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本店铺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精选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

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

1、电压概念的形成: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1)干电池:

(2)发电机:

(3)学生电源:干电池学生电源

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4、总结结论

(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2)单位换算关系1 kV=10 V 1V=103 mV

(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只有不高于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5、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三、合作探究

1、电压表用途、符号

2、认识电压表

(1)、电压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4)总结出电压表使用方法(对比电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调零)

实验时:

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②、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正极,负接线柱靠进电源的负极。

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试触)

(5)电压表正确读数

①明确量程

②明确分度值

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附练习

1、电压表读数。

2、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

3、用电压表测电压(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注意师生互动)

实验结论: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

四、教学拓展

1、为什么电压表要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串联在电路中可以吗?

串联时灯不亮,电压表有示数。

电压表等效为断路

2、中考链接: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老师提醒他电压表的接法有错误,那么,他接错的地方可能有:

①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②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不当

③把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五、课堂小结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通常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符号是V。

2.电压表测电压:

(1)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2)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最大测量值。

(4)电压表可以测量电源的电压。

六、板书设计

1.电压:(板书)

(1)电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2)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3)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 1v=1×103v

2、电压的测量

(1)认识电压表

(2)作用:测量电压的高低

(3)用法①并联;②“+”接线柱、靠近正极极;③量程。

(4)电压表正确读数①明确量程②明确分度值③根据指针的偏转情况进行读数。

3、练习使用电压表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精选篇2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初步认识电压,了解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及电压的单位;了解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地读出电压表的表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强弱的信息,感受推理方法;通过阅读电压表说明书,搜集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和读数的相关信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接触的第二个电学物理量,教学重点是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教学难点是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学生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通过上学期电流的学习,对电路和电流有了初步的认识,能简单分析电路。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电流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电流的形成。

2.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按教材图6.1-2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猜想灯泡的亮度是否一样?提醒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电压的作用和电源的作用。

问题展示:

①我知道的生活中存在电压的例子。

②电源的作用是什么?电压的作用是什么?

③你掌握电压的符号和电压单位以及单位转换了么?

④你知道了生活中那些常见的电压?

2.小组合作,学习测量电压。

(1)观察电压表。

教师:测量电压用电压表,现在观察各小组实验器材中的学生电压表,看谁能说出它由那些部分构成的?

学生:挑选电压表(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块)并观察电压表,说出电压表的构成(各小组的代表回答并相互纠正)。

(2)连接电压表。

教师:同学们阅读电压表的说明书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问题展示:

①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用电器怎样连接?

②电压表的红色、黑色的接线柱应该怎样连接?

③什么情况下使用“3”接线柱?什么情况下使用“15”接线柱?

学生观察电压表并阅读电压表说明书,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和不足。

3.学会读数并动手测量电压。

学生按照电路图进行连接电路、进行测量并读数;教师给予点评、表扬优胜组。

三、课堂检测

1.课后“想想做做”、“动手动脑学物理”(1―3)。

2.完成练习题(多媒体呈现)。

四、教师小结

1.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知识想知道的?

2.通过本节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4、5)。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精选篇3

【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能用该公式简单说明一些物理现象;

(2) 通过观察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 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释帕斯卡实验,培养学生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

(2)通过帕斯卡实验的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

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活动设计

一、液体压强的大小 [来 ]

1.提出问题设计方案

演示简易压强计的实验,引导学生回忆上堂课实验得出的结论。回忆并回答液体压强的特点。

强调:得到的这个规律是定性的,我们能不能具体测出液体内部一点上的压强是多大呢?

同学们有没有什么方案?对于定量测量,开始时,学生可能缺乏思路,在教师提醒下大胆猜想,慢慢接近主题:

提出方案环节衔接不上时,教师适当分解问题,如:

(1)橡皮膜凹进玻璃管中受到哪些力?

(2)橡皮膜受到液体给它向上的压力被压进玻璃管中去。

(3)能否从受力平衡入手来测量液体给橡皮膜的压力?

(4)可以给膜施加一个向下的力与压力平衡。测量这个力的大小就能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

(5)压强怎么计算?

(6)压强=压力 / 膜的受力面积;往管内加一定的水或沙,它们的重力等于压力。

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实验方案。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综合思考形成设计方案,写在设计卡片上。

请学生报告自己的实验方案或对各个问题的回答。教师进行适当点评和改进。交流讨论实验方案,基本形成合理的定量推理思路。

2.挑选方案,推导公式画出烧杯、玻璃管的结构图,带领学生对橡皮膜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分析 F 水柱 = G 水柱 = 水gh 水柱 S。

由受力分析得: P = F 水柱 / S = 水 gh 水柱。能正确分析橡皮膜的受力,推导出液体压强公式。

进行演示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平衡时管内水面与烧杯水面的关系。

提示:加入水时,水柱的高度就等于膜到液面的距离,即对应位置的深度。

这也和我们以前得到的结论“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是一致的。注意到最终管内水柱与液面相平。

最终明确公式中常用的 h 即为液体该处的深度。

3.推广结论推广得出:液体内深度为 h处的压强为: P= gh 意识到公式中的 h 是液体的深度,该公式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

指出推广公式的物理意义,适合于任何密度均匀的液体。结合公

式,分析影响液体压强的几个因素。知道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密度、该处深度和重力加速度。

二、帕斯卡实验一定量的水改变深度将会得到不同的压强值。帕斯卡实验刚好验证了这个结论。

演示以下实验:观察现象,关注实验现象及结论。

用输液软管连接漏斗和灌有一定量水的气球。把连接气球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漏斗置于较低位置时加水。让学生观察现象。气球变大变薄,但没有破(将破未破)。问学生:改变漏斗位置会发生什么?

缓慢提高漏斗,达到一定高度时,气球破裂(课前注意反复试验,把握好灌水量,不要在提高漏斗时再加水)。针对教师问题积极猜想:

(1)提高漏斗,不会有变化;

(2)提高漏斗,气球会破。

提问:气球怎么破的?是什么使它破的?

听取学生的解释,适当总结。一些同学能够根据压强公式解释现象。

引入数据讲解书上例题。积极思考例题计算过程,对实验现象及原因有更深的理解。

引申提问:生活中有没有类似帕斯卡实验的现象发生?我们是怎样利用液体这个特性的 ? 展开讨论,举出类似的例子。或在教师提示下将关注并收集相关资料。

三、课堂小结 (1)液体内 h 深度的压强公式;

(2)定量计算及定性解释帕斯卡实验。

四、课堂练习讨论完成“发展空间”中“自我评价”的第3题。

【实践活动】

(1)利用身边材料,自己动手做一做帕斯卡实验,加深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2)收集关于三峡大坝的相关资料,包括坝体的形状、高度、宽度等数据及坝体设计原理等,形成小型书面总结。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精选篇4

课题:

液体内部压强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知道u形管液体压强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②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领会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且在同一深度各方向上的压强相等;领会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领会不同液体在同一深度的压强不同。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②初步认识研究物理规律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以实验和实例为基础,使学生产生对身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

重点: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难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大烧杯、u形管液体压强计、水,盐水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二节探究——液体内部压强1、产生原因2、规律3、规律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发现问题:

①由固体压强联想到液体压强

②潜水员的职业病

③水库堤坝的形状

④[探究1]观察现象,并能归纳总结。

[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问题]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

[探究2]液体对侧壁压强演示器[思考讨论]若瓶上的三个小孔在

同一高度处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

[探究3]在两个相同的底部扎有橡皮薄膜的开口玻璃管中分别倒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硫酸铜溶液。观察比较橡皮膜形状有何不同?

2、提出猜想:

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3、设计实验:

[讲解]u形管液体压强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液体压强计是由金属盒、橡皮软管、玻璃u形管(内装有液体)组成。u形管的右管开口向上,左管通过橡皮软管跟一个扎有橡皮薄膜的金属盒相连,当金属盒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的水面相平。

(a)u形管两侧液面原先是平齐的,表示两侧液面上方的压强相等。

(b)当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侧液面便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时,高度差也越大。思考归纳由于液体受重力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对容器侧壁产生压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行猜想了解微小压强计的构造通过观察大概了解微小压强计的原理及使用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控制变量法的渗透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为更好的探究埋下伏笔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4、进行实验:

[学生探究] 4人一组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学生提出液体内部压强可能的有关因素,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用u形管液体压强计和分别装有水和浓盐水的烧杯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5、分析结论:在探究过程中,运用了怎样的科学方法,如何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得出结论的。

6.规律应用:略

7、总结及作业进行实验归纳液体内部各方向上都存在压强,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内部各个方向上的压强相等;液体内深度越大处,压强也越大;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的压强也越大。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将规律应用于实际,体现物理来源于社会又回到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为人类服务)

授课教师:周晓静授课

班级:初二(3)班

授课时间: 12.9授课

地点:物理实验室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精选篇5

教学要求:

1.复习、总结前节实验课的内容,使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和规律。

2.使学生掌握计算液体压强的方法和公式。

教具: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总结前节实验,得出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规律

问:上节课,我做过什么实验?我做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液体的压强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

问:为什么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对容器壁也有压强?

根据学生回答,着重指出是由于受到重力和有流动性。

问:上节课,同学们从自己做的实验看到了什么?能得出什么结论?哪位同学讲讲?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补充,板书:

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二、讲述液体压强的计算,得出液体压强的公式

1.找一名学生朗读本节课文大问号后面的一段楷体字。讲:这一节,我们学习液体压强的计算。

板书:

2.液体压强的计算

2.让大家先计算一道固体压强的题“一根长方体铁柱,底面的

长和宽都是1厘米,高20厘米,立在桌子上,对桌面的压强多大?”(板画一根长方体铁柱如课本图10-14乙)

找三、四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本子上算。

3.讨论怎样计算水面下20厘米深处的压强。因为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只要求出20厘米深处竖直向下的压强就行了。

可以设想在20厘米深处有个正方形水平面,边长是1厘米,这个面上方的水柱压着它,正方形水平面受到的压强就等于上方液柱对它的压强。(边讲边画出课本图10-14甲)

怎样计算这个水柱对这个面的压强呢?应该先求什么……

让学生讨论计算步骤,教师边总结、边板书:

(1)求水柱体积V=Sh,

(2)求水柱质量=V=Sh,

(3)求水柱对底面的压力F=G=g=gSh,

液体压强的公式p=gh

4.引导学生讨论公式的物理含义:

(1)对同种液体,p与深度h成正比,h增大,p增大。

(2)对不同液体,深度一定时,p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大的p 大。

(3)公式中不包含面积S,所以压强p的大小跟所取的受力面积大小没有关系。

讨论课本中本节后面的练习题2。巩固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

5.做模拟帕斯卡桶实验,加深印象。(用塑料小瓶代替桶,用1米长的乳胶管代替长玻璃管。用刀片在塑料小瓶壁上竖划几条缝,把乳胶管密接在瓶口上。把少量水倒入乳胶管,把胶管提起到一定高度,瓶壁上的缝即被水压开,水沿缝流出。)

6.让学生做课本上本节的例题。

(1)做题前提醒学生注意统一单位。用千克/米3,h用米。

(2)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强调p与S无关,而压力与S有关系。

7.讨论节后的“想想议议”。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后面的练习题1,3,4。

(2)提倡课下阅读章后的阅读材料:“开发海洋”。

注:教材选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

液体压强的计算教案示例之二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 【篇一:新人教版初中物理13.2《内能》教学设计】 13.2 《内能》教学设计 1 2 3 4 5 【篇二: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二节内能教案】内能教案 教学目标 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也要随之改变;知道物体内 能改变的途径:做功、热传递;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 上是等效的 教学重点:内能以及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 教学难点:物体内能改变的因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1、装着开水的温水瓶有时候会把瓶盖弹起,推动瓶盖的 能量来自哪里? 2、将半杯热水倒进半杯冷水后变成了一杯温水,是因为热水失去了 一种能量,冷水得到了一种能量,从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观点来看,这究 竟是一种什么形式的能量呢? 二、内能 观察对比:运动着的篮球具有动能 运动的分子咯?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动能 吸引的分子也有势能吗? 结论:互相吸引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被压缩的弹簧的各部分互相排斥而具有势能互相排斥的分子之间有 没有势能呢?结论:互相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势能。 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做物体的内能 对内能的理解:

1、每个分子具有的动能和势能不是物体的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a.内能跟温度的关系 b.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思考:内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呢? 结论: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思考:改变物体的温度有哪些方法呢? 1.热传递(吸热或放热) 2.做功.(摩擦生热、压缩气体做功等) 1.热传递改变内能. a.物体吸热 b.物体放热温度升高温度降低内能增加内能减少 讨论: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转移到 高温物体 内能发生转移 高温部分低温物体低温部分 (不同物体之间) (同一物体之 间) 思考:内能改变多少可以用什么来量度呢? 内能改变多少可用传递的热量的多少来量度. 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是利用热传递(三种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晒太阳烧水水变热放在热烫中的金属勺子变热了 2.做功改变内能 搓手时手变热了滑下时摩擦发烫了钻木取火 a.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b.物体的内能减小 思考: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内能和机械能之间相互转化 能的转化关系 对物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四、总结 1.内能的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内能的利用 复习 教案

九年级物理《内能的利用》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原理。 2.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燃料的热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复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燃料的热值。 三、教学难点:了解热机中能量转化及损失和热机效率。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知识点1:热机 1、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2、内燃机:是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机器,它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3、冲程:活塞在汽缸内,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 4、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四个冲程) 5、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转动两圈、飞轮转动两圈 6、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练习1、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是() A 吸气冲程和压缩冲程 B 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 C 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 D 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 知识点2:燃料的热值 1、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符号:q 3、单位:J/Kg或 J/m3 4、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Q放=v.q 注意: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它只是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均没有关系。 练习2、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达到的温度就越高 B 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C 燃料燃烧越充分,则燃料的热值就越大 D 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以及燃烧情况无关 练习3、完全燃烧3Kg某种液体燃料放出了1.8X108J的热量,则完全燃烧5Kg这种燃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倒掉一半这种燃料后,它的热值是多少? 练习4、甲、乙两种燃料完全燃烧时,甲放出的热量较多,那么() A甲燃料的热值一定大于乙燃料的热值 B甲燃料的质量一定大于乙燃料的质量 C甲燃料的质量和热值都比乙燃料的大 D甲燃料的热值可能比乙燃料的热值小 知识点3:热机效率 1、热机能量的损失:(1)燃料未能完全燃烧;(2)废气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3)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4)克服磨擦做功。 2、热机效率 1)定义: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了的能量之比。 (2)公式: Q有用 η=———— X 100% Q总 3、提高热机效率的主要途径:(1)使燃料尽量燃烧;(2)尽量减少各种热损失;(3)采用先进的技术;(4)减小因克服磨擦阻力而额外消耗的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复习教案

《内能的利用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的概念,初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 (2)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释放热的本领不同,建立热值的概念;能简单计算燃料释放出的热量 (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什么是热机效率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分析有关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①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体现科学思维 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对物理学家瓦特的了解,体会科学探究过程的严谨,感受物理学家在探究过程中勤奋,坚持不懈的态度。学习科学家在勇于探索,永不放弃的精神,培养学生将科学应用于人类社会的意识,增强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热机效率的相关计算 2.与生活有关的能量转化与转移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演示斯特林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演示:小小的酒精灯能让木条飞快的转动,说明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通过回忆和巩固性学习进一步了解内能的利用。 2、学生列举生活中内能利用的事例,并进行分类,得出内能的两个利用: ①转移给其他物体,②转化为其他能量。 3 实验一:比较液体酒精和固体酒精的热值大小 实验二:探究火锅烧水过程中的效率 实验四:斯特林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实验五:风车转动时的能量转化 实验六:汽油机工作的六个冲程 4、教师引导探究复习: 探究复习一:两种燃料的热值: 学生活动:组长陈述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课件演示重点操作过程 总结归纳:通过水升高的温度来比较两种燃料的热值 探究复习二:火锅烧水的效率: 学生活动:组长陈述实验原理及基本操作方法 课件演示重点操作过程 总结归纳:烧水过程中存在损耗,效率等于有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 探究复习三: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学生活动:对实验三,实验四,实验五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 课件演示三个实验的重点过程 总结归纳①: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总结归纳②:转化过程中同样存在损耗,效率等于有用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 探究复习四:汽油机工作四个冲程 学生活动:组长通过模型演示汽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 总结归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给汽车提供动力。 5、学生网上自学与查阅 活动一:利用平板电脑完成宜昌教育云上的相关题目

九年级下册物理专题复习2 内能及其利用教案与教学反思

2 内能及其利用 青海一中李清 考点1 分子动理论与扩散现象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1)任何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保持了物质原来的性质,我们把它们叫做分子. (2)一般分子的大小只有百亿分之几米.由于分子很小,物体里含有的分子数是很多的.例如:在常温和常压下,1cm3的空气里大约有2.7 x 1019个分子. 2.扩散现象: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气体之间、液体之间和固体之间.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4.分子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5.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它们的分子不致散开. 由于斥力的存在,使得分子距离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考点2 内能 1.内能: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同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小. (2)内能不同于机械能.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2.物体内能的改变: (1)热传递: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之一: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内能减少,低温物体内能增加. (2)做功:做功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途径: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 考点3 比热容 1.比热容:

(1)比热容,简称比热,符号是C,单位是焦每千克摄氏度[J/(kg ?°C)] (2)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 2.热量的计算: (1)物体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2)物体放出的热量Q放=cm(t0-t) (3)热平衡方程:Q吸=Q散(不考虑热损失) 考点4 热机、热值、热机效率 1.热机:将燃料燃烧时放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2.内燃机:内燃机是最常见的热机,它主要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3.汽油机: (1)汽油机的主要构造:气缸、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活塞,活塞的移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如图所示. (2)汽油机工作时,活塞往复运动,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多数汽油机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的不断循环来连续工作的. 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 运动,汽油和空气组成的燃料混合物被吸入气 缸. 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 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压强增大,温度升高. 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尾,火花塞产生电火 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4.燃料的热值: (1)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在现代社会,类所用能量的绝大部分是从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 (2)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焦每千克,符号是J/kg.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物理内能教学教案5篇

物理内能教学教案5篇 物理内能教学教案1 【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资料由“内能”“物体内能的改变”两个部分构成。本节教材资料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此节课为第一课时。 九年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处于由感性向理性发展阶段,感性认识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认识中还存在必须难度。为此,本课教学设计应注意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以感性知识为依托,经过理性分析和确定,获取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本事。 本节书是在分子动理念知识的基础上,具体说明内能是物体内部的能量。与机械能相比,内能不直观更抽象,学生难于直接理解和理解,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根据教材设计思路,用与机械能中动能和势能作类比的方法来建立内能的概念,降低了新知识的起点难度,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学习新知识,比较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理解内能的概念。经过对生活中常见实例的分析,说明了内能的普遍性,并给出了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在改变物体内能的二种途径的教学上,经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课堂实验,总结归纳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同时引入热量的概念。让学生学会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方法。 本节课的宗旨是经过类比的方法学习微观的物理知识,结合已学知识分析、归纳、学习新知识,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课时要求学生具备初步运用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分析物理现象、归纳物理结论的本事。 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是深化学生对内能概念的理解,明白内能的普遍性及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熟悉并进一步理解改变物体内能的二种途径,能列举分析相关事例,并从效果、能的形式变化与否上区别改变物体内能两种方式的异同,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教学目标】

1.会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明白热传递能够改变物体的内能。 3.明白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4.明白做功能够使物体内能增加或减少的一些事例。 【教学重点】 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物体内能的二种途径。 【教学难点】 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 【教学器材】 压缩空气引火仪,硝化棉,气体膨胀做功演示器,烧瓶(内装少量水),打气筒,自行车(把车胎的气放掉),一截粗软铁丝、一个打火机、一张砂纸、热水袋、小毛巾等。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我们一齐复习分子动理论的相关资料。 学生:(1)常见的物质是由很多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教师:我们一齐复习前面学习过的动能和势能和机械能。 多媒体课件:把屏幕分成四个小窗口。第一个小窗口显示运动的小球,在这个窗口的下方给出文字: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第二个小窗口播放弹簧拉伸或压缩,窗口的下方给出文字: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二、新课教学 (一)内能: 多媒体课件:第三个小窗口显示分子在做热运动的动画,在这个窗口的下方给出文字:运动的分子具也有动能,叫做分子动能。第四个小窗口播放分子

内能九年级物理教案

内能九年级物理教案 内能九年级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内能的两个作用. 能力目标 能列举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内能的实例. 情感目标 感受到内能的利用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提出问题入手,引入了内能是怎样使用的,并指出了利用内能来加热,列举实例说明了很多利用内能的例子,又重点分析了利用内能取暖的发展过程,并联系环境保护等分析了这个发展过程. 教材直接谈到利用内能还可以做功,用实验证明了内能能够做功,并分析了这个实验,能表现出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基本过程,又阐明了利用这个实验的原理可以制造出热机,并说明了热机的发明及其改进对现代工业的影响.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联系大量的科技资料,“利用内能来加热”比较直观,可以让学生从提供的资料中分析,并从某个方面上叙述内能利用的发展情况,例如分析课本上提到的“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本内容的教学要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学习生产生活中有益的利用内能的方法,对于不合理的利用要能提出建议. “利用内能来做功”要注意实验教学,从实验中观察现象,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并联系实际思考实验的作用和意义,教师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料,学生从中分析和学习如何利用内能做功的,并从材料中体验到科技的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内能的利用 【重难点】内能的两个应用: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利用内能来做功.从实验中分析能量的转化和联系实际的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程引入 方法1、联系上一节的内容,知道了人类利用燃料燃烧获得大量的内能,那么人们是如何利用这些内能的呢?可以提供资料,学生阅读,知道内能的一个重要的应用是用来加热.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分析社区生活中哪些方面利用了内能,这说明内能的一个重要应用是用来加热. 二.利用内能来加热 方法1、教师提供关于取暖的资料,学生分析取暖的发展过程,说明从火炉取暖到锅炉集体供暖再到热电站供暖的优点:提高了燃料的利用率和改善了环境卫生.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让学生做调查和利用信息学习,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自行设计方案,并再此基础上设计实施方案,做评估和实验,得出一些结论.教师可提供的方案可以是:调查社区供暖;查阅世界上先进的供暖方法. 三.利用内能来做功 方法1、实验教学,做好水蒸气推开活塞的实验,学生从实验中学习如下问题:观察实验的现象;分析活塞退出的原因;思考实验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实验说明了什么;从实验中能受到什么启示.在此基础上介绍利用内能做功制造了热机,说明工业化社会的出现有赖于热机的发明和改进.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用上面的方法1进行实验,然后可以提供资料或学生查找资料,从利用内能来做功开始,到应用,到科技的发展,使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板书设计】 第二节内能的'利用 一.利用内能来加热 本质:能量(内能)的转移.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教案 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师:授课班级: 课节 备课时间 1课时课题 授课时间 13.1分子热运动课型 教学方法 新课 实验、讲授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 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彩缤纷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推测出物体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演示实验以及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 又存在引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本领. 份子的热活动. 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空瓶、铅圆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器材 教学过程:备注:一、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的周围充满着物质:水、空气、石头、金属、动物、植物等都是物质。而对于物质是怎样

构成的,这一古老课题,很早就有过种种猜测,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气”,有的主张万物之源是“火”。公元前5世纪XXX 提出的物质的最小单位是“端”,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的XXX 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分歧的,不成入的,活动不息的原子构成。今后经过近2000年的探索,直到17世纪末,才科学地认识到物质是由份子构成的。 二、进行新课 (1)份子和份子活动 ①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极小的微粒。如果把分子看做球形,它的直径约10-10米,这是一个极小的长度,不仅肉眼看不到,即使用现代的显微镜也看不清分子。由于分子极小,所以物体含分子数目大得惊人。通常情况下,1厘米3空气里大约有 2.7×1019个分子,如果人数的速度能达到每秒数100亿个,要数完这个数,也得用80多年。 ②构成物质的份子永不停息地活动着。由于份子太小,目前尚无法间接观察份子的行为,但我们可以从宏观的尝试征象,来判断份子的行为。 演示实验:扩散现象 出示事先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广口瓶。说明瓶内红棕色的气体是二氧化氮。再出示一只空的广口瓶,其实瓶内装满了空

九年级物理第14章内能的利用教案(无答案)

知识与技能:1•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2. 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 程。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 利用挂图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 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 了解汽车的一些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阅读“科学世界现代汽车”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重难点 四 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实施过程设计 环节 一、…探究活动1 :塞子的机械能从哪里来? 引入 请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并试分析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新课 1 •试管内装些水,用酒精灯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 2•若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再继续给水加热,又会看到什么现 象? 分析实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水和 水蒸气的内能;水蒸气又通过对木塞做功,把水蒸气的内能转化 为木塞的机械能。 一、内能的利用1 •利用内能做功 2•利用内能来(加热)热传递 、热机1 .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 2.从能量角度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二、 ♦探究活动2 :生活中你见过什么热机?这些热机有哪些特点? 探究 3 .热机的分类: 外燃机:如蒸汽机 新知 内燃机:如汽油机、柴油机、喷气式发动机 三、内燃机:常见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1.汽油机:A .构造图: B 工作过程 教学 热机 总第 课时 实施时间 年 月 日 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策略 备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达标测评题1.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某一冲程,这个冲程是 ( ) A .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2、一个工作循环由 _________ 个冲程组成,曲轴和飞轮转 ________ 周, 对外做 _____次功,只有 _______ 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 要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启动时,都是靠 _________ 先使飞轮和曲轴转动起来。 3 .四个冲程中哪些冲程发生了怎样的能量转化?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菇毘运 能予製化 聪气冲程 开 关 的卜 无 nissi 巾程 关 向上 川械能-内能 关 问下 內能亠机悔能 评气冲打 关 hJX 无 判断汽油机工作过程的技巧 2.柴油机:结构图: 巩固 练习 四、 总结 归纳 五、 达标 测评 汽汕机 舉油机 ■暇气沖趕 匸孔结构 3点火方真 4,应用 汽讷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初中物理教案:内能(优秀3篇)

初中物理教案:内能(优秀3篇) 物理内能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 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板书设计】 第六节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二节 热机的效率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二节热机的效率教案 1、课时及每课时的具体内容: 1课时:认识热值,理解影响热机效率因素,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建立热值概念。知道热值是燃料的重要特性,了解热值的表示法和常见燃料的热值,能利用热值表进行有关燃料放热的简单计算。 2、了解热机效率。知道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能量的主要流向,知道可以怎样提高热机效率以及提高热机效率的意义所在。 过程和方法: 通过社会调查、分组交流合作,了解热机效率及热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热机的利用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并能够简述热机使用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难点 重点:燃料的热值、热机效率以及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难点:热机效率的理解和环境保护。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布置学生课前进行有关环境污染方面的社会调查。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无论是烧菜做饭,还是奔驰的汽车与火车,乃至直入苍穹的火箭等都离不开燃料。即从原始人类学会用火的那天起,至今,人们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还是通过燃料燃烧获得的。那么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究竟有多少用来做了有用功?以及燃料的燃烧对环境会造成那些影响呢?今天我将和大家一道共同来学习“第二节热机的效率”。(出示课题) 新课教学 1、[课件展示]:木柴取暖、煤气烧饭、锅炉中煤炭燃烧、内燃机车、飞机、轮船等,引出常见的燃料。 2、[设疑]:常见的燃料有木柴、煤炭、汽油、酒精等,在燃烧时都会释放能量,但它们释放能量的能力是否相同呢?如果不同,那又如何来表示它们这种能力的大小呢? 3、[交流与讨论]:如何比较不同燃料燃烧释放能量的能力的不同? 注: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由教师引导:必须保证哪些量相同才能进行比较?(燃料的质量要相同,而且都要完全燃烧)。

物理内能教案7篇

物理内能教案7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讲话致辞、报告体会、合同协议、策划方案、职业规划、规章制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report experience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career planning,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4.2 热机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中能量的转化 (2)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3)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构造个工作过程的异同,学习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这些内燃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技术进步在工业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内容 1、内燃机 2、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3、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重点——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难点——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教具——模型、挂图 ★过程 一、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叫热机。 二、内燃机 (一)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冲程——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行到另一端。 2.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汽油与空气)(机→内)(内→机)(废气带走内能) 3.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反运动两次,曲轴(飞轮)转动两圈,燃气对活塞做功一次。

4.汽油机工作时,只有在做功冲程中,活塞靠燃气推动的,其它三个冲程中,活塞的运行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二)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 不同点汽油机柴油机 构造火花塞喷油嘴 收入气体汽油与空气空气 压缩程度较大(压缩体积) 点火方式点燃式压燃式 特点小巧笨重 ★小结: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3题 ★反思: §14.3 热机效率 ★课程内容 1、热值 2、热机中的能量损失 3、热机的效率 4、其他效率 ★重点——热机的效率 ★难点——热机中的能量损失 ★过程 四、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热值(q) 1.定义: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叫热值。 2.热值是表示燃料燃烧的特性。 3.单位:J/kg J/m3(指气体) 4.放热公式:Q 放=qm或Q 放 =qv 六、热机中的能量损失 1.燃料未完全燃烧。 2.废气带走大量的内能 3.克服摩擦做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热机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第一节热机教案 1、课时及每课时的具体内容:汽油机、柴油机工作原理 2、教学目标 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利用内能来:加热和做功。 2知道热机中能的转化。 3.常识性了解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4.常识性了解柴油机与汽油机在构造和工作过程中的异同点。 过程和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可以利用内能来做功. 2.利用动画、图片或模型讲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3.通过阅读“科学世界”了解现代汽车的一些常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汽油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难点:内能做功过程中能的转化。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4、实验器材及课件 内燃机示教模型(带电灯指示)。多煤体课件。 5、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热机 (1)学生实验:书中图14.1.1所示的实验。 介绍热机的发明:蒸汽机的发明。 (2)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称为热机。 教师:思考一下课件中的问题? 这是利用内能的一种方式:用来对物体做功 进入新课 2.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燃烧的热机最常见的内燃机,以汽油或柴油为燃料,分别叫做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化学能)――内能――对外做功(内能转化成机械能)。 3.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观察汽油机内部构造以及工作原理

汽油机的工作原理与刚才所做的实验差不多,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 (1)构造(出示课件和汽油机模型。边指示边讲解)。 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气缸,活塞,连杆,曲轴。(介绍名称的同时,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汽油机模型展示) (2)工作原理。 (边运转模型边讲解,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活塞、气门、连杆、曲轴的动作情况)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以一个循环为一个单元,一个循环又分为四个冲程。观察过程并分析能量的转化 冲程:活塞从气缸一端运动到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吸气冲程开始工作前,活塞位于气缸上端,进、排气门军关闭。工作时,活塞由上向下运动,进气门打开,排气门仍关闭。由于缸内体积增大,压强减小,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体被吸入气缸。这是第一个冲程。 压缩冲程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就开始转为向上运动。这时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混合气体被强行压缩,使气体的温度升高,压强增大。这是第二个冲程。 做功冲程压缩结束时虽然温度较高,但未能达到燃料的燃点。在压缩冲程结束的瞬间,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上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实现了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这是第三个冲程。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一过程能量是怎么转化的? 学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排气冲程做功冲程结束,活塞继续向下向上运动,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燃烧后的废气被活塞推出缸外。这是最后一个冲程。 此后,活塞又由上向下运动,从此进入下一轮循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两周,对外做一次功。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想想除了第三冲程以外,其它冲程是靠什么来运转的? 学生回答:依靠惯性,带动这三个冲程运动。 教师总结:能的转化:在做功冲程燃气对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其余三个冲程靠消耗飞轮的机械能来完成。 2.柴油机:用柴油作燃料的内燃机。 教师:(展示课件)同学了观察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构造,下面我们分小组来讨论一下它们共同点与不同点? 5.柴油机的应用介绍,柴油机与汽油机优缺点介绍。学生小组代表问答: ①柴油机与汽油机的相同点:都是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都要经历四个冲程。 ②柴油机与汽油机的不同点:构造方面:些油机没有火花塞,而在相应位置上安装的是喷油嘴。吸入的气体不同,点火方式不同 练习 1.热机是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机器; 2.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大全5篇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大全5篇 初三物理内能的利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 初步认识电压,知道电压的作用,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知道电压的单位:伏、千伏、毫伏。 3 会连接电压表,会读电压表。 4、指导电压表的用途及符号,会正确使用电压表,能正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小灯泡亮度的变化,获得电路中电流的强弱的信息,从而了解电压的概念,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学生正确使用电压表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会阅读说明书,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 1、建立电压的初步概念,通过实验观察理解电压的作用。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电压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教学方法】 类比法、实验法、观察法 【教学器材】 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压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们知道导体中存在着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

流,那么是什么原因使电荷定向移动的呢 运用抽水机提供水压,水压形成水流,类比学习电源提供电压,电压形成电流。对学生学习电压进行引导。 二、自主学习 通过引导和课前预习学生电压,教师要引导 1、电压概念的形成: 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1)干电池: (2)发电机: (3)学生电源:干电池学生电源 3、想想做做:电路中先后接入一节和两节干电池小灯泡的亮度一样吗 4、总结结论 (1)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 (2)单位换算关系1 kV=10 V 1V=103 mV (3)常见的电压值:干电池电压1.5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220V。 只有不高于36V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 5、思考: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 三、合作探究 1、电压表用途、符号 2、认识电压表 (1)、电压表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2)、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3)、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4)总结出电压表使用方法(对比电流表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零刻度(调零) 实验时: ①、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路两端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教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 【复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热机的工作原理和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能正确判断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2.能够正确区分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主要异同点。 3.理解热值的含义,会利用公式Q=mq与变形公式进行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 4.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效率;会利用公式计算火炉和热机的效率。 5.从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二)过程与方法 1.列举和观察事例,知道能量转化和守恒,具备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相关计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热机,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养成学生用科学的热情;同时通过学习热机效率,养成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复习重点】 1.热值的概念和单位,以与锅炉、燃气灶、太阳能热水器等烧水效率的相关计算。 2.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与工作过程。 【复习难点】 1.热机效率的计算、火炉的效率的计算与力热的综合计算。 【课前准备】 汽油机、柴油机模型和生活中的内燃机、常见燃料的图片与多媒体课件、学生导学稿等。【复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展示一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图片。 火,能驱散寒冷和黑暗,带来温暖和光明。钻木取火,人类第一次学会使用自然火的力量;而古老的热机——蒸汽机的发明则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提出问题:现代的热机广泛使用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火箭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提供了能量,它们到底是怎样将内能转化成我们需要的能量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复习的内容:内能的利用 本节课我们共同复习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板书: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希望通过复习大家能够温故知新,学有所长!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读图思考,回顾《内能的利用》这一单元的重要知识点。后面的几个专题复习就是围绕这些知识点而展开的,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 【思维导图,系统知识】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热机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推力,把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作中解放出来;燃料为我们提供了生活的保障,让我们的生活其乐融融。可见,内能的利用对我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啊!下面我们共同建构本章的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聚焦考点,明确航向】 本章在中考中所占分值约是4-6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近几年中考试题考查的热点有所变化!下面我们共同聚焦考点,以做到有的放矢!(多媒体展示) (找一位同学读)主要考查的重点与热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与能量转化、热值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与热机和火炉的效率是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实例的判断与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3篇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3篇 九年级物理《内能》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

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 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装着开水的开水瓶的塞子有时会被弹出去,塞子的动能从何而来?引入课题:“内能 一、内能 1、通过前面学习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3、提问:分子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有分子势能?等等。 4、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动能就越大,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分子势能。 5、归纳: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6、体会:内能是一种不同于物体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教案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 1.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有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5.通过能量转化和转移,认识热机的效率。 依据教材的编写安排可以把本章内容分成两部分:内能的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其中主要内容包括:内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利用——热机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燃料的热值、能量利用的效率等相关知识;从能量的角度把各种现象联系起来阐述能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及其普遍性、重要性。本章是体现物理学科内部综合、物理与其他学科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综合的典范。能量的变化与物理知识中的其他点、其他学科、甚至社会问题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学生在上一章已经学习了内能的本质、内能的改变等相关知识,为本章学习内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热机是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机器,尤其是摩托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普及,让学生更有了探究的欲望。学生希望教师创设主动观察的物理学习环境,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同学之间的合作探究,通过生活中相关工具的实践、操作、观察,来主动获取知识、体验探究的乐趣。 1.本章内容将日常现象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热机及其相关知识并不陌生,生活和科技实践中随处可见,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运用观察比较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科学技术中的物理知识,对于汽油机、柴油机的区别,可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进行教学。2.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时,一般可以分三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能的各种形式——各种能的转化、转移实例——各种能转化、转移与守恒实例。第1节热机 这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能的转化过程。教学中适当调整一下教学顺序,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结合活动挂图,先弄清每个冲程的工作行程,再将其连续起来形成整体印象。 教材通过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演示,直观地展示了热机中的能量转化过程。通过分析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过程,展示其如何持续做功。 学生对身边的机动车辆有一定的了解,学习热机的难度不太大,学习过程中运用一些内燃机的课件展示内燃机工作原理,会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热机的概念。 2.了解四冲程汽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