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传递和物态变化

热传递和物态变化
热传递和物态变化

热传递和物态变化

————————————————————————————————作者:————————————————————————————————日期:

?

第一讲温度计和热传递

温度的本质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的宏观表现,热传递的本质是分子热运动的传递.热传递有三种形式:传导、对流、辐射,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摄氏温标是这样规定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过100度之间分成l00等份,每一等分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1摄氏度.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实验室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使用是不一样的,

体温计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上面玻璃管里,读数时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断开.所以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实验用温度计量程-20℃~110℃,所用液体水银或煤油,体温计量程35℃一42℃,(8度温度计)所用液体是水银

图中可以看出酒精容易汽化,水银容易凝固,所以用酒精和水银制成的温度计要选择环境使用

例南极某处曾记录到的最低气温是-80℃,在该处测量气温,根据上表( ).

A.应选用酒精温度计B.应选用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能选用D.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不能选用

(1)实验室用温度计:量程-20℃-110℃,最小刻度值1℃.不能用酒精

(2)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量程35℃一42℃,最小刻度值0.1℃. (3)寒暑表:用于测量日常气温,量程-30℃一50℃,最小刻度值1℃.

三种温度计中,只有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在每次使用前,都应拿着体温计把水银甩到35℃以下.

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观察温度计的范围和分度值.

(2)使用中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范围的温度,

(3)被测物体要与温度计的玻璃泡充分接触.

(4)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靠到容器的器壁,碰击底部.

(5)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读数,(6)体温计使用之前要甩一甩,

3、温度计的设置:水银泡大小,水银柱的粗细对精确都的影响。

4、不标准水银温度计的计算。

练习题

1 体温计和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__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_________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________.

2,预防“甲流”时,我们每天都要用体温计检测体温,常用体温计的量程为___________ ℃,分度值为_______℃.

3.在气温是20℃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 ),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

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

4有一支用毕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测量病人的体温,病人实际体温是37 8℃,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__,如果病人实际体温是38. 5℃,体温计读数是_______.

5 通常情况下,酒精温度计不能用来测沸水的温度,其原因是( ) A.酒精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

B.酒精的比热

容比水的比热小

C.在相同压强

下,酒精的沸点

比水的沸点低,

D.酒精是热的

不良导体

6,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比它上面的玻璃细管的容积大得多,这是为了( ). A.使用时更方便

B.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后仍能表示该物体的温度

C.增加温度计与被测物体的接触面积

D.使温度计测量的温度更准确

7,.在炒花生、葵花子或栗子时,锅中总要放入些沙子,这样做主要是为了.( ).

A.使炒锅的温度升高

B.让沙子吸收一些水分,使炒货更脆

C.使炒货均匀受热且不直接与锅底接触

D,让沙子吸收一部分热,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炒货变焦

8,把盛有冷水的铝壶放到电炉上加热,则发生热传递三种方式的先后顺序应该

是( ).

A.对流、辐射、传导B,传导、对流、辐射

C,传导、辐射、对流,D.辐射,传导、对流

9,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经校验不准确,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是4℃,放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水中时温度为94℃,用它测量一杯水的温度为22℃.(1)请你计算一下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多少?(2)当用该温度计测量时,被测量的温度为多少时读数(测量值)是正确的?

10.一支未标刻度的温度计,将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4 cm;将它插入沸水中时,水银柱长24 cm.若将它放在40℃的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应为多少?

第二讲物态变化

物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物态的变化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如温度的变化或压强的变化,物态变化的过程必然同时伴随着吸热或放热的过程.

物体课分为三态,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态叫做物体的四态,火就是等离子态,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这里着重介绍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和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结构,

扩散现象

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扩散,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是激烈.

例1 在寒冷的冬天里,结了冰的衣服同样会干.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及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各发生的是什么现象?

如果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由于冰的升华,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水蒸气)到空气中去了,所以结了冰的衣服会干.如果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来看,冰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虽然绝大多数冰的分子在平衡位置做无规则振动,但每个时刻总有少数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这样,时间一长,运动到空气中的冰分子越来越多,衣服中的冰分子越来越少,结果结了冰的衣服就慢慢变干了, 2.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我们所说的分子间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指的是分子间的合力.当分子间距离为某一值ro时,引力等于斥力此时分子处在平衡位置上.当分子间距离大于ro时,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快,即此时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ro时,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快,此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时,引力和斥力近乎为零.

例3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不能结合成为一整块,原因是().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表现为斥力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

物质的分子之所以能聚合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距离有关,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力减小,若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力非常微弱,固体物质分子间距离是非常小的,一般只有10-10 m的数量级.两块玻璃光滑,将它们紧贴在一起,它们间的距离相对于分子间距离来说仍然是相当大的,不可能达到10-10m数量级,所以两块玻璃分子间作用力是非常小的,这么小的力不可能使两块玻璃合为一块,B选项正确.

.例4用乳胶粘木制家具,为什么要等干后才结实?

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间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只有乳胶干后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流动性才完全消失,木制家具才能粘结实,

3.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分子结构

气体、液体和固体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气体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一定的形状;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气体、液体和固体之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是因为它们的分子运动情况和分子间作用力情况不同而造成的,可以利用分子动理论加以解释:

(1)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气

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分子排列杂乱无章,

(2)液体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大,液体分子既在平衡位置

附近做无规则振动,同时也在别的分子间移动.

(3)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大,分子被束缚了,绝大多

数分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熔化时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即晶体有熔点.熔化的条件为:(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熔化时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即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熔液凝固时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凝固的条件为:(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

晶体熔化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固体叫晶体,温度不断上升的固体叫非晶体。常见的非晶体有玻璃、沥青、松香、蜂蜡等。可巧记为“玻沥吃香喝蜡”

当晶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其内部分子、原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温度也开始升高,但并不破坏其空间点阵,仍保持有规则排列.继续吸热达到一定的温度即熔点时,其分子、原子运动的剧烈程度可以破坏其有规则的排列,空间点阵也开始解体,于是晶体开始变成液体.在晶体从固体向液体的转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破坏晶体的空间点阵,所以固液混合物的温度并不升高.当晶体完全熔化后,随着从外界吸收热量,温度又开始升高,而非晶体由于分子、原子的排列不规则,吸收热量后不需要破坏其空间点阵,只用来提高平均动能,所以当从外界吸收热量时,便由硬变软,最后变成液体.

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1)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

(2)不同点:

①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物体分子运动快,克服吸引力从表面离去的过程,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蟹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

③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可能降低;而沸腾过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④蒸发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液体本身,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而沸腾

水面上方遮盖油需要的热量

时水就不能蒸发,但能沸腾

影响蒸发的三种因素温度空气流动面积

液体在沸腾状态下温度和外界环境没有任何关系,一直保持沸点不变

沸点和压强的关系

沸点与气压成正比.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理

由:液体在挥发的时候产生蒸气压,当蒸气压(饱和蒸气压)等于外界

的压力时,液体就会沸腾,此时的温度就是液体的沸点.

当外界的压力增大时,必须升高温度才能使蒸气压增大以等于外界

压力,达到沸腾.当外界压力降低时,温度比较低的时候就能够使蒸气

压等于外界压力,达到沸腾. ?例如,蒸汽锅炉里的蒸汽压强,约有几

十个大气压,锅炉里的水的沸点可在200℃以上。又如,在高山上

煮饭,水易沸腾,但饭不易熟。这是由于大气压随地势的升高而降

低,水的沸点也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浙下降。(在海拔1900米处,

大气压约为79800帕(600毫米汞柱),水的沸点是93.5℃)。

沸腾时温度不变,(湿毛巾,火柴盒不着火,锅底不烧手)

油在水上水就不能蒸发,但能沸腾。

液化现象

常见的液化现象:白气,包括冰棍冒气、舞台喷干冰粉、冬天呼吸、出汗、水壶冒气、蒸笼冒气、冰柜冒气。还有雾、冻肉变重、水缸冒汗、热气烫手、汽车玻璃、眼镜看不见、医生的小镜、云、乙醚加压、煤气罐、打火机、窗户纸糊在外侧、小草露水等。

6液化中的重要现象——“白气”.

在解释这一现象时,要抓住四个关键词:热空气、遇冷、液化、小水珠即有:蒸气(无色)或热空气遇冷后液化形成小水珠,许多小水珠聚集在空气里就是(白气),我们常见的“白气”有烧开水水壶上,冰棍上,温泉上,雾,蒸笼上,冬天呼吸,冬天热运动冒汗等

7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降低温度;(2)压缩体积。

热空气遇冷液化,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我们为了方便储存和运输一些燃料气体,常常让这些气体在高压下液化。

升华凝华

分子结构的特点和温度压强的影响决定物体不经过熔化凝固直接发生升华凝固,常见的升华凝固的物质有碘、干冰、钨丝,冰、萘、卫生球、固体香水等、

水循环

水的分类,河水、海水、矿泉水、自来水、淡水、咸水等。

蒸发可以把水和其它混合物分离开来,起到净化作用。

酸雨。燃料燃烧产生的废气和二氧化硫上升与水蒸气相遇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硝

酸,溶于水珠。

1,用高压锅煮粥,熄灭后用冷水将锅冷却,拿去限压阀后打开锅盖,可以看到锅内的粥仍在沸腾.普通铝锅却看不到这样的现象,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

沸腾

B.熄火堕-,舅且温度仍高于100℃,即使不冷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在沸腾C.熄火时,锅内温度仍高于100℃,冷却后锅内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D.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浇冷水,不拿去限压阀,粥也要沸腾较长时间

2,把0℃的水放在0℃的房间里,水能结冰吗?为什么?用相同质量的0 ℃的冰和O℃的水来使热的物体冷却,哪种效果更好呢?

3,如图3-7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海波在AB段呈固态,它吸热温度不变

B.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吸热温度不变

C.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吸热温度变

D.海波在CD段呈液态,它吸热温度不变

4,保温瓶中有1 000g水,水的温度为0℃,当向瓶中放入5g温度为-1℃的冰时,盖好瓶口的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有少量的冰熔化成水.

B.将有少量的水结成冰’

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会改变

D.冰和水的质量的比例不会改变

5,下列现象不可能存在的是( ).

A.80℃的水正在沸腾B.物体吸热,没有升温

C.物体放热,体积增大 D.增加压强,沸点降低

6, 如图3-8所示,容器下部装水,水面上浮有厚厚一层油,油的沸点比水高,当在容器底部加热时,请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可能出现的情况

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产生白雾,给人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雾气是( ).

A.固态二氧化碳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体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水珠凝固成的小冰

8,“热管”是上世纪80年代研制出来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常大的装置,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上千倍.“热管”的结构并不复杂,它是一

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叫做吸收芯,吸收芯中充有酒精或其他易汽化的液体,如图所示,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

9, 中国烹饪技术中有一种称为“炖”的煮食方法,把要加热的食品加好水与各种作料一起放入“炖盅”,另取一个大锅,其中放上支架和水,再将炖盅放入大锅内支架上,浸没在水中,用火对大锅加热,尽管大锅内的水一直沸腾,但盅内的汤水却始终不会沸腾,为什么?这种烹饪方法有什么优点?

11,在油锅倒入一份醋和两份油,进行加热,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和醋就会上下翻滚,此时一位表演者将手放人锅内,却没有受到损伤,这是因为( ),

A.表演者长期练功,能够忍受沸油的高温

B.醋能在手的表面产生保护层,避免表演者被烫伤

C.由于对流,醋能很快将沸油的温度降低

D.虽然锅里的油和醋上下翻滚,但沸腾的只是醋而不是油

12, 如果不考虑散热的影响,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实线a所示,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

13 ;把高压锅内的水蒸气直接通往100℃的水中,如果水上方气压为一个个标准大气压,结果( )

A.水的质量增加 B.水的质量不变

C.水的质量减少D.结论和通入的蒸气有关

14 将100℃的水蒸气通入100℃的水里( )

A.冒出的蒸汽比通入的少B.冒出的蒸汽比通入的多

C,冒出的蒸汽和通入的一样多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图中过程a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和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_热;过程b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凝华和________,同时伴随着_______热.

16 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冬天房间窗户玻璃内表面结有冰花

B.冰冻衣服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会变干

C.雪在太阳光照射下融化成水

D.冬天室外桶里的水结成冰

17 夏天,把冰棒从冰箱里拿出来,冰棒表面立即结有小冰晶,它的周围会产‘生“雾气”,而“雾气”会消失在空气中,这三种现象的物态变化依次是( ) .A.凝固,汽化,升华 B.凝华,液化,汽化

C.凝固,液化,汽化 D。凝华,汽化,升华

18 ,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_____________,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_____________

19 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关于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雾绕群峰

B.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D.冬天,冰封雪飘

20.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

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蒸发致冷

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

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21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2)

B. (2)(4)

C. (1)(3)

D. (3)(4)

22 ,已知金的熔点是1 064℃,你能否根据这个条件判断出1 064℃的金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

23,把一支温度计从20℃的酒精中取出后放到20℃的空气中,温度计的示数将( )

A,不变降B.一直下降

C.-直升高

D.先下降后又升高

24,注射器内有乙醚蒸气,推动活塞,减小乙醚蒸气的体积,发现注射器内有___________出现,说明压缩体积也可以实现_______。

25,)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熔化,后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B.C.先升华,后凝华D.先汽化,后凝固

26 分别填写下面五种物态变化现象

第一讲温度计和热传递

参考答案

1.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温度计非常细的缩口,

2.35 -42; 0.1

3.D

4.C

5. 38. 2℃: 38:5℃.

6. C

7.C

8,A怎样使热传递最快?尽可能有效地利用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是我们考虑这道题的关键所在.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主要传递方式靠对流,当将容器竖直放置且B放在下方时,热水会上

浮,冷水会下沉,这样能加强对流,有利于水温尽快一致,

9,D

10,C

11,D

12,(1)由于温度计的“刻度均匀”,所以液柱变化与温度成正比,每小格代表的温度相同,,是(100-0∕94-4)℃,而测量值水的温度为22℃,其刻度比真正的0℃高出(22 -4)个格,设水的真正温度为t,则(22-4)×(100-0∕94-4)=t 得t=20℃,得出一个公式即(T-4)ⅹ(100-0∕94-4)=t

2,要使得T和t正好相等,即T=t,求上门公式方程即(t-4)×(100-0∕94-4)=t可得t=40℃

13, 12cm

第二讲物态变化

参考答案

1, C

2,O℃的水放在0℃的房间里,水不能结冰.因为水结成冰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而房间周围的温度与o℃的水同温,没有温度差,无法放热。虽然在凝固点,但却不能对外界放热,不能结成冰由此看来,用相同质量的0℃的冰来冷却物体比0℃的水降温冷却多放出一个凝固热,故用冰冷却物体的效果更好,如图3-7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下列对此图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海波在AB段呈固态,它吸热温度不变B.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吸热温度不变C.海波在BC段处于熔化过程,它吸热温度变D.海波在CD段呈液态,它吸热温度不变

3,B

4, B 当5g湿度为1℃的冰放入1000 g湿度为0℃的水中后,由于存在温度差,冰将吸热,温度升高,但温度升高到0℃,即与水的温度相同时,就不存在温度差了,冰将停止吸热,此时冰的温度虽然已达到熔点,但不能吸热,所以不能熔化.在冰吸热的同时,有一部分水将向冰放热,由于水的温度原来就是0℃,已达到凝固点,因此再向外放热,就会有一部分水结成冰.而水的质量是1000g,比冰的质量大得多,所以水不会都结冰,只有少部分结成冰,这时整个保温瓶中处于热平衡状态的冰水混合物,温度是0℃不变,冰的总质量有所增加,水的总质量有所减少,

5,D水在凝固过程中放热凝固咸冰,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大,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时,沸点只会升高,不可能降低,

6,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题中油在水的》上面,因此油的表面可以蒸发,而水在油的底部,相当于在液体内部,因此水不会蒸发.并且继续吸热才能沸腾,而且在整个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始终保持不变.已知水的沸点比油低,当水吸热升温达到水的沸点时便开始沸腾,并且在沸腾过程中,水温保持不变,所以水向油传递热量只能使油的温度升高到水的沸点,之后就不再向油传递热量了,油的温度达不到油的沸点,所以不能沸腾。只有当全部水汽化变为水蒸气跑掉后,再给油加热,油才继续升温,当达到油的沸点时,油才开始沸腾,

7,D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在升华过程中伴随着吸热,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应是气态,所以这些干冰是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即升华),而且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并且还能使一些小水珠

凝固成小冰晶,这就是舞台上产生的白雾,

8,“热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吸收芯中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蒸汽沿着管子由受热一端跑到另一端,另一端由于未受热,温度低,蒸汽就在未受热端放热而液化,冷凝的液体被吸收芯吸附,通过毛细作用又回到了受热的一端。如此往复循环,热管里的液体不断地通过汽化和液化,把热量从一端传递到另一端.液体在汽化和气体在液化时要分别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热管正是利用了这一性质,达到快速,大量传递热量的目的.

9,水沸腾要求温度达到100℃,同时还必须不断供给热量.大锅中的水在不断加热的情况之下,可以保持沸腾状态,依据热传导,盅内的汤水也将会达到100℃,此时锅水沸腾不断吸收热量,并仍维持在100℃,这样盅内的汤水不会再获得热量,因此不会沸腾,如果将食品直接放在火上煮,水沸腾以后,不少气味会随水蒸气一起跑到空气当中,不能保持原汁原味;另外直接在火上煮,接近下部的食物温度会高于100℃,使各部分受热不均匀;用炖的方法,盅内汤水不沸腾,总保持静止,使得盅内的食物也不会变形,

10,B

11, D

12,C.

13, C

14, C 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当温度差为零时,将没有热交换,

15,汽化吸液化放

16,A

17, B

18,霜雪露雨

19, C

20, C

21, C

22,:不能,因为所给的温度正好是金的熔点,这时的金,既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态,还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23, D

24,液态乙醚液化。

25, B

晶体熔化图像非晶体熔化图像晶体凝固图像非晶体凝固图像液体沸腾图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 日常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面列举一些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并加以解析,以期抛砖引玉。 ●用手直接拿刚出锅的鸡蛋时,感觉到烫,但当蛋壳表面的水蒸发完后再摸时,则更烫了,以致无法接受。这是为什么呢? 解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鸡蛋内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这和把手沾湿了去拿更出锅的热馒头感觉不太烫一个道理。 ●蒸馒头时总是上面的先熟,这是为什么? 解析:蒸馒头是利用高温的水蒸气将热传递给馒头使其变熟。刚从沸水中蒸发出来的高温水蒸气密度较小,能迅速升至蒸笼的顶端,所以蒸笼的最上层温度最高,馒头先熟。 ●牙医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常把一个带把的金属小平面镜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烤一烤,然后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解析:用酒精灯火焰烤过的平面镜温度高于口腔内的温度,可有效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镜面上,导致医生看不清牙齿,影响诊断。

●为什么夏天游泳的人刚从河水中上岸,就感到比在水中冷,蹲下身子抱成团时,则觉得比站着暖和些? 解析:夏季的气温较高,而河中的水由于不断地蒸发吸热,因此水温比气温要低。人刚从水中上岸时,身体表面沾有许多水,这些水会不断蒸发,从人的身体上不断吸热,人就会感到冷。当人蹲下身子抱成团时,人体表面与空气接触的面积比站立时减小,水的蒸发速度就减慢了,水从身体上吸热的速度也随之减小,故人就会感觉比站立时暖和些了。 ●为什么,夏天吃冰棒时,若是刚从冰柜中取出的,很容易和嘴唇粘在一起? 解析:刚出冰柜的冰棒温度在零摄氏度以下,远低于嘴唇的温度,当其与嘴唇接触时,使嘴唇上的少量水分很快放热结冰,与冰棒凝固在一起,便粘住了嘴唇。 ●为什么,寒冷的冬天经常看见玻璃窗的内壁结有漂亮的冰花,而外壁却没有? 解析:寒冷的冬天,室内外温差很大。当户外空气低于0℃时,室内玻璃窗附近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将会放热,直接凝华成冰花,附着在玻璃内壁上。虽然户外空气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水蒸气,但它的温度跟玻璃的温度相等,不具备凝华的条件,因此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壁。 ●北方人冬天吃冻柿子时,先放在凉水中泡一会,发现柿

20个与物态变化、声有关的生活中物理问题

20个与物态变化、声有关的生活中物理问题 【问题1】.如果铁块内分子之间没有空隙,那么单位体积的铁质量是多少? 【问题2】.舞台上经常用喷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来烘托效果,但过一会白雾消失了.这是为什么?. 答:固态的干冰撒在舞台上后,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使舞台上的气温降低,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遇冷液化为小水滴,即白雾;过一会后,液态的小水滴会汽化(或蒸发)为水蒸气,故白雾消失. 【问题3】.2011年1月8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为什么? 答: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直接变成小冰晶,发生凝华现象;当太阳光从空气射向小冰晶时,在冰晶的表面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形成幻日的奇观. 【问题4】.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会,镜子面又变得清晰起来,这是为什么? 答: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镜面上发生了液化现象,变成水,附着在玻璃镜面上;过了一段时间,玻璃镜面上的水又变为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也就是镜面上发生了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先液化后汽化. 【问题5】.火柴盒上放着一支香烟,这支香烟从两端冒出烟来.但是,从烟嘴冒出烟是向下沉的,另外一端就是燃着的那一端的烟却是向上冒的,为什么呢?难道同一支烟的两端,冒出的烟不一样么? 答:两端冒出的烟是一样的,但是在燃着的那端,烧热的空气造成了上升气流,是它把烟带着上升的;至于从烟嘴出来的烟和空气,已经冷却了,因此就不会上升,而烟粒本身要比空气重,因此就沉下去了。 【问题6】.为什么玻璃杯忽冷忽热时会裂开? 答: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且易碎。当玻璃杯内外的温差较大时,内外的膨胀就不一致。例如,在冷杯内注入热开水,则杯内的圆周就要增大,但杯外的玻璃温度仍未升到和杯内相同,故杯外圆周还未来得及增大,于是就被杯内的玻璃挤裂了。 【问题7】.怎样旋开玻璃瓶上拧的太紧的铁盖? 答:铁的热胀冷缩现象比玻璃明显,当铁盖和玻璃瓶口升高相等的温度时,铁盖的直径增加值比瓶口要大。如果把玻璃瓶倒置,用开水泡铁盖一会儿,趁瓶口的玻璃仍未来的及膨胀时,就容易把瓶盖拧开了。 【问题8】.3.为什么用湿布抹冰箱的冰格时会被黏着? 答:冰箱最上部是冷冻格,温度约为-18℃左右,用来储存结冻食品及制冰。冰格常用铝制的。当以湿布接触冰格时,由于冰格温度低,又是热的良导体,故湿布中的微量水分就会很快放热结冰,也就与冰格凝固在一起,于是就黏着了。 【问题9】. 为什么粥烧开了会溢出来?

初中物理温度与物态变化、内能与热机测试题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十三章测试题 试卷共70分学生姓名____分数___ 一、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 病人发烧时,在他身上擦些酒精可以起到降温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物理降温法”,其道理是_______. 2. 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液气温变化较大,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上物理课复习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状态变化是______和 ______,反映一个共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则甲比热容___乙的比热容。(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 /(kg?℃),它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___(填改变或不改变),初温为20℃质量为1kg的水吸收2.1x105J的热量将升高到___℃。 6.四冲程内燃机每个工作循环完成四个冲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曲轴转 动周,对外做功次。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13 14 15 16 17 答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物体可以没有机械能,但一定有内能 B. 一个物体具有内能,就一定有机械能 C.一个物体可以没有内能,但一定有机械能 D.因为内能与温度有关,所以 0℃的物体没有内能 2.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高二物理选修3-3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高二物理选修3-3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 【知识要点】 1.熔化热: (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即熔化)要吸收热量,而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即凝固)要释放热量。晶体物质吸收热量而熔解,但其温度不变,直至全部晶体都变成液体时为止。晶体熔解时对应的温度,称为熔点。 (2)某种晶体熔化过程中所需的能量与其质量之比,称作这种晶体的熔化热。一定质量的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与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如果用λ表示某晶体的熔化热,m表示物质的质量,Q表示熔化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则 Q=λm熔化热λ的单位是J/kg。 2.汽化热: (1)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即汽化)要吸收热量,而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即液化)要释放热量。 (2)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液态转变为气态时所吸收的热量,也等于同种物质的单位质量在相同条件下由气态转变为液态所释放的热量。不同的液体汽化热不同。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温度时其汽化热亦不同。当温度升高时其汽化热减小。这是由于温度升高,液态与气态间的差别逐渐减少的缘故。例如,1摩尔的水,在50℃汽化,汽化热为42780J,而在100℃汽化,汽化热为40680J。在国际单位制中,汽化热的单位是J/kg。 【典型例题】 例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所吸收的热量,将主要用于() A.增加分子的动能 B.增加分子的势能 C.既增加分子的动能,也增加分子的势能 D.既不增加分子的动能,也不增加分子的势能 例2.某人在做测定水的汽化热实验时,得到的数据如下:铜制量热器小筒的质量M1=200g,通入水蒸气前筒内水的质量M2=350g,温度t1=14℃;通入t2=100℃的水蒸气后水的温度为 t3=36℃,水的质量变为M3=364g,他测得的水的汽化热L是多少?[铜的比热C铜=3.9×102J /(Kg.K)]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 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读数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乙温度计的示数为,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生活中常见的51例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

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1.雨 2.露 3.雾 4.雹 5.冰 6.雪 7.霜 8.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9.雾淞 五、解释下列现象中"白气"形成原因。 1.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2.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3.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4.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5.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六、你身边的热现象 1、冰冻的衣服放在0℃以下的环境中也能变干 2、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格外冷 3、冬天,戴眼睛的同学从温暖的室走到寒冷的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4、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冷

《温度、物态变化》《内能与热机》知识点梳理

《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摄氏温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 ② 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③ 分类及比较: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例题】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支温度计的局部图示,黑色区为液柱,请你记下各温度计的示数,甲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丙温度计的示数为 . 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才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细弯管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几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例题】没有甩过的体温计的读数是℃,用两支这样的体温计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体温分别是℃和℃,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 (二)、物态变化 一、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各种金属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 玻璃、沥青、塑料 气 固 凝固 放热 熔化 吸热 液化 放热 汽化 吸热 升华 吸热 凝华 放热

物态变化及比热容

上学期九年级物理单元考 (全卷共五大题,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入下表(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永泰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永泰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 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人冰箱 3、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4、如右图是海波的熔化图象,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 .海波的熔点是48℃ B .海波在B C 段没有吸热 C .海渡在C D 段是气态 D .海波熔化所花时间是12min 。 5、下面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6、在下列过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钻木取火 B .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 .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D .用热水袋取暖 7、质量相等的水和沙石,在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则( ) A.水变化的温度较大 B.沙石变化的温度较大 C.它们变化的温度相同 D.沙石的温度一定比水的温度高 8、汽油机是由四个冲程不断循环而工作的,下图中表示做功冲程是( ) 9、近期煤价节节攀升,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为了不 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下列物理量的中( ) A .热值 B .比热容 C .温度 D .质量 10、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酒精,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 A . B . C . D .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非常好修订稿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 梳理非常好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 温度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 计的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 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二)、物态变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 一、熔化和凝固 ①熔化: 定义:物体从变成叫熔化。 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蜂蜡 熔化图象: 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 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探究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会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 2.过程与方法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会调查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水的重要性,树立保护水环境和节水意识. 探究指导 物理宫殿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地球上水的循环 示意图如图1.6-1. 地球上水的循环示意图 【例1】天气预报说北方有一股弱冷空气南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将会有一场小雨.气象台这样说的理由是() A.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到冷空气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B.冷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遇到徘徊在本地的暖湿气流,迅速液化,形成降雨 C.冷空气把北方的降雨云团吹到了南方 D.珠江三角洲本来就是要下雨的,与冷空气的到来无关 3.水资源与水资源保护 (1)淡水资源:地球是一个水球,如图1.6-2所示,其中97.2%以上是海洋的咸水,人类

《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点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与《内能的利用》知识总结 第十三章热和能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 1、扩散现象: 定义: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快慢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快,固体间扩散速度最慢。 汽化、升华等物态变化过程也属于扩散现象。 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2、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①当分子间距离等于r0(r0=10-10m)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相等,合力为0,对外不显 力; ②当分子间距离减小,小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增大得更快,斥 力大于引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③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大于r0时,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减小得更快,引 力大于斥力,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④当分子间距离继续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继续减小,当分子间距离大于10 r0时,分子 间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了。 第二节内能 1、内能: 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焦耳(J)。 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 ①温度: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反之,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却不一定升高(例如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吸热,内能增大,而温度却保持不变),内能减小,温度也不一定降低(例如晶体在凝固的过程中要不断放热,内能减小,而温度却保持不变)。 ②质量:在物体的温度、材料、状态相同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内能越大。 ③材料:在温度、质量和状态相同时,物体的材料不同,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 ④存在状态:在物体的温度、材料质量相同时,物体存在的状态不同时,物体的内能也可能不同。 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做功: 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主要是机械能)的相互转化的过程。 如果仅通过做功改变内能,可以用做功多少度量内能的改变大小。 ②热传递:

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一)

温度与物态变化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2012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 D .冬天,瑞雪纷飞 2、(2013· 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2013· 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 .太阳出来雾散了 D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2013· 广州)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2012桂林)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2013· 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7、(2013· 福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 .升华、凝华 B .汽化、熔化 C .凝华、熔化 D .汽化、液化 8、(2013· 哈尔滨)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2013· 泉州)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2013· 温州)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1、(2013· 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12、(20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 一、读谚语,解释物态变化 1、雪落高山,霜降平原 2、水缸出汗,不用挑担(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3、开水不响,响水不开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下雪不冷,化雪冷 6、霜前冷雪后寒 二、厨房中的热现象 1、水壶中的水烧开后,在壶嘴处看到的“白气”是怎么样形成的? 2、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为什么在壶嘴一定距离处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却看不到“白气”? 3、用锡焊的铁壶烧水为什么壶烧不坏,而不装水时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儿变烧坏了? 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为什么不觉得怎么烫手? 5、饺子放在水中无论怎么煮也不会变黄变焦,为什么放在油中炸会变黄变焦? 6、水落在热油锅里会爆炸,而油落到热水锅里却不会爆炸,为什么? 7、100℃的水蒸气比100℃的水烫得厉害,为什么? 8、烫伤后,用0℃水还是用0℃的冰冷敷效果更好,为什么? 9、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为什么? 10、同样大小的一滴水,滴入发热的锅里和滴入热得发红的锅里,结果发现滴入温度较低的发热的锅里,水反而先干,为什么? 11、“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烧开了的汤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请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 三、诗词中的物态变化 1、上联“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其中包含了哪些物态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释“烟”的形成。 四、自然界中的物态变化 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自然现象是怎么样形成的,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雨 露 雾 雹 冰 雪 霜 窗花(发生在窗户的表面) 雾淞 五、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中的“白气”的形成原因。 天冷时人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壶嘴上冒出的“白气” 打开啤酒瓶时,酒瓶口部出现的“白气” 打开冰箱门时,冰箱门附近出现的“白气” 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糕周围的“白气”

物态变化、比热容

基础知识回顾: 1、在下面图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及吸热或放热 2、晶体熔化条件:达到____点;继续____热。 液体沸腾条件:达到____点;继续____热。 物态变化 1、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的加热,当烧杯中冰块有大半熔化时,则试管中的冰:( C ) A.也熔化一部分B。全部熔化 C.一点都不熔化D。无法确定 2、“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 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 图6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 “白气”,这是_______ 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 跳动,这是水蒸气的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若汤的沸点与 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填“会”或“不会”) 沸腾。 3、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B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 B.在BC段物质处于液态 C.在BC段物质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 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5、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时间(分)15 105-5-10-15 40812B C D 温度(℃)B 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 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6、在夏天会看到冰棒冒出“白气”,这是因为 ( D ) A 、冰棒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B 、冰棒升华产生的水蒸气 C 、冰棒熔解成的小水珠 D 、冰棒周围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7、把烧红的铁棒放在冷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且看到水面冒出“白气”,在此过程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汽化 和 液化 . 8、在《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句写尽了人间缠绵悱恻的思念。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露”是一种___液化____现象,而“霜”是一种___ 凝华_____现象。 9、要使湿衣服干得快些,可以将衣服展开是利用 ____________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晾在阳光下是利用 _____________ 来加快液体蒸发;把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加快液体蒸发。 10、下列物理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B ) A .不对物体加热也能使物体的温度升高 B .0℃的冰放在℃的房间里能够继续熔化 C .对已经沸腾的水改用大火加热,水的温度不会上升 D.冰可以不经过熔化过程直接变成水蒸气 1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吸热的是( C ) A 霜的形成 B 露水的形成 C 衣服中水发生蒸发 D 水凝固成冰 1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一位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3所示,则图_________一定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则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水温升至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水温,5min 后水开始沸腾,接着又观察、记录了4min ,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该同学根据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 (1)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前5min 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你还可以总结的结论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由此可知它的熔点 ℃,这种物质是 。熔化过程持续了 分钟,在0~4分钟时间内物质处于 态,4~8分钟时间内是 _______________状态,8分钟以后是 态。

物态变化

专题九物态变化 考点一温度 1、温度表示物体的;单位:。 2、温度计原理:液体的性质,分类: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体温计等。 3、温度的测量: 1)选用合适的温度计;看清分度值。 2)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勿接触和。 3)稳定后读数,找,判断零上还是零下;视线与液面相。 1、摄氏温标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A. 120℃ B. 100℃ C. 90℃ D. 80℃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 A.中考考场的室温为 50℃ 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洗澡时淋浴水温为 70℃ 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3、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小杨同学在测量室外温度时发现温度在不断升高,在这个过程中,温度计内的水银柱慢慢升高,对于温度计内的水银柱而言,它的在增大(选填“密度”或“质量”或“内能”)。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则此时的温度计示数为℃。 4、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下左图甲所示,将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冰块受热(选填“均匀、不均匀)。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 __(选填“A、B、C”),此时示数是__ __℃,试管中的物质呈__ __态。 5、小华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实验中: (1)如上右图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___。 (2)他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6乙所示,其中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选填“A、B、C”),示数是____ ℃。 (3)实验中,是通过__ __方式增加水的内能。要缩短加热时间,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__ __。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非常好讲解

《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 一、温度 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 温度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 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 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 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 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 读数 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 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 计中液柱的表面。 ⑤温度计使用几点注意: ①温度计玻璃泡不能与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而应该与液体充分接触。 (注意:“烧杯壁和烧杯底部接触时所测温度”高于“所测液体温度”) ②温度计不能离开所测量液体,且待示数稳定后读数。 ③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表面相平。 ⑥、体温计: ①测量原理:“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②量程:35℃~42℃;分度值:0.1℃ ③构造特征:在玻璃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个狭窄的凹槽(缩口) (这就是“只升不降”的原因,即可以离开人体读数的原因) ④与普通温度计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⑤使用:使用前甩一下,让水银退回玻璃泡内 ⑥“只升不降”解释:体温计遇到比它高的温度会上升到这个高的温度,遇到比它低的温度不会降低而是保持原来的温度。

1.5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白湾子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执笔人:王廷运审核人:王廷运、邢凤霄时间:201 . . 姓名班级 1.5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预习案 知识准备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应用。 2.会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 二、重难点: 1、重点:升华和凝华 2、难点: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知识回顾: 1、升华是物质由态变化成态; 2、凝华是物质由态变化成态; 3、常见的升华有,,常见的凝华现象有。 4、升华需要热,凝华需要热。 探究案 物理宫殿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不是冰的升华现象. 霜和雪都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而不是液体的凝固. 霜是地表面的水蒸气在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条件下直接凝华为固体. 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或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为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2. 家庭中的物态变化 (1)高压锅(如图1.6-5). ①高压锅使食物易熟的原因:因蒸发的水蒸气留在锅内,增大了液面上方的气压,水的沸点高于100℃,食物的温度在100℃以上易熟; ②高压锅的安全装置:一是安全阀.当锅内气压超过规定气压值时,气压顶起安全阀,使锅内气压维持在某一定值;二是易熔片.它是由熔点低的合金材料制成,一旦安全阀失效,锅内温度达到易熔片的熔点时,锅内气体从易熔片处喷出,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2)电冰箱电冰箱的工作循环 【例】空调和电冰箱已走进我们的家庭,请问:(1)空调与电冰箱降温的原理一样吗?(2)安装空调时,为什么将空调安装在窗户的上方? 思路与技巧空调与电冰箱都是制冷设备,它们工作时将内部的热通过工作物质带到外面.所不同的是空调将室内热送到室外,冰箱是将箱内热送到箱外,但仍在室内.空调与冰箱能将相应范围的热送到另一地方,利用了空气对流传热,而发生对流的条件之一是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所以制冷器均在上方. 答案(1)两者制冷原理一样.空调将室内的热送到室外,冰箱将箱内的热送到箱外 (2)这样会形成上方温度低于下方,有利于利用空气的对流使室内温度降低. 3.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沪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热与能》全章复习与巩固--物态变化 巩固练习(提高)

旗开得胜【巩固练习】 一、选择 1.(2012 大连)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 2.下面几组物态变化,都放热的是( ) A.汽化、凝固B.熔化、液化C.升华、凝固D.液化、凝华 3.(2012 宁夏)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融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A.蒸发现象B.升华现象C.凝华现象D.凝固现象 4.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 A.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B.这种物质在CD段已变成气体 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 D.这种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5.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常年平均气温是-25℃,如图所示,一天企鹅妈妈与小企鹅之间发生了一次有趣的对话,他们的部分说法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小企鹅:妈妈,这么冷,我都没温度了 B.企鹅妈妈:不对,是没有内能 C.小企鹅:冰天雪地的,可能连水蒸气都没有吧 D.企鹅妈妈:呵呵,水蒸气倒肯定有,因为冰是可以升华的呀 6.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关于这些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B.夏天用干冰给运输中的食品降温,这是应用干冰熔化吸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白的一层霜,这是凝华现象 7.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内放入一装水的试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水()

A.一定不能沸腾B.一定能沸腾 C.可能会沸腾D.改用大火烧,试管中的水就能沸腾 8.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中主要是() A.小水珠B.空气C.水蒸气D.氧气 9.常用温度计中所用的液体有水银、煤油、酒精、甲苯等。在确定温度计的量程时,必须同时考虑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温度计中一旦装入某种液体后,它既不能测出低于该液体凝固点的温度,也不能测出高于该液体沸点的温度。在以上说到的液体中,水银、酒精、甲苯的凝固点和沸点可以从课本中查到。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个?() A.水银可以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 B.酒精可以用来制作能测100℃沸水温度的温度计 C.甲苯可以用来制作量程为-40-60℃的寒暑表 D.水银可以用来制作能测任何一种金属熔点的温度计 10.今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气象部门多次用火箭弹向适当云层中抛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实施人工增雨。在人工增雨过程中,干冰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华B.升华C.液化D.熔化

物理物态变化

2010年学年度第二学期<上>物态变化测试 八年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 简答题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 (1)请根据图示信息判断哪个房间的温度较高?简述你判断的依据。 (2)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 2、(09年湖北省宜昌)我们经常听天气预报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至××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2)干旱时,要实施人工降雨必须具备什么样的天气条件?实施人工降雨时常向高空抛洒干冰,请问干冰的作用是什么? 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 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 ⑵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 示例:冬天房间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由室内玻璃窗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题号 简答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4、小明在厨房里帮妈妈煮粥。妈妈说:待锅里的水烧开后,改用小火,盖上锅盖,让锅内的水微微沸腾,就能将粥煮好。小明发现,在此过程包含很多热学知识,请你就此场景说出两个与热学知识有关的物理现象: 示例:粥(液体)沸腾时有水汽化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我国,每年的7月和8月属高温天气,又正值农村蔬菜栽种季节,当菜苗栽上后,很容易因蒸发过快而失水干枯,不易成活。农民常用一些树叶、树枝遮盖在新栽菜苗上并洒上水,使菜苗不致干枯。请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这种做法的道理(写出两条即可)。 (1) (2) 6、压缩式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在制冷系统中的周期性物态变化来循环制冷的,一种电冰箱的一般构造如图。上层为速冻室(冷源),下层为冷藏室,它分为上、中、下三格。现在有一批鲜鱼、肉、蔬菜、水果,把这批食物放在冷藏室的格子中储藏,怎样做最科学?为什么这样放置保鲜效果最佳? 7、如图1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