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词语赘余和句式杂糅(2013.12.27)

常见词语赘余和句式杂糅(2013.12.27)
常见词语赘余和句式杂糅(2013.12.27)

【常见词语赘余】实词部分

1.彻底根治(湖南2013高考卷)

2.提出质疑

3.十分酷寒、十分酷爱、十分罕见、十分炎热、十分万恶、十分优异、十分熟稔

4.非常奇缺

5.互相厮打

6.亲眼目睹

7.共同协商

8.非常嗜好

9.一致公认

10.过度酗酒

11.前来光顾

12.开始启动

13.无故旷课

14.热切渴望

15.悬殊很大

15多年夙愿

16.可以堪称

17.令人堪忧

18.致信给

19.留下的遗毒

20.切忌不要、防止……不再、严禁……不要

21.涉及到

22.年轻小伙子

23.从心里由衷地

24.囊括全部

25.先进楷模

26.满八年左右

27.仿造伪劣产品

28.第一步处女作

29.第一次破天荒

30.无声的潜台词

31.付梓印刷

32.急剧锐减

33.彻底根治

34.初开先河

35.多余的废话

36.过滤的想法

37.国际间

38.共同协商

39.大好良机

40.迷人的魅力

41.葱绿的大葱

42.许许多多的群众

【常见词语赘余】虚词部分

1就在于是

2付诸于、见诸于

3.至少……以上

4.万一若

5被……所接受

6.并非是

7.将近40%以上、已逾70%以上

8.这个中原因

9.实属是

10.否则不这样

11.这其中、这其间

【常见成语赘余】

1.无数莘莘学子

2.座位座无虚席

3.全身遍体鳞伤

4.到处比比皆是

5.突然恍然大悟

6.一个人茕茕孑立

7.当前当务之急

8.胡乱地妄自菲薄

9.使人民生灵涂炭

10.让人贻笑大方、被人贻笑大方

11.根本上釜底抽薪

12.一场南柯一梦

13.孑然一身的单身汉

14.显得相形见绌

15.津津乐道地说

16.难言之隐的苦衷

17.忍俊不禁地笑

18.责无旁贷的责任

19.我实在莫衷一是

20.正在方兴未艾

21.让在座的人技惊四座

22.值得可歌可泣

23.胜利凯旋归来、凯旋归来、邂逅相遇

24.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

25.眼睛望穿秋水

【常见句式杂糅】

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是为了……为目的(是为了……)(以……为目的)

3.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4.由于……下(由于……)(在……下)

5.经过……下(经过……)(在……下)

6.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7.造成……的重要原因,是由于……(重要原因是……)(是由于……造成的)

8.环境污染源是动物造成的(环境污染源是动物)(环境污染由动物造成)

9.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10.因为……的原因(因为……)(是……的原因)

11.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12.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3.成分是……配置而成的(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14.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15.关键是……起主导作用(关键是……)(由……起主导作用)

16.关键是……起决定作用

17.关键是……分不开的(关键是……)(与……分不开的)

18.根本原因是……的结果(根本原因是……)(是……的结果)

19.主要原因是……在作怪(主要原因是……))是……在作怪)

20.围绕以……为中心(围绕……)(以……为中心)

21.基于……的基础上(基于……)(在……基础上)

22.受……困扰下(受……困扰)(在……困扰下)

这是前几年积累在笔记本上的,今天把它打印成电子稿,利己利人。2013.12.27在家。

文言词语和句式含答案

(一)文言实词练习 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 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 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 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 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 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 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 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 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 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 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 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 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 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 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 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 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 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 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 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 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 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 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 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 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 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 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高考句式杂糅类病句常见类型例

高考句式杂糅类病句常见类型例解 句式杂糅,是指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句式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杂糅结构形式有以下八类: 一、表示原因的杂糅 【2004福建卷】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前进的,这是由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的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说明:本句划线部分是“……由……决定”和“……由于……影响”两种格式的杂糅。划线部分可改为“这是由……决定的”,或“这是由于……外因影响”。 【2006四川卷】那几天阴雨连绵,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屋内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妻子只在这时才写信向他发一两句牢骚。 说明:本句划线部分是“造成……”和“……因……”两种格式杂糅。划线部分可改为“造成他家住的平房大面积漏雨”或“他家住的平房因年久失修而大面积漏雨”。 【2008宁夏海南卷】为了露出琉璃瓦深蓝色的瓦体,去年盖的办公楼没有在屋檐外设墙体遮挡,这是成为楼顶覆冰融化时容易整体滑落砸到过路人的原因之一。 说明:本句划线部分是“是……的原因”和“成为……的原因”两种上格式的杂糅。划线部分可改为“这是……原因之一”或“这成为……原因之一”。 二、表示依据的杂糅 【2004江苏卷】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说明:划线部分是“……来源于……”“……来自……”两种格式的杂糅,可改为“其经费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或“其经费只能来源于国家财政”。 【2007浙江卷】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看,国民阅读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比阅读率较高的国家可以发现,主要是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说明:划线部分是“根据…”和“……显示”两种格式的杂糅。 可改为“‘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或“根据‘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2008广东卷】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说明:划线部分是“……靠的是……”和“……利用……”两种格式的杂糅。 可改为“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或“都是靠电磁力来实现的”。 三、表示组成的杂糅 ?【2000年全国卷】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说明:划线部分是“……还有来自……”和“……参加了学习”两种格式的杂糅。 ?可改为“还有来自……科技工作者”或“清华大学等……也参加了学习”。从句意看,以第一种改法为好。此外“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并列不当。 ?【2004湖南卷】山鸡椒的花、叶和果实均含芳香油,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都离不开它。 ?说明:划线部分是“……是……原料”和“……离不开它”两种格式的杂糅。 ?可改为“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为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或“从油中提取的柠檬醛,配制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都离不开它”。 ?四、表示目的的杂糅 ?【1993年全国卷】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 ?说明:划线部分是“为了……”和“使……不再……”两种格式的杂糅。 ?可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或“为了使这类事故不再发生”。

2020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参考——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

2020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参考——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 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教案参考——高中语文:《文言词语与句式》教学设计 《文言词语与句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新课程,应该不是以教定学,而是以学定教,在梳理探究前了解学生情况,从而确定“文言词语和句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共有三个探究问题: 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2、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3、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二、教学重点:同上123 三、教学方法:成立合作小组,明确探究内容 合作、探究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分成六个小组,每两个小组负责梳理探究一个问题,给学生一周准备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梳理高中语文课本一至五模块的文言文,找出典型例句,分析比较,也可以上网搜集资料,从而探究出规律,合作完成文言词语与句式专题的学习任务。由六个小组各派一名学生组成评价小组,对六个小组的成果进行打分评价,评出最佳小组。 四、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 一、文言词语 (一)词类活用师: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这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相应具有某一新的意义,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 (探究问题1、词类活用中意动与使动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展示合作探究成果: 生甲:课本中的典型例句 ①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 ②且庸人尚羞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 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⑤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⑥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例举新选

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例举 1.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实属是。 2.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 重于。 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期间、 此个中。 4.唯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 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 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 6.涉及到、波及到、再次复发、互相 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 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

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 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 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 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 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 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 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 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 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 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 的传统美德。 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 一天、时速可达1000公里/小时、

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 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 右的距离。 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 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 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 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 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 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 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 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 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 句子的开头出现了介词时:

经过老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句首介词“经过”,使“老主任的再三解释”的主语地位丧失,可去掉“经过”,如果要保留“经过”,则可去掉“才使”,从而整个句子的主语变为“他”)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方便更改

句式杂糅常见类型归纳

句式杂糅常见类型归纳 下面是高考经常考查的句式杂糅的形式(括号内为正确形式): 1.是由于……决定的(是由……决定的/是由于……) 2.是为了……为目的的(是为了……/是以……为目的的) 3.他的死是为了……而死的(他的死是为了……/他是为了……而死的) 4.……的原因,是因为……(……的原因是……/……是因为……) 5.……的原因,是由于……(……的原因是……/……是由于……) 6.是因为……的原因(是因为……/是……的原因) 7.原因是……造成的(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8.……的原因主要是……所致(……的原因主要是……/……主要是……所致) 9.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10.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11.关键的问题是……在起决定作用(关键的问题是……/是……在起决定作用) 12.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13.经过……下(经过……/在……下) 14.由于……下(由于……/在……下) 15.由于……领导下(由于……领导/在……领导下) 16.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7.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8.以……即可(以……为宜/……即可) 19.有……组成(有……/由……组成) 20.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成分是……/是由……配制而成的) 21.靠的是……取得的(靠的是……/是靠……取得的) 22.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3.借口……为名(借口是……/以……为名) 24.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25.并非是……(并非……/并不是……) 26.听到……的噩耗传来(听到……的噩耗/……的噩耗传来) 27.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28.变得分外……多了(变得分外……/变得……多了) 29.比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跟去年同期相比……) 30.……的特点是……的独到之处(……的特点是……/……有……的独到之处)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1)表时间。 长达……之 久 例:……,耗时长达六年之久。 修改意见:或说“长达六年”,或说“达六年之久”。 (2)表限制。 超过……以上 例:消费金额超过50元以上者,有礼品赠送。 修改意见:或说“超过50元者”,或说“ 消费金额50元以上者” (3)表对象 对于……上 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 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4)表决定 以……即可 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5)表事由 借口……为名 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6)表构成 由(包括、分)……组成 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7)表意愿 本着……为原则 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8)表被动 被(受)……所 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9)表原因

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 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10)表数量 高达……之巨 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 (11)表目的 旨在以……为目的 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 修改意见:或说“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12)表范围 大多以……为主 例: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 修改意见:或说“科研人员大多是青年人”,或说“科研人员以青年人为主”。 (13)表依靠 靠的是……取得的 例: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修改意见:或说“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或说“是个人拼搏奋斗取得的”。 另外,常见的杂糅格式还有:防止……不再……(“防止……”和“……不再”),非……才行(“非……不可”和“只有……才行”),需要……不可(“需要……”和“非……不可”),从……为出发点(“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大约……左右(“大约……”和“……左右”),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和“是……的结果”),之所以……的原因(“之所 以……”和“……的原因”),供……之便(“供……之用”和“以便……”),等等。 常见赘余类型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

文言词语与句式教案

文言词语与句式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主要的文言句式 过程与方法 典型的句式意义,学生认真掌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和谐美,人情美 二、教学重难点 1、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2、宾语前置有哪几种情况? 三、课时 2个课时 四、教学方法 问答法提问法等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文言文以简约的语言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华,经历了上千年锤炼的古典文学是我们民族精神内涵的源头活水。我们中学生要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是“言”“文”并重的,这里的“言”,即文言知识,如实词理解,句式辨析等,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探究文言词语与句式。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二、实词词义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三者缺一不可,而三者之中,词汇居于首位。古代语言的词汇中最重要的是实词,文言实词的掌握应逐课积累,几年之后,水到渠成,这样就能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 (探究问题:我们在阅读文言文遇到实词时,如何准确把握词语的意义?) (一)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1、实例:①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归去来兮辞》) ②拔剑切而啖之。(《鸿门宴》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根据字形推断词义辨别 汉字本是具有表意性质的,从字形可以推知字义。汉字虽历经演变,表意的功能毕竟没有完全丧失,因此,通过对字形结构(主要是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探求字的意义。(例①“眄”的含义,根据“目”和“眄”的对象“庭柯”就可知其大致是“看”的意思。例②“啖”的含义,根据“口”,就可知其大致是“吃”的意思。) 2、练习: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策”,从“竹”,凡形旁从竹的字本义都与竹条有关。据此可知“策”在句中的意思是“(竹质)马鞭”。 樯橹灰飞烟灭。《念奴娇?赤壁怀古》 “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生僻字,但“樯”也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联系本句,便可以以局部代整体的修辞方法推出“樯橹”是战船。 金就砺则利。《劝学》 “砺”,“石”旁,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查字典得“磨刀石”。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 “骐骥”,“马”旁,可能是一种“马”,准确义项为“骏马”。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归去来兮辞》 “畴”的含义也可根据“田”字旁也能帮助推出“田地”之意。 (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1、实例:①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根据以上例句,总结规律: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辨别 古人行文,往往采用一些字数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各句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用同义、反义或意思相关的词,运用了排比、对偶等修辞,对这类句子中的实词,就可利用上下句与之对应的词的意义来帮助判断。这样,就可以由已知的词性、词义推知未知的词性、词义。(例①(“地”与“固”相对,“地”是名词,“固”也应是名词,解为“险固的地方”例②“跬步”对“小流”,可以推断“跬步”即为“小步、半步”的意思。)

高考病句修改中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

高考病句修改中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 高考病句修改中常见的重复赘余词语 1、并非是、绝非是、岂非是、实属是 2、见诸于、付诸于、来自于、倾向偏重于 3、国际间、人际间、这其中、这其间、此个中 4、惟其因为、切忌不要、防止不要、杜绝不要、切忌不可、避免不要 5、您令郎、您的令爱、我的愚见、 6、涉及到、波及到、再此复发、互相厮打、互相自我批评、基本上根除、亲眼目睹、开始启用、一致公认、随便苟同、非常奇缺、非常溺爱、太过(分)苛求、过分溺爱、悬殊很大、差距悬殊、凯旋而归、报刊杂志、邂逅相遇、遭人挨打、可以堪称、令人可爱(威慑)、令人堪忧、被应邀、提出质疑、非法走私、坏毛病 7、过高的奢望、无故平添、多年的夙愿、多余的废话、深深的沉思、、无声的潜台词、没用的废物、不熟悉的新情况、不必要的疾病(麻烦、误会)、正常的事业、年轻的小伙子、破天荒的第一次、过分的溢美之词、目前的当务之急、普通的芸芸众生、无报酬的义务劳动、优秀的传统美德、 8、来我校莅临指导、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时速可达

1000公里/小时、迄今也未忘记、喜爱和青睐、青少年人群、第一部处女作、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9、全身(浑身)遍体鳞伤、人民(百姓)生灵涂炭、被人贻笑大方、无数(众多)莘莘学子、特别穷凶极恶、独自孑然一身、眼睛望穿秋水、向后退出一步、座位座无虚席、正方兴未艾、人为地蓄意破坏、各自分道扬镳、一直耿耿于怀、值得可歌可泣、让人利令智昏、忽然恍然大悟、好像如芒在背、迅速立竿见影、显得相形见绌、各种形形色色、更加弥足珍贵、 10、妄自菲薄自己、出乎意料之外、真知灼见的见解、黄发垂髫的孩童、难言之隐的苦衷、刻骨铭心的难忘、怙恶不悛不思悔改、忍俊不禁地笑起来、耳目一新的全新感觉、好像没听到似的充耳不闻、感激涕零地流下眼泪、三令五申地强调、亲自耳闻目睹、 11、其目的是为了、大多以……为主、……之所以……的原因、大约……左右、大约……上下、约摸……左右(上下)、约略……左右(上下)、大概……左右(上下)、至少……以上、至少……左右(上下)、至多……左右(上下、以下)、近……左右(上下、以上)、平均……以上(以下)、最少……以上、最小……以上、最大……以下、最高……以下、最低……以上 病句修改类型题

句式杂糅常见的错误类型

句式杂糅常见的错误类型 1.本着……为原则(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以……即可( 以……为宜;……即可) 3.是为了……为目的的( 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4.对于……问题上( 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5.由于……下( 由于……;在……下) 6.原因是……造成的( 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7.经过……下( 经过……;在……下) 8.是出于……决定的( 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9.借口……为名(借口……;以……为名) 10.是因为……的原因( 是因为……;……是原因) 11.有……组成( 有……;由……组成) 12.靠的是……取得的( 靠的是……;是……取得的) 13.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14.围绕以……为中心( 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15.大多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6.成分是……配制而成的( 成分是……;由……配制而成的) 17.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语区错误 1 否定病发区 句中出现否定、多重否定或者否定套反问的句式时要注意辨析是否造成判断错误。例如:①我看谁也不能否认这出戏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②这个问题你应该源源本本解释清楚,否则不可能不让人怀疑。 ③山区那些可爱的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等我,我必须尽快赶回去。 ④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安全教育和管理。 ⑤雷锋精神一定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类雷锋了呢? ⑥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几卧

处不可通风。 2、“和”字多病区 (1)“和”字在语言运用中是个难解的结,因为它既可以作连词,又可以作介词。做连词则和前后的词语构成并列短语,做介词则和后面的名词语构成介宾短语。两者的意义是不同的。 例①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的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两家银行。 (2)“和”字与前后的词语构成并列短语的,要仔细辨析是否有结构不清,造成句子歧义的。 例②王强和张勇的爸爸一同找到了学校。 (3)“和”字作连词连接的是并列关系,“或”字连接的是选择关系,句子中有“和”字、“或”字要仔细分辨是否用错了。 例3、大水将铁路冲坏了,你只能坐飞机和轮船去。 例4参加这次研讨会的学者对汉语或英语都很精通. 3、并列短语多病区 句子中出现并列短语时,要注意并列的各项是否都能和它前后相关的词语合适搭配,否则就会出现语病。 例1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

常见赘余、重复词语新选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意重复)语病例析 语意重复短语50例 1、杀人的刽子手 2、无声的潜台词 3、胜利的捷报 4、不必要的浪费 5、第一部处女作 6、最高顶点 7、过高的奢望8、罕见奇观 9、当前工作的当务之急10、偶然邂逅邂逅相遇 11、十分酷爱12、心里由衷的 13、亲眼目睹14、前来莅临指导 15、过于溺爱 16、一天天日臻完善17、公开宣称18、免费赠送 19、白白地虚度20、随便苟同 21、非常(十分)巨大22、非常奇缺23、极其罕见24、诉诸于 25、这其中26、涉及到波及到 27、来自于28、国际间人际间 29、截至到30、报刊杂志 31、破天荒第一次32、第一个首创33、凯旋归来34、提出质疑 35、庆祝国庆55周年36、百姓生灵涂炭37、妄自菲薄自己38、真知灼见的意见

39、难言之隐的苦衷40、忍俊不禁的笑起来 41、溢于言表之外42、三令五申的强调43、耿耿于怀至今难忘44、众多莘莘学子 45、浑身遍体鳞伤46、显得相形见绌47、独自孑然一身48、让人贻笑大方49、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50、各种形形色色 资料二 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 在修改病句练习中,赘余是一个让学生感到头疼的难点。所谓赘余,是指一个结构完整、句意明晰的句子,表达上使用了不必要的词语作句子组成部分。它是病句中的一个重要类型,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现对中学语文常见赘余语病例析如下: 一、动词类赘余 白白虚度(“虚”含“白白”意,“白白”赘余) 被应邀(“应邀”含“被”意,“被”赘余)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含“被人笑”

意,“被人”赘余) 到此光临(“光临”含“到”意,“到此”赘余) 非常嗜好(“嗜好”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非常酷爱(“酷爱”含“非常”意,“非常”赘余) 共同协商(“协商”含“共同”意,“共同”赘余) 过度酗酒(“酗酒”含“过度”意,“过度”赘余) 过分溺爱(“溺爱”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分苛求(“苛求”含“过分”意,“过分”赘余) 过高奢望(“奢望”含“过高”意,“过高”赘余) 凯旋归来(“凯旋”含“归来”意,“归来”赘余) 可以堪称(“堪称”含“可以”意,“可以”赘余) 来家造访(“造访”含“来”意。“来家”赘

常见129种成分赘余病句

1.报刊杂志(报刊:报纸和杂志的合称) 2.多年夙愿(“夙”,旧有的,素有的,本身含有“多年”的意思) 3.目的是为了(“目的”“是为了”同一意思) 4.连续蝉联(蝉联:连续获得) 5.十分干干净净(干干净净:十分干净) 6.用过的垃圾(垃圾:用过的没用的东西) 7.很好的表率(表率:好的榜样) 8.大约500人左右(“大约”和“左右”两个都是约数) 9.我的愚见(愚:用作自称的谦词) 10.我的拙见(拙:谦词,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 11.各种多样(多样:各种样式) 12.过于多虑的想法(多虑:过多的担心。与“过于”“想法”重复) 13.涉及到(涉及:牵涉到,关联到) 14.凯旋归来/胜利凯旋(凯旋:胜利归来) 15.人际间,国际间(际:彼此之间) 16.互相厮打(厮打:互相扭打) 17.共同协商(协商: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见) 18.体育教育/美育教育/德育教育(育:教育) 19.免费赠送(赠送:无代价地把东西送给别人,肯定是“免费”的) 20.亲眼目睹(目睹:亲眼看到) 21.十分罕见(罕见:十分少见) 22.无故旷课(旷课:不请假缺课,本身含有“无故”) 23.热切渴望(渴望:迫切地希望,前面不能再缀以“热切”) 24.一致公认(公认:大家一致认为) 25.仔细端详(端详:仔细地看) 26.过高的奢望(奢望:过高的期望) 27.可以堪称(堪称:可以称) 28.非法取得暴利(暴利:非法取得的利益) 29.提出质疑(质疑:提出疑问) 30.您的令郎、令爱(令:您的,对人的敬称) 31.第一部处女作(处女作:作者的第一部作品) 32.破天荒第一次(破天荒:借指事物第一次出现) 33.胜利的捷报(捷报:胜利的消息) 34.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截止日期:最后一天) 35.人为的蓄意破坏(蓄意:存心的,人为的) 36.邂逅相遇(邂逅:偶然遇见,不期而遇) 37.偶然邂逅(邂逅:偶然相遇) 38.不正的歪风(歪风:不正派的作风,不好的风气) 39.十分雪白(雪白:像雪一样洁白,用比喻表达“非常白”的意思) 40.过分溺爱(溺爱:过分宠爱) 41.过分溢美(溢美:过分夸赞) 42.过分苛求(苛求:过分要求) 43.拼命殊死搏斗(殊死:拼着性命,竭尽全力) 44.再次复发(复发:再次发作) 45.不幸的噩耗(噩耗:亲近的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噩耗”肯定是“不幸”的) 46.不必要的疾病/不必要的浪费(“疾病”和“浪费”肯定是“不必要”的) 47.杀人的刽子手(刽50.遭人挨打(挨:遭受) 51.原始初衷(初衷:最初的心愿) 52.先 进楷模(楷模:榜样,模范) 53.随便苟同(苟同:随便同意) 54.许 许多多的群众(“群众”是集体名词,前面不必再加“许许多多”) 55.我们庆祝国庆三十周年。(国庆:庆祝建国,与“庆祝”重复) 56.过去的往事(往事:过去的事情) 57.截至到(至:到,可说“截止 到”) 58.心里由衷地(衷:心里) 59.白白地虚度(虚度:白白地度 过) 60.前来莅临指导(莅临:来到,来临) 61.公开宣称(宣称:公 开地说出) 62.优良的好习惯(去掉“优良的”) 63.不良的坏 风气(去掉“不良的”) 64.由于……,……为此……(“由于”和“为 此”间隔重复) 65.首先将……放在首位(“首先”和“首位” 间隔重复) 66.……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重要原因之一” 与“是因为”重复) 67.致信给(“致”已有“给”之意,删去“给”) 51种成(熟)语赘余 1.还记忆犹新(记忆犹新:过去的事情还像新发生的一样。“犹” 与“还”重复) 2.正方兴未艾(方兴未艾:指事物正在兴起、发 展,一时不会停止。方,正在;艾,停止。“方”与“正”重复) 3. 浑身遍体鳞伤(遍体鳞伤:满身的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很 重。“遍体”与“浑身”重复) 4.独自孑然一身(孑然一身:孤单 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5.更加变本加厉(变本加厉:变得比 原来更加严重。与“更加”重复) 6.难言之隐的苦衷(难言之隐: 难以说出口的事情或原因。“苦衷”已含在其中) 7.群众民怨 沸腾(民怨沸腾:百姓对统治者的愤怒、怨恨到了极点。“民”与 “群众”重复) 8.广大观众脍炙人口的艺术形式(脍炙人口:比 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人口”与“广大观众”重复) 9. 妄自菲薄自己(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与“自己”重复) 10. 显得相形见绌(相形见绌:互相比较之下,就显出一些不足之处。 “显得”已含在其中) 11.接踵而至地闯进来(接踵而至:形容人 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至”与“闯进来”重复) 12.津 津乐道地说(津津乐道:饶有兴味地谈论某事。“道”与“说”重 复) 13.海内外闻名遐迩(闻名遐迩:远近都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遐迩”与“海内外”重复) 14.众多的芸芸众生(芸芸众生: 众多的有生命的东西。后指一大群普普通通的人。“芸芸”与“众 善。“日”与“一天天”重复) 17.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 “影响”已含在其中) 18.基本上差强人意(差强人意:大体上还 能让人满意。“差”与“基本上”重复) 19.居室蓬荜生辉(蓬荜 生辉:谦词,简陋的房屋也发出了光辉。“蓬荜”与“居室”重复) 20.许多莘莘学子(莘莘学子:莘莘,众多的样子。泛指众多的读书 人。“莘莘”与“许多”重复) 21.一场南柯一梦(南柯一梦:泛 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一梦”与“一场”重复) 22.好 像如芒在背(如芒在背:好像芒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坐立不安。 “如”与“好像”重复) 23.目前的当务之急/当务之急的问题 (当务之急:当前应办理的最紧要、最急迫的事情。与“目前”“问 题”重复) 24.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形形色色:事物种类繁多,各式 各样。与“各种”重复) 25.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口若悬河: 说话像瀑布流泻一样滔滔不绝,形容能言善辩。与“说”重复) 26.一览无余地看到(一览无余:形容事物很简单,一下子就看得 清清楚楚。“览”与“看到”重复) 27.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 虞之誉:没有预料到的赞扬。不虞,没有预料,与“没想到”重复) 28.广大灾民哀鸿遍野(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与“灾民”重复) 29.百姓生灵涂炭(生灵涂炭:老百姓处于极端 困苦的境地。“生灵”,指百姓,与句中的“百姓”重复) 30.优 良校风蔚然成风(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 风气。风,风尚,与“校风”的“风”重复) 31.到处漫山遍野(漫 山遍野:山上和田野里到处都是,形容很多。“漫”与“遍”有“满 是、到处”的意思,与“到处”重复) 32.耿耿于怀,至今难忘(耿 耿于怀: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至今难忘”已含在其中) 33. 在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与 “历史上”重复) 34.忽然觉得恍然大悟(恍然大悟:猛然醒悟的 样子。“恍然”与“忽然”重复) 35.特别穷凶极恶(穷凶极恶: 形容极端残暴恶毒。“穷”“极”与“特别”重复) 36.耳目一 新的全新感受(耳目一新:听到和看到的全都是新的。“一”就是 “全部”的意思) 37.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牢记于 心,难以忘怀。与“难忘”重复) 38.感到自惭形秽(自惭形秽: 重复) 40.百姓民不聊生(民不聊生:百姓生活极端困苦。“民” 与“百姓”重复) 41.每天都要日理万机(日理万机:一天要处理 上万件事务。“日”与“每天”重复) 42.任重道远的责任(任重 道远: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与 “责任”重复) 43.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眼花缭乱:看到纷繁复杂 或光彩耀眼的事物而感到迷乱。与“看得”重复) 44.感激涕 零得流下了眼泪(感激涕零:感激得流下了眼泪。“涕零”与“流 下了眼泪”重复) 45.往事历历在目地出现在眼前(历历在目: 一个一个清楚分明地呈现在眼前。与“出现在眼前”重复) 46. 这是大家众所周知的(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众”与“大家” 重复) 47.扪心自问地反省(扪心自问:扪,摸。摸着胸口,问自己 怎么样,指自己反省。与“反省”重复) 48.几天几夜通宵达旦(通 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整整一夜。与“几天几夜”重复) 49.一 气呵成地书就“还我河山”四字(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书就” 就是写成的意思,两者重复) 50.在出现问题之前就未雨绸缪 (未雨绸缪:事先做好防备工作。“出现问题之前”与“未雨绸缪” 语意重复) 51.像土崩瓦解一样(土崩瓦解:像泥土倒塌瓦片破 裂一样不可收拾,形容彻底崩溃。“像……一样”应去掉) 11种虚词赘余 1.并非是(并非:并不是) 2.实属是(实属:实在是) 3.付诸 于(诸:之于) 4.深受……所欢迎(“深受”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所”多余) 5.值得……所重视(“值得”后面接名词或名 词性短语,“所”多余) 6.被……所打了(“被”后面接名词或名 词性短语,“所”多余) 7.来自于(来自:从……来。于:从) 8.这 个中原因(个中:其中) 9.这其中(其中:那里面) 10.又再度…… (再度:又一次,与“又”重复) 11.要不是……否则……(“要不是” “否则”是两个虚词,“否则”就是“要不是……就……”的意思, 与前面的“要不是”重复)

高中语文病句句式杂糅常见类型

高中语文病句句式杂糅常见类型 教学参考 1014 0742 高中语文病句句式杂糅常见类型 句式杂糅”属于《考试大纲》规定的6种常见病句类型中的“结构混乱”一类,是辨析并修改病句时出现频率极高的类型,但考生往往很难识别。 高考中经常出现的句式杂糅类型有以下几种(括号里为正确形式): 1.本着以……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是由于……导致的(是由于……/是由……导致的) 3.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4.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5.成分有……配制而成的(成分有……/是由……配制而成的) 6.包括……组成(包括……/由……组成) 7.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8.借口……为名义(借口……/以……为名义) 9.由于……正确领导下(由于……正确领导/在……正确领导下) 10.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1.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2.听到……的消息传来(听到……的消息/……的消息传来) 13.深受……所欢迎(深受……欢迎/为……所欢迎) 14.比去年同期相比……(与去年同期相比……/比去年同期……) 15.受……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受……因素的影响/是由……因素造成的) 16.最好……比较合适(最好……/……比较合适)

17.目的是为了……(目的是……/是为了……)? (1013 162321) ? (1013 161828) ? (1013 071029) ? (1012 132100) ? (1012 110527) ? (1012 105719) ? (1012 104604) ? (1011 094838) ? (1011 070237) ? (1010 105551)

句式杂糅的常见类型

所谓句式杂糅,就是只有两个或两个义的句子成分杂糅在一起从而造成语句结构的混乱。历年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通过对近几年来一些试卷中此类试题的梳理,发现出现频率较高的句式杂糅结构形式有以下几类: 1.表对象对于……上 例: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我曾周密地考虑过。修改意见:或说“对于调动工作这个问题”,或说“在调动工作这个问题上”。 2.表决定以……即可 例:关于“春游”的众多方案,以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修改意见:或说“以张科长的方案为宜”,或说“张科长的方案即可”。 3.表事由。借口……为名 例:日军借口两名士兵失踪为名,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修改意见:或说“借口两名士兵失踪”,或说“以两名士兵失踪为名”。 4.表构成。由(包括、分)……组成 例:镇海口的海防纪念馆有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修改意见:或说“有序厅……等六部分”,或说“由序厅……等六部分组成”。 5.表意愿。本着……为原则 例:他们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使用了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 修改意见:或说“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的原则”,或说“以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 6.表被动被(受)……所

例:这位喜剧小品演员,深受观众所喜爱。 修改意见:或说“深受观众喜爱”,或说“深为观众所喜爱”。 7.原因是……造成(引起、作怪) 例: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修改意见:或说“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说“其根本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8.达……之巨 例: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海关大肆走私,累计逃税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修改意见:或说“高达530亿元”,或说“达530亿元之巨” 9.表目的。旨在以……为目的 例:公安部这次旨在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经过广大干警三个月的连续奋战,圆满结束了。修改意见:或说“旨在…打击毒品、遏制犯罪?的…利剑?行动”,或说“以…打击毒品、遏制犯罪?为目的的…利剑?行动”。 10.表范围。大多以……为主 例:这次参加“神舟六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 修改意见:或说“科研人员大多是青年人”,或说“科研人员以青年人为主”。 11.表依靠靠的是……取得的。例:刘翔的成功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取得的。 修改意见:或说“靠的是个人的拼搏奋斗”,或说“是个人拼搏奋斗取得的”。 12.表时间。长达……之久

句式杂糅的五种类型

句式杂糅的五种类型 句式杂糅的五种类型 1.举棋不定 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 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应该在"曾经被……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 (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前一分句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的杂糅。)2.反客为主,指代不明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发生纠缠。 例如: A、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B、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还是“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3.中途易辙,暗换主语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这家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曾两次荣获省科学大会奖,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2000全国) (犯了偷换主语的毛病,这句话的主语是“工厂”,但“三次被授予省优质产品称号”的主语只能是这家工厂的产品,而不能是“工厂”。) 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 (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被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4.藕断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