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真菌基本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真菌基本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保护要点。熟练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构造。通过细菌标本片观察,进一步熟悉使用光学显微镜。

3、掌握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认识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

[实验原理]

一、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个体形态及内部结构。因此,显微镜是微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微生物研究的需要,显微镜从使用可见光源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使用紫外线光源的荧光显微镜,进一步发展到用电子流代替照明光源的电子显微镜,使放大率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根据不同的用途还有暗视野、相差显微镜等。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系统包括有:镜座、载物台、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调节器;光学部分包括有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有些较好的显微镜自身带有照明装置。在检查细菌标本,多用油镜进行。油镜是一种放大倍数较高(95~l00倍)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100×等)和特别的标记,以便于认识。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常用“Oil”(Oil Immersion)或“HI”(Homogeneous Immersion)作记号。油镜上也常漆有黑环或红环,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个标志。

二、油镜的原理:油镜头的晶片细小,进入镜中的光量亦较少,其视野较高倍镜暗。当油镜头与载玻片之间为空气所隔时,因为空气的折光指数与玻璃不同,故有一部分光线被折射而不能进入镜头之内,使视野更暗;若在镜头与载玻片之间放上与玻璃的折光指数相近的油类,如柏木油等,则光线不会因折射而损失太大,可使视野充分照明,能清楚地进行观察和检查。

三、油镜的使用方法:进行油镜检查时,应先对好光线,但不可直对阳光,采取最强亮度(升高集光器,开大光圈,调好反光镜等)。然后在标本上加柏木油一滴(切勿过多),将标本放置或移置载物台的正中。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使其几乎与标本面接触为度(但不应接触)。用左眼由目镜注视镜内,同时慢慢转动粗螺旋,提起镜筒(此时严禁用粗螺旋降下油镜筒),至能模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微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另一种是固定镜筒调节载物台的显微镜,调焦时,镜片先与油镜头接触,再慢慢转动粗螺旋,将载物台往下调,能模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随即进行检查观察。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擦拭干净。如油渍已干,则须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溶解并拭去油渍,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拭净镜头。

四、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尽管个体微小,但有其完整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除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外,尚有鞭毛、菌毛、芽孢、荚膜、质粒等附属结构。

五、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主要营腐生和寄生生活,且真菌体内含有丰

富的酶系统,能分解各类复杂的有机物质,所以在有机物存在的阴暗、潮湿的地方均能看见真菌的踪迹。并且在物质循环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真菌对人类有益,但有些真菌可引起人和畜禽疾病,有些霉菌还产生毒素,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类和动物健康。[实验材料]

1、标本: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炭疽杆菌(培养物片及组织片)、变形杆菌、魏氏梭菌、巴氏杆菌、酵母菌的染色标本。

2、仪器及其他物品:普通光学显微镜、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等。

3、菌体待检霉菌。

4、培养基沙堡培养基。

5、仪器及其他物品显微镜、恒温箱、载玻片、盖玻片、染色液、湿盒、霉菌(青霉、曲霉、毛霉)标本片等。

[实验内容]

1、用低、高倍镜观察酵母菌

(1)将低倍物镜(10×)转到工作位置。上升聚光器,将光圈打开,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使视野明亮。

(2)将标本片放于载物台上并上升载物台到最高。

(3)转动粗调节螺旋,当目镜中看到模糊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点。

(4)高倍镜观察:用手按住物镜转换器慢慢旋转将物镜转换成高倍镜(40×),转动细调将物像调至清晰,进行观察。

2、用油镜观察细菌标本片

(1)用10×镜对光,使视野明亮

(2)在标本片观察部位滴加少量香柏油后放于载物台上,转换物镜为油镜。缓慢上升载物台使油镜浸入香柏油中,并从侧面观察,使镜头上升至既非常接近玻片又不与玻片相撞的合适位置,避免压碎镜头晶片。

(3)缓慢下降载物台,同时从目镜中观察,直至出现模糊的物像时再用细螺旋调至物像清晰为止。观察细菌基本形态及特殊构造。

3、显微镜用后的处理

(1)处理玻片加2-3滴二甲苯于标本片上,使香柏油溶解,再用擦镜纸擦净保存供以后使用。

(2)清洁显微镜先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蘸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用干净的擦镜纸抹去残留的二甲苯;清洁目镜和其他物镜,可直接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净;用柔软的绸布擦净机械部分的尘土。最后将物镜转成“八”字式,下降载物台,聚光器降至最低位置,反光镜镜面转成垂直状。

4、待检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

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生长表现将不同霉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5d,可见霉菌菌落有绒毛状、絮状、绳索状等。菌落大小依种而异,有的能扩展到整个固体培养基,有的有一定局限性(直径1~2cm或更小),很多霉菌的孢子和菌丝能产生色素,致使菌落表

面、背面甚至培养基呈现不同颜色,如黄色、绿色、黑色、橙色等。

5、霉菌标本片的观察

6、霉菌小培养(载玻片法)的制作

挑取待检霉菌孢子到盛有灭菌水的小试管中,振荡试管制成孢子悬液备用.取一张干净的载玻片,用无菌接种环勾取1-2环孢子悬液于载玻片中央,用灭菌滴管吸取灭菌后融化的沙堡弱氏培养基少许,滴于孢子悬液上,并迅速将盖玻片加在培养基上,轻轻压一下,压成直径1cm左右的圆形。将制好的片子放入到湿盒中,放在适宜温度的培养箱(28℃)3d后取出,室温再培养2-3d。

7、待检霉菌的形态观察及鉴定

将培养好的小培养片取出,镜下观察其基本形态。

[实验结果预测]

实际操作后,了解了光学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保护要点。可以熟练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并分别观察到细菌、真菌的基本形态如下:

细菌基本形态真菌基本形态

[实验分析]

油镜观察过程当中,由于油镜放大倍数很高,镜片又是最小的,因此光线本身就比较暗,所以要加入和玻璃折光系数接近的香柏油,避免光线折射而产生的光线损失。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尽管个体微小,但有其完整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除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外,尚有鞭毛、菌毛、芽孢、荚膜、质粒等附属结构。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实验改进意见]

(1)在标本片上滴加香柏油时要注意将香柏油滴加在经过染色后的标本颜色较深区域。

(2)实验前先明确哪个是油镜头,转换成油镜头后,首先从侧面观察(而非从目镜观察),同时上升载物台至加有香柏油的载玻片进入镜头当中,即油滴和油镜头恰好接触即可。

[思考题]

1、当物镜由低倍转到油镜时,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的亮度是增强还是减弱?应如何调节?

当物镜由低倍转到油镜,随着放大倍数的增加,显微镜目镜立刻的视野亮度是减弱的,焦距很短的时候才用油镜。可以增加辅助光源的亮度来调整视野亮度。

2、使用油镜应注意哪些问题?

(1)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2)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光圈开到最大。

(3)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头离开通光孔,在需观察部位的玻片上滴加一滴香柏油,然后慢慢转动油镜,在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的距离,使镜头浸入油中而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宜。

(4)用左眼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不出现物象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加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加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一油镜程序,不得经高倍镜,以免油沾污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擦一遍,再用沾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油镜是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之一,清晰度略高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较细微的结构。

3、要使视野明亮除调节光源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

加大聚光器光圈,调节光源亮度。同样设置下低倍物镜比高倍物镜视野亮。

4、描述常见霉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

形态特征:霉菌的菌体由分枝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菌丝是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菌丝是中空管状结构,直径一般3~10m,有分枝,有隔膜或无隔膜。根据菌丝有无隔膜,可以将真菌分成低等真菌(鞭毛菌亚门和接合菌亚门)和高等真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两大类。许多菌丝分枝连接,相互交织在一起所构成的形态称菌丝体。

液体培养特性:如果是静止培养,菌丝往往在液体表面生长,液面上形成菌膜。如果是震荡培养,菌丝可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菌丝球,亦可形成絮片状,与震荡速度有关。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一、实验目的 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3.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3.学习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细菌三型、酵母菌染色装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擦镜纸;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纱布、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xx油浸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 2.调节光源: 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3.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首先下降镜台,将酵母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低倍镜正下方,镜台升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4.高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 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5.油镜观察染色装片 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将光线调亮,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台徐徐下降(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再次观察提起镜筒,换上细菌三型染色装片,依次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比第一次少加香柏油。 6.镜检完毕后的工作 下降镜台,取出装片;清洁油镜,油镜使用完毕后,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擦镜液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干残留的擦镜液;擦净显微镜,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呈“八”字形,不可使其正对聚光器,同时降下聚光器,转动反光镜使其镜面垂直于镜座。最后套上镜罩,对号放入镜箱中,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二)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 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 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3. 学习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细菌三型、酵母菌染色装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擦镜纸;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纱布、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油浸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 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3. 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首先下降镜台,将酵母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低倍镜正下方,镜台升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至发

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5. 油镜观察染色装片 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将光线调亮,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台徐徐下降(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再次观察提起镜筒,换上细菌三型染色装片,依次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比第一次少加香柏油。 6. 镜检完毕后的工作 下降镜台,取出装片;清洁油镜,油镜使用完毕后,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擦镜液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干残留的擦镜液;擦净显微镜,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呈“八”字形,不可使其正对聚光器,同时降下聚光器,转动反光镜使其镜面垂直于镜座。最后套上镜罩,对号放入镜箱中,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二)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1.用单层报纸螺旋包扎移液管。 2.用两层报纸包扎培养皿。 3.用四层报纸包扎试管。 4.做棉棉塞 五、注意事项 1.使用油镜必须按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再用油镜观察。 2.上升镜台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切忌用眼睛对着目镜,边观察边上升镜台的错误操作,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目的和要求】 1.熟悉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并xx。 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 3.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试剂与器材】 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 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 【实验内容】 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 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 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 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 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二、光学xx油镜的使用 1.光学xx的构造 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光学xx的构造

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 方法为: (1)低倍镜:镜头标志为10×或,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 (2)高倍镜:镜头标志为40×或,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 (3)油镜:镜头标志为100×或,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 2.油镜的使用原理 图1-2xx油镜的使用原理 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 3.使用方法 (1)采光: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将低倍镜转到中央并对准下面的聚光器,打开光圈,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集中于聚光器(以灯光为光源时,使用凹面反光镜,以自然光为光源时用平面反光镜)。根据所观察的标本,通过升降聚光器和缩放光圈以获得最佳光度。当用低倍镜或高倍镜观察时,应适当缩小光圈,下降聚光器;当用油镜观察时,光线宜强,应把光圈完全打开,并将聚光器上升到最高位置。 (2)低倍镜调焦:将欲观察的标本置载物台上,用弹簧夹和推进器固定,将待检部位移至视野正中央,上升载物台至不能升高为止。用左眼观察接目镜,缓慢调节粗调节器,使载物台下降,待看到模糊的图像时,再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看到清晰的图像为止。

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真菌基本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二油镜的使用及细菌、真菌基本形态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光学显微镜的简单构造原理、使用方法和保护要点。熟练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构造。通过细菌标本片观察,进一步熟悉使用光学显微镜。 3、掌握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认识真菌的基本形态结构。 [实验原理] 一、微生物个体微小,肉眼难以看见,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个体形态及内部结构。因此,显微镜是微生物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正是显微镜的发明使人类揭开了微生物世界的奥秘。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微生物研究的需要,显微镜从使用可见光源的普通光学显微镜发展到使用紫外线光源的荧光显微镜,进一步发展到用电子流代替照明光源的电子显微镜,使放大率和分辨率大大提高,为微生物学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此外,根据不同的用途还有暗视野、相差显微镜等。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系统和光学系统两部分组成。机械系统包括有:镜座、载物台、镜臂、镜筒、物镜转换器、调节器;光学部分包括有目镜、物镜、聚光器、反光镜。有些较好的显微镜自身带有照明装置。在检查细菌标本,多用油镜进行。油镜是一种放大倍数较高(95~l00倍)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100×等)和特别的标记,以便于认识。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常用“Oil”(Oil Immersion)或“HI”(Homogeneous Immersion)作记号。油镜上也常漆有黑环或红环,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个标志。 二、油镜的原理:油镜头的晶片细小,进入镜中的光量亦较少,其视野较高倍镜暗。当油镜头与载玻片之间为空气所隔时,因为空气的折光指数与玻璃不同,故有一部分光线被折射而不能进入镜头之内,使视野更暗;若在镜头与载玻片之间放上与玻璃的折光指数相近的油类,如柏木油等,则光线不会因折射而损失太大,可使视野充分照明,能清楚地进行观察和检查。 三、油镜的使用方法:进行油镜检查时,应先对好光线,但不可直对阳光,采取最强亮度(升高集光器,开大光圈,调好反光镜等)。然后在标本上加柏木油一滴(切勿过多),将标本放置或移置载物台的正中。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使其几乎与标本面接触为度(但不应接触)。用左眼由目镜注视镜内,同时慢慢转动粗螺旋,提起镜筒(此时严禁用粗螺旋降下油镜筒),至能模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微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另一种是固定镜筒调节载物台的显微镜,调焦时,镜片先与油镜头接触,再慢慢转动粗螺旋,将载物台往下调,能模糊看到物像时,再转动细螺旋,直至物像清晰为止,随即进行检查观察。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将镜头擦拭干净。如油渍已干,则须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溶解并拭去油渍,然后再用干擦镜纸拭净镜头。 四、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尽管个体微小,但有其完整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除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基本结构外,尚有鞭毛、菌毛、芽孢、荚膜、质粒等附属结构。 五、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叶,由单细胞或多细胞组成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数量大、种类多。主要营腐生和寄生生活,且真菌体内含有丰

油镜的使用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革兰染色及特殊结构的观察细菌个体微小,必须借助显微镜来观察其形态结构。但是活细菌为无色半透明状态,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观察清楚,常用染色的方法使细菌着色,使之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再在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晰的看到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和某些特殊结构。观察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是进行细菌鉴别的方法之一。 目的和要求: 1、熟悉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 2、学习使用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 3、学习革兰染色法 实验材料: 标本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二甲苯。 实验原理: 使用油镜时,需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是因为油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而透镜很小,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较暗,物体观察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1、用油镜时,勿将镜臂弯曲倾斜,以免油滴或菌液流淌外溢,影响观察造成污染。 2、用低倍镜对光,自然光线用平面镜(光源不宜采用直射日光,因直射日光的强度太大容易刺激眼睛),人工光源用凹面镜,同时调节集光器和光圈以获得最适亮度。染色标本油镜检查时,应将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载物台相平,使光亮度很强。 3、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推进器或压片夹固定。 4、低倍镜找出标本的范围,然后在待检部位上加一滴香柏油,转动镜头转换器,将油镜头置于工作位置,从侧面观察并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然后眼睛移至目镜,缓慢向上移动粗调节器(只应上升,不能下降,以免压碎标本和损坏镜头),待看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5、观察完毕,取下标本片,立即用擦镜纸顺一个方向旋转擦拭镜头上的油。若油已干,应先用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净镜头,再用另一干净擦镜纸拭去镜头上沾有的二甲苯。 6、显微镜擦净后,降低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集光器下降,反光镜推平,光圈关上,归还显微镜室。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观察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细菌观察 一、实训目的能利用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并会进行显微镜的保养。 二、实训器材显微镜、香柏油、乙醇乙醚(乙醇与乙醚的比例为3∶7)、擦镜纸、细菌染色标本片。 三、实训内容 1.调试 (1)将显微镜放置在洁净平稳的实验台上,绸布叠放整齐。 (2)打开电源开关和灯的开关,检查灯的亮度是否可以调节。 (3)尽量升高聚光器,放大光圈。 2.选择油镜(选好后使其正对通光孔) (1)长度最长; (2)放大倍数最大(100×); (3)白色线圈标志; (4)“油”或“oil”字样标志。 3.放置标本片 (1)正面朝上; (2)加油于待检部位滴加一滴香柏油,保持滴状,不要涂开。 4.镜检 (1)第一步眼睛从镜筒侧面注视油镜头,转动粗调节器上升载物台,直至油镜头浸入油中,并与玻片相接触。 (2)第二步眼睛观察目镜,转动粗调节器使载物台缓慢下降,待看到模糊物像后,换成细调节器微调(转动1-2圈即可),直至物像完全清晰。 先粗后细 观察内容:形态、大小、颜色、排列,尝试手绘或用相机进行拍照。 5.保养 (1)灯高度调至最低,关上电源和灯的开关; (2)取下标本片; (3)擦拭镜头 3步走(干→湿→干):干净擦镜纸擦拭→加少量乙醇乙醚后擦拭→干净擦镜纸擦拭。每次用2-3片擦镜纸。 (4)擦拭完毕,把低倍镜转至中央,高倍镜和油镜与通光孔成“八”字形。 (5)将电源线折叠好,放在载物台上。 (6)将显微镜用绸布包好,放回原处。 (7)填写使用记录本。 实验报告内容: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画出细菌的形态和排列方式,最好用彩笔或标明细菌颜色。

参考图片: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本次实验主要介绍了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以及细菌形态的观察。显微镜是生物科学中最基本最必要的仪器,也被称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窗口。而观察细菌形态则是微生物学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对于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特性和分类十分关键。 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准备工作 在使用显微镜前,需要对仪器做一些准备工作,具体如下: (1)检查显微镜是否清洁干净。使用棉花棒和无水酒精擦拭镜头和接口。 (2)插入镜片,拧紧螺丝。注意,平光镜的凹面朝上。 (3)透镜的高度应调整至最高点,油镜周围涂上润滑油。 (4)在准备好玻片后,使用无菌针将样本划到玻片上。 2、操作步骤 (1)将玻片插入载置物台。调整光源,使其在镜片下方成圆形状。 (2)使用低倍放大的物镜,在载置物台下调整样本位置,然后转动焦点,调整到最清晰的位置。 (3)切换到高倍物镜。在不移动载置物台的情况下,调整焦距直至视野内的细胞详细可见。 (4)将油镜轻轻接触载置物台上的镜片,调节光源以得到最佳观察效果。 (5)旋转调节管,使细胞从上到下等比例进入视野,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数量等。 二、细菌形态的观察 1、细菌分类 根据细菌的细胞形态、大小、结构和移动方式等特征,可以将细菌分为不同的分类。细菌形态既包含单细胞长条状物、圆球体等基本形态,又包括复杂的细胞、菌株组成的群体等。常见的细菌形态有以下几种: (1)球菌(cocci):球形或椭圆形的细胞。 (2)杆菌(bacilli):棒状或柱状的细胞。

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发现细菌形态上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一般表现为以下情况: (1)球菌或细圆菌:呈球形,直径一般在0.5-2μm之间。 (3)螺旋菌:呈螺旋形,长度几乎无限制,直径0.5-1μm左右。 然而,即使细菌大小、形态有所不同,它们的细微结构也存在着明显的相似性,这种结构相似性在分类学上具有相当的意义。 细菌形态的观察是微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数量等,能够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规律,对于深入研究微生物的特性、分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了解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方法及影响因素,掌握显微镜使用技巧。 实验原理: 显微镜油镜是一种高倍显微镜专用的目镜,它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学细节、增强分辨率。使用油镜的原理在于将光线的折射率从空气的1.0提高到油的1.5以上,使样品显像更加清晰明亮。当样品的细节越来越小时,使用油镜的必要性就越大。 实验仪器: 显微镜、油镜。 实验步骤: 1. 调整光源,使其照射到物镜的中央。 2. 取出物镜并在其下会生放一滴显微镜油,将油均匀摸在物镜的视场之内。 3. 清除物镜表面上的油点,同时检查物镜是否干净无污渍。 4. 将油涂好的物镜装回显微镜中,并将载物台向上提起。 5. 选择适当的放大倍数并调节焦距,使样品的轮廓清晰可见,然后移动载物台,观察不同位置的细节。 6. 注意显微镜油镜的存放和保养,定期更换油和清洗物镜表面。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摇晃显微镜,以防止影响观察效果。 2. 使用油镜时,应避免使用力量过大的布或纸巾擦拭,以免刮伤表面。

3. 去除物镜上的油点时,应使用指纹纸或其他专用工具,不要用手或普通纸巾擦拭。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使用显微镜油镜后,细胞和其他微小结构的细节更加清晰明亮,大大提高了分辨率。显微镜油镜的使用需要注意操作规范及保养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物镜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结论: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可以提高显像质量和分辨率,但其需要专门的维护和保养,操作时需注意细节。 一些应用领域,例如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等常常需要高清晰度的显微镜观察。显微镜油镜的使用技能必不可少,能够提高显像质量和细节分辨率。 此外,显微镜油镜的使用还需要对不同类型的镜片和样品有所了解。有些样品不能使用油镜,例如游离细胞和活体组织,这些物质不能与油镜接触。因此,在使用油镜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筛选和分析。 总之,显微镜油镜是显微镜观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可以提高细节分辨率和显像质量。对于显微镜用户来说,掌握油镜的使用方法和维护技术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观察质量。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基本形态观察.

实验一 显微镜油浸系的使用及细菌基本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 1.正确掌握使用及护理显微镜的方法,特别是油浸系的使用及护理。 2.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操作步骤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两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粗调节螺旋、细调节螺旋、标本夹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光圈(虹采)、聚光镜(集光器)等(图1-1)。 二、油浸系的原理 浸系是在油浸镜与标本之间加1滴香柏油,调整光源检查细菌标本的方法。油浸镜是一种高倍放大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x 、100x 等。其镜头标记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用“Oil ”(Oil Immersion )或HI (homogeneous Immersion )表示。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种标志。其使用原理是: 由于香柏油与玻璃的折光率相似(香柏油为 1.515,玻璃为 1.52)。镜检时,滴加香柏油的作用是使光源尽可能多的进入物镜中,避免光线通过折光率低的空气(折光率为1.0)而散失,因而能提高物镜的分辨率,使物像明亮清晰(见图1-2)。 三、使用方法 镜检者需姿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右眼用于绘图和记录,两眼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光源用自然光线或人工光源,注意避开直射日光。用人工光源时,为了避免赤黄光线,需在集光镜下装入蓝色滤光片。 对光 将光圈完全开放,升高聚光镜与载物台同高,置标本片于载物台上,在低倍镜 下对光,用手转动反光镜以调节之,至视野最亮时为止。若用天然光源宜用反光镜平面,较弱光源用凹面。检查未染色标本,光不宜太强,染色标本需强光。光线强弱可通过放大或缩小光圈、升降聚光镜、旋转反光镜调节之。 加油 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染色部位正对集光器的中央,用标本夹固定好,滴加香柏油1滴,用油浸镜检查,使油镜头浸入油滴中,几乎与标本面接触为度,然后由接目镜 注视镜内,同时慢慢转动粗调节螺旋提起镜筒(绝对不能下 图1-2 显微镜油浸系的原理 图1-1 光学显微镜的结构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到三

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油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了解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二、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三、油镜使用的原理 油镜,即油浸物镜。当光线由反光镜通过玻片与镜头之间的空气时,由于空气与玻片的密度不同,使光线受到曲折,发生散射,降低了视野的照明度。若中间的介质是一层油(其折射率与玻片的相近),则几乎不发生折射,增加了视野的进光量和显微镜的分辨率从而使物象更加清晰。 四、实验器材 1、细菌三态装片 2、显微镜 3、香柏油

4、擦镜纸等 五、操作步骤 1. 放置好显微镜 2. 调节光源 3. 低倍镜观察 4. 高倍镜观察 5. 油镜观察 6. 清洁和还原显微镜 显微镜观察细菌涂片(细菌三型涂片、枯草杆菌涂片)使用油镜: 低倍镜(10×)高倍镜(40×)油镜(100×) 1. 放置好显微镜 置显微镜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检者姿势要端正。 (不论使用单筒显微镜或双筒显微镜均应双眼同时睁开观察,以减少眼睛疲劳,也便于边观察边绘图或记录 2. 调节好光源 接通电源,打开光源。 3. 低倍镜的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都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因为低倍镜视野范围大,容易发现观察目标,确定观察部位。 将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调节标本移动螺旋,使观察的目的物处于物镜的正下方。 调节粗调螺旋,使物镜(10×)与标本靠近,眼睛在测向注视物镜,防止物镜和载玻片相碰。 张开双眼向目镜里观察,如果见到目的物,但不十分清楚,可用细准焦螺旋调节,至目的物清晰为止。 通过玻片夹推进器慢慢移动玻片,认真观察标本各部分,找到合适的目的物,仔细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结果。 4.高倍镜的观察 (1)用低倍镜找到标本并调节清晰后,将欲放大的观察部位用推进器调到视野中央。 (2).旋动转换器换高倍镜。如果高倍镜下观察目的物有点模糊,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视野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时要注意旋转方向与载物台上升或下降的关系,防止镜头与载玻片强力接触,损坏镜头或载玻片。 5.油镜的观察 (1)如果用高倍镜目的物未能看清,可用油镜。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检查标本片,将目的物移到视野正中。 下降载物台,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将油镜移至正中,缓慢调节粗调螺(2)旋使油镜头浸没在油中,刚好贴近载玻片。然后再用细准焦螺旋微微向上调(切忌用粗准焦螺旋)即可。 (应特别注意不要在升降载物台时用力过猛,或者调焦时误将粗调节螺旋向反方向转动而损坏镜头及载玻片) 6. 清洁显微镜和还原显微镜 . 观察结束后,调节光源到最小再关掉电源开关。调节粗调螺旋,使载物台下降到最低,取下玻片。

研究报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单染色法

研究报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单染色法实验1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单染色法及细菌芽孢观察(09下) A.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目的: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内容: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装片。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i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染色装片。 香柏油、二甲苯、显微镜、擦镜纸。 三、操作步骤 (一)观察前的准备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二)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首先上升镜简,将枯草芽孢杆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物镜正下方,物镜降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

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逐渐上升(或使镜台下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三)高倍镜观察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懂。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绘图。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四)油镜观察 1(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 2(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3(将光线调亮,左眼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筒徐徐上升(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因镜头下降未到位或镜头上升太快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 4(再次观察提起镜筒,换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染色装片,依次用低倍镜、高倍 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比第一次少加香柏油。 (五)镜检完毕后的工作 1(移开物镜镜头。 2(取出装片。 3(清洁油镜,油镜使用完毕后,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干残留的二甲苯。 4(擦净显微镜,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呈“八”字形降下,不可使其正对聚光

实验一 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知识分享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油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单染色法原理和操作方法,并观察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镜的使用方法; 2.用单染色法制作装片; 3.观察枯草芽抱杆菌和八叠球菌细菌的形态观察 三、实验原理 油镜是载玻片与物镜之间隔的不是一层空气(干燥系),而是一层油脂,称为“油浸系”。利用油镜的目的是增加显微镜的分辨力,和光线的强度。 简单染色法是最基本的染色方法,是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 四、实验仪器和材料 八叠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草酸铵结晶紫染液、齐氏石炭酸复红染液、香柏油、二甲苯。 显微镜,酒精灯,载玻片,接种针,擦镜纸。五、操作步骤 (一)油镜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上升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未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这就是注意事项)。 3. 低倍镜观察 首先下降载物台,夹住标本。从目镜观察,将欲观察位置移至物镜正下方,适当缩小光圈,转动粗调节器使物镜逐渐升降至发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破片相撞。再用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分移至视野中心,准备用油镜观察。 5. 油镜观察 (1)滴油:下降载物台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上一小滴香

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分布、灭菌消毒)

微生物实验 微生物实验 细菌形态观察 细菌分布 消毒灭菌

细菌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日常维护 2.掌握细菌的三种形态 3.掌握临床常见细菌的形态及染色 4.掌握细菌的特殊结构 5.了解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及真菌的结构特点 二、实验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1. 在标本欲检部位滴一滴香柏油,然后转换油镜头 2. 从侧面观察并慢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 停止转动,以免碰撞玻片,用双眼观察目镜,同时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细菌清晰 3. 根据需要调节显微镜亮度 2.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维护 1.移动显微镜时,用右手持镜壁,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 2.油镜用毕后,要立即用擦镜纸擦去香柏油;再用滴有二甲苯的擦镜纸擦油镜头;最 后,用干净擦镜纸将镜头上的二甲苯擦去,以免损伤油镜头 3.镜头擦净后,降低接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罩好镜罩放入柜内 4.做好使用记录 3.微生物知识 1.细菌按形态分类: 球菌:球形(包括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杆菌:杆状(包括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等) 螺旋菌:螺旋状(包括螺旋菌、弧菌等) 2.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核蛋白体 3.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如肺炎双球菌 鞭毛:又分单毛菌、双毛菌、丛毛菌、周毛菌。如:变形杆菌为周毛菌 菌毛 芽胞:如破伤风梭菌、炭疽芽胞杆菌、肉毒梭菌 4.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原核类、真核类和非细胞类。 原核类:细菌、放线菌、蓝藻、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 5.真菌 单细胞:圆形、芽生孢子。如:酵母菌 多细胞:菌丝及孢子、孢子出芽。如:霉菌 6.白假私酵母菌(白念) 生物学性状:G+单细胞真菌、芽生孢子、类酵母型菌落 厚膜孢子、假菌丝有助于鉴定 致病性:皮肤粘膜——鹅口疮、内脏感染、CNS感染 微生物学检查:直接涂片、染色后镜检——菌体、芽生孢子、假菌丝7.新型隐球菌 生物学性状:圆形酵母型菌、外周有厚荚膜(比菌体大1-3倍) 致病性:吸入后侵犯皮肤、粘膜等——慢性炎症和脓肿;侵袭CNS——亚急性或慢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细菌形态结构观察实验报告 实验一细菌形态观察 实验一细菌形态观察(一) (基础实验,4学时)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验证三种类型细菌的形态,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 二、实验原理 普通光学显微镜由机械装置和光学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物镜的性能直接影响显微镜的分辨率。几种物镜中,油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对微生物学研究最为重要。使用油镜需在载玻片与镜头之间加滴镜油,主要有如下原因: 1.增加照明亮度; 2.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细菌的形态微小(以μm计),个体基本形态为球形、杆状和螺旋形,其中以杆状细菌最为常见。 三、实验用具 光学显微镜、擦镜纸、细菌标本、滤纸、液体石蜡; 枯草杆菌、四联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细菌三型、八叠球菌等细菌的永久染色装片 四、实验步骤 (一)调试显微镜 显微镜左前方,镜罩叠放在右上方,插电源。聚光器上提至最 上方,打开光圈;开电源,调光源。 (二)观察

1、放置标本于载物台上,用粗调节器上升载物台至最高位置。 2、低倍镜下,用粗调节器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域 3、换高倍镜,用细调节器找到要观察的样品区域 4、移开高倍镜,滴液体石蜡,从侧方注视,将油镜缓慢转至正下方,调至物像清晰,绘图 5、提起镜筒,换染色装片,观察,绘图。 (三)用后显微镜清理 1、观察后下降载物台,取下载玻片,将油镜转出,擦镜头3,5次。 2、将光线调至最小,关闭电源和光圈,下降聚光器。将显微镜各部分还原。 五、注意事项 1、使用油镜必须按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再用油镜观察的程序操作。 2、转换镜头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切忌用眼睛对着目镜,以免压碎玻片而损坏镜头。 六、作业 绘出观察到的几种细菌的个体形态视野图,注明总放大倍数。 篇二:细菌放线菌的观察与革兰氏染色实验报告 实验一:细菌、放线菌的形态观察与革兰氏染色 姓名:陈虹邑学号:200911233012 系别: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班级:周二第一组 试验日期:2011年9月13日同组成员:邢悦婷呼波 一、 实验目的及意义 1、巩固油镜的使用;

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实验报告 篇一:微生物实验报告:微生物形态观察 实验一微生物形态观察 一、实验目的 1.巩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重点练习油镜的使用;2.认识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特殊结构;3.练习手绘微生物图片。 二、实验原理 1.细菌基本形态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细菌的基本形态有3种: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球菌根据细胞分裂后排列方式的不同分为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杆菌分为单杆菌、双杆菌、链杆菌等,是细菌中种类最多的。螺旋菌分为弧菌和螺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特殊形态的细菌。

2.细菌特殊结构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荚膜是某些细菌向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具有抗干燥、抗吞噬和附着作用。鞭毛是某些细菌表面着生的1至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波曲的丝状体,具有运动功能,在菌体上的着生位置、数目因菌种而异。菌毛(又称纤毛)是在细菌体表的比鞭毛更细、更短、直硬,且数量较多的丝状体,与细菌吸附或性结合有关。芽孢又称内生孢子,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菌体内部产生的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休眠体,具有极强的抗热、抗辐射、抗化学药物和抗静水压等特性。3.真菌的结构特征 菌丝是构成真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是一种管状细丝。可伸长并产生许多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叫菌丝体。根据菌丝中是否存在隔膜可分为无隔膜菌丝和有隔膜菌丝。为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和更有效地摄取营养满足生长发育地需要,许多真菌的菌丝可以分化成一些特殊的形态,这些特化的形态称为菌丝变态。比如吸器、假根、子实体。 4.放线菌的结构特征 放线菌的形态比细菌复杂些,但仍属于单细胞生物。链霉菌是典型的放线菌,其细胞呈丝状分枝,菌丝直径很小,在营养生长阶段,菌丝内无隔,故一般呈多核的细胞状态。

油浸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实验一油浸镜的使用和细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Use of oil immersion objective and observation of morphoiogy structures lf bacteria 一、油浸镜的使用方法 观察细菌时,须用放大倍数最大的物镜,即油浸镜(Oil immersion objective,简称油镜)。其原理如图一所示,当光线从标本经过空气进入镜头时,由于介质密度不同而发生光的折射(散光现象),光线不能完全进入物镜中,致使物象显现不清。若在油镜与载物玻片中间加入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 则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视野亮度增强,获得清 晰物象。 (一)油浸镜的使用方法 1、双手托显微镜,轻拿轻放。 2、放好后,用绸布擦试显微镜,同时检查显微镜 有无问题,有问题立即向老师报告。 3、用低倍镜调整光线,看染色标本时,要求视野 达到最亮的程度。 ①将集光器升到最高位置,与载物台相平。 图1 油浸镜原理示意图 ②将虹彩完全开放。 ③天然光线用平面反射镜,人工光源用凹反射镜。使视野达到最亮的程度。 4、在标本上滴一滴香柏油,不要多加。用眼睛从侧面观察,小心转动粗调节器,使油浸镜头缓慢下降,浸入油中,到几乎或轻轻与玻片接触为止。不能过急过重,以免碰坏镜片。 5、一面从目镜观察,一面用粗调节器慢慢上升油浸镜头,当见到模糊的物象时,立即停止。再用细调节器调到物像清晰为止。然后,一边移动片子,一边观察,寻找理想的视野,仔细观察。 6、看完后,先将油浸镜头上提,然后取下标本片,再用擦镜纸拭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必要时,用擦镜纸蘸少许二甲苯擦拭镜头,然后再用另一小块擦镜纸拭去二甲苯。 7、最后,降下集光器,竖起反射镜,下降镜筒使物镜成八字形抵于载物台绸布上,双手托持显微镜,放入显微镜箱中。 (二)注意事项 1、不得在直射阳光下操作显微镜,以免强光损坏镜片。 2、显微镜的细调节器是精密而脆弱的机件,只能做有限的旋转,因此,不得向一个方向连续旋转数周。当旋转时感到有阻力,则表明已达极限,不能再继续向上方旋转,必须立即退回,轻拿轻放,防止细调节器因震动而损坏。 3、显微镜必须保存于干燥、无尘的方,以防镜片发霉损坏。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特殊构造的观察 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形菌)和细菌的特殊构造(荚膜、鞭毛与芽胞等)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