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2023.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50分,共10页,考试用时150分钟。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

“天”和“人”之所以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皆因“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有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这是“天”的“仁”的表现。“人”既为“天”所生,又与“天”有着相即不离的内在关系,那么“人”之本性就不能不“仁”,故有“爱人利物之心”。如果“天”无生长养育万物的功能,“人”如何生存,又如何发展?如果“人”无“爱人利物之心”,无情地破坏着“天”的“生物之心”,同样“人”又如何生存?因此,中国哲学认为,不能把“天”和“人”看成是不相干的两截,不能“研究其中之一能够不牵涉另一个”。

“天人合一”这一哲学命题体现着“天”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不仅包含着“人”应如何认识“天”的方面,同样也包含“人”应该尊敬“天”的方面,因为“天”有其神圣性(神性)。故而,虽然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宗教(如基督教、佛教),但它却有强烈的宗教性,可以起着某种宗教的功能。中国哲学(主要是儒家哲学)强调“天”和“人”存在着一种内在相即不离的有机联系,“天人合一”不仅意味着“人”对“天”的认知,还强调“人”应在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过程中达到“人”的自我超越。无论如何,这样一种思维路径对我们走出“天人二分”(或“天人对立”)的困境是十分有意义的。

从上述四点中,我们可以看出,“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对解决“天人关系”无疑有其正面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它赋予了“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人”必须在追求“同于天”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身超越,达到理想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摘编自汤一介《论“天人合一”》,有删改)材料二:

“天人合一”,语出张载《正蒙·乾称》。作为一种表达天人之间关系的特殊思想,它成熟甚早,至少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是儒家等学派所阐发的宇宙观之核心理念之一.从儒家的“四书”、《易传》,到道家的《老》《庄》等,无不以天人相和谐为其思想旨归。但何为天?何为人?又如何相合?则各呈异说、内涵丰富,构成了先秦诸子学说的一个重要内容。

“天人合一”的思想,历经秦汉、隋唐、宋明,下至晚清,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就儒学之主流而言,大致有汉儒的天人感应说、汉唐间的自然论、宋明时期的“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一直到近代西学传入,又有了科学诸解释。在现代学术研究的方式和视野之下,“天人合一”观念成为历史叙述的内容,同时也作为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重要资源之一被重新加以理解和阐释。总的说来,在科学宇宙观和自然进化论已经成为常识,并为一般大众所理解和接受的情形下,再来谈所谓“天人合一”,其论说的前提必然包含了对科学知识的承认,也预设了现代性批判的眼光,即对迷信观念的鄙夷和对宗教信仰的排斥,以及知识的分类意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运用等等。

在此背景之下,对“天人合一”的阐释,一般是用中西文化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的,有意模糊了传统儒、释、道的思想界线,从中国文化之总体特性来确立其现代意义。其现代诠释,大略可概括为三种模式:一是科学的理解;二是历史的解释;三是哲学的阐发。

(摘编自景海峰《“天人合一”观念的三种诠释模式》,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与“人”的关系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易经》就开始涉及“天人合一”这一思想。

B.“人”是“天”的一部分,应该“知天”“畏天”,人的生存得益于天的养育,应该像天一样以“仁”为本性。

C.先秦诸子百家虽然各有主张,但在“天人合一”方面表述相同、理念相同,进而演变发展出复杂丰富的理论。

D.在科学思想深入人心的今天,人们讨论“天人合一”,需要具有现代科学知识、批判的眼光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古代学者对“天人关系”进行着孜孜不倦地探讨,有些甚至针锋相对,如司马迁与邵雍的认识。

B.“天即人,人即天”,二者相即不离,“为天地立心”与“为生民立命”关联紧密,不能孤立理解。

C.在对“天人合一”的认识上,儒家思想因其宗教属性而认为“天”具有神性,应该受到人们的尊敬。

D.只有认识到传统儒、释、道思想并无本质区别,才能对“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进行现代化的阐释。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天人合一”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D.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梳理古今学者阐释“天人合一”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4分)

5.请结合材料一古人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理解,谈谈对我们当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的启示。(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像是影子,像是其他

李浩

偶尔,奶奶会只言片语地提到我的爷爷。在我的感觉中,奶奶嘴里的爷爷像是一道影子,或者别的什么-反正,是一种稀薄的、抓不住也摸不到的“飘泊之物”,一种似乎不那么真实的存在。在奶奶的只言片语中,爷爷有太多的名字,譬如“你爷爷”;譬如,“他”;譬如,“不着家的”“睡窝棚的”;譬如,“死鬼”“痨病鬼”“胜儿他爹”“瘦兔子”“疯子”。还有的时候,爷爷会被奶奶完全地省略掉,她直接从事件讲起,听着听着我才意识到,哦,原来她在说我的爷爷,原来,她又记起了他。

那个痨病鬼。一天天就是咳,就是咳。他藏着钱呢。我早知道,他藏着呢。可就是不肯抓药。那个痨病鬼。什么也没给家里留下。他还给小花传上了病。

我母亲说,这才是我奶奶心里的“症结”所在,奶奶对爷爷的怨气和愤恨皆是由此而起。母亲说,我爷爷的肺结核没有传给奶奶、我父亲和四叔,却传给了三姑。在三姑咳了几天的时候奶奶到村外的窝棚里去找我爷爷-这并不好找,我爷爷居住的地方常换,十里八村废弃的窝棚都被他睡遍了,奶奶求他拿出几块银元来给女儿抓药,就算是借他的也行-好说歹说,一脸难色的爷爷终于从一棵槐树的下面扒出了一枚银元:“这不是咱的。你记得,咱得还。咱得还上。”

我母亲说,爷爷的那块银元并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大夫来了,也抓了药,但我三姑还是一日病重一日。奶奶又去找爷爷要钱,爷爷告诉她已经没有了,一分也没有了,都发出去了······“其实他有。你爷爷吧,这个人······当年那些人,都这样。也不是他一个.”

爷爷是地下党。1996年出版的《滨州市志》上有他的名字,职务是中共地下党滨州区委副书记。他负责整个滨州区地下党的活动经费-《滨州市志》曾专门提到,他在负责这部分“党的资产”的时候,没丢过一分钱,也没把一分钱用在自己的身上。

在奶奶的描述中,爷爷在这个家的存在就像是淡淡的影子,有一种似有似无的飘忽感,他的心在别处,身在别处,尤其是后来,日本人占领了之后,尤其是“紧张起来”之后-“里里外外,都得我一个人。你找他?不着家的可不能让你找到。他忙着呢,瘦兔子似的。”奶奶一边纳着鞋底一边自言自语,油灯的细火苗一蹿一蹿,油烟中弥散着混杂了蓖麻油的灯油气味,它早已把整个屋子充满了。“受的那个罪哟。”奶奶说的这句没头没尾也没有主语,我不知道她是在说我爷爷还是说自己。

我爷爷真的就像是一个时有时无、多数时候是无的影子,他在家的时候很少。即使回来,也都是夜间,甚至都是后半夜,那时候我的父亲、三姑和年幼的四叔都已睡去,只有正在纺线或者纳鞋底的奶奶还在油灯前醒着,墙上跳动的影子比她更瘦更长·······偶尔,被自己的身体压麻了手臂的父亲翻身,一睁眼,他看到爷爷坐在炕沿上的影子-他根本来不及说句什么就被自己沉重的眼皮压进了梦乡。

我奶奶不止一次地提到爷爷的“换命”,这是她对爷爷耿耿于怀的另一个缘由,每次说起她都会咬到自己的牙-“这个死鬼!自己的孩子都不管不顾!”

把那些只言片语以及我父亲、母亲和四叔的讲述串联起来-于是,我在自己的大脑里搭建了有关爷爷的那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我爷爷有四个兄弟两个妹妹,然而在兵荒马乱、缺衣少食的年代,到我爷爷十三岁那年家里就剩下了爷爷和三爷爷兄弟两个,他们相依为命。

后来我爷爷去天津上学,而三爷爷则不知道为何离家出走,当起了土匪-我们当地管土匪叫“仨儿”,三爷爷变成了“林仨儿”。

林仨儿声名赫赫,几乎所有的恶行都有他的份儿,他的身上背着数十条人命,而每条命的背后又各自有着一条流不尽的鲜血河流.......奶奶一个对她很好的舅舅,在给她家送高粱米的时候被土匪劫了,没等家里凑上赎金就撕了票,可赎金一分也没少要。

“这个林仨儿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区委书记梁朝河当着我爷爷的面儿签署了召开公判大会、会后将林仨儿一伙儿六名土匪枪决的命令,他命令我爷爷负责看押和枪决等事宜。据说,我爷爷找到梁书记,建议用活埋替代枪毙-毕竟,子弹要省着点儿用;活埋会比枪毙更有震慑效果,也更能让那些受害人的家属出口恶气-梁书记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好,就这么办吧!你组织咱们的民兵去挖坑!

傍晚,爷爷回家了一趟,他拿走了家里最好用的那把铁锹。如果不是他取走铁锹,奶奶也许不会把后来发生的事那么顺畅而迅速地和爷爷联系在一起-第二天早上,有人发现,埋下林仨儿的那个土丘被人挖开了,里面那么招人恨的、应当挨千刀的林仨儿已经不知去向。

爷爷受到了审查。据说,爷爷在第二天上午就向组织坦白了自己的所做;据说,同样是据说,我爷爷在牢房里,就和三爷爷商量了把三爷爷救下来的计划,不管怎么说,这个让他也咬牙切齿的土匪头目是他的亲兄弟,老奶奶临终前反复叮嘱过我爷爷,要看护好他,千万要看护好他。

“你干吗要放他?你要想放他,别抓他啊,让他继续杀人放火多风光啊!这么多年,我真没想到你会是这样的人!”多年之后,奶奶提起这件事儿来话语里还是包含着怨恨和不满。她不肯原谅,这是直接扎到她心尖上的一件事儿,直接让她感觉自己的身体硬生生被挖掉一块肉的一件事儿。

“他的命你都能救,那咱家花儿的命就不是命了?也没见你用这么大的力气!咱家花儿,临死的时候就是喊爹,你那时在哪儿?”

“我不信!我不信你这个人!你别回来啦!少了你我们一样过!”

大约,我爷爷也没有想到奶奶的坚决,平日里她可不是这样。她被林仨儿脱逃这件事儿伤透了。再加上我花儿姑姑的死。爷爷在房子外面徘徊了几日,最后,在门口放下了一堆破破烂烂的东西和三斤小米,又退回到树园子的窝棚里。这一去,便是与家的永别。在讲述爷爷被拒之门外的片段时,奶奶的语气中怨愤的成分似乎会变得更多,可我母亲却觉得,“你奶奶应是后悔了。”母亲给出的理由是,我爷爷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突然病情恶化,他开

始咳血,大口大口地咳,大口大口。奶奶被人叫去,她和我爷爷在窝棚里说了很久,然后,我父亲和四叔也被叫进了窝棚,爷爷就在荒郊的窝棚里咽了气。

我知道的是,据我父亲的讲述而知道的是,奶奶从爷爷的窝棚里出来,径直走到蹲在门外的柳树下吸着旱烟的梁朝河面前:你给我找两个人。跟着我走。

他们在果树下,生有三棵白蜡树的艾草地里,桥墩的缝里,以及河边老槐树生着虫子的树洞里,先后找到了二十几枚银元,和一小包被蓝布包裹着的东西。它们,被交到了梁朝河的手上。

深陷于悲痛中的梁朝河显得更为悲痛。“我这林哥,这,这是......”

“他没动过一分一厘,你清点一下。”奶奶认认真真地对梁朝河说着,“他说,等胜利了,就再也没有穷苦人了,就都能有饭吃了-是这样吗?”

(出自《小说月报》2022年第5期,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奶奶最初深明大义,积极支持革命工作,后来因爷爷给小花传上病后变成埋怨,再后来因“换命”把爷爷赶出了家。

B.在奶奶的嘴里,爷爷有很多名字,如“死鬼”“疯子”等,似怨实怜,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奶奶对一心为革命的爷爷的态度。

C.跟奶奶对林仨儿的决绝态度不同,爷爷觉得林仨儿是有苦衷的,他对林仨儿还抱有一点同情,最终放走了他。

D.文章反复强调爷爷像影子,是一种不真实的存在,由此可见爷爷干革命工作的坚定执着,游刃有余,卓有成效。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用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革命者、地下党,讲述了随时准备的牺牲和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这篇小说的基本底色。

B.文章借助《滨州市志》,交代了爷爷的身份,呼应了奶奶借钱并对爷爷产生怨恨的原因,使人物形象在矛盾冲突中愈加鲜明。

C.小说从平平淡淡的语言推进中,令读者心底不自觉升腾起一股灼热、炙痛的沉重。这种语言风格,与《荷花淀》有相似之处。

D.小说结尾处,作者细致描写了爷爷藏银元的地方-一都是些极易被人忽略的地方,从中可见爷爷的用心,对革命的忠诚。

8.有批评家说,小说中“放走林仨儿”这一情节“勾勒出复杂和极端境遇下的人性”。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6分)

9.结合全文,探究题目“像是影子,像是其他”中“其他”的内涵。(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文本一:

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

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

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

..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

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文本二:

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徽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

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武功赫然,霸业成矣。

(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B.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C.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D.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格”的意思是“阻止”,与《大学之道》中“致知在格物”的“格”意思不同。

B.中原,又称华夏、中土、中州,多指以洛阳至开封一带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

C.“过”的意思是“过错”,与《项脊轩志》中“大母过余曰”的“过”意思不相同。

D.“挟”的意思是“倚仗”,与《赤壁赋》中“挟飞仙以遨游”的“挟”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

B.苏轼认为,曹操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对刘备和孙权判断有误,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

C.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

D.两则选文以史论人,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观点鲜明,摆事实讲道理,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

(2)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

14.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西河·和王潜斋韵①

曹豳

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关河万里寂无烟,月明空照芦苇。

谩哀痛,无及矣。无情莫问江水。西风落日惨新亭,几人堕泪!战和何者是良筹,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薮泽里,岂无人、高卧闾里,试问安危谁寄?定相将、有诏催公起。须信前书言犹未?

【注释】①王潜斋,南宋爱国词人,遭劾无奈隐居乡间。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日事,何人弄得如此!”,词一开篇,便慷慨激昂,直截了当地严厉责问,矛头所指,不言自明。

B.“漫漫白骨蔽川原”,形容白骨遍布川野,无边无际,与曹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异曲同工之妙。

C.“谩哀痛”,空哀痛,与《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谩嗟荣辱”的“谩”相同,都包含着作者无尽的感慨。

D.词人在词的后段生发感慨,在寂寞乡野之中,已经没有高洁、有才能的士人,也没有人再关心国家安危。

16.请分析本词与姜夔的《扬州慢》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______,______”阐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

(2)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羁鸟恋旧林”一句,与其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______,______”两句用意相似,都含蓄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的向往。

(3)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古代诗人常用“沧海”的意象,表现宽阔的胸襟和乐观的精神,比如“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张岱最为人熟知的代表散文之一大概就是《湖心亭看雪》了。全文不过短短一百来字,就将一幅天地辽阔、万籁俱寂、人际相会的画面描写得①。崇祯五年,当时张岱旅居杭州西湖。此时的西湖也是白茫茫一片,它展示了一幅独特的湖中雪景: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余舟一芥,这样简单的景致也可以寄寓极为丰富的情感.

时逢大雪,一个心思玲珑的雅致文人,总会做出一些②的事来。于是,他孤身一人,只披着一件毛衣,提着一盏炉火,伴着船桨荡开的圈圈涟漪,独自游走在这清朗的画卷里。这种事,在心意相通的人看来,就是玲珑剔透,当举杯对饮,浮一大白。而在不理解的人看来,一定觉得这人疯了。

有趣的事,知己与旁人,张岱都遇到了,原本水天一白,只有长堤、孤舟与亭台,没想到竟然能在大雪后的湖心亭遇上和自己一样雪夜拥裘,乘舟赏雪的同好。这样的惊喜,就像当年的俞伯牙和钟子期,③,却倾盖如故,原本天地一孤客,内心总有“独一人而知天下有雪”的寂寞。但此刻却有人与自己心意相通,这大概是人世间最潇洒的事。即使旁人无法理解,“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崇祯五年十二月,西湖这一场大雪,就这样下了四百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请选出与文本所写的意境最为接近的一项()(3分)

A.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C.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D.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

20.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从文中选择合适的意象,写一组排比句。(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同通灵玉之于贾宝玉一样,项上璎珞所挂之金锁也成为薛宝钗的个人标志。历来的画家对此多有描绘,但也有不少画作中的宝钗形象恰与之相反:①。

原著第八回,金锁第一次露面是宝玉央求宝钗赏玩她的金锁:“宝钗被缠不过......一面说,一面解了排扣,从里面大红袄上将那珠宝晶莹黄金灿烂的璎珞掏将出来。”作者写得十分清楚,宝钗并非直接从脖子上取下金锁。设想一下,②,宝玉又怎会从未见过,毫不知情呢?宝钗的性格是藏愚守拙,不露圭角。第五十七回宝钗见岫烟裙上系着碧玉佩,因说道:“这些妆饰原出于大官富贵之家的小姐,你看我从头至脚可有这些富丽闲妆?”这些可以反证宝钗不可能把金锁每日挂在衣外招摇。

那项上外戴金锁的红楼画因何而来?凡看过《红楼梦》的读者都不会忘记宝钗拥有一块金锁,画家的最初身份也是读者,当他将对宝钗形象的理解落于纸上时,③,甚至还要着重描绘。《红楼梦》是一部“使闺阁昭传”的作品,红楼画也难免常常涉及对年轻女性群体的描绘。此时画家无论有意或无意地将宝钗的金锁显露出来,自然都使得人群中她的身份明确、站观者一目了然,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中对画面处理的主观能动性:即“误读”及“重构”的行为。

21.有人说,末段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删去,对全段意思表达没有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也有人认为:“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下学期学情检测(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三年级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就在于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重分析研究和总结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取得成功,使马克思主义以崭新形象展现在世界上,使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永无止境。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采取教条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而是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 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大势,勇于站在人类发展前沿,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守正创新,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摘自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材料二: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充分彰显。恩格斯强调,“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发展,工人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深入考察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社会状况,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

2023届山东省济南市(滨州、威海)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题 附答案

2023年3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一)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材料二: 秋爽斋植物景观以芭蕉梧桐为主。芭蕉扶疏似树,高舒垂荫,形态疏朗潇洒,秋爽斋室内陈设以“大”为特色,内外风格一致,共同映衬了“探春素喜阔朗”的性格。芭蕉姿态优雅,叶下少女亭亭玉立,正是古代人物画的常见主题:蕉叶仕女图。仕女的容姿要符合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内在的气质神韵、思想格调也要达到当时社会所推崇的境界。反观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结海棠社不让须眉,理家果断兴利除弊,与芭蕉寓意的仕女品格不谋而合。 黛玉对“蕉下客”的调侃,引出“蕉叶覆鹿”的典故。郑人砍柴得一鹿,后来忘记藏鹿之所,以为是梦一场,路上嘀咕这个梦时,被路人听见,路人依梦取了鹿。樵夫又梦见藏鹿之所与取鹿之人,前去索鹿。法官说:“你当初真得了鹿却以为是梦,现在梦见了鹿却以为是真。”在大观园这个舞台上,探春或许正如一个逐鹿之人。她有着复杂的性格,自我设定是既作栖处诗社文坛的雅士,又想成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雄才。她有主见有抱负,在是非、利弊、兴衰、成败上有着精准的洞察与明断,为挽救家族颓势做出了最多努力;可又因为庶出身份而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尊掩饰的是深刻的自卑,因而在诸如嫡庶、尊卑、主奴、宠辱等方面都要辩个分明,争个高低。可惜“生于末世运偏消”,家族到头来“忽喇喇似大厦倾”,自己落得个远嫁的结局,如同梦幻,了无痕迹。 被旧红学索隐派说成是贾宝玉的原型、与曹雪芹祖父曹寅有通家之谊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曾写过一阙《疏影·芭蕉》词,其结句为:“想玉人,和露折来,曾写断肠句。”细细品味,分明就是“蕉下客”探春的形象。 (摘编自刘楷、张一民等相关文章)材料三: 《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唐人殷敬顺《列子释文》称“蕉与樵同”。宋代韵书《集韵》:“蕉,草芥也。”清人王念孙考证:“‘蕉’与‘樵’同。薪谓之‘樵’,因而取薪亦谓之‘樵’。”可见

2023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答案

参考答案解析 1. C 2.B 3. B 4.①先秦时期,儒家等学派将“天人合一”思想作为其宇宙观核心理念之一,但各有阐发;②汉儒提出天人感应说,汉唐时有自然论,宋明时有“天理”以及性即理,心即理等学说,近代有科学诸解释;③现代学术界通过已有的现代常识诠释“天人合一”思想,大略分为科学的理解、历史的解释、哲学的阐发三种模式。(每点1分,三点4分) 5.①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对大自然存敬畏之心,不应肆意破坏自然; ②“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对大自然的破坏就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③因为“天”和“人”皆以“仁”为性,天“仁”而养育万物,人也应从“仁”出发去护佑自然。(一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6. B 7.C 8.①公私的人性纠葛:放走林仨儿,于私是完成老奶奶的嘱托;于公,则是公然违犯纪律。 ②手足之情与父女之情的纠葛:爷爷冒死放走林仨儿,却在女儿生命濒危之际坚持原则,这令奶奶感到特别愤怒和不可理解。 ③手足之情与夫妻之情的纠葛:爷爷放走林仨儿,全了他的手足之情;但对于极其痛恨林仨儿的奶奶来说,是不顾两人的夫妻之情。(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9.①忠于职守、大公无私的革命品质。爷爷掌管着经济大权,但即使是自己或是家人生病,都舍不得拿出一星半点来治病;即使拿出来一点,也说是“借”的。 ②舍家为国、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爷爷有家,但为了革命,神出鬼没,只能趁深夜回家看上一眼,到后来是寄居在各处窝棚里。 ③理想至上、心有大爱的精神坐标。爷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奶奶,奶奶到后来也理解了爷爷,并用行动完成爷爷的嘱托。 (每点3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意思相近即可。“影子”指爷爷的形象已经脱离了实体,“其他”应指向更抽象的精神层面) 10.B

2023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精品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届山东省新高考模拟考试语文精品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这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它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的。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的性格形象,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当然追求光明就会与黑暗面形成敌对,这原是矛盾的两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和平生活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格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则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相;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性格。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这是基于对饱满的生活热情、新鲜的事物的敏感,与时代的发展中人民力量的解放而相伴成长起来的。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谐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形象的飞动、想象的丰富、情绪的饱满,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文化交融的过程大大地加速了。南朝的“文”妆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超然客公众号深远意义。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史时间承载着意义这一事实说明,历史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给历史时间确定性质,历史上的年代标记、时代和时期的划分,是历史学家有意识的活动所引起的结果。 (摘自俞金尧《历史学:时间的科学》) 材料二: 在欧洲,有人曾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历史学家的时间是否不是连续时间,而是“分段时间”? 这可能是一种偏见。的确,单纯的纪年法,比如奥林匹克纪年或者公元纪年,都没有在中国自发产生。中国以朝代和统治纪年,自公元前140年左右以来朝代中又有年号。但中国的历史学家又想出了一套关于王朝合法性的融贯的“单轨”理论,努力把同时代的小王朝、王国和蛮族的纪年法与所采用的主要时间标度关联起来。年代学领域的天文学家刘羲叟在他的《刘氏辑历》中确认了干支周期、闰月、冬至夏至等,体现了其“长术”(调和长期数据之术)的成果。 此外,中国的历史编纂绝不限于朝代史的框架,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形式的“通史”发展起来,以处理包括若干个朝代兴亡在内的长时间历史。司马迁本人为通史的写作树立了典范,因为他的《史记》从远古一直讲到公元前100年左右的西汉时代,但他并没有提出很多理论来讨论历史学家的工作。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开始,历史哲学才得到了精彩的研究。《史通》是世界上第一部讨论历史编纂方法的著作,很值得与八个半世纪以后的欧洲史学先驱博丹和拉波普利尼埃尔的著作相比较。刘知几的儿子刘秩与另一位唐代学者杜佑发明了一种全面的新型制度通史,刘秩作了《政典》,杜佑作了著名的《通典》。但直到1322年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出版,这种类型的著作才达到高峰。

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

山东省菏泽市2023届高三语文下学期一模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居住在乡村熟识区域的人们,基于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建立的以情感和价值认同为基础的文化性联结。今天,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共同体,通过政府主导、主体建构、共同情感等多样形式重构。 乡村文化共同体的核心是人,新时代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文化主体,不局限于原住农民,也包括支农骨干在内的各类乡村建设者。具体可分为外嵌型文化主体和内生型文化主体,外嵌型文化主体包括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建立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内生型文化主体则是原住村民以及返乡创业的新村民。在外嵌型主体的深度嵌入过程中,通过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和政府扶持,乡村文化人才不断得以培养,其内生力量不断得以培育和壮大,各种农民文化组织得以建立。多种文化主体的参与让乡村文化共同体在乡村建设行动过程中保持盎然生机。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一种系统整体。不同的文化主体创造不同的文化类型,不同类型的文化在自己的位置上被其他位置界定和影响,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乡村文化共同体保持结构的稳定性和功能作用,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乡村精神,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促进乡村文化的累积、涵化和创造,实现乡村文化建设从“路径依赖”转向“文化自觉”,实现共建、共治与共享的文化共同体的格局。根据乡村文化多样性特点,要以党建文化引领共同体文化达成共意,确保文化共同体的发展方向。以家庭文化重塑乡村伦理,形成稳定的情感结构。 以公共文化融入现代文明,吸收中国式现代化文化供给的积极因素,积极探寻乡村文化的现代表达。以产业文化带动提升农耕文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打造一批如文化礼堂+乡村旅游叠加共生的文化新产品,带动农耕文明以物态形式实现现代表达。 乡村文化共同体是在一定的平台载体运转中发挥文化作用的。物质的载体指向各种乡村文化活动平台,诸如乡村图书馆、文化礼堂、文化建筑、乡村文化馆,除此之外新时代的文化平台还包括了大众传媒。一方面,物质载体建设要着力于解决文化供给不平衡问题,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村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另一方面,物质载体建设要在智能化时代推进直播平台、短视频等乡村文化载体的建设,通过具象且直观的方式,如建设“VR/AR乡村文化体验馆”“数字文化博物馆”等,重塑乡村文化的展演模式,提升人们对乡村文化的认知,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播,打造乡村文化共同体的传播矩阵。制度的载体是指文化共同体的制度建设,它是乡村文化共同体得以维持和运转的保障。新时代乡村文化共同体要通过完善文化制度, 高三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和乡风文明维护机制,以制度建设推进乡村文化治理,促进乡风文化提升。 (摘自蔡正丽《构建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具体路径》,有删改) 材料二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为文化产业在振兴乡村中发挥重要作用提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 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民性是文化、文学现代性的核心内容,既是其动机也是其成果。现代社会要建立起普遍统一的组织结构,就要生成文化的共同体,其语言、思想逻辑、价值认同、理想目标能达成一致,就需要获得广泛的社会性,而其基础就在于文化、语言、文学具有人民性。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文学处于一个变革时期,经典现实主义受到欧美现代主义的挑战,大量的欧美作品翻译过来,一度取代了苏联文艺对中国文艺的影响。现实主义的开放体系与现代主义的先锋探索一起开辟当代中国文学的广阔道路,如意识流小说、现代派、荒

诞派、黑色幽默,直至后现代式的先锋派· · · · · ·中国文学无疑在艺术上上了一个台阶。然而,无论是现代派还是先锋派,都属于阳春白雪。艺术创新固然需要,但文艺的人民性在任何时候,在中国的国情下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任务和责任。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现实主义获得了一次崭新的再生。陈忠实、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刘震云、铁凝、王安忆、阿来都各自写下既具有现实主义传统特色,又汲取了世界优秀文学经验的作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 世纪80 年代末至90 年代,是中国文学走向市场化的时期,市场化在客观上解决了文艺走向大众、面向大众的问题。图书市场的销量、电影市场的票房,就足以使大众成为接受的主体。文艺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消费社会的产品,它使人民群众最大可能地分享文艺作品的各种成果。 但是,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人民性”也并非因此而演化成现代性的一个基础的普遍性的概念。在“阶级论”被淡化后,文艺的大众化、消费化无疑使文艺具有了人民性,但它与文艺的人民性的经典内涵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这个区别的根本之处在于:文艺的人民性要具有正确的政治导向,要引导人民积极向上,要使全体人民团结为一个整体,凝聚成一股力量,向着一个共同目标前进。在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期,人民性无疑还是占据文化领导权地位,起到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作用。 新时代赋予文艺服务人民以新的内容,同时也赋予人民性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说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新人民性” ,这就是把人民群众日

山东省临沂市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临沂市2023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文 2023.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史记》是史传散文,《离骚》是抒情长诗,两者文体不同,形式各别。鲁迅先生能异中见同,一眼看出司马迁的《史记》就是一篇“无韵之《离骚》”。《史记》与《离骚》确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首先,《史记》所表现的审美理想与《离骚》一脉相承。司马迁的审美观有着明显的尚奇倾向。尚奇的审美观,使他对历史上大量的奇人、奇事、奇功、奇计、奇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从而影响到《史记》的取材和艺术风格。屈原的审美观也有着好奇的倾向。且不说他的穿戴与众不同,就是从《离骚》中所写的以鸷鸟自比,以精玉为粮,驱策龙凤,役使风云雷神等情节来看,已经够令人叹奇不止了。这些只是外在表现的不同,就精神实质而言,屈原与司马迁都称得上是悲剧诗人。他们的精神是相通的。屈原的《离骚》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出战国后期楚国历史上忠与奸、善与恶、美与丑相对抗、相斗争的深刻过程,因而富于悲剧的崇高美;司马迁的《史记》同样打上了艰巨斗争的烙印,显示了中国上下三千年间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相对抗、相迭代的深刻过程,因而也富于悲剧的崇高美。 其次,《史记》深得《离骚》的情韵,具有浓郁的抒情性。司马迁富于诗人气质,感情特别丰富。他说:“屋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意思是说:《离骚》是国情而生文的。他写历史,本不该夹带过多的主观感情,但由于受到《离强》的感染,他以诗人的气质写史,退使史文多带诗的情韵。刘熙载说:"学《离骚》得其情者为太史公。"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史记》与《离骚》在情韵上的内在联系。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4高考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届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可以说是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则是历史上我国哲学讨论的最重要的问题。司马迁说他的《史记》是一部“究天人之际”的书,宋朝的思想家邵雍说得很明白,“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对天人关系问题的认识有种种不同的理论,例如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道教提出“我命在我不在天”等等。但唯有“天人合一”学说影响最大,它不仅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命题,而且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模式。 在中国哲学史上,讲“天人合一”的哲学家很多。也许成书于公元前三百年前的《郭店楚简·语丛一》中的“易,所以会天道、人道也”,是关于“天人合一”思想最早最明确的表述。它的意思是说,《易经》是一部讲会通“天道”和“人道”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书。由《易经》开始提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一种思维模式,或可对我们解决当前生态问题有所启发。 我们不能把“人”和“天”看成是对立的,这是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人之始生,得之于天”。“人”不仅应“知天”,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强调“知天”,只是一味用“知识”来利用自然,以至于无序地破坏自然,把“天”看作是征服的对象,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是统一的,这种统一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的责任。我们不能把“天”和“人”的关系看成是一种外在关系,这是因为“天即人,人即天”,“天”和“人”是相即不离的。“人”离不开“天”,离开“天”则“人”无法生存;“天”离不开“人”,离开“人”则“天”的活泼的气象无以彰显。如果“人”与“天”是一种外在关系(即它们是相离且不相干的),那么“人”就可以向“天”无限制地索取,而把“天”看成敌对的力量,最终人将自取灭亡。“天”和“人”不仅不是对立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相即不离的关系。所以说,“为天地立心”就是“为生民立命”,不可分为两截。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word 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写探春笑道:“我就是‘秋爽居士’罢。”宝玉道:“‘居士’‘主人’,到底不恰,且又累赘。这里梧桐芭蕉尽有,或指梧桐芭蕉起个倒好。”探春笑道:“有了,,就称‘蕉下客’罢。”众人都道别致有趣。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材料二: 秋爽斋植物景观以芭蕉梧桐为主。芭蕉扶疏似树,高舒垂荫,形态疏朗潇洒,秋爽斋室内陈设以“大”为特色,内外风格一致,共同映衬了“探春素喜阔朗”的性格。芭蕉姿态优雅,叶下少女亭亭玉立,正是古代人物画的常见主题:蕉叶仕女图。仕女的容姿要符合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审美标准,内在的气质神韵、思想格调也要达到当时社会所推崇的境界。反观探春,“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结海棠社不让须眉,理家果断兴利除弊,与芭蕉寓意的仕女品格不谋而合。 黛玉对“蕉下客”的调侃,引出“蕉叶覆鹿”的典故。郑人砍柴得一鹿,后来忘记藏鹿之所,以为是梦一场,路上嘀咕这个梦时,被路人听见,路人依梦取了鹿。樵夫又梦见藏鹿之所与取鹿之人,前去索鹿。法官说:“你当初真得了鹿却以为是梦,现在梦见了鹿却以为是真。”在大观园这个舞台上,探春或许正如一个逐鹿之人。她有着复杂的性格,自我设定是既作栖处诗社文坛的雅士,又想成为“才自精明志自高”的雄才。她有主见有抱负,在是非、利弊、兴衰、成败上有着精准的洞察与明断,为挽救家族颓势做出了最多努力;可又因为庶出身份而过度敏感,强烈的自尊掩饰的是深刻的自卑,因而在诸如嫡庶、尊卑、主奴、宠辱等方面都要辩个分明,争个高低。可惜“生于末世运偏消”,家族到头来“忽喇喇似大厦倾”,自己落得个远嫁的结局,如同梦幻,了无痕迹。

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参照秘密级管理★启用前 淄博市 2022-2023 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园林被称为可赏之诗、可游之画,既是空间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因林在其实用意 义之外,又成为生活的布景、观照的对象,逐渐抽象成为一种与诗幽同构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成熟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融入了诗意。以诗意的表达和诗化的结构传达园林理想。东汉以来,一直到北宋,把诗歌当作隐喻的做法颇为盛行。文人们试图在绘画中输入严 肃的内容时,就借用诗歌意境来表达。对绘画与诗歌结合所产生的情感需求,是诗意在绘画 空间中表达的最初渊源。诗和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在欧阳修之后,在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 圈子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到了南宋,诗画间共通共感的特性延伸至园林,园林不论从其场 景布营,还是观赏流线设置都以表现诗歌总体为本。各种艺术方式在此时的全面融合,突破 界域,触类旁通,进一步铸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得以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 独特品质。 南宋文人曾丰在《东岩堂记》写到,士大夫们喜爱天台、雁荡山水,常游览其间,当游 览难以满足能“日涉之”时,便作画来记录山林并且加以想象:当绘画仍难以满足时,则开 始选石叠石,以象二山之态,日夜对坐其间;但当如此都无法满足时,选择与二山相似的山 地依山造园以居其间。从这样递进式的描述看来,游览真山水,只能是偶然为之的欣赏方式:绘画,则使山水愿望得到进一步满足;置石叠山放入居所则更进一步贴近自然;最终,选择相 似的山水环境改造成园,并栖居其间才是观照自然的最佳方式。 人们对诗意的生活有过多种想象,但要说出它究竟是什么却不容易。园林结构的不拘于法, 园林空间的迷离零散,园林中人物活动的性质难辨,都成为可提供诗意生活的可能。人们给 予园林多种属性,园林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形成多样语汇,契合着现代诗意生活对于诸如身体、空间、感知、自然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再现。 园林与诗歌和绘画同构,首先在于三者之间共有的“山水”内涵。山水究竟为何?仅“山” “水”二字,即道出了这是“有山有水”的环境特征,义多的时候这是一种关于人居环境的 理想,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虽然绘画、诗歌、园林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对山水的表现 上大多采用相同的观照方式、审美标准以及内在结构。 宋代山水画论对此所述最详,画论虽是写作画,但对绘画中意味地表达远重视于对于技 巧好差的评论,而又以“山水”观念为其最重。郭熙《林泉高致》认为“可游可居”是为山 水最高品,也是山水画最高品。可游、可居本身已经指明了此山水并非纯自然山水,而是经 历了人类活动,经由人手改造的环境。“山之楼观,以标胜概”,虽在写山水,实际是写已由人 梳理过的山水,也即山水园林。"山水"是园林和绘画共同标准的渊源。山水文化,其实就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3届高考模拟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算法是指计算机为了完成特定任务的计算步骤,用于计算、数据处理和自动预测推理。当前,算法技术广泛融入线上线下的各种应用场景,在提供各种便利性的同时,其可能带来的副作用"算法作恶"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算法自身不会对人们造成直接的危害,一般是通过算法的运行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带来影响,算法作恶背后的心理效应主要包括回声室效应、信息茧房和尖叫效应等。 回声室效应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网络技术使得信息的传递和分享变得更加便捷简单,但也在无形中打造出一个封闭的、高度同质化的"回声室",使得人们更重视跟自己的假设或信念一致的事例。目前部分商业网站会根据用户的搜寻结果,进一步提供内容相近的网络信息,这种让人产生"挠到痒处"的心态反而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当我们越喜欢看某一类的文章,算法就越会更多推送类似的内容,这导致我们越来越加深自己原本的想法,即便自己原本的想法可能并不都是正确的。 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一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内容,久而久之,会陷入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信息茧房会加剧网络用户群体的极化,群体内的成员与外部交流会大幅减少,群体成员因为拥有相似的观点和看法,内部趋同的特征愈发显著,容易产生盲目自信、心胸狭隘等不良心理,并诱发极端思想和极端行为。 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设置中,有时为了规避用户的反对,将一些体现个人自主性的设置隐藏很深,一般用户面对眼花缭乱的设置,很多情况下只能接受系统的缺省设置,将自主性完全交由平台。这种情况下,个体会不自觉地陷入平台算法推荐的信息中,对推荐内容感到高度满意并很难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监 测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博士打假,让学术回归纯粹 田卜拉 在央视春晚上,演员翟天临在小品《“儿子”来了》中塑造了一名“打假”警察。没想到,这位高学历明星竟被网友质疑论文抄袭、博士学位注水,“打假者”反被打假,令人始料未及。 戏骨+博士的组合,加上知名高校的光环,无疑提高了观众的期待。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演员应当以扎实的演技、高尚的艺德回馈观众。尤其当学历成为人设的要素时,它就不仅仅是自我包装、形象公关的一部分,而势必要受到学术道德规范的严格约束。 “自古华山一条路”,学术是获得学位的唯一门径。有人认为:演员以演技为务,何必在于学术的小节?问题在于,无论是美术、设计,还是音乐、影视,艺术类专业虽具有实践性,但技艺不能替代理论,好演员不等于好博士。尤其自2011年艺术学获批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以来,艺术学自当夯实理论根基,在造国民精神、提高审美品位等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身处娱乐圈,博士学位或许可以充当为演员增色的手段;但立足学术界,博士理应致力于突破人类知识的边界,不能因为演员等其他身份而获得丝毫优待、降低学术“品位”。 博士的水准照见着一所学校的学术成就,学校的严格审核是把住学术尊严的最后一把锁。在这次事件中,网友爆料的不少“实锤”的确有据可查。这反映出相关高校在学术成果审核、学位授予流程上存在把关不严的问题。一段时间以来,论文抄袭、文章代写、招生放水、学位注水等失德、违法事件挑战着教育公平的底线;而少数商界、政界、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2023届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仅仅凭历史学家在研究工作中离不开时间这一事实,还不足以断言历史学就是时间的科学。只有当我们认识到,不论在历史学者身上,还是在历史研究的对象、方法和手段上,时间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无处不在的时候,历史学才真正称得上是时间的科学。 社会中的任何存在都是历史性的存在,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时间界限。历史学研究人类文明的演变,文明有起源,仅就此而言,历史必然有一个时间上的开端。同时,自有人类以来,世界上有无数的文明起起

落落,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列举了21个具有文明发展过程的社会,而在他那个时代,已知的原始社会的数量已经超过了650个。因此,凡历史性的存在,都有一个时间的终点。不论是文明,还是更加具体的历史事件和进程,在时间上都有开端和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就意味着时间。所以,历史年代学就成为历史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辅助学科,它的作用就是把历史事件根据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目前流行的公元纪年方法,是在中世纪到近代初期逐渐地创立、完善和推广的。有了这样一种方法,历史上所发生的事件都可以井井有条地被安放在这条可以向前和向后无限伸展的时间之线上。而且,世界上不同地方在其曾经使用过的各种纪年法上的历史事件,都可以转换到这一线性的时序中。 这种以数字标记的线性时间,看起来客观、中性,其实不然。虽然每个以数字表现出来的年代,原本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当历史学家在这些年代上开始编排历史事件的时候,这些年代就被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476年,是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年,这在西方的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这一年被认为对近代历史发展有深远意义。这种被赋予了重要意义的年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几乎到处存在。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选择和倾向性,使一些数字化的时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历史时间承载着

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淄博市2023年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园林被称为可赏之诗、可游之画,既是空间的艺术,又是时间的艺术。因林在其实用意义之外,又成为生活的布景、观照的对象,逐渐抽象成为一种与诗幽同构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园林成熟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融入了诗意。以诗意的表达和诗化的结构传达园林理想。东汉以来,一直到北宋,把诗歌当作隐喻的做法颇为盛行。文人们试图在绘画中输入严肃的内容时,就借用诗歌意境来表达。对绘画与诗歌结合所产生的情感需求,是诗意在绘画空间中表达的最初渊源。诗和画可以相互转换的观念在欧阳修之后,在以苏轼为中心的文人圈子里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到了南宋,诗画间共通共感的特性延伸

至园林,园林不论从其场景布营,还是观赏流线设置都以表现诗歌总体为本。各种艺术方式在此时的全面融合,突破界域,触类旁通,进一步铸就了中国古典园林得以参悟于诗、画艺术,形成“诗情画意”的独特品质。 南宋文人曾丰在《东岩堂记》写到,士大夫们喜爱天台、雁荡山水,常游览其间,当游览难以满足能“日涉之”时,便作画来记录山林并且加以想象:当绘画仍难以满足时,则开始选石叠石,以象二山之态,日夜对坐其间;但当如此都无法满足时,选择与二山相似的山地依山造园以居其间。从这样递进式的描述看来,游览真山水,只能是偶然为之的欣赏方式:绘画,则使山水愿望得到进一步满足;置石叠山放入居所则更进一步贴近自然;最终,选择相似的山水环境改造成园,并栖居其间才是观照自然的最佳方式。 人们对诗意的生活有过多种想象,但要说出它究竟是什么却不容易。园林结构的不拘于法,园林空间的迷离零散,园林中人物活动的性质难辨,都成为可提供诗意生活的可能。人们给予园林多种属性,园林在自身的发展中也形成多样语汇,契合着现代诗意生活对于诸如身体、空间、感知、自然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再现。 园林与诗歌和绘画同构,首先在于三者之间共有的“山水”内涵。山水究竟为何?仅“山”“水”二字,即道出了这是“有山有水”的环境特征,义多的时候这是一种关于人居环境的理想,以及对待自然的态度。虽然绘画、诗歌、园林是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对山水的表现上大多采用相同的观照方式、审美标准以及内在结构。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2023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河流是人类文明起源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因素。它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水源和物资,其交通运输功能也支撑着文明的生存和发展。一个大的文明区域内部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而一条大河所能提供的水运方式是最便捷和廉价的。直到今天,水运的优势还是难以替代。在工业化以前,内河运输往往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唯一有效的运输手段。古埃及建造金字塔、神庙的材料,是产于阿斯旺一带的花岗岩,要是没有顺流而下的尼罗河水运,这一切就都不可能发生。中国的长江及其支流更加优越的水运条件,也是长江流域的经济逐渐超过黄河流域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一条河流水系间的便捷水运,也为区域内的人员来往提供了条件。中国自秦汉以降实行中央集权制度,政令的上通下达,公务人员的南来北往,军队和重要物资的调度,重要信息的传递,都是维持国家统一、政府正常运作和社会秩序的根本措施,所以要以很大的人力物力来设置和维护庞大的驿递、调度和运输系统。其中依托水运,特别是依托同一条河流或水系的水运部分,都是最廉价和高效的。以尼罗河谷地为基础的上埃及与以尼罗河三角洲为基础的下埃及并不连接,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统一,也完全依靠尼罗河这根纽带。 河流对文明的作用不仅表现在物质方面,也显示于精神方面。所谓“同饮一江水”,就是一个人类群体长期生活在同一条河畔,同一个流域,形成了相同的生活方式、协调的生产方式与和谐的生存方式,也会形成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进而形成共同的文化心态。语言是人际交流最重要的工具。在人口迁移或再分布的过程中,受地理障碍的影响,原来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由于分散在不同的小区域,失去了交流和共同生活的机会,原来语言上的微小差别演变为不同的方言。但在同一个流域,甚至在一条大河或其支流的不同流域,由于人际交流相对密切,即使相隔距离较远,也能保持同一种方言。早在公元前2世纪,人们就注意到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现象,即一种“风”(流行、时尚)一般只存在于一个较小的范围,多变,差异性大;而“俗”(稳定的习惯、传统)可以在一个大得多的范围内出现、形成、积淀、传承。在丘陵山区、高原山谷、零散的平原和盆地,一般只能形成“百里”尺度的“风”区,大河流域则不难构成“千里”尺度的“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