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论文:药物不良反应浅析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药物不良反应浅析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药物不良反应浅析

药物不良反应论文:药物不良反应浅析

【摘要】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通过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类型,及诱发因素的探讨,制定一系列可以预防不良反应的措施,减少其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预防

药物是一把双刃剑,治病的同时又有可能带来严重不良反应,轻者造成身心的痛苦,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药物不良反应事件频发是造成药物对人体损害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人们对药物不良反应越来越关注,国家出台了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及时有效的制止不良事件的发生,笔者通过对生活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意见。

一药品不良反应类型(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的:按其与药理作用有无关联而分为两类:a型和b型。

a型药物不良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苯二氮卓类引起的瞌睡,抗血凝药所致出血等,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剂量有关,发生效率较高,但死亡率很低。 b型不良反应(质变性异常)是与药物药理作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亦难以发现,发生率虽低,但死亡率高①。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两大类,药物因素和非药物因素。

(一)药物因素主要是由于药物质量问题,不合理用药,甚至是用药不规范引起。

1 黑龙家齐齐哈尔药业的“齐二药”事件,在亮菌甲素注射液的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工业用二甘醇,导致多名患者死亡!安徽华源的欣弗事件是也是由于药物质量不合格引起。

2 中药制剂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如2006年发生的鱼腥草叫停事件,致使许多病人由于使用鱼腥草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死亡;2001年11月,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通报的双黄连引起的严重的过敏反应。

3 抗生素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占50%以上,主要表现为

3.1 没有严格掌握适应症,对于病毒感染的疾病滥用抗生素,如流感,病毒性肺炎等。

3.2 联合用药,没有掌握好配伍禁忌,如头孢类抗生素不宜与氨基糖甙类混合静滴;任相成报道了6例清开灵注射液与青霉素配伍应用出现不良反应,而分开静滴未发生不良反应② 。

3.3 食物影响,头孢哌酮用药后饮酒或是食用含有乙醇的食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可影响乙醇代谢,可能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3.4儿童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超剂量用药、

尤其是一次用药剂量过大的问题3.5对于可引起过敏反应的头孢类抗生素必须做过敏试验,过敏者严禁使用。

4 我们运用某种药物治疗疾病时,可能只用一种或几种作用,而其他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就与疾病无关,从而引起不利的影响。如当胃肠痉挛而出现剧烈绞痛时,用阿托品可有解痉作用而取得良好的止痛效果,但是阿托品又可引起心跳加快,而出现心慌、颜面潮红,使唾液分泌减少而口干舌燥,还会使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而排尿困难;如果用量过多,也可引起肠蠕动过慢而出现便秘,甚至不完全性肠梗阻。

(二)非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很多,年龄、性别、特异性反应、疾病等都可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1 婴幼儿由于内分泌系统和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和适应症;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衰退,同时伴有几种慢性病,联合用药和用药品种较多是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

2 男女性别的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临床实验证明,妇女用吗啡时比男子更容易兴奋,但对抗抑郁药的反应不如男子③。

3 特异性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磺胺药引起的溶血性黄疸等,一经发现,应立即停药,因为这一类不良反应与用药的剂量无关,而且反应的严重程度难以预料。

4 糖尿病、肝功不全、肾功能障碍、有溶血反应、红斑

狼疮等重要疾病,同时服用其他药物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多种多样,如果采取必要的措施,可以减少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1 详细了解患者的过敏史和用药不良反史,杜绝发生过的过敏反应再次发生,对于应做皮肤过敏试验的切记要做皮试。

2 老年人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了解患者的用药史,防止联合用药引起不良反应;至于小儿,尤其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期间应加强观察。

3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和慎用的药物尤其要注意,以免造成婴幼儿畸形和发育畸形。

4 应用新药时,必须掌握有关资料,慎重用药,严密观察,一旦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上报。

5 长期应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的药物时要定期检测,如应用利福平、异烟肼时检查肝功能。

综上所述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形式多种多样,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时通报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调整患者用药,有效防止不良反应人群的增加。医院加强用药管理,医师严格按照药典和药品说明书用药原则用药,掌握适应症,对症用药,因人而异,合理使用药物;作为药师有义务监督和协助医师和患者合理使用药;护士严

格按照输液配制规范去做,临床药师对患者和家属做详细的用药指导,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薛画方主编 .医院药剂科主任手册.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1331

[2]任相成.清开灵与青霉素联合静滴致不良反应6例.中级医刊,1995,30(7):45.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附件 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药品上市后个例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指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包括持有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的生产企业,以下简称持有人)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相关工作,依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1号),参照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上市后安全性数据管理:快速报告的定义和标准》(ICH E2D),制定本指导原则。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持有人开展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工作。 本指导原则中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单个患者使用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是指持有人按照监管部门要求的项目填写的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及相关信息的表格或元素集合。 1.个例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 药品不良反应的收集和报告是最基础的药物警戒活动,收集个例药品不良反应并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是持有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持有人应建立面向医生、药师、患者的有效信息途径,收集来自医疗机构、经营企业、患者电话或投诉报告的不良反应,主动收集学术文献、临床研究、市场项目中的不良反应,拓展网络、数字媒体和社交平台等的信息收集途径。

1.1 非征集报告收集途径 非征集报告来源于医生、药师、患者等主动提供的自发报告,也包括来自学术文献和互联网及相关途径的报告。持有人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医生、药师和患者报告不良反应,并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手段干涉报告者的自发报告行为。 1.1.1 医疗机构 持有人应指定医药代表,通过日常拜访医生、药师或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沟通,收集临床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对医生、药师的访问应定期开展,进行良好的记录并保存。持有人或其经销商在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购销合同时,应让医疗机构充分知晓持有人的不良反应报告责任,鼓励医生向持有人报告不良反应。 1.1.2 药品经营企业 持有人直接从药品零售企业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应确保药品零售企业知晓向其报告不良反应的有效方式。建议持有人建立药店定点收集计划,定期从指定药店收集报告,并对驻店药师或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信息收集的目标、方式、内容、技巧、存储要求等,确保不良反应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持有人通过药品经销商收集个例不良反应信息,双方应签订委托合同,持有人应定期评估经销商履行信息收集责任的能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收集的数量和质量。 1.1.3 电话和投诉 药品说明书、标签中公布的生产企业电话是患者报告不良反应、进行投诉或咨询的重要途径。持有人应指定人员负责该电话的接听,收集并记录患者或其他个人(如医生、药师、律师)报告的不良反应信息。电话应保持畅通,工作时间应有人接听,非工作时间应设臵语音留言。电话号码如有变更应及时更新说明书—2 —

【2019年整理】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论文 关键字:用药合理药品抗生素不良反应 【关键词】合理的用药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 下面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现如今医疗纠纷频发、医源性或药源性事件居高不下、医疗以及用药成本过高等,已成为多数国家、地区面临的问题,我国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合理用药的实践步履艰难,进展迟缓,远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实际上,药物不良反应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而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在我国临床中已非常普遍。有资料表明,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3]。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了严重的后果。现在,很少有医生对抗生素进行过系统、全面的了解,使用的盲目性很大,在选择抗生素时不加思考,不重视病原学检查,迷恋于“洋、新、贵”,盲目的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或几种抗菌药同时应用,致使大量耐药菌产生,使难治性感染越来越多,医疗费用也越来越高。临床上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因为耐药感染使用抗生素无效引起的。ADR以抗生素位居首位。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无药可用;在微观上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药源性损害。由于人体内部有许多菌群,正常情况下他们相互制约,形成一种平衡,抗生素的滥用就可能对某些有益菌群造成破坏,使一些有害菌或病毒乘虚而入导致二重感染甚至死亡。另外,临床分科过细,医师缺乏正确的抗菌药物知识;正确的药品信息获取困难;医师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等,也是导致用药错误的重要原因。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 由此看出,合理用药不仅仅是医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临床医师需要注意的问题。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以实现。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 【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复习文献资料,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合理的用药抗生素;不良反应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所使用的药品应当尽可能少地出现ADR。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每年由于滥用抗生素引起的耐药菌感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百亿元以上。

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程序

目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程序。 适用X围:适用药品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检索。 负责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办公室主任、质量保证部部长、科研中心监测人员。 内容: 一、国内文献检索 (一)、中国知网(KI) 1、简介 中国知网(https://www.360docs.net/doc/a45911809.html,),是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的概念,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始建于1999年6月。中国知网已经发展成为集期刊杂志、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工具书、年鉴、专利、标准、国学、海外文献资源为一体的、具体国际领先水平的网络出版平台。分为基础科学、工程科技、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等10个专业文献总库,168个专题数据库,中心的日更新文献量达5万篇以上。 其中医药卫生科技文献库涵盖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外科学,泌尿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肿瘤学,眼科与耳鼻咽喉科,口腔科学,皮肤病与性病,特种医学,急救医学,军事医学与卫生,药学等医药学领域。截至2011年6月,收录国内学术期刊7778种,全文文献总量3200多万篇,其中药学方面的文献量达61万多篇;收录来自397家培养单位的博士学位论文15万多篇,其中药学方面的文献量达5600多篇。收录来自598家培养单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15万多篇,其中药学方面的文献量达2万多篇。 2、检索方法 KI有文献检索、知识元检索、引文检索等多条途径。本书仅介绍文献检索、高级检索两

种方式,更多检索方式可从KI获取。 1)简单 简单检索即在全文中进行检索。在检索框中输入检索关键词后,点击“”按钮进行检索,见图1 图1 2)高级检索 点击“高级检索”进入高级检索页面。页面上提供高级检索及其相应的检索控制项(主题、篇名、作者、作者单位、发表时间、文献来源、支持基金)。见图2 高级检索步骤: 第一步:选择主题:在主题框中的下拉列表中选择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参考文献、中图分类号,可以通过主题框前方来增加或减少检索条件; 第二步:输入检索词:在检索框中输入; 第三步:设置其他检索项和检索词以及逻辑运算符(并含、或含、不含); 第四步:选择检索控制:根据需要选择下列检索控制条件:扩展、关系、起止年份、匹配。 第五步:点击检索键进行检索。 图2 3、文献下载 以“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为检索词为例,利用简单检索方式,在检索词输入框中输入“双黄连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检索。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通化师范学院 中药药理学结业论文 (2017 届) 题目药物不良反应 学院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 专业药物制剂 班级13级6班 作者姓名吴梅学号 0110 指导教师滕坤职称副教授学位硕士 论文成绩 2016年6月 目录 中文摘要 (1) 中文关键词 (1) 1 药物使用现状 (2) 抗生素滥用现象普遍 (2) 对过多使用新药、贵药,对药理作用了解不够 (2)

相关法律法规实行力度不够 (3) 2 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 (3) 药物因素 (3) 患者自身的原因 (3) 其他因素 (4) 3不良反应如何判断 (4) 从时间判断 (4) 从症状判断 (5) 4合理用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 (5) 5小结 (5) 参考文献 (6)

药物不良反应 制药与食品科学学院1306班吴梅 摘要:合理用药始终与合理治疗伴行,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目前公认的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及适当的使用药物。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安全用药问题。 关键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临床用药中的常见现象。它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抗菌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类用药,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品种有100多种。抗生素挽救了无数生命,但其在临床应用也引发了一些不良反应。抗生素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甚至会引起患者死亡。因此,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临床上对药品的要求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治疗作用,同时也要求在治疗疾病的同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

浅谈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 摘要:药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为此,在药品不良反应和合理用药上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环境破坏的加重,越来越多的人们 身上出现了健康危机,同时新药的不断问世,药物不良报道的增加,如何安全、 有效、合理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过程中,人接受正常剂量的 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1]合理用药是指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诊断 系统知识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 下面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临床常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问题。 一:导致不良反应的常见因素 1 抗生素滥用,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 根据WHO报告,全球死亡人数中有近1/7的患者是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1/4是抗生素所致。有资料表明, 我国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约为70%,二级医院为80%,一级医院为90%[2]。抗生素的滥用,不仅使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同时也给临床治疗上带来 了严重的后果。 比如说上呼吸道感染,有90%以上是由病毒引起的,但临床上使用抗生素的却不在少数。滥用的后果是在宏观上造成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抗生素的效力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导致人类 无药可用;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把抗生素当作家庭的常备药,稍微有些头痛脑热就服用;而有一些患者主动要求用好药、贵药,就更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细菌耐药的发生。因此, 加强临床用药过程中的监督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 义[3]。 2 药品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如果一种药有两种以上作用时,其中一种作用可能成为副作用(2)不良药理作用:有些药物本身对人体某些组织器官有伤害 (3)药物的质量: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均可引起药物的不良反 应 (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的剂型不同,其在体内的吸收也不同,即生物利用度不同, 如不掌握剂量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3 患者自身原因 (1)性别:药物性皮炎男性比女性多,其比率约为3∶2;粒细胞减少症则女性比男性 多 (2)年龄:老年人、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因老年人和儿童对药物的代谢、排 泄较慢,易发生不良反应; (3)个体差异:不同人种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人种的不同个体对同一药物 的反应也不同 (4)疾病因素:肝、肾功能减退时,可增强和延长药物作用,易引起不良反应。 4 其他因素 (1)不合理用药:误用、滥用、处方配伍不当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 (2)长期用药:极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 (3)合并用药:不同种药品合用,其发生不良反应概率也是各不相同的 (4)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由此可见,各种药品都可能存在不良反应,中药也不排除在外,只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 的情况不同。要真正做到合理用药,医生、患者、药师、药品管理部门需要互相协作才能得 以实现。

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一、药品不良反应类型统计: 2016年我院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79例,其中严重报告3例,占1.68%;新的严重报告2例,占1.12%;一般报告120例,占67.04%;新的一般报告54例,占30.16%。 二、按药品种类统计 化学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66例,占92.7%;中成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3例,占7.3%。详见见表1: 表1 按药品种类上报情况表

三、按药理作用统计 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上报112例,占62.57%;非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上报67例,占37.43%。见表2: 表2 按药理作用上报情况表 四、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硝基咪唑类上报6例,占5.36%;头孢菌素类上报36例,占32.14%;青霉素类上报1例,占0.89%;其他B-内酰胺类上报5例,占4.46%;喹诺酮类上报54例,占48.12%;大环内酯类上报3例,占2.68%;其他抗生素上报6例,占5.36%;抗病毒药品上报1例,占0.89%。见表3: 表3 抗感染药品ADR上报情况表

五、报告科室分布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来自全院18科室,其中住院患者162例,门急诊患者17例。详见表4: 表4 ADR科室上报情况表

六、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性别和年龄分布 在报告的179例ADR中,男性75例,女性104例。年龄分布区间为1-90岁,具体情况见表5: 表5 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七、用药途径情况分析: 用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及口服、皮下注射等。最常见仍为静脉滴注,占%。详见表6 表6 给药途径情况表

八、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器官及表现情况分析 上报的ADR涉及的系统损害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症状为皮疹、瘙痒等,具体内容见表7: 表7 药物不良反应所涉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情况

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标准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了规范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药品有关的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 三、责任人:药品不良反应管理专员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QA主管、质量管理负责人及质量受权人依据其职责执行本规程。 四、程序: 1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公司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具体检索申报工作由不良反应专员负责。 2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不良反应文献检索工作 2.1药品注册申请时,申报资料项目中需要提交相应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报告时;2.2申报非处方药; 2.3申报中药保护或延长保护期; 2.4申报药品进口注册; 2.5申请单独定价或优质优价; 2.6申请药品再注册; 2.7申请药品不良反应文献跟踪检索; 2.8其他安全性评价时。 3 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 3.1药品不良反应专员根据检索目的,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其内容包含如下内容。 3.1.1药品名称:根据拟查询药品的说明书填写该药品的相应名称,如中文名称、商品名

称、英文名称; 3.1.2药品类别:根据药品的类别性质,选择对应的药品类别。类别包含非处方药、国家基本药品、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药、进口药品、医保药品、中药保护品种。 3.1.3药品的基本信息:剂型、规格、处方/配方、不良反应/禁忌、批准文号、上市时间、药品标准。 3.1.4申报单位:据实填写申报单位信息,包含: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传真。 3.1.5检索目的:根据检索需求,选择填写相应的目的。目的包含:申报非处方药、申报中药保护或延长保护期、申报药品进口注册、申请单独定价或优质优价、申请药品再注册、申请药品不良反应文献跟踪检索、其他。 3.1.6其他:选择性填写内容,包含取报告方式、是否加急、交送材料的电子版本(药品说明书、药品质量标准、国内外ADR情况、中药材地方标准)。 3.1.7在填写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申报单位相应位置加盖鲜公章。 3.2其他证明文件 3.2.1资料项目包含 3.2.1.1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质量标准和说明书及其相关证明性文件; 3.2.1.2处方/配方中的中药材地方标准; 3.2.1.3自我真实性保证声明; 3.2.1.4《授权委托书》 3.2.2证明性文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变更的文件: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历次补充申请批件和备案情况公示结果:包括药品注册批件、统一换发批准文号的文件、药品注册证、与取得批准文号有关的其他文件;经批准按《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局令第24号)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批件(备案情况公示)及说明书样稿;其他补充申请批件、备案情况。 3.3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 3.3.1申请单位应按照要求完整、准确地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文献检索申请表”中各项内容,并加盖公章。申请表中剂型的填写应该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附录制剂通则书写规范。一份申请表只能填写一个品种的一种剂型(可以有多种规格)。 3.3.2申请资料应完整、清晰,要求签字的须签字,每份加盖单位公章。申请资料需提交

药学毕业论文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一般规律探究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上世纪60年代初期发生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使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随着大量高效、高选择性和治疗剂量范围窄的药物不断上市,且联合用药机会大大增加,使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断增加,这也使ADR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视,定期分析导致ADR发生的因素,尽量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作为一所三甲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明确开展ADR监测,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568例有效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查阅我院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ADR共568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年龄与ADR发生的关系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60岁老 人(180例,占31.69%)和小于14岁儿童(103例,占18.13%)是发 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ADR的一半(共283例);且 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严重或新的ADR共10例,占71.43%)。见表1。 2.2给药途径与ADR发生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ADR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占72.89%),口服和其它给 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口服给药有3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例新的一般不良反应。见表2。 2.3药物种类与ADR发生的关系通过对药物所属类别进行分类统计得出,568例ADR报告中涉及多类别药物,ADR发生率最高的 药物为抗菌药物(排名前20位中占8个品种),其次为中药注射剂 和抗肿瘤药物及生物制剂。抗菌药物中青霉素和头孢菌素类不良 反应发生例数最多,占据前三位,分别是阿洛西林(30例)、头孢 呋辛(20例)、头孢他啶(19例)。见表3。 2.4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对ADR累及的器官或系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论文

48例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中图分类号】r9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6-0330-01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我院近年来发生的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adr)的特点指导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5月发生的48例中药药品adr病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制剂类型、给药途径等情况。结果:本组患者以60岁以上占大多数(52.0%),其次为6~20岁(22.9%);男女比例差别不大;其中以参麦注射液发生率最高(31.2%),其次为灯盏花素注射液(22.8%)、穿琥宁注射液(16.6%);adr药物种类中注射液类中药占全部药物不良反应例数的91.6%;adr给药途径中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常见(68.8%),其次为肌肉注射 (22.9%),口服给药adr发生率最小;adr累及主要器官系统以皮肤附件最为常见(47.8%),其次为消化系统(14.5%)、神经系统(10.4%);本组48例患者完全治愈43例(89.5%)、好转4例(8.4%)、留有后遗症1例(2.1%)。结论:中药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临床工作应根据用药规律进行不良反应的规避,以降低临床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不良反应(adr);中药;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cent year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 in clinical drug safety features. methods: a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上世纪曾发生过的的震惊世界的“反应停”事件,使许多国家都意识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临床用药中的重要性。随着越来越多的有高效、高选择性和治疗剂量范围窄的药物不断上市,且联合用药机会大大增加,使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不断增加,这也使ADR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开展药物不良反应工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药物监测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视,定期分析导致ADR发生的因素,尽量减少和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2]。作为一所三甲医院,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人数众多,因此,明确开展ADR监测,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造成的药源性疾病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上报的568例有效ADR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查阅我院于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报告ADR共568例。 1.2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分别按患者年龄、药物剂型及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患者年龄与ADR发生的关系从年龄分布来看大于60岁老人(180例,占31.69%)和小于14岁儿童(103例,占18.13%)是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两者共占发生ADR的一半(共283例);且是发生严重或新的药物不良反应的重点人群(严重或新的ADR共10例,占%)。 2.2给药途径与ADR发生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给药途径的分析发现,引起ADR发生最多的为静脉给药(占72.89%),口服和其它给药方式占较小的比例。其中静脉滴注给药有8例发生严重不良反应,2例新的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

药物不良反应与用药安全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0)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10) (一)研究背景 (10) (二)研究目的 (10) 二、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11) 三、药物不良反应产生原因 (11) (一)药物方面 (11) (二)机体方面 (11) 四、研究背景及目的 (12) (一)安全性 (12) (二)有效性 (12) (三)经济性 (13) (四)适当性 (1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医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药层出不穷,药瓶数量和种类的不断增多。用药复杂性越来越高,用药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应避免不合理使用药物,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处方药一定不要不合理使用。正确选择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求临床医师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对症下药,要求对药物有全面的了解,特别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长期使用以后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患者身上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要全面掌握、充分考虑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合理使用药物不仅可以减少、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还能避免药品乃至医药资源的浪费。本文旨在引导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研究背景 药品是双刃剑,药品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纵观国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都是很普遍的。据报道,WHO评估:中国每年约有5000万人住院,其中至少有250万人是因ADR 而住院,50万人是严重的ADR,每年约死亡19万人,从而增加医药费40亿。美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为死因的第四位,其中死于不良反应约有20万人,这些数据都是很惊人的。 (二)研究目的 为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医生必须做到对症下药,配伍合理,避免误用、滥用药物。比如在使用抗生素时,尽量使用首选药物,做到足量、规律、按疗程用药,防止耐药性产生,在联合用药时,必须考虑药物有效性、安全性、适当性、经济性四要素,防止二重感染发生。

浅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浅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外的反应。但由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用错药物及剂量、滥用药物、自杀性过量服药等不包括在内。但由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用错药物及剂量、滥用药物、自杀性过量服药等不包括在内。药物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致畸作用。药品产生不良反应,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是人类对药物毒性认识的局限性。对一种药物,尤其是一种化合物或者多种化合物的聚合体会产生什么样的毒性很难预料,当没有了解到的这种药品的毒性被患者使用,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其次是药品临床实验的有限性造成的,在投入市场后也就很有可能出现临床中没有预料到的结果。再次,人体的个体差异也能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出现。第四,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药品本身在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受温度、湿度及机械力的作用,可能发生分解、降解等异常的、不能预料的变化。比如,消毒灭菌没做好,或者因为保管不当出现变质等等,从而使患者使用后出现不适应。第五,药品使用方法不当,也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比如点滴速度过快。第六,改变剂型也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出现。比如将肌肉注射改为静脉注射,就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我们公众要理性、科学的看待药物和药物不良反应。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在使用药物之前,必须了解药物的疗效、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要认识到不良反应是因人而异的,与年龄、性别、身体健康、心态等都有关系。服用药物时,

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遵从医师指导以实现安全用药。正确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才能提高药品的安全有效性、用药后一旦出现了药物不良反应要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如果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而药物治疗很重要,可继续用药。如果药物不良反应很严重或虽不严重但无法耐受,这时无论其治疗作用是否重要,都要立即停药,并尽快就诊,请大夫更改治疗方案。

浅谈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 管理·教育·教学 ? 247 浅谈药品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徐 斌 (新疆克拉玛依市昆仑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摘要】合理用药与合理治疗相伴行,也是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药物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讨论非常多。有报道显示,全球因不合理用药死亡人数占全球死亡的1/7。我国有关部门统计,在住院患者中约有1/5发生过药物不良反应,25%是抗生素导致,因此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定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目前临床上的用药要求不单针对疾病的治疗,也广泛要求到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之中。【关键词】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抗生素;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05-0247-02 药物不良反应一般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外的反应。药物有它的两重性:用药可改善人体状况或抵抗病原体,这是治疗作用;用药产生的毒副作用而危害人体,这是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是很严重的,可造成很大的痛苦,还可致残,甚至致命,必须密切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有许多种,最常见的是副作用、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合理用药的前提是合法用药,根据病情、患者体质和药物的药理、药性等全面情况适当选择药物,真正做到“对症下药”,同时以适当的方法、适当的剂量、在适当的时间准确用药[1] 。注意药物的禁忌、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等。在疗效相同的药物中可以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选择价格适当的药品。这样就可以做到安全、合理、有效和经济的用药。现结合临床工作经验,浅谈临床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及合理用药措施。1 不合理用药现状 以抗生素的使用为例,在我国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现象十分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一级医院的住院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分别为70%、80%、90%,导致药物使用率过高、导致医药费用的急剧上涨,甚至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的后果。大部分医师对抗生素的了解很少,在选择种类、剂量方面很盲目又或者不同抗菌药同时使用,导致耐药菌大量产生,使其感染越来越多,费用也突飞猛长,很多严重感染者死亡,多是滥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所致。如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是因病菌引起,滥用抗生素增强了病菌的抗药性,致使患者身体从根本上造成药源性损害[2]。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有各种不同的菌群,它们相互制约达到一种平衡,使用抗生素就会对某种菌群造成破坏,相对的菌群过多而导致感染严重的甚至死亡)而导致这些用药错误的原因是因为医师缺乏对抗菌药物知识的了解,缺乏全面的药学知识而造成的。不仅如此,患者也已经把抗生素作为常备药,稍有不适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孰不知会造成浪费和病菌抗药的出现。由此看出,合理用药需要医师、患者、要是及药物管理部门的共同合作2 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 医务人员和患者作为药物的使用和接受人群,共同导致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 就医务人员方面而言:给药途径、给药方法以及用药剂量、用药时长等错误均会导致不良反应出现,如忽视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不恰当停药或减量会导致反跳现象出现。而庆大霉素如果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使得患者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会导致呼吸抑制。就患者方面而言年龄、性别、遗传、个体差异以及患者的病理和营养状态[3]。①年龄:不同年龄人群因其代谢能力差异,对相同药物的敏感性也不同,老年人和儿童因其代谢和排泄功能相对相差,发生药物不良 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青年人群,如粒细胞减少症和药物性皮炎;②性别:由于男女的生理发育过程和功能的不同,所以对药物选择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妊娠期和月经期妇女对药物的敏感程度远高于男性,此时不慎重用药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③个体差异:在同等条件和状态下不同个体对相同药物相同剂量的反应也是不同的,其中遗传也是造成个体差异的中药因素。④病理状态:不同患者具有其独特的特异性,以点概面的药品使用方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的效果。很多药物在具有治疗效果的同时,会对具有肝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产生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加剧肝肾功能的损伤。⑤营养状态:不同营养状态的患者,其使用药物的效果不尽相同,如维生素缺乏的患者使用异烟肼时更易出现神经损伤,甚至损伤程度高于维生素非缺乏人群[4]。3 解决方式不合理用药的方式 3.1 医务人员方面:增强合理用药知识,减少滥用药物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导致ADR 的原因主要包括药品因素、患者自身的因素等,要做到合理用药需要首先要了解药物本身的药性和毒性,最低限度的减少因治病而引起的二次伤害,其次在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时,要知道药物间会不会发生药物的药性减弱或是产生其他毒性而危害机体,再次配制药物时,对药物制剂的全面了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最后根据机体的情况不同要选择适当的剂量、合适的剂型和保证药物的质量[5]。 3.2 患者方面:①不轻信、不迷信:对广告中的药品广告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有些药品广告一味夸大药品的有效性,对药品的不良反应却只字不提,造成患者对药品的错误认识。对所谓的新药、贵药和进口药保持谨慎的态度,改变凡是新药、贵药、进口药一定是好药的观点,不要在不清楚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就到药店里自己买药。②不盲目: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规定的用法、用量服用药物,对药品剂量不随意更改。很多人认为药物或者常用药物多吃少吃没关系,剂量越大越好,导致不利用药持续存在。③注意观察自身反应:开始服药后注意观察自身有无不良反应,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并就诊。同时需注意不要随便的给可疑不良反应下结论,需要由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评价。4 小 结 随着人们物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的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讲关注点放在健康与保健方面,随着药品使用的透明化发展,药品不良反应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人们越发注意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医务人员和患者都应该本着无病不随便用药,有病要合理用药,正确对待药品的不良反应的态度,正确的服用药物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影响药物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分析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原因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ADR)是指药物在正常用法和用量使用当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对机体有害的反应[1],不仅指药物的副作用,还包括药物的毒性、特异性反应、过敏反应、依赖性、成瘾性、继发性反应以及引起后代畸形等作用,但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药品不合理应用的现象,致使药品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方面的因素 1.1药物的选择性由于许多药物缺乏高度的选择性,在实现治疗目的的过程中,对一些无关的系统、脏器功能也产生影响,有的甚至有毒害作用。例如抗恶性肿瘤药物,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主功能活跃的正常细胞。 1.2药物的质量同一种药物,因生产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去除率不同,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不同。例如氯贝丁酯中的氯苯酚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氯苄西林中的蛋白质是发生药疹的原因。 1.3药物的剂量、剂型服用螺内酯,其剂量为100 mg时,对男性乳房没有显著的影响;当其剂量为200 m8时,12例服药者中有2例发现乳房增大;300 mg 时,11例服药者中3例乳房增大。氯霉素口服时,对造血系统损害较常见;但胃肠遭外途径用药时。造血系统损害较少。 1.4服药的时间一般而言,连续用药的时间越长,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性越大。同一剂量下。服用螺内酯,服用8周以内。没有出现男性乳房增大,但服用24周后,男性乳房增大的发生率高达66%。 2机体方面的因素 2.1性别一般说,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女性较男性更为敏感。女性大约为14.2%(68/478),男性为7.3%(50/682),女性比男性患者高2倍[3]。女性有月经、妊娠、哺乳等特殊问题,在月经期服用导泻药和抗凝药会导致盆腔充血,月经增多。妊娠妇女应严禁使用锂盐、乙醇、华法林、苯妥英及性激素等。 2.2年龄婴幼儿的脏器功能发育不全,对药物的敏感性高,药物代谢速度慢,肾脏排泄功能差,药物易通过血脑屏障,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尤其对中枢仰制药、影响水电解质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较敏感。老年人由于脏器功能退化,药物代谢速度慢,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较成年人更易发生不良反应。 2.3用药者的病理状况服药者的病理状况影响药物不良反应,如一般人对阿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预防原则 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用药时注意以下几点可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1.了解患者及家族的药物和食物等过敏史 2.注意特殊人群用药 3.用药 4.使用新药 5.注意定期监测器官功能 6.注意ADR症状 7.注意药物的迟发反应 一问过敏史二看老幼孕三选合适药四用要合理五监早发现 二、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药物因素 (1)药物本身的作用 ——某些药物缺乏高度的“选择性”。 如:抗肿瘤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杀伤宿主的正常细胞,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2)药物不良相互作用——玩“杂技” 如: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与抗凝血药华法林合用可增加出血倾向。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一)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1.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意外的、未知的、发生率低的不良反应只有在上市后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中才能显现。 2.减少ADR的危害 ——即:及时发现重大药害事件,及时处理; 3.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是相对的; 4.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警灯常鸣” (二)监测方法 (三)程度分级标准 药品不良反应按照程度分为三级—— 轻度:指轻微的反应或疾病,症状不发展,一般无需治疗。 中度:指不良反应症状明显,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中度损害。 重度:指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严重损害,缩短或危及生命。 (四)因果关系评价原则 不良反应的判断 ——是否为药物不良反应? ——是哪种药物的不良反应? 1.ADR评价标准(方法):

——判断是否为某药物的不良反应? 时间顺序 ①用药与ADR出现有无合理的时间关系 用药在前,ADR在后; 例如: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或死亡在用药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发生。 报告时,要注明用药时间和ADR出现时间。 是否已知 ②可疑ADR是否符合药物已知的ADR类型。 符合有助于确定; 不符合不能轻易否定(未知的、新的)。 停药消失 ③停药或减少剂量后,可疑ADR是否减轻或消失。 停药或降低剂量,若不良反应消失或减轻,则有利于因果关系的分析判断。 给药再现 ④再次接触可疑药物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 ADR的再出现可以肯定因果关系; 再次给药可能会给患者带来风险,应慎用。 排除其它 ⑤所怀疑的ADR是否可用患者的病理状态、并用药、并用疗法的影响来解释。 2.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五条标准,不良反应的评价结果有6级,即:肯定、很可能、可能、可能无关、待评价、无法评价。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表见表。 表4-1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表 ①②③④⑤ 肯定++++- 很可能+++?- 可能+±±??±? 可能无关--±??±? 待评价需要补充材料才能评价 无法评价评价的必须资料无法获得 (1)肯定 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 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 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激发试验阳性); 有文献资料佐证; 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2)很可能 无重复用药史,余同“肯定”。 (3)可能 用药与反应发生时间关系密切 有文献资料佐证;

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

六运湖农场医院 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工作总结 2015年,我院不断加大措施、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强化督导,促进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任务 为了加强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工作顺利的开展,经我院院务会决定成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院长秦梅担任组长,小组办公室设在本院,以此负责全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组织、协调、督报工作。 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在年初就联合召开了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切实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宣传培训和信息的收集、上报工作,推动监测报告工作广泛、深入、扎实的展开。 二、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我院根据师市ADR监测中心的工作部署和领导要求,为确保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通过不断加强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人员培训等三项措施,促进了全院ADR 监测工作正常运转,具体如下: 一是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的体制和工作机制,成

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站(点);明确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具体负责本院与师市不良反应检测中心的联系沟通工作,实行月报制度和督报制度,规定每月的26日为报送日,各科室在规定日期集中报送监测信息,杜绝漏报、瞒报、不报现象。 二是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员库,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延伸到团场零售药房。各信息员要做到反馈灵敏、报告及时,形成层层有人管、层层有人抓的良好局面,使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及监测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培训,我院派负责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收集工作的同志参加了师市药监局组织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会议,同时又多次组织我院工作人员在全院大会上学习药品不良反应的法律法规和ADR相关知识,明确了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是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这些有效措施,提高了他们的认识,丰富了专业知识,增强了对做好监测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截止2015年11月,我院共上报不良反应检测病例15例,其中12例药品不良反应,3例器械不良反应,完成了2015年任务,同时,对各个监测站、点的信息上报情况进行了认真审核,未发生一起漏报、瞒报、迟报现象,上报率达100%,做到了准确、科学、及时,而且不断提高了监测报告的质量和水平。以上是我们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所采取的几点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