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一篇著名的文言文政治公文。出师表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魏武帝曹操写给自己的儿子曹丕的书信,用以告诉儿子即将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向辽东的乌桓族发动战争,同时也是对曹操社会地位和权力合法性的正当性辩护。以下是《出师表》的原文及注释: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以北军屯田为名,实为训练战士;以傍边修造为名,实为防备辽东。先帝称臣为“儒将”,以臣将才不及奇才也。奇才,不在射犬之技,有所短,无所长,安能与人争高下?当今之世,猛士并起,壮士披发,竞欲效锺、毓之功,不肯效阴、顾之行。当此之际,虽欲从事先帝之业,殆已不能矣。

且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而一旦之间,披沥璀璨,沦于刍狗之辈,惜哉!异时悔之,何及哉?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臣伏见阙下之泪,敢奉告于陛下。臣以为天下大事系于缓急之间,因之当决于殿下。愿陛下勿以臣之愚鲁、识浅,疑念付托,

以致阙失先帝之聪明,臣之躯,异日之辱愧也。

昔先帝之所以遗臣以大事也,曰:“非尔族类,不能弘道于前,故留臣。”此言非特承宠纳私之意,其自见于今日之政事者矣。

故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

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非人,以至于今。虽然,道义之徒,死而后已,可传于后世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以家事择君,臣名虽微,望尘莫及,当有抗志,不效穷耳。

而今四方已定,功臣已就,方欲使老臣BM得奉农事,休息

于田庐之中。窃以为天下之治,本在农桑,而不在威武。夫威武之臣,安能守之于身?安能留之于世?

观今日之勇士,其志可颂,而其年可惜。矧虑身死国亡,或为他人短褐所笑,实隆中、承明之器也。

以吾从青州至京口,历八百里,百姓逢路,皆具疾病,延颈长叹,为臣者道路以泣,此悲痛而怨号也。所以异日图之,必有

所主矣。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是以戒之哉!有先见之明,而未具决策者,鲜不陷于溃败之地,临事而不乱者,往往不出于所料。此皆因为预见有据,而全留余地之故也。

臣缺乏,有所不堪,惟陛下亲裁之。其余,不足据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注释:

1.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曹操于汉末时期,与吕布、刘备等诸侯争霸,曹操篡汉为魏,奠定国家基础,可算得上“创业”。但曹操在“创业”未半时去世,使局势不稳。

2. 今天下三分:三分指汉末三国时期。东吴、蜀汉分别占据了南方;曹魏占有中原和北方要地。

3. 益州疲弊:益州指蜀汉。蜀汉是汉末李氏一族建立的政权,经过刘备三次北伐,最终占领了益州,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建立在巴蜀地区的政权。由于战争的损失和出现了内患,导致国家疲弊。

4.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指殿前侍卫、王室侍从、内务府的官员等人不断为曹操效劳,而那些忠诚之士则在外为曹操效力,甚至生死不顾。

5. 此言非特承宠纳私之意,其自见于今日之政事者矣:曹操强调他被任用是因为他有能力,而不是因为他有特殊的背景。

6.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而一旦之间,披沥璀璨,沦于刍狗之辈:指那些曾经忠诚于汉朝的文臣武将,在曹操的智谋和权谋之下,沦为曹操的俘虏,甘受宠辱分明的处境。

7.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指曹操在临终前,把国家的重大事宜交给曹丕处理。

8. 夫威武之臣,安能守之于身?安能留之于世?:曹操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英勇的将领们的敬意以及文明社会发展的思考。

9. 所以异日图之,必有所主矣:主即所属的政权。曹操在这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期望。

10.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凡事都要事先预备,这样

才能使事情顺利进行,在关键时刻不致失败。

11. 臣缺乏,有所不堪,惟陛下亲裁之。其余,不足据也:曹

操谦虚地表示自己有所不足,需要曹丕亲自审视指导。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曹丕的信任与支持。

12. 临表涕泣:泣,即哭泣。曹操在此表现出真诚和悲痛之情。

《出师表》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出:出征。 (3)师:军队。 (4)先帝:这里指刘备。 (5)创:开创,创立。 (6)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7)而:表转折。 (8)赏:受赏。 (9)刑:受罚。 (10)中道:中途。 (11)崩殂(cú):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12)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13)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14)此:这。 (15)诚:确实,实在。

出师表原文及翻译注释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作者介绍: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 注释: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出:出征。 (3)师:军队。 (4)先帝:这里指刘备。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是中国历史上一篇著名的文言文政治公文。出师表是东汉末年著名将领魏武帝曹操写给自己的儿子曹丕的书信,用以告诉儿子即将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征,向辽东的乌桓族发动战争,同时也是对曹操社会地位和权力合法性的正当性辩护。以下是《出师表》的原文及注释: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臣以北军屯田为名,实为训练战士;以傍边修造为名,实为防备辽东。先帝称臣为“儒将”,以臣将才不及奇才也。奇才,不在射犬之技,有所短,无所长,安能与人争高下?当今之世,猛士并起,壮士披发,竞欲效锺、毓之功,不肯效阴、顾之行。当此之际,虽欲从事先帝之业,殆已不能矣。 且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而一旦之间,披沥璀璨,沦于刍狗之辈,惜哉!异时悔之,何及哉? 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 臣伏见阙下之泪,敢奉告于陛下。臣以为天下大事系于缓急之间,因之当决于殿下。愿陛下勿以臣之愚鲁、识浅,疑念付托,

以致阙失先帝之聪明,臣之躯,异日之辱愧也。 昔先帝之所以遗臣以大事也,曰:“非尔族类,不能弘道于前,故留臣。”此言非特承宠纳私之意,其自见于今日之政事者矣。 故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 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非人,以至于今。虽然,道义之徒,死而后已,可传于后世矣。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还以家事择君,臣名虽微,望尘莫及,当有抗志,不效穷耳。 而今四方已定,功臣已就,方欲使老臣BM得奉农事,休息 于田庐之中。窃以为天下之治,本在农桑,而不在威武。夫威武之臣,安能守之于身?安能留之于世? 观今日之勇士,其志可颂,而其年可惜。矧虑身死国亡,或为他人短褐所笑,实隆中、承明之器也。 以吾从青州至京口,历八百里,百姓逢路,皆具疾病,延颈长叹,为臣者道路以泣,此悲痛而怨号也。所以异日图之,必有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译文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译文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诸葛亮(新三国陆毅饰)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dé),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fěi)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jiàn)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jiǎn)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

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zhēn)酌(zh uó)损益,进尽忠言,则攸(yōu)之、祎(yī)、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tì)零,不知所云。 注释 出:出征。 师:军队。

出师表原文

出师表原文 篇一: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出师表》诸葛亮原文及其注释 《出师表》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nú)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

人教版《出师表》原文及课下注释

出师表1 先帝2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今天下三分,益州4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5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6,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7,以光8先帝遗德,恢弘9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0,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11府中12,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3。若有作奸犯科14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17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18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19,是以先帝简拔20以遗21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2,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23,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24,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5。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6。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27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9,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1,猥32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3。后值倾覆34,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35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36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37,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38,深入不毛3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40,攘除41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42,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43,以彰其咎4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45,察纳雅言46。深追先帝遗诏47,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48,不知所言。

(完整版)出师表全文及拼音注释

X iān dì chuàng yè wèi bàn ér zhōng dào bēng cú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Jīn tiān xià sān fēn , yìzhōu pí bì, cǐ chéng wēi jí cún wáng zhīqiūyě .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Rán shì wèi zhī chén bú xiè yú nèi,zhōng zhìzhī shìwàng shēn yú wài zhě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gài zhuīxiān dìzhīshū yù , yù bào zhī yú bì xià yě . Chéng yíkāi zhāng shèng tīng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yǐguāng xiān dì yí dé , huī hóng zhì shìzhī qì , bù yí wàng zìfěi bó , yǐn yù shī y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yǐsāi zhōng jiàn zhī lù yě . 以塞忠谏之路也。 Gōng zhōng fǔzhōng,jù wéi yìtǐ,zhì fá zāng pǐ,bù yí yì tóng,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ruò yǒu zuò jiān fàn kējí wéi zhōng shàn zhě, yí fù yǒu sīlùn qí xíng shǎng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yǐzhāo bì xià píng míng zhī zhì, bù yípiān sī , shǐ nèi wài yìfǎyě.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出师表》出自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卷三十五,是三国时期(227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决定北上伐魏夺取长安(今汉长安城遗址)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一起来看看为大家整理的:《出师表》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出师表 / 前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

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开创的大业未完成一半却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为三国,益州地区民力匮乏,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不过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官员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们奋不顾身,大概是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别的知遇之恩(作战的原因),想要报答在陛下您身上。(陛下)你实在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远大志向的人的志气,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说不恰当的话,以致于堵塞人们忠心地进行

人教版出师表原文及课下注释

出师表1 先帝2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3,今天下三分,益州4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5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6,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7,以光8先帝遗德,恢弘9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10,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11府中12,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13;若有作奸犯科14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5,以昭陛下平明之理16,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17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18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19,是以先帝简拔20以遗21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22,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23,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24,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25;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26;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27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8,此悉贞良死节之臣29,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30,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31,猥32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3;后值倾覆34,受

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35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36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37,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38,深入不毛39;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40,攘除41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42,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43,以彰其咎4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45,察纳雅言46;深追先帝遗诏47,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选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江苏广陵古籍刊印社1990年版)。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先帝:指刘备。 3崩殂(cú):死。崩,古时指皇帝死亡。殂,死亡。 4益州:这里指蜀汉。 5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6殊遇:优待,厚遇。 7: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8光:发扬光大。 9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做“恢宏”。 10引喻失义:讲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义,适宜、恰当。 11宫中:指皇宫中。 12府中:指朝廷中。

出师表原文及注释

出师表 原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è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 (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创办基业还不到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已分成魏、蜀、吴三国,我们蜀汉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内毫不懈怠,忠诚有志的将士在边疆奋不顾身的原因,都是为追念先帝在世时对他们的特殊待遇,想在陛下身上报答啊。陛下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发扬光大先帝留下的美德,弘扬志士们的气概;不应该随随便便地看轻自己,言谈中称引譬喻不合大义(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臣进谏劝告的道路。 皇宫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皇宫中或朝廷中而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之事,犯科条法令以及尽忠做好事的人,应交给主管的官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全篇及注释 《出师表》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东汉末年的诸葛亮所写,是一封给刘备的表文。下面是《出师表》的原文全篇及注释。 臣亮言: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1. 先帝:刘备的父亲刘弘,也称为刘备创业时的重要支持者。 2. 中道崩殂:刘备在建业称帝后逝世。 3. 三分:指刘备、曹操、孙权三方势力的对峙局面。 4. 益州:刘备在巴蜀地区的势力范围。 5. 忠志之士:指对国家忠心耿耿的志士。 6. 追先帝之殊遇:指回顾刘备在世时的殊遇和恩典。 7. 开张圣听:指开放圣听,接纳忠言。 8. 先帝遗德:指刘备的遗德和圣明治理的理念。 9. 恢弘志士之气:指振兴和激发有志之士的斗志。 10. 妄自菲薄:指自己过于谦虚、自贬身份。 11. 引喻失义:指用不合适的比喻来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态度。

12. 忠谏之路:指给予君主忠告的机会和途径。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13. 宫中府中:指皇宫和地方政府。 14. 陟罚臧否:指升迁和处罚。 15. 异同:指宫中和府中对待奸犯和忠善者的态度是否一致。 16. 有司:指官方的司法机关。 17. 昭陛下平明之理:指明确展示君主的公正原则。 18. 偏私:指偏袒个人、亲信,而不公正。 19. 内外异法:指内外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20. 侍中、侍郎:指宫中的高级官员。 21. 郭攸之、费祎、董允:刘备重用的三位重要谋士。 22. 志虑忠纯:指他们的志向和忠诚纯粹。 23. 拔以遗陛下:指刘备在世时将他们选拔起来,并传承给刘备的儿

出师表原文书下注释译文

出师表 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注释 (1)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2)出:出征。 (3)师:军队。 (4)先帝:这里指刘备。 (5)创:开创,创立。 (6)业:统一中原的大业。 (7)而:表转折。 (8)赏:受赏。 (9)刑:受罚。 (10)中道:中途。 (11)崩殂(c u):死。崩,古代称帝王、皇后之死。殂,死亡。 (12)益州疲弊:指蜀汉国力薄弱,处境艰难。益州,这里指蜀汉。疲弊,人力疲惫,民生凋敝,困苦穷乏。 (13)三分:天下分为三个国家(即魏、蜀、吴三国 )。 (14)此:这。 (15)诚:确实,实在。 (16)之:结构助词,的。 (17)秋:时候。

出师表原文全篇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原文全篇译文及注释 《出师表》 作者: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诸葛亮(新三国陆毅饰) 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xiè)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yí)德(dé),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fěi)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jiàn)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jiǎn)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tuí)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huán)、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

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wén)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bēi)鄙(bǐ),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dù)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zhēn)酌(zhuó)损益,进尽忠言,则攸(yōu)之、祎(yī)、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tì)零,不知所云。 注释 出:出征。 师:军队。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先帝:指蜀汉开国君主刘备。先:称已死的人,多用于尊长。 创:开创,创立。

《出师表》原文译文注释

《出师表》原文译文注释 《出师表》 选自《汉魏六朝三名家集·诸葛丞相集》(江苏广陵古籍刊印1990年版)。表,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 诸葛亮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臣诸葛亮上表进言:先帝开创大业没有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 先帝:指刘备。 崩殂(cú):死。古时指皇帝死亡。 殂,死亡。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益州地区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万分危急、存亡难料的时刻。 益州:这里指蜀汉。 秋:这里是“时”的意思。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秋┃ 时┃指四季中的秋季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但是,宫廷里侍奉守卫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舍生忘死的作战,这都是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报答给陛下的缘故。

殊遇:优待、厚遇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忠谏之路也。 陛下确实应该广开言路听取群臣意见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 下来的美德,振奋鼓舞志士们的勇气,绝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无道理的话而堵塞了忠诚进谏的道路。 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意思是要后主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光:发扬光大。 恢弘: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发扬扩大。也做“恢宏”。 引喻失义:说话不当。 引喻,称引、譬喻。 义,适宜、适当。 诚宜开张圣听┃ 开张┃ 扩大┃指商店开始营业 引喻失义┃义┃适宜,恰当┃正义,意义 以光先帝遗德(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光,发扬光大) 恢弘志士之气(恢弘,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恢弘,发扬扩大) 不宜妄自菲薄(形容词“菲薄”带前置宾语“自”,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罚臧(zāng)否(p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