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

高考历史材料题无标题文本:

材料一: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历史转折点。随着清朝的衰落,中国的民主革命思潮日渐兴起。辛亥革命爆发后,推翻了封建帝制,确立了中华民国。辛亥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转变。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实现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了中国人民进行了一系列伟大的战斗和革命斗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升。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中国积极吸纳外资,推动市场经济,加强对外合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问题1:辛亥革命对中国有何意义?

问题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问题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答题技巧 一、阅读材料 1.审题准确:仔细阅读题目要求,注意关键词和时间限定,确定所 需的主题和范围。 2.理解材料:通读、细读历史材料,把握主旨思想,抓住关键信息。 3.对比材料:注意不同文本之间的异同点,掌握材料的对比关系, 揭示历史事件的演变。 4.分析材料:揭示材料的意图,分析作者观点、立场和目的,注意 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 二、思考策略 1.标注关键信息:使用符号、线条或颜色标记关键信息,便于后续 答题。 2.串联历史知识点:将材料与所学历史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完整 的历史事件链条。 3.打碎条块式思维:将材料按照时间、地域、政治、经济、社会等 因素切分,形成系统全面的分析。

4.发掘历史规律:通过对材料的研究和思考,总结历史事件的发展 规律和影响因素。 三、答题技巧 1.正反两面分析法:既揭示材料的积极作用,也分析其消极影响, 全面评价事件的历史意义。 2.批判性思维:对历史材料提出质疑,辩证分析,发现不足和盲点, 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3.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和学过的历史知识, 提炼经验,丰富答题内容。 四、写作技巧 1.简明扼要:避免冗长的叙述,用简洁的语言准确表达观点。 2.逻辑严密: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确保文章条理清晰,观点连贯。 3.用词准确:使用恰当的历史术语和专业词汇,准确表达自己的观 点。 4.注重逻辑连接词:充分使用逻辑连接词如“因此”、“然而”等, 使句子结构紧密联系。 五、备考建议 1.多积累历史材料:读历史书籍,关注历史研究,多读、多思考历 史材料,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类型及分析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大揭秘 一、历史材料题的特点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考历史主观性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历史材料解析题一般的格式是由“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和“设问”组成。材料解析题作为一种考察方式,有它自己的特点,不管有几个材料,总有一个中心,我们可以称其为题眼,也可以说是命题者的意图:命题者往往想通过这一题考察学生的哪些知识。一般的命题意图思路是:材料一指出了……;材料二指出了……;材料三指出了……;几个材料,分别从_、_、_等方面提供了关于_的信息;由此可以判断出此题是想考察考生的_知识,这就是命题者的意图,这就是题眼。因此,我们就可以结合教材中有关的知识来回答题后所提到的问题。把握题眼,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2)先阅读题后的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3)答题要简练,为什么答什么,不要过多解释。历史材料分析题按选择的材料可以分为:(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2)数据型(数字表格、饼状图、拄状图、曲线图等);(3)图片型(文物图漫画地图);(4)混合型(文字、数据、图片的综合)。这四种形式的设问结构可以分为:提炼观点(归纳材料的要点)、分析比较(分析原因,比较联系与区别)、评价认识(评价观点与人物,得出结论)等。 二、历史材料题的类型及分析: 1、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等) 文字型(文言文现代文外文翻译)材料解析题中的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对史料文本的解读。目前学生比较难以把握的有以下几种文本:(1)古代文言文,尤其是先秦的。但高考命题者一般避开这个问题,难以读懂的都加上注释,但对文言文水平较差的同学还是有一定难度的。(2)国际关系条约文本。主要存在语法上的把握问题。(3)近代文言,这类材料高考比较多。(4)一些难懂的名词。回答此类题目,除了打好基础外,还应注意两点:第一,认真阅读,理解史料,抓住题眼。要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将史料弄明白。将原文不妨看个两三遍,对似懂非懂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再和中学课本中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第二,针对所问,归纳概括。理解史料原意后,就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回答问题。这一步的关键是扣紧问题,语言要简练,高度概括。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1年刑部奏称:“现今直省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烟者,甚属寥寥。”—《鸦片战争》 材料二:1840年1月18日,澳门新闻报纸报道:“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口所得最多……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然亦有将鸦片准折,每次自一箱以至一百五十箱为止,却无定数。—《鸦片战争》 材料三:“中国人在道义上抵制的直接后果是英国人腐蚀中国当局、海关职员和一般的官员。渗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箱一起从停泊在黄浦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马克思《鸦片贸易史》 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材料一和材料二是何关系?简要说明之。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问题?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解题分析:这道题的题眼实际上是鸦片走私的危害(主要是对中国政治产生的危害)。前面这个设问都是要求学生能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有用的相关信息,最后一问是关键也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的内容,具体内容:材料分析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能否答好材料题将直接影响考生历史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材料分析的解题技巧,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欢迎大家参... 材料分析题在高考历史试卷中占有很大比重,能否答好材料题将直接影响考生历史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为了帮助大家提高材料分析的解题技巧,下面我为大家带来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欢迎大家参考练习。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综合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9分) 2.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8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8分) 3.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材料二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

新高考历史训练7-材料题

历史训练7-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宣传画是美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很强的政治、文化色彩。 提取上述图片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由于外侵内战,中国农村经济萧条、民生凋敝的状况日益严重。一批有识之士纷纷为救活中国农村而加紧奔波,代表人物包括梁漱溟、晏阳初、黄炎培等。史称“乡村建设运动”。 梁漱溟的邹平乡村建设实验最初从兴办乡农学校(不久改称民众学校)、成立农业合作社、改良农业这三个方面展开,体现的正是上述培育现代合格村民的思路。他创立的乡村建设研究院采取了兴办乡农学校的方式来实施村民教育。1932年1月,训练部派师生300余人分赴各区乡,兴办乡农学校。这年冬天,全县共办起乡农学校91处,参加学习的村民3996人。乡农学校起初设在条件校好的大村,每区5—8处,后来发展列几个小村合办。乡农学校接受研究院指导,学校辅导员全部由训练部学生担任。村民学习以3个月为期,课程为三民主义、精种陶炼、识字、史地、乡村自卫、农业科技等。除正规乡农学校外,一些村立小学还附设了乡农夜校,教育对象为全村男女老幼,学习内容为识宇、时字、农业知识等。截至1933年冬,全县共开办了156处夜校,参加夜校的农民共5241人。另外,一些村还设立了女子部或女校,向农村妇女传授家事、卫生及育儿知识。 ——宋乐颜《邹平的成年教育》第15期,1937年4月16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梁漱溟乡村建设活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梁漱溟乡村建设活动的历史作用。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是人的觉醒的时期。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一些贵族因为种种原因往往离弃宗国,避入他邦,重新入仕,加入到异姓大夫的行列中。不仅贵族、游士弃宗族而不顾,就是普通民众也开始试图离开宗族和家长,他们积聚私财,分家另过,逐渐形成不同于大家族的小家庭。春秋时期,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尚未达到哲学的高度,孔子本人也很少谈到人性问题,战国时期,则出现了“性善”、“性恶”、“性无善恶”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冯雪俊、高锦花《论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 材料二魏晋风度指的是魏晋时期名士们的那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崇尚自然、超然物外而风流自赏的生活方式。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一书中提到,魏晋时期是“人的觉醒”时期。而这种觉醒带来的是自由,是对个性的张扬,是对自我意识的突出。宗白华先生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吴玉娟《以“人的觉醒”为主线的阮籍玄学美学研》 材料三戊戍变法失败后,粱启超坚定地提出:“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了,然而,所有的“黑暗”与“罪恶”非但没有根除,反而卷土重来。孙中山说:“夫去一满洲之专制,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这使孙中山从不遺余力地奔走于革命事业转而冷静地思考中西民族性的差异,深索在中国进行更为必要的“心理建设”的途径。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 ——谢毓洁《试论近代中国“人的觉醒”》 (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人的觉醒”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魏晋时期“人的觉醒”的时代背景。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孙中山、陈独秀三人的共同认识,分析近代中国“人的觉醒”的背景和意义。

高考历史材料大题分类与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材料大题分类与解题方法 高考历史材料题分类一、提炼(概括)要点型试题 1、设问方式:“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特点(背景、影响、作用)”。 2、变式提问:“说明……阶段性特征”、“材料反映……的问题”等。 3、解题思路:①对材料分层提炼要点;尽量使用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案。 ②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分角度提炼要点 4、存在问题与对策:问题主要是答题角度单一、要点概括不全,或挂一漏万。对策在于要善于运用归纳法,多层次、多角度概括要要点,可以借鉴语文现代文阅读题解题方式,分层(分句)提炼中心思想(或要点)。 5、典题示例——(2010大纲版全国2卷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后,∥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把莫斯科、列宁格勒以及国家中心地区其他工业城市的特大工厂的设备、物资和人力资源全部或部分迁移到大后方,即乌拉尔、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截止1941年底,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已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随后成立了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制定企业疏散问题的法令。苏联国防委员会和国家疏散工作委员会统筹领导疏散工作。 1942年前8个月的统计表明,上述地区的工业产品总值已经达到344亿卢布,而1940年全年只有480亿卢布。1942年12月苏联国家计划委员会指出,在国家东部地区的辽阔土地上重建的疏散企业是机械制造业取得的最重要成果,这是一个地理分布方面的巨大飞跃。

——摘编自《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完成企业大规模级数转移的特点和意义。(16分) 【解析】本问主要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和分析问题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特点主要从材料中概括出来,材料可以划分四个层次(见材料一第一自然段标注)从转移背景、中心区域、迁移效率、工业类型和管理体制等方面提炼答案;意义可以从战争需要、工业布局等方面考虑。 【参考答案】 (1)特点:战时紧急迁移;以国防工业为主;从中心区域迁往大后方;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迁移效率高。(10分)意义:保存了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生产能力,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改变了苏联工业布局,带动了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高考历史材料题分类二、比较异同型试题 1、设问方式:“比较……异同”、“指出……不同之处(或差异、特点)”、“指出……相同之处”、 2、解题思路:首先,思考该问题的正确的比较角度;(适合于设问中没有给出比较角度的试题),这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其次,按照比较角度,对应概括异同(既可以先同后异,也可以先异后同,但一定要按类比较,切忌异同混杂)。 3、存在问题与对策:问题:①不能寻找出正确的比较项(比较角度),或者只是找到一些形式方面的所谓比较项。②找出的比较项单一,或不能从多角度思考比较角度。③不能按类比较,答案异同混杂,思维混乱。对策:在于寻找出正确比较项(比较角度)。一般而言,从背景、过程(内容、方式、领导力量)、影响(结果、作用)三个大方面寻找比较项。

高考历史热点材料解析题练习

高考历史热点材料解析题练习历史是人类发展进程的记录,它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高考历史是学生了解历史文化和政治状况的重要途径。历史科目占据高考比重不大,但是历史考试涉及知识面广,考点复杂,历史题里的材料解析题也成为考试重点之一。本文将从高考历史热点材料解析题出发,探讨学生如何应对材料解析题。 历史热点材料解析题,即考试中出现的关于重要事件的材料和相关问题的解析。它考查了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和分析思考能力。另外,在材料解析题中,对于解析方式的选择也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分为三种:立场式、眼界式和中立式。立场式指一种观点的分析,在解析过程中,学生将对材料中展示的观点的优劣性进行进一步的阐发和说明。眼界式是多角度地考虑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同一个事件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需要通过举例子、引用资料、加强说服性等方式,得出更有说服力的结论。中立式指一种客观的分析,通过对材料的深度挖掘,学生可以发现发展趋势,从而对于历史事件做出分析和总结。 在解析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的点有三个。一是对材料的理解。历史材料的语言表述有时候并不太容易理解,学生需要

多加研读和理解,建立自己的思维框架。二是发挥分析能力。材料解析题本质上是在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学生需要练习对于材料宏观把握和发挥自己的分析能力。三是思考问题的深度。历史事件往往有其诱导性,学生需要在材料中发现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发展趋势。另外,学生需要注意考试中的时间分配情况。历史考试中有许多解析题,学生如果分配不当,反而容易拖慢时间,影响其它题目的答题效果。 学生应该如何练习历史热点材料解析题呢?首先,学生需要加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学习和了解,包括了解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影响历史事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其次,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历史材料,并适当注重历史材料的积累,这样才能做到材料的深入分析。同时,考生还要注重学习历史方法和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在解析题中跳出常规固有思维方式,得到更好的分析和解答。最后,考生还要先进行模拟练习。在练习中,不妨试着思考回顾历史,探讨历史中隐藏的规律和因果关系,开拓自己的思维广度和深度。 总之,历史解析题是历史考试中的重点,也是所有课程中训练思维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加强练习,提高解析能力,考生不仅可以加深对历史的认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带答案讲解

高考历史真题练习带答案讲解 高考历史选择题真题练习 1.(2015重庆10)1727年春,伏尔泰参加了牛顿的葬礼,随后访问了牛顿的外甥女凯瑟琳并聆听了苹果坠地的故事。该故事通过伏尔泰的著作迅速传遍世界,成为家喻户晓的科学佳话。这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科学团体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 B.跨国文化交流促进了科学思想的传播 C.18世纪早期英国启蒙运动已接近尾声 D.18世纪早期法国思想自由度逊于英国 【答案】B 【讲解】材料内容反映了伏尔泰的著作使牛顿的科学故事传遍世界,并不是科学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所以A项错误。C项是无关项,材料内容没有涉及到。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心在法国,所以D项错误,故答案选择B项。 2.(2015江苏15)“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

【讲解】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理性之手”“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的信息说明牛顿经典力学中观察实验理性方法得到实践,开启了人类历史第一次自然大综合,故A项正确。 3.(2015四川11)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在此,朗之万() 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 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 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 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 【答案】C 【讲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题干材料的主题,即“科学”,再根据关键信息“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项客观正确。而A、B两项属于无关项;D项“科学家全球流动”无从体现。 4.(2015佛山)19世纪后期有一种理论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辩护。认为殖民地是强国的繁荣和生存所必需的,还认为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这种理论是()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马克思主义 D.进化论

高考历史材料题主要题型及例题(高三寒假作业)

高考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主要题型训练提升 一、原因、意义类 1:(10 全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做"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 个市镇,明代达316 个,清代增至479 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米行、布庄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摘编自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文集》 材料二近代中国出现的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其中,香港、青岛等长期为列强占据;上海、天津、汉口等被辟为通商口岸,出现了畸形繁荣的商业区;近代工矿企业、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唐山、无锡等城市的兴起;郑州、石家庄等因地处铁路枢纽得到较大的发展。帝国主义的侵入把大批商品送进来,只能使人失业,不能使人得业。帝国主义的商品冲击了农村手工业,制造了众多的游民无产者,而新式工厂发展滞后,无力吸引多数游民无产者。"外国商品来得愈多,制造游民无产者的功用便愈大;中国工业发达愈慢,吸收游民无产者的能力愈小。" ──摘编自周谷城《现代中国社会变迁概论》等 材料三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化国家。从18 世纪后期到19 世纪中期,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从20%上升至51%。约克郡的城镇数量由1801 年的15 人增长到1891年的63 个。从1820 年到1830 年,曼彻斯特、伯明翰等主要二等城市的人口增长达40%以上,是增长最快的10 年。 ──摘编自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江南城镇的特点及兴起的背景。(12 分) 特点: 以工商活动为主要功能;(工商业较发达) 辐射范围广;(分布地区广) 分布密集;(数量多,发展快) 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 背景: 江南地区农副业迅速发展; 手工业技术进步; 区域性分工与商业活动加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新兴城市的特点和影响。(12 分) 特点: 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 近代工商业的推动; 铁路等新式交通的影响; 带有殖民地、半殖民地色彩。 影响: 改变城市布局; 成为列强商品、资本输出的基地;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训练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训练 高考历史材料分析题训练试题及参考答案 1、林则徐上道光帝折中指出:鸦片“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意思是弛缓)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1)鸦片的输入有什么严重危害?答:严重危害了清政府的统治,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 (2)道光帝为什么接受林则徐的主张?做出了什么决定?答: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3)林则徐是怎样领导禁烟运动的?答: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鸦片,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 2、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 请回答:(1)当时中国禁烟运动最突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人是谁?答:虎门销烟;领导人是林则徐。 (2)马士认为,中国禁烟运动加剧了危机,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中国的禁烟运动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不是禁烟引起的,它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大门,侵略掠夺中国的必然结果。

3、“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地(香港),对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州、上海五口通商,它规定了进出口货物税须同英方”秉公议定则例把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初步破坏。 请回答:(1)这段材料反映是中国近代哪个不平等条约?答:《南京条约》。 (2)通过鸦片战争和这个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答: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这里的开放通商口岸和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沿海城市有何本质区别?答:《南京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是在中国落后挨打、丧失主权情况下被迫签订,损害中国利益,今天对外开放沿海城市是在国家充分行使主权下主动进行,是为发展对外贸易和友好交往,从而增强国家实力,性质和结果完全不同。 4、“何以异于昔人海图之书?曰:彼皆以中土人谭(谈)西洋,此则以西洋人谭西洋也。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制夷机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请回答(1)该段引文的作者是谁?出自何书?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作者是魏源;出自《海国图志》;是一部详尽介绍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著作。 (2)中心思想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答:师夷长技以制夷;学习外国的长处用来抵抗外国的侵略。 (3)师夷长技的具体做法有哪些?答:设立工厂制造轮船和枪炮,兴办民用工业,学习西方练兵方法,用新式武器装备军队,增设水师科,改革考试制度。 (4)上述观点反映了当时中国什么社会思潮?答: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开始面向世界,要求改变现状和学习外国。 5、材料一:至恭亲王奕诉等请购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稔(剿灭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

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解析版 高考是许多中国学子人生中的一次重要考试,历史作为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科目。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历史,本文将提供一些历年高考历史真题的解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历年高考的历史选择题: 题目:以下关于秦朝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I. 秦朝统一六国,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 II. 秦始皇负责了修建万里长城的工程。 III.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皇帝。 在这道题目中,答案是I、III。分析一下每个选项为什么是对还是错。 I选项中的秦朝统一六国确实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战国时期,无数诸侯割据,争夺中央政权,百姓苦不堪言。而秦朝通过一系列的胜利,统一了六国。 II选项中的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的工程是错误的。万里长城的主要修建工程是在战国末年和西汉初年进行的,而秦朝统一六国的时候并没有修建万里长城,所以这个选项是错误的。 III选项中的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的皇帝是正确的。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始皇留下了许多文字记载,比

如《始皇本纪》等。所以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通过以上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出,解答历史选择题需要注意细节,同时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记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历年高考的历史材料分析题: 材料: "争权夺利"的动机可能是构成东周封建制度的一部分。 各个封建诸侯朝廷官吏,为了互相竞争和各自谋求更多权利和利益, 不惜暗中勾结,排除异己,包括杀害国君。" 问题:请分析这段材料对于东周封建制度的影响。 在这道题目中,我们需要分析材料中提到的关键词,比如"争权 夺利"、"封建诸侯"、"朝廷官吏"等。结合我们对东周封建制度的了解,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争权夺利"是东周封建制度的一部分。封建时期,各个封 建诸侯国之间受到各种利益诱惑,不断争夺更多的权力和财富。这种" 争权夺利"的现象成为东周封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争权夺利"导致了朝廷官吏之间的勾结和排斥异己。为了 争取更多权力和利益,朝廷官吏之间常常进行勾结,排除异己,甚至 包括杀害国君。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周封建制度的稳定性和国家的 统治。 总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争权夺利"是东周封建 制度的一部分,同时也导致了朝廷官吏之间的勾结和国君被杀害等问题。 通过以上的例题解析,我们可以看出,高考历史题目的考察内容

【高考历史】真题专项训练1.全国卷材料分析题(原卷版)

2021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卷材料分析题 【高考真题】 1.(2020全国Ⅰ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的关系良好,贸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频繁。与此同时,中国与联邦德国之间处于对立状态。1955年,联邦德国与苏联建交后,中国逐步推动与联邦德国的民间往来。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日益紧张,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降到了冰点。70年代初,联邦德国调整“新东方政策”,决定改善与中国的关系。1972年10月,两国外长在北京签署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决定互派大使。此后,两国的交流活动迅速升温。 ——摘编自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十分重视发展与中国的关系。德国企业认为在中国“差不多所有行业都有前景”,纷纷进军中国市场。1998年,德国总理施罗德将实现外交政策“正常化”作为重要目标,对外不依附于任何国家,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并与中国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出现多元认同”。中国认为加强中德在多极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国际地位,扩大各自在国际上的活动余地,并促进世界和平、安全和稳定。2004年,中德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建立“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关系,中德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编自吴友法《德国现当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70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9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 2.(2020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永定河属海河水系,清初“水患频仍”。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直隶巡抚主持治河,改行河道,并在两岸筑堤防系统。竣工后,康熙皇帝赐名“永定河”,下旨:“永定河工,照黄河岁修、抢修之例办理。”清廷设立永定河道,总理永定河事务,有近2 000名河兵常年修守。改名永定河后的40年内,下游浸溢、决口达20次。清中期以后,在永定河修建17处减水坝,各减水坝下均开挖有减水引河。一段时期内不再洪水泛滥,但河道淤积严重,到清末已成“墙上筑夹墙行水”的形势。 ——据(清)《永定河续志》等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附答案 高考历史材料题专项练习: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的基本精神是摧毁秦国贵族领主这一利益集团的世袭制他说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又说制度时,则国俗可化而民从制。改革他认为不合时宜的旧制度,从而进行制度创新。 叶行昆《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材料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商鞅变法所推行的政策措施,精神实质上是和秦国的文化传统相一致的。 彭安玉《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传统的顺应与整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贯彻其基本精神在秦国进行的制度创新。(8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商鞅变法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原因。综合材料一、材料二,从政治文明进步的角度指出其深远影响。(9分) 2.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8分)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8分) 3.16世纪上半期欧洲掀起宗教改革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丁路德说:世俗的世界,由宝剑统治,能够被眼睛看到;精神的世界,由恩典统治,并宽恕罪。 材料二恩格斯说: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全国甲卷) 一、选择题 1.西周分封制下,诸侯国君爵位由高到低称为公、侯、伯、子、男。楚国先祖在西周初被封以“子男之田”。春秋时期,楚国国君自称为王,称霸中原,争当华夏盟主,孔子编撰《春秋》,仍坚持称楚王为“楚子”。孔子此举目的是() A.实录历史事实B.提升周王权威 C.维护等级秩序D.强调文化差异 2.在中国古代,自然环境、社会生产状况、国家政策、灾害以及战乱,都会对人口的区域布局产生影响。下图显示了两汉间江浙一带与湘江流域人口增长的巨大差异,能够解释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兼并程度B.经济发展水平 C.人口自然增长D.移民流入数量 3.民众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早晨在家喝红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听人说书 C.到指定市场用银元购物D.出门时穿件黄色棉袍 4.明代很多熟读儒经而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秉持“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的信条。尽心于实践“圣人之学”。与这种社会行为最契合的思想观念是() A.“百姓日用即道”B.“心外无物” C.“存天理,灭人欲”D.“工商皆本” 5.清末,陈去病在《论戏剧之有益》一文中说:“此其奏效之捷,必有过于劳心焦思,孜孜矻矻以作

《革命军》《驳康书》《黄帝魂》《落花梦》《自由血》者殆千万倍。”他号召青年人投身戏剧。这反映出() A.传统戏曲的演出逐渐衰落 B.戏剧开始由愉悦达官显贵转向民众 C.戏剧成为宣传革命的手段 D.反清书籍宣传革命思想的作用弱化 6.有学者认为,绅商是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主要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们已开始接触和使用新的资本主义营运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开始带有近代趋向,但在很多方面依然非常守旧和传统。这可用于说明当时中国() A.绅商是社会转型的主要阻力B.“尊士贱商”的积习遭弃 C.传统社会阶级结构已被颠覆D.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7.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注重增强阶级基础。中共一大在讨论今后的工作时,“决定集中我们的全部精力组织工厂工人……鉴于我们的党至今几乎完全由知识分子组成,所以代表大会决定要特别注意组织工人”。这反映出当时()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B.民主革命纲领开始制定 C.党的中心任务确立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8.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A.促进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9.共和之前的古罗马部分诉讼中,败诉方须将用于担保的牛羊祭神,以赎伪誓之罪。担保的牛羊多超出诉讼物价值,且影响农牧生产。共和国早期,败诉方改向国家缴纳罚金,到公元前3世纪末,罚金已无足轻重。这一变化表明罗马共和国时期() A.系统完备的罗马法体系形成B.法律注重保护公民的利益 C.法律事务受到神权严格控制D.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扩大 10.西方某一文学思潮挑战和反叛了强调“主观”“创造”“情感”“想象”的文学成规,主张科学理性精神,刻意追求“客观”“写实”。据此可知,该文学思潮属于()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11.有学者认为,巴黎公社工人制造了一个断裂,历史的连贯性步伐在这里戛然而止。它宣告了工人阶级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来缔造一个新的世界。这里的“断裂”是指()

2020高考历史---图表类材料选择题

2020高考历史---图表类材料选择题 题型特征: (1)近几年高考大量将图表作为材料引入试题,扩大了历史资料的来源,活跃了命题形式。 (2)历史表格类材料选择题主要以数字表格、各种柱状图及坐标曲线等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考查学生对表格的材料处理能力及灵活迁移所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技巧: 1.“三看” 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3.具体操作: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I卷,28)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

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 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2.(2019全国II卷,35)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1970年实际产量 钢1.45亿1.15亿 煤3.9亿3.35亿 肉2500万1230万 蔬菜与瓜类4700万1300万 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得出1970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斯大林模式下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排除C项;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排除D项。 3.(2019浙江选考卷,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高考历史材料题精选

历史精选材料题 1.(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没有法律,官员就无从存在;没有官员,法律就没有力量。 保罗也提醒我们各人,乃是因上帝的恩慈,我们得以受到执政者的保护,他们佩剑就是要阻止恶人来危害我们。 就这三种由哲学家所提的政体本身而论, 我就无法否认: 贵族政体,或贵族政体与民主政体的配合,远优于君主政体。因为很少有君王能够约束自己,不使其意志与公义及正直相抵触;又因为他们鲜能慎思明辨,在凡事上发现那尽美尽善的。所以由于人的罪恶和缺欠,使政权操于许多人之手,乃较为稳妥,他们好彼此帮助规劝。这样,倘若有人越权,别人就可以监察并约束他的野心。 ——加尔文《基督教原理》 材料二: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自非法之法桎梏天下人之手足,即有能治之人,终不胜其牵挽嫌疑之顾盼,有所设施,亦就其分之所得,安于苟简,而不能有度外之功名。……其人是也,则可以无不行之意;其人非也,亦不至深刻罗网,反害天下。故曰有冶法而后有治人。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象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速的进步。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加尔文与黄宗羲思想主张相同之处,指出加尔文思想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证恩格斯的观点。(7分)(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完整) 2.(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政府仿照法国教育体制)1872年颁布《学制》,强制适龄儿童进校读书,学制为4——8年,甚至以警察监督强迫执行。......1873年学校数目达到12500多所,学生人数为1145000多人,1879年学校数目增至28000多所,学生数目为2315000多人。 (1879) 年改学美国的教育制度,但不久就放弃其中的自由主义部分,留下学制的躯壳。同年颁布《教育令》,把教育置于国家控制之下,……1880年规定,任何儿童就学年限不得少于3年,适龄儿童不上学需经地方官批准。经过30年努力,日本适龄儿童升学率达92%。 材料二:1875年已建立普通师范学校82所。东京大学初建时(1877)理学部16名教授中聘请的外籍教授占12名。9年后日本各大学的理科课程绝大部分由日本教授主讲。 材料三:(1879年)后,通过一系列法令、敕语,编写国定教科书,将承担政治思想和道德灌输的修身课从末位置于首位;规定学校举行升旗、祭典等仪式时,均须“捧读”天皇敕语,

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023年湖南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一、材料分析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 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者,十一之税也。调者,调发兵车 井田之赋也。庸者,岁役二旬,不役则收其资。役多则免调。过役,则租调俱免,无伤于民矣! ——郑樵《通志·货一》 材料二……臣查直隶通属地粮共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两有奇,丁银共四十二万零八百两 有奇,统为核算,将此四十二万零八百两之丁银,均摊于二百零三万四千七百余两地粮之内, 仍照上中下三则之田,各计其纳粮轻重之数,而分摊其丁银,永无偏累之患。” ——《朱批谕旨·直隶巡抚李维钧奏》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税收制度各有何特点? (2)由材料一到材料二,税收制度的变革有何意义?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唐中叶是中国税制史上赋税结构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两税法的实施一 举改变了重人头轻田赋的局面,使田赋在整个赋税总额中的比例顿然突出。宋朝建立以后,情况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基本趋势是两税在财政收入中的比重日益削减。与此同时,商税急剧增长,构成了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农业税的削减是相对商税的剧增而言的,但就农业税本身来说,终两宋300余年,也基本维持一个大致稳定的水平而未下降。与西方不同,中国古代社会 不存在纳税人或纳税人组织与官府争夺税权的斗争,大至赋税结构的演变,小至某项税额的增减,一概由官府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南宋偶然出现商税超过农税的现象自然是官府控制的结果。 ——摘编自顾銮斋《中西中古社会赋税结构演变的比较研究》 (1)概括唐宋赋税制度演变的趋势,并说明其演变的原因。 (2)分析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演变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内外臣。税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论。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织绢未成匹,缫丝未盈斤。里胥迫我纳,不许暂逡巡…… ―《白居易集》卷2《重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