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大纲要求

1.词语注释

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师资童蒙错简碎文敷畅宿夷夏惟徽属

2.句子今译

(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

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擞,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成分。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重点及难点提示

1.词语

释黎元仁寿赢劣三坟革其人趣候遐迩契稽忒宗奉生蒇标格诂训目牛无全赞命世蒸人假弱龄夙式龟镜伦披淹袭都适并得失遂环周

2.今译

(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徵,验之事不忒。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4)且将升岱岳,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5)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使今古必分,字不杂揉。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咸分。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3.文意理解

1.怎样理解“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2.“且将升岱澈,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强调什么?

3.王冰整理《内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内容精讲

1.释:有两个意思,一是放下。《韩非子》:“因释其耒而守兔。”“爱不释手”的“释”也是这个意思。二是解除。《战国策》:“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本文中作“解除”的意思。“注释、诠释”也是其引申义,解除疑惑之义。

2.仁寿:《论语·雍也》:“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古人认为仁者安静故多寿,所以把“长寿”称为“仁寿”。

3.三圣:指伏羲、神农、黄帝。据说相传伏羲创造了针术,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内经》托名黄帝所作。

4.其人:指适合的人。司马迁《报任安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灵枢·官能》:“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

5.蒇:作动词时指“完成、解决。”《左传·文公十七年》:“寡君又朝,以蒇陈事。”形容词用来形容“完善、完备”的事物,把事情做完,办好事也叫“蒇事”。

6.行不由迳二句:语见《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迳,非公事,未尝至于偃(子游)之室也。”“行不由迳”本指走路不抄小路捷径。王冰引此谓出行不沿循道路。 7.龟镜:古人卜龟甲以占吉凶,照镜子以见妍媸,故以龟镜喻借鉴。《北史·长孙绍远传》:“照烂典章,扬摧而言,足为龟镜。”

典型例题分析

例如,词语注释:“一以参详,群疑冰释。”冰,像冰一样。这是一个典型的词类活用的例子,名词作状语。作状语的名词,是指普通名词来说的,有的表示比喻,有的表示处所或工具。本文这里表示比喻,译成“像……一样。”如果表示处所或工具,如:“道听途说”,要译成“在……上”。

课文精讲

1、释缚脱艰:解除疾病的缠绕和痛苦。缚,捆绑。

2、黎元:百姓。古代称禄而有土、仕而有爵者为百姓,称庶民为黎。

3、仁寿:长寿。语本《论语·雍也》。

4、尚书:上古之书。秦以前称书,西汉时称尚书,后人称书经。

5、革:更改;变迁。

6、其人:志同道合的人;适合的人。

7、师氏:古代主管贵族子弟教育的教官。此指主管教育的官员。

8、候:指变化的证候。

9、幽明:指无形和有形的事物。

10、斯:句中助词。

11、契:符合。

12、忒(tè特):差误。

13、宗:祖。此指本源。

14、奉生:养生。

1、天机:天赋的机谋。指天资。

2、、迅发:敏捷聪明。

3、蒇(chǎn产)谋:完备而周密的见解。蒇,完备;完善。

4、生知:指生而知之的人。

5、标格:风范。此指对经文正确理解的标准。

6、诂训:即训诂。

7、、行不由径:原意为走近道而不抄小路。此指走路却不遵循道路。

8、刻意:指专心致志。

9、真要:指经文的精义要旨。

10、目牛无全:喻技术纯熟精湛。

11、动则:即动辄。动,常常。

12、赞:帮助。

13、命世奇杰:闻名于世的杰出人才。《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命世,犹“名世”。奇,大。

14、蒸人:众人。蒸,通“烝”,众多。

15、华叶递荣:像鲜花绿叶递相茂盛。喻事业兴旺不衰。

16、副:符合。

17、著:显著。此指显著的成就。

18、假:借助。

1、弱龄:弱冠之年。指男子二十岁左右。

2、式:用。

3、龟镜:亦作“龟鉴”。古人以卜龟甲来占吉凶,照镜子来见妍媸。喻借鉴。

4、纰缪(pī miù披谬):差错。

5、伦:次序。

6、披会:翻阅领会。

7、淹:久。

8、都:总;合。

9、且:句首语气词。

10、岱岳:即泰山。又称岱宗。岱,泰山别称。

11、扶桑:神话中以为日出之处。

12、适:往。

13、并:确实。一说,兼,同时。

14、臻(zhēn真):达到。

15、理要:条理要领。

16、询谋:咨询,访求。

17、得失:义偏于“得”。收获。

18、遂心:如意;顺心。

19、斋堂:书房、书斋。

20、一:一旦。

21、末学:即后学。

22、师资:原指传授知识的人。此指授学的依据。

23、勒:刻石。在活字印刷术发明前,刻石是主要的印书方法。一说,指统勒,汇总。

24、冀:希望。

25、童蒙:昧于事理的幼童。此指初次学医的人。

1、别目:另立篇名。

2、错简:书简次序错乱。

3、碎文:指零乱的文字。

4、圣旨:皇帝的命令。此指《内经》要旨。

5、敷畅:铺叙发挥。

6、玄言:指《素问》的深奥理论。

7、列宿(xiù秀):众星宿。

8、奎张:二十八宿中的奎宿和张宿。此喻经文井然有序。

9、鳞介:水族中的有鳞类、甲壳类。

10、夭枉:即“夭横”。

11、夷夏:外族和汉族。夷,古代原指东方的少数民族。

12、工徒:指医生。古代称医生为治病工。

13、惟:句中助词。

14、徽音:德音。此指百姓健康的福音。徽,美。

15、累属(zhǔ嘱):连续承继。属,连接。

16、大圣:至圣。无事不通曰圣。又,佛家称佛或菩萨为大圣。又,泛指神灵。此指《素问》。综合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意在强调( )

A.天资之聪明 B.知识之完备 C.见解之周密

D.训诂之重要 E.天资之重要

2.“然而其文简,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的“趣”意思是()

A.趣味 B.旨意 C.兴趣

D.趋向 E.通“促”

3.“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的“命世”义为( )

A.命名于世 B.命世人 C.闻名于世

D.使世人 E.命名世人

4.“惟”不属于范围副词的是( )

A.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 B.惟恐一人不悦,则谤端百出

c.学者惟明,至道流行 D.今之奉行,惟八卷尔

E.惟其事之难也

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的“淹”义为( )

A.滞留 B.长久 C.淹没 D.埋没 E.败坏

二、多项选择题

1.含有使动义词语的句子是( )

A.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 B.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C.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 D.考校尊卑,增益以光其意

E.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

2.属于异体字的是()

A.“兼《灵枢》九卷,适其数焉”的“遁” B.“咸日新其用,大济蒸人”的“蒸” C.“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的“华” D.“且将升岱岳”的“岳”

E.“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的“阙”

三、词语注释

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

2.拯黎元于仁寿

3.孔安国序《尚书》曰

4.谓之三坟,言大道也

5.虽复年移代革,而授学犹存

6.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

7.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8.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

9.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

10.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11.华叶递荣,声实相副

12.幸遇真经,式为龟镜

13.篇目重叠,前后不伦

14.施行不易,披会亦难

15.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16.欲诣扶桑,无舟莫适

17.方臻理要,询谋得失

18.文字昭晰,义理环周

19.一以参详,群疑冰释

20.寻注会经,开发童蒙

21.恐散于末学,绝彼师资

22.错简碎文,前后重叠者

23.凡所加字,皆朱书其文

2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

25.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

26.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27.学者惟明,至道流行

28.徽音累属

29.合八十一篇二十四卷,勒成一郜

30.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

四、句子今译

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成日新其用,大济蒸人,华叶递荣,声实相副。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3.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

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

4.庶厥昭彰圣旨,敷畅玄言,有如列宿高悬,奎张不乱,深泉净滢,鳞介成分。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

五、简答题

1.怎样理解“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

2.“且将升岱搬,非径奚为?欲诣扶桑,无舟莫适”强调什么?

3.王冰整理《内经》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黄帝内经素问直解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指农历立春之后立夏之前的三个月。此为发陈推陈出新。天地俱生,万物古人常指草木而言以荣茂盛,夜卧早起,广步缓步于庭堂阶前的院子,被发缓形,“被”通“披”。形,即形体。周慎斋:“被发缓形,使阳升而气舒也。”以使志生,言使志意顺着春天生发之气而舒畅活泼。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生、予、赏”皆所以应春阳生发之气;“杀、罚、夺”皆所以折逆春阳生发之气。“勿杀、勿夺、勿罚”是说内存生发和平愉快的意念。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春三月,五行之气为木,木五行配五脏为肝,夏为寒变,喻昌:“寒变者,夏月得病之总名。缘肝木弗荣,不能生其心火。至夏,心火当旺反衰,得食则饱闷,遇事则狐疑,下利奔迫,惨然不乐。”奉长者少。奉,供给之意。长,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 夏长。春生,指大多数生物在春天开始生长活动。夏长,指大多数生物在夏令生长茂盛,生长较快,春夏,阳气上升。秋收,是指一切生物在秋令生机收敛、阳气收敛、水分收敛、活动收敛。冬藏,是指一切生物在冬令阳气闭藏、精华闭藏、生机闭藏,活动减少或停止而进行冬眠。夏长以春生为基础,若春季生养不好,供给夏长的条件差,到夏季就易发生寒变的病。 夏三月,指农历立夏以后六秋之前的三个月。此为蕃秀言草木盛长,扬布秀美,天地气交,张介宾:“岁气阴阳盛衰,其交在夏,故曰天地气交。斯时也,阳气生长于前,阴气收成于后,故万物华实。”万物华实开花结果,夜卧早起,无厌吴师机:“谓无日长生厌也。”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指人之容色成秀秀美,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杨上善:“内者为阴,外者为阳,诸有所爱,皆欲在阳。”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三月,五行之气为火,火五行配五脏为心,秋为痎音皆疟,疟疾指总称。张介宾:“心伤则暑气承之,至秋而金收敛,暑邪内郁,于是阴欲入而阳拒之,故为寒;火欲出而阴束之,故为热。金火相争,故寒热往来而为痎虐。”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指农历立秋之后立冬之前的三个月。此谓容平从容成熟,言草木盛长,到了秋天,已达到成熟阶段,天气以急劲急,地气以明清明,早卧早起,与鸡

荔枝图序导案

这里为你导航! 预设难点:准确口译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读、展读来实现对课文的初记忆。 2、通过自学、组学、群学的方式达到疏通文章的目 的。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 1、了解“序”及作者。 2、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 意,(重、难点) 教学流程: 1、导语: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 听一则消息;近日我国荔 枝的主产区,因天气原因 面临着大量减产。我国四 川等地也有少量栽培。但 客商多因不了解其品质而 不愿前往收购。如果你 是四川一位有责任心、有 学识的当地人,你准备如 何来向客商介绍本地的荔 枝,以解乡亲们的燃眉之 急?本文就会给你一个 很好的答案。现在我们就 来学习《荔枝图序》,首 八年级学科:语文课题:《荔枝图序》课型:预习展示反馈 主备:张淑平审阅:冯红霞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1、了解“序”这种古代文体及作者 2、掌握重点字词,疏通文意,(重、难点) 3、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并学以致用。(重点) 先了解一下节课的学习目 标 2、先用2-3分钟看学案上 的“课前热身”,勾画重要 信息。要求脱稿展示,评 价2分/次。 3、现在我们“步入自我展 示的殿堂,分享一起收获 的喜悦”,先自读课文,读 出我们的风采和个性!(引 导学生阅读“小贴士”) 4、利用多媒体,出示图片, 与文本建立联系。 5、学生展示朗读(给3个 机会,以激励学生积极展 示) ①学生自由读,个体展示, 目的是正音。放大镜形式 强调: 华huā如橘 瓤肉ráng 醴酪lǐ lào ②评价方式:5、6号5 分/次,其余学生3分/次; 语言激励(从流利、停顿、 语调、等角度) 6、接下来我们一起闯下一 关:疏通文意。引导学生 阅读导案相关内容。 要求:个人完成站起并识 记;对子完成后,相互交 流;小组完成后提出疑难。 7、达标测评, 课前热身: 理解文体: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有作者 自己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是说明文的一 写作背景:在唐朝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 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 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的风采。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祖籍太原。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 篇,对后世颇有影响。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 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 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 别”同为著名的诗史。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 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长篇叙事诗《琵琶行》、 《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步入自我展示的殿堂,分享一起收获的喜悦 读文:朗读乐园显风采!读一读。 一、1、自读课文,拿起你手中的笔为不熟悉的字词注上音。 为你声情并茂、有滋有味的朗读做好准备。 (小贴士:(1)语速适中,又富有节奏,不要拖音。 (2)、在读的时候手、脑、眼并用,认准字形,第一印 象很重要哦!) 2、看图片选择文章中相应的句子来回答。 (建立记忆连接点,为背诵打基础。如:生……,叶……, 花……,实……,朵……,壳……,膜……,瓤肉……, 浆液……,大略……,若离……。) 3、展示朗读效果(机会难得,好好把握) 二、译文:疏通文意我最行 1、结合下注试译全文。(形式口译,注意译出句中的重点 词、画出自己有难度的句子) 2、组内互译,进一步练习,互相学习。(自译先完成的说 给对方听,共同商讨) 3、小组共同提出疑难(出示在黑板上),组间互帮互助。 (注意做好笔记) 4、达标测评(1)听写词语。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a、华.如橘,春荣。() b、大略 ..如彼,其实.过之()() c、命工吏图.而书之() (3)译句(1)实如丹,夏熟。 (2)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

《后汉书·马援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马援传》原文及翻译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后汉书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①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②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日满其门。 二十年秋,振旅③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④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

“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⑤为烈士,当如此矣。马援” [注释]①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②隗嚣(wěixiā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③振旅:整队班师。④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朝名将。马援⑤谅:确实,实在。 译文: 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十二岁时丧父,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各位哥哥对此很是称奇。曾经对宾客说:“男子汉立志,处境愈困窘,意志愈更坚定;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加豪壮。”光武帝刘秀即位,马援仍然留在西川,隗嚣非常敬重他,任用马援为绥德将军,参与筹划大计。建武四年冬天,隗嚣让马援送书信到洛阳。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勇气。九年,任命马援为太中大夫。十一年夏季,任用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致

力于广施恩惠和树立威信,对待下属宽容,任用下级官吏时,让他们有职有权,自己只处理大事、要事罢了。客人和旧友,每天都挤满了他的家。 建武二十年秋季,马援整顿军队回到京师。快要到洛阳的时候,旧友大都前去迎接和慰劳他,平陵人孟冀,以有计谋闻名,也在迎贺马援的客人中。马援对他说:“我是希望您来进良言的。现在您也这样恭维我,不是混同一般人了吗过去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辟了七郡疆土,才分封了几百户;如今我只有这么一点微薄的功劳,却辱没他人,受封大县,功薄而赏厚,怎么能长久呢先生用什么办法来帮助我呢”孟冀说:“这是我想都没有想到的问题。”马援说:“当今匈奴、乌桓还在骚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自己请求率领军队攻打他们。男儿若死应当死在边野,用马革裹尸,送回来安葬了事,怎么能躺在床上,在儿女手中消磨时光呢”孟冀说:“人们真要想成为一个有抱负、有操守、建功立业的

简谈《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印本(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84474306.html, 简谈《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的印本(三)作者:鲁大东 来源:《中国钢笔书法·书画教育》2013年第01期 翻了翻这两年来写的书评,吓一跳,主要是震惊于前面的鄙陋和无知。人的眼界是有限的,这两年来最大的收获是发现自己看到的字帖太少。举个例子:上一期谈到的西安碑林博物馆的藏本,认为黑白印本以陕西人民出版社1977年的胶印本为最佳,应该没有更好的了。结果发了稿就在旧书肆买到1987年日本NHK学园发行、藤原印刷株式会社印制的《宋拓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是当时陕西省博物馆和陕西人民出版社供稿的非卖品。(见图1)纸张和印刷质量犹胜于前者。 还有一个发现是本来想要写成简述,后来就越来越琐碎和自说自话,背离了书评的初衷,这使我几乎失去了继续连载下去的信心,是时候告一段落了。 然而终于还是厚着脸皮再写一段,起码把《集王圣教序》交代得差不多才行。 谈一下日本的藏本和印本。 前两期我一直在强调《集王圣教序》宋拓本的存世数量无敌,这从大名鼎鼎的三井文库的收藏就可以体现出来,根据1998年日本便利堂出版的《三井文库别馆藏品图录:听冰阁旧藏碑拓名帖撰》和公开的《三井文库别馆收藏拓本目录》(见图2),光其所藏的《集王圣教序》宋拓本(包括一个所谓的五代拓本)就达到13本之多,令人发指。 二玄社划时代的彩印字帖“原色法帖选”系列,出过两本《集王圣教序》:一本是第3册,昭和六十年(公元1985年)初版,用的却不是三井文库的藏本,而是东京国立博物馆所藏的“朱卧庵本”,来自高岛菊次郎的旧藏。这个乌金拓本印得清晰洁净,一颗颗朱红印章颇为醒目。(见图3)另一本是第二批的第39册,这次用的是三井文库的王铎、刘铁云(鹗)藏 本,也称为内库藏北宋本,就拓本的质量而言,虽然笔画比朱卧庵本细一点,但锋芒毕露,使转清晰,对临摹更有帮助。(见图4) 刘铁云本民国时有正书局的有石印本,印刷自然与彩印本有霄壤之别。(见图5)二玄社本国内也有翻印,稍好的是西泠印社的《王羲之书法全集》第八卷,纸张厚,不反光,只不过为了开本的方便,每页五行改作四行。 早在1959年,二玄社的“书迹名品丛刊”系列就出过质量不差的《集王圣教序》,用的是崇恩的另一个墨皇本,南宋拓。(见图6) 三井文库黑白印本,发行量最大,也是被大陆翻印最多的,是1987年二玄社“中国法书选”第16册,选用的是王澍跋北宋松烟拓本,笔画清晰挺劲。(见图7)在流入日本之前,这个本子商务印书馆1927年曾经用珂罗版印过,起名《宋拓第一圣教序》,黄葆戉题签。这个

古诗荔枝图序翻译赏析

古诗荔枝图序翻译赏析 文言文《荔枝图序》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前言】《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原文】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注释】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2团团;圆圆的。3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4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5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橘,常绿乔木。华,通"花”6实:果实。7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8丹:朱红色,像丹砂一样。9朵:这里指果实聚成的串。10膜:包在果肉表面的薄皮。11红缯(zēn):红色的丝绸。缯,丝织品的总称,相当

于现在的绸。12绡(xiā):生丝织成的绸。13瓤肉:果肉·。14莹白:晶莹洁白。15醴:甜酒。16酪:奶酪17去:消失18元和十五年:及820年。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19南宾守:南宾郡太守。南宾,又名忠州(今重庆忠县)20工吏:在官府当差的工匠,这里指画工。21图而书之:画好画,题上字。2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是为没有见过荔枝和虽然见过荔枝但没有摘下一二三天的荔枝的人看的。识,认识,见过。【翻译】荔枝生长在巴州和峡州之间一带地方。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叶像桂树的叶,冬季还是绿色的;花像橘树的花,在春天开放;果实的颜色像丹砂那样红,夏季成熟。果实聚成簇,像葡萄,核像枇杷的核,壳像红绸,膜像紫绸,瓤肉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浆液像醴那样甜,像酪那样酸。(关于荔枝的情况),大概也就如同前面所说的情形,那实际的情况比介绍的这些还要好。假如果实离开了枝体,一天颜色就变了,两天香味就变了,三天味道就变了,四五天以后,色香味就全消失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郡的太守乐天,让官画工画成一幅荔枝图,并写上这篇序,这是为了告诉没有见过(荔枝)的人以及虽然见过却没有看到它三天以内的变化情况的人。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译文

《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译文 《后汉书·樊英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也。少受业三辅,兼明五经。隐于壶山之阳,受业者四方而至。州郡前后礼请不应;公卿举其贤良方正有道,皆不行。安帝初,征为博士。至建光元年,复诏公车赐策书,征英及同郡六人,英等四人并不至。 永建二年,顺帝策书备礼,玄纁征之,复固辞疾笃。乃诏切责郡县,驾载上道。英不得已,到京,称病不肯起。乃强舆入殿,犹不以礼屈。帝怒,谓英曰:“朕能生君,能杀君;能贵君,能贱君;能富君,能贫君。君何以慢朕命?”英曰:“臣受命于天。生尽其命,天也;死不得其命,亦天也。陛下焉能生臣,焉能杀臣!臣见暴君如见仇雠,立其朝犹不肯,可得而贵乎?虽在布衣之列,环堵之中,晏然自得,不易万乘之尊,又可得而贱乎?陛下焉能贵臣,焉能贱臣!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若申其志,虽箪食不厌也。陛下焉能富臣,焉能贫臣!” 帝不能屈,而敬其名,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至四年三月,天子乃为英设坛席,待以师傅之礼,延问得失。英不敢辞,拜五官中郎将。数月,英称疾笃,诏以为光禄大夫,赐告归。英初被诏命,佥以为必不降志,及后应对,又

无奇谋深策,谈者以为失望。 初,河南张楷与英俱征,既而谓英曰:“天下有二道,出与处也。吾前以子之出,能辅是君也,济斯人也。而子始以不訾①之身,怒万乘之主;及其享受爵禄,又不闻匡救之术,进退无所据矣。” 颖川陈寔少从英学。尝有疾,妻遣婢拜问,英下床答拜。寔怪而问之。英曰:“妻,齐也,共奉祭祀,礼无不答。”其恭谨若是。年七十余,卒于家。 ——节选自《后汉书?樊英传》 译文: 樊英,字季齐,南阳鲁阳人。他从小在三辅接受学业,且通晓五经。后来,他隐居在壶山的南面,来向他学习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州郡先后以礼相请,他都不答应;公卿推荐他为贤良方正、有道,他都不去。安帝初年,征诏他为博士。到建光元年,朝廷又下诏书给公车,赐给策书,征召樊英和同郡的六人,樊英等四人都没有去。 永建二年,,汉顺帝赐给策书,准备厚礼,用黑色的币帛征诏樊英,他又以病得很重为由来坚决推辞。于是诏书严厉责备郡县,要郡县用车马送他上路。樊英迫不得已,到京城,又推说有病不肯起来。于是强行将他抬入殿上,他仍然不肯以礼相从。汉顺帝发怒,对樊英说:“我可以让你活,也可以让你死;可以让你高贵,也可以让你低贱;可以让你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

经典古文英文翻译CLASSIC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 EXTREMELY USEFUL AND HELPFUL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We wish each other a long life so as to share the beauty of this graceful moonlight, even though miles apart.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A lonely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I am cast, I miss my family all the more on every festive day.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The endless river eastward flows; with its huge waves are gone all those gallant heroes of bygone years.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If two people are of the same mind, their sharpness can cut through metal.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曲,此之谓大丈夫。 It is a true great man whom no money and rank can confuse, no poverty and hardship can shake, and no power and force can suffocate.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ce near.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A huge tree that fills one’s arms grows from a tiny seedling; a nine-storied tower rises from a heap of earth; a thousand li journey starts with the first step. 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 Misfortune, that is where happiness depends; happiness, that is where misfortune underlies.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On seeing a man of virtue, try to become his equal; on seeing a man without virtue, examine yourself not to have the same defects.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This land so rich in beauty has made countless heroes bow in homage.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Raising my head, I see the moon so bright; withdrawing my eyes, my nostalgia comes around.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All are past and gone; we look to this age for truly great men.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The gentleman helps others to achieve their moral perfection but not their evil conduct. 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愧于魂。 A righteous man never feels ashamed to face his shadow when standing alone and to face his soul when sleeping alone.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of virtue is light like water, yet affectionate; the friendship between men without virtue is sweet like wine, yet easily broken.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Expend the respect of the aged in one’s fa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expend the love of the young ones in one’s fa mily to that of other families.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Propriety suggests reciprocity. It is not propriety not to give out but to receive, or vice versa.

医古文

一、通假字 《扁鹊传》 1.国中治穰过于众事。(通:禳,祛除邪恶的祭祀) 2.故暴蹷而死。(通:厥,昏厥。) 3.治病不以汤液醴灑。(通:酾,过滤的酒) 4.案扤毒熨。(通:按,按摩) 5.诀脉结筋。(通:决,疏通。) 6.揲荒爪幕。(通:肓,膏肓;通:膜,横膈膜.)7.嘘唏服臆。(通:愊,郁满。) 8.使良医得蚤从事。(通:早,及早。) 9.臣是以无请也。(通:毋,不。) 10.自知伎不如扁鹊也。(通:技,技术。) 《华佗传》 1.昕卒头眩堕车。(通:猝,突然。) 2.下利先常啼。(通:痢,泄泻。) 3.故当死。(通:固,一定。) 4.何忍无急去药。(通:弆,储藏。) 5.考竟佗。(通:拷,拷打。) 《养生论》 1.较而论之。(通:皎,明白地。) 2. 嚣然思食。(通:枵,空虚。) 3. 颈处险而瘿。(通:岩,山区。) 4. 芬之使香而无使延哉?(通:脠,腥味。) 5. 攻之者非一涂。(通:途,途径。) 6. 思虑销其精神。(通:消,减少。) 7. 是由桓侯抱将死之疾。(通:犹,好比。) 8. 志以厌衰。(通:已,已经。) 9. 薰辛害目。(通:荤。) 《伤寒论》序 1. 卒然遭邪风之气。(通:猝,突然。) 2. 而方震栗。(通:慄,战慄,发抖。) 3. 撰用《素问》……。(通:选,选取。) 4. 并平脉辨证。(通:辨,辨治。) 5. 经络府俞。(通:腧,腧穴。)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 而云世阙。(通:缺,缺失。) 2. 大济蒸人。(通:烝,众多。) 《串雅》序 1. 尝引以为憾。(通:常,经常。) 2. 过予谭艺。(通:谈,交谈。) 《大医精诚》 1. 血脉荣卫之通塞。(通:营,营气。) 2. 俞穴流注。(通:腧。) 《医案四则》 1. 乃以衽席及荐阙其中。(通“缺”,使…空缺) 2. 而我顾投以参,术,陈皮,芍药十余贴。(通:帖.) 二、古今字 《扁鹊传》 1.揲荒爪幕。(同“抓”,疏理。) 2.以郄视文。(同“纹”。花纹) 3.长终而不得反。(同“返”,返回) 4.厉针砥石.(同“砺”,磨刀石.此作动词,磨)5.八减之齐。(同“剂”,药剂。) 6.病应见于大表。(同“现”,显现。) 7.五脏之输。(同“腧”,腧穴。) 《华佗传》 1.县车边。(同“悬”,悬挂。) 2.数乞期不反。(同“返”,返回) 3.佗针鬲。(同“膈”,膈腧穴。) 4.病亦行差。(同“瘥”,好转。) 5.苦四支烦。(同“肢”。) 6.君有急病见于面。(同“现”,显现。)7.属使勿逐。(同“嘱”,嘱咐。) 《养生论》 1. 凡所食之气。(同“饩”,食物。) 2. 榆令人瞑。(同“眠”。) 《伤寒论》序 1. 知之次也。(同“智”,智慧。)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1. 华叶递荣。(同“花”。) 《串雅》序 1. 食厚奉者。(同“俸”,俸禄。) 2. 动色相戒。(同“诫”,告诫。) 《大医精诚》 1. 长幼妍蚩。(同“媸”,丑。) 2. 差—— (同“瘥”。) 3. 羞—— (同“馐”。) 《不失人情论》 1. 五藏各有所偏。(同“脏”。) 《与薛寿鱼书》 1. 医之效立见。(同“现”。) 《医话四则》 1. 如火薪然。(同“燃”,燃烧。)

《.荔枝图序》阅读答案翻译

《.荔枝图序》阅读答案翻译 .荔枝图序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①如橘,春荣②;实如丹,夏熟;朵③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④;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导读:这是一篇说明文,短短不到一百三十个字,不仅写出荔枝的出处、外形、味道,而且还写出了摘下后短期内的变化情况。读此文,可以进一步理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进一步理解杨贵妃何以爱吃荔枝,每日令人快马加鞭运来满足她的欲望了。 注释:①华:花。②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③朵:指众多果实聚在一起,俗称“嘟噜”。④缯(z ng):泛指丝织品。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 2.树形团团如帷盖( ) 3.春荣;实如丹( ) 4.壳如红缯( ) 5.浆液甘酸如醴酪( ) 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 ( )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译文和答案】 85.荔枝图序 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青色;花像橘,春天开花;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织品;膜如紫色的薄丝;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如醴酪。大致像那样,它的实际情况超过它。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元和十五年的夏天,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一、1.四川湖北一带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3.丹砂一般地

《后汉书郑玄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郑玄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译文: 郑玄字康成,是北海郡高密县人。郑玄年轻时任乡啬夫,辞官回家后,便常常到当地的学校去学习,不愿意做官吏,他的父亲多次为此恼怒,也不能阻止他。后来就到太学跟随老师学习,尊奉京兆的第五元先为师,又随从东郡张恭祖学习《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由于在崤山以东地区没有值得求问的人了,郑玄便西行进入关中,通过涿郡卢植的介绍,尊奉扶风郡马融为师。郑玄独自游学,十多年后才回到乡里。家庭贫困,便在东莱郡租种别人的田地,跟随他的学徒已有数百甚至上千人。等到发生党锢之事,郑玄竟和同郡孙嵩等四十多人都被限制活动,于是就暗暗地修习儒家经籍,关闭门户不再外出。当时任城何休喜好公羊经学,就着述了《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郑玄却针对这三本书都提出了辩驳。何休见到这些后感叹地说:“郑康成走进了我的房室,操起了我的长矛,来讨伐我啊!”起初,光武帝中兴汉朝之后,范升、陈元、李育、贾逵这些人为古文、今文经学争辩不休,后来马融回答了北地郡太守刘,加上郑玄与何休的对答,文言翻译与考据都通达精深,从此古文经学便彻底兴盛起来了。灵帝末年,限制党籍人士活动的禁令被解除后,大将军何进听说了郑玄的贤名便派人前去征召他。州郡长官因为何进是极有权势的外戚,不敢违抗他的意旨,于是便迫胁郑玄,郑玄迫于无奈而去拜访他。何进为他准备了坐几和手杖,对他的礼遇很是优厚。郑玄不接受何进所赐予的朝服,而是头戴幅巾去见何进。住了一宿便逃奔而去。当时大将军袁绍在冀州统领军队,派遣使者邀请郑玄,以盛大的规模招待宾客,郑玄最后到达,袁绍便延请他就上座。袁绍的宾客有很多是豪俊之士,都很善才辩,见到郑玄是儒者,并不认为他是学识渊博通达之人,竞相提出种种不经

黄帝内经素问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黄帝内经素问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txt大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需要不停地做出选择;而小人物的悲哀在于他们从来没有选择的机会。男人因沧桑而成熟,女人因成熟而沧桑。男人有了烟,有了酒,也就有了故事;女人有了钱,有了资色,也就有了悲剧。附:黄帝内经素问遗篇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 黄帝问曰:升降不前,气交有变,即成暴郁,余已知之。如何预救生灵,可得却乎?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昭乎哉问!臣闻夫子言,既明天元,须穷法刺,可以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升之不前,即有甚凶也。木欲升而天柱窒抑之,本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升而天蓬窒抑之,火欲发郁亦须待时,君火相火同刺包络之荥。土欲升而天冲窒抑之,土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升而天英窒抑之,金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升而天芮窒抑之,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少阴之合。 帝曰:升之不前,可以预备,愿闻其降,可以先防。岐伯曰:既明其升,必达其降也。升降之道,皆可先治也。木欲降而地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得位,降而郁发,暴如天间之待时也,降而不下,郁可速矣,降可折其所胜也,当刺手太阴之所出,刺手阳明之所入。火欲降而地玄窒抑之,降而不入,抑之郁发,散而可矣,当折其所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少阴之所出,刺足太阳之所入。土欲降而地苍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足厥阴之所出,刺足少阳之所入。金欲降而地彤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胜,可散其郁,当刺心包络所出,刺手少阳所入也。水欲降而地阜窒抑之,降而不下,抑之郁发,散而可入,当折其土,可散其郁,当刺足太阴之所出,刺足阳明之所入。 帝曰:五运之至,有前后与升降往来,有所承抑之,可得闻乎刺法?岐伯曰:当取其化源也。是故太过取之,不及资之。太过取之,次抑其郁,取其运之化源,令折郁气。不及扶资,以扶运气,以避虚邪也。(资取之法令出《密语》。) 黄帝问曰:升降之刺,以知其要,愿闻司天未得迁正,使司化之失其常政,即万化之或其皆妄。然与民为病,可得先除,欲济群生,愿闻其说。岐伯稽首再拜曰:悉乎哉问!言其至理,圣念慈悯,欲济群生,臣乃尽陈斯道,可申洞微。太阳复布,即厥阴不迁正,不迁正气塞于上,当泻足厥阴之所流。厥阴复布,少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塞于上,当刺心包络脉之所流。少阴复布,太阴不迁正,不迁正即气留于上,当刺足太阴之所流。太阴复布,少阳不迁正,不迁正则气塞未通,当刺手少阳之所流。少阳复布,则阳明不迁正,不迁正则气未通上,当刺手太阴之所流。阳明复布,太阳不迁正,不迁正则复塞其气,当刺足少阴之所流。 帝曰:迁正不前,以通其要,愿闻不退,欲折其余,无令过失,可得明乎?岐伯曰:气过有余,复作布正,是名不退位也。使地气不得后化,新司天未可迁正,故复布化令如故也。巳亥之岁天数有余,故厥阴不退位也,风行于上,木化布天,当刺足厥阴之所入。子午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阴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余化布天,当刺手厥阴之所入。丑未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阴不退位也,湿行于上,雨化布天,当刺足太阴之所入。寅申之岁,天数有余,故少阳不退位也,热行于上,火化布天,当刺手少阳之所入。卯酉之岁,天数有余,故阳明不退位也,金行于上,燥化布天,当刺手太阴之所入。辰戌之岁,天数有余,故太阳不退位也,寒行于上凛,水化布天,当刺足少阴之所入。故天地气逆,化成民病,以法刺之,预可平疴。 黄帝问曰:刚柔二干,失守其位,使天运之气皆虚乎?与民为病,可得平乎?岐伯曰:深乎哉问!明其奥旨,天地迭移,三年化疫,是谓根之可见,必有逃门。 假令甲子,刚柔失守,刚未正,柔孤而有亏,时序不令,即音律非从,如此三年,变大疫也。详其微甚,察其浅深,欲至而可刺,刺之,当先补肾俞,次三日,可刺足太阴之所注。

《荔枝图序》原文及译文

《荔枝图序》原文及译文赏析 荔枝图序 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荔枝生巴峡间() 2.树形团团如帷盖() 3.春荣;实如丹() 4.壳如红 缯()5.浆液甘酸如醴酪()6.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二,翻译 1.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它写了荔枝的___,___,___,又写了摘下后短期内的___情况.在当时,的 确是一般远离产区的人所不了解的.

四,作者白居易,____大诗人,字____,号____,著有《白氏长庆集》. 参考答案 一、1.四川湖北一带2.车上的帷幕和篷盖3.丹砂一般地红4.泛指丝织品5.酒浆6.那样它的实际情况 二、南宾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 三、打比方列数字出处外形味道变化 四、唐朝乐天香山居士 注释: 本文选自《白香山集》 1.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 2.团团;圆圆的。 3.帷盖:周围带有帷帐的伞盖,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 4.桂:常绿小乔木,叶为椭圆形,与荔枝叶相似。 4.冬青:冬天是绿的。 5.华如橘:花朵像橘树的花朵。橘,常绿乔木。华,通"花” 6.实:果实。 7.春荣:春天开花。荣,开花

《后汉书·班彪传》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 原文: 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事复起于今乎?将承运迭兴,在于一人也?愿生试论之。”对曰:“周之废兴,与汉殊异。昔周爵五等,诸侯从政,本根既微,枝叶强大,故其末流有从横之事,势数然也。汉承秦制,改立郡县,主有专已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至于成帝,假借外家,哀、平短祚,国嗣三绝,故王氏擅朝,因窃号位。危自上起,伤不及下,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搔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方今雄桀带州域者,皆无七国世业之资,而百姓讴吟,思仰汉德,已可知矣。”嚣曰:“生言周、汉之势可也;至于但见愚人习识刘氏姓号之故,而谓汉家复兴,疏矣。昔秦失其鹿,刘季逐而羁之,时人复知汉乎?” 彪既疾嚣言,又伤时方限,乃著《王命论》,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避地河西。河西大将军窦融以为从事,深敬待之,接以师友之道。彪乃为融画策事汉,总西河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问曰:“所上章奏,谁与参之?”融对曰:“皆从事班彪所为。”帝雅闻彪才,因召入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后数应三公之命,辄去。 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彪复辟司徒玉况府。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书奏,帝纳之。后察

司徒廉为望都长,吏民爱之。建武三十年,年五十二,卒官。所著赋、论、书、记、奏事合九篇。 论曰: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何其守道恬淡之笃也。(选自《后汉书·班彪列传》,有删节) 译文: 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事,班彪跟着他避难。有一次,隗嚣问班彪道:“从前周朝灭亡,战国纷争,天下四分五裂,经过好几代才得安定。是合纵连横的事又将出现在今天呢,还是承受天命,在某一个人身上呢?望先生谈谈看法。”班彪答道:“周朝的废兴,与汉朝不同。从前周朝分爵为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掌握自己的领地各自为政,正像一棵大树,本根很弱小,枝叶很茂盛,所以到了后来,出现合纵连横的事,是形势促使它那样。汉朝继承秦朝的制度,改封建为郡县制,国君有专制的权威,臣下无百年的大柄。到了成帝,假借外戚的势力,哀帝、平帝在位时间很短,三帝无子,所以王莽篡位,窃取国位年号。危险来自上边,伤害不及下面,因此,王莽真正篡位之后,天下人没有不伸着脖子在叹息。十多年间,中外发生搔扰,远近都在行动,各自打着刘氏的旗号,会合响应,众口一词,不谋而同。现在英雄豪杰统治各州县的,都没有像七国传统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 - 长春中医药大学

《黄帝内经素问》序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生僻字的读音;掌握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掌握文中重点词语;掌握文中重点语句的今译;掌握文中出现的实词活用及语序变化等古汉语语法现象。2.了解王冰撰写此书的目的、经过及意义。 [教授方法] 教师讲授为主,讨论式为辅。 [教授学时]3学时 [教学内容] 一、生僻字 羲迩忒蒇俾夙诣滢稽徽 二、繁体字 墜懸斷樹遞機艱華 三、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 1、大济蒸()人。 2、华()叶递荣。 四、重点词语 1、释(缚) 2、黎元 3、仁寿 4、羸劣 5、(代)革 6、趣(深) 7、(之) 候 8、遐迩 9、(斯)契 10、稽(其言) 11、(不)忒 12、(之)宗 13、奉 生 14、蒇(谋) 15、标格 16、诂训 17、目牛无全 18、(幽)赞 19、命世 20、 蒸人 21、(天之)假 22、弱龄 23、夙(好) 24、式(为) 25、龟镜 26、 纰缪 27、(不)伦 28、披会 29、(既)淹 30、袭(以) 31、都(为) 32、 诣(扶桑) 33、(莫)适 34、得失 35、(深)遂 36、童蒙 37、(列)宿 38、 夷夏 39、徽音 40、累属 五、指出语法现象 1、孔安国序《尚书》。 2、目牛无全。 3、重《经合》而冠《针服》。 4、咸日新其用。 5、退《至教》以先《针》。 6、加字以昭其义。 7、增益以光其义。 8、庶厥昭彰圣旨。 9、群疑冰释。 10、皆朱书其文。 六、今译 1、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 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2、不谋而遐迩自同,勿约而幽明斯契,稽其言有征,验之事不忒, 诚可谓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矣。 3、假若天机迅发,妙识玄通,蒇谋虽属乎生知,标格亦资于诂训, 未尝有行不由迳,出不由户者也。 4、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幸遇真经,式为龟镜。而世本纰缪,篇

文言文后汉书翻译

文言文后汉书翻译 篇一文言文后汉书翻译】原文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 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 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 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 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 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 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 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 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 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

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 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译文班固字孟坚,九岁时能著文诵诗,长大后,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 (他)性情温和宽容,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高人一等,许多儒生因此而仰慕他。 永平初年,东平王刘苍任用亲戚为骠骑将军辅佐政务,广纳英雄。 当时班固才二十岁,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父亲班彪去世,(班固)回到家乡。 班固因为班彪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备,于是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

从王冰_内经_素问注_序_看_内经_歧义注释产生的一个原因

哭闹不休,食少,口中奶臭味,腹部膨隆,便干,矢气臭。舌淡红苔稍厚,脉数。曹老师诊为脾胃不和,乳食积滞。治以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方选成药保和丸。温糖水送服,每日3次,每次3g 。 按语:儿科素称哑科,因小儿无法确切描述发病情况,更要求医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小儿脏腑娇嫩,发育未全,脾胃运化功能尤易受损,其不知饥饱,常常加重脾胃的负担,损伤脾胃。乳食所伤,胃气呆滞,而致浊气不降,故腹膨隆,便干,矢气味臭;浊气上逆,故呃逆,口中味臭。经云:胃不和则夜卧不安。食滞于胃,气机受扰,故患儿少寐,哭闹不休。治以保和丸,其中神曲、山楂、麦芽化乳消积,陈皮、莱菔子行气导滞,茯苓健脾,连翘清郁热。本方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因药性平稳,故名/保和0。 4 少阳热结 王某,男,53岁,1998年4月5日就诊。该患上感一周,曾用大量抗生素,现仍有低热,兼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夜卧难寐,大便秘结,数日一行,舌暗红苔黄燥,脉弦数。曹老师一见即曰:/此大柴胡汤证也。0即疏方:柴胡、黄苓、白芍各15g,大黄10g,枳实、半夏各15g,加姜枣3剂水煎服。该患服1剂药后即行大便,当夜遂得安眠。其热亦不复发。 按语:此例为外感后致少寐者。伤寒日久,邪热内结,枢机不利。邪居于半表半里,使阴阳不调故夜卧难寐。大柴胡汤治少阳阳明同病,交通阴阳,使阳入阴,营卫交而魂魄藏,故可高枕安卧矣。方中柴胡、黄苓和解少阳;大黄、枳实泻下热结,半夏和中,芍药、姜、枣缓急敛阴。由病机观之,此方实治失眠少寐之良剂,惜人多不察,曹老师临床常以此方治疗多种疾病,圆机活法,巧妙非常,容日后陆续录出,以供大家参考。 医籍探析 从王冰53内经#素问注4序6 看5内经6歧义注释产生的一个原因 苏春梅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 要:5内经6研究是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实际上5内经6研究是经典文献研究,与其他经典文献一样出现歧义注释现象是正常的,而在众多的原因中我们不要忘记王冰对5素问6的整理也是一个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关键词:素问;王冰;歧义注释 中图分类号:R22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392(2004)06-0050-03收稿日期:2004-09-27 作者简介:苏春梅,黑龙江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医学博士。 1 5内经6研究出现歧义注释是历史和现实都存在的现象 5内经6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的地位是举世公认的。当然对5内经6产生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见解,对 它的作者也有不同的说法,不过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它不是一人一时所作。虽然对它的真实性仍有怀疑,甚至有人认为5内经6只不过是一部伪书。但5内经6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言必5内经60,/法必圣典0已是不争的事实。数千年来,中医学研究5内经6的努力一直也没有停止。研究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从医理论述的,也有从文理论述的,结果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50#AC MP 1December,2004,Vol 132,No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