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_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_杨杰

戊戌变法_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_杨杰
戊戌变法_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_杨杰

第27卷第3期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3V ol .272009年5月

Jour nal of Foshan U niv ersit y (So cial Science Edition)

M ay .2009

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杨 杰

(肇庆学院旅游学院历史系,广东肇庆526061)

摘 要:康有为力主的戊戌变法已过去110年了,反思这次社会变革运动,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把握历史进程的规律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改革成功的关键是要得到大众的理解与支持;拥有执政权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力。当前的改革开放是社会变革的伟大范例。关键词:戊戌变法;变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K 2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8X (2009)03-0020-05

收稿日期:2009-03-08

作者简介:杨 杰(1961-),男,辽宁凌源人,肇庆学院副研究员。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中国发生了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这就是人所共知的、以康有为为主将的戊戌变法。2008年正逢戊戌变法110周年,认真分析这次社会改革,对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进程的规律性,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定必胜的信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试就此进行探讨。

一、戊戌变法的若干特点

1.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十分严重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

19世纪的中国,以皇帝为塔尖的高度集权的封建制度已经延续了两千年之久。清王朝也早已过了“乾嘉盛世”的鼎盛时期,古老的封建社会已经到了垂暮之年,而它的统治者们却依旧昏昏然地做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所谓泱泱大国的美梦。而此时的西方世界早已进入了近代工业迅猛发展的资本主义时代,并且逐步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迅速膨胀的资本主义经济,使得其产品数量已远远超过本国的需求,因此,急于寻求、拓展海外市场。地

广人众的古老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各帝国主义国家垂涎的一块“肥肉”。从明代后期开始,中国在绝大部分时间里一直奉行“闭关锁国”政策,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别人有求于己,自己无求于人。由此而变得日益自封保守,最终丧失了一直保持的领先地位。一个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的优秀民族群体终于落后了。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多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和封建势力相勾结,共同绞杀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中国人民的多次反抗斗争。中国一步步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部分军阀、官僚、买办开始兴办“洋务”,企图达到“船坚炮利”、富国强兵的目标。但经过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了。帝国主义步步进逼,甲午战争后的再一次的割地狂潮,使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的危机,更加深了中国人民的灾难。康有为《强学会序》开篇便说:“俄北瞰,英西瞵,法南瞵,日东眈,处四强邻之中而为中国,岌岌哉!”

[1]42

时局危艰,中国的有识之士,不仅加快

了寻求救国真理的步伐,而且积极付诸行动。这样,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变法维新运动,就在甲午战争后迅速兴起。[2]1

2.变法是在不改变原有社会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

“改革”与“革命”有着质的不同。后者是彻底改变原有的制度体系,以新的制度取而代之。而前者是在不改变原有制度的前提下,对旧有的东西进行革新和修正。

戊戌变法的改革方向虽然是最终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其在变法过程中,并不敢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而是幻想在与封建势力相互妥协的前提下,换取一些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利条件。主持变法的光绪皇帝也不可能容忍改变其赖以生存的封建制度。因此,戊戌变法是在并不触动原有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社会改革运动。

3.变法是循着先自下而上酝酿、后自上而下发动的途径进行的

甲午战争后的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清王朝的统治更加黑暗、腐朽。帝国主义国家加紧瓜分中国的步伐。在这危急时刻,部分接受了资本主义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积极探寻救国之策,康有为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他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上书言事,组织强学会、保国会,鼓吹变法,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并积极酝酿、组织变法活动。这是个自下而上酝酿的过程。

经过维新人士的思想舆论准备和广泛活动,终于在部分大官僚中打开了缺口。他们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而倾向于变法。加之帝党在与后党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处于劣势,需要寻求新的支持和手段,同时,年轻的光绪皇帝比起极端保守的慈禧太后和后党官僚来,更易接受新的事物。因此,维新派和帝党势力逐渐走向联合,终于在光绪皇帝的主持下,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

4.变法有一个思想发动、准备的过程

历史上任何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都不是个别人的异想天开,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都要经历思想发动、舆论准备和行动要求的阶段。我们论及的这两次改革也不例外。

鸦片战争后,部分中国人认识到战争的失败是中国的落后造成的。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的地主阶级开明人士开始睁眼看世界。林则徐嘱人编译的《四洲志》、魏源的《海国图志》等使国人初步了解到了中国以外的世界。后起的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兴办近代工业的步履蹒跚的第一步。这些都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奠定了虽不牢固、但却不可或缺的基石。

戊戌变法第一人康有为,更是不遗余力地寻找各种变法的理论依据,通过著书立说、收徒讲学、上书进言、组织学会、发行报刊,极力鼓吹变法,为最后的“百日维新”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发动和理论准备。其中的发展脉络不难寻觅。

5.变法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这个总趋势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的。但有些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中国的封建社会经过漫长的发展阶段,到清代乾隆时期,达到了最后一个高潮,随后便日趋衰落,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更趋保守、反动、腐朽,中国人民跌入了苦难的深渊。社会变革是当时中国的唯一出路,只有对中国社会进行改造,才能走出国家衰亡的泥潭。同时,中国的封建制度也走到了穷途末路,封建势力已无力再驾驭这架老车走上正轨,更无法抵御和战胜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中国必须用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取代封建制度,整个社会才能有可能继续进步和发展。戊戌变法的发动者和组织者尽管未能明确提出改变社会制度的问题,但他们顺应了这一社会发展趋势和方向,积极倡导变革和向资本主义学习,并且付诸实施,吹响了变法的号角。

6.变法在客观上促成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戊戌变法不仅是一场政治革新,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和启蒙运动。中国人民在传统封建思想长期禁锢和毒害下,人们的思想僵化闭塞、麻木不仁,戊戌维新运动打破封建思想的禁区,敢于冲决罗网,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斗争。同时大力传播西学,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输入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好像滚滚春雷,惊醒了伏蛰的万物;好像阵阵春风,吹开人们的心扉,开拓人们的视野。

21

第3期 杨 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使人们怀疑以至摒弃封建传统思想,逐步接受资本主义思想文明。[3]338

二、戊戌变法失败的若干教训和启示

1.变法所依托的社会制度和代表的阶级利益间的冲突

社会制度的划分是马克思主义分析人类社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同的社会制度有着不同的阶级基础和阶级关系,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统治者代表着不同的阶级利益,其采取的变法革新措施,也往往导致不同的结果。

19世纪末叶,中国仍然是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由于洋务运动的逐渐破产,民办和官督民办的新式工场逐步增多,中国民族资本得到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开始意识到现有的制度是不适应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他们迫切希望向西方资本主义学习,改变现有制度。同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也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性,主张变法维新,历史选择了他们成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思想家,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

然而,戊戌变法的倡导者虽然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但其依靠的是当时封建地主阶级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光绪皇帝。尽管从理论上讲,光绪皇帝并非不可能向资产阶级方向转化,但在当时的实际情况下,他的亲政是有限度的,处处受到掣肘,重大事项仍要通过慈禧太后批准。他支持变法,一是要尽皇帝的责任,即固守祖宗基业,二是通过变法任用新人,打击后党,争夺权力。因此,戊戌变法依托的是封建社会制度,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依靠的是封建皇帝。这种矛盾的组合,注定使变法难以有一个美妙的结局。

2.变法依靠的对象决定其难以成功

前文说过,戊戌变法的中坚力量是一批维新派精英,依靠光绪皇帝和少数大官僚的支持,来推行变法。其社会基础十分薄弱,成员复杂,组织松散。领导者康有为官低职微(六品工部主事),光绪帝未握实权,多数重臣对“新政”阳奉阴违,持观望态度。各地维新人士组织的各种团体虽名目繁多,但结构松散,多属“清谈”性质,虽有“开风气”之功,但并未发挥出太大的政治作用,也始终未形成具有政党性质的组织。尽管维新派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先进性,但其毕竟仍然是剥削阶级的代表,看不到甚至惧怕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十分薄弱,依靠对象仅仅是社会中的小部分人,其复杂的成分和动机各异的政治企图,决定了当政治风暴到来时,变法必然以各奔东西、作鸟兽散的结局而草草收场。

3.变法的具体过程和方式有误

戊戌变法的整个过程,仅仅持续了103天。但就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里,光绪皇帝即发出关于变法的新政谕旨286件[3]281,新政措施可谓连篇累牍,维新呈急风暴雨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光绪帝和维新人士急于革除弊政、救亡图存的迫切心情,同时也暴露出他们政治上的幼稚和经验上的缺乏。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变法缺乏全盘考虑,未能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新政颁行过多,有些改革过激,超越当时社会的承受力,激化新旧党的矛盾,增加了改革的阻力,加速政变的爆发。”[3]337热闹一时的变法俟慈禧太后一翻脸,就如昙花一现,败下阵来,成为令后人嗟叹的一段历史。

4.改革成功关键是要得到大众理解与支持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中坚力量是以康有为为首的向往西方资本主义、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他们所争取团结的对象,也只是一些地主、官僚及其知识分子,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用下诏书、发指令的办法来变法维新。他们不仅与广大人民群众相脱离,而且惧怕、憎恨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唯恐民众“啸聚草泽,蠹害乡邑。”[4]41因此,戊戌变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新学之风既倡,民智渐开,故两年以来,支那人士之识见言论,颇有异于昔日”,“风气渐开,已有不可抑压之势。”[5]55但终究未能形成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深入民心的、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政治运动。

5.拥有执政权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证

任何一场社会政治改革运动的实施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因此,改革的组织、领导者首先要拥有不受干预的执政权,这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保证。正如前述,戊戌变法是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鼓动、策划下,由光绪皇帝主持、发动的。光绪帝虽已“亲政”多年,但朝中大事一向要请示慈禧太后,重要奏折需“恭呈慈览”。因此,光绪皇帝始终只有对

22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部分政务的处置权,国家的军政实权仍牢牢掌握在慈禧太后的手中。在后党和帝党的矛盾斗争中,帝党始终处于弱势,慈禧及后党官僚“不愿将法尽变,”[2]418他们骨子里是反对变法的。帝党虽支持变法并付诸实施,但因权力所限,颇感力不从心,连光绪帝在密诏中也痛切陈言:“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2]418因此,没有强有力的执政权作为保证,是戊戌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6.任何改革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阻力

改革在任何一个固有社会中,都是新生事物,而任何新生事物都是对原有事物的一种反动,旧事物会阻挠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作为新生事物,也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阻力。

戊戌变法遇到的阻力是十分巨大的。到清晚期,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其肌体内部萌生出的任何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都会遭到围歼和扼杀,资本主义即使能够诞生并有所发展,也是因为其肌体开始腐烂、抵抗力锐减的结果,而决不是它主观上愿意接受的东西。戊戌变法的最终目标是仿效英、日、俄等国,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国家,在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因素十分稀少,资产阶级尚在襁褓之中。封建势力尽管已经老朽不堪,但在历史的惯性作用之下,其势仍然根深蒂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维新派在强大的封建保守势力面前,显得十分弱小。事实上,戊戌变法中推行的新政,由于守旧大臣和绝大多数督抚的阻挠,得以真正贯彻执行的少之又少。随着新政的逐步扩大,终于触怒了封建保守势力的总代表——慈禧太后,“懿旨”一下,维新之举便烟消云散。

三、改革开放是变革成功的伟大范例

距戊戌变法半个世纪后的1949年,中国共产党经过长达28年的艰苦奋斗,真正使国家得到了完全的独立,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犯过许多错误,遭受很多挫折。特别是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由于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以及严重的个人崇拜,使得这场运动得以被以林彪、“四人帮”为代表的极左势力利用,结果造成整个国家处于无序状态。是非颠倒,法律无尊,道德不守,社会失衡。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华民族又一次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中国,已经历了多年的“文化大革命”运动,使党和国家遭到极大摧残,正常社会经济秩序被打乱,人民生活普遍处于绝对贫穷状态。极“左”势力把持大权,广大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极度不满,人心思变。一场寻求变革的潮流已经在暗中涌动。1976年春“四五”运动,为10月粉碎“四人帮”进行了舆论准备,同时也是一次当代思想启蒙运动。它宣告极“左”思潮和做法的彻底破产,也预示了一场社会大变革即将开始。

1976年10月,当时的党中央领导核心顺应人民的意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集团,“文革”十年噩梦终于结束。但中国向何处去?在当时党内仍有不同的认识。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终于被确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20世纪60~70年代,新技术革命在许多国家兴起,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世界经济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时期。而此时的中国,却正忙于进行“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而且要去拯救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二的“仍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劳苦大众”。当噩梦醒来之时,才发现真正落后于世界的正是自己。恢复社会秩序,重新承认知识的重要性,发展经济,使人民群众摆脱贫困,向先进学习,吸收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等等,成为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新时期的改革开放政策,及时顺应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把握住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带领中国人民又一次走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

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一变革也遇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阻力。首先是“左”的观念一时难以肃清,认为改革措施背离毛泽东思想,偏离社会主义航线,以往属于“封资修”的东西又陈渣泛起;其次,改革措施触动了一批既得利益者,因此,在改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许多方面,都遇到了一定的阻力,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再有,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主张“全盘西化”的

23

第3期 杨 杰:戊戌变法:百年后的反思与启示

论调和行动也从未彻底消失过,这也不能不说是对于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进行改革开放的另外一种阻力。

改革开放不仅得到了人民的拥护,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而且直接得到了党内一大批曾被打倒的老一辈革命家和高级领导干部的支持,他们是改革开放政策的直接推动者和参与者,而广大知识分子是改革开放前哨战中勇猛冲杀的战士,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如椽之笔冲开了封固已久的思想理论禁区,为改革开放进行了充分的思想舆论准备。正因为有了人民群众和最广大社会阶层的普遍支持和拥护,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才以其骄人的成就而令世人惊羡不已。

当前进行的改革开放事业,是采取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方式稳步推进的。改革开放虽然至今已有30年了,但仍在进行当中。这场改革首先由农村开始,改革范围逐步扩大,改革内容逐渐深入,由经济基础逐渐向上层建筑领域推进,因而取得了世界公认的辉煌成就,成为当今世界在一国范围内进行社会改革的成功范例。

正因为中共中央的改革开放政策代表的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亲眼目睹了国家的巨变和国力的增强。事实证明:一场社会政治经济改革欲达到成功目标,关键是要得到大众的理解和支持。

中国的改革是在不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因为这场改革是在执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目的是巩固自己的执政之基,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使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因此,改革的结果也不可能导致社会制度的改变。

追求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然而变革的结果却不尽相同。不断反思和总结历次社会变革的经验教训,是我们走向未来理想之路的镜鉴。只要人类的追求没有止境,这样的反思也就不会停止。

参考文献:

[1] 姜义华,张荣华.大同梦幻:康有为文选[M].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2001.

[2] 汤志钧.戊戌变法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 林克光.革新派巨人康有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1990.

[4] 康有为.公车上书[G]//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史

部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G]//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

史部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The Reform Movement of1898: Reflection and Enlightenment after a Century

Y AN G Jie

(Depart ment of Histo ry,Z hao qing U niv ersit y,Zhaoqing526061,China)

Abstract:It has been110y ears since the Reform M ovement of1898,w hich w as mainly started by Kang Youwei.How ever,it is of deep sig nifica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us to reflect on this social reform in order to draw som e ex perience and lessons,and to lear n the rule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T he key to a successful refor m lies in the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from comm on peo ple,but possessing leadership pow er is a pre-requisite.On the w ay o f r eform obstructions w ill be unavo idable.T he present refo rm and opening-up policy is a great exam ple o f social refo rm.

Key words:the Reform M ovement of1898;refo rm;enlig htenm ent

24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7卷

戊戌变法教案

第6课戊戌变法(定稿) 主备人:代明月 参备人:王华成、周梦宇、李娇娇、何英 课标内容1、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2、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结合课文,利用课文图片、材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 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对百日维新的内容及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的分析,使学生 认识到资产阶级维新派既具有进步性又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由此来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人物的辩证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戊戌变法的历史,了解到中国的各个阶级,各种政治 力量为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感知近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的艰难历程。 (2)就百日维新一事,对比社会各界的反应,加深对变法失败的理 解,使学生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解决历史问题。 (3)就戊戌变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展开讨论,是学生学会在共同探 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 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关心时政,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形成争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 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不断追求真理的优秀品德。 (3)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对变法的阻挠和破坏,加深对改 革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公车上书及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运用课文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有为、梁启超的活动入手,结合问题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 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维新变法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意义,先让学生结合戊戌变法的内容,讨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探究法、提问启发法 板书设计 1、维新变法拉开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 2、维新变法的发展:维新政治团体形成积极、极其机关报------强学会、《中外纪闻》 3、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百日维新) 4、维新变法运动的结果:戊戌政变1898年9月

《戊戌变法》教案最全版

《戊戌变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19世纪末中国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康、梁的维新思想及主要代表人物;公车上书;《中外纪闻》;强学会;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与失败的原因。 2.能力方面: (1)通过揭示19世纪末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维新思想产生与发展原因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通过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讨论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林则徐、魏源、洋务派、维新派等改革派思想比较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历史的能力。 (4)通过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认识戊戌变法的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以康、梁为代表的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难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努力向先进的西方学习,要求维新变法。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通过对维新变法从思潮发展为政治运动继而成为社会改良实践的教学,使学生意识到:这一演变是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历史进步的趋势。 (3)通过戊戌政变过程的教学,以维新志士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为榜样,培养学生爱国救国的意识和优秀品德。 4.学法指导方面: (1)通过分析认识康、梁维新思想的产生发展,是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必然结果。训练学生运用历史思维看待历史现象的方法。 (2)通过阅读历史材料及分析百日维新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教材中的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运用历史材料的方法。 (4)通过引导学生划出戊戌变的图示,训练学生用图示反映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发展演变过程的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 (1)康、梁的维新思想是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是当时中国人向先进的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其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之精华,继承发展了早期维新思想。其产生发展表明中国的思想领域又发生了重大变化,也说明在中国危亡之际,爱国知识分子挺身而出,担负起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学习这一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变化,也能了解到康、梁等人崇高的爱国救国意识和品质,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有利于良好人格的塑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势力的论占是重点。19世纪中后期,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中国的思想领域基本上是封建的儒家思想一统天下。虽然有洋务思想和早期的维新思想,但前者的核心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后者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也未付诸实践。而维新派同封建势力的论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的大启蒙。它使世人进一步了解了资本主义,认识到维新变法的重要性。民权思想对以后的影响很大,因此这次论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3)百日维新是重点。这是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奔走呼号,努力奋争的最终结果。改革内容虽与最初提出的要求相去甚远,但还是涉及到社会的诸多方面,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变法虽然失败,但其进步性、积极作用不可抹煞。了解之,可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曲折复杂性,可以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4)戊戌变法的评价是重点。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是历史学科教学业的目的之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下面请欣赏为大家带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节课下来,感触颇多。 基础知识学得很扎实。教学思路清晰,整节课能够围绕主题进行。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 为了体现高效课堂,把原本两课时的内容集中到一课时来完成,显得有些仓促。从导入课题,解题,介绍作者到检查预习字词朗读就用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难点第二层的处理仅用了十几分钟,学得不充分,老师的引导也欠缺,老师的导的作用发挥的不好。后半部分没有很好地凸显主题,感觉就是蜻蜓点水,草草收兵。因为时间关系,朗读也不充分,课堂气氛沉闷。读应该是阅读的一种最好的方法。语文课上也应该是书声琅琅的,不同形式的朗读也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这一点没有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在随堂测试卷中反映出一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少年中国的象征意义。看来对学生估计过

高,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鉴于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我又进行了一课时的教学,重新对第二层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扎实地进行教学,不能急于求成。明确主题与教学的关系。确立主题,研究主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主题是为课堂服务的,是要充分发挥主题的作用,或围绕主题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教学服务。不是为了主题而教学。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只会流于形式,华而不实。这也是我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梁启教学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如何让当代少年感受到那种悸动人心的力量,是学习《少年中国说》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让学生重温1940年后中国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及康、梁等人探求救国之路的过程是很有必要的。而在品读中慢慢地领悟文字间所流淌的爱国之情比教师死板灌输给学生要好很多。多读多悟,而且很全面地体会到了朗读给理解文章所带来的益处。

部编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并变法对社会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分析 学习重点:掌握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原因。 二、课堂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播放《命运交响曲》感受命运坎坷,恰似近代中国的坎坷时代,使学生带入课堂中。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近代的探索都有哪些抗争?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早期维新思想家——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进入本课人物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二)讲授新课 展示课堂主线索一场救国梦。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师:翻开书,看看教材思考本课内容? 生:(阅读教材,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概括为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落实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的知识点,分析初步发展的原因) 世界背景(梦之源) 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完善发展。 师: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梦之痛) 生:(思考、回答) (1)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外国资本入侵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 (3)国人觉醒,掀起救亡图存运动。 师:19世纪末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战后不久,中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发展。(梦之兴)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阶级基础 师:救国图存的戊戌变法是在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出现的。康、梁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主张变法,主张救亡图存。变什么?怎么救亡图存? 二、戊戌变法过程 1.公车上书(梦起) 1895年,康有为等来京参加会试,正值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康有为联络了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联名上书,请求“拒签和约,迁都再战,变法自强”——即公车上书。 生:(思考,随想随答,背景、时间、内容、人物和影响) 2.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追梦) 师:什么是维新? 利用多媒体展示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语出:《诗·大雅·文王》后因称改变旧法推行新政为维新。 师:维新人士都有谁?用多媒体展示 生: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师:为更好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行动呢? 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插图,总结途径,落实主要的知识点,如《中外纪闻》、《时务报》、强学会,体会维新运动走向全国并蓬勃开展)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4篇

(封面)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4篇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1 教学这节课,有以下两点做的不错:1.以读带讲。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诵、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进而使学生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2.课前让学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关的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图片和小故事,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汇报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与感悟。 不足之处: 1.课堂密度过大,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如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表演朗读过多,目的性不强,有的读后的评析不到位,显得为读而读,整堂课只是走马灯似的一味地读,应该让学生明白,读一次把诗歌内容和为什么这样读的理由说出来,同时再听一听别人的评价,这样理解和实践读,自己和别人理解的相互碰撞,才是学、思结合的好办法。因此,只是书声琅琅的课,亦未必是好课,必须辨证地看待读这一小学语文主要的教学形式,尤其是高年级的读,更要体现它的思辨性,不能为读而读。 2.教学重难点体现不明显。本文是本单元“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的最后一篇课文,编排本诗的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诗歌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本诗重在朗读做到了,但是在有感情等技巧方面没有达到。 总之,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不断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发展,竭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把每一课的教学

目标落实到位。 小学语文少年中国说教学反思2 《少年中国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1873—1929)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中国是“老大帝国”,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振奋人民的精神。文章不拘格式,多用比喻,具有强烈的鼓动性,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寄托了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爱和期望。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学者,在风雨飘摇的1900年,以他的一支有力之笔饱蘸激情写下了慷慨激昂的热血之歌——《少年中国说》,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 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的文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因此我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最后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本文长短句结合,交替出现,节奏感极强。因此我先要求学生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正确,然后用时大约15分钟把课文读流利。课后学生们反应,当把课文读流利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声调不由自主地变得高亢嘹亮,好像要把胸中那种豪迈之气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霸气发泄出来一样。这就是本文的特点之一。 在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之后,我又要求学生结合注释,尝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课文毕竟不是现代白话文,但又比文言文好理解。所以我采用的策略是,学生先自己借助注释说一说,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订正。这个过程中老师巡视实施点拨,但绝不越俎代庖。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9 人教版

《戊戌变法》教案 【课程导入】 19世纪末,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因此加紧对落后国家和地区进行侵略,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危机;《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再次遭受割地赔款以及大量主权进一步丧失的厄运。 如何摆脱被瓜分的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承担起这两大任务,掀起了一场维新变法运动,这是先进的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又一次探索。 同学们,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何时、与哪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一介书生康有为、梁启超为什么在这时能发起这么一场极具影响的变法运动? *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这次变法运动的主要内容有什么? *以慈禧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是如何镇压变法运动的? *有哪些维新志士为变法而流血牺牲? 上述种种疑问,同学们都可以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而一一破解。 【知识网络】

【学习探索】 1.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逐步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国力不断强盛。结合戊戌变法发生的背景,请你猜猜:这次变法主要是向哪一国学习?为什么? 2.为了减少在变法中遇到的阻力,康有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把古代圣人孔子视为“托古改制”的“素王”,从而为自己的变法活动找到理论依据。你怎么看待他这种做法呢? 3.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政令,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结合这些政令的具体内容,你认为这次变法究竟要“变”什么呢? 4.戊戌政变发生后,有人劝谭嗣同赶快出逃。谭嗣同却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这体现了谭嗣同怎样的一种精神?为变法而流血牺牲的还有谁? 【自我测评】 一、选择题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公车上书B.《万国公报》的创办 C.强学会的成立D.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法令 2.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阶级力量是() A.农民阶级B.工人阶级 C.地主阶级D.民族资产阶级 3.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B.顽固派的势力过于强大 C.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D.光绪帝没有实权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康有为主张:“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一切足矣。” 请回答:(1)康有为主张中国的变法当学习哪国的经验?为什么?

教案第6课戊戌变法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公车上书的时间和主张;识记维新派创办的报刊及宣传的维新思想;理解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康、梁的理论学说和维新活动的分析,学习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分析和评价光绪盟帝颁布的一系列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变法的历史意义以及变法失败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习辩证地、全面地认识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戊戌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爱国的、进步的。让学生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公车上书,戊戌变法的内容及影响。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时局图》:戊戌变法前所面 临的政治局面。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我们都生活于19世纪末这个动荡的年代,我们都是热爱祖国、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知识分子、爱国青年,你如何看待当前的时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谈一谈你的看法、想法。请2-3位学生回答。(随机让学生回答) 和大家一样,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不同形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6课:戊戌变法。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展示康有为、梁启超的照片。 2.教师提问:康、梁二人听到《马关条约》 签订的消息后有何反应?维新变法拉开序幕 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 教师强调:公车上书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始。随后提问:公车上书提出了哪些主张?其结果是什么? 学生回答:主张是拒和、迁都、变法。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皇帝,却轰动了京沪。 3.教师过渡:从公车上书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康有为、梁启超是具有初步资产阶级思想的爱国知识分子。那么,“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梁二人又进行了哪些运动? 学生回答: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教师提问:阅读教材,列举一些著名的学会和报刊?并说说它们宣传了哪些思想观点?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最新教案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公车上书以及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人物,了解百日维新的基本史实,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初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识读课文插图等多种历史资料,制作百日维新中关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措施的表格,思考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初步掌握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内容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

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 诗歌里“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的是哪些事?假如有一台时光机,让你回到“那个多事之秋”,你会有何感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资产阶级维新派是如何救国的,翻到课本第6课。 提示:“多事之秋”指的是《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危机。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他们站出来挽救民族危亡,主张变法图强。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一)公车上书 1.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公车上书的主要人物和大致经过。 2.教师解释:汉朝时,政府都是用公家车马接送应举之人赴京,后来就把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叫作“公车”。由于这次上书是康有为组织参加科举考试的各省举子所为,因此历史上就称为“公车上书”。 3.材料引入: 材料一:世变小,则治世法因之小变;世变大,则治世法因之大变。 材料二:《易》曰:“穷则变,变则通。”知天下事未有久而不变者也。 4.图片展示:展示康有为和梁启超的图片

第6课-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

第6课戊戌变法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 1.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2.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主要思想的异同,提高阅读和比较的能力。 3.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戊戌变法的影响。 难点 客观认识戊戌变法的社会影响和失败原因。 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各阶级、阶层有着不同的反应,并在寻求试图摆脱这种局面的方法。前面我们学习了农民阶级掀起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洋务派兴办的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而洋务运动也随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而成了明日黄花。既然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都不能完成这一任务,那么,中国的资产阶级又如何呢? 一、公车上书——拉开序幕 教师:1895年春,正直中国科举考试,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听到了什么?为挽救民族危亡又做了什么事情呢? 学生:他们听到了签署《马关条约》的消息,然后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史称“公车上书”。 教师:(解释)拒和是指不在《马关条约》上签字,变法是指改封建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度。 学生:(整理、记忆公车上书的时间、地点、发起人、影响) 二、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舆论宣传 教师:公车上书失败了,维新人士就此罢休了吗? 学生:没有。 教师:他们转而去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积极地宣传变法思想。请大家整理出他们的活动情况。 学生:(讨论、整理)

教师:(提出问题)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政治思想的主要区别。 学生:洋务派主张维护封建统治,维新派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三、百日维新——达到高潮 教师: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唯一途径就是变法。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打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指导学生找出百日维新的时间和内容) 学生:(讨论、整理) 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没有涉及议院、定宪法等政治主张,没有采取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至于面对后来的政变阴谋束手无策。 四、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中说:“康有为政治纲领的目标是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如果付诸实施的话,等于一场‘来自上面的根本性革命’——那今日中国早就不是贫弱的样子了!” 教师:从这句话中我们能够看出戊戌变法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失败了。 教师:变法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顽固派是如何破坏变法,打击维新派的? 学生:(讨论归纳)①阻挠和破坏变法法令的贯彻。②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 教师:(展示谭嗣同的绝命诗)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公开课戊戌变法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公开课戊戌变法教 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2)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通过讨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对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了解康有为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完成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互动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处理的方法:公车上书这一内容通过教师讲述、出示公车上书的书影,由学生观察思索来解决。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通过出示幻灯片,以表格形式呈现给学生,通过四个方面来理解记忆并为

后面突破难点做下铺垫。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变法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使学生能客观地理解变法历史意义,并在互动探究中通过学生讨论得到解决。 教学方法 情境模拟法、探究法、图片资料展示法等。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图片、分析资料等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渗透点 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树立科学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资源 教材、课件、网站资料。 板书设计 见幻灯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

第8课戊戌变法 【教材分析】 戊戌变法是在清朝洋务运动失败后的又一次旨在维护清王朝统治的改良运动, [专题]。戊戌变法是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刻历史背景下进行的,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局面,是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虽然失败了,却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化道路一次重要的探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对戊戌变法的过程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并变法对社会的反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 2、过程与方法目标:启发式与讨论式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对戊戌变法的掌握和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解释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 【重点与难度】 1、重点:公车上书与百日维新。 2、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了在近代化探索的道路上,清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展开自救运动即洋务运动已失败。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知道了国人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并不能救中国的历史,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责任感思考如何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半封建的深渊。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查找资料;制作课件 【组织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甲午中日战争发生的时间? 2、战后中日签订的条约是?它的内容是? 二、导入 (多媒体示中国与日本地图及回忆中日的交往和复习提问,对比古代史上中日的交往与近代的中日的战争,得出两国近代的差距,进而思考中国如何才能恢复昔日的强大,激发学生的历史荣辱情绪及历史的责任感) 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使洋务运动自强救国的梦想破灭。而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要求破旧立新、学习西方变法的维新思想也逐渐兴起。《马关条约》的签订,又大大刺激了各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进步破坏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中华民族危机加深。1895年,正直中国科举考试,具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莘莘学子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做了什么事情呢?(师播放视频《公车上书》,师板书,生找出原因、时间、人物、影响) 三、教学过程 1、公车上书 (学生回答:公车上书的原因、时间、主要人物、影响。) 教师过度:(汉朝时,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读书人,以示礼遇,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梁等是举人,这次上书就叫做「公车上书」。)其实,变法图强的事情,这不是史无前例的,商鞅变法就是成功的例子,它使秦国成为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这次没有成功,公车上书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次爱国知识分子的大请愿对社会的震动和影响极大,为继续宣传变法维新思想,他们又做了什么事情呢?(生看书33页回答) (使学生理解国难当头敢为天下先的责任意识) 2、百日维新 教师: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胆行动,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通过舌战群儒和上书内容,光绪帝看出康有为的维护清朝统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忧国忧民的思想,所以被深深地感动了,于是接见康有为,表示不做“亡国之君”,让康有为全面筹划变法。 (师板书。生看书找出变法的时间、内容,课件示变法的内容)

戊戌变法 教案(导入好)

第7课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教学难点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它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 影响?(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它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刺激并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失败了,但是中华民族还有许多爱国知识分子不甘落后挨打,继续展开挽救民族危机的活动,并一度形成波及全国的大规模运动。 ★(要求学生阅读29—3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先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取得初步的一致意见后,抽2—3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交流,接着转入探究性学习。)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提示学生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提示学生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教师小结、过渡:中华民族具有优良的爱国传统,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紧急关头,民族的精英分子总会登高一呼,力图扭转颓势。所以,洋务运动刚刚失败,“公车上书”就接踵而至,

它冲破了长期以来的沉闷局面,造就了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运动的领袖人物,拉开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序幕。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创办《万国公报》宣传 变法,组织政治团体“强国会”,上书光绪帝等) 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先组织学生集体朗读,然后讨 论回答) A.怎样改革政府机构?为什么没有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措施? B.在开办企业和新式学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国防军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起哪些变化?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归纳:这些法令对顽固派作了重大让步,说明维新派没有实权,显得十分软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顽固派虽然掌握实权,势力强大,但他们毕竟阻挡不了历史前进的趋势,不得不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管理,不得不同意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得不放松舆论控制,准许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等等。 3、请出几位组学生,根据30页第2段“阅读文字”和32页“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表演康有为与荣禄在总理衙门的那一场对话以及康有为与自己女儿的对话。(教师可以通过“画外音”形式进行启发引导,调控课堂纪律和氛围) 4、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资产阶级维新派、开明的地主官僚和知识分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的光绪帝等人赞成;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反对;广大的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手工业者等“社会底层”无所谓。因此,手中握有实权的顽固派很轻松地扼杀了这场维新变法运动。) 5、根据32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清政府中阻挠维新变法的顽固派)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实权掌握在顽固派手里)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他愿意为变法流血牺牲以唤起民族觉醒,品格高尚) 6、根据31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赋于学生人格多元化的选择权,允许 他们自圆其说。但是教师也可以进一步设问:他的献身精神对后人有什么激励作用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领袖脱逃后,有没有继续斗争?由此对学生进行正面导向) 7、有人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到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 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亮出你的理由。(让学生讨论,不必统一答案。如果得不出结论也无妨,可以介绍123页的《附录》给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变法法令的颁布,从1898年6月到9月,前后只经历了103天就被顽固派扼杀了,所以叫“百日维新”。实际上,维新变法运动从1895年“公车上书”就开始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8页选择题:应选B(1895年——《马关条约》引发“公车上书”) 3、布置课后完成的作业:新学案第25页[自我测评]以及93——95页“单项选择” 4、 5、 6、12题(必做题),“材料解析题”题(选做题,实际上是对“孙中山早期活动”的预习) 4、提醒学生预习第8课《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 ②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和总结康、梁维新变法的主要活动。 b.通过讨论“维新变法所要达到的目的”“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①运用“分组学导”的教学方法 ②本课通过课前预习、小组交流、竞争抢答,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③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直观性。对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由学生讨论、研究、分析、归纳。学生编排历史小品,归纳总结加深了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认识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改良运动,是爱国的、进步的。 ②谭嗣同的慷慨捐躯,谱写了维新人士变法图强的斗争意识和义无反顾的英勇气概,令人敬仰。 ③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之际,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要求变法,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巨大进步。 ●○教学思路 重点难点的突破与解决方法 ①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运用多媒体投影、图片等直观手段,从康、梁的活动入手,讲清公车上书的情况。通过分析、理解、归纳等方法掌握百日维新的内容。 ②难点:对百日维新的作用和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理解与掌握。通过分析百日维新诏书的内容,哪些触及顽固派利益,哪些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分析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有哪些,搞清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引导学生从力量对比、策略得失等方面分析变法失败原因。课前导学 ①学生分组查找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的情况资料。 ②学生预习本课,编写歌谣、做小报、结构图总结本课。 ③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编排历史小短剧。 教学渗透点 ①用不同形式总结本课,编排历史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②训练学生根据史实,掌握论从史出的分析方法。 ②书籍:《中华上下五千年》③光盘:科利华备课系统 ●○教学资料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洋务派在()世纪()---()年代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在地方以(----)为代表。

[初中历史]戊戌变法教案 人教版

戊戌变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也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的历史。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为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洋务运动也随之破产,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加剧,民族危机严重。此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曾做过哪些努力?其结果如何?当时中国的各界人士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探索,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当时最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邀请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次事件史称“公车上书”。 了解: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他从小熟读四书五经,后来又阅读了大量外国书籍,了解到俄国和日本都靠变法迅速强盛起来,感到发现了医治中国的灵丹妙药,开始宣传变法维新的道理。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听康有为讲俄国和日本如何通过变法使国家富强,觉得很新鲜。于是他诚恳地拜康有为做老师。 教师:康、梁的这次上书,由于顽固派的阻挠没有传到皇帝手中,对清政府触动也不大,但却轰动了全国。从此,维新变法运动揭开了序幕。康有为、梁启超是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代表,他们为推动变法还进行了哪些大量活动? 学生:创办《万国公报》、组织强学会、维新派团体形成。还创办了《时务报》,各地组织了学会、学堂等。 教师总结:康有为和梁启超通过报刊、学会等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公车上书后康有为又三次上书光绪帝,指出形势危机,惟一途径就是变法。但顽固派大臣竭力阻挠,康有为与顽固派进行了论战。论战的是议题:要不要变法(还有: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提倡西学)。 教师:通过维新派与顽固派针锋相对的论战及荣禄的拂袖而去,可以说明维新人士的变法思想是符合当时中国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爱国的。由于当时民族资产阶级外受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压迫,内受本国封建势力的束缚,虽有反抗压迫进行斗争的要求但规模小、力量弱,所以想依靠封建皇帝进行变法。 教师:出示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临内忧(揭竿斩木)外患(瓜分豆剖)。康有为为中国所处的国际险境非常担心,也为清政府的内政担忧。言辞恳切,可以看出康有为维护清朝统治、抵制

《辛亥革命》的教学反思

2019年国家教育部基础司展开全国中小学学科德育精品课程比赛《辛亥革命》的教学反思 本课重新整合了教科书,理清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创设详细的情境,让学生对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有更深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形成准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凸显中学历史课程体现公民教育的本质。同时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创新理解和创新水平的培养,有利于真正贯彻新课改“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这节课上完之后,感觉上总体上是成功的,当然也有很多遗憾,现在来谈谈本课的教学反思,这堂课成功的地方有: 一、注重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 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法,选用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资料,制作整合知识的图表和知识结构示意图等,协助学生对辛亥革命这个课内容形成全方位清晰的认知结构。采用深入浅出、层层设问等方法,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以增强对本课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教学中通过再现当时的历史,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借助形象思维以感知历史。采用启发式的提问法、谈话法、讲读法、分组讨论及展示法等,配合讲解,来达到教学目标 二.突出新课改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师生活动频繁,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按照课程标准,本课的重点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与它的评价,难点是《临时约法》的进步性。为此我采用学案教学法,精选了很多材料,设计了几个探索思考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理解为什么在20世纪初会爆发辛亥革命?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论从史出,获取与解读信息的水平。能够说既注重了水平的培养,又突出了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我采取了正反方当面辩论。通过讨论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培养学生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分析问题的水平。 三、注重对学生实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学习历史不但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一些道理,对学生实行思想教育。所以本着这个原则,我适时地组织学生诵读了林觉民的《与妻书》,介绍了这个时代的先驱如陈天华、邹容、秋瑾等,他们有的才华横溢,有的家境优越,有的新婚燕尔,面对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怀着“以天下为念”的道义担当,不惜身家性命,不计成败利害,用自己血肉之躯铸成民主共和的丰碑。他们的精神将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从而激励学生好好读书,振兴中华。 四.教学生方法。 按照新课改,历史教学要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与水平。所以历史教学“授人鱼不如授人渔”,即要注重培养学生准确的历史学习方法。在进入导入后,我启发学生思考:一场运动或一场革命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掌握?从学生的思考中总结得出,要从背景、经过、评价三方面来分析课本。当学生评价辛亥革命时,我又启发学生评价历史事物或事件时要辩证分析,衡量一场革命的成败,关键是看革命的根本目的和预定目标是否或者在多大水准上达到了。学生在这堂课中收获了学习历史的方法与思路。 本课虽能做到提纲导学合理,紧扣重点难点,课堂环节完整,但也存有需要改进之处。 (1)要注重知识的联系和升华。

戊戌变法教学设计教案

教案《戊戌变法》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七课戊戌变法 重点:康梁的维新思想、戊戌变法及评价 难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戊戌变法的评价 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师讲解、学生讨论的综合法;教学用具: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教学过程: 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加深的表现,侵略的加深引起了中国社会怎样的变化?”由此,导入“戊戌变法的背景”。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在学生回答,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所引起的中国社会变化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康、梁的维新思想 指导学生采用烈纪年表的方法,将基本史实理清。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在理清史实后,重点讲述《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讲《新学伪经考》,先通过阅读注解,明确“新学”“伪经”作为历史名词的概念。随之强调,康有为是以维护孔子的名义进行的,以考据辨伪的方式,通过指斥封建统治阶级奉为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理论基础)的古文为伪造之作,这就从根本上推翻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的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根据。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康有为为什么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思想?在学生分析讨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根源、康有为的思想根源、社会现状等方面思考这一问题。 同时,教师应指出: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是由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形成的。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危机,显示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大的优势。伴随着侵略势力的深入,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政治学说和制度传入中国,这一切都是客观存在,必然反映到康有为的头脑中。而其思想的主体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所以,康有为主张的仅是清朝封建统治下的变法,而反对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三、维新派同封建顽固势力的论战 主要是指导学生阅读本节教材相关的小字内容,并根据此内容归纳论战中双方的对立观点,制成表格。对照论战的三个问题,启发学生认识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作用: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四、百日维新 通过提问、回答、归纳讲述,使学生在明确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时,掌握章节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 重点讲解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强调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实际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当时形势下的施政纲领。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材中的小字部分内容。 指出维新派成立保国会是为变法进行的组织准备。保国会一成立,顽固派与维新派的斗争更加激化。一则壁垒分明了,二则意味着思想领域的维新变法即将转变为政治领域的付诸实施阶段,斗争更加激化、这是必然的。 具体分析变法诏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①“提倡官房上书言事”须讲清楚两点:一是从发展来看,清朝旧制不仅平民不能上奏章言事,就是一般的四品以下的京官和三品以下的地方官也都没有资格上书言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