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战略》word版

专利战略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则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大至国家,小到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就可能被动挨打。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必将更广泛地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频频就各种专利侵权问题向我国企业提起诉讼。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而言,企业专利战略是其策源领域和相对较为成熟的组成部分。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专利战略,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必须尽快把握国情,掌握规则,规避风险,掌握专利保护这个防身之术和制胜之道。因此本文首先就企业专利战略做个全面介绍。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基础始终处于革命性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技术创新的突破与渐进式积累往往带来企业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在现有的法律保护和激励手段中,专利权的取得、维持和保护是企业技术竞争力得到最为安全

持久、可靠有效保护的基础性措施。

专利战略的定义

可以简单地将专利战略定义为:所谓专利战略,就是与专利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的结合,用于指导科技、经济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的利益。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专利战略目标和作用

专利战略的目标万变不离其宗,是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占领市场是专利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专利战略与科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密切相联系。对一个企业来说,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方面运用专利战略,可以有力对抗和排挤竞争对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可使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并能及时掌握技术的最新发展,从中借鉴寻找出自己的技术创新的出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研究,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时间。在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企业要在国际

市场中求生存、图发展,积极开展专利战略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专利战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有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竞争型经济。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容置疑地充当了市场竞争的主角。企业间的市场竞争,表现为产品竞争,产品竞争的背后,实质上是技术的竞争,技术竞争就是抢先创新并取得新技术所有权的竞争,即取得专利权的竞争。

(二)有利于推进技术创新,专利战略推进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增大技术创新的源泉;专利战略作为一个动态的战略过程,其第一步是激励发明创造战略。先有发明,后有创新,发明是创新重要源泉。激励发明创造战略,使得技术创新的源泉不断增大、永不枯竭。2.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保护企业其技术创新的成果不被假冒伪劣所侵占。2.有利于加强技术创新的环境建设,专利战略要求政府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要求政府制定有关技术引进、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金融、关税等优惠政策,以及进一步加强宣传,培养创造意识,建立综合性全方位的服务机构,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信息网络,提供重要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等。这些都大大推动了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4.把“战略“理念引入技术创新。技术战略的选择比具体的技术的选择更重要,对专利战略的专利引进、

追随性战略以及国家级战略的研究,可能给我们回答技术创新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以启发,即引入”战略“理念,实行战略管理。

(三)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市场竞争的主要体现在于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进而是知识产权的竞争。从当前专利保护日趋国际化、实施统一的专利保护标准、并将提高到一个很高水平的发展趋势看,专利保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企业要具备国际竞争力,必须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附加值的产品。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将有更多的外资和跨国企业涌入上海。上海的地区专利战略和在上海的企业的专利战略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近年来主要依靠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催生”出来的“专利高产量”可能不是“可持续”发展的,只有激发出企业的主体创新动力才是根本之道。正如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在中共上海市委举行的2005年第一次常委学习会上指出的:制定和实施。

专利战略的战略模式及战术库

从不同的角度,可对专利战略的战略模式进行归纳。例如为应对竞争而采取的专利战略,有基本专利战略、外围专利战略、引进专利战略、文献公开专利战略等;为适应市场变化需要而采用的专利收买战略、交叉许可战略、专利与商标相结合的战略、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战略、专利权投资与

产品输出战略;为谋求企业自身发展而采取的专利协作战略、共同开发战略、专利回输战略、基本专利终了战略和国外专利战略等。详细介绍如下:

(一)专利基本战略

实施专利战略的起点,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认识:第一,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专利,专利战略也就无从谈起;第二,不是任何技术成果申请了专利后就能身价百倍而独占市场,关键在企业是否准确地选定了开发目标;第三,只有依据本国、本企业的实力和基础,选择适当的技术开发战略,才能加速通过技术将资源转化为产品或服务,光有专利而不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是不能取得经济效益的。

在专利战略的起始阶段包括激励发明转略、开发目标选定转略、技术开发战略:

1.激励发明战略及战术:激励发明创造,需要国家级战略和企业级战略的配合。国家级激励发明创造战略,以日本最为典型和成功。企业级激励发明创造战略,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1)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2)增加研发投入;(3)在企业建立鼓励合理化建议制度;(4)建立专利战略时代的研发工作规章和规程;(5)加强国内外技术引进工作,尤其是加强从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的技术引进工作,做好产学研合作开发的专利管理工作。日本三菱公司的对员工发明的终生多次奖励是值得我们参考和借鉴的:在申请专利后到获

准之前,只要是好的发明,不论获准与否,三菱公司给予“优秀发明表彰”,颁发奖金和奖状。如果这项发明获得专利并在公司内部实施,三菱公司会给予发明人“实绩补偿”。每年最少3万日元,实施至何时即给到何时。如果这项发明被许可给其他公司实施,三菱公司也会依所获得的权利拨出一定比例作为发明人的“实绩补偿”。如果一项发明同时在公司内外实施,则发明人的“实绩补偿”一年最高可以拿到日币100万元。发明人离职后仍能领取“实绩补偿”。甚至死亡后其继承人也可以续领,直到公司不再使用或不再许可他人使用这项专利为止。此外,三菱公司还设有累计专利件数的“登记表彰”,员工所获的国内专利件数达到一定数量时,即给予一定数额的奖金。各厂、事业本部和三菱公司的社长也设有“工场和表彰”、“本部长表彰”和“社长表彰”,奖励方式由厂长、本部长和社长自行决定。2.目标选定战略:企业在目标选定战略阶段的专利战略主要表现在利用专利文献的情报价值上。通过专利分析,可以准确了解到:(1)现有技术所处成长阶段;(2)新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可能的应用领域;(3)本行业的技术发展动态;(4)竞争最热的技术领域;(5)竞争对手的研发动态;(6)新产品的可能寿命、潜在市场和经济价值。在选择技术开发目标时,对于一些开创性的专利技术,其市场预测有独特的规律。对那些前所未有的技术和产品,消费者对它一无所知,不能对其进行

市场调查和预测。因此,对于专利技术的开发目标来说,有些主要依赖于技术预测;有些只能在产品做出来以后,通过向潜在的买主宣传其真正的价值,开辟新的市场;并且因为预测工作本身含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偏差,可能带来风险,从而会影响企业的成败,因此,发明、设想或者建议可能从基层提出,也可能要经过有各个单位负责人和专家参加的会议讨论后提出,但最后决策的仍是企业的最高领导人。

3.技术开发战略:技术开发战略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开拓型技术开发战略,其成果多属于基本专利;另一种是以日本为代表的追随型技术开发战略,其成果多属于改进专利、应用专利等外围专利。后者具有起点高、成本低、风险小等优点。我国企业目前的技术水平,在多数领域还是落后的,因此,应采用追随性战略,紧紧跟着国外同行的研发工作,及时了解国外同类企业的研发动态和最新成果,适时引进新技术、并尽快加以消化吸收,然后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自主创新,研发出更好的技术或者产品,并适时申请专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技术成果。

(二)专利申请战略与战术

对于企业开发出的技术是申请专利还是作为技术秘密或其他方式取决于企业专利战略和经营战略的需要。通常企业应建立一种制度,由企业的管理、技术、法律、销售等方面人员组成的机构来评价企业作出的发明创造,并决定是否

申请专利。一旦决定申请,应对在哪些国家申请专利进行分析。一般采用“市场导向”申请战略,即优先选择市场最大或人口最多的国家申请专利。但是,如果发明创造属于高技术范畴,如微电子、遗传工程等,只有极少数企业能够生产这种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导向”申请战略也许并不是最好的。此时则应考虑“生产导向”申请战略,即在竞争对手从事生产经营的国家申请专利,一旦发生侵权,专利权人可以采取法律手段在原产地扣押侵权产品而不论其将要行销的国家。对于有高度发达的工业又有广阔市场的国家,可以同时应用这两种战略。总之,企业应当考虑在有潜在市场或潜在竞争对手的国家申请专利,以保护自己在这些国家的市场利益和竞争优势。

专利申请战略,主要要回答三个问题:(1)是否所有的发明创造都要申请专利?(2)何时申请专利?(3)申请什么样的专利?

1.权利选择,有的技术成果不必申请专利、以技术秘密(Know-how)来保护更为有利,如:美国的“可口可乐“饮料配方,作为企业的技术秘密,至今已经有100多年;有的发明可以一部分技术申请专利、另一部分作为技术秘密保密;或者在专利申请文件中掩盖一部分技术诀窍。

2.申请时机的抉择:(1)对于基本发明,一般要等其应用研究和周边研究大体成熟后,再提出专利申请。防止其

他企业在基本发明的基础上,作继续改进性研究,或抢先申请应用发明专利,而造成对自己基本发明的封锁保护;(2)竞争对手很多,或者市场需求量大,或者是容易被模仿的技术,应尽快申请专利;(3)对本企业领先的不易被模仿的技术,可以在竞争对手快要追上的时候再申请专利,一方面延长了保护期,另一方面也避免了技术过早地公开而给对手可乘之机。

申请类型的选择:(1)申请基本专利(基本专利战略),基本专利是独创性非常高的发明,它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和获取重大经济效益的前景。基本专利有以下特征:a.竞争对手无法绕过基本专利而模仿;b.在实用化时,它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的技术问题,从而可衍生出大量的相关专利;c.开发周期长,费用大,需要社会技术力量的支持;d.发展前景大,有的基本发明对产业活动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甚至引发新的工业革命。申请基本发明专利,需在申请前、后高度重视外围专利保护,形成专利保护网;对产生基本专利的技术要进一步贮存技术,取得改进专利,以便在基本专利到期后,仍能够起到保护作用。(2)申请外围专利(外围专利战略),外围专利又称改进专利。外围专利战略是日本企业最擅长的战略。所谓外围专利战略,指在只依靠基本型专利不能很好保护自己的时候,采用具有相同原理并围绕基本专利的许多不同专利来加强自己,与基本专利权人进行对抗的战

略。在核心专利周围布署改进专利、下游专利可以帮助本企业获得核心专利权人的交互授权。例如,台湾富士康、台湾鸿海、韩国三星跟踪国外企业的核心技术,大量布署外围专利,也创造了可靠的杀手锏。a.在先申请制国家或条件下,当已经知道对手也在研发同一技术项目,且已经接近成功时,则先以基本专利广泛地控制核心技术,然后在其周围不断地、逐步地申请应用、改进专利,最后构成以基本专利为中心的专利网;b.尽可能将基本专利和外围专利同时申请,以避免先公开基本专利后引起其他企业申请外围专利的竞争;c.当本企业的产品无法绕过他人的基本专利时,可对基本专利作改进产生应用发明,申请外围专利,在基本专利的周围形成一道墙(专利保护网),使基本专利权人在此领域丧失活动余地,使其动辄侵权,迫使基本专利权人放弃竞争,或者向本企业提出专利许可谈判。(3)申请防卫专利,有的发明虽然是本企业暂时不实施的,但作为一种技术储备或将来实施更新发明的基础,应当申请防卫专利,以免被其他企业抢先申请而形成对自己的限制。(4)申请迷惑专利,在同行之间竞争异常激烈时,为了不让对手清楚地掌握本企业的技术发展方向,故意将一些并非本企业所需的技术申请专利,让对手无法跟踪自己的发展。还可以在专利“授权人(assignee)”一栏隐匿真实身份。这是国外公司惯用的竞争策略。很多西方大企业往往用100多个名称充当本企业拥有的

专利的授权人,有些公司甚至用300多个名称给自己的技术申报专利。例如,Aventis拥有2.9万多项专利,其中仅仅约1%的专利在授权人中包含Aventis这个词。这些用其他名字秘密部署的专利,使竞争对手无法了解自身真正的实力,相当于埋藏了一些专利地雷。

(三)专利利用战略,包括对本企业申请获权专利的利用和对其他企业专利的利用及其他企业利用本企业专利三个方面。具体战略的选择、运用、组合应科学分析本企业与竞争对手或者合作方的企业规模、企业类型、企业业绩、企业信誉、企业技术实力、企业品牌实力、企业信息能力、企业发展策略等多方面因素,在实践中灵活地选择和实施。1.专利独占战略,对任何国家的企业都不授予许可实施权,只追求专利权企业独家利益。但该企业要能承担开拓市场的风险和具有投资的条件。2.许可实施战略,许可其他企业实施本企业专利,收取一定的费用,该战略在本企业无条件实施的情况下采用。3.许可使用战略,自身生产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可许可其他企业使用本企业专利,收取一定使用费用的战略。4.专利与产品相结合的战略,持有基本专利的企业,允许其他企业使用自己的专利,但作为交换的条件,把本企业的产品强加给对方以提高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5.专利与商标相结合的战略,商品投放市场后,为了更大利益,可以将专利权和相关商标权捆绑在一起出让

或者许可。商标的作用很大,可为了商标在市场上站住脚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为了减少商标的广告投资,可以采用强制使用商标作为使用专利权交换条件的战略。6.专利投资战略,以专利技术入股,与当地资本联合逐步在各国设立合资公司或合营公司,在该公司利用本企业的专利技术,从而掌握其支配权。美国的杜邦公司擅长采用此战略。7.交叉许可战略,随着技术的复杂化、复合化发展趋势的加强,即使是大企业,也不可能独占技术,于是出现将各自拥有的技术互相靠拢,签订以相互的专利权交叉实施许可合同的战略,从而形成联合技术优势。另外,在与同行也的其他企业的技术十分接近、甚至权力归属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混乱,也可采用交叉许可战略。可以是同类技术交换,也可以是不同的技术相互交换来弥补自身的薄弱环节。8.专利协作战略,各企业将相互拥有的专利权拿出来合作,是一种协同合作的战略。多以生产合作的形式出现,以防止出现专利纠纷。9.引进专利战略,本企业自身不搞技术开发,专门引进其他企业优秀专利技术的战略。10.专利收买战略,将竞争对手的专利全部买下,从而达到独占市场的战略,与引进专利战略不同,收买专利的目的不限于引进技术,最终是为了独占市场,专利收买战略要适可而止,否则就可能违反“反垄断法“。11.专利出售战略,当本企业专利闲置,成为虚价值或者低价值资产存量时,可将专利权当作普通商品出售,

达到盘活企业资本的目的。12.专利回输战略,国家和企业均可采取专利回输战略。13.专利与标准相结合的战略。美国每年花费7亿多美元用于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大都捆绑了大量的美国专利。

相反,中国每年仅仅用8000多万人民币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由于我国每年要签发约4000个技术标准,因此每个标准能够获得的研究和制定费用仅约2万元。目前,许多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产业联盟都力求将自己的专利技术提升为标准,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已经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竞争的新游戏规则。标准的实质和特征就是技术体系中对于技术的知识产权,由于专利权具有地域性和排他性,一旦这种标准得到普及,会形成一定形式的垄断,尤其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它会排斥不符合该标准的产品,只将符合自己标准的产品奉为嫡传,从而达到排斥异己的目的。这就是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关系的关键所在。我们要与现在国际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政策的游戏规则相接轨,并制定出自己的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政策相结合的最佳方案。近年来,我国也已经开始在一些重大领域投巨资研究和制定技术标准。例如:我国实施了三大领域(数字电视、EVD、等离子显示屏)的标准战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获得了国家3亿多元的拨款用于研究和制定数字电视的技术标准;在激光视盘机领域,我国信息产

业部对北京阜国公司EVD技术标准的研究和制定提供了大力支持;在等离子显示屏领域,我国东南大学获得了较大的支持。我国近年来还公布了无线通讯方面的加密技术标准。在制定上述技术标准的过程中,均要捆绑我国企业的专利,尤其是核心专利。在标准中推行专利战略的措施有:力争将自有专利技术纳入标准体系;组建知识产权联盟参与标准的制定;适度使用专利标准等技术壁垒。Phillips公司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系统标准特许部”,负责技术标准管理工作和专利许可工作,形成了具有自己企业特色的“专利许可的特色套餐”。

(四)专利防御战略,在其他企业进行专利改进,或者其他企业的专利妨碍了本企业,为保护本企业,使本企业不受损失或使本企业所受损失减少到最低,需要采用专利防御战略,上一节简单介绍了几种防御战略,详细叙述如下:1.专利地图战略,在选定专利技术开发目标阶段,应充分利用专利文献制成专利地图等工具,分析、了解其他企业的专利情况,将产品开发引导到不侵犯他人专利的方向上,然后,还要密切注意其他企业专利的动向和最近进展,将此工作作为日常工作;2.文献公开战略,当没有必要取得独占权但若被其他企业抢占在先申请专利又不妥当时,可抢先将技术内容在杂志上公开,虽然自己未能取得专利,但也达到了防止其他企业取得专利的目的;3.异议干扰战略,对其他企业申

请专利权可以采取经常性的妨碍活动,提异议,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无效。在中外法院受理的专利侵权案件中,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受理的337个案件中,绝大多数被告都会反诉对方专利无效。这些案件中,相当多的专利会被无效掉。例如,我国台湾的一个制伞专利文献构成在先技术,而且被我国大陆专利审查员漏检了。针对后来的侵权诉讼,反诉相关专利无效的策略获得了成功。在中国大陆,国家专利局复审委员会每年受理的约4000件专利无效案中,大约2000多件会被宣告无效。也就是说,中国专利局签发的数百万件专利中,可能有一半会被漏检的外国专利、各国期刊论文,以及其他事实和规则予以推翻。通过商业检索、分析提高自有专利的质量,或者了解他人专利的杀伤力,这对于各类企业都非常必要。其实根据创造性要求、实用性要求、书面描述要求、可实施性要求、实施例要求等“专利性要件”提出的专利无效请求也有很大的胜算。英美一些专利分析公司往往对专利文献,甚至非专利文献进行深加工,以帮助企业更顺利地打赢无效案件。例如,美国Wisdomain公司按照自己独自发明的“平行检索”策略加工原始专利文献,以帮助企业发现类似技术。很多发明、产品往往是产业成熟后才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名称。在此之前,其名称极富多样性。有些核心电子配件发明在专利文献中竟有上百个不同的名称。仅仅用上述统一名称实施“主题词检索”,人们根本无法在

统一技术主题上检索到全部,甚至会漏掉主要的在先技术(包含在专利文献和非专利文献中)。当针对的是外国人在我国的专利申请时,应尽量使专利局拖延批准专利。日本文献报道说,日本对美国在日本的专利申请的批准,拖延10年到14年是不足为奇的。最典型的是日本对美国德州仪器公司的半导体专利申请推迟了30年才批准。4.异议获取技术信息战略,以异议获取更多的技术信息,对他人申请获权的基本发明进一步研究,作出更具先进性的改进发明,或对基本发明作表面上的改动,申请大量外围专利,迫使对方交叉许可,或者形成对抗的局面。5.外围专利战略,在竞争对手已经获得授权的基本专利的基础上开发质量更好的改进专利,或者申请大量的外围专利。6.绕开权项战略,绕过对方专利权项,开发不相抵触的技术。7.权项落空战略,当无法绕过对方专利权项时,应认真研究对方的权利要求书,看本企业的产品是否在其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内,如若不在,提出证明。8.先使用权战略,若本企业的产品在对方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时,可提出自己的先使用权。9.引进、收买、取得实施许可专利战略,引进、收买对方的专利,或取得对方的专利实施许可。10.期满使用战略,有些基本专利无法突破,该基本专利若很快到期,可等到期满后再使用。

如果本企业的专利技术被竞争对手侵权,应采取下述措施:向侵权人发出警告;要求对方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或

者专利转让合同;通过新闻媒体对侵权行为进行曝光;要求对方给予损害赔偿;请求专利管理机关处理;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

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同样也可以有自己的专利权。以前我国很多企业引进国外的生产线,经过努力在控制方面、在提高效率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很多中国企业都不知道将这些后续改进的技术成果去申请专利,不能变为自我的知识产权,无法进行交叉许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技术几近空白,现在众多的日本企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向披靡,其重要原因就是其企业大量购买国外专利技术,并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再就自己的新技术在国内外申请专利,一改被制约者为制约者。开始时因为日本企业的高技术,多数引自美国,美国公司尤其注意日本企业的动向,一旦发现侵权,立即提出起诉。美国公司在电子、电器技术方面已先后把雅马哈等20多家企业送上了法庭,迫使东芝、日立等公司与其实施许可合同,弄得日本企业胆战心惊。面对美国公司企业发起的一次又一次的专利诉讼战,日本企业不得不“俯首称臣”,“割地赔款”。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美国霍尼威尔公司诉日本美能达公司侵犯其照相机“自动聚焦”专利。起初,美国人没有告美能达,等到美能达赚了大钱时,霍尼威尔在1986 年把美能达推上了被告席。那场官司持续了6年,最终以美能达败诉、赔偿霍尼威尔6000多万美元而告

终。而美能达为能够继续使用该专利,还支付了3000多万美元的许可费。这些日本企业并没有倒下,在付出高昂的学费后,逐渐地成熟起来,也开始充分利用专利武器。目前,日本富士通有一支400人之多的专利人员队伍。自日本《知识产权基本法》2003年3月1日生效以来,日本的知识产权保护正在不断向前推进。2003年6月,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为部长的日本知识产权战略总部公布了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案。该计划案着重提高知识产权相关领域的工作效率,并从法律、制度方面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战略本部着手筹建知识产权高等法院计划,主要内容有:为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而加快对专利审查的立法,并创设“知识产权高等法院”解决专利等知识产权纠纷,提高知识产权纠纷的处理效率;还准备专门设立可阻止国内专利被国外仿冒之产品进口的“国际知识产权交易委员会”。

【推荐】浅析欧洲专利申请程序中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最新调整word版本 (3页)

【推荐】浅析欧洲专利申请程序中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最新调整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浅析欧洲专利申请程序中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 最新调整 一、引言 近年来,欧洲专利申请程序中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规定有较大的调整。第 14 版(201X年08 月)《欧洲专利公约实施细则》(IREPC)修订了第137 条、第161 条并增加了第70(a)条,第15 版(201X 年09 月)《欧洲专利公约实施细则》修订了第164 条和135 条,此外,相应地《欧洲专利审查指南》(201X 年11 月)在修改的时机与方式方面也有较大的变化。随着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特别是欧洲市场的需求与日俱增,在专利先行的知识产权战略中,清晰了解欧 洲专利申请程序近年来的调整也日益重要。为此,本文主要介绍欧洲申请程序 中近年来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调整,以帮助欧洲专利申请者管中窥豹。 二、主要调整 (一)变化概述 为观察近几年欧洲专利申请程序中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调整趋势,笔者主 要对比了第13 版(201X年7月)、第14版(201X年08月)和第15版(201X年 09 月)《欧洲专利公约》(EPC)和《欧洲专利公约实施细则》(IREPC),以及 201X 年04 月、201X年04 月和201X 年11 月出版的《欧洲专利审查指南》。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近年来关于审查程序中修改的时机与方式,主要有 两大调整趋势:一是出于程序节约的考虑,取消了原本在收到送达的第一次审 查意见通知书后仍有一次主动修改的机会,只保留了收到检索报告后第一次审 查意见通知书收到前的至少一次主动修改的机会,且强调必须对检索报告的意 见进行回应;二是对进入欧洲阶段的PCT 申请程序中修改的时机与方式进行了 细化确认,从而试图强化PCT 体系、增加PCT 途径吸引力。 (二)法条和细则的主要变化 对比第13 版1 、第14 版2 和第15 版 3《欧洲专利公约》(EPC),公约涉及 修改(Amendments)的法条即第123 条自201X 年后并未改变,《欧洲专利公约 实施细则》(IREPC)关于修改的时机与方式的条款,改变最大的是在第14 版, 主要涉及细则第137 条、第161 条和第70(a)条,其中IREPC第70(a)条是在 第14 版中新增的条款。关于第13版和第14 版IREPC 第137 条的条文比较见表1 ;关于第13 版和第14 版IREPC 第161 条的条文比较见表2 ;关于第14

《专利实施细则》word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2010修订) (2001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6号公布根据2002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0年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手续,应当以书面形式或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形式办理。 第三条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文件应当使用 中文;国家有统一规定的科技术语的,应当采用规范词;外国人名、地名和科技术语没有统一中文译文的,应当注明原文。 依照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提交的各种证件和证明文件是外文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在指定期限内附送中文译文;期满未附送的,视为未提交该证件和证明文件。

第四条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以寄出的邮戳日为递交日;邮戳日不清晰的,除当事人能够提出证明外,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日为递交日。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的各种文件,可以通过邮寄、直接送交或者其他方式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专利代理机构;未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文件送交请求书中指明的联系人。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邮寄的各种文件,自文件发出之日起满15日,推定为当事人收到文件之日。 根据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规定应当直接送交的文件,以交付日为送达日。 文件送交地址不清,无法邮寄的,可以通过公告的方式送达当事人。自公告之日起满1个月,该文件视为已经送达。 第五条专利法和本细则规定的各种期限的第一日不计算在期限内。期限以年或者月计算的,以其最后一月的相应日为期限届满日;该月无相应日的,以该月最后一日为期限届满日;期限届满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专利战略》word版

专利战略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而知识经济的核心则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大至国家,小到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否则就可能被动挨打。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必将更广泛地融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中,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频频就各种专利侵权问题向我国企业提起诉讼。 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研究和实践而言,企业专利战略是其策源领域和相对较为成熟的组成部分。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健全专利战略,是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企业必须尽快把握国情,掌握规则,规避风险,掌握专利保护这个防身之术和制胜之道。因此本文首先就企业专利战略做个全面介绍。 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的技术基础始终处于革命性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技术创新的突破与渐进式积累往往带来企业的观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在现有的法律保护和激励手段中,专利权的取得、维持和保护是企业技术竞争力得到最为安全

持久、可靠有效保护的基础性措施。 专利战略的定义 可以简单地将专利战略定义为:所谓专利战略,就是与专利相联系的法律、科技、经济原则的结合,用于指导科技、经济领域的竞争,以谋求最大的利益。专利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主动地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及其种种方便条件有效地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推进专利技术开发、控制独占市场;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总体性谋划。 专利战略目标和作用 专利战略的目标万变不离其宗,是打开市场、占领市场、最终取得市场竞争的有利地位,占领市场是专利战略目标的核心内容。专利战略与科技、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密切相联系。对一个企业来说,专利战略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营方面运用专利战略,可以有力对抗和排挤竞争对手,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也能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可使自己的发明创造及时得到法律保护,并能及时掌握技术的最新发展,从中借鉴寻找出自己的技术创新的出路。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复研究,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时间。在面临国际市场激烈竞争的严峻形势下,我国企业要在国际

(完整word版)专利申请书典型范文

艺术吊灯专利说明书 姓名: 5 专业: 班级: 学号: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艺术吊灯,其包括一半透明筒状外罩及灯头,灯头 可拆卸式地设置在外罩上,其前端伸入到外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头包 括一底座、一灯架、一控制电路及由多个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发光体,其中控 制电路及多个发光体均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该电路板通过灯架设置在底座上; 所述控制电路与多个发光体电性连接并依次驱动其发光或关闭,组成一发光5 部;该发光部射出的光线依次投射在外罩上,光线在该外罩的内侧壁上产生动 态位移视觉。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组合式可拆卸结构及多个LED,其 具有不同位置上的多个依次循环点亮的发光、发出的光线经过镂空图案后投射 到外罩上,形成不断闪动、且有一定位移的图案动态视觉效果,使其照明艺术 效果大大增强. 10

2 3 1 4

1. 一种艺术吊灯,其包括一半透明筒状外罩及灯头,灯头可拆卸式地设置 在外罩上,其前端伸入到外罩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头包括一底座、一灯架、一控制电路及由多个设置在不同位置上的发光体,其中控制电路及多个发光体均设置在同一电路板上,该电路板通过灯架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控制电路 与多个发光体电性连接并依次驱动其发光或关闭,组成一发光部;该发光部射5 出的光线依次投射在外罩上,光线在该外罩的内侧壁上产生动态位移视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上表面中部 设有一通孔,所述的灯头前端直径小于该通孔直径而底座大于该通孔的直径,所述底座前部的各部分均穿过该通孔,伸入到所述外罩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体为单色10 光或复合色光LE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体的发光色彩及光线投射角度均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罩内侧壁表 面上,设有一图案层,该图案层上设有色块、图案或镂空部分。 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外罩和灯头之间的筒状内罩,所述的灯头前端发光部伸入所述的内罩;所述内罩的表面上设有一图案层,该图案层上设有色块、图案或镂空部分。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设有一向 外延伸的底座,所述的内罩前端直径小于所述外罩的通孔直径而底座大于所述20 外罩通孔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罩底座上中部设有一通孔,所述的灯头前端直径小于该内罩通孔直径而灯头底座大于该内罩通孔的直径,所述底座前部的各部分均穿过该内罩通孔,伸入到所述内罩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艺术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朝向发25 光体的一面设有反射层.

(完整word版)专利说明书格式要求与示例

撰写格式要求 一、申请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应当提交说明书,一式一份。 二、说明书应当打字或者印刷,字迹应当整齐清晰,呈黑色,符合制版要求,不得涂改,字高在3.5毫米至4。5毫米之间,行距在2.5毫米至3。5毫米之间。说明书首页用此页,续页可使用同样大小和质量相当的白纸。纸张应当纵向使用,只限使用正面,四周应当留有页边距:左侧和顶部各25毫米,右侧和底部各15毫米。 三、说明书第一页第一行应当写明发明创造名称,该名称应当与请求书中的名称一致,并左右居中。发明创造名称与说明书正文之间应当空一行。说明书格式上应当包括下列五个部分,并且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说明书无附图的,说明书文字部分不包括附图说明及其相应的标题。说明书文字部分可以有化学式、数学式或者表格,但不得有插图。 四、涉及核苷酸或氨基酸的申请,应当将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单独部分,并单独编写页码。申请人应当在申请的同时提交与该序列表相一致的光盘或软盘,该光盘或软盘应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有关规定。 五、说明书应当在每页下框线居中位置顺序编写页码。 附:示例 一种可任意翻转的易擦窗 一、技术领域

图1 -—---———---——---—-—----—-————--——-——---——-—-—-—-—-—-———-————-————---——-——--——-———--——--—-—---———-—---——--—(请同学们在课堂要递交的说明书最后加入下表填写后递交) 学生签名(组长填在第一学号分工(创意、设计、绘图、制作等) 贡献 比例 评分 递交日期: 年月日

专利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专利战略的制定与执行 专利战略在现代商业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制定和执行专利战略,企业可以保护其创新成果,巩固市场地位,并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本文将探讨专利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并提供相关的指导原则和实践建议。 一、专利战略的制定 1. 了解商业目标:在制定专利战略之前,企业需要清楚了解其商业目标。专利战略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有助于实现企业在技术、市场和竞争方面的优势。 2. 知识产权评估:企业需要对其现有的知识产权进行评估,包括专利、商标、版权等。评估应该包括知识产权的价值、有效期、保护范围等方面的考量,以便确定专利战略的重点和优先级。 3. 竞争情报分析:企业需要对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情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竞争对手的专利组合、技术布局和创新趋势,有助于企业制定针对性的专利战略,避免侵权和技术落后。 4. 创新导向:企业应该鼓励和支持创新活动,以确保拥有更多有价值的专利。创新导向的专利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技术壁垒,增强竞争力,并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 5. 跨部门合作:专利战略的制定需要跨部门合作。研发、市场、法务等部门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制定适合企业的专利战略。合作可以确保专利战略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二、专利战略的执行 1. 专利申请:执行专利战略的第一步是进行专利申请。企业应该根据创新成果选择合适的专利类型,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专利申请需要遵循各国的法律法规,确保申请的合规和有效性。 2. 专利保护:成功申请专利后,企业需要积极维护和保护其专利权益。这包括监测潜在的侵权行为,及时采取法律行动,保护专利的独占性和商业利益。 3. 专利运营:专利不仅仅是一种法律权益,还可以成为企业的商业资产。企业可以通过专利的授权、许可或转让等运营方式,将专利转化为商业价值,实现收益最大化。 4. 技术布局:专利战略的执行应该与企业的技术布局相结合。企业可以通过购买、合作或收购等方式获取关键技术,以填补自身技术空白和提升技术实力。 5. 宣传与管理:企业应该积极宣传其专利成果,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同时,企业还需要建立专利管理体系,确保专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维护工作得以有效进行。 三、专利战略的评估与调整 1. 定期评估:专利战略应该定期进行评估,以检查战略的实施情况和成效。评估应该包括专利申请数量、专利质量、竞争态势等方面的指标,为战略调整提供依据。

(完整word版)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

专利技术交底书样板 (涉及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 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 一、所属技术领域(即其直接所属或应用的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培养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 ~二、背景技术(即现有技术),包括以下内容:简要说明与本发明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相关内容,如现有产品的现状、发展、工艺、方法步骤、工艺条件;客观地指出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以及存在这些问题和缺点的原因。 幼苗培育在对植株成长过程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目前实验室所采用的培养盒是简单的塑料培养盒,对于幼苗培育的成活率不高,其不具有自动补水、控温等功能,经常需要 依赖外部环境,然而幼苗过于脆弱,需要更好的环境成活率才能提高。 三、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指出本发明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产品应用要解决哪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其结构合理,易于装配,具有通风、控温、补水及补光功能, 对植苗培育效果好。 四、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详细写出要申请的产品配方;制备工艺的操作步骤,以及各个步骤的反应所需的物质、所需物质的数量,工艺条件:如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范围,如温度为70〜100 C;产品详细应用方法和结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控温补光式智能型植物培养盒,包括培养盒体,所述的培养盒体包括设有开口的下盒体、设有开口的上壳体、一对具有观察窗的侧面板及一对门框;所述的侧面板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卡扣,侧面板下端内侧设置有卡座,侧面板两侧纵向设置有导线孔;所述的下盒体与上壳体的开口端分别设置有与卡扣相互适配的卡槽;所述的一对门框是通过侧面板的边沿分别粘合在培养盒体的正反面,与两块侧面板形成封闭式的培养盒体结构; 所述的上壳体包括设置在内壁面与通风口连通的若干排风扇、电源、PM2.5检测盒、LED 灯及用于安装LED灯的灯座;所述的排风扇、电源、PM2.5检测盒与LED灯均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互电连接;

知识产权战略

三、企业建立知识产权战略的框架 1、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可以分为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而每一种战略的制定与实施都需要各方面的人员组合,是通过对企业的经济实力、技术竞争、经营状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才能确立的,因此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应同时包括专业人员、技术研究人员、法律事务人员、管理人员及营销人员等。对于中小企业,虽然不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组织机构,但也应有专门的人员或由其它人员兼职从事这方面的管理工作,最好也聘请知识产权事务所提供这方面的法律服务。这个机构能够追踪国内和世界主要国家知识产权法律发展动态,向企业提供分析报告和法律警示信息;能够为企业建立专利、商标、商业秘密、计算机软件等的保护制度和程序,使得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化;能够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申请/登记制度等等。 2、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即制订商标、专利或商业秘密等企业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分别对管理模式、工作流程、侵权监控、权利保护、绩效考核、教育培训等方面加以规范化。包括:技术引进和转化时的知识产权状态调查、评估和法律方案规划;产品试制、委托或合作开发中的知识产权归属与分享;OEM等外包模式下的信息披露与知识产权保护;特许经营、技术许可模式中的相关知识产权保护;企业重组、清算时知识产权的合理处置等。 3、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力度,促进知识产权的形成。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专利战略以其具有技术性特点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有着独到的功能和作用,也显示出技术创新与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紧密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技术的竞争,而技术创新又与专利技术、商业秘密、商标

【参考文档】商业计划书,标题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商业计划书,标题 篇一:纵横科技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标题与目录 纵横科技有限公司 Cruise Technology 商业计划书 [指定联系人] 李欣 [电子邮件] cruisetechnology@https://www.360docs.net/doc/8f19146599.html, [地址]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前湾港路579号 [国家、城市] 中国.青岛 [邮政编码] 266510 目 录 1.执行总结 (1) 1.1公司 (1) 1.2产品和服务 (1) 1.3市场定位 (1) 1.4竞争 (1) 1.5组织结构 (1) 1.6商业模式 (2)

1.7资金需求 (2) 2.项目背景 (2) 2.1产业背景……………………………………………………………………2 2.2市场介绍……………………………………………………………………4 2.3竞 争分析 (4) 3.1市场特征 (5) 3.1.1概述 (5) 3.1.2购买决策过程 (5) 3.2.1大型出租车市场 (5) 3.2.2尚未开发的市场 (6) 3.市场分析 (5) 3.2市场细分 (5) 3.3销售渠道分析 (6) 3.4目标市场 (6) 3.5目标销售量 (6) 4.产品和服务 (6) 4.1当前产品 (6) 4.2产品品种规划 (8) 4.3服务与支持 (8) 5.1营销策略 (8) 5.1.1产品的介绍期……………………………………………………9 5.1.2产品的成长期……………………………………………………9 5.1.3产品的 成熟期............................................................9 5.市场和销售 (8) 5.2营销管理......(来自: 在点网) (9) 5.3产品策略 (10) 5.3.1产品发展策略 (10) 5.3.2广告策略 (10) 5.3.3人员推销 (10)

《专利分析法》word版

专利分析法(Patent Analysis) 随着世界技术竞争的日益激烈, 各国企业纷纷开展专利战略研究, 而其核心正是专利分析, 即对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中大量零碎的专利信息进行分析、加工、组合, 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和技巧使这些信息转化为具有总揽全局及预测功能的竞争情报, 从而为企业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开发中的决策提供参考。专利分析不仅是企业争夺专利的前提, 更能为企业发展其技术策略, 评估竞争对手提供有用的情报。因此, 专利分析是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中一种独特而实用的分析方法, 是企业竞争情报常用分析方法之一。 专利分析法的产生背景 自1474 年世界上出现第一部专利法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美国专利与商标局(U SPTO ) 将专利定义为一种发明, 是发明人知识产权的许可。专利作为社会鼓励发明创造、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法律制度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迄今全球已有4700 万件专利, 且全世界现 每年新增100 多万件专利文档。由于企业可以通过开发技术、申请专利来获得成果的生产、销 售的独占权, 从而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 因而专利数量的增长才如此之迅速。 专利数据虽不断累积增多, 但人们并未很快意识到它能转化为竞争情报的潜在价值。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加快的步伐, 技术对企业生存和竞争策略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技术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的转变, 新的领先技术快速催生出新的市场领域, 而旧的市场则很快被淘汰。面对技术的快速变化步伐, 而已往的战略与竞争分析方法无法很好地预测其发展趋势的情形下, 企 业决策者们开始找寻摸索能够有效地管理企业内部技术源、监控外部技术环境的新方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发现专利作为发明创造其本身包含着技术创新价值, 分析大量的专利数据可 以很好的把握技术动态、了解技术竞争力。 专利分析方法最初的产生是比较缓慢的。Seidel 于1949年第一个系统地提出专利引文分析的概念, 他指出专利引文是后继专利基于相似的科学观点而对先前专利的引证,Seidel 同明还 提出了高频被引专利其技术相对重要性的设想。然而, 直到1981 年, 他的设想才为人们所逐渐证实。20世纪90 年代后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与专利数据库的不断发展、完善, 专利分析法开始真正适用并应用于企业战略与竞争分析之中, 其方法体系开始不断建立和完善。 [编辑] 专利分析法的主要战略应用 技术是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竞争参数, 专利分析所针对的正是竞争性技术情报源, 专利分 析的价值已被下列的战略应用广泛证实: ①技术竞争分析: 通过分析竞争对手所拥有的全部专利或分析该技术领域的全部专利, 可 以确定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地位及其相对的技术性竞争优势、劣势。

【研究报告】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相关问题研究-12页word资料

专利战略制定子课题研究报告 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相关问题研究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相关问题研究课题组 2019.06

目录 摘要 (2) 一、重要意义 (1) 二、战略目标 (2) (一)2020年远期战略目标 (2) (二)2015年阶段性战略目标 (3) 1.切实提高我局专利分析质量; (3) 2.切实加强我局专利分析项目成果的推广利用; (3) 3.尽快制定出台培育完善专利分析工作的相关政策; (3) 4.逐步建立专利分析人才培养体系; (3) 5.探索面向社会提供专利信息数据资源; (3) 6.探讨建立由政府出资的专利分析成果交流共享平台; (3) 7.逐步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地方试点工作。 (3) 三、主要措施建议 (3) (一)进一步加强我局专利分析能力建设 (3) (二)培育完善全国专利分析工作 (4) 1.出台培育完善全国专利分析工作相关政策 (4) 2.建立全国专利分析人才培训机制 (5) 3.面向地方和社会提供专利信息数据资源 (6) 4.引导专利分析服务走向市场化 (7) 5.积极促进专利分析与专利代理工作相衔接 (7) 6.建立并完善资金保障机制 (8) 7.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8) (三)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 (8) 1.鼓励地方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 (8) 2.适时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评议机制 (9)

摘要 本报告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十个子课题之一—《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相关问题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科技和贸易中的地位得到历史性的提升。目前,由于我国重大经济科技决策过程中知识产权评议机制不到位,致使一些重大经济项目知识产权风险严重、重大科研项目低水平重复研究、重大并购活动中自主知识产权流失,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我国经济和科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知识产权问题,充分说明了建立国家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知识产权评议机制的核心工作就是在重大经济科技活动之初进行全面客观的知识产权分析,而专利分析又是知识产权分析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当前形势下,需要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挥知识产权宏观管理职能,进一步加强专利分析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专业人才与信息资源优势,培育并完善全国专利分析工作,鼓励和引导地方开展知识产权评议试点工作,为推动建立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奠定坚实基础,并根据工作情况适时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知识产权评议机制。

知识产权法全文word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 第四节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节表演 第三节录音录像 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著作权

《专利法》2020年第四次修改的修改对照表(word)

专利法修改对照表 1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第三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整体或者局部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第三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全国的专利工作;统一受理和审查专利申请,依法授予专利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利管理工作。 第四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2

第五条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第四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需要保密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五条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 (修改)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该单位可以依法处置其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促进相关发明创造的实施和运用。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 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3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

知识产权战略(讲义) 主讲:杨爱葵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2014年春)

一、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2004-12-13,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知识,高校要在《法律基础》等相关课程中增加知识产权方面的内容,并积极创造条件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单独开设知识产权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素养。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64)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开设知识产权相关课程,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制定并实施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计划,将知识产权内容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 三、参考教材及课外阅读书目 参考教材: [1]冯晓青/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2008年第三版,知识产权出版社 [2]王冰/著,《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战术执行》,2007年10月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课外阅读书目: [1]张民元、卢晓春、徐昭/编著,《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指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2]黄迪南/主编,《企业专利战略实务指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 [3]王黎萤/著,《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与方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4]李玉香/著,《现代企业知识产权类无形资产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郑成思/主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问题》,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陈昌柏/著,《自主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7]郭修申/著,《企业商标战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杨林村、邓益志、赵立新/著,《国家专利战略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修订版。 [9]Licensing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美]Jay Dratler.Jr. 著,王春燕/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0]韦斯顿·安森/编著,《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基础》,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 [11]苏珊·K·塞尔/著,《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著,《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