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前言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

系的相关内容。

二、指标体系的概述

1. 指标体系的定义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一套综合性指标,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旨在全

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2. 指标体系的组成

(1)课程设置与开发: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充实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等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如何等方面。

(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等方面。

(5)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正、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详细解读

1. 课程设置与开发

(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本科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会影响

到该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

(2)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本科课程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应当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和知识水平。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课程内容是否充实

本科课程内容应当充实,涵盖知识面广泛。如果内容过于单一或者缺乏深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比例。如果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则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2)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以保证本科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开展。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则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的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的师资队伍。如果专业背景和研究方向与课程设置不相符,则难以保证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

3. 课堂教学效果

(1)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采用多种授课方式,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注重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参与度如何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如提问、回答问题等。如果学生参与度低,则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4. 学生评价

(1)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对本科课程的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的评价和建议。

(2)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定期开展对本科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调查,以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3)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关注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及时改进不足之处。

5. 教育教学管理

(1)课程管理是否规范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课程管理制度,包括课程设置、教材选用、考核方式等方面。

(2)考核方式是否公正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确保考核方式公正、合理,以保证学生的权益。

(3)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本科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总结

本文对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各个方面的考核内容进行了解读。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理解和运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本科教学工作质量。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逐渐向质量和效益要求的方向转移,对于高等学 校的本科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是高等教育改革与 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 构成。 一、教育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资源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教学资源包括 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材教辅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师资力量是开展本科教育的核心 要素,其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设施则是保障本科教育质 量的必要条件,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整的实验条件。教 材教辅是开展本科教育的关键支持,其分类齐全、编写精炼、内容正确可靠,是保证高质 量教育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支持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其保证教育教学模式的 丰富多彩,而且可促进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二、毕业生素质 毕业生素质也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毕业生的素质直接 反映了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毕业生的素质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如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文化素养是以 文化为基础的素质,这种素质涉及到学生的语言、思维、知识和品德等方面。实践能力包 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到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水平。创新能力则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到学 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意能力。综合素质则是从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上考察,如考察学生的 人文素质、领导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从而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教育教学质量好坏 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形象的塑造。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如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评价考核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教学计划是本科教 育的基础,它是保证本科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课程设置则是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而制定的学科体系,是保证知识体系全面和深入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则是依据教学计划 和课程设置进行的具体教学指导过程,是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科学和有效的重要内容。评价考核则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而进行的关键过程,是保障教育教学 结果准确和科学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管理则是为了创造教育教学条件,依法依规办学, 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管理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开展的管理活动,是保障教育教学及管理质 量高效的重要手段。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研制说明及内涵的解读 二、《合格评估方案》的研制说明 (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强调重视培养学生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强调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对学生的指导服务;强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教学基本建设,认真开展评建工作。 4、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合格标准及其计算方法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 (二)新方案研制的总体思路 1、妥善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持评估方案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创新。新方案继续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规范、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关系。 原方案设7个一级指标加一个特色项目,19个二级指标;新方案设7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9个主要观测点。新老方案在结构上基本一致,一级指标也基本一致,仅在个别表述上有变动。为了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和新建院校自身的特点,新方案在二级指标上有适当调整,在观测点和评估标准方面调整较大。 2、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建立适应新建院校需要的评估指标体系。新建本科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条件达标和管理规范的问题。因此,新方案通过建立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的评估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宏观管理与指导,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引导新建院校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新方案强调学校应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设置和结构调整、培养方案、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一系列环节上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新方案的调整和变化 1、注重考察领导能力和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把原“办学指导思想”改为“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增加“领导作用”和“人才培养模式”两个二级指标,不仅考察学校是否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更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同时考察是否制定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对新建院校的建设和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注重建设一支符合新建院校办学定位的师资队伍。增加了“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培养培训”两个二级指标,侧重要求学校加强教师的培养,提出注重教学团队建设、带头人的培养,加强专业教师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并特别提出应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引导新建院校建设一支具有发展后劲、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 3、注重考察地方政府对学校的经费投入。把原“教学经费”改为“经费投入”,不仅考查学校教学经费投入情况,还要考察政府(主办方)投入。拟根据国情采用“学校举办方(含政府、行业和民办高校投资者)生均拨款分别达到或超过上一年本区域(东部、中部、西部)平均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的概念,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政府经费投入,又照顾到区域的实际差别。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公布的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公报的数据测算,如果使用“区域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平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 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估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套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该体 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教学目标与规划、教学过程与方法、学 生成果和教学管理。以下是对该体系的内涵解读。 首先,教学目标与规划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 关注学校确定本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是 否有明确的教学规划。评估时会考察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先 进性和适应性,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相契合。同时,也会评 价学校制定的教学规划是否符合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是否具有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过程与方法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二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 关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能够合理地组织和实 施教学活动。评估时会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是 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会评价教学过程中是否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学生成果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三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 校的本科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时会考察学生的知识 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以及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情况等。 同时,也会评价学校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最后,教学管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四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 校的本科教学是否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控机制。评估时会考察学校的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前言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 系的相关内容。 二、指标体系的概述 1. 指标体系的定义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一套综合性指标,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旨在全 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2. 指标体系的组成 (1)课程设置与开发: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充实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等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如何等方面。 (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等方面。 (5)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正、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详细解读 1. 课程设置与开发 (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本科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会影响 到该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 (2)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本科课程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应当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和知识水平。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课程内容是否充实 本科课程内容应当充实,涵盖知识面广泛。如果内容过于单一或者缺乏深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比例。如果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则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2)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以保证本科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开展。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则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决定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指标包括教 师学历、职称、教学经验、培训情况等。教师学历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 教师法》中规定的相应学历要求,职称应符合国家相关职称评定标准,教 学经验应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培训情况也 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参加过的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培训班等。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评估指标包括课程设置合理性、课程内 容科学性、教材选用权威性等。课程设置应能满足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课程内容应体现前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选用应优先选择国家 推荐教材或由权威机构评审通过的教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方法 科学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资源充足性等。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 生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小组合作等;同时,教学手段也应多样化,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此外, 教学资源的充足性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 四、评估与考核 评估与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闭环。评估指标包括教学评估方式合理性、 考核方式科学性、评估结果反馈及时性等。评估方式应能全面评价教学效

果,包括学科竞赛、学生评教、教学观摩等;考核方式应科学合理,包括 考试、实验、作业等;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于改进教学质量。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教学工作稳定发展的基础。评估指标包括教 学质量报告编制完整性、教学项目实施情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等。 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定 教学质量报告、开展教学项目、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估与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评估指标的全面考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 水平,为其进一步提供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团队建设 1.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具备相应学历和岗位资格要求; 2.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3.教师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 4.学校支持教师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提供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 二、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 1.课程设置合理,符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2.课程结构科学、知识点明确,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教材选择恰当,内容更新及时,能够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4.教学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例如讲授、实验、实践、研究等; 2.教学设计符合学科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 究和创新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评估方法科学,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1.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师教学考核、课程评估和学生评价等; 2.学校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培训,及时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 3.学校注重教学和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 4.学校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发展。 以上只是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评估工作还需要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学校在进行评估工作时,应根据指标和要求,积极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水平,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做出贡献。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指标体系中属于二级指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指标体系中属于二级指标录 在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估中,通常会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标体系,以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个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多个层次的指标,其中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进行进一步细化和具体化的指标。以下是关于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指标体系中属于二级指标的具体示例: 1.一级指标:教学设计与准备 二级指标: a.教学目标设定: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 b.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并进行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 c.教学方法与手段运用: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一级指标:课堂教学实施 二级指标: a.教学过程控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学步骤和教学环节,保持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b.师生互动与学生参与: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互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c.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确保知识的准确传达和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 3.一级指标:教学评价与反馈

二级指标: a.评价方式与工具选择:选择适合的评价方式和工具,如考试、作业、项目评估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b.评价结果分析与反馈: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分析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并针对教学不足做出调整。 4.一级指标:学生学习效果 二级指标: a.知识掌握与应用: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b.学科素养与综合能力:评估学生在学科领域内的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 c.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评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程度。 以上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指标体系中的一些示例二级指标。在具体的评估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可以对二级指标进行调整和补充,以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同时,建立合适的评估方法和流程,通过定期的评估与反馈,促进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持续提高。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摘要: 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2.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 3.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 4.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的核心任务。为了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高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评估高校是否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定位办学方向。 2.师资队伍:评估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 3.教学资源:评估高校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设施等)的配备情况,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4.教学过程:评估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

方式等是否合理、有效。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学生的学术成果、就业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6.质量保障体系: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反馈、教学改进等环节。 三、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 评估指标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高校自评:高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 2.专家评审: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高校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估意见。 3.现场考察:专家组对高校进行现场考察,核实自评报告和评审意见的准确性。 4.结果处理:根据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的结果,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四、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要求高校关注教学质量,促使高校加大投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推动教学改革:评估鼓励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生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优化资源配置:评估促使高校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评估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内涵解读(参考)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同时贯彻教育部的1号文件“教高【2005】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计算方式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而制定。 一、《合格评估方案》的总体构架 (一)评估方案的构成 《合格评估方案》,由评估方案有关说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和标准、评估结论及其标准等四部分组成。在评估指标和标准中,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合格标准和备注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1个观测点,不设核心指标和“特色项目”。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评估结论的标准 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不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其他情况均认定为暂缓通过。 (四)专家投票依据 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专家不得投弃权票。个人投票时掌握的标准为: 通过:18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到合格要求; 暂缓通过:4个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不通过:5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五)结论处理: 评估合格的学校,须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整改,整改方案两个月之内报送评估中心,整改报告一年后报评估中心。我部组织人员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随机回访。 暂缓通过的学校,要全面进行整改,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一年后我部派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给出结论建议。 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全面加强建设和整改,两年后重新接受合格评估。 二、《合格评估方案》的研制说明 (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