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公民的发展与公民教育

香港民主公民的发展与公民教育
香港民主公民的发展与公民教育

香港民主公民的發展與公民教育

賴柏生

引言

現代公民的討論,公民民主參與的權利是討論的熱點,民主公民(註1)是重要的課題。自一九八零年初開始,伴隨九七問題的出現,香港社會逐漸開放和民主化。香港的政治轉變,提供公民民主發展有利的基礎條件。八五年和九六年的《香港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清楚指出民主是香港市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學校公民教育應該因應香港的社會情況,提倡符合香港發展需要的民主價值和理念,培育學生的民主意識、指導他們民主實踐的學習。本文嘗試透過剖析香港九七回歸前後的政治和社會轉變,探討其中民主公民的發展,並檢視其與學校公民教育的關係。

香港公民發展與教育:民主化的公民

九七年前的香港是英國的殖民地,香港市民是英國屬土的被管治民,只有少數香港市民獲取英國全公民的身份和地位。英國管治時期的香港,尤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大多數華人居民或多或少存有「借來的地方」和「借來的時間」的難民心態。他們採取現實的態度和實效的觀點看待英國(香港)護照的申領和英國(香 )公民的身份,不輕言放棄中國人的民族身份,亦未敢奢望獲取跟Marshall (1950) 提倡與本土英國人相等的公民權益和福利。香港居民對現代公民的理解,簡單而片面。雖然他們沒有完全明白殖民地被管治民的應有公民權利和義務,但是他們大都守法履行公民的基本責任。他們相信政治和社會等權利來自殖民地政府的恩賜,只有少部分人相信他們的公民權利是天賦而不可剝奪的。他們認為民主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政治只是少數管治和經濟精英階層的特權,普羅香港市民的公民和政治地位,如Saha (2000) 描述殖民地的管治,是次等和非民主的。

八十年代初期,香港政治出現重大轉變,九七問題及中英外交談判促使香港市民醒覺民主的重要,間接加速香港民主的發展。香港市民的公民地位朝向現代公民的方向發展,逐漸走向民主化,公民的民主成分開始受到重視。他們普遍認為,民主制度是保障香港高度自治和社會生活方式不變的政治基礎,確保香港社會的

繁榮和安定。八四年草簽的《中英聯合聲明》及九零年擬成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確認香港主權回歸後,民主制度會是香港特區的基礎政治體制。中國政府為了確保香港回歸後的穩定和發展,訂定「一國兩制」、「港人治港」為國家的基本政策,容許香港市民發展西方的自由民主。民主公民屬於未來香港特區政府致力拓展的現代公民的核心範疇之一,香港市民享有高度的自治,立法和行政最終會由全民選舉(註2)產生。

香港社會在回歸前的各方面轉變,為民主公民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和有用的準備。在政制方面,未來特區政府的成立,行政長官會由香港市民通過有限度的民主選舉產生。一小步的改革,打破百多年來香港管治長官的委任制度,象徵一大步的民主自治的突破性發展。在社會方面,公民社會(註3)迅速發展和市民日趨活躍的公共參與,展現民主公民的紮實成長。在教育方面,八五年和九六年的《學校公民教育指引》,清楚指出學校需要肩負教育年青一代認識民主的價值,和了解代議政府的運作。九六年的《指引》除了提供現代公民的民主理念框架外,內文還詳細列出現代公民的民主特質及其相關元素:人性尊嚴、個人獨特性、理性、創造力、平等、自由、守望相助、開明態度、多元化、自省、自律、容忍、民主、公義、公民權利與義務、參與及批判能力、移情共感、共同意志和關心民眾等(香港課程發展議會,1996,頁10-17)。

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特區政府向外申明,竭盡所能,把香港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和國際的大都會,未來特區公民會是具有參與和貢獻精神的多層向公民(註4)(Cogan & Derricott,1997),關心地區事務的同時,亦是具有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情操的中國公民,及具有守望相助、友善博愛和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世界公民。學校公民教育是提高青少年學生的公民能力(註5),重點是強調民主參與和增強國民意識。特區政府冀望他們接受教育後,能夠懂得分辨和平衡個人自由與法制、權利和義務、以及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熱愛祖國和香港,能肩負起對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的責任(董建華,國際論壇,1997,頁2)。大部分香港市民都認同特區政府的公民教育路向,民眾支持反映在二零零零年《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標上:

“邁向廿一世紀的香港教育,應培育未來年青一代能熱愛國家,亦能同時具

備國際視野,並能體會不同文化的優點,樂於在不同的文化環境中學習、

工作和生活,願意為社會的繁榮、進步、自由和民主不斷努力,為國家和

世界的前途作出貢獻。” (教統會,2000)

香港民主公民發展的分析:優勢與局限

公民社會與政府的互動關係

香港的社會制度和運作,類似西方現代社會的模式,公民理念的哲學基礎接近Kella (1991) 國家公民主義(註6)的理解。但是回歸後的香港,公民的基礎理念出現明顯的變化,傾向Smith (1991) 宗族公民模式(註7)的解釋。換言之,香港居民的中國公民的身份主要根據血緣,種族等因素判定,香港特區的華人居民可以自動成為中國公民。Arcodia (2000) 研究東方的公民觀念與現代公民的關係,指出東方集體主義的社會觀點對民主公民的發展有其積極的一面,認為東方社會主張的民族團結和集體主義的的公民理念,能夠有效避免出現西方自由主義社會感到頭痛的問題,如公民重權利、輕義務,和消極的社會參與等。Arcodia相信儒家思想能夠教育人民重視社會權利的獲取與義務的承擔,懂得如何平衡甚或消除個人與社會的利益衝突。簡而言之,儒家的家國思想和以國為先的價值觀念,有利現代民主公民的正面發展。

主動公民(註8)是民主社會公民發展的主要方向,能夠提升民主公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民主政府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合理和合法的環境,讓社會不同組別人士參與有關的政治、社會和公共事務活動。政府需要尊重和肯定公民社會的參與性活動,居中擔當中性或是中介性的的角色。Sandercock (1998) 和 Sassen (1996) 相信現今大都會城市的公民,擁有同等的機會參與爭取最大城市空間的權利(註9),但是公民的公共參與充滿競爭性和爭取性,他們實際的得取,取決於政治爭取的成果。Lefebvre (1996) 觀察世界各地發達城市的公民活動後,提出警告,民主公民的新自由主義(註10)傾向,不利民主公民的健康發展,認為個人主義和膨漲的公民權利,最終會發展成為精英階層的霸權控制(註11)。

回歸後的香 ,公民社會的政治活動日益頻繁和擴大,公民的民主參與和自由權利受到充分的法律保障,香 市民的公民權利日有改善,民主公民穩實發展。可是,政府與公民社會的現實關係非如想像般簡單,特區政府的行為很多時候超越新馬克思主義所描述的中介者的角色(註12),而是扮演積極主動的引導者角色,形成政府官僚管治的意識型態和霸權操控,影響公民社會的發展,加深組群分殊政治(註13)的複雜性,直接或間接幫助受照顧組群攫取較大的公共空間,有壓抑民主公民權利行使之嫌。特區政府最為人垢病的是主動引請中央政府解釋特區《基本法》以解決中國內地人來港的居港權問題,被指自動放棄香港特區的高度自治,剝奪香港市民的公民自主權,嚴重影響「一國兩制」和「港人高度自治」的政治運作。特區政府的舉動,扭曲公民社會的正常發展,令社會組群之間

的利益爭奪轉向與特區政府管治階層的鬥爭,結果出現一方面政府要忙於應付無日無之的社會索求和民眾的抗議,應接不暇;另一方面公民公共參與的增加,其自主權利卻反而受到削減,民主公民出現吊詭的發展,主動公民的政治爭取跌回Marshall (1950) 福利主義的被動公民(註14)的窩臼,民主公民的發展,得不償失。

民主公民與政治統合的矛盾

Huges & Stone (1999) 認為香港回歸後公民發展的理念是多層性的(註15)。在本土層次上,公民發展強調個人積極的參與,和民主的推動;在國家層次上,公民教育重視集體主義的價值和整合,個人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並認同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管治。多層性的公民發展存在複雜的矛盾關係,自由分殊的個人發展成就於國家集體的權威和統合,民主發展要以國家統合為前提,政治整合高於民主社會的建造。香港特區民主公民的發展融合於對祖國的熱愛、國家的統一、社會的安定與及經濟的繁榮等追求。Huges & Stone (1999) 指出地區與國家追逐不同的公民目標,無可避免會出現磨擦和衝突,產生相互猜疑和不信任的情況,造成兩者關係緊張和誤解。香港回歸後的初期,由於特區社會跟中央政府就民主公民的發展有不同的理解,出現本土香港人追求民主社會的發展變成顛覆國家活動的指控,和特區市民質疑國家缺乏發展真正民主社會的決心。凡此種種,嚴重影響特區社會民主生活的發展,香港特區政府能否擁有消解中國公民多層性矛盾關係的能力和能耐,是創造活潑、創新和富民主性香港本土公民身份的重要元素。

特區政府冀望香港能夠成功實踐一個民主和愛國的現代公民,嘗試本土民主社會的發展與國家的政治整合雙線並行,力求平衡;但是,當兩者出現嚴重衝突的時候,政府毫不猶豫,選擇強調血緣性民族國家公民(註16)的觀點解決紛爭,令到問題變得複雜化,引出中央政府干預特區事務的指責,激發民間圖求加強地區民主化以抗衡中央的干預,加深地區與內地之間溝通的困難。香港特區的民主公民是多層性的(Huges & Stone,1999),不同於歐洲民主多重性公民(註17)的模式 (van Gunsteren,1996)。歐洲公民是各個獨立的權力中心將部分主權交出而成立的大歐洲公民,香港民主公民屬於中國單一政治體系(註18)的地區公民,其民族國家公民(註19)的觀念具有強烈血緣和統合的東方色彩,公民的民主發展被認為國家建造(註20)的重要政治發展。香港特區民主公民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強特區與內地文化和社會方面的交流,避免因兩地制度上的差異而破壞具香港特色的公民和民主的制度。

民族國家與民主公民的互動

西方社會民族國家公民的理念常用於幫助建立國民對國家的忠誠和承擔,並透過民主制度的發展而鞏固國民對國家的歸屬感。Turner (2000) 發現現代大都會城市居民的陌生人化(註21)的情況嚴重,公民的良好本質出現異化。城市民主化發展受到他向的(註22)、無名的(註23)、疏離的(註24)、和脫忠誠的(註25)社會心態和意識影響,公民民主權利的爭取,無助國家民主政治制度的健康發展,適得其反,反而助長陌生人化侵蝕民族國家公民秉持的團結、歸屬、效忠、貢獻等德性。

回歸後的香 ,城市的都會化和國際化無可避免產生陌生人化的市民和市民社區泠漠感的現象,但是其負面的社會效果未有嚴重影響新成立的特區市民公共參與的熱誠,熾熱一時的離港移民潮亦已不復再。香 市民在回歸後的初期,積極投入爭取他們的社會自由和公民權利,深信在中國治轄下的特區,民主化的香 會能保障他們享有的公共空間的權利(註26);公民的參與,主動、積極和活躍,政治的爭取透過和平、理性和合法的社會行動和公共論爭進行。香港市民雖然在地區自治的事務上,偶有與中央政府的立場和觀點出現分歧,但在國際與外交事務的層次上,他們大都認同和支持中央政府的國家政策。中央與地區的糾紛,無損香港特區市民對國家的公民義務、貢獻與承擔。再且,特區政府推行民主化的同時,亦大事鼓吹愛國和民族主義教育,力求特區公民教育平衡、兼顧民主公民與民族國家公民的發展。

結語

九七年主權回歸後的香港,民主公民持續發展,特區政府積極提倡結合西方自由主義的民主公民與東方集體主義(註27)的民族國家公民的公民教育。民主公民出現分殊的發展趨向,香港市民一方面享有日益擴大的自由和民主的權利,另一方面由於國家政治統合的需要,他們活動的公共空間受到現實的約制。特區政府非常重視公民的公共義務、責任及承擔的推廣,並採取積極、主動的態度處理與公共參與有關的活動,直接或間嘗影響公民社會的政治自由的爭取,民主公民的塑造遂會變成政治霸權意識鬥爭的戰場。回歸後的香港,公民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特區新公民的培育,民主公民的教育是香港新公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民主公民的發展需要平衡兼顧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個人自由和社會責任,與及個人發展和對國家的貢獻。

註釋:

1 民主公民 (democratic citizenship)

2 全民選舉 (universal suffrage)

3 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

4 多層向公民 (multidimensional citizenship)

5 公民能力 (civic competence)

6 國家公民主義(official nationalism on citizenship)

7 宗族公民模式(ethnic-genealogical model of citizenship)

8 主動公民 (active citizen)

9 城市空間的權利(right claims to urban space)

10 新自由主義 (neo-liberalism)

11 精英階層的霸權控制(hegemonic dominance of elitist class)

12 中介者的角色( mediating role)

13 組群分殊政治( group-differentiated politics)

14 被動公民( passive citizen)

15 多層性的 (multi-leveled)

16 血緣性民族國家公民 (ethnical nationalism)

17 多重性公民( multiple citizenship)

18 單一政治體系(unitary political system)

19 民族國家公民 (national citizenship)

20 國家建造 (nation building)

21 陌生人化(stranger)

22 他向的 (other –directed)

23 無名的 (anonymous)

24 疏離的 (alienated)

25 脫忠誠的 (disloyal)

26 公共空間的權利(right to public space)

27 集體主義 (collectivism)

參考資料

香 課程發展議會(1996)。《學校公民教育指引》。香 ﹕香 教育署。

特區行政長官(1997)。《高等教育領導人國際論壇晚宴致辭全文》。Available: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1392273.html,.hk/cc/speech/0703cced

教育統籌委員會(2000)。《香 教育制度教育改革建議》。香 ﹕政府印務局。

Arcodia, C.(2000). Confucian contributions to citizenship debates, Journal of World Education Fellowship Australia,102, 61-67.

Cogan, J., & Derricott, R. (Eds.) (1997). Citizen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

Hughes, C. & Stone, R.(1999). Nation-building and curriculum reform in Hong Kong and Taiwan. The China Quarterly,160, 977-991.

Kella, J.(1991).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and ethnicity. NY: St. Martin’s Press.

Lefebvre, H.(1996). Writings on cities, trans. E. Kofman & E. Lebas. Oxford: Blackwell.

Marshall, T.(1950).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ha, L. J. (2000). Political activism and civic education among Australian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 44(2), 155-174.

Sandercock, L.(1998). Towards cosmopolis: Planning for multicultural cities.

New York: Wiely.

Sassen, S. (1996). Cities and communities in the global economy: Rethinking our Concepts. American Behavioural Scientist, 39, 629-39.

Smith, A.D.(1991). National identi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Turner, B. S.(2000). Cosmopolitan virtue: Loyalty and the city. In E.F., Isin, (Ed.), Democracy, Citizenship and the Global City (pp. 129-147). London: Routledge.

Van Gunsteren, H. (1996). Four conceptions of citizenship, In B. Van Steenbergen (Ed.), The Condition of citizenship.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通过探究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看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条件、传输的理念、教育方式和效果四个方面的不同。 标签: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分析 公民教育是一个舶来之物,它是西方国家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从逻辑的角度看,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相当的交叉,又有本质的区别。探讨公民教育并将它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 公民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涵义也不尽相同。公民一词最早使用于古希腊,后被古罗马所沿用。这时的“公民”主要指在法律上享有特权的一小部分自由民。进入中世纪以后,西方受到宗教势力和封建君主专制的束缚,整个社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教会和封建君主成为国家和人民的主宰,个人是上帝的子民和封建君主的臣仆。随着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公民才被明确赋予特定内涵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当中。西方学者对“公民”的含义给出了狭义和广义两种界定。狭义方面将公民认定为一个政治的概念,而且将其落归到一套特定的政治制度和价值上,强调公民身份与政治自由的关系。广义方面的界定则是把“公民”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在狭义理解的基础上扩大了公民概念的外延。“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几乎被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个意义上,每当个人做出决定或者采取行动,不论是直接的或间接的、有意的或无意的,都是作为公民在行动。另一方面,公民的身份又超出了国家事务的范围。个人是许多团体的成员,是家庭、学校、宗教机构、工作场所以至世界的公民。”〔1〕由此可见,在西方,公民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民主政治原则向其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延伸。在我国,公民“通常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2〕这也仅是从法律层面来界定的,在政治层面对公民这一概念还没有比较明确的界定。虽然在1953年的选举法中开始使用“公民”的概念,并且1954年制定的第一步宪法中就确定了公民的法律地位,但是随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应用和发展。笔者认为,公民首先是一个社会人及政治人,他的身份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就意味着在这个国家的社会公共生活中享有不可剥夺的权利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公民应是一个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他具有强烈的自我选择和自我负责意识,富有社会批判和建设精神。 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是与公民概念相伴而生的。有些学者认为,最早提出“公民教育”(civileducation)并论证公民教育理论的是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他认为国家的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造就公民。公民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培养合格的公民。由于人们在公民教育概念的理解上和使用

香港教育的背景资料

附件F 香港教育的背景資料 學校 「全學位全受訓」政策 1.1 政府在一九九七年推行政策,規定由該年起新入職的中小學教師必須持有學位。自此,副學位程度職前師資培訓學額升格,由頒授學位的學額取而代之。由二零零四/零五學年起,所有職前中小學師資培訓課程的畢業生都持有學位。 有關在職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政策 1.2 由二零零三/零四學年起,教育局推行一項有關公營學校教師持續專業發展的政策,鼓勵教師在一個為期三年的周期內達到不少於150個持續專業發展時數的軟性數量指標,包括有系統的學習(例如參加研討會、會議和員工發展日)及其他學習模式(例如同事間協作、教學啟導和專業閱讀)。 1.3 由二零零二年起,校長須在一個為期三年的周期內就以下三方面參與不少於150個持續專業發展時數:學校行政和發展;啟導和網絡聯繫;以及提升領導。持續專業發展活動主要建基於有系統學習、實踐學習,以及為教育界和社會服務。

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教育 1.4 在「同一課程架構」的原則下,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與其他健全學生一樣依循主流學校課程,同樣獲得必要的終身學習經歷。課程發展議會轄下的特殊教育需要委員會因此而成立,目的是發展這個原則,並負責制定有關政策及監督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而設的課程發展。就此而言,各個專責小組先後成立,以推動以下方面的工作: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編訂教學指引﹔學習重點﹔學習及評估示 例; ●進行調查,以便探討特殊學校在課程改革上的發展方向。並與有關 學校合作,落實推行校本課程,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設計及製作教學資源; ●舉辦教學研討會、工作坊及經驗分享會等協助提升教師專業;以及 ●鼓勵學校參與種籽計劃,共同探討重要課題,以便配合課程改革的 方向。 香港的幼稚園教育1 1.5 向教育局註冊的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為三至六歲兒童提供服務。香港幼稚園所提供的教育,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法為兒童未來學習奠定基礎: ●培育兒童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的全面發展; 1https://www.360docs.net/doc/eb11392273.html,.hk/tc/edu-system/preprimary-kindergarten/overview/index.html

走进香港 感受香港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eb11392273.html, 走进香港感受香港教育 作者:邓华香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05年第12期 很荣幸有机会赴香港进行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通过与香港小学校长、主任、科组成员分别进行座谈交流——学习他们的学校管理经验,了解他们的办学特色;到校园走走看看——感受他们校园环境的洁净与幽雅,文化氛围的浓厚;到课堂中听课——领略到香港教师的教学风采,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成果……一周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抓住每一次学习机会,比较全面地了解了香港教育改革的概况。现将香港教育与内地教育作一些对比,希望读者从中获得一些启发。 一、对香港教育的认识 (一)校园环境——精心布置 香港城区小学普遍占地很小,可谓是精品型学校,但布局极合理,校园洁净、幽雅,学校的宣传橱窗、黑板报、走廊、教室挂的语录异常醒目,催人深思。这充分体现学校对学生心灵的关注、人格的塑造、高尚品德的培养。校园面积虽小,但经过精心设计和安排,充满文明、活泼、艺术、智慧的校园环境构确成了一个美的育人情景,体现校园是育苗之土、育人之地。 (二)教育特点——多元化、个性化 香港教育比内地教育相对较自由一些,表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各学校及教师有权选择教材;在课堂教学上,教师敢于表现,敢于创新,呈现出宽松、民主、求新、求活的个性化的课堂氛围;在学校文化、办学思想上、体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在教学研究上,由于教师没有职称,教师之间关系比较平和,不会为此而竞争,教学基本属于“单干”。过去教师间互不观课,不够重视教育科研。近几年,香港教育统筹局也推广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不断推广观课文化,教师们才开始集体备课,互相听课切磋教艺,在教育科研方面积极投入,追求教育理想。 在香港,家长到学校做义工,又是香港教育的又一亮点。各学校成立有家长委员会,设置办公室。家长主动参与学校管理,到校做义工,开展亲子活动、家长专题讲座、家长联谊活动等,实现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教育格局,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认识 摘要 今天的中国,正在科学发展的航道上,走向新的辉煌;今天的中国教育,正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征程上谋划新的发展。教育,是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国家跨越式发展经久不衰的力量源泉。 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国际教育与人才竞争中存在着巨大危机:发达国家已经迈入知识型经济社会,而我国人处于工业化中期,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面临工业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挑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没有一流的教育就没有一流的人才,也就建设不成强大的国家。这就需要我们对目前的教育进行较大的改革,对未来的教育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是教育的发展与经济和社会的进步相匹配。否则,教育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关键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解读;体会 2010年7月8日,是一个注定要载入中国教育史册的重要节点。这一天,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规划描绘了我国未来10年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科学确定了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工作方针、总体任务、改革思路和重大举措。这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纲要》的制定共分四个阶段:调研阶段、起草阶段、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和审议完善阶段。《纲要》的制定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社会主义民主生动而具体的实践,是全党全社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伟大实践。《纲要》的制定充分做到了广开言路、广纳群言、广集众智、凝聚共识、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全民参与。尤其在《纲要》文本公开征求意见阶段,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界人士踊跃参加。上至94岁的耄耋老人,下到八九岁的小学生,甚至包括正在监狱服刑的犯人,纷纷以热烈的主人翁意识提出意见建议。从中央到地方各类媒体对公开征求意见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纷纷进行报道,参与热情前所未有。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条条充满热切期盼、一句句发自肺腑之言、一篇篇凝聚智慧的意见和建议,如股股清泉、似烈烈热火,为教育规划纲要文本广集众智,注入生机活力。 《纲要》分为四个部分: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其中发展任务部分主要明确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目标。体制改革部分确定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化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总体改革目标。保障措施部分要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障经费投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推进依法治教、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加强组织领导。 通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学习,我认为《纲要》主要有以下亮点。 学前教育纳入规划 “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发展公办幼儿园,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制定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和收费标准。”“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将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十分突出。2009年,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学前一年毛入园率也只有74%。以上各条例的颁布,表明学前教育将作

香港教育史

香港教育史 平冈中学沈紊仪 1.教育统筹科 教育统筹局成立初时是专责教育事务的教育司署。1981年,政府把经济科辖下的劳工事务拨归教育司署管辖,除了有关教育及人力资源培训的事务以外,亦兼顾香港的劳工事务。同时,初期政府架构改组,司署分家为政策科(“科”)及负责执行及落实政策的“署”,教育司署改组为教育及人力统筹科及教育署,并接管劳工处。教育及人力统筹科于1983年改名为教育统筹科,香港回归后更名为教育统筹局。 2.近代宗教团体与香港教育发展的关系 香港教会办学历史悠久,起步早,发展快。香港开埠初期,港英政府没有专门负责教育的机构,对教育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鼓励教会办学。早期教会办学,主要侧重于培养教会人才。最早开办的教会学校是马礼逊纪念学校,创办于1842年。该校虽然只办了10年,但在中国教育发展史地位突出。1847年该校校长勃朗牧师携同黄宽、黄胜、容闳等到美国入学,其后各有成就。容闳于1872年推动了中国幼童留学美国运动,对晚清教育影响极为深远。港英时期,天主教、基督教获得了当局扶持,基本上垄断了教育资源。早在1847年设立的教育委员会(后来改为教育咨询委员会),其成员均是基督教教会牧师,主席亦由圣公会主教出任。1879年时任港督的轩尼诗因其本人是天主教徒,对天主教办学采取了宽厚政策,使其获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与办学权。在长达150年的时间里,天主教、基督教学校因受到特殊扶持,获得了长足发展。至上个世纪90年代,仅天主教香港教区办的学校就达175所,修会办学155所,就读学生达31万人,占全港学生的四分之一。 香港宗教团体办学具有较大的自主权。政府只负责拨发教育津贴,教育主管部门一般不干预教会办学事务,教学管理全部由宗教团体负责。宗教团体办学,采取校董会管理模式,由教会团体负责人出任校董,教会自主成立校董会。校董会作为学校教育管理的决策机构,全面负责教学方针拟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事务管理、教师选聘培训、学生招收管理及课程设置调整等。香港宗教办学注重将宗教伦理道德教育同普通课程教育结合起来,并将本宗教的基本教义融入到教育活动之中,从办学方针到课程安排,都贯穿了宗教教育理念。各大宗教都要将本宗教的核心教义体现在教育实践与人才培养之中,专门开设有宗教课程。在这方面政府采取了积极扶持立场。2003年特区政府针对道教团体宗教教材匮乏,专门下拨921万元港币,支持香港道教联合会用于编写道教教材。一般来说,香港宗教团体所办的学校,无论从办学条件,还是从办学质量,都要高于政府所办学校,香港所有的名校,基本上都是教会学校。 3.容闳对中国留学教育的贡献 同治七年(1868年),向清政府提出以选派幼童出洋留学为重点的四项条陈。同治九年(1870年),在容闳的反复劝说下,曾国藩终于表示愿意向朝廷奏请派留学生。获得朝廷的批准,同治十年(1871年8月)成立“幼童出洋肄业局”,由陈兰彬任出洋局委员、容闳为副委员。陈兰彬负责留学学生在美期间的中文学习,容闳则负责孩子们在美国的教育,直至同治二十年(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为止。

公民教育的性质、理念、思路

课程性质: 本课程的性质是集理论学习、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理论学习主要是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最基本的理论;社会认识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国家和政府的性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当代国际社会的概况;公民教育包括对学生进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灌输、公民意识的培育、权利义务责任意识的熏陶、遵纪守法等行为规范的引导和公民国际视野的培养等。课程内容的核心价值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和社会主义政治方向的引导。其中,对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政治观点的教育包括政治观、国家观、民主观、政府观、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观、国家利益观等。 课程的基本理念: “做一个什么样的公民”是一个涉及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严峻问题,现代化的根本含义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公民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公民教育要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公民教育的核心是现代公民意识教育,公民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功能,应明确提升为国家意志的层次。将塑造培养现代公民上升为国家意志,进一步完善和明确我国教育目标方针,构建以学校教育为重点的现代公民教育社会体系,奠定和谐社会的公民基础与精神基础。 公民教育活动的思路: 以“爱国”为核心、“守法”为重点、“诚信”为关键、“知礼”为基础,以突出群众性、注重针对性、强调实效性为基本要求,通过广泛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短期内努力使爱国主义教育、知法守法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知礼向善教育工作水平取得明显成效,学生间的风气发生显著改善,学生的精神风貌更加蓬勃向上,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更加健康协调。

公民教育课程

公民教育课程 中一課程 1. 家庭: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2. 鄰里社會:鄰里與我,鄰里組織 3. 地區社會:香港的政治、經濟發展,基本法的特點, 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 4. 國家民族社會:吾土吾民 5. 國際社會:多樣化的社會,世界公民 6. 公民素質與公民社會:生命與尊嚴,平等,自由 1. 家庭:家庭成員間的關係 Family Education Network: Parent Child Relations Family Education Network: Family Fun 2. 鄰里社會:鄰里與我,鄰里組織 3. 地區社會: 香港的政治、經濟發展 香港:背景資料 經濟 基本法的特點

政府:《基本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居民 《基本法》第三章: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4. 國家民族社會:吾土吾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 5. 國際社會:多樣化的社會,世界公民 6. 公民素質與公民社會: 生命與尊嚴 平等 平等機會委員會 性別歧視條例 殘疾歧視條例 家庭崗位歧視條例 自由 中二課程 1. 家庭:家庭的公民教育功能 2. 鄰里社會:區域組織,本區與我 3. 地區社會:政治體制,權力監察, 4. 國家民族社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發展, 5. 國際社會:人類文明的遺產,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事件

6. 公民素質與公民社會:權利與義務,合作, 國家社會情,人類友愛心 1. 家庭:家庭的公民教育功能 2. 鄰里社會: 區域組織 臨時區域市政局 臨時市政局 臨時區議會 本區與我 3. 地區社會: 政治體制 特區政府組織架構圖 行政長官 行政長官簡歷 行政會議 政務司司長簡介 政務司司長職責 財政司司長簡介 財政司司長職責 律政司司長簡介 律政司 立法會 司法機關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3.1当前关于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几种看法 在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及公民社会逐步发育的背景下,伴随着西方公民教育理论的引入以及人们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之间的关系逐渐被提上讨论日程。对于二者关系,理论界存在“替代说”“转型说”“融合说”几种不同的呼声,本论文在分析这几种主张后,比较赞同“融合”这一说法,并进一步讨论分析了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3.1.1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替代说” 部分研究者,从我国社会急速转型和时代变化发展出发,针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强烈主张用公民教育理论和做法来修正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一致认为思想政治课应当以公民教育为发展形态,甚至应该被公民教育取代。(笔者称此类观点为“替代说”)持“替代说”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成员的身份“从‘革命者’到‘公民’目标的转换,意味着传统的政治教育必将被现代公民教育所融合”,“作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政治社会化’途径一一传统的政治教育大当代发展就必然要向着‘公民教育’转化”。们的基本主张是思想政治教育当以公民教育为基本定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要向公民教育延伸转与轨,并主张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为公民教育服务。他们一方面指出国内思想政治教育在现代民主社会中面临的缺陷以及公民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挑战,另一方面指出国外公民教育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公民教育在现代政治民主化方面的优越性以及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与功能上的相似性,从而得出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了,应当以公民教育来修正甚至代替思想政治教育的结论。 “替代说”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直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敲响了警钟,并且有利于寻找思想政治教育陷于困境的原因及对策。但是"替代说"取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性,也挑战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合法性。学界一致认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依凭的社会结构不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语境下的产物,二者均与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连,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後,具有传递社会主导价值观念的功能。一国政治社会化的途径选择要本国当前的社会结构紧密契合。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典型的现代社会结构初见端悦,但并未完全成型。公民社会虽说正在充分发育,但并不成熟仍处于起步阶段,并且带有政府主导的色彩。而公民教育的出场主要依凭社会的公共领域,要求完全成熟的现代社会结构作为其发展土壤,它的基本目标是培养能够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公民,所强调的是公民个人独立自主参与国家政治与公共生活,摆脱政府的控制,这与我国当前尚未完全成型的社会结构存在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我国当下社会结构现状决定着由国家推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旧发挥着重要社会作用,公民教育无法取代思想政治教育。 3.1.2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的“转型说” 部分学者在看到德育向公民教育成功转型后,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向公民教育转型,以公民教育作为目标定位的的想法。他们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在实践发展中巳显现出其局限性,因而主张思想政治教育转变理念,将公民教育作为基本定位,并逐渐向公民教育转轨。他们还提出应该在高校引入公民、公民教育与公民意识的概念,这“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完善与创新,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历史转型”“公民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迫切性,正曰益为人们所认识,在我国特别是在高校全面推行社会主义的公民教育,乃是大势所趋”? “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调整其教育目标,按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把开展现代公民教育,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持“转型说”者与持“替代说”的理论立足点基本一致,也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现代社会结构逐步构建,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

公民教育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公民教育简介 第一节西欧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欧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近代以来,它曾长期居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因此,西欧文明,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在整个世界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西欧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可以说传统丰厚。历史证明,各个历史时期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不遗余力地把本阶级的政治思想及价值观念,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灌输给社会成员,创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以及诸多有效的方式、方法、渠道和途径。 一、古代西欧的思想政治教育 西方思想政治教育上溯源头,可以一直追溯到公元前8-前4世纪的古代希腊。这是有文字记载的西方思想政治教育史的开端。古代西方的思想政治教育,历经古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为后世的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基石。 1、古希腊时期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西欧文明的发祥地。史料表明,在当时形成的许多奴隶制城邦国家内,奴隶主阶级都以自己的方式开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在几个最强大的国家里,奴隶主阶级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发展到相当完善的程度。这里我们将只讨论斯巴达和雅典两种完全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斯巴达是一个军事贵族专政的国家,出于对内镇压奴隶暴动和对外争夺地区霸权的双重目的,它在统治阶级范围内统一实施“战士教育”。斯巴达人独有的教育制度和生活方式只有一个目的,即培养合格的、能够献身国家的公民和军人。由于斯巴达公民都是职业军人,所以,他们把对军人的要求诉诸团结、服从、尚武、吃苦、禁欲、牺牲精神,贯彻到公民社会的各个方面。 在斯巴达,(1)所有7~30岁的贵族子弟都被组织起来,按年龄编进若干层次的训练团(一种半军营、半学校性质的机构),由国家委任的官员负责把他们培养成“真正的战士”。战士教育并不是单纯的军事体育训练,它还包括严格的政治道德灌输。为此,负责战士教育的官员经常向青少年讲解奴隶制国家的政治、法律、风俗习惯、行为规范、生活准则,并让他们直接参加各项实际活动,如祭神、竞技、执政者的就职庆典等仪式,以巩固学习的成果。(2)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王和长老,还亲自找青少年进行“政治道德谈话”,要求他们能迅速而准确地答出某人是好公民还是坏公民,某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否则就给予惩罚。(3)诗歌艺术的全部价值几乎就在于灌输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思想感情。斯巴达的“战士教育”在实现公民内部统一和培养优秀军人方面确实获得了巨大成功。它

教育与国家未来演讲稿

教育与国家未来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是来自艺术设计学院工设092班的张佳翼,接下来我来谈谈对国家与教育的看法。 首先我为大家讲个小故事,1910年夏天,12岁的周恩来在奉天关东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个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周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说:“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 12岁的周 恩来总理发出的誓言。充分表达了少年周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志向。最终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代伟人。 没有一项事业像教育那样寄托着如此之多的希望,因为它联系着当下和未来,沟通着现实和理想;没有一项事业像教育那样承载着如此之重的使命,因为它不仅成就个人与家庭,而且荣耀民族,富强国家。 教育是奠定国家竞争力的基石,是一个国家最根本的事业。教育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催化剂,是一个民族最崇高的追求。强国必先强教,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体现的是一个国家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和仰望天空的理想气质。 文化作为教育的承载物,是人的精神家园,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词。文化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 举一个显现的例子,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曾经遭受过外国侵略者怎样的凌辱。八国联军侵华,一把火燃尽了圆明园,让满园的文化瑰宝顷刻之间化为乌有。鸦片战争,开启了列强侵华的大门。南京条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让中国的从此蒙羞。南京大屠杀,中国同胞惨遭杀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近代中国受列强欺辱至四分五裂亡国灭种之境地,而竟然在共产党领导下又奇迹般整合至统一强国,重新站立起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没有被推倒被解构。文化不散,民族不灭。因此唯有文化道德的解构,对于国家民族的伤害最深,而其重构又最为艰难。 遗憾的是,我们的教育直到今天,仍深受应试教育影响。我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真正缺乏的,不是一门技能,而是人文精神,也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

香港的教育与医疗情况

香港的科教和医疗 【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特殊教育、资讯科技教育、师资培训、专上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新来港儿童的教育、职业教育、非华语学生的教育等。为促进学习成效,特区政府一直以来都致力推行以母语(中文)为本地学校的主流教学语言。由于中文和英文同是香港的法定语言,所以政府投放大量资源,以培训学童两文(中文和英文)三语(广东话、普通话和英语)的能力。 香港的学校可分为三大类,即完全由政府开办的官立学校、完全由政府资助并由志愿团体管理的资助学校,以及私立学校,其中有部分私立学校接受政府资助。官立及资助学校推行政府建议的学习课程。它们提供免费的小学及中学教育。此外,香港有51个国际学校(包括15个由英基学校协会主办的学校),主要为在香港定居的海外家庭,以及因工作或投资而来港居住的家庭的子女提供非本地课程。 自2008/09学年起,特区政府向公营学校提供的免费教育由9年延伸至12年。此外,政府亦全面资助职业训练局为修毕中三的学生而开办的全日制课程,为高中学生提供传统教育以外的另一个免费进修途径。 过去10多年,香港政府投放大量资源发展教育。教育是香港公共开支中的最大项目,预算开支约占经常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2017/18财政年度,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开支预算总额为885亿港元,占政府总开支的18%。政府设有学生资助计划,学生不会因经济问题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近年来,香港人口的教育程度持续改进提升,接受专上或以上教育的人口比例不断增长。 表1-1:2013年和2018年15岁及以上人口的教育程度占比情况

属的专门推动科技、资讯及产学研协同发展的第13个决策局。同年12月香港科学院成立,成为香港民间在基础科研领域的第一家机构。 根据2018年底香港政府统计处发布的《2017年香港创新活动统计》,2017年,香港工商机构中约3%曾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工商业技术创新活动开支总额259.4亿港元,较2016年上升48%。2017年,香港本地研发总开支(即工商机构、高等教育机构及政府机构在本地所进行的研发活动开支总额)达到212.8亿港元,同比上升8%。香港本地研发总开支相对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16年的0.79%微升至2018年的0.80%。 其中,工商机构研发开支,包括研发活动所涉及的劳工成本、其他经常开支和资本开支,由2016年的85.28亿港元,上升至2017年的94.12亿港元,增幅为10%。 近年来,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研发开支一直有上升的趋势。2017年,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研发开支达108.37亿港元,较2016年上升6%。2017年,政府机构(主要是公共科技支持机构)的内部研发开支达10.31亿港元,较2016年上升13%。 香港大专院校仍然是推动研发成果商品化的重要对象,六所本地大学已各自成立技术转移处,从事技术转移工作。截至2019年3月,特区政府通过创新及科技基金的大学与产业合作计划,累计共拨款4.38亿港元,资助358个应用研发项目。 香港的政府机构不是研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但政府一直推动研发活动,提供资金及基础建设的支持。政府在1999年成立了创新及科技基金以支持能提升创新及科技的项目。政府亦透过成立香港科学园及各个研发中心,提供基础建设以促进技术提升及发展。截至2019年3月底,香港特区政府已为保障创新科技发展提供超过1000亿港元资金支持。 【医疗】香港特区政府为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政府为主导主办一体化医疗健康护理服务,为市民提供高质量、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特区政府将全港分为5个区,分设5个区域性中心医院作为该区医疗服务的总枢纽和联络中心。此外,配以地区医院、普通诊所和专科诊所。香港居民只要持身份证,支付少许费用,便可以得到政府医院和政府补助医院的医疗服务。香港有公立医院、私人医院,此外还有公立专科门诊及社区医疗服务。目前,全港约94%的医院服务由公立医院提供,另外6%由私人医院提供。 香港医院管理局是一个法定机构,负责管理全港所有公立医院及相关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2006年第12期(总第323期 )EDUCA TIONAL RESEARCH No.12,2006 General,No.323 中国公民教育观发展脉络探析 朱小蔓 冯秀军 [摘 要] 通过对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进行溯源性追寻,可以看到,中国公民教育观与西方公民教育观在公民与国家、社会关系,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等方面呈现相向运动的趋势,与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在本体基础、教育机制、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相互融通的可能。 [关键词] 公民教育观;权利;义务;道德教育 [作者简介] 朱小蔓,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北京 100088);冯秀军,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教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工作站研究人员 (石家庄 050091) 公民及公民教育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与民主政治相对的封建专制体制下,只有臣民与私民,没有公民,遑论公民教育。对于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的中国来说,“公民”是一个于近代自国外传入的非本源性概念,公民教育则是在近代中国由民族危机与社会危机所引发和启动的宪政进程中,借鉴西方民主思想与制度形式,寄望通过教育造就“新民”、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诉求。因此,把握中国公民教育观的发展脉络,需要在中西公民教育观的关联交汇中进行溯源性追寻。 一、与西方公民教育观相向运动 一定的公民教育观基于相应的公民观。公民概念在不同学科中有特定的内涵。作为法律意义的公民,是指在法律上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主体,受国家宪法和法律管辖与保护的人;作为政治意义的公民,是指行使一定政治权利的人;作为伦理学意义的公民,是指具有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所要求的个人行为态度和品质的人。虽然公民概念有着多样性与歧义性,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公民是指一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角色归属,公民概念则是在公共领域对“我是谁”,“我应该做什么”之类的问题给予答复。①因此,任何一种公民观,其基本内涵都应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公民在所属共同体内所牵涉各种关系的性质与形式,二是公民在上述关系中的实践。与此相对应,公民教育观的主要内涵也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即通过教育使公民认识在共同体内所牵涉的各种关系,以及学习如何处理、对待这些关系。 (一)西方公民教育观的历史变迁 西方有两种主要的公民观传统,一是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共和主义公民观,一是以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公民观。在多元文化论的讨论尚未兴起之前,这两种公民观主导西方的公民教育理论。②之后,又逐步发展起了社群主义与多元文化主义公民教育思想。 1.共和主义公民教育观 大致说来,共和主义公民观有古典共和主义、自由共和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之分。亚里士多德的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观建立于希腊城邦概念基础之上,认为公民身份与城邦共同体密切相关,公民必须融入政治共同体,共同参与、遵守公共决策。公民身份意味着共担责任与共享益处。这种公民

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述评

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述评-权威精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 摘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公民素质,一直是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之一。基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课程发展的趋势,香港于2008年修订了《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旨在通过课堂讲授和多元化的学习经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积极为家庭、社会、国家和世界作贡献。 关键词:香港小学;德育;公民教育;课程 一、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框架修订背景 (一)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进入21世纪之后,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关系日益密切,香港和内地(特别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融合也更加紧密。这使得香港的年轻人面临着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他们需要对自己、社会、国家、世界有更深入的认识,才能成为有自信、有见识、有责任感的人。学校只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情况,才能指导他们更好地参与未来社会的发展。香港回归祖国以后,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识以及培养他们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成为香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其主要表现为提高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为社会和国家的福祉作贡献的精神。由此可见,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的变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发展的趋势 香港小学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经历了一个不断优化的过程。1981年,《学校德育指引》首次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明确

的规范和要求,确立了德育在学校课程的地位。为适应1997年回归后香港人身份的转变,1985年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将公民教育提升到一个重要的位置,将德育和公民教育融为一体。1999年,《学校环境教育指引》提出,要“促使学生毕生都关注环境,而且具有远见……同时身体力行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致力缔造一个能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1]。2001年,《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将“认识自己的国民身份,致力贡献国家和社会”列为七个学习宗旨之一,并建议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入五种基本的学习经历[2]。2002年,香港课程发展议会编订的《基础教育课程指引——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将“德育及公民教育”列为四个关键项目之一,鼓励学校将其纳入课程规划,促进学生学习,并提出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五种价值观和态度,即坚毅、尊重他人、责任感、承担精神、国民身份认同[3]。2008年,香港教育局课程发展处德育及公民教育组发布了新修订的《德育公民教育课程架构》[4],新增诚信和关爱作为首先要培育的价值观,并罗列了各学习阶段的学习目标,进一步加强国民教育的推行。至此,香港学校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应运而生。 二、课程主要内容 香港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跨越小学所有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都涵盖五个生活范畴:个人范畴、家庭范畴、社群范畴、国家范畴和世界范畴,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生活范畴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态度,加强对身份的认同。五个生活范畴又细分为不同的学习元素,涵盖正确价值观及身份认同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也包含较广泛的生活事件和社会议题,照顾不同学生在兴趣和需要上的差异,帮助他们拓展和加深所获取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学校可依据德育及公民教育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按照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条件及需要,设计本课程的推行模式,确保学生得到相关的学习机会。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最新教育资料

浅谈公民教育的发展 一、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一)公民概念的梳理 公民是一个古老的概念,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 公民”这一概念不仅历史渊源较长,而且在不同时期、不同社 会条件下,被赋予了不尽相同的含义。 公民概念最早产生于古代希腊,古希腊的“公民”(polites) 一词来源于“城邦”(polis),原意是“属于城邦的人”。公 民是“参加司法实务和职权机构的人”,是城邦中的少数。 拥有参政权,对国家、社会的形成承担公共作用和责任,这一 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形成于15世纪前后。现代意义上的公民 概念,已完全超越了其最初的内涵,现在意义上的公民是指: 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从事管理社会和国家 等公共事务的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二)现代公民教育的概念界定 由于研究者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界定的公民教育概念

也自然不同。但根据概念形成基本的逻辑要求,我们认为公民教育概念中应包括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第一点,要明确公民教育的主体。第二点,要确定公民教育的目标。第三点,要区分公民教育与其他教育的不同。第四点,要表明公民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位置。第五点,要说明公民教育与公民教育课程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公民教育概念表述为:是社会通过培养使公民成为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责权主体,成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有效成员的过程。公民教育具有基础教育、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性质。 (三)公民教育的目标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公民教育实践所要达到的目的。公民教育体系是其教育实践的基本框架。公民教育目标的确立和体系的建构,是公民教育实践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 一般认为,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受教育者的权责意识,使其具备思考个人与家庭、集体、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关系的能力,培养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态度、实践能力和价值观念,使其在实践中成为权责主体的有效公民。

美国公民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美国公民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摘要:公民教育在维护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和促进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美国的公民教育中很少有强迫和灌输而注重推理和引导,其教育模式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特点。我国几十年的思想政治教育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任存在着许多问题,因而充分认识美国的公民教育, 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 可以为我们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 关键词:美国公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启示 正文: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教育所特有的概念。美国学校和社会虽然没有明确采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美国政府、美国社会到美国学校,都十分重视和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美国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称为“公民教育”, 其实质等同于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通过公民教育、爱国教育、道德教育、宗教信仰、历史教育等,使美国人的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的大国,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对美国公民教育的研究,我们可以和本国思想政治教育对比区别,借鉴其精华,去除其糟粕。第一、美国公民教育的内涵及特点。 所谓美国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美国所有的合法公民有权享有的一种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利,具有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特征。公民教育是美国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公民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公民教育是指一个美国采取多元的途径,培养国民具有效忠国家的意识,获得有效参与公民生活必需的知识、态度和技能,进而发挥其责任心和荣誉感,成为良好的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是指美国各级学校中强化与公民教育相关课程,以及训育活动等;在美国庞大的教育体系中,我们很难看见“思想政治教育”的字眼,因为自美国成立以来,从社会到政府再到学校,一直把“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公民教育”。美国公民教育注重培养有积极性、有影响力的公民。然而,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识形态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阶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形式都不尽相同,但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都是一致的,即服务于不同阶级、组织的统治者。纵观美国的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其在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施方式等上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 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 展促进着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 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 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 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 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 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 育的内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 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 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完整版)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一.名解 1.课程: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中介和手段,是对教学目标、教学科目、教学内容范围、教学程序、教学活动、教学分量标准的规划设计,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获得促进自身发展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和经验。 2.教学模式:是依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比较典型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 3.说课:是在备课时或在评课前,由授课教师谈谈课时教学的设计情况。通过这一教学活动,可以使参与备课的同行或参与评课的热播了解授课人的教学设计整体情况,以便有关人员进行学术和业务交流。它也是对说课人业务水平评价的一种方式。 4.教学最优化:是指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案,是教师和学生耗费最少的教学时间,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5.启发式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而不要用向学生“灌知识”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一种教学思想它是各种带有启发性的具体教学方法的总称。 6.教法:是教师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时采用的教学策略、手段、方法、途径和操作程序,简言之,就是教师教学生时采用的方法。 7.快乐学习法:是自觉自愿地学,主动积极地学,生动活泼地学,满怀信心地进取,以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为依据,从情感入手,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模式。 8.教学艺术:就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为取得教书育人的最佳效果,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技艺进行的创造性教学方式。 9.案例教学法:就是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种典型、特殊事情的情景和境况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10.终身学习:终身教学首先是一种观念,起中心词是“学习”。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支持的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激励并使人们有权利去获得他们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和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的应用它们。11.学习力:是学习中最活跃、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学生改变自身精神和知识结构的作用,是促进学生自身潜质发挥的力量,是人提高自身素质的力量。是蕴藏在人本身内部的一种力量,它是由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两种力量因素聚合构成的。这两种力都有大小,但决定的方向和动力作用的是非智力系统。 12.微格教育:就是将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成许多容易掌握的具体的单一的技能。 13.素质教育:就是人在先天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培养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14.教学评价:就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及其标准,利用学科的。可行的方法和技术,对教学活动及其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和评估。 15.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实习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的实践活动。它是师范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也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和重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选择 1.素质教育的特征: ①目的性②育人性③全体性④全面性⑤基础性⑥主体性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多选)①.教师与学生②.教育与教学③.传授与接受④.内化与外化⑤.理论与实践 2.学习力的要素构成:①.学习动机②.学习情趣③.学习毅力④.学习能力⑤.学习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