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转化实验与侵染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3.科学探究:尝试设计实验,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

4.社会责任: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新知探究一: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资料1: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肺炎链球菌的基因组是一个封闭的环状DNA分子,含有基因1500多个,此外,还有154个基因贡献了毒力。在不同型的菌株间,其基因组的变异可达10%。

资料2: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他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

【任务1】根据资料1、2,结合教材P43第二、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从菌体、菌落特征以及致病性三个方面,比较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特点?

2.资料2中第一、二、三组对比,可说明什么?三、四组对比,又说明什么?

3.通过分析资料2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4.结合资料1.2,尝试说明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能进行相互转化的原因?

【知识拓展】

1.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2.加热致死的作用原理:蛋白质、多糖等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多糖等变性失活,DNA变性后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是蛋白质、多糖等空间结构无法恢复,其活性也就无法恢复。

新知探究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资料1: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及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除

去绝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

资料2:艾弗里实验室首先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细菌混合进行转化

实验,获得成功。接着,他们将细胞提取物用不同的酶进行处理后,再与R型

活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实验过程如下图.

【任务2】根据资料1、2,尝试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艾弗里肺炎链球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2.只有往细胞提取液中加入DNA酶才能阻止转化实验,可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其转化的实质是什么?

4.在实验过程中,所有的R型细菌是否都转化为S型细菌?为什么?

新知探究三: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资料1:噬菌体的分子组成比较简单。例如,T2噬菌体含有约60%的蛋白质和40%的DNA,蛋白质构成它的外壳,而DNA藏在它的头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像注射器一样把头部的DNA注人细菌细胞,其蛋白质外壳留在壁外,不参与增殖过程。细菌被染后不再增殖,菌体内形成大量的噬菌体。接着菌体裂解,几十个至几百个跟原来一样的噬菌体就释放出来。

资料2:1952年,美国的遗传学家赫尔希和其助手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技术,进行了如下图的实验。

【任务3】根据资料1、2,尝试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T2噬菌体的结构组成?能否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为什么?

2.根据资料1,尝试描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3.根据资料2,阐明该实验的设计思路?与艾弗里的实验有何相似之处?

4.如何获得35S或32P分别标记的噬菌体?

5.该实验过程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

6.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沉淀物中有时会出现较低放射性的原因?

7.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上清液中有时会出现较低放射性的原因?

8. 结合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所具备的特点有哪些?

9.为什么不用不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能否同时用35S和32P 标记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

10.结合资料1.2,分析实验过程,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新知探究四: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

【任务4】根据上图,尝试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再设实验,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

2.如何理解绝大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3.以细菌或病毒作为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材料优点有哪些?

【课堂小结】

1.不同生物所含核酸类型总结

生物类型所含核酸遗传物质举例

细胞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非细胞生物DNA病毒RNA病毒

2.高中生物常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总结

放射性元素标记物质研究内容结论(结果)

14C CO

2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发现卡尔文循环3H 亮氨酸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过程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细胞膜

18O H

2O和CO2光合作用中O2的来源产生的O2来自H2O,而不是CO2 15N DNA DNA的复制DNA半保留复制

【链接高考】

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

(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

2

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但不产生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B.甲组被感染的细菌内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也可产生不含32P的子代噬菌体

C.乙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可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知识网络】尝试绘制本节思维导图

【拓展阅读】——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

美国生化学家康拉特(H. Fraenkel-Conrat, 1910—1999 )利用烟草花叶病毒(TMV )做了一系列实验,表明在RNA病毒中RNA 才是遗传物质。

TMV是一种由一条单链RNA分子和包裏着它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的RNA病毒。1955年,康拉特分离出TMV的RNA和蛋白质,然后再混合这种RNA和蛋内质溶液,得到了有活性的重组TMV。1957年,康拉特又用不同类型的TMV病毒做重组实验。TMV有不同的株系:S株系、HR 株系等。他分别提取了S株系、HR株系的RNA和蛋白质,然后将S株系的RNA和HR株系的蛋白质重组,将HR株系的RNA和S 株系的蛋白质重组;再将重组病毒分别感染烟草,结果表明S 株系的RNA和HR株系的蛋白质重组病毒的后代都是S株系(RNA和蛋白质都是S株系的),HR 株系的RNA和S株系的蛋白质重组病毒的后代都是HR株系。康拉特的实验揭示了RNA病毒中的遗传物质是RNA,完善了人类对遗传物质化学本质的探索。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高一生物 SW-14-02-013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编写人:吴苹审核人:高一生物备课组编写时间:2014-04-21 班级:组别:姓名:等级 [学习目标] 1、能说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和实验设计思路 2、能说出DNA为什么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链接] 1、转化——是指受体细胞直接摄取供体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片段),组合到自己的基因中,从而获得供体细胞的某些遗传性状,这种变异现象,称为转化。 2、蛋白质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将会失活,DNA双链能够恢复,但蛋白质的活性却不能恢复。 3、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变。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科学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研究光合作用的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时都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4、离心——将样品放入离心机转头的离心管内,离心机驱动时,样品液就随离心管做匀速圆周运动,于是就产生了一向外的离心力。由于不同颗粒的质量、密度、大小及形状等彼此各不相同,在同一固定大小的离心场中沉降速度也就不相同,由此便可以相互间的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时就用到了差速离心法) 【预习提纲】 预习课本P42-46,思考下列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科学家对遗传物质是一个什么样的认识? 2、两种肺炎双球菌在菌落、菌体荚膜和毒性上各有什么特点? 3、格里菲斯做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是什么样的? 4、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过程是什么样的? 5、T2噬菌体是一种什么生物,它含有哪些成分? 6、如果想用32P或35S来对噬菌体的DNA或蛋白质进行同位素标记,简单地说有几步? 7、为什么选择32P或35S这两种同位素分别对DNA和蛋白质进行标记?用14C或18O同位素标记可行吗? 8、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9、为什么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堂探究】 探究一、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1、第四组小鼠最终是因为什么细菌而死亡的? 2、S型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你觉得有哪些可能? 3、活的R型细菌会自发的转化为S型细菌吗?为什么? 探究点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应该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转化因子是什么物质?

重庆市高一生物必修二 第三章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全套教案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新课程标准对应的要求是: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是在RNA分子上。主要内容包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节课是在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染色体在前后代遗传中所起的联系作用以及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的基础上进步探究基因的本质,同时也是本章节后面知识的基础。这一节在高考中,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属于重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学习过遗传规律的知识、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组成以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等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做了很好地铺垫。同时学生在抽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由于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通过创设大量的问题情境,进行启发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一步培养他们的能力。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简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探索历程。 2.阐明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三个经典实验的过程和原理,学会分析实验中表现出的各种实验现象,从而根据实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的结论。 (二)能力目标 尝试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目标 体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观点,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二)教学难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五、教学方法

第一节DNA是遗传物质第二课时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班级:姓名:层次: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第二课时) 编写:史小棉审核:高一生物组 寄语:往前走,决不能把命运的纤绳,拴在青春的幻想上。 学习目标: 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过程: 思考:是不是所有生物都含有DNA? 四、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⒈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⑴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不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⑵提取烟草花叶病毒的__ __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⑴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⑵极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 通过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例,说明RNA也是遗传物质。 结论: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所以说DNA是 的遗传物质。 四、习题巩固 1(A)、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A细胞核B核糖体C细胞质D蛋白质 2(A).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它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B、它是由艾弗里完成的 C、它是为了验证蛋白质是不是遗传物质而设计的 D、它是为了研究噬菌体增殖而设计的实验方案。 3(A).关于病毒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都是DNA B、都是RNA C、同时存在DNA和RNA D、有的是DNA,有的是RNA 4(B).用噬菌体去感染体内含有32P的细菌,在细菌解体后含32P的是()A.子代噬菌体DNA B.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 C.子代噬菌体所有部分D.子代噬菌体不含32P 5(B).用甲种病毒的RNA与乙种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组装成一种病毒丙,以病毒丙侵染宿主细胞,宿主细胞中产生大量子代病毒,子代病毒具有的特征是() A.甲种病毒的特征B.乙种病毒的特征C.丙种病毒的特征D.都不是 6(A).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 A.DNA是遗传物质B.RNA是遗传物质 C.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加热杀死的S型菌中含有“转化因子”

第一节DNA是遗传物质第一课时Microsoft Word 文档

班级:姓名:层次: 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第一课时) 编写:史小棉审核:高一生物组 寄语:往前走,决不能把命运的纤绳,拴在青春的幻想上。 学习目标: (1)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是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也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思路。 学习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链接: DNA是由许多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包括、、和。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有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 导入:第一章和第二章所涉及到的四位科学家:______→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______→提出遗传因子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______→把遗传因子改为基因;______→证实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但是基因到底是什么?通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的学习,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染色体在遗传上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主要由哪两种物质组成呢?和,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 学习过程: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科学家要通过实验来确定哪个是遗传物质,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材,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实验成败的关键。无论是高等的、复杂的生物,还是低等的、简单的生物,一般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你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才比较合适呢?__________ ________。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 1. 2. 实验过程:

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导学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学习目标1.生命观念:通过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阐明DNA分子作为遗传物质所具有的特征。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与综合,理解转化实验与侵染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 3.科学探究:尝试设计实验,探索生物的遗传物质。 4.社会责任: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新知探究一: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资料1:肺炎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肺炎链球菌的基因组是一个封闭的环状DNA分子,含有基因1500多个,此外,还有154个基因贡献了毒力。在不同型的菌株间,其基因组的变异可达10%。 资料2: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链球菌的致病情况。他选择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实验过程如下图. 【任务1】根据资料1、2,结合教材P43第二、三段文字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从菌体、菌落特征以及致病性三个方面,比较R型细菌与S型细菌的特点? 2.资料2中第一、二、三组对比,可说明什么?三、四组对比,又说明什么? 3.通过分析资料2的实验过程,可以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4.结合资料1.2,尝试说明不同类型的肺炎链球菌能进行相互转化的原因?

【知识拓展】 1.菌落是指由单个微生物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集团。 2.加热致死的作用原理:蛋白质、多糖等和核酸对于高温的耐受力是不同的。在80-100℃的温度范围内,蛋白质、多糖等变性失活,DNA变性后双链解开;当温度恢复后,DNA双链能够重新恢复,但是蛋白质、多糖等空间结构无法恢复,其活性也就无法恢复。 新知探究二: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 资料1: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及同事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破碎后,设法除 去绝大部分的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液。 资料2:艾弗里实验室首先用S型细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活细菌混合进行转化 实验,获得成功。接着,他们将细胞提取物用不同的酶进行处理后,再与R型 活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实验过程如下图. 【任务2】根据资料1、2,尝试分析实验过程,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艾弗里肺炎链球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2.只有往细胞提取液中加入DNA酶才能阻止转化实验,可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3.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其转化的实质是什么? 4.在实验过程中,所有的R型细菌是否都转化为S型细菌?为什么?

(教师版)高中生物_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_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第三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时:1课时 编写人:王总奇审核人:丘佳祥 学习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自主学习 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因为它是由多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着遗传信息。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 DNA 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有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这一认识本可以使人们意识到DNA的重要性,但对DNA分子的结构没有清晰的了解,所以遗憾的是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讨论:观察图3–1,总结几种脱氧核苷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练一练:结合当时人们对DNA的认识,判断下列哪种碱基不可能在DNA的结构中( B ) A、C B、U C、T D、A 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转化实验(体内转化) ⑴、实验材料:1928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 ⑵、实验目的: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 ⑶、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提示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单细菌大量繁殖后,便可肉眼看到的细胞群。 ⑷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①R型活细菌+小鼠→小鼠不死亡; ②S型活细菌+小鼠→小鼠死亡,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 S型活细菌; ③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小鼠不死亡; ④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小鼠→小鼠死亡,并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把这些细菌培养后发现,其后代也是 S型细菌,即这种形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3.1.1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高一生物学案第三章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重点难点】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自主探究】 知识 点 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为什么多数 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 质? 2、观察图3-1,总结几种脱氧核 苷酸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________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涵遗 传信息。 2、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____________ 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两种肺炎双球菌有什么不 同? 2、格里菲思做的四组实验 ⑴注射R型活细菌 ⑵注射S型活细菌 ⑶注射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 ⑷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后杀死的 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 ⑸结论 3、艾弗里及其同事继续研究, 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最后 的结论是什么? 1、R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⑴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小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键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观察T2噬菌体的结构,它是 怎样的病毒?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注意 以下几个问题 ⑴同位素示踪法,分别标记了哪 些元素? ⑵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各是什 么? ⑶实验结果如何? ⑷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1、T2噬菌体是一种寄生在________________ 的病毒。 (1)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____________标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离心的目的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1.简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设计思路。 能力: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情感:1.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认同与他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本质中的作用。 学习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学习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我的课堂: 自学等级 一.情境导入: 二.课前预学: 1.20世纪20年代,人们认识到蛋白质是由连接而成的大分子物质,而 的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藏着,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是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是由许多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这一认识使人们意识到可能是遗传物质。 3.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两个实验:英国科学家的实验和美国科学家 的实验。

三.合作探究: 1.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 ①R型活细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 注射小鼠→___ __ ; ②S型活细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注射小鼠→____ _; ③加热杀死S型菌注射小鼠→__ ___ ; ④R型活菌+灭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初步结论: 。 结论:___ __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2.艾弗里的实验—教材P44图3-3。 ①科学家们在证明什么是遗传物质时的一般方法是:设法将和等分开,以便、去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②实验结果表明:才是遗传物质,不是。 思考: 1.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对照是怎样? 2.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转化实验能否完全证明DNA就是遗传物质,为什么? 3.格里菲斯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是什么?因此能够说明DNA 和蛋白质的稳定性谁更强?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检测: 2.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小鼠死亡 B.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C.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 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A、B、C、D四个试管,依次分别放人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 、DNA和DNA 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有R型细菌转化的是 ( ) 6.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此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案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实验的过程和原理,以及从实验中得出的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重演科学家发现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概述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认同科学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2.通过学生自己设计验证性实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突破:使用挂图、投影仪或展示平台等进行直观教学。然后图文对照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列表展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教法与学法导航 教法:事例列举法,讨论法,比较法,归纳法等 学法:阅读分析、列表比较、讨论归纳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中关村的DNA标志图片、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用激光打造的DNA双螺旋结构的经典场景图片、DNA银饰图片、DNA芯片

模型图片、格里菲思的实验的动画资料、Powerpoint课件的制作学生准备:预习,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课题 通过亲子鉴定,引出遗传物质是DNA,但是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究是一个艰辛而有趣的过程,从而引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问〗1.20世纪20年代,人们为什么会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到20世纪30年代呢? 〖答〗略。 探究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首先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而艾弗里的实验又是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请看这个著名的经典实验: 出示R型细菌和S型细菌的菌体和菌落图,让学生对图指出何者是R型菌体?何者是S型菌体?菌落各是怎样?毒性呢?以加深学生对两种细菌的了解。 〖问〗1.两种肺炎双球菌有什么不同?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分哪几个步骤?各看到哪些现象?第四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3.艾弗里及其同事继续研究,实验的关键思路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43~P44,边看书边看图解,回答上述问题。 〖答〗1.略 2.体内转化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课标要求核心素养 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DNA分子的功能片段,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分子上。1.通过分析图示,理解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科学思维) 2.通过类比分析,掌握不同生物遗传物质种类。(科学思维) 知识导图学霸记忆 1.格里菲思实验的结论:加热杀死的S型细 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 细菌的“转化因子”。 2.艾弗里实验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细 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 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才是 遗传物质。 4.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 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基础知识·双基夯实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肺炎链球菌的类型(连线) 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的两个阶段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2)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T2噬菌体的结构与代谢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果及结论 亲代噬菌体寄主细胞内子代噬菌体实验结论32P标记DNA __有__ __有__ __DNA__是35S标记蛋白质__无__ __无__ 遗传物质三、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 (1)烟草花叶病毒的组成:

(2)侵染实验: (3)结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RNA__。 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连线生物类型与遗传物质的种类: 〔活学巧练〕 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2)从格里菲思实验中的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 (3)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5)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6)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思考〕 1.尽管艾弗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你能否具体指出? 提示: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设法把DNA 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 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理论上沉淀物中不含放射性,但实际上含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可能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噬菌体外壳仍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现了少量的放射性。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能否用14C和18O标记噬菌体?能否用32P和35S 同时标记噬菌体? 提示:不能,因为DNA和蛋白质都含C和O。不能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因

高中生物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导学案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导学案 一、知识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二、能力方面 1.思考如何对“遗传物质是什么”进行研究,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 2. 通过学习经典实验,掌握同位素标记法,并在两个以经典实验的比较学习中,学习创造性的研究问题。 三、重点知识点击 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思路:分开单独直接观察DNA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关注格里菲斯与艾弗里实验的关系) 2、证明遗传物质实验噬菌体浸染细菌实验(关注放射性同位素35S和32P标记法的应用) 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补充) 3、DNA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RNA病毒:HIV、SARS冠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车前草病毒 在整个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是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有DNA的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DNA就是遗传物质;只有少数病毒(如艾滋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等)没有DNA,只有RNA,RNA才是遗传物质。 四、知识拓展 1、遗传物质的特点:{1.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2.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的过程和性状4. 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噬菌体的基本结构:{1.外壳:蛋白质2.内部:DNA分子}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1.吸附在细菌表面2.注入噬菌体DNA3.合成噬菌体DNA和蛋白质4.组装成子代噬菌体5.释放出新的噬菌体} 3、病毒的知识: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生物,没有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依据寄主的不同分为动物性病毒、植物性病毒和噬菌体。 五、注意下列知识点 1、比较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与DNA是遗传物质 2、格里菲斯与艾弗里的实验是两个独立实验且又是一个完整实验 3、比较体内培养与体外培养(艾弗里的实验可以在小鼠体内完成也可以在培养基是培养) 4、比较培养基与培养液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两组进行分别标记 6、如何得到标记的噬菌体 六、检测练习 1、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都是DNA B.都是RNA C.是DNA和RNA D.是DNA或RNA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S型肺炎双球菌特性的是() A.菌落光滑 B.有多糖荚膜 C.无毒性 D.能使小鼠患肺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方法,是当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水平目标 (1)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能够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训练学生逻辑思维的水平。 (2)用“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体浸染细菌的实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训练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维的水平。 3.情感目标 学习科学家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科学态度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学精神,进一步激发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树立。 【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启发式,多媒体教学 【学法指导】 1、按教材的编写思路用“顺藤摸瓜法”去理解和掌握教材的整体内容;用“比照的方法”理解和掌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 2、格里菲思所做的“体内转化实验”采取对照的方法,教材中步骤1、2、3为步骤4的对照组;步骤4为实验组,用比照的方法不难得出准确结论。 3、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来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要抓住本质来掌握整个实验的关键物质是什么,噬菌体的DNA 侵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起作用,所以新老噬菌体之间的连续性是通过DNA保持的,从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3篇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3篇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设计1 一、教材内容分析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首先是以“问题探讨”的形式呈现了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的问题:“ DNA 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接着介绍了20世纪早期人们对于遗传物质的推测,在此基础之上教材详细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引导学生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最终得出科学的结论。本节是从分子层面上认识遗传物质的本质,为学习DNA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突变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策略 由“问题探讨”所呈现的曾经在科学界争论很长时间的问题──“DNA 和蛋白质究竟哪个是遗传物质?”引入新课,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通过重温科学家的探究历程,领会实验选材的巧妙、思维的严谨和实验方法的科学;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2、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五、教学设计流程 设疑导入→ 问题引导呈现探究→ 讨论实验结果→ 归纳总结→ 拓展延伸 六、课堂实施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案 高一生物人教版必修二

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准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3)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过程与方法: (1)领悟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探讨实验技术在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索的艰辛过程;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原理和过程。 (3)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2、教学难点: (1)肺炎双球菌转化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的关键设计思路。 (三)、教学用具 教学设计、导学案、PPT演示

二、教学过程

作上能区分的标记,再观察它们在噬菌体繁殖过程中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标记:同位素示踪法。培养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噬菌体 3、培养含放射性同位素的噬菌体 (1)在分别含32P和35S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 (2)分别用上述大肠杆菌培养T2噬菌体,制备含32P 的噬菌体和含35S的噬菌体 4、用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1)35S标记的噬菌体+细菌 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情况。 (2)32P标记的噬菌体+细菌 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情况。 5、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同位素的普通培养基 培养噬菌体,能得到 标记的噬菌体吗?为 什么? 3、如何获得标记 的噬菌体? 设想在实验中如 何来分别研究放射 性。 认真研习并思考 教材介绍的科学家的 实验过程,体会设计 的巧妙之处。 思考: 1、实验过程中搅拌 的目的是? 2、离心的目的是? 3、离心后沉淀物与 上清液各有什么? 4、噬菌体侵染大肠 杆菌时,进入 大肠杆菌内, 留在外面。 5、______是遗传物 质,未起到遗 传作用。 培养学生联系旧知 识的能力,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 学思维方式,不能含 混一通。 培养学生思考分析 问题的能力,体会科 学家实验设计的巧妙 之处。 意识到科学发展是 一个在不断探索、不 断改进的过程中前进 的。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3.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 2 一、预习与质疑(课前完成) (一)预习内容课本P42-47 (二)预习目标 1.能够总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2.会分析、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设计思路。 (三)预习检测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思考2】加热杀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和DNA如何变化? 【思考3】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过程与转基因工程比较有何相似之处? 特别关注—— 转化作用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DNA之间实现了重组,因此,从变异类型看,该过程属于基因重组。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复制式增殖 (1)合成DNA的模板: DNA。 (2)合成DNA的原料:提供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3)合成蛋白质:①原料:的氨基酸②场所: 2.实验步骤及结果与结论 标记大肠杆菌―→标记噬菌体―→让噬菌体侵染细菌―→放射性检测―→结论 【能力训练】请简要叙述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及结论。 三、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 1.实验过程 (1)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现象是:。 (2)分离烟草花叶病毒的和,分别感染烟草,前者不会使烟草出现病斑,后者

使烟草出现病斑并能从烟草中分离出烟草花叶病毒。 2.实验结论:。 四、生物的遗传物质 总结: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所以说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二、落实与整合(课堂完成) 【疑难解析1】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1)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含放射性的原因: ①保温时间过短,有一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②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也会使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 ③搅拌过于剧烈,大肠杆菌被破坏,释放出其中的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使其含有放射性。 (2)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有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课时学案-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第 3章 第1节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1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 信息主要编码在DNA 分 子上; 2.概述多数生物的基因是 DNA 分子的功能片段, 有些病毒的基因在RNA 分子上。 生命观念:从分子水平上,利用结构与功能观,分析DNA 适合作为遗传物质应具备的特点; 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分析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和烟草花叶病毒重组实验,归纳出其在实验思路上的共同点,并概括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科学探究:分析人类对遗传物质探索的实验设计思路。 基础知识梳理:(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在教材相应位置进行标注后,识记相关内容) 一、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实验 1.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__蛋白质__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____的重要性,但是认为__蛋白质__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 2.两种肺炎链球菌的比较 细菌类型 菌体 菌落特点 有无荚膜 有无致病性 S 型细菌 有荚膜 R 型细菌 表面 __粗糙__ 无荚膜 无 3.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实验结论:加热致死的S 型细菌 内含有 ,促使R 型活 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菌。 4.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 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实验分析:去除多糖、蛋白质、RNA 、脂质 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去除DNA 后 细胞提取物失去转化活性。 (3)实验结论:__ 才是使R 型细菌 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学习目标一:人们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有哪些? 学习目标二: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原理、科学家、实验过程、结论是什么?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第21讲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含答案解析)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学案 第2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概念落实 1.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实验材料:S型和R型肺炎链球菌。 结果分析: 实验①②对比说明。 实验②③对比说明。 实验②③④对比说明。 (3)实验结论: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 2.艾弗里及其同事的肺炎链球体外转化实验 (1)实验过程及结果

(2)结论: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归纳总结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从第四组实验中的病死小鼠体内分离得到的肺炎链球菌只有S型细菌,而无R型细菌。()(2)S型细菌与R型细菌致病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发生了细胞分化。()(3)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4)若反过来,加热杀死的R型细菌也能将S型细菌转化为活的R型细菌。()(5)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使R型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 2.格里菲思第四组实验中,小鼠体内S型细菌、R型细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 (1)ab段R型细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2)bc段R型细菌数量增多的原因是,S型细菌能降低小鼠的免疫力,造成R型细菌大量繁殖。 (3)后期出现的大量S型细菌是由而来的。 3.S型细菌的DNA(选填“能”或“不能”)使小鼠死亡。 4.体内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 。 5.上述实验中格里菲思是通过观察小鼠的生活情况来判断R型和S型细菌,除此之外,你还可以通 过的方法区分。 6.肺炎链球菌发生的这种转化,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典题固法

(2022·浙江1月卷)S型肺炎链球菌的某种“转化因子”可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研究“转化因子”化学本质的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酶处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底物完全水解 B.步骤②中,甲或乙的加入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C.步骤④中,固体培养基比液体培养基更有利于细菌转化 D.步骤⑤中,通过涂布分离后观察菌落或鉴定细胞形态得到实验结果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2016·江苏卷T1B)格里菲思的体外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2)(2020·浙江卷改编)肺炎链球菌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3)(2019·海南卷改编)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来判断是否发生转化() 考向1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 1.(2021·全国乙卷)在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体内分离出了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某同学根据上述实验,结合现有生物学知识所做的下列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与R型细菌相比,S型细菌的毒性可能与荚膜多糖有关 B.S型细菌的DNA能够进入R型细菌细胞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C.加热杀死S型细菌使其蛋白质功能丧失而DNA功能可能不受影响 D.将S型细菌的DNA经DNA酶处理后与R型细菌混合,可以得到S型细菌 考向2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2.(2022·佛山检测)艾弗里完成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后,持反对观点者认为“DNA可能只是在细胞表面起化学作用形成荚膜,而不是起遗传作用”。已知S型肺炎链球菌中存在能抗青霉素的突变型(这种对青霉素的抗性不是由荚膜产生的)。下列实验设计思路能反驳上述观点的是() A.R型细菌+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 B.R型细菌+抗青霉素的S型细菌DNA→预期出现S型细菌 C.R型细菌+S型细菌DNA→预期出现S型细菌 D.R型细菌+S型细菌DNA→预期出现抗青霉素的R型细菌 考点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概念落实 1.噬菌体的结构和增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