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和合”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渗透

在各家流派思想文化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思想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启示。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和谐社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初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精神,“和”文化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和”与“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合”指的是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统一,“和合”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正如程思远先生所说: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1]。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地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和春秋末年的晏婴。据《国语·郑语》载,史伯提出了“和”的概念,他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解释“和”的意思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史伯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惟有和谐共处,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同则不继”。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理论的内涵也不断得以丰富。晏婴用“相济”、“相成”的说法发展了史伯“和”的思想,他严格地强调了“和”与“同”是完全相异的两回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视“和”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倡用宽容谅解的精神去缓和人际间的紧张关系;孔子还从人道角度出发提出了人生修养的“执两用中”、“致中和”的思想,强调事物的度与和谐。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该以“和”为标准,这就更加鲜明地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提倡“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提出“群居和一”说,认为人类只有合群,才能协调一致,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宋代哲学家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他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准则,斗争的结果必然归于调和。这种折中、综合、平衡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2]

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的思想,他认为,道蕴涵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相互作用而构成和,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以及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老子还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研究了事物矛盾的差异性与同一性,提出“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等主张。而后的庄子提出了“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运》,《庄子集注》卷五),“子,天之合也,我,人之合也”(《天道》,《庄子集注》卷五)的观点,认为和合是万物化生的依据,也是天乐人乐的基础。庄子在《南华经》中《缮性》篇写到:“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性”。研究道术的人,总是以恬静来调养心智……心智和恬静交相调治,因而谐和顺应之情从本性中表露而出。德,就是谐和……庄子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墨子主张“兼爱”、“尚同”,他把人们“能相和合”作为求得社会安定的原则。墨子认为和合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理,指出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在于父子兄弟结怨仇,而有离散之心,所以“内之父子兄弟结怨仇,皆有离散之心,不能相和合”(《墨子间诂》卷三)。只有“和合”才能使家庭、社会群体凝聚在一起。

可见,对中华民族来说,尊崇“和合”思想不是一家一派的主张,而是诸子百家的共识,它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所整合的人文精神的精髓,是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传统之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和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和合”文化不断得以充实和丰富,逐渐形成了以“天人合一”、“贵和尚中”、“仁者爱人”、“修身正心”、“协和万邦”等为主要内涵的思想体系。正如李约瑟所说:“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关系的理想。……”[3]这一东方式的哲学智慧鲜明的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的尊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同时,这一思想在促进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维系社会安定和谐、推动各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和合“思想对我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启示。

1.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人和自然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立的不平等关系。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人类和自然的冲突以最强烈的形式爆发出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陷入空前脆弱的地步。自然界逐步沦为了人类征服和控制的对象,全球性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所有这一切都迫使人类开始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并逐渐认识到,人类必须摒弃对自然的功利主义观念,尊重自然的价值,保护自然资源,不能一昧地向自然索取,要努力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人类必须

自觉地承担起保护自然的道德义务与道德责任,把仁爱之心从人扩展到自然万物,也就是孟子所主张的“仁民而爱物”,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人类家园。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西方生态哲学家、伦理学家开始深入探讨生态危机的历史和文化根源,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提出世界生态伦理应该进行“东方转向”,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思想受到越来越多的肯定和重视。

“天人合一”的思想由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天地整体的和谐,在致思方式、处事原则等方面与现代生态伦理思想不谋而合。比如,《周易》强调天地是人的父母,要求我们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孔子将“知天”和“畏天”结合起来,指出人要掌握自然规律,同时强调人对自然界要心存敬畏。道家提出了“天父地母”的主张,要求人要像孝敬父母那样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到了汉代,董仲舒明确主张把儒家的“仁”从“爱人”向“爱物”扩展,“泛爱群生,不以喜怒赏罚,所以为仁也。”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尊重,将道德关怀从人的领域扩展到自然界。而后,宋代新儒学的大师们从哲学宇宙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系统论证了“天人合一”,张载更是提出了“民胞物与”的口号,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自然所生,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人类的兄弟姐妹,在承认人的价值同时也应该承认自然万物的价值。所有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出渗透在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中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想往,这种深刻而睿智的思维方式对人类解决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2.倡导“仁者爱人”的道德准则,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在追寻“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时,也注重视研究人际关系的和谐,可以说,“和合”思想既是人们的处世原则,也是一种处世态度。孔子最早提出了“仁者爱人”的主张,指出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和睦相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一个人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求根据自己内心的感受来体谅别人的感受,达到推己及人的目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同时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景象作了具体的描述,这就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鼻祖老子主张人与人之间应“无欲”、“无为”、“无争”,彼此和谐相处,宽大为怀。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道德经》第八十章)。墨子主张相爱、兼爱,“爱人若爱其身”,“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如果每个人平等而无差别地去爱别人,为他人着想,施惠于人,那么人人都可以得到全天下人的爱,天下的人相亲相爱社会就会治理好。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先哲对此作了论述,如董仲舒“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春秋繁露·仁义法》)。朱熹“仁是根,爱是苗”(《朱予语类》卷二十)。韩愈“博爱之谓仁”(《韩昌黎集·原道》)。张载“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正蒙·中正》)等等。可以说,在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和合”思想中爱人、忠恕待人、推己及人的处世原则已经逐步沉淀为中华民族共有的传统美德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这些思想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人与人的和谐或人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载的重要内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理想状态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团结友爱,从而能够使平等、公平、正义等价值得以实现。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主义社会也是由有着不同利益

关系与利益诉求的人所构成,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日益进展,经济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冲突尖锐化已成为不争的现实。要解决这些矛盾与冲突,要不断完善能够体现平等、正义、公平等核心价值的制度体系,同时也要提倡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做到“推己及人”、“忠恕待人”,使人与人之间关互包容、团结友爱、充满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为社会的和谐奠定良好的基础。

3.承继“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政治稳定、社会和谐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追求与理想。中国传统文化亦将构建和睦、和平、和谐的社会关系视为价值取向。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养,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君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君子无所争”、“君子周而不比”、“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等等,其内涵都是地地道道人与社会相和谐。在对待国家、民族关系问题上,传统文化“和合”思想突出体现为“和平共处、协和万邦”的理念。“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兼相爱”、“爱无差”,“地博不兼小,兵强不劫弱”,“不劫人以兵甲,不威人以众强”等等,先哲的这些观点鲜明地体现了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价值取向。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时所说,“中国人是爱好和平的,不象西方人那样好斗。中国人生来就有着友善和容忍的态度,对人有礼貌,也希望别人对他们有礼貌。假如中国人愿意,他们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民族。”[4]

目前中国社会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的,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很多矛盾和问题:社会各阶层日趋分化,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失业率上升,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资源能源紧缺;腐败现象依然存在,各类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一些社会成员心理失衡、诚信缺失。与此同时,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越来越明显的遭到大国势力的阻挠和制约,“反华”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也在威胁着我们的国家安全,所以这些都给社会稳定与和谐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大力消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先辈的智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合理内核,不断推动我们的和谐社会建设。

季羡林老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和谐,和谐是中华民族送给世界的伟大礼物。”[5]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这些闪光的思想虽然跨过了漫长的历史时空,但其中的精华,即使以现代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也不难发现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因此,对传统“和合”思想进行梳理和研究,不仅可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掘其积极的现实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穆占劳.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J].理论前沿,2008,(3).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162.

[3]李约瑟文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罗素.中西文化之比较[M].水牛出版社,1988:20

[5]“国际道德经论坛”录像讲话稿[EB/OL]新华网,2007-04-23.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山东财经大学 题目: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行政管理一班 学号20140934203 姓名陈福勇 指导教师于翠萍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制 二O一七年六月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导语: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三重和谐统一,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充分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的价值,并对其进行创新与发扬。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社会价值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向量和根本精神。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一笔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重大的战略决策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不能给我们提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成答案,但它却可以为我们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关系提供历史的智慧和现实的参照。

一、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 和谐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潜在精神和气质。从字源上来看,“和”就是“谐”,“谐”就是“和”,两字都是指音乐的协调、合拍,如《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古人多用单字表意,“和”、“谐”、“中”等字都有“和谐”的意思。“和谐”一词则出现稍晚,如《晋书》上说:“施之金石,则音韵和谐。”后来,古人把音乐之“和谐”用于考察整个人类社会是否和谐的问题,从而有了社会和谐的思想与主张。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的思想博大精深,说其“博”,和谐理念作为一种普遍的精神特质,为儒家、道家等研究和论述,成为各家各派思想学说的灵魂;说其“深”,和谐理念跨越时空,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儒、墨、道、法、兵等主要思想学派对和谐思想都有深刻的阐发。儒家提倡“中和”,强调“礼之用,和为贵”,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道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提倡遵道以行,率理而动,因势利导,合乎自然,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从而建立起自然和谐的治国秩序。墨家倡导“兼相爱,交相利”,主张实现个体与社会的有序一体,道德与功利的和谐一致。法家主张对个人、社会、国家三者关系正确定位,在大一统的格局内,实现国家主导下的社会和谐。兵家讲求“令民与上同意”,强调“先和而造大事”,把“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作为治军经武的重要前提,视“和谐”为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中华民族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与和谐精神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6月25日中央党校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并列举了孔子、墨子等人的有关主张。2008年4月,胡总书记访美期间,在耶鲁大学作演讲时,概括性地介绍了中华文明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并特别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 [1]中国人早就提出了‘和为贵’的思想,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2]旨在实现物质和精神、民主和法治、公平和效率、活力和秩序的有机统一。”

“和合”思想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和合”思想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和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价值理念,代表了人们对和谐、和睦、团结、融 合的追求。在当代中国,和合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 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合思想的力量在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发 挥着重要的作用。 和合思想促进了社会内部的和谐与稳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强调了人与人 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共处。这一理念在当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解决社会矛盾和 冲突时,和合思想引导着人们通过对话、妥协和包容来寻求解决之道,从而维护社会的稳 定和和谐。在社会各阶层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之间,和合思想也在促进相互理解、 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和合思想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国古代有“天人合一”“天地人和”等 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当代社会,和合思想在宣传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理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积极倡导绿色环保、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这 些都与和合思想密切相关。和合思想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应当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相互促 进的理念,这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和合思想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和合思想在推动 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上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合思想强调了不同文化、宗教、民族之间 的平等、和谐、共存,这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是至关重要的,而和合思想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支持。 和合思想有助于促进国际社会和谐稳定。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发展政策,积极倡导国际 社会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合思想在中国对外交往和国际合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和合思想提倡国际社会应当和平共处、互利共赢,这有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和合思想对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合思想促进了社会内部 的和谐与稳定,有利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也有 助于促进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和合思想将继续发挥 其独特的作用,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和合思想所蕴含的优秀传 统文化价值观念,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持和道德引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的现代启示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其中的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谐思想践行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在家庭、社会、经济还是政治等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当今国际社会上,和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非常重视和谐这个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被视为 一种道德价值、一种伦理观念和一种人际关系的准则。和谐意味着尊重、协调、均衡和共生。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上还是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上,和谐都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个人生活中,和谐体现在与自己的身体、精神、家庭、和邻里之间的关系中。中国人认为,心身健康、身心平衡、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最根本的幸福和最高追求。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重个人修养、内外兼修,依循道德准则,追求协调和平衡的生活方式。 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经济中,和谐则是以领袖、统治者和国家民众之间和谐的关 系为前提,推动社会的平稳、稳定和持续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致和谐而不宜以苛惩”的思想,表达了社会和谐氛围的重要意义。这种和谐社会所包容的各种文化、宗教和思想的多样性,是中国所独有的广泛包容的文化特点。二、和谐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的程度不断加深。在这种情况下,和谐思想在推动全球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特征。

首先,和谐思想带来了多元共生的文化宽容。和谐思想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文 化思想,具有广泛性和包容性。如对多元文化融合和包容、宗教、道德观念等问题的探索,进而为实现人类和谐共处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其次,和谐思想有助于缓解社会紧张和冲突。和谐是调和不同利益之间的基本 路径,也是协调和解决社会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当前社会,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不同群体之间利益冲突。和谐思想可以帮助人们消除偏见,理解和尊重不同意见和差异,促进不同群体之间和平共处。 最后,和谐思想对全球化进程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各社会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和谐思想具有助于推动全球化进程,促进国与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合作发展,消除文化冲突和歧视,建立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全球社会。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具有非常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意义。和谐不 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而且也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之一。和谐思想的价值和影响,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推广性。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和谐思想,深入研究和领会这一核心理念,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而努力。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 示 自古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思想的核心地位。儒家思 想所倡导的“和”、“礼”、“仁”、“义”等哲学思想对于人民生活和社会发 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当今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 为中央政府的重大使命。本文将结合儒家和谐思想探讨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以期为当代社会建设提供一些思想启示。 一、和谐思想与社会和谐 儒家和谐思想主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仁爱”、“孝道”、“道德”,培养文明、和谐、有序的社会。和谐的社会不仅仅意味 着物质财富的丰富,更应包括精神层面的和谐,如互相尊重、信任、 理解和宽容等。这与现在中国和全球社会已经形成的价值观是相契合的,而“和谐”成为了一个当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儒学中有“治家有国,其道自兴”的观念,即思想家认为从个人做起,逐步实现“达人达己、达己达人”的过程,实现“宜家和国,和敬同义, 理性同感”的和谐状态。这可以理解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一定要从小做起,从个人品德做起,让每个人都有理性,有智慧,有道德和文化的 培养。 二、和谐思想与社会稳定 和谐社会还要求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关系诸如母女、夫妇、族群、 行业关系等都是稳定和谐的。从社会稳定角度来看,通过仁爱的道德

教育,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操,增强社会公正和信任感;通过强化道德 沟通,增强不同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从而 在社会中树立共性,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三、和谐思想与幸福生活 在儒学中,“仁”是至高无上的人类道德境界,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的重要因素之一。“仁者,人也。亲亲为二字,忠言为三豫章笏确谔, 修身为凯歌”,提倡文明、和谐人际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互 爱和互信,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与重要保障。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一个充满幸福的家庭是由和谐、平等的婚姻关系、互相尊重及沟通理 解而组成的。相对来说它是具备安定与和谐的。 四、和谐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仅为material(物质)而 且为non-material(非物质)的因素等自由平等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多 空间。与儒家和谐思想的核心理念相似,它的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的和谐统一。儒家提倡的仁爱、孝道和道德 信仰成为社会主义道德伦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主流文化 建设和文化传承,培育和推广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儒家理念和思想, 推动中华文化走进世界。 总之,儒家思想强调和谐,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各方 面之间价值的平衡与和谐。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今天的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借鉴与超越。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建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际关系与社会和谐的建构 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 和谐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师生关系以及社会的公德心与道德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中国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中深深地根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亲情关系的培养和维系。在中国,家庭一直被视为社 会的基本单位,亲情关系在中国人的价值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中国人常常强调“家和万事兴”,认为家庭的和睦与团结是一个人幸福和成功的基石。这种观念使得中国人在处理亲情关系时更加注重互相尊重、理解和支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和照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的传承与弘扬,为人际关系的和谐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友情的重要性。中国人注重友谊的培养和维系,将友 情视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中国古代有许多以友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深情友谊,以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猪八戒、沙僧之间的战友情谊等。这些作品中展现出的友情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国人常常将友情看作是一种无私和忠诚的情感,通过朋友之间的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度过人生的喜怒哀乐,进一步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在中国,师生关系一直被视为一 种尊重和传承知识的关系。中国人常常将老师视为知识的源泉和人格的楷模,而学生则应该对老师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这种师生关系的传统观念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得到了延续和强化,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和谐和积极。老师们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学生们则通过尊重和听从老师的教诲,不仅学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与 价值 在当今世界日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断增加。 而在这些传统文化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无疑是最为独特、深厚、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以其博大精深的道德、艺术、哲学和思想体系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一、中华文明的薪火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问,涵盖了国家、宗教、哲学、 道德、文学、艺术、医学、工艺等各个方面。这些文化遗产代代传承,是一道闪耀着中华文明光芒的灿烂之路。中华文明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传承发展,这是几千年来一直能够保持稳定、和谐的原因之一。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可以促进 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在现代社会,全球化的浪潮下,传统文化更需要得到传承和保护。它们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基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宝库。只有当我们能够认识和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时,才能更好地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持文化独特性。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教育功能 中国传统文化对道德教育的重视是无可置疑的。自古以来,道德一直被认为是 人类社会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保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是道德伦理的集中体现。 仁者爱人,以爱人之心去对待他人,这是伦理学的核心。传统文化中的“以德 为先”的观念与现代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并无不同,在这些观念的指导下,中华民 族在整个历史时期都保持了道德标准的高度。

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可以促使人们学习中华伦理道德标准并将其付诸 实践,进而发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道德准则。这样的道德教育使人们在思想意识、心态、行为等方面获得更全面、更健康、更合理、更成熟的发展。 三、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影响 中华传统文化最常被提起的某些元素,如道教、佛教、儒教、中国画、中国诗 词等,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美感的。它们吸引着现代人群的眼球,不单是因为其精美绝伦、极具艺术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因为它们可以推陈出新、为现代社会带来新的艺术、精神和文化风貌。 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千年文化积淀,涵盖了诸多方面的内容,从百分之九十以 上的历史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对心理世界的理解和对人间情感的描绘。这些文化杰作不仅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文明积淀和民族传承。它们对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我们保障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和谐的影响 作为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文化高度独特性、深度智慧性、互 动性和多元复杂性因为很深入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多个领域。这也是我们在重申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和谐的影响时可以体现的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验,在千年的历史生命中,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文 化传承的丰富性。对中国的传统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发掘,则更是为人类文化学研究的多角度深度、多元复杂性、多方面发掘等问题提供了现代社会的深度教育价值。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特有的思想体系,其具有深刻的理念、空前的流派和开创性的思想。它在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类精神和文化品质的提高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文明的财富。传承和弘扬中国传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 传统价值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传统价值观与社会 和谐发展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和谐 社会和谐是每个国家和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它是指社会成员之 间的稳定、和睦和良好的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实 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传统价值观与社会和谐 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尊重家庭观念和家族伦理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将家庭视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尊老、敬幼、忠诚和孝道被视为道德的 核心价值。这种价值观能够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相互 支持,也为社会和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社会道德伦理 传统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伦理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和相互理解。仁、义、礼、智等传统道德观念在中国社会中被广

泛传承和倡导。这种价值观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公共利益,注重个人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和谐程度。 三、推崇和平与和睦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平与和谐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和平被认为是社会的根本和稳定的基石。和平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通过倡导和平、尊重他人的权益、化解矛盾和冲突等方式,中国传统文化为社会和谐的实现提供了指导。 四、注重教育和道德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教育和个人道德修养。古人常说:“立身以立德,立德以养心。”传统价值观强调通过良好的教育和自我修养来塑造社会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的传承和实践有助于塑造人们的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总结起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和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尊重家庭观念、重视社会道德伦理、推崇和平与和睦以及注重教 育和道德修养,这些传统价值观的传承与实践是实现社会和谐的 关键所在。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蕴 含的和谐思想,以此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通过强调传统价值观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认识到 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深化我们对社会和 谐概念的理解。只有在传统价值观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建立起一 个稳定、和谐的社会,为每个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个人发展 空间。因此,我们需要珍惜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以此推动社会 和谐的发展。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独特的价值观念,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必须继承和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使之发挥现代化的价值和作用,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厚历史底蕴和人类文明的智慧精华。人们借助于该文化,能够拓展自身的认知与视野,培育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从而共同推动和谐共处与繁荣发展。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首先,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底蕴和民族精神。传统文化是经过漫长历史沉淀后所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历史知识、历史经验、历史智慧,是我们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的重要基础。中华民族以儒家道家为代表信仰和社会道德,注重“仁义礼智信”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贯穿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这些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道德生活的重要指南。继承和弘扬这些传统文化,可以保持中华民

族精神的纯正性、地位和尊严性,也能够使道德与社会伦理得到保护和弘扬。 其次,传统文化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中国特色民族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基本形态,给人以极大的美好感和文化归属感。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自我精神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倡导和追求和平、和谐、稳定、统一、平等、民主、科学和创新的文化思想体系。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有一个充满和谐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支撑,特别是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社会危机、环境破坏、身心健康问题等,更加需要有和谐发展思想与社会支撑的倡导,从而提高社会和谐的幸福指数。 再次,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国家凝聚力。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逐步增强。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在于它能够引领和融合多种文化,促进全球文明进步和文化多样性。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使中国特色文化在国际间获得更多的理解和认可,也能够引起全球各国的文化交流,增强各民族之间繁荣交流与团结协调,最终实现中国所倡导的“和而不同”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 最后,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传统文化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组宝贵财富,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通过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提高现代社会的质量和效率,也能够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中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的影响与启示

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的影响与 启示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留下的宝贵财富,它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于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有着深远的影响与启示。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通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礼仪习俗等方面的传承与发扬,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 首先,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塑造出一个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社会。传统文化强调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观念,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注重亲情、友情、邻里关系等,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同时,传统文化注重家庭道德教育,强调家庭和睦、亲情和谐,为一个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传统文化强调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团结与凝聚力的形成。传统文化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族的延续与发展,注重家族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团结合作。在国家层面上,传统文化强调国家意识和公民责任感,促使个人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身份认同感。 此外,传统文化弘扬尊老爱幼的价值观念,构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谐的社会。传统文化重视对年长者的敬重与孝顺,注重子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关系。这种尊老爱幼的观念对于社会稳定和家庭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年长者拥有尊严和地位,子女对其

的关心和孝敬,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为团结和谐。同时,年轻一代在尊老爱幼的教育下,更加懂得孝敬父母,建立起了世世代代的亲情纽带。 在面对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和多元化的挑战时,我们也需要从传统文化中获得启示。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和谐共生、团结奋进,这一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通过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传播和实践,促进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的进一步巩固。 总之,传统文化对于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具有深远的影响与启示。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塑造了和谐社会与民族凝聚力,通过强调亲情、友情、尊老爱幼等核心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吸取智慧,积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以实现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的目标。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其中的和谐思想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和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的一部分,贯穿于诸多领域。这个概念源于夏商周时期,被后代传承并演变。和谐思想包括道德和伦理观念、社会管理制度、艺术和文学等多个方面,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和谐思想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表现 1. 道德和伦理观念。和谐思想提倡的是道德和伦理上的和谐,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和谐关系。在中国文化中,讲究"仁爱"、"中庸"、"协和"等道德原则。比如在中庸之道中,追求 的就是平衡以达到事物的和谐,互相理解、宽容看待。在家庭中,父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也有规范明确的伦理要求,比如家长教育孩子要有耐心、要让孩子自己学会思考等等。 2. 社会管理制度。和谐思想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面,包括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主张的是“君民一体、和合共生”,这一原则的实现需要君臣间互相理解,天下大治。法律制度中,也强调“和而不同”,在司法过程中 主张法官和被审查者之间要求宽容、尊重和理解。经济制度中,和谐思想强调了合作、竞争和平共存。 3. 艺术和文学。和谐思想也贯穿于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学。比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讲究的是尺度匀称,浓淡相宜等原则。要达到这些原则的标准对创作者的心灵和意志也有要求。在中国

文学中,也追求的是文理并重,以及诗言志、文言情等原则,这些都是为了达到文化的和谐。 二、和谐思想在当今中国的现实意义 1. 在政治方面,和谐思想的实质是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国国家秉持人民至上的原则,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司法公正。这就需要君臣间互相尊重、民众间互相理解,才能实现当今中国的社会和谐。 2. 在经济方面,和谐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同发展的思维基础。这也就是要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精神文明等多领域的共建共享。促进经济的互利互惠、泛海互补,为中国和全球经济贡献出人民共同发展的力量。 3. 在教育和文化建设方面,和谐思想的实践是培养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积极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尊重和信任他人的道德品质,是推进文化多元共生、文化交流基础的哲学基础。 和谐思想在当今中国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过去,中国的和谐思想主要强调的是道德、伦理的和谐,尽管也有意识到社会治理、经济制度中的和谐性,但制度本身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力量是不够的。而当今的中国将和谐思想贯穿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种种领域,通过文明传播和宣扬,使得和谐思想成为了中国社会治理的基本思想,提升了文化软实力,在新时代条件下,全面推进“和合”精神的应用,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全球文化多样性。

传统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

传统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关系 一、关于传统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作用研究 很多学者从传统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构建的作用角度进行了研究。孙来斌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对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积极启示:提出了和谐的理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揭示了和谐的本质,丰富了我们对和谐内涵的理解;阐发了和谐的价值,启发我们关注社会和谐问题;设计了实现和谐的思路,为我们追求和谐提供了路径启示。范世珍分析了传统和谐文化四个方面的内容及其社会意义。认为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要包括:"和实生物"、"和而不同"、"和必中节"、"和而不流"等方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高扬"和而不同"、"和而不流",这不仅对于既反对教条主义又反对自由主义,在思想路线的高度具有价值,而且对于使社会风气健康化,人际关系正常化具有促进作用的。赵阳认为,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表现在礼的群体意识、礼的行为规则、礼的"和"功能对社会稳定具有维系作用,对与社会关系具有协调作用,对社会和谐具有促进作用。张峰从经济、政治、文化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统帅和先锋;能够提升素质、优化行为,形成团结互助风尚。还有很多学者是从个人、群体、自然、民族、国家、世界的角度分析传统和谐文化对和谐

社会的作用,观点相似,只是表述不同。宋彩霞认为传统和谐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作用在于: 1.传统身心和谐思想有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形成平和处世心态。 2.传统群己和谐思想有助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3.传统天人合一思想有助于促进生态文化建设,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董庆军认为,传统的"贵和"思想有助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有助于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宋健认为建设中国传统和谐文化能够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有利于建设和谐世界。 二、关于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的作用及发挥途径研究 有的学者研究了和谐社会对和谐文化的作用。邵中认为"和谐社会理论弘扬了中华文化的和谐思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升华与结晶,和谐思想是社会和谐的前提,构建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证。"有的学者研究了在和谐社会中实现传统和谐文化价值的路径。这些路径一般集中在加强宣传、营造环境、发展产业、完成文化转型等方面。宋彩霞在《我国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研究》一文中分析了传统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在和谐社会实现的途径,即: 1.加强和谐思想的宣传。 2.为和谐思想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3.注重传统和谐思想的挖掘与提升。张峰认为在实践中创造和谐文化,除了加强宣传,还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和谐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上千年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这些思想和观念不仅在过去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在当今,仍不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而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启发意义。 1.儒家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1.1人际和谐。儒家思想强调人际和谐,是以仁义道德为基本准则的。“仁”是最高的道德准则,即“仁者爱人”,强调在人与人之间应该多一些关爱,多一些诚信。对待亲人要坚持仁的原则,“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通过爱自己的亲人,提倡孝悌,由爱亲人推广到爱其他人。有了仁爱之心,就能推己及人,以仁爱之心处理人际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儒家认为,如果全社会的人都能以“仁爱”为己任,在人与人地交往过程中能够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多为他人着想,用亲仁的态度去对待别人,那么人类社会就会成为一个洋溢着博大之爱的和谐社会。总之,儒家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提倡宽以待人,以诚待人,极力创造“人和”的人际关系。 1.2群己和谐。由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推而广之,就是人与社会之间的“群己和谐”。在处理人与社会和谐的关系中,儒家强调“群己和谐”的思想,认为人是一种“群”的存在,个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群体之中,只有群体才能够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只有把个体融入群体之中,才能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 要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在儒家看来,就要使每个社会成员都做到“各居其位、各符其名、各行其职”。同时儒家认为还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论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启示 儒家文化历史悠久,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的一些思想至今还为我们现在人所认同和接受,对现代社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口号的提出,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一、儒家文化的概述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通过董仲舒的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儒家道德的基础。孔子所谓的“仁”包括了忠、恕、悌、智、勇、恭、宽、信、敏、惠等等,它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仁的核心是仁爱,也即是同情、爱护和帮助人。仁是德行的根本,体现于万事万物中而使天下人相亲相爱(《原善》下)。“仁”是爱之源,是道德情感本身,“义”、“礼”、“智”是“仁”的推广和延伸,是道德情感的不同表现。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精神。 二、儒家文化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古今社会的广泛体现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及孔、孟的和谐思想

在中国文化中,“和”与“谐”同义,而“和谐”在古代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古典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和”的思想经历了孕育、萌芽、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构成了完备而别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中国思想史上的各家各派,尤其是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和”的祈求与向往,这些思想相映成趣、相得益彰,积淀和凝聚为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悠久传统,至今仍闪烁着智慧之光。 “和谐”意义的形成,还与“天人合一”等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大命题。自先秦理性精神确立之后,“神人以和”逐步让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董仲舒把儒家的基本理论与战国以来风行的阴阳家的五行宇宙论结合起来,为儒家的伦常政治纲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论体系基石。 “和”是古典中国哲学在探究“天(自然)—人”、“人—人”、“人—我”等关系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中国哲学三大支柱儒、道、释对此都作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并各有侧重地发展和丰富了“和”的思想体系。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和”在儒家思想体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儒家的出发点是个群关系、人我关系,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孔子强调的是现世的和谐、社会的和谐,并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作为理想人格的

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与和谐共享的贡献与启示

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与和谐共享的贡献与 启示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积累的文化遗产,承载了丰富的智慧和价值观念。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与和谐共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 首先,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在于它保护了人类的多样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传统文化不仅包括了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也包括了价值观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等。传统文化使得人类在文明的进程中能够保持多元而丰富的发展,从而增加了人类的文明底蕴。 其次,传统文化对于和谐共享的贡献在于它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中蕴含着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人们通过对自然的认知和感悟,融入自然、顺应自然、和谐共生。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天人合一的理念,主张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追求自己的利益。这种对于自然和谐共享的观念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们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传统文化还对于和谐共享产生了启示。传统文化强调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倡导着人们要懂得分享与奉献。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人们相互尊重、互相帮助,形成了社会的和谐与共享。例如,在东方文化中,尊长敬老、重视家庭的观念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

睦,社会也更加安定有序。这种关怀和体贴的精神对于当代社会同样 有着重要的启示,提醒我们要珍惜彼此的存在,形成一种共同发展、 共同繁荣的社会氛围。 此外,传统文化还对于人类文明与和谐共享的贡献在于它传承了人 类智慧的精髓。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对人类历史经验的总 结和传承。通过学习和理解传统文化,我们能够汲取前人的智慧,接 受他们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的挑战和问题。传统文 化中蕴藏的智慧与价值观念,对于培养人类文明与和谐共享的意识和 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于人类文明与和谐共享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它保护了人类的多样性,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弘扬了人与人 之间的和谐与互助,传承了人类智慧的精髓。面对当下世界的发展和 挑战,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人类的文明与和谐共享做出更多的贡献。

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

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启示“和合”思想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渗透 在各家流派思想文化和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这一思想对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依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与价值启示。 标签:中国传统文化;和合思想;和谐社会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 “和谐”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最初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精神,“和”文化贯穿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各个时期。“和”与“合”两字,最早分别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构成和合范畴。“和”指的是和谐、和睦、和平、和善;“合”指的是汇合、结合、联合、融合等。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和谐统一,“和合”思想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正如程思远先生所说:中华民族已经形成了运用“和合”概念与“和合”文化研究自然界的生成和人的生成。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研究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人的身心统一规律和养生之道的文化传统”[1]。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地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是西周末年的史伯和春秋末年的晏婴。据《国语·郑语》载,史伯提出了“和”的概念,他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解释“和”的意思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史伯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只有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的音乐,只有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缤纷,只有一种味道称不上美味,惟有和谐共处,才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状态,也就是“同则不继”。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谐”理论的内涵也不断得以丰富。晏婴用“相济”、“相成”的说法发展了史伯“和”的思想,他严格地强调了“和”与“同”是完全相异的两回事。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视“和”为人文精神的核心。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提倡用宽容谅解的精神去缓和人际间的紧张关系;孔子还从人道角度出发提出了人生修养的“执两用中”、“致中和”的思想,强调事物的度与和谐。其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认为治国处事、礼仪制度,应该以“和”为标准,这就更加鲜明地肯定了“和”的价值。孟子提倡“人和”,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提出“群居和一”说,认为人类只有合群,才能协调一致,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宋代哲学家张载说:“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他认为和解是解决矛盾的准则,斗争的结果必然归于调和。这种折中、综合、平衡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了华夏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典型思维方式。正如钱穆先生所说:“中国人常抱着一个天人合一的大理想,觉得外面一切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值,都可融会协调,和凝为一。这是中国文化精神最主要的一个特性。”[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