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物态变化和热能)

热学(物态变化和热能)
热学(物态变化和热能)

热 学

【基础知识】

一. 物态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1)温度定义:表示物体的 程度;

(2)国际单位: 。0℃的规定: ,100℃的规定:

(3)测量仪器: ,测量体温用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 ,分度值: 。

2. 熔化和凝固

( )

(1)固态

液态 ( )

(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有规则的结构和 ,非晶体没有规则的结构和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常见的晶体有: ,常见的非晶体有: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

3. 汽化和液化

( )

(1)液态 气态

( )

(2)汽化包括: 和 ,相同点和不同点见下表:

(3)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 和 。生活中常见的液

化现象有:。

4.升华和凝华

()

(1)固态气态

()

(2)常见的升华现象:,常见的凝华现象:

,先升华后凝华的现象:

二.分子动理论与内能、改变世界的热机

1.分子动理论

(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组成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分子间存在着和。分子直径的数量级10-10m。

(2)扩散现象:由于,某种物质逐渐进入到另一种物质中的现象。生活中的扩散现象举例:。扩散现象表明:①,②。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扩散现象越。固体之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吗?(3)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及其变化情况:①r=r0,f引=f斥,分子力为零;②rr0,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力;④r>10r0,分子力可忽略。

2.内能

(1)内能概念: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的总和。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但反过来,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内能和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等相关。

(2)改变内能的方式:和,二者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的。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

(3)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3.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容。

(2)比热容单位:,计算公式c= ,物质的比热容与Q、m、△t的关系?

(3)c水= ,其含义是:;水的比热容大的应用。(4)热量定义:过程中,传递的多少。注意:不能说“含有热量”,只能说“传递(吸收、放出)热量”。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热量的计算公式:。

4.热值

(1)定义:1kg(1m3)的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该燃料的热值;燃料燃烧的能量转化:。注意:燃料具有化学能,燃烧时释放出内能。(2)热值的单位:,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3)热值的大小与燃料质量的关系?某种燃料燃烧了一半,热值变为原来的。5.热机

(1)热机是利用来做功的机械,热机中的能量转化是

;热机包括蒸汽轮机、、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其中内燃机又分为和。

(2)汽油机四冲程包括:、、、;一个工作循环,对外做次功,活塞往复运动次,曲轴转周;其中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

冲程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3)热机效率的公式:。有用功W有= 或,Q放= 或。

【考点典例精析】

例1.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A.初春,早晨河面结有薄冰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热,使云层中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并在下落过程中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例2. 下表是小丽同学在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与第5min末相比具有的内能(选填“增大”或“减小”).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同样吸热1min,固态海波温度变化量(填“>”或“<”)液态海波温度变化量,可判断出固态海波比热容(选填“大”或“小”).

变式训练: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少”或“不变”);

(3)比较图丙中AB段与CD段可以看出:吸收相同热量时,冰升温比水升温快,原因

(4)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象丁时指出:图象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属于凝华现象

B.炎热的夏天,雪糕周围出现的“白气”是雪糕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将-18℃的冰块放在冰箱的0℃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一定增加

D.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变式训练: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

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

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

D.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

例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也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D.温度越低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

变式训练: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内能减小时,温度可能不变

D.锯条锯木板时,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例5.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

变式训练:为了比较水和沙子吸热本领的大小,小敏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选填“水”或“沙子”)升高的温度更高;

(4)下列事实能用上述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会比内陆地区小 B.用盐水腌蛋,一段时间后蛋会变咸C.长期堆放煤的水泥地面变成黑色 D.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

(5)由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将物体吸收的热量转换成易测得的量,在探究活动中常用到这种方法.请你运用同样方法设计一个方案来比较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例6.水的比热容c=4.2×103,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填“改变”或

变式训练:“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

20℃加热至60℃(c=4.2×103J/Kg℃,q煤气=4.2×l07J/Kg).

变式训练:

(汽油的热值是4.6×107 J/kg)

例8.如图所示,用F=20N的水平拉力拉着边长l=10cm的正方体铁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10s内运动了s=46cm的路程,[c铁=0.46×103J/(kg?℃)ρ铁=7.9×103kg/m3]

(1)水平拉力F做的功W是多少?

(2)水平拉力F做功的功率P是多少?

(3)此过程有等于水平拉力做的功的内能产生,其中的79%被铁块吸收,铁块将升高多少温度?

变式训练:重4100N 的汽车在水平路面匀速运动,所受阻力为920N,汽车牵引力功率为9.2kW,其汽油发动机效率为20%(汽油热值是(4.6x107J/kg)

(1)在图表示汽车的方框上画出汽车匀速运动过程中水平方向受力示意图.

(2)求汽车运动100s内

①发动机对汽车的牵引力多大?②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③汽车通过的距离多长?④发动机消耗汽油质量是多少?

【课堂精练】

1.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2.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

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

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

C.水的凝固点是O℃D.BC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不变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来解释的是()

A.打开香皂盒会闻到香味

B.擦黑板时粉尘飞扬

C.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D.将两个铅柱底削平、削干净,紧压在一起,它们就结合起来了

4.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间存在作用力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破镜不能重圆

C.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D.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5.如图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

A.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

B.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

C.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

D.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

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分子的动能越大

B.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只要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的熔点

C.医生给病人手术时常用氯乙烷作麻醉剂是利用了液体汽化致冷

D.水沸腾时,水面产生“白雾”是汽化现象

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一定越多

B.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C.0℃的冰变成0℃的水,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通过摩擦可增大冰块的内能

8.电水壶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将2kg水从20℃加热到70℃,水的内能增加

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水内能的改变是通过方式实现的.9.电脑的中央处理器(CPU)只有半张扑克牌大小,工作时发热显著,常采用散热片与风扇

组合冷却,某电脑 CPU的功率为90W,其中发热功率占8%,铜质散热器的质量是0.8kg。若工作半小时,CPU消耗电能 J,产生热量 J,这些热量可使散热器温度升高℃[铜的比热容为0.39×103J/(kg·℃),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0.某垃圾焚烧电厂,年处理垃圾可在2.0×105t。生活垃圾的平均热值约为6.3×106J/kg, 汽油机在冲程把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已知汽油的热值为 4.6×

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103J/kg·℃)

12.汽油机是热机的一种,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能转化

为能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状态示意图,由图

13.如图所示的汽车总质量为1150kg,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km,若汽车所受阻力为汽车重力的0.1倍,每个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为0.05m2.(g=10N/kg)

求:

(1)汽车对路面压强为多少?

(2)汽车行驶过程中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其功率为多少?

(3)若该汽车热机的效率为25%,如果不考虑热机其他的能量损失,汽油热值为 4.6×107J/kg,则该汽车行驶10km过程中需要的汽油质量为多少千克?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面列举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析,以期抛砖引玉。 ●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这和把手沾湿了去拿更出锅的热馒头感觉不太烫一个道理。 ●蒸馒头时总是上面的先熟,这是为什么? 解析:蒸馒头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将热传递给馒头使其变熟。刚从沸水中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层温度最高,馒头先熟。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用酒精灯火焰烤过的平面镜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导致医生看不清牙齿,影响诊断。

●为什么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就感到比在水中冷,蹲下身子抱成团时,则觉得比站着暖和些? 解析:夏季的气温较高,而河中的水由于不断地蒸发吸热,因此水温比气温要低。人刚从水中上岸时,身体表面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人的身体上不断吸热,人就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子抱成团时,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减小,水的蒸发速度就减慢了,水从身体上吸热的速度也随之减小,故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暖和些了。 ●为什么,夏天吃冰棒时,若是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 解析:刚出冰柜的冰棒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远低于嘴唇的温度,当其与嘴唇接触时,使嘴唇上的少量水分很快放热结冰,与冰棒凝固在一起,便粘住了嘴唇。 ●为什么,寒冷的冬天经常看见玻璃窗的内壁结有漂亮的冰花,而外壁却没有? 解析:寒冷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很大。当户外空气低于0℃时,室内玻璃窗附近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将会放热,直接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壁上。虽然户外空气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但它的温度跟玻璃的温度相等,不具备凝华的条件,因此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壁。 ●北方人冬天吃冻柿子时,先放在凉水中泡一会,发现柿

高二物理选修3-3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高二物理选修3-3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知识要点】 1.熔化热: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即熔化)要吸收热量,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即凝固)要释放热量。晶体物质吸收热量而熔解,但其温度不变,直至全部晶体都变成液体时为止。晶体熔解时对应的温度,称为熔点。 (2)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作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如果用λ表示某晶体的熔化热,m表示物质的质量,Q表示熔化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则 Q=λm熔化热λ的单位是J/kg。 2.汽化热: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即汽化)要吸收热量,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即液化)要释放热量。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也等于同种物质的单位质量在相同条件下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所释放的热量。不同的液体汽化热不同。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温度时其汽化热亦不同。当温度升高时其汽化热减小。这是由于温度升高,液态与气态间的差别逐渐减少的缘故。例如,1摩尔的水,在50℃汽化,汽化热为42780J,而在100℃汽化,汽化热为40680J。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J/kg。 【典型例题】 例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 A.增加分子的动能 B.增加分子的势能 C.既增加分子的动能,也增加分子的势能 D.既不增加分子的动能,也不增加分子的势能 例2.某人在做测定水的汽化热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下:铜制量热器小筒的质量M1=200g,通入水蒸气前筒内水的质量M2=350g,温度t1=14℃;通入t2=100℃的水蒸气后水的温度为 t3=36℃,水的质量变为M3=364g,他测得的水的汽化热L是多少?[铜的比热C铜=3.9×102J /(Kg.K)]

9.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第四节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熔化热、汽化热等概念。 2、掌握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初中所学的吸放热知识的回顾,理解熔化热、汽化热等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的学习,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教学重点: 了解熔化热、汽化热等概念 教学难点: 物态变化时的能量交换 教学方法: 阅读归纳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我们知道,物质的三种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交换。在初中就学过,“蒸发吸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大家考虑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能量交换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1、熔化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熔化?什么是凝固? (2)为什么在熔化的过程中会吸热? (3)什么是熔化热?为什么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不同? (4)非晶体有没有确定的熔化热?为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熔化指的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而凝固指的是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2)固态物质的分子受到周围其他分子的强大作用,被束缚在一定的位置,只能在这一位置附近振动。对固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一部分分子的能量足以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从而可以在其他分子之间移动,于是固体开始熔化。 (3)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结构,要破坏不同物质的结构,所需的能量也就不同。因此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也不相同。 (4)非晶体液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改变,而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说明:一定质量的物质,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表9.4-1,了解几种常见物质的熔化热。 2、汽化热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 (1)什么是汽化?什么是液化? (2)液体汽化时为什么会吸热? (3)什么是汽化热?汽化热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汽化指的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汽态的过程,液化指的是物质从汽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生活中常见的51例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

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 2.露 3.雾 4.雹 5.冰 6.雪 7.霜 8.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9.雾淞 五、解释下列现象中"白气"形成原因。 1.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2.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3.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4.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5.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六、你身边的热现象 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 2、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3、冬天,戴眼睛的同学从温暖的室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冷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内能与热机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十三章测试题 试卷共70分学生姓名____分数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 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_______. 2. 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液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状态变化是______和 ______,反映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比热容___乙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 /(kg?℃),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填改变或不改变),初温为20℃质量为1kg的水吸收2.1x105J的热量将升高到___℃。 6.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曲轴转 动周,对外做功次。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B. 一个物体具有内能,就一定有机械能 C.一个物体可以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 D.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 0℃的物体没有内能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 露 雾 雹 冰 雪 霜 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雾淞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温度、物态变化》《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

《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摄氏温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 ②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③ 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细弯管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几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和℃,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 玻璃、沥青、塑料 气 固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1.5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白湾子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执笔人:王廷运审核人:王廷运、邢凤霄时间:201 . . 姓名班级 1.5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案 知识准备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 2.会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 二、重难点: 1、重点:升华和凝华 2、难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知识回顾: 1、升华是物质由态变化成态; 2、凝华是物质由态变化成态; 3、常见的升华有,,常见的凝华现象有。 4、升华需要热,凝华需要热。 探究案 物理宫殿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 家庭中的物态变化 (1)高压锅(如图1.6-5). 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②高压锅的安全装置:一是安全阀.当锅内气压超过规定气压值时,气压顶起安全阀,使锅内气压维持在某一定值;二是易熔片.它是由熔点低的合金材料制成,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锅内气体从易熔片处喷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2)电冰箱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例】空调和电冰箱已走进我们的家庭,请问:(1)空调与电冰箱降温的原理一样吗?(2)安装空调时,为什么将空调安装在窗户的上方? 思路与技巧空调与电冰箱都是制冷设备,它们工作时将内部的热通过工作物质带到外面.所不同的是空调将室内热送到室外,冰箱是将箱内热送到箱外,但仍在室内.空调与冰箱能将相应范围的热送到另一地方,利用了空气对流传热,而发生对流的条件之一是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所以制冷器均在上方. 答案(1)两者制冷原理一样.空调将室内的热送到室外,冰箱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2)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 3.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现象总结

八年级物理讲(学)稿 年级:八(1-4)班主备教师:贾立敏审核:物理教研组时间: 课题: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学习目标: 会利用本章学习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 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 一、读谚语,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 露 雾 雹 冰 雪 霜 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雾淞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物态变化、比热容

基础知识回顾: 1、在下面图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或放热 2、晶体熔化条件:达到____点;继续____热。 液体沸腾条件:达到____点;继续____热。 物态变化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C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 2、“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 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 图6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 “白气”,这是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 跳动,这是水蒸气的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若汤的沸点与 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填“会”或“不会”) 沸腾。 3、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B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液态 C.在BC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5、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时间(分)15 105-5-10-15 40812B C D 温度(℃)B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6、在夏天会看到冰棒冒出“白气”,这是因为 ( D ) A 、冰棒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棒升华产生的水蒸气 C 、冰棒熔解成的小水珠 D 、冰棒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7、把烧红的铁棒放在冷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和 液化 . 8、在《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句写尽了人间缠绵悱恻的思念。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露”是一种___液化____现象,而“霜”是一种___ 凝华_____现象。 9、要使湿衣服干得快些,可以将衣服展开是利用 ____________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晾在阳光下是利用 _____________ 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加快液体蒸发。 10、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B ) A .不对物体加热也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B .0℃的冰放在℃的房间里能够继续熔化 C .对已经沸腾的水改用大火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D.冰可以不经过熔化过程直接变成水蒸气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吸热的是( C ) A 霜的形成 B 露水的形成 C 衣服中水发生蒸发 D 水凝固成冰 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一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则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温,5min 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4min ,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前5min 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以总结的结论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可知它的熔点 ℃,这种物质是 。熔化过程持续了 分钟,在0~4分钟时间内物质处于 态,4~8分钟时间内是 _______________状态,8分钟以后是 态。

生活中有趣地物态变化

生活中有趣的物态变化 河南省卢氏县第一高级中学徐建强 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面列举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析,以期抛砖引玉。 ●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这和把手沾湿了去拿更出锅的热馒头感觉不太烫一个道理。 ●蒸馒头时总是上面的先熟,这是为什么? 解析:蒸馒头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将热传递给馒头使其变熟。刚从沸水中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层温度最高,馒头先熟。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用酒精灯火焰烤过的平面镜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导致医生看不清牙齿,影响诊断。 ●为什么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就感到比在水中冷,蹲下身子抱成团时,则觉得比站着暖和些? 解析:夏季的气温较高,而河中的水由于不断地蒸发吸热,因此水温比气温要低。人刚从水中上岸时,身体表面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人的身体上不断吸热,人就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子抱成团时,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减小,水的蒸发速度就减慢了,水从身体上吸热的速度也随之减小,故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暖和些了。 ●为什么,夏天吃冰棒时,若是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 解析:刚出冰柜的冰棒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远低于嘴唇的温度,当其与嘴唇接触时,使嘴唇上的少量水分很快放热结冰,与冰棒凝固在一起,便粘住了嘴唇。 ●为什么,寒冷的冬天经常看见玻璃窗的内壁结有漂亮的冰花,而外壁却没有? 解析:寒冷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很大。当户外空气低于0℃时,室内玻璃窗附近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将会放热,直接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壁上。虽然户外空气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但它的温度跟玻璃的温度相等,不具备凝华的条件,因此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壁。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热与能》全章复习与巩固--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提高)

旗开得胜【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2 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下面几组物态变化,都放热的是( ) A.汽化、凝固B.熔化、液化C.升华、凝固D.液化、凝华 3.(2012 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 4.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 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 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6.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7.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一定不能沸腾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8.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 A.小水珠B.空气C.水蒸气D.氧气 9.常用温度计中所用的液体有水银、煤油、酒精、甲苯等。在确定温度计的量程时,必须同时考虑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温度计中一旦装入某种液体后,它既不能测出低于该液体凝固点的温度,也不能测出高于该液体沸点的温度。在以上说到的液体中,水银、酒精、甲苯的凝固点和沸点可以从课本中查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水银可以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 B.酒精可以用来制作能测100℃沸水温度的温度计 C.甲苯可以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 D.水银可以用来制作能测任何一种金属熔点的温度计 10.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液化D.熔化

1-5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教案

第五节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②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③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②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使学生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 ②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难点]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高压锅电冰箱的工作过程. 三、导入新课 高压锅是家庭厨房中常见的炊具,利用它可以将被蒸煮的食物加热到100℃以上,所以食物容易被煮熟. 电冰箱也是家庭厨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它们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学完本节后,相信你会得到答案. 四、教学过程: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地球上水的循环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同步测试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转换同步测试 【知识梳理】 1.熔化热 (1)熔化热: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_______________之比,称做熔化热。 (2)不同晶体熔化热一般_______不同,非晶体_______________熔化热。 2.汽化热 (1)汽化热: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气体时所需______________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 (2)汽化热与物质种类、温度和压强都_______关系。 3.进行物质吸放热的运算时,若无物态变化,只有温度改变,使用公式Q=Cm△t;若有物态变化,还须考虑运用熔化热或汽化热的相关知识进行运算。 【基础达标】 1、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 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作用,这是因为() A.熔化和汽化都放热B.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2、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烧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扬场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 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 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 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 3、在通常情况,已知液态氧的沸点是-183°C,液态氮的沸点是-196°C,液态氦的沸点是-268°C,利用液态空气提取这些气体,随温度升高而先后分离出来的次序是()A.氧、氦、氮B.氧、氮、氦 C.氦、氧、氮D.氦、氮、氧 4、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看到房间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在() A.窗玻璃朝房内的一面 B.窗玻璃朝房外的一面 C.窗玻璃的里外两面 D.不能断定在哪一面 5、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 物态变化过程:a.干冰迅速吸热升华。b.干冰吸热熔化。c.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d.云层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e.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f.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熔化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为()A.a、c B.a、d、f C.b、c D.e 6、我国研制一种聚乙烯材料,可在15°C-40°C范围内熔化和凝固。把这种材料制成小 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板,来调节室温,其道理是什么?

物态变化与内能

1.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颗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2、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 A.凝固点高B.凝固点低C.比热容大D.比热容小 3、小刚同学所描述的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D、冬天的早晨,窗玻璃外面会出现冰花 4、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初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B.在夏季的早晨看到足球场里的草叶上挂满了露珠,而到了初冬,露水不见了,却看到了薄薄的一层霜,有人认为霜是由露变成的 C.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时间久了会明显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为气体跑掉了 D.把冰箱里的冻豆腐取出,冰化后,发现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冰,后又熔化成水形成的 5.电热液体蚊香器.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B.“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6、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7、.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饭桌上的菜肴日益丰富,吃饭时发现多油的菜汤与少油的菜汤相比不易冷却。这主要是因为() A、油的导热能力比较差 B、油层阻碍了热的辐射 C、油层和汤里的水易发生热交换 D、油层覆盖在汤面,阻碍了水的蒸发 8、冬天开车时,轿车前车窗玻璃出现的雾气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驾驶员采用的最好方法是() A、启动雨刷 B、用毛巾擦拭车窗 C、打开空调通风对车窗吹风 D、打开轿车车窗通风。 9、小红同学用如图17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7乙、丙所示.请你回答: (1)图17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的特点是; (2)婷婷同学评估小红同学所画的图 像图17丙时指出:图像中的GH段不 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 婷陈述其中的奥 妙: ; 10、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 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1、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B.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12、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B.水蒸气顶起水壶盖的过程 C.小孩沿滑梯下滑的过程D.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的过程 13、南极“万年冰”中含有很多压缩气泡,科考队员取一小块放人盛有酒的杯中,冰块会在酒面上漂来漂去。下面几种说法错误的是() A、冰块熔化,气泡破裂,使冰块漂来漂去B、冰块吸热,内能增加,使冰块漂来漂去 C、冰块熔化,气泡破裂,气泡的内能减少D、冰块吸热,酒水放热,酒水的内能减少 14、长期运行在盘山公路的汽车要在底部添加一个附加水箱,不断向刹车片浇水降温。下列解释中不合理的是()A、刹车片温度升高,是车轮毂(gu)热传递造成的B、刹车片温度升高,是刹车片与车轮毂摩擦造成的C、向刹车片浇水,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 15、关于热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性能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热机效率。 B、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大量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的效率。 C、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大。 D、在压缩冲程中内燃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6、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1:5,比热之比为4:1,当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那么:() A.热量从甲传给乙B.热量从乙传给甲 C.不发生热传递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7、质量相等的金属块A和B,放在沸水壶中煮10分钟后取出,马上分别投入质量相同、温度相同的两杯水中,到两杯水的温度不再上升时,测量发现放在A的水温高于放在B的水温,则()A、金属块A的比热容大B、金属块A原来的温度高 C、金属块A有较多的热量 D、金属块A有较好的导热性 18、A、B两物体质量相等,温度均为10℃,甲、乙两杯水质量相等,温度均为50℃,现将A放入甲杯,B放入乙杯,热平衡后,甲杯水温降低了4℃,乙杯水温降低了8℃,则A、B两种物理的比热容之比为()A、2:3。 B、3:5。 C、 4:9。 D、1:2。 19、将一杯热水倒入容器内的冷水中,冷水温度升高10℃,又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冷水温度又升高6℃,若再向容器内倒入同样一杯热水,则冷水温度将再升高(不计热损失) ( ) A.4.5℃B.4℃C.3.5℃D.3℃ 20、下列哪种情况下物质的比热会变化:() A.水凝结成冰B.一杯水分成两杯 C.铁块锉成铁屑D.给物质加热后 21、一辆运输液态氨的罐车在途中侧翻,发生泄漏。短时间内,车周围出现“白雾”,这是由于液氨 ___________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汽 ____________形成的;消防队员赶到后,冒着生命危险,用湿棉纱堵塞漏口,惊现湿棉纱很快结冰将漏口堵住。分析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消防队员疏散周边群众,因为氨是有害气体,它的 ________________现象,会对人们产生危害。 22.南岛四面环海,从我们所学的知识可知,海南岛一年四季的气温或早晚的气温应比内陆地区变化要(填“大”或“小”);而且在海南岛的白天海风是由吹向,这都是因

4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第九章 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物质的气态、液态、固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变。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发生能量的交换。我们在初中学过的“蒸发吸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指的就是这种能量交换。 熔化热 熔化(melting)指的是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而凝固(solidifying)指的是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为什么熔化会吸热、凝固会放热?原来,固态物质的分子受到周围其他分子的强大作用,被束缚在一定的位置,只能在这位置附近振动。对固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一部分分子的能量足以摆脱其他分子的束缚,从而可以在其他分子之间移动,于是固体开始熔解。 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晶体的熔化热(melting heat)。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不同的晶体有不同的结构,要破坏不同物质的结构,所需的能量也就不同。因此不同晶体的熔化热也不相同。 非晶体液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改变,而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 说一说 一定质量的物质熔化时吸收的能量,与这种物质凝固时放出的能量相等。如果不相等,可能出现什么现象? 汽化热 汽化(vaporization)指的是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液化(liquefaction)指的是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液体汽化时,液体分子离开液体表面成为气体分子,要克服其他液体分子的吸引而做功,因此要吸收能量。某种液体汽化成同温度的气体时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做这种物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汽化热(heat of vaporization)。液体汽化时体积会增大很多,分子吸收的能量不只用于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还用于体积膨胀时克服外界气压做功,所以汽化热还与外界气体的压强有关。 固体(晶体)只在温度达到熔点时熔化,而液体可以在任何温度下汽化,所以在提到汽化热时一定要注意是在什么温度下的汽化热。 一定质量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汽化时吸收的热量与液化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河北专版)2020中考物理复习方案第三单元热和能课时训练(04)物态变化试题

课时训练(四)物态变化 (限时:30分钟)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 1.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冰箱保鲜室内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 B.洗澡时沐浴水温约为70 ℃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的温度约为100 ℃ D.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为0 ℃ 2.[2019·荆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固吸热 B.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液化现象 C.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D.晾晒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3.下列关于冰箱的一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水凝固而成的 B.冰箱内壁上的很多小水珠是放进去的蔬菜溅上去的 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出现的白雾是空气液化而成的 D.冰箱的制冷剂应该在冰箱冷冻室内汽化,在冰箱冷凝器内液化 4.[2019·眉山]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表面上的水可汽化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小冰晶在降落过程中,液化成雨水 D.河面上的水凝华成冰,封住了河道 5.[2019·乐山]图K4-1所示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 ()

图K4-1 6.[2019·石家庄新华区一模]在发生下面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③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 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7.[2019·唐山玉田县一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是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B.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C.将沸点为12.3 ℃的氯乙烷喷到运动员扭伤的部位,是利用了氯乙烷迅速汽化吸热 D.加油站都有“请熄火加油”的提示,这是因为汽油在常温下易升华成汽油蒸汽,汽油蒸汽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二、填空及简答题 8.如图K4-2所示是体温计的一部分,此时体温计的示数是℃。若用这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实际温度为37 ℃的人的体温,则测量结果是℃。 图K4-2 9.如图K4-3所示,用酒精灯对装有水的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烧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瓶口上方的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是由于水蒸气发生(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该变化过程需要(选填“吸”或“放”)热。 图K4-3 10.[2019·秦皇岛海港区模拟]观察水沸腾的实验,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为101 ℃,说明液面上的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发现烧杯口冒出的“白气”迅速消失,消失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