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是一名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数学家,在1609年他发明了望远镜,从此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当时,伽利略一直对天空的星体、行星运动和恒星运动很感兴趣。他发现手持望远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星星,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制造一

台更加精致的望远镜。他不断地研究制造工艺和改进设计,最终在

1609年成功发明了第一台望远镜。

伽利略的望远镜采用了两片凸透镜组成,可以放大天体。他的第

一台望远镜可以放大三倍,接着不断改进便能放大更多倍,无论是明

亮的月亮、金星、火星,还是遥远的星系和行星,都被他清晰地观察到。

伽利略很快就发现了很多天文现象,比如他发现了太阳有黑子,

发现木星有四颗卫星等等,这些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

还通过观察月亮的山峰和沟壑等结构,证明了太阳系中有几个天体拥

有剧烈的火山、地震活动。

伽利略的望远镜成为了他极具吸引力的科学研究工具。他在宝石

商店修理望远镜时顺带将其展现给当时教皇保罗五世,展现了他在镜

子里看到的天文现象,令保罗五世印象深刻。这样一来,伽利略更加

有名了,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成为欧洲科学史上的

重要人物。

可是,伽利略的发现却遭到了反对。因为他的发现挑战了当时的天主教权威,伽利略被迫收回自己的真实发现,否则就可能遭受酷刑或流放。这个历史事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转折点,以及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一场冲突。

总之,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启示了我们,科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过程,科学家应该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才能使人类有更好的认知和更好的未来。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的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 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 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 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 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 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 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 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 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 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 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 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 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 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 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 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 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 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_故事大全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导读: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1620xx年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他先观测到了月球的高地和环形山投下的阴影,接着又发现了太阳黑子,此外还发现了木星的4个最大的卫星。 人们总是对不了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比如遥远天体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子的。于是,人们幻想有一种千里眼,能看清遥远的东西,1620xx年,千里眼终于被发明出来,这就是望远镜。 这一年,在荷兰的一个眼镜作坊里,一名学徒在玩耍,当他用一前一后两块镜片观察物体时,发现远处的物体离自己很近,受此启发他发明了望远镜。他的老板不失时机地将这一发明转化成商品,并把这一发明献给政府。有了这些望远镜的帮助,弱小的荷兰海军打败了强大的西班牙舰队,使荷兰人获得了独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 荷兰人对这个发明采取了严密的封锁,但是有关望远镜的消息还是让伽利略知道了,他立刻意识到这种东西的价值和作用。经过细心研究,伽利略也独立发明出自己的望远镜。当这架天文望远镜缓缓扫过天空时,现代的帷幕缓缓拉开,有关天文学最基本的事实一个个被发现出来。人们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新宇宙。” 伽利略的望远镜十分简单,它有两个镜片组成,前面的叫物镜,是一个边缘薄中间厚的透镜。具有放大功能。后面的叫目镜,镜片的中间薄周边厚,具有缩小功能。这样两个镜片配合一个圆筒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架最简单的望远镜。伽利略用它发现了木星的周围总是有四颗小星陪伴在左右,这就是木星的四颗卫星,又叫做伽利略卫星;他还发现土星好像长着一对大耳朵,那是土星的光环;他还仔细观察了月球的环形山。由于有了望远镜,人们终于知道,天上的银河原来是由无数的星星组成。这些新发现,成为哥白尼日心说的有力证据。

第一位用望远镜仰望星空的人

第一位用望远镜仰望星空的人 加利略(1564~1642)是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的人,发现了月球上的山、木星周圈的几个小卫星、金星的位相、银河的恒星构造和太阳上的黑子等。著作有《星宿的信使》、《新科学的对话》、《宇宙的两大体系》等。他在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第一个把实验引进力学的科学家,他利用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一些重要的力学定律,被人们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伽利略的人生,特别是在晚年,饱尝艰辛,备受侮辱,也最令后人感叹。在他那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许多科学故事代代相传,我们在伽利略不平凡的成功道路上,选取几个著名的片段,品读一番,汲取人生的营养。 1.自学之路 伽利略天资聪慧,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可是在读大学时,因为自己对科学的一些不同见解,被校方指责为"不遵守学校制度,不服从学校管理",校方还取消了医科奖学金。1585年,伽利略在没有取得大学文凭的情况下离开了大学,让他的父亲非常失望:"对不起,爸爸,我辜负了您的希望,可是,我喜欢数学和物理,我真的讨厌医学。" 父亲默然无言。失学在家的伽利略一边帮助父亲料理布店,一边坚持自学数学和物理,专心研究欧几里德的几何学与阿基米德的物理学,直到发明了比重秤才赢得了一些声誉。1589年,25岁的伽利略如愿以偿地进入比萨大学当数学老师,而当时数学教授的薪金只是医学教授的1/30。可是,他对数学及物理学仍然深爱不移。 他有句名言:"宇宙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这个信念使他打破了对于天主教会奉为圭臬的亚里士多德式宇宙论的依赖,并对自然界进行了全新的定量研究。 2.斜塔上的实验 伽利略是一位勇于开拓、敢于挑战权威的科学家。 1590年,对伽利略来说是最不寻常的一年。当时的科学界有接二连三的错误谬论一直萦绕着他,使他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自身重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是一名意大利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数学家,在1609年他发明了望远镜,从此彻底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当时,伽利略一直对天空的星体、行星运动和恒星运动很感兴趣。他发现手持望远镜可以更清晰地观察星星,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制造一 台更加精致的望远镜。他不断地研究制造工艺和改进设计,最终在 1609年成功发明了第一台望远镜。 伽利略的望远镜采用了两片凸透镜组成,可以放大天体。他的第 一台望远镜可以放大三倍,接着不断改进便能放大更多倍,无论是明 亮的月亮、金星、火星,还是遥远的星系和行星,都被他清晰地观察到。 伽利略很快就发现了很多天文现象,比如他发现了太阳有黑子, 发现木星有四颗卫星等等,这些发现极大地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 还通过观察月亮的山峰和沟壑等结构,证明了太阳系中有几个天体拥 有剧烈的火山、地震活动。 伽利略的望远镜成为了他极具吸引力的科学研究工具。他在宝石 商店修理望远镜时顺带将其展现给当时教皇保罗五世,展现了他在镜 子里看到的天文现象,令保罗五世印象深刻。这样一来,伽利略更加 有名了,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并成为欧洲科学史上的 重要人物。

可是,伽利略的发现却遭到了反对。因为他的发现挑战了当时的天主教权威,伽利略被迫收回自己的真实发现,否则就可能遭受酷刑或流放。这个历史事件被认为是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转折点,以及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一场冲突。 总之,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启示了我们,科学是不断探寻真理的过程,科学家应该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领域,这样才能使人类有更好的认知和更好的未来。

是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

是谁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 1609年,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又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 天文学发展至今,取得的成就毫无疑问是惊人的,面对一个又一个成就,除了天文学家们的努力外,望远镜也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天文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天文研究的基础。 1609年,伽利略受到显微镜原理启发,通过潜心研究,终于创制出了望远镜。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望远镜,因为是伽利略制造出来的,所以又称伽利略望远镜。 伽利略·伽利雷是意大利著名的科学家,他为天文学做出了很多贡献,又被称为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他在发明望远镜之后就开始用它来观察天象,他看到了月球地形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平整,并根据自己所见绘出了世界上第一幅月面图。 那么,怎么用这台望远镜来观察天体呢?这是一台由1个目镜和1个物镜构成的折射望远镜。伽利略以平凸透镜作为物镜,凹透镜作为目镜。物镜通常都装有一个玻璃透镜,它是用来接收所研究物发出的光的,然后物镜再将光线折射到一个点上,这个点就叫焦点。在焦点这里便形成了待研究的发光体的像,这时候目镜的作用就是把这个点放大,这样,人们就能清楚的看到所要研究的物体。 伽利略的这一重大发明不仅让他看到月面的凸凹不平,他还看到了太阳黑子,观测到木星的4颗卫星,这一举动顿时在天文界引发了

一场革命。人们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给伽利略以超高的评价,对于他的重要贡献以充分的肯定。不仅在科学史上引发了一场革命,所带来的科技革命也深刻的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以及宇宙观。 到今天,由于对望远镜的不断改良,不管在地面还是在太空中的望远镜,已经能对宇宙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全波段探测。总之,伽利略这一开放性的伟大发明,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突出的成果,而且它的影响将永远不会消失。

望远镜的发明

望远镜是十七世纪初,具体地说,是一六零八年秋天由一个荷兰小城密德尔堡的眼镜师李帕西发明的。据说,他一时心血来潮——也许是替某一位高度近视的顾客配一副合适的眼镜,将一块玻璃的凹透镜(这是矫正近视眼的)与一块玻璃的凸透镜(这是矫正远视眼和老花眼的,亦可用来作放大镜),一前一後搭配放置成同一水平线上,透过两块玻璃看景物,发现远处的物体被放大了,其实应该是拉近了距离。他用一张羊皮纸卷成一个筒,将两块镜片固定下来,第一个望远镜就此问世。李帕西称之为“明晰镜”,立刻认识到它的用处,譬如:航海、军事、旅行——当时的荷兰航海业十分发达,又在打仗,马上於一六零八年十月向密德尔堡市议会报告并申请专利三十年。尽管市议会立即组织了一个委员会对此“明晰镜”审查,且委员们轮流用来望远,一致认为有用,但未给他专利,因为他们听到消息後,便应法国大使之请,准备送一具“明晰镜”给法国国王,不再可能保守秘密了。於是市议会只给了李帕西一份丰厚的酬金,何谓丰厚?是因原定九百佛罗林金币,由於又让他做一个双筒的,故奖金翻倍。 不给专利的缘故,还有一个自称梅西斯的人在稍後也提出类似申请,其人自称:历时两年试验,发明了同样的望远工具,比李帕西的要看起来清楚得多,如此这般,专利便耽搁下来了。可这个所谓的梅西斯的家伙又说要改进一番,却一直拿不出来实物,後来居然还来了个人间大蒸发,销声匿迹了。估计是个江湖骗子,当然也有可能做不出来成品。 据说还有第三个发明者,那就是与李帕西同住一城的另一位眼镜师詹森,他与其父老詹森一起发明了望远镜。故老传闻老詹森在一五九零年发明了显微镜,或云未必是他发明的。 似乎还有传言是梅西斯去找詹森,却投错了门径,进了李帕西的店铺,李帕西从梅西斯那颇受启发,故而发明了望远镜,等等。 虽然个中有不少耳食之事,却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十七世纪初,望远镜这一简单工具是任一眼镜师可用两块现成的镜片制作出来;事实上,伽利略便独立地做出来了。 不过发明者的荣誉却落在李帕西头上,实属偶然,因其目的并非想制造一架望远镜,结果却歪打正着。历史上,如是事例大抵如此,像X光线与镭,哥伦布发现美洲、青霉素的发明等等。 李帕西发明望远镜的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欧洲,这一被称为“荷兰管”的物事也便流传於欧洲诸国,贵族们认为它新奇好玩,然其实用价值也甚显而易见的,航海、军事上概多采用。不像一世纪的希腊学者希罗发明的“风神球”找不到实用之处,沦为玩物,终致失传。我国古代许多所谓“奇技淫巧”发明亦多如此结局。 一六零九年五月,伽利略听说了“荷兰管”的消息,虽未睹物,然胸有丰富光学知识,一闻即明其原理,立刻独立制作了一具,装到一根据传从教堂管风琴拆下来的铜管两头,成了放大三倍的望远镜,并很快发现放大倍率与透镜焦距的关系。随後,改用当时最好的威尼斯玻璃做镜片,又做了好多架倍率更大的望远镜,最後一具放大了三十二倍,并命名为望远镜(telescope),此名一直沿用迄今。 在伽利略手里的望远镜不是对准地面,而是直指茫茫苍穹,获得了一系列天象上的重大发现,从而彻底打破了被教会奉为圭臬的陈规旧说。他首先发现月亮表面凹凸不平,亚里斯多德的“平滑理想的星球”一说不攻自破。他发现天上星星数目远较人眼目击为多,这只能解释为星星的距离远近不等而明暗有别——後来知道还因星球大小不等与亮度不同,托勒密的星球皆等距附於光滑平整之天球上一说就此崩溃了。银河也是由无数小星组成,故看上去,密集一爿,宛似一条光带,过去欧洲人认为它是地上热气蒸发到天上的说法也因此否决了。又发现了木星的四个卫星及其绕木星而转;土星光环在土星转动时,因对地球的角度不同,时见时没——当光环与地球轨道在同一平面之际,其时望远镜尚分辨不出光环,仅见其两侧两个凸起。对此,伽利略称:我看到土星是个三角形;土星吃了自己的儿子。真相到一六五六年惠更斯用倍率更大、分辨率更细的望远镜才被揭示。伽利略还发现了金星盈亏现象与太

关于伽利略小时候的故事

关于伽利略小时候的故事 伽利略是十七世纪的著名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是现代科学方法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他对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但是,在他成为一位伟大的学者之前,他经历了一个非常普通的童年时期。 按照历史记录,伽利略生于1564年2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比萨市。他是家中第一胎儿子,父亲贾哈尔莫是一名音乐家,母亲朱丽娅·布莱德奇是一位知名的织布工匠。由于伽利 略的家庭背景并不富裕,他的童年时光过得比较艰苦。 在他小时候,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他的父亲的帮助下,伽利略在早期对音乐有一定的兴趣,在他14岁时,他加 入了比萨市的一支乐团。伽利略在乐团里担任小提琴手和歌唱家,他的演出非常出色,并在当地赢得了很大的名声。在伽利略的13岁生日时,他的父亲送他了第一架望远镜,这改变了 他的生活和职业方式。然而,伽利略最初的望远镜并不是很先进,并不能提供真正的天文观测。 随着时间的推移,伽利略花了很多时间完善他的望远镜。在他的20多岁时,他获得了比萨市大学的数学和物理学教职,并且是该大学天文台的负责人。从这个时候起,他开始使用更加先进的望远镜来进行天文观测,并发现了许多有关星体和行星运动的重要信息。例如,他观测到木星有四个小卫星围绕着它旋转,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见到行星的卫星。

伽利略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不起眼的一天里,也可以发生改变人一生的事情。伽利略通过他小时候的音乐才华和父亲送给他的第一架望远镜,在科学领域中发现了许多令人惊讶的事情。这也提醒我们:在生活中发现新事物需要多看、多思考、多探索,对科学的探究可以从简单的开始,从自己的兴趣开始。随着兴趣的培养,你还可以成为像伽利略这样的创新者。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7个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7个 伽利略之所以有这么多成就,都是得益于他对生活的好奇和仔细观察。他生活中有哪些小故事呢?下面就来看看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吧!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1: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2: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3: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7个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7个 本文是关于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7个,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1: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2: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关于伽利略的小故事3: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1564-02-15-1642-01-08,。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伽利略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出生于1564年2月15日,是意大利比萨人。他是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24岁便做了数学教授。他生平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撰写了《流体力学》、《对话》等。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件伽利略的感人故事。 一天,伽利略对他的学生们说,“下个礼拜,我要做一个实验。”同学们不解地问,“做什么试验?”“我要请学校的全体师生,还有比萨的全体公民来观看这次实验,让大家一起来为我做见证。大家会看到,两个大小不等的铁球,会同时从高处落地。”这一天终于到了,伽利略满怀兴奋地登上比萨斜塔。试验开始了,他大声说,“请大家看清楚我手里的这两个铁球,一个一磅重,一个十磅重。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亲自上来掂一下,看看是不是属实,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铁球落地的时间。”伽利略伸开了手擘,两个铁球,从高空坠落而下,瞬间之后,同时落地。计时的学生大声惊呼,“时间相同,没有丝毫 差别。”就这样,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还很多,有时间我还会讲给大家听的。他做出的贡献,让后人们无限地景仰,他的伟大成就,人们有目共睹。他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让我们为曾拥有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而骄傲吧,让我们踏着伽利略的足迹,继续探索科学的的奥秘吧!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17岁那年,考进了比萨大学医科专业。他喜欢提问题,不问个水落石出决不罢休。 有一次上课,比罗教授讲胚胎学。他讲道,“母亲生男孩还是生女孩,是由父亲的强弱决定的。父亲身体强壮,母亲就生男孩;父亲身体衰弱,母亲就生女孩。” 比罗教授的话音刚落,伽利略就举手说道,“老师,我有疑问。” 比罗教授不高兴地说,“你提的问题太多了!你是个学生,上课时应该认真听老师讲,多记笔论,不要胡思乱想,动不动就提问题,影响同学们学习!”“这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动不动就提问题。我的邻居,男的身体非常强壮,可他的妻子一连生了5个女儿。这与老师讲的正好相反,这该怎么解释?”伽利略没有被比罗教授吓倒,继续反问。 “我是根据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讲的,不会错!”比罗教授搬出了理论根据,想压服他。 伽利略继续说,“难道亚里士多德讲的不符合事实,也要硬说是对的吗?科学一定要与事实符合,否则就不是真正的科学。”比罗教授被问倒了,下不了台。 后来,伽利略果然受到了校方的批评,但是,他勇于坚持、好学善问、追求真理的精神却丝毫没有改变。正因为这样,他才最终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 (1564,1642) , 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发现了摆动定时性定律, 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发明了比重秤、空气温度计, 发明了枷利略望远镜, 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 枷利略从小多才多艺.他会画画、弹琴, 非常喜欢数学, 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机动玩具.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大画家或者大音乐家.

物理名人故事范文

物理名人故事范文 想听物理的小故事吗?想用物理小故事记住名人吗?下面是为你搜集 的关于物理名人故事。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单摆的等时性 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在著名的斜塔旁。他是世界上第一个 使用天文望远镜的人。他用自己观察和研究天体的成果,为哥白尼的“太 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事实根据;他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摆锤的等 时性的定律,断定了地物线的轨道。他是杰出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 代机械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大学里,伽利略非但勤学,而且好问、哪怕是一个人们司空见惯, 习以为常的现象,他也要问一个为什么。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着 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摇摆不定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 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 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一性。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望远镜的发明 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听说,一个荷兰人把一片凸镜和一片凹 镜放在一起,做了一个玩具,可把看见的东西放大。这一夜,伽利略坐在 桌子前,蜡烛点了一支又一支,他反复思考着,琢磨着,为什么两个这样 的镜片放在一起,就能起放大作用呢天亮了,伽利略决定自己动手做 一个。他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

一个小望远镜做成了。拿起来一看,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三倍。伽利略 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 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没有一条船。当他拿起了望远镜再看时,一条船正 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八倍。 伽利略不断地改进着,不断地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 放大三十二倍。 一天晚上,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伽利略拿起自己的望远镜对准了月亮。咦,月亮并不是象几千年来人们所说的那样光滑无瑕,那上面象地球 一样,有高山、深谷,还有火山的裂痕呢! 自由落体运动 落体问题,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 德的学说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 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十公斤重的物体,下落的速 度要比一公斤重的物体快十倍。 一千七百多年来,在书本里,在学校的讲台上,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 规律的学说当作圣经来讲述,没有任何人敢去怀疑它。这是因为,亚里士 多德提出过“地球中心说”,它符合奴隶主阶级和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 因此,亚里士多德的其它学说也就得到了保护。 伽利略选择了比萨斜塔作试验场。有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 重量不等,一个重一百磅的实心铁球,一个重一磅的空心铁球,登上了五 十多米高的斜塔。塔下,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讥笑他:“这个青年一定是疯了,让他胡闹去罢!亚里士多德的理论还会错吗!”

望远镜的发明故事

望远镜的发明故事 望远镜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在科技、军事、经济建设及生活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天文望远镜有“千里眼”美誉之称。 那么,望远镜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让我们追溯历史,去寻觅天文望远镜在发展进程中留下的足迹。 早先的望远镜是玩具 17世纪初,在荷兰的米德尔堡小城,眼镜匠利珀希几乎整日在忙碌着为顾客磨镜片。在他开设的店铺里各种各样的透镜琳琅满目,以供客户配眼镜时选用。当然,丢弃的废镜片也不少,被堆放在角落里的废镜片成了利珀希三个儿子的玩具。 一天,三个孩子在阳台上玩耍,小弟弟双手各拿一块镜片靠在栏杆旁前后比划着看前方的景物,突然发现远处教堂尖顶上的风向标变得又大又近,他欣喜若狂地叫了起来,两个小哥哥争先恐后地夺下弟弟手中的镜片观看房上的瓦片、门窗、飞鸟……它们都很清晰,仿佛是近在眼前。利珀希对孩子们的叙述感到不可思议,他半信半疑地按照儿子说的那样试验,手持一块凹透镜放在眼前,把凸透镜放在前面,手持镜片轻缓平移距离,当他把两块镜片对准远处景物时,利珀希惊奇地发现远处的视物被放大了,似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这一有趣的现象被邻居们知道了,观看后也颇感惊异。此消息一传开,米德尔堡的市民们纷纷来到店铺要求一饱眼福,不少人愿出一副眼镜的代价买下可观看物景变近的镜片,买回去后当作“成人玩具”独自享用,结果废镜片成了“宝贝”。受此启示,具有市场经济头脑的利珀希意识到这是一桩有利可图的买卖,于是向荷兰国会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1608年10月12日,国会审议了利珀希的申请专利后给予了回复,受理的官员指着样品对发明人提出改进要求:能够同时用两只眼睛进行观看;“玩具”是大类,申请专利的这个玩具应有具体的名称,利珀希很快照办了。接着他又在一个套筒上装上镜片,并把两个套筒联结,满足了人们双眼观看的要求,又经过冥思苦想将这个玩具取名为“窥视镜”。这一年的12月5日,经改进后的双筒“窥视镜”发明专利获得政府批准,国会发给他一笔奖金以示鼓励。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问世 1609年6月,意大利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威尼斯收到朋友寄来的一封信,告诉他有个荷兰眼镜商造出“窥视镜”,利用镜片的组合可看清远处的景物。 伽利略获得信息后意识到它具有在天文学上的应用价值,立即返回帕多瓦集中精力研究光学和透镜,反复琢磨并亲自动手将镜片安装在铜筒的两端,铜筒则被定置在固定架上。最初望远镜只能放大3倍,在此基础上,伽利略不断地摸索改进,使望远镜能够放大32倍,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就这样问世了。 从1609年末到1610年初,伽利略在佛罗伦萨用这台划时代的天文仪器进行天体观测:

伽利略发明望远镜的故事_科学技术

伽利略创造望远镜的故事_科学技术 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工作的18年间,最初把主要精力放在他一直感兴趣的力学研究方面,他发现了物理上重要的现象物体运动的惯性;他做过有名的斜面实践,总结了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他还研究了炮弹的运动,奠定了抛物线理论的根底;关于加速度这个概念,也是他第一个明确提出的;甚至为了测量病人发烧时体温的升高,这位着名的物理学家还在1593年创造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但是,励志,一个偶然的事件,使伽利略改变了研究方向。他从力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转向广漠无垠的茫茫太空了。1609年6月,伽利略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荷兰有个眼镜商人利帕希在一偶然的发现中,用一种镜片看见了远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这难道不正是我需要的千里眼吗?";伽利略非常快乐。不久,伽利略的一个学生从巴黎来信,进一步证实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信中说尽管不知道利帕希是怎样做的,但是这个眼镜商人肯定是制造了一个镜管,用它可以使物体放大许多倍。"镜管!";伽利略把来信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急忙跑进他的实验室。他找来纸和鹅管笔,开始画出一张又一张透镜成像的示意图。伽利略由镜管这个提示受到启发,看来镜管能够放大物体的秘密在于选择怎样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搭配。他找来有关透镜的资料,不停地进行计算,忘记了暮色爬上窗户,也忘记了曙光是怎样射进房间。整整一个通宵,伽利略终于明白,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像那个荷兰人看见的那样,遥远的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经过放大也能看清了。伽利略非常快乐。他顾不上休息,立即动手磨制镜片,这是一项很费时间又需要细心的活儿。他一连干了好几天,磨制出一对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又制作了一个精巧的可以滑动的双层金属管。现在,该试验一下他的创造了。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点的凸透镜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点的凹透镜,然后把管子对着窗外。当他从凹透镜的一端望去时,奇迹出现了,那远处的教堂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见钟楼上的十字架,甚至连一只在十字架上落脚的鸽子也看得非常逼真。伽利略制成望远镜的消息马上传开了。"我制成望远镜的消息传到威尼斯";,在一封写给妹夫的信里,伽利略写道,"一星期之后,就命我把望远镜呈献给议长和议员们观看,他们感到非常惊奇。绅士和议员们,虽然年纪很大了,但都按次序登上威尼斯的最高钟楼,眺望远在港外的船只,看得都很清楚;如果没有我的望远镜,就是眺望两个小时也看不见。这仪器的效用可使50英里以外的物体,看起来就像在5英里以内那样。";伽利略创造的望远镜,经过不断改良,放大率提高到30倍以上,能把实物放大1000倍。现在,他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窥探宇宙的秘密了。这是天文学研究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革命,几千年来天文学家单靠肉眼观察日月星辰的时代结束了,代之而起的是光学望远镜,有了这种有力的武器,近代天文学的大门被翻开了。现在,每当星光灿烂或是皓月当空的夜晚,伽利略便把他的望远镜瞄准深邃遥远的苍穹,不顾疲劳和寒冷,夜复一夜地观察着。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月亮是个光滑的天体,像太阳一样自身发光。但是伽利略透过望远镜发现,月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一样,有高峻的山脉,也有低凹的洼地〔当时伽利略称它是"海";〕。他还从月亮上亮的和暗的局部的移动,发现了月亮自身并不能发光,月亮的光是透过太阳得来的。伽利略又把望远镜对准横贯天穹的银河,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银河是地球上的水蒸气凝成的白雾,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伽利略决定用望远镜检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他用望远镜对准夜空中雾蒙蒙的光带,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根本不是云雾,而是千千万万颗

关于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集锦七篇

关于名人故事作文300字集锦七篇 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1 关于世界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问题,科技史上早有定论,他就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但伽利略却否认这一点,他说是荷兰人首先发明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1608年,荷兰有一位眼镜制造商叫汉斯?李波儿赛,他的两个孩子很调皮,也很聪明。一天,偶然一个机会,两个孩子从店铺里拿来两片透镜,一前一后摆弄着,用眼睛张望着。孩子们惊讶了,他们发现远处教堂上的风标又大又近。李波儿赛得知此事也很高兴,他就用一个简易的筒,把两块透镜装好。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望远镜。 1609年,发明望远镜的消息传到了意大利,伽利略知道了,就按此方法制作了一个放大3倍的望远镜。后又经过改进,使望远镜一下子放大20倍。他用此观察星星,居然可以观察到木星的圆面,看到了月球上高低不平的环形山。1610年,他又用放大30倍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到木星的4颗卫星,看到金星的圆缺变化。 正因为是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的性能,又用来观察星星、月球、金星以及太阳等天体,并首次发表观察结果,因此确切地说,是伽利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而那位汉斯?李波儿赛则是望远镜的发明人。 名人故事作文300字篇2 达.芬奇在十四岁那年,到佛罗伦斯拜著名艺术家弗罗基俄为师。弗罗基俄是位很严格的老师,他给达.芬奇上的第一堂课就是画鸡蛋。开头,达.芬奇画得很有兴致,可是以后第二课,第三课。老师还是让他画鸡蛋,这使达.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鸡蛋,有甚么好画的?有一次,达.芬奇问老师:‘为甚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普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来的光线不同,画出来也不一样,因此,画鸡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画笔能圆熟地听从大脑的指挥,得心应手,才算功夫到家。 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很受启发。他每天拿着鸡蛋,一丝不苟地照着

望远镜的发明者是谁

望远镜的发明者是谁 最初的想法并非伽利略,是受人启发才自制并改进的,但基于他的贡献,大家都认为 他是发明者。 17世纪初的一天,荷兰密特尔堡镇一家眼镜店的主人科比斯赫,他为检查磨制出来的透镜质量,把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镜排成一条线,通过透镜看过去,发现远处的教堂的 塔好象变大而且拉近了,于是在无意中发现了望远镜原理。1608年他为自己制作的望远镜申请专利,并遵从当局的要求,造了一个双筒望远镜。据说密特尔堡镇好几十个眼镜匠都 声称发明了望远镜,不过一般都认为利比赫是望远镜的发明者。 望远镜发明的消息很快在欧洲各国流传开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制了一个。第一架望远镜只能把物体放大3倍。一个月之后,他制作的第二架望远镜 可以放大8倍,第三架望远镜可以放大到20倍。1609年10月他作出了能放大30倍的望 远镜。 伽里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夜空,第一次发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覆盖着山脉并 有火山口的裂痕。此后又发现了木星的4个卫星、太阳的黑子运动,并作出了太阳在转动 的结论。 几乎同时,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开始研究望远镜,他在《屈光学》里提出了另一 种天文望远镜,这种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与伽利略的望远镜不同,比伽利略望远镜 视野宽阔。但开普勒没有制造他所介绍的望远镜。 沙伊纳于1613年-1617年间首次制作出了这种望远镜,他还遵照开普勒的建议制造了有第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把二个凸透镜做的望远镜的倒像变成了正像。沙伊纳做了8台 望远镜,一台一台地云观察太阳,无论哪一台都能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因此,他打 消了不少人认为 黑子可能是透镜上的尘埃引起的错觉,证明了黑子确实是观察到的真实存在。在观 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特殊遮光玻璃,伽利略则没有加此保护装置,结果伤了眼睛,最后几 乎失明。 荷兰的惠更斯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精度在1665年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来探 查土星的光环,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使用物镜和目镜的望远镜称为折 射望远镜,即使加长镜筒,精密加工透镜,也不能消除色象差,1668年英国科学家反射式望远镜,斛决了色象差的问题。第一台反望远镜非常小,望远镜内的反射镜口径只有2.5 厘米,但是已经能清楚地看到木星的卫星、金星的盈亏等。 1672年牛顿做了一台更大的反射望远镜,送给了英国皇家学会,至今还俣存在皇家学会的图书馆里。牛顿曾认为折色象差不可救药,后来,证明过分悲观。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一名人故事 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02-15-1642-01-08, o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 家、天文学家,科学革命的先驱。伽利略发明了摆针和温度计,在科学上为人类作出 过巨大贡献,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伽利略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一名人故事 伽利略出生于1564年2月15日,是意大利比萨人。他是17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24岁便做了数学教授。他生平的主要成就是,发明了天文望远镜,撰写了《流体力学》、《对话》等。 现在,我就给大家讲一件伽利略的感人故事。 一天,伽利略对他的学生们说,“下个礼拜,我要做一个实验。”同学们不解地问,“做什么试验?”“我要请学校的全体师生,还有比萨的全体公民来观看这次实验,让大家一起来为我做见证。大家会看到,两个大小不等的铁球,会同时从高处落地。”这一天终于到了,伽利略满怀兴奋地登上比萨斜塔。试验开始了,他大声说,“请大家看清楚我手里的这两个铁球,一个一磅重,一个十磅重。如果有人不相信,可以亲自上来掂一下,看看是不是属实,并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个铁球落地的时间。”伽利略伸开了手擘,两个铁球,从高空坠落而下,瞬间之后,同时落地。计时的学生大声惊呼,“时间相同,没有丝亳 差别。”就这样,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落体定律。 关于伽利略的故事还很多,有时间我还会讲给大家听的。他做出的贡献,让后人们无限地景仰,他的伟大成就,人们有目共睹。他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天地。让我们为曾拥有这样的伟大科学家而骄傲吧,让我们踏着伽利略的足迹,继续探索科学的的奥秘吧! 伽利略的科学小故事一名人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