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

-.

附件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1.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1.1 学校定位 1.2 领导作用 1.3 人才培养模式 2.教师队伍

2.1 数量与结构 2.2 教育教学水平 2.3培养培训 3.教学条件与利用

3.1 教学基本设施 3.2 经费投入 4.专业与课程建设

4.1 专业建设 4.2 课程与教学 4.3 实践教学 5.质量管理

5.1 教学管理队伍 5.2 质量监控

6.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6.1 学风建设 6.2 指导与服务

7.教学质量

7.1 德育

7.2 专业知识和能力 7.3 体育美育 7.4校内外评价 7.5 就业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

-.

-.

-.

-.

-.

-.

-.

-.

.

-.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

行)》的通知 教发[2004]2 号

发布时间:2009-11-3 阅读:800次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通知

教发[200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推进,原国家教委1996年发布实施的《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红”、“黄”牌高等学校办 学条件标准》(教计[1996]154号)已不再适应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为此,在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充分征求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和部分高等学校意见的基础上,对上述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 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以下简称《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学校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确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学校,并对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进行监测。《基本办 学条件指标》的发布实施,有利于加强宏观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会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办学条件改善和保证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各地、各部门和各普通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以及本《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维护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保证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学质量和规格。

三、根据指标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新修订的《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由以下两部分组成:

⒈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包括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这些指标是衡量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规模的重要依据。

⒉监测办学条件指标:包括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生均年进书量。这些指标是基本办学条件指标的补充,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和引进社会监督机制提供依据。同时这些指标还可反映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改善、更新情况,对提高教学质量和高等学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四、限制招生、暂停招生普通高等学校的确定:

⒈凡有一项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的学校即给予限制招生(黄牌)的警示,以维持基本办学条件不再下滑,并促进其尽快改善办学条件。限制招生的学校其招生规模不得超过当年毕业生数。

⒉凡有两项或两项以上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低于限制招生规定要求,或连续三年被确定为黄牌的学校即为暂停招生(红牌)学校。暂停招生学校当年不得安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

五、请各地、各部门将本通知及《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尽快转发至所属普

“黄”牌通高等学校。原《核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模办学条件标准》和《

“红”、

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从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停止执行。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工作逐渐向质量和效益要求的方向转移,对于高等学 校的本科教育工作也不例外。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构成,是高等教育改革与 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 构成。 一、教育教学资源 教育教学资源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教育教学资源包括 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教材教辅和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师资力量是开展本科教育的核心 要素,其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将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设施则是保障本科教育质 量的必要条件,如教室、实验室等设施,必须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完整的实验条件。教 材教辅是开展本科教育的关键支持,其分类齐全、编写精炼、内容正确可靠,是保证高质 量教育的重要保证。信息技术支持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其保证教育教学模式的 丰富多彩,而且可促进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进一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二、毕业生素质 毕业生素质也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毕业生的素质直接 反映了教育教学质量,毕业生素质的高低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毕业生的素质可以从 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如文化素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文化素养是以 文化为基础的素质,这种素质涉及到学生的语言、思维、知识和品德等方面。实践能力包 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到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水平。创新能力则是指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涉及到学 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意能力。综合素质则是从学生的综合表现和素质上考察,如考察学生的 人文素质、领导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从而对学生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三、教育教学工作质量 教育教学工作质量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的核心内容,教育教学质量好坏 将直接决定学生的发展和学校形象的塑造。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如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过程、评价考核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教学计划是本科教 育的基础,它是保证本科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课程设置则是为了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而制定的学科体系,是保证知识体系全面和深入的重要手段。教学过程则是依据教学计划 和课程设置进行的具体教学指导过程,是保证教学内容和教学思路科学和有效的重要内容。评价考核则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而进行的关键过程,是保障教育教学 结果准确和科学的重要内容。教育教学管理则是为了创造教育教学条件,依法依规办学, 提高管理水平,优化管理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开展的管理活动,是保障教育教学及管理质 量高效的重要手段。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 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为了评估普通高等学 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而制定的一套评估指标和标准体系。该体 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评估指标:教学目标与规划、教学过程与方法、学 生成果和教学管理。以下是对该体系的内涵解读。 首先,教学目标与规划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一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 关注学校确定本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以及学校在实施过程中是 否有明确的教学规划。评估时会考察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否具有科学性、先 进性和适应性,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相契合。同时,也会评 价学校制定的教学规划是否符合本科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是否具有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 其次,教学过程与方法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二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 关注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并能够合理地组织和实 施教学活动。评估时会考察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科学性和独创性,是 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会评价教学过程中是否注 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再次,学生成果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三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 校的本科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时会考察学生的知识 水平、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等,以及学生的就业和升学情况等。 同时,也会评价学校是否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创 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最后,教学管理是评估指标体系的第四个方面。这个方面主要关注学 校的本科教学是否具备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监控机制。评估时会考察学校的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前言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详细介绍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 系的相关内容。 二、指标体系的概述 1. 指标体系的定义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 质量评估的一套综合性指标,它包括了多个方面的考核内容,旨在全 面客观地反映高校本科教学质量。 2. 指标体系的组成 (1)课程设置与开发:包括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课程目标是否明确、课程内容是否充实等方面。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等方面。 (3)课堂教学效果:包括授课方式是否多样化、授课内容是否生动有趣、学生参与度如何等方面。 (4)学生评价:包括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授课能力的评价、学生对教学设备和环境的评价等方面。 (5)教育教学管理:包括课程管理是否规范、考核方式是否公正、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否健全等方面。 三、指标体系的详细解读 1. 课程设置与开发 (1)课程设置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本科课程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规定,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等。若不符合相关规定,将会影响 到该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估。 (2)课程目标是否明确

本科课程应当明确培养目标,即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中应当达到哪些基本能力和知识水平。如果培养目标不明确,则难以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 (3)课程内容是否充实 本科课程内容应当充实,涵盖知识面广泛。如果内容过于单一或者缺乏深度,则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结构是否合理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具有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职称的比例,以及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术背景和研究方向的教师比例。如果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则难以满足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 (2)师资力量是否足够 高等教育机构应当拥有足够的师资力量,以保证本科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地开展。如果师资力量不足,则会影响到教学质量。 (3)师资队伍专业背景与研究方向是否与课程设置相匹配

湖北省普通高学校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doc

附件一: 湖北省普通高学校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感谢你的观看

附件二: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标准内涵说明 [1]“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学校关于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任务安排等总体设计和实施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规格要求、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安排以及必要的说明等。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是指单价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不含实验台、桌、空调等)。 [3]“实习、实训基地”须满足下列条件:具有稳定的场所,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有稳定的教师和辅助人员队伍,有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有开展因材施教、开发学生潜能的实习项目。 [4]“期刊”指专业类期刊杂志。统计时,须按种类和年度装订成合订本,1本算1册。 [5]“电子图书资源”,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使用,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体。 [6]“师资队伍”是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对于独立学院,双师型教师也可计算在内。 [7]“专任教师”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专业的“专任教师”特指为本科生讲授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专任教师。 [8]“岗位资格”是指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同等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员。新参加教学工作的人员须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9]“多媒体授课”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授课。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的技术。 [1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知识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11]“教学文件”包括学校转发的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学校制定的教学文件(含教学规章制度、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实验教学大纲、学期教学进程计划、课程表、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等)。 [12]“教学档案”是指在本科教学实践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数字、声像等信息资料。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文件档案、教务工作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学生学习档案等。 [13]“主要教学环节”指理论教学(如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如实验、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两个方面,具体包括学期课程教学进度计划制定、备课(含教研室集体备课)、教案编写、作业布置与阅改、课后辅导答疑、考试命题、考场监控、阅卷评分与试卷分析、实习和实验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选题、指导、答辩等环节。 [14]“签约就业”包括签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以及灵活就业。其中灵活就业包括自主创业和自由职业两种。自主创业指创立企业(包括参与创立企业),或是新企业的所有者、管理者。包括个体经营和合伙经营两种类型。自由职业指以个体劳动为主的一类职业,如作家、自由撰稿人、翻译工作者、中介服务工作者、某些艺术工作者等。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和基本要求试行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和基本要求试 行 一、教师师德教育与师德修养 师德教育:教师应具备师德教育知识和能力。 师德修养: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能够以身作则,尊重学生,爱岗敬业。 二、教学活动组织与管理 教学目标: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学时,并按照学生的基础和需求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应组织有序、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过程,提倡互动式教学,注重学生参与。 教学材料:教师应使用规范的教学材料,确保材料的准确、全面和对学生的指导性。 教学评价:教师应科学、公正、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促进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完善。 三、教学能力与水平 知识储备:教师应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储备,掌握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 教学方法:教师应熟悉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设计:教师应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活动,能够引导学生探究和创新。 教学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授课、讲解、提问和辅导等方面。 教学创新:教师应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学,推动本科教学的创新和改进。 四、学生评价和素质培养 学生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注重学生的全面评价,包括学业成绩、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 学生发展: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 学生评价:学生应积极参与教学评价过程,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五、教学质量保障与改进 教学成果:教师应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教学改进: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形式,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教学反馈:教师应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积极作出改进。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 摘要: 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2.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 3.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 4.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一、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背景和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成为了高校的核心任务。为了加强对高校教学工作的监督和指导,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实施了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制度。这一制度旨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促进高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二、合格评估指标的内容和要求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评估高校是否明确了办学指导思想,是否根据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定位办学方向。 2.师资队伍:评估高校师资队伍的数量、结构、素质和教学水平,以及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投入程度。 3.教学资源:评估高校教学资源(如教材、实验设施等)的配备情况,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 4.教学过程:评估高校教学计划的实施情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

方式等是否合理、有效。 5.学生发展:评估高校学生的学术成果、就业率、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6.质量保障体系:评估高校是否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评估、教学反馈、教学改进等环节。 三、评估指标的实施和结果处理 评估指标的实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高校自评:高校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评,并提交自评报告。 2.专家评审: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对高校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评估意见。 3.现场考察:专家组对高校进行现场考察,核实自评报告和评审意见的准确性。 4.结果处理:根据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的结果,教育部门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 四、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影响和启示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高校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1.提高教学质量:评估要求高校关注教学质量,促使高校加大投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师资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推动教学改革:评估鼓励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生需求,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优化资源配置:评估促使高校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质量保障体系:评估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持续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 一、教学团队建设 1.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具备相应学历和岗位资格要求; 2.教师具备较高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能够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 手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 3.教师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学科研究和教学; 4.学校支持教师的教学研究和专业发展,提供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机会。 二、课程建设和教学内容 1.课程设置合理,符合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2.课程结构科学、知识点明确,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3.教材选择恰当,内容更新及时,能够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 4.教学内容涵盖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多样化,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例如讲授、实验、实践、研究等; 2.教学设计符合学科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 究和创新能力; 3.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沟通,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教学评估方法科学,能够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 四、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1.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师教学考核、课程评估和学生评价等; 2.学校加强对教师的教学指导和培训,及时提供教学资源和支持; 3.学校注重教学和创新,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项目; 4.学校加强与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合作,提供实践机会和就业支持,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和发展。 以上只是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和基本要求的简要介绍,具体的评估工作还需要根据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学校在进行评估工作时,应根据指标和要求,积极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水平,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做出贡献。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一、师资力量 师资力量是决定本科教学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评估指标包括教 师学历、职称、教学经验、培训情况等。教师学历应符合《普通高等学校 教师法》中规定的相应学历要求,职称应符合国家相关职称评定标准,教 学经验应能够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此外,教师培训情况也 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参加过的学科教学研讨会、教学培训班等。 二、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评估指标包括课程设置合理性、课程内 容科学性、教材选用权威性等。课程设置应能满足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课程内容应体现前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教材选用应优先选择国家 推荐教材或由权威机构评审通过的教材。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与手段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评估指标包括教学方法 科学性、教学手段多样性、教学资源充足性等。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 生需求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践、小组合作等;同时,教学手段也应多样化,包括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等。此外, 教学资源的充足性也是评估的重要指标,包括教学设备、实验室、图书馆、网络等。 四、评估与考核 评估与考核是教学工作的闭环。评估指标包括教学评估方式合理性、 考核方式科学性、评估结果反馈及时性等。评估方式应能全面评价教学效

果,包括学科竞赛、学生评教、教学观摩等;考核方式应科学合理,包括 考试、实验、作业等;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教师,用于改进教学质量。五、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保证教学工作稳定发展的基础。评估指标包括教 学质量报告编制完整性、教学项目实施情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建立等。 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制定 教学质量报告、开展教学项目、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等。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估与考核、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评估指标的全面考察,可以全面了解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 水平,为其进一步提供发展和改进的建议。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要求解读

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要求解读首先,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几个主要的评估维度。其中, 教学质量是评估的核心维度之一、这包括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教学过程 和方法、教学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学生成果等方面。此外,科研水平也 是重要的评估维度,包括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团队和科研创新等。 社会服务是评估的另一个关键维度,包括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和 社会责任履行等方面。管理水平维度则关注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质量保 障体系、师资队伍管理等。此外,还有其他评估维度,如学生发展、国际 化水平和绩效评价等。 其次,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高校具备一定的教育质量保障 体系。这包括建立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保证各项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和 规范性。同时,要求高校建立科研管理制度,加强科研规划和项目管理, 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健全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提供社会需求的服务。在管理方面,高校需要完 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此外,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要求高校注重学生发展和综合素质 培养。高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业进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业指导 和辅导。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 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最后,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强调高校的国际化发展。高校要加 强国际化教育,提供国际化的课程和教学资源,增加国际交流机会和合作 项目。同时,高校还要加强对外交流和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评估的重要工具,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学生发展、国际化水平和绩效评价等多个维度。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关注学生发展和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国际化发展。这些要求有助于提升高校的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推动高等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内涵解读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内涵解读(参考)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是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同时贯彻教育部的1号文件“教高【2005】1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有关计算方式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而制定。 一、《合格评估方案》的总体构架 (一)评估方案的构成 《合格评估方案》,由评估方案有关说明、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和标准、评估结论及其标准等四部分组成。在评估指标和标准中,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合格标准和备注等。《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有7项一级指标、21项二级指标,41个观测点,不设核心指标和“特色项目”。 (二)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

(三)评估结论的标准 专家组评估结论经统计汇总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后得出,分为合格、暂缓通过和不合格三种,标准如下: 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不合格:专家所投总票数中,不通过的票数超过二分之一; 其他情况均认定为暂缓通过。 (四)专家投票依据 专家个人投票结果,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专家不得投弃权票。个人投票时掌握的标准为: 通过:18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到合格要求; 暂缓通过:4个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不通过:5个及以上二级指标达不到合格要求。 (五)结论处理: 评估合格的学校,须根据专家提出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进行针对性整改,整改方案两个月之内报送评估中心,整改报告一年后报评估中心。我部组织人员对学校整改情况进行随机回访。 暂缓通过的学校,要全面进行整改,期限原则上为一年,一年后我部派专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并给出结论建议。 评估不合格的学校,全面加强建设和整改,两年后重新接受合格评估。 二、《合格评估方案》的研制说明 (一)新方案研制的总体界定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合格评估方案”)适用于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学校(以下简称“新建院校”)。 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依据,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通过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进一步加强国家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推动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新建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3、合格评估方案的制定从新建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需要出发,努力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对新建院校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反映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规律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走势与发展方向。合格评估方案强调新建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