外交政策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的论文

“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的论文 “和合”文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全方位的融入世界,在与不同国家、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之中,文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化外交已与政治、经济外交并称为中国外交工作的三大支柱。中国历经五千年文明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思想的构建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一、中国“和合”文化的内涵 “和合”之“和”意指不同元素可以共同存在,“和合”之“合”意指不同元素可以相容相通,二者合二为一,表示世间万物虽然千差万别但仍然可以相互交融,达致和谐。 针对“和合文化”,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合”学的倡导者张立文教授将“和合”文化定义为“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原理,认为“和合”文化是一种融突的文化,五大原理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五大中心价值①。学者吴新文认为“和合既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文化演化的客观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式。”②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称“和合”文化不是使中国的文化内涵更加明确了,而是更加模糊了,因为“和”与“合”是两个不同且相反的概念,将二者组合在一起并不恰当。但是笔者认为:“和”主要是诉求和平的意思,并没有突出矛盾体之间的融合;而“合”则是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矛盾的化解,最终达至整体和平、和谐的状态;“和合”文化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一种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有充分肯定世界多样性的融合,相信用“爱”可以融突,实现天下和谐的终极目标等基本特征。 二、“和合”文化运用于当代中国外交的时代意义 改革开放拉开了现代中国崛起的序幕,目前这一事实基本得到国际认同。但另一种不利于中国发展的声音——“中国威胁论”也愈演愈烈。在全球化的今天,将“和合”文化融入中国外交,实现中国乃至世界的和平发展,成为一种时代需要。 (一)中国在世界的崛起,需要以文化为主要构成内容的软实力的支撑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迅速崛起。1978年到2006年间,中国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国内生产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至21,0871亿元,增长近60倍,2008年gdp达到4.4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③,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逐步增强,中国的社会、政治改革成就瞩目,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也逐渐增强。 面对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各国态度不一,但基本上采取了两种态度:制衡和搭车。采取用均势来制衡中国的多是一些欧美等西方文明国家。选择搭车倾向的多是亚洲文明国家。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指出:搭车取决于信任的程度。而国际上对一个国家的信任除了取决于该国的发展等硬实力外,更多的取决于该国的文化软实力。目前中国正在逐步崛起,确保中国顺利走向复兴,需要增加国际社会特别是不同文明的国家对中国以和平状态崛起和崛起后仍以和平状态发展的信任。而这种信任需要建立在对中国文化及其历史的认识了解之上,因此,中国在外交中有必要打出中国的“文化牌”,宣扬中国的“和合”文化理念,为国家的崛起提供坚实的软实力支撑。 (二)冷战结束后,文明冲突论甚嚣尘上,国际软实力的竞争尤为激烈 20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提出了文明冲突理论。他认为“在后冷战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而是文化的区别。”④并指出,在文化断层线之间往往会发生文明冲突,并断言儒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将是西方文明的最大威胁。在文明冲突论的影响下,各国加强了在国际社会中的软实力竞争。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多样性的冲突在所难免,战争并不能解决所有冲突。实现世界和谐,需要寻求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融合,而这正迎合了“和合”文化倡导的理念。以“和合”文化

中华“和”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中华“和”文化研究及其当代价值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一种伟大的、别具特色的文化,它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并将为新世纪世界文明的发展继续作出贡献。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和合”是中华文化人文精神的精髓,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此世纪之交,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两者相辅相成,发展不仅需要和平的国际环境,需要建立国际间日益紧密的经济文化合作关系,而且需要调动国内一切积极因素,实现稳定,政通人和,化解矛盾,解决冲突,造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服务于改革开放,保证现代化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作为中华人文精神精髓的“和”文化则可为此提供一种卓越的思想和可供选择的价值评判标准。可以说,研究、弘扬和推广中华“和”文化,对于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安定团结,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也可使中华“和”文化在解决人类的冲突中,走向世界,并使世界认同于中华文化的和合精神 一、中华“和”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连用。《易经》和字凡两见,有和谐、和善之意,而合字则无见。《尚书》中的和是指对社会、人际关系诸

多冲突的外理,合指相合、符合。 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连用并举,构成和合范畴。《国语。郑语》称:“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韦昭注:“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意思是说商契能把五教加以和合,使 百姓安身立命。《国语·郑语》并记述了史伯关于和同的论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认为阴阳和 而万物生,完全相同的东西则无所生。可见和合中包含了不同事物的差异,矛盾多样性的统一,才能生物,才能发展。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以和作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1〕这代表了孔子的思想。认为治国处事、 礼仪制度,以和为价值标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孔子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2〕既承认差异,又和合不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达到统一、和谐。这与“同而不和”, 取消不同事物的差异的专一观念形成对照。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3〕的思想,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 《管子》将和合并举,指出:“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悉,莫之能伤也。”〔4〕 认为蓄养道德,人民就和合,和合便能和谐,和谐所以团聚;和谐团聚,就不会受到伤害。给和合以高度重视。 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

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浅谈中国传统“和”文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摘要: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文化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是中国传统“和”文化无疑是这一和平外交政策产生的文化渊源。本文从“和合”以及“协和万邦”文化思想产生、发展的语境切入,多视角、宽领域对其内涵进行了阐述。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关系,则主要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着手,详细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论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揭示了其生命力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关键词:和合;协和万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华儿女生生不息,在东方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着。他们生产出了丰富的物质产品,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他们以东方人独有的智慧,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文化。经过世世代代的演化、发展,中国文化自成体系并且不断丰富完善。在世界各种文化中,中国传统文化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文化一经形成,其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民众,在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处世态度等方面体现出来;同时,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深受文化的影响。 中国文化深深地扎根于民众,是中华儿女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

人以至国家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方东美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评论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总括此中根本精神,千字万语一句话,便是‘广大和谐’的基本原则。” 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也爆发过内部的战乱纷争,与外族之间的冲突和战争,但应该看到,和平是主要的,是主流。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追求“和”的文化,这包括“和合”文化思想和“协和万邦”文化思想。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传承,“和”的观念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新中国建立后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而这一外交政策的抉择也与中国传统“和”文化思想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和合”文化思想 中国的和合文化思想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字在我国西周时期已经出现,意指厨师烹调美食,将不同元素融合在一起的和谐状态。“和合”共用出现在《国语》中:“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契能够将五教加以融合,使百姓安身立命。自此以后,和合意指不同要素之间的共存、融合状态,强调不同事物之间的可协调性以及和谐的结构。经过不同时期思想家的发展和完善,这一思想逐步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被中华民族所接受,用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中,和合思想也得到了体认和贯彻。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主张“礼之用,和为

中华“和合”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和合”文化与现代化 中华传统文化渊远流长,精深博大。但其中有一条几千年来衍续不断为中华儿女世代传承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和合”。李瑞环同志曾经提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和合’,强调团结。”“和合”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几千年来衍续不断的哲学观念、文化理念、政治理论和社会理想。 所谓“和合”,是指多种并存的、矛盾的、甚至是对立事物的协调、结合、统一、发展。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把他称之为“和合”精神、“和合”思想、“和合”文化。最早的“和合”要追溯到中国有文字记载之前的神话传说。古代传说中华龙祖伏羲时代黄河中跃出龙马,背负“河图”,伏羲受之而作八卦。大禹时洛水中浮出神龟,背负《洛书》,大禹受之而创立包含“五行”思想的“洪范九畴”。有关“河图”、“洛书”的传说记载在中国古代最早的史书《尚书》以及儒家视为经典的《易经》中,先秦的《管子》、《墨子》等典籍中也都提到。“河图”——八卦,“洛书”——五行,是中华文化一个重要源头。中华世纪坛的世纪大厅内的浓缩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圆壁浮雕就以河图洛书为第一组,以太极八卦为第二组。我们拂去神话和迷信的附会,可以看到八卦和五行都是把自然和世界作为一个整体,作为多种性质、多种因素、多种成分的物质组合,并进而把构成自然的各种物质物象简括为阴阳二气。阴阳八卦和五行所代表的物质

物象在运动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相克相生、矛盾统一、协调发展。八卦和五行蕴含的这种富于辩证思维和整体系统观念的朴素的唯物 的自然观,西周以后更被简约概括为“和”,同时也用于观察社会,做为人道教化的目标。以后更丰富为“和合”。由“河图洛书”到八卦五行到“和合”,是中华文化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最早在八卦五行思想基础上提出“和”的是春秋的史伯(周太史)。他把“和”即多种事物(各种不同的“他”)的相互作用和“同”即单一事物的重复相加对比,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国语·郑语》)。 “和”就是并存的对立的不同事物的矛盾统一而达到平衡协调,这是推动事物发展、产生新质的根本,既是大道运行的规律,也是人道政教的目标。这个意义上的“和”,被古代各家各派先哲广泛认同和运用。由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封建社会的两千年延续发展过程中,儒家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主导思想,深深渗透于我国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领域,对中国的民族精神、意识形态乃至风俗习惯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曾经是维护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维护封建统治的,但也有反映了普遍规律的思想是可以超越时代的。如儒家文化的协调思想和和谐意识,就对人类社会发展有普遍意义。刻在孔庙大成殿前的“中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 和合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和合文化博大精深,是传承几千年的一个精华。在先秦时期的时候,“和合”文化就已经消失了,后来渐渐的被三大家,也就是儒家、道家和佛家所运用。儒家作为中国传统和合管理的集大成者,将“以人文本”与“和为贵”的思想提了出来。随着历史的不断进展和演化,“和”也开头了渐渐的转变,慢慢的具备了中国式管理的意义“,和”其实就是和谐、和谐;而“合”则是合作、结合。所以消失了“和气生财”、“合作双赢”的一个管理理念。“和合”文化不仅是华夏文化的一个精华,且其在我国历史的进程中也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当代的学者和管理者对其可谓是非常重视的。银行企业在中长期的进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银行企业文化,能够对员工的力量进行感召和分散。而银行企业想要又好又快的进展,就需要银行企业文化来进行推动,且它能使银行企业长久长期的进展下去,在肯定程度上对银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能够进行提升。想要对银行企业的进展进行进一步的推动,让其成为世界级的顶尖银行企业,就必需对银行企业文化的力气进行借鉴。所以,专家学者们和银行企业管理者对银行企业文化的讨论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关注。 二、当前银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 (一)体系化不够,文化思想并未明确由于我国经济的飞速进展,给金融行业带来了一个崭新的面貌,而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银行则可以更好

的进行进展,可与此同时,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所以,在市场的竞争中对企业“硬实力”银行投入的关注较多,相对的企业“软实力”的文化建设则没有赐予足够的重视。因此,现今有些银行的企业文化在科学的深度提炼和梳理上较为缺乏,没有一个合理的方案来规划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员工也没有深化的把握企业文化。且有相当一部分的银行没有一个准确的规划,也不具备使命感,在核心价值观上也不够明确,相关的价值理念导向更是没有明晰。想要让企业文化体系得到形成,即便是一个较大的银行企业也是非常困难的。想要让企业的吸引力得到提升,必需要有一个完善的文化体系来对银行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引导。 (二)文化传播规划粗疏,未善用媒体资源进行有效文化通过对银行的网站进行观看能够看出,在企业的网页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银行没有将自身的企业文化作为一个板块内容加以宣扬,而即便有的银行有了这一模块,可是也没有对其进行二级栏目链接,而这无疑说明白企业的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三)银行形象品牌核心价值不突显,企业文化对银行从业人员的导向力不足在银行企业中,银行企业文化引导着银行形象的品牌,而相反的,体现银行企业文化的则是企业自身的品牌。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企业文化的建设尚未完善,也没有充分的去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在文化价值理念的思想上也不够明晰,因此品牌价值就没有得到有效的规划,在提炼的过程中也不够突出,而这些状况主要集中在银行的品牌宣扬口号上。尤其是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社,它们的客户基本上都是乡镇企业、农夫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因此在品牌宣扬的口号上相对来说需要通俗易懂一

将国际公认的外交原则和手段同中国的优秀文化与传统思想相结合的

将国际公认的外交原则和手段同中国的优秀文化与传 统思想相结合的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等一系列以和平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理念,即便历经动乱、战争,这些思想从未动摇。面对新时代中国外交形势,我们应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为基本理念,寻求传统文化与外交策略的共通点。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社会形势,在外交工作中积极创新、锐意进取,创造了一系列外交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习近平外交思想,成为中国开展外交的行动指南。笔者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态五个维度,探究如何以传统文化之“笔”做好外交“大文章”。 中国自古以来就包含一系列以和平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理念 随着世界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不断深化,各国之间联系日益密切,和平化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友好外交已成必然。一直以来,中国都采取和平外交政策,始终坚持和平发展,以合作共赢为原则,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事实上,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包含“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天下大同”等一系列以和平发展为宗旨的思想理念,即便历经动乱、战争,这些思想从未动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为中国人民谋福祉、为人类事业谋发展”,始终将推动人类共同体作为根本任务,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形成了“世界大同、天下太平”的大国外交思想,在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生态等领域,善以传统文化之“笔”做好外交“大文章”。 中国秉承中庸之道,肯定不同国家优势,接受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 以整体思维关注世界大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家国天下”等一系列以整体为重的思想,促使中国在开展各项事业中都以整体为重。与西方强调个人主义有所区别,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体是整体的组成部分,只有整体实现发展,个体才能取得进步。中国外交策略强调整体性,要求在处理外交问题时从战略高度进行思考,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着眼于长远利益。 以中庸之道强调事物关联。《论语·庸也》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道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要求公民形成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在世界外交中,中国秉承中庸之道,不以敌友、不以善恶区分国家,肯定不同国家优势、接受世界各国的不同文化,始终遵循适度原则、坚守中正。中国与西方外交思想差异明显,西方外交在文化的影响下,强调二元对立,认为黑与白、美与丑、善与恶不能兼容,所以在外交政策中秉承“不是友人,就是敌人”的态度,导致西方外交树敌众多,并存在武力征服现象,不符合当今国际外交趋势。 以崇尚和合重视世界和平。和合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强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和睦同心,和合思想中包含了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的国家观。中国一直崇尚和合思想,将和合思想作为处理人与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当代价值

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当代价值 作者:刘书豪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9年第31期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刘书豪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元共存的。在处理外交多边关系、多元文化共存、家庭关系和人际 关系上,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是中华传统文化馈赠给我们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求同存异、和 而不同的核心思想是接受不同,跳出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线性思维与零和博弈,倡导互相尊重、多元并存、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如此才能凝聚群体,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在外交多边关系上,我们国家领导人引用中华传统文化历来主张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 世方法,取得了一系列让国人自豪,令各方赞誉的重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孟郊《答姚 怤见寄》中的“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意在指出虽然中美两国存在很多分歧和竞争,但 是双方应相互尊重、求大同存小异,争取在大局上取得共识和谅解,在小的问题上保留意见和 见解,从而使美国挑起的举世瞩目的“中美贸易战”在近期得到最大限度的缓和,改善了双边 关系的风险边际。正如《人民日报》中所说:“共同点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在多元文化共存上,我们依然要坚持求同存异,接纳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并加以融合发展。以宗教信仰为例,不同的宗教信仰核心都是爱心,教导人们互相尊重、爱人如己,与自然和谐 相处。 在家庭关系中,父辈和子女之间的代沟、夫妻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往往要求彼此在互相尊 重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相理解,于小处放宽心,如此才能搁置争议,家庭和睦。《易经》 中“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正体现了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在人们 处理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焕发的爱和包容的光彩。 历史进程就是不同文化和思想交流、接纳、融合的史诗画卷。构建和认知人类命运共同体 则必须将中华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作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支撑和价值传承。 (编辑:李跃) 评点:石素芝 这是一篇论证严密结构严谨的议论佳作。文章论证精当,从处理外交多边关系、多元文化 共存、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论证,多角度扣主旨,运用“总—分—总”结构,结构清晰,显示出作者较高的谋篇水平。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和合文化”导写及范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和合文化”导写及范文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9月23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开幕式让世人惊艳。杭州奥体中心内,或是沃野良田、稻海渔歌、绿意盎然的生态图景依次呈现;或是宋韵与芭蕾共舞,音乐剧与越剧同歌;或是线上过亿的“数字火炬手”与场上火炬手共同点燃的亚运会之火;或是万人大合唱《同爱同在》……“君子和而不同”“协和万邦”“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用“和合”阐释人与人、国与国、人与自然的关系。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材料由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引入写作内容。100分钟的开幕式中,近一半时间的文艺演出,定会让现场数万观众如痴如狂,也会让现场和各种媒体前的观众叹为观止。开幕式演出绝不仅仅是文艺表演,贯穿演出全程的,有一颗鲜活的灵魂,有一种浸润其中察而不觉的文化流淌,这就是“和合”之美,这是中华民族亘古流传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审美观。 材料的关键词为“和合”。 和合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和而不同

的国家观、琴瑟和谐的家庭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世世代代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滋润着中华民族走过数千年。 “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自古以来,和合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和合思想,也成为擘画人类美好愿景的重要底色。 【学生优秀作文】 1和合织锦缎,岁月谱华章 与光同尘,与时舒卷。“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几千年中华民族的智慧孕育出“和合”的信念。躬逢盛世,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与势;万里蹀躞,这是赋予我们的责与任。 惠风和畅,人与人和谐共美为逆风扶摇之羽,划破阴霾。是杭州亚运会上运动健儿们的互帮互助:是马龙与樊振东,“前浪”与“后浪”的惺惺相惜,陪伴成长;是跳水梦之队陈芋、张家齐,默默训练,团结友爱;是武汉暴雨中坚持开出租车的司机小哥,不惧艰险,救助伤患。美美与共的社会下,我们向往,我们感动,我们实现,我们展望。当人与人心贴心、手拉手,“君子和而不同”,就会盛放出最娇艳明媚的花儿,它植根于我们心底。 清风徐来,国与国和平共处为乘流击汰之楫,荡开碧波。我国一直实施和平中立的对外政策,由古及今,行丝绸之路,结互助之果,与周边国家共命运,同呼吸。不忍去回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残忍、残暴。生灵涂炭,阴霾笼罩,这正是缺乏各国和平

中国民间外交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探析

中国民间外交的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探析 作者:张丽 来源:《公关世界》2022年第18期 摘要:国家间关系的永续发展不仅需要政府间的“硬支撑”,也需要人民间的“软助力”。为了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和平发展、睦邻友好的外交理念,更好地传播中国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发展思想,以民间外交的理论研究推进民间外交的实践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民间外交概念进行界定、明晰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追溯其思想渊源,并对民间外交的当代价值展开学理性思考,以期对开创新时代民间外交新局面有所贡献。 关键词:当代中国民间外交时代价值 引言 人民是实现国家间关系友好且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民间外交是增进人民友谊、促进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在历史的不同时期,民间外交在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以及中外友好关系的建立方面都曾起到过促进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民间外交的任务更加繁重、作用更加突出、舞台更加广阔。现实的情况不断发生改变,如今,民间外交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方式同样应该符合时代所提出的新的要求。实践探索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不应浅尝辄止。新时代民间外交要以民间外交政策为指导,坚定不移地深化中国特色民间外交,推进民间外交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更好地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服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 一、民间外交的内涵与特点 1.民间外交的概念界定 科学的理论构建与学术研究需要建立在严格、准确的概念界定,丰富、客观的案例资料以及严谨、周密的逻辑推理之上。在科学研究即将展开之时,首先要做的便是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在学界已有的研究中,关于“民间外交”概念缺乏清晰的界定,未形成相对统一的认识。其中涉及“民间外交”的内涵、主体方面也是存在着模糊不清以及界限不明等现象。学者在研究中习惯将一些具有交叉性的概念混用,这使得语义辨别更加混乱,研究难以深入开展,于是,本文首先对民间外交的概念进行界定。 中国的外交是官方的、半官方的和民间的三者结合起来的外交。中国的整体外交曾经是这样界定,在开展对外工作时,应该倡导官方与民间两者相互补充,这也成为当时中国外交的显著特色。由国民间的交往发展到半官方的形式,中国选择“民间先行、以民促官”逐渐积聚的方式,增进两国间文化、贸易等方面的交流,为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创设有利环境。可见在当

当代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形势与政策)

当代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对外交往的持续扩大,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中国的外交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从“和谐社会”到“和谐世界”,中国将和谐从内政延伸到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中国外交 一、中国新外交的提出 2004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2005年,中国在亚非峰会首次提出“和谐世界”理念,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胡锦涛主席首次在代表世界最高权威的讲坛上,以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义,提出构建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思想。随后,这一理论不断在APEC、二十国财长会议上频频被提起。 我们看到从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再到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共建“和谐世界”,中国不断完善着对自身、世界以及对外关系的认识,将“和谐”从中国内政延伸到外交。作为2005年中国外交的最大亮点,可以说,“和谐世界”已渐渐成为中国外交理论的主轴。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关系,反映的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其本质是相同的,只是具体所指的目标不同。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中国政府明确阐述了“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内涵:中国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中国倡导的和谐世界则是“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思想体现了中国内外政策的高度统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是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执政能力如何提高的深刻认识,是如何治理内政和承担维持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责任的深度思考。而“和谐世界”理论的提出,是国内执政理念在外交领域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领导人对国际事务冷静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是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深度探索。 二、中国新外交的表现

2023年北京市房山区高三高考一模语文写作话题解读与参考范文3篇:和与合

2023届北京市房山区高三一模作文“和与合” 导写及范文3篇 【原题呈现】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不少于700字。 中华民族尚和合。和,有平和、和谐、和睦等义;合,有聚合、联合、适合等义。和而不同,表述了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而不盲目苟同的相处之道;志同道合,形容彼此理想、志趣一致…… 请以“和与合”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命题式的作文题目。 作文题要求以“和与合”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何为“和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曾指出:“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 “和”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思维方式,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到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和”始终是我们的态度和追求。 合者,聚集、不违背、应该。中医讲:六腑为阳,饮食属阴,阴阳和合,生机盎然。道家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天地间,和合是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根本准则,亦是社会和谐、国家安定的调节剂。 当今世界,和平合作的潮流滚滚向前。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愈发陈旧落伍,妄自尊大或独善其身只能四处碰壁。只有坚持和平发展、携手合作,才能真正实现共赢、多赢。 【优秀范文】 1和与合 “和合”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 “和,犹合也”,“和合”理念强调世界是人与万物的一体性存在。构成世界的诸多要素既相互矛盾又相互融合,并在矛盾与融合中共同发展演变,然后产生新要素、新事物、新生命,客观世界因而不断发展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和合”是变化之源、运动之力、发展之本、生长之根。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 摘要: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的重要因素之一,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传统文化, 几千年薪火相传,对后代影响深远。其所蕴涵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不仅具有强烈的历史感,而且还带有鲜明的现实性,从最深处影响着包括当代中国外交在内的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致力于建立新的外交形象,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政策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外交;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长久的历史演变和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这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1]。 文化通过影响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的认知模型,影响他们对环境的感知,进而影响一国的外交政策。正如诺威尔(John P. Lovell)所指出的,“人是在文化氛围中长大的,受到其中的基本价值观、风俗习惯和信仰的熏陶。那些在每个社会中握有政治权力的人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与态度将有许多文化根源。此外,在每个民族国家,统治本身和外交政策的制定都是在一种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一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宗教信仰及意识形态等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决策者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和价值取向,而这些因素会在他们制定外交政策和进行外交行为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表现出来[2]。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的外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世界文明古国。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源远流长、绚丽多姿、跌宕起伏,兼容并蓄、影响深远的统一的复合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的影响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其中既包括好的方面也包括不好的方面,应该区别对待。 (一)好的方面 外交道义:(仁爱原则、贵义原则、崇和原则)道义或道德都是以善恶评价为形式,依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用以调节人际关系的心理意识、原则规划和行为活动的总和。通过确立一定的善恶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道义或道德可用于规范人们的相互关系和约束个人行为,从而调节社会关系。 一、贵和尚中的影响: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历来主张以和为贵,这与与西方文化所倡导的竞争意识形成强烈反差。贵和的意思是主张和谐,而尚中指的是主张中庸,不走极端。 天地万物存于自然之中,他们的运行却始终保持着各自的个性,而达到最大程度的和谐才是最为光明的前景。在中国人与人的交往向来主张和谐,自然地,在国际间的合作中,中国也保持着这样的精神,求同存异,共同进步,以此构建和谐新世界,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一个大国应该有的风范。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是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发展理论的集成和升华。现今,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更应该努力推进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合作,建立更完善的多边贸易体制,争取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处理与他国的问题。 二、和平互利的国家关系: 中国素以“仁义”为宗旨,与邻国和平共处时期远长于征战时期。中国自古疆远民众、国力强盛。但即使强盛如汉唐时期,也不曾超出本国领土范围外出侵略,而注重传播本国文明、接纳外国客商的和平外交,毫无保留地把本国文化成果贡献给全世界。 古代中国提倡“中外一体、天下一家”宽待外族政策。如犹太民族自公元70年失国后,人口流散于东到印度,西到非洲至西欧的广大区域,在许多地方受到迫害。而在宋朝流徙到中国开封的犹太人却受到宽厚待遇,获准维持原信仰和风俗,参加科举并与汉人通婚。19世纪末叶,开封犹太人的传统、衣着与汉、回等民族人民已毫无二致。这是世界史上唯一的一例犹太民族自然同化。美国等西方国家始终不能妥善处理主体民族与移民的关系,颇可从中国古代史有所借鉴。 三、儒家和睦思想: 而在传统儒家文化中,和睦思想作为儒家“和”文化具体体现,对中国外交思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儒家和睦思想的核心是中和思想和中庸之道,忠恕思想和义利之辩是以价值观的形势作为和睦思想的延伸,而和睦思想在具体施政时的应用便是德政和仁政思想。 和睦外交思想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思想基础;和睦思想是我国睦邻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在和睦思想影响下的睦邻和平友好外交关系;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两大主题”-中国和睦外交战略的新论断;建设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提出-中国和睦外交战略的新表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外交战略的提出-中国和睦外交战略的新运用;“致力于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和睦外交战略的新转变;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和睦外交战略的新举措;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和睦外交战略的新突破;“和平发展”外交战略——和睦外交战略的新途径;“构建和谐世界”外交战略——和睦外交战略的新秩序观;“睦邻友好”外交战略——和睦外交战略的周边外交新政策;以平等互利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和睦外交战略的新发展理念 四、中和思想和中庸之道

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一个地区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文化成为国与国之间交流的重要纽带,文化与外交的关系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外交形式、内容等与经济外交、政治外交、军事外交有所不同,但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从内在、本质出发,渗透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的各个方面。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灿烂的古代文明产生的精髓与中国外交具有本质的内在统一性,影响中国外交行为、制定外交决策、提升国际地位。 一、文化与外交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影响国家的制度、物质建设,深化人们的精神、行为等,不同的人受不同文化熏陶,一千个作者、读者会有一千种文化认同。学术界将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社会经过发展、变化与变革的复杂的有机系统。狭义文化则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其核心是潜藏在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之下的观念系统。郑晓云在著作《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提到:“在每一种文化中,其构成最核心、最稳定,把文化塑造成一种特定文化的部分往往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而最外层一般都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也是文化体系中最不稳定的一面。”可以看出,狭义文化中精神文化是构成文化的灵魂。 随着社会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外交成为连接国家之间的主要纽带,其中文化外交逐渐取代传统的武力、军事外交,成为国际交往的主要内容。中国倡导“软实力”外交,它所取得的成果对已称霸世界数百年的西方文明带来挑战,亨廷顿所讲的《文明的冲突》将东西方文化矛盾推到了国际政治学界的前沿,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文化作用于外交是文化对政治的一种反作用。歷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一定的社会根源,根源就是在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所以,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应,又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灿烂悠久的历史文明,对中国外交的影响是持久的、坚固的。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一个民族基本的价值观念是几千年文化积淀的结果,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外交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作为人的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的就是中庸之道。中庸思想主张适度、和谐、不走极端,最终达到彼此的目的。可以理解“中庸”是走向“和”的过程,承认矛盾的存在,通过彼此协调、商议,在“中”的基础上达到最佳状态,完成向“和”的过渡。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主张“和而不同”,尊重各个国家之间的差异,既加强与他国的交流与合作,又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不能通过暴力、强制手段将自身的意识和想法强加于对方之上,保持彼此之间的差异性、独立性,通过合作、谈判等有好的方式达成和平共处、和平发展。 “和”思想的主要表现:“天下大同”“天人合一”“简爱”“非攻”等,法家思想中提倡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外交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外交的影响 【内容提要】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行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政策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具体而言,传统文化的非宗教性质有助于保持中国外交的非扩张性;力求稳定、讲求秩序的保守性使中国更易于选择融入战略、维护现有国际秩序;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与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令中国外交体现出独特的行为特征;道德本位的政治权力意识则赋予中国外交以自律性和理想主义风格,为中国承担起“负责任的大国”这一角色注入了内在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中国外交/影响 一引言及综述 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外交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传统文化如何影响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政策实践?回溯传统文化渊源、解读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精英人物身上所携带的文化基因,对于全面理解、正确判断一国的外交战略、政策走向无疑具有某种启示作用,从而构成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美国学者麦哲(Michael J. Mazarr)认为,“文化,是当前研究著作中最时髦的概念。最近发表的大量论文、著作都指出,文化是驱使民族国家、其他机构团体乃至个人采取行动和自组动作的基本动力。许多著作还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正日益突出"。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也意识到这一研究路线的重要意义。例如,王缉思指出,“外交行为受领导人思

想意识的支配,而领导人的外交思想不仅是在对外部环境长期做出反应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本国家、本民族的政治之化、观念形态的反映。国际政治包含着不同国家利益的协调与冲突,也充满着不同思想原则的相互撞击。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外交政策,必须联系该国的政治传统、价值观念,以至广义上的文化来进行考察"。另外,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已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的视角来解读建国后不同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政策。这些研究的一个突出特征在于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哲学中的和合文化、中庸之道、重义轻利等思想构成了中国外交"和平共处"、“和平崛起”的文化根源,并强调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和平外交传统,其主要针对的目标是“中国威胁论”。 同时,一些海外学者也在不同时期的文章、著作中涉及这一主题。英国学者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使得"中国虽然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却不会对外国造成威胁"。著名汉学家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同样注意到中国历史上的和平主义倾向,他认为"重文轻武"的思想使得“像伊丽莎白女王时代或中世纪时代的日本那样,在海上冒险劫掠,使国家靠海外所得而富强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是找不出来的"。 然而,在阐述中国文化与哲学的基本特征时,"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即有些论述是从书本到书本,从孔子等中国文化大师的著名论述中来归纳或从历代官方提倡的内容来探讨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特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