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附着力测试方法

涂膜附着力测试方法

1、材料和仪器

划格器(白格刀)、软刷子、透明的压敏粘带,宽25 mm粘着力(10士 1) N/25mm 2、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25C,相对湿度45%-55%。

3、测定方法

将测试样板在符合上述条件的环境中放置 24 h后,用划格器按20-50 mm/s的划格速度,在漆膜上连续平稳地划格出规定条数和间距的平行线条,再在与已划出的格线交叉成直角的方向划出相等数量和相同间距的平行线条,形成一个十字网络图形,网格每个方向的划格条数应取6条。每个方向上划格线之间的距离为 2 mm,然后用软刷子顺着网格对角方向交叉轻轻地刷拭样板,向前向后各5次,如果不能切至涂层基材,则测试无效。用25mm宽、粘着力(10士 1)N/ 25mm胶带,贴附在划格的网格上,用手指轻轻加压,使胶带与漆膜之间没有气泡,使其粘附牢固,静置5分钟,以60°角在0.5-1秒内平稳地撕离胶带。检查网格部位的漆膜并评定等级。

4、评定等级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涂层附着力测定方法和标准 漆膜与被涂面之间结合的坚牢程度称为附着力。附着力是涂料的重要指针。漆膜的牢固附着是涂料实现对基体材料保护的重要基础。因 此,漆膜附着力的测定受到涂料、涂装行业的广泛关注。 目前现行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标准有3个: GB/T1720-1979(1989)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GB/T 5210-1985 涂层附着力的测定法---拉开法 GB/T 9286-1998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与之对应的附着力测定仪器有:拉拔式附着力检测仪,划格器,管型测力计 GB/T1720-1979是漆膜附着力的传统测定方法,根据原化工部标准HG2-462-78转化而来。 该方法用专用附着力测定仪在漆膜样板上划圆滚线,按圆滚线划痕范围内漆膜完整程度评定附着力,分为1~7级,1级最好,漆膜完整 无损。 这种方法由于操作简便,评定方法直观,加之在较长时间内没有其它测定方法,为广大涂料、涂装行业的专业人员熟悉,现在仍被广泛 采用。 GB/T5210-1985是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624:1978 《色漆和清漆---附着力的拉开试验法》。 拉开法测定附着力是用胶粘剂将表面涂漆的专用试样在定中心装置上对接干燥后,以规定的速度(10mm/min),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间或涂层与底材间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kg/c㎡表示。 测定附着力时在拉力试验机上拉开,以产生附着破坏、内聚破坏、胶结破坏为有效。 试验结果用附着力和破坏形式组合表示。 该方法是定量测定附着力的方法。适于单层或复合涂层与底材间或涂层附着力的定量测定。对于研究涂层附着力、对比涂料性能有显着 的意义。 目前涂料产品国家标准中仅8个标准有此定量指标,而大量的涂料产品的附着力无定量指针,因此该标准的使用并不普遍。 GB/T 9286-1998系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2409:1992 《色漆和清漆——划格试验》(第二版),代替等效采用ISO2409:1972的GB 9286-88。 该标准规定了以直角网格图形切割涂层穿透至底材时来评定涂层从底材上脱离的抗性的一种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用切割刀具在准备好的规定试板上纵横垂直交叉切割6条平行切割线(间距由涂层厚度和底材硬度确定)。用透明胶粘贴涂层切断处(软底材不用胶粘带),均匀撕去胶粘带,检查切割涂层破坏情况。试验结果0~5级,0级完好无损(见图)。对于一般用途, 前三级是令人满意的。要求评定通过/不通过时也采用前三级。 该标准与被替代的GB 9286-88比较,主要的差异是: a)新标准规定切割数为6,而原标准规定为6或11; b)新标准规定了切割间距。这取决于涂层厚度和底材类型; c)新标准只规定了手工切割的操作程序,而原标准还规定了机械切割的操作程序。 因而新标准更简化,可操作性更强。 划格试验这种方法在国际上早已应用。 美国国家标准ANSI/ASTMD3359-87《用胶带试验测定附着力》规定了在涂膜上划X及划6条或11条正交切口的格子图形两种方法,将胶带贴在切口上撕下后评定附着力。结果分0~5级,0级最好,完好无损。 此外日本工业标准JISK5400-90《涂料一般试验方法》中附着性试验也规定了基体划格法和基体划格胶带法。结果按0、2、4、6、8、10 点共6级评定。10点最好,完好无损。 尽管划格试验是在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附着力测定方法,而GB/T9286-1998明确指出,由于这种经验性试验测得的性能,除取决于涂料对上道涂层或底材的附着力外,还取决于其它因素。所以“不能将这个试验程序看作测定附着力的一种方法”。 因此采用此方法,应称为“划格试验”或“漆膜划格试验”,而不应叫做“附着力”或“附着力测定”。 从1988年中国第一个漆膜划格试验标准GB9286-88发布后,划格试验已引起大陆的普遍重视。1988年以后发布的涂料国家标准和行业标

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

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 摘要: 一、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的重要性 二、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常用方法 三、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步骤 四、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合格标准 五、提高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正文: 一、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的重要性 涂层表面附着力是指涂料在基材表面的附着程度。附着力是评价涂层质量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涂层的使用寿命、外观和保护性能。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标准对于涂料行业和涂装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附着力测试,可以确保涂层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涂装工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常用方法 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常用的方法包括划圈法、划格法和胶带法等。这些方法分别对应国家标准GB/T 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实验》和ASTM D1004-03《撕裂强度(双方向)》等。 三、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步骤 1.准备试样:将涂料涂覆在合适的基材上,待涂层干燥后,制作成规定尺寸的试样。 2.表面处理:用锋利的刀片在涂层表面划出10×10 个小网格,每一条划

线应深及油漆的底层。 3.清洁测试区域:用毛刷将测试区域的碎片刷干净。 4.粘贴胶带:用粘附力为350g/cm2~400g/cm2 的胶带(3m,600 号胶纸或等同)牢牢粘住被测试小网格,并用橡皮擦用力擦拭胶带,以加大胶带与被测区域的接触面积及力度。 5.扯下胶带:用手抓住胶带一端,在垂直方向(90°)迅速扯下胶纸,同一位置进行2 次相同试验。 6.结果判定:根据胶带与涂层之间的附着程度,判断附着力等级。要求附着力达到4b 时为合格。 四、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合格标准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涂层表面附着力测试的合格标准为4b 级。4b 级表示涂层表面附着力较好,能够满足一般涂装工程的需求。 五、提高涂层附着力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涂料和基材:根据涂装工程的需求,选择性能优良的涂料和匹配的基材。 2.严格控制涂装工艺:遵循涂料生产商推荐的涂装工艺,确保涂层厚度均匀,涂覆均匀。 3.提高涂层干燥质量:保证涂层在规定的干燥时间内充分干燥,避免涂层干燥不良导致的附着力下降。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画圈法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画圈法 在涂装领域中,涂层的附着力是一个至关紧要的性能指标,它直接关系到涂层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GB/T1720标准规定了一种有效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测试原理、所需料子与仪器设备、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1.测试原理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通过在漆膜上划出重叠圆滚线的纹路,以评估涂层的附着力。测试过程中,将样板固定在一个前后可移动的平台上,同时唱针在圆圈运动的过程中划破漆膜。这个测试方法考虑了垂直压力和钢针的旋转运动对漆膜的破坏作用,从而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漆膜的附着性能。 2.料子与仪器设备 附着力测定仪:使用QFZ型漆膜附着力测定仪,该仪器配备有三五牌唱针,空载压力为200g,负荷砝码重100g、200g、500g、1000g,转针回转半径可调,标准回转半径为5.25mm。 马铁板:作为测试样板,尺寸为120mmx50mm,厚度在(0.2~0.3)mm之间。3.操作要点 试板的准备:使用湿膜制备器将色漆涂布在马铁板上,待漆膜干燥后,确保漆膜平整。 附着力测定:将试板固定在试验台上,使唱针尖端接触漆膜,

均匀摇动摇柄,掌控转速在(80~100)转/分。划痕标准图长为(7.5+0.5)cm。划痕完毕后,取出试板,除掉划痕上的漆。 结果表示:通过放大镜或目视察看划痕上侧的7个部位,分别标出1、2、3、4、5、6、7等级。按次序检查各部位漆膜的完整程度,以漆膜完好的最低等级表示漆膜的附着力。至少对两块样板进行测试,以确定结果的全都性。 4.注意事项 唱针针头必需保持锋利,确保有效划破漆膜。 标准回转半径应符合要求,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和全都性。 5.意义与应用 漆膜附着力是评价涂层质量的紧要参数,直接影响涂层的性能和使用寿命。GB/T1720标准中所规定的漆膜附着力测定方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划破和扭力作用,能够准确地评估涂层的附着性能。这一测试方法在涂装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用于质量掌控、工艺改进和涂装配方优化。 6.结论 GB/T1720漆膜附着力测定法是评价涂层附着性能的紧要方法之一、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划破和扭力作用,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涂层的附着性能,从而为涂装行业供应了一种科学可靠的质量掌控手段。在涂装质量的保障和涂装工艺的优化方面,这一测试

附着力测试方法简介

漆膜附着力测定法 漆膜附着力是指漆膜与被涂物件表面结合在一起的坚固程度。附着力是涂料物理机械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此项目的检查,可以检验涂料组成,特别是树脂的使用是否合理。漆膜的附着力除了取决于所选用的涂料基料外,还与底材的表面预处理、施工方式以及涂膜的保养有十分重要的关系,例如,在潮湿、有锈蚀、有油脂的金属表面涂装,附着力就差。 测定附着力的方法有:划圈法、划格(或划痕)法、拉开法和扭开法等数种,国家标准标准GB1720-89(79)规定了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而GB9286-88规定了采用划格法测定附着力,GB5210-85规定了采用拉开法测定涂层附着力的方法。其中应用最简便的是划圈法测定漆膜附着力。 1、划圈法测定附着力 划圈法有专用的附着力测定仪,按照划痕范围内的漆膜完整程度进行评定,以级表示。 步骤是将按《漆膜一般制备法》制备的马口铁板固定在测定仪上,为确保划透漆膜,酌情添加砝码,按顺时针方向,以80~100r/min均匀摇动摇柄,以圆滚线划痕,标准圆长7~8cm,取出样板,评级。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测定仪的针头必须保持锐利,否则无法分清1,2级的分别,应在测定前先用手指触摸感觉是否锋利,或在测定十几块试板后酌情更换。 (2) 先试着刻划几圈,划痕应刚好划透漆膜,若未露底板,酌情添加砝码;但不要加得过多,以免加大阻力,磨损针头。 (3) 评级时可从7级(最内层)开始评定,也可从1级(最外圈)评级,按顺序检查各部位的漆膜完整程度,如某一部位的格子有70%以上完好,则认为该部位是完好的,否则认为坏损。例如,部位1漆膜完好,附着力最佳,定为1级;部位1漆膜坏损而部位2完好的,附着力次之定为2级。依次类推,7级附着力最差。 通常要求比较好的底漆附着力应达到1级,面漆的附着力可在2级左右,附着力不好,涂膜易与物件表面剥离而失去涂装的作用和效果。

涂料附着力检测标准

涂料附着力检测标准 涂料附着力是指涂料在基材表面的附着牢固程度,是涂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涂料附着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涂料的使用寿命和防护效果。因此,对涂料附着力进行准确可靠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及相关内容。 一、涂料附着力的意义。 涂料作为一种保护材料,其附着力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和耐久性。涂料附着力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涂料的使用寿命,还关系到基材表面的保护效果。因此,对涂料附着力进行准确的检测,可以帮助用户选择合适的涂料,确保涂料的使用效果。 二、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方法。 1. 划格法,使用刀片或划格仪在涂膜上划格,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被测涂膜上, 迅速撕下,根据划格的情况进行评定。 2. 压条法,用特定的工具将涂膜压条,然后观察涂膜的情况,根据涂膜的剥离 情况进行评定。 3. 钻孔法,用钻头在被测涂膜上钻孔,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被测涂膜上,迅速撕下,根据涂膜的剥离情况进行评定。 4. 网格法,在涂膜上涂刷一层特殊的胶水,然后用网格模具覆盖在胶水上,待 胶水干燥后撕下,根据胶水残留的情况进行评定。 5. 铅笔硬度法,使用铅笔在被测涂膜上画线,然后用胶带粘贴在被测涂膜上, 迅速撕下,根据涂膜的剥离情况进行评定。 三、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

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常见的涂料附着力检测标准有ISO 2409《涂层-划格法(格子法)》,ASTM D3359《涂层附着力测试标准试验方法》,GB/T 9286-1998《涂料膜附着力试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主要是针对不同的涂料材料和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和评定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确保了涂料附着力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结论。 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是涂料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对于确保涂料的使用效果和涂料保护基材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涂料附着力的检测标准将会在涂料行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喷涂中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喷涂中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及标准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喷 涂涂料也因此在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涂裁行业中, 涂层附着力是涂层品质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之一。特别是在航空、汽车、钢铁、船舶等领域,涂层的附着力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 和安全。为了确保涂层的质量,需要对涂层的附着力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喷涂中涂层附着力的测试方法及标准。 一、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 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是通过与基材之间的粘接力量来衡量涂层的 附着力的。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有许多种,根据涂层表面状况 和不同的工业领域,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 1.划格法 划格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通常用于检测带有 较粗糙表面的材料。测试方法是用刻度尺划成大约两毫米的正方形,然后用刀片在方格的中心点处切割一条边长约6mm的边。切

割后将胶带紧贴在切割处并迅速撕下。如果表面没有涂层剥离,则表示涂层附着力良好。 2.十字划格法 十字划格法是表面准备比较精细,涂层附着力较高的材料的测试方法。十字划格法通常通过在涂层表面画一组由“X”字形图案组成的格子再于中心交点处使刀片切割表面,然后用胶带将切口处附着的材料撕掉。如果涂层剥离的程度小于或等于5%,则表示附着力良好,否则需要重新涂装。 3.扯落法 扯落法测试是在涂层表面以固定速度拉扯涂层表面的小片。测试过程中要记录扯落力和断裂的位置。扯落法是测试附着力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它的适用范围较窄,通常只适用于基材外观比较平整的涂层。 4.球形库仑实验法

球形库仑实验法通常适用于检验附着力好的涂层的粘性。测试时将球形试件贴在被测试涂层的表面上,通过力学平衡计算出涂层的附着力值。 5.刮擦测试法 刮擦法通常使用一种称为“Adhesion tester”的横刮仪,这种仪器可以在涂层表面以不同的角度和压力进行刮擦,确定其与基材之间的粘合力。这种测试方是比其他测试方式更具有精确性和可靠性。但是刮擦法需要涂层表面准备得非常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二、涂层附着力测试指标 美国标准ASTM D3359定义了涂层附着力的等级标准,将涂层附着力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 0级-表示涂层完全脱落; 1级-表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着力非常差; 2级-表示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着力较差但能在切口位置处维持到5毫米的长度;

涂层附着力测试方法【干货技巧】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 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 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用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附着力级别次序正好相反:ASTM D 3359是5B~0B(由好到坏),ISO12944是0~5 (由好到坏)。 ISO 2409中规定了不同的漆膜厚度以及底材的软硬对应的不同的划格 间距: 0~60μm 1mm间距硬质底材 0~60μm 2mm间距软质底材 60~120μm 2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材 121~250μm 3mm间距硬质或软质底材 测量程序:

涂层附着力检测方法的详细介绍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 摘要:介绍了防腐蚀涂料涂层附着力的机理,并对附着力检测的标准划格法、划X法以及拉开法的测试方法和程序,作了详细说明。 关键词:涂层、附着力、划格法、拉开法 1.涂层附着力 涂装工程中,对于防腐蚀涂料的涂层附着力检测是涂层保护性能相当重要的指标,越来越被业主和监理所重视。除了在试验室内的检测外,防腐蚀涂料的选用过程中,对涂料产品进行的样板附着力测试,以及施工过程中现场附着力的检测,也越来越普遍。 有机涂层与金属基底间的附着力,与涂层对金属的保护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主要是由附着力与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过程所决定的。有机涂层下金属的腐蚀主要是由相界面的电化学腐蚀引起的,附着力的好坏对电化学腐蚀有明显的影响。良好的附着力能有效地阻挡外界电解质溶液对基体的渗透,推迟界面腐蚀电池的形成;牢固的界面附着力可以极大地阻止腐蚀产物——金属阳离子经相间侧面向阴极区域的扩散,这些阳离子扩散是为了平衡阴极反应所生成的带负电荷的氢氧根离子,这虽然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但是一旦附着力降低,阳离子从相间侧面向阴极扩散的扩散则容易得多。 有机涂层的附着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有机涂层与基底金属表面的黏附力(adhesion),其次是有机涂层本身的凝聚力(Cohesion)。这两者对于涂层的防护作用来说缺一不可。有机涂层在金属基底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才能起到良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的作用。涂层的不能牢固地黏附于基底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涂层本身凝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而失去保护作用。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附着力不好,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而涂层本身凝聚力差,则漆膜容易龟裂。这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有关涂层附着力的研究有相当多的理论学说,影响涂层附着力有基本因素主要有两个,涂料对底材的湿润性和底材的粗糙度。涂层对金属底材的湿润性越强,附着力越好;一定的表面粗糙度对涂层起到了咬合锚固(Anchor Pattern)的作用。 检测涂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有多种方法,很多机构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同时也制备了很多的仪器工具来进行附着力的检测。 适用于现场检测附着力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用刀具划X或划格法,以及拉开法。这两种方法除了可以在实验室内使用外,更适合于在施工现场中应用。主要的应用标准如表1。 表1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的ASTM D3359-02是目前最新版的有关划X法的标准。它适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微米的情况,对最高漆膜厚度没有作出限制.而相对应的划格法通常适用于250微米以下的干膜厚度。 测试所要有的工具比较简单,锋利的刀片,比如美工刀、解剖刀;25mm(1in.)的半透

附着力测试方法

附着力测试方法 附着力测试是指对涂层、涂料、粘合剂等材料的附着力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附着力是指涂层或粘合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强度,是衡量涂层或粘合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附着力测试方法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对于保证涂层或粘合剂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一、附着力测试方法的分类 附着力测试方法根据测试原理和测试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划格法:划格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对涂层或粘合剂的附着力进行初步评估。该方法是在涂层或粘合剂表面划一定深度的格子,然后用胶带或刮刀将格子内的涂层或粘合剂剥离,根据剥离的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2.拉伸法:拉伸法是一种常用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适用于对涂层或粘合剂的附着力进行定量评估。该方法是将涂层或粘合剂涂在基材上,然后用拉伸机将基材拉伸,根据拉伸时涂层或粘合剂的剥离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3.剪切法:剪切法是一种适用于粘合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将两个基材用粘合剂粘合在一起,然后用剪切机将两个基材剪切,根据剪切时粘合剂的剥离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4.压痕法:压痕法是一种适用于涂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该方法是在涂层表面压一定深度的痕迹,然后用胶带或刮刀将痕迹内的涂层剥离,根据剥离的情况来评估附着力的强度。 二、附着力测试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附着力测试方法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测试对象:不同的测试对象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涂层,可以选择划格法、拉伸法或压痕法进行测试;对于粘合剂,可以选择拉伸法或剪切法进行测试。 2.测试目的:不同的测试目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初步评估附着力强度,可以选择划格法进行测试;对于定量评估附着力强度,可以选择拉伸法或剪切法进行测试。 3.测试条件:不同的测试条件需要选择不同的测试方法。例如,对于高温环境下的涂层或粘合剂,需要选择耐高温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 三、附着力测试方法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附着力测试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测试前准备:在进行附着力测试前,需要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附着力试验的方法及判定 涂层的附着力包括两个方面:有机涂层与底材金属表面的附着力(adhesion);有机涂层本身的内聚力(cohesion) 有机涂层与金属表面的附着力强度越大越好;涂层本身坚韧致密的漆膜两者共同作用才能更好的阻挡外界腐蚀因子对金属的腐蚀,从而达到对金属的良好的保护。 涂层不能牢固的附着于金属表面,再完好的涂层也起不到作用(adhesion failure);涂层本身内聚力差,漆膜容易开裂(checking、cracking)而失去作用。 以上两者共同决定涂层的附着力,构成决定涂层保护作用的关键因素。 涂层附着力的检测:现场检测实验室检测 现场检测:用刀具划X(ASTM D3359 Method A X-cut tape test)或划格法(ASTM D3359 Method B Cross-cut tape test)以及拉开法(ISO 4624 Pull off test for adhesion); 实验室检测:划圈法(GB 1720) 适用范围:划X法用于干膜厚度高于125μm的情况下;划格法适用于干膜厚度在250μm的情况。 1.划X法(X-cut tape test) 测试程序

使用工具:美工刀、半透明压敏胶袋: ○1涂层表面要求清洁干燥,高温和高湿会影响胶带的附着力; ○2用美工刀沿直线稳定的切割涂膜至底材,夹角为30°~45°,划线长度约40mm,交叉点在划线的中间,确保划线至金属底材; ○3把胶带放在切割线交点处,用手抹平(胶带的颜色可以帮助判断与漆膜的接触密实程度); ○4将胶带以180°从漆膜表面撕开,观察涂层拉开后的状态 a.5A 没有脱落; b.4A 沿刀痕有脱落的痕迹; c.3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1.6mm; d.2A 刀痕两边都有缺口状脱落达3.2mm; e.1A 胶带下X区域内大片脱落; f.脱落面积超过X区域。 示意图如下: 其中5A—3A为附着力可接受状态。 2.划格法Cross-Cut tape test 关于划格法的标准有:ASTM D 3359 Method B和ISO 2409,国标GB/T 9286-98等效采用于ISO 2409。两者测试方法和描述基本相同,只是附着力

划格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

划格法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 漆膜附着力是指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牢固程度,是衡量涂层耐久性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划格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下面将介绍划格法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划格法原理 划格法是通过划割涂层表面,观察涂层在划割后的情况来评价涂层的附着力。划割涂层后,观察涂层是否有剥离、龟裂或剥落等现象,以及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从而判断漆膜附着力的好坏。 二、划格法操作步骤 1. 准备工作 a. 准备划格仪器:划格仪、划格刀片、划格模板。 b. 准备涂层样品:从涂层表面选择代表性的区域,确保样品平整、无缺陷。 c. 准备试验基材: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基材进行测试。 2. 操作步骤 a. 将划格模板放置在涂层样品上,固定好位置。 b. 使用划格刀片沿着模板的边缘进行划割,划割的长度一般为5-10厘米。 c. 沿着划割线用胶带轻轻粘贴,然后迅速撕离胶带。 d. 观察涂层表面的情况,根据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结合情况、剥离、

龟裂或剥落等现象进行评定。 三、划格法评定标准 根据涂层划割后的表现,可以将漆膜附着力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优:涂层无剥离、龟裂或剥落现象,与基材结合牢固。 2. 良:涂层有轻微的剥离、龟裂或剥落现象,但与基材结合较牢固。 3. 中:涂层有明显的剥离、龟裂或剥落现象,与基材结合较弱。 4. 差:涂层剥离、龟裂或剥落现象严重,与基材结合很差。 四、划格法的优缺点 划格法作为一种简单、快速的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操作简便:划格法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操作步骤,便于实施。 2. 直观可靠:通过观察涂层划割后的情况,可以直观地评价漆膜附着力。 3. 灵活性强:划格法适用于各种涂层和基材的附着力测试。 然而,划格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主观因素:划格法评定漆膜附着力主要依靠人眼观察,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2. 表面破坏:划格法需要将涂层划割,会对涂层表面造成一定的破坏。 划格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漆膜附着力的方法,通过划割涂层表面,

漆膜附着力测试

涂装附着力测试方法 ------拉开法 一、测试方法 拉开法所测得的附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度下,在试板的粘合面上施加垂直、匀速、递加的拉力,一直达到破坏涂层间或与底材间的附着力所需的拉力,常规用专门的涂层拉力测试机进行测定,拉力通常以psi(磅/平方英寸)或kg/mm² 表示。 二、测试程序 1、准备工作 ⑴按技术要求选择测试点数,通常为5点; ⑵检查涂层是否已完全固化; ⑶用细砂皮轻轻打磨涂层表面试验点,去除表面的灰尘及其它吸附物,再用 干净的布去除表面的灰尘;如果表面有油污等杂志,可用酒精等擦拭,一般不允许用强腐蚀性的稀料擦拭,再用砂皮打磨; ⑷以同样的方法处理试柱表面,要求试柱表面的金属全部裸露,以便于与涂 层进行完全、彻底的粘接。 注意:A.测试点的选区区域应保证漆膜厚度符合规定的要求; B.附着力测试尽量在底漆或中层漆完工后进行。 2、测试阶段 ⑴把专用的粘合剂按标准比例行混合,通常比例为1:1,并应搅拌完全、充 分; ⑵把粘合剂均匀地涂抹在已经准备好的试柱表面,要求尽量地薄; ⑶把涂好粘合剂的试柱用力压在已经准备好的试件表面,使试柱完全与涂层 表面接触,而且中间的粘合剂应尽量地薄; ⑷最后用磁铁固定器把试柱固定在测试点上,不允许试柱发生移位。 注意:从粘合剂的混合到试柱粘贴的完成要求在1~3分钟内完成。 3、测试阶段 在正常情况下,要求测试时间与粘合时间的间隔为48小时后,方可进行以下步骤的工作: ⑴用边缘切割器套在试柱上,垂直轻轻用力来回旋转,使试柱边缘的粘合剂、

油漆与试柱边缘底下的涂层断开; ⑵把圆形垫圈套在试柱上,要求测试基面平整; ⑶检查拉力器归零,把旋转器旋转到最顶端,再把拉力器垂直固定在试柱上, 将试柱套入拉力器夹具中,并调至对中,使试柱横截面受力均匀,并匀速旋转旋转器,直到把试柱拉起; ⑷读出试柱拉起时的拉力器读数(负荷值)。 4、测试结果的判定 ⑴在测试时,涂层与底材、复合涂层界面的破坏,记为A;涂层自身的破坏, 记为B;粘合剂自身的破坏或被测涂层面漆的部分被拉坏,记为C,均为 有效的测试结果,符合附着力测试的试验要求; ⑵当粘合剂与未涂漆的试柱脱开或与被测涂层的面漆完全脱开,可判定为无 效的测试结果,记为D; ⑶如果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坏情况时,破坏面积大于70%时,为有效的 测定结果,记为E; ⑷无气喷涂涂装表面拉力应达到500psi(3.5N/mm²);大面积滚、刷涂涂装 表面拉力应达到350psi(2.45N/mm²);小面积滚、刷涂涂装表面拉力应达 到300psi(2.1N/mm²)。 注:在正常的情况下,试验的测试结果与涂层的性能、底材的类型、表面的处理方法、涂装工艺、环境温度和湿度及被测试涂层的干燥程度等因素有关,所以进行测试时,应对有关技术参数进行记录。 附表:涂装附着力测试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