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与气候剖析

气象与气候剖析
气象与气候剖析

第一章引论

1、天气: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况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2、气候Climate: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的综合。

两者的区别:天气变化快,变化周期短。气候变化的周期较长。它的时间变化尺度有季际;年际;十年际等等。

3、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

4、气候系统: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5、大气成分

组成大气的各种气体和微粒。包括干洁空气,水蒸气,尘埃。

大气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大气,有氮、氧、氩等常定的气体成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定的气体成分,也有水汽、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

6、大气的结构:

a. 对流层

气温:从下向上是降温的,大气降温率(气温直减率)是6.5 ℃/km,对流层顶约-83 ℃。大气运动: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乱流运动。

气象现象:风、霜、雨、雪、雹、雾等。

b.平流层

气温:从下向上是升温的,到平流层的顶温度升到0 ℃。

大气运动:水平运动,没有强烈的对流运动,天气多是晴朗的,飞机在此层飞行不易颠簸。成分:几乎不含水蒸气、尘埃,存在数层臭氧层。无天气现象

c.中间层

气温:从下向上是降温的,到中间层的顶温度降到-113-83 ℃。

大气运动: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

含有水汽极少,没有云层出现。

该层的60-90km高度上有一个只在白天存在电离层。

d热层(.暖层、热成层)

气温:从下向上迅速升温,到300km高空,温度达1000 ℃。

e.散逸层(外层)

7、主要气候要素:温度、压强、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雨量、能见度。

㈠气温——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气温的单位:目前我国规定用摄氏度(℃)温标,在理论研究上常用绝对温标,以K表示,但其零度称为“绝对温度”,两种温度标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T=t+273.15≈t+273

㈡气压:指大气的压强,既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重量,其数值等于从单位底面积向上,一直到大气顶界的垂直气柱的重量。单位为百帕(HPa)。

㈢湿度:表示大气中水汽量多少的物理量称大气湿度。

1、汽压和饱和水汽压。大气压力是大气中各种气体压力的总和。

2、相对湿度(f)就是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即f = e/E×100%。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⒊饱和差: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水汽压与实际空气中水汽压之差称饱和差(d)。

⒋比湿:在一团湿空气中,水汽的质量与该团空气总质量(水汽质量加上干空气质量)

的比值。

⒌水汽混合比:一团湿空气中,水汽质量与干空气质量的比值称水汽混合比(r)

6.露点:在空气中水汽含量不变,气压一定的情况下,使空气冷却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露点温度,简称露点(Td)。其单位与气温相同

(四) 降水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降水量指降水落至地面后(固态降水则需经融化后),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mm)为单位。

㈦能见度: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和辨出目标物的最大水平距离。

8、湿空气因为有水汽的存在,它比同温同压下的干空气密度要小,如果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升高干空气的温度以代替水汽对空气密度的影响。使其密度与湿空气相等,升高后的空气温度叫虚温。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1、辐射: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方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传播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

2、辐射能:通过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它是通过电磁波的方式传输的。单位是:焦耳(J)。

3、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辐射能量。

4、辐射强度(I):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

5、基尔霍夫定律:它的基本形式为:KλT=eλT

它表明:①对于不同物体而言,放射能力较强的,其吸收能力也强。黑体的吸收率最大,所以它也是最好的放射体。

②对于同一物体而言,如果在温度T时,它放射某一波长的辐射,那么在同样T下,它也吸收同一波长的辐射。

基尔霍夫定律说明,不管什么物体,只要T、λ相同,它的放射率和吸收率的比值是一样的。

基尔霍夫定律适用于处于辐射平衡的任何物体,对流层、平流层和地表均可看作是处于辐射平衡状态,因此可直接应用这一定律。

6、斯蒂芬-玻耳兹曼定律

黑体的总放射能力与它本身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即ETb=σT4

由实验得知,物体的放射能力是随温度、波长而改变的。随着温度的升高,黑体对各波长的放射能力都相应地增强。因而物体放射的总能量(即曲线与横坐标之间包围的面积)也会显著增大。式中σ=5.67×10-8W/(m2?K4)为斯蒂芬-波耳兹曼常数。

7、维恩位移定律黑体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λm)是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的。根据研究,黑体单色辐射强度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即λmT=C

这表明:物体的温度愈高,其单色辐射极大值所对应的波长愈短;反之,物体的温度愈低,其辐射的波长则愈长。

8、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而言,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的面积,1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用Io来表示。

9、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减弱:吸收、散射、反射。

10、地面有效辐射是指地面通过长波辐射向外放出的辐射(Eg)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δEa)之差,以F0 表示,则F0=Eg-δEa 通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于大气有效辐射为正值。

11、辐射差额=收入辐射-支出辐射

12、地面辐射差额:某一段时间内单位面积的地表面所吸收额总辐射与其有效辐射之差值。地面辐射差额表达式:Rg=(Q+q)(1-a)-F0 (2·21)

式中Rg 表示单位水平面积、单位时间的辐射差额,(Q+q)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即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a 为地面对总辐射的反射率;F0 为地面的有效辐射。

13、a.辐射差额以南、北纬30°附近为转折点。在北半30°

N 以南的辐射差额为正值,以北为负值。辐射差额的这种分

布,使低纬度地区有多余能量以大气环流和洋流形式输往高

纬度地区。

b.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一日内白天收入的太阳辐射

超过支出的长波辐射,故辐射平衡为正值,夜间辐射平衡为

负值。正转负和负转正的时刻,分别出现在日没前和日出后

1 小时。

大气辐射差额Ra=qa+F0-F∞Qa

表示整个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F0和F∞分别表示地面及大气上界的有效辐射。

13、海陆的增温和冷却的差异

1、在太阳辐射强度相同的条件下,海洋吸收的太阳能多于陆地;

2、陆地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很薄的地表面,海水吸收的太阳能分布在较厚的水层中;

3、海面蒸发量大,失热多,水温不易升高;

4、岩石和土壤的比热小于水的比热。

14、绝热垂直减温率(绝热直减率):指空气块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干绝热直减率(rd=1℃/100m):指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rd与r(气温直减率)的含义完全不同。rd是干空气在绝热上升过程中气块本身的降温率,近于常数。r是表示周围大气的温度随高度的分布情况。r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rd。

15、湿绝热直减率(rm):饱和湿空气上升时,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是由两种作用引起的:(1)由气压变化引起的。(2)由水汽凝结时释放潜热引起的。

有水汽凝结时,空气上升所引起的降温将比没有水汽凝结时要缓慢。

湿绝热直减率rm的表达式如下:(2-41)当饱和湿空气上升时,dZ﹥0,dqs﹤0; 下降时,dZ﹤0,dqs﹥0。所以,rm总小于rd。rm﹤rd, rm不是常数,是气压和温度的函数。rm随温度升高和气压减小而减小。饱和空气每上升同样的高度,在温度高时比温度低时能释放出更多的潜热。因此,在气压一定的条件下,高温时空气湿绝热直减率比低温时小一些。在气温一定的条件下,气压高时空气湿绝热直减率比气压低时大一些。16、位温和假相当位温

(1)位温:把各层中的气块循着干绝热的程序订正到一个标准高度(1000hPa)处,这时所具有的温度,根据泊松方程,位温的表达式如下:(2-24)上式中,T、P分别为干绝热过程起始时刻的温度和气压。在干绝热过程中,气块的位温不变。在湿绝热过程中,由于有潜热的释放或消耗,位温是变化的。

假绝热过程:假设水汽一经凝结,其凝结物便脱离原上升的气块而降落,而把潜热留在气块中来加热气团的过称。

17、假相当位温:在假绝热过程中,当气块中含有的水汽全部凝结降落时,所释放的潜热使原气块的位温提高到极值,这个数值称为假相当位温。

18、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和局地变化1、空气温度的个别变化:指单位时间内个别空气质点温度的变化。包括空气块在运行中随时间的绝热变化和非绝热变化。2、气温的局地变化:

指某一固定地点气温随时间的变化。3、温度的平流变化:由于空气的移动所造成的某地温度的变化。4、温度的局地变化决定于三方面因子:(1)温度的平流变化(2)温度的垂直变化(3)热流入量的影响

19、大气静力稳定度

(一)判断大气稳定度的基本方法(2-60)当r﹤rd,若﹥0,则a﹤0,加速度与位移方向相反,气层稳定。当r﹥rd,若﹥0,则a﹥0,加速度与位移方向一致,气层不稳定。当r = rd,a = 0,气层是中性的。结论:

1、r越大,大气越不稳定;r越小,大气越稳定。如果r很小。甚至等于零(等温)或小于零(逆温),将阻碍对流发展。

2、当r﹤rm时,大气绝对稳定;当r﹥rd时,大气绝对不稳定。

3、当rd﹥r﹥rm时,对于作垂直运动的饱和空气来说,大气不稳定;对于作垂直运动的未饱和空气来说,大气又是稳定的。

(二)不稳定能量的概念1、不稳定能量:指气层中可使单位质量空气块离开初始位置后作加速运动的能量。2、气层提供给气块的不稳定能分为三种情况:(1)不稳定型:气块温度始终高于周围大气温度。(2)稳定型:气块稳定始终低于周围大气的温度。(3)潜在不稳定型:

图2.29某一上升生物空气块的状态曲线,不完全是在曲线的左边或者是右边,而是相交于B 点,交点下为负面积,交点下为正面积这时只要Po高度有较强的对流冲击力,足以迫使这一块空气抬升到B点以上,上升空气块的温度会高于周围空气的温度,从而获得向上的加速度,使对流得到发展,故称为潜在不稳定型。B点的高度称为自由对流高度。B点的含义是在这高度下,空气块只能在冲击力的作用下强迫上升,而当空气块上升超过这个高度,就可以从空气中获得能量而上升。

20、近地层气温日变化的特征是:

1)、在一日内有一个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一个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

2)、变化原因:一天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太阳辐射最强,但最高气温却出现在午后两点钟左右。(为什么?)

这是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源于地面。地面一方面吸收太阳的短波辐射而得热,一方面又向大气输送热量而失热。若净得热量,则温度升高。若净失热量,则温度降低。这就是说地温的高低并不直接决定于地面当时吸收太阳辐射的多少,而决定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多少。

从图2?30中看出,早晨日出以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地面净得热量,温度升高。此时地面放出的热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强,大气吸收了地面放出的热量,气温也跟着上升。到了正午太阳辐射达到最强。

正午以后,地面太阳辐射强度虽然开始减弱,但得到的热量比失去的热量还是多些,地面储存的热量仍在增加,所以地温继续升高,长波辐射继续加强,气温也随着不断升高。到午后

一定时间,地面得到的热量因太阳辐射的进一步减弱而少于失去的热量,这时地温开始下降。地温的最高值就出现在地面热量由储存转为损失,地温由上升转为下降的时刻。这个时刻通常在午后13时左右。由于地面的热量传递给空气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14时左右。随后气温便逐渐下降,一直下降到清晨日出之前地面储存的热量减至最少为止。所以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日出前后,而不是在半夜。

3)、影响因子:①纬度;②季节;③地形;④下垫面的性质;⑤天气情况

由此可见,在任何地点,每一天的气温日变化,既有一定的规律性,又不是前一天气温日变化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考虑上述诸因素的综合影响。

21、气温的年变化

1)、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之差。

2)、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的气温以7月为最高,1月为最低。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

3)、气温年较差的影响因素

①纬度:随纬度变化的情况是:低纬最小,高纬最大。即高纬地区气温年较差大于低纬地区。

②海陆: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小于内陆地区;干燥地区大于湿润地区。

③地形地势:盆地的年较差要大于山地的气温年较差。

④植被:植被多的气温年较差小于植被少的气温年较差。

4)、根据温度年较差的大小及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可将气温的年变化按纬度分为四种类型:1.赤道型;2.热带型;3.温带型;4.极地型。

22、等温线:地面上气温相等的各地点的连线。

在等温线图上,等温线的不同排列,反映出不同的气温分布特点。

27、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①纬度;②海陆分布;③海拔高度

23、对冬季和夏季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分布的特征,可作以下分析:

①在全球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明显的看出,等温线基本上与纬线平行,赤道地区气温高,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这是一个基本特征。

②冬季等温线比夏季密集;

③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冬季北半球的等温线在大陆上大致凸向赤道,在海洋上大致凸向极地,夏季相反;

④最高温度带不在赤道上,而是在北半球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

⑤南半球无论冬夏最低气温都出现在南极。

第三章大气中的水分

1、饱和水汽压(E):当水汽动态平衡时的水汽压。

①温度低的未饱和空气,只要降低较少温度,空气很快出现饱和。②降低相同温度,温度高的饱和空气被凝结的水汽多,相反则少。③温度高E值大,温度低E值小。

该描绘的是水的位相平衡图

水的三种相态分别存在于不同的温度和压强条件下,水

存在0度以上的区域,冰存在0度以下的区域,水汽可

存在0度以上,0度以下的区域,但压强受一定限制。

OA线和OB线分别表示水与水汽,冰与水汽两相共存

时的状态曲线。

OA线是蒸发线,表示水与水汽处于动态平衡时水面上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的关系,

K点是水汽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点,高于该点只有气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实验教学大纲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 学时学分:总学时13 总学分0.5 实验学时13 实验学分0.5 应开实验学期一年级二学期或二年级一学期 适用专业地理科学 先修课程气象学与气候学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是《气象学与气候学》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气象学与气候 学”实际上包含三部分内容:气象学、天气学和气候学,对应这三个子学科分别有三部分实践性课程:气象观测、天气分析和气候分析与考察。气象观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温度、湿度、气压等基本气象要素的观测原理和方法;天气分析的基本要求是结合天气图等工具进行实时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气候分析和考察则要求结合气候资料和实地考察判断各地的气候类型,掌握其基本气候特征。气象学和相应的气象观测是整门课程的基础;气象和气候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天气学、气候学以及相应的实践性内容则更加趋重于实际应用。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和专业属性以及相应的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本大纲确定本实习课程的基本指导思想如下:以气象观测作为重点实习内容;天气分析结合课程教学学会简单的外推分析;学会简单的气候资料分析整理方法。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习课程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各气象要素观测仪器的观测方法,通过实际观测巩固加深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通过气象和气候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统计分析能力。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 经过实习训练以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切实掌握气象观测仪器的观测原理。 2.了解各种观测仪器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仪器进行基本的气象观测。 3.学会简单的气象资料的分析整理方法 4.巩固和加深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适用的专业 地理科学(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 四、主要仪器设备 干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地面最高温度表、地面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双金属温度计、毛发湿度表、通风干湿表、毛发湿度计、动槽式水银气压表、空盒气压表、海拔表、电接风向风速仪、便携式风向风速仪、暗筒式日照计、聚焦式日照计、雨量器、虹吸式雨量计、雨量器专用量杯、蒸发器、《气象常用表》、自动气象观测站等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DOC)

《气象学与气候学》教案 第一章绪论 气候学历经经典、天气气候到现代气候学的发展过程是科学观念的革命,它包括认识和研究方法的根本变革,启示我们从系统中学习气候,学习气候又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地球表层系统。 一、现代自然地理学与气象气候学 1、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地球表层系统——个相互作用的整体 任何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影响其他子系统 2、气候系统与地球表层系统——几乎相互覆盖的研究客体,但重点不尽相同。 3、气候系统也包括了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几个子系统 4、其中,大气圈与自然地理系统其他圈层相互作用中,大气圈最为活跃,是联系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纽带,是形成自然地理要素地 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特点的主要背景之一,也是构成地球表层系统重要圈层 二、大气圈——是处于特定条件下及具有特定成分的气圈 1、气候系统如何起动与运动,其中的热力、动力过程 2、气候系统中各部分的联系,相互作用与耦合的整体过程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3、气候的综合性与地域的差异性,以及气候系统的稳定性与敏感性等 三、特定成分及其影响: 1、主要及微量成分 2、微量成分及其特殊作用:—温室气体 —平流层与臭氧层--生命保护层,

—三态共存,参与能量,辐射,及天气 过程 四、重力场对大气层的约束及影响: —在重力的作用下,以地面为下边界,绕地球旋转的圈层。 —影响之一:垂直层结的形成——大气分层: 水平尺度>>垂直尺度。 五、对流层: 是深受下边界(热力及动力)影响的大气最底层,集中了80%的大气质量,也是大气圈层与其它圈层相互作用的主要场所。 六、水汽对大气状态影响之——湿空气状态方程 七、微量气体: 在气候系统中存在着短周期的微循环,成分可变。含量虽少,但对热辐射非常敏感,因而对大气热状态影响很大,人类活动参与了微循环一可造成对大气行为有意或无意的干扰。 影响举例:臭氧层 问题:地面条件如何影响大气活动(热力及动力)—相互作用 第二章大气的热能和温度 ——气候系统物理过程之一 太阳能启动气候系统的物理过程—形成全球温度差异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分布以及周期和非周期变化。地气间的热能交换过程是地表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它从能量上把几个圈层连接在一起。 一、太阳能进入气候系统 1、主要途径:太阳辐射能地面大气 太阳短波辐射经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吸收成为地面热能

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材

气象学与气候学电子教材 第一章引论 第一节气象学、气候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简史 一、气象学与气候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周围聚集着一个气体圈层,构成了所谓大气圈。 大气的分布是如此之广,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地点不在大气的笼罩之下;它又是如此之厚,以致地球表面没有任何山峰能穿过大气层,而且就以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来和大气层的厚度相比,也只能算是“沧海之一粟”。我们人类就生活在大气圈底部的“下垫面”上。大气圈是人类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是太阳系的一个行星,强大的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源。这个能源首先经过大气圈而后到达下垫面,大气中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除决定于大气本身的性质外,都直接或间接与太阳辐射和下垫面有关。这些现象和过程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关系至为密切。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对它们进行观测、分析、总结,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再在生产实践中加以验证、修订、逐步提高,这就产生了专门研究大气现象和过程,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变化,并直接或间接用之于指导生产实践为人类服务的科学——气象学。 气象学的领域很广,其基本内容是:(1)把大气当作研究的物质客体来探讨其特性和状态,如大气的组成、范围、结构、温度、湿度、压强和密度等等;(2)研究导致大气现象发生、发展的能量来源、性质及其转化;(3)研究大气现象的本质,从而能解释大气现象,寻求控制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4)探讨如何应用这些规律,通过一定的措施,为预测和改善大气环境服务(如人工影响天气、人工降水、消雾、防雹等),使之能更适合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由于生产实践对气象学所提出的要求范围很广,气象学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在气象学上用以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差异很大,再加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气象学乃分成许多部门。例如有专门研究大气物理性质及其变化原理的大气物理学;有着重讨论天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并据以预报未来天气变化的天气学等,而其中与地理和环境科学关系最密切的是气候学。 气候学研究的对象是地球上的气候。气候和天气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如气温、湿度、压强等)和大气现象(如风、云、雾、降水等)的综合。天气过程是大气中的短期过程。而气候指的是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它不仅包括该地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而且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的极端天气状况。例如从上海近百年的长期观测中总结出,上海在6月中旬到7月中旬,经常会出现阴雨连绵、闷热、风小、潮湿的梅雨天气,但是有的年份(如1958年)会出现少雨的“空梅”,也有的年份(如1954年)6—7月连续阴雨50—60天,出现“丰梅”。“开梅”和“断梅”的迟早也历年不同,这是上海初夏时的气候特征。 由此可见,要了解一地的气候,必须作长时期的观测,才能总结出当地多年天气变化的情况,决不能单凭1958年一年的观测资料,来说上海初夏的气候是干旱无雨,也不能凭1954年一年的情况,就说上海的初夏气候有持续50—60天的阴雨,那都是个别年份出现的具体天气现象,而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

【初中地理】 天气与气候专题练习(附答案)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读“气温日变化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___左右() A. 2时 B. 10时 C. 12时 D. 14时【答案】 D 【解析】【分析】气温日变化:日最高气温出现在中午14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知,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生能够从所给的图中找到信息并得到答案是学生能力的一种提升,平时要多加训练。 2.读不同日期的天气预报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全国高温及降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 B. 南方地区雨季已经结束 C. 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漠河 D. 35℃以上高温区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 (2)该季节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①洪涝②干旱③寒潮④地震⑤台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3)读我市一周天气预报图,可知()

A. 图中“今天”气温日较差最小 B. 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 C. 这是暑假第一周的天气状况 D. 改善空气质量只能依靠风力 【答案】(1)A (2)D (3)B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此时,西北地区处于“火热”状态,南方地区仍在雨季;此时我国普遍高温,最低温出现在青藏高原;35℃以上高温区不只是分布在干旱区与半干旱区,南方湿润地区也在35℃以上。故选:A。(2)读图可知,该季节为夏季,夏季长江下游地区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洪涝、干旱、台风,故选D。(3)读图可知:气温日较 差最小的是“昨天”,15﹣10=5℃,A错误;周三的天气可用表示,晴转小雨,B正确;夏季我国普遍高温,暑假的气温不可能是6℃,C错误;改善空气质量主要靠降低污染物的排放,D错误,故选B。 【点评】(1)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很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冬季最冷的地方为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除了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夏季最热的地方为新疆吐鲁番盆地。 (2)我国南方地区从3、4月份开始就进入雨季,此后雨带逐渐向北推移,6月份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该区出现梅雨天气。一直到7、8月份雨带推移到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易出现伏旱天气。从9月份开始,北方冷空气势力逐渐增强,雨带快速南撤,10月份从大陆撤出,所以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3)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3.某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名副其实的“绿色王国”。下图示意该国地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气象学与气候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丰富我们的气象知识。 2.了解主要气象观测设备的使用。 3.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与发布过程。 二、实验内容: 1.气象知识讲座。 2.参观气象观测场。 3.参观气象台。 4.气象信息发布中心。 三、实验过程: 我们首先听取了气象知识的讲座,老师在讲座中阐述了许多气象的有关知识。气象能为地方经济服务,从气象灾害、气象与气候变化及气象对黔南州的三个大的方面来描述气象对地方经济的服务作用。首先老师通过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的“四个一流”、何良玉的话中表明气象的重要性,发展气象事业能为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基础性的作用,对经济发展也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发展的深远前瞻性作用。老师再就国家安全方面说了气象的重要性,以前国家安全主要靠军事力量来衡量,而现在气象探测、观测及预测也影响到国家安全,各国对于气象的作用的认识也逐步加强。 其次,讲座中谈到气象灾害,它主要包括:干旱高温、暴雨、沙

尘暴、龙卷风、冰雹等气象灾害类型。近年来,许多气象异常现象时有发生,这就使的气象气象灾害越来越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安全,如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各地区的干旱与洪涝,使得粮食产量下降,许多旱灾、涝灾的发生,今年北方的大旱很可能就与此有关,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也使太平洋两岸雨水分布出现异常。总的来说,气候与气候变化已经是全球的重大课题,气候的变化严重威胁着国家的安全,特别是气象灾害的发生更加表现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性。 老师又引用了国家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的一句话,引出气象能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很大的促进作用。在气象灾害面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气象的监测预警机制来防灾减灾,例如各种防霜、防雷电、人工增雨、防风的措施。如在降水较多的时候,在一小时以内降水达5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蓝色暴雨信号,在三小时以内降水达100mm可能更大时,就会发布红色暴雨信号,就会产生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提醒当地居民注意这几种气象灾害,还有我们对台风路径的观测和预报,会使沿海地区做好防灾减灾措施。因此,气象能对当地的防灾减灾工作做出很大贡献。另一方面,气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的利用,会给当地提供清洁无污染的能源,这几位当地解决了能源不足问题,有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为农村综合经济信息的服务,许多气象局都通过网站向农民提供各种信息,例如贵州的农经网。 我们参观了气象观测场,在该气象观测场我们认真学习和了解各种仪器的使用和作用,首先是百叶箱内的干湿温度表、最高温度表和

气象学与气候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第一章引论 名词解释 1、气象:大气的物理现象(冷热,干湿,大气运动) 2、气候: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 3、天气: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 4、气温垂直递减率:一般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则下降℃,这称为气 温垂直递减率,也叫气温垂直梯度 5、大气污染:也叫空气污染,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的浓度超过一定限度、维持一定的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正常生活、动植物正常生长以及对气候和各类物品、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标准大气压:指在纬度45°,0℃时,海平面的大气压,一般1个标准大气 压=760mmHg= 问答题 1.何谓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 2.气象学是专门研究大气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过程, 描述各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气候变迁及原因的一门学科;天气学是研究天气形成、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天气的一门学科。 3.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综合,而气候是指在各个气候因子的 长期相互作用下,在某一个较长时间段内所表现出来的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4.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的分布和作用

5.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是从低到高逐渐减少的,其功能一是能吸收地 面长波辐射,是低空大气变暖,二是具有“温室”作用; 6.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功能一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其 危害,二是增温,在高空形成一个暖区,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 7.水汽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水汽是大气变化的重要 参与者,一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二是善于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加其三相变化有热量转化,所以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有一定影响 8.大气在垂直方向分为哪几层分层原则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征 9.大气由低空到高空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10.分层原则: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有显着差异的,根据温度、成 分、电荷、等物理性质,同时考虑到大气的垂直运动等情况进行分层;11.对流层:①高度在平均12km以下;②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 低;③空气垂直对流运动显着;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⑥从低到高有可以分为摩擦层、中层、上层 12.平流层:①高度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②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变,在 大约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着升高,形成一个暖层;③气流平稳,水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尘埃含量少,能见度好,多晴朗天气,偶尔有积雨云冲入 13.同温度下干湿空气那个重,为什么虚温的意义和原理 14. 15. 16.为什么城市地区二氧化碳浓度要高一些

气象与气候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5道*3分) 1.天气:从时间尺度上讲,天气是指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2.天气系统: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3.气候:指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在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 过程的综合。 4.气候系统:是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陆地表面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 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物理系统。 5.小气候:是指由于下垫面结构不均一性所引起的小尺度的近地层局地气候。 6.大气气溶胶粒子:大气中悬浮着的许多固体微粒和液体微粒。 7.地面有效辐射:地面放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8.太阳常数:就日地平均距离来说,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内,1min内获取的太阳辐 射能量。 9.太阳辐射光谱:太阳辐射中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谓太阳辐射光谱。 10.一个大气质量:在地面为标准气压时,太阳光垂直投影到地面所经路线中,单位截面积的空气柱质量。 11.地面差额辐射:某段时间内单位面积地表面所吸收的总辐射和有效辐射的差值。 12.大气之窗:地球辐射中波长8.5-11微米波段的辐射几乎没有为大气所吸收而能全部透过并进入太空, 好像大气为这个波段打开一个窗子。 13.位温:把各层中的气块循着干绝热的程序飞到一个标准高度1000hap处,这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位温。 14.大气稳定度:气块收到任意方向的扰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5.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和未饱和的湿空气绝热上升单位距离时的温度降低值。 16.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是一个绝热体系的变化过程,即体系与环境之间无热量交换的过程。 17.逆温:对流层中由于低,由于地面辐射冷却,空气平流、冷却、空气下沉增温,空气流混合等原因引 起的气温岁告诉增高而上升的现象。 18.露点:当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饱和时,水汽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凝结的温度。 19.冰晶效应: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很普遍,由于冰面的饱和水汽压比过冷却水面的饱和 水汽压小,当空气中的实有水汽压介于两者之间时,过冷却水滴会因为蒸发而减少,水分子不断由水滴向冰晶上转移,冰晶则因凝华而增大,这种因冰水引起的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作用称为冰晶作用。 20.气压场:气压的空间分布 21.水平气压梯度:气压梯度时一个向量,它垂直于等压面,由高压指向低压,数值等于两等压面的气压 差除以其间的垂直距离,气压梯度力可分解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垂直气压梯度力。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 23.梯度风:空气质点作曲线运动时,除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外还受惯性离心力的作用,当这 三个力达到平衡时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热成风:由于水平温度的存在,而产生的地转风在铅直方向上额速度矢量差称为热成风。 25.风压定律:描述大尺度天气系统中的风场与气压场之间的关系,人背风而立在北半球,高压在右侧, 南半球在左侧。 26.沃克环流:指赤道太平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27.南方涛动:指发生下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互相起亚振动。是热带环流年际变化最突 出、最重要的现象之一。 28.气团:是指气象要素(主要指温度、湿度和大气静力稳定度)在水平分布上比较均匀的大范围空气团。 29.锋:锋由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相接触而形成,由于气团占有三度空间,因而锋是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锋的范围常出现降温、降水和大风天气。 30.台风:是以赤道以北,日界线以西,亚洲太平洋国家或地区对热带气旋的一个分级。是一个强大而深 厚的气旋性涡旋,

旅游资源规划开发气象气候旅游资源

第五章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第一节气象、气候与旅游一、大气环境与气象、气候旅游资源:一大气环境的组成及影响:1、大气的组成:大气由气体、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三部分组成。其中不含水汽、液体和固体杂质的空气为干洁空气,主要成份有氮(78.09%)、氧(20.95%)、氩、二氧化碳、臭氧等;固体杂质包括烟尘、盐粒、灰尘、细菌、微生物、植物孢子、花粉等;液体微粒包括水滴、冰晶等。2、大气主要成份的影响:①二氧化碳:使大气温度增高。②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但近地面的臭氧是污染物,会损害生物。③水汽:影响空气的干湿度和降水的多少,并形成云、雾、雨、雪等多种天气现象和大气景观。④固体杂质和液体微粒:影响大气的温度和能见度。二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概念: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是指具有能满足人们正常的生理需求和特殊的心理需求功能的气象景观和气候条件。其中气象旅游资源包括吸引旅游者的各种大气物理现象及其过程;气候旅游资源一方面指能吸引旅游者的宜人气候条件,另一方面指以气候为背景,与其他景物结合共同形成的具有吸引力的某一地区的整体环境景观。三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的特点:1、多变性及动态性:大气景观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飘忽不定、变化万千。体现了多变性及动态性的特点。(包括二类变化,一类是有规律的变化,另一类是瞬息万变。)2、借景性和背景性:借景性是指气象景观需要借助其它景观相配合,才更富魅力或才能欣赏。如海上日出,佛光等。背

景性是指有些景观需借助气象、气候为背景,才更完美。如在蒙蒙薄雾中欣赏秀美的山峰,白云下的草原等。3、地域性:由于各地的地理纬度、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影响气候的因素各不相同,这就促使各地的气象、气候旅游资源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二、气象、气候与旅游:一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决定地域景观和旅游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1、各地气象、气候条件的差异,形成不同的自然旅游景观。东部季风区:降水充沛,日照充足,是我国森林、淡水湖泊、江河、大海、瀑布、沙滩等旅游资源分布地。西北非季风区:降水少,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主要分布着沙漠、砾石滩、寒漠、草原、咸水湖等旅游资源。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降雪期和积雪期都长,形成林海雪原等各种冰雪景观。江南地区:降水丰富,雨季长,薄雾蒙蒙,烟云变化,植被茂盛,形成江南山水秀美景色。2、气象、气候的地域差异影响各地的建筑、民族服饰等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3、特殊的气候条件,可开展独特的旅游活动。(如潍坊的风筝节、的冰灯节、的雾淞节等)二影响自然景观的季相变化:由于气候的季节变化,影响到其它景观也相应的发生季相变化,使同一风景区在不同的季节呈现不同的景观。三气候条件是旅游区开发的基础条件之一:在旅游区开发规划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和气候条件,开发相应的旅游项目和设施,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四气象、气候条件影响客流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1、对客流空间分布的影响:①气候条件优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着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 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

气象学与气候学

第1—2章 1)简述气候系统。 答:气候系统就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雪圈与生物圈在内得,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与气候变化得统一物理系统。 太阳辐射就是气候系统得能源。在太阳辐射得作用下,气候系统产生了一系列复杂得过程,这些过程在不同得时间尺度上与不同得空间尺度上有着密切得相互作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通过物质与能量交换,紧密地结合成一个复杂得、有机联系得气候系统。 2)名词解释:天气、气候、天气系统、天气过程、天气预报、气象要素、辐射通量密度、比辐射率 答: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短时间内大气状态与大气现象得综合。 大气状态:大气得气压、气温与湿度等。 大气现象:大气中得风、云、雨、雪等现象。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与人类活动得长期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得综合。不仅包括该地多年得平均天气状况,也包括某些年份偶尔出现得极端天气状况。 天气系统:指引起天气变化与分布得高压、低压、高压脊、低压槽等典型特征得大气运动系统。 天气过程:天气系统得发生、发展、消失与演变得全过程。 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对天气演变规律得认识,利用多种观测及模拟手段,对未来一定时期内天气变化作出主、客观得判断。 气象要素:气象要素就是指表示大气属性与大气现象得物理量,如气温、气压、湿度、风向、风速、云量、降水量与能见度等等。 辐射通量密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得辐射能量称辐射通量密度(E),单位就是W/m2。 比辐射率就是反映物体热辐射性质得一个重要参数,与物质得结构、成份、表面特性、温度以及电磁波发射方向、波长(频率)等因素有关。 3)哪些自然现象能证实大气圈得存在? 答:a、蓝色得天空。这就是由于大气中得一些非常细小物质成分,如气体、粉尘等,它们得直径较阳光得波长小得多,因此,蓝色得散射量较之于其她任何一种颜色能更多地被选择散射。这种散射称瑞利散射。b、白云。如果形成散射粒子得形状就是球形得,而且其直径并不比阳光得波长小,所有得波长都就是平均地被散射得,这种散射称迈耶散射。因此,云就是白色得。c、风。有风就说明有物质得存在,因为风就是由于大气不同部位得压力差别造成得。如果在真空中就不会有风了。d、流星。流星就就是陨石穿过大气层时,由于其速度太快,与大气摩擦产生热使陨石燃烧起来。否则我们得地球也与月球一样“千疮百孔”。 4)大气圈各层得主要物理特性就是怎样得? 答:a、对流层 厚度:平均11-13km,赤道17-18km,两极8-9km。 质量:约占大气圈质量得75%。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目录 中文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I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IV 1.旅游气候的概述 (1) 1.1旅游气候的涵义 (1) 1.2旅游与气候的关系 (1) 2、气候因素对旅游业的影响 (1) 2.1影响景观的季相变化 (1) 2.2影响旅游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 (2) 2.3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4) 3.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业的影响 (4) 3.1抚仙湖沿岸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4) 3.2各气候因素对抚仙湖旅游的具体影响 (6) 4. 利用气候因素发展旅游业的措施 (8) 4.1政府部门调控措施 (8) 4.2微观企业针对气候影响的具体措施 (9) 5.结论语 (10) 参考文献 (12) 气候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以抚仙湖沿岸旅游业为例 摘要 旅游是一项探求知识,开拓眼界,调节生活的一项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气候是一个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条件。而旅游者有着各式各样的目的,气候是人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之一。同时气象和气候既有直接的造景功能和间接的育景作用;又是开展旅游活动的有利因子,也是开展旅游活动的障碍因子,这就要求旅游者在安排游程时考虑气象、气候因素,以应付不测风云,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调整旅游项目和内容。本文就是要研究抚仙湖的基本气候规律和特征,分析气候优势和不足,为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服务,也便于旅游者选择自己的旅游目的地。 关键词:旅游气候抚仙湖政府部门旅游企业

2015年气象学与气候学习题答案---cuit

第一章 引论 1、说明“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并指出下列问题中哪些是天气性的,哪些是气候性的。 (1)室外棒球赛因雨而被取消; (2)今天下午最高气温25℃ (3)我要移居昆明了,那里阳光明媚,四季如春。 (4)本站历史最高温度为43摄氏度; (5)成都明天天气阴有阵雨。 答: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区别:(1)概念不同 天气:某地在某一瞬间或某一段时间内,大气状态和大气现象的综合。 气候: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性质和人类活动的长期作用下,某一地区多年间 大气的一般状况,既包括大气的平均状况,也包括极端状况。 (2)变化周期不同 天气:变化快,周期短;气候:变化慢,周期长。 联系:天气是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天气的总结和概括。 气候是在多年观测到的天气基础上所得出的总结和概括,是在一定时段内由大量天气过程综合而得出的长期大气过程, 二者之间存在着统计联系,从时间上反映 出微观与宏观的关系 判断:属于天气的为(1、2、5),属于气候的为(3、4) 2、(1)某一中纬度城市的海平面气温为10℃,探空资料显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部气温为-55℃,试问其对流层顶的高度是多少? (2)同一天赤道地区某地的气温是25℃,探空资料给出大气温度直减率为6.5℃/km ,对流层顶高16km ,那么对流层顶部的气温是多少? 答:(1)已知:T 0=10℃, γ=6.5℃/km ,T=-55℃, 根据T= T 0 +γZ → Z=10km (2)已知:T 0=25℃, γ=6.5℃/km ,Z=16km , 根据T= T 0 +γZ → T=-79℃ 3、已知在0℃、10℃、20℃、30℃和40℃时水面的饱和水汽压分别为6.1hPa 、12.3 hPa 、23.9 hPa 、42.3 hPa 、73.9 hPa 。假设一教室内气温为30℃,经测定其露点温度为10℃,那么该教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是多少? 答: 4、已知空气温度在13.4℃时,饱和差为4.2hPa ,那么空气要冷却到多少度时才达饱和? 答:已知t=13.4℃ 5、已知相对湿度f=40%,气温为15℃,大气压为p=1000hPa ,求实际水汽压e 、比湿q 和水汽混合比γ。 答: 6、某湿空气气块的P=1000hPa ,e=25hPa , t=32℃,其中干空气为3000g ,试问: 17.2717.2713.4237.313.4237.36.11 6.1115.4t t s e e e hPa ????? ? ?++????=?=?=12.342.3 100%29.1%a s e RH e = = ?=s a a s d e e e e d hPa =- ? =- = 15.4-4.2=11.217.276.11exp()8.63237.3a t e hPa t t =11.2=? ? =+℃17.271540% 6.11exp() 6.8215237.3a a s s e RH e RH e e ?= ? =?=?? =+hPa 36.820.6220.622 4.2410/1000a e q g g P - = ==?36.820.6220.622 4.2710/1000 6.82a a e g g P e γ- = ==?--

《气象学与气候学》思考题(一)

思考题: 1. 某气象台站测得某日某时f=40%,t=15℃p=1000hPa, 求该时段的e、d、a、q、γ值。 2. 北纬30°处有一座海拔1000m高的山,试分析该山地坡麓与 山顶在上、下午不同时间各气象要素(T、p、e、E、f、td)的分布及山南与山北的差别。 3. 简介大气主要成分在大气层中的作用及微量气体(CO2、O3)影响气温垂直分布的原因及机制。 4. 人类用什么方法来限制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和 臭氧层遭到破坏? 5. 对流层的三个基本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对人类生存自然环 境有何影响? 6.对流层顶气温分布为何高纬高,低纬低? 7.说明状态方程物理意义. 8.说明各气象要素定义及单位. 9.干湿空气哪个重,为什麽? 10.一块湿空气,P=1000hpa,e=23.4hpa,t=20°, 求该湿空气密度.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 ins commerciales.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气象学与气候学

气象学与气候学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第一章引论 名词解释 1、气象:大气的物理现象(冷热,干湿,大气运动) 2、气候:多年天气的综合表现 3、天气:一定区域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及其变化的总称 4、气温垂直递减率:一般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则下降0.6℃,这称为气温垂 直递减率,也叫气温垂直梯度 5、大气污染:也叫空气污染,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导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的浓度 超过一定限度、维持一定的时间,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正常生活、动植物正常生长以及对气候和各类物品、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标准大气压:指在纬度45°,0℃时,海平面的大气压,一般1个标准大气压 =760mmHg=1013.3HPa 问答题 1.何谓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气候与天气有什么区别 2.气象学是专门研究大气物理现象的一门学科;气候学是研究气候形成过程,描述各地 区气候条件以及气候变迁及原因的一门学科;天气学是研究天气形成、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天气的一门学科。天气是指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大气状况的综合,而气候是指在各个气候因子的长期相互作用下,在某一个较长时间段内所表现出来的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

3.大气成分中,二氧化碳、臭氧、水汽的分布和作用? 4.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垂直分布是从低到高逐渐减少的,其功能一是能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是低空大气变暖,二是具有“温室”作用; 5.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其功能一是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不受其危害,二 是增温,在高空形成一个暖区,影响气温的垂直分布; 6.水汽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随高度升高而递减,水汽是大气变化的重要参与者, 一能成云致雨,形成各种天气现象,二是善于吸收和放射长波辐射,加其三相变化有热量转化,所以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有一定影响 7.大气在垂直方向分为哪几层分层原则对流层和平流层的特征 8.大气由低空到高空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 9.分层原则: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是有显着差异的,根据温度、成分、电荷、 等物理性质,同时考虑到大气的垂直运动等情况进行分层; 10.对流层:①高度在平均12km以下;②一般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③空 气垂直对流运动显着;④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⑤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⑥从低到高有可以分为摩擦层、中层、上层 11.平流层:①高度从对流层顶到55km左右;②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变,在大约 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着升高,形成一个暖层;③气流平稳,水平运动为主;③水汽、尘埃含量少,能见度好,多晴朗天气,偶尔有积雨云冲入 12.同温度下干湿空气那个重,为什么虚温的意义和原理

Unit12 Weather, Travel and Transport (天气、旅游与交通)

Unit12 Weather, Travel and Transport (天气、旅游与交通) 1、Thank you for joining CCTV’s Around The World show. Today, we’re in Australia. It’s a beautiful, sunny day! There are many people here on vacation. Some are taking photos. Others are lying on the beach. Look at this group of people playing beach volleyball. They look cool! I am surprised they can play in this heat. This is a very interesting place. The people are really very relaxed. 2、Lin Fei’s home is about 10 kilometers from school. He gets up at six o’c lock every day, showers and has a quick breakfast. Then he leaves for school at around six thirty. First, he rides his bicycle to the bus station. That takes about ten minutes. Then the early bus takes him to school. The bus ride usually takes about 25 minutes. 3、How do students around the world get to school? In North America, most students go to school on the school bus. Some students also walk or ride bikes to school.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things are different. In Japan, most students take trains to school, although others also walk or ride their bikes. In China, it depends on where you are. In big cities, students usually ride bikes to school or take buses. And in places where there are rivers and lakes, like Hongshanhu and Kaishandao, students usually go to school by boat. That must be a lot more fun than taking a bus! 4、Class 9 had a great time on the school trip. They went to Blue Water Aquarium for the day. First they visited the Visitors’ Center and watched a movie about sharks. Then they watched a dolphin show. After that, they went to the Outdoor Pool and saw a big octopus. After lunch, they went to the Gift Shop and bought lots of gifts. Finally, tired but happy, they took the bus back to school. At the end of the day, the science teacher was very happy because the class monitor cleaned the bus after the trip. 5、Dear Tom, How was your day off? Did you have fun camping? I didn’t have a very fun day. I visited my cousins. It rained all day. In the morning, I stayed in the house and watched DVDs, played computer games and read. In the afternoon, Uncle Martin put some of his old things out in the yard and had a yard sale! However, no one came to the sale because the weather was so bad. Luckily, we brought our umbrellas and raincoats, so we didn’t get wet. See you soon, Nic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