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一、有关定义

开放型经济可以从两种涵义上理解。形态上看,开放型经济是指存在对外贸易的经济,现代的开放经济不仅指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还包括资本、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型经济是相对封闭型经济而言的。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境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体制上看,开放型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制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倾向,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政府较少干预对外经济联系活动的经济体即为开放型经济。

二、目前已建成的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1、成都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的规划结构可以简称为八个字——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为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带,从人民南路至天府大道,沿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逐步折向龙泉山和三岔湖方向。

“两翼”为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包括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带和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

“一城”为天府新城,“这是去年成都市委提出建设的13个战略功能区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天府新区里主要的城市高端功能,将聚集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区域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

“六区”是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按照规划安排,天府新区分为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和远期(2021-2030)三个实施步骤。其中近期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60平方千米,以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技术产业、现

代制造业以及高端服

务业快速推进。中期新

增建设用地150平方

千米,实现再造产业成

都目标;远期则新增城

镇建设用地150平方

千米,基本建成宜业宜

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十项政策包括,设立20亿元的天府新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新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用于新区建设;地方政府债券和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新

区;成都、眉山、资阳三市按照规定自主确定新区土地类实用税额标准;加大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政策支持;新区高端服务业享受要素价格优惠;新区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单列;支持新区金融业发展;海关实行高效便捷通关和实施人才引进特殊政策。

2、重庆北部新区

新区面积157.59平方公里,人口53万,含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重庆出口加工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亿元、工业总产值1393亿元、固定资产投

资278亿元、区域财

政收入167亿元、地

方留存财政收入70

亿元,以上指标五年

平均增速均在40%以

上。目前,北部新区

已成为中国中西部面积最大、工业产值和财政收入最多的开发新区。2009年1月国务院国发〔2009〕3号文件,明确要求把重庆北部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制造及现代服务业聚集区。

北部新区拥有西部最好的优惠政策。"普惠+特惠"的优惠政策,融国家普惠政策、西部大开发政策、三峡库区优惠政策为一体,所有工业企业全部15%所得税,远低于25%所得税;新产品

不仅免增殖税,还免所得税及营业税等;库区移民及鼓励就业政策及工业园区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既可享受重庆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移民和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优惠政策,同时还可以享受国务院给予两江新区的各种优惠政策,享受重庆市委、市政府支持北部新区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北部新区是重庆市最优惠的区域。此外,北部新区还同时拥有国家级"重庆软件园"、"重庆生物产业基地"和"留学生创业园",企业可以享受到最充分的智力支撑和金融服务。

3,西安关中—天水经济区

关中—天水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包括陕西省西安、铜川、宝鸡、咸阳、渭南、杨凌、商洛(部分区县)和甘肃省

天水所辖行政区域,

面积7.98万平方公

里,2007年末总人口

为2842万人,直接辐

射区域包括陕西省陕

南的汉中、安康,陕

北的延安、榆林,甘

肃省的平凉、庆阳和陇南地区。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中心,处于承东启西、联接南北的战略要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加快经济区建设与发展,有

利于增强区域经济实力,形成支撑和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有利于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有利于构建开放合作的新格局,推动西北地区经济振兴;有利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大西安、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有利于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做好规划组织实施。

财税政策

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重点项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将部分公益性项目的国债转贷资金逐步转为拨款。在统筹考虑企业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征收标准和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建立矿业企业矿区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的责任机制。

金融政策

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积极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合并重组。推动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建立村镇银行和资金互助社。鼓励民营金融机构发展,支持设立小额贷款公司、担保机构和典当公司。创新融资方式。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发展中小民

营企业贷款业务、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积极发展企业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支持经济区内大型市政、城建企业发行节能环保、城市建设特别企业债券。

投资政策

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等基地建设给予必要的扶持。对经济区内公益性及以公益性为主的农村基础设施、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项目建设,逐步加大投入力度,取消或减少县及县以下资金配套。优先布局重大建设项目。积极鼓励社会投资。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在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条件下,通过参股、控股、兼并、收购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或股份制形式成立各种非金融类投资公司。

土地政策

统筹建设用地计划。国家批准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由国家统筹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计划指标,由省在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中解决。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统筹使用好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等各类专项资金,用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经济区内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条件的,可在国家下达的周转指标控制下,开展挂钩工作。农村宅基地和村庄整理出的土地,优先用于增加耕地;用于建设用地的,应符合土地

利用总体规划,并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

环保政策

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治理的市场机制。建立以生产者为主的责任延伸制度。培育专业化的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营体系,探索环境容量有偿使用、水权交易、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机制。探索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和税收政策。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特区概况20130311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概况 简介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按照《国务院关于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的批复》,试验区的范围为全境。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2012宁洽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同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在试验区《规划》审批过程中,国务院办公厅和国家有关部委采取非常举措,打破常规速度,采取传签方式签批文件,中央领导出差到哪,文件就传到哪。银川综保区从启动到审批,仅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审批时间之短、速度之快创造了全国之最、历史之最。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 组长:王正伟(自治区主席) 副组长:袁家军(自治区党委常委) 中文名称: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人口:6301350人(2010年)英文名称:Ningxia Inland Opening-up Pilot Economic Zone 面积:66400平方公里 所属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气候条件: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银川、吴忠、石嘴山、中卫、固原 方言:北部属于兰银官话银川片和银吴片 政府驻地:银川市南部属于中原官话秦陇、隆中、关中片 邮政区码:750000-756400

地理位置:宁夏全境时间:中国标准时间,UTC+8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对外开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重点突破与全面发展相结合,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引领,以推动资源型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夯实对外开放基础为支撑,着力推进对外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着力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开放的保障能力;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发展的协调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完善区域开放格局探索新路径。 战略定位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 充分发挥中阿经贸论坛平台作用,创新体制机制,鼓励先行先试,实行灵活的开放政策,积极探索更加务实的合作方式,全面推进对外经贸文化交流合作,构建西部地区更加开放的经贸合作区域。 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依托宁东国家级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在深化区域能源开发合作、推进宁东—鄂尔多斯—榆林能源化工“金三角”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境外投资、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加强与中东、中亚等地区在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新能源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建设国家大型综合能源化工生产基地,以及能源化工、新能源开发区域性研发创新平台。 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 发挥回族自治区独特优势,制定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标准,促进国家标准的形

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2)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困难 (2) (一)基础设施薄弱 (2) (二)地理位置劣势 (2) (三)环境闭塞 (3) (四)人力资源匮乏 (3) 三、发展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思考 (3) (一)建设良好的对外开放的软硬件环境 (3) 1、推进内陆地区国际大通道建设 (3) 2、推动内陆沿海沿边通关协作 (3) 3、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4) 4、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二)加强区域间互动合作 (4) 1、创新贸易加工模式 (4) 2、培育参与国际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 (4)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 (4) 1、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5) 2、积极引进外地人才 (5) 3、建立适合人才发挥作用的体制环境 (5) 参考文献 (5)

中西部地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 曹培琳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强调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对于实现全国经济的加速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决定了我国推进对外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是我国加快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的开放新格局的重要举措的战略重点。本文从开放型经济的内涵入手,分析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就如何实现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思考意见。主要有:面临的困难有基础设施薄弱;地理位置劣势;环境闭塞;人力资源匮乏。提出的思考意见有建设良好的对外开放的软硬环境;依托本地区优势加强区域间互动合作;培育和引进发展所需人才等。 关键词:中西部;开放型经济;产业转移;区域互动;人才引进 我国中西部地区包括20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14个省,5个自治区,1个直辖市。幅员辽阔,占我国国土面积80%以上。目前,中西部地区仅拥有全国约13%的进出口,17%的外资,22%的对外投资,这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凸显出我国开放型经济的发展后劲。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巨大潜力和回旋余地在中西部地区,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重要方向在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已经驶入快车道,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开放型经济的含义 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性经济相对立的概念,是一种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开放型经济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出本国的比较优势。 二、中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困难 (一)基础设施薄弱 在基础设施方面,中西部不论在运输线路、路网密度,还是在给排水、邮电业务总量等方面均远远落后于东部,且技术装备落后。 (二)地理位置劣势 中西部地区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存在开放口岸少,物流费用高、区域转关难等诸多亟待破解的制约因素。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深入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建设,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区域合作,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十二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5%以上,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210家以上,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 加强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全面提升集聚辐射能力,建成带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功能强大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第一节加强“三中心”建设 加强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引进大型商贸企业参与中心商业区、主力商圈、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等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培育贸易运营控制、交易服务、大宗商品价格发现、口岸集散等现代商贸功能,建成西部商贸中心。加快建设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铁路货运枢纽、公路货运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 加强金融中心建设。以金融总部商务区和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集聚区为载体,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壮大金融总量,建立健全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西部金融机构集聚中心、金融创新和市场交易中心、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 加强科技中心建设。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抓手,以国家级高新科技产业园区为重点,深化“高科技成都”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智力支撑能力、科技转化能力和科技资源聚合能力,增强科技辐射力。第二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以人才国际化、资本国际化、市场开放化为重点,积极营造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充分利用西博会、欧洽会等国际化平台,积极引进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企业设立区域性总部和功能性总部。加快优势领域总部经济发展,突出抓好航空航天、重装设备、核工业、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金融、物流、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优势产业总部集聚发展。加快形成“198”生态总部基地、天府新城和人南科技商务区等集群发展格局,形成法律、咨询、投资管理、会计服务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主体的优良商务服务环境和高能级支撑保障体系,建设西部企业总部最多、产业能级最高、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总部基地。 强化与中西部地区合作 重点加强与云南边贸和旅游经济合作以及与贵州资源开发与旅游合作,充分利用北海通道实现与广西区域合作升级,支持成兰新铁路建设,打通西南至欧洲新的欧亚大陆桥。积极参与支持西藏、新疆各方面的资源开发建设,加强与西藏、新疆合作打通南亚、西亚、中亚通道。全面加强与武汉、西安等中西部城市在产业、旅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第三节加强与发达地区合作 加快发展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开发园、台湾农村居民创业园,以吸引投资和进出口贸易为重点,加强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在信息、金融等高端服务业方面的联合与协作,深化与上海在金融、产业、信息等方面的合作;继续推进与泛珠三角地区在产业、项目、产品等方面多层次实质性合作;积极开展与京津冀地区在科技、人才、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推进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实现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 第五章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西咸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案要点

西咸新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方 案要点 一、重点任务 (一)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 厘清市场与政府的界限。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机制,尽快在关键领域取得改革突破,确保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行政干预,完善政府权力清单,将微观主体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调节,由指令性管理转换到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上,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为入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打造新型政商关系。坚持“亲”和“清”的本质要求,正确处理政商关系;明确政商关系中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发挥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主动作用、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增强政务服务透明度、促进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减轻非公有制企业负担、畅通非公有制企业诉求渠道。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大幅度减少行政审批。实现不涉及前置审批及资料齐全无误的项目,当天申报、当天发照。实行市场准入一体审批制度,整合各职能部门市场准入行政审批事项,建立跨部门审批管理机制和审批信息流转机制,集中办公,实现市场准入所有审批事项一次性、一体办结。

更好地为入区企业服务,推进供给侧改革。 建立智能化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为入区各类企业提供信息化、便利化的办事服务,帮助相关企业标明经营行为的“雷区”和“红线”,为入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清晰的事前指导。依托“互联网+监管”,强化事中事后数据监测和抽查,建立多部门协同监管与服务制度,形成各部门信息共享、协同监管和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监管体系。 (二)探索西咸新区两级管委会协同开放及与西安、咸阳两市共建共享、错位发展新机制。 统分结合,各负其责。加快完善新区两级管委会管理体制,按照省政府授权或委托,新区管委会行使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权,在发展战略、规划土地、宣传招商、财政融资、风险防控和干部人事等方面实施统一管理。 明晰权力边界,划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合理划分和确定西咸新区与省直有关部门以及与西安、咸阳两市的职责权限。由管委会代表省人民政府行使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权,在项目建设、城乡统筹、规划实施等方面享有省、市级管理权限及部分社会事务管理职能。积极稳妥推进与新区发展相适应的街镇托管,赋予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街镇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实现开发建设管理职能与社会管理职能相统一。 统筹协调,率先做好自贸试验区经验复制推广工作。打造空港新城保税物流和保税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贸中心两大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七大举措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七大举措 2011 年是“十二五”第一年,是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关键之年。2010 年重庆市利用外资63.7 亿美元,位列内陆第一;进出口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4.3 亿美元;对外投资50亿美元,与东部地区齐头并进。在2010 年开放高地建设基础上,持续、有效保持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力度,力争进出口200 亿美元、利用外资80 亿美元、对外投资50 亿美元。 2011 年重点举措包括: 一是以工业利用外资为重点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一是工业板块利用外资扩大规模。目前,重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利用外资已成体系。房地产、金融板块贡献较大,2011年继续保持2010 年规模。工业过板块过去两年利用外资规模不大,2011 年将成为利用外资的主要力量。工业领域利用外资情况交纳入政府有关考核事项,实施一票否决制度。 初步判断:2011 年,重庆工业利用外资的重点是: 惠普、宏碁两大品牌商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等代工商和上百个零部件企业笔记本电脑的产能至少超过10 亿美元;正在推动的云计算数据中心20万台服务器利用外资6亿美元以;40个区县招商引资也将达到十几亿美元。 二是把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展机遇加快推进“走出去”。重庆“走出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正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走出去”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路径。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已拥有大量外汇储备,“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可以平衡外汇储备,顺应经济规律。另一方面,“走出去也是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我们投资铁矿石、农业、装备,都是国内所需所缺的东西,是面向国内市场的海外投资。同时,“走出去”也是招商引资方式转变的重要体现。过去,招商引资像去“讨项目”,侧重于让利优惠,现在,重庆主要靠龙头企业招商,靠产业链集聚招商,靠战略性远见招商,靠资本招商,通过资本对外投资,获取技术和资源,既要重视发达国家,也要重视发展中国家,要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调整投资心态。 三是以加工贸易大规模突破促进进出口贸易大发展。进出口贸易方面不能简单靠实体经济的一般贸易,而要在加工贸易上实现大规模突破。重庆惠普、宏碁项目将大规模投产,这一块做实了,就能产生200 亿美元的进出口贸易。由于有整机加零部件垂直整合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作者简介:张幼文,1951年生,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 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市世界经济学会会长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开放战略新开放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国内发展是这样,对外经济关系发展也是这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对外开放意味着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开始。探索这一新阶段的内容、特点与要求是当前开放战略探索的核心。 一、开放型经济阶段性推进的必然性 一国经济在其发展的长过程中必然表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发展的这种阶段性是由不同阶段的目标差异决定的。发展阶段性任务的完成要求发展的阶段性推进,而发展的阶段性推进本身又是前一发展目标成功实现,后一发展目标开始确立的标志。 1、对外经济关系理论中的阶段思想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理论都是根据一国国际经济关系的特 定条件提出的,因而在其本质内容上就包含着一国开放经济

发展的阶段论思想:贸易与投资旨在基于现实条件实现特定意义上的发展,当经历一个时期发展目标成功实现,那么一国经济也就出现了新的条件,发展的新模式也就需要依据新的理论形成。 无论是外贸外资理论,还是经济发展理论,其中都包含着显著的阶段论思想。在各种国际贸易理论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贸易战略的阶段论分析或其思想实质。经典比较优势理论证明了在比较优势既定条件下贸易的必然性。这一理论的历史使命是关于自由贸易有利性的论证,因此它不需要回答比较优势变化的问题。但是这一理论结构本身也包含着不可否定的相反结论:当决定比较优势的因素发生变化后,那么由这种比较优势所决定的贸易结构也就必然发生变化。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推进了经典比较优势论,具有贸易结构阶段论的性质。要素禀赋理论与此相似。既然贸易结构是由一国禀赋结构决定的,那么一旦禀赋结构发生变化,贸易结构也就相应会发生变化,该国的发展也就从一个阶段进入新的阶段。要素禀赋理论假定要素不流动,但是现实世界即经济全球化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条件,国家的要素结构发生变化,发展的阶段性差异也就显现。可见,贸易结构的阶段性也是要素禀赋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收入相似性理论认为,收入水平的相似是贸易发生的原因,这就表明收入差距对贸易结构的影响。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一国的贸易结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若干思考 内陆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十分关注的重大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经济发展内外部约束条件的新变化,我国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要求。为此,一些学者和地方政府提出了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概念,并从区域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探索我国内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 笔者认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应该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 对于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开放与发展就不是完整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开放型经济。完整的开放型经济包括开放与发展双重内涵。我国一些地区提出的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就是以经济全球化为背景,以全国统一市场为基础,通过持续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深化国际分工与合作的开放发展战略。这一界定体现了以下内涵: 第一,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内陆欠发达地区通过全面开放促进自身发展的战略思维。它强调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当中,加强与外部的战略协调,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 第二,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制度性开放发展战略。内陆地区既向国际开放,也向东部地区及内陆其他地区相互开放;既重视实体领域的开放,也重视思想观念的开放,是规则对接、经济运行机制统一的制度开放。 第三,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较之东部“出口导向型战略”和内陆地区政府主导下的政策性开放,内陆开放型经济把区域性、政策性开放转变为全方位开放和制度性开放,是政府引导与市场推动相结合、不断拓展外部空间的科学发展之路。 总之,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融入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建立内外对接、内部整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区际协调机制。 内陆开放型经济对传统理论的挑战 总体来看,我国内陆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上主要采取了侧重经济开发的策略,而对开放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究其原因,是在理论思考上没有跳出一些传统思路的窠臼,受到包括中心-边缘理论、雁行模式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增长极理论等的影响。客观地看,中心-边缘理论实际是一种封闭发展理论,导致欠发达地区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雁行模式理论是出口导向型发展理论,主要适用于沿海地区;梯度转移理论是雁行模式理论向内陆地区的延伸,但忽略了内陆地区发展出口导向型产业的区位制约因素;增长极理论强调发展的不均衡性,着眼于增长极与其腹地的互动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封闭发展的观点。总的来看,上述理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不平衡的经济生态,实现内陆与东部的协调发展;没能充分考虑如何利用好外部有利条件实现内陆的开放发展;也没能在国家层面上统筹开放与发展实现内陆发展能力的提高。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一、有关定义 开放型经济可以从两种涵义上理解。形态上看,开放型经济是指存在对外贸易的经济,现代的开放经济不仅指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还包括资本、劳务和人员的自由流动。在这个意义上,开放型经济是相对封闭型经济而言的。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境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体制上看,开放型经济是指一种经济制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倾向,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能从制度上充分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政府较少干预对外经济联系活动的经济体即为开放型经济。 二、目前已建成的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1、成都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的规划结构可以简称为八个字——一带两翼、一城六区。 “一带”为高端服务功能聚集带,从人民南路至天府大道,沿天府中轴向南延续,并逐步折向龙泉山和三岔湖方向。 “两翼”为东西两翼的产业功能带,包括成眉高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带和龙泉经开区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 “一城”为天府新城,“这是去年成都市委提出建设的13个战略功能区之一,同时也承载着天府新区里主要的城市

高端功能,将聚集发展中央商务、总部办公、文化行政等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区域生产组织和生活服务的主中心”。 “六区”是依据主导产业和生态隔离划定六个产城综合功能区,发挥产业聚集效应,配套完善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按照规划安排,天府新区分为近期(2011-2015)、中期(2016-2020)和远期(2021-2030)三个实施步骤。其中近期新增城镇建设用地160平方千米,以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技术产业、现代制 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 快速推进。中期新增建 设用地150平方千米, 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目 标;远期则新增城镇建 设用地150平方千米, 基本建成宜业宜商宜 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十项政策包括,设立20亿元的天府新区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基础设施等项目;新区新增地方财政收入全额用于新区建设;地方政府债券和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重点投向新区;成都、眉山、资阳三市按照规定自主确定新区土地类实用税额标准;加大新区鼓励类产业企业政策支持;新区高端服务业享受要素价格优惠;新区建设用地指标实行单列;支持新区金融业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

《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解读 在2012中国(宁夏)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三届中阿经贸论坛举行之际,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规划》,这是继《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之后,国家出台的又一个支持宁夏发展的关键文件。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设立对宁夏到底意味着什么?将为宁夏的发展带来怎样的机遇? 试验区的批复创下多项“第一” 宁夏虽小,但宁夏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记者了解到,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思路从去年3月以全国人大建议形式提出以来,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李克强副总理先后两次做出批示,陈昌智副委员长亲自督促办理,国家11个部委组成调研组来宁调研,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成立编写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并专程来宁进行实地考察和征求宁夏意见。在《规划》起草过程中,自治区主要领导亲自指导并多次进京衔接。从试验区建议提出到《规划》出台,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创造了同类规划从建议提出、规划编制到批复的最快速度。这蕴含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宁夏的亲切关怀和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委对宁夏的大力支持,体现了国家推进向西开放战略和促进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凝结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辛努力。 《规划》的批复,标志着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正式设立。宁夏将成为内陆地区第一个开放试验区,全国第一个以整个省域为单位的试验区,也是全国第一个将总体《规划》与综合保税区同步批复的试验区。 定位更加高远 “《规划》从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区域布局、体制机制、支撑保障、政策支持、组织实施等方面对试验区建设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定位更加高远,目标更加明确,政策含金量更高,项目更加具体,实现了国家对宁夏支持的新突破。”自治区发改委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规划》提出了实施内陆开放的“五大意义”,即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路径、拓展我国外需市场空间、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资源型地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同时,《规划》明确了宁夏的新定位,即,打造成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建设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战略意义(批准前的) 首先,设立宁夏内陆经济开放试验区的条件日臻成熟。宁夏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是连接西北与华北、东北地区的重要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节点,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和前沿阵地。 其次,适应国家开放开发战略大趋势的要求。集中东阿拉伯世界向东,国家所需,宁夏所能,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宁夏是一个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地区,是全国除台湾、海南和 4 个直辖市外面积最小的省级行政区。为适应对外开放新格局,发挥宁夏区位优势,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既是中东阿拉伯世界向东、国家所需,也是宁夏所能。设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将以沿黄经济区为主体,覆盖整个宁夏全境,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重点搭建向西开放的平台,全面加强我国同阿拉伯国家世界及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的新路径,有利于形成互为补充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促进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的可持续。我区已成功举办了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并搭建起了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三,是国家总体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又一“亮点”。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是我国在沿海、沿边通过建立特区趟出举世瞩目的改革开放之路后,在内陆开辟“特区”的又一重大探索,将形成沿海,沿边和内陆开放互为依托、相辅相成的战略开放格局。作为国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在西部地区建设一批特殊经济区、开发开放试验区、重点边境口岸,打造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加大向西开放力度特别是向中东阿拉伯国家与世界穆斯林地区的对外开放,不仅是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促进巨大的内需潜力持续释放,支撑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对于推动并增强西北地区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开放合作,深化新形势下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彼此之间的战略合作,互惠合作,持久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是国家给予宁夏的又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饮水须思源。在宁夏设立全国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关心和支持,体现了对宁夏回汉各族人民的充分信任。作为中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我们有条件、也有优势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穆斯林地区合作的“先行区”,有责任、也有义务充当促进中阿合作的“领头雁”。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丝绸古道的要冲和中阿文明的交汇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河壮美、资源丰富。回族穆斯林与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相同,生活习俗相近,文化认同相向,在相互交流和贸易方面有着明显的人文优势,为双方开展合作提供了独特的便利条件。中央高度重视宁夏在中国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中的平台作用,宁夏的向西开放已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占有重要位置;作为中阿经贸论坛的永久承办地,将更名为中阿经贸博览会,宁夏将肩负使命、探索创新、优化环境,在国家向西开放格局中担当重任,在推动中阿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大作为。 伴随中央充分赋予宁夏政策的创新空间,鼓励宁夏先行先试等优惠政策,只要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新趋势,充分借鉴沿海沿边开放的成功经验,善于突破、勇于超越、大力推进向西开放乃至向整个世界开放,就一定能够在开放中增强发展的动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宁夏特色、西部特点的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子,为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宁夏,将成为全国第一个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国土资源部八政策支持试验区建设

政策汇编:各地自贸试验区的目标定位和发展重点

政策汇编:各地自贸试验区的目标定位和发展重点 目前,各省市自贸试验区正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开展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改革与探索,其做法值得关注。 上海自贸试验区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要求上海自贸试验区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查找短板弱项,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加强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的联动,以更大力度转变政府职能,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加强改革系统集成,力争取得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方案》提出,到2020年把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投资贸易自由、规则开放透明、监管公平高效、营商环境便利的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形成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用3-4年时间在洋山保税港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的部分区域,建设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区,实施新的监管政策和体制机制。 广东自贸试验区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广东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门户枢纽,建立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紧密的直接经济联系,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航空枢纽、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高水平的国际化城市,深化粤港澳合作。在此背景下,广东

自贸试验区建设将努力从规则适应者向引领者转变,着力探索构建更具引领性、前瞻性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体系。 天津自贸试验区 天津自贸区立足京津冀,强化服务“三北”、面向东北亚的辐射功能,打造区域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平台。2017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升级版,提升融资租赁、进出口贸易、金融创新、现代物流和国际航运功能,在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高效能服务上迈出更大步伐。 辽宁自贸试验区 定位是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市场取向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结构调整的要求,打造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竞争力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新引擎。建设目标:一是巩固对日、韩合作,进一步扩大东北亚国际合作。二是推进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营口港海铁联运、沈阳跨境铁路通道建设,构建沈阳—营口陆海联运系统。三是构建“辽满欧”、“辽蒙欧”、“辽海欧”三大通道。四是设立营口综合保税区,强化口岸贸易、转口贸易和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加速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建设。五是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建设,加强科技、旅游等领域合作。六是规划建设10个境外工业园区。 浙江自贸试验区

为早日把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高地而不懈努力

为早日把重庆建设成内陆开放高地而不懈努力 (接上) 三、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保障体系 (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重庆对外开放工作 一是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议,以大开放促大发展。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新一轮大比拼中就能占尽先机,获得竞争的制胜权,推动重庆经济大发展。二是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对外开放工作的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引商、留商、扶商、稳商的环境。在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情况下,要强化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发展的意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为促进社会稳定、改善民生创造条件。三是要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的规模与质量关系。要立足重庆内陆省份、外向度低的现状,一方面,必须全方位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壮大对外开放的规模,形成对外开放的优势;另一方面,必须看到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新形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择优选资、择优选技,注重质量,使引进的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重庆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需求。四是牢牢把握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在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加快推进的时代背景下,要转变开放的观念,打开开放的眼界,一方面,要继续坚持“请进来”,更好地引进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另一方面,要扬长避短,发挥我市优势,积极“走出去”,开辟企业发展的新阵地、开辟产品营销的新市场、开辟技术管理合作的新领域。 (二)必须打造世界知名企业向往的开放环境 要以“五大重庆”建设为契机,努力营造更加宽松、更加优越、更具吸引力的大开放环境。一是着力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围绕“务实、清廉、高效”的目标,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有效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中梗阻”现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的作用,从市到区县都应建立审批服务大厅,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公,一次性办结的“四个一”制度,决不能把行政审批服务大厅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二是着力打造公正严明的法治环境。要按照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的要求,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积极支持司法体制改革,切实维护司法公正。扎实推进“平安重庆”建设,真正把重庆打造成投资者的“安全区”、“放心区”。三是着力打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按照宜居的要求搞好城市规划,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深入开展蓝天、碧水、绿地、宁静四大行动,大力改善生活环境。加快“森林重庆”建设步伐,搞好城市的绿化美化,提高城乡森林覆盖率。按照对外便捷高效、对内快速畅通原则,加快推进交通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路网,着力构建“畅通重庆”。要以“唱红歌、颂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提升精气神,激励全市人民振奋精神,负重自强,开拓开放,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市民健康水平,着力打造“健康重庆”。 (三)必须创立独一无二的大开放政策体系 天津滨海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权,提出了“SGB+1”,就是在上海、广东、北京制定对外开放优惠政策总和的基础上再加他们独有的一些优惠政策,形成了不可复制的开放政策体系,成为了促进滨海新区高速发展的“助推器”。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推进

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 全面推进“三次创 业” 中国共产党通州委员会 2000年,通州四套班子整体南迁,开启了通州县城建设的新旅程,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通州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城市家园,也建起了彰显通州名片的通州杨柳配套园。新的历史时期,新的起点,通州县委认真学习、领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三届二次全会精神,努力践行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发展思路,大胆突破、开拓创新,强化“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投资拉动、产业支撑”四大着力点,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施“南拓北突、东进西扩”招商战略;强调以投资带动发展,以项目促进发展;努力闯出一条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城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出色完成了开放型经济这份答卷。全年累计引进3000万以上项目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有5个,20亿元以上项目2个,50亿元以上项目1个。吸引到位资金68亿元,其中省外资金62亿元。全县生产总值达到187.77亿元,同比增长15.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4.8亿元,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0.98亿元,同比增长2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46亿元,同比增长1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8亿元,同比增长25.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6年的35:37.3:27.7调整为2011年的23:55:22,工业主导地位逐步确立。 一、在思路上突出“转”字,树立沿海开放意识。 思路决定出路,意识改变环境。树立“开放即发展,招商即发展”观念,主动、大胆、大规模走出去,创新招商模式,优化招商手段;以开放意识着眼产业布局的全盘谋划,精心打造区域亮点。

一是变内陆心态为开放意识。放远眼光,以开阔的视野和全新的思维去思索和定位,确立“走出去”战略。走出京州,实施经济融入重庆,文化对接上海,科技依托北京的开放策略。主动与重庆江北区、上海松江区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先后与重庆互派近百名优秀青年干部、专业技术人才、高级技术人员挂职锻炼、交流学习;与中科院老专家技术中心深度合作,签订了《院地合作协议》,极大地改变和促进了经济建设后备人才队伍的健康发展。 二是变坐等机遇为营造商机。改变过去被动招商局面,积极参与各类招商活动,主动搭建招商平台,强力推介“××君故里”、“中国孝善之乡”、“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城”三张文化名片。放大资源优势,做足区位优势亮点,2011年实现民营资本增加值104亿元。2012年,将把招商触觉延伸到东北老工业基地,有望签约更大项目。 三是变项目招商为产业招商。签约几家企业,不如做强一个产业。紧扣资本、资源、技术三大要素,采取“招大引强、集群承接、延链引进”的思路,抓好产业链上游和下游的保障,确保产业链条式发展。培育××配套园和××临港产业园两大产业招商载体,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集中打造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集群,凸显经济发展新亮点。 二、在产业上突出“调”字,抢抓西部发展先机。 面对过去重采冶、轻制造,重生产、轻服务,重原料、轻加工的现状,通州狠下决心,直面阵痛,决定在“调”字上狠下功夫。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比重,全力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端化,努力推动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黑色产业绿色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全力抢抓西部发展先机。 一是围绕特色发展绿色生态产业。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走产城一体化路子,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实行“多乡一品”策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建成全县万亩米城贡米、5000亩高洞柚、万担烤烟等六大基地。高标准规划,园区式承载,借力××临港产业园建设的莲藕产业基地,规划在三年内连片种植万亩莲藕,目前已连片种植莲藕8000余亩,集观光旅游与创业增收于一体,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已初步显现出来。 二是瞄准未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资源友好型、环境节约型发展道路,培育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分析市场,准确定位,重点发展制造业的上游产业,吸引和拉动产业链条式发展。全面引进的挠性覆铜板项目和主要致力于PAN基炭纤维生产的炭纤维新兴项目,在工业园区产生的巨大的聚合能力,带动了整个电子产业、腈纶制造业的飞速发展,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构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e15007097.html, 内陆开放型经济区构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作者:韩立 来源:《商业时代》2013年第33期 内容摘要: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目的是深入发掘内陆地区的比较优势,通过市场一体化进程,逐步融入国家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本文通过德国鲁尔、重庆、临夏、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经验与启示,提出了推进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的金融先行、财税扶持等政策措施。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经验与启示政策措施宁夏 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我国应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深刻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我国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发展西部内陆开放型经济对落实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内涵 所谓内陆,就是深居大陆腹地,不沿边、不靠海的地区。这些地区货物到境外的距离远、时间长、物流成本高,形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对资金、人员、信息等要素流通形成阻碍,从而制约发展。开放型经济是以降低制度壁垒和提高生产要素流动的自由度为主,表现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开放和充分利用上。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开放型经济概念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是指具有内陆地区发展特点的开放型经济,相对于沿海开放型经济而言,强调经济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在开拓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推进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对外经贸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培育,不断提高贸易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以提升区域对外开放的整体功能和区域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结合外部力量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国内外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经验与启示 (一)新兴产业样本—鲁尔区的经验与启示 鲁尔区位于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地处欧洲的交通路口。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六 七十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基于这些问题,德国开始了对鲁尔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工作。德国政府制订了多个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方案,并且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清理改造传统产业,初步完善基础设施,吸引资金和技术,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经过30多年的努力,鲁尔区目前已从“炼钢中心”逐步变成了一个炼钢等传统产业与信息技术、生物

成都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必要性研究

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CDGDP 158.24180.14200.94226.02264.08289.44344.96437.19561.69659.14820.051061.281289.331470.791617.71664.461832.862070.23 CD 进出口总额 14.818.920.825.233.745.469.595.2154.1178.6246.6379.1475.4505.8558.4395.3410.1583.0 CD 出口总额8.28.912.213.518.726.841.457.190.7105.0138.7229.6303.6318.8338.2239.2219.3305.6 CD 进口总额6.610.08.611.715.018.628.138.163.473.6107.9149.5171.8187.0220.3156.2190.8277.4 外贸依存度%9.410.5 10.3511.1512.7615.6920.1521.7627.4427.130.0735.7236.8734.3934.5223.7522.3728.16 出口依存度%5.24.96.075.977.089.2612.0013.0616.1515.9316.9121.6323.5521.6820.9114.3711.9614.76 进口依存度%4.25.64.285.185.686.438.158.711.2911.1713.1614.0913.3212.7113.619.3810.4113.39 表1 2000~2016年成都市GDP 增长和对外贸易额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四川省成都市统计公报,下同;(GDP 亿元人民币以历年美元对人民币平均汇率换算为GDP 亿美元) 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牵头“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各个内陆城市都在利用此契机打造自己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霍伟东、夏婧雯(2017)提出成都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优势并提出了对策,加快转变政府的职能,塑造“一带一路”的胫骨,培育创新能力。冯晓阳、金泽虎(2019)研究以内陆开放新高地对接“一带一路”:基 于合肥的分析,使用2000~2017年的合肥GDP 、合肥 进出口总额、合肥进口总额、合肥出口额、合肥实际利用外资额、合肥旅游外汇收入额做了实证分析,提出合肥应当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参与内陆开放新高地建设,提出的对策有简化海关手续,让货物和服务更便捷;实施积极的出口鼓励政策;全方位打造国际旅游产业;持续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完善交通运输设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人才引进。李孟谦 成都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必要性研究 □文/冯晓阳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提要]经济一体化大势所趋,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以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牵头“一带一路”建设,国内各个内陆城市都在利用此契机打造自己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促进该地区经济发 展。本文选取成都市相关数据,通过具体分析有关对外经济贸易指标对该地区经济推动作用的力度,论证成都市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必要性,并提出成都市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的对策。 关键词: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一带一路”;成都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9年4月24日经济/产业 《合作经济与科技》No.8s 2019 4--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思想汇报

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内涵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 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这是在全面总结我 国30多年对外开放伟大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反映世情、国情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扩大 开放、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指明了方向,对于凝聚 全党共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推进对 外开放,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进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 导意义。 互利共赢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秉持的时 代理念。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国门开启之初,着力点是如何抓住外部 世界提供的发展机遇,而互利共赢更多强调的是我国同 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更多关注的是在实现自身发展的 同时尊重和支持对方发展,这是我国开放理念、开放思 维的重大转变。近年来,我们着力推进二十国集团合作,推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进程,如期建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部分深陷危机的国家施以援手,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是坚持互利共赢取得

的成果。在开放型经济建设过程中,要更加自觉地把互 利共赢理念落到实处,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坚 持以开放换开放,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 际环境。 多元平衡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把握的内 在特征。1990年我国提出了市场多元化战略。此后,我 国对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过度依赖的局面逐步改变。从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对发达国家和地区出口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对其他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仅占25%,逐步调整为目前的同发达国家贸易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各占半壁江山的格局,有效分散了国际市场风险。同 20世纪90年代相比,目前多元化的内涵也在向深度拓展。不仅要重视出口市场多元化,也要强调进口市场多元化;不仅要重视引资来源多元化,也要强调走出去市场多元化。其他还包括经营主体多元、商品多元、服务多元等 丰富内涵。当前,我国经济自身发展面临着推动进口和 出口平衡、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加快构建扩大内需长效 机制、提高经济内生发展动力的迫切需要。坚持以内需 为主导,完善多元平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然成为我国 发展经济的长期战略方针。 安全高效是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必须始终坚持的根 本要求。维护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我国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