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13.1

36.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37.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38.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39.非期望行为:是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9: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40.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家庭配合,也只有实施终身教育后,才能使家庭成员保持可持续发展。

2012.10

31.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32.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33.家庭教育方法:是指家长为达到家庭教育目的、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34.自然后果法: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2012.1

36.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37.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8.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3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40.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2011.10

36.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37.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8.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

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

39.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40.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2011.1

1.家长的教育行为:

2.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因素。

3.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4.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家庭通过对婴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录像、碟片、电视、多媒体、幻灯、符号、标志等),让婴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

表达,发表自己的观点、见解或倾听父母讲述的一种认知过程。

2010.10

36.调查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

37.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38.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39.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40.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2010.1

1.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2.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3.非期望行为:是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9: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4.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2009.10

36.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

37.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家庭配合,也只有实施终身教育后,才能使家庭成员保持可持续发展

38.家庭教育方法:是指家长为达到家庭教育目的、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39.非期望行为:是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9: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40.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2009.1

1.调查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

2.隔代家庭:是指(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

3.亲子互动:就是父母与子女在心理和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4.暗示提醒法:是父母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能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5.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学前儿童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认识和看法。

2008.10

1.行动研究:是一种有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2.核心家庭: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3.家庭角色:

4.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5.学前儿童家长的人才观:主要集中体现在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上,家长不同的期望会产生不同的教育行为。

2008.1

1.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2.联合家庭: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

3.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4.自然后果法: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5.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2007.10

1.经验总结:是在某项工作或某项活动中,对其典型经验所做的总结

2.主干家庭: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3.祖辈家长:是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4.正面说理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引导和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的接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期望行为的方法。

5.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观: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2007.1

36.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37.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38.民主型教养方式:

39.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40.自然后果法: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2006.10

36.儿童社会化:一个人在儿童阶段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

37.学前儿童家长的儿童观: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38.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39.“反向社会化”:是指年青一代将文化知识传递给年长的一代;或者说是传统的受教育者对施教者反回去稍加影响,向他们传授社会变化知识,也称为“文化反养”。

40.暗示提醒法:是父母用含蓄、间接、简化的方式对幼儿的心理、行为实施影响,并能迅速产生效能的一种家庭教育方法。

2006.1

36.学前儿童家长:指0—6岁儿童的父亲、母亲、与学前儿童生活在一起的祖辈老人

37.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8.胎教:指妊娠期间,在外环境上、母亲自身的精神情绪上对胎儿生长发育施加影响,试图通过这两方面的因素,促进胎儿身体与智力方面的良好发育。

39.民主的儿童训练策略:是建立在平等与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的。是指在平等与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父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40.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是指由家庭外社会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2020年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习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环节,应该为孩子将来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家庭教育的目的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3.编讲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看图说话、创编故事、设想未来和扩展词汇。 4. 父母的言行对情绪不稳定、模仿性较强、知识经验较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弱的孩子来讲,影响力更大。 5.在对学前儿童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主导作用。 6.家长的道德素养是影响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 二、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 1.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狭义)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原则 主要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用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养育观对儿童施加影响,使孩子能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目标成长。 3.环境熏陶法 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

法。 4.规则游戏 指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游戏,旨在促进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因而又称教学游戏。 5.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 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7分,共35分) 1. 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 (1)时代性和社会性 (2)亲情性和感染性 (3)针对性和随意性 (4)连续性和一贯性 (5)权威性和专制性 2.简述学前儿童创造力的特点。 (1)模仿性 (2)自发性 (3)灵活性 (4)发展性 (5)差异性 (6)无价性 3.简述家长如何训练儿童的社会技能。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是指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是指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是指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是指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情报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只是一种研究手段。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研究。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经验:是指人们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教育经验:是指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对教育对象、教育规律的认识,教育的技能和体验。 家庭教育经验:是指学前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的感性认识、具体技能和感受经验。 家庭教育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在教育研究中,实验研究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测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以此推断所施加的教育影响与教育效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变量:一般是指家庭教育机构怎样组织和指导家长。 效果变量:一般是指家长的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的身体、心理有什么变化。 无关变量:是指除了作为实验变量的组织、指导因素,除了作为效果变量的家长教育素质、教育行为和儿童身体、心理发展因素外,其他会影响效果变量的主要因素。 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质的研究也成为参与观察研究法。行动研究:是一种由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已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态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核心家庭:是指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在一个家庭中有两代以上,而且每一代只有一对夫妇组成的家庭。 残缺家庭:顾名思义就是不完整家庭。残缺家庭包括夫妻离异或一方去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与孩子组成的家庭。 隔代家庭:是指(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历年真题名词解释

2013.1 36.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37.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38.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39.非期望行为:是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合乎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差。 19: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40.终身教育:终身教育的实现离不开家庭配合,也只有实施终身教育后,才能使家庭成员保持可持续发展。 2012.10 31.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32.亲子关系: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33.家庭教育方法:是指家长为达到家庭教育目的、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选择和运用的具体措施和手段 34.自然后果法: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己的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 2012.1 36.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37.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38.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能力: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健康发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3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40.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学前儿童实施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2011.10 36.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37.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8.学习型家庭:是以终身学习为理念的,是一种家庭文化,它塑造着家人彼此期待的行为模式、共同愿望,并提供 新生代社会化的基础;学习型家庭也是家庭成员之间互动的过程,尤其是家人进行共同的学习分享与活动。 39.学前儿童家长的教养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40.学前儿童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2011.1 1.家长的教育行为: 2.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因素。 3.家庭教育方式: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4.早期阅读教育:是指家庭通过对婴儿提供与视觉刺激有关的材料(图书、图片、录像、碟片、电视、多媒体、幻灯、符号、标志等),让婴儿接受有关材料的信息,在观察、思维、想象等基础上对材料内容进行初步理解和语言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习题及答案名词解释

1.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答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家庭的概念与特征。 家庭是指亲属同居同财的生活单位。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家庭有九大特征。 家庭的演化包括: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 家庭的功能:生育功能、经济功能、教育功能、精神生活功能、抚养和赡养功能 4、家庭教育的本质。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施与的一种 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性质: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是持续的终身教育。 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奠基作用;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它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力量。 初步了解家庭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历史。 5、家庭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优势:早期性和奠基性;全面性和广泛性;自然性和随机性;亲情性和权威性;持久性和连续性;差异性和继承性。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局限:家庭教育条件具有不 6、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全过程的对象主要:a、学前儿童(0-6岁儿童)b、学前儿童家长(父母、祖辈老人、非亲监护人)c、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老师、社区工作者、工会女干部、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d、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幼儿园、) 7.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8. 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的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集体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 9. 调查研究的类型:a、现状援救、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比较研究d、发展研究 10. 经验总结:是在拥有大量家庭教育感性经验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总结提炼,将已有的认识从具体上升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研究方法。 11. 实验研究的变量:a、实验变量、b、效果变量c、无关变量 12.行动研究的兴起起始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后期) 13. 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时间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的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研究方法。 14. 学前儿童家庭的发展趋势:a、“素质教育走进家庭”将成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主旋律b、依托社区是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发展方向、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拓宽了家庭教育的思路。16. 家庭: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组织,17. 家庭的特征:a、两性结合,延续后代、b、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有其自身产生和发展的历史c、是人类的基本群体,不仅为人们创造了社会的基本条件,而且还因此满足人们从物质到精神的多方面需要。 18. 家庭发展的形式:a、血缘家庭b、普那路亚家庭c、对偶家庭b、一夫一妻制家庭 19. 血缘家庭: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以结为夫妻。即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的婚姻构成了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式—血缘婚姻。 20. 普那路亚家庭:属于群婚制,也叫团体婚姻。 21. 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人类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再向前发展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 22. 家庭的生命周期:一个家庭成立到消失,大约经历五六十年,五个阶段:a、新婚夫妇的两人世界b、孕育孩子阶段c、为人父母,养育孩子阶段d、孩子长大成人阶段e、老年阶段 23. 家庭结构: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又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24. 家庭结构内容:a、家庭成员(的分类构成了家庭的类型结构)b、家庭成员(的多少构成家庭的规模) 25. 家庭结构的类型: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残缺家庭e、隔代家庭 26. 核心家庭:指已魂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7 主干家庭:指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28. 隔代家庭:指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父母出去形成的留守子女) 29. 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一个以上的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30. 我国家庭规模的发展趋势:小型化、核心化 31. 家庭关系:又称家庭日记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互相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2.家庭关系的特点:a、家庭关系是以婚姻、血缘为纽带的 b、家庭关系最为持久、稳定 c、家庭关系表现出一种其他任何社会关系都不曾有的连续性和承先启后性、家庭关系受到法律的保护和道德的监督。 33.夫妻关系: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被称为家庭中的第一关系,也是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 34.亲子关系的特点:a、是不可选择的b、是永久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c、有特定的权利与义务 37. 历史功能:a、情感交往功能b、生产功能c、教育功能 d、娱乐功能 e、宗教功能 f、政治功能 39. 影响家庭功能的因素: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湿度和法律c、传统习俗与伦理道德 40.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 41. 家庭功能的变化:a.生育功能逐渐退化b.生产功能从丧失恢复c.消费功能由平均到多元 d.教育功能分化 e.赡养功能弱化 42. 家庭教育包括:a、父母教育子女b、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 43. 对学前家庭教育而言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占重要地位 44 家庭教育的性质:a、非正规教育b、是亲情的教育c、是稳定、持久的教育 45. 家庭教育的特点:a、教育内容包罗万象b、教育形式无固定模式c、家庭教育因素复杂多样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一.名词解释 :由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展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组成。 :是通过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根本情况、动态和开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根据的一种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展的研究。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方案,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 5.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展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表达的一种研究方法。 6:行动研究:是一种有理论者在自身的理论活动中,以解决理论中的问题为目的,以理论者对理论活动中,以解决理论中的问题为目的,以理论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络形式。 :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络,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因素。 :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根底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11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所起的作用。 ;是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13.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拟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施行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达。 :是家长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运用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解决在家庭教育理论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培养使子女身心安康开展的机智、策略、技能和技巧。 16:家庭教育方法:是指家长为到达家庭教育目的、完成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选择和运用的详细措施和手段。 :是学前儿童家长在对学前儿童施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和措施。 ;是指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活动不符合父母所认定的社会要求,出现行为偏向。 19:典范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的教育方法。 20:正面说理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启发、引导和进步他们区分是非善恶的才能和思想认识,从而使幼儿心悦诚服地承受家长的教育,进而养成良好的期望行为的方法。 :是建立在平等与互相尊重原那么根底上的。是指在平等与互相尊重的根底上,父母亲尊重孩子的选择,并加以适当的引导。 :是指由家庭外社会机构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 :是指由幼儿园组织的、以幼儿家长为主指导对象、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活动,是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一种。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一.名词解释 :由学前儿童、学前儿童的家长、直接指导学前儿童及家长的指导者和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及家长进行指导的组织管理者四类对象组成。: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控制条件下,对被试施加可操纵的教育影响,然后观测被试的变化及教育效果。 5.质的研究:是指研究者对自然发生的事件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与记录,将观察所得资料加以分析整理,并将结果予以归纳叙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6:行动研究:是一种有实践者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者对实践活动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为目标,以实践活动的反思为中介的、循环递进的研究活动。

: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9.家庭环境;是指家庭中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条件的综合因素。 :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以血缘或收养为基础的,在家庭关系中是直系血亲中最近的一种关系。是儿童社会关系中出现最早和持续最久的一种。 11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是指比父母亲长一辈的家长,如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 13.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在怎样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认识。 :一般是指父母在对子女实施教育和抚养中通常运用的方法和形式,是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体现。

10月全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发展研究属于一种() A.调查研究 B.情报研究 C.质的研究 D.经验总结 2 .婚姻是按照辈分来划分的,凡属同一辈分的男女均可结为夫妻,即使是兄弟姐妹之间结为夫妻也是 合乎道德的,这种同辈而婚组成的家庭形态是() C.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教育 D.年长者对年幼者的教育 6 .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 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7 .在影响儿童家庭教育质量的各种因素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A.教育观念 B.教育方法 C.教养方式 D.教育能力 8 .马丁与麦考伯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划分为民主权威型、绝对权威型、宽松溺爱型和忽视冷漠型,其划 分所依据的两个维度是() A.接受一拒绝和支配一服从 B.接受一拒绝和限制一允许 C.接纳一拒绝和要求与控制一宽容 D.“关爱”和“权威” 9 .在温饱获得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孩子最为突出的精神需要是() A.交往需要 B.创造需要 A.血缘家庭 C.对偶家庭 3 .对家庭功能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 是 A.社会制度 C.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4 .家庭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A.亲子关系 C.祖孙关系 5 .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而言, 占据主要地位的是 B.普那路亚家庭 D.团体婚姻家庭 () B.传统习俗和伦理道德 D.法律 B.婆媳关系 D.夫妻关系 () B.子女对父母的影响

C.安全感需要 D.探索需要 10.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A.家庭教育 B.家庭智育 C.家庭体育 D.家庭美育 11.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的语法规则系统的年龄是() A.二岁 B.三岁 C.四岁 D.五岁 12.长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一代的过程称为() A.正喻文化 B.并喻文化 C.后喻文化 D.前喻文化 13.心理学家大都认为影响婴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生长环境 B.生理成熟 C.教育因素 D.心理成熟 14.著名个性理论家埃里克森认为,乳婴儿期最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任务是() A.建立基本的信任感 B.探索周围的客观世界 C.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 D.建立基本的自我控制 15.胎儿在母腹内活动的时间是在其形成后的() A.3周 B.7周 C.11周 D.15周 16.在人际沟通的四种基本态度中,破碎的生活态度是() A.我好一你也好 B.我不好一你好 C.我好一你不好 D.我不好一你也不好 17.与忽视冷漠型家庭教养方式相对应的教育方法多为() A.榜样示范的方法 B.训斥打骂的方法 C.慈爱的形式出现的限制方法 D.毫无控制的自然后果法 18.父母在管教孩子时不恰当的观念是() A.如果孩子因缺乏自信而行为不佳,要鼓励他 B.就事论事,改变其行为 C.孩子的行为应该像大人一样 D.孩子行为不佳一定有其原因 19.不为家庭所必需,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家庭功能是() A.宗教和政治功能 B.生产功能 C.情感交往功能 D.娱乐功能

2022年10月自考《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和答案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是(A) A.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素质 B.促进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行为 C.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 D.促进学前儿童健康发展 2.肯定了儿童和成人一样应当得到人的尊严和尊重,享有生存、生活和学习的权力的是(C) A.《未成年人保护法》 B.《母婴保健法》 C.《儿童权利宣言》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祖辈参与家庭教育的哪种心理状态?(B) A.义务心理 B.慈幼心理 C.享福心理 D.补偿心理 4.家长给予孩子很少的关爱并较少进行限制,这是哪种教养方式?(D) A.民主权威型 B.绝对权威型 C.娇惯溺爱型 D.忽视冷漠型 5.学前儿童家长在预先设计好的情景中,对所要评价的孩子的某种行为加以诱导,并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一种方法是(C) A.自然测验法 B.实验法 C.情景测验法 D.等级评定法 6.为防止酮体症出现,孕妇每日至少应该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C) A.100~150克以上 B.150~200克以上 C.200~250克以上 D.250~300克以上 7.学前儿童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必须是符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的。这体现了(C) A.理智性原则 B.渐进性原则 C.适切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8.已婚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B)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D.隔代家庭 9.人类最古老的家庭形态是(A) A.血缘家庭 B.普纳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 10.孩子撕破图书,家长让他继续看这本撕破的图书,让他从中体验到不快。这是哪种方法的运 第1页共5页

1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 2018 年 1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 0040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 因素之间的联系,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调查研究 B.定量研究 C.实验研究 D.质的研究 2.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 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 B. 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 C.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有关变量 D. 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 3.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 A.家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教育 B.家庭教育是一种充满亲情的教育 C.家庭教育是一种稳定的持久性教育 D.家庭教育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教育 4.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 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这种教育是()。 A. 幼儿教育 B. 家庭教育 C.社区教育 D. 学校教育 5.人类家庭形式从对偶家庭再向前发展的家庭形式是()。 A. 一夫多妻制 B.一夫一妻制 C.多夫多妻制 D.多夫一妻制 6.已婚夫妇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 主干家庭 B. 隔代家庭 C.联合家庭 D. 核心家庭 7.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A. 激励力量 =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 目标价值 =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 =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 =目标价值 /期望概率 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的研究是(A ) A.调查研究 B.情报研究 C.经验总结 D.实验研究 2.实验研究的三类变量是(B ) A.原因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 B.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 C.实验变量、原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D.原因变量、效果变量和相关变量 3.在家庭的发展史上,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顺序为(C ) A.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血缘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C.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D.血缘家庭、对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4.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家庭关系的内部因素是(D ) A.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 B.法律和道德风俗 C.宗教 D.家庭传统及背景 5.不为家庭所必需,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出现的家庭的附加功能是 (D ) A.生育功能 B.生产功能 C.娱乐功能 D.宗教和政治功能 6.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往往能比成年人更快地接受新的社会信息,会把他们的文化传递给自己的父辈,社会学学者把这一影响作用称为

(D ) A.正向个体化 B.反向个体化 C.正向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7.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的家庭是(D A.主干家庭 B.隔代家庭 C.核心家庭 D.联合家庭 8. “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这一激励公式的提出者是心理学家( C ) A.鲍德温 B.西蒙兹 C.费鲁姆 D.布鲁纳 9.社会必须保障儿童的生存权,保障儿童生命、生活质量,让他们获得充分的发展。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B ) A.儿童利益优先的原则 B.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C.无歧视原则 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10.当祖辈进入老年期后,祖孙隔代间往往有许多共同的语言、情趣,使得祖孙间建立起融洽、和谐、亲密的关系,各自都从中获得丰富而良好的精神满足与心理刺激。这体现了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 A.返童心理 B.补偿心理 C.义务心理 D.享福心理 11.日本的森重敏根据母亲的不同性格列出对幼儿个性形成有不同影响的四种育人方式。如果其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那么,这类母亲的教养方式是(C) A. “细致的干预”型 B. “垂直的亲爱”型 C. “情动型” D. “水平的亲和”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是指学前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过程。 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过程:是指学前儿童家庭内围绕着子女的成长而展开的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指导过程:是指家庭外的社会机构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的家庭教育指导的过程。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组织管理过程:是指指导单位组织指导者对学前儿童家庭进行指导并对指导工作进行管理的过程。 情报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只是一种研究手段。情报研究是通过了解家庭教育某一领域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把握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家庭教育指导和组织管理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指研究者对家庭教育的已有事实进行研究。调查研究通过对已有事实的考察,了解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发现家庭教育及其指导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联系,是认识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隔代家庭:是指(外)祖父母与孙辈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兄弟姐妹各自组成家庭后依然共同生活,即有一个以上核心家庭联合而成的家庭。 家庭关系: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机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家庭功能:又称家庭职能。家庭功能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家庭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固有的功能:指性爱、生殖和养育子女等功能,即满足人们的生理和生育需要,是任何时期、任何地区的家庭都普遍具有的功能。 历史的功能:是指人们为保持正常的家庭生活所需要发挥的功能,如物质生产功能、教育功能、消费功能等。 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的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 家庭教育的性质:就是家庭教育区别于其他形式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理真题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理真题及答案 xx年 10 月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试题(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xx年被用来改善 A.亲子关系B.亲子和谐C.亲子合作D.亲子冷漠 1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对象是 A.家长 B.幼儿C.民众D.幼儿教师 xx年龄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应具有________ 40.家庭教育指导者的来源有三类:社会志愿人员、有专长和经验的家长和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xx年龄B.家长的品德修养C.家长的职业D.家长的受教育程度 2.要解决的课题一般是\某一类对象的某一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某几类对象的某几种特征目前的基本状况是怎样的\。这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A.现状研究B.相关研究C.因果关系的比较研究D.发展研究 3.家庭成员的多少构成了家庭的A.类型结构B.规模结构C.职业结构D.角色结构生命和 4.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联合家庭B.隔代家庭C.核心家庭D.主干家庭 5.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关系是A.亲子关系B.夫妻关系C.婆媳关系D.翁婿关系 6.《儿童权利宣言》通过于年

年年年 7.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对孩子缺乏关心,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的态度,这种家长教养方式是A.民主权威型B.绝对权威型C.娇惯溺爱型D.忽视冷漠型 8.不论儿童来自何种文化背景,不论其社会出身、民族、语言、宗教、性别如何,都应当在不受任何歧视或忽视的情况下,享有他们的一切权利。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A.元歧视原则B.儿童利益优先原则C.保障儿童生存、发展的原则D.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 9.年轻时没有精力对子女施加足够的教育,而对孙辈却不辞辛劳,不吝投资,这是祖辈参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义务心理B.慈幼心理C.补偿心理D.返童心理 10.学前儿童家长评价儿童发展的能力包括评价幼儿的发展趋向和A.幼儿特殊发展水平B.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C.幼儿社会性发展D.幼儿身体发展 11.长辈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与他们生活在一起的年轻一代的过程被称为A.前喻文化B.后喻文化C.并喻文化D.中喻文化 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原则是学前家庭教育中必须遵循的A.重要指南B.科学规律C.基本要求D.基本条件 13.胎儿体操的适宜时间为分钟分钟分钟分钟 14.第一次心理断乳期的时间是岁岁岁DM-16岁 15.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于自己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来

2020年10月全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A . “细致的干预” C. “情动型” B .“垂直的亲 爱”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 课程代码:00403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 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是指学前儿童的() A .生理发展过程 B .认知发展过程 C.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 D •心理发展过程 2.在家庭教育指导实验的各变量中,家庭外机构怎样组织和指导家长的变量是() A •有关变量 B •无关变量 C.实验变量 D .结果变量 3 .家庭发展的四种形式从低到高依次是() A .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B .普那路亚家庭、血缘家庭、对偶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C.对偶家庭、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和一夫一妻制家庭 D .一夫一妻制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和血缘家庭 4. 处于社会经济地位低势的家长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希望子女将来能实现自己未曾实现的 理想,对待子女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产生这种父母角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社会地位 B .教育背景 C.个性特征 D .父母爱好 5. 孙辈的父母因故离开家长只留下祖辈和孙辈的家庭是() A .隔代家庭B.主干家庭 C.监护人家庭 D .留守家庭 6. 凡是涉及到儿童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以儿童利益为重,符合儿童的最大利益。这体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 A .无歧视原则 B .儿童利益优先原则 C.保障儿童生存、生命和发展的原则 D .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的原则 7. 年轻时没有精力对子女施加足够的教育,而对孙辈却不辞辛劳,不吝投资,这是祖辈参 与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 A .义务心理 B .慈幼心理 C.补偿心理 D .返童心理 8. 日本的森重敏认为,感情表现强烈,心情浮躁,情绪很不稳定,或喜或忧的母亲的教养 方式类型是()

2022年10月高自考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4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题 1 分,共20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项选择或未选均无分。 1.因果关系的比较争论属于〔〕 A.情报争论b、调查争论C.试验争论d、行动争论 2.人类有史以来最终一种婚姻家庭形式是〔〕 A.血缘家庭 B.普那路亚家庭 C.对偶家庭 D.一夫一妻制家庭3. 我国家庭规模的进展变化状况呈现出核心化趋势和〔〕A. 多极化趋势 B.小型化趋势 C.多元化趋势 D.联合化趋势4.以 下选项属于家庭的历史功能的是〔〕 A.生育功能 B.性生活功能 C.生产功能 D.抚养赡养功能 5.人们对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价值标准和生疏是〔〕 A.教育手段 B.教育方法 C.教育观念 D.教育原则 6.支配着学前儿童家长对儿童进展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行为及方式方法的 是学前儿童家长的〔〕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儿童观 D.价值观 7.中国有句俗话“儿子是自己的好”,这反映了家庭教育是一种〔〕 A 非正规教育B.布满亲情的教育C.稳定的长期性教育D.无所不在的教育 8.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称为〔〕 A.亲子关系 B.道德关系 C.母子关系 D.情感关系 9.在进展家庭教育时,实行公正的态度对待孩子,敬重疼惜孩子,鼓舞孩子独立和树立个人特质,这种家 长教养方式是〔〕 A.民主权威型 B.确定权威型 C.娇惯溺爱型 D.无视冷漠型 10.鲍尔特温将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方式概括为专制型、溺爱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类,他划分的依据是 〔〕 A.父母教养行为与儿童共性的相关争论 B.家长的人格特点 C.家长教养方式的根本向度 D.承受-拒绝11.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打算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方向和〔〕 A.规格 B.效果 C.将来 D.期望 12.美国学者布卢姆认为儿童智力进展最快的时期是〔〕 A.4 岁前- B.4-8 岁 C.8-17 岁 D.17 岁后 13.胎教的内容主要是指音乐、胎儿体操和〔〕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库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试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C 2、A 3、A 4、B 5、C 6、B 7、C 8、A 9、A 10、B 11、D 12、A 13、A 14、A 15、C 16、A 17、A 18、A 19、B 20、D 21、B 22、B 23、A 24、B 25、B 26、D 27、A 28、A 29、D 30、D 31、B 32、C 33、C 34、A 35、D 36、C 37、A 38、A 39、D 40、C 41、B

43、D 44、A 45、B 46、A 47、D 48、D 49、B 50、A 51、B 52、A 53、A 54、A 55、B 56、C 57、A 58、B 59、D 60、A 61、D 62、A 63、B 64、D 65、A 66、C 67、A 68、A 69、B 70、D 71、C 72、B 73、D 74、B 75、C 76、B 77、B 78、A 79、C 80、B 81、A 82、C 83、B 84、A 85、B

87、A 88、D 89、C 90、B 91、A 92、C 93、A 94、B 95、D 96、A 97、B 98、B 99、C 100、D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广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 2、狭义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不论这种教育是有意识的、自觉的,还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但都发生在在家庭生活之中,并以亲子关系为中心。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家庭教育优良传统以及国外家庭教育成功经验提炼出来的,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方法:是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所选择和运用的策略及措施,直接关系到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失败。 5、环境熏陶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一个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6、兴趣诱导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通过各种机会了解孩子的特点,发现孩子的需要,捕捉孩子的兴趣,因势利导,使孩子的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一种方法。 7、暗示提醒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用间接而含蓄的方式对孩子的心理施加影响,从言语上去提示孩子,从感情上去感染孩子,从行为上去引导孩子的一种方法。 8、活动探索法:指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让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尝试探索,经受磨难,掌握多种技能,培养顽强意志的一种方法。 9、榜样示范法: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己和别人的好思想、好言语、好行为,形象生动地影响孩子的一种方法。 10、儿童情商:儿童的情商是针对智商提出来的。儿童的情商是非智力因素,主要指的是儿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综合特性,包括儿童的情绪的愉悦性、反应性、表达性和交往的礼仪性、幽默性、融洽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 11、学前儿童家长的教育能力:主要是指家长运用教育孩子的科学知识,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技能、策略和艺术,既包括了解认识孩子、观察记录孩子的能力,也包括分析评价孩子、指导发展孩子的能力。 12、社会互动:是在一定的社会规范的约束下,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个人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传递而进行相互作用的社会交往活动。 13、常人方法论: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等人创建的常人方法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高起专)练习题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家庭关系 答案:所谓家庭关系,又称家庭人际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根据自身的角色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人际互动联系,是家庭的本质要素在家庭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形式,是家庭成员之间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答案: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狭义的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则指的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主要是父母或其他长辈)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和施加的影响。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 答案:由家庭中的成人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塑造其良好文明的品行,增强社会交往,形成其健康人格的教育。 4.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 答案: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是指家庭对所要培养的孩子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目的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幼儿在体力、智力、品德、审美诸方面发展的方向及其程度,以形成某种预想的个性结构;二是对家庭教育所要培养的幼儿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使幼儿符合一定社会的需要。 5、家庭结构 答案: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6.学前儿童家庭情感教育 答案:由家庭中的成人对学前儿童实施的旨在培养学前儿童健康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塑造其良好文明的品行,增强社会交往,形成其健康人格的教育。 7、社区教育 答案:社区教育是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的实现模式,就是以一个街道、一个乡或一个区为范围,将这个社区里的机关、企业、学校等组织起来,共同关心这个社区内的年轻一代的教育,支持社区内的各类学校。为他们提供帮助,而这个社区内的学校教育机构则一起参与社区的各种精神文明建设,实行双向服务,起到既教育少年儿童又改造社会的作用。 8、家庭 答案:家庭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它是以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生活组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