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法医学研究生的大学

开设法医学研究生的大学
开设法医学研究生的大学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我校研究生的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标签:研究生;就业;问题;对策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以及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也取得巨大的成就。200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2008年增加到559万,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时代转变为大众化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2006年研究生招生为40万人,2009年则近47万。同时,研究生走向社会的途径及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过去的高校分配转变为“研究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机制。因此,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其就业情况不容乐观,研究生“就业难”开始凸现出来。研究生就业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我校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就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1 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差别 为了了解不同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差异,对我校2009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截止2009年12月31日)。工学、管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情况好,就业率为97%;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相对较好,就业率为93%;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为85%。由此可以看出,专业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较大。工学、管理学和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具有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而且就业面相对较宽,城市对应岗位较多,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农学专业的研究生就业主要在学校、科研机构和规模较大的相关公司,市场需求不强,在就业过程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就业难度较大。 1.2 就业期望值过高 研究生就业的期望值较高,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截止2009年12月31日,2009届已就业的毕业硕士研究生中,55%左右的研究生到机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单位工作,7%左右的研究生升学或出国深造,8%左右的研究生到大型国企和外资企业就业;3%的研究生从事临时的科研助理工作,21%左右的研究生到中小企业或基层岗位工作。由此可以说明,研究生就业目标集中在事业单位、大型国企和外企,“机关热、企业冷”现象十分明显,大多数毕业生以进政府机关、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为就业的优先目标。同时,中小型企业却受到冷遇,大量技术性、服务性岗位招不到员工,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就业机会被浪费。2009年,云南省计划招录1万名大学生村官,经过动员鼓励,有70多位研究生报名考试,进入面试的研究生也有10多位。但是,有的研究生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干脆放弃面试机会,最后只有1位研究生到村任职。

关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每一个研究生经过了考研、读研一系列过程之后,就面临了毕业就业的问题。很多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就业面比较窄,能提供的选择不多,远远不如本科毕业生,因为大多数企业单位要求的学历都是本科。这算是一个研究生学历的劣势吗?不。 我们分析一下研究生就业的主导方向,主要有三种: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外企或大型国有企业。 不得不说,机关、事业单位往往是毕业研究生的首选。一方面由于这些单位对高学历毕业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另外一方面则跟研究生们找工作时求安稳的心态有关。机关事业单位虽然薪水不算太高,但有较完善的福利待遇,且工作稳定。很多单位(特别是外省市)都有评定职称、住房补贴等方面的优厚待遇。 近两年来,高校成为更多研究生的就业选择。其中,博士毕业生进高校可直接任教,而硕士研究生则主要担任行政工作或辅导员等。科研院所同样是研究生毕业时比较心仪的去向,主要原因是科研岗位与研究生们的专业对口度较高,工作也比较有挑战性,且常有经费资助。 事实上,理科研究生与文科研究生相比,到企业工作的可能性更大,一般主要在一些大型国企或知名外企的研发、高级分析研究性等岗位,这些岗位能发挥研究生的专业特长,同时也有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文科毕业生到媒体、出版社等文化单位则相对较多。 专家称:就业路越来越窄,这并不是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劣势,相反,说明因为他们的层次决定了相对明确的就业方向。拿博士来说,如进入企事业单位,2年后就能达到副高职称,进机关2年后也可达到副处级别。甚至有些外省市为了揽才,更是打出了诱人的条件:博士工作1年就可转为“正处”级别。从这一层面看,研究生择业起点比本科生高出了一大截。 研究生找工作的时候,不必羡慕本科生就业范围广。本科生看似就业面广,其实未“定型”,到了招聘市场就会乱了方寸。而研究生则表现出更多的冷静和专注。在读研考博时,他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领域,求职目标非常清晰,找工作也直截了当,避免了很多“无用功”,大大节约了求职成本。 与大专生本科生相比,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在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技能的熟练程度等方面优势明显,特别是博士毕业生。而且,大多数研究生都有跟导师一起做课题的经验,理科研究生还有参与实际项目的经验,这些经验是弥足珍贵的,对求职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大公司的技术研发岗位之所以青睐研究生,就是看中了这一份的经验。 许多人认为,搞研究、做学问是理科的专长,因此,读个理科的硕士、博士更好。而文科生恐怕会“越读越僵”,难找工作。我们比较一下不同的学校就业情况,发现上海交大通信、机电、管理等专业的毕业生走俏;同济大学建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电子信息、机械、交通运输、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抢手”;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今年毕业的研究生不到3月就已经是一抢而空。这些现象似乎都证明了理科研究生就业上的优势。然而,这并不是绝对。 术业有专攻。文理专业有差异,就业方向自然不同。理科研究生,要么留校执教,要么到重点科研单位搞学术研究,有的还可选择出国深造。文科学生由于留校名额不多,因此大多赴机关工作走上仕途。从薪酬上看,文理的确有差距,但薪酬并不能作为衡量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尺,兴趣志向不同,决定了就业道路不可能相同。 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几乎是没有区别的。在职研究生虽然只有学位证书,但是并不存在什么不良影响,在评职称,出国,加薪,考公务员等这些方面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而且在职研究生的学位证书和统招研究生是一样的,没有区别。 对于统招研究生而言,在职研究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工作,边学习,课程一般都会安排在周末,避免了与在职人员上班时间冲突,课程安排相对较轻松;同时,课程中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立即在工作中去实践和运用,使学习变得简单快乐实用,学习目标明确,并且也更加有学习的动力;自主命题,自主考试,自主划线,自主录取,这样的话就会大大提高考试通过率,使考生考试更加容易。 目前看来,很多研究生就业时明显偏重地域性,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把眼光放在本地市区,不愿到外地就业。正因为如此,很多外地的就业信息处于被忽略状态,大量资源白白浪费。可是你并不知道,也许外地的某个工作更适合你将来的发展,比本地的一些工作要好很多。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1管理方法和工具(60个) 测试工具;2.愿望/能力坐标;3. 迈克尔·弗里斯进取心理论;4.追随者表格;5.领导风格谱系图;6.四象限图示法;7.领导力模型表格;8. 图示和表格交叉分析工具;9.思维导图(是思维关系图,而不是总结图);10.麦肯锡矩阵;矩阵;12.背景分享法;13.世界咖啡馆法;(托马斯-齐曼)模型;15.选项归纳表格;16.领导评价表;法则;18.目标行动表;模型;20.议题思考表格;21.工作规划表格;22.盖普洛员工投入度测试表;23.加藤坐标; 24.组织架构图;25. 格雷纳企业(组织)成长模型;26. 乔哈里窗(Johai Window);沟通模型;28. ABCO流程;29. 4P模型;30. 4C模型;31. 作业成本法;32. 销售-利润客户定位模型;33. SWOT分析;34. PESTEL框架;35. Hype曲线;36. “五力分析”模型; 37. VRIO框架;38. 战略布局图;39. 四步动作框架图;40. 价值曲线;41.计划表单;42. 三轮模型;43. 平衡记分卡;44. 战略地图;45. 危机管理工具;46. 泰山摆模型47. 时间计划表;48. 标杆管理;49. 对标管理表格;50.雷达图;51.聚类法;52.解构法;53. 艾森豪威尔矩阵;54. 甘特图;55.鱼骨图;体系;57.工作特性模型;58. “排序激励”法; 59. 西蒙斯架构;60. 约翰?科特八步法。 2学界大师及著名企业家(79位) 1. 泰罗(管理学之父) 2. 德鲁克(管理学领袖中的领袖) 3. 克里斯滕森(哈佛商学院目前最贵的教授) 4. 梅奥(哈佛商学院教授,霍桑实验) 5. 罗里斯伯格(哈佛商学院教授) 6. 艾略特·阿伦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7. 达马西奥(神经传导学家) 8. 马云(爸爸)

研究生就业误区之我见

研究生就业误区之我见 刘洪韬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部) 摘要:针对研究生目前就业方面出现的误区加以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就业渠道和方法,以期提高研究生就业效率。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误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招生录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凸显,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求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1],使得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工作的想法破灭,随之选择二三线城市的学生逐渐增多。学生的心理落差以及随之而来的相关问题增多[2-8],这些不得不引起相关部门,特别是教育培养干部的高度重视。控制风险、加强危机意识、把学生的就业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责任紧密相关,这些都成为了教育培养干部义不容辞的义务,而不能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轻视想法。如何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势在必行,如何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未来工作定位、培养良好的就业心态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工作中积累的一些学生就业方面的误区做一些简单的探讨,并对这些问题做一些分析,期待可以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学生就业中的心理误区 学生报考研究生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属于真正喜欢科研、热爱科研、并且以后决定以科研作为自己毕生事业追求的;第二类是本科或者硕士毕业找工作不理想,决定通过考研提高自己的就业砝码,也给自己一定的“延缓偿付期”[9]缓冲;第三类是属于想证明自己是否可以考上研究生,随大流,具体到底读研究生之后做什么没有概念的。当然还有一些个别的其他原因,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在研究生毕业阶段就会出现不同的心理状态,主要的心理误区有如下特点: 1、急功近利型 因为学生就业的时段一般是毕业前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学生还在为毕业论文发愁,同时也在做实验和为毕业设计苦苦煎熬,导师、家庭、学校给的压力接踵而至,有些学生就会考虑用短时间随便找个工作,节省出大量的时间去写毕业论文,这样其实对自己的未来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因为如果随便找一个工作一旦自己未来并不对这个工作感兴趣,那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2、盲目择业型 属于这一类型的学生绝大多数没有考虑好为什么读研究生,或者是考虑通过读研究生找一个更好的工作,但是学习几年之后,就业的政策可能有所变化、就业形势可能有所波动,所以很多合适的空缺职位并不像在读研究生之前那么丰富和乐观,所以在这种就业环境下,有些学生就撒网到处乱投简历,这样不但白白浪费时间,也没有有的放矢的针对性,盲目择业也会让学生很难有一份平静而坦然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未来工作,产生焦虑或者烦躁的情绪。

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细则

附件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实施细则 为更好地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研究人才的多层次需求,学校决定试行研究生分类培养方案。研究生分类培养是指在同一学科专业下,按照两类不同的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分别为应用型硕士生和研究型硕士生。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致力于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研究型硕士生的培养致力于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以便于从事更高层次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前沿科学研究。 一、研究生分类培养总体要求 研究型硕士生在第一学年完成硕士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学习,并经考核(学院统一组织笔试、系、所组织面试)和录取,导师确认,于第二学年进入博士生前期阶段的理论课程学习,并安排适量的科学研究工作。如课程学习成绩及科研能力符合要求,并通过第二学年的中期综合考核,则在第三学年正式获得博士研究生资格;如课程学习成绩或科研能力不符合要求,或未通过中期综合考核,可顺延一个学期(第五学期),修满应用型硕士生毕业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获得硕士学位。 应用型硕士生的培养强调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第一学年完成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学习之后,第二学年将开设注重实际应用和案例型教学课程,可以在导师指导下从事专业学习,并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辩。 二、学分要求 1、应用型硕士生 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为21个学分,应用型专业选修课为19个学分,共计40个学分,学制为2年。 2、研究型硕士生 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为21个学分,另需完成8个学分的理论性专业选修课。必修课和部分专业选修课在第一学年完成,经筛选考核合格后于第二学年进入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课程学习。 三、硕士学位论文要求 1、应用型硕士生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2009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清当前形势,在求职过程中合理定位,适时就业,并为下一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我院于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09届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和硕士)中集中开展了一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书面调查活动。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让竟可能多的毕业生加入到调查中来,我们采用分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客观如实地把具体情况反映出来,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做好我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二. 调查概况 此次共计发放问卷90份,实际回收61份,调查范围囊括我院研究生各个专业。由于实际调查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认真如实的填写问卷;2.问卷设计上有潜在的缺陷;3.后续统计工作的纰误,造成调查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无论如何,都能够客观的反映一定问题。 三. 调查结果分析 1.进入就业单位的方式 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主要方式,约占调查人数的55.7%,通过网络信息和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同学各占18%,采取上门推销方式的同学占7%,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以学校推荐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的情况,而通过社会人才市场招聘获得工作的同学仅有一名。 大多数同学(约占64.9%)认为校园现场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方式,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直接留在实习基地和依靠网络信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各占16.4%和14.7%。 2.签约单位的性质 基于我们材料学院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以科研技术开发为主,其中研发性质占36.1%,技术支持占25.9%,此外从事教育事业的占14.8%,销售性质的仅占3.3%,其他性质的约占10%。 关于签约单位的性质,约33.0%的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39.3%的同学选择了国企,14.8%的同学选择了私企,而进入外企工作的同学仅有3人,约占4.9%。 3.简历和面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55.7%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20到50份的简历,21.3%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50到100份的简历,还有14.7%的毕业生投递了100到200份,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院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从收到简历的数量看,大多数同学(约占77.1%)收到的简历在20份以内,参加面试的次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情形也与此一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择聘人才的严格性,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忽视。 一些毕业生关于简历制作和投递的建议: A.突出重点,要针对不同应聘单位准备简历。 B.突出自己的优点,简明扼要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笔记 1管理方法与工具(60个) 1、MBIT测试工具; 2、愿望/能力坐标; 3、迈克尔·弗里斯进取心理论; 4、追随者表格; 5、领导风格谱系图; 6、四象限图示法; 7、领导力模型表格; 8、图示与表格交叉分析工具; 9、思维导图(就是思维关系图,而不就是总结图);10、麦肯锡矩阵;11、BCG矩阵;12、背景分享法;13、世界咖啡馆法;14、TK(托马斯-齐曼)模型;15、选项归纳表格;16、领导评价表;17、4D法则;18、目标行动表;19、LEAD模型;20、议题思考表格;21、工作规划表格;22、盖普洛员工投入度测试表;23、加藤坐标;24、组织架构图;25、格雷纳企业(组织)成长模型;26、乔哈里窗(Johai Window);27、TSCJ沟通模型;28、ABCO流程;29、4P模型;30、4C模型;31、作业成本法;32、销售-利润客户定位模型;33、SWOT分析;34、PESTEL框架;35、Hype曲线;36、“五力分析”模型;37、VRIO框架;38、战略布局图;39、四步动作框架图;40、价值曲线;41、计划表单;42、三轮模型;43、平衡记分卡;44、战略地图;45、危机管理工具;46、泰山摆模型47、时间计划表;48、标杆管理;49、对标管理表格;50、雷达图;51、聚类法;52、解构法;53、艾森豪威尔矩阵;54、甘特图;55、鱼骨图;56、KPI体系;57、工作特性模型;58、“排序激励”法;59、西蒙斯架构;60、约翰?科特八步法。 2学界大师及著名企业家(79位) 1、泰罗(管理学之父) 2、德鲁克(管理学领袖中的领袖) 3、克里斯滕森(哈佛商学院目前最贵的教授) 4、梅奥(哈佛商学院教授,霍桑实验) 5、罗里斯伯格(哈佛商学院教授) 6、艾略特·阿伦森(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7、达马西奥(神经传导学家) 8、马云(爸爸) 9、乔·卡巴金(MIT分子生物学家) 10、乔布斯(教主) 11、弗洛姆(管理学大师,动机理论) 12、诺瓦克(百胜餐饮集团CEO) 13、赫兹伯格(管理学家) 14、候查德(美国社会学家) 15、汤姆·派珀(哈佛商学院教授)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摘要】机械性损伤是由各种致伤物以机械作用使人身组织结构破坏或生理机能发生障碍。为了侦察和审判的目的,对损伤进行周密的检查、记录,并对损伤的造成、程度、后果等提出合乎科学的结论或分析意见,称之为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法医鉴定的目的,是判断损伤的类型和轻重程度,是自伤、他伤抑或意外灾害,是生前伤抑或死后伤,以及损伤与死亡的关系。通过检验,还可根据损伤的形态特征以推断、认定凶器等,对侦查和审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以机械性损伤的损伤时间、凶器推断和认定、致伤过程分析、致伤原因、致伤条件、伤后的行为能力、损伤与疾病的关系、损伤的死亡原因等的确定均对案件性质的确定、为侦察和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重要意义等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机械性损伤;法医学鉴定 Mechanical injury of th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Cheng mingqi [Abstract]Mechanical injury by a variety of mechanical injury to the role of objects so that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the physical damage or physical obstacles occur. In order to detect and the purpose of the trial, and carry out a detailed inspection of damage, records, and caused injury, the extent to meet the consequences of scientific conclusions or analysis, known as the mechanical injury of the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The purpose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is to determine the type and severity of injury extent, is self-injury, injury or accident he is wounded during his lifetime or after death injury,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ury and death. Passed the inspection, but also the basis of injury in order to infer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at the weapons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rial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mechanical injury to the time of injury, weapons, and infer that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injury, injury causes, injury conditions, the capacity after injur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jury and disease, injury, etc. to determine cause of death in both cases the nature of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trial to detect and to provide clues and evidence, such as the importance of mechanical injury to explore the issue of forensic identification. [Key Words]imitate handwriting; signature handwriting test 机械性损伤是由各种致伤物以机械作用使人身组织结构破坏或生理机能发生障碍。机械性损伤的法医学鉴定是为了侦察和审判的目的,对损伤进行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研究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 2009 . 为了全面、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求职意向和需求,帮助同学们正确地认识自我,看清当 前形势,在求职过程中合理定位,适时就业,并为下一届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我院 于2009年5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在09届研究生毕业生(包括博士和硕士)中集中开展 了一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书面调查活动。为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问题,让竟可能多的毕业生 加入到调查中来,我们采用分班级发放问卷的形式,力求把工作做得细致,客观如实地把具 体情况反映出来,形成一套完备的信息反馈和分析系统,以更好地做好我院09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 此次共计发放问卷90份,实际回收61份,调查范围囊括我院研究生各个专业。由于实 际调查中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认真如实的填写问卷;2.问卷设计上有潜在的缺陷;3.后续统计工作的纰误,造成调查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不准确性,但无论如何,都能够 客观的反映一定问题。 .

1.进入就业单位的方式 通过校园现场招聘会是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就业单位的主要方式,约占调查人数的55.7%,通过网络信息和亲友介绍找到工作的同学各占18%,采取上门推销方式的同学占7%,调查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以学校推荐或者公务员考试的方式进入工作单位的情况,而通过社会人才 市场招聘获得工作的同学仅有一名。 大多数同学(约占64.9%)认为校园现场招聘会是毕业生择业的最佳方式,也有一部分 同学认为直接留在实习基地和依靠网络信息也是不错的选择,各占16.4%和14.7%。 2.签约单位的性质 基于我们材料学院自身的特点和性质,毕业生即将从事的工作岗位性质以科研技术开发 为主,其中研发性质占36.1%,技术支持占25.9%,此外从事教育事业的占14.8%,销售性质的仅占3.3%,其他性质的约占10%。 关于签约单位的性质,约33.0%的同学选择了事业单位,39.3%的同学选择了国企,14.8%的同学选择了私企,而进入外企工作的同学仅有3人,约占4.9%。 3.简历和面试 在找工作的过程中,55.7%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20到50份的简历,21.3%的毕业生总共投递了50到100份的简历,还有14.7%的毕业生投递了100到200份,可以看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院毕业生求职的心理总体上是积极的。但从收到简历的数量看,大多数 同学(约占77.1%)收到的简历在20份以内,参加面试的次数和最终拿到offer的情形也与此一致,这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用人单位择聘人才的严格性,就业形势严峻不容忽视。一些毕业生关于简历制作和投递的建议:

宁向东清华管理学课-第14模块:变革

目录 第14模块变革 (1) 第49周个人变革 (1) 241讲:解除抗拒| 变革的底层逻辑 (1) 242讲:变革时刻| 杏仁核与前额叶之战 (3) 243讲:即战力法则| 跳槽的学问 (5) 244讲:职业规划| 个人变革的坐标 (8) 245讲:认知变革| K12教育引发的思考 (10) 周末复盘| 个人变革与组织变革 (12) 第50周组织变革 (14) 246 讲:变革八步(上)| 不盲目崇拜经典 (14) 247讲:变革八步(中)| 巧设变革愿景 (16) 248讲:变革八步(下)| 改造文化基因 (18) 249讲:破坏性创新| 为何大企业会倒掉 (20) 250讲:创新者如何对产业发起进攻 (23) 周末荐文:人生的四个“一” (25) 第14模块变革 第49周个人变革 241讲:解除抗拒| 变革的底层逻辑 从今天开始,我们用两周的时间来讨论转型与变革的问题。与原定的教学计划不同,我们的重心将以个人的转型与进步为主,同时兼顾企业的转型变革。这几天,我终于想明白了,反正这门课你可以无限畅听。有些内容,我们可以利用将来课程迭代的机会再做。过去一年,我给你讲的这一遍管理学,就算是打个底。在清华,我每一年的课程,都会来很多以往年级回来旁听的学生。在“得到”,为什么不呢? 我觉得,现在对于你来说,听过了一年的管理学知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给自己制定一个改善计划,努力把学到的管理学知识有意识地融入到工作中去。多年来,我一直把变革作为学习知识的最后一个环节。学到了一个知识、掌握了一个理论,分享得到了一个技巧,之后的

关键是要给自己找到一个练习的机会。练习和使用,本质是在诱发变革,而只有把知识应用到变革之中去,才算真正有收获。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以致用。这个逻辑,对个人如此,对于组织也是一样。我坚信:只有经历变革,受到实战的检验,你才真正开始掌握一门知识,或一个技能,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1.变革的不易 改善和变革,并不容易。三十几年前,美国曾经有一位很有名的畅销书作家,也是一位领导力提升领域的咨询专家,他讲过一个例子,讲述改变的不易。这个例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我分享给你。 今天,你可以找一个时间,看一段你喜欢的视频,或者电视剧。在看视频或者电视剧的时候,你要把自己的双手解放出来,我们做一个实验。首先,我们让自己的十指顺其自然地交叉,请你记住是哪一个拇指在最上方。这就是你习惯的方式。然后,请你把双手的位置更换一下,原来放在最上面的拇指就转到了下面。你也许会略微感到某种手上的不适应,没关系,你这时开始试着让自己专心看视频。 也许找一段最能吸引你注意力的视频或电视剧,可以更容易让这个实验进行下去。最开始的时候,你一定会感到手上有些别扭,看视频也不容易专心,但你试着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视频上。十分钟之后,请你再看一下你手上的姿势。你也许很快就不自觉地恢复到了最先前的、让你最舒服的姿势。 温伯格曾经在他的演讲中多次和学员进行这样的实验。他曾经和学员开玩笑,谁如果真的能够坚持一小时,他就给这个人1美元作为奖励。他以为最少会输掉100美元,然而,一个小时过去了,只有一位学员保持了原有的姿势。这位学员说,这是他一生中所赚到的最艰难的1美元。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它说明了惯性的力量,同时也说明了变革的不易。温伯格认为,这种下意识的反抗几乎完全是心理上的,和变革所要达到的目标几乎没有关系。我们的头脑已经高度适应了原有模式,所以,新的东西会给它带来不适应,它会下意识地产生排斥的指令,就好比我们在医学上所讲的排异反应。 我个人同意这种说法。变革常常是反常态的,它天然就会引发我们的本能排斥。这个道理特别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熟悉的方式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舒适感和安全感,而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是将我们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状态。不管它是多么愿景宏大,以及未来会让我们多么前程似锦,我们总是会以一种很警惕的状态,来注意这种转变的环境、转变的过程,注意转变中的每一个细节。 这就像在前面实验中的情形一样,我们不太容易专心,惯性会使我们在精神松懈的时候,不自觉地恢复到原来的模式。温伯格曾经举过一个外出旅行的例子,其实特别形象。我们如果到一个自己从没有去过的地方去旅行,尽管每天在旅行的过程中,我们会得到很多收获,看到美丽的风光,欣赏到异域的新奇事物。但是,只有当我们回到自己酒店房间的时候,关上门,我们才会获得一种完全不同的安全感。那种感觉和在外奔波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 我自己对此深有同感。因为常年在外出差和旅行,我能够体会到奔波是一种怎样的感觉。而每次走进酒店自己的客房时,虽然只是客房,但感觉和白天在外的感觉却全然不同。而在北京工作,环境熟悉之极,回到家里,却没有这种感觉。下次,我请你也留意这种感觉上的微妙之处,我个人的体会是:只有你真正理解了这种感觉上的微妙之处,你才会制定出有效的变革计划。 2.固定桩:变革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那么多的宏大变革,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为这些变革,无论是针对个人的,还是针对组织的,都让变革对象本身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就像我们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旅行,连酒店房间这样一个让我们感到安全、获得一点喘息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无论如何都会心力交瘁。 如果你有时间,可以读一读郭士纳的名著《谁说大象不能跳舞?》。在这本书中,他特意举了美国运通公司变革的案例,也详细地描述了IBM的变革过程。后来有学者在IBM的变革故事中,总结出了一个叫做“固定桩”的概念。固定桩,就是攀登冰山的人,每隔一点距离就会在

清华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简) -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

清华大学研究生资助奖励办法(简) 为了激励研究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学校统筹利用国家财政拨款、学校自筹经费、科研经费和社会捐助等资金,充分发挥学校、院系和导师的积极作用,努力争取各方面资源,进一步完善包括学业资助、优秀奖励、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助学贷款等方面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奖助政策对研究生的激励与资助作用,调动研究生从事学习及研究的积极性。 资助奖励体系的基本框架为: 经济资助方案: 类型 A :学校资助(万/年) B :院系资助(万/年) 总收入 (万/年) A1:基本奖助金 A2*2 :校设岗位奖助金(助教、助管) B1:院系奖助金 B2:院系/导师 岗位津贴 学术学位 博士*1 3.3 2.6 ≥1.8 ≥5.1 学术学位硕士 1.4 1.6 ≥0.6 ≥2.0 专业学位硕士 0.6 - 各院系自行确定 *1:未来学者奖学金获得者额外获得未来学者奖学金相应金额。 *2 :研究生若已承担校设岗位A2,则院系资助B 部分不做要求。 以上各类奖助金适用对象: 基本奖助金(A1): 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资助奖励体系 前置奖学体系 经济资助体系 奖励荣誉体系 助困应急体系 未来学者奖学金(资助类) 多样化发展项目(奖励类) 基本资助(资助类) 岗位资助(资助类) 国家奖学金(奖励类) 单项奖学金(奖励类) 贷款(助困) 大病救助(助困)

校设助教助管津贴(A2): 助教岗位:原则上仅限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学术学位博士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助管岗位:原则上限于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院系/导师奖助金及岗位津贴(B): 基本修业年限内的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奖励与助困: 1.学校按照规定评定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异、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博士生3.0万元、硕士生 2.0万元。 2.学校设立各类研究生前置支持型奖学金和后置奖优型奖学金,用于激励研究生全面发展与特色发展。 3.学校为研究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学校对遇到临时突发性特殊困难的研究生酌情提供特殊困难补助。学校积极支持帮助符合条件的研究生按照国家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对入学时遇到临时突发性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提供“绿色通道”。 资助总额限制: 研究生在校期间从学校、院系和导师等不同渠道获得的各类资助(不含奖优助困类资金)总金额博士生每年不得超过9万元,硕士生每年不得超过5万元。 研究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类奖学金、奖励、助学金、困难补助、助学贷款等奖优助困类资金的总金额博士生每年不得超过5万元,硕士生每年不得超过4万元。

溺死的法医学鉴定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 (1) Key words (1) 一、对尸体的初步识别 (2) 二、水中尸体的检验及死亡原因的分析 (2) (一)尸体检验.....................................................................错误!未定义书签。(二)排除其他死因............................................................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正确评价尸体上所见损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落水情况的分析判断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尸体在水中浸泡时间及死亡时间的推测.............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浅析研究生就业与创业问题

浅析研究生就业与创业问题 摘要:目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严峻,对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自主创业成为社会的热点,自主创业也成为研究生当前比较认同的一种就业形式。本文主要讨论分析了当前研究生面临的就业问题、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高校的自主创业教育以及就业与创业相结合的探讨。 关键词:就业创新能力自主创业 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采取了研究生扩招的政策。而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进而导致研究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研究生就业压力也不断加大,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研究生在就业情况显得很不景气。在当前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下,对研究生实施创业教育,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培养一大批顺应时代潮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1、研究生就业问题 据资料显示,2012年全国共招收58.4万名研究生,与2007年的44.9万人相比,5年间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了30%,比2003年翻了一番。来自《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人。自此,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9年至2011年,连续3年硕士生的就业率甚至不及本科生。一份来自江苏省人才市场的统计也证实了这种尴尬:2011年高校毕业生中,研究生就业率为86.62%,本科生为90.30%,专科生为94.10%,研究生就业率低于专科生就业率近8个百分点。目前,就这些数据分析,研究生就业遭遇尴尬局面,压力不断增加,研究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因此。对研究生的就业创业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的研究就越发重要。1.1研究生面临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就业难对于出现的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不断降低的趋势,社会、教育机构以及学生群体都应该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硕士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不是单方面造成的,

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经验分享

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经验分享 很多考研的同学都迫切需要考研过来人的指导,中国有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但并不是所有考研的同学都能那么幸运可以找到自己的前辈指点一二,天津考研网每年服务上万名考研学子,汇聚优秀考研学员经验,针对各个专业及科目分类成册,现将我们已有的一些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下面为大家分享南开大学中国近代史考研经验。 历时一年多的考研征程终于谢幕,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被南开大学政治学理论专业录取。回首这一年多来的考研心路历程,有开心也有失落,走了不少弯路也获得了不少经验,下面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我的考研经验。下面我将从计划、专业课和公共课三个方面来大概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历程。 首先简介一下,我本科是一普通二本院校,高中学理,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因为对历史学的浓厚兴趣,决定跨考,先后参加了2011,2012,2013年的研究生考试,三年报的都是南开大学,有幸今年被录取,长久以来,潜水论坛,获益良多,现在想和大家分享下经验。同时也谢谢在考研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给我帮助的师兄师姐,和研友们。 读研肯定不是唯一的出路,所以首先必须自己想清楚要不要考研,一定要下定决心,目标要明确,三年来我的目标只有一个:考南大。我是以一种愚公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的:历史学主要考客观史实,客观史实主要靠积累,所以我下次考试肯定比这次好,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考上。 就具体知识层面来说,历史学考研主要考察对客观史实的掌握,尤其对考名校的同学来说,面一定要广,边边角角都要照顾到,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综合考研红宝书是由天津考研网组织多名一线大学老师及过去几年在南开大学研究生初试中专业课取得高分的考生共同编写及整理的一套复习材料。本套材料对考研指定教材中的考点内容进行深入提炼和总结,同时辅以科学合理的复习规划,使得同学们只要使用我们这套材料便可以掌握南开大学此门课程几乎全部的考点、帮助同学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全面而有深度的复习。此套材料适合全程复习使用。此资料在本科笔记、授课重点、高分经验等众多资料基础之上编制而成,区别于市面将各种资料罗列且看不清晰、资料陈旧等诸多弊病,目前已成为市面唯一一套针对南开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权威有效的复习全书。否则你即使通过初试,复试仍然很难通过,尤其对跨考生而言。就我个人而言,通读了传说的11本,教辅用了山东大本,北师大版,2000题,长孙博和砼惜刚的名解,以及历年名校真题解析等。

心理学硕士的就业情况分析

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清华大学考研报录比

清华大学考研报录比 备考要求: 对单考生参加复试的要求由招生单位参考教育部复试分数基本要求自定。 各招生单位原则上按120%左右的比例进行差额复试。进行初试科目改革的学科专业复试差额比例可适当扩大,具体比例由招生单位自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个分数线只是最低要求,过了这个线是否可以参加复试,取决于各硕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依据报考人数、考试成绩以及招生计划、复试比例最终确定的招生单位具体考研复试分数线。 成绩计算 各个高校考研复试成绩计算方法略有不同,一般来说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方法如下: 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90%-笔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10% 注意 复试时间、地点、科目、方式由招生单位自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复试一般在5月上旬前结束。招生单位认为必要时,可再次复试。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在复试进行,成绩计入复试成绩。 复试心态 1.复试面试中到底考察我们哪方面的能力呢? 复试面试过程中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

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即可。 2.复试面试中我应该怎样表现呢? 复试中首先要态度端正,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 3.复试面试中的问题是不是都特别难? 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或许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最后,考研复试本质上是一场面试活动,一场人与人之间的会面交流,作为学生一方,要着装得体,言谈温雅,谦虚诚恳,甚至注意手机调至振动等等细节,这些实属交往所尚之礼节,无须赘述。 4.要不要提前到复试院校地点? 至少保证提前一天到。第一,熟悉考场环境。第二,可以看点书准备复试。 5.面试一般会有几个老师? 通常来说大约在五位到八位之间。但有的学校可能只有三个,有的学校却有十个。 6.复试面试的时候我究竟应该怎样着装? 不管你穿什么衣服,都应该做到整洁、得体、大方、朴素,关键是自己觉得自在。如果你平时没有穿西服,复试时候穿西服,你自己本身就不自在。如果是应届考生,建议保留“学生样”,工作了的,就应该有“工作过的样子”,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除非是搞艺术类的。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千万不能涂指甲。 7.进入复试考场前会很紧张,怎么办? 很正常的反应。建议没有轮到自己复试之前,不要和其他的考生朋友谈论关于复试的事,只会更加紧张,可以在离复试不远的地方看看所带的复试资料,或者听点音乐,进去后你就很快会消除紧张感。 8.进入面试考场时怎么做? 如果没有秘书带领,一定要轻轻敲门,待应允后再进去,进去后,一定要向在座的所有考官(导师)进行问好,如“各位老师好”、“下午好”等等,进行行礼,然后坐下。 9.分数线出来了,我却更担忧了,该怎么办? 能解决的问题不用担心,不能解决的问题担忧也没有用。别人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你不能,那就是你个人问题,所以一定要在复试前做好心态调整工作。 10.还没有最终确定复试学校,该怎么复习? 调剂成功前,先看原来报考学校的参考书目,确定后赶快看调剂学校的复试,看看有什么参考书目,再做新的计划。 11.在复试阶段的考生都是什么心态呢? 在复试阶段,很多考生都会“瞻前顾后”。“瞻前”就是对过去的事情(如初试)进行评价,过分地关注。比如有的考生初试成绩很好,但他认为那是因为运气好、发挥好,因此对复试的信心和把握不大;有的考生初试成绩不好,排名靠后,于是就反省自己,自责当初应该如何努力、如何复习,整个人被自责的情绪控制。所谓“顾后”就是对将来还未发生的事情过分担忧。很多通过初试的考生,特别是分数并不是很高的考生,在复试的过程中会更加紧张和焦虑,担心诸如“复试是不是也能取得好成绩?”、“能不能争取到公费指标?”、“会不会优先考虑本校学生?”、“自己想报考的导师是不是愿意招自己?”等问题。[1] 7如何备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