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4.1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与氧气接触 2、燃烧的定义:

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 3、燃烧的三个条件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吗? 实验一: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与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222Mg CO MgO C +???

→+点燃

实验二:钠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化学方程式:222Na Cl NaCl +???

→点燃

二、灭火与防火

1、缓慢氧化

白磷自燃:225452P O P O +→

与氧气发生的比较缓慢没有明显现象的氧化反应。 二硫化碳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

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成为细小的颗粒留在滤纸上。

着火点底,白磷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缓慢氧化,并放热。

随着热量的积聚,当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时,发生白磷的自燃,并引起滤纸的燃烧。 如:钢铁生锈、食物腐败、酒的酿造、人和动物的呼吸、衰老、橡胶的老化。 2、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可燃物(可燃性的气体、可燃性的液体的蒸汽以及可燃性的粉尘)发生急速燃烧时,常会发生爆炸。

一切可燃性的气体、可燃性的液体的蒸汽、可燃性的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

3、灭火与防火的原理隔绝空气或者氧气(灭火器、锅盖)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水) 移走可燃物(森林着火砍树开辟隔离带)

4、灭火器原理、选择及操作 (1)原理

简易灭火器:3242422 NaHCO H SO Na SO H O CO +→++↑

干粉灭火器: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

→++↑△

(2)灭火器选择

STOP30喷雾灭火器

法国公司Aktikam 的STOP30喷雾灭火器,既安全又快捷扑灭家庭、工厂、花园或营地的小火。喷雾时间更持久(可用45秒钟,普通灭火器只能维持4-5秒钟),更迅速扑灭火种。

STOP30它能彻底扑灭不同类型的火灾(例如因纸、油、溶剂和燃料引起的火灾),且可以安全地使用在最高达380伏特的电器用品上。它是高度耐热的。

STOP30主要由含多价添加剂(阴离子及酸硷性兼备的张力活性剂、甘油及防腐剂)的水组成,以氮气推进,该成分会形成快速覆盖火焰的泡沫。泡沫产生一层

薄膜,阻绝氧气,防止死灰复燃,令火焰在几秒钟内熄灭。

STOP30不危害健康,不刺激眼睛或皮肤,不含毒性,符合环保原则,它90%的成份可于5天后作生物分解。

家庭防火安全

家庭不妨配备以下几样东西,即一只小型家用灭火器,一根绳子,一只手电筒和几具简易的防烟面罩。

研究表明,烟雾中含有氢氰酸、丙烯醛、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许多丧生者大都被毒烟熏死。此外,微粒碳也是烟雾中的杀手之一,防止微粒碳的伤害乃是当务之急。

然而,家庭如果备有一些简易的防毒防烟口罩,在危急关头,戴上防毒口罩,就能有效地抵御有毒烟雾的侵袭而死里逃生。如果没有口罩,毛巾也是可以应付突发情况的,尤其是浸水后使用效果更佳。如果平时花点钱备足以上四样东西,并放在家人比较熟悉且随手可取之处,在危急关头定能帮上大忙。

三、燃料的充分燃烧

提高燃料利用率的措施:

外部不间断的供应足够的氧气促进燃烧

把固体燃料粉碎,把液体燃料喷成雾状,增大燃料跟空气的接触面。

改进设备,防止热量散失。

小结

一、燃烧的条件

二、灭火与防火

4.2 碳

一、碳同素异形体

1.碳是组成物质的重要元素。

自然界里含碳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占物质总数的90%以上。

2.碳的单质

金刚石和石墨

(1)金刚石

阅读“扶南出金刚,生水底石上,如钟乳状,体似紫石英,可以刻玉,人没水取之,虽铁

锤击之亦不伤。”

金刚石是天然物质里最硬的物质

用途1:切割玻璃

用途2:制成钻石

金刚石的结构

(2)石墨

“用小刀削一些铅笔芯,触摸铅笔芯粉末”

石墨是自然界最软的物质之一

用途1:作笔芯

有滑腻感:作润滑剂

石墨的结构

“用铅笔芯串联成一个电路,观察灯泡是否明亮”

石墨能导电

熔点高

(3)富勒烯

碳元素组成的第三种单质

化学式:C 60

3.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的单质。 4.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组成 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

判断:同素异形体

金刚石、石墨、富勒烯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红磷、白磷 水、双氧水 氧气、臭氧

二、单质碳的性质

1

2(1)可燃性

完全燃烧:22C O CO +???→点燃

不完全燃烧:222C O CO +???→点燃

(2)还原性

实验一:木炭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2

22C CuO CO Cu +???→↑+高温 还原剂——夺取氧的物质。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取的反应。

实验二:木炭与二氧化碳反应

化学方程式:

小结

碳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富勒烯

同素异形体:C、P、O

碳的物理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吸附性

碳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4.3 化学燃料

世界能源结构发展

18世纪60年代:薪柴→煤炭

20世纪20年代:煤炭→石油、天然气

20世纪70年代:石油、天然气→以再生能源为基础的新型能源

一、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腐烂后,经过长期地质条件的变化,在地层中形成的大面积的可燃性矿物。

1、煤及其产品

煤:主要含碳,少量的S、P、H、N、O等元素;

管道煤气:主要可燃性成分为H2、CH4、CO;

水煤气:主要可燃性成分为H2、CO;

制取方法:水跟赤热的炭反应生成;

化学方程式:22C H O CO H +???

→+高温

2、石油(原油)

主要含有碳、氢元素。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石油的分馏(物理方法)实验

分馏产物: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3、天然气

主要成分:甲烷CH4 甲烷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极难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小于空气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化学方程式:422222CH O CO H O +???

→+点燃

二、绿色能源

核能正逐步取代化石能源 氢能将成为开发新能源的重点

优点:燃烧热值高;无污染 氢气的制备 氢气的贮存

某些金属具有很强的捕捉氢的能力,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这些金属能够大量“吸收”氢气,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同时放出热量。其后,将这些金属氢化物加热,它们又会分

解,将储存在其中的氢释放出来。这些会“吸收”氢气的金属,称为储氢合金。

储氢合金的储氢能力很强。单位体积储氢的密度,是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气态氢的1000倍,也即相当于储存了1000个大气压的高压氢气。

由于储氢合金都是固体,既不用储存高压氢气所需的大而笨重的钢瓶,又不需存放液态氢那样极低的温度条件,需要储氢时使合金与氢反应生成金属氢化物并放出热量,需要用氢时通过加热或减压使储存于其中的氢释放出来,如同蓄电池的充、放电,因此储氢合金不愧是一种极其简便易行的理想储氢方法。

其他新能源:地热能、风能、太阳能

小结

化石燃料

污染、破坏环境

储量有限

绿色能源

天然气

可燃性

总结

燃烧和灭火

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单质碳的性质及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氢气的制法与性质

对照氢气、炭、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溶洞的形成及碳酸钙的性质

二氧化碳的制备(启普发生器)

能源(化石燃料和绿色能源)

对比学习CO和CO2的性质

他们说的对吗?

1、有人说:我只要闻到煤气的气味就会关上开关,哪会中毒呢?

2、有人说:只要在厨房放一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一、物理性质

干冰的用途

(1)人工降雨

(2)冷藏食品

(3)人造云雾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CO燃烧

实验装置

判断这个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CO CuO Cu CO +??→+△

还原剂 氧化剂

注意事项:

1.CO 气体早出晚归(同H 2);

2.尾气必须收集或者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 你知道吗?

为什么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上总有一层白色物质呢? 讨论

1、温室效应有什么影响?

2、温室效应的防治方法? 练习

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使人中毒,造成中毒的气体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2.宣传科学知识,揭露伪科学是化学工作者的义务。下列各项中,属于伪科学的是( ) A .用液态氢作燃料发射火箭 B .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C .用催化剂把水变成汽油

D .CO 气体可用来冶炼金属

3.CO 和CO2相同的是( ) A .物理性质相同 B .化学性质相同 C .组成元素相同 D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4.你能用多少种方法鉴别CO 和CO2气体呢?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

三、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略小于空气 不能采用排空气法收集 (空气的密度1.29g/L ,一氧化碳的密度1.25g/L ) 难溶于水 可采用排水法收集 (一体积水仅能溶解0.02体积一氧化碳)

2、化学性质 (1)可燃性

现象:淡蓝色的火焰

化学方程式:222O 2CO CO +???

→点燃

(2)还原性

实验一: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2CO CuO CO Cu +??

→+△

实验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化学方程式:232332CO Fe O CO Fe +???

→+高温

这两个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

(3)毒性 与血液反应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是氧气的210倍!

血液与一氧化碳结合后就不输送氧气,人体就会缺氧,感到头痛、恶心、记忆力减退等,吸入多量的一氧化碳,会使人窒息死亡。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______空气 可溶于水

固体俗名:干冰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223CO H O H CO +→ 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2)与碱溶液反应 (如:澄清石灰水):2232()Ca OH CO CaCO H O +→↓+ (3)氧化性:

与木炭反应:22C CO CO +???

→高温

与金属镁反应:222Mg CO MgO C +???

→+点燃

3、二氧化碳对气候、人体的影响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引起______________。

4干冰、液态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和保藏食品

巧用二氧化碳制氧气:222232222Na O CO Na CO O +→+

有几种方法可以获得二氧化碳 哪种能获得少量纯净的二氧化碳?

22C O CO +???→点燃

2222CO O CO +???→点燃 422222CH O CO H O +???→+点燃

32222CaCO HCl CaCl H O CO +→++↑ 32222NaCO HCl NaCl H O CO +→++↑

222C CuO Cu CO +???→+↑高温

2CO CuO CO Cu +??→+△

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原料:大理石(或 石灰石)、稀盐酸

(注意: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原理:32222CaCO HCl CaCl H O CO +→++↑

装置:

or

反应装置

启普发生器

优点: 缺点: 练习

右图四组装置能起到与启普发生器相同效果的是_________。

如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关闭活塞,往长颈漏斗中加水,看水是否漏至试管中。若气密性良好,则加入长颈漏斗的水不会进入试管当中;试管内空气被密封,无法排出,存在气压。

收集与检验

收集: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验满的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 检验的方法: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补充:氢气的性质及制法

一、氢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难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 用于填充气球

二、化学性质

1、可燃性(注意:点燃氢气前要验纯)

22222H O H O +???→点燃

淡蓝色的火焰 2、还原性

氢气还原氧化铜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试管口有水生成

化学方程式:22H CuO H O Cu +??

→+△

氢气作为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发生_______反应。

三、实验室制取氢气

原料:锌粒、稀硫酸(或稀盐酸) 装置:启普发生器(或简易装置)

启普发生器

气密性检验的原理:关闭活塞后,底座里面形成一个密闭的体系,有一定的压强,再往其中加水时,由于内部气体无法排出,所以水也无法进入。

更换药品:

固体:关闭活塞,让液体压入球形漏斗,然后用塞子塞住球形漏斗上口,再将底座上部的橡皮塞取下,更换、添加固体。

液体:用塞子塞住球形漏斗上口,打开底座下部的活塞,让液体流出,再塞紧活塞,从球形漏斗加入相应的酸。

启普发生器制备气体

打开活塞,让固体和液体接触,可以不断地产生气体;

当气体收集满或者不再需要时,关闭活塞,底座内气体压强增大,将酸压入球形漏斗,使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结束。

实验原理(即化学方程式)

2442Zn H SO ZnSO H +→+↑ 222Zn HCl ZnCl H +→+↑

(思考)如何选择实验装置?

判断这个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2CO CuO CO Cu +??→+△

注意事项:

1.CO 气体早出晚归

2.尾气必须收集或者燃烧掉,防止污染空气

《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有水生成

2、导管伸入到试管底部 氢气密度小;氢气与CuO 充分反应

3、检验氢气纯度 防止氢气氧气混合爆炸

4、先通氢气,后加热 防止氢气氧气混合爆炸

5、结束时,先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直到试管

冷却防止空气进入,导致实验失败

222Cu O CuO +??→△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4.2_碳_同步测试题(有答案)

备战2019年中考复习:沪教版(上海)九年级化学上册_ 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 4.2 碳同步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4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42分,) 1. “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B.焚烧垃圾发电 C.焚烧大量秸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2. 干涸深井底部二氧化碳浓度较大,是因为() A.井底放出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不与氧气反应 C.石灰石受热分解 D.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3. 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 D.化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 4. 二氧化碳下列用途,只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灭火 B.制化肥 C.制干冰 D.温室肥料 5. 通常情况下,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是() A. B. C. D. 6.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它①本身不能燃烧;②不支持燃烧;③能溶于水;④密度比空气大;⑤无色无毒.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④ 7. 下列关于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 ②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气体 ③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④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 下列关于与的比较错误的是() A.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上海初三化学燃料及其燃烧教案习题带答案

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二节碳 第1课时碳单质 第2课时 CO2和CO的性质 第三节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第四节化学燃料 考点一: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 1、概念: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如右图所示: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白磷的着火点低,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3、燃烧与缓慢氧化的比较 相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放热; 不同点:前者发光、反应剧烈,后者不发光、反应缓慢 二,爆炸,燃烧与缓慢氧化的联系与区别 概念发生条件防范措施 燃烧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 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 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 离;与空气隔离;降低 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 烧,短时间内积聚大量的热,使气 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 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接触 ②化学变化的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 ③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④油库、面粉加工厂门口贴有“严禁烟火”的标志: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 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⑤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燃烧的条件决定着灭火的原理,只要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2、灭火的原理:(1)消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泡沫灭火器:扑灭木材、棉布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干粉灭火器:扑灭一般的失火外,还可以扑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上海地区初三化学上册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学习知识情况总结及训练

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1、燃烧的定义 (1)狭义的燃烧:通常的燃烧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 剧烈氧化反应。 (2)广义的燃烧:具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 例如: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 2、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3)达到燃烧最低温度(着火点) 3、灭火与防火 (1)灭火的方法 ①使可燃物隔绝空气 ②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③隔离(移走)可燃物 (2)几种常见灭火器 ①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头朝下倒转过来,使筒内两种药液混合;灭火原理: 二氧化碳和泡沫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引起的火灾。 ②干粉灭火器。灭火原理:用压缩的CO2吹出干粉(NaHCO3), NaHCO3遇热分解 产生CO2和水。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及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③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手先握在钢筒上的木柄,然后打开螺帽; 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紧密仪器等处的火灾。 4、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比较 5、燃料的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①一定量的燃料燃烧需要一定量的氧气,含碳燃料在氧气充足时,能完全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在氧气不充足时,不能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②燃料不完全燃烧的后果:浪费燃料产生有毒气体(CO等)污染环境

③促进完全燃烧的方法:增大燃料与空气接触面积;供给足够量的氧气。 例题 [例1] 通常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1)可燃物跟氧气(或空气)接触(2)将可燃物加热 (3)使可燃物跟气体接触(4)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A)(1)和(2)(B)(3)和(4) (C)(2)和(4)(D)(1)和(4) [例2] 关于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B)都是有氧气参与的反应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D)在纯氧中任何物质都可以燃烧 [例3] 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易继续燃烧,其原因主要是()(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B)火柴梗着火点较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燃烧(D)火柴梗接触氧气较少 [例4] 点燃下列混合气体,有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汽油蒸气和氮气(B)氢气和乙醚蒸气 (C)酒精蒸气和空气(D)二氧化碳和天然气 [例5] 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发热发光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B)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 (C)可燃物燃烧时一定有火焰 (D)在纯氧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例6]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地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内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例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能燃烧 (B)凡有发光、发热现象产生的都是燃烧 (C)不是所有的物质与氧气接触,且提供足够的热量都会燃烧 (D)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能产生燃烧现象 [例8] 用扇子一扇,燃着的蜡烛立即熄灭,其原因是()(A)供给的氧气减少(B)供给的空气增加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解析)复习过程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单元检测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专题复习: 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单元检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3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6分,) 1. 相同形状、体积的木块与煤块,在空气中点燃的难易程度,取决于() A.它们的密度 B.它们的着火点 C.它们是否是可燃物 D.它们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2. 根据化学实验常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发现煤气泄露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B.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浇灭 C.高层住房着火时,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3. 年春,云南、广西等省大旱,政府采取飞机撒播和高炮火箭发射干冰、碘化银等增雨剂实施人工降雨,以缓解旱情.下列有关干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不是冰,而是固态二氧化碳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缘故 C.干冰升华吸热,可作致冷剂 D.干冰可灭一般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4. 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用水扑灭 B.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窗通风,并开灯检查 C.图书馆内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D.酒精在桌而上燃烧可用湿抹盖灭 5. 下列有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可用石蕊试液区分 B.二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二氧化碳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一氧化碳,可以通过点燃的方法除去一氧化碳 6. 食油在锅里由于过热着了火,离开火炉后仍不熄灭,此时最好是() A.立即浇水 B.把油泼掉 C.用砂盖火 D.盖上锅盖 7. 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资源 8. 下列关于和不同点的比较错误的是() A.性质:能溶于水,也能和水发生反应;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B.危害:会造成温室效应;易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C.用途: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基础题(pdf,含解析) 沪教版

2017-2018学年上海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一节基础题(pdf有 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关于实验“烧不坏的手帕”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浸泡后,导致着火点升高 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2.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简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图1中的热水只是起到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也会有同样的现象 C.图1中的实验不能比较红磷和白磷着火点的高低 D.图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3.工业上常把煤粉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B.减少酸雨的形成 C.减少煤的浪费D.减少氧气的消耗 4.家庭用煤经过从“煤球”到“蜂窝煤”的变化,其目的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A.氢气B.天然气C.石油气D.一氧化碳 6.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一些燃料和氧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发电站.下列物质不适合作这种燃料电池的燃料的是() A.硫磺B.氢气C.甲烷D.一氧化碳 7.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B.房屋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D.为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可开挖隔离带,其目的是隔绝可燃物 8.燃着的酒精灯不慎打翻可用湿抹布盖灭,湿抹布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B.降温和隔绝空气 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防止火势蔓延 9.下列生活经验正确的是() A.发现家里煤气泄漏,迅速打“110”报警 B.家里冰箱有异味时,可以放一块烧过的木材除臭 C.学校档案室失火后应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D.炒菜时油锅中着了火,最好是用水浇熄 10.据新华日报报道:2004年3月22日山西的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2名矿工遇难,10人生死不明.为防止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A.闻井下气体的气味 B.保持矿井通风并杜绝一切明火 C.井下不能有任何光亮 D.进矿井带着火把,若火焰熄灭,人应立即退出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4.1 燃烧与灭火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与氧气接触 2、燃烧的定义: 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的化学反应 3、燃烧的三个条件 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与吗? 实验一: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与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222Mg CO MgO C +??? →+点燃 实验二:钠在氯气中燃烧 现象:剧烈燃烧、黄色火焰,生成白烟。 化学方程式:222Na Cl NaCl +??? →点燃 二、灭火与防火 1、缓慢氧化 白磷自燃:225452P O P O +→ 与氧气发生的比较缓慢没有明显现象的氧化反应。 二硫化碳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溶剂。 二硫化碳挥发后,白磷成为细小的颗粒留在滤纸上。 着火点底,白磷跟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后,发生缓慢氧化,并放热。 随着热量的积聚,当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时,发生白磷的自燃,并引起滤纸的燃烧。 如:钢铁生锈、食物腐败、酒的酿造、人和动物的呼吸、衰老、橡胶的老化。 2、爆炸

在有限的空间里,可燃物(可燃性的气体、可燃性的液体的蒸汽以及可燃性的粉尘)发生急速燃烧时,常会发生爆炸。 一切可燃性的气体、可燃性的液体的蒸汽、可燃性的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 3、灭火与防火的原理隔绝空气或者氧气(灭火器、锅盖)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水) 移走可燃物(森林着火砍树开辟隔离带) 4、灭火器原理、选择及操作 (1)原理 简易灭火器:3242422 NaHCO H SO Na SO H O CO +→++↑ 干粉灭火器: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 →++↑△ (2)灭火器选择 STOP30喷雾灭火器 法国公司Aktikam 的STOP30喷雾灭火器,既安全又快捷扑灭家庭、工厂、花园或营地的小火。喷雾时间更持久(可用45秒钟,普通灭火器只能维持4-5秒钟),更迅速扑灭火种。 STOP30它能彻底扑灭不同类型的火灾(例如因纸、油、溶剂和燃料引起的火灾),且可以安全地使用在最高达380伏特的电器用品上。它是高度耐热的。 STOP30主要由含多价添加剂(阴离子及酸硷性兼备的张力活性剂、甘油及防腐剂)的水组成,以氮气推进,该成分会形成快速覆盖火焰的泡沫。泡沫产生一层

第四章 燃料的燃烧

第四章燃料的燃烧 一、炉缸燃烧反应和燃烧产物 1、炉缸燃烧反应在高炉冶炼中的作用 (1)焦炭在风口前燃烧放出的热量,是高炉冶炼过程中的主要热量来源。(2)炉缸燃烧反应过程中固体焦炭不断变为气体,为炉料下降提供40%左右的自由空间保证炉料的不断下降。 (3)炉缸燃烧反应的结果产生了气体还原剂CO,为上部固体炉料的间接还原白日提供还原剂,并可起传热介质的作用。 (4)风口前焦炭的燃烧状态影响煤气流的初始分布,从而影响整个炉内煤气流分布和顺行。 (5)炉缸燃烧反应决定炉缸温度水平和分布,从而影响生铁的质量。 2、炉缸燃烧反应和燃烧产物 完全燃烧:C焦+O2=CO2+Q 不完全燃烧:2C焦+O2=2CO+Q 在炉内燃烧的初期产物是CO2,遇到炽热的焦炭,发生碳的气化反应: C焦+CO2=2CO –Q 由于焦炭过剩,最终CO2全部转变为CO,鼓风中还有不参加反应的氮气。鼓风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汽,高温下与碳反应: H2O+C焦=H2+CO -Q 所以炉缸中燃烧反应的最终产物是:CO、H2和N2. 3、炉缸煤气成分的变化 (1)鼓风入炉后遇焦炭开始燃烧

从风口前端向炉缸中心,气体中含氧量下降,而CO2含量逐渐升高,到氧 消失处CO2达到最大值。 (2)此后,CO2开始减少,CO迅速增多,CO2消 失处CO含量达到理论值(34.7%) (3)气体向炉缸中心运动时,CO仍缓慢增多,炉 缸中心的CO含理一般可达40-50% (4)煤气中H2是在氧开始消失和CO2含量最高处 开始出现,随后煤气中H2含量略有升高。 4、影响炉缸煤气成分和数量的因素 ①鼓风湿度 鼓风湿度增加,水分分解为H2和O2,炉缸煤气中的H2和CO量增加,N2含量相对下降。 ②喷吹含H2量较高的喷吹物时,炉缸煤气中含H2量增加,CO和N2量相对下降。 ③鼓风中氧浓度增加时,炉缸煤气中的CO量增加,N2浓度下降,H2浓度下降。 5、炉缸煤气成分对高炉冶炼的影响 ①增加煤气中还原性气体浓度,提高间接还原,降低直接还原度。 ②增加煤气中H2的浓度,降低煤气粘度,提高煤气渗透能力,利于还原反应进行。 ③提高煤气的传热能力和降低对下降炉料的阻力,对高炉冶炼有利。(二)燃烧温度及炉内温度分布

初中化学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测验卷

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测验卷(1) 1.下列物质中,属于碳单质的是(金刚石) 6.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的正确方法是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15.从环保角度讲,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18.下列有关CO?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物理性质的实验是(D) 19.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 都具有氧化性,都能跟碳反应,都是气体,通常状况下密度都比空气大 20.启普发生器具有随时可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特点。下列装置中,与启普发生器具有相同原理的是(D) D.(2)(4)

第四章补充复习资料(2) (5)若用装置D制取氧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 (“不变”或“变大”或“变小”) 5.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7.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D) 选项含杂质的物质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KCI固体(MnO?)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CO?气体(CO)点燃处理 CCaO 固体(CaO?)高温煅烧 DCuO 固体(Cu) 在氧气流中加热 10.学校实验室的废液缸中收集了同学们在实验室制取CO?后残留的废液。小红同学想探究废液中溶质的成分,请你共同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 你认为还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查阅资料]CaCl?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小红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作对比实验,结果两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2)你认为小红的实验(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理由是。(3)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的试剂是,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 (1)若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要想使处理后的废液只有CaCl?溶液,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反应完成后过滤。 (2)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实验室的废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写一条)。

2017-2018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 第四节 化学燃料难度偏大尖子生题(pdf,含解析) 沪教

2017-2018学年上海版九年级化学第四章第四节难度偏大尖子生 题(pdf有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建设新农村,要大力推广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A.二氧化碳B.一氧化碳C.氢气D.甲烷 2.燃烧含硫的煤炭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氧化铜 3.燃烧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用乙醇汽油可以有效地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还可以节约石油资源B.海底蕴藏着新能源﹣﹣可燃冰,若开采过程中泄漏于大气中因为甲烷有毒所以会严重污染空气 C.氢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但由于制取成本高且贮存困难,还不能广泛使用 D.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有石油的地方,一般都有天然气存在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 B.从环境保护考虑,氢气是最理想的燃料 C.乙醇是可再生的能源 D.目前通过电解水制得氢气,已作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5.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水煤气 B.人类利用的能量全部来自燃料的燃烧 C.乙醇是一种可再生的较清洁燃料 D.氢气燃烧容易造成烟尘污染 6.下列的关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它们都含有碳单质 B.它们都是混合物

C.它们都属于化石燃料 D.它们完全燃烧时都有CO2生成 7.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元素组成的() A.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 B.多种无机物的混合物 C.有机化合物 D.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物 8.关于石油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黏稠状的液体B.有特殊气味 C.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D.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9.科学合理地使用燃料,可有效地防止环境污染.下列关于燃料与燃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分解后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一系列产品 B.把煤加工成蜂窝煤可使之燃烧更加充分 C.天然气是比煤、石油更加清洁的化石燃料 D.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10.下列物质中,不是由石油炼制得到的产品的是() A.汽油B.煤油C.柴油D.酒精 11.石油通过炼制得不到下列物质中的() A.煤油B.液化石油气C.煤焦油D.汽油 12.质量相等的下列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氢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 13.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B.点燃或加热氢气前一定要验纯 C.氢气是种理想的能源 D.氢气易溶于水 14.节日里五彩缤纷的氢气球给节日增添了喜庆,这是利用了氢气()的性质.

2019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一轮综合复习:_第四章_燃料及其燃烧_单元评估检测卷(有答案)(

2019 年沪教版(上海)初三化学中考一轮综合复习: 第四章燃料及其燃烧单元评估检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12 小题,每题 2 分,共计24 分,) 1.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拨弄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主要是()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中考实行网上阅卷,考生答题时必须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 A.木炭 B.石墨 C.焦炭 D.铅 3.下列物质在点燃前不需验纯的是() A.氢气 B.硫磺 C.一氧化碳 D.甲烷 4.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5.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 B.用C O2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 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6.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易造成危险的是() A.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紧油锅 B.欢庆活动使用大量氢气球 C.发现煤气大量泄漏后,立即火检漏 D.打开长期密封的菜窖,并直接走下去 7.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检验、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某种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 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质在空气中都能燃烧 B.面粉厂出现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