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评教指标体系

本科高校评教指标体系

本科高校评教指标体系是根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结合国家教育部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相关规定和指导意见,以及本科高校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而制定的。该指标体系旨在全面、客观、科学地衡量和评估本科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指导和参考。该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指标:

一、教学质量指标:包括学生学习成果、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二、教学改革指标:包括教学方法、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三、社会服务指标:包括社会实践、实习、就业等方面的指标。

四、学生综合素质指标: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文化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指标。

五、教学管理指标:包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教师培训与发展、教学评价与监督等方面的指标。

以上指标体系,旨在评估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为教育部门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同时,该指标体系也为本科高校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估标准,为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指导和支持。

- 1 -

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及评价体系研究

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及评价体系研究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提高的需求,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成为各大学关注 的焦点。为了确保高校的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研究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及评价体系,探讨其发展趋势和未来的改进方向。 一、背景与意义 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是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全面评估和监控体系,是高校质量 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评估结果对于学校的声誉和排名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及评价体系具有重要的背景与意义。 二、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的分类 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指标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类。在现有研究中,主要可 分为四个维度,分别是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发展情况、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1. 教育教学质量指标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本科教育的核心,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课程设置与体系、 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与评价等。这些指标目的在于评估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2. 学生发展情况指标 学生的发展情况是评估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学生毕 业率、就业率、升学率、科研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这些指标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情况。

3. 师资力量指标 师资力量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支撑,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教师学历与专业背景、教学能力与科研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和师资队伍激励等。这些指标反映了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教学资源指标 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对于高校本科教育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其评估指标主要包括教学用房和仪器设备、图书馆和实验室资源、网络和信息化建设等。这些指标反映了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和学习资源的丰富程度。 三、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构 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体系是建立在指标基础上的评估体系。其主要目标是全面评估高校本科教育质量,为高校提供改进教育教学的指导方针。在设计评估体系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科学性与规范性 评估体系应基于科学依据,结合国内外教育教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评估体系应根据高校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2. 综合性与系统性 评估体系应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确保对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的全面了解。不仅要关注学术方面,还需关注学生的发展情况、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资源的充足性。 3. 目标导向与实践可行性 评估体系应与高校的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并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提供改进教育教学的具体措施。评估体系要具有可操作性,能够为高校提供具体的参考和指导。 四、高校本科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改进方向

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

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高校教育质量的确保和提高成为各大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亟需解决的问题。为了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高校的教育质量,并为进一步改进教育工作提供依据,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势在必行。本文将从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科学研究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探讨高校教育质量评估的指标体系。 一、培养目标 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需要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估。主要指标包括: 1.1 学生学术能力评估:评估学生在学术领域的知识掌握程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学生综合素质评估:考察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思维、领导能力等综合素质。 1.3 学生道德品质评估:关注学生的道德修养、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核心,也是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教学质量的几个主要指标: 2.1 教师评估: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师德师风等。

2.2 课程设置与改革评估:评估课程的科学性、前沿性和符合学生需求的程度。 2.3 教学资源评估:包括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馆资源等。 三、科学研究 高校的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其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以下是科学研究方面的几个重要指标: 3.1 科研项目评估:评估高校的科研项目数量、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 3.2 学术论文评估:考察学校师生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学术水平。 3.3 科研经费评估:评估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情况以及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情况。 四、社会服务 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也应承担起服务社会的责任。以下是社会服务方面的几个指标: 4.1 社会实践评估:评估高校开设的社会实践活动数量和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贡献。 4.2 产学研结合评估:评估高校与企业、政府等社会机构合作项目的数量和质量。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前言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 系的相关内容。 二、指标体系的概述 1. 指标体系的定义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一套综合性指标,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旨在全 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2. 指标体系的组成 (1)课程设置与开发: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充实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等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如何等方面。 (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等方面。 (5)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正、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详细解读 1. 课程设置与开发 (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本科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会影响 到该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 (2)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本科课程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应当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和知识水平。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课程内容是否充实 本科课程内容应当充实,涵盖知识面广泛。如果内容过于单一或者缺乏深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比例。如果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则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2)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以保证本科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开展。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则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要求解读首先,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几个主要的评估维度。其中, 教学质量是评估的核心维度之一、这包括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过程 和方法、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果等方面。此外,科研水平也 是重要的评估维度,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等。 社会服务是评估的另一个关键维度,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和 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管理水平维度则关注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质量保 障体系、师资队伍管理等。此外,还有其他评估维度,如学生发展、国际 化水平和绩效评价等。 其次,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高校具备一定的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这包括建立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 规范性。同时,要求高校建立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规划和项目管理, 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供社会需求的服务。在管理方面,高校需要完 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此外,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高校注重学生发展和综合素质 培养。高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 和辅导。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 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最后,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强调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高校要加 强国际化教育,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增加国际交流机会和合作 项目。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学生发展、国际化水平和绩效评价等多个维度。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关注学生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国际化发展。这些要求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决定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指标包括教 师学历、职称、教学经验、培训情况等。教师学历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 教师法》中规定的相应学历要求,职称应符合国家相关职称评定标准,教 学经验应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培训情况也 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参加过的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培训班等。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评估指标包括课程设置合理性、课程内 容科学性、教材选用权威性等。课程设置应能满足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课程内容应体现前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选用应优先选择国家 推荐教材或由权威机构评审通过的教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方法 科学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资源充足性等。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 生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小组合作等;同时,教学手段也应多样化,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此外, 教学资源的充足性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 四、评估与考核 评估与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闭环。评估指标包括教学评估方式合理性、 考核方式科学性、评估结果反馈及时性等。评估方式应能全面评价教学效

果,包括学科竞赛、学生评教、教学观摩等;考核方式应科学合理,包括 考试、实验、作业等;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于改进教学质量。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教学工作稳定发展的基础。评估指标包括教 学质量报告编制完整性、教学项目实施情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等。 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定 教学质量报告、开展教学项目、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估与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评估指标的全面考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 水平,为其进一步提供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摘要: 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2.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 3.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 4.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的核心任务。为了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高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评估高校是否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定位办学方向。 2.师资队伍:评估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 3.教学资源:评估高校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设施等)的配备情况,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4.教学过程:评估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

方式等是否合理、有效。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学生的学术成果、就业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6.质量保障体系: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反馈、教学改进等环节。 三、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 评估指标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高校自评:高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 2.专家评审: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高校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估意见。 3.现场考察:专家组对高校进行现场考察,核实自评报告和评审意见的准确性。 4.结果处理:根据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的结果,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四、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要求高校关注教学质量,促使高校加大投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推动教学改革:评估鼓励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生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优化资源配置:评估促使高校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评估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

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题目背景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之一。教育质量是评价一个高校能 力的指标体系之一,也是衡量一个高校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 键指标。本文描述了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以便更好地了解如何度量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的 本文目的是为了构建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问题描述 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评估教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对于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估,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虑。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即: 1.使所有教育和学习的过程都易于重现和测量; 2.聚焦关键结果: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3.使用可靠和有效的工具来收集数据,以便进行客观评估; 4.利用第三方机构和独立评估来帮助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公正性;

5.将评估结果与相应的改进和提高措施相结合,以改善教育和 学习的过程。 构建某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遵循如上所述 的原则。 四、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一)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考评教育质量时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建立一个优秀 的课程建设体系,对于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 课程建设应成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核心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学习需要及社会 发展方向? (2)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是否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及行业发展方向? (3)教材和教学内容是否更新,是否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4)师资力量是否强,教师是否具备教学资质,教学经验是 否丰富? (5)授课形式是否多样化,是否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二)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管理应该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师管理、实践教学管理等方面。 (1)教学计划管理是否合理? (2)教师教学管理是否完善严密? (3)教学过程实践环节是否到位? (三)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管理应该包括招生管理、学籍管理、测评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 (1)招生管理是否公平、公正? (2)学籍管理是否规范,是否严格执行教育部规定? (3)测评管理是否能全面反映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水平? (4)校园文化建设是否完善,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四)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是反映教育质量的关键数据,应当为本科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 (2)毕业生进入名校深造的比例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中国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管理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就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完善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在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中所使用的标准以及标准以外的附加指标,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课程设计、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师课堂授课质量、学生考试绩效和学业辅导等。 1、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指教师为启发学生教育活动而设计的各种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课程设计要考虑课程容量、课程内容、课程安排、教育设施等,以及能够满足学生今后发展的各种需求。 2、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指教师的学习指导计划,它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教学计划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等,科学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内容、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 3、教学实施 教学实施包括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以及如

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4、教师课堂授课质量 教师课堂授课质量是指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这是衡量教师课堂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教师授课质量包括教学思路清晰度、教学内容丰富性、教学方法多样性、教学效果等。 5、学生考试绩效 学生考试绩效是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考试绩效包括考试的时间安排、试题的设置、判卷的准确性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等。 6、学业辅导 学业辅导是指对学生个体学习和学术表现进行辅导,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学业辅导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辅导,以及课外活动的指导和督促。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施 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步骤。 1、深化教育理论研究 要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要深入挖掘学习理论,深入认识和理解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特征及其关系,以便为课程设计提供实用理论指导。 2、完善质量保证机制 建立质量保证机制,是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内涵说明: [1] “培养定位”包括办学水平、服务面向、发展规模等方面。 [2] “主讲教师”是指每学年主讲本专业的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必修和选修)的教师(含外聘教师),不含指导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师。 [3] “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或相当于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4] “实习基地”是指已经签订协议的实践场所或没有签订协议但已经连续三年在同一个场所实习或实训,并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任务(项目),配备专门的教师和辅导人员,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场所。 [5] “本科教学经费”一般指本科业务费、教师差旅费、教学仪器设备维修费等。 “本科生业务费”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用于教学活动的网络运行等费用,进行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加工、运杂费,生产实习费,答辩费,资料讲义印刷费及学生讲义差价支出等; “教学差旅费”包括教师进行教学调查、资料搜集、教材编审调研等业务活动的市内交通费、误餐费、外地差旅费; “教学仪器设备修理费”是指教学仪器设备的经常维护修理费。 [6]“精品开放课程”指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7] “研究型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探索、合作式学习方式,引导大学生了解本学科不同学术观点并开展讨论、追踪学科领域最新进展;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学研究项目或自主确定选题开展研究等多种形式,进行初步的探索性研究工作。 [8]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网络指互联网及其教学平台,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9]“教学文件”一般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期进程计划、教学日历、课程表、学期教学总结等。 [10] “规章制度”一般包括党政领导班子教学督导检查制度、监考管理及巡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学实习制度、科研训练制度、毕业论文(设

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一)

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 标体系试行(一)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各地高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受到越来越高的关注。为了保证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保障,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以期能够有效的改善高等教育水平。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的相关内容。 一、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 本省如何完成评估任务?首先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机制,制定完备的评估方案。在制作评估方案这一块,应将学科定位、特色定位、目标定位作为基础,并针对本地高等教育现状,分类考核,各有权重,加强组合,建立适合本地需要的评估体系。根据川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五个维度的评估机制。 二、评估指标标准的探索 评估指标标准的探索是完善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必要的评价标准不仅要有科学的理论支持,还要和制订评估目标达成共识。创新性、前瞻性、实用性是指标标准设置的重要原则。 三、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推广 对于评测结果的应用和推广,川省实行“评估与推动并行、推动与评估相响应”的方法,既能及时调整,也能根据既有的优势形成风向标

高水平。 四、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评估指标体系的实施需要各个部门的有序协调。川省还建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通过从事对于高校教育的专项研究和开展学术交流等手段开展工作。这既为评估指标体系提供了专业支撑,又为高校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石。 总之,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标准化和科学化的评估体系,能够有效的满足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我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一定会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兰州大学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说明(试行)【模板】

二级指标评估分 A、B、C、D 四个等级,总体评估结果分为优、良、中、差。评估专家根据评估材料,教务处提供相关数据,结合学院工作开展的实际程度和效果,师生评价情况等,对二级指标和学院总体评价赋予相应的评估等级。二级指标中,如有 4 项核心指标被评为 B ,或者 1 项被评为C 或者 D ,则总体评估等级不能为优。 1. 制度与环境建设 1.1 办学理念与思路 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内涵发展和质量意识等。 1.2 教学规划 远景规划、五年规划、年度计划开展情况,以及阶段性工作总结等。 1.3 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如党政领导班子教学督导检查制度、监考管理及巡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专业实习制度、科研训练制度、毕业论文 (设计) 管理制度、教学研讨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自我评估制度,以及学院与师生、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定期沟通交流制度等。 1.4 育人环境 学院在环境育人方面的具体举措和工作效果。 2. 教学队伍 2.1 师资队伍与结构 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等结构情况及梯队建设情况。

2.2 教授授课率 学院所有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授课情况。全部教授为本科生开设课程为 A 等级。 90%(含)~100%的为 B 等级; 80%(含)~90% 的为 C 等级;低于 80%的为 D 等级。 2.3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情况,以及人材梯队结构情况。 2.4 技术支撑队伍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 实验室技术人员数量,以及引进、培养情况;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 3. 教学条件与资源 3.1 教学基本条件 本科教学各项基本条件的建设情况。 3.2 教学经费使用 本科教学经费的使用情况是否做到了严格管理,专款专用,是否有自筹配套经费投入教学,以及经费投入先后所产生的效益等。 3.3 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 学院建设教学与学习资源中心或者平台,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以及具体效果、资源丰富度等情况。 50%及以上的课程(含实验、实习实践课程)上网,并建成为了功能齐全、内容丰富、互动性强,实用效果高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且更新情况及教学效果良好,可获评 A 等级; 30% (含)~50%的为 B 等级; 20% (含)~30%的为 C 等级;低于 20%的为 D 等级。 3.4 实习实践基地 校内外实验、实践平台,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包括平台基地的数量、质量,以及利用情况等。 3.5 合作育人条件 与境内外知名大学、研究机构等在联合培养本科生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 4. 教学运行与管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