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郭维德

浅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郭维德
浅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郭维德

浅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郭维德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观察组给予乳晕小切口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5%,对照

组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

时间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并且切口愈

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乳晕小切口;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reola incision in the resection of benign breast tumor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excision of benign breast

tumor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of areola.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5.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or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Small areola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tumor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atisfaction,and the healing time of incision is shor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Small areola incision;benign breast tumors;clinical effect

乳腺良性肿瘤是临床常见乳腺疾病,主要选择手术切除治疗。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临床病

理学检查发现乳腺良性肿瘤具有恶变情况[1],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尤其对

于未婚女性心理上会受到双重打击,传统手术方式在乳房表面行放射状切口,术后会留有瘢痕,严重影响乳房美观等[2],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

肿瘤患者80例,分析乳腺小切口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妇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年龄20~50岁,平均(35.15±2.79)岁,肿瘤直径0.5~4.0cm,平均(2.25±0.24)cm。纳入标准:①患者均

经过病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且符合手术治疗条件。②可能收集患者完整的治疗和病史资料。

③符合伦理道德,家属或者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或者具有恶性肿瘤表现。②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并且效果显著者。③不依从、不配合、容易产生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肿瘤直径等基础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位、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法进行手术,患者均经过术前各项指标检测和准备,对

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观察组给予乳晕小切口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麻醉

后采用乳头放射状切口,位置和长度以肿瘤位置和大小为宜,进行乳腺良性肿瘤的分离和切除。观察组: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和大小,沿着乳晕边缘行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乳晕周长的

乳晕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精)

乳晕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的手术优点及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7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4例患者术后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无血肿、感染发生等不良反应。术后患者对手术切口满意。结论:采用乳晕弧形切口不仅能够完整切除乳腺良性肿物,又能保持切口美观,是目前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物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乳晕切口;乳腺良性肿瘤;临床应用 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临床常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传统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在乳腺肿瘤表面行放射状切口,术后切口瘢痕明显,影响女性乳房美观,特别对青年及未婚女性造成严重创伤。自2009年8月~2011年3月对收治的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术后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9年8月~2011年3月采用乳晕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74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8~41岁。术前根据常规检查及辅助检查诊断乳腺良性肿瘤,排除恶性病变。 1.2 手术方法:本组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切口均采用乳晕边缘弧形小切口,手术切口长度,根据患者自身肿物大小所决定,最大切口做乳晕周长的一半,都能满足大部分手术的需要。手术时术者沿乳晕边缘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后,分离皮瓣在乳腺组织表面进行,乳腺组织纵行方向切开,常规完整切除肿物。 2 结果 7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均为乳腺良性肿瘤。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切后愈合良好全部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肿、感染发生等不良反应。术后所有患者对手术切口外观满意。 3 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是女性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临床常用及有效的治疗手段,传统手术都是在乳腺肿瘤表面做放射状切口,此手术切口手术视野清晰,术中肿瘤位置大小暴露良好,便于术者操作,能够完整切除肿瘤。但是患者术后手术切口影响女性乳房美观,因此女性患者乳房疾病可以引起自我认知和患者情绪及心理的改变,美观健康的乳房更有利于女性的身心健康[1-2]。因此乳腺良性肿瘤的手术切口的要求在尽量做到在能够完整的切除肿瘤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保持女性患者乳房的美观及形态,达到美容的效果。伴随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在治疗女性乳腺良性肿瘤手术中,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即乳晕弧形切口得以出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经乳晕

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乳腺良性肿瘤的超声诊断 纤维腺瘤 好发于18-40岁,20-25岁最常见,无明显症状,单个/多个;单侧/双侧;生长缓慢,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表面光滑、质韧,活动度大,与月经周期关系不大 病因: 1、与雌激素刺激有关 2、妊娠可使病变迅速增大 病理 1、有完整的纤维性包膜,早期可不明显,质地韧有弹性 2、按镜下增生比例不同,分腺瘤、腺纤维瘤、纤维腺瘤3种(人为分型) 3、腺上皮较多时色棕红,质软 4、纤维组织较多者呈灰白色,半透明,质硬 超声表现 1、一般表现多呈圆形或卵圆形,少数呈分叶状或扁平状;边界清,有包膜;低回声,有侧壁声影。CDFI:小肿块内无血流信号,较大者内有稀疏血流,少数内血流丰富 2、特殊表现少数肿块内可出现粗颗粒状或团块状钙化;巨纤维腺瘤体积巨大,内可有出血坏死 导管内乳头状瘤 良性肿瘤,6%-8%可恶变,单发/多发,单发者见于乳腺大导管内,即开口至壶腹部以下1cm,多发者见于中、小乳管内,称乳头状瘤病,多见于30-50岁中年女性,病因雌激素的过度刺激 病理: 1、大导管内乳头状瘤,单发,约0.5-1cm,突入导管腔内,质脆易出血。瘤体处导管扩张,内有浅黄或血性粘液。 2、中小导管内乳头状瘤,呈白色半透明小粒状,无蒂,附着于导管壁上,大小数量不等,质韧,不易出血。该型易伴发导管上皮增生,Ca变风险高。 临床表现:乳头溢液/肿块,部分患者仅有乳头溢液,呈红色、淡黄色或无色,触诊(-) 超声表现 1、病变多位于大导管内,表现为导管扩张伴管腔内实性肿块 2、扩张的导管可为单条或多条,管壁规整,肿块局部管腔呈杯口样改变 3、肿块边界清楚、规则,内回声均质,相邻导管壁完整,恶变者侵犯导管向腺体内进展,管壁不规整 4、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 叶状肿瘤 多发于中老年妇女,40岁以下罕见 病理: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质地硬,2-10cm不等,由良性上皮和丰富间质细胞构成 超声表现 实质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欠均质,部分内血流信号丰富,与纤维瘤表现相似,但体积较大,部分肿块内见裂隙状液性暗区。 乳腺错构瘤 由乳腺组织的全部成分组成的边界清楚,有包膜的包块,发病率0.1%-0.7% 临床:男女均可发生,女性多见,无临床症状 病理:圆形、椭圆形或盘状包块,有完整包膜,质软,由乳腺组织、脂肪组织、纤维组织混合构成。镜下见发育良好的乳腺小叶或异常增生的乳腺组织,同时又有成熟的脂肪组织和纤维组织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4-06T09:40:00.0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作者:姜智勇 [导读]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对于手术切口的美容效果比较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 150026 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超声组和传统组,每组58例,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手术治疗,传统组采用传统的乳腺肿瘤物切除术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病灶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率等。结果超声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病灶切除率以及美容效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对于手术切口的美容效果比较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乳腺良性肿瘤;应用效果 乳腺良性肿瘤多发生于20~50岁的妇女,手术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然而,手术对患者产生较大的创伤,术后残留瘢痕,有时候需要扩大切口以更好的找到和切除病灶[1]。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以其手术效果好、创伤小、术后瘢痕小的优点逐渐在临床广泛的应用。本文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了5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并与传统手术进行了比较,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2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患者11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她们随机分为超声组和传统组,每组58例。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其中超声组平均年龄(34.6±6.1)岁,平均肿瘤直径(4.4±1.8)cm,单发21例,多发37例。传统组平均年龄(34.3±7.5)岁,平均肿瘤直径(4.6±1.9)cm,单发20例,多发38例。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以及肿瘤个数等一般治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传统组采用静脉全麻或者局部浸润麻醉进行常规乳腺肿瘤物切除术。超声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体操作如下:采用SIMENZ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11 MHz,并可以同时显示多普勒频谱彩色血流;Mammotome旋切系统为SCM23/C型。患者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患侧上肢抬起。首先采用超声进行扫描,查找病灶的位置、数量以及肿瘤的血流情况,以此确定进针的方向以及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洞巾后,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穿刺点做3mm的切口,与胸壁成30o将旋切刀插入,在超声引导下将旋切刀凹槽调节至正对病灶的底部位置,利用负压将病灶抽吸干净,在超声的观察下,调整旋转刀口的方向对病灶进行切割,直至超声显示病灶完全被清除。旋切完毕后,将积血吸出,对切口部位进行局部压迫10min,然后采用超声观察术后无积血,进行加压包扎。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病灶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率等。 1.4统计学处理对于所得到的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 P<0.05时,可以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手术时间以及病灶切除率比较如表1所示,超声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传统组,病灶切除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且已经成为女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对患者的损伤比较大,患对于术后遗留的瘢痕比较不满,而且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也较低,仅为60%-90%[2]。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乳腺微创旋切系统由于在超声的引导下,可以对触及病灶以及隐性的病灶进行准确的定位,术中还可以进行实时监控,病灶清除比较彻底,患者手术时采取仰卧位,比较舒适,患者的瘢痕比较小,对于手术效果以及患者的美容等方面的要求均能够较为理想的满足[3]。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采用的旋切刀头与空心的活检针相类似,而且具有配套的负压抽吸泵,可以通过特殊的传送器将切取的样本组织抽吸出来进行病理检验,便于疾病的诊断[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超声组手术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病灶切除率以及美容效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进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对于手术切口的美容效果比较满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2011年版) 一、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ICD-10:D24)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ICD-9-CM-3:85.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 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和钼靶检查。 4.病理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乳房肿物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2.乳腺病变导管切除术:适合乳管内乳头状瘤。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4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钼靶检查; (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 (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视术中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2.术后用药: 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 防用抗菌药物。

浅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郭维德

浅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郭维德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晕小切口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观察组给予乳晕小切口手术方式,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7.5%,对照 组为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 时间短于或者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0.05)。结论: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良性肿瘤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并且切口愈 合时间短,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乳晕小切口;乳腺良性肿瘤;临床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reola incision in the resection of benign breast tumors.Methods:80 patients with benign breast tumor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excision of benign breast tumor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of areola.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Results: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 and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5.0%.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and wound healing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or less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 < 0.05),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Conclusion:Small areola inci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benign breast tumors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satisfaction,and the healing time of incision is shor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recommendation. Small areola incision;benign breast tumors;clinical effect 乳腺良性肿瘤是临床常见乳腺疾病,主要选择手术切除治疗。根据流行病学研究已经临床病 理学检查发现乳腺良性肿瘤具有恶变情况[1],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尤其对 于未婚女性心理上会受到双重打击,传统手术方式在乳房表面行放射状切口,术后会留有瘢痕,严重影响乳房美观等[2],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11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 肿瘤患者80例,分析乳腺小切口手术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妇科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80例,年龄20~50岁,平均(35.15±2.79)岁,肿瘤直径0.5~4.0cm,平均(2.25±0.24)cm。纳入标准:①患者均 经过病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且符合手术治疗条件。②可能收集患者完整的治疗和病史资料。 ③符合伦理道德,家属或者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等。排除标准:①患有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或者具有恶性肿瘤表现。②正在接受药物治疗,并且效果显著者。③不依从、不配合、容易产生失访的以及拒绝参加试验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年龄、肿瘤直径等基础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患者采用仰卧位、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法进行手术,患者均经过术前各项指标检测和准备,对 照组给予传统的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观察组给予乳晕小切口手术方式。对照组:患者麻醉 后采用乳头放射状切口,位置和长度以肿瘤位置和大小为宜,进行乳腺良性肿瘤的分离和切除。观察组:根据患者肿瘤位置和大小,沿着乳晕边缘行弧形切口,长度控制在乳晕周长的

54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分析

54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方法。方法选取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有可比性的两组,其中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手术;观察组 54例,给予微创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情况、并发 症以及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I期愈合、感染及积液以及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 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略长于 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良性 肿瘤患者实施微创手术切除术具有安全有效不影响美观的有点,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乳腺良性肿瘤手术 乳腺肿瘤是女性常见疾病,皮肤、间叶组织以及腺上皮均可发生,主要包括 纤维瘤、囊性增生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临床多采取手术治疗,效果肯定,但 传统的放射状切口对乳房外形损伤较大。本研究通过对54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 实施微创手术取得不错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 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4例,年龄(18~38)岁,平均(22.48±5.38)岁;未婚未育者28例,已婚已育者15例,已婚已育者 11例;乳腺良性肿瘤直径(2.0~6.2)cm,平均(4.18±0.81)cm;肿瘤位于乳房 中央区18例,外上象限12例,外下象限7例,内上象限12例,内下象限5例。对照组46例,年龄(18~37)岁,平均(22.52±5.61)岁;未婚未育者24例, 已婚已育者13例,已婚已育者9例;乳腺良性肿瘤直径(2.2~6.3)cm,平均(4.29±0.77)cm;肿瘤位于乳房中央区15例,外上象限10例,外下象限6例,内上象限10例,内下象限5例。两组患者均为女性,且各方面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消毒,并进行利多卡因局部麻醉。 1.2.1 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式。于乳腺肿物周围相对乳晕或乳晕旁做弧形切口,长约(3~5)cm,将皮肤及皮下组织逐层切开,沿乳腺腺体表面向肿块分离 皮瓣。对于位置较浅的肿块可以使用拉钩将皮瓣拉开,并用血管钳牵拉周边的腺体,使肿块完全暴露于视野内。如果肿块小而深,术前应对肿块位置进行标示, 术中找到相应位置后做放射状切口予以切除。手术操作应小心保护乳腺导管,并 于手术结束后间断缝合已经打开的腺体。 1.2.2 观察组采用微创入路。根据肿块所在位置设计手术切口。以乳晕弧形切 口切除中央区肿块,切口长应控制在乳晕的1/2以内;采用腋尾区切口切除腋窝 尾端和外上象限偏上的肿块;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切除位于乳房下象限的肿块。 逐层缝合。术后不引流,而采取加压包扎。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愈合情况、并发 症等。并在患者出院前请患者或其家属参与护理及治疗满意度评价,以15分为 满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且以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乳腺良性肿瘤

首次病程记录 查体可触及: 1.发现右乳肿块三月 2.患者三月前无意中发现右侧乳房外下有一肿块,约1cm,无不适,三月来逐渐增大至2cm;无乳房疼痛,无乳房皮肤红肿破溃及橘皮样改变,乳头无溢液、无凹陷。现至本院门诊诊治查B超:两侧乳腺小叶增生,右乳腺囊肿,左侧乳腺低回声肿块(BI-RADS 4a)拟“右乳肿物待查:纤维腺瘤?乳腺病?”入院进一步手术治疗。 3.双乳房对称,未见畸形;乳头无溢液,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右侧乳房外下方可及一肿块,大约2cm,质中,活动可,边界清,无压痛。左乳未及明显异常。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 4. B超(本院,2014-01-12):双乳腺小叶增生,右乳腺低回声肿块。 诊断依据:1、发现右乳肿块三月;2、双乳房对称,未见畸形;乳头无溢液,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右侧乳房外下方可及一肿块,大约2cm,质中,活动可,边界清,无压痛。左乳未及明显异常。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3、B超(本院,2014-01-12):双乳腺小叶增生,右乳腺低回声肿块。 鉴别诊断:1、乳纤维腺瘤:青中年女性多见,多无自觉症状,肿块质地中等,活动佳,B超及低回声肿块,病理可确诊;2、乳腺囊性增生:常见中年女性,乳房涨痛,可及颗粒、结节状,大小不一肿块,质地韧,病理可确诊;3、乳腺癌:早期多为单发质硬无痛性肿块,后期可出现乳房皮肤凹陷和橘皮样改变,肿块粘连活动不佳,B超可及肿块周围彩色血流,病理可确诊。 诊疗计划: 1、二级护理,普通饮食; 2、完善术前检查,查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生化电解质、凝血功能; 3、若无手术禁忌,择期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查。 查体不可触及: 1.体检B超发现双乳肿块三月 2.患者三月前体检时B超发现双乳低回声肿块,大者约1cm;无乳房疼痛,无乳房皮肤红肿破溃及橘皮样改变,乳头无溢液、无凹陷。现至本院门诊诊治查B超:双乳腺小叶增生,双乳腺低回声肿块。拟“双乳肿物待查:纤维腺瘤?乳腺病?”入院进一步手术治疗。 3.双乳房对称,未见畸形;乳头无溢液,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双乳可及增生结节。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 4. B超(本院,2015-01-31):双乳腺小叶增生,双乳腺低回声肿块。 诊断依据:1、体检B超发现双乳肿块三月;2、双乳房对称,未见畸形;乳头无溢液,无凹陷,皮肤无橘皮样改变,双乳可及增生结节。双侧腋下未及肿大淋巴结;3、B超(本院,2015-01-31):双乳腺小叶增生,双乳腺低回声肿块。 鉴别诊断:1、乳纤维腺瘤:青中年女性多见,多无自觉症状,肿块质地中等,活动佳,B超及低回声肿块,病理可确诊;2、乳腺囊性增生:常见中年女性,乳房涨痛,可及颗粒、结节状,大小不一肿块,质地韧,病理可确诊;3、乳腺癌:早期多为单发质硬无痛性肿块,后期可出现乳房皮肤凹陷和橘皮样改变,肿块粘连活动不佳,B超可及肿块周围彩色血流,病理可确诊。 诊疗计划:

乳腺良性肿瘤入院记录

入院记录 姓名:*** 住院号:*** 姓名:*** 出生地:[出生地] 性别: 女现住址:*** 年龄:40岁联系方式:1*** 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20年04月16日 08:15 职业:[职业] 记录日期:2020年04月16日 10:40 婚姻:[婚姻] 病例陈述者:本人 主诉:发现左侧乳腺肿物1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年余前查体行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患者自诉未触及明显肿物,局部无红肿热痛,无乳头内陷、溢血、溢液,无皮肤局部凹陷、水肿,无月经前肿物胀痛不适及增大变硬等,无头晕,心慌、气短,无低热等。院外未治疗。近期患者复查乳腺彩超提示双侧乳腺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尚清,考虑乳腺纤维腺瘤可能,为求进一步诊断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乳腺纤维腺瘤(双侧)”收住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尚好,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无异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否认肝炎、结核、疟疾病史,否认高血压、心脏病史,否认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精神疾病史,否认手术、外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生于[填写出生地][新建L单元],久居兴河东二区83号1-604。入院前14天内没有武汉及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入院前14天内没有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入院前14天内未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其周边地区,或境内其他有病例报告的社区,或境外疫情严重国家或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无聚集性发病。无牧区、矿山、高氟区、低碘区居住史,无化学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有毒物质接触史,无吸毒史,无吸烟、饮酒史,无冶游史。月经史婚育史:,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中等,颜色正常。无血块、无痛经。 [多少]岁结婚,育有[多少]子[多少]女,配偶及孩子均体健。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80例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03-23T13:59:38.81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1月第2期作者:梁艳丽 [导读] 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普外二科(乳腺科);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摘要目的:讨论分析乳腺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切除,对照组采取开放式进行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良性肿瘤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的手术方式,治疗疗效好,并发率少,患者满意度高。 关键字:乳腺良性肿瘤;手术;疗效 乳腺良性肿瘤是常见的女性疾病,发病部位为乳房,近年来,患有乳腺肿瘤的患者越来越多。患者患病初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能会出现乳头的改变,通过检查发现,肿瘤多为圆形,一般都为三厘米直径,有较好的活动度,边界清晰[1]。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块。本文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并比较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80例患者均符合良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30例,乳腺脂肪瘤30例,乳腺纤维腺瘤30例。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4];具有语言或意识障碍的患者、身体具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不能参加研究。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35.2±1.5)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33.4±2.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等基本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式手术方式,对患者患侧乳房进行局部消毒麻醉,切口,切除肿瘤后加压止血,清创,缝合。 观察组患者采用采用乳晕切口或弧形切口进行肿瘤切除。对患者患处进行消毒麻醉,使用超声探头确定肿瘤具体位置、大小,根据肿瘤具体位置选择切口位置,在肿瘤相对应于乳晕或乳晕旁做一个弧形切口,把肿瘤和组织进行分离,把肿瘤切除干净,清创,缝合。如果术中一些患者出现较多的渗出液,可以在术中放置引流管;手术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的乳腺进行保护,尽可能的消除死腔,多用生理盐水冲洗[2];术后如果患者出现不能忍受的疼痛可以使用止疼药,而且护理服用一周的消炎药。 1.3判定标准 统计对照组和观察组换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术后愈合率、术后感染率、患者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若P<0.05表明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若P>0.05表明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3.4±0.87毫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的7.5±1.2;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愈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愈合率97.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0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乳腺良性肿瘤可以分为几种类型,有乳腺纤维瘤、乳腺囊性增生症、乳腺脂肪瘤等.据有关学者研究,乳腺良性肿瘤超过五年恶变为浸润癌的可能性为百分之一,所以尽快的切除良性肿瘤是最为安全的治疗方法[3]。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病与卵巢性激素异常有关,主要发病人群为性激素紊乱的成年妇女,年龄多集中在22岁到35岁之间。开放式手术让医生可以有更直观的观察肿瘤,但是术后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疤痕,这是因为开放式切除的方式,在术后进行缝合时,是需要逐层进行的,缝合过程中进行加压止血,这样虽然可以避免出现术后血肿的问题,但是也让患者组织失去弹性。女性患者多很重视乳房的美感,如果术后乳房上留有明显痕迹,会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精神压力。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通过在乳晕或乳晕旁做一个弧形切口来切除肿瘤,可以让疤痕尽量小,这是因为在术后缝合过程中,不需要对创面进行加压止血,同时对患者的乳腺也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如果是单发肿块或者肿块靠近乳晕,其适合的切口方式为乳晕内切口;如果是多发肿块或者肿块远离乳晕的患者,

【女性疾病与对策(一)】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症状与体征 1、无痛性肿块:常为首发症状,其特点为肿块呈浸润性成长,即使肿块很小,若累及乳腺悬韧带时也可引起皮肤粘连,较大肿块可能有皮肤水肿、橘皮样变、乳头回缩或凹陷、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后期出现皮肤卫星结节,甚至溃疡。本病早期应与乳腺良性病变如炎性肿块、乳腺增生病及良性肿瘤等相鉴别. 2、乳头溢液:乳腺癌以乳头溢液为唯一症状者少见,多数伴有乳腺肿块,一般溢液较多血样血性常见. 3、乳头改变:当乳腺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受病灶浸润而缩短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一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甚至完全陷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因乳房内纤维组织挛缩使整个乳房抬高。临床可见两侧乳头不同一水平,尚乳头糜烂时湿疹样癌典型症状。 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表现 乳腺肿瘤很常见,约占乳腺疾病的2/3。其比例大致是乳腺良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及乳腺其他疾病,各占1/3左右。 乳腺良性肿瘤中较多见的有腺纤维瘤和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 乳腺恶性肿瘤有癌、肉瘤及癌肉瘤等。而乳腺癌占大多数。 多余乳腺肿瘤:在多余乳腺上生长的肿瘤,称之为多余乳腺肿瘤。可为良性,也可为恶性,以癌瘤为多见。 男乳肿瘤:良性肿瘤有囊肿、腺纤维瘤、脂肪瘤、及乳头状瘤等。恶性者有癌及肉瘤。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腺纤维瘤:最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一般多为单发性,也可有多个在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出现者。乳腺腺纤维瘤的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卵巢功能旺盛)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妇女。 临床表现:乳腺纤维瘤多位于乳腺的外上象限。常呈卵圆形,小者为樱桃大或者胡桃大,但也可有较大者。一般肿瘤表面平滑、坚硬。肿瘤境界清楚,与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腺内四周推动无阻。虽推之可移,但放手即回原位。多无自发痛及触痛。 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此病较少见,多为40~50岁妇女。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常位于乳头部扩张的乳管中,或在乳头附近与乳管通连的囊肿中。乳头状瘤一般很小,有蒂及许多绒毛,因富有薄壁血管,故极易出血。 临床表现:病人一般无疼痛,主要症状是乳头溢液和出血,有时可在乳头部摸到小的长圆形肿物,质软与皮肤不粘连,可推动。挤压乳腺时可自乳头中排出血性分泌物。乳腺管内或囊内乳头状瘤可有6-8%癌变率。 乳腺良性肿瘤分类 乳腺纤维瘤相关整本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445207425.html,/ebook/bdff44f5bb4cf7ec4afed0fb.html 乳腺纤维瘤是青年妇女最多见的良性肿瘤,大多为无疼性肿物,多在无意中发现;初期较小,但生长较快,长达3cm时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多较隆突,扁平者较少,表面不甚光滑,细触之为小结节状,有些呈明显分叶状,中度硬,多无压痛,可自由推动。 乳腺纤维瘤手术切除效果良好。但乳腺纤维瘤可重复发生,一次手术切除后,可以使乳腺其他部位再发生。如连续不断新生乳腺纤维瘤,则手术难以为继,而患者也常拒绝手术治疗。此时可试用雄激素治疗,月经停止后1周开始口服睾丸素,至下次月经开始前结束,每日小

乳房单纯切除术手术图谱

乳房单纯切除术 [适应证] 1.乳房内巨大的或多发性良性肿瘤。 2.乳腺管内乳头状瘤或增生活跃的慢性囊性乳腺症,病变范围广,年龄较大及有恶变可能者。 3.严重的乳腺结核伴有多发窦道而长期不愈者。 4.乳房肉瘤。 5.晚期乳腺癌伴局部溃疡,不宜作乳癌根治术者(术前、后配合化学药物和放射治疗)。 [麻醉] 局麻,静脉麻醉或持续硬膜外麻醉。 [手术步骤] 1.体位同乳癌根治术。 2.切口有两种: (1)以乳头为中心,在第2~6肋之间,从外上到内下作一斜行梭形切口。若系乳癌,切口应距肿瘤边缘4~5cm为宜。分离皮瓣与简化根治术相同,最后将乳房连同皮下脂肪整块切除。非恶性病变者只需将乳房单纯切除。

(2)以乳头为中心作横行梭形切口。选择切口时,将乳房尽量上提,在乳晕下方用美蓝液画一水平线;再将乳房尽量下位,同样在乳晕(肿瘤)上方,画一水平线,这两条线可根据病变位置而上下移动,待乳房恢复原位后,即表示横行梭形切口线[图1-1~3]。

3.切除乳房顺切口线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组织切除与否及范围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分离范围上起第2~3肋骨,下至第6~7肋骨,内达胸骨旁,外抵腋前线。当一侧皮肤分离后,用热盐水纱布填塞止血。再分离另一侧皮肤。然后沿着乳房上缘,围绕乳房基底部边切、边止血,直切到胸大肌筋膜炎止。用组织钳将乳房拉下,用锐刀将整个乳房及周围脂肪组织从胸大肌筋膜上切降。如系乳癌或乳房肉瘤,应同时切除胸大肌筋膜。在切割时遇有胸壁穿出的血管,要一一结扎[图1-4~6]。

4.引流缝合为避免手术后渗出、积血,影响愈合和增加感染机会,在切口外下方作一小切口,当冲洗完毕后,放一软胶管引流,并将其固定于皮肤上。分层缝合,不需植皮[图1-7]。切口用棉垫压力包扎。 [术中注意事项] 1.根据病变性质决定是否作皮下脂肪切除。切除时注意皮肤血运,防止术后皮肤坏死。 2.术中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不能定性乾,一律摘除,注意保护腋血管和神经,防止损伤。 [术后处理]

乳腺良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 一、乳腺良性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ICD-10:D24) 行乳腺肿瘤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ICD-9-CM-3:85.2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本组疾病包括乳房纤维腺瘤、乳管内乳头状瘤等。 1.症状:乳房肿物,乳头溢液或溢血。 2.体征:乳房单发或多发肿物,质地中等,表面光滑,有活动度;边界清楚,可呈分叶状;挤压乳晕周围,病变乳管可出现溢液。 3.影像学检查:B超和钼靶检查。 4.病理检查:乳头溢液细胞学检查未见肿瘤细胞。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普通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1.乳房肿物切除术:体检可扪及的乳房肿物。 2.乳腺病变导管切除术:适合乳管内乳头状瘤。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D24 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 (4)乳腺彩超及术前定位。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 (1)钼靶检查; (2)乳头溢液时行乳管镜检查; (3)肺功能、超声心动图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2-3天。 1.麻醉方式:局麻(必要时区域阻滞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病变导管切除术。 3.术中用药:麻醉常规用药。 4.手术内固定物:无。 5.输血:根据术前血红蛋白状况及术中出血情况而定。 6.病理: 术后标本送病理学检查(视术中情况行术中冰冻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恢复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

腋入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美容技术

腋入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的美容技术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良性肿瘤通过腋窝入路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手术体会。方法:2009~2010年收治21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结果:本组21例患者,无切口不良愈合,无局 部血肿,尤其对于乳腺多发肿瘤患者美容效果显著。结论:该术式切口隐蔽性好, 使手术更加美容、美观、人性化,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适用于现代年轻 女性。 【关键词】腋入路;乳腺良性肿瘤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2- 0315-01 女性乳房作为美的体现和象征越来越受到重视。乳腺纤维腺瘤是年轻女性的 常见病,好发于15~35岁,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唯一方法,虽可治愈 疾病, 但存在破坏乳腺正常的外形, 导致可见的手术疤痕, 影响生活质量。近年来, 随着国人审美观念的发展, 对外科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和美容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乳房作为女性性征的重要器官, 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在治疗疾病同时兼顾减少对 外观的影响与破坏。本科自2009年至2010年, 共行腋入路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 术21例, 美容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1 例, 均为女性。年龄14 ~ 34岁, 平均26岁。病变位于乳 房中央区7例, 位于乳房外周14例。单侧单发肿瘤9例,单侧多发6例,双乳单 发2例,双乳多发4例;最大10cm×9cm×7cm,最小2cm×2cm×3cm, 术前常规B 超检查双侧乳腺, 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 未行钼靶X线检查。 1.2方法 1.2.1术前准备:手术者术前常规行双乳彩超检查,检查时患者取手术体位, 标记笔在乳房表面, 标记出肿块部位,胸大肌外侧缘及皮下隧道的方向。 1.2.2手术操作[1]:在腋毛区沿皮纹方向取3cm切口,如肿瘤较大,可取“S” 型纵向切口4~5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脂肪,向胸大肌外侧缘方向游离,沿 胸大肌表面进入乳后间隙,根据皮下隧道所标记的方向,游离至肿瘤后方,助手 将肿瘤向腋窝方向推移并予固定,术者在瘤体后方切开腺体,显露纤维腺瘤包膜,沿包膜钝性分离,完整切除肿瘤。如肿瘤较大或位于乳腺内侧,可在腔镜辅助下 切除肿瘤,术毕残腔内无需放置引流,予胸带加压包扎。(见图1、图2) . . 2结果 采用隐匿性腋入路切口的病例均能完整切除乳腺肿瘤,其中采用腔镜辅助8例,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局部血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3~6个月,腋 窝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站立位手术切口隐蔽,乳腺局部无凹陷,美容效果满意。 3讨论 根据病变的不同部位和特点,采用隐蔽的手术切口,达到治疗疾病的同时又 保持美容手术的效果,尽可能减少疤痕的可见性,达到微创化的效果,是乳腺疾 病现代手术不可避免的发展方向。 对于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切口的选择,多采用乳晕切口,放射状切口或乳房皱

乳腺良性肿瘤的护理

(一)发病特点多见于30岁以下妇女,以18~25岁发病最多。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过高有关,故多见于性功能旺盛时期的年轻妇女。(二)临床特点 1.除肿块外,患者常无自觉症状,一般生长较慢,但妊娠及哺乳期时因受雌激素刺激可迅速增大。 2.肿块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多为单发(75%),少数多发。 3.肿块质坚韧,有弹性、有包膜,边界清楚、光滑、活动度大、容易推动。 4.肿块无压痛,也无腋窝淋巴结肿大。 5.肿块变化与月经周期无关。(三)治疗原则虽属良性肿瘤,但有恶变可能,故应早期手术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有无恶变。二、乳管内乳头状瘤(一)发病特点多见于经产妇,好发于40~50岁,多发生在大乳管近乳头的膨大部位。(二)临床特点以乳头血性溢液为主要临床特点,溢液为鲜血、血清样或浆液;肿块小,常不能触及,有乳晕区可触及较小肿块。轻压乳晕区从乳头排出血性液体,对诊断有帮助。可行乳管X线造影及溢液涂片检查。(三)治疗原则6%~8%的病例有恶变可能,应尽早手术切除,行肿块切除或单纯乳房切除。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三、乳房囊性增生病(一)发病特点好发于25~40岁的女性,其发生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因雌激素水平升高与黄体酮比例失调,导致乳腺上皮增生,乳管囊性扩张,乳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大小不等的肿块,故又称为囊性小叶增生症或乳腺增生症。(二)病床特点 1.周期性乳房胀痛月经来潮前发生或加重,月经过后疼痛消失或减轻,胀痛程度不一,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 2.乳房肿块在一侧或双侧内有大小不等、质韧、边界不清的结节性肿块,可推动,与皮肤和基底不粘连。少数有轻压痛,偶有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不肿大。病情发展缓慢,少数患者可发生恶变,应定期复查。B超、X线、活组织切片等可助诊断。(三)治疗一般不作手术。应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用乳罩托起乳房;症状明显者可口服药物,缓解疼痛;若病变严重或疑有恶变者,作活组织切片,上皮增生活跃的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发现恶性病变者行乳癌根治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