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专业:中国古代史

姓名:范黧

学号:M070494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使他颇为自负的一部书。

在书中,黄宗羲阐述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和建国理想,总结了过去各朝,当然主要是明朝的经验教训,体现了超凡的政治气魄。

黄宗羲思想的来源,首先是对明王朝的失望,这在《明夷待访录》中也多次体现出来,当然还有对满清外族统治的不满;此外,黄宗羲的思想中有“工商皆本”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工场手工业及商业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最后,在明朝后期,西方的传教士、商人以及殖民者开始进入中国及周边地区,他们的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的士人。

《明夷待访录》分为21篇,分别是《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其中包括了政治体制、土地赋税制度、文化教育、官制、军事、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包含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明夷待访录》为“怪书”,主要原因是这部书中包含的强烈的反对君主专制的非君思想和民主思想。在那个君权至上,三纲五常统治人们思想的时代,非君思想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启蒙思想的萌芽。

黄宗羲是通过几个层次来阐述他的非君思想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原君》、《原臣》等篇中否定了“家天下”的个人专制制度。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传统的封建理论都认为国家、天下是君主的财产,是上天赐予君主的。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方的“朕即国家”都体现了这一点。在这种思想下,君主可以“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①(《原君》篇)这正是黄宗羲首先要否定的。

在书中,黄宗羲首先将“君王”与“天下”区别开来,从“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②(《原君》篇)这句可以看到,他所说的“君王”,就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室家族,而“天下”,则存在于亿万百姓之中。

接下来,黄宗羲又从两个层次否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一个层次是论证君王与天下究竟孰主孰客的问题。他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③(《原君》篇)我们知道,古人尚古,到了清代更是如此。但是,同是尚古,这中间也有区别。有些迂腐之士事事以古为准,教条盲从,拒绝变革;而另一些有识之士则是托“古”而抒发自己的理想,而着眼点却是现实和将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2

②同上,P/3

显然是后者。因此,此处我们可以认为,黄宗羲心中的理想国家,应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王应当为天下操劳服务,而不是凌驾于万民之上而巧取豪夺,否则,只会造成“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①的后果(《原君》篇)。

第二个层次,是君臣关系问题。传统思维,君为臣纲,君与臣是主仆关系、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而黄宗羲认为,“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②(《原臣》篇),君与臣的关系,就如一同扛木头的人,虽然位置有前有后,但身份和任务都是一样的。至于君臣之间的区别,黄宗羲用“天子之去公,犹公、侯、伯、子、男之递相去”③、“君之去卿,犹卿、大夫、士之递相去”④(《置相》篇)这样的话来形容,天子仅仅是比“公”、“卿”高一等而已,“非独至于天子遂截然无等级也”⑤(《置相》篇)。这样,君臣之间在身份地位上再无不可逾越的隔阂,臣之所以要辅君,只是因为君主一人无法治理整个天下,那些以天下为责的人才作为臣来帮助君主治理,是作为君之“师友”,而不是“仆妾”。

通过以上两个层次的论证,黄宗羲将君主与天下和臣子的关系重新定位,一方面降低了君主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大臣以致天下所有臣民的地位。这样,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被否定,帝王不再凌驾于一切之上,不再特殊,不再独一无二,他只是千千万万为天下服务的人中的一个,他之所以为君,只不过因为他做得比其他人更多更好。这也是黄宗羲政治思想的基础。这种思想非常符合我们当代的标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黄宗羲的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的。

在彻底否定了近乎神化的、至高无上的皇权之后,黄宗羲又设计了一整套政治制度来保障这个“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体制,相关内容包括《原法》、《置相》、《学校》等篇。

这几篇也是最令我佩服的。最关键的就是,黄宗羲在这基片中体现了法治思想,权力的监督、制衡的思想以及类似代议制的学校体制,这些都非常类似于西方启蒙运动的思想,也是我们至今都在追求、完善的思想的雏形。这使黄宗羲无愧于中国启蒙思想家的先驱。

在《原法》篇中,黄宗羲强调了法律应有的根本性质,即为天下万民服务。按照此标准,他得出的结论是:“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⑥(《原法》篇)。这是因为,三代以后,法律都是为统治者,归根到底是为君主服务的,君主超然法律之上,“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⑦(《原法》篇),法律成为维护皇权的工具。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有无法律,是否变法,人民的生活不会有根本的改善,社会公平也不可能通过法制得到伸张,反而,“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⑧(《原法》篇)。在此篇中,黄宗羲虽然将大多数笔墨都放在了批判“三代以后之法”上,不过,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他依法治国的政治理想,当然,这个“法”必须是“藏天下于天下”⑨(《原法》篇)的法。在他的心目中,既然君主是必须为天下服务的,那么,他也就需要服从“为天下服务的法”,人治不能凌驾于法治之上,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贵不在朝廷也,贱不在草莽也”⑩(《原法》篇)这句话清晰的显示了这一观点。因此,“天下之法”形成了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成为确保君主“为

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3

②同上,P/5

③同上,P/8

④同上

⑤同上

⑥同上,P/6

⑦同上

⑧同上,P/7

⑨同上,P/6

公”而不“为私”的有力保障。“故曰有冶法而後有治人”①(《原法》篇)成为黄宗羲提倡法制的宣言。

黄宗羲非君思想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他提出的权力制衡的理念。我们知道,西方启蒙运动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系统的权力制衡的观点,三权分立理论成为后来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最基本的原则。黄宗羲提出的权力制衡的原则,虽然不如后世西方学者完善,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绝对是最为先进的理论。他的这些观点体现在了《置相》和《学校》篇中。

在《置相》篇中,黄宗羲提出了用相权制衡君权的理论,这是在中央对皇权的制衡。相权牵制皇权,在汉唐时期本就存在,但随着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相权逐渐萎缩,至明朝终于废去丞相。黄宗羲认为,相权的强大,能够有效的监督皇权,保证中央政权的质量。宰相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是大臣之首,与君主天地之隔;而是一个只是在地位上比君主稍低一等,但依旧能够分庭抗礼的角色。由于君主是世袭的,而宰相,从制度上来讲应该是选用贤者来担当,因此,宰相相比于天子,更加能够保证其才德。“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②(《置相》篇),黄宗羲希望宰相们都能起到伊尹、周公和霍光的作用,在君主无力承担治理国家的重任时,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补救。而这,正是对最高权力加以监督,限制,甚至弹劾的思想的启蒙。

最后,在地方对中央权力的监督方面,黄宗羲设计了一个学校制度。这里的学校,不同于当是专门培养读书人学经书,考八股的书院,而是在执行教化职能之外,能够参政议政,为政府提供建议且能左右政府决策的机构。学校的职能很广泛,“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③。在中央,学校的作用在教育上,是使“天子之子年至十五,则与大臣之子就学于太学,使知民之情伪,且使之稍习于劳苦,毋得闭置宫中,其所闻见不出宦官宫妾之外,妄自崇大也”④(《学校》篇);而在政治上,则是使“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⑤(《学校》篇)。而在地方,也是同样有教育和参政两方面的功能。观察这一制度,学校从中央的太学,到地方的书院、小学,都有参政议政的职能,能够“不以天子是非为是非”,并且太学祭酒“其重与宰相等,或宰相退处为之”⑥(《学校》篇),祭酒讲学之时,“天子亦就弟子之列”⑦(《学校》篇),体现出黄宗羲希望学校是真正能够有较高地位,并且有效地传达社会呼声的机构,希望人民(当然,主要是知识分子)在接受了先进思想的教育之后,都能参与到国家事务当中。而太学祭酒由“推择”产生、郡县学官的就任需要“公议”,甚至“其人稍有干于清议,则诸生得共起而易之”⑧(《学校》篇),则可能是中国封建社会以来,除了少数民族的氏族制遗风外,最早、最鲜明的选举制度和弹劾制度的设想了,这也进一步强化了书中关于权利的监督、制衡的理论。这一思想,已经不仅仅是在否定不合理的旧制度,而且是在畅想新的政治体制了。

尽管黄宗羲设计的政治制度,比如宰相制度,明显带有借鉴汉唐的痕迹;而从他对东汉太学的赞许来看,那个以学者参政为主的学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到东林党人希望参政议政的愿望的影响,黄宗羲也许并没有希望它成为一个独立的权力机关。但是,权力制衡的原则却是非常先进的。权力需要监督,这个在现在看来很普通的原则,在当时那个皇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无疑是开天辟地的思想,在那个西方还在倡导开明专制的时代,黄宗羲至少在思想上走在了前面。

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7

②同上,P/8

③同上,P/10

④同上,P/12

⑤同上,P/10

⑥同上,P/12

⑦同上

综观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体现出的非君思想,其脉络可谓非常清晰。首先,通过论证君主与天下、君与臣的关系,将皇权的神秘的、至高无上的外衣剥去。然后,黄宗羲设计了一套以此为基础的政治体制,包括法律体系、宰相制度、学校制度,其基本的主线就是政为天下和权力的监督、制衡。虽然,凭借黄宗羲的这几点论述无法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民主的政治制度(因此,我称黄宗羲的思想为“非君”,而不是“民主”),但是,他的许多对民主建设有益的精神却是后世值得继承的,这也是为什么梁启超在谈到这部书的时候说,在他进行变法革命之时,《明夷待访录》“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①,他自己的政治活动,也受黄宗羲的思想影响“最早而最深”。需要后人来继承的正是这种进步的精神。

此外,《明夷待访录》中还提到了很多其他方面的治国之道,也很有价值。

比如《取士》两篇,黄宗羲批判了八股取士以及当时取士严而用士宽的用人制度,提出应该广开用人之门路,而严格官员的考察和晋升。这一观点直至现在,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田制》篇中,黄宗羲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土地制度方面的理想和方案,其中,平均地权符合农民阶级的需要,也是后来许多革命者争取民心的重要手段。而征收地税要以下下为则,一方面体现了黄宗羲对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对百姓的同情,同时,不知是否出于偶然,这一思想竟然暗合现代经济学上的土地收入分配的原则。

《财计》篇中提出的“诚废金银,使货物之衡尽归于钱”②(《财计二》篇)的观点,在现在看来也是非常进步的,这样既能够保证国家的金银储备,也能促进商品市场的规范和流通。重视工商业,提倡“工商皆本”也是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体现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此外,其他诸篇,如《建都》、《方镇》、《兵制》、《胥吏》、《奄宦》等篇,也各就明代,甚至更早的时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规划,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明夷待访录》体现了黄宗羲思想的很多局限性。比如,在《田制二》篇中提出的按照每户五十亩授田完毕后,多余的土地以“听富民之所占”③(《田制二》篇),这还是体现了它的地主阶级的立场,而富民多占田之后,又会造成新的不均和新一轮兼并,这就是黄宗羲所不能顾及的了。《田制三》篇中,黄宗羲提出的“赋其所出”④(《田制三》篇)的思想,虽然是出于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但又阻碍了商业的发展。在《方镇》篇中,他认为方镇为乱,不是因为方镇实力太强,而是因为其力量不足,无法相互制衡,因此提出要加大方镇的权力,增强他们的实力,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在《财计三》篇中,他提出“有为奇技淫巧而货者,皆不切于民用”⑤(《财计三》篇),中国传统的奇技淫巧,有很多实际上时非常有用的科技,这种思维,使近代中国遭受了严重的挫折。此外,黄宗羲在提出他的政治经济主张时,很少设想具体的实施方案,这样,有很多东西便会流于空想,不切实际。

当然,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必须考虑到他的时代背景。黄宗羲的思想已经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我们不能对他有更多的要求。梁启超说过,新的思潮在启蒙之时,往往“恒驳而不纯,但在淆乱粗糙之中,自有一种元气淋漓之象”⑥。一个新的学派之兴起尚且如此,更何况《明夷待访录》启蒙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尽管我们说《明夷待访录》中体现的非君思想带有几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4月出版,P/43

②《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39

③同上,P/26

④同上,P/28

⑤同上,P/41

分“幼稚”的空想,但是,即便从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很多思想经过发展之后依旧与后来世界发生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的吻合。当然,我们不能说黄宗羲先生能够未卜先知,而是他能够洞悉当时的世情,看到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提出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但启发了近代革命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其中有很多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黄宗羲思想探析

摘要: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他的《明夷待访录》对传统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有着较为重大的突破。将民本思想之中,尊重民意的思想上升到了尊重民众权益的层面。“以民为本”就是认为君为民而设,君为民之仆。君和臣都是为了天下人而服务的。与此同时,黄宗羲提出“先有法制后有人制”的政治学思想。黄宗羲所处的时代独具特色,独特的生活和成长历程,对其学术思想影响深远。黄宗羲曾自云一生有三变:“初锢之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之于儒林,”这正是黄宗羲一生的写照。 关键词:黄宗羲;学校议政;气外无理;心即是气 一、明清之际的社会现实 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党争不断,朝政荒废,北满入侵,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在社会政治方面,明末清初社会大动乱,阉党与东林党相互争权。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和清兵入关等历史事件相继发生,使得社会矛盾被激化。在社会经济方面,明末清初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货币的发展起到了积累原始资本的作用,雇佣关系继而发生与发展,在江南地区手工业资本化活动日益扩大,史称为资本主义萌芽。另一方面,在文化层面上,儒学的世俗化发展极大地冲击了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体系。到后来王阳明心学的诞生,使儒家思想具有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这也是黄宗羲思想诞生的源泉。 二、东林党的兴起对黄宗羲思想的影响 黄宗羲其父黄尊素,万历年进士,天启中官御史,是当时著名的东林党人,后来在东林党的政治活动中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后下狱,遭受酷刑而死。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崔呈秀被除,天启朝冤案将黄尊素平反。黄宗羲上书恳请诛灭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五月刑部会审,出庭对证,黄宗羲从袖中拿出锥子刺许显纯,并当众痛击崔应元,拔其须归祭父灵。这件事后黄宗羲被人称为“姚江黄孝子”,明思宗叹称其为“忠臣孤子”。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黄宗羲对其父的孝顺。同时作为东林党重要人物的黄尊素,其政治思想也深深的影响了黄宗羲。 东林学派的兴起,以标榜气节,崇尚实学为目的,对于扭转当时的士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东林党人在讲学的同时,也会关注社会及政治问题,他们议论如何改变政治腐败、解决民不聊生的状况。东林书院是东林党人主要的活动、讲学场所。既讲学又议政的东林书院,吸引了许多有志之士,其中也包括一些因为批评朝政而遭到贬斥的官员。此时的东林书院实际上成为了一个舆论中心,在讲学与讨论实事的过程当中,这里的人们逐渐由一个单纯的学术团体转变成为一个带有独特政治思想的派别,这些具有相似政治思想的人集中在一起,从而在朝廷中也有了不小的影响力,而他们的反对者则称他们为“东林党”。那时所谓的“党”,与现在我们所说的政党有着本质的不同。当时的所谓“党”,既没有固定的章程,也没有严格的组织形式,只是政治思想,政治理念相似,有着共同的政治期望的一群人。东林党人在明朝末年的政治活动,经历了神宗万历、熹宗天启和思宗崇祯三朝,长达半个世纪。由于东林党没有固定的章程和稳定合理的组织形式,所以党内人士的政治态度和主张,只能通过个人的政治活动表现出来。东林党强烈要求改变宦官专权乱政的政治局面,主张既重视农业和工商业,减轻赋税发展生产,在官员录取与任命方面主张取士不分等级贵贱,应该按照个人的才智予以录用;另外在军事外交方面,东林党主张加强在辽东的军事力量,积极防御满洲贵族的进攻。 东林党人的政治思想对于当时的政治形式而言,是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的。作为东林党重要人物黄尊素的儿子,黄宗羲很早的就接触到了这些积极的思想,其中“东林学院”在当时对政治的评议的作用,也成为黄宗羲后来提出“学校议政”思想的一个蓝本。 三、黄宗羲对封建专制主义君权论的批判 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一共有十三篇。“明夷”一次源于《周易》,是其中的一卦,

解读 《明夷待访录》 脱水精华版

解读《明夷待访录》脱水精华版 忠实传递价值,解读全球好书你好,这里是洗马讲述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叫做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的明主,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哲学著作,为什么说它不可多得呢?首先,它的诞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政论书籍大多成熟,在东汉以前,在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当中归入子部,像孟子、荀子这些书啊,都是如此,随着历史的推进,汉以后的专制王权步步高涨,评论政治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到了明清一怔,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其次呢,本书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末的时候,维新派的梁启超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曾经印发此书,孙中山和革命党也曾用此书推动革命,我们常说,知人论世明夷待访录这本书横空出世,自然有它的道理,这就与黄宗羲所处的独特时代有关了,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他生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去世,去世的时候呢,已经是85岁高龄,从1610年到1695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7世纪。这个17世纪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黄宗羲一生经历了明末党争、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等重要历史节点,他性格刚烈,前半生始终为国难奔走,清军入关之后,他一直率军抗清,直到确认复明无望,他才回乡著书立说,一生没有当过清王朝的官,退居田园之后呢,黄宗羲著书近两千万字,涉猎广泛,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到了晚年,黄宗羲对弟子说,我死之后,不要给我置办棺材,我身遭国变,不求不朽,只求速朽啊,那一代的知识分子觉得国家在自己手里,王乐内心非常痛苦,黄宗羲写作明夷待访录,就是对明代的政治制度,甚至整个传统帝制时代的政治思路作出全面反思。希望由此呢回复上古中国的理想社会,当时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另一位顾炎武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呢,对黄宗羲佩服至极,她喟然而叹说,这本书啊,他读之再三才明白,原来天下并非无人要整理凋敝的政治局面,重新回到夏商周三代的理想状态,还是有希望的。那么,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让顾炎武如此兴奋呢,这就要提到这本书的观点了,明夷待访录在学理上否定君主专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制度构想,一种近似于二权分立的现代政治思想,这在当时不可不说是惊世骇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先来看一看这本书的标题啊,所谓明夷光明的明,匪夷所思的一明一,这两个字出自周易的第36卦,一的意思是伤害,明一就是说,光明受到了损害,明夷卦的卦辞说明一粒坚贞,这是说君子即便处在艰难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批启蒙思想家。基于当时中国的具体条件,在这批启蒙思想家中,与法律思想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和唐甄,而以黄宗羲最为突出。 黄宗羲(1610-1695) ,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其父黄遵素是“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后被宦官杀害。黄宗羲知识渊博,既是思想家又是史学家,对数学、天文、地理等也很有研究。他的著作很多,不下数十种,主要有《南雷文定》、《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等。《明夷待访录》不但是他,也是当时所有启蒙思想家在政治、法律思想方面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学术界曾将其与17、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同类著作相提并论。但《明夷待访录》成书于1662年(一说1663年),比孟德斯鸠的《法意》(《论法的精神》1748年)、卢梭的《民约论》(《社会契约论》1762年)要早几十年或上百年,比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更要早得多,比洛克的《政府论》(1690年)也早二十多年。 黄宗羲是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杰出代表。他的法律思想是当时启蒙思想家法律思想的集中表现。 (一)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 黄宗羲认为政治之所以腐败,人民之所以受难,最大的祸根就是专制君主。他说:“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里指的不

是君主个人的好坏问题,而是制度问题。在他看来,“人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并没有君主。但到后来,各人只顾各人,天下有“公利”无人去兴,有“公害”无人去除。为了兴“公利”、除“公害”,于是才产生“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的君主。他认为唐、虞、三代(夏、商、周)的君主就是这样。 黄宗羲肯定三代以上的君主,正是为了否定三代以下的君主。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不是兴公利、除公害,反而“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所以黄宗羲所否定的,是秦汉以来的专制君主。 三代以前与三代以后的君主有这样大的差别,关键就在于三代以前是“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三代以后是“以君为主,天下为客”。这样一来,人们为了争当君主,便使得天下不能安宁。在其未当上君主以前,不惜“涂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在其当上君主以后,又不惜“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黄宗羲还对三代以前和三代以后人民对待君主的态度进行了比较:“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他提出了一个包含有君臣平等意义的新命题,即“臣

【史料及解析】黄宗羲的学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史料及解析】黄宗羲的“学校”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黄宗羲的“学校”思想作为其政治法律思想的组成部分,与其所处的历史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的变动时期,影响其思想的时代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封建统治的“变态化” 黄宗羲生活的时代封建制度已发展至末期,弊端尽现,而统治者为维护其地位变本加厉地推行集权专制,导致“封建统治已经逸出了常规”,形成“变态化”的畸形状态。 具体表现为自明初罢相以来,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实行极端的君主独裁专制,君臣、君民关系高度紧张。这种“变态化”的统治衍生出许多恶果,如任意诛杀大臣导致明代朝臣一度所剩无几,形成统治中枢的瘫痪;又如宦官专权,阉党把持朝政,残酷迫害正直人士,使明王朝更加分崩离析,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2.东林书院的影响 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高攀龙等讲学于东林书院,四方学者闻风来会,评议朝政,形成了政治上的反对派,被称之为东林党。 “外论所是,内阁必以为非,外论所非,内阁必以为是”,矢志“一党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在明后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黄宗羲之父黄尊素就是东林党中的著名人物,黄宗羲十四岁时随父在京,深受其父及杨涟、左光斗等东林党人的影响。因此,黄宗羲所设计的“学校”与东林书院的实践不无关系。 3.抗清斗争的经验教训 清兵入关后,黄宗羲在家乡组织了“世忠营”,旨在抗清复明,但却同时受到两方的打压:一面是清政府的镇压追捕,一面是被阉党、军阀把持的南明小朝廷的排斥压制。 这种腹背受敌的艰难处境使黄宗羲力不从心,对现实心灰意冷,于1653年基本上停止了抗清的武装斗争,转而从事著书立说。 斗争的经验使黄宗羲对明代的腐朽黑暗痛心疾首,进而开始了对以明代为典型的失范了的封建制度的反思和改造。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述评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述评(提纲) 提纲:1.黄宗羲思想产生的背景 (1)明清时期,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和社会矛盾空前恶化,黄的思想有和传统民本思想不同 地方是黄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力,指出君主的绝对权力是一切伤害百姓的根源,主 张废除专制,建立平等的人权,这同西方的某些哲学家的观点有相近之处,而中 国传统民本思想强调的是为百姓作事作个好官就是目的了,这将直接导致官僚体 制的加强和膨胀,而要求官僚本身提高道德修养来更好的为民作主更是空想。道 德治国是这种思想的直接说明。没有平等自由人权的实施和作为治国的理念,治 标不治本没有权力制衡机制的权力监督机制,国家官僚腐败是必然的,人民也不 能真正获得民主权力而改善地位 2.黄宗羲的主要政治主张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君已矣”和“君为天下之大害” (2)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3)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4)批判旧儒学的封建“君为臣纲”的思想 3.黄宗羲思想与伏尔泰思想的简单对比 伏尔泰思想 (1)强调天赋人权,大胆揭露旧制度的弊端。 (2)宣扬人身自由、思想自由和信仰自由,批判天主教会和专制制度,反对等级 (3)特权和不平等现象。 (4)他还认为私有财产是神圣的。 4.黄宗羲思想的评价、历史地位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1)他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的反专制斗争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2)他的主张适应了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要求,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封建制度 的衰落。

黄宗羲的民主思想述评 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杨韬黄宗羲是一个拓荒者,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民主启蒙思想,为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这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骄傲,而且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瑰宝。 黄宗羲思想中最重要的就是他的非君的民本思想。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传统的封建理论都认为国家是君主的个人财产,是上天赐予君主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君主可以“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原君》篇)是否以民为本也是完全取决于君主个人的裁决。也就是“由于民本的治政全靠君主的仁德,所以古来的民本思想实质上是君主的思想,权能只在君主方面。更尖锐的说,民本思想是君主方面为了柔和地 维持其专制政治并使之再生的一种安全阀的思想。”([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5 P259)而黄宗羲反对这种“民本”,他提倡的是真正的以民为本。 黄宗羲继承了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但他却更进一步,他将“天下”与“君王”分开,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年11 月出版《原君篇》)“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篇〔M〕·北京:中华书局, 1981)在君主与天下孰轻孰重的问题上,他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原君》篇)由此可以看出。黄宗羲心目中的国家是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君主应该为天下服务,为天下操劳,而不是凌驾于万民之上的巧取豪夺。黄宗羲将千百年来一直占据社会历史舞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专业:中国古代史 姓名:范黧 学号:M070494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使他颇为自负的一部书。 在书中,黄宗羲阐述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和建国理想,总结了过去各朝,当然主要是明朝的经验教训,体现了超凡的政治气魄。 黄宗羲思想的来源,首先是对明王朝的失望,这在《明夷待访录》中也多次体现出来,当然还有对满清外族统治的不满;此外,黄宗羲的思想中有“工商皆本”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工场手工业及商业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最后,在明朝后期,西方的传教士、商人以及殖民者开始进入中国及周边地区,他们的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的士人。 《明夷待访录》分为21篇,分别是《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其中包括了政治体制、土地赋税制度、文化教育、官制、军事、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包含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明夷待访录》为“怪书”,主要原因是这部书中包含的强烈的反对君主专制的非君思想和民主思想。在那个君权至上,三纲五常统治人们思想的时代,非君思想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启蒙思想的萌芽。 黄宗羲是通过几个层次来阐述他的非君思想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原君》、《原臣》等篇中否定了“家天下”的个人专制制度。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传统的封建理论都认为国家、天下是君主的财产,是上天赐予君主的。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方的“朕即国家”都体现了这一点。在这种思想下,君主可以“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①(《原君》篇)这正是黄宗羲首先要否定的。 在书中,黄宗羲首先将“君王”与“天下”区别开来,从“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②(《原君》篇)这句可以看到,他所说的“君王”,就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室家族,而“天下”,则存在于亿万百姓之中。 接下来,黄宗羲又从两个层次否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一个层次是论证君王与天下究竟孰主孰客的问题。他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③(《原君》篇)我们知道,古人尚古,到了清代更是如此。但是,同是尚古,这中间也有区别。有些迂腐之士事事以古为准,教条盲从,拒绝变革;而另一些有识之士则是托“古”而抒发自己的理想,而着眼点却是现实和将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2 ②同上,P/3

黄宗羲君主政治理论中的_协同治理_思想探析

2010年第9期N o.9,2010 浙 江 社 会 科 学 ZHEJIANG S OCI AL SCIENCES 2010年9月 S ep.,2010 黄宗羲君主政治理论中的 协同治理思想探析 ! 刘华安 内容提要 在黄宗羲的时代虽还没有协同治理这个概念,但国家治理需要统治者分工协同的观念古已有之。黄宗羲继承了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君臣协同治理的思想观念,并以此作为批判和否定 三代以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不具备正当性的理论依据;同时,黄宗羲还从这个基本观念出发,构想了他认为合理的君主政治的社会治理模式,从而将原来只是着眼于巩固君主统治的传统民本思想,推进到 而在万民之忧乐的新民本主义。黄宗羲的国家治理社会协同的思想对启蒙近代民主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其本质上是出于维护和改良君主政治的需要,还不能说是近代民主意义上的国家政治思想。 关键词 黄宗羲 君主政治 协同治理 作者刘华安,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宁波 315012) 黄宗羲作为明清之际浙东学派的创始人,其在中国文化史上之所以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杰出的学术成就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反思中国封建社会何以会 天崩地解的原因时,他提出了一系列在当时具有振聋发聩的政治见解和理论学说,特别是在君主治理理论上彻底否定了 君天下的传统专制政治思想,提出了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观念,并以这个思想为出发点,设计了一套君主政治的治理制度,将中国古代传统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主义的阶段。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能实现从传统民本主义向新民本主义转型升级,是以君臣协同治理观念作为批判和改革君主政治模式突破口的。他正是以其社会协同治理的政论新见,来深刻揭露 三代以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不正当性,并从朝政、取士、法律、教育、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构想其认为合理的社会治理模式,形成了新民本主义的理论学说。本文就君主制下黄宗羲的君主政治的社会协同治理思想作一探讨,以期对进一步研讨黄宗羲政治思想能有拾遗补缺的作用。 一 从当代社会政治学说的意义上说,所谓协同治理,首先是决策权不应为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所霸占,而应当属于所有社会活动的参与者,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合作伙伴;其次是协同治理是一个连续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利益和由此产生的冲突得到调和,并产生合作,最终建构集体决策的合法性;再次是协同治理的实现,既要求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又要求治理主体权力边界的清晰。协同治理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当代社会民主政治的产物,社会协同治理是当代民主制度的基本诉求。 显然,在黄宗羲以前及其所处时代的人们政治观念中,是不可能产生上述意义上的 协同治理思想的,在黄宗羲的政治学说中也没有提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教育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 教育思想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高晶2008-12-1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生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历经五朝。黄宗羲是阳明心学的继承人,浙东学派的代表,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于王夫之、顾炎武合称“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与孙奇逢、李颙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他一生着作甚丰,总计112种,约有1300卷,2000万字。现流传下来的计有55种,1077卷,对清初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品经整理,主要集中于《梨洲遗着汇刊》、《黄梨洲文集》和《黄宗羲全集》。 在经历了明代从腐朽走到灭亡的历史后,黄宗羲深刻反思,他以犀利的笔锋,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政体各个方面产生的弊端,于康熙二年(1663年),完成了他的惊世名篇《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给予其高度的评价,他说:“大着《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弊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明夷待访录》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13个部分,共21篇。它从政治、法律、教育、选官等各个方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阐发自己的见解,提出改变各种弊政的措施。 其中有三篇是谈及教育的,包括《学校》、《取士上》、《取士下》。除此之外,在他的着作《留别海昌同学序》《广师说》《续师说》中,也阐述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见解。另外,黄宗羲一生大量时间从事教育实践,他从17岁起就开始教育两个弟弟。康熙七年(1668年)三月,在宁波创建证人书院,前后讲学8年,教书育人,培养出大量人才。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黄宗羲还应邀到海宁主持讲席,历时5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年事已高的黄宗羲,仍“会讲于(余姚)姚江书院”。黄宗羲长时间从事讲学,成就学生众多,,他当之无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教育家。 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阐述的有关教育的思想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校》中,黄宗羲针对学校所能起到的作用,指出,“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而朝廷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境界。这就是说学校不仅仅是养士的教育场所,而且应该参予议论国家的大事,提出建议,影响朝廷的决断。天下的是非,国家的政事,不能只有皇帝一人决定,而要吸取学校的意见。 其次,黄宗羲强调学官应该起到对地方官吏和政事监督的作用。他指出:“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自布衣以至宰相之谢事者,皆可当其任,不拘己任未任。”“郡县朔望,大会一邑之缙绅士子。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其以薄书、期会不至者罚之。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其或僻郡下县,学官不能骤得名儒,而郡县官之学行过之者,则朔望之会,郡县官南面讲学可也。”所谓“公议”也就是近于舆论监督的作用, 政府的各级官吏必须像学生一样受学官的教导,接受学官的监督,所以学校除了通过传递学术文化以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之外,还应充当监督地方政治的作用。 另外,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黄宗羲还提到学校应该具有管理地方风俗事务的职能。“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木主之尺寸,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相其礼以革习俗。”“凡一邑之名迹及先贤陵墓祠宇,其修饰表章,皆学官之事。”礼俗在中国向来是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黄宗羲认为学官应当引而领之,体现他重视学校,看重士人在百姓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民主思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内容摘耍:黄宗羲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民主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他的启蒙思想主要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中,这部书的后世影响非常巨大。黄宗羲在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思想和“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口号,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黄宗羲还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用“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学校议政”,限制君权,废除科举,工商皆本等。 关键词:封建专制民主思想启蒙学术思想政治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唯一的政治专著,是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斗争实践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十三个部分。《明夷待访录》“明夷”一词取自《周易》“明夷卦”,是由晦而明之意,黄宗羲认为自己的学说能把国家由黑暗引向光明。在这本书中,黄宗羲深刻地批判了君主专制和封建法统的罪恶,探讨了社会治乱的根源,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1、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批判 自封建社会产生之时起,专制作为伴生物就深深地扎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中。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废封建立郡县为专制制度开了先河。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专制统治也愈来愈发展。黄宗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黄宗羲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合理的君、臣、民关系。 道学家把封建君主美化为“居天下之至中”,“有天下之纯德”,足以为“至极之标准”的“圣王”(朱熹《皇极辩》)。黄宗羲则纵观历史,力陈君主专制主义的危害,公开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什么长期以来,“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明夷待访录》?《原君》,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呢?黄宗羲说: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丁?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原

浅论黄宗羲《原法》篇思想

浅论黄宗羲《原法》篇思想 摘要:《原法》是《明夷待访录》中重要的一篇,集中体现了黄宗羲的法律思想。在黄宗羲所处的动荡、变革的时代,他凭借自己的睿智提出了一系列超前的法律主张。他认为应树立“天下之法”,同时指出“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最终认为要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黄宗羲关于法律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我国近代民主思想的形成,对民主革命运动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黄宗羲原法背景意义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卒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黄宗羲一生著作颇丰,重要的有《孟子师说》、《金水经》、还编了《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除此之外还有《明夷待访录》,这部书对三代以后尤其是明代的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进行了深刻反思,并提出了自己的新的构想。该书分为十三个专题,本文只对《原法》篇进行简单剖析,以加深对其法律思想的了解。 一、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黄宗羲法律思想的核心是用“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进而形成“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局面,围绕这一核心他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一)天下之法 黄宗羲在《原法》开篇就写到:“三代以上有法,三代以下无法”。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他自己给出了原因——“二帝、三王知天下之不可无养也,为之授田以耕之;知天下之不可无衣也,为之授地以桑麻之;知天下之不可无教也,为之学校以兴之,为了婚姻之礼以防其淫,为了卒乘之赋以防其乱。此三代以上之法也,固未尝为一己而立也。后之人主,既得天下,唯恐其祚命之不长也,子孙之不能保有也,思患于未然以为之法。然则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①。 从这可以看出,黄宗羲认为三代以上的法是从百姓的实际需要出发而制定的,其实这里的“法”已经不仅仅是法律,还包括国家制度和各种政令和国家设施。这种考虑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法是“天下之法”,是真正的法。 (二)“一家之法”是“非法之法” 黄宗羲通过对比认为三代以上的法为人民利益着想,而三代以下的法是为统治者服务的,为了君主一人利益,因此三代以下的法是“一家之法”。 “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利不欲其遗于下,福必欲其敛于上;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吾亦鍶鍶然,日唯筐箧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②。后代的法为君主一个人服务,全然不顾百姓的利益,这样的法就不能称作“法”,是“非法之法”。 黄宗羲把法律分为“天下之法”和“一家之法”两类,二者的根本区别是法律是为“天下”还是“一家”服务。他明确指出,后代的法是维护封建君主的私利,没有天下之心。批判三代以后的统治者立法目的在于为自己利益、掠夺天下之财,丝毫没有为天下人的观念。(三)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论者谓有治人无治法,吾以谓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笱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使先王之法而在,莫不有法外之意存乎其间。其人是也,则可以不无不行之意; ①[明]黄宗羲著.段志强译注.明夷待访录·原法.中华书局.2011.第21页. ②[明]黄宗羲著.段志强译注.明夷待访录·原法.中华书局.2011.第23—24页.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作品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1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2,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

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4,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5,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6!”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词句注释1、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就隐居箕山中。商汤让天下于务光,务光负石投水而死。2、“汉高”句:《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浅论黄宗羲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 【摘要】:经世致用思想囊括的内容繁多,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国家、民族、法律、教育、地理、风俗、人情、自然科学等等,其核心内容皆饱含“实学”,即实实在在的学问,贯穿这一“实学”思想则是经世致用精神。黄宗羲是明清经世致用思潮的主要推动者之一,他在政治思想方面贡献对明清经世思想的推动尤为突出,他的主要政治思想集中在他的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其主要政治主张即设相分权、君臣共治、学校议政、地方自治,提出这些政治主张的根本目的乃是对于君主(政府)权力的限制,这是对君主专制的集权时代的巨大冲击,同时,这也是黄宗羲民本思想与传统民本思想的区别之处,所以学界有称黄宗羲政治思想为传统民本思想通向近代民主思想之桥梁。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黄宗羲的著作《明夷待访录》去解析其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通过其限制君主(政府)权力的政治主张,根据其尊重人性本私、民为本的立场,依托其崇尚法治的治法思想,竭力挖掘其政治思想中的民主宪政雏形,寻找其政治思想与近代西方民主思想的关联。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作为政论文来讲,正是结合了儒家传统经世的眼光以及对实践“天下大治”的理想与抱负的,是对传统的扬弃与继承,这种既尊重传统,又着眼于现实的“经世致用”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我们需要借助古代先贤的眼光来审视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同时也要放眼于世界,看到全世界国家的政治潮流。【关键词】:黄宗羲经世致用民本思想政治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249.3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引言9-11第一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历史渊源11-201.1儒家政治思想11-181.1.1孔孟荀之儒学11-151.1.2汉唐宋之治道15-181.2宋明经世思想18-20第二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基础20-292.1人性本私20-212.2民本思想21-242.3治法思想24-29第三章黄宗羲经世致用政治思想之宪政雏形29-383.1宪政雏形略论29-303.2权力分立制度30-323.3朴素议会制度32-343.4地方自治制度34-38结束语38-39参考文献39-40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0-41致谢41-42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42-44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黄宗羲(1610.9.24-1695.8.12),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与陕西李颙、直隶容城孙奇逢并称“海内三大鸿儒”。 黄宗羲为学领域极广,成就宏富,于经史百家及天文、算术、乐律、释道无不涉猎,而史学造诣尤深,清政府撰修《明史》,“史局大议必咨之”。他身历明清更迭之际,认为“国可灭,史不可灭”。他论史注重史法,强调征实可信。在哲学上,认为气为本,无气则无理,理为气之理,但又认为“心即气”,“盈天地皆心也”。在政治上,他从“民本”的立场深刻批判封建君主专制,提出君为天下之大害,不如无君,主张废除君主“一家之法”,建立万民的“天下之法”。他还提出以学校为议政机构的设想。他精于历法、地理、数学以及版本目录之学,并将其所得运用于治史实践、辨析史事真伪、订正史籍得失,多有卓见,影响及于整个清代。 黄宗羲一生著述大致依史学、经学、地理、律历、数学、诗文杂著为类,多至50余种,300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录》、《孟子师说》、《葬制或问》、《破邪论》、《思旧录》、《易学象数论》、《明文海》、《行朝录》、《今水经》、《大统历推法》、《四明山志》等。黄宗羲生前曾自己整理编定《南雷文案》,又删订为《南雷文定》、《文约》。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完全没有外来思想的影响空前绝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黄宗羲生平可以总结为: 为父鸣冤,庭锥奸党 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初八(1610年9月24日),黄宗羲出生于绍兴府余姚县通德乡黄竹浦,其地名浦口村,属浙江省余姚市明伟乡。降生前夕,母亲姚氏曾梦见麒麟入怀,所以,宗羲乳名“麟儿”。父黄尊素,万历进士,天启中官御史,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而被削职归籍,不久下狱,受酷刑而死。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崔呈秀等已除,天启朝冤案获平反。黄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五月刑部会审,出庭对证,

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思想

三大思想家的特点 三大思想家继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传统,植根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生产关系中资本主义的新因素,在明清之际“天崩地解”的形势下,开创了新思潮、新学风,特点如下: ①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唯物主义思想 宋明理学的哲学思想是唯心主义的。王夫之痛斥陆王心学是误国之学、亡国之学,认为“陆子静出而宋亡”(《张子正蒙注·乾称篇》上),王守仁为“祸烈于蛇龙猛兽”(《老子衍·序》)。他否定了“理本气末”、“理在气先”的谬论,肯定了“理在气中”、“理即气之理”(《思问录·内篇》)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把被程朱颠倒了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重新颠倒过来。他反对理学家坐而论道,空谈心性的恶劣风气,提出“形、神、物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同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黄宗羲也反对理学家的空谈,倾向于唯物主义思想。 ②反对封建专制主义 黄宗羲在政治专著《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敲剥天下之骨髓”的君主是人民的“寇仇”与“独夫”,宣布“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否定了君为臣纲的封建教条,主张通过学校和实行法治来监督君权。这种学校具有面对天子直言“政有缺失”,“公其是非”的职能,类似于近代的代议机构。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君主的“一家之法”,从而实现“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理想。王夫之的“不以天下私一人”的“均天下”主张,顾炎武的以“众治”代“独治”,扩大郡县守令职权的主张,都与黄氏的思想是相通的。 ③反对浮夸空谈的,讲求经世致用 顾炎武痛斥王阳明学派“置四海之穷困不言,而终讲危微精一之说”(《亭林文集》卷3,《与友人论学书》),致使社稷倾覆。他认为治学就是求治道,强调“多学而识,行必有果”,学以致用。他注重实地调查,提倡独创,反对盲从和剽窃,开辟了清代治学方法和学术门类新途径,为考据学派宗师。王夫之、黄宗羲也都力主学以“救世”救民。 ④倡导均田说与“工商皆本”说 黄宗羲以恢复井田制为口号,提出“授民以田”、“田土均之”的主张。王夫之、顾炎武也反对土地兼并,力主自占自耕与均田。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

黄宗羲研究综述

黄宗羲研究综述 程志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不仅哲学史的“行当内”,而且历史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对黄宗羲都倾注了相当的心力,使得黄宗羲研究出现了一个高潮。时至现在,关于黄宗羲的研究似乎冷寂了下来,只是不时有一些相关的论文发表,或一两本著作问世。这些论文和著作已形不成黄宗羲研究的学术思潮,但是,这些成果却大多是在“风云激荡”或“心潮澎湃”后冷静的致思和纯学理的探究。它们虽失去了往日的强力刺激,但却日益成为一种“纯粹学术”的辩论,故其论理更具理性,结论更趋公允,逻辑更趋周密。尤其是这些论文和著作是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并在一个新的学术环境下形成的,故研究更深刻、精致,更符合学术规范,也更具学术味道。 回首改革开放后20多年来的哲学史研究,我们可以辨析出,黄宗羲研究基本上是循着“叙事”和“论辩”两大路数展开的。所谓“叙事”,是指历史研究的理路,其重黄宗羲其人、其事和其思想背景的发展脉络、迁延历程以及史实考据。所谓“论辩”,是指观念研究的理路,亦即哲学的研究,其重黄宗羲哲学文本中概念、话语的把握,义理的流变和其哲学思想的结构联系。事实上,在对黄宗羲的研究中此两大路数并非“泾渭分明”,“叙事”与“论辩”互不搭界,而是相互纠葛交缠在一起、且互相提供理论支撑的。除此两大路数的研究之外,还有的学者从科学史、政治思想史、诗歌、文学乃至经济、税制等视角对黄宗羲的文本进行了研究。 以两大路数为主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成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对于黄宗羲著作文本的“抢救性”整理颇有成效。不仅其传世的著作版本得以进一步考证,重新印刷出版,而且还搜集、发现了其散佚多年的一些文本。《留书》系黄宗羲早于《明夷待访录》的政治哲学著作,长期以来被归于散佚之列。后在国家图书馆中找到了其文本,为研究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尤其是为研究其政治哲学思想的嬗变过程提供了绝好的文本依据。非常重要的是,重新整理和考证后的黄宗羲著作文本得以汇集成十二卷本的《黄宗羲全集》,为时人和后人的黄宗羲研究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准确的依据。《黄宗羲全集》的出版可视为由今溯往黄宗羲研究领域最重要的成果之一。 另一个方面是对于黄宗羲思想义理的诠释。这又可明显地分为两个入手处。一是对于黄宗羲政治哲学或政治思想的阐释。其以《明夷待访录》为下手处,兼及对于《留书》的研究。对于黄宗羲政治哲学或政治思想的阐释主要围绕其思想是否为民主思想这一核心论题展开,并由此而形成主民本思想和主民主思想两大阵营。主张其为民主思想的以洛克、卢梭等西方哲学家为参照,以在其间寻求共同义理甚或共同话语,尤其以在黄宗羲的文本中寻找相同话语或义理为进路;主张其为民本思想的以儒学传统、尤其是以民本思想传统为参照,以在其间寻求义理脉络的联系为进路。二是对于其“纯哲学”概念和义理的介绍、理解和诠释。如对于黄宗羲的本体论、心性论、工夫论思想义理的阐释,对于其思

黄宗羲教育思想

黄宗羲教育思想 黄宗羲是中国17世纪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杰出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从事教育活动,培育了清代浙东学派,提出了具有近代色彩的民主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发生了重要影响。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黄宗羲(1610一1695年),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今浙江余姚市明伟乡)人。 黄宗羲17岁便担负起了教育两个弟弟的责任。即使在抗清武装斗争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讲学,教授历算、乐律等知识。康熙二年(1663年)四月,他应石门吕留良之邀,设馆于吕氏祖居友芳园梅花阁,教授吕留良的子侄及其友好子弟,历时4年;康熙六年九月,他与姜希辙等重新恢复绍兴证人书院的讲学活动,同张应鳌等“共主教事”。在黄宗羲的教育实践中,最重要的是以下两次:一是康熙七年(1668年)三月,在宁波创建并主讲证人书院,前后长达8年,培养学生有姓名可考者60余人,其中高足18位,奠定了清代浙东学派的基础,培育了主张经世致用和擅长史学的学术风格。 二是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应邀到海宁主持讲席,历时5年,培养学生20余人,对清初浙西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康熙二十八年,黄宗羲已80高龄,仍还兴致勃勃,“会讲于(余姚)姚江书院”。黄宗羲讲学时间之长,成就学生之多,足以表明他是当时一位大教育家。 在坚持讲学活动的同时,黄宗羲还积极开展学术研究,并在诸多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明夷待访录》的撰写和《明儒学案》的编著。前者成书于康熙二年。在书中,他猛烈抨击封建君主专制,集中阐发了民主启蒙思想,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论点,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被称为是“一部划时代的民主主义思想专著”。后者编成于康熙十五年以后,共62卷,对明朝270多年的儒学,尤其是王学的发展演变状况,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是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学术思想史专著。 黄宗羲的著作甚丰,共有112种,约有1300卷,2000万字。现流传下来的计有55种,1077卷。前人编有《梨洲遗著汇刊》,今人编有《黄梨洲文集》和《黄·宗羲全集》。主要教育著作有《明夷待访录》中《学校》、《取士上》、《取士下》三篇,以及《留别海昌同学序》、《广师说》、《续师说》等。 二、“公其非是于学校” 黄宗羲认为学校不仅应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公其非是于学校”,这是他对于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独特贡献,闪烁着民主思想的光辉。 “公其非是于学校”思想的基本精神,在于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改变国家政事之是非标准由天子一人决断的专制局面。这是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校职能理论的创新,反映了他要求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强烈愿望。这种性质的学校,究其实已与近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议会相近。可以说,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也是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这样,学校集讲学和议政于一身,既是培养人才,传递学术文化的机构,又是监督政府,议论政事利弊的场所。黄宗羲的上述思想,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反对封建教育起了启蒙作用。 三、“取士八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与取士制度紧密相联。取士制度对于人才考核的具体内容、方式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左右了学校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因而,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紧接着《学校篇》之后,专设《取士》上、下两篇,集中论述了取士问题。 黄宗羲他深刻揭露了科举制度的危害,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科举盛而学术衰”。士人在富贵利禄的引诱下,以研读时文为获取名利的捷径,而摒弃经、史、古文以及兵、农、礼、乐等“切于民生日用”之学,造成了学术的衰落。 第二,“举一先生以废百”。科举驱使士人在学习内容上局限于时文,而且在思想上也邛艮以一先生之言,非是则为离经畔道”。士人为自己的“仕宦之途”计,当然不敢标新立异,而唯“一先生之言”是从。结果扼杀士人独立思考,禁锢他们自由思想。 第三,“陷溺人心”,败坏学风。科举制度使士人“富贵熏心”,读书求学,只不过是获得功名禄位的一种手段。一旦侥幸登第,便认为目的已达,“读书之事毕矣”。同时士人为了获取功名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