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地球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 地球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 地球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地球化学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的一门科学。它从具有公理性质的几个基本定律出发,演绎物质体系的宏观性质与热、功形式的能量之间的关系。经典热力学只研究达到平衡态时物质体系的宏观性质,近代热力学的发展还可以研究非平衡态、不可逆过程和自然界的自组织现象等。热力学原理应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包括相变)形成了化学热力学分支,它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根据化学反应和相变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预测化学反应和相变的方向和进程。化学热力学与地球化学相结合形成了地球化学热力学。

热力学的基本定律是大量实验事实和生产经验的总结,它是非常可靠的。热力学的方法是演绎性的。因而,从基本定律出发,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结论,必然具有高度的普适性和可靠性。热力学可以广泛地用于解决不同学科领域的许多问题。热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宏观体系,即由大数量分子构成的集合体,它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一点也不涉及物质体系宏观性质变化的微观机理和变化速率。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和天体物质的化学组成、化学反应和

化学演化历史的一门科学。由于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空间上的巨大性、时间上的漫长性和演化过程的多阶段多旋迴性等特点,它们的成因和演化往往不是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的,甚至是难以在实验室里重现的。地球化学家只得采用反序的思维方法,即根据地质地球化学过程中产生的遗迹,如对岩石、矿物、岩体和矿床等地质体的研究,反演地球演化历史中发生过的各种地质地球化学作用的性质及其物理化学条件。因而热力学是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极其有用的理论工具。假定我们直接观察到的各种地质体是曾经在某种热力学平衡条件下形成的,并且自形成那时以来,一直保持着当时的平衡状态,而未被后来的作用所改造,那么依靠实验测得的矿物和岩石的热力学性质,运用热力学理论,可以合理地推测各种地质体形成的过程及其物理化学条件。事实上地质地球化学家运用热力学原理解决地学问题,有力地推动了地球化学的发展,地球化学热力学已经成为现代地球化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学科。

热力学应用于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成功例子极多,下面仅举几个实例予以说明,它们是由几位地质地球化学大师在地球化学发展初期所作的开创性研究工作。

J.H.Van′t Hoff在1896—1909年进行了一系列水—盐体系相平衡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解释德国上古生代二叠纪蔡希斯坦(Zechstein)统海相钾盐矿床的成因,这种类型的矿床在

欧洲广泛分布,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他们的研究成果成功地说明了蒸发盐矿床中矿物的生成顺序和共生组合的规律,为阐明钾盐矿床的成因和指导钾盐矿床找矿提供了科学依据。Van′t Hoff的研究为盐类矿床,乃至沉积学研究奠定了物理化学基础,这类研究持续至今。

为了应用热力学相平衡方法定量研究火成岩或因和演化,1907年美国在华盛顿建成了卡内基(Carnegie)地球物理实验室。被誉为现代岩石学之父的N.L.Bowen于1912年在该实验室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之后在那里工作了40年,毕生致力于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火成岩相图,为阐明结晶岩的成因和演化作出了杰出贡献。著名的Bowen反应原理是其中的重要成果之一。

几乎与上述研究同时,在变质岩研究中也引入了热力学相平衡原理。现代地球化学创始人之一,V.M.Goldschmidt在1911年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应用Gibbs相律原理,研究挪威奥斯陆(Oslo)地区接触变质岩石中矿物共生组合的规律,将Gibbs 相律应用于在较大温度—压力范围内变化的自然岩矿体系,提出了Goldschmidt矿物相律,解释了大多数岩石都是由少数几种矿物组成的缘故。还应指出,被西方誉为现代地球化学之父的Goldschmidt最早将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方法,应用于研究矿物中元素的分布规律,提出了Goldschmidt类质同像规律。

更为重要的是他一直主张在地球化学研究中,将微观的原子论结晶学与宏观的热力学相平衡相结合,但是在他生前未能达到目的。直至最近二三十年,固溶体热力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岩矿体系的微观原子结构与它们的宏观热力学性质联系起来了。Goldschmidt的学术思想得到了实现,他的深邃卓见有力地促进了热力学与现代地球化学相结合。

现在热力学已渗透到地质地球化学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固体地球化学、热液体系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还是生物地球化学,热力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球化学热力学学科应运而生,成为地球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

由于本课程的性质和教材篇幅的限制,在本章中将简略地介绍平衡态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中的一些应用实例。使得读者看到热力学在解决地质地球化学问题方面的潜力和前景,从而产生进一步了解、掌握和应用地球化学热力学的迫切愿望。目前在国际上已有几种新的地球化学热力学书籍出版,如:

1)Nordstrom K.D.and Munoz L J.Geochemical

The-rmodynamics.The 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Inc,1985

2)Chatterjee D N.Applied Mineralogical

Thermodyn-amics (Selected Topics).Springer-Ve rlag Berlin Heidelb-erg,1991

3) Ganguly J and Saxena K S. Mixtures and MineralReactions.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1987 4)Carmichael E S I and Eugster P H.(eds.)

Thermo-dynamic Modeling of Geological Materials:Minerals.Fluidsand Melts.in Reviews in Mineralogy,Mineralogical Societyof America.1987,17

以上这些为有兴趣深入钻研地球化学热力学的读者提供了有利条件。

3.1 基本概念

采用热力学方法研究地质地球化学问题时,总是把要研究的那部分物质世界(或地质体)与其周围的物质世界(或地质体)以确定的边界相区分,前者称为体系,后者称为环境。体系和环境之间的边界是人为确定的,它取决于研究者的目的和所研究问题的性质。体系可以大到整个地球及其层圈,也可以小到一块手标本或坩埚中的试样。研究者在确定体系和环境之间的边界时,总是希望在边界之内的物质体系曾是达到热力学平衡的,并且从达到平衡之时起至今一直保持着那时的平衡而未被破坏。体系平衡状态的“达到”和平衡状态的“冻结”是

应用平衡态热力学研究地质地球比学问题的两个先决条件和基本假设。但是对于它们的判定从根本上讲没有严格科学的方法,而是由经验确定的。

体系与其邻近的环境之间可以发生相互作用。若表现为越过界面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这种体系为开放体系;只有能量交换而没有物质交换,称该种体系为封闭体系;其中能量交换只能以功的形式交换,而没有热量交换的封闭体系称为绝热体系;与环境既没有物质交换又没有能量交换的体系为孤立体系。

体系是由一个或几个相组成的。所谓相是指体系中的一个部分,它具有均匀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且不同于其它部分的相应性质。严格地讲,体系中的各相可以用机械方法而相互分开。例如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体系,这种地幔岩石通常有四个主要矿物相,即尖晶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和橄榄石。只包含一个相的体系称为单相系或均匀系,包含多个相的体系称为复相系或非均匀系。

体系和相的化学成分采用组份表示,对于一个确定的体系或相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方式规定组份。例如对于橄榄石(Mg,Fe2SiO4而言,至少可以有如下几种方式规定其组份:1)Mg2SiO4和Fe2SiO4;2)MgO,FeO,SiO2;3)Mg2+,Fe2+,Si4+和O2-等。组份的选择是任意的,它依赖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但是,

在平衡态热力学中,体系的最小组份数却是受Gibbs相律严格制约的。它是说明体系中各相化学成分所需的最少数目的组份。在以温度、压力为变量的条件下Gibbs相律为:

F=c+2-p

其中c为体系的最小组份数,当c=1,2,…n时,体系分别称为一元系、二元系、…n元系。体系中的各相可以固体、液体和气体形式存在,不包含气相的体系称为凝聚体系。对于开放体系,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交换,体系的总化学成分可以发生变化;封闭体系的总化学成分是不变的,而各相的化学成分是可变的,即各种组份可以在同一体系内的各相之间发生流动。应用平衡态热力学研究地质地球化学问题时,通常是处理在封闭体系里各相之间的物质流动情况,也即封闭体系里的化学反应和相变。

在热力学中采用较易测量的宏观性质描述体系的状态。这些宏观性质亦称状态变量,它们可以是温度T、压力p、体积V、热容C p和C V、粘度η、折射率R等等,通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由实验方法直接测量。体系的状态也可以采用比较抽象的一些物理量描述之,例如内能U、焓H、功函F、自由能G和熵S、化学势μ等。它们与那些易于测量的状态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即态函数。根据实测的变量可以计算和表示那些比较抽象的状态函数。与体系内物质数量无关的状态变量称为

强度变量,如T,p,μ等。与体系内物质数量有关的称为广度变量,如V,U,H,G和S等。广度量具有加合性,强度变量无加合性。单位物质的广度量则为强度量,如摩尔体积、摩尔自由能和摩尔熵等都是强度量。体系的状态变量(p,T,V)之间存在的某种函数关系,称为状态方程。均匀系具有单一的状态方程,非均匀系没有统一的状态方程,各相具有自身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pV=nRT

式中R为气体常数,n为摩尔数。

体系的热力学状态一般分成平衡、不平衡和亚稳平衡等。在平衡态热力学范畴内,只讨论体系的平衡状态及其各种宏观性质。所谓平衡状态,即在没有环境干扰条件下,体系各部分的可测宏观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再发生任何变化的一种状态,即体系的最大稳定态,此时体系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化学热力学范畴内,体系的热力学平衡包含四种平衡:1)热平衡:即体系各部分之间的热量交换达到平衡,体系各部分的温度相等;2)力学平衡:即体系各部分间因力的作用而发生的形变达到平衡,此条件在简单情况下是体系各部分的压力p相等;3)相平衡:即体系各部分之间的物质转变(相变)达到平衡;4)化学平衡:即体系各部分间的化学反应达到平衡。在体系达到相平衡和化学平衡时,各组份在体系各相间的流动达到平衡,此时各组份

在各相的化学势μ值彼此相等。不符合上述条件的体系则处于热力学非平衡状态,体系处于非平衡时具有向平衡态转化的趋势。如果体系不是处于一组确定条件下最稳定的状态,但它并不明显地自发地转变为更稳定的状态,此时体系的宏观性质也可以在长时期内保持不变,这种状态叫做亚稳平衡。出现这种情形常常是由于动力学原因或者反应速率非常缓慢造成的。如果有足够的时间,那么体系的亚稳态可以转变为最稳定的平衡态。但是经典热力学不研究反应速率和反应机制的,这些内容属于动力学研究的范畴。体系可以以亚稳状态存在,这种现象为我们研究体系演化历史提供了方便。例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变质岩和岩浆岩,在地表条件下可以呈亚稳态,在这些岩石中仍然保存着岩石形成当时达到的平衡条件的信息,借助于平衡态热力学方法可以从岩石、矿物的化学成分中提取这些信息,反演岩石形成时的过程及其物理化学条件,为阐明岩石、矿物的成因和演化提供热力学制约。反之,假定岩矿体系时与周围环境达到热力学平衡,那么这样的岩矿体系仅仅记录了最近一次的平衡过程,而它的演化历史则是一片空白。

3.2 基本定律

热力学是具有严谨的理论体系的少数几门学科之一,它是以带有公理性质的四个基本定律为基础,其中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尤为重要。热力学基本定律确定了描述体系性质的状态变量及其关系。热力学第0定律从热平衡出发引入了称为温度T 的状态变量。第一定律引入了内能U状态变量,确定了内能与热和功之间的能量守恒关系。第二定律引入了熵S状态变量,提出了自发过程发生方向的判据。第三定律为计算熵的绝对值提供了参考状态。前面已提及的体积V和压力p也是体系的状态变量,由于它们在力学中已有明确的定义,且力学又形成于热力学之先,所以在热力学中不必用专门的定律定义它们了。另外,为了处理在不同条件下各种类型的热力学问题方便起见,在上述基本定律基础上,又引入了焓H、功函F和自由能G等状态变量,从而使热力学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可以采用演绎方式解决要研究的问题。

3.2.1热力学第0定律和温度

在热力学中温度的概念是最基本的,它作为测量热量的标度。由热力学第0定律经验地确定温度概念。

热力学第0定律表述为,两个物体分别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物体也彼此处于热平衡。一切互为热平衡

的物体具有相同的温度。

热力学中采用Kelvin温标,单位符号为K。它是将纯水的三相点规定为273.16K,那么水的冰点为273.15K。开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关系为

t=T-273.15

其中t为摄氏温标(℃),T为开氏温标(K)。

3.2.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内能

学术界公认的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之一。所谓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即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他们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在转化中能量的总量不变。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涉及热现象体系中的具体形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在热力学体系里存在一种叫做内能的状态函数,它只取决于体系的状态,而与状态达到的方式无关。体系中内能变化与体系和环境之间以功和热形式的能量交换具有定量关系,用数学公式表示如下:

dU=δQ+δW(无限小的变化)(3.1)

△U=Q+W(有限变化)(3.2)

式中dU为全微分,δQ,δW为少量的热量和功,因为热和功都是与过程性质有关的量,不能用全微分表示。式中变量的数值符号含义见图(3.1)。体系对环境作功和输出热量,使体系的内能降低,则Q和W为负值;反之,环境对体系作功和输入热量,使体系的内能升高,则Q和W为正值。Q和W现在都采用J(焦耳)为单位。但是在不少地球化学热力学文献中,还有采用卡表示热量单位的,1卡=4.184J。体系内能的绝对值是无法得到的,一旦确定了内能的参考态后,对于特定状态的体系可以确定该状态与参考态之间内能的差值,即内能的相对值。内能单位为J。

3.2.3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

自然界里的自发过程常常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例如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溶解的盐类总是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溶液扩散;水流总是从高压向低压流动;岩块总是从高位势向低位势移动等等。假设在上述例子中,那些自发过程

可以以相反方向进行的话,那么它们的能量变化并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如低温物体内能变小,高温物体内能变大,使热量从低温物体自发地传递到高温物体上去。但是,实践表明,这种情况是决不会出现的。说明制约自然界中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除了第一定律外,还存在其他的制约因素。热力学第二定律正是阐明自发过程进行的方向的。第二定律有几种不同的表述。例如,克劳修斯(Clausius,1850)的说法: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凯尔文(Kelvin,1851)的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定性表述。为了定量表达第二定律,如同第一定律引入内能一样,第二定律引入了一个新的态函数——熵。

体系在无限小的可逆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δQ R(R表示可逆过程),除以传热时的温度T所得的商,定义为体系的微分熵变dS,即:

此式也是第二定律的定量表述,但是并不完整,它仅适用于封闭体系中的可逆过程,对于封闭体系的不可逆过程,则有

式中δQ IR表示在不可逆过程中体系所吸收的少量热量。第二定律完整地表达为:

式中等号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用于不可逆过程。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表述为:

dS≥0(对于一个无限小的过程)

△S≥0(对一个有限的过程)

式中等号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用于不可逆过程。其意义表述如下:

1)以孤立体系为条件,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孤立体系中进行可逆过程时熵不变,进行不可逆过程时熵增大。

2)以绝热过程为条件,体系在任何绝热过程中熵不减少,在可逆过程中熵不变,在不可逆过程中熵增加。

进而可以提出定量描述热力学平衡的熵判据,孤立体系(通常以等内能和等容为条件)抵达平衡则(△S)U,V=0,或(dS)

U,V、=0,即为平衡判据;孤立体系自发演化的方向为(△S)U,V >0,或(dS)U,V>0,即为演化判据。

体系熵值的实际意义可以理解为体系的有序度。体系的熵值增大表示体系的无序程序增加,或称混乱度增加。自然界自发过程通常是倾向于形成更加无序(或更加混乱)的结构。

由式(3.1),当体系仅有压力一体积功(或称pV功)时,第一定律表述为:

dU=δQ-pdV(3.4)

将式(3.3)代入式(3.4),

dU=TdS—pdV(3.5)

式(3.5)称为第一和第二定律的联合形式,它适用于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此式中包括了描述体系热力学性质的所有主要变量p,V,T,U和S,其他热力学变量都可以由它们推演而得。例如焓H、功函F和自由能G等,推演方法将在后面叙述。以熵S和体积V为变量的内能U的态函数称为特征函数,因为由该函数可以推演体系其他的平衡性质。

已知:U=U(S,V),则内能的全微分为

与式(3.5)对比,则

由内能态函数得到T和p,此外还可以得出其他热力学函数H,F,G等。推演方法在后面叙述。

熵的单位为J/K,与其他热力学态函数如内能U,焓H、功函F和自由能G不同,熵具有绝对值。

3.2.4热力学第三定律和绝对熵

热力学状态函数中,熵函数可以有绝对值,这意味着在确定体系熵值时存在零熵参考态,声称零熵参考态的存在就是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第三定律表明,每一种完全有序的纯结晶物质在绝对零度时都有相同的熵,即熵值为零。以零熵参考态为标准,计算所得物质在其他温度时的熵值,称为第三定律熵,又称规定熵或绝对熵。业已证明第三定律适用于许许多多固体物质,但是仍有少数例外,即少数物质在绝对零度时还存在残余熵。构成固体物质的元素在不同结晶位置上的无序排列引起的构型熵是残余熵的主要原因。通过混合过程的熵值计算可以获得构型熵值。构型熵值计算体现了物质的原子微观排列与宏观热力学性质之间的联系,它是固体溶液热力学中的重要

内容之一。

3.2.5焓H、功函F、自由能G

经典热力学中有了第一、二定律联合公式中的五个态函数,即dU=TdS-pdV,已经足够描述均匀体系的平衡性质了。但是,为了使各种条件下的热力学问题处理得更加简便,在经典热力学中还引入了另外三个态函数,它们分别为焓H、功函F和自由能G,对于这些态函数,本章中采用地球化学界习用的名称。在封闭体系里仅考虑体积一压力功(即pV功)时,它们的定义分别为:

焓H:

H≡U+pV(3.8)

dH=dU+pdV+Vdp

=TdS-pdV+pdV+Vdp=TdS+Vdp

功函F:

F≡U-TS(3.9)

dF=dU-TdS-SdT

=TdS-pdV-TdS-SdT=-SdT-pdV

自由能G:

G≡U+pV-TS

≡H-TS≡F+pV(3.10)

dG=dU+pdV+Vdp-TdS-SdT

=TdS-pdV+pdV+Vdp-TdS-SdT

=-SdT+Vdp

至此,焓H、功函F和自由能G分别由U,p,V,T,S五个态函数定义。前面已提及从U=U(S,V)特征函数可以推演T,P,进而可以根据上述定义式推演H,F和G。

H=U+pV

F=U-TS

G=U+pV-Ts

代入式(3.7)和式(3.6)

由焓H的定义(3.8)式,

dH=dU+pdV+Vdp=δQ+Vdp因而在等压条件下(dp=0),dH=dQ p,表明H是等压过程中的热量。此时热量dQ p只与状态变化有关。同样由第一定律dU=δQ+δW,仅考虑pV功时,dU=δQ-pdV,因而在等容(dV=0)条件下,dU=dQ V,表明内能是等容过程中的热量,此时热量dQ V也仅取决于状态变化。经验表明,对一定数量物质的物体加热,结果使物体的温度升高,热量与温

热容C也与过程性质有关。只有在等压或等容条件下热量才是取决于状态变化,在相应条件下的热容才是状态变量。

在地球化学热力学中,C p较之C v在应用中更为重要。C v与T 之间的关系常用经验方程式表示如下:

C p=a+bT-cT2

C p是易于直接测量的一个物理量,它是热力学中的基础数据之一,有了它可以计算其他态函数,如H、S、G等在等压过程中随温度的变化。例如由等压热容计算焓变和熵变。等压过程中的焓变

等压过程中的熵变

进而从焓变和熵变可以计算等压过程中自由能随温度的变化,这一点将在后面讨论。

与U=U(S,V)一样,H=H(S,p)、F=F(T,V)和G=G(T,p)都是特征函数,已知其中的一个态函数足以描述均匀体系的所有平衡性质了。下面以G为例说明之。

若已知G(T,p),即以T,p为独立变量的自由能函数,由它可以获得体系的其它平衡性质。

马沛生主编化工热力学第三章知识题解答

第三章 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思考题 3-1气体热容,热力学能和焓与哪些因素有关?由热力学能和温度两个状态参数能否确定气体的状态? 答:气体热容,热力学能和焓与温度压力有关,由热力学能和温度两个状态参数能够确定气体的状态。 3-2 理想气体的内能的基准点是以压力还是温度或是两者同时为基准规定的? 答:理想气体的内能的基准点是以温度为基准规定的。 3-3 理想气体热容差R p v c c -=是否也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 答:理想气体热容差R p v c c -=不适用于理想气体混合物,因为混合物的组成对此有关。 3-4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 d d H T S V p =+是否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答:否。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 d d H T S V p =+不受过程是否可逆的限制 3-5 有人说:“由于剩余函数是两个等温状态的性质之差,故不能用剩余函数来计算性质随 着温度的变化”,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答:不正确。剩余函数是针对于状态点而言的;性质变化是指一个过程的变化,对应有两个状态。 3-6 水蒸气定温过程中,热力学内能和焓的变化是否为零? 答:不是。只有理想气体在定温过程中的热力学内能和焓的变化为零。 3-7 用不同来源的某纯物质的蒸气表或图查得的焓值或熵值有时相差很多,为什么?能否 交叉使用这些图表求解蒸气的热力过程?

答:因为做表或图时选择的基准可能不一样,所以用不同来源的某纯物质的蒸气表或图查得的焓值或熵值有时相差很多。不能够交叉使用这些图表求解蒸气的热力过程。 3-8 氨蒸气在进入绝热透平机前,压力为 2.0 MPa ,温度为150℃,今要求绝热透平膨胀机出口液氨不得大于5%,某 人提出只要控制出口压力就可以了。你 认为这意见对吗?为什么?请画出T -S 图示意说明。 答:可以。因为出口状态是湿蒸汽,确定了出口的压力或温度,其状态点也就确定了。 3-9 很纯的液态水,在大气压力下,可以过冷到比0℃低得多的温度。假设1kg 已被冷至 -5℃的液体。现在,把一很小的冰晶(质量可以忽略)投入此过冷液体内作为晶种。如果其后在5 1.01310Pa 下绝热地发生变化,试问:(1)系统的终态怎样?(2)过程是否可逆? 答:压力增高,又是绝热过程,所以是一个压缩过程(熵增加,若为可逆过程则是等熵过程),故系统的终态仍是过冷液体。此过程不可逆。 3-10 A 和 B 两个容器,A 容器充满饱和液态水,B 容器充满饱和蒸气。二个容器的容 积均为1000cm 3,压力都为1 MPa 。如果这两个容器爆炸,试问哪一个容器被破坏得更严重? 答:A 容器被破坏得更严重。因为在压力、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饱和液态水的总热力学能远远大于饱和蒸气。 二、计算题: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公式总结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公式总结 1.体积功 We = -Pe △V 2.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 = Q + W 3.n mol 理想气体的定温膨胀过程 .定温可逆时: Wmax=-Wmin= 4.焓定义式 H = U + PV 在封闭体系中,W ′= 0,体系发生一定容过程 Qv = △U 在封闭体系中,W ′= 0,体系发生一定压过程 Qp = H2 – H1 = △H 5.摩尔热容 Cm ( J·K-1·mol-1 ): 定容热容 CV (适用条件 :封闭体系、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W ′=0 定容过程 适用对象 : 任意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 定压热容 Cp ?=?2 1 ,T T m p dT nC H (适用条件 :封闭体系、无相变、无化学变化、 W ′=0 的定压过程 适用对象 : 任意的气体、液体、固体物质 ) 单原子理想气体: Cv,m = 1.5R , Cp,m = 2.5R 双原子理想气体: Cv,m = 2.5R , Cp,m = 3.5R 多原子理想气体: Cv,m = 3R , Cp,m = 4R 1 221ln ln P P nRT V V nRT =n C C m = ?=?2 1 ,T T m V dT nC U

Cp,m = Cv,m + R 6.理想气体热力学过程ΔU 、ΔH 、Q 、W 和ΔS 的总结 7.定义:△fHm θ(kJ·mol-1)-- 标准摩尔生成焓 △H —焓变; △rHm —反应的摩尔焓变 △rHm θ—298K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fHm θ(B)—298K 时物质B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cHm θ(B) —298K 时物质B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8.热效应的计算 由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 θm = ∑νB △fH θm ,B 由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rH θm = -∑νB △cH θm ,B 9.Kirchhoff (基尔霍夫) 方程 △rHm (T2) = △rHm (T1) + 如果 ΔCp 为常数,则 △rHm (T2) = △rHm (T1) + △Cp ( T2 - T1) 10.热机的效率为 对于卡诺热机 12 11Q Q Q Q W R +=- =η dT C p T T ? ?2 1 1 2 1211Q Q Q Q Q Q W +=+=-=η121T T T -=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自测题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自测题 一、是非题: 1. 内能△U 的改变值,可通过测定Q 和W 算出。由于内能是状态函数。因此。热和功也是状态函数。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示式△U=Q+W 适用于包括电功的一切宏观变化。 3. 由于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 ,所以反应式配平系数不同,该反应的反应热也不同。 4. 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 5. 凡是体系的温度升高,就一定吸热;而温度不变,体系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6. 如果某反应的△r G θ > 0,则该反应不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7. 任何一个反应不论在什么条件下进行,则该反应的△r G θ总是等于生成物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之和减去反应物标准生成自由能之和。 8. 设计出来的某反应,如果△r G > 0,则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9. 如果一反应△r H θ和△r S θ都是负值,表示这个反应无论如何是无法进行的。 10. 化学反应的发生常伴有热效应,通常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11. 自发反应一定是快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就是不能发生的反应。 二、选择题: 1.如果某一体系从状态A 变到状态B 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经C 到B 状态;另一种是经D 到E ,最后到B 状态。体系内能的改变值为( ) A.△U > 0; B.△U<0; C.△U = 0 D.△U = U B - U A . 2. 在下列反应中,Q p =Q v 的反应为( ) A. CaCO 3(s) →CaO(s)+CO 2(g) B. N 2(g)+3H 2(g) →2NH 3(g) C. C(s)+O 2(g) →CO 2(g) D. 2H 2(g)+O 2(g) →2H 2O (l ) 3.下列有关热效应的正确说法是( ) A.石墨始终在298K 温度下燃烧放出的热量; B.石墨燃烧后,使CO 2的温度恢复到石墨燃烧时的起始温度,并只做体积功; C.石墨与CO 2在燃烧温度时的热效应; D.其焓变值是人为规定的。 4. 下列各反应的θ?m rH (298)值中,恰为化合物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是( ) A. 2H (g)+ 1/2O 2(g)→H 2O (l ) B. 2H 2(g)+O 2(g)→2H 2O (l ) C. N 2(g)+3H 2(g)→2NH 3(g) D. 1/2N 2(g) +3/2H 2(g)→NH 3(g) 5. 环境对系统作10kJ 的功,而系统失去5kJ 的热量给环境,则系统的内能变化为 ( ) A. -15kJ B. 5kJ C. -5kJ D. 15kJ 6.如果X 是原子,X 2是实际存在的分子,反应 X 2(g) ━━ 2X(g)的△r H 应该是( ) A.负值 B.正值 C.零 D.不一定 7.下列哪一种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为零? ( ) A.Br 2(g) B. Br -(aq) C.Br 2(l) D.Br 2(aq) 8.室温下,下列哪一正向反应熵变数值最大?(不必查表)( ) A.CO 2(g)→ C(s) + O 2(g) B.2SO 3(g) → 2SO 2(g) + O 2(g) C.CaSO 4·2H 2O(s) → CaSO 4(s) + 2H 2O(l) D.2NH 3(g) → 3H 2(g) + N 2(g) 9. 下列各组符号所代表的性质均属状态函数的是 ( )

化学热力学基础

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5-1从手册查出常用试剂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浓氨水的密度和质量分数,计算它们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和质量摩尔浓度(m)。 5-2从手册查出常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当相对湿度为40%时,水蒸气压多大。 5-3化学实验事中经常用蒸馏水冲洗已用自来水洗净的烧杯。设洗后烧杯内残留“水”为1ml,试计算,用30ml蒸馏水洗一次和洗两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分别多大? 5-4计算 15℃,97kPa下15g氯气的体积。 5-5 20 ℃,97kPa下0.842g 某气体的体积为0.400 L ,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5-6测得 2.96g 氯化汞在 407℃的 1L 容积的真空系统里完全蒸发达到的压力为60 kPa ,求氯化汞蒸汽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5-7 在1000℃和 97kPa 下测得硫蒸汽的密度为0.5977 g.L-1,求硫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5-8 在25℃时将相同压力的5.0 L 氮气和15 L 氧气压缩到一个10.0 L 的真空容器中,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50 kPa ,(1)求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2)求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压;(3)将温度上升到 210 ℃,容器的总压。 5-9在25 ℃, 1.47MPa 下把氨气通入容积为1.00 L 刚性壁容器中,在350℃下催化剂使部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测得总压为 5MPa ,求氨的解离度和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和分压。 5-10 某乙烯和足量的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6930Pa ,在铂催化剂催化下发生如下反应: C2H4(g) +H2(g) === C2H6(g) 反应结束时温度降至原温度后测得总压为4530Pa 。求原混合气体中乙烯的摩尔分数。 5-11以下哪些关系式是正确的( p、V、n 无下标时表示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和总的物质的量)?说明理由。 pV B = n B RT p B V = n B RT p B V B = nRT pV = nRT 5-12以下系统内各有几个相? (1)水溶性蛋白质的水溶液;(2)氢氧混合气体;(3)盐酸与铁块发生反应的系统 (4)超临界状态的水。 5-13 10g水在 373K 和100kPa 下汽化,所做的功多大?(设水蒸气为理想气体) 5-14反应CaC2(s) + 2H2O(l) ====Ca(OH)2(s) + C2H2(g)在 298K 下的标准摩尔热力学能变化量为-128 kJ.mol-1。求该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 5-15 人类登月使用的阿波罗火箭的第一级火箭使用了550 吨煤油在2.5min内与氧气发生燃烧产生巨大推力。以C12H26(l)为煤油的平均分子式的燃烧热为-7513 kJ.mol-1,试计算这个燃烧发应的功率。 5-16已知Al2O3(s) 和MnO2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676 kJ.mol-1和 -521 kJ.mol-1,计算1g铝与足量MnO2反应(铝热法)产生的热量。 5-17已知Cl-(aq)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167.5 kJ.mol-1,计算1 mol HCl(g) 溶于足量的水释放多少热?[注]计算得到的值为氯化氢的熔解热;HCl(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可从本书附表中查获。假设水量的多少与水合反应的程度无关(事实上是有关的,因此的数值通常设定为无限稀释。) 5-18用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计算SiF4(g) 与足量H2O(l) 反应生成 SiO2(s) 和HF(g) 的摩尔反应焓。 5-19利用本书附表与下列数据计算石灰岩[以 CaCO3 (方解石)计]被 CO2(g) 溶解发育成喀斯特地形的如下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焓:CaCO3(s) + CO2(g)+ H2O(l)===Ca2+ (aq) +2HCO3-(aq) △f H mθ/ kJ.mol-1: Ca2+ (aq) -543.0 HCO3-(aq) -691.1 5-20火柴头中的P4S3(s)的标准摩尔燃烧热为-3677 kJ.mol-1 [注:燃烧产物为 P4O10(s)和

化学热力学基本

第五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5-1从手册查出常用试剂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浓氨水的密度和质量分数,计算它们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和质量摩尔浓度(m)。 5-2从手册查出常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压,计算当相对湿度为40%时,水蒸气压多大。 5-3化学实验事中经常用蒸馏水冲洗已用自来水洗净的烧杯。设洗后烧杯内残留“水”为1ml,试计算,用30ml蒸馏水洗一次和洗两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分别多大? 5-4计算 15℃,97kPa下15g氯气的体积。 5-5 20 ℃,97kPa下0.842g 某气体的体积为0.400 L ,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5-6测得 2.96g 氯化汞在 407℃的 1L 容积的真空系统里完全蒸发达到的压力为60 kPa ,求氯化汞蒸汽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5-7 在1000℃和 97kPa 下测得硫蒸汽的密度为0.5977 g.L-1,求硫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5-8 在25℃时将相同压力的5.0 L 氮气和15 L 氧气压缩到一个10.0 L 的真空容器中,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50 kPa ,(1)求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2)求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压;(3)将温度上升到 210 ℃,容器的总压。 5-9在25 ℃, 1.47MPa 下把氨气通入容积为1.00 L 刚性壁容器中,在350℃下催化剂使部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测得总压为 5MPa ,求氨的解离度和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和分压。

5-10 某乙烯和足量的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压为 6930Pa ,在铂催化剂催化下发生如下反应: C2H4(g) +H2(g) === C2H6(g) 反应结束时温度降至原温度后测得总压为4530Pa 。求原混合气体中乙烯的摩尔分数。

第3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3.15 2mol Hg(l)在沸点温度(630K)蒸发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为109.12kJ。则汞的标准摩尔蒸发热ΔvapHm=(54.46)kJ ;该过程中对环境做功W=(10.48kJ),ΔU=(98.64kJ),ΔS=(173.2J·K-1),ΔG=(0) 3.16 有A,B,C,D四个反应,在298K时的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分别为反应 A B C D Δ 10.5 1.80 -126 -11.7 rHm/(kJ·m ol-1) Δ 30.0 -113 84.0 -105 rSm/(kJ·m ol-1) 则在标准状态下,任何温度都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C),任何温度都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是(B);另两个反应中,在温度高于(77)℃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A),在温度低于(-161.6)℃时可自发进行的反应是(D) 3.17 1mol液态的苯完全燃烧生成的CO2(g)和H2O(l),则该反应的Qp与Qv的差值(-3.72)kJ(温度25℃) 3.18 已知25℃时,ΔfHm(Br,g)=30.71kJ·mol-1,ΔfGm(Br,g)

=3.14kJ·mol-1,则Br2(l)的标准摩尔蒸发熵为(92.52)J·mol-1·K-1,正常沸点为(58.93)℃ 3.19 反应2HgO(s)===2Hg(l)+O2(g)ΔrHm=181.4kJ·mol-1,则ΔfHm(HgO,s)=(-90.7kJ·mol-1)。已知Ar(Hg)=201,生成1gHg(l)的焓变是(0.451)kJ 3.20 已知反应CaCO3(s)===CaO(s)+CO2(g)在298K时ΔrGm=130kJ·mol-1,1200K时ΔrGm=-15.3kJ·mol-1,则该反应的ΔrHm 为(161J·mol-1·K-1) 3.21 将下列物质按摩尔熵值由小到大排列,其顺序为 Li(s))0 3.23 若3mol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该过程的Q,W,ΔU,ΔH,ΔS,ΔG中不为零的是(ΔS,ΔG)

化工热力学答案解析

化工热力学第二章作业解答 2.1试用下述三种方法计算673K ,4.053MPa 下甲烷气体的摩尔体积,(1)用理想气体方程;(2)用R-K 方程;(3)用普遍化关系式 解 (1)用理想气体方程(2-4) V = RT P =68.3146734.05310 ??=1.381×10-3m 3·mol -1 (2)用R-K 方程(2-6) 从附录二查的甲烷的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Tc =190.6K ,Pc =4.600Mpa ,ω=0.008 将Tc ,Pc 值代入式(2-7a )式(2-7b ) 2 2.50.42748c c R T a p ==2 2.56 0.42748(8.314)(190.6)4.610???=3.224Pa ·m 6·K 0.5·mol -2 0.0867c c RT b p = =6 0.08678.314190.64.610 ???=2.987×10-5 m 3·mol -1 将有关的已知值代入式(2-6) 4.053×106 = 5 8.314673 2.98710 V -?-?-0.553.224(673)( 2.98710)V V -+? 迭代解得 V =1.390×10-3 m 3·mol -1 (注:用式2-22和式2-25迭代得Z 然后用PV=ZRT 求V 也可) (3)用普遍化关系式 673 3.53190.6 r T T Tc === 664.053100.8814.610r P P Pc ?===? 因为该状态点落在图2-9曲线上方,故采用普遍化第二维里系数法。 由式(2-44a )、式(2-44b )求出B 0和B 1 B 0=0.083-0.422/Tr 1.6=0.083-0.422/(3.53)1.6 =0.0269 B 1=0.139-0.172/Tr 4.2=0.139-0.172/(3.53)4.2 =0.138 代入式(2-43) 010.02690.0080.1380.0281BPc B B RTc ω=+=+?= 由式(2-42)得 Pr 0.881110.0281 1.0073.53BPc Z RTc Tr ???? =+=+?= ??? ???? V =1.390×10-3 m 3 ·mol -1 2.2试分别用(1)Van der Waals,(2)R-K ,(3)S-R-K 方程计算27 3.15K 时将CO 2压缩到比体积为550.1cm 3 ·mol -1 所需要的压力。实验值为3.090MPa 。 解: 从附录二查得CO 2得临界参数和偏心因子为 Tc =304.2K Pc =7.376MPa ω=0.225

化工热力学马沛生第一版第三章习题答案

习题 3-1. 单组元流体的热力学基本关系式有哪些? 答:单组元流体的热力学关系包括以下几种: (1)热力学基本方程:它们适用于封闭系统,它们可以用于单相或多相系统。 V p S T U d d d -= p V S T H d d d += T S V p A d d d --= T S p V G d d d -= (2)Helmholtz 方程,即能量的导数式 p V S H S U T ??? ????=??? ????= T S V A V U p ??? ????=??? ????=- T S p G p H V ? ??? ????=???? ????= p V T G T A S ??? ????=??? ????=- (3)麦克斯韦(Maxwell )关系式 V S S p V T ??? ????-=??? ???? p S S V p T ??? ????=? ??? ???? T V V S T p ??? ????=??? ???? T p p S T V ? ??? ????-=??? ???? 3-2. 本章讨论了温度、压力对H 、S 的影响,为什么没有讨论对U 的影响? 答:本章详细讨论了温度、压力对H 、S 的影响,由于pV H U -=,在上一章已经讨论了流体的pVT 关系,根据这两部分的内容,温度、压力对U 的影响便可以方便地解决。 3-3. 如何理解剩余性质?为什么要提出这个概念? 答:所谓剩余性质,是气体在真实状态下的热力学性质与在同一温度、压力下当气体处于理想气体状态下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差额,即: ),(),(p T M p T M M ig R -= M 与M i g 分别表示同温同压下真实流体与理想气体的广度热力学性质的摩尔量,如V 、U 、H 、S 和G 等。 需要注意的是剩余性质是一个假想的概念,用这个概念可以表示出真实状态与假想的理想气体状态之间热力学性质的差额,从而可以方便地算出真实状态下气体的热力学性质。 定义剩余性质这一个概念是由于真实流体的焓变、熵变计算等需要用到真实流体的热容关系式,而对于真实流体,其热容是温度和压力的函数,并且没有相应的关联式,为了解决此问题就提出了剩余性质的概念,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一概念方便地解决真实流体随温度、压力变化的焓变、熵变计算问题了。 3-4. 热力学性质图和表主要有哪些类型?如何利用体系(过程)的特点,在各种图上确定

(统编版)2020学年高中物理第三章热力学基础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

第五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研究性学习——能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目标定位] 1.了解能源与环境.2.知道能源开发和利用带来的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对策.3.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和节约能源的意识. 一、能源与环境、温室效应和酸雨 [导学探究] 你知道产生温室效应和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什么吗? 答案产生温室效应的污染物是二氧化碳,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知识梳理] 1.温室效应 (1)成因: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里温室气体含量增大而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燃烧时产生二氧化碳. (2)危害: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疾病增多等. (3)改善措施:调整能源结构,控制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具体措施:一是提高能源利用率;二是开发新能源. (4)新能源 ①清洁能源:如:核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沼气等. ②新能源特点:污染少,可再生或资源丰富. 2.酸雨 (1)定义:pH值小于5.6的降水. (2)成因:大气中酸性污染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在降水过程中溶入雨水,使其成为酸雨. (3)危害:酸雨影响人的健康,危害生态系统,使土壤酸化、贫瘠,腐蚀建筑物和艺术品等. (4)防治:①健全法规,强化管理,控制排放.②发展清洁煤技术,减少燃烧过程SO2的排放.③通过改造发动机,安装汽车尾气净化器,用无铅汽油代替含铅汽油等手段,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二、能量降退与节约能源 [导学探究] 流动的水带动水磨做功,由于磨盘和粮食之间的摩擦和挤压,使磨盘和粮食的温度升高,水流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变成了内能,这些内能最终流散到周围的环境中,我们没有办法把这些流散的内能重新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可见,内能与机械能相比,哪种能量的品

05 化学热力学基础题目

第5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化学与环境学院 班 学号 姓名 1. (0411) 下列单质的?f H m θ不等于零的是……………………………………………( ) (A) Fe(s) (B) C(石墨) (C) Ne(g) (D) Cl 2(l) 2. (0415) 在下列反应中,焓变等于AgBr(s) 的?f H m θ的反应是……………………( ) (A) Ag +(aq) + Br -(aq) = AgBr(s) (B) 2Ag(s) + Br 2(g) = 2AgBr(s) (C) Ag(s) +?Br 2(l) = AgBr(s) (D) Ag(s) +?Br 2(g) = AgBr(s) 3. (3421) 2NH 3(g) + 3Cl 2(g) = N 2(g) + 6HCl(g) ?r H m θ = -461.5 kJ ·mol -1,温度升高 50 K , 则?r H m θ应为………………………………………… ( ) (A) >> -461.5 kJ ·mol -1 (B) << -461.5 kJ ·mol -1 (C) ≈ -461.5 kJ ·mol -1 (D) = -461.5 kJ ·mol -1 4. (3456) 下列两个反应在某温度、101 kPa 时都能生成C 6H 6(g) ① 2 C(石墨) + 3H 2(g)? →?C 6H 6(g) ② C 2H 4(g) + H 2(g)? →?C 6H 6(g) 则代表C 6H 6(g) 标准摩尔生成焓的反应是…… ( ) (A) 反应① (B) 反应①的逆反应 (C) 反应② (D) 反应②的逆反应 5. (0433) 下列物质中可以认为具有最大摩尔熵的是…………………………… ( ) (A) Li(g) (B) Li(s) (C) LiCl ·H 2O(s) (D) Li 2CO 3(s) S(g)>>S(l)>S(s) 6. (0437) 室温下,稳定状态的单质的标准摩尔熵为………………………………( ) (A) 零 (B) 1 J ·mol -1·K -1 (C) 大于零 (D) 小于零 7. (3450) 在25℃、101 kPa 下发生下列反应: (1) 2H 2(g) + O 2(g) = 2H 2O(l) (2) CaO(s) + CO 2(g) = CaCO 3(s) 其熵变分别为ΔS 1和ΔS 2,则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 ΔS 1 > 0,ΔS 2 > 0 (B) ΔS 1 < 0,ΔS 2 < 0 (C) ΔS 1 < 0,ΔS 2 > 0 (D) ΔS 1 > 0,ΔS 2 < 0 8. (3454) 恒温下,下列相变中,?r S m θ最大的是………………………………( ) (A) H 2O(l)? →?H 2O(g) (B) H 2O(s)?→?H 2O(g)

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 统计热力学基础 思考题: 1.当系统的U ,V ,N 一定时,由于粒子可以处于不同的能级上,因而分布数不同所以系统总微观数不能确定,这句话是否正确? 2.由离域子系统和定域子系统熵与配分函数的关系可以看出,定域子系统熵比离域子系统的熵大S=klnN!,但是一般说来晶体总比同温度下气体的熵小,为什么? 3.分子能量零点的选择不同,所有热力学函数的值都要改变,对吗? 4.三维平动子第一激发态的简并度是多少?一维谐振子第一激发态的简并度是多少? 5.对于单原子理想气体在室温下的一般物理化学过程,若要通过配分函数来求过程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值,只须知道g t 这一配分函数值就行了,对吗? 选择题: 1.1mol 双原子理想气体常温下热力学能为: (A)RT 23 (B) RT 25 (C) RT 2 7 (D) 无法确定 2.下列化合物中,298.15K 时标准摩尔熵ΔS 0最大的是: (A) He (B) N 2 (C) CO (D) 一样大 3.在作N 、V 、U 有确定值的粒子体系的统计分布时,令∑n i = N ,∑n i εi = U ,这是因为所研究的体系是: (A)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独立的 (B)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相依的 (C) 体系是孤立的,粒子是独立的 (D) 体系是封闭的,粒子是相依的 4.下列哪个体系不具有玻尔兹曼-麦克斯韦统计特点 : (A) 每一个可能的微观状态以相同的几率出现 (B) 各能级的各量子态上分配的粒子数,受保里不相容原理的限制 (C) 体系由独立可别的粒子组成,U = ∑n i εi (D) 宏观状态参量 N 、U 、V 为定值的封闭体系 5. HI 的转动特征温度Θr =9.0K ,300K 时HI 的摩尔转动熵为: (A) 37.45J ·K -1·mol -1 (B) 31.70J ·K -1·mol -1 (C) 29.15J ·K -1·mol -1 (D) 都不正确 6. 对于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小于分子平均能量的能级上分布的粒子数: (A) 不变 (B) 增多 (C) 减少 (D) 不能确定 7. O 2的转动惯量J = 19.3 × 10-47 kg ·m 2,则O 2的转动特征温度是: (A) 10K (B) 5K (C) 2.07K (D) 8K 8. 各种运动形式的配分函数中与压力有关的是: (A) 电子配分函数 ; (B) 平动配分函数 ; (C) 转动配分函数 ; (D) 振动配分函数 。

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本-习题及全解答

第3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1.状态函数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T、p、V、△U、△H、△G、S、G、Q p、Q u、Q、W、W e最大中哪些是状态函数?哪些属于广度性质?哪些属于强度性质? 答:状态函数的含义就是描述状态的宏观性质,如T、p、V、n、m、ρ等宏观物理量,因为体系的宏观性质与体系的状态之间存在对应的函数关系。状态函数的基本特点如下: (1)在条件一定时,状态一定,状态函数就有一定值,而且是唯一值。 (2)条件变化时,状态也将变化,但状态函数的变化值只取决于始态和终态,与状态变化的途径无关。 (3)状态函数的集合(和、差、积、商)也是状态函数。其中T、p、V、S、G是状态函数,V、S、G、H、U属于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T、p属于强度性质。 2.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解释之。 (1)Q p=△H,H是状态函数,所以Q p也是状态函数; (2)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各反应物和产物前面的配平系数相等; (3)标准状况与标准态是同一个概念; (4)所有生成反应和燃烧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5)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 (6)H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等于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热; (7)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热相等; (8)单质的标准生成热都为零; (9)稳定单质的△f HΘm、SΘm、△f GΘm均为零; (10)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所有放热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11)若△r H m和△r S m都为正值,则当温度升高时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增加; (12)冬天公路上撒盐以使冰融化,此时△r G m值的符号为负,△r S m值的符号为正。 答:(1)错。虽然H是状态函数,△H并不是状态函数,所以Qp当然不是状态函数;。 (2)错。因为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与反应计量方程式中反应物前面为正的系数不相等; (3)错。如气体的标准状况是指0℃和101.325KPa条件,而标准态对温度没有限定; (4)错。如由石墨生成金刚石的生成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5)对。因某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是由某物质生成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热而命名的; (6)对。因H2O(l)的生成反应与H2(g)的燃烧反应是同一个反应; (7)错。因石墨和金刚石的燃烧反应虽最终产物相同,但反应的始态不同; (8)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标准生成热才为零; (9)错。因为只有稳定单质的△f HΘm、△f GΘm为零,而稳定单质的SΘm在一般条件下并不为零; (10)对。因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时,反应熵变趋近于零,反应热为影响反应自发的唯一因素; (11)对。因△r H m和△r S m都为正值,说明是吸热的、有可能自发的反应,升温有利; (12)对。因冰融化变水了,说明乃混乱度增大的自发过程,△r G m值必为负,△r S m值必为正。 3.1 mol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分别进行恒温可逆膨胀或恒温不可逆膨胀达到同一终态,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 r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 ir,则Q r>Q ir。对否?为什么? 答:对。因为从同一始态到同一终态,热力学能变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恒温可逆膨胀对外做功W r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对外做的功W ir,则恒温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必大于恒温不可逆膨胀从环境吸收的热Q ir。(△u=O r-W r= O-W; W r>W ir则Q r>Q ir)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 硫(一氧化碳,克)= 197.9焦耳摩尔-1克-1,硫(H2,克)= 130.6焦耳摩尔-1克-1 .(1)计算298K下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2)计算 标准配置中反应自发向右进行的最低温度。 15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C(石墨)+2S(对角线)→CS2(l),△fH(S,对角线)= 0kj mol,△fH(CS2,l) =-87.9kj mol-1,S(C,石墨)= 5.7j mol-1 k-1,S(S,对角线)= 31.9j mol-1 k-1,S(CS2,l) = 151.0j mol-1 k-1。尝试计算298K时△fG(CS2,l)和反应自发发生的最低温度。 16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1)fe2o 3+3C→2Fe+3co 2(g)。 22 (2)Fe2O3(s)+3H 2(g)→2Fe(s)+3H2O(g),(Fe2O 3,s)=-824.2 kJ·mol-1,△fH (二氧化碳,克)=-393.5千焦摩尔-1,△千焦 (H2O, △fH G) =-241.8 kj mol-1,S(Fe2O3,s) = 87.4 j mol-1 k-1,S(C,石墨)= 5.7 j mol-1 k-1,S(Fe,s) = 27.3 j mol-1 k-1,S(CO2,g) = 213.7 j mol-1 k-1,S(H2,g) = 130.6 j mol-1 k-1,S(H2O,g) = 188.7 j mol-1 17当298K已知时,反应为:碳酸镁→氧化镁+二氧化碳(g),△ FH(碳酸镁,s)=-1110.0 kj·mol-1,△fHS (MgO,s)=-601.7kJ mol-1,△fH (CO2,g)=-393.5千焦摩尔-1,(氧化镁,s)= 26.9千焦摩尔-1千焦-1,

化工热力学 第3章例题

1. 已知环己烷(1)-苯(2)体系在40℃时的超额吉氏函数是 21458.0x x RT G E = 和3.24,6.2421==s s P P kPa ,(忽略压力的影响) 求(a )f f f l l ,?,?,,2121γγ; (b)*2*1,γγ。 解:(a )(1) 由于i γln 是RT G E 的偏摩尔性质,由偏摩尔性质的定义知 ()22122121121211221,,11458.01458.01458.0458.0458.0458.0ln 2x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RT nG n P T E =??? ??-=??? ??-=???? ???=???? ???=???? ???=??????? ???=γ 同样得到 212458.0ln x =γ (2) 22458.0111111116.24?x s l l e x x P x f f =≈=γγ 同样得 21458.022*******.24?x s l l e x x P x f f =≈=γγ (3) 21 2221 22458.02458.012458.0221458.0113.24ln 6.24ln 3.24ln 6.24ln ln ln x x x x N i i i i e x e x x e x x x e x x x f x f +=+==∑∧

(b) 由 得到 同理得到: 220 221458.0458.0ln lim 1x x x →*-=γ() i x i i i i i γγγγγln lim ln ln ln ln 0*→∞-=-=)1(458.022-=x )1(458.0ln 21*2-=x γ

化学热力学基础习题解答二

第 1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二) 一、选择题(均为单选题,将正确选项填在各题后的括号内) 8. 1 mol 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出发经过绝热可逆压缩和绝热不可逆压缩到系统压力相同的终态,终态的熵分别为S 1和S 2,则两者关系为( B ) A. S 1 = S 2 B. S 1 < S 2 C. S 1 >S 2 D. S 1 ≥ S 2 始终态相同时,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 9. 根据熵增加原理知,若从ΔS >0判定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那么该系统一定是( C ) A. 封闭系统 B. 绝热系统 C. 隔离系统 D. 敞开系统 10. 关于偏摩尔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偏摩尔量是状态函数,其值与物质的数量有关 B. 在多组分多相系统中不存在偏摩尔量 C. 系统的强度性质没有偏摩尔量 D. 偏摩尔量的值只能大于或等于零 11. 对封闭的单组分均相系统且'0W =时,()T G p ??的量值为( B )。 A. <0 B. >0 C. = 0 D. 前述三种情况无法判断 根据p 69公式(1-128)(),0,T G V V p ?=>?所以()0,T G p ?>? 12. 下面哪一个关系式是不正确的?( D ) A. ()p G S T ?=-? B. ()T G V p ?=? C. 2()V A T U T T ???=-????? D. ()p G T H T T ???=-????? 正确的应该是2()p G T H T T ???=-????? 二、填空题(在以下各小题中画有” ”处填上答案)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之一为___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而

第三章 热力学基础.

第三章热力学基础 教学要求:1、理解平衡态和准静态过程。掌握内能、功和热量的概念。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能计算理想气体等体、等压、等温和绝热 过程中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量。 3、理解热机循环过程的效率,能计算卡诺循环的效率。了解致冷机的 一般原理。 4、了解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概念。了 解熵增加原理。 5、了解耗散结构理论的初步概念。 教学重点:理解热力学第一、二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各类等值过程、绝热过程中的功、热量和内能的改变和循环过程的效率。 教学难点:难点是熵的概念和熵增加原理。 物理思想和方法:理想化模型——准静态过程、理想气体;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各类等值过程的分析)、等效法(熵的 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启发、讨论 §3 — 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准静态过程 一、热力学系统的状态参量 1、热力学系统:热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称为热力学系统,是指在给定范围内有 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体。 根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可以将系统分为不同的类型: (1)开放系统:能够与外界进行物质及能量交换的系统。 (2)封闭系统:与外界仅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的系统。 (3)孤立系统: 与外界无任何相互作用(即无能量交换也无物质交换)的系统。这是一个理想的极限概念,当系统与外界交换的能量远小于系统自身的能量时,可将系统近似地视为孤立系统。 2、状态参量 为了确定热力学系统的状态而引入的物理量被称为系统的状态参量。常用的气体状态参量包括气体的体积V、压强p和热力学温度T。 气体的体积V是指气体所能达到的空间,属于几何参量。对于处于容器中的

气体,容器的体积就是气体的体积。在SI 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符号是3m 。 气体压强p 是指气体作用在容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在SI 中,压强的单位 为帕(斯卡),符号是Pa 。在实际常用的单位还有标准大气压(atm )和毫米汞 柱(mmHg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atm = 1.013Pa 510? = 760mmHg 温度T 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量度,温度的本质与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有 关,是热学所特有的物理量。在SI 中,温度的单位为开,符号是K 。温度的数 值表示法称为温标,常用的温标为摄氏温标t ,单位符号为C 0。两种温标的数值 关系是 T = t + 273.15 二、平衡态 1、定义:所谓“平衡态”是指一个孤立系统的宏观性质不随时间变化的状 态。由于孤立系统不受外界的任何影响,因此在平衡态下,不仅宏观性质稳定不 变,而且其内部也不存在任何的粒子流动与能量流动,系统的各种宏观参量均有 确定的取值,所以可以用一组状态参量(T V 、、p )来描述系统的平衡态。 2、说明:需要指出的是: (1)这种平衡态是宏观意义上的平衡态,在微观 上,大量的微观粒子仍在不停的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 因此,平衡态也称“热动平衡态”。 (2)一个与外界有相互作用的系统,在外界的影 响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经历了适当的时间后,其宏观性 质也将稳定不变。 (3)平衡态是一个理想概念,因为一个真实的热力学系统不可能完全与外界无关。在具体问题中,只 要系统的状态相对稳定,就可以近似地按平衡态来处 理。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理想气体:大量的实验表明,无论是什么气体,在压强不太大(与大气 压比较)和温度不太低(与室温比较)的条件下,都能较好地遵守三个实验定律, 即玻意耳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和查理定律。把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遵守这三个实 验定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如上所述,一般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都可近似看成理想气体。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任一个平衡态时,它的 状态参量和质量m 之间的关系式为 RT M m pV = (3—1) 上式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在上式中,M 是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 图3—1 p —V 图上一点表示气体的一 个平衡态

化工热力学 第3章概念题

第三章:纯流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一、是否题 1. 热力学基本关系式dH=TdS+VdP 只适用于可逆过程。 2. 当压力趋于零时,()()0,,≡-P T M P T M ig (M 是摩尔性质)。 3. 纯物质逸度的完整定义是,在等温条件下,f RTd dG ln =。 4. 当0→P 时,∞→P f 。 5. 因为? ??? ??-=P dP P RT V RT 01ln ?,当0→P 时,1=?,所以,0=-P RT V 。 6. 吉氏函数与逸度系数的关系是()()?ln 1,,RT P T G P T G ig ==-。 7. 由于偏离函数是两个等温状态的性质之差,故不可能用偏离函数来计算性质随着温度的 变化。 8. 系统经过一绝热可逆过程,其熵没有变化。 9. 吸热过程一定使体系熵增,反之,熵增过程也是吸热的。 10. 象dU=TdS-PdV 等热力学基本方程只能用于气相,而不能用于液体或固相。 11. [] ()00ln ,P P R P T S S ig +-与参考态的压力P 0无关。 12.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PV=RT ,若其中的压力P 用逸度f 代替后就成为了真实流体状态方 程。 13. 逸度与压力的单位是相同的。 14. 由于偏离函数是在均相体系中引出的概念,故我们不能用偏离函数来计算汽化过程的热 力学性质的变化。 15. 由一个相当精确的状态方程,就可以计算所有的均相热力学性质随着状态的变化。 二、选择题 1. 对于一均相体系,V P T S T T S T ??? ??-??? ??????等于(D 。P V V P V P T V T P T C C T S T T S T ??? ????? ??=-=??? ??-??? ??????????) A. 零 B. C P /C V C. R D. P V T V T P T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