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案-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中册)

《李凭箜篌引》(教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2.从表达技巧.炼字方面鉴赏全诗,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3.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中的音乐美; 2.从表达技巧.炼字方面鉴赏全诗,体会诗人描写音乐手法的妙处。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解法、朗诵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琵琶行》音乐描写名句。 二、作者简介: 李贺年少时代就有才名,可惜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一生抑郁,于是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故被称为“诗鬼”。其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像,运用传说,熔铸词彩,创造出—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解题: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跟“歌”“行”等相似,均称“乐府歌行体。 三、诵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音乐美。 ⑴简介箜篌(详见课件) ⑵听音朗诵,自由诵读 ①注意诗句间的起承转合。 ②注意音乐的情感基调和音乐表情的起伏变化:由强→弱,从悲戚→欢快→冷清 ⑶个人示范朗诵

⑷全班齐读 四、品读探究,小组展示。 1、用散文化语言疏通诗意。 在深秋的夜晚,弹奏起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起来不再飘游。江娥把泪珠洒满斑竹,九天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乐工李凭在京城弹奏箜篌。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优美的乐声使人觉得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清冷的月光变得温煦起来,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冲上女娲炼石补过的天际。好似补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幻觉中仿佛乐工进入了神山,把技艺向女仙传授;老鱼兴奋得在波中跳跃,瘦蛟也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吸引,彻夜不眠在桂树下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斜飞寒飕飕! 2.这首诗歌描写了很多听众的感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为舜的去世而悲痛欲绝。(2)素女,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3)紫皇,“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翩翩起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彻夜不眠,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9)云,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 (10)十二门的百姓。唐代的都城长安方圆70多里,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人们陶醉在美妙的弦乐声中,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 3.作者没有用过多的笔墨直接描摹音乐。而是通过侧面描写听众的感受来描绘绝美的乐声。这

《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群文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统编版必修上册《琵琶行》《听颖师弹琴》《李凭箜篌引》群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赏析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从而获得美德教育。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赏析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从而获得美德教育。 教学难点:探究诗人在音乐描写中的情感以及对社会人生的感悟,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一、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文中,有哪些描写音乐的名句? 生: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 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生: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生: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 生: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生: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师: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古今因为音乐编织出无数佳话。一曲《琵琶行》,一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至今流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千年乐音《琵琶行》。 一、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寻声暗问,赏析音乐 1.朗读《琵琶行》第二段中具体描写琵琶女演奏的诗句,说一说诗人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这次演奏的? 师: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五组:视听结合。理由是“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准备动作。“低眉信手续续弹”是演奏时的情态,“轻拢慢捻抹复挑”中“拢”“抹”“捻”“挑”是弹奏中的指法,表面看,是展示琵琶女技艺的娴熟,实际上一系列时缓时急、时强时弱的动作变化,正是琵琶女内心世界的波澜;曲终时“收拨”一“画”,干净利落,整个音乐戛然而止,却余音绕梁。通过一系列的动作从视觉角度来写。听觉角度是通过一系列比喻来写。描绘琴声如“急雨"般疾速重厚,如”私语"般细促轻幽,如珠落玉盘似的圆润悦耳,如“莺语"般婉转流畅,如”银瓶乍破"铁骑突出"似的铿锵雄壮,如“裂帛"

【统编版新教材】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唐诗里,有很多写音乐的诗词,其中有三首最为有名,一首是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首是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还有一首就是李贺的这首《李凭箜篌引》了。清人方扶南说:“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琴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说这首诗足以泣鬼主要是由于诗人构思的惊奇。那么诗人李贺是怎样的人,这首诗又惊奇在什么时候地方,今日,我们就一同走进诗人李贺和他的诗。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3.比较《琵琶行》《李凭箜篌引》的不同手法。 4.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之美。 5.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诗歌塑造的意境,读懂诗意。 6.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分析诗歌的写法。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李贺诗歌的特点,赏析诗的内容和侧面衬托的写作手法。 思维进展与提升:学习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进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审美鉴赏与制造:通过了解时代背景及李贺的人生经受,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充分感受诗歌制造的想象瑰丽的审美境地,提高审美感受力量。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课前预备 1.指导学生完成预习; 2.邹忌资料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对美丽音乐的描写与赞美——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声震林木,响遏行云。 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 座上美人心尽死,尊前旅客泪难收。

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

2022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课后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 1. 《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 2. 《李凭箜篌引》“”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 3. 《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两句写物写人,想象空旷山野上的浮云凝神驻足、忘记流动,仿佛在俯首谛听来衬托箜篌演奏的美妙乐音。 4. 《李凭箜篌引》“”一句,写流云为之凝神,从侧面总写箜篌音乐之美。 5.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 6. 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7.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8. 《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诗句是“”。 9. 《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诗句是“”。 10. 《李凭箜篌引》中正面描写美妙多变、华丽悦耳、悲抑或欢快的乐声的句子是“《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而《李凭箜篌引》中“”两句,着墨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为侧面烘托手法。 11. 《李凭箜篌引》中直接描写乐声激越动听的诗句是“ 12. 《李凭箜篌引》中“”一句,构思奇特:带露的芙蓉(即荷花)是屡见不鲜的,盛开的兰花也确实给人以张口欲笑的印象;它们都是美的化身。

13. 《李凭箜篌引》中“”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4. 《李凭箜篌引》一诗中,“”两句写整个长安城仿佛只有箜篌的美妙旋律在回荡,不仅如此,李凭的演奏感动了“紫皇”,巧妙地写出清冷的乐声从人间传到天界。此时,整个宇宙仿佛也只有箜篌的旋律存在。 15. 《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 16. “”两句把清冷的音乐情绪发展到极致,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17. “”两句写神山上教神妪弹奏箜篌,仙境中衰老瘦弱的鱼和龙听到乐曲声都随之追风逐浪,在波涛中翩翩起舞。 18. 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 【答案】 1.吴丝蜀桐张高秋 2.吴丝蜀桐张高秋 3.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4.空山凝云颓不流 5.李凭中国弹箜篌 6.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7.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8.昆山玉碎凤凰叫 9.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0.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1.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2.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箜篌引》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李凭箜篌引》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 必修中册 《李凭箜篌引》教案 一、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4——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二、课程标准解读 1.在语文活动中,积累有关汉字、汉语的现象和理性认识,了解汉字在汉语发展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巩固和加深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汉字知识;体会汉字、汉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汉语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通过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三、教材分析 选择性必修学习要求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阅读鉴赏中,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 四、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薄弱,首先要求学生读懂全文,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艺术。 五、教学目标 让学生以“古诗词阅读鉴赏五看”为主线,①查找资料,了解乐器——箜篌及作者诗歌风格。②对照注释翻译全文,知晓诗词大意,品析诗歌语言。③反复诵读,鉴赏诗歌的表达艺术,感知诗歌营造的意境。 六、教学重难点 品析诗歌语言,鉴赏诗歌表达艺术,感知诗歌营造的意境。 学法指导 讲授式指导法、渗透式指导法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千多年前,一位被贬的诗人与一位善弹琵琶的女子相遇,成就

了名篇《琵琶行》,同一时期,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与一位善弹箜篌的学子相遇,铸就名篇《李凭箜篌引》,被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挖掘,而什么是箜篌?本诗又为什么能受到如此的重视?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个弹箜篌的短片。(教师放中央台鲁璐弹箜篌的视频),视频完,引出学生学习主线:古诗词鉴赏“五看” 一看整体,知体裁 二看题目,知题材 三看作者,知背景、风格 四看注释,知大意 五看内容,知情感 讲授新课 1.看整体,知体裁 学生活动1:让学生泛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体裁。 教师总结:此篇文章的体裁是七言律诗(排律)。 2.看题目,知题材 学生活动2:让学生分析本诗题目,思考文章题材。 箜篌引:乐府旧题,与音乐相关,其中均以“箜篌引”为题,并广为流传的作者有曹植、王昌龄、李贺、白首狂夫之妻(此处箜篌引又名公无渡河—引出典故)。 李凭:唐朝第十二位皇帝李纯时期红极一时的宫廷乐师、伶人,梨园(剧团前称)弟子,身价有“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之说,其名声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乐圣”李龟年。 教师总结:根据以上可知,本诗的以音乐诗为题材。 3.看作者,知背景、风格 学生活动3: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知晓本诗的写作背景。 教师总结: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门荫入仕(门荫——依靠祖先功劳入仕,其先祖李亮是唐高祖李渊的八叔,去世后被李渊追封为郑王),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

《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教案 【素养目标】 1.了解李贺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了解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和侧面烘托的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琵琶行并序》《听颖师弹琴》两首诗与《李凭箜篌引》。 4.背诵全诗。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歌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创作风格和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李贺,中国唐代诗人,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后世称李昌谷。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但家已没落。青少年时,才华出众,名动京师。父名晋肃,因避父讳(晋、进同音),终不得登第。一生愁苦抑郁,体弱多病,只做过3年奉礼郎,卒时仅27岁。《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 2.相关背景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李凭:唐朝著名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超过了盛唐著名歌手李龟年。 3.解题 ①“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颂。 ②“箜篌”: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坚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③“引”:曲调的开头部分。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神妪.(yù)瘦蛟.(jiāo)露.脚(lù)倚.桂树(yǐ) 2.明晰典故

《李凭箜篌引》备课参考—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备课参考: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李凭箜篌引》之“三奇” 李贺在灿若星河的唐代诗人中是一个奇特的存在,号称“诗鬼”。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云:“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他的诗歌创作不是局部的调整,而是全新的创造,形成了凄艳诡谲的诗风。《李凭箜篌引》为《李贺诗集》的首篇,其“奇诡”的代表性无可置疑,颇可赏玩。 用典之奇 李贺才华横溢,饱读诗书,常常是“楞伽堆案前,楚辞系肘后”(《赠陈商》),作诗更是呕心沥血,笔补造化。因之,李贺的诗歌往往无一字无出处,无一字无来历。据学者统计,李贺诗歌240余篇,用典就达530多处,一篇多处用典,有的甚至通篇用典(如《荣华乐》)。如果将李贺诗歌用典按照“经史子集”来分类,我们发现他的用典多出自子部和集部,尤其是集部中的小说家类,多涉仙道与鬼怪,李贺从中汲取营养,熔铸自己的诗歌。《李凭箜篌引》正是如此,几乎通篇用典,且多与神话传说有关。 《李凭箜篌引》全诗共14句98字,用典就有12处之多,让人咋舌。使事用典不仅言简而意丰,而且构成互文,互照互映。 “空山凝云颓不流”化用《列子·汤问》中薛谭学讴的典故:“秦青弗止,饯行于交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即湘娥,张华《博物志》:“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素女是传说中与黄帝同时的神女,《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所以扬雄《太玄赋》说:“听素女之清声兮,观宓妃之妙曲。” “芙蓉泣露香兰笑”亦有所本。北齐刘昼《新论·言菀》:“春葩含日似笑,秋叶泫露如泣。”刘向《别录》载邹衍“吹律生暖”的传说,“邹子居之,吹律而温气至,而黍生”。吹律生暖,故箜篌弦音可以融化冷光,“十二门前融冷光”。 “石破天惊逗秋雨”是从师旷弹琴的传说演化而来,《艺文类聚》卷四十一引韩子语:“师旷奏之,有云从西北来,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廊瓦。”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1《李凭箜篌引》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李凭箜篌引》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歌词的意义。 2、能够听懂《李凭箜篌引》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3、能够通过学习《李凭箜篌引》歌曲,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诗歌。 4、能够通过学习《李凭箜篌引》歌曲,提高学生鉴赏古典音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李凭箜篌引》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歌词的意义。 2、听懂《李凭箜篌引》歌曲,并理解歌曲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1、学生理解《李凭箜篌引》歌曲的意义。 2、学生鉴赏古典音乐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听课。 2、讲解。 3、组织学生进行听觉理解、感情体验和综合分析的活动。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通过讲述唐代诗人白居易和他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了解《李凭箜篌引》这首歌曲是受诗而作的。 2、学习《李凭箜篌引》歌曲 通过听歌曲,学生可以掌握歌曲的基本特点和歌词的意义。3、歌曲鉴赏 学生在听歌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引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对

歌曲进行鉴赏。 A、音乐结构:歌曲使用的是曲调“越调”,该曲调在唐代是最著名的曲调之一,使用李白传唱的《庐山谣》,后经唐代文人范仲淹整理,编成了《越人歌》,成为唐代大型歌舞剧的固定曲目。 B、文学价值: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诗歌了解文学价值,在学习《李凭箜篌引》歌曲时也应注重文学价值的感悟和体验,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歌曲。 C、情感体验:介绍《李凭箜篌引》歌曲的背景,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共鸣,提高情感体验,更好地欣赏虚实相生、景物交融的作品之美。 4、作业 让学生到文学网站上,搜索其他与唐代有关的诗歌,了解更多关于唐代文学的知识。 六、教学后记 全文围绕《李凭箜篌引》这首古代音乐作品的学习展开,通过听歌、鉴赏、了解背景等方面,加深了学生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生鉴赏古典音乐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李凭箜篌引教案

李凭箜篌引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 教学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赏析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2、比较阅读《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不少学者常用“太白仙才,长吉鬼才”来形容唐朝的两位诗人,分别是李白和李贺。李白人称诗仙,李贺人称诗鬼,这两个人能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的诗风相同,都是浪漫主义,运用大量的夸张和想象营造一个神秘莫测,变幻诡谲的艺术境界。李白暂且不提,就是李贺,我们学过他的一首《梦天》已经领略过他的天马行空般的思维了,还记得其中写世事无常的两句吗: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千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就只能人云亦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来形容。 李贺特立独行,追求不落俗套,他的诗句很少用别人已经用过的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几句名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司马光给了评价:奇绝无对。)多少人望洋

兴叹,只有羡慕,嫉妒。后世有一个石曼卿对了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虽然工整,但是缺少新意,再也找不出更好的了。 但是李贺,也留下了遗憾,少年天才却与功名无缘,要怪只因怪他的父亲:李晋肃。名字取错了,晋与进谐音,所以要避讳,就不能考取进士,所以韩愈就非常生气,讽刺说如果一个人的父亲叫仁,那么儿子连人都不能做了吗?但是中国的小人想来很多,想方设法打击你,说如果一个人连父亲都不孝敬,他还会看重皇权吗?最终李贺只做了三年奉礼郎,但是就是这三年,他把握了机遇:和当时乐师李凭结为知音,写出了李贺最得意的一首描写音乐的《李凭箜篌引》,这一首居于李贺诗集第一篇,其分量可想而知。 后人认为有三篇诗歌是“摹写声音至文”,除了李贺外,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二)题解 引:文体,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三)朗读 齐读指错,再读指名读 (四)鉴赏诗歌

《李凭箜篌引》理解性默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古诗词诵读《李凭箜篌引》 理解性默写(教师版) 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4、《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7、《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 8、《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一句是:芙蓉泣露香兰笑。 9、《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0、《李凭箜篌引》中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这里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诗人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11、《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2、《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13、《李凭箜篌引》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两句,写乐声传到天上,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超奇,出人意料,而又感人肺腑。 1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梦入神山教神妪”;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15、《李凭箜篌引》中“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

语文高中必修二《李凭箜篌引》教案

语文高中必修二《李凭箜篌引》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本中,《李凭箜篌引》被誉为我国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三大名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高中必修二《李凭箜篌引》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高中《李凭箜篌引》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韵脚与节奏,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作品的音韵美。 2. 通过分析诗歌的内容,把握艺术手法 3. 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及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诗歌的艺术手法。 (二)难点 通过了解作者身世理解其情感和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比较鉴赏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是诗的天堂,更是李氏诗人独放异彩的黄金时代:“诗仙”李白,飘逸;“诗鬼”李贺,怪异;诗人李商隐,忧郁。这里我要隆重推出李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李贺的这首描摹音乐的著名诗篇——《李凭箜篌引》,去聆听李凭演奏箜篌发出的千古绝唱。 二、文体知识(3分钟) 1、走进作者:李贺(790-816),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其父名晋肃,“晋”、“进” 同音,故因避父讳不得考进士,仅任奉郎小官,愤懑不得志。其诗多感进伤逝之作,或寄情天国,或幻念鬼境,世称

“鬼才”。尤擅乐府歌行,词采瑰丽,意境奇特,富浪漫色彩。绝句多抒写不平之感,笔意超纵。有《李长吉歌诗》,《全唐诗》存诗五卷。 2、解题:李凭是梨园弟子,也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身价之高,似乎远远超过盛唐时期的著名歌手李龟年。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唐代有很多诗人都描写过李凭的演奏。 3、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屏显图片) 4、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三、阅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读诗韵(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学生活动一 (1)学生自由朗读诗句,划节奏,找韵脚。 (2)看课后注释,标注重点字词,试着翻译诗句的意思,同桌交流,将难点交给老师。(所提难点留到赏析时由学生解答) 学生活动二 (1) 找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进行点评 (2) 再找一名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3) 教师指导点拨:因为此诗是描写音乐感受的,诗中纷繁的意象蕴含着音乐的情感变化,诗的情感基调与音乐的情感基调基本上相同。此外,这首诗每句都七言,格律严密,四次换韵,句句用韵,节奏较快,把握诗歌的节奏。 (4) 听读录音,用斜线划分诗句起承转合处 (5) 再次请一名学生朗读 (屏显)韵脚及诗歌节奏 韵脚(四次换韵) 秋流愁篌/ 叫笑/ 光皇/处雨妪舞树兔 诗歌节奏

《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知识点汇总+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

《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知识点汇总+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 性必修中 《燕歌行并序》《李凭箜篌引》知识点汇总+专项练习 一、知识点汇总 《燕歌行并序》知识点 1、课文详解 燕歌行〔唐代〕高适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译文: 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有个随从主帅出塞回来的人,写了《燕歌行》诗一首给我看。我感慨于边疆战守的事,因而写了这首《燕歌行》应和他。 唐朝东北边境战事又起,将军离家前去征讨贼寇。 战士们本来在战场上就所向无敌,皇帝又特别给予他们丰厚的赏赐。 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旌旗连绵不断飘扬在碣

石山间。 校尉紧急传羽书,飞奔浩瀚之沙海,匈奴单于举猎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芜多萧条,满目凄凉到边土,胡人骑兵来势凶猛,如风雨交加。 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 深秋季节,塞外沙漠上草木枯萎;日落时分,边城孤危,士兵越打越少 主将身受朝廷的恩宠厚遇常常轻敌,战士筋疲力尽仍难解关山之围。 身披铁甲的征夫,不知道守卫边疆多少年了,那家中的思妇自丈夫被征走后,应该一直在悲痛啼哭吧。 思妇独守故乡悲苦地牵肠挂肚,征夫在边疆遥望家园空自回头。 边塞战场动荡不安哪里能够轻易归来,绝远之地尽苍茫更加荒凉不毛。 早午晚杀气腾腾战云密布,整夜里只听到巡更的刁斗声声悲伤。 战士们互相观看,雪亮的战刀上染满了斑斑血迹;坚守节操,为国捐躯,岂是为了个人的名利功勋? 你没看见拼杀在沙场战斗多惨苦,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 2、课下注释: 燕歌行:乐府旧题。诗前有作者原序:“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张公,指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曾拜辅国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兼御史大夫。一般以为本诗所讽刺的是开元二十六年,张守珪部将赵堪等矫命,逼平卢军使击契丹余部,先胜后败,守珪隐败状而妄奏功。这种看法并不很准确。 汉家:汉朝,唐人诗中经常借汉说唐。 烟尘:代指战争。 横行:任意驰走,无所阻挡。

古诗词诵读 李凭箜篌引

李凭箜篌引 根据下面诗中已标好的朗读节拍及韵脚,诵读全诗,体会诗韵。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1.写作背景 此诗大约作于元和六年(811)至八年(813)间,李贺当时在京城长安任奉礼郎。李凭是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李贺此篇想象丰富,设色瑰丽,艺术感染力很强。清人方扶南把它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韩愈的《听颖师弹琴》相提并论,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2.赏析点拨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高秋”一语,除了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更富含韵味。二、三句写乐声。诗人故意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箜篌声),从客体(“空山凝云”之类)落笔,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第四句“李凭中国弹箜篌”,用“赋”笔点出演奏者的名姓,并且交代了演奏地点。前四句,诗人故意突破按顺序交代人物、时间、地点的一般写法,另作精心安排,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穿插其中。这样一来便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五、六句正面写乐声,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从第七句到篇终,都是写音响效果。先写近处,因为李凭箜篌弹得特别好,人们陶醉在他那美妙的弦歌声中,以至连深秋时节的风寒露冷也感觉不到了。虽然用语浪漫夸张,表达的却

李凭箜篌引教案教学反思

李凭箜篌引教案教学反思 这是李凭箜篌引教案教学反思,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李凭箜篌引教案教学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描摹音乐的手法。 能力目标: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味、鉴赏音乐美。 教学过程: ㈠导语 诗的唐朝也是音乐的唐朝,诗与音乐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有三桩姻缘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它们就是被清人方扶南称为“摹写声音的至文”的三首诗:白居易的《琵琶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中唐诗人李贺的这篇浪漫主义珍品《李凭箜篌引》。 ㈡解题 1、李凭,著名宫廷女器乐家。关于她当时的身价与声名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她精湛的技艺同样也受到了诗人们的热情赞赏。所以李贺才用他色彩瑰丽、富于感染力的诗笔写下了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诗歌。 2、箜篌(学生介绍):从西域传来的大型弦乐,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3、引,曲调的开头部分。箜篌引,原以箜篌伴奏的乐府歌曲,这里诗人第一次用这题名实写箜篌演奏。 ㈢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唐皇室远支。仅做过几年奉礼郎(宗庙祭祀司仪一类事物的丛九品小官)他对这种低微的职务不满,年少失意,心情抑郁,再加上刻苦作诗,损

害了身体,年仅27岁就逝世了。他早岁工诗,很有才名,受知于韩愈。他的诗构思奇特,意境怪诞,想象丰富,语言新颖诡异。由于经历,他的诗中常有感伤、消沉情调。被人称为“诗鬼”。又《昌谷集》。 ㈤朗读 1、教师范背(配乐)(图片) 2、学生散读(配乐) 3、学生朗读(配乐) 4、齐读 ㈥鉴赏诗歌 1、我们先替李凭设计一张演奏会海报,画面上应有什么? 时间:高秋地点:中国乐器:箜篌(吴丝蜀桐)演奏者:李凭 2、参加这场演奏会的除了诗人,还有哪些听众。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 (1)江娥,就是湘妃,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在斑竹林中悲啼洒泪。 (2)素女,又称“素娥”是神话中的月宫仙子,善于鼓瑟。皎洁的面庞也起了愁容。 (3)紫皇,天神紫皇,天上最尊贵的神。被音乐打动。 (4)女娲,神话中的创世纪女神,远古时代,天裂地塌,灾凶四起,女娲采炼五色石修补苍天,又消除其他祸患,才使得剧烈动荡的宇宙安定下来。女娲听得入迷,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斜 (5)神妪,成夫人。神仙婆婆,好音乐,能弹箜篌。虚心向李凭学习箜篌技艺。 (6)老鱼、瘦蛟,潜在神秘深山的幽涧中。随音乐在水波中上下跳跃作舞。 (7)吴质,吴刚,月宫中神仙,整天伐桂。倚着桂树,久久立在那竟忘了睡眠。 (8)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也不肯离开。

《李凭箜篌引》分层作业 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含解析卷

《李凭箜篌引》分层作业 建议用时:35分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运用,是为了实现诗歌作品“奇”的特征。中唐文学为了 ,实现对盛唐诗坛的突破,有意标新立异,主要有两种途径,一则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通俗派,强调明白晓畅;一则以韩愈、李贺为代表的尚奇派,强调“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诗奇而雄,孟郊诗奇而古,贾岛诗奇而清,卢仝诗奇而怪。” 如果中唐诗坛“奇”的审美取向的追寻是共性的话,那么李贺的“奇而冷艳”则是个性 的彰显。较之李白诗歌创作的天马行空, ,挥洒自然;李贺则是点滴积 累、 。前者彰显的是“天工”,后者呈现的是“思力”。这又让我们自然想到李商隐《李贺小传》一段文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辈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这里强调李贺写作素材的获取、储备过程,又说“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这就是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 畅达的原因,即作品并非一气呵成,而是断断续续经过反复雕琢而成的。正如李贺在《南园》中自己说到的“寻章摘句老雕虫”。可以说,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大量神鬼意象的援引,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以“奇而冷艳”实现诗风的“标新立异”、“迥乎不同”。由是观之,李贺被誉为“诗鬼”是 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即着力于创新,因此他们有完全不同的诗风 B .而尚奇派的诸位诗人,其诗风又有差异 C .没有创新就没有中唐的尚奇诗派 D .因此诗人的个性禀赋不同,所以诗风不同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特立独行 一蹴而就 励精图治 水到渠成 B .另辟蹊径 一挥而就 惨淡经营 不容置疑 C .另辟蹊径 一蹴而就 惨淡经营 水到渠成 D .特立独行 一挥而就 励精图治 不容置疑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我们读李贺的作品感觉有佳句而无佳篇,文气并不贯通、畅达的原因,是由于作品并非 题型一:语言文字运用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诗歌之部李凭箜篌引含解析学案

李凭箜篌引 本课话题——和谐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正面写乐声,构思奇特,而又各具特色:“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乐声时而如昆山之玉破碎时所发出的清脆之声,时而如凤凰的鸣叫。乐声时而低沉呜咽,如荷花泣出了珠泪;时而轻快高扬,如香兰绽开了笑蕊。这两句一连用了四个具有审美独创性的意象,演奏出一曲和谐的乐曲。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在瑞士日内瓦的湖滨,设有一系列保护鸟类的宣传橱窗和鸟类保护标志。严冬将至,大批宣传画出现在街头,提醒市民:“冬天到了,不要忘记帮助天鹅筑窝,不要忘记给天鹅送食料!”每当春暖花开,游客们就可以看到湖滨比比皆是的天鹅窝。一旦发现湖中有“病号”,市民便趟入冰凉的湖水,将天鹅抱上岸,保护部门会立即将它送去医院治疗。天鹅得到如此无微不至的关照,岂忍离去,天长地久,他们终于成了日内瓦的“常住居民”。

世界各地都有许多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温情故事,例如巴黎是狗的天堂,伦敦不许人打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应该鼓励和学习的与动物相处的方式。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对和谐之美的追求是人类的本能。 ——马克思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世界最平和的快乐就是静观天地与人世慢慢地品味出它的和谐。 ——三毛大自然所支配的一切,永远是那么巧妙和谐。 ——法布尔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颓.废(tuí) 啼.叫(tí) 箜篌 ..(kōnɡ)(hóu) 老妪.(yù) 蛟.龙(jiāo) 女娲.(wā) (2)多音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