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 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 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用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附着力级别次序正好相反:ASTM D 3359是5B~0B(由好到坏),ISO12944是0~5 (由好到坏)。ISO 2409中规定了不同的漆膜厚度以及底材的软硬对应的不同的划格间

距:

0~60μm 1mm间距硬质底材

0~60μm 2mm间距软质底材

60~120μm 2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

121~250μm 3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

测量程序:

○1测量漆膜厚度以确定适当的切割间距;

○2以稳定的压力、适当的间距切割漆膜(刀刀见铁!),切割成井字格;

○3轻扫去表面杂质,以胶带中间与划线格平行放置,用手磨平胶带;

○4以接近60°角撕开胶带,保留胶带作为参考,检查切割部位状态,ISO2409 规定0级或1级为合格。

0级:完全光滑,无任何方格分层;

1级:交叉处有小块的剥离,影响面积为5%;

2级:交叉点沿边缘剥落,影响面积为5%~15%;

3级:沿边缘整条剥落,和/或部分或全部不同的格子,影响面积为15%~35%;4级:沿边缘整条剥落,有些格子部分或全部剥落,影响面积为35%~65%;

5级:任何大于4级的剥落级别。

ISO 12944中规定,附着力需达到1级才能认定为合格,在GB/T 9286-98中前3级是令人满意的,要求评定通过/不通过时也是采用前3级。

3.拉开法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拉开法是评价附着力的最佳测

试方法,应用的标准有ISO

4624-02,GB 5210-85,ASTM D 4514.

拉开法测试所使用的仪器有机

械式Elcometer 106和液压/气压驱

动Elcometer 108两种。

Elcometer 106存在由于手工操

作的不稳定性而影响测试结果的准

确性。

附着力拉开法测试中所使用的

胶黏剂有两种:环氧树脂胶黏剂和快

干型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环氧树脂胶黏剂在室温下需要24小时才能进行测试。快干型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在室温下15分钟后即能达到测试强度,但是建议在2小时后进行测试。

铝合金圆柱倒立(dolly)用胶黏剂黏粘合后用透明胶布固定住,以免倒立(dolly)在胶黏剂固化到一定牢固度前偏移位置。

仪器中的切割刀具是用来切割倒立(dolly)周围的涂层与胶黏剂,直至底

材,以防止周边涂层或胶黏剂的存在而影响测试附着力的准确性。(如果干膜厚度低于150μm时,可以不进行切割)

测量程序:

a.倒立在使用前先用砂纸砂毛,然后用溶剂擦洗除油;

b.测试部位的涂层进行清洁、除油处理;

c.按照比例混合双组分环氧胶黏剂,将倒立黏于被测试涂层部位,确保倒立与

涂层接触面所有部位都有胶黏剂附着;

d.用胶布将倒立固定资涂层表面,室温下双组分环氧胶黏剂的固化时间是24h;

e.用拉力仪套上倒立,进行拉拔试验,记录下破坏强度(MPa)和破坏状态;

ISO4624种描述涂层拉拔后的破坏状态如下:

A——底材的内聚力破坏;

A/B——底材与第一道涂层间的附着力破坏;

B——第一道涂层的内聚力破坏;

B/C——第一道涂层与第二道土层建的附着力破坏;

……

N——多道涂层中第n道涂层的内聚力破坏;

N/M——多道涂层系统中第n道涂层与第m道涂层系统间的附着力破坏;

-/Y——最后一道涂层与胶黏剂间的附着力破坏;

Y——胶黏剂的内聚力破坏;

Y/Z——胶黏剂与倒立间的附着力破坏。

附着力的强度以N/mm2(MPa)表示,Elcometer 108上面显示的是Mpa

举例:某个涂层系统的拉开应力为20MPa,倒立与第一道涂层上有30%的涂层内聚力破坏,第一道涂层与第二道涂层的附着力破坏达到70%的圆柱面积,其可以表示为:20MPa,30%B,70%B/C

在NORSOK M501标准中规定,为使测试值的准确性,不能使用手动机械式,如Elcometer 106的仪器,有机涂层要求测量值至少为5MPa,环氧涂层至少为3MPa

1MPa=142.23p.s.i.

拉开法是中破坏性的涂层检验方法,为了不损坏涂层系统,在进行附着力拉开法试验时,也可以规定某一拉开强度为基本要求,只要达到这一强度即可停止试验的继续进行,以免涂层上产生新的脆弱点,如果涂层被拉开,则说明不符合要求。

4.画圈法

主要用于实验室内对试板上涂层的附着力的测定

讨论!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结合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附着力是涂料的重要指针。漆膜的牢固附着是涂料实现对基体材料保护的重要基础。因 此,漆膜附着力的测定受到涂料、涂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目前现行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标准有3个: GB/T1720-1979(1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5210-1985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与之对应的附着力测定仪器有:拉拔式附着力检测仪,划格器,管型测力计 GB/T1720-1979是漆膜附着力的传统测定方法,根据原化工部标准HG2-462-78转化而来。 该方法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 无损。 这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评定方法直观,加之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其它测定方法,为广大涂料、涂装行业的专业人员熟悉,现在仍被广泛 采用。 GB/T5210-1985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624:1978 《色漆和清漆---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 拉开法测定附着力是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kg/c㎡表示。 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 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 该方法是定量测定附着力的方法。适于单层或复合涂层与底材间或涂层附着力的定量测定。对于研究涂层附着力、对比涂料性能有显着 的意义。 目前涂料产品国家标准中仅8个标准有此定量指标,而大量的涂料产品的附着力无定量指针,因此该标准的使用并不普遍。 GB/T 9286-1998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409:1992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第二版),代替等效采用ISO2409:1972的GB 9286-88。 该标准规定了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至底材时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用切割刀具在准备好的规定试板上纵横垂直交叉切割6条平行切割线(间距由涂层厚度和底材硬度确定)。用透明胶粘贴涂层切断处(软底材不用胶粘带),均匀撕去胶粘带,检查切割涂层破坏情况。试验结果0~5级,0级完好无损(见图)。对于一般用途, 前三级是令人满意的。要求评定通过/不通过时也采用前三级。 该标准与被替代的GB 9286-88比较,主要的差异是: a)新标准规定切割数为6,而原标准规定为6或11; b)新标准规定了切割间距。这取决于涂层厚度和底材类型; c)新标准只规定了手工切割的操作程序,而原标准还规定了机械切割的操作程序。 因而新标准更简化,可操作性更强。 划格试验这种方法在国际上早已应用。 美国国家标准ANSI/ASTMD3359-87《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规定了在涂膜上划X及划6条或11条正交切口的格子图形两种方法,将胶带贴在切口上撕下后评定附着力。结果分0~5级,0级最好,完好无损。 此外日本工业标准JISK5400-90《涂料一般试验方法》中附着性试验也规定了基体划格法和基体划格胶带法。结果按0、2、4、6、8、10 点共6级评定。10点最好,完好无损。 尽管划格试验是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附着力测定方法,而GB/T9286-1998明确指出,由于这种经验性试验测得的性能,除取决于涂料对上道涂层或底材的附着力外,还取决于其它因素。所以“不能将这个试验程序看作测定附着力的一种方法”。 因此采用此方法,应称为“划格试验”或“漆膜划格试验”,而不应叫做“附着力”或“附着力测定”。 从1988年中国第一个漆膜划格试验标准GB9286-88发布后,划格试验已引起大陆的普遍重视。1988年以后发布的涂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干货技巧】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 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 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用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附着力级别次序正好相反:ASTM D 3359是5B~0B(由好到坏),ISO12944是0~5 (由好到坏)。 ISO 2409中规定了不同的漆膜厚度以及底材的软硬对应的不同的划格 间距: 0~60μm 1mm间距硬质底材 0~60μm 2mm间距软质底材 60~120μm 2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材 121~250μm 3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材 测量程序: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 简介 油漆附着力是指油漆涂层与基底材料之间的牢固程度,是评价油漆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良好的附着力能确保涂层不易剥离和脱落,增加油漆的使用寿命。本文将详细介绍几种常用的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方法。 标准 ISO ISO 是常用的油漆涂层附着力评价标准,主要适用于金属表面。根据这个标准,涂层表面被用刻痕或切口划分成小方格,然后贴上胶带迅速剥离,通过观察剥落的涂层面积,评估附着力等级。 GB/T GB/T 适用于非金属表面油漆涂层附着力的评价。该标准使用胶带剥离法,在涂层表面贴上胶带后迅速剥离,通过对剥离面的评估,确定附着力等级。

检测方法 背磨法 背磨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油漆附着力的方法。首先在涂层与基底材料交界处割开一条缝隙,然后在缝隙中钻孔,使用电动或手动背磨机进行磨擦,最后用胶带迅速剥离。评估胶带上剥离的涂层面积,判断附着力等级。 十字划格法 十字划格法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将涂层划分成小方格,然后用刀片或刀具在涂层上进行十字划格,通过观察涂层是否剥离、剥离的程度来评估附着力等级。 简易剥离法 简易剥离法是一种用膜材料进行油漆附着力检测的方法。将膜贴在涂层表面,然后迅速剥离。根据膜上剥离的涂层面积和程度,评估附着力等级。 钻孔法 钻孔法是一种适用于厚涂层或刚性涂层的油漆附着力检测方法。在涂层表面钻孔,然后使用胶带迅速剥离。通过观察剥离的涂层面积和胶带上是否有涂层残留,评估附着力等级。

结论 油漆附着力的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材料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合格的油漆附着力能够确保涂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提高油漆施工质量。

涂层附着力检测

涂层附着力检测 涂层附着力检测是指对涂层表面与基材之间附着力的评估和测试的过程。涂层附着力的好坏直接影响涂层的使用寿命和性能。因此,在涂层行业中,涂层附着力检测被广泛应用于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的过程中。 涂层附着力检测的方法和标准多种多样,各行各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试。在本文中,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首先是划格法。划格法是一种简单且常见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它通过在涂层表面使用刀片或划痕机进行人工划痕,然后观察和评估涂层附着力的好坏。根据划痕的深度和长度,可以初步判断涂层的附着力强度。划格法适用于各种涂层类型,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 第二种常见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是拉拔法。拉拔法是对涂层附着力进行定量评估的方法。它通过使用拉拔试验机将涂层撕离基

材,然后测量撕离力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拉拔法适用于较厚的涂 层或涂层与基材之间附着较强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第三种常见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是冲击法。冲击法是对涂层 附着力进行快速评估的方法。它通过使用冲击设备对涂层进行冲击,然后观察涂层破裂的情况来评估其附着力。冲击法适用于对涂层进 行初步筛查和快速评估的情况。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 例如剪切法、螺纹法和压痕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和限制,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涂层类型、基材特性和测试需 求来确定。 在进行涂层附着力检测时,我们还需要根据行业标准或国际标 准来进行评估和判断。常用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标准有ISO 2409、ASTM D3359和GB/T 9286等。这些标准提供了一系列测试方法和 评估等级,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科学地进行涂层附着力检测。

涂料附着力检测标准

涂料附着力检测标准 涂料附着力是指涂料在基材表面的附着牢固程度,是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涂料附着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涂料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因此,对涂料附着力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涂料附着力的意义。 涂料作为一种保护材料,其附着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和耐久性。涂料附着力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涂料的使用寿命,还关系到基材表面的保护效果。因此,对涂料附着力进行准确的检测,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涂料,确保涂料的使用效果。 二、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方法。 1. 划格法,使用刀片或划格仪在涂膜上划格,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被测涂膜上, 迅速撕下,根据划格的情况进行评定。 2. 压条法,用特定的工具将涂膜压条,然后观察涂膜的情况,根据涂膜的剥离 情况进行评定。 3. 钻孔法,用钻头在被测涂膜上钻孔,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被测涂膜上,迅速撕下,根据涂膜的剥离情况进行评定。 4. 网格法,在涂膜上涂刷一层特殊的胶水,然后用网格模具覆盖在胶水上,待 胶水干燥后撕下,根据胶水残留的情况进行评定。 5. 铅笔硬度法,使用铅笔在被测涂膜上画线,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被测涂膜上, 迅速撕下,根据涂膜的剥离情况进行评定。 三、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

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常见的涂料附着力检测标准有ISO 2409《涂层-划格法(格子法)》,ASTM D3359《涂层附着力测试标准试验方法》,GB/T 9286-1998《涂料膜附着力试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涂料材料和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涂料附着力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是涂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涂料的使用效果和涂料保护基材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将会在涂料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一)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方法(一)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 在各种表面涂漆之前,确保油漆与表面能够良好地附着是至关重 要的。为了确保油漆附着力的标准,需要进行相应的检测。以下是一 些常见的方法来评估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进行检测的技术。 1. 划格法 划格法是用来评估涂层附着力的一种常见方法。它涉及在涂层表 面进行刻线或划线,然后通过封闭或遮盖一部分划痕,以评估涂层附 着力的好坏。通过对剩余划痕的数量和大小进行评估,可以确定涂层 的附着力。常用的划格方法有:十字划格法、网格划格法和X划格法。 2. 拉伸法 拉伸法可以通过应用拉力来评估涂层附着力。它通常用于评估涂 层在不同基材上的附着能力。拉伸法通过测量在拉伸过程中涂层的剥 离程度来评估附着力。常用的拉伸方法有剪切法、撕裂法和折弯法。3. 压痕法 压痕法是另一种评估涂层附着力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在涂层表面 施加压力并观察压痕的形状和大小来评估附着力。压痕法可以测量涂 层在不同基材上的附着能力,并且非常适合评估较硬的涂层。常见的 压痕法有钢珠落砸法和洛氏硬度法。

4. 剥离法 剥离法是一种直接评估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它涉及将剥离试验片与涂层表面粘合,并通过施加剥离力来评估附着力。常见的剥离法有拉拔法和剪切法。拉拔法适用于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而剪切法则适用于评估涂层之间的附着力。 5. 硬度测试 硬度测试是评估涂层附着力的一种有效方法。通过测量涂层的硬度,可以间接评估其附着力。常见的硬度测试方法有洛氏硬度测试和巴氏硬度测试。 总结 评估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进行检测是确保涂层质量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本文介绍了划格法、拉伸法、压痕法、剥离法和硬度测试等常用的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技术,可以准确评估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并确保涂层在各种应用场景中具有良好的附着性能。 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 在前文中,我们介绍了评估油漆附着力的常见方法。在本文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油漆附着力的标准和检测的具体细节。 1. 标准 在进行油漆附着力测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涂层附着力的标准。附着力的标准通常由相关的行业规范或标准组织制定。例如,ISO

喷涂中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喷涂中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及标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喷 涂涂料也因此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涂裁行业中, 涂层附着力是涂层品质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之一。特别是在航空、汽车、钢铁、船舶等领域,涂层的附着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和安全。为了确保涂层的质量,需要对涂层的附着力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喷涂中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一、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是通过与基材之间的粘接力量来衡量涂层的 附着力的。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涂层表面状况 和不同的工业领域,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1.划格法 划格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通常用于检测带有 较粗糙表面的材料。测试方法是用刻度尺划成大约两毫米的正方形,然后用刀片在方格的中心点处切割一条边长约6mm的边。切

割后将胶带紧贴在切割处并迅速撕下。如果表面没有涂层剥离,则表示涂层附着力良好。 2.十字划格法 十字划格法是表面准备比较精细,涂层附着力较高的材料的测试方法。十字划格法通常通过在涂层表面画一组由“X”字形图案组成的格子再于中心交点处使刀片切割表面,然后用胶带将切口处附着的材料撕掉。如果涂层剥离的程度小于或等于5%,则表示附着力良好,否则需要重新涂装。 3.扯落法 扯落法测试是在涂层表面以固定速度拉扯涂层表面的小片。测试过程中要记录扯落力和断裂的位置。扯落法是测试附着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它的适用范围较窄,通常只适用于基材外观比较平整的涂层。 4.球形库仑实验法

球形库仑实验法通常适用于检验附着力好的涂层的粘性。测试时将球形试件贴在被测试涂层的表面上,通过力学平衡计算出涂层的附着力值。 5.刮擦测试法 刮擦法通常使用一种称为“Adhesion tester”的横刮仪,这种仪器可以在涂层表面以不同的角度和压力进行刮擦,确定其与基材之间的粘合力。这种测试方是比其他测试方式更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刮擦法需要涂层表面准备得非常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涂层附着力测试指标 美国标准ASTM D3359定义了涂层附着力的等级标准,将涂层附着力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 0级-表示涂层完全脱落; 1级-表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着力非常差; 2级-表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着力较差但能在切口位置处维持到5毫米的长度;

附着力测试方法

附着力测试方法 附着力测试是指对涂层、涂料、粘合剂等材料的附着力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附着力是指涂层或粘合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衡量涂层或粘合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附着力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于保证涂层或粘合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附着力测试方法的分类 附着力测试方法根据测试原理和测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划格法:划格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对涂层或粘合剂的附着力进行初步评估。该方法是在涂层或粘合剂表面划一定深度的格子,然后用胶带或刮刀将格子内的涂层或粘合剂剥离,根据剥离的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2.拉伸法:拉伸法是一种常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对涂层或粘合剂的附着力进行定量评估。该方法是将涂层或粘合剂涂在基材上,然后用拉伸机将基材拉伸,根据拉伸时涂层或粘合剂的剥离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3.剪切法:剪切法是一种适用于粘合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将两个基材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然后用剪切机将两个基材剪切,根据剪切时粘合剂的剥离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4.压痕法:压痕法是一种适用于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在涂层表面压一定深度的痕迹,然后用胶带或刮刀将痕迹内的涂层剥离,根据剥离的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二、附着力测试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测试对象:不同的测试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涂层,可以选择划格法、拉伸法或压痕法进行测试;对于粘合剂,可以选择拉伸法或剪切法进行测试。 2.测试目的:不同的测试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初步评估附着力强度,可以选择划格法进行测试;对于定量评估附着力强度,可以选择拉伸法或剪切法进行测试。 3.测试条件:不同的测试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高温环境下的涂层或粘合剂,需要选择耐高温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三、附着力测试方法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附着力测试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前准备:在进行附着力测试前,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之答禄夫天创作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概况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自己的内聚力(cohesion)有机涂层与金属概况的附着力强度越年夜越好;涂层自己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华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到达对金属的良好的呵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概况,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自己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呵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法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概况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手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水平);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概况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年夜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越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 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 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纳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秘闻同,只是附着力级别次第正好相反:ASTM D 3359是5B~0B (由好到坏),ISO12944是0~5 (由好到坏). ISO 2409中规定了分歧的漆膜厚度以及底材的软硬对应的 分歧的划格间距:

涂层附着力试验

涂层附着力试验 涂层附着力试验是评估涂层与基材之间黏附程度的一种重要方法。涂层附着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涂层的质量,确定涂层在不同环境下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介绍涂层附着力试验的原理、常用方法以及试验结果的评估。 一、试验原理 涂层附着力试验是通过施加力以及测量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黏附程度来评估涂层附着力的。常用的试验方法有剥离试验、划痕试验和拉伸试验等。 剥离试验是将涂层与基材之间的黏附强度分离开来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常用的剥离试验方法有交叉切割试验和拉剥试验。交叉切割试验是将涂层切割成一定的形状,然后用胶带迅速粘取并迅速撕离,观察涂层是否被完全剥离。拉剥试验是将涂层切割成一条条狭长的带状试样,然后将试样夹在两个夹具之间,通过施加力来剥离涂层。 划痕试验是通过划伤涂层表面来评估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常用的划痕试验方法有铅笔硬度试验和划痕硬度试验。铅笔硬度试验是使用不同硬度的铅笔在涂层表面进行划伤,根据划痕的深度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划痕硬度试验是使用一定硬度的划痕工具在涂层表面进行划伤,根据划痕的长度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 拉伸试验是通过施加拉力来评估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常用的拉伸试

验方法有剪切试验和拉伸试验。剪切试验是将涂层切割成一定形状的试样,然后通过施加剪切力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拉伸试验是将涂层切割成一定形状的试样,然后通过施加拉力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 二、常用方法 1. 交叉切割试验:将涂层切割成一定形状的网格,用胶带迅速粘取并迅速撕离,观察涂层是否被完全剥离。剥离的网格数越少,涂层附着力越好。 2. 拉剥试验:将涂层切割成一条条狭长的带状试样,夹在两个夹具之间,通过施加力来剥离涂层。剥离的力越大,涂层附着力越好。 3. 铅笔硬度试验:使用不同硬度的铅笔在涂层表面进行划伤,根据划痕的深度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划痕越浅,涂层附着力越好。 4. 划痕硬度试验:使用一定硬度的划痕工具在涂层表面进行划伤,根据划痕的长度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划痕越短,涂层附着力越好。 5. 剪切试验:将涂层切割成一定形状的试样,通过施加剪切力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剪切力越大,涂层附着力越好。 6. 拉伸试验:将涂层切割成一定形状的试样,通过施加拉力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拉力越大,涂层附着力越好。 三、试验结果的评估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结果通常以定性和定量两种方式进行评估。定性评估是通过观察涂层在试验过程中的剥离、划痕或断裂情况来判断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结合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附着力是涂料的重要指针。漆膜的牢固附着是涂料实现对基体材料保护的重要基础。因此,漆膜附着力的测定受到涂料、涂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 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

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用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附着力级别次序正好相反:ASTM D 3359是5B~0B(由好到坏),ISO12944是0~5 (由好到坏)。 ISO 2409中规定了不同的漆膜厚度以及底材的软硬对应的不同的划格 间距: 0~60μm 1mm间距硬质底材 0~60μm 2mm间距软质底材 60~120μ2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断之欧侯瑞魂创作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概略的附 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自己的内聚力(cohesion)有机涂层与金属概略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自己坚韧 致密的漆膜二者共同作用才华更好的阻拦外界腐化因子对金属的 腐化,进而达到对金属的优秀的珍爱。 涂层不克不及坚固的附着于金属概略,再完满的涂层也起不 到作用(adhesionfailure);涂层自己内聚力差,漆膜简单开 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掉作用。 以上二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组成决定涂层珍爱作用的 重点要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D3359MethodAXcuttape test )或划格法(ASTMD3359MethodBCrosscuttapetest )以及拉开法(ISO4624Pullofftestforadhesion );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1720) 合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状况下;划格法合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状况。 1.划X法(Xcuttape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概略要求洁净干燥,高平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固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 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错点在划线的中间,保证划线 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能够帮 忙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概略扯开,察看涂层拉开后的状 态a.5A没有零落; b.4A沿刀痕有零落的印迹; c.3A刀痕两边都出缺口状零落达1.6mm; d.2A刀痕两边都出缺口状零落达3.2mm; e.1A胶带下X地区内大片零落;f.零落面积 高出X地区。 表示图以下: 此中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CrossCuttapetest 对于划格法的尺度有:ASTMD3359MethodB和ISO2409,国标GB/T928698等效采纳于ISO2409。二者测试方法和描绘基 底细同,不过附着力级别序次正好相反:ASTMD3359是5B~0B (由好到坏),ISO12944是0~5(由好到坏)。 ISO2409中规定了分歧的漆膜厚度以及底材的软硬对应的 分歧的划格间距: 0~60μm 0~60μm 60~120μm 1mm间距硬质底材 2mm间距软质底材 2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