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黄宗羲撰写_明夷待访录_之动机

论黄宗羲撰写_明夷待访录_之动机
论黄宗羲撰写_明夷待访录_之动机

第28卷第3期2002年9月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 Xuzhou N o r m al U ni .(Ph 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 on )V o l .28,N o.3

Sep t .,2002

[收稿日期]2002204210

[作者简介]杨绪敏(1953—),男,江苏睢宁人,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论黄宗羲撰写《明夷待访录》之动机

杨绪敏

(徐州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关键词]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动机

[摘 要]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在反清复明已成泡影的情况下撰写而成的。章太炎认为黄氏作此书

是欲待清廷之下访。梁启超认为黄氏作此书是为代清复明的君主提供治国之大法。实际上,黄宗羲作此书的动机是:总结亡明的历史经验教训,企图从根本上改造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弊病,为理想中的圣君明主提供治国之大法。

[中图分类号] K 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425(2002)0320129203

《明夷待访录》是反映黄宗羲政治、经济思想和历史观的一部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梁启超将之誉为“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称“在三十年前,我们当学生的时代,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运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

响最早而最深。”

[1]

(P55—56)

又称“宗羲以史学为根

柢,故言之尤辨。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则《明

夷待访录》也”

[2]

(P17)

《明夷待访录》初作于康熙元年(1662年),次年成书。书成之时,黄宗羲年仅55岁(黄享年86),而有的文章称这是“他晚年写成的政治专

著”。这显然是受了黄氏《自序》中所云:“我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以及《自序》结尾所

署“癸卯(案:指康熙二年),梨洲老人识”的影响。实际上,梨洲不老称老,是有其深刻含义的。顺治十八年(1661年),也就是黄氏作《明夷待访录》的头一年,南明桂王被吴三桂所擒获。康熙元年(1662年)四月,桂王父子被吴三桂杀于昆明。同年,南明鲁王死于台湾。这对于一个曾聚众奋勇抵抗满清入侵的晚明遗臣来说,当他最后一丝复明希望之所在——桂王、鲁王相继身死后,他不能不发出“潮息烟沉”、“老冉冉其已至”之叹。正如其弟子全祖望在该书跋文中所说:“年未六十,而自序称梨洲老人。万西郭为余言:徵君自壬寅前,鲁阳之望未绝,天南讣至(案:指鲁王死于台湾),始有

潮息烟沉之叹,饰巾待尽,是书于是乎出。盖老人

之称所自来已”。显然,黄宗羲是在反清复明已成泡影的情况下撰写此书的。

黄宗羲撰写《明夷待访录》的动机是什么,历来存有争议。其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二:章太炎说:“黄太冲以明夷待访为名,陈义虽高,将俟虏之

下问”[3]。认为黄氏作此书是欲待清廷下访,有向

清廷讨生活之嫌。梁启超则针锋相对地认为:“章

太炎不喜欢梨洲,说这部书是向满洲上条陈,这是看错了,待访录成于康熙元、二年,当时遗老以顺治方殂,光复有日,梨洲正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耳。他送万季野北行诗,诫其勿上河汾太平之策,

岂有自己想向清廷讨生活之理。”[1]认为黄氏作此

书是为代清复明的君主提供治国之大法。我认为章说毫无根据,梁说失之牵强。

《明夷待访录》书成之时,满清入关已有20个年头,统治已渐趋稳定。黄宗羲于是“绝意国事,奉

母乡居,从事著述”[1]。然而他始终念念不忘亡国

之恨。他在诗中这样唱道:“芳草不埋千古恨,由来

聚散属篇章”[4]。“游东山之古寺兮,怅亡宋之哭

声”。“曾中流而击楫,挽坠日于虞渊,恨此志之未

捷”[5]。他的族侄黄虞稷曾这样评价他:“白头怀故旧,遗迹感沧桑,蹈海心犹在,支天梦岂忘”[6]。谁

能想象出这样一个念念不忘亡国之恨的反清志士竟想拜倒在满清皇帝脚下,并准备为之提供治国

之大法呢?况且隐然以东林子弟领袖自居的黄宗羲把封建气节看得比身家性命还重要。他若向清廷屈身,何以能为东林子弟作则,“清议”又将置他于何地?事实上,他不愿与清廷合作的态度是鲜明的,也是始终如一的。他的丙寅《应炯先九十寿》诗,颇能反映他的态度,“共向马肝 食指(自注:辕固九十争汤武受命),偏从牛矢入柴篱,名场针路行尝疾,春日田流水自迟”[7]。言世人共向君主争着受命,在官场上争名逐利,而他偏偏欣赏隐居村野的那种悠然自得的桃花源般的生活,实则表现了他不肯俯首于清廷的态度。

康熙十年(1671年),当地方官张某请其出山撰修郡志书时,黄宗羲报其书曰:“某岩下鄙人,少逢患难,长藐流离,遂抱幽忧之疾,与世相弃,牧鸡圈豕,自安贱贫”[8]。婉言拒绝出山。

康熙十八年(1679年),清廷特开博学鸿词科,借以笼络明末遗臣、名儒。掌院学士叶方蔼先是寄诗与他,劝其出仕,遭其拒绝,后又企图通过其门人陈锡嘏劝其出仕,但深知其师为人的陈氏称“是将使先生为叠山九灵之杀身也”。叶方蔼方才死了心。不久,监修《明史》的徐元文以为“公非能召使就试者,然或可聘之修史”。于是康熙诏令浙江督抚“以礼敦遣”,黄宗羲又以“母既耄期,己亦老病为辞”加以拒绝。叶、徐等无可奈何,只好“请诏下浙中督抚,抄公所著书关史事者送入京”。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黄宗羲已值八十高龄之时,康熙帝对徐乾学说:“可召之京,朕不授以事,如欲归,当遣官送之”。徐以其笃老,恐无来意作答,康熙帝“因叹得人之难如此”[9]。倘若果真像太炎先生所云黄是“将俟虏之下问”,以上不正是黄氏给清廷上条陈、讨生活的良机吗?然而他为何竟一一回绝了呢?

章太炎又云:“(黄宗羲)以死拒征,而命其子百家从事于徐、叶之间,若曰明臣不可贰,子未仕明则无害于为虏者,以《黄书》种族之义正之,则嗒焉自丧矣”[3]。梨洲之子百家及其弟子万斯同入局编修《明史》,显然是通过梨洲本人同意的。黄氏既抱着不同满清合作的态度,为何又同意其出来修《明史》呢?究其原因,这完全是出于纂修前朝历史的责任感。黄氏在替万斯同作《历代史表序》中云:“嗟乎!元之亡也,危素趋报恩寺,将入井中,僧大梓云:‘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之史也’,素是以不死”[10]。说的是危素,实则道出了自己先是“饰巾待尽”,欲以身殉明,后转而“绝意国事”、“从事著述”其中之原因,是担心有明一代历史无人纂述,或被后人所歪曲。他既有纂修明史之大愿,而又每每以死拒征,不愿出山修史,这似乎很矛盾。这实则反映出黄氏思想深处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想保持封建士大夫的“节操”,不愿与清廷合作;又欲助史局编纂一部完美的前朝历史。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作用下,最后采取了折衷的办法:让能够代表自己的儿子黄百家入局修史,同时也允许官方派人就其家中抄写有关史料,并同意在家中解答疑难和审订史稿。在他看来,这是清廷俯就他,而非他俯就清廷,如此既保持了自己的气节,又达到了纂修明史之目的,而且避免了清廷的纠缠。他在给徐元文的信中说:“昔闻首阳山二老,托孤于尚父,遂得三年食薇,颜色不坏,今遣吾子从公,可以置我焉”[9],道出了他的用意。

黄百家与万斯同的入局修史本身也并不能说明梨洲是同意他们在政治上与清廷合作的,正如梁启超所指出的那样,黄氏在《送万季野贞文北上》诗中告诫万斯同:“不放河汾声价倒,太平有策莫轻题”[11],让他专心致力修史,而勿轻问政事。全祖望《万贞文先生传》这样记载:“时史局中征士,许以七品俸称翰林院纂修官,学士欲援其例以授之。先生请以布衣参史局,不署衔,不受俸,总裁许之”[12]。万斯同在讲述自己修撰《明史》的心情时说:“吾所以辞史局而就馆总裁所者,惟恐众人分操割裂,使一代治乱贤奸之迹,暗昧而不明耳”[13]。可见,万斯同等参局修史,一不为求官,二不为受禄,更不是为清廷出谋划策,而仅仅是为了尽一点史家的责任,又怎么谈得上仕清为虏呢?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自序》中云:“王冕仿《周礼》著书一卷,自谓吾未即死,持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又云:“吾虽老矣,如箕子之见访或庶几焉,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未融,遂秘其言也”。章太炎据此认为黄氏作此书是为了待清帝之下问,显然疏忽了《自序》的上文:“余尝疑孟子一治一乱之言,何三代而下之有乱无治也,乃观胡翰所谓十二运者起周敬王甲子以至于今,皆在一乱之运”。在此,黄宗羲显然是把清初算作乱世,即所谓“夷之初旦,明而未融”之时,他怎么可能寄希望于满清?乱世之中怎又可能有周武王那样的“明主”下访?但是不是如梁启超所说:“以顺治方殂,光复有日”,“欲为代清而兴者说法”呢?也未必是。在黄宗羲看来,除了三代而外,历朝均在一乱之运中,明朝自然也不例外,《明夷待访录》正是把明朝作为一个“乱朝”来批评的,它指责有明是“无善治”[14],称“奄宦之祸历汉唐宋而相寻无已,然未

031

若有明之为烈也”[14],面对现实,他发出了沉痛的感叹:“呜呼,吾见天下之赋日增,而后之为民者日困”[14]。站在思想家的角度,他的理想是恢复所谓的三代之治,而非恢复腐朽的明王朝统治。他寄希望于未来,因此说:“向后二十年,交入大壮,始得一治,则三代之盛犹未绝望也”[15]。梁启超认为梨洲因顺治刚死,光复有日,欲为代清复明者说法,未免失之牵强。梨洲难道竟如此幼稚,以一顺治之死,就以为满清气数已尽,明朝“光复有日”了,决不至于此。况且当时并没有一股反清复明的力量可凭借,桂王父子被杀,鲁王又死于台湾,何以谈得上“光复有日”呢?

黄宗羲作《明夷待访录》,他的同时代人顾炎武是深得其意的。他说:“(《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未尝无人,百王之敝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也。天下之事,有其识者未必遭其时,而当其时者,或无其识,古之君子所以著书待后,有王者起,得而师之”[16]。顾氏作《日知录》也自称:“有王者起,将以见诸行事,以跻斯世于治古之隆,而未敢为今人道也”[17]。可见两人作书的动机略同。黄、顾二人都是“有其识者”而未遭其时之人,他们都寄希望于理想中的圣君明主,希望他们能从自己的书中汲取治国之道,以达到“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17]的目的。钱穆先生也认为:“迄乎梨洲之时,则外族入主,务以芟艹

雉为治,贤奸忠佞之辨无所用。一二遗老,留身草泽,惊心动魄于时变之非常,游神太古,垂意链叶,既于现实政治,无堪措虑,乃转而为根本改造之想,以待后人”[18](P38—39)。黄宗羲企图从根本上改造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弊害,他的观念中已朦胧地带有近代民主政治的色彩。因此他不可能寄希望于当时的统治者来采纳他的意见。他寄希望于二十年后,但二十年后的天下依然是满清之天下,皇帝依然是康熙,哪里有他理想中的“明主”出现,他的治国大法自然也无人问津。失望中他曾发出了“十岳平生虚梦想”[4]的感叹。

总而言之,黄宗羲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新旧交替、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的特定环境中,因此他的思想也呈现出多面性。如果说他当年聚众抗清,欲“挽坠日于虞渊”,是从民族大义出发,那么他屡拒清廷征召则是为了维护封建士大夫的节操。但作为一个旧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家的黄宗羲,他既不想光复腐朽的明王朝,更不想为满清王朝出谋划策。他作《明夷待访录》的动机,在于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对亡明的历史作分析、批评、总结,企图从根本上来改造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弊病,为理想中的圣君明主提供治国之大法,藉以实现自己恢复三代之盛的理想。

[参 考 文 献]

[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3]章太炎.说林?衡三老[J].民报.1906.第九号

[4]南雷诗历:卷四.三月望纪行[M].

[5]南雷文案:前集十一.避地赋[M].

[6]南雷诗历:卷四.次族侄俞邰太史见赠韵:附录[M].

[7]南雷诗历:卷四[M].

[8]南雷文案:卷三.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M].

[9]全祖望.鲒 亭集:卷十一“梨洲先生神道碑文”[M].

[10]南雷文约:卷四[M].[11]南雷诗历:卷二[M].

[12]全祖望.鲒 亭集:卷二十八“万贞文先生传”[M].

[13]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卷三十八“万先生斯同传”[M].

[14]明夷待访录.置相.奄宦上.田制一[M].

[15]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自序[M].

[16]顾亭林诗文集?亭林佚文辑补“与黄太冲书”[M].

[17]顾炎武.日知录:“初刻自序”[A].日知录集解[M].长沙:岳麓

书社,1994.

[18]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The Purpose of Huang Zong-x i’s W r iti ng M ing Yi D a i F ang L u

YAN G Xu2m in

(S chool of S ocia l D evelopm en t,X uz hou N or m a l U n iversity,X uz hou221116,Ch ina)

Key W ords:H uang Zong2xi;M ing Y i D ai F ang L u;purpo se

Abstract:M ing Y i D ai F ang L u is w ritten by H uang Zong2xi w hen h is failing to rebel Q ing governm ent in o rder to re2 sto re M ing D ynasty.Zhang T ai2yan ho lds H uang’s purpo se of w riting is to w ait fo r the com ing visit of the Q ing govern2 m ent,w h ile L iang Q i2chao believes the book has offered the w ays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fo r the k ing w ho can resto re the M ing D ynasty from Q ing.A ctually,the purpo se of H uang w riting the book is:summ ing up the h isto rical experi2 ences and lessons,attemp ting to so lve the ruling p roblem s of the feudalis m,suggesting the w ays of governing the coun2 try fo r the"good"k ing in h is m ind.[责任编辑:刘一兵]

131

解读 《明夷待访录》 脱水精华版

解读《明夷待访录》脱水精华版 忠实传递价值,解读全球好书你好,这里是洗马讲述今天要介绍的这本书,叫做明夷待访录,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黄宗羲的明主,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政治哲学著作,为什么说它不可多得呢?首先,它的诞生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中国古代的政论书籍大多成熟,在东汉以前,在经史子集的四部分类法当中归入子部,像孟子、荀子这些书啊,都是如此,随着历史的推进,汉以后的专制王权步步高涨,评论政治的空间是越来越小了,到了明清一怔,几乎已经不可能了。其次呢,本书对近代中国的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清末的时候,维新派的梁启超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曾经印发此书,孙中山和革命党也曾用此书推动革命,我们常说,知人论世明夷待访录这本书横空出世,自然有它的道理,这就与黄宗羲所处的独特时代有关了,黄宗羲是浙江余姚人世称梨洲先生,他生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去世,去世的时候呢,已经是85岁高龄,从1610年到1695年,他的一生几乎贯穿了整个17世纪。这个17世纪是一个剧烈变动的时代,黄宗羲一生经历了明末党争、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等重要历史节点,他性格刚烈,前半生始终为国难奔走,清军入关之后,他一直率军抗清,直到确认复明无望,他才回乡著书立说,一生没有当过清王朝的官,退居田园之后呢,黄宗羲著书近两千万字,涉猎广泛,堪称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到了晚年,黄宗羲对弟子说,我死之后,不要给我置办棺材,我身遭国变,不求不朽,只求速朽啊,那一代的知识分子觉得国家在自己手里,王乐内心非常痛苦,黄宗羲写作明夷待访录,就是对明代的政治制度,甚至整个传统帝制时代的政治思路作出全面反思。希望由此呢回复上古中国的理想社会,当时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另一位顾炎武在看了这本书之后呢,对黄宗羲佩服至极,她喟然而叹说,这本书啊,他读之再三才明白,原来天下并非无人要整理凋敝的政治局面,重新回到夏商周三代的理想状态,还是有希望的。那么,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让顾炎武如此兴奋呢,这就要提到这本书的观点了,明夷待访录在学理上否定君主专制,还提出了一个新的制度构想,一种近似于二权分立的现代政治思想,这在当时不可不说是惊世骇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先来看一看这本书的标题啊,所谓明夷光明的明,匪夷所思的一明一,这两个字出自周易的第36卦,一的意思是伤害,明一就是说,光明受到了损害,明夷卦的卦辞说明一粒坚贞,这是说君子即便处在艰难

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研究

应用心理学Chinese Journal of 2000年第6卷第2期,8-13Applied Psycholog y 2000,Vol.6,No.2,8-13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研究 郭德俊1 黄敏儿1 马庆霞2 (1.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北京100089;2.北京市东城教育学院,北京100009) 摘 要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我国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及其基本 特征。174名科技人员回答了成就目标、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创造动机和创 造力问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人员有较高的创造力和创造动机水平,在动 机中内部动机水平最高。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上,内部动机对创造力的直接 与间接影响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负面影响没有达到显著 水平,任务目标对创造力无影响,自我目标对创造力的积极影响未达到显著水 平。 关键词 科技人员 创造动机 创造力 内部动机 成就目标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020(2000)02-0008-06 1 前 言 Guilford[7](1950)提出:“从狭义上讲,创造力是指最能代表创造人特征的各种能力……而具有种种必备能力的个体,实际上能否产生具有创造性质的结果,还取决于他的动机和气质特性。”T orrance[1](1958)和Am abile[2] (1983)也认为创造动机是创造力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创造成就的取得不仅仅需要创造能力、创造技巧,而且离不开创造动机的推动。科学技术人员的创造动机是作出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动力机制。本文试图对科技人员创造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及其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 1.1 内部动机与创造力 在动机与创造力关系的许多研究中发现,内部动机与创造关系最密切,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个体的创造力。 Rogers[12](1954)认为,在创造活动中自我独立于外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Koestler[8] (1962)认为,高的创造力只有在没有压力和控制的环境下才能产生。Crutchfield[4](1962)认为,压力会引发一种与创造过程不一致的动机,使个体产生一种自我卷入(eg o-involved)的动机,在自我卷入动机的驱动下,工作只是达到某个有工具意义的目标,例如为了被群体接受或得到奖励。动机的社会心理学理论[5]认为,如果人们把活动作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作为达到一些外部目的的方法,人们的动机会由内部激发。如果个体由于外部的任何社会因素,如提供奖励、执行命令或者评价的压力等而进行活动,个体的动机则由外部激发。A mabile[2] (1983)把创造力描述为任务动机、与领域有关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与创造力有关的技能的汇合。在一系列研究中,她发现内部动机有助于创造力。来自于儿童和成人的研究[13]表明外部动机对创造力有消极影响。 1.2 创造动机与创造力 T orrance[1](1958)所提出的创造力结构把创造动机放到与创造能力、创造技巧同等重要的位置。T orrance[1](1958)提出,创造动机是使创造能力从潜在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的动力,并且编制了《创造动机调查表》。他做的一些研

论创造动机的激发

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0年 哲学研究 论创造动机的激发 王炳德 创造动机是个体激发和维持创造行为的内在动力。创造动机是人类诸多动机中的一种动机,由于它是人类独有的,又具有深刻的社会性,所以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 但是就世界范围来说,对创造动机的研究却十分薄弱,在我国几乎还是空白。然而创造动机无论对于人的自身发展,还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其意义都是十分重大的,特别是在我们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大力提倡创新意识的今天,深入探讨创造动机有着特殊的理论价值。 一、创造动机的激发机制 要探讨创造动机的激发机制,首先就要探讨人类动机的激发机制,因为创造动机只是人类动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关于动机理论,西方先后提出过本能论、驱力论、诱因论、需要论以及各种现代认知动机理论,我国学者也构造了/动机模式0。尽管上述理论和模式都有其合理的因素,但终不能令人满意。笔者在吸收以往理论精华的基础上,试图提供一种新的动机模式,以求教于心理学界同仁。 我们假设在个体的心理结构中,有一个元动机系统,这个元动机系统既是与生俱来的,具有先天倾向性结构,又是在广泛的社会经历、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的个体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它有点类似于皮亚杰的/图式0。 元动机系统不等同于动机,在没有刺激的条件上,它只是一个静态的系统,在遇到刺激的条件下,它会活跃起来,但它本身并不能激发人类的行为。元动机系统的功能就在于根据刺激的不同内容、不同强度,在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基础上产生动机。(见图1) 刺激元动机系统动机行为 图1人类动机激发示意图 由于刺激是多元的,那么在元动机系统中就会出现多种需要、意向、愿望、目标等,元动机系统将根据原有结构、刺激的内容和强度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从中综合出一种主导需要作为动机,而将其他的需要、愿望暂时压抑在系统中,随着原来主导需要的满足,元动机系统将提供新的主导需要作为动机。 那么创造动机是如何激发的呢?一般说来,不同的刺激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刺激的强度越大越有可能转化为动机;元动机系统的结构越是倾向于某种事物或特征,就越有可能将该方面的需要提升为动机。所以,创造动机的激发一方面要加强创造诱因的刺激,另一方面,则要对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明夷待访录》与黄宗羲的非君思想 专业:中国古代史 姓名:范黧 学号:M070494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使他颇为自负的一部书。 在书中,黄宗羲阐述了自己的治国方略和建国理想,总结了过去各朝,当然主要是明朝的经验教训,体现了超凡的政治气魄。 黄宗羲思想的来源,首先是对明王朝的失望,这在《明夷待访录》中也多次体现出来,当然还有对满清外族统治的不满;此外,黄宗羲的思想中有“工商皆本”的内容,这不能不说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工场手工业及商业发展在思想上的反映;最后,在明朝后期,西方的传教士、商人以及殖民者开始进入中国及周边地区,他们的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中国的士人。 《明夷待访录》分为21篇,分别是《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其中包括了政治体制、土地赋税制度、文化教育、官制、军事、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内容,基本包含了治理国家所需的方方面面。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称《明夷待访录》为“怪书”,主要原因是这部书中包含的强烈的反对君主专制的非君思想和民主思想。在那个君权至上,三纲五常统治人们思想的时代,非君思想的产生,不能不说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也可以称为中国的启蒙思想的萌芽。 黄宗羲是通过几个层次来阐述他的非君思想的。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原君》、《原臣》等篇中否定了“家天下”的个人专制制度。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传统的封建理论都认为国家、天下是君主的财产,是上天赐予君主的。中国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方的“朕即国家”都体现了这一点。在这种思想下,君主可以“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①(《原君》篇)这正是黄宗羲首先要否定的。 在书中,黄宗羲首先将“君王”与“天下”区别开来,从“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②(《原君》篇)这句可以看到,他所说的“君王”,就是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室家族,而“天下”,则存在于亿万百姓之中。 接下来,黄宗羲又从两个层次否定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第一个层次是论证君王与天下究竟孰主孰客的问题。他认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③(《原君》篇)我们知道,古人尚古,到了清代更是如此。但是,同是尚古,这中间也有区别。有些迂腐之士事事以古为准,教条盲从,拒绝变革;而另一些有识之士则是托“古”而抒发自己的理想,而着眼点却是现实和将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①《黄宗羲全集》第一册,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P/2 ②同上,P/3

论分享的动机

论分享的动机 一般情况下,人们与人分享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动机,不管他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除了少数人与人分享是完全出于利他的目的外,多数人的分享都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利己的成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人们的分享大致分为利己,在利己的同时能够利他以及利他等三种层次。 第一,出于利己的分享。这一种行为比较典型的就是分享自己获得某种物质财富的愉悦。 比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况,当一个人在买车的时候,经 常更看重车的外观与造型,这可以被理解为我要让所有人都分享我买到车的喜悦, 而事实上,这种分享可能完全为了满足购车者的虚荣心。试想,一个人买了一辆 外表的特靓性能一般但价格又很贵的车满大街的开,这完全可能是为了引起其他 人的注意,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会给其他人带来愉悦的享受(毕竟那车很靓),但 车主分享的目的却可能完全是享受那种引起别人注意和赞叹的快感。我们不能批 判这种行为,一方面因为利己是人类性格中固有的弱点;另一方面,这种分享确 实会给其他人带来快乐,因此这种分享是有积极意义的。 第二,在利己的同时能够利他的分享。很多人的分享都属于这一层次。比如说着名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很多人只知道,爱迪生的创造了电灯是全世界都分享到了光明, 很少有人知道,真正“迫使”爱迪生进行发明创造的,不完全是造福人类的动机, 而是利己(赚钱)的思想,如亚当斯密所说:“我们每天享受到的面包与酒,并 不是出于面包师与酿酒师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利己的想法。”这种说法也适合 分享,于是相似地我们得出这样一种结论:“我们现如今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舒 适与便捷,并不是出于发明者们无私的奉献,而是出于两个字:利己。专利不正 是因此而产生的吗?为了保障发明创造者的合法利益和权利,说白了就是赚钱。 爱迪生正是其最有代表性的受益者。虽然这种分享很大程度上处于利己的想法, 但是绝不能否认这种分享带给人类的巨大的物质与精神享受。 第三,完全利他的分享。交流变电机的发明者尼古拉特斯拉,在其一生所发明的1000多项成果中,很少被申请了专利,大部分,如无线电和交流变电机,都完全无偿 地献给了人类,让全世界得以无偿地享受他的发明,这种分享远比爱迪生来的高 尚。再比如说曾经的全球首富比尔盖茨,在其退休之时宣布将捐出其全部580 亿的家产用于资助贫困,在大部分人看来丢到了一切的比尔盖茨却收获了超越物 质财富的给别人带来幸福的愉悦。再比如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仅凭他 的“超级稻育种技术,若申请专利,就可以使他成为中国的首富,而他却放弃了 自己的专利,完全无私地下向全世界分享了了他的成果。这样的人真正达到了分 享的最高境界,即无私。 与人分享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有的一种行为方式,不能够与人分享的人是孤独的。因此不管你分享的动机是利己还是利他,只要能够产生积极的意义的,都是值得提倡的。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教育思想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 教育思想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教育思想 作者:高晶2008-12-1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学者尊称他为梨洲先生。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生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卒于清朝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历经五朝。黄宗羲是阳明心学的继承人,浙东学派的代表,在清代学术思想史上占重要地位,于王夫之、顾炎武合称“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与孙奇逢、李颙并称为“清初三大儒”。他一生着作甚丰,总计112种,约有1300卷,2000万字。现流传下来的计有55种,1077卷,对清初学术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作品经整理,主要集中于《梨洲遗着汇刊》、《黄梨洲文集》和《黄宗羲全集》。 在经历了明代从腐朽走到灭亡的历史后,黄宗羲深刻反思,他以犀利的笔锋,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政体各个方面产生的弊端,于康熙二年(1663年),完成了他的惊世名篇《明夷待访录》。顾炎武给予其高度的评价,他说:“大着《明夷待访录》读之再三,于是知天下之未尝无人,百王之弊可以复起,而三代之盛可以徐还。”《明夷待访录》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13个部分,共21篇。它从政治、法律、教育、选官等各个方面批判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阐发自己的见解,提出改变各种弊政的措施。 其中有三篇是谈及教育的,包括《学校》、《取士上》、《取士下》。除此之外,在他的着作《留别海昌同学序》《广师说》《续师说》中,也阐述了他在教育方面的见解。另外,黄宗羲一生大量时间从事教育实践,他从17岁起就开始教育两个弟弟。康熙七年(1668年)三月,在宁波创建证人书院,前后讲学8年,教书育人,培养出大量人才。康熙十五年(1676年)二月,黄宗羲还应邀到海宁主持讲席,历时5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年事已高的黄宗羲,仍“会讲于(余姚)姚江书院”。黄宗羲长时间从事讲学,成就学生众多,,他当之无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教育家。 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阐述的有关教育的思想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学校》中,黄宗羲针对学校所能起到的作用,指出,“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而朝廷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境界。这就是说学校不仅仅是养士的教育场所,而且应该参予议论国家的大事,提出建议,影响朝廷的决断。天下的是非,国家的政事,不能只有皇帝一人决定,而要吸取学校的意见。 其次,黄宗羲强调学官应该起到对地方官吏和政事监督的作用。他指出:“郡县公议,请名儒主之。自布衣以至宰相之谢事者,皆可当其任,不拘己任未任。”“郡县朔望,大会一邑之缙绅士子。学官讲学,郡县官就弟子列,北面再拜。师弟子各以疑义相质难。其以薄书、期会不至者罚之。郡县官政事缺失,小则纠绳,大则伐鼓号于众。其或僻郡下县,学官不能骤得名儒,而郡县官之学行过之者,则朔望之会,郡县官南面讲学可也。”所谓“公议”也就是近于舆论监督的作用, 政府的各级官吏必须像学生一样受学官的教导,接受学官的监督,所以学校除了通过传递学术文化以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之外,还应充当监督地方政治的作用。 另外,在《明夷待访录·学校》中,黄宗羲还提到学校应该具有管理地方风俗事务的职能。“民间吉凶,一依朱子《家礼》行事。庶民未必通谙,其丧服之制度,木主之尺寸,衣冠之式,宫室之制,在市肆工艺者,学官定而付之;离城聚落,蒙师相其礼以革习俗。”“凡一邑之名迹及先贤陵墓祠宇,其修饰表章,皆学官之事。”礼俗在中国向来是涉及民生的大事要事,黄宗羲认为学官应当引而领之,体现他重视学校,看重士人在百姓生活中的指导作用。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民主思

《明夷待访录》的民主思想 内容摘耍:黄宗羲是我国封建社会末期民主思想启蒙的重要人物,他的启蒙思想主要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中,这部书的后世影响非常巨大。黄宗羲在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剖析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著名思想和“人各得自私,人各得自利”的口号,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黄宗羲还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用“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学校议政”,限制君权,废除科举,工商皆本等。 关键词:封建专制民主思想启蒙学术思想政治 《明夷待访录》是黄宗羲唯一的政治专著,是他结合自己几十年斗争实践的研究成果,全书分为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建都、方镇、田制、兵制、财计、胥吏、奄宦等十三个部分。《明夷待访录》“明夷”一词取自《周易》“明夷卦”,是由晦而明之意,黄宗羲认为自己的学说能把国家由黑暗引向光明。在这本书中,黄宗羲深刻地批判了君主专制和封建法统的罪恶,探讨了社会治乱的根源,大胆设想了民主政治的蓝图。 1、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揭露和批判 自封建社会产生之时起,专制作为伴生物就深深地扎根于封建制度的土壤中。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废封建立郡县为专制制度开了先河。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专制统治也愈来愈发展。黄宗羲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揭露和批判。 ----黄宗羲揭露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内在矛盾,明确提出合理的君、臣、民关系。 道学家把封建君主美化为“居天下之至中”,“有天下之纯德”,足以为“至极之标准”的“圣王”(朱熹《皇极辩》)。黄宗羲则纵观历史,力陈君主专制主义的危害,公开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为什么长期以来,“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明夷待访录》?《原君》,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呢?黄宗羲说: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丁?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原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原君》文言文原文阅读答案翻译注释 作品原文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之人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1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2,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

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3,乃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4,非导源于小儒乎!虽然,使后之为君者,果能保此产业,传之无穷,亦无怪乎其私之也。既以产业视之,人之欲得产业,谁不如我?摄缄縢,固扃鐍,一人之智力,不能胜天下欲得之者之众,远者数世,近者及身,其血肉之崩溃在其子孙矣。昔人愿世世无生帝王家5,而毅宗之语公主,亦曰:“若何为生我家6!”痛哉斯言!回思创业时,其欲得天下之心,有不废然摧沮者乎!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也;不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然君之职分难明,以俄顷淫乐不易无穷之悲,虽愚者亦明之矣。词句注释1、许由、务光:传说中的高士。唐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认为是对自己的侮辱,就隐居箕山中。商汤让天下于务光,务光负石投水而死。2、“汉高”句:《史记·高祖本纪》载汉高祖刘邦

创作动机论

创作动机论 任何一部作品都是作家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开始创作的.而这种动力则被文学评论家称之为创作动机. 创作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在作家心里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由于外部刺激的触动,于是产生了带有极强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它基于人的高层次需要即审美需要产生的,激发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并把创作主体的情感活动、想象活动、意象活动、言语活动等引向特定的艺术对象,进而把特定的艺术对象熔铸成艺术形象的心理原动力。 创作动机是复杂的,每个人的创作动机都不尽相同。 加斯顿。迈伦就说过“我写作仅仅为了提高文化修养,通过这条写作的路获得文学的语汇。” 君特尔。格拉斯说“我从事写作,因为我不能做其他事情” 蔡智恒进行网络文学创作的主导动机就是位自己单调苍白的生活留一丝缤纷的色彩,同时也想通过网络创作事先性格上的另一个自我。 歌德创作《少年维特的烦恼》则是由于急着忏悔,想把自己从“暴风雨是的心境中拯救出来”的动机极为强烈。 作家进行创作,其创作动机大致由以下几点原因产生: (一)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的积累写作动机是客观事物、社会生活在作者心理上产生的反映和影响,即作者在客观事物、社会生活的触发和刺激下启动构思,这是启动构思的物质基础和必然性。 (二)生命意志的需求李贽说:凡为文者“其胸中有如许无壮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1(三)情感情绪的积累《诗大序》说诗“发乎情,至乎礼。”这就是说,当人被外界事物所深深感动,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这时大脑记忆的表象便顿时浮上心头,形成一种极其敏锐、活跃的创作心境,推动着作家进入创作过程,对作品加以构思和布局。在这个过程中,感情的火种使作者张开想象的翅膀,迸发灵感,使创作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作者的情绪和情感积累是产生写作动机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物都没有爱憎、好恶等情感评判,那么外界的刺激就不会在他的内心产生反映,也就不可能有写作欲望的出(四)客观事物的触发作者有了生活和情感的积累,只是为动机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条件只有在某一特定的事物刺激下才会突然找到喷发的突破口。客观外物之所以能够成为启动构思的契机,就在于它们与主体内在世界的呼应,看似偶然的触发,在创造主体心灵中却有着积蓄已久、不得不发的必然性。 依据文学创作的复杂性,我们可以把创作动机分为三大类:表层动机、深层动机、临近动机。 表层动机是最初诱发作家对文学创作产生兴趣并将作家引入特定的艺术对象的一种动力。表层动机包括兴趣动机、谋生动机、显示文学才能的动机以及自我实现的动机。 就像杨志军写《藏獒》,他的表层动机应该主要是依据兴趣动机吧。正是由于对藏獒的这份浓厚的感情,作者开始了他的创作。

动机的归因理论

动机的归因理论 归因研究虽然一直相当活跃,但归因理论真正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并不很早,这种影响始于韦纳。20世纪70年代初,韦纳尝试用归因解释成就动机,从而创造性地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至今仍颇有影响力的动机归因理论。 在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中,他首先确定了成就情境中成败归因的最显著的原因知觉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同一种活动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情境中的原因知觉更是千差万别,为了寻找众多的原因知觉内在的共同特性,韦纳通过逻辑和经验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法、多因素分析法、多元方差分析)确定了原因的三个维度:(1)原因源,原因源是指原因是行动者自身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的原因,如考题难度是外部原因,能力是内部原因;(2)可控性,可控性是指原因能否受行动者主观意志的控制,如努力的可控性较高,能力、运气的可控性较低;(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原因是否随时间而改变,如运气很不稳定,而能力较为稳定。韦纳进而提出了归因的三维结构模式:原因源×可控性×稳定性。他认为对任何一种原因知觉都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表3-1列出了他对于学业成就归因中一些常见的原因知觉的原因维度的分析。 表3-1常见原因知觉的维度分析 (资料来源:P.R.Pintrich & D.H.Schunk,1996) 可以说,韦纳对于原因维度的确定是他对于归因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韦纳对于归因研究的另一重要贡献是,他使我们对于归因的关注不再仅仅局限于归因本身,而开始探索归因对于后继行为的影响。韦纳认为,归因不是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行为后果与后继行为之间的中介认知过程,对行为后果所作的归因会影响到对下次结果的预期及情感反应,而预期及情感反应又成为后继行为的动因。他曾提出了一个简明的动机归因模式,来表达存在于归因、情感、行为预期与行为之间的这种动力关系: 图3-1韦纳的简明动机归因模式图

黄宗羲教育理念的历史解读——《明夷待访录》读书札记

黄宗羲教育理念的历史解读——《明夷待访录》读书札记 □ 罗 志 西风飒飒卷平沙,惊起斜阳万点鸦。 遥望竹篱烟断处,当年曾此看桃花。 ——黄宗羲《过塔子岭》 1694年,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降临人世;次年,即清康熙三十四年,南雷先生黄宗羲在家乡浙江余姚溘然长逝。西方的新纪元因一位文化伟人的诞生而迎来曙光,而古老的东方也在送走一位震古烁今却不容于世的思想明星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沉沦…… “初锢为党人,继指之为游侠,终厕于儒林”(黄炳垕:《黄梨洲先生年谱》),这句话是黄宗羲对自己一生的评价。在政治实践中,黄梨洲是著名的士林领袖、反清志士,作为思想巨匠,他奉献给后人的是他的著作中闪耀着的、超越时代的民主思想。黄宗羲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对近现代中国启蒙思想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当代学者张岱年将黄宗羲誉为“时代的先觉”,便不足为奇了。 黄宗羲的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几部著作中,其中最主要的一部就是《明夷待访录》,这本书在明末清初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侯外庐先生将《明夷待访录》誉为“中国17世纪的人权宣言”,而黄宣民则称之为明清之际中国“早期启蒙学派的思想纲领”。 本文尝试着对《明夷待访录》所反映的黄宗羲教育理念进行历史解读,用一篇读书札记来叙述笔者对《明夷待访录》的一点理解和诠释。 一、由社会历史背景来看《明夷待访录》的时代精神 分析历史人物的思想活动,需要以点带面,由一个突破点深入要比面面俱到更有价值。一般而言,通过社会史的角度,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分析杰出人物的思想活动,我们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的心路历程和思想脉络。 《明夷待访录》并非是从一个天才的头脑中孤立产生的偶然产物,…而是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明清鼎革的社会现实和新思想的萌发对于黄宗羲思想的形成和演进起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作用。 对于明代晚期的社会变迁,《剑桥中国明代史》叙述说:“(万历帝时期)可谓是明朝最富庶的阶段,但也是国家变化最剧烈的时期。在内政上,早期虽有张居正的努力革新,却在其死后后继无人的情况下,一切新政烟消云散,此后国家陷入一片党争之中,社会亦动乱不已,边境也受到强敌的环伺,明王朝于是陷入危机中。这些危机随着泰昌、天启两帝时期而加剧,最后明朝便伴着满族入侵,于崇祯帝时交出了政权。” 在晚明政治、经济形势日渐变化的同时,思想群体中间也产生、分化出一些“异端”思想家,例如处处离经叛道、对传统思想和虚伪礼教猛烈抨击的李贽,重事功、倡扬百姓日用、安身立命即为“道”的王艮等等。可以说,这一时期新思想的萌发是晚明社会文化繁荣,并向世俗化、市民化方面延伸的重要产物。而作为明末清初思想界领军人物的黄宗羲,自然也成为这一历史转变时期的杰出代表。 清朝统治者对于汉民族的民族压迫政策很严酷,对于知识分子的文化专制政策更甚于前代。而在明清鼎革这样的缝隙之中,一批“隐逸之士”迎着簌簌秋风,抱着与当权者不妥协、不合 ·思想文化· 25

《明夷待访录》导读材料

35、《明夷待访录》导读材料 一、著者与内容 黄宗羲(1610—1695年),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他父亲黄尊素,是有名的“东林党人”。黄宗羲14岁时考中秀才,就到北京和父亲住在一起。1645年,当清兵大举南下时,黄宗羲愤而毁家纾难,和浙东人民团结在一起,展开轰轰烈烈的抗清运动。他组织起一支抗清的“世忠营”,有3000多人。后来他又联合了太湖一带的豪杰,抗拒清兵达半年之久。当他扼守的四明山寨被攻破后,宗羲渡海到舟山,和张煌言等继续搞复国活动。1664年,张煌言殉难后,宗羲遂改名换姓回到故乡,聚众讲学,著书立说。黄氏的民权思想,一直影响到辛亥革命时期的孙中山、邹容和陈天华等爱国志士。黄宗羲学识广博,研究过天文、地理、算学、音乐、历史和哲学等。他留下了许多著作,有《南雷文定》、《南雷诗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在他54岁时,写下了划时代的反帝制的光辉著作——《明夷待访录》。《明夷待访录》计有《原君》、《原臣》、《原法》、《置相》、《学校》、《取士上》、《取士下》、《建都》、《方镇》、《田制一》、《田制二》、《田制三》、《兵制一》、《兵制二》、《兵制三》、《财计一》、《财计二》、《财计三》、《胥吏》、《奄宦上》、《奄宦下》,共21篇。 二、特色与简评 明末清初,有位大思想家宣布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主张“无

君”。他就是近代思想的启蒙者、爱国者黄宗羲。他的代表作《明夷待访录》,比卢骚的《民约论》还要早100年光景,有人称它为“人权宣言”。黄宗羲同时代的思想家顾炎武说:“读了这部书,可以知道过去历史上所有帝王制度的弊端。”《明夷待访录》反对君主专则,主张民权,对清末的维新变法运动影响很大。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一文中说过:“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 黄氏在《原君》篇中,无情地揭露了封建帝王的罪恶,指出帝王是唯一的害民之贼。他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这些话在300年前,是没有人敢说的,黄宗羲却大声疾呼:皇帝是“天下之大害者”、“敲剥者”。因此有人称赞《明夷待访录》是“人权宣言”。 他对封建专制进行猛烈的批评,说它是公私不分,权利义务不平,没有公法可言。因此他反对“一家之法”,主张“天下之法”,“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原法》)。他为了求得人权平等,主张非废除秦汉以来的“非法之法”不可;要求得天下太平,非废除专制的君本制度,而改为民本制度不可。

动机与创造力 第五讲

动机与创造力第五讲 动机概述 动机: ?是人类行为的一种基本特征. ?是行为的动力,它引发人们的活动,并推动和 引导人们朝着特定的目标努力坚持下去。 需要-动机-行为 ?图书馆学习-饥饿(无法集中精力)-觅食- 未果-回住处泡面-吃饱后继续学习 ?内源性动机和外源性动机 内源性动机 ?在内部需要产生的驱动力的驱使下所产生的 动机。 ?其目的只是为了活动本身所带来的愉快的体 验。 外源性动机 ?在外部诱因驱使下所产生的动机。 ?其目的是为了得到酬劳、分数、奖赏、尽义务 等。 动机与创造力 ?什么样的动机驱动着创造性活动? ?小说家欧文报告说,他在写小说的时候,每天 写作12个小时,甚至还有几天熬通宵。当人 们问他究竟是什么因素驱使他在已经拥有广 泛读者群、名望斐然、收入可观之后工作还 如此卖命时,他时这样回答的:“因为热爱,我对于写作如此卖力的真正原因是,写作对 于我来说并不是工作。” 精神动力学研究(1) ?创造性行为是一种减缓张力的途径。而这种张 力来源于其他的不被人接受的需要。 ?弗洛伊德断言,成年人可以将多余的性欲能量 升华或转移到社会更容易接受的方向上,其 中包括创造力的表达。?其他理论家提出,创造力可能被某种为求弥补 无意识的攻击性或破坏性冲动的需要所驱 动。 精神动力学研究(2) ?创造力是实现更积极、更高层次需要的一种手 段。 ?戈多认为创造力可以被健康的需求所驱使,去 支配周围的环境——效能性动机 ?对高创造力女性的25年的追踪研究中,这种 因支配或掌握的需要而产生的驱动力再次得到了证实。 ?源于三种基本心理要素: 自我理解 个人秩序及控制 情感调节 人本主义学派的观点 ?驱动创造力的是个体从事创造性活动而产生 的愉悦感、满足感。 ?因此,如果外界压力损害了一个人从事活动时 与生俱来的愉悦感,其创造力将被这些外在压力所抑制。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的作用 ?Amabile提出了关于动机如何影响创造力的双 歧假设 ?内部动机对创造力有利,外部动机对创造力有 害。 ?内部动机:从事该活动的动机主要针对活动本 身,其标志是个人关注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并从中产生愉悦感 ?外部动机:从事该活动的动机主要是为了达到 独立于该活动以外的某种目的,如获得预期的奖赏、在竞争中获胜、满足某种需要等; 其特征是关注外部的奖赏、外界的赞誉和工作的外部导向。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材料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汉高祖B.明太祖 C.宋高宗D.唐太宗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明朝时明太祖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以后成为定制。 2.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多达1 660件。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朱棣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B.设立丞相 C.设立内阁D.设立军机处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由于事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为此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 3.《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句话指的是() A.明朝的内阁就是丞相 B.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C.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D.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解析:选C。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帮助皇帝处理政事,“偃然汉、唐宰辅”,但明朝内阁无决策权,不同于宰相。因此,只能是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4.赵翼《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体现的“军机处”的特点是() A.行政效率高B.机构健全 C.人员复杂D.制约皇权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始密且速矣”可知体现的是军机处行政效率高的特点。 5.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图二反映的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与图二相比,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剧,为解决这一矛盾,明初皇帝对中央行政部门作了哪些改革? (3)图四中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哪位皇帝在位时期?其主要职能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答案:(1)皇权高度集中。 (2)变化:皇权进一步加强。 解决措施:废除丞相,由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政事,并且明确宣布成为定制。 (3)清朝雍正年间。跪奏笔录。 (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一、选择题 1.春联是日常生活中对书画艺术的实用。“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朱元璋始令春联用朱砂纸作底,用黑墨写字,并取名为“万年红”(“红”与“朱”义同)。朱元璋此举用意在于() A.强调“朱”姓的尊贵显赫 B.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C.营造红红火火的新年气氛 D.改革节日的风俗习惯 解析:选B。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红”与“朱”义同的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即祈盼“朱”姓政权的长治久安。 2.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据此,可以作出的合理推断是() A.明以前政府权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废除丞相后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C.明以前实行皇帝与丞相分权制度 D.丞相制度经过六百多年才被废除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明朝时朱元璋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体现了统“政府”于“王室”之下。A、C两项错误,与史实不符。D项错误,材料叙述的“其事”起于明而完成于清,是指废除丞相,所以统“政府”于“王室”之下,并非指丞相制度。 3.《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 ①明朝内阁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②明朝内阁的设置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地方势力被削弱③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④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内阁制度的理解。明朝内阁只是一个助理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其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阁臣的升降、职权的大小皆由皇帝决定,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而②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题意无关。 4.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人回答:“金榜题名者快活。”有的人说:“功成名就者快活。”朱元璋听了都不以为然,当听到一位叫万钢的大臣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地点点头,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对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的回答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原君》教学参考

《原君》教学参考 教学参考 0902 1256 《原君》教学参考 文化背景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后,封建社会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明清之际是一个社会大震荡的时代,在封建经济自身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中国两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先进的思想家开始意识到即将发生“天崩地解”(黄宗羲)的历史变化,认为古老的封建制度“已居不得不变之势”(顾炎武),于是自明亡后,一批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便怀着痛心疾首的悲愤,对封建政治思想掀起了一个反思和批判的高潮。 这一思潮有两个指向,一是指向宋明理学,尤其是王阳明一派,批判他们的空谈误国;一是对宋以来的政治体制进行思考,尤其是对皇帝“家天下”的专制体制进行猛烈的批判。在这方面,黄宗羲是一个典型代表。实际上在明朝未亡之前,东林党人就提出“以众论定国是”的政治主张,以“天下之公”对抗专制统治者的“一己之私”,要求言论自由,这可以说是明亡之后批判和反思思潮的一个先声。 作为明亡的亲身经历者,黄宗羲在一系列抗清活动失败后,从总结明亡教训的角度写成《明夷待访录》一书,对专制政体做了初步的反思,对封建帝王的专制独裁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同时,从民族兴衰存亡的角度,对未来社会所应具有的政治体制也做出了有益的思考。 首先,他从人的本性与国家起源的角度分析了君主的产生,指出君主的职责在于为天下人兴利、释害,君主与天下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然而后世之君却颠倒了他与天下的关系,视天下为自己的私产,把天下之利归于己,把天下之害归于老百姓,由此成为“天下之大害”。明确表达了废除君主专制的思想。 其次,他分析了臣子在国家统治中的地位,指出君臣之间也应当是平等的关系。他说:“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这就是说,君臣之间虽然有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但不是主仆关系,而是相互配合的关系,他们都必须服从于治理天下这一大事,因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在这个基础上,一个人出仕做官,也首先必须以治天下为事,是“为天下也,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这就对臣子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三章 创造的动机

第三章创造的动机 一、升华说 远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界对创造心理感到兴趣之前,弗洛伊德在1900年对艺术天才的人格已着手研究。他研究的范围不但包括个体的人格,而且包括民族的文化。 在另一方面,弗洛伊德学派长于应用心理分析法以发掘深藏在梦、神话以及其他符号性作品背后的意义。 弗洛伊德学派的主要方向,是在研究早期儿童性心理的发展与其对作品内容的关系。他们认为,有一部分所未满足的早期性欲会潜意识地以及象征性地在梦中或在想像性的作品出现。(一)弗洛伊德学派对创造心理的主要概念 1、弗洛伊德学派的人格结构原理 本我: 各种创造精力的源泉。以寻求快乐为目的,其本身是非理性的。主要动机是减轻紧张。减轻紧张的方法是在尽量减轻痛苦或将快乐扩大。 超我:代表社会兴趣,进而影响了创造的方向。 (1)自我理想 艺术家的自我理想反映在对各种创造人物的崇拜与模拟中。自我理想包括对完美的认同以及模拟所崇拜的创造人物的愿望。 (2)良心 良心,其最初是由母亲的超我而来,后来逐渐被完美感取代。与良心违背会产生紧张,也会引起罪恶感、焦虑感与紊乱。在创造的领域之中,由良心压力所产生的紧张会产生升华、复原与过度补偿作用。 现实的我: 检查外在的现实以及社会的需求。 自我是认知作用的大本营,供给心智使用所需的有意识的知觉、记忆、思想以及理由,以使资料组成为一种独特的产品。 将反社会的狂想升华以满足超我,自我应能巧饰生物我的狂想,而使原来为社会所不接受的欲望换一个形态出现。 2、性心理的升华 升华作用: 当性欲不能直接发泄时,欲力就必须另寻为社会所接受的出路,这种欲力方向的转移就叫做升华作用。 弗洛伊德相信世界上最有用而最有价值的创造品都是欲力的升华。 弗洛伊德指出,升华所需的欲力是从婴儿期的动欲区而来。通过升华作用,充沛的性欲就得以发泄而用到其他领域上去。 3、弗洛伊德的欲力原理 生的本能: 表现为个体生命的、发展的和爱欲的本能力量。它代表着潜伏在生命自身中的一种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的活力,它是人类一切文明创造、文学艺术创造的原动力。 死的本能: 是生命本能的另一极表现,它的终极目的就是从生命状态回复或倒退到先前的无机物状态。死的本能在生命形成的同时就存在于生物体中。 (二)性欲与攻击性的升华实验 实验(Adail and Shimkunas,1973) 被试:以35位来自各系的男性研究生为对象。 实验材料:实验者应用一种投射测验、兴趣测验、创造思考测验以及智力测验,分别测量性狂想、攻击性,创造力、兴趣以及一般常识。他们还用问卷以测量外在的攻击性行为。 实验假设:假如某种狂想很高,而相关的外在行为很低,这就表示该种狂想受到了压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