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计量规则

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计量规则
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计量规则

附件4

操作风险基本指标法计量规则

基本指标法总收入定义

总收入为不良资产经营及处置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利息净收入以及其他收入之和。总收入构成说明见表1。

表1:总收入构成说明

1

2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监管要求

附件12: 操作风险资本计量监管要求 一、基本指标法总收入定义 总收入为净利息收入与净非利息收入之和。总收入构成说明见表1。 表1 总收入构成说明 二、标准法实施条件及业务条线归类 (一)实施条件 — 1 —

商业银行采用标准法,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商业银行应当建立清晰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政策、工具、流程和报告路线。董事会应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应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总体政策及体系。商业银行应指定部门专门负责全行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组织实施操作风险的识别、监测、评估、计量、控制、缓释、监督与报告等。商业银行应在全行范围内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改进操作风险管理。 2.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能够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能够支持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该管理系统应配备完整的制度文件,规定对未遵守制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处臵和补救。 3.商业银行应当系统性地收集、跟踪和分析与操作风险相关的数据,包括各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和损失频率。商业银行收集内部损失数据应符合本附件第四部分的规定。 4.商业银行应当制定操作风险评估机制,将风险评估整合入业务处理流程,建立操作风险和控制自我评估或其他评估工具,定期评估主要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并将评估结果应用到风险考核、流程优化和风险报告中。 5.商业银行应当建立关键风险指标体系,实时监测相关指标,并建立指标突破阈值情况的处理流程,积极开展风险预警管控。 6.商业银行应当制定全行统一的业务连续性管理政策措施,建立业务连续性管理应急计划。 7.商业银行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和董 — 2 —

操作风险考试题库及答案

操作风险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新协议和银监会指引,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对操作风险的定义? A. 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B. 包括法律风险 C. 包括声誉风险 D. 不包括策略风险 答案:C 2. 根据银监会指引,以下不属于风险管理部门主要职责的是: A. 拟定本行操作风险管理政策、程序和具体的操作规程 B. 建立并组织实施操作风险识别、评估、缓释(包括内部控制措施)和监测方法以及全行的操作风险报告程序 C. 定期检查并分析业务部门和其他部门操作风险的管理情况 D. 为操作风险管理配备适当的资源 答案:D 3. 操作风险管理和控制过程中涉及到银行风险管控的“四道防线”,具体指: A. 经营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风险管理委员会 B. 经营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 C. 经营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法律合规部门、内部审计部门 D. 经营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 答案:D

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银行操作风险损失的是: A. 因内部操作失误,业务人员丢失客户资料造成损失 B. 因黑客攻击导致银行系统瘫痪,造成损失 C. 因贷款客户违约导致银行损失 D. 因大规模停电使银行不能营业所造成的损失 答案:C 5. 在新协议规定的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中,a.基本指标法b.标准法(含替代标准法)c.高级计量法,依照量化条件的复杂程度由易到难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 c/a/b B. c/b/a C. a/b/c D. a/c/b 答案:C 6. 根据银监会指引,下列我国商业银行一般不采用以下哪种操作风险计量方法? A. 标准法 B. 替代标准法 C. 基本指标法 D. 高级计量法 答案:C 7.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操作风险管理流程重要环节的是: A. 识别

管理学决策计算题

管理学决策的方法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是指决策面对的问题的相关因素是确定的,从而建立的决策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是确定的。 例如: 1.某企业可以生产A、B两种产品。生产单位产品A和B所需要的机器、人工、原材料的数量,每天可用资源的总量和各种资源的价格,都在表中给出。已知产品A的售价600元,B的售价400元。市场需求旺盛。问:如何安排生产能使企业的利润最大? 设A为产品A每天的产量 B为产品B每天的产量 C1为每天使用机器的数量 C2为每天使用工人的数量 C3为每天使用原材料的数量 模型:MAX:600A+400B-5C1-20C2-1C3(1) ST:6A+8B=C1(2) 10A+5B=C2(3) 11A+8B=C3(4) C1小于等于1200(5)

C2小于等于1000(6) C3小于等于1300(7) A大于等于0(8) B大于等于0(9) 解:(2)(3)连立,得 60A+80-60A-30B=10C1-6C2 50B=10C1-6C2 (3)(4)连立,得 80A+40B-55A-40B=8C2-5C3 25A=8C2-5C3 MAX:600A+400B-5C1-20C2-1C1=75C1+124C2-121C3 又由25B=5C1-3C2 25A=8C2-5C3 因为A≥0,B≥0 所以5C1≥3C2 8C2≥5C3 MAX=75C1+124C2-121C3 又C1≤1200 C2≤1000 C3≤1300 要使MAX最大,则取 C1=1200,C2=1000,C3=0 , 所以MAX=75*1200+124*1000-0=214000即最大利润为214000元 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如果决策问题设计的条件中有些是未知的,对一些随机变量,连它们的概率分布也不知道,这类决策问题被称为不确定型决策。 2.某企业打算生产某产品。根据市场预测分析,产品销路有三种可能性:销路好、一般和差。生产该产品有三种方案: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度量(王逸群)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度量 王逸群 引言 2004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发布以及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由于操作风险所导致的银行损失甚至倒闭事件,例如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欺诈案导致法国兴业银行亏损49亿欧元,使得操作风险的度量和防范愈加重要,也使世界银行业对操作风险的管理愈加重视。本文基于新巴塞尔协议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阐释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管理提供了借鉴,从中寻找防范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发生的方法,进而控制各种操作风险,最大限度的降低我国商业银行因操作风险事故而引发的损失,从而增加银行的利润并提高商业银行运作的稳健性。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以及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义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f Banking Supervision,简称BCBS)2004年6月发布了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由于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而国际银行业从内部管理角度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来自交易失败和非常规操作导致的损失可能性;诸如建筑和设备等资产的损失导致的实体损失风险;由于内外欺诈犯罪事件带来的损失可能;因为雇佣、工作场地安全或监管环境的变化导致的法律和负债风险;政治体系的严重变化导致的国家风险。显然,国际银行业的操作风险定义,实质是新巴塞尔协议内容的具体细化。由此可见操作风险主要是内生性风险,所以其属于损失类风险。 (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个基本的共识,那就是:风险管理的效果仅仅取决于其中最脆弱的环节。金融市场在不断发展变化,也不断地把金融机构推向不熟悉的新风险领域,这些陌生的新风险领域也随之变成银行整个风险管理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在这个新的薄弱环节不断爆发问题之后,新的风险管理框架开始覆盖这些新的风险领域。近些年来,这种演进的轨迹越来越明显,金融机构注重管理的风险从开始的信用风险,进一步拓展到市场风险,直至到当前的操作风险。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可以说是既古老又年轻。尽管当前不少监管人士认为,中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主要还是信用风险,但是,如果作进一步分析的话就可以发现,在引发信用风险、导致不良资产的多组金融案例背后,追根究底大部分的案件是因为违规操作等操作风险因素而导致的。自从2005年年初以来,在中国的银行业先后发生了多起严重的金融案件,其涉案金额之巨、爆发频率之高让银行业界内外为之震惊。随着之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关于加强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1,中国的金融界才开始关注操作风险及其管理问题。 而在国外,自从1998年9月巴塞尔协议引入操作风险,提及操作风险管理起,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就伴随着巴塞尔协议的发展逐渐增强:1999年6月,新资本协议框架强调操作风险及其定量分析对银行的重要性;2001年9月,颁布了有 1由银监会于2005年3月22日下发,其中提出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指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指引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2008年4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商业银行法人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对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计量实施监督检查。 第五条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的方法包括(按计量复杂程度从低级到高级排序):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含标准法替代形式)、高级计量法。银监会鼓励商业银行使用更高级的计量方法。 商业银行初次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必须事先向银监会申请使用标准法(含标准法替代形式)或高级计量法,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经银监会审查不符合高级计量法资格标准的,应采用标准法(含标准法替代形式)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不符合标准法(含标准法替代形式)资格标准的,应采用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 第二章基本指标法 第六条商业银行采用基本指标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要求,应按照银监会发布的《商

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 第七条总收入定义为净利息收入与净非利息收入之和。总收入中不扣除各项损失准备和营业费用,但应扣除银行账户上“持有至到期日”和“可供出售”证券实现的损益、非正常项目收入和保险业务收入(总收入计量参考规则见附录一)。基本指标法关于总收入的定义同样适用于标准法和标准法替代形式,也适用于标准法和标准法替代形式中各业务条线总收入的定义。 第八条基本指标法下,操作风险监管资本等于银行前三年中各年正的总收入之和乘以15%的算术平均值。如某年的总收入为负值或零就不纳入分子中,分母(即年份数)也做相应的调整(即分母可为1,2或3)。计算公式如下: 基本指标法需要的监管资本=前三年中所有收入为正的年份总收入之和乘以15%/相应总收入为正的年份数。 第三章标准法 第一节资格标准 第九条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应按照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建立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 银监会在审批标准法申请时,重点关注商业银行是否满足以下资格标准: (一) 商业银行董事会应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战略、政策及制度。 (二) 商业银行必须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内部操作风险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必须能够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能够支持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报告和控制/缓释操作风险。该管理系统必须有完备的书面制度相配套,

C16083-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多套答案汇总100分

下面三套题答案都经过纠正!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项属于操作风险管理范畴:( ) A. 反洗钱监控 B. 经纪业务客户异常投资行为监控 C. 自营业务投资行为合规性监控 D. 支付系统故障,且未及时启动灾备流程,导致日终交割失败 描述:操作风险定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以下不属于操作风险七大类别的是:( ) A. 内、外部舞弊行为 B. 有形资产损失 C. 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 D. 声誉损失 描述:操作风险分类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操作风险是指() A. 因手工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 B. 因系统故障导致的风险 C. 因员工舞弊行为导致的风险 D. 以上描述均不全面

描述:操作风险定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以下属于“前瞻性”风险管理工具的有:( ) A. 内部风险损失事件分析 B. 外部风险损失事件分析 C. 关键风险指标监控 D. 新业务评估 描述:操作风险管理工具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以下哪项不属于操作风险范畴:( ) A. 交易系统故障导致自营交易暂停20分钟,多笔委托下单无法执行 B. 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公司自营账户亏损 C. 客户在开户及尽职调查提交的文件中伪造收入信息,骗取公司为其授信开展业务 D. 离职员工就补偿事宜向公司提起劳动仲裁,公司向其进行了赔偿 描述:操作风险定义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二、多项选择题 6. 以下哪些属于瑞银23亿巨亏未授权交易案暴露的内控缺陷:( ) A. 由于系统配置错误,自动发送的“删除与修改交易”统计未能发送至新的交易团队负 责人 B. 交易员将持仓簿记/隐藏在中后台未监控的账户内,使得各类风险、损益监控数据不 完整 C. 清算人员经验不足,在跟进对账差异时轻信交易员的解释,未及时跟进多笔长期巨额 差异且未及时报告主管 D. 财务人员未深入核实因遗漏和延迟簿记导致的大额的事后损益调整 描述:操作风险管理工具应用 您的答案:D,A,C 题目分数:10

操作风险计量

导读|实施更具有风险敏感度的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对中国银行业是迫在眉睫的任务;而将计量成果应用于操作风险管理实践,则是一项长期任务 2014年4月,经银监会批准,交通银行成为国内首批操作风险标准法达标的商业银行,标志着其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已与国际标准实践模式接轨,管理水平得到了监管机构的认可。 操作风险标准法代表着先进的操作风险管理模式 直到近一二十年才被国内外银行业作为一项专门的风险进行研究。巴塞尔委员会和银监会相关指引将其定义为“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其中,基本指标法要求银行按照过去三年平均总收入的15%计量操作风险资本要求。标准法允许银行将其所有业务分为八大条线,分别设置能够体现操作风险差异的资本系数,每个条线的收入分别乘以相应系数,加总后即为操作风险资本要求。高级计量法则要求银行基于内部损失数据、外部损失数据、情景分析、业务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因素,建立能充分反映本行操作风险实际情况的内部计量模型,以此来确定操作风险所需资本要求。 标准法和高级计量法作为操作风险计量的高级方法,均需要经银监会核准后才可实施。实施这两类方法,银行必须具备相应的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模型研发管理等方面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银行必须在操作风险管理水平上达到资本办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 这些要求是对国际先进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代表了操作风险管理的国际标准实践水平。因此对银行而言,核准实施操作风险标准法,不仅仅代表操作风险资本计量方法的改变和资本的节约,更代表操作风险管理已达到或接近于国际银行的平均水平。 交通银行已经建成全面覆盖、规范标准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治理上,构建职责明确的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董事会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 工具应用上,实现操作风险管理三大工具的全行推广。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关键风险指标(KRI)、操作风险事件收集(LDC),是实现操作风险识别、监测、控制、缓释的循环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国际公认的标准化管理工具。 资本管理上,实施操作风险标准法并应用于内部考核。 文化建设上,多种手段推动操作风险管理文化深入人心。 管理提升上,注重增强标准化操作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实效。交通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操作风险管理体系与业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紧密结合,不断增强对业务流程优化的支持力度。 人员管控上,助力提升员工行为规范和专业人员资质。操作风险标准管理工具的应用推广,有力地支持了各业务领域的员工行为管理和专业能力培养。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度量 orx的数据介绍了当今全球操作风险面临的现状;随后介绍了本文着重要阐述的收入模型法;第三部分收入模型法对深发展和浦发银行做了实证分析;最后本文对实证分析结果做了一些总结。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及现状分析 面临的操作风险越来越复杂和严峻。在此背景下,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操作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监管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高度重视。 )定义 业银行操作风险是个古老的话题,自从商业银行的诞生,操作风险也就随之诞生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操作风险定义为:“操作风险就是指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设计不完善或者运行失当以及因为外部事件的冲击等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巴塞尔委员会同时指出,这一界定包含了法律风险,但是并不包括策略性风险和声誉风险。 开平支行三任行长盗取5亿美元案件、哈尔滨中行高山盗取10亿

资金案件以及齐鲁银行案件;国外的例如“无赖交易员”英格兰人尼克利森导致巴林银行倒闭、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柯维尔违规操作导致银行67亿美元损失和前不久的瑞银事件都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任重道远。 ——收入模型法 么企业的总风险即解释变量的方差应该由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方面因素决定。通过计算解释变量的方差,然后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因素所造成的方差从中剔除,我们就可以近似的将剩余的方差作为操作风险的风险值。 量银行收入(income)波动的因素在于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和所承担的风险大小。银行的盈利能力方面,商业银行以借贷为主营业务。因此利率的波动对银行收入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一年期存贷利差 (loan-deposit)作为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解释变量,即一年期的定期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之差。同时,由于商业银行的总体发展与真实gdp(gdp/cpi)成正相关,所以gdp也被纳入解释变量。最后由于我们考察的对象是上市银行, 其收入受证券市场的总体表现 的影响, 我们选用证券市场指数(index)作为这方面的解释变量,这里选取上证指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标准法、替代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第六条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应符合本指引规定的条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后方可实施。未经银监会批准,商业银行不得变更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方法。 银监会依据审慎监管规则,认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操作风险管理薄弱的,可要求商业银行在按照本指引方法计量结果的基础上提高操作风险监管资本。 第二章标准法 第七条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商业银行董事会应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应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总体政策及体系。 (二)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能够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能够支持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操作风险。该管理系统应配备完整的制度文件,规定对未遵守制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置和补救。 (三)商业银行应系统性地收集、整理、跟踪和分析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包括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和损失频率,定期根据损失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 (四)商业银行应建立清晰的操作风险内部报告路线。商业银行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关键风险指标、主要操作风险事件、已确认或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等信息,并对报告中反映的信息采取有效举措。 (五)商业银行应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在业务条线实施操作风险管理,并确保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六)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和流程应接受验证和审查,验证和审查应覆盖业务条线和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七)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及其验证情况应接受银监会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计量的操作风险监管资本,等于前三年操作风险监管资本的算术平均数。

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

操作风险的主要特征 (一)内生性为主 从操作风险的引发因素来看,主要因内部因素而引发,如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的不完善或失效;银行工作人员越权或从事职业道德不允许的或风险过高的业务,因此操作风险具有很强的内生性, (二)涵盖全部业务 一个银行要使用人、流程和技术来实现业务计划,这些因素中的每一项都可能产生一些类型的失败,因此操作风险具有普遍性,操作风险发生可能性遍布银行的所有业务环节,涵盖所有的部门。因此对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必须贯彻“三全”原则(全面性、全员性和全程性)。 (三)难以度量性 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不同的是,影响操作风险的因素基本上在银行内部,并且风险因素与发生的可能性和损失大小之间不存在清晰的联系,通常操作风险以不经常发生的离散事件等形式出现。 二、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一般而言,操作风险管理的发展可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传统、基本的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依靠内部控制或内部审计等方式进行操作风险管理,且等到损失事件发生时,才开始谋求对策。第二阶段是认识阶段。银行认识到加强和改善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针对操作风险管理识别、衡量、监测和控制等各个环节拟定政策方针与风险管理策略,设置风险管理部门和职位并指派专人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第三阶段是监控阶段。银行开始针对足以反映操作风险的各项风险数据和现象进行追踪与自我评估,加强员工风险管理培训,设定风险限额控制,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

根据上述结果,确定对操作风险的容忍度,明确风险临界指标。第四阶段是量化阶段。相对于第三阶段较重视以质化指标作为评估基础,量化阶段的操作风险管理功能已日趋周全,银行开始建立损失数据库、制订量化管理目标,开始发展风险为基础的资本量化模型来衡量操作风险。第五阶段是全面风险管理阶段。银行将操作风险管理充分融人全行整体的风险管理之中,操作风险衡量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衡量进行有机整合,应用系统化的风险度量和管理工具,建立风险指标和损失之间的相关性,全面引入基于风险分析和资本实力考虑的保险策略与调整的收益分析等,确立全方位风险管理的理念。 三、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分析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真正意义上的各业务部门内部控制制衡机制尚未建立,而管理部门机构控制设置繁多,但职责不清,职能不明确,容易产生控制的重复(资源的浪费)和出现管理的真空地段,同时各部门间又缺乏协调与制约,极易对同一控制点产生不同的控制标准和办法,使一线管理和操作人员无所适从。 由于内部约束不力、规章制度不够健全或执行不力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一是制度的空缺,前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盲目投资,办公司经商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损失,很多都与没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有关,现在存在部分商业银行的基层行违规经营,有些根本就没有规矩;二是虽有制度,但制度设计的漏洞很多,许多制度的设计多是从方便管理层工作的角度考虑,而却很少从方便客户和防范风险的角度去考虑;三是有章不循,本来就不多而且存在漏洞的制度在实践中也没有得到认真执行,有的甚至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近年来有关银行多次对分支行会计科目使用情况进行的检查分析,会发现普遍存在科目随意使用,账户核算混乱,会计统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象。 银行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认识不足,旧的观念和行为惯性一时难以扭转,认识有偏差,同时由于受传统专业银行控制的影响,部分管理人员对现代银行管理理论与方法缺乏系统的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发布单位】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2008-09-18 【生效日期】2008-10-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机关各部门、各监事会办公室,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 为推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确保2010年底新资本协议如期实施,银监会制定了第一批新资本协议实施监管指引,包括《商业银行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分类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监管指引》、《商业银行专业贷款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缓释监管资本计量指引》和《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以下简称5个监管指引),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5个监管指引是新资本协议实施配套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银监会将陆续发布其它监管指引。5个监管指引中,有关监管资本的计量方法自银行获得银监会批准实施新资本协议之日起施行,有关风险暴露分类、内部评级体系、专业贷款评级、信用风险缓释管理和操作风险管理的监管要求和技术规范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实施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对照5个监管指引进行达标评估,确保监管合规。5个监管指引确立的相关技术规范和监管标准是新资本协议银行应达到的最低要求。新资本协议银行应对照5个指引逐条进行合规性评估,对未达标的领域和环节,应制定切实可行的限期达标方案。对监管标准尚不明确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应主动与监管部门沟通,尽早达成共识。从2008年第四季度起,新资本协议银行应根据银监会发布的相关监管指引按季进行达标评估,建立详细的达标评估文档。新资本协议银行应于2008年底前向银监会提交首轮5个监管指引达标评估报告。?

c16064 操作风险管理概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几个? 1 泊松分布可用来估算操作风险事件损失频率,泊松分布代表一年 发生某个次数操作风险事件的概率 2 根据监管规定,操作风险计量高级法损失分布法下置信区间为 95% 3 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多面临肥尾现象 4 在进行高级法计量时,无需考虑相关性问题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描述:第24页操作风险计量的高级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 某金融机构过去三年财务数据如下表所示,如果采用基本法, 求操作风险资本要求。 年1 年2 年3 年总收入(亿元)20 15 -5 A. 2.1 B. 1.5 C. 1.75 D. 2.63 描述:第20页操作风险计量的基本法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3. 风险控制自我评估的作用不包括: A. 健全内控管理体系 B. 为高级法积累数据 C. 监控预警关键操作风险 D. 实现操作风险管理的前瞻性

描述:第14页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的作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4. 以下哪项含不属于关键风险指标管理的步骤: A. 识别关键风险因素、行动计划 B. 风险报告、账务处理 C. 选取关键风险指标、重检 D. 设定阈值、监控 描述:第13页关键风险指标管理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5. 对操作风险管理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几个? 1 实现对操作风险及时、全面、统一、有效的识别、计量、监控、报告 2 形成前瞻性视角,对操作风险深入认识并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之内 3 管理科学的运用,制度规范与量化管理 A. 0个 B. 1 个 C. 2 个 D. 3 个 描述:第5页操作风险管理的意义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6.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情景分析是指通过定期评估自身的操作风险和控制措施,并使用标准化模板持续记录和报告操作风险水平的标准化流程 B. 损失数据收集是指能代表操作风险水平变化情况并可定期监控的统计指标的收集 C. 标准法下,零售经纪业务beta值是15% D.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 本计量指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标准法、替代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第六条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应符合本指引规定的条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后方可实施。未经银监会批准,商业银行不得变更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方法。 银监会依据审慎监管规则,认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操作风险管理薄弱的,可要求商业银行在按照本指引方法计量结果的基础上提高操作风险监管资本。 第二章标准法 第七条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商业银行董事会应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应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总体政策及体系。 (二)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能够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能够支持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操作风险。该管理系统应配备完整的制度文件,规定对未遵守制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置和补救。 (三)商业银行应系统性地收集、整理、跟踪和分析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包括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和损失频率,定期根据损失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 (四)商业银行应建立清晰的操作风险内部报告路线。商业银行负责操作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定期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提交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评估结果、关键风险指标、主要操作风险事件、已确认或潜在的重大操作风险损失等信息,并对报告中反映的信息采取有效举措。 (五)商业银行应投入充足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在业务条线实施操作风险管理,并确保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有效性。 (六)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和流程应接受验证和审查,验证和审查应覆盖业务条线和全行的操作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 资本计量指引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所称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本定义所指操作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第四条商业银行应按照《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将操作风险管理作为主要风险管理职能纳入全行风险管理体系。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选择下列方法之一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标准法、替代标准法、高级计量法。 第六条商业银行计量操作风险监管资本应符合本指引规定的条件,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批准后方可实施。未经银监会批准,商业银行不得变更操作风险监管资本计量方法。

银监会依据审慎监管规则,认定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不健全、操作风险管理薄弱的,可要求商业银行在按照本指引方法计量结果的基础上提高操作风险监管资本。 第二章标准法 第七条商业银行使用标准法,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商业银行董事会应承担监控操作风险管理有效性的最终责任,高级管理层应负责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策略、总体政策及体系。 (二)商业银行应建立与本行的业务性质、规模和产品复杂程度相适应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应能够记录和存储与操作风险损失相关的数据和操作风险事件信息,能够支持操作风险及控制措施的自我评估和对关键风险指标的监测,能够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测、控制、缓释操作风险。该管理系统应配备完整的制度文件,规定对未遵守制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处置和补救。 (三)商业银行应系统性地收集、整理、跟踪和分析操作风险相关数据,包括业务条线的操作风险损失金额和损失频率,定期根据损失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

关键风险指标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论关键风险指标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一直以来,风险管理就广泛重视,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一方面可以保证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地运行,另一方面可以降低防范风险的资金成本,提高竞争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一并纳入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框架,既是近年来国际金融界日益注重操作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现,同时也是从全面风险管理和保持银行体系稳定的角度对操作风险管理的新要求。因此,如何有效构建和运用关键风险指标是当前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过程中遇到的重大挑战之一。关键风险指标是金融机构管理自身风险最重要的工具之一。本文以操作风险管理为例,结合监管要求,详细分析了关键风险指标法的定义、基本步骤及作用,继而对如何构建这一管理工具提出了思路,并给出了有效关键风险指标的来源和特征。即使金融监管部门能够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但是在使用中仍会出现一些问题。文章最后对这一方法会出现的问题和局限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对于日后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操作风险,风险管理,关键风险指标,金融机构 Abstract: Risk management is always regarded as an important tas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risk management can not only make them run persistently and stably, but also reduce funding cost to withstand the loss of risk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on. Presently, there are mainly three kinds of risk faced by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redit risk, market risk and operational risk. However, credit risk and market risk have been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tothan operational risk,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in recent years. In June 2004, Basel Committee promulgated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formally, which requires banks taking operational risk into account when calculating the economic capital. As a result, the research on measuring and managing operational risk has its special importance in China. In this article, I will take the operational risk management as the example,combine with the regulatory principles and intrduce you the Key Risk Indicator,which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ols for risk management. It includes definition, basic steps ,functions 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tools. How to construct a effecive key risk indicator system is a challeng for china. Now, we are faced a great deal of difficult problems. At last, the exist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will be analyzed. This could be a great help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and enhancement . Keyword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key risk indicator, operational risk, risk management 1 引言 随着国内银行实施新资本协议期限的临近,使用何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方法来管理操作风险,系统性地提升我国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已成为我国金融机构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由于操作风险的内容复杂,形式多变,很难对其进行持续的跟踪和检测。同时,由于操作风

(完整版)风险型决策3种方法和例题

一、乐观法 乐观法,又叫最大最大准则法,其决策原则是“大中取大”。 乐观法的特点是,决策者持最乐观的态度,决策时不放弃任何一个获得最好结果的机会,愿意以承担一定风险的代价去获得最大的利益。 假定某非确定型决策问题有m 个方案B 1,B 2,…,B m ;有n 个状态θ1,θ2,…,θn 。如果方案B i (i =1,2,…,m )在状态θj (j =1,2,…,n )下的效益值为V (B i ,θj ),则乐观法的决策步骤如下: ①计算每一个方案在各状态下的最大效益值 {V (B i ,θj )}; ②计算各方案在各状态下的最大效益值的最大值 {V (B i ,θj )}; ③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如果 V (B i *,θj *)={V (B i ,θj )} 则B i *为最佳决策方案。 j max i max j max i max j max 例1:对于第9章第1节例1所描述的风险型决策问题,假设各天气状态发生的概率未知且无法预先估计,则这一问题就变成了表9.3.1所描述的非确定型决策问题。试用乐观法对该非确定型决策问题求解。 表9.3.1非确定型决策问题 极旱年旱年平年湿润年极湿年(θ1)(θ2)(θ3)(θ4)(θ5)水稻(B 1)1012.6182022小麦(B 2)252117128大豆(B 3)1217231711燕麦(B 4) 11.8 13 17 19 21 天气类型(状态) 各方案的收益值/千 元 解:(1)计算每一个方案在各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值 =22(千元/hm 2) =25(千元/hm 2) =23(千元/hm 2) =21(千元/hm 2) ),(22,20,18,12.6,10max ),(max 511θθB V B V j j =}{=),(2,825,21,17,1max ),(max 12j 2j θθB V B V =}{=),(7,1112,17,23,1max ),(max 33j 3j θθB V B V =}{=),(9,2111,13,17,1max ),(max 544θθB V B V j j =}{= (2)计算各方案在各状态下的最大效益值的最大值 (3)选择最佳决策方案。因为 所以种小麦(B 2)为最佳决策方案。 =25(千元/hm 2) ) ,(122,25,23,2max ),(max max 2j j i j i B V B V θθ=}{=) ,(max max ),(12j i j i B V B V θθ= 二、悲观法 悲观法,又叫最大最小准则法或瓦尔德(Wold Becisia )准则法,其决策原则是“小中取大”。 特点是决策者持最悲观的态度,他总是把事情估计得很不利。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

第十二章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与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对操作风险的多种定义中“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出自()。 A.瑞士再保险公司 B.英国银行家协会 C.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D.世界银行 答案:B 2. 主要由外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属于()。 A.操作性杠杆风险 B.外部事件风险 C.操作性失误风险 D.系统事件风险 答案:A 3. 由金融机构的内部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属于()。 A.操作性杠杆风险 B.执行风险 C.操作性失误风险 D.系统事件风险 答案:C 4. 由上至下法的模型包括()。 A.收入模型 B.市场因素模型 C.精算损失模型 D.操作清单 答案:A

5. 由下至上法的模型包括()。 A.情景分析 B.市场因素模型 C.风险概况模型 D.收入模型 答案:B 6. 下列最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大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主流模式的是()。 A.集权式 B.分权式 C.内部稽核功能引导式 D.外部监督式 答案:A 7. 下列不属于国际活跃银行采用标准法必须符合的标准的是()。 A.明确的职责界定 B.定期向业务管理层报告 C.银行具备独立的操作风险评估系统 D.具备独立的操作风险管理岗位 答案:D 8. 下列不属于操作风险度量方法的有()。 A.基本指标法 B.标准法 C.高级计量法 D.统计法 答案:D 9. 下列不属于操作风险定性评估方法的有()。

A.外界评估法 B.风险图 C.情景分析 D.自我评估 答案:A 10. 操作风险较之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存在明显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是() A.操作风险表现形式变化迅速 B.业务规模大 C.风险巨大 D.覆盖范围广 答案:C 11.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属于操作风险的有()。 A.声誉风险 B.法律风险 C.竞争风险 D.策略风险 答案:B 1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操作失误风险的进一步细分的是()。 A.系统事件风险 B.外部风险 C.人员风险 D.信息风险 答案:B 13. 由上至下法的模型不包括()。 A.风险概括模型 B.开支模型 C.随机模型 D.收入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