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病情说明指导书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概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us)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栓塞,引起肠系膜血供中断而导致肠壁营养、功能障碍,肠缺血性坏死。栓子多为心源性或血管源性,少数来自经胸腔内自右向左分流的静脉血栓,偶见于血源性的细菌栓子所致。

英文名称: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u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腹部

常见症状:腹痛、呕吐、腹泻、呼吸困难、休克

主要病因:心源性栓子、血管源性栓子、细菌栓子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清酶检查、X 线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磁共振血流成像、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手术探查

重要提醒:本病是一种极危重的急腹症,死亡率大多在80%以上。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发病特点

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病因

病因总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由于其他部位栓子形成后脱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栓子可为心源性、血管源性或细菌栓子。

基本病因:

1、心源性栓子引起本病的栓子主要来自于心血管,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房颤、心肌梗死的附壁血栓,心内膜炎和人工瓣膜上的赘生物。

2、血源性栓子常见的血管源性栓子来源为主动脉近端动脉硬化,动脉瘤产生的斑块自发脱落或导管操作时脱落的附壁血栓,少数栓子来自经胸腔内自右向左分流的静脉血栓。

3、细菌栓子偶见于血源性的细菌栓子所致,多见于脓肿或脓血症患者。

危险因素:

1、年龄老年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2、妊娠血液高凝状态是妊娠期妇女的常见现象,更容易出现血栓形成,引起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发生。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症状

症状总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由于其他部位栓子形成后脱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栓子可为心源性、血管源性或细菌栓子。

典型症状:

1、腹痛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腹痛症状,且症状常为突发。典型的腹痛多呈弥漫性的或位于脐周。起病早期,腹痛呈阵发性,中后期,多为持续性,可向

腰背部放射,疼痛常在进食后加重。

2、消化道症状大多数患者有较强烈的恶性呕吐,半数患者有腹泻。病程后期,有便血和呕吐血性物。

3、其他病情较重时,患者常有全身中毒症或休克症状。

伴随症状:暂无资料。

病情发展:暂无资料。

并发症:

1、节段性肠缺血坏死节段性肠缺血坏死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5%。

2、周围循环衰竭患者可因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引起的血管闭塞等原因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五、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检查

预计检查:仔细询问病史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行白细胞计数、血清酶检查、X 线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磁共振血流成像、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手术探查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病程早期,腹部软,仅有轻触痛,此与剧烈的腹痛症状不相符,但此时肠鸣音可亢进。后期常出现腹膜刺激征,腹部常可触及包块(肠襻),腹水征可阳性,腹腔穿刺液呈血性,此时肠鸣音多消失,同时伴有全身中毒征和休克征象。

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计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程早期患者即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后期常显著升高。

2、血清酶检查患者血清酶检查常可见淀粉酶升高,可大于正常值1倍;磷酸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常可显著升高,若同时伴白细胞明显升高和代谢性酸中毒者,更有参考价值。此外肠缺血时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以及谷草转氨酶也可升高。

影像学检查:

1、X 线腹部立卧位平片虽无特异性,但急腹症时可排除肠穿孔和肠梗阻引

起的腹痛。若正位片发现小肠和右侧结肠扩张充气,又自结肠中段起气体突然消失或减少,要高度怀疑本病。

2、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目前诊断本病最主要手段,可帮助判断患者栓子位置。典型的征象是,前后位片可见该动脉起始处3~8cm 范围内有内陷新月状征象,在其近端常可见空肠血管分支显影。

3、磁共振血流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性,不需用插管及对比造影剂的血管成像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较为明确地判断患者栓子位置。

4、超声检查二维超声仅能显示肠系膜上动脉近侧端部分,若栓子位于显示段在发病早期即可见异常回声,对于明确患者判断患者发病位置有一定帮助。

病理检查:暂无资料。

其他检查:

1、腹腔镜检查是本病的常用检查之一,可较为直观地明确患者病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由于血栓多位于结肠中动脉和第一、二空肠分支远侧,故检查时可见升结肠和除近端部分空肠以外的小肠缺血性改变。

2、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必要时可进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患者抽出血性、浆液性或脓性液体可帮助诊断。

3、手术探查对于症状超过12个小时的患者,可能需进行紧急手术探查,明确疾病对肠道部位血运的影响,判断有无缺血坏死。

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诊断

诊断原则:医生多根据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即可做出初步诊断,患者有无心脏病史和周围动脉栓塞史有助于明确诊断。本病初期诊断较为困难,多数时候需对患者进行开腹探查才能进行明确诊断并准确了解患者病情。本病与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及部分急腹症症状相似,需鉴别诊断。

诊断依据:暂无资料。

鉴别诊断:

1、急腹症的鉴别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卵巢囊肿蒂扭转、宫外孕、消化道溃疡穿孔、肠扭转、肠套叠等急腹症常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症状相似,且多起病急骤。医生多需影像学检查或开腹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2、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的鉴别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患者起病相对缓慢,病

程较长,医生多可通过血管造影等影像学手段较为容易地鉴别。

七、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

治疗原则:对于发生肠系膜栓塞的患者,医生多会立即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并尽快进行手术。还需使用各种抗血栓药物或血管扩张剂,部分药物可能需要长期坚持服用。

对因治疗:暂无资料。

对症治疗:本病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因此,必须对其处理,改善心功能,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以利解除动脉痉挛,改善肠管血供。

急性期治疗:暂无资料。

放化疗:暂无资料。

物理治疗:暂无资料。

心理治疗:暂无资料。

中医治疗:暂无资料。

其他治疗:暂无资料。

一般治疗:

1、吸氧。

2、禁食水,给予胃肠减压,行胃肠外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1、血管扩张剂常用药物有胰高血糖素、罂粟碱、妥拉苏林等,应用前列腺素1(PGE1)也可取得满意效果。血管扩张剂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轻症患者局部血运不足的情况。

2、抗凝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液凝固,控制患者病情,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等。

3、溶纤药物促进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力,使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活性的纤维蛋白溶酶,引起血栓内部崩解和血栓表面溶解,对于本病的治疗有较大帮助。常用的溶纤药物主要有尿激酶和链激酶。

4、其他别嘌呤醇、羟嘌呤醇和过氧化物歧化酶等,主要用于预防患者的再灌注损伤。

相关药品:胰高血糖素、罂粟碱、妥拉苏林、前列腺素、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尿激酶、链激酶、别嘌呤醇、羟嘌呤醇、过氧化物歧化酶手术治疗:本病患者确诊后多需进行手术治疗,治疗目的为尽早解除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狭窄,重建血运,避免肠坏死,提高生存率,手术方式分为开放式手术和介入手术两类:

1、开放式手术(1)取栓术:医生直接打开患者腹腔,在直视下将堵塞的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出栓子,解除阻塞。(2)血栓内膜剥除术:对于直接管腔存在明显缩窄的患者,可行血栓内膜剥除术将狭窄段血管内膜剥离,解除栓塞。(3)肠切除术:如肠管确已坏死,则需行肠切除术,予以胃肠外营养支持。(4)自体静脉补片移植:如累及肠管范围广,在取栓并取出远侧血凝块后不能确定肠管是否确已坏死(即使肠管充血紫绀也未必一定坏死)时,若上下段来血满意,可用自体静脉补片移植关闭动脉切口。(5)搭桥吻合术:累及肠管范围广,在取栓并取出远侧血凝块后不能确定肠管是否确已坏死时,若上段无血或来血很少。可用自体大隐静脉在腹主动脉或髂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间做搭桥吻合术。

2、介入手术(1)导管吸栓术:通过介入导管置入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处,吸除血栓,恢复局部血供。(2)置管溶栓术:通过介入方式将导管植入到肠系膜上动脉,然后通过导管泵入血栓溶解药物,如尿激酶或链激酶,使得血栓溶解。(3)支架植入术:将球囊送入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处扩张血管,然后置入支架解除血管阻塞。

治疗周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周期一般在1个月左右,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八、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预后

一般预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预后与患者的年龄、病情有无延误以及肠管缺血的范围有关。对于高度怀疑的患者迅速地诊断并进行手术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

危害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可出现剧烈腹痛,造成严重不适。如果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病情可迅速进展造成肠缺血坏死,甚至引起全身中毒及休克,

快速危及生命。

自愈性:本病不会自愈,应积极治疗,避免疾病进展。

治愈性:本病经药物、手术治疗,一般可实现治愈,恢复正常。

治愈率:本病死亡率较高,少数患者可经综合治疗手段痊愈。

根治性:轻症患者通常可达到根治。

转移性:暂无资料。

生存周期:暂无资料。

后遗症:暂无资料。

复发性:暂无资料。

九、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日常管理

日常总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由于其他部位栓子形成后脱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栓子可为心源性、血管源性或细菌栓子。

术后护理:

1、留置减压管者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注意管腔卫生。

2、患者可在病情稳定后适当活动,但应避免牵拉引流管。

3、遵医嘱学习正确的咳嗽方式,帮助分泌物排出,避免感染。

4、保持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清洁,遵医嘱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预防感染。如果手术切口附近出现红、肿、热、痛、脓液等炎症征象,应及时就医。

复诊须知:暂无资料。

特殊护理:暂无资料。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患者由于疾病重,多次收到病重通知,对疾病和手术缺乏正确的认识,可能心情紧张、畏惧,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2、护理要点(1)家属应当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及疏导,保持患者心情舒畅,使患者情绪稳定,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患者也应对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后配合的重要性进行了解,并对手术和预后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用药护理:

1、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不可私自停药,避免疾病进展。

2、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例如伤口渗血情况,静脉穿刺部位、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或血尿、黑便等。

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定时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积极的情绪有助于疾病恢复。

3、定期排便,避免便秘。

4、规律性锻炼,肥胖患者适当减重,但应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

病情监测:暂无资料。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2、忌食燥热、肥腻、煎炒等助热助湿的食物,忌食发物。

3、减少咖啡、浓茶等的饮用。

4、戒烟戒酒。

5、低盐饮食,减少食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腌制食物。

其他注意:注意少食多餐,饭后忌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需要注意日常饮食的调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宜吃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牛奶等。

2、宜多吃粗纤维食物,促进肠胃活动,避免便秘。

3、宜食用易消化、清淡饮食。

十、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预防

预防措施: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调整生活方式、改善运动及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有一定帮助。

1、清淡饮食,避免过度油腻的食物,减脂肪摄入。

2、定期锻炼,改善循环和内分泌。

3、戒烟戒酒。

4、对于明确有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者可适当使用药物改善血管功能,调节血脂。

5、存在心脏瓣膜病等可能造成血栓形成的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相关疫苗:无相关疫苗。

十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就医指南

就医指南:暂无资料。

家庭处理:暂无资料。

急诊120指征:

1、剧烈腹痛;

2、严重的恶心、呕吐、腹泻;

3、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脉搏细弱;

4、休克。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及时拨打电话急救处理。

门诊指征:暂无资料。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是否接受过其他处理?

4、是否怀孕?

5、您还有什么其他疾病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症状严重么?

2、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3、这些症状会致命么?

4、应该做什么检查?

5、需要进行手术么?

6、手术治愈之后会有后遗症么?

7、治愈之后会复发吗?

8、需要注意什么呢?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阻塞的介入治疗

介入取栓术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研究 李选欧阳强潇湘生 【摘要】目的:评价经皮肠系膜上动脉吸栓和/或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3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患者(房颤14例;左房黏液瘤2例;血栓形成15例;慢性缺血性肠病急性发作3例),行经皮动脉长鞘(Optimed公司)吸栓术和/或溶栓术。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的去除栓子,动脉开通。31例痊愈;2例行开腹探查;1例24小时后死亡。结论:经皮介入取栓术对于治疗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准确地判断病因是提高疗效,避免合并症的关键。 【关键词】栓子去除术,经皮的; 动脉,肠系膜上动脉; 闭塞 Interventional Embolectomy for 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LI Xuan, OUYANG Qiang, XIAO Xiang She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Shanghai Changzheng Hospital, Shanghai 200004,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percutaneous embolectomy for treament of 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Methods: 34cases (atrial fibrillation 14 cases; left atrium myxoma 2 cases;SMA thrombosis 15 cases and chronic mesenteric ischemia 3 cases) of acute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were treated with percutaneous emlolectomy using long sheath (Optimed, Germany) aspiration and/or thrombosis via the catheter in the SMA. Results: Successful recanalizations were observed in all of the 34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es. Of the 34 cases recovery 31 cases; laparotomy 2 case; died in 24 hours 1 cas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embolectomy using long sheath aspiration was a sample and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It is the key to make a correct pathogenesis diagnosis to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and avoid the severe complication. 【Key Words】Embolectomy, percutaneous; Artery, superior mesenteric; Occlusion 急性缺血性肠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由于诊断不及时死亡率高达70~90%[1]。自70年代以来血管造影及介入放射学的广泛应用使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2]。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或血栓形成是急性缺血性肠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依靠介入放射学的方法在行血管造影的同时取出栓子开通动脉,无疑会提高该病的治愈率。现将我们应用介入技术治疗3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和/或血栓形成的结果报导如下(其中有7例肠系膜动脉栓塞的病例已报导)。 材料与方法 1998年6月至2005年9月,34例急腹症患者经动脉造影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35~83岁。有风心房颤病史者14例,左房粘液瘤2例;血栓形成15例;慢性缺血性肠病急性发作3例。有1例患者术前无心脏病史,取出粘液样栓子后复查心脏超声诊断为左房粘液瘤。所有患者均以急性腹痛为主诉。自发病至动脉造影时间为4~12小时。有5例伴有轻度腹膜炎症状。 动脉造影方法:常规行正侧位主动脉造影,以除外肠系膜口部阻塞或肾动脉栓塞;再行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了解梗阻部位、范围。 取栓方法:将超滑导丝跨越梗阻段,以8F长动脉鞘(Optimed公司)更换造影导管;动脉鞘沿导丝跨越梗阻段,退出扩张管,20ml注射器抽负压,缓慢回抽动脉鞘 至有血液进入注射器;将注射器内血液推出,检查有无栓子;复查动脉造影,了解动脉开通情况。上述操作可反复进行,直至栓子完全取出。当栓子栓塞动脉分枝,动脉鞘难以到达时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的护理 定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由于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造成阻塞所引起的疾病。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约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的40%--50%.它具有起病急聚,病情凶险的特点,误诊率达90-95%,若延误治疗,病死率高达60-100%。 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腹泻、便血、腹膜炎体征及休克征象。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治疗 早期确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动脉,病情的演变速度与管腔闭塞程度和范围相关。 支持治疗:补足血容量,积极纠正存在的酸中毒,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及安置胃管等;镇痛可用罂粟碱30~60mg/小时输液泵向动脉内持续输入。 抗凝溶栓:主要为尿激酶和链激酶,可以在动脉造影时经导管注入栓塞部位(9小时以内进行,最好在6小时以内),也可以全身使用。 介入治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 (发病12h之内)。如果已出现腹膜炎症状,则要立即进行剖腹探查。 手术:取栓血管搭桥(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搭桥"手术)肠切除吻合或切除造瘘。 保守治疗疗效不显著,应早行手术探查。 方法有: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若术中发现肠曲已坏死,需做肠切除术。术后药物抗凝。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护理 1、病情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吸氧、皮肤颜色温湿度、出入量,观察患者腹部症状。 腹痛和腹胀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经过治疗后腹痛、腹胀的变化。 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症状,观察呕吐物的性状、颜色及量。 观察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情况,注意大便颜色、性状等。 体征:患者有无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是否消失。 辅助检查:腹腔穿刺抽出液是否为血性。 如患者出现腹痛、腹胀加重,伴频繁呕吐,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或肛门排出物呈血性,腹腔穿刺抽出血性液体,则提示肠管缺血坏死。 2、活动下肢活动,早期下床活动 3、引流管的护理 4、皮肤的护理 5、防止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记录24小时出入量 溶栓后护理: 1、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连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脉搏,心率,心律变化,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并应及时复查出凝血时间,警惕发生出血的可能,观察皮肤黏膜,牙龈有无出血。 2、注意观察腹部体征,腹痛渐减轻至消失,腹软,未在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肠鸣音渐恢复,如果患者出现腹痛,腹肌紧张,应考虑肠坏死所致腹膜炎,应立即行剖腹。 晚期出现肠坏死,腹膜炎体征。早期肠鸣音亢进,一旦肠坏死,肠鸣音减弱至消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病情说明指导书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概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us)是指各种栓子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发生栓塞,引起肠系膜血供中断而导致肠壁营养、功能障碍,肠缺血性坏死。栓子多为心源性或血管源性,少数来自经胸腔内自右向左分流的静脉血栓,偶见于血源性的细菌栓子所致。 英文名称: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al embolism,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us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暂无资料。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与遗传无关 发病部位:腹部 常见症状:腹痛、呕吐、腹泻、呼吸困难、休克 主要病因:心源性栓子、血管源性栓子、细菌栓子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白细胞计数、血清酶检查、X 线检查、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造影、磁共振血流成像、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灌洗、手术探查 重要提醒:本病是一种极危重的急腹症,死亡率大多在80%以上。 临床分类:暂无资料。 二、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发病特点

三、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病因 病因总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由于其他部位栓子形成后脱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栓子可为心源性、血管源性或细菌栓子。 基本病因: 1、心源性栓子引起本病的栓子主要来自于心血管,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房颤、心肌梗死的附壁血栓,心内膜炎和人工瓣膜上的赘生物。 2、血源性栓子常见的血管源性栓子来源为主动脉近端动脉硬化,动脉瘤产生的斑块自发脱落或导管操作时脱落的附壁血栓,少数栓子来自经胸腔内自右向左分流的静脉血栓。 3、细菌栓子偶见于血源性的细菌栓子所致,多见于脓肿或脓血症患者。 危险因素: 1、年龄老年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更容易发生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2、妊娠血液高凝状态是妊娠期妇女的常见现象,更容易出现血栓形成,引起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发生。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症状 症状总述: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多由于其他部位栓子形成后脱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栓子可为心源性、血管源性或细菌栓子。 典型症状: 1、腹痛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腹痛症状,且症状常为突发。典型的腹痛多呈弥漫性的或位于脐周。起病早期,腹痛呈阵发性,中后期,多为持续性,可向

肠系膜动脉栓塞是肠系膜上动脉突然被栓子完全阻塞所致的疾病

肠系膜动脉栓塞 肠系膜动脉栓塞是肠系膜上动脉突然被栓子完全阻塞所致的疾病,本病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在40~60岁之间,大多数病人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颤动或动脉硬化史。此种疾病临床少见,临床表现各有差别,诊断困难。若诊治不及时后果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时,栓子的来源有: ①心源性。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处的赘生物和左心耳、左心房附壁血栓的脱落;心肌梗塞后的壁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形成的血栓脱落; ③肺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栓子等。 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呈锐角相交,且分出较早,管腔较粗, 栓子一旦堵塞动脉、且无侧枝循环提供血供时,其远端分支就发生痉 脱落。继而肠壁血液淤滞,充血、水肿,血浆渗至肠壁,肠壁呈出血性梗死。大量血性液体(包括晶体和胶体)渗出至肠腔和腹腔,循环血容量锐减。肠管缺血缺氧后的代谢产物和肠腔内的细菌、毒素被吸收,造成低血容量、感染中毒性休克,病情急转直下。

如栓塞发生在肠系膜上动脉入口处,可引起Treitz韧带以下全部小肠和右半结肠的缺血坏死。较常见的栓塞部位在结肠中动脉入口处以 脉,则该段肠曲也会发生坏死。 失,出现血运性肠梗阻。 本病男性较女性多见。年龄在40~60岁之间,大多数病人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房纤颤或动脉硬化史。 在多数病人发病急骤,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剧烈绞痛,伴有频繁呕吐。初起时腹软,压痛不明显,肠鸣音存在,与腹痛程度不相称。往往当病人呕吐血性水样物或排出暗红色血便而腹痛有所减轻时,却出现腹 时,才想到本病的可能性,为时已晚。后期则出现腹胀、脉速无力、 1.50岁以上,有心脏、血管病史者,突然出现急性腹痛,呕吐、腹泻、血便应考虑本病。 现。

动脉栓塞术后护理常规

动脉栓塞术后护理常规 一、疾病概念 动脉栓塞是指血块或进入血管内的异物成为栓子,随着血流停顿在口径相似的动脉内,造成血流障碍。动脉栓塞主要由血栓造成,此外,肿瘤、空气、脂肪等异物也可能成为栓子。 二、病因病理 发病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和高密度脂蛋白低下等,是易患因素。 发病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①内膜损伤及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生长因子释放,导致内膜增厚及细胞外基质和脂质积聚。 ②动脉壁脂代谢紊乱,脂质浸润并在动脉壁积聚: ③血流冲击在动脉分叉部位造成的剪切力,或某些特殊的解剖部位(如股动脉的内收肌管裂口处),造成的慢性机械性损伤。主要病理表现为内膜出现粥样硬化斑块,中膜变性或钙化,腔内有继发血桂形成,最终使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闭塞病变大致可分为:主-髂型、股-腘型、以及累及主-髂动脉及其远侧动脉的多节段型。患肢发生缺血性病变,严重时可引起肢端坏死。 三、临床表现 栓塞常在下肢的动脉分叉处。其典型表现可概括为5“P”,即疼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和麻痹。具体的临床表现取决于栓子的大小及栓塞部位和平面。大者可引起双下肢严重缺血、坏死,临床症状较重。小的甚至可无症状。 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是由栓塞部位动脉痉挛和近端动脉内压升高引起的疼痛。开始疼痛位于动脉的栓塞处。以后疼痛平面略下移并波及栓塞平面以下的整个肢体。栓塞部位以下的动脉搏动消失,患肢皮肤苍白,后又变为花斑状。患肢皮肤温度降低,触诊可感知变温带,并可根据变温带来估计动脉栓塞的部位。由于周围神经缺血,在栓塞的远端肢体呈袜套形的感觉丧失区,在近端有感觉过敏区,感觉减退的平面一般低于栓塞平面。在栓塞一定时间后,患肢可出现麻痹,表现为手或足下垂,提示已发生坏死。 四、诊断鉴别 鉴于本症为全身性疾病,所有病人均需作详细检查: ①一般检查:血脂测定、心电图、心功能检查等。 ②无创伤性血管检查:超声多普勒血流检查及节段动脉压测定、电阻抗容积描记或光电容积描记等,了解患肢的血流状况。超声多普勒显像仪可以显示血管腔形态及血流状况。 ③X线摄片:有时可见病变动脉段有不规则钙化,患肢远侧段有骨质疏松等退行性变化。 ④动脉造影:能准确显示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侧支和闭塞远侧动脉主干的情况,对选择手术方法有重要意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都能达到诊断和指导治疗的目的。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症状相似,需作鉴别诊断;此外,还应与大动脉炎等相鉴别。 五、处理原则 对本症的易患因素加以控制和处理,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症状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主要目的为降低血脂和血压,解除血液高凝状态,促使侧支循环形成。处理方法有:肥

小肠结肠疾病

小肠结肠疾病 1.肠梗阻 2.肠系膜血管疾病 3.炎性肠病 4.肠憩室病 5.结肠癌 6.肠息肉和肠息肉病 7.小肠肿瘤 8.肠扭转

调整后的讲课顺序 1.肠梗阻 2.肠扭转 3.肠系膜血管疾病 4.结肠癌 5.小肠肿瘤 6.炎性肠病 7.肠息肉和肠息肉病 8.肠憩室病 肠梗阻 【大纲】 (1)病因与分类 (2)病理生理变化 (3)临床表现和诊断 (4)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的鉴别

(5)机械性和麻痹性肠梗阻的鉴别(6)高位与低位肠梗阻的鉴别(7)治疗 (一)病因与分类(5) 分类依据具体分类 1.原因(1)机械性(器质性) 1)肠壁病变:最常见,如肿瘤、炎性狭窄等。 2)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扭转、肠套叠等。 3)肠腔堵塞:如寄生虫、粪块、异物等。 (2)动力性(肠壁肌肉运动 功能失调所致) 麻痹性:如腹部手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等所致 痉挛性 (3)血运性 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使肠壁血运障碍,继而导致 肠绞窄坏死致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 机械性肠梗阻——(1)肠壁病变:最常见如肿瘤、炎性狭窄。

(2)肠管受压:如粘连带压迫、肠扭转、肠套叠。肠套叠

(3)肠腔堵塞:寄生虫、粪块、异物。分类依据具体分类 2.肠壁血循环情况单纯性:无肠管血运障碍。 绞窄性:伴有肠壁血运障碍,甚至肠管缺血坏死。 分类依据具体分类 3.梗阻部位高位:空肠上段。 低位:回肠末端和结肠。 4.梗阻程度完全性:肠腔完全不通。 ·闭袢性肠梗阻: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最易发生肠壁坏死和穿孔;不完全性:肠腔部分不能通过。 5.发展过程快慢急性(多见) 慢性,多为低位结肠梗阻。

肠系膜A栓塞

发病机制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如心肌梗死后的壁栓,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瓣膜赘生物,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处的赘生物和左心耳、左心房附壁血栓的脱落以及人工瓣膜置换术后形成的血栓脱落等;也有来源于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附壁血栓或粥样斑块的脱落和脓肿或脓毒血症的细菌栓子等。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发生也与肠系膜上动脉的解剖结构有关。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分出,其分出角度很小。分出后的走行几乎与腹主动脉平行,与血流的主流方向一致,加之管腔较粗,脱落的栓子易于进入,在血管狭窄处或分叉处导致血管栓塞。栓塞多见于结肠中动脉发出部或其下方3 ~10cm范围内。 临床表现 多发群体 本病男性多于女性,40~60岁之间多发。多数病人有可形成动脉栓子的心脏病史,如心肌梗死后形成心肌室壁瘤、房性心律失常、风湿性瓣膜疾病、主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1 /3以上的病人伴有肢体或脑血管栓塞史。 疾病症状 本病发病急骤,突发剧烈腹痛,伴有频繁呕吐。初期时腹痛症状和体征不相符,腹痛剧烈而腹部体征轻微。当病人出现呕吐血性水样物或排出暗红色血便时,腹痛症状反而减轻,但却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象,肠鸣音弱转之消失。叩诊检查有移动性浊音时,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渗出液,此时提示肠管已发生梗死。随病程进展病人可出现腹胀、脉数无力、唇绀、指端青紫、皮肤湿凉等周围循环衰竭的征象。 诊断鉴别 有学者提出本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 50岁、瓣膜性心脏病、心律失常、近期心肌梗死,有血管介入检查或治疗史。根据病人心脏病史或动脉栓塞的病史,突发的剧烈腹痛,而体征轻微,伴有呕吐和暗红色血性便,结合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清酶乳酸脱氢酶(LDH ) 、碱性磷酸酶(AKP) 、肌酸肌酶(CK)等升高]应考虑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可能。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见明显升高,多在(25~40) ×109 /L,并可有血液浓缩和代谢性酸中毒的表现。血清酶学检查可见血清LDH、AKP、CK升高。近来发现检测溶解纤维蛋白原标记物D2二聚体水平有助于肠系膜

2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护理

2例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夹层腔内修复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肠系膜上 动脉夹层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血管腔内修复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肠系 膜上动脉夹层的2例患者,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及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实施术前护 理措施,进行针对性的术后观察及护理。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严密观察及精心 护理,两例患者术后腹痛症状均可消失,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 全面、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护理,准确、细致的术后观察及护理为肠系膜上动脉夹 层的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有价值的护理经验。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8-0246-02 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系动脉腔内的血液渗 入动脉壁中层与外层之间形成夹层血肿,沿动脉壁延伸剥离导致血管严重损害的 一种急症[1],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突发腹痛,是一种少见的极危重 的急腹症。现就我科收治的两例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自我科一年来收治的两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均>50岁,有高血压病史 及吸烟嗜好。表现为突发上腹部疼痛、腹泻伴恶心、呕吐由急诊收入院。入院后 均经动脉造影及腹部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1.2 治疗方法 两例均行肠系膜上动脉近段夹层腔内修复及支架植入术,术后予抗凝、扩张 血管及抗血小板治疗。术后复查CT显示支架管腔通畅,只是远侧有部分分支狭窄。两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护理 2.1 术前常规护理 2.1.1心理护理因患者起病突然,腹痛剧烈,对疾病知识不了解,缺乏思想 准备,容易表现出紧张、恐惧、焦虑、抑郁及激动等情绪,故护士应从入院时就 热情招待,安置患者,主动、热情、耐心与患者交谈,详细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 知识、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及过程、疾病转归及需要患者注意和配合的事项,安 慰鼓励患者,使患者消除紧张焦虑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2.1.2病情观察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腹胀、腹痛,是否由于夹层累及导致供血障碍而出现的肠道的缺血坏死。需要监测肝、肾 功能,记录尿量,观察四肢动脉搏动和四肢运动情况。予床边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四肢血压等生命体征,严格控制血压,给予血管扩张剂和B受体阻滞剂并观察要 药后反应。 2.1.3饮食护理由于本病有慢性肠缺血的可能,对患者进食后有无出现餐后 痛以及其持续时间、影响因素等同样是腹部症状的观察及护理中的重要内容,因 此我们要对患者做好饮食指导及自我病情观察指导。必要时予以禁食,肠外营养、卧床休息,并向患者讲解禁食目的及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并告知患者如腹部 情况好转,可给予易消化、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少食多餐。根据腹胀腹痛情况 及时调整饮食,可逐渐过渡到高蛋白营养食品,并注意食物搭配,多食蔬菜水果 杂粮,少食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较多的食物。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治2例病案汇报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治2例病案汇报 作者:刘莹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9年第1期 【摘要】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acute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AME)是一种病情极为凶险的急腹症,该病在临床上少见,且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常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症 状而就诊,临床医生对该病缺乏足够认识,故误诊率和漏诊率均较高。该文章通过复习我科对 两例该病的诊治经过,总结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以期 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警惕性,尽量做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临床表现;诊断;治疗;病案分析 肠系膜动脉栓塞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急腹症,该病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加之该病临 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医生,尤其是内科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极易造成漏诊误诊,从而耽 误最佳救治时机,死亡率高达50%-80%[1,2]。该文章通过复习我科对两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患者的诊治经过,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1 病例资料 1.1 病例1 女性患者,58 岁。因“间断性中下腹痛3+ 天”入院。既往有“房颤”病史,曾行射频消 融术。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腹部触 诊平软,中下腹有压痛,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表现,肝脾未扪及明显肿大,肝区及双肾区无 叩击痛,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入院后行全腹CT 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提示: WBC11.48G/L、Neut% 83.9%。C 反应蛋白286.370mg/L。降钙素原 4.68ng/ml。DIC全套:纤维蛋白原 6.27g/l、D-二聚体 8.44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21.51ug/ml。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学及心肌标志物检查均未见特殊异常。 本次起病腹痛剧烈,难以忍受,伴大汗淋漓。就诊于我科后予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并予禁 饮食、抑酸护胃、抗感染、补液等治疗后症状一度好转。但于入院后第二日开始出现解暗红色 血便,不成形,量大,考虑患者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律,D- 二聚体升高,高度考虑血栓形成,予急诊行小肠CTA 检查,提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此后转入介入科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必要时留置导管溶栓、支架拖栓、支架植入术。 术后给予尿激酶溶栓,经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予以出院。 1.2 病例2 患者女性,78 岁,因“腹痛3+ 天”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 疾病病史。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基本平稳,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腹部触诊平软,全腹有散在压痛,但无明显反跳痛及肌卫表现。肝脾未扪及明显肿大,肝区及 双肾区均无叩击痛,墨菲氏征阴性,肠鸣音存在。 入院后相关检查回示:全腹部CT 提示右侧附件囊性结果,心脏增大,腹主动脉硬化,脊 柱侧弯。血常规:WBC 16.76G/L,Neut% 93.00%。C 反应蛋白 38.880mg/L。DIC 全套:纤维蛋白原 5.45g/l、D- 二聚体2.56ug/ml、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6.99ug/ml。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0.108ng/ml,脑利钠肽前体 7169pg/mL。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DSA下介入治疗的护理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DSA下介入治疗的护理 摘要】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病例临床较少见,但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预后差, 患者多因肠管大面积坏死而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密切观察和护理,能明显提高其好转率,给患者带来健康。 【关键词】 DSA;介入治疗;护理 【abstract】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embolism is rare, but cases clinical condition characterized by itself, and with poor prognosis, patients caused by large bowel, sepsis in necrosis toxic shock, multiple organ failure and death. Through to the patient condition closely observe and nursing,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recovery, the patient to bring good health. 【key words】 DSA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for care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082-01 1 资料与方法 2011年2月,我科收治53岁女患者一例。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 后胸闷气促伴有咳嗽咳痰,腹胀,期间有头晕心悸,四肢关节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咯血恶心呕吐,近一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夜间睡眠 不能平卧,心脏彩超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房纤颤,心功能Ⅲ级,体 温36.2 脉搏84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5/85 满月面容,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解质血脂,血淀粉酶,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心房纤颤;ST T改变(下壁、前侧壁、前壁);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缩短。腹部B超正常。患者入院后第三天突感脐周痛,便意解硬便一次,无恶心呕吐,心慌,皮肤湿冷,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654-2肌注后腹痛渐减WBC30.4×109 两天后复查WBC16.9×109 PT19S,考虑腹痛原因待查 CTA示肠系膜 上动脉栓塞。行导管溶栓术后立即查血气分析正常,给予抗感染,抗凝,营养支 持等对症支持治疗。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3](1)心理护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病急,病程复杂, 患者常产生强烈的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对 患者及其家属耐心解释,对病情细致观察,以期让患者及家属建立信任感,树立 治疗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手术打下良好基础。(2)术前体征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典型的临床表现 为起病急骤,持续性剧烈腹痛或慢性进行性加剧,多见于上腹部,亦可波及全腹, 伴有呕吐,腹泻,血便,腹胀,休克等表现。定期测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腹痛 对生命体征的影响。医护人员对疾病本身的了解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护理。 (3)合并症的观察与护理。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常合并有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功能三级。因此,在应用药物时,我们严格掌握输入速度浓度和速度,根据病 情变化调节液体的输入速度,防止液体过快引发心肾功能的变化。 2.2 术后护理(1 )术后体征观察:造影检查穿刺部位,造影患肢制动,观 察足背血运,腹痛症状有无缓解,肠蠕动情况等。(2)术后对患者胃管,大便 的颜色、性、质量进行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3)疼痛护理:由于患者年 龄较大,且急症手术前又未完全纠正心血管系统疾病,所以,术后准确区分患者 术疼痛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放射性疼痛非常重要。该患者症状缓解后只有轻微疼痛。(4)营养支持:由于患者手术及时,未对肠管造成过多损害,故患者术后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经静脉和动脉途径溶栓比较

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经静脉和动脉途径溶栓比较 李玮;高宗恩;隋守光;肖颖;施洪峰;张晓飞;商静 【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y for acute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thrombus (SMVT) between via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SMV) route and via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MA) route.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32 patients with acute SMVT, who were treated with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y at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Shengli Oil Fiel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mong the 32 patients,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y via SMV route was performed in 23 (SMV group), and 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y via SMA route was carried out in 9 (SMA group).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symptom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28 patients, including 22 of SMV group (95.7%) and 6 of SMA group (66.7%). CT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the blood flow became almost complete patency in 17 patients of SMV group (73.9%) and in only 3 patients of SMA group (33.3%). Both the thrombolysis procedure time and X-ray exposure time of SMV group were obviously longer than those of SMA group. Conclusion Both via SMV and via SMA 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tic therapies are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acute SMV thrombosis. The former is more effective, while the manipulation of the latter is technically simpler.%目的对比分析经肠系膜上静脉导管溶栓和经肠系膜上动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SMVT)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

肠梗阻 病情说明指导书

肠梗阻病情说明指导书 一、肠梗阻概述 肠梗阻(ileus)是指任何原因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并有腹胀、腹痛等临床表现时的统称,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治愈,排气和排便恢复正常,腹痛等症状消失,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英文名称:ileus 其它名称:肠蠕动障碍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消化系统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 发病部位:肠 常见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主要病因:肠粘连、肿瘤压迫、肠套叠、腹部创伤、肠系膜血管栓塞 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液检测、尿常规检查、呕吐物和粪便检查、X 线检查、CT 检查、MRI 检查、腹腔穿刺、纤维结肠镜 重要提醒: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停止排气排便的症状,严重时,会出现虚脱、休克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 1、按梗阻发生的原因分类(1)机械性肠梗阻。(2)动力性肠梗阻。(3)血运性肠梗阻。(4)假性肠梗阻。 2、按肠壁血运有无障碍分类(1)单纯性肠梗阻:仅有肠内容物通过受阻,而肠管无血运障碍。(2)绞窄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或肠壁小血管受压、血管腔栓塞或血栓形成而使相应肠段急性缺血,引起肠坏死、穿孔。 3、按梗阻部位分类分为高位小肠(空肠)梗阻、低位小肠(回肠)梗阻和结肠梗阻。结肠梗阻因有回盲瓣的作用,肠内容物只能从小肠进入结肠,而不能

反流,故又称“闭袢性梗阻”。任何一段肠袢两端完全阻塞,如肠扭转,均属闭袢性梗阻。 4、按梗阻程度分类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肠梗阻。根据病程发展快慢,又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是单纯性肠梗阻,急性完全性肠梗阻多为绞窄性。上述分类在不断变化的病理过程中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例如单纯性肠梗阻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绞窄性;机械性肠梗阻如时间过久,梗阻以上的肠管由于过度扩张,可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慢性不完全性肠梗阻可因炎性水肿而转变为急性完全性梗阻出现的病理生理,有时在低位梗阻的晚期同样能出现这种转化。 二、肠梗阻的发病特点 三、肠梗阻的病因 病因总述:本病的病因复杂,肠内异物、肠套叠、肠扭转、蛔虫梗阻、异物或粪块堵塞、神经抑制、毒素刺激、肠系膜血管栓塞等,均可引发发肠梗阻。 基本病因: 1、机械性肠梗阻系机械性因素引起肠腔狭小或不通,致使肠内容物不能通过,是临床上最多见的类型。常见的原因包括:(1)肠外因素,如粘连及束带压迫、疝嵌顿、肿瘤压迫等。(2)肠壁因素,如肠套叠、肠扭转、先天性畸形等。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护理常规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指他处脱落的各种栓子经血液循环至肠系膜上动脉,导致该动脉供血障碍,供血肠管发生急性缺血性坏死。肠系膜上动脉主干口径较大,与腹主动脉呈倾斜夹角,栓子易于进入,故临床上本病较多见,占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变的40%〜50%。栓子一般来自心脏的附壁血栓,故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近期心肌梗死患者。此外,栓子来自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病因有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左心房血栓形成、主动脉动脉硬化、肿瘤等。其发病急骤,初期时无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但进展迅速,发生肠坏死、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后,病死率极高。 【临床表现】 1、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 (1)多有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瓣膜疾病和瓣膜置换术等病史。 (2)突发剧烈腹部绞痛,不能用药物缓解,早期腹软不胀,肠鸣音活跃,症状与体征不符是早期病变特征。 (3)继续发展,出现绞窄性小肠梗阻表现及体征,呕吐及腹泻血样物。 (4)较早出现休克。 2、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1)进食后出现弥漫性腹部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严重性与进食量有关,症状进行性加重。 (2)慢性腹泻,泡沫样大便,吸收不良,体重下降。 【治疗原则】 一旦确诊应及时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并及早进行手术干预。外科手术方法包括肠系膜动脉切开取栓术,肠系膜动脉旁路移植术;腔内介人方法包括血栓抽吸术、置管溶栓术、球囊扩张成形术、支架成形术等。如确诊有肠管坏死,应立即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坏死肠段。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职业、嗜好、身体状况、既往史等。 2、评估患者关于肠系膜上动脉的高危因素: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心内膜炎、心肌梗死、瓣膜疾病和瓣膜置换术等。 3、评估血压、有无腹痛、腹胀、腹痛程度及有无血便等。 4、评估各种检查情况:血管影像(血管彩超、腹部平片、选择性动脉造影、CTA);心电图及心脏彩超;血生化、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气分析、D 二聚体等。 5、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 1、术前观察及护理要点 (1)生命体征的观察与监测: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尿量,注意患者有无因肠管大量炎性渗液进入腹腔而引起的中毒性休

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及肾动脉栓塞患者的手术配合

一例肠系膜上动脉和脾动脉及肾动脉栓塞患者的手术配合袁建红;仲正香;王琦 【期刊名称】《天津护理》 【年(卷),期】2013(021)006 【总页数】1页(P529) 【关键词】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肾动脉;护理 【作者】袁建红;仲正香;王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6 内脏动脉栓塞是一种少见的外科急腹症,它是由血栓或其它异物阻塞动脉,造成血流的突然中断,引起相应器官的急性缺血,90%以上发生于原发性心脏病并发心房纤颤患者,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大多以急腹症就诊。内脏动脉栓塞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病情凶险,如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达88%~98%[1]。早期明确诊断治疗对改善预后起关键作用,一经确诊应尽早行动脉切开取栓术。我院曾成功救治l 例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肾动脉同时栓塞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51岁,因“突发腹痛7h伴稀血便”入院,腹痛呈持续性剧痛并渐加

重,伴左季肋部、左腰部疼痛。既往有风湿性心脏病病史20余年,伴房颤,有脑梗死病史5年。查体:血压13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120~180次/分,律不齐,二尖瓣面容。痛苦貌,不能平卧。腹肌软,中腹及左上腹 压痛,无反跳痛,脾区及左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6~8次/分,直肠指检指套染血。腹部增强CT: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左肾动脉栓塞。脾脏及左肾梗死,入院后即予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示:肠系膜上动脉主干、脾动脉、左肾动脉主干栓塞,然后将溶栓导管插入左肾动脉,灌注尿激酶30万单位后予保留导管。DSA检查后患者入手术室,并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经左肾动脉留置溶栓 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溶栓,并予低分子肝素抗凝、预防感染等治疗,恢复良好,术后10d出院。 2 手术方法 全麻后患者取仰卧位,行剖腹探查切口,术中见腹腔少量腹水,约1.5m中段小肠颜色灰暗无光泽,肠管蠕动差,肠系膜动脉血管搏动消失,肠腔内充满暗紫色液体,全脾色泽灰暗,脾周纤维素样渗出。行肠系膜上动脉取栓术,切开肠系膜上动脉主干,以4FFogarty导管向远端取出长1.5cm灰白血栓后返血良好,取栓后肠系膜血管搏动良好,肠管颜色1~2 min内恢复正常;同时行脾脏切除术,手术历时1.5h。 3 手术配合 3.1 术前准备 3.1.1 手术间、仪器设备准备接到急诊手术通知,安排手术间,调节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备电凝器、超声刀、2套吸引器,并保证其性能良好。 3.1.2 特殊器械准备除常规开腹器械外,备好血管外科手术器械(内含各种形状血管阻断钳、心耳钳、带保护套的蚊式血管钳、无损伤血管镊、阻断带等),脾切除

(完整)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介入治疗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综述吴卫平审校李选 1 概述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病多发生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病人,系因肠系膜血管(动脉或静脉)闭塞或血流锐减而引起的严重缺血性损害或肠坏死。该组疾病发展较快,肠管短期内出现广泛坏死,死亡率极高。只有在肠管坏死前,尽早诊断,尽快恢复肠系膜血管血流,才能治愈.[12]而过去临床诊断和治疗上要做到这一点都较困难,外科血管重建和被动切除坏死肠管为其经典治疗方法,该组疾病总死亡率达60-100%[]。直到上世纪70年代,Boley等人报告对肠系膜动脉缺血采用较积极主动诊治方案???,早期识别肠缺血原因,尽快恢复肠系膜血管血流,使急性肠系膜缺血(AMI)存活率由20%上升到55%。[3]随着对肠道缺血性疾病认识的深入,螺旋CT、CTA、MDCT、MRA、多普勒血流成像等无创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缺血性肠病早期诊断成为可能。而介入治疗包括:经导管灌入血管扩张药、经导管溶栓、取栓、血管成形(PTA)及内支架植入(PTAS)在缺血性肠病治疗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不论血管栓塞、血栓形成、收缩狭窄等原因导致的肠系膜血管闭塞或非闭塞性缺血,最终预后取决于1、全身循环系统状况;2、血管受累程度;3、受累血管数量和口径;4、血管床对血流减少的反应;5、侧支循环状况;6、缺血持续时间;7、受累肠段代谢情况。[29]短暂轻度缺血只引起肠管粘膜损害,恢复血流后约两周均可愈合。中度缺血深及肠壁肌层,治愈后可形成瘢痕性狭窄.重度缺血则肠壁全层坏死,呈现不可逆性变化。动脉性缺血,肠壁坏死进程较快。静脉血栓形成时肠管血流回流受阻,首先肠壁充血、出血,继而动脉亦栓塞,肠管坏死,病程进展较缓慢,肠壁坏死出血,腹水呈血性。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通常分为:①、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②、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③、急性非闭塞性系膜血管缺血;④、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9] 2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栓塞、血栓形成)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是肠缺血最常见的原因,可由于栓子栓塞和动脉血栓形成。两者发生率分别为55%与45%。 2.1 病因与病理 多数栓子来源于心脏,来自风湿性心脏病与慢性心房纤颤的左心房;急性心肌梗塞后的左心室,或以往心肌梗塞后形成附壁血栓;心内膜炎,瓣膜疾病或瓣膜置换术后;也可来自自行脱落或是经心血管导管手术操作引起的脱落斑块;偶有原因不明者。肠系膜上动脉自腹主动脉呈锐角分出,几乎与主动脉平行,与主动脉血流方向一致,因而栓子容易进入形成栓塞。[1-3]栓子通常堵塞在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狭窄处,一般栓子多位于结肠中动脉远侧和回结肠近侧之间。约有10—15%的病人栓子停留在SMA的分支内回结肠动脉远侧较细血管内,此处因有侧支循环,病变范围较局限,损害程度也较轻。[3]急性SMA血栓形成几乎都发生在SMA开口后有动脉硬化性狭窄处,在某些诱因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失水、心输出量突然减少等影响下产生,SMA血栓形成多发生于60岁以上有动脉硬化的病人,由腹主动脉粥样硬化波及到SMA起始段,使该段动脉内膜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表面粗糙、隆起、管腔狭窄、血流量逐渐减少乃至血栓形成完全闭塞管腔。 2.2 临床表现和诊断 SMA栓塞或血栓形成都造成缺血,两者大多数临床表现相同,有心房纤颤、风心病、心内膜炎,多数栓塞的病人过去有外周动脉栓塞或脑梗塞的病史,血栓形成的病人多数年龄高,伴广泛动脉粥样硬化,并有冠心病、心梗、脑动脉或外周动脉缺血表现.[1,2] 剧烈腹部绞痛是最开始的症状,难以用一般的药物缓解,可以是全腹也可是脐旁、上腹、右下腹,开始由肠痉挛所致,若有肠坏死,疼痛较为持续,多数病人伴频繁呕吐,呕吐物为血水样,近1/4的病人有腹泻,排出暗红色血便。病人早期症状明显、严重,但腹部体征与其不相称,是急性肠缺血的一个特征。开始时腹软,无腹胀,轻压痛,肠鸣音存在,其后腹部逐渐膨胀,压痛明显,肠鸣音消失,出现腹膜刺激征,说明有肠坏死,化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大于15×109/L并有代谢性酸中度表现,但这些指标无特异性,不能确诊.AMI早期腹平片多无异常.腹平片有异常也无特异性,但提示预后差。Ritz等[48]研究,腹平片正常AMI患者死亡率29%,腹平片异常AMI患者死亡率78%,CT扫描对发现肠管扩张、气液平面、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腹腔积液优于腹平片,但特异性差,尤其当AMI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或NOMI;[52,53]相反,CT对发现MVT非常有价值[24],多普勒超声对发现内脏血管闭塞或重度狭窄有很高特异性(92-100%)但敏感性低(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