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地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1.1环烯醚萜及其苷类

地黄含有环烯醚萜、单萜及其苷类成分[2~6],主要含有梓醇,二氢梓醇,乙酰梓醇,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单蜜力特苷,蜜力特苷,Rehmaglutin A、B、C、D,Acteoside,地黄苦苷A、B、C、D,Cerebroside及含氯的Glutinoside,胡萝卜苷,1-乙基-β-D-半乳糖苷,Rehmalonoside A、B、C, Purpureaside C,Glutinoside,Cistanoside A、F,Jionoside A2、B2、C、D、E,Jiogluto-side A、B,去羟栀子苷,筋骨草苷,8-表番木鳖酸,乙酰梓醇苷等。

1.2糖、苷类

从地黄中已分离鉴定出了8种糖类:水苏糖、棉子糖、葡萄糖、蔗糖、果糖、甘露三糖、毛蕊花糖及半乳糖[6]。鲜地黄中水苏糖含量高于干地黄,而六碳糖、蔗糖及三糖含量低于干地黄,干地黄中仅含少量还原糖,而熟地黄中含有大量还原糖,其苷类的结构及含量有明显变化[7~8]。

从地黄愈伤组织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种酚性苷类:Acteoside、Forsythiaside、3,4-二羟基-β-苯基-O-*基金项目: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001BA701A55-22)β-D-吡喃葡糖基-(1→3)-O-咖啡酸基-β-D-吡喃葡糖苷及3,4-二羟基-β-苯基-(1→6)-4-O-咖啡酸基-β-D-吡喃葡糖苷[4]。此外,从地黄鲜叶中还分离鉴定了金圣草黄素、木樨草素及梓醇等。

1.3氨基酸

倪慕云等报道[4],地黄及其炮制品中水溶性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干地黄61. 533 mg/g;

熟地黄加酒炖为22.244 mg/g,不加酒炖为5.231 mg/g。干地黄中含15种游离氨基酸,按含量多少依次为丙氨酸、谷氨酸、缬氨酸、精氨酸、门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其水溶性游离氨基酸的量与友田正司所报道基本一致。所含氨基酸的种类与龚跃新等报道基本一致[10]。只是不存在甲硫氨酸与组氨酸,但存在脯氨酸与胱氨酸。

1.4微量元素

铃木章等报道[11],生地黄中的无机离子及微量元素,按含量多少排列顺序为:K>Mg>Ca>Fe>Mn>Zn>Cu。倪慕云等报道[12],干地黄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K>Mg>Ca

>Na>Fe>Cu>Zn>Mn>Sr>Co>Pb。其中前4种含量大于500 ppm。Mg、Na、K、Ca的含量与铃木章报道基本一致,而Cu、Mn、Fe 的含量差别较大。熟地黄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K>Ca>Mg>Na>Fe>Al>Cu>Zn>Mn>Sr>Cr>Co>Pb。其中前4种含量大于500 ppm。加酒与不加酒炮制的熟地黄,微量元素含量顺序基本一致,干地黄与熟地黄中Mg、Ca的溶出率基本一致。但熟地黄中Sr、Mn的溶出率略降低,而Cu稍升高,水炖较酒炖熟地黄中Zn、Al、Fe的溶出率稍高。

此外从干地黄中还分离鉴定了系列脂肪酸、β-谷甾醇、棕榈酸、丁二酸、S8环状化合物等[13]。

1.5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图谱的变化

温学森等研究了地黄在加工炮制过程中HPLC图谱的变化认为,鲜地黄中有3种主要成分,分别为水苏糖、蔗糖和梓醇,鲜地黄烘焙1 h后出现一个显著的单糖峰(推定为半乳糖),生地黄中该峰更加显著,同时出现了棉子糖的色谱峰。熟地黄中,果糖和葡萄糖的色谱峰十分显著。据此认为地黄在烘焙阶段,鲜地黄中水苏糖发生了脱半乳糖反应,而在炮制熟地黄时,由于蒸制又发生了脱果酸反应。认为地黄加工炮制的主要目的之一可能在于使水苏糖降解,减轻胀气副作用[14]。

1.6地黄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

据研究报道,测定生地黄与熟地黄的水浸出物、醇浸出物的含量,结果是干地黄分别为91.79%,1.67%,而熟地黄分别为102.43%,4.25%,熟地黄的水、醇浸出物的含量明显增加[15]。干地黄含有环烯醚萜及环烯醚萜苷,而熟地黄几乎没有[8]。熟地黄中含葡萄糖为8. 57%,而鲜地黄为1.56%,说明在炮制过程中,部分多糖转化为单糖[16]。大盐春治等报道,地黄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解程度决定于苷中所含糖的数目,其结合的糖越多,分解速度越慢。三糖苷———地黄苷D(降血糖主要成分)几乎不分解,双糖苷———地黄苷A、B及蜜力特苷较易分解,而单糖苷如益母草苷、桃叶珊瑚苷、梓醇最易分解。鲜地黄、干地黄及熟地黄中环烯醚萜苷

类的含量有显著差异,其分解情况亦有同样的趋势[5]。生地黄中含有五种水溶性氨基酸而熟地黄中仅含微量水溶性氨基酸,经测定干地黄水溶性氨基酸总量为61.533 mg/g,而熟地黄仅为 5.231 mg/g[10]。倪慕云等报道,熟地黄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生地黄。酒炖熟地黄的氨基酸为22.244 mg/g,不加酒炖为5.231 mg/g,由于黄酒中也含有氨基酸,对酒炖熟地黄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会产生一定影响。氨基酸因炮制而减少,特别是碱性氨基酸、赖氨酸及精氨酸尤其显著[9]。熟地黄中氨基酸含量低,主要是由于糖类生成的果糖或5-羟甲基糠醛与氨基酸类反应形成蛋白黑素(melanoidin)之故[17]。生地黄经蒸制成熟地黄后,微量元素的含量也有一定差异[12]。采用分光光度法、薄层扫描法分别测定生地黄、酒制熟地黄中水苏糖、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的含量,结果是生地黄分别含29.46%,11.32%,4.15%,3.26%,而酒制熟地黄分别含19.77%,7.59%,4.37%,9.23%。即地黄蒸制后,水苏糖、半乳糖含量有所减少,而葡萄糖、果糖的含量明显增加,总糖量未有明显变化[18]。研究表明,地黄炮制成熟地黄后,5-羟甲基糠醛含量增加了20倍左右,其含量在0.2%~0.3%之间[19]。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柴胡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摘要柴胡来源于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L.)植物。其中主要包括了多糖、发挥油、柴胡皂苷一些化学成分。国内外的文献研究发现,柴胡对解决抗病毒、抗细菌内毒素、降脂、抗炎等方面有很好的疗效,这是近10年发现的。柴胡的主要毒性成分是柴胡皂苷和柴胡的挥发油,这些毒性把器官作为主要肝脏,与多种途径的氧化损伤有关的是肝损伤机制。对柴胡毒性有影响的问题是在临床实验中发现的,这都是根据不同的品种与方法进行的,柴胡的皂苷和含的挥发油量也影响着其毒性的大小。 关键词柴胡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毒理作用 ABSTRACT Root from Umbelliferae BupleurumL plants.Mainly contain volatile oil,saikoside and polysaccharide.Through nearly 10 year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found that toot on antipyretic、antiviral、anti bacterial endotoxin、anti-inflammatory、reducing blood lipid、liver、regulating immune and antitumor analgesic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pharmacological effect.At the same time,the essential oil is zhe main component of the toxicity of the volatile oil from zhe root and zhe root of the Chinese.The toxicity target organ is mainly liver.The mechanism of liver injury is related to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in many ways.Different varieties,different processing methods,different extraction methods and so on the toxicity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of the root is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use gradually found,the size of the toxicity and the content of volatile oil. KEY WORDS Root Chemical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Modern research toxicological effects 前言 形状是伞状且多年的草本植物的是柴胡,它的根晒干后可以入药,这是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狭叶柴胡也就是南柴胡和伞形科多年的生草本植物柴胡也就是北柴胡是药中的极品,这是《中国药典》中规定的,柴胡味道辛辣,味苦,性微寒,对舒肝郁结,祛痛散热有很好的疗效。一些研究表明柴胡能够降血压,

山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山楂,也称红果,蔷薇科山楂属植物,是起源于我国的特产果树,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山楂性酸、甘、味温,归脾、胃、肝经,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化瘀的功效。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者,习称“北山楂”,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湖北等者地,习称“南山楂”。 山楂片含多种维生素、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等,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糖类、 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矿物质,所含的解脂酶能促进脂肪类食物的消化,促进胃液分泌和 增加胃内酶素等功能。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消积化滞、收敛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胸膈脾满、疝气血淤闭经等症。山楂中含有三萜类及黄酮类等药物成分,具有显著的扩张血管及降压作用,有增强心肌、抗心律不齐、调节血脂及胆固醇含量的功能。适应范围:一般人皆可食用。儿童、老年人、消化不良尤其适合食用;伤风感冒、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儿童软骨缺钙症、儿童缺铁性贫血者可多食山楂片。 黄酮类物质 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目前,从山楂中分离 得到6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苷元为:芹菜素( Apigenin )、山奈酚类(Kaempferol )、木 犀草素(Luteolin )、牡荆素(Vitexin )、槲皮素类(Quercetin )及二氢黄酮类(Bi- hydroflav ono ids 、等。 有机酸类 草酸(Oxalic acid 、、苹果酸(Malic acid 、、枸橼酸(citricacid) 、柠檬酸(Citric acid ) 及其甲酯、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酒石酸(Tartar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 、等。 三萜类化合物 三萜类物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包含有山楂酸(Masli nic acid . I)、科罗索酸(Corosolic acid , II)、齐墩果酸(oleanlic acid , in)、熊果酸(ursolic acid , 1V) 山楂中原花青素 原花青素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抑制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且对DNA损伤有保护作用。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中游离羟基蒽醌成分的提取和分离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cus pidatum siedet Zucc)的根及根茎。别名阴阳莲,花斑竹。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利尿通淋、祛痰、止咳、通经等。主要用于湿热黄疸、风湿痹痛、淋浊带下、经闭、烫伤。 虎杖中含有较多的羟基蒽醌类成分及二苯乙烯类成分。其中主要有大黄素、大黄、大黄素-6-甲醚、大黄素3-D-葡萄糖苷及β-谷甾醇、鞣质等。虎杖得主要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及镇咳平喘、常用来治疗急性炎症、烧烫伤、肝炎、气管炎等。 一、虎杖中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大黄素(Emodin):橙黄色长针晶(丙酮中结晶为橙色,甲醇中结晶为黄色),mp256-257℃。几不溶于水,对于下列溶剂的溶介度分别为:四氯化碳0.01%,氯仿 0.0718%,二硫化碳0.009%,乙醚0.14%,苯0.0415。易溶于乙醇,可溶于氨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水溶液。 OH HO OH CH3 O O 2.大黄酚(Chrysophanol):金黄色六角型片状结晶(丙酮中结晶)或针状结晶(乙醇中结晶)。mp 196℃,能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苯、冰乙酸、乙醇, 稍溶于甲醇,难溶于石油醚,不溶于水、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水溶液。可溶氢氧化钠水溶液及热碳酸钠水溶液。

OH OH CH 3 O O 3.大黄素6-甲醚,(Emodinmonomethl ether ):金黄色针晶,mp207℃,能升华。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度与大黄酚相似。 OH OH CH 3O CH O O 3 4.大黄素6-甲醚6-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be A ):黄色针晶(稀甲醇中结晶)mp230-232℃。 O CH 3O OH O O CH 3glu 5.大黄素3-D-葡萄糖苷(Anthraglycoside B ):浅黄色针晶(稀乙醇中结晶含1分子水mp190-191℃。 O HO CH glu O O OH 3 6.白藜芦醇(Resveratrol ):无色针状结晶,mp256-257℃,216℃升华,易溶于乙醚、氯仿、甲醇、乙醇、丙酮等。

玳玳4化学成份、药用。

目录

1.1 基本信息1.2 药性论述2枳实的作用 3枳实用药禁忌3.1 药材来源3.2 药材基源3.3 产地溯源3.4 炮制方法4现代研究 4.1 主要成分4.2 药理作用5中医传承 5.1 各家论述5.2 药方选录5.3 药用配伍5.4 药材鉴定6人工栽培 6.1 生物学特性6.2 田间管理6.3 病虫害防治7药物应用鉴别

基本信息 中药名枳实[zhǐshí] 别名鹅眼枳实 英文名Immature Bitter Orange、Immature Sweet Orange、Fructus Aurantii Immaturus 原植物 1.Citrus aurantium L. 2.Citrus sinensis (L.)Osbeck 药用部位以植物的幼果入药。 枳实-原植物形状(图1) 功效分类理气药;消食药。 附注植物描述,详见词条:酸橙、甜橙 性状: 1、酸橙枳实果实呈半球形、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5~2.5cm。外表面黑绿色或暗棕绿色,具颗粒状突起和皱纹。顶部有明显的花柱基痕,基部有花盘残留或果梗脱落痕。切面光滑而稍隆起,灰白色,厚3~7mm,边缘散有1~2列凹陷油点,瓤囊7~12瓣,中心有棕褐色的囊,呈车轮纹。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

2、甜橙枳实外皮黑褐色,较平滑,具微小颗粒状突起。切面类白色,厚2~4mm,瓤囊8~11瓣。味酸、苦。饮片性状:枳实呈半圆形薄片,直径约0.5~2.3cm。外果皮灰绿色、黑绿色或棕绿色,较粗糙,散有众多小油点。切面黄白色或黄褐色,中果皮略隆起,边缘有1~2列油室,瓤囊棕褐色。质坚硬。气清香,味苦微酸。麸炒枳实切面黄色,略有焦敤,质脆易折断,气焦香,味较弱。[1] 贮存:置阴凉干燥处,防热,防蛀。 药性论述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脾;胃;肝;心经。 功效主治 积滞内停;痞满胀痛;大便秘结;泻痢后重;结胸;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用法用量 内服:水煎,3-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涂;或炒热熨。 用药禁忌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服。 枳实-原植物形状 1.《医学入门》:虚而久病,不可误服。 2.《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3.《得配本草》:大损真元,非邪实者,不可误用。 2枳实的作用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2008 【摘要】就近年来国内外玄参研究相关文献,对玄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具有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和镇痛、抗炎、抑菌、增强免疫等药理作用。 【关键词】玄参;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Abstract:The sums summed up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s of Radix Scrophulariae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l and overseas pertinent literatures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The majority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re iridoid glycosides and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which have effects on cardiovascular system,analgesia,antiinflammatory,bacteriostasis,immunoenhancement and so on.The paper is written in order to offer some information for its further study and exploitation afterwards. Key words:Radix Scrophulari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effects 《中国药典》2005年版收载的玄参(Radix Scrophulariae)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干燥根,别名元参、黑参、浙玄参、乌元参等。玄参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肺、胃、肾经;有凉血滋阴,泻火解毒的作用;用于热病伤阴,舌绛烦渴,温毒发斑,津伤便秘,骨蒸劳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痈肿疮毒。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玄参,本文就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如下综述。 1 化学成分 玄参主要含环烯醚萜类、苯丙素苷类,尚含植物甾醇,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萜皂苷,挥发油,糖类,生物碱及微量的单萜和二萜成分等。 1.1 环烯醚萜类 玄参的环烯醚萜成分分成4类:九碳骨架的环戊烷型、7,8-环戊烯型和7,8-环氧环戊烷型和变异环烯醚萜。八碳骨架、十碳骨架环烯醚萜苷以及裂环烯醚萜苷、双环烯醚萜苷在玄参属都未发现。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A,主要为哈巴苷的衍生物,5,6位可有β-OH,8位β-OH可进一步与乙酰基、肉桂酰基,对羟基肉桂酰基成酯。7,8-环戊烯型:母核结构为B,取代情况变化较大,规律不强。7,8-环氧环戊烷型:母核结构为C,其骨架特征是在7,8位形成环氧结构,取代位置较为固定。变异环烯醚萜:母核结构为D。 1.2 苯丙素苷类 从玄参中分离得到11个苯丙素苷类化合物:斩龙剑苷A(即6-O-反式肉桂酰基-1-O-α-D-果糖基-β-D-葡萄糖,sibirioside A,XS-4)、赛斯坦苷F(即4-O-咖啡酰基-3-O-α-L-鼠李糖基-D-葡萄糖,cistanoside F,XS-5)、安格洛苷C(angoroside C,XS-8)、赛斯坦苷D(cistanoside D,XS-9)、毛蕊花糖苷(acteoside,XS-10)、去咖啡酰毛蕊花糖苷(decaffeoylacteoside,XS-11)、3-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A,XS-12)、4-O-乙酰基-2-O-阿魏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B,XS-13)、3-O-乙酰基-2-O-对羟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ningposide C,XS-14)、4-O-(对甲氧基肉桂酰基)-α-L-鼠李糖和3-O-乙酰基-2-0-对甲氧基肉桂酰基-a-L-鼠李糖(ningposide D)。其中XS-4,XS-5,XS-9,XS-10,XS-11为浙玄参中首次分得。 1.3甾醇类 玄参含有甾醇及其苷类如β-谷甾醇、胡萝卜甙等。 1.4 其它化合物 玄参还含有有机酸类肉桂酸、4-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阿魏酸、对甲氧基肉桂酸、琥珀酸;5-羟甲基糖醛;二萜类柳杉醇;三萜类熊果酸及天冬酰胺、果糖、蔗糖、葡萄糖、三萜皂苷、黄酮苷元、生物碱及挥发油等。 2 药理活性研究 2.1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龚维桂等[2]发现玄参醇浸膏水溶液能显著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同时对心率、心收缩力有轻度抑制;玄参能明显增加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并对小鼠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冠脉收缩有明显对抗作用。(2)降血压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玄参水浸液、醇提液和煎剂均有降血压作用。玄参醇提液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猫的血压随即下降,血压平均下降40.5%;煎剂对肾性高血压犬的降压作用更明显。降压作用初步分析玄参无对抗α-肾上腺素能受体作用,对阻断颈动脉血流所致的升压反射无明显影响,降压机理可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与天然药物 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陈丽花1,李志军1,王定勇2 (1.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十字会医院药学部,广东广州510530;2.广东药学院药科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目的研究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三方法采用柱层析和薄层层析分离马鞭草有效部位中的化学成分;用IR二ESI?MS二1H?NMR二13C?NMR 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三结果分离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山柰酚(1)二槲皮素(2)二杨梅素(3)二熊果酸(4)二马鞭草苷(5)和杨梅苷(6)三 结论首次报道马鞭草抗乙肝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化合物3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三关键词:马鞭草;杨梅素;抗乙肝作用 中图分类号:R 2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9)03-0242-03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anti?HBV active fraction of Verbena officinalis CHEN Li?Hua 1,LI Zhi?jun 1,WANG Ding?yong 2(1.Department of Pharmacy ,Red Cross Hospital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istrict ,Guangzhou 510530,China ;2.College of Pharmacy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 Guangzhou ,Gunagdong 510006,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anti?HBV active fraction of Verbena officinalis.Methods The constituents were separated and purified by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by IR,MS,1H?NMR and 13 C?NMR.Results Six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effective fraction of Verbena officinalis :kaempferol (1),quercetin (2),myricetin (3),ursolic acid (4),verbenalin (5)and myricetrin (6).Conclusions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anti?HBV active fraction of Verbena officinalis were first https://www.360docs.net/doc/3e12973376.html,pounds 3and 6were obtained from this plant for the first time. Key words :Verbena officinalis ;chemical constituents;myricetin;anti?hepatitis B virus 收稿日期:2009-03-02;修回日期:2009-05-19 基金项目:广州市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研计划课题(2008A81) 作者简介:陈丽花(1962-),女,广东广州人,主管药师;通讯 作者:王定勇(1967-),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Tel:020?39352140,Email:wdingyong@https://www.360docs.net/doc/3e12973376.html,三 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始载于‘名医别录“, 民间以其全草或带根全草入药三马鞭草作为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二消肿利尿二活血通经等功效,广泛 用于治疗伤风感冒二水肿二痢疾二黄疸等证[1]三现代研究表明,马鞭草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和HBsAg,并能抗乙肝纤维化[2-3]三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技术[4],作者筛选到马鞭草抗乙肝活性的有效部位三为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本文对该有效部位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1)二槲皮素(2)二杨梅素(3)二熊果酸(4)二马鞭草苷(5)和杨梅苷(6),其中化合物3和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三 1 仪器与材料 熔点用XRC?1显微熔点仪(四川大学科仪厂制 2 42广东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Jun.2009,25(3)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虎杖的功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虎杖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主要有效成分白攀芦醇苷,具有扩血管、抗血栓艟休克、降血脂厦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虎杖还具有抗茵、抗病毒和保肝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和各种病毒感染等疾病. 美键词虎杖;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虎杖为蓼科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和茎。别名:花斑竹、酸筒杆、酸桶笋、酸汤梗、川筋龙、斑庄、斑杖根、大叶蛇总管、黄地榆。性状:本品多为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厚片,长1~7cm,直径0.5~2-5cm。外皮棕褐色,有纵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皮部较薄,木部宽广,棕黄色,射线放射状,皮部与木部较易分离。根茎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质坚硬。气微,味微苦、涩。性味与归经:微苦,微寒。归肝、胆、肺经。其主要成分为:游离蒽醌和葸醌苷、黄素、大黄索甲醚、犬黄酚、总苷A、慈苷B、芪类化合物(白黎芦醇苷、糖苷类氪基酸、微量元素)等。具有祛风利湿、祛痰止咳清热解毒、活血化癀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肺热咳嗽疮痈肿毒、关节痹痛、经闭经痛、水火烫伤、跌打损伤等。近年来,根据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广,现综述如下。 1 种质资源 虎杖喜温暖湿润生长环境,耐寒,不怕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常生于山沟、河旁、溪边、林下阴湿处。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等省[1]. RAPD[2]、ISSR[3]和SRAP[4]扩增结果表明,22个引物中l7个引物扩增产物具多态性。。22个引物共得到98条扩增DNA片段,平均每个引物可获得4.45个DNA片段,其中90.8%的片段具有多态性。每个多态性引物能扩增出3—8个DNA段,平均可扩增出5.24个多态性片段,表明虎杖种质资源多态性水平较高(90.8%)。说明虎杖种质资源在分子水平上确实存在较大遗传差异。 2 栽培技术 2. 1繁殖育苗 在5~6月份虎杖开花前,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母株,提前1 d浇足水,以确保植体内水分充足。翌日,剪取地上部粗壮主枝,去除叶片、叶柄、侧枝及顶部细弱枝条;将枝条在分枝处剪开,保留5~10节,作为繁殖用种条。 将准备好的种条,整齐横放,排列成行,行距10cm,覆沙5~8 cm,浇足水,并注意保持土壤表层湿润,直至萌芽齐全方可少浇水或不浇水。种条埋人沙中7~10 d后,自茎节处萌生新芽,萌芽率约60~70%;15 d左右自节处生根,生根率达98%以上。 2. 2 移栽定植 2. 2.1选地、整地 选择阳光充足、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施人腐熟的饼肥后深翻一次(25- 35cm),清除草根及杂物,耙细、整平。 2. 2.2移栽与定植 种条埋人25 d左右,长出嫩芽、生根数量较多后,可挖出种条,并从芽点处剪断,每小节即一株小苗。按株行距30 cm×60 cm定植,每穴1~2株,芽点向上斜放,培上细土,浇足定根水。移栽苗的成活率可达98%以上。 2. 3栽后管理 虎杖幼苗定植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根系生长。幼苗期要结合除草,松土。当植株长高后,可转为粗放管理。

鸭 趾 草

鸭趾草 【异名】(宣汉县俗称:竹叶菜,因叶似竹叶,并可作菜吃而故名) 鸡舌草、鼻斫草、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筴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来源】 为鸭跖草种植物鸭跖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

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西藏地区使用的鸭跖草,为同属植物大苞鸭跖草的全草。 【采集】 6~7月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 花瓣含鸭跖黄酮甙,系一种黄色的色素。 鸭跖草变种Commelina communis var.hortensis的花瓣含鸭跖蓝素-一种含镁的蓝色的花色甙,可能系由四个分子的p-香豆酰飞燕草甙围绕一个镁原子所组成。 飞燕草甙是飞燕草素-3,5-二葡萄糖甙。 【药理作用】 同属植物茎叶的水浸剂或煎剂能兴奋子宫、收缩血管,并能缩短凝血时间。 【炮制】 拣去杂质,洗净,切断,晒干。 【性味】 甘,寒。 ①《本草拾遗》:苦,大寒,无毒。

地黄的研究综述

课程报告 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2012级生物工程 题目:我国中药资源利用的文献综述 姓名:任泽文 学号: 20120479 指导教师:张少冰 2015年 1 月 9 日

地黄的研究综述 摘录 本文清楚的介绍了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有效成分,药用机理以及古代临床上的一些处方,向我们介绍了地黄的详细信息。地黄按照不同的炮制方法在中药学上分为不同的中药,有鲜地黄和熟地黄之分。 关键词地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 1、植物形态特征 地黄(拉丁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Gaetn.) Libosch. ex Fisch. et Mey.),玄参科地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细胞长柔毛和腺毛。根茎肉质,鲜时黄色,在栽培条件下,直径可达5.5厘米,茎紫红色。叶通常在茎基部集成莲座状,向上则强烈缩小成苞片,或逐渐缩小而在茎上互生;叶片卵形至长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略带紫色或成紫红色,长2-13厘米,宽1-6厘米,边缘具不规则圆齿或钝锯齿以至牙齿;基部渐狭成柄,叶脉在上面凹陷,下面隆起。花具长0.5-3厘米之梗,梗细弱,弯曲而后上升,在茎顶部略排列成总状花序,或几全部单生叶腋而分散在茎上;萼长1-1.5厘米,密被多细胞长柔毛和白色长毛,具10条隆起的脉;萼齿5枚,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抑或多少三角形,长0.5-0.6厘米,宽0.2-0.3厘米,稀前方2枚各又开裂而使萼齿总数达7枚之多;花冠长3-4.5厘米;花冠筒多少弓曲,外面紫红色,被多细胞长柔毛;花冠裂片,5枚,先端钝或微凹,内面黄紫色,外面紫红色,两面均被多细胞长柔毛,长5-7毫米,宽4-10毫米;雄蕊4枚;药室矩圆形,长2.5毫米,宽1.5毫米,基部叉开,而使两药室常排成一直线,子房幼时2室,老时因隔膜撕裂而成一室,无毛;花柱顶部扩大成2枚片状柱头。蒴果卵形至长卵形,长1-1.5厘米。花果期4-7月。 2、地理分布 分布于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江苏、湖北等省区。生于海拔50-1100米之砂质壤土、荒山坡、山脚、墙边、路旁等处。此外,国内各地及国外均有栽培。 3、有效成分 到目前为止,已经明确地黄的主要成分为苷类、糖类及氨基酸,并以苷类为主,在苷类中又以环烯醚萜苷为主。目前已从地黄中分离出32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其中一梓醇含量最高。

皂角粉的有效成分(知识资料)

1 将皂角拨下来,放在水中搓洗.就会有泡沫出来,这水就可以洗头了.或者用绞碎机绞碎,用沙布包好,就可以像肥皂一样使用了.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如果真的想用植物洗头的话,建议用土槿树叶,用法一样,撮完的水很柔滑,效果比市场上的洗发水强多了. 【皂角粉的有效成分分析】皂角含有皂荚皂甙、棕榈酸、硬酯酸、油酸、亚甾醇、谷甾醇、二十九碳烷等成分,它所含的生物碱除具有洗涤功能外,还有保健和杀菌功能,使用皂角粉对清洗物表面无任何腐蚀,它优于其他任何一种化学清洗剂,是一种植物表面活性剂,是最理想的天然高效表面活性清洗剂。 用法攻略: 1.最佳效果——煮沸后使用(千年古法) 取10-15g花草皂角粉,装入茶包药包,加300-500ml(大约半瓶矿泉水)水,置于小锅内(用小型电热杯半加盖煮水也可),煮沸后改文火加热2分钟,自然冷却至温度适宜后即可使用。 洗发:洗发前无需使用清水润湿头发,可直接取皂角水在头皮轻拍并润湿发丝,并轻轻按压、抓洗

头皮,轻轻揉搓发丝,然后冲洗干净,使用护发素或润丝。 2.懒人做法——浸泡免煮 取花草皂角粉直接加水,混匀,浸泡过夜或一个白天,然后依照第一种方法洗头,也不错!提醒一些,最好在浸泡的过程中搅拌几次,这样可以帮助释放有效成分! 3.直接使用 偶不推荐此法!直接使用干粉,皂角粉中的有效成分无法充分释放,仅仅靠摩擦力清洁,达不到效果,还有可能伤害头皮和头发! 4.超级经验 如果全家人都用皂角水洗发,或者亲不愿意每天重复煎煮皂角水这个流程,每次可以将尽量多的皂角粉装入布袋中,多煎煮一些皂角水,用完之后把剩下的灌到瓶子内放到冰箱保存,下次使用的时候,直接加热就可以使用啦,很方便哦!一定要放到冰箱,不然会很容易变质的。

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

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ZHANG Lan-Tian1*,DUAN Hong-Quan2, LU Xin-Hua1, ZHENG Zhi-Hui1, ZHANG Hua1, HE Jian-Gong1 (1.North China Pharmaceutical Group New Dru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Hebei ,Shijiazhuang 050015,China; 2. Basic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Methods: Chemical constituents were isolated by repeated column chromatography (silica gel, Toyopearl HW-40C and preparative HPLC). The structures were elucidated on the basis of spectral data analysis. Results:ten compouds were isolated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follow:2α-3α-dihydroxyurs-12,18-en-27-oic acid(1),2α-3α-dihydroxyurs-12,19-en-27-oic acid(2), Corosolic acid(3), Ursolic acid(4), Pomolic acid acetate(5), Pomolic acid(6), Euscaphic acid)(7), Doianoterpene D(8), 4-hydroxy-trans-cinnacic acid(9), 3-hydroxy-4-methoxy-trans-cinnacic acid(10).Conclusion: compound 1,2,5,6,8~10 were first isolated from 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Key words]Duchesnea indica (Andr.) Focke; triterpene 蛇莓化学成分的研究 张兰天1*,段宏泉2,路新华1,郑智慧1,张华1,贺建功1 (1.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石家庄050015;2. 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研究中 心药学院,天津300070) [通信作者] *张兰天,Tel:(0311)85992995,E-mail:zlt_m@https://www.360docs.net/doc/3e12973376.html, 作者简介:张兰天,(1977- ),女,河北沧州人,博士,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

虎杖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原理及产物得率的因素 演讲者:张世雄

+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的干燥根及根茎。 +中药化学成分 + +虎杖 +根和根茎含游离蒽醌及蒽配甙,主要为大黄素(emodin),大黄素甲醚(Physcion)[1‐3],大黄酚(chrysopha-nol)[1,2],蒽甙(anthraglycside)A即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甙(Physcion‐8-O‐β‐D‐glucoside)[4],蒽甙(anthraglycoside)B即大黄素8-O‐β‐D‐葡萄糖甙(emodin-8-O‐β‐D‐glucoside)[3,4],迷人醇(fallacinol),6‐羟基芦荟大黄素(citreorsein),大黄素‐8‐甲醚(questin),6‐羟基芦荟大黄素‐8‐甲醚 (questinol)[5]等。还含芪类化合物:白藜芦醇(resveratrol)即是3,4’,5‐三羟基芪(3,4’,5-tri- +hydroxystilbene),虎杖甙(Polydatin)即白藜芦醇3‐O‐β‐D‐葡萄糖甙(rerveratrol‐3‐O‐β‐D‐glucoside)[3,6],又含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右旋儿茶精(catechin),2,5-二甲基‐7‐羟基色酮(2,5-dimethyl‐7‐ hydroxychromone),7‐羟基‐4‐甲氧基‐5‐甲基香豆精(7‐hydroxyl‐4‐methoxy‐5‐methyl coumarin),2‐甲氧基‐6‐乙酰基‐7‐甲基胡桃配(2-methoxy-6-acetyl-7- methyljuglone),决明蒽酮‐8‐葡萄糖甙(torachrysone-8-O‐D-glucoside)[5],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 glucoside)[3]以及葡萄糖(glucose),鼠李糖 (rhamnose)[1],多糖[7],氨基酸12.99%和铜、铁、锰、锌、钾及钾盐[8]等。

中药化学成分中的英文对照

中药化学成分中英文对照 ENGLISH CHINESE Abrine 相思豆碱 Abruquinone A Abruquinone B Acetate of Albopilosin A Acetone condensation of Albopilosin A 3β-acetyloleanolicacid 3β-乙酰氧基齐墩果酸 O-Acetyl-3,6-di-O-β-D-xylopy-rano-astragaloside O-乙烯 3,6-双氧-β-D-吡喃木糖基绵毛黄芪甙 6’’-acetylhyperoside 6’’-乙酰氧基金丝桃甙 N-Acetyl-D-Glucosamine 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 8-o-acetyl Shanzhiside Methylester Acetylursolic acid 乙酰乌索酸 Acetylshikonin 乙酰紫草素 14-Acetyltalatisamine Achyranthan 牛膝多糖 Aconitine 乌头碱 Aconosine 爱康诺辛 Actein 黄肉楠碱 Actinodephnine Acuminatin Acuminatoside Adenanthin 腺华素 Adenosine 腺苷,腺嘌呤核苷 Aescin 七叶皂甙 Aesculetin 马栗树皮素 Aesculin 七叶甙,马栗树皮甙 Agaricic acid 落叶松覃酸

Agrimophol 鹤草酚 Ajmalicine(δ-Yohimbine) 阿吗碱,δ-育亨宾碱,阿吗里新,阿马林,,萝芙碱Ajmaline 阿马林 Akebia saponin D 木通皂甙 D Alantolactone (Helenin) 土木香内酯,阿兰内酯 Albopilosin A Aleuritic acid 苏式-紫胶桐酸 Alizarin 茜素 Allantoin 尿囊素 Allasecurinine 别一叶秋碱 Allantolin Allicin 大蒜素 α-Allocryptopine α-别隐品碱 Alloisoimperatorin 别异欧前胡素 Alloxanthoxyletin Allose 阿罗糖 Aloe-emodin 芦荟大黄素 Aloe-saponol Aloin 芦荟甙 Aloesin 芦荟苦素 Aloperin 苦豆碱 Alpinetin 山姜素 Amentoflavone 9-Amino camptothecin 9-氨基喜树碱 1- Amino-cyclopropane-1-acid hydrochloride 1-氨基环丙烷-1-羧酸盐酸盐Amethystoidin A 香茶菜甲素 Ampelopstin 福建茶素 Amphicoside II 胡黄连苦甙 II,胡黄连甙 II Amygdalin 苦杏仁甙 β-Amyrin β-香树脂醇

皂角用药历史及研究进展综述

目录 一、综述 1、标题和作者..................................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前言及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正文........................................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参考文献 (8) 5、致谢及声明 (10) 二、导师评阅意见表(单张) (11) 三、实习总结 (12) 四、平时成绩表 (13)

皂角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xxx 指导老师:xx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xxx中药专业 xxxxxx 【前言】 皂角学名皂荚,我国古代很早就掌握其化学特性及药理作用,在北宋,就用皂角制成了人工洗涤剂,作为洗涤剂与洗发剂得到广泛应用,形成了成熟的产业链,明朝李时珍也把肥皂团的制作方法载录。现代社会,对皂角的认识更为深刻,应用更为成熟,其成熟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此外,皂荚种子可消积化食开胃,并含有瓜尔豆胶;皂荚刺(皂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理活性,并且有抗肿瘤作用。本文主要是论述皂角的历史发展,当代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及的研究进展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皂角;历史发展;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正文】 1.历史发展: 1.1皂角亦作“皁角”。即皂荚。宋孔平仲《晚兴》诗:“皁角芽已长,瑞香花欲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打扮着等他。皂角也使过两个也,水也换了两桶也。”《警世通言·皂角林大王假形》:“离县九里有座庙,唤做皂角林大王庙,庙前有两株皂角树,多年结成皂角,无人敢动。”丁玲《法网》二:“棕板刷子用力的在一些脏布片上擦着,一些灰色的、蓝色的、黑色的衣服,在皂角的泡沫里,便稍稍变得干净了一点。” 1.2皂荚亦作“皁荚”。落叶乔木,枝干上有刺,开淡黄色花,结荚果。荚果富胰皂质,可去污垢。荚果、树皮和刺均可入药,有祛痰功能。也称皂角。《南史·虞玩之传》:“俭方盥,投皁荚於地曰:‘卿乡俗恶,虞玩之至死烦人。’”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淮南人藏盐酒蟹,凡一器数十蟹,以皁荚半挺置其中,则可藏经岁不沙。”清陈维崧《剔银灯·春景》词:“小巷蘼芜,斜街皂荚,都被雨酥烟腻。”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宋王文宪家,以皂荚末置书中,以辟蠧。”

钩藤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钩藤 药材名称: 钩藤 拼音名称: GOUTENG 别名: 钩藤、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钓藤勾、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钩丁、倒挂金钩、钩耳、双钩藤、鹰爪风、倒挂刺。 科属: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产地: 钩藤主产广西、江西、湖南、浙江、福建等省。以广西产量大。 性味: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息风止痉,清热平肝。 中成药: 共有164种中成药使用钩藤:更年安七星茶颈康片虎杖伤痛酊枫荷除痹酊清肠通便胶囊安神养血口服液八味地黄宁心口服液参茯益气安神合剂脉舒平袋泡茶等。 应用:

1、用于肝风内动,惊痛抽搐。钩藤甘而微寒,入肝,有和缓的息风止痉作用,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常用药,亦多用于小儿。如用治小儿惊风壮热神昏、牙关紧闭、手足抽搐等症,常与天麻、全蝎等同用,即钩藤饮;用治温热 病热极生风,痉挛抽搐,多与羚羊角、白芍药、菊花等配伍,如羚角钩藤汤; 用治诸痫啼叫,痉挛抽搐,可与天竺黄、蝉蜕、黄连等同用,如钩藤饮子。 2、用于头痛,眩晕。本品既清肝热,又平肝阳,故可用治肝火上攻或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属肝火者,常与夏枯草、栀子、黄芩等配伍;属肝阳者,常 与天麻、石决明、菊花等配伍。近年有用20%钩藤煎剂,治疗高血压病,其有 温和的降压作用,除三期高血压病人外,多数患者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随着血压的下降,病人头痛、头晕、失眠、心慌、气促等自觉症状亦相应减轻 或消失。 此外,本品与蝉蜕,薄荷同用,可治疗小儿夜啼,有凉肝止惊之效。 配伍效用: 1、钩藤配伍白芍:钩藤味甘性凉,平肝、清热息风,偏治肝旺之标;白芍味酸性寒,柔肝养阴、平肝,有养肝体而敛肝气、平肝阳,令肝气不妄动之功, 善补肝虚之本。二者合用,标本兼顾,共奏柔肝养阴、平肝息风之功效,用于 治疗肝阴不足、虚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症。 2、钩藤配伍牡蛎、阿胶、生地:钩藤、牡蛎平肝息风;阿胶、生地养血滋阴,以养阴息风。四药伍用,共奏滋阴养血、柔肝息风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血不足、虚风内动之筋脉拘急、手足瘛瘲等症。 3、钩藤配伍全蝎: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功擅平肝;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长于息风。二者伍用,共奏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肝 风内动之四肢抽搐;肝阳上亢之顽固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以及中风之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疼痛等。 4、钩藤配伍天麻:钩藤味甘性凉,入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擅治肝热风动之证;天麻甘平柔润,入肝经,养液平肝、息风潜阳,为治风之圣药,多用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所致诸证。二药合用,共奏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 功效,用于治疗肝经有热、风痰上扰,或肝阴不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耳 聋耳鸣、视物模糊、手足震颤、烦躁失眠;中风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以及小 儿惊风之抽搐、烦躁等。 5、钩藤配伍朱砂、蝉蜕:钩藤清热平肝、息风止痉;朱砂安神定惊;蝉蜕祛风解痉。三者合用,有清热疏风、安神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外感风邪、郁而 化热、引动肝风所致之壮热惊悸、眼目上视、手足抽搐、喜怒无常等症。 用法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