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村官计划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村官计划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浅谈大学生村官计划面临的困境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可是近几年来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益突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 通过了解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原因,针对上述问题和原因,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为政府、教育机构及社会各界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强大学生提升自身就业力,提供有效参考。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不断呈下降趋势,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生缺乏自主择业目标,跟风现象严重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非常重视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在现实面前,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2、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且,许多大学生在择业时不考虑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要求,把个人兴趣爱好放在首位,不愿到不利自身发展的地方去。

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02877173.html, 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与对策 作者:童丽媛,徐超群,罗坚毅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4期 摘要:随着欧美日等国汇率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不断刷新走高之势,以廉价劳动力著称的中国成本优势已不复存在。企业不得不面临缩小规模、控制内需降低成本,减少岗位供给。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就业问题,已变得愈发严峻。本文从国家,高校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特色国情,从不同层面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关键字:就业难;产业结构;教育体制;企业用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230-02 随着近年来欧美日等国汇率持续走低,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走高之势,国内企业面临不得不收缩规模、降低成本、减少岗位供给的局面。相反,高校扩招,从1977年的27万人,不断扩招到2012年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达686.25万人(详见:图1)。按此发展趋势,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在今后几年中,还将不断上升。我国高校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将变得越来越大。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探究其深层次原因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977—2012年我国大学生招生规模状况如下。 图1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国家层面。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供需结构不平衡的矛盾。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这对就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压力。一方面,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技术水平也会随之提高,伴随而来的矛盾就是劳动力溢出。另一方面,在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的同时“新兴产业”与“夕阳产业”的交替,必然造成产业的结构性的摩擦。夕阳产业企业部门的劳动力,被排挤后如不能很快地被新兴产业所吸收,便会造成大批人群失业,进一步将挤压大学生就业空间,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而对于新增的岗位,大学生却因教学内容的滞后,无法满足其专业要求。因而就造成了结构性供求不平衡的就业困境现象。②经济差异造成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就业不均衡的矛盾。因就业观问题上的择业文化及经济上的差异,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城镇及农村劳动力市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界线。而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无法调和这两种市场供需劳动力的矛盾,限制了我国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城市市场劳动力明显过于饱和,而小城镇及农村市场却非常稀缺大学生。一方面,很多现实的情况诸如户籍制度等的限制。另一方面,若大学生选择先暂时到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城镇小城镇及农村市场,再要想迁回到教育

新形势下大学生村官现状及前景分析

大学生村官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推进,大学生村官已成为农村工作的一支重要队伍,是社会的热门话题。村官政策是大学生和农村的双赢平台,广大农村需要大学生村官的奉献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农村干部的作用极为重要。当前,就农村干部而言,普遍现象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保守,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为此,本人对当前大学生村官的现状、对构建新农村的积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概况 (一)调查思路:本次调查以巴伦台镇为调查研究的重点,在了解并分析巴伦台镇各村大学生村官概况的基础上,再进行深入调研,进一步考察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情况,总结出对大学生村官的基本发展前景及完善该政策的对策研究。 主要观点: 1.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施现状,包括大学生村官带给农村的活力及其发生的问题。 2.大学生村官的导入渠道、职业发展前景(比较村官和其他就业方式)。 3.农村建设蕴涵的巨大机会已吸引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如果能发挥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带动作用让他们指导当地农民一起加入现代农业发展队伍,那对农村的智

力支持无疑是巨大的且持久的,而且还无需担心流失问题。 4.如今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做村官能有效地缓解目前就业压力大的现状,大学生年轻、学习能力强,能较好地适应这个岗位。 5.大学生刚刚毕业缺乏实践经验,对待农村中发生的具体问题无法着手处理,有时候存在盲目性,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障碍。 (二)调查方式: 1.访谈法:对部分大学生村官、村干部、村民进行了访谈,从多渠道了解分析村官现状及发展。 2.调查对象:部分村官、村民及村干部。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大学生村官现状:巴伦台镇共是]6个行政村,3个社区,现有村官5名。据总体了解,各基层组织有了大学生村官的加入,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结构,促进了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时,村官们通过在相对艰苦的环境中锻炼,磨练了意志、增长才干。 从调研情况来看,巴伦台镇大学生村官任职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反映出了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 1.当前大学生村官主要工作:一般大学生村官岗位职务为村主任助理,主要工作就是帮助村书记或者村主任处理日常工作,尤其是一些文书工作、文字材料,如完成总结报告、各类活动的策划、档案的整理等工作,除此之外,绝大多数村官担任着村统计、民政、安全生产、养老保险收缴等相关

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精品】

本页是最新发布的《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的详细参考,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 大学生村官关于农村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村距城东4 0公里处,所辖**三个自然村,倚建于**河东岸,**线旁.通过对**村的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我们对该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及当前这样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而制订出符合该村经济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对策.下面将**村的基本情况与今后工作总体思路向镇政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村共有农户2 5 0户,总人口8 9 0人,劳动力3 7 0人,总耕地面积7 5 0亩。2 0 07年总收入1 2 2.5 6万元,年人均收入1 2 0 0元。农民收入主要为粮食、经济果林、板材加工、劳务输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谷子、经济核桃,矿产为白沙岩石板材。 二、当前制约本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体制方面:l、农业投入偏少,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滞后,农业发展后劲不足。2、 TOP100 排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发展滞后的农村二、三产业,极大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3、土地经营规模小,人均占有耕地不足一亩,传统的种植业长年停留在“高投入,低产出”的水平。 (二)产业结构方面:1、主导产业不明显,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拉动力小。2、产业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的增收带动力不强。 (三)农民自身因素:主要表现在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接收新事物能力较弱,观念落后,重农轻商意识严重;小富则安,小成则满,缺乏开拓创新精神与市场风险意识。 三、今后工作整体思路 通过实地走访与调查摸底,我们对**村的发展现状是“是什么,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又对当前制约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即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最后就要“对症下药”,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这个课题,在“怎么样”上做,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今后的工作的总体思路就是: (一)要坚持观念先导,切实重视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的问题。先导就是观念引导、典型促动、政策引导,其中首要是观念,而关键是要转变村干部的观念,形成发展的内在动力。外在市场压力+内在发展动力=团体活力。在这两种力双重作用下,村干部和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政府职能转变后,不改变以( :往的等写作、要、靠观念,就没办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因此,首要转变村“两委”成员和党员的观念,强化责任心,树立公仆意识,通过领导带动,典型促动,邻里帮带等方式,克服群众的依赖思想,调动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开拓精神与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

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领域单一。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2、就业地区集中。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3、就业期望偏高。 ?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 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4、就业稳定性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谈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模板

谈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及帮扶策略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帮扶则是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提出帮扶策略。 自 20XX 年大学扩招后的第一批本科学生毕业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难的问题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中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教育部在每年各类高校就业工作会议和文件中,都着重强调要高度重视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和援助工作。就高校而言,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对于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为了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我们面向浙江工业大学等浙江省内 10 所高校的 1000 名大学生进行了“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在受访的大学生中,存在就业困难的人数比例占 42. 7%。可见,就业困难群体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重点从就业认知和就业现状两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特征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就业认知包括大学生对就业形势的判断及所持的就业态度,还包括大学生对理想工作地和行业的选择期待。通过问卷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持悲观态度,有 75. 8% 的就业困难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困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就业困难群体中超过五成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正常。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论是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都倾向于杭州和浙江省内其他县市,这与高校生源来源有一定的关系,同时也与浙江省经济活跃的态势相关。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在理想工作地的选择方面无显着差异。在行业选择方面,无论就业困难群体还是非就业困难群体,首选的三个行业方向依次是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有。但是,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工作的比例仅为非就业困难群体愿意去私营工作比例的二分之一。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观念和基层就业心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偏差,这为改善和提高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思路。 就业现状真实地反映了大学生在求职准备和求职实践中的实际状况,通

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首要问题就是就业。本人目前尚未毕业,感到主要的问题是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很多,实践能力差;大学生自尊心很重,可能比较不能受气;大学生普遍较迷惘,没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或是明确的目标。 第二是大学生的婚恋观,心理不够成熟。拿的是父母的钱,缺去谈恋爱,挥霍,堕落,可是谈来谈去,搞不定其实只不过就是因为寂寞在一起了。有些大学生同居,开房,租房,这些事情,好像只要肯去尝试就是很开放的人了,是一种潇洒。但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婚恋经验,缺乏责任感,只能是年轻时的一场悲剧。 目前主要就这两点。针对第一点,一,可以暂时迷茫,暂时想不出方向不要紧,那就努力学好本专业,多看书,充实自己,而不是因为无聊而寂寞,因寂寞而堕落。但仍旧要努力地,一步步地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己的理想。理想如果确立,就要实践,这点特别重要。给自己安排一个整体计划,分配到各个不同阶段,落实到每一天的行动中。针对第二点,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隔壁班就有一对同居的,另外一些同学,谈恋爱的,开房的,不计其数。至于他们相信的爱情,只有当事人清楚。这种事,最主要是看自己的,只要自己想清楚了,认真考虑过了,无悔了,就行了。 望对你有所启发。 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有~ 1、要正确认识自己.要知道自己是在1个特殊的环境培育出来的.甚至是在1个不完善的社会和不完善的教育制度下培育出来的并不完善的1代.从而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尽快走向成熟和尽量的完善; 2、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缺乏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缺乏失败的考验; 3、缺乏对民族、社会、历史和劳动人民真实了解.缺乏对底层民众的深厚感情; 4、缺乏透析书本知识和运用书本知识的能力; 5、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6、缺乏我我们民族的传统道德; 7、缺乏踏实苦干奉献的精神; 8、过于强烈的功利主义思想和赚钱发财享受的欲望等等 专家分析认为,大学生创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1、知识限制。创业计划大赛中,评委发现许多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2、缺乏经验。大学生有理想与抱负,但“眼高手低”,在创业过程中除了能“纸上谈兵”之外,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3、心态问题。学生创业首先要有“风险意识”,要能承受住风险和失败。还要有责任感,要对公司、员工、投资者负责。务实精神也必不可少,必须踏实做事;4、创新能力薄弱。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技术创新;5、资金问题。表现在急于得到资金,给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另外对风险投资不负责任地使用,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发展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村官”的现状与发展 ——关于化州官桥镇大学生“村官”政策 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生“村官”是指近年来由政府部门正式发文、筛选的专科以上学历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主任助理或其他“两委”职务的工作者。 关键字:大学生“村官”;建设绩效;问题与建议 0 引言 为了解决大学生人才资源的闲置和农村基层组织对人才资源的矛盾,1995年江苏省率先推行招聘大学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计划,1999年海南省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XX年初,经中央同意、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据不完全统计,截至XX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规模已经超过13万人,分布在除港澳台以外的所有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381个县(市、旗),其中有247个县(区、市)已经实现了村村有大学生“村官”。全国各省市为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人才,在政策措施、培训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全面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中,化州官桥镇党委针对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存在年龄偏大、能力偏弱、文化偏低的“三偏”现象,存在难选、难用、难留的“三留”突出问题,大胆创新,在全市率先实施选派大学生“村官”工程,积极探索优化村级班子结构,提高村干部队伍活力的新思路、新举措。从XX年3月份开始,官桥镇从省内外各高等院校中选聘了18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到官桥镇11个村(社区)任“村官”,并对这批大学生“村官”实行“双岗双责双酬”,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 官桥镇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了重大建设绩效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分析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分析

寒假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姓名丁卫科 学号 联系方式 土木建筑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1-1班

资料仅供参考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从开始,中国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项重大决策意义深远。这将不但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给农村带来一系列变化,而且也将给社会其它领域带来重大、深远的意义。而且,她们无疑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选任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对于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无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非常关键的。但如何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她们的智力优势、活力优势和创新优势,使她们在农村这块广阔的田野上扎根结果、大有作为,解决她们能够留得下、信得过、干得好的问题还需要实践的探索与检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这一特殊团体引起了不少争议。 下面,就选聘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粗浅的认识,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无疑,村官政策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一方面在中国当前阶段,农村基层村干部绝大多数存在着文化程度低、自动化办公能力差等特点,非常不利于中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逐渐普及,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发达地区、大城市人才拥挤、供大于求,欠发达地区、小城镇特别是偏远山区面临着现代知识人才的严重缺口。“大学生村官”政策是中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又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的政策。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如何接纳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农村能否成为大学生发挥自身知识的新领域,而且去到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如何能在满腔热情渐渐平息之后面对与自己从前接触的大多数同学朋友工作的城市环境截然不同 的农村,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能偏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不能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到村的大学生中专业对口的很少, 不能人尽其才。大多数到村的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知识没有联系,加上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境况的不熟悉,使得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心理落差很大,工作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很多地方大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而是停留在办公室打杂。这样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村民无法理解这些村官的真正作用到底体现在哪。 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推动艰难, 大学生“村官”虽然理论知识完备,但实际经验不足,因此难以真正满足农村需要。许多大学生“村官”刚毕业,没有很好的社会经验、没有相应的农业知识、不了解农村的一些具体状况、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组织管理经验缺乏、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使得其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很好的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 3、“非官非工非农”的身份使大学生“村官”处境尴尬 政策与现实的一些矛盾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明”。政策规定: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由于户籍问题,她们没有被选举权和选举权,不能为官。“非官非工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得她们难以有归属感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中会面临的问题 对面临求职择业的毕业生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能及进得到更多的就业信息。从一窍不通意义上讲,谁能拥有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谁将赢得择业的主动权。尤其是在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体制处一转轨阶段,信息沟通渠道很不健全的情况下,就业信息的搜集就显得更为重要。 首先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就业信息不仅仅是具体用人单位的需求信息。需求信息固然是重要的就业信息,但是,诸如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法规,地方制定的有关就业政策,不同部门、不同待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势头,某一个用人单位的性质、人员结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工作环境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就业信息,忽视对这些信息的搜集,眼睛只盯着具体的需求信息,即使这些信息搜集得再多,也很难使你作出全面、准确的判断。 就业信息搜集的渠道是很广泛的1、各高校的主管部门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办公定(或指导中心),他们提供的信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的优势。这应该是同学们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2、各级毕业就业主管部门和就业指导机构。每年教育部都要制订毕业生就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管部门也要相应地制订实施意见;国家教委各珞地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也要开展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这也是获取就业信息的重要渠道。 3、各级、各类“双向选择”、“供需见面”会。这类活动有的是由一

个学校或多校联合举办的,有的是一省或几省联办的,也有的是地市县单独举办,组织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直接见面,不仅可以直接获取许多时机还可以当场拍板,签订协议,比较简捷有效。 4、有关新闻媒介。毕业生就业作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近来刀引起了新闻界的普遍重视,有关就业政策、热门话题讲座招聘广告等也常有报道,还有教育部学生司和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以及各地人才市场报等,这些都是获取就业信息的渠道。 5、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获取信息。本专业的教师比别人更清楚你适合到什么单位就业,而且往往在科研协作、兼职教学中与对口单位有着广泛的接触。校友大多在对口单位工作,对所在单位情况了如指掌。通过他们可以获得许多具体、准确的信息。家长和亲友对你的就业更为关心,他们与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一些联系,也可以帮助提供就业信息。 6、利用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或业余兼职获取信息。同学们通过与社会的接触加强了与有关单位的联系,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便于直接掌握就业信息,如果两厢情愿,那是再好不过的机遇。 7、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就业信息。开始可以是“普遍撒网”,向你认为适合的用人单位写自荐信,确定重要目标后,通过电话预约,然后亲自登门访,这种“毛遂自荐”的方式也不失为获取就业信息、获得就业成功的途径之一。 二、大学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经常发生和考虑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 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追求大城市,不愿到乡镇;追求大专院校,不愿到中小学;追求大企业、大单位,不愿到小企业,小单位:追求到东部地区工作,不愿到西部和边疆工作。有些大学生受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

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有业不就,宁可当“漂”族 当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着急上火时,“有业不就”的大学毕业生却日趋增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就业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来,我们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改革,建立 了一整套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因此,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就业情况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就业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不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现在的就业主要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3)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 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 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增大 造成就业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关于大学生村官现状的调查分析

寒假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姓名丁卫科 学号 联系方式 土木建筑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11-1班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调查 从2008年开始,我国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这项重大决策意义深远。这将不仅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给农村带来一系列变化,而且也将给社会其他领域带来重大、深远的意义。而且,他们无疑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选任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对于激发农村基层组织活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无疑是非常重要、非常及时、非常关键的。但如何调动大学生村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智力优势、活力优势和创新优势,使他们在农村这块广阔的田野上扎根结果、大有作为,解决他们能够留得下、信得过、干得好的问题还需要实践的探索与检验。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这一特殊团体引起了不少争议。下面,就选聘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谈谈我们粗浅的认识,并就这些问题提出我们的建议。 无疑,村官政策是一项符合中国国情的政策。一方面在我国目前阶段,农村基层村干部绝大多数存在着文化程度低、自动化办公能力差等特点,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教育的逐渐普及,以及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并且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着极端的不平衡现象:发达地区、大城市人才拥挤、供大于求,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尤其是偏远山区面临着现代知识人才的严重缺口。“大学生村官”政策是我国政府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和农村就业,既能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又能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的政策。但农村单一的产业结构,如何接纳具有各种专业技能的大学生,农村能否成为大学生发挥自身知识的新领域,并且去到农村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大学生如何能在满腔热情渐渐平息之后面对与自己从前接触的大多数同学朋友工作的城市环境截然不同的农村,这些都是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村官存在的问题 1、专业技能偏离、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不能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到村的大学生中专业对口的很少, 不能人尽其才。大多数到村的大学生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知识没有联系,加上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境况的不熟悉,使得到村任职的大学生心理落差很大,工作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很多地方大学生没有发挥自己真正的作用,而是停留在办公室打杂。这样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得村民无法理解这些村官的真正作用到底体现在哪。 2、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推动艰难, 大学生“村官”虽然理论知识完备,但实际经验不足,因此难以真正满足农村需要。许多大学生“村官”刚毕业,没有很好的社会经验、没有相应的农业知识、不了解农村的一些具体状况、缺乏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较弱、组织管理经验缺乏、自我激励能力有待提高。使得其在基层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一些限制,不能很好的为农村的发展做贡献。 3、“非官非工非农”的身份使大学生“村官”处境尴尬 政策与现实的一些矛盾导致现在的大学生村官“身份不明”。政策规定:选聘的高校毕业生是中共正式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由于户籍问题,他们没有被选举权和选举权,不能为官。“非官非工非农”的尴尬身份使得他们难以有

浅析大学生当村官的积极意义

建设也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3.2建立切实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 3.2.1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图书资源建设投入 虽然图书资源的利用具有无限性特点,且利用的人越多价值越高[6]。但高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通常专业性较强,科普性读物馆藏不多,难以满足广大农村读者的需要,同时由于高校资金紧缺,同一读本的册数有限,这也会影响到图书资源的共享性。因此必须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地方高校图书资源建设投入。除了高校自身需要加大图书资源投入和吸纳社会热心人士的爱心捐助外,地方各级财政每年还应预算一笔专项经费注入到高校图书资源建设中,使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有所保障,这样才能推动地方高校图书资源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 3.2.2拓展图书资源流通渠道,加速图书流通速度 我国地方性高校大多位于城市,与周边农村存在一定地理距离,极易影响图书流通速度。因此,如何拓展图书流通渠道,保证图书流通速度仍是地方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书下乡”活动为地方高校图书资源服务农村提供了的宝贵经验,特别是在便民措施方面深受村民的欢迎。但是,现行“图书下乡”也存在诸多缺点,如下乡图书种类存在盲目性和暂时性,无法为村民提供真正所需要的图书。因此,地方高校要长期服务于农村建设,在吸收“图书下乡”活动的优点的同时,必须开辟新的途径和措施。网络是现代社会信息最快捷的传递方式之一,网络无疑将是一条地方高校图书资源为农村服务可利用的十分便利的方式。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将馆藏图书信息在网上公布,方便村民利用网络进行检索和查询,开展网上预借服务,定期到各村图书联络站开展借还书服务或者由各地方联络站工作人员定期到校统一办理借还书业务,这样既可以便民,又可以大大节约人力和财力。 相对于纸质图书资源,大力发展电子图书资源将是保障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和最便捷的手段和途径。电子图书是21世纪的发展趋势。数字图书馆的馆藏不仅已经电子化、数字化,重要的是突破了个体图书馆馆藏的范畴,它既可以是一个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资源,也可以是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数字化知识信息资源的集合,通过因特网将各Web服务器上的资源库连接起来,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通过地方与高校实现共建共享,必将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3.2.3做好有效利用高校图书资源的培训工作 目前,我国农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对高校图书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缺乏认识,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打破传统单一服务观念,针对社区和村民服务特征,开设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专业培训,以及举办开办各种展览会、演示会、知识竞赛、读书、评书及评选优秀读者活动等等,激发村民学习热情,教会村民如何利用高校图书资源,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从而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目的。 4.结语 新农村建设既包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包含了农民收入、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含了农村整体面貌、环境的变化,又包含了农民素质的提升;还包含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一个全面而完整的系统工程。近几年社会实践证明:仅有新村、新房,没有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后劲乏力[2]。文化是国家发展的根基,新农村的建设自然离不开文化的建设,农村的孩子更期盼着丰富的精神食粮。为新农村科技和文化建设服务是当今时代赋予高等院校的使命,是落实支农政策的具体表现。高校在图书资源和人才上具有显著优势,实现高校图书资源与农村共建共享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知识及修养具有重要作用。但要实现高校图书资源与农村共建共享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并逐步探索其运作机制,建立合适的组织架构和运作规程,选择或制定恰当的标准规范,合理配置资源。只有在统筹考虑、统筹规划、统筹安排、统筹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多元化的、立体的、综合运行机制,保障地方高校图书资源持续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8-10-20. [2]张德祥.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18):221-222. [3]李晓明.农村图书文化市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现代情报,2009,29(4):150-151,154. [4]长安图书馆.长安图书馆“走进新农村”图书捐赠仪式在杜曲街办寺坡村委会举行[J].当代图书馆,2009,(02):79. [5]胡华南.地方高校图书资源整合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6):59-60. [6]钟红英.探索高校图书资源与社区居民共享[J].中国建设教育, 2009,(1-2):88-90. 大学生当村官计划即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政府出台的一个导向性政策,是站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全局高度审时度势的一个双赢战略。作为新事物的大学生村官计划长期以来一直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并在曲折中逐步发展,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和社会功能。 一、有利于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发展。“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4万,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仍然突出”……,这在客观上决定了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生以“天之骄子”自居,喜欢选择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大城市从事体面、待遇高的工作,而不愿到艰苦、落后的农村地区去创业。但城市里提供的工作岗位毕竟有限,而求职者数量相当庞大,这就意味着必定会出现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不能就业的现实。与此相反的是农村严重缺乏有能力、有知识、有冲劲的年轻人才,尤其是知识学历高、致富能力强、专业本领过硬并且适应农村发展的实用人才。所以,这些主观上的错位择业观不但阻碍了大学生自己的发展前途,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的严峻形势。大学生当村官,就是要突破传统就业思想,引导大学生确立面向农村就业创业的观念,在基层施展才干,在解决基层实际问题中提高能力、增强本领,在农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早日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此计划的实施给大学毕业生职业生涯多了一个选项,促使大学生积极适应在精英教育逐步转变为大众教育和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理解和接受“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观点。而且也激励大学生关心农村建设、献身农村发展,积极到基层农村去创业立功以便充分挖掘农村广阔的就业市场和发展潜力。 另一方面,大部分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多,但实践机会少,导致他们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实际操作能力有限,这也是制约他们就业和创业的一个主观方面的重要因素。而大学生村官计划不仅仅是让大学毕业生完成由学生向职业工作者角色的转换,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培养实践能力的实验场和成功创业的广阔舞台。 二、有利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储备年轻干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不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就不能深刻了解国情省情;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首先要解决的就必须是农村问题。而现阶段,我国农村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选任大学生村官,对于完善基层组织形式,储备年轻干部,最终实现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浅析大学生当村官的积极意义 河南省对外经济贸易职工大学河南省外贸学校柴丽芳 [摘要]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力军。当前,随着构 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推进, “大学生村官”已成为热门话题。不少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他们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做出了重 大的贡献,这时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大学生村官。本文试图深刻剖析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大学生村官农村 75 ——

2019关于大学生村官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精选】

20**年7月,省委安排的首批大学生到宿豫经济薄弱村任职;同年9月,区公开招聘16名大学生到新农村示范村任职。两批大学生在我区农村担任“村官”都已一年左右。一年来,他们在农村工作如何?收获如何?对农村贡献如何?农村对他们的评价如何?……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区人事局成立的《大学生村官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研究》调研小组一行先后到达我区6个乡镇、18个经济薄弱村和相关部门,以集体座谈、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实地查看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的在农村的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经过深入调研,仔细分析,认真总结,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发展过程 我区大学生村官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部署阶段 年5月,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苏办发[ ]22号)通知,转发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等部门《关于选拔千名大学生到经济薄弱村任职的实施意见》,从此拉开我省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的帷幕。 同年6月,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下达经济薄弱村任职大学生专项事业编制的通知》(苏编[ ]20号),根据经济薄弱村的数量,对苏北23个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县(市、区)总共下达了964名大学生村官编制,其中分配我区41名。 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通过个人报名、组织推荐、资格审查、面试、考察、体检、录用和培训等程序,到7月初,省委组织部公开招聘964名大学生工作全面完成。7月14日,全省千名大学生到村任职出征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省委书记李源潮到场送行,并作重要讲话。 (二)安排阶段 7月17日,41名大学生到达宿豫,区委、区政府举行招待宴会、联欢晚会。7月18日,大学生们参观了我区重点工业企业和城市基础建设重点项目。18日晚召开座谈会,区主要领导出席并讲话。19日,来自15个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将大学生接回乡镇,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十个一”要求,为他们提供了周到的生活安排,即:每人安排一间宿舍、一张床、一床被子、一顶蚊帐、一辆自行车、一台电风扇、一台电视机、一套桌椅、一套生活日用品、一套工作必需品。工资按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核发,直接转正定级,薪级工资高定一级,同时办理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8月初,各乡镇陆续下发了大学生的任职文件。 为进一步壮大大学生村官队伍,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我区村村有大学生的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区于年9月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首批16名大学生村官,分别被安排到我区16个新农村示范村任职。与省委下派的41名经济薄弱村大学生村官一起,构成了一支活跃在我区农村第一线的大学生“村官”队伍,成为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实践阶段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及解决方法

浅谈大学生就业困难及解决方法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公民素质得到了极大提高,同以往相比,大学生的数量逐年递增,但是在现代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企业的岗位需求增长速度,学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视程度,学生的自我思想观念等因素,导致许多大学生面临就业困难。本文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解决方法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社会需求增长速率远低于大学生毕业求职比率。 现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及求职人数逐年增加,但是当前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工作岗位短时间内不会大量增多,甚至不变或者减少,导致出现供需不平衡的现象。供大于求的现实普遍存在于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据18年最新数据显示,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行业的录取率不足10%。 (二)当今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普遍存在缺陷。 受家庭教育、学校教学水平、社会经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在大学阶段,学习与生活习惯差,临近毕业期间,盲目跟风,加入考研大军,但近年来,各个高校保研人数逐年增加,人数比例,相比考研录取率大大提高,不少人因考研失败而被迫找工作,进一步冲击就业市场。 (三)当今大学生求职结果两极分化严重。 18年校招开启以来,在应届毕业生中,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社会实习及校园活动经历丰富的学生往往拿着十几个offer,并在其中苦于选择,而在校期间逃课、打游戏以及不参与学校活动与进行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往往被企业拒于大门之外。 (四)当今大学生就业期望过高,就业准备不充分。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优秀企业对于人才的渴求大大加强,许多企业在六七月份就开启了网申、校园宣讲等校招活动,提前招揽人才。“金九银十”的时间大大提前,许多应届毕业生对于就业信息收集不充分,相关高校的校招启动工作时间落后,导致部分学生错过心仪企业。同时许多大学生对社会缺乏了解,在面试、交谈以及薪资探讨等方面,对自己期望过高,造成了好的企业去不了,差一点的企业看不上的现状。 二、当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学生求职技巧匮乏。 许多应届的大学毕业生缺乏实习工作经验,求职技巧不熟练,在面试期间不能及时的摆正心态,补充自身不足,造成了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二)求职渠道有限。 受地区、学校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没有合适的渠道去获取相关的就业信息,同时校园招聘中许多企业多针对本地大学生进行招生,导致学生意向工作地点与企业要求不符,造成就业困难。 (三)专业不对口。 当今大学生在入学期间缺乏明确的人生规划,对于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跟风性、随意性,导致毕业时,热门专业选择的人数过多,就业竞争激烈,冷门专业找不到相关行业工作。 (四)劣质企业过于剥削新人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