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第一章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提醒] “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而不是宏观物质。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如:1 mol Fe 、1 mol O 2、1 mol Na +

[提醒]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的关系:n =N N A

。 2.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 -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

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 )、质量(m )与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为n =m M 。

(4)计算方法

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 =ρ×22.4 L·mol -

1。如: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429 g·L -1,则该气体的M =32_g·mol -1。 ②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 =ρ1ρ2:M 1M 2

=D 。如:某气体对甲烷的相对密度为4,则该气体的M =64_g·mol -1。 ③根据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量(n ):M =m n

。如:0.5 mol 某气体的质量是22 g,则该气体的M =44_g·mol -1。 ④根据一定质量(m )的物质中粒子数目(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N A · m N 。如:45 g

乳酸中含乳酸的分子数为3.01×1023,则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_g·mol -1。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012 kg 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

(2)7.8 g 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 A (×)

(3)1 mol NaCl 和1 mol HCl 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4)1 mol OH -的质量是17 g·mol -

1(×) (5)22 g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

(6)常温常压下,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 (√)

2.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的离子的个数和氧原子的质量分别是( )

A.1.5N A 2 mol

B.1.5N A 32 g

C.3.01×1023 4 mol

D.N A 64 g

解析:选B 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5×3N A =1.5N A ,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4=2 mol,质量为2 mol ×16 g·mol -

1=32 g 。 3.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 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 0.35CoO 2·1.3H 2O 。若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 该晶体中含

氧原子数为________,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解析:晶体的摩尔质量约为122 g·mol-1,n=

12.2 g

122 g·mol-1

=0.1 mol,故氧原子数目=

0.1×(2+1.3)N A=0.33N A,n(H)=0.1 mol×1.3×2=0.26 mol。

答案:0.33N A0.26

知识点二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2.气体摩尔体积

[提醒]①使用对象:必须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水、酒精、SO3、CCl4等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

②22.4 L·mol-1的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与温度、压强有关;非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可能是22.4 L·mol-1,也可能不是22.4 L·mol-1。故1 mol气体的体积若为22.4 L,它所处的状况不一定是标准状况,如气体在273 ℃和202 kPa时,V m也为22.4 L·mol-1。

3.阿伏加德罗定律

概括为:“三同”定“一同”。即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相同)。

4.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提醒]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分子数相等,但原子数不一定相等。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氧气和1 mol 氦气的体积相同,含有原子数也相同(×)

(2)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12C 18O 和NO 体积相同(√)

(3)标准状况下,11.2 L SO 3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

(4)不同温度下,相同体积的CO 和N 2密度相同,则二者含有的原子数相同(√)

(5)同温同体积的条件下,等质量的SO 2和O 2的压强比为2∶1(×)

2.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 )

A.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 2O 和CO 2

B.相同体积、相同密度的CO 和C 2H 4

C.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O 2和O 3

D.相同压强、相同质量的NO 2和N 2O 4

解析:选D A 项,N 2O 和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44,质量相同时,分子数一定相等;B 项,CO 和C 2H 4的相对分子质量均为28,体积相同、密度相同,则质量相等,分子数一定相等;C 项,同温、同压、同体积时,气体分子数一定相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 和NO 含有的质子数相等

B.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 L 氨水含有N A 个NH 3分子

D.标准状况下,6.72 L NO 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 解析:选B A 项,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 和NO 的分子数相同,但一个CO 分子中含14个质子,一个NO 分子中含15个质子;B 项,由Fe 转变为Fe 3O 4,铁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

高到+83

价,故3 mol Fe 失去电子数为⎝⎛⎭⎫83-0×3N A =8N A ;C 项,标准状况下,氨水呈液态;D 项,n (NO 2)=0.3 mol,由反应3NO 2+H 2O===2HNO 3+NO 可知,反应共转移0.2 mol 电子。

4.同温同压下,甲容器中充满35Cl 2,乙容器中充满37Cl 2,完成下列填空。

(1)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密度之比为________。

(2)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3)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________。

(4)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则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________。

答案:(1)35∶37(2)1∶1(3)37∶35(4)9∶10

知识点三物质的量浓度及计算

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c B)

(2)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①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表达式:w=m(溶质)

m(溶液)

×100%。

2.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要素(1)正确判断溶液的溶质

(2)准确计算溶液的体积

c=n

V中的V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不能用

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应根据V=m

ρ计算。

3.两种重要的换算关系(1)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某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分数(w)与溶解度(S)的换算公式:w=

S

100+S

×100%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如图所示,体积为 V L ,密度为ρ g·cm -3的溶液,含有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w ,则物质的量浓度c 与质量分数w 的关系是:

c =n (溶质)V =m (溶质)M V =m (溶质)MV =1 000ρw V MV =1 000ρw M ⇨w =

cM 1 000ρ

。 4.溶液的稀释规律

(1)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2)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c 1V 1=c 2V 2。

(3)溶液质量守恒,m (稀)=m (浓)+m (水)(体积一般不守恒)。

[提醒] 1 L 1 mol·L

-1的氨水中,NH 3的物质的量并不是1 mol ,而是指溶液中NH 3、NH 3·H 2O 、NH +4三者的物质的量之和为1 mol 。

5.溶液的混合规律

(1)同种溶质的溶液混合后浓度计算的关键点

有关溶液稀释及混合的计算,应抓住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列方程式:c 前·V 前=c 后·V 后或c 1V 1+c 2V 2=c 混·V 混,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体积和,而是要根据密度计算,即V 混=m 混ρ混

。 (2)溶质相同、质量分数不同的两溶液的混合规律

同一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a %、b %的两溶液混合。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 L 水中溶解了5.85 g NaCl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 mol·L -1(×) (2)31 g Na 2O 溶于水得到1 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 -

1(×)

(3)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水配成1 L溶液,所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1(√)

(4)从100 mL 0.1 mol·L-1HNO3溶液中取出25 mL,剩余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75 mol·L-1(×)

(5)将25 g CuSO4·5H2O晶体溶于75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

(6)将40 g SO3溶于60 g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9%(√)

(7)将1 mol·L-1的NaCl溶液和0.5 mol·L-1的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不考虑体积变化c(Cl-)=0.75 mol·L-1(×)

(8)同浓度的三种溶液:Na2SO4、MgSO4、Al2(SO4)3,其体积比为3∶2∶1,则SO2-4浓度之比为3∶2∶3(×)

2.某同学购买了一瓶“84消毒液”,包装说明如下:

主要成分:25%NaClO、1 000 mL、密度1.19 g·cm-3

使用方法:稀释100倍(体积比)后使用

注意事项:密封保存,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变质

根据以上信息和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

B.一瓶该“84消毒液”能吸收空气中44.8 L的CO2(标准状况)而变质

C.取100 mL该“84消毒液”稀释100倍后用以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约为0.04 mol·L-1

D.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含25% NaClO的消毒液,需要称量的NaClO固体质量为143 g

解析:选D根据c=1 000ρw

M得,c(NaClO)=

1 000×1.19×25%

74.5mol·L

-1≈4.0 mol·L

-1,A正确;一瓶该“84消毒液”含有的n(NaClO)=1 L×4.0 mol·L-1=4.0 mol,根据反应:CO2+NaClO+H2O===NaHCO3+HClO,吸收CO2的物质的量最多为4.0 mol,即标准状况下V(CO2)=4.0 mol×22.4 L·mol-1=89.6 L,则能吸收空气中44.8 L的CO2而变质,B正确;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有100 mL×4.0 mol·L-1=100 mL×100×c(NaClO),解得稀释后c(NaClO)=0.04 mol·L-1,c(Na+)=c(NaClO)=0.04 mol·L -1,C正确;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为0.5 L×4.0 mol·L-1×74.5 g·mol-1=149 g,D错误。

3.现有100 mL 1 mol·L-1稀盐酸,欲将其浓度变为2 mol·L-1,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A.向其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体积为22.4 L的HCl气体

B.加热蒸发使溶液体积变为50 mL

C.加热蒸发掉50 mL水

D.加入5 mol·L-1盐酸100 mL,再将溶液体积稀释到300 mL

解析:选D原稀盐酸中n(HCl)原=1 mol·L-1×0.1 L=0.1 mol。通入标准状况下体积

为22.4 L的HCl气体,通入的n(HCl)=

22.4 L

22.4 L·mol-1

=1 mol,通入气体后溶液中n(HCl)后

=1.1 mol,通入HCl气体后溶液体积发生变化,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浓度,A错误;加热蒸发溶液时由于HCl的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溶液体积变为原来的一半,稀盐酸浓度比2 mol·L-1小,B错误;加热蒸发掉水时由于HCl的挥发,且加热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确定浓度,C错误;混合后溶液中n(HCl)=0.1 mol+5 mol·L-1×0.1 L=0.6 mol,稀释到溶液体

积为300 mL,c(HCl)=0.6 mol

0.3 L=2 mol·L

-1,D正确。

4.某温度时,有500 mL饱和的硫酸镁溶液,它的密度是1.20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试回答下列问题:

(1)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______。

(3)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_______。

(4)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__。

(5)该温度下硫酸镁的溶解度: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4.0%(2)2.4 mol·L-1(3)1∶21

(4)19.2%(5)31.6 g

[课时跟踪检测]

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 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 g B.32 g

C.64 g·mol-1D.32 g·mol-1

解析:选D 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X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2.如图是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装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应,反应中有

关物理量的描述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A.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为0.224 L

B.生成物的分子个数为0.005N A

C.产物中的N—H键个数为0.02N A

D.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H+4数目为0.005N A

解析:选C A项,没有说明气体所处的状况,故气体反应物的总体积不一定是0.224 L,错误;B项,生成物NH4Cl为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错误;D项,由于NH+4部分水解,故所得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005N A,错误。

3.冬季的降雪给机场和马路带来诸多不便,其中醋酸钾(CH3COOK)是融雪效果较好的融雪剂,下列关于醋酸钾的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mol-1 B.CH3COOK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C.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

98

6.02×1023

g

D.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的CH3COOK的物质的量为1 mol

解析:选C 1 mol CH3COOK的质量为98 g,A错误;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

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B错误;一个“CH3COOK”粒子的质量约为98

6.02×1023

g,C正确;一个“CH3COOK”中含有2个C原子,所以当醋酸钾中有6.02×1023个C原子时,醋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D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2.4 L 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原子

B.将80 g NaOH固体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 C.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D.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

解析:选D不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求算其物质的量,故A错误;由于80 g NaOH 溶于1 L水中,所得的溶液的体积未知,故所得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无法计算,故B错误;H2O在标准状况下是液体,故C错误;同温同压条件下气体的物质的量比等于体积比,所以20 mL NH3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D正确。

5.草酸(分子式为H2C2O4,沸点:150 ℃)是生物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A.草酸的摩尔质量是90 g·mol-1

B.1 mol草酸中含有6.02×1023个分子

C.45 g草酸中含有1.204×1024个氧原子

D.1 mol草酸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解析:选D根据草酸的分子式:H2C2O4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2+16×4=90,故草酸的摩尔质量是90 g·mol-1,A正确;草酸是由草酸分子构成的,1 mol草酸中含有N A个分子,即6.02×1023个分子,B正确;45 g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氧原子为0.5 mol×4=2 mol,个数为2×6.02×1023=1.204×1024,C正确;草酸沸点为150 ℃,故草酸在标准状况下不是气体,1 mol草酸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小于22.4 L,D错误。

6.如图表示1 g O

2

与1 g气体X在相同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压强(p)与温

度(T)的关系,则气体X可能是()

A.C2H4B.CH4

C.NO D.CO2

解析:选D 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同温同容下,存在p 1p 2=n 1n 2

,可得n (O 2)>n (X),又因质量均为1 g ,由n =m M 可得M (X)>M (O 2),故仅有D 项符合题意。

7.标准状况下,1 L 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 个N 2分子和m 个H 2分子组成的混合气体,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

A .22.4(m +n )

B .22.4×6.02×1023(m +n ) C.22.4(m +n )6.02×1023 D .m +n

解析:选A 标准状况下22.4 L 气体所含有的分子为1 mol ,1 L 气体中所含有的气体分子数为(m +n ),则m +n N A =122.4

,可知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可近似表示为22.4(m +n )。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将286 g Na 2CO 3·10H 2O 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

1 B .将1 L

2 mol·L -

1 H 2SO 4溶液加水稀释到

2 L ,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 L -

1 C .将1 L 18.4 mol·L

-1的H 2SO 4溶液加入到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9.2 mol·L -1 D .将336 mL HCl 气体溶于水,配成300 m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5 mol· L -

1 解析:选B 将286 g Na 2CO 3·10H 2O 溶于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 L ,不能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A 错误;将1 L

2 mol·L -

1H 2SO 4溶液加水稀释到2 L ,根据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可知,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L ×2 mol·L -

1÷2 L =1 mol·L -1,B 正确;将1 L 18.4 mol·L -1的H 2SO 4溶液加入到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2 L ,不能计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错误;336 mL HCl 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不能计算其物质的量,因此不能计算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D 错误。

9.科学家最近在-100 ℃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 ,此分子的模型

如图所示,其中黑球代表碳原子,白球代表氢原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 .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 5H 4

B .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与H 2O 时需耗6 mol O 2

C .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与H 2O 的分子数比为5∶4

D .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与H 2O 时转移电子数为24N A

解析:选C 由模型图可知,1个分子中含5个C 原子、4个H 原子,故该分子的分子式为C 5H 4,A 正确;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 2与H 2O 时需耗O 2为1×(5+4/4)mol =6 mol ,B 正确;由C 、H 原子守恒可知,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与H 2O 的分子数比

为5∶2,C错误;反应过程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O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由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与H2O时转移电子数为6 mol×2×(2-0)×N A=24N A,D正确。

10.1 mol HCl溶解在1 L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1 g·cm-3),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1,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1 mol·L-1

B.所得溶液中含有N A个HCl分子

C.1 mol HCl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约为22.4 L

D.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

36.5 1 000ρ

解析:选C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

V=

1 mol

36.5 g+1000 g

1000ρ g·L-1

1 000ρ

1 036.5mol·L

-1,A项

错误;盐酸中不含HCl分子,B项错误;n(HCl)=1 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

C项正确;溶质的质量分数w=

36.5c

1 000ρ,D项错误。

11.由C16O和C18O组成的气体与同温、同压下空气(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的密度相同,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气体中C16O与C18O的分子数之比为14∶15

B.气体中C16O与C18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C.气体中C16O与C18O的质量之比为15∶14

D.气体中C16O与C18O的密度之比为1∶1

解析:选B C16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C18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它们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利用十字交叉法求出气体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A项,分子数之比应为1∶1;B项正确;C项,质量之比应为28∶30=14∶15;D项,同温、同压下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应为28∶30=14∶15。

12.(1)①6.02×1023个12C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②1 mol CO2的质量为________ g。

③6.02×1024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

(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其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比为____________;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

(3)将190 g MgCl2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①该溶液中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1。

②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1。

③从中取出50 mL溶液,溶液中Mg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为多少?

解析:(2)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故质量比为17∶34

=1∶2;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

17∶

1

34=2∶1,即体积之比为2∶1;

氢原子数目之比为(2×3)∶(1×2)=3∶1;若二者氢原子数相等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

3∶

1

2=

2∶3,即体积之比为2∶3。

(3)①n(MgCl2)=

190 g

95 g·mol-1

=2 mol,c(MgCl2)=

2 mol

1 L=

2 mol·L

-1。

②c(Cl-)=2c(MgCl2)=2×2 mol·L-1=4 mol·L-1。

③从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即c(Mg2+)=2 mol·L-1,n(Cl-)=4 mol·L-1×0.05 L=0.2 mol。

答案:(1)①1②44③10

(2)1∶22∶13∶12∶3

(3)①2②4③2 mol·L-10.2 mol

第2课时计算入门——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

考点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判断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正误判断是近几年高考的常考题型,并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该题型既考查考生对概念的理解,又考查物理量之间的转化关系,题目设计的相关选项中有较多的知识隐藏,特别涉及微粒计算的判断,出错率较高,因此熟悉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间的转化是求解微粒数目的关键。计算N(微粒数)的基本思路如图。

着眼点(一)围绕“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进行判断

此角度通常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具体应用的易错点上组织命题,有时候虽满足标准状况的使用条件,但不满足是气体;有时候满足是气体的条件,但不满足在标准状况下。

[典例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全国卷Ⅰ)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B.(2018·全国卷Ⅱ)常温常压下,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目为4N A

C.(2016·全国卷Ⅰ)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 A

D.(2016·江苏高考)常温常压下,22.4 L 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解析]标准状况下,氩气为气体,可利用n=V

V m求22.4 L氩气的物质的量为

22.4 L

22.4 L·mol-1

=1 mol,又因每个氩气分子含有18个质子,故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A项正确;一定质量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与所处的温度和压强无关,124 g P4的物质的量为124 g

(31×4)g·mol-1

=1 mol,又因每个P4分子含有6个P—P键,故124 g P4中所含P—P键数

目为6N A,B项错误;由于标准状况下,CCl4为液体,无法利用V

V m=n求其物质的量,C 项错误;虽然常温常压下Cl2所处的状态为气态,但由于气体摩尔体积V m未知,无法求算其所含有的分子数,D项错误。

[答案] A

[备考方略]“两看法”突破气体摩尔体积的相关计算

[对点练1]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的SO2中含有的SO2分子数为N A

B.常温常压下,35.5 g Cl2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C.常温常压下,22.4 L NO2和CO2的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D.2.24 L CO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0.1N A

解析:选A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其物质的量n=

22.4 L

22.4 L·mol-1

=1 mol,故含有

的SO2分子数为N A,A项正确;35.5 g Cl2的物质的量为

35.5 g

71 g·mol-1

=0.5 mol,转移电子数

为N A,B项错误;常温常压下,22.4 L NO2和C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无法求算其混合气体含有的氧原子数,C项错误;由于气体所处的状况未知,无法由气体的体积求算其物质的量,D项错误。

着眼点(二)围绕“物质的组成与微观结构”进行判断

此角度所设题目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定量的物质中所含相关粒子的数目(如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离子数、电荷数);一定量的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数目(如共价键数目)。

[典例2]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全国卷Ⅰ)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

B.(2017·全国卷Ⅲ)0.1 mol的11B中,含有0.6N A个中子C.(2015·全国卷Ⅰ)18 g D2O和18 g 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 A D.(2015·全国卷Ⅱ)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0N A

[解析]利用公式m

M=n可以计算92.0 g甘油的物质的量为

92.0 g

92.0 g·mol-1

=1 mol,又因

每个甘油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故92.0 g甘油中含有羟基数为3.0N A,A项错误;每个11B 原子中含有中子数为11-5=6个,故0.1 mol的11B中,含有中子数为0.6N A,B项正确;

D2O的摩尔质量为20 g·mol-1,18 g D2O的物质的量为

18 g

20 g·mol-1

=0.9 mol,则含有的质子

数为0.9 mol×10N A=9N A,H2O的摩尔质量为18 g·mol-1,18 g H2O的物质的量为

18 g 18 g·mol-1

=1 mol,则含有的质子数为1 mol×10N A=10N A,C项错误;丙醇的摩尔质量为60 g·mol-1,则60 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再根据丙醇的结构可知含有7 mol C—H键、2 mol C—C 键,1 mol C—O键和1 mol O—H键,故所含共价键总数为11N A,D项错误。

[答案] B

[归纳总结] 熟记常考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1)物质的构成

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有的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如稀有气体He、Ne等,有的分子为双原子分子,如Cl2、N2、O2、H2、Br2、I2等,有的分子为多原子分子,如O3、P4、D2O、CH4、CO2等。

(2)物质的微观结构

记特殊物质中所含粒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的数目,如Ne、D2O、18O2、—OH、OH-等。

(3)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

理解物质中所含化学键的数目,如一分子H2O2、C n H2n+2中化学键的数目分别为3、3n +1。

常考物质所含共价键数目说明:

[对点练2]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3N A个氢原子

B.1.8 g H182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 A

C.常温常压下,4.4 g乙醛所含共价键数目为0.6N A

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的数目为0.3N A

解析:选D乙烯和环丙烷的最简式均为“CH2”,则28 g混合气体中含有4N A个氢原子,A项错误;H182O与D2O的摩尔质量均为20 g·mol-1,H182O、D2O分子中均含有10个

中子,故1.8 g H182O与D2O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为1.8 g

20 g·mol-1

=0.09 mol,所含的中子数为0.9N A,B项错误;一个乙醛分子中含有7个共价键,4.4 g乙醛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故4.4 g乙醛所含共价键数目为0.7N A,C项错误;1 mol SiO2晶体中含有4N A个硅氧键,则

4.5 g SiO2晶体中含硅氧键数目为

4.5 g

60 g·mol-1

×4N A mol-1=0.3N A,D项正确。

着眼点(三)围绕“电解质溶液中的弱粒子”进行判断

此角度主要考查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绝大多数需要利用公式cV=n进行解题,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为弱酸溶液中所含的H+数目,弱碱溶液中所含的OH-数目;强酸弱碱盐溶液中所含的阳离子数,强碱弱酸盐溶液中所含弱酸根的离子数等。

[典例3]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全国卷Ⅱ)100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所含Fe3+的数目为0.1N A

B.(2017·全国卷Ⅲ)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 A个H+

C.(2015·全国卷Ⅰ)2 L 0.5 mol·L-1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 A

D.(2015·全国卷Ⅱ改编)1 L 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H2CO3、HCO-3和CO2-3粒子数之和为0.1N A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看能否套用cV=n公式,求其电解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强、弱电解质的性质及水解的相关情况求题目具体要求的相关粒子数。套用公式可计算FeCl3的物质的量为0.1N A,又因FeCl3为强酸弱碱盐,存在水解平衡:Fe3++3H2O Fe(OH)3+3H+,故含有Fe3+的数目小于0.1N A,A项错误;由于H3PO4溶液的体积未知,无法套用公式求其H+的数目,B项错误;套用公式可计算亚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 mol,但由于亚硫酸为弱酸,仅电离出部分H+,故H+数小于2N A,C项错误;套用公式可计算n(NaHCO3)=0.1 mol,再根据物料守恒知,H2CO3、HCO-3和CO2-3粒子数之和为0.1N A,D项正确。

[答案] D

[备考方略]“三看法”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的粒子数目

①所给条件是否与电解质的组成有关,如pH =3的H 2SO 3溶液中c (H +)=10-3 mol·L -1,与电解质组成无关;0.05 mol·L -1的Ba(OH)2溶液中c (OH -)=0.1 mol·L -

1,与电解质组成有关。

②求溶液中所含H 、O 原子数时,不要忽略溶剂水中的H 、O 原子数目。

[对点练3]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L 1 mol·L -1的Na 2CO 3溶液中含有N A 个CO 2-

3 B .1 L 0.5 mol·L -

1 CH 3COOH 溶液中,CH 3COO -的个数小于0.5N A C .0.1 mol·L -1的NaHSO 4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数目之和为0.3N A

D .1.0 L 0.1 mol·L -1NaAlO 2溶液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 A

解析:选B 1 L 1 mol·L -1 的Na 2CO 3溶液中因CO 2-3水解造成溶液中CO 2-

3的数目小于N A ,A 项错误;CH 3COOH 为弱酸,1 L 0.5 mol·L -1 CH 3COOH 溶液中CH 3COO -的个数小于0.5N A ,B 项正确;因不知溶液的体积,故无法确定NaHSO 4溶液中阴、阳离子数目,C 项错误;NaAlO 2溶液中含有水,水中也含有氧原子,故1.0 L 0.1 mol·L -

1 NaAlO 2溶液中的氧原子数大于0.2N A ,D 项错误。

着眼点(四) 围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进行判断

此角度易在特殊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上命题,主要的命题点有:歧化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如Cl 2与NaOH 溶液的反应);变价元素的单质参与反应时转移电子数(量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Fe 与HNO 3反应,Fe 不足,生成Fe 3+;Fe 过量,生成Fe 2+。氧化剂或还原剂不同,所表现的化合价不同,如Cu 与Cl 2反应生成CuCl 2,而Cu 与S 反应生成Cu 2S )。

[典例4] 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2016·全国卷Ⅰ)1 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2N A

B .(2015·全国卷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C .(2015·全国卷Ⅱ)钠在空气中燃烧可生成多种氧化物。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D .(2015·广东高考)3 mol 单质Fe 完全转变为Fe 3O 4,失去8N A 个电子

[解析] 在硝酸过量的情况下,Fe 参与反应生成Fe 3+

,1 mol Fe 转移的电子数为3N A ,A 项错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12+2H 2O -2 ===4NaO -2H +O 0

2↑,故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B 项正确;不论钠生成何种氧化物,钠均为+1价,故23 g 钠充分燃烧时转移电子数为1N A ,C 项正确;单质Fe 转变为Fe 3O 4,Fe 元素的化合价

由0价变为+83

价,故3 mol 单质铁失去的电子数为⎝⎛⎭⎫83-0×3N A =8N A ,D 项正确。 [答案] A

[归纳总结]熟记常考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

[对点练4]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 A

B.2.4 g Mg在足量O2中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N A

C.标准状况下,11.2 L Cl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5N A

D.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 A 解析:选B 1 mol CO2与足量Na2O2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则标准状况下,5.6 L CO2的物质的量为0.25 mol,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5N A,A项错误;2.4 g Mg 的物质的量为0.1 mol,与足量的O2反应完全生成MgO,转移的电子数为0.1×2N A=0.2N A,B项正确;Cl2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则标准状况下,11.2 L Cl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0.5N A,C项错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

===4OH-或O2+4H++4e-===2H2O,故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22.4 L

22.4 L·mol-1

×4N A mol-1=4N A,

D项错误。

着眼点(五)围绕“反应的特殊情况”进行判断

此角度是考生最易失分的点,因反应过程“隐含”着特殊情况,稍不留神就会掉入命题人设计的陷阱,常涉及的命题范围有:含有特殊的条件要求(如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含有特殊的转化关系(如N2与H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具有特殊结构物质的混合(如一定量的乙炔与苯的混合物)。

[典例5]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8·全国卷Ⅱ)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 A

B.(2017·全国卷Ⅱ)0.1 mol H2和0.1 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 A

C.(2015·全国卷Ⅰ)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D.(2015·四川高考)50 mL 12 mol·L-1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 [解析]SO

2

与O2反应生成SO3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大于2 mol,即分子总数大于2N A,A项错误;H2与I2的反应虽为可逆反应,但由于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因此无论反应进行程度如何,分子总数均为0.2N A,B项正确;

2 mol NO与 1 mol O2发生反应2NO+O2===2NO2,生成 2 mol NO2,因为存在2NO2N2O4,则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C项错误;在加热条件下,MnO2与浓盐酸反应而不与稀盐酸反应,12 mol·L-1浓盐酸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逐渐减小,当浓度降到一定程度时,不再与MnO2反应,故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N A,D项错误。

[答案] B

[归纳总结] 物质转化中的“特殊情况”归纳

(1)特殊的组成

具有相同最简式的物质,如烯烃与环烷烃、NO2与N2O4,质量相同时其原子数目相同。

(2)特殊的反应——可逆反应

若反应为可逆反应,则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常考的可逆反应有:

N2+3H2高温、高压

催化剂2NH32SO2+O2催化剂

2SO3

Cl2+H2O HCl+HClO2NO2N2O4

(3)特殊的变化——浓度因素

①MnO2与浓盐酸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盐酸变稀盐酸,反应停止。

②Cu与浓H2SO4的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硫酸,反应停止。

③Cu与浓HNO3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稀硝酸,得到NO2和NO的混合气体。

④Zn与浓H2SO4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硫酸,得到SO2和H2的混合气体。

⑤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

[对点练5]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 A个S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92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

C.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

D.常温下,56 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

解析:选B 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而不生成SO3,A项错误;NO2和N2O4的最

简式相同,均为NO 2,92 g NO 2和N 2O 4不论怎样混合,其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

92 g 46 g·mol -1×3N A mol -1=6N A ,B 项正确;N 2与H 2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1 mol N 2

与4 mol H 2反应生成的NH 3分子数小于2N A ,C 项错误;常温下,铁遇浓H 2SO 4发生钝化,不能生成SO 2分子,D 项错误。

[综合训练]

1.(2018·惠州三模)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1 mol 甲基(—CH 3)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

B .标准状况下,22.4 L 四氯化碳中含有

C —Cl 键的数目为4N A

C .常温常压下,1 mol 分子式为C 2H 6O 的有机物中,含有C —O 键的数目为N A

D .在电解精炼粗铜的过程中,当阴极析出32 g 铜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 A

解析:选D A 项,1 mol 甲基中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9 mol ;B 项,标准状况下,CCl 4不是气体;C 项,C 2H 6O 的结构简式可能是CH 3CH 2OH ,也可能是CH 3OCH 3,如果是CH 3CH 2OH,1 mol CH 3CH 2OH 中含有1 mol C —O 键,如果是CH 3OCH 3,1 mol CH 3OCH 3中含有2 mol C —O 键;D 项,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 2++2e -

===Cu ,故当阴极析出32 g 铜时转移电子数目为N A 。

2.(2019·济宁一模)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11.2 L HF 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0.5N A

B .向含1 mol Cl -的NH 4Cl 溶液中加入适量氨水使溶液呈中性,此时溶液中NH +

4数为N A

C .13 g 锌与一定量浓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的分子数为0.2N A

D .28 g 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解析:选A A 项,标准状况下,HF 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B 项,溶液呈中性,则c (H +)=c (OH -),根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 (Cl -)+c (OH -)=c (NH +4)+c (H +),所以n (NH +4)=n (Cl -)=1 mol ,故此时溶液中NH +4数目为N A ;C 项,浓硫酸与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 +2H 2SO 4(浓)=====△

ZnSO 4+SO 2↑+2H 2O ,由方程式可以看出1 mol Zn 反应生成1 mol SO 2气体,随着硫酸的消耗和水的生成,浓硫酸变稀硫酸,Zn 与稀硫酸反应:Zn +H 2SO 4===ZnSO 4+H 2↑,从中可以看出1 mol Zn 反应生成1 mol H 2,所以1 mol Zn 不论与浓硫酸反应还是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都为1 mol,13 g Zn 的物质的量n =m M =13 g 65 g·mol -1

=0.2 mol ,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2N A ;D 项,乙烯和环丁烷的最简式均为CH 2,所以28 g 乙烯和环丁烷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

3.肼(N

2H 4)是火箭常用的高能燃料,常温下为液体,其球棍模型如图所

示。肼能与双氧水发生反应:N2H4+2H2O2===N2↑+4H2O。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 N2中所含电子总数为5N A

B.标准状况下,22.4 L N2H4中所含原子总数为6N A

C.标准状况下,3.2 g N2H4中含有共价键的总数为0.6N A

D.若生成3.6 g H2O,则上述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2N A

解析:选D标准状况下,11.2 L N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含有电子的物质的量为7 mol,则所含电子总数为7N A,A错误;标准状况下,N2H4不是气体,22.4 L N2H4的物质

的量不是1 mol,则其所含原子总数不是6N A,B错误;3.2 g N2H4的物质的量为

3.2 g 32 g·mol-1

=0.1 mol,含有共价键的物质的量为0.5 mol,则所含共价键总数为0.5N A,C错误;N2H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物N2中氮元素显0价,1 mol N2H4参与反应转移4 mol

电子,3.6 g H2O的物质的量为

3.6 g

18 g·mol-1

=0.2 mol,当生成0.2 mol H2O时需消耗0.05 mol

N2H4,转移电子数为0.2N A,D正确。

考点二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化学相关计算每年必考,常常结合化学实验、无机化工流程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呈现,命题形式灵活多变。综合性较强,往往考生感到力不从心,究其原因是不能正确使用科学的解题方法。本考点从关系式法和守恒法入手进行系统全面的讲解化学计算方法,学通学好此两种方法,就能使复杂计算简单化,使化学计算有法可依。

方法一关系式法

关系式是表示两种或多种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的一种简化式子,在多步反应中,它可以把始态的反应物与终态的生成物之间“量”的关系表示出来,把多步计算简化成一步计算。高考题量大,时间紧,对于涉及多步计算的问题,如滴定实验的有关计算,巧妙运用关系式法,可以缩短答题时间;解题的关键是正确书写关系式。

类型(一)根据多步反应的方程式找关系式

[典例1]为测定某石灰石中CaCO

3

的质量分数,称取W g石灰石样品,加入过量的浓度为6 mol·L-1的盐酸,使它完全溶解,加热煮沸,除去溶解的CO2,再加入足量的草酸铵[(NH4)2C2O4]溶液后,慢慢加入氨水降低溶液的酸度,则析出草酸钙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2O2-4+Ca2+===CaC2O4↓,过滤出CaC2O4后,用稀硫酸溶解:CaC2O4+H2SO4===H2C2O4+CaSO4,再用蒸馏水稀释溶液至V0 mL。取出V1 mL用a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此时发生反应: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若滴定终点时消耗a mol·L-1的KMnO4V2 mL,计算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为

CaCO3+2H+===Ca2++CO2↑+H2O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 第一单元 第三课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 Word版含答案

第三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 —————————————————————————————————————— [课标要求] 1.了解不同状态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2.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3.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4.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及微粒间的距离。 其中,气体微粒间的距离远大于微粒本身的大小。 2.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用V m表示,在0 ℃和101 kPa条件下,即标准状况下,V m=22.4 L·mol-1。 3.V、V m、n之间的关系:V=n·V m。 4.阿伏加德罗定律是指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任何具有相同微粒数的气体 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物质的聚集状态和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 1.物质的聚集状态 (1)宏观物质的聚集状态,如:气态、液态、固态,固态可分为晶体(如氯化钠、纯碱等)和非晶态物质(如石蜡、玻璃等)。 (2)从微观上考察,物质是原子、分子或离子的聚集体。 2.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微粒的数目、微粒的大小、微粒之间的距离。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不同状态下物质的结构与性质,通过查阅资料,得到下表中的相关数据。(说明:固体、液体密度均为293 K时的测定值,气体密度为1.0×105

Pa、273 K时的测定值) 根据以下数据,计算1 mol这些物质的体积,并将计算结果填入表中。 提示:①10.0 cm3②7.10 cm3③18.1 cm3 ④58.4 cm3⑤22.4 L⑥22.4 L⑦22.4 L 2.结合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分析,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何1 mol不同气体体积大致相同? 提示: (1) (2)当温度、压强一定时,气体中微粒间的距离近似相等,故在温度、压强一定时,任何具有相同微粒数的气体都具有大致相同的体积。 1.1 mol任何物质中的微粒数目都是相同的,即约为6.02×1023。因此,1 mol物质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大小和微粒之间的距离。 2.固态或液态物质中微粒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1 mol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的大小,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中微粒的大小不同,因此,1 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的体积是不同的。 3.对于气体来说,微粒之间的距离远大于微粒本身的直径,1 mol气体的体积主要取决于微粒之间的距离。而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受温度和压强等外界条件影响,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微粒之间的距离可以看成是相等的,因此1 mol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 4.等物质的量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无规律;同温同压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体积基本相同。

《三维设计》2017届人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专项训练(五)化学平衡图像Word版含答案

专题专项训练(五) 化学平衡图像 1.(2016·哈尔滨模拟)COCl2(g)CO(g)+Cl2(g)Δ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改变一种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①表示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的变化 B.②表示t1时刻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 C.③表示恒压条件下,反应物的转化率随充入惰性气体体积的变化 D.④表示CO的体积分数随充入Cl2量的变化 解析:选D反应是吸热反应,升温平衡正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故A错误;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速率同等程度增大,速率变化曲线不符合,故B错误;恒压容器中加入与平衡无关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正向进行,反应物转化率增大,故C错误;加入Cl2平衡逆向进行,CO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正确。 2.(2016·房山区一模)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1可推得反应图像中p2先出现拐点,故A、C两项错误;此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Z的体积分数减小,故D错误,B 正确。 OH(g)HCHO(g)+H2(g)ΔH 3.甲醇脱氢可制取甲醛CH =Q,甲醇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A.Q<0 B.600 K时,Y点甲醇的v(正)0,故A错误;600 K时Y点甲醇转化率大于X 点甲醇平衡转化率,说明反应逆向进行即:v(正)

《三维设计》2017届人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三)物质的分类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三)物质的分类 1.(2015·重庆高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B.用铁矿石炼铁 C.烧结黏土制陶瓷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 解析:选D胆矾炼铜就是“湿法炼铜”,其原理是将胆矾溶于水,再将铁放入胆矾溶液中把铜置换出来,是化学反应。铁矿石炼铁是将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和空气)加入高炉中,在高炉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铁单质,是化学反应。黏土烧结制成陶瓷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四氧化三铁常称作“磁性氧化铁”,是磁石的主要成分,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磁石的形状发生变化,是物理变化。 2.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解析:选A A项都是根据其组成而划分的;B项根据组成分为一元酸,而依据不同性质可分为强酸和挥发性酸;C中的难溶性碱、中强碱是根据其不同性质划分的;D中Al2O3依据不同性质可分别属于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 3.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C.“地沟油”纯化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解析:选C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Mg2+→Mg(OH)2→MgCl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NaCl→NaHCO3→Na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项正确;“地沟油”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项错误;石墨与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项正确。 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某种磁流体时,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FeSO4溶液和Fe2(SO4)3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制得粒子直径为5.5~36 nm的黑色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分散系不能透过滤纸

2020三维设计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跟踪检测(三十四)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化学电源(过基础)

跟踪检测(三十四)化学能与电能(1)——原电池、化学电源(过基础) 1.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作正极 B.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解析:选B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活泼金属作负极,锌比铜活泼,锌片作负极,A 错误;铜片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铜片上有气泡冒出,B正确;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错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错误。 2.(2016·上海高考)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y轴表示() A.铜棒的质量B.c(Zn2+) C.c(H+) D.c(SO2-4) 解析:选C该装置构成原电池,Zn是负极,Cu是正极。A项,在正极Cu上溶液中的H+获得电子变为氢气,Cu棒的质量不变,错误;B项,由于Zn是负极,不断发生反应Zn-2e-===Zn2+,所以溶液中c(Zn2+)增大,错误;C项,由于反应不断消耗H+,所以溶液的c(H+)逐渐降低,正确;D项,SO2-4不参加反应,其浓度不变,错误。 3.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中Mg作负极,③④中Fe作负极 B.②中Mg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6H2O+6e-===6OH-+3H2↑ C.③中Fe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 D.④中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 解析:选B①中Mg作负极;②中Al作负极;③中铜作负极;④是铁的吸氧腐蚀,Cu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4.如图所示为锌铜原电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盐桥的作用是传导离子 B.外电路电子由铜片流向锌片 C.锌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Zn2++2e-===Zn D.外电路中有0.2 mol电子通过时,铜片表面质量增加约3.2 g 解析:选A“双液”原电池中,盐桥连接左、右两个烧杯中的溶液,传导离子,起到导电作用,A正确;锌的活泼性强于铜,则锌片作负极,铜片作正极;在外电路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则电子由锌片流向铜片,B错误;锌片是负极,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错误;铜片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外电路中通过0.2 mol电子时,铜片上析出0.1 mol Cu,其质量为0.1 mol×64 g·mol-1=6.4 g,D错误。 5.(2016·全国卷Ⅱ)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 B.正极反应式为Ag++e-===Ag 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 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 解析:选B Mg-AgCl电池的电极反应:负极Mg-2e-===Mg2+,正极2AgCl+2e-===2Ag+2Cl-,A项正确,B项错误;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C项正确;Mg是活泼金属,能和H2O发生反应生成Mg(OH)2和H2,D项正

【三维设计】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二节 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选修2

1.北京奥运会“水立方”游泳池中的水主要是通过砂滤、臭氧和活性炭来净化的,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砂滤是利用过滤原理除去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 B.臭氧可以消毒杀菌是因为臭氧有强氧化性 C.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D.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越大越好 解析:游泳池水中的臭氧浓度不是越大越好. 答案:D 2.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石油产品都可用于聚合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 解析: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属于混合物,A错误;石油产品中含有烷烃,它们不能发生聚合反应,B错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清洁能源,C正确;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是煤的气化产物,D错误. 答案:C 3.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中和”是指发生了中和反应;“化学沉淀”是指加入化学试剂发生反应产生沉淀;过滤不涉及化学反应,属物理过程. 答案:A 4.目前下列工艺过程没有直接使用离子交换技术的是( ) A.硬水的软化 B.电解饱和食盐水制造NaOH C.电渗析淡化海水 D.海水中提取金属Mg 解析:硬水软化可以采用离子交换法;电解饱和食盐水要用到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淡化海水要用到高分子膜进行离子交换.海水中提取Mg是利用复分解反应得到MgCl2,再电解熔融MgCl2制得Mg,与离子交换无关.

答案:D 5.发生严重水体镉污染时,一般采用加入聚合硫酸铁(PFS)[Fe 2(OH)n (SO 4)3-n /2]m ,n <5,m <10,利用PFS 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来吸附镉离子.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核素108 48Cd 的中子数为60 B .含镉废电池应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C .PFS 中铁的化合价为+2价 D .由FeSO 4制PFS 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过程 解析:设PFS 中铁的化合价为+x 价,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2x =n +2×(3-n 2 ),解得x =3,即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答案:C 6.溴是海水中重要的非金属元素.地球上90%的溴元素以Br -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称溴为“海洋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海水中提取溴时,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苯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 C .可以用CCl 4萃取溴水中的溴 D .向FeBr 2溶液中通入Cl 2时,一定会发生如下反应: 2Fe 2++4Br -+3Cl 2===2Fe 3++2Br 2+6Cl - 解析: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历浓缩、氧化和提取三个步骤,A 不正确.苯只能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B 不正确.FeBr 2与Cl 2反应时,因Cl 2的量不同,生成物不同,题目中没有说明Cl 2与FeBr 2的量的关系,D 不正确. 答案:C 7.下列有关石油加工的叙述中,不. 正确的是( ) A .石油分馏所得的馏分仍是混合物 B .石油裂化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 C .石油裂化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汽油等轻质油 D .石油裂解的原料是石油分馏产品,包括石油气 解析: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油气等每一种均为混合物;石油裂化和裂解的原料是重油,都是使长链烃变为短链烃,而石油气是C 1~C 4的烃,即短链烃,故B 、D 不正确. 答案:B 8.(2020·南京模拟)天然海水中主要含有Na +、K +、Ca 2+、Mg 2+、Cl -、SO 2-4、Br -、CO 2-3、HCO -3等离子.火力发电燃煤排放的含SO 2的烟气可利用海水脱硫,其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高2020届高2017级高三化学三维设计一轮复习第一章 物质的量

第1课时 化学入门——化学常用计量 知识点一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 [提醒] “物质的量”的计量对象是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质子、中子、电子等),而不是宏观物质。 (2)“物质的量”的表示方法

如:1 mol Fe 、1 mol O 2、1 mol Na + 。 [提醒] 物质的量(n )、粒子数(N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之间的关系:n =N N A 。 2.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 ,单位:g·mol -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 -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 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 )、质量(m )与摩尔质量(M )之间的关系为n =m M 。 (4)计算方法 ①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M =ρ×22.4 L·mol - 1。如:标准状况下某气体的密度为1.429 g·L -1,则该气体的M =32_g·mol -1。 ②根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 =ρ1ρ2:M 1M 2 =D 。如:某气体对甲烷的相对密度为4,则该气体的M =64_g·mol -1。 ③根据物质的质量(m )和物质的量(n ):M =m n 。如:0.5 mol 某气体的质量是22 g,则该气体的M =44_g·mol -1。 ④根据一定质量(m )的物质中粒子数目(N )和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M =N A · m N 。如:45 g 乳酸中含乳酸的分子数为3.01×1023,则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_g·mol -1。 [对点训练]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0.012 kg 12C 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约为6.02×1023个(√) (2)7.8 g Na 2O 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2N A (×) (3)1 mol NaCl 和1 mol HCl 含有相同的粒子数目(×) (4)1 mol OH -的质量是17 g·mol - 1(×) (5)22 g CO 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 (√) (6)常温常压下,14 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2N A (√) 2.在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的离子的个数和氧原子的质量分别是( ) A.1.5N A 2 mol B.1.5N A 32 g C.3.01×1023 4 mol D.N A 64 g 解析:选B 0.5 mol Na 2SO 4中含有的离子数为0.5×3N A =1.5N A ,含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4=2 mol,质量为2 mol ×16 g·mol - 1=32 g 。 3.最近材料科学家研究发现了首例带结晶水的晶体在5 K 下呈现超导性。据报道,该晶体的化学式为Na 0.35CoO 2·1.3H 2O 。若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试计算12.2 g 该晶体中含

【三维设计】(人教通用版)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讲义 第三节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第三节化学平衡常数__化学反应进行的方 向 明考纲要求 理主干脉络 1.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够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一、化学平衡常数 1.表达式 对于可逆反应:mA(g)+nB(g) pC(g)+qD(g),其化学平衡常数K = cp C ·cq D cm A ·cn B 。 2.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无关,只与温度有关。 3.意义 K 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二、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过程 (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量)。 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 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 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 ①熵的大小:同种物质,熵值:气态>液态>固态②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 ①当ΔH<0,Δ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②当ΔH>0,ΔS<0,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③当ΔH<0,ΔS<0,低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④当ΔH>0,ΔS>0,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1.甲反应的平衡常数比乙反应的平衡常数大,是否甲比乙进行的程度就大呢? 提示:不是,因为甲反应与乙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不同,计算出的K 值不同,不能比较。 2.在一定温度下,三个反应: H2(g)+I2(g)2HI(g) K1

《三维设计》2017届人教版高中化学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化学键Word版含答案

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化学键 1.韩国首尔大学的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20 ℃时,水分子瞬间凝固形成“暖冰”。则关于“暖冰”的判断正确的是() A.“暖冰”中存在离子键 B.“暖冰”中水分子的OH键是非极性键 C.“暖冰”的密度大,有导电性和导热性 D.水凝固形成20 ℃时的“暖冰”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解析:选D A项,“暖冰”中的水仍然是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分子内存在共价键,不存在离子键,错误;B项,“暖冰”中水分子的OH键是不同元素形成的极性键,错误;C项,“暖冰”由于形成时温度高,所以分子间的间隔大,所以密度小,错误;D项,水凝固形成20 ℃时的“暖冰”由于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所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正确。 2.(2016·梅州模拟)下列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Cl2B.NaOH C.CH4D.(NH4)2SO4 解析:选C A项中的Cl2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B、D两项中的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不符合题意;C项中CH4是由CH极性共价键构成的共价化合物,符合题意。 3.(2016·南京模拟)下列物质中,从化学键的角度看,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明显不同,这种物质是() A.NaOH B.CH4 C.SO2D.H2O 解析:选A B、C、D三项中形成的化学键均为共价键,A项中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和共价键,故A项符合题意。 4.(2016·长沙模拟)下列电子式,正确的是() 解析:选C氯化铵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溴化铵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 故C正确;氯化钙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 5.(2016·石家庄模拟)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C2H6、H2O2、C2H5OH B.HCl、NaCl、MgCl2 C.H2O、CO2、Na2O2D.NaOH、NaClO、Na2O 解析:选A A中各物质只存在共价键,正确;B中HCl中为共价键,而NaCl、MgCl2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

考点11化学键 2.掌握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判断方法 3.了解键参数,共价键的主要类型δ键和π键 4.掌握原子、离子、分子、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 1、概念:,叫做化学键,根据成键原子间的电负性差值可将化学键分为和。旧的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生成是化学反应的本质,也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 2.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Al Mg2+O2-OH- NH4+CaCl2CO2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 D.共价键只能存在于化合物中 解析: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共价键可存在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以及某些单质中 答案: A 【例2】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极性键的是 A.H2O B.NH4Cl C.NaOH D.Na2O2 解析:水分子中只有H-O键,是极性键,无离子键,排除A项;NH4Cl中NH4+和Cl-间是离子键,NH4+内N和H原子以极性键结合,B项正确;NaOH中Na+和OH-以离子键结合,OH-内H和O之间以极性键结合,C项正确;Na2O2中Na+和O22-以离子键结合,O22-内有非极性键,排除D项。 答案:B C。 【例3】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 B.六氟化硫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 解析:分子中的原子是否满足8电子结构,决定于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形成共价键的数目 答案:A 答案:A 【例4】下列分子中,键能最小的是 A.F2B.Br2C.Cl2D.N2 解析:N2中含有一个三键,键能较大;F2、Br2、Cl2中只有一个单键,键能小,F2分子中电子“密度”大,F原子间斥力大,键能最小

【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节针对训练测与评 新人教版

【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一节针对训练测与 评 新人教版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A .1 mol 氧气中含有12.04×1023 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占有体积22.4 L B .1 mol 臭氧和1.5 mol 氧气含有相同的氧原子数 C .等体积、浓度均为1 mol/L 的磷酸和盐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数之比为3∶1 D .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1∶3 解析:由于磷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而盐酸为强酸,可完全电离,所以两者的氢离子浓度之比应小于3∶1. 答案:C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常温常压下,11.2 L 氯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3 B .常温常压下,28 g 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3 C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D .在标准状况下,0.5×6.02×1023 个氧气分子所占的体积为11.2 L 解析:A 中常温常压下,11.2 L Cl 2的物质的量小于0.5 mol ;B 中原子数为2×6.02×1023 ;C 中“气体单质”可能是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或多原子分子,故所含原子数不一定相同. 答案:D 3.某硫原子的质量是a g,12 C 原子的质量是b g ,若N A 只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a b ②m g 该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m aN A mol ③该硫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④a g 该硫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6N A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②③ 解析:①该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该原子的质量除以12 C 原子质量的112,即12a b ,正确;

【新编】【三维设计】(教师用书)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点、面、线”备考全攻略(提能力 创新演练经典化)8-1

【三维设计】(教师用书)201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点、面、线”备考全攻略(提能力+创新演练经典化)8-1 弱电解质的电离 水的电离 新人教版 [随堂强化落实] 1.下列关于电解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强酸、强碱及大部分盐类属于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属于弱电解质 B .所有的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所有的共价化合物都是弱电解质 C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D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解析:H2SO4、HCl 等都是共价化合物,但它们是强电解质,B 错误。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的电荷数,与电解质强弱没有必然联系,C 错误。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CO2+H2O===H2CO3,H2CO3H ++HCO -3,H2CO3是电解质,CO2 是非电解质。 答案:A 2.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CH3COOH H ++CH3COO - B .Ba(OH)2Ba2++2OH - C .H3PO43H ++PO3-4 D .NH3·H2O===NH+4+OH - 解析:Ba(OH)2是强碱,不能使用“”;H3PO4应分步电离,D 项应写成“”。 答案:A 3.(双选题)将0.1 mol/L 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或加入少量CH3COONa 晶体时都会引起 ( ) A .CH3COOH 电离程度变大 B .溶液pH 变大

C.溶液的导电能力减弱 D.溶液中c(H+)减小 解析:CH3COOH CH3COO-+H+,当加水时,c(CH3COOH)、c(CH3COO-)、c(H+)都减 小,平衡右移,pH增大,导电能力减弱,电离程度增大。当加入少量CH3COONa晶体时,使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电离程度减小,c(H+)减小,pH增大,导电能力增强。 答案:BD 4.室温下,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O H++OH-。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水加热,平衡正向移动,KW变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逆向移动,c(OH-)增大 C.新制氯水久置后,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 D.向水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正向移动,KW增大 解析:A项,加热后KW变大,不正确;C项,新制氯水久置后,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c(OH -)减小,不正确;D项,KW不变,不正确。 答案:B 5.已知某温度下,Ka(HCN)=6.2×10-10 mol/L、Ka(HF)=6.8×10-4 mol/L、Ka(CH3COOH)=1.8×10-5 mol/L、Ka(HNO2)=6.4×10-6 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A.HCN溶液B.HF溶液 C.CH3COOH溶液D.HNO2溶液 解析:弱酸的电离常数越大,电离产生的c(H+)越大,pH越小,故选B。 答案:B 6. 25℃时,0.1 mol/L的HA溶液中+ - =1010,0.01 mol/L的BOH溶液pH=12。请 回答下列问题: (1)HA是____________(填“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下同),BOH是____________。 (2)HA的电离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水稀释HA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 B. - C.c(H+)与c(OH-)的乘积D.c(OH-) (4)在体积相等、pH相等的HA溶液与盐酸溶液中加入足量Zn,HA溶液中产生的气体比盐酸中产生的气体________(填“多”、“少”或“相等”)。 解析:(1)25℃,KW=c(H+)·c(OH-)=10-14, 结合+ - =1010可得c(H+)=10-2 mol/L, c(OH-)=10-12 mol/L;由HA的浓度知HA为弱电解质。 (2)其电离方程式为HA H++A-。 (3)在加水稀释时,平衡向右移动, - 减小,c(H+)与c(OH-)乘积不变,c(OH-) 增大,+ 增大。 (4)HA是弱电解质,故pH、体积均相等的盐酸与HA,HA的物质的量大,故HA与Zn反应产生H2的量多。 答案:(1)弱电解质强电解质(2)HA H++A-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1章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阶段质量检测(一)鲁科版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第1章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 法阶段质量检测(一)鲁科版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化学科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认识分子 B.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是进入20世纪以后现代化学的重大成就 C.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能源开发、新材料研制、边缘科学的发展都体现出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十分广阔解析:化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制造分子而不是认识分子。 答案:A 2.氯气可用来消灭田鼠,为此将氯气通过软管灌入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 ) ①黄绿色②密度比空气大③有毒 ④较易液化⑤溶解于水 A.②③B.③④ C.①②③D.③④⑤ 解析:氯气有毒且密度比空气大,故能将氯气灌入鼠洞。 答案:A 3.下列关于氯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为氯水或液氯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蓝色固体CuCl2 C.有氯气参加的化学反应必须在溶液中进行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NaCl 解析: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为液氯,是纯净物,而氯水是Cl2的水溶液,是混合物,A 错;红热的铜丝在Cl2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的CuCl2,B错;Cl2与金属的反应不必在溶液中进行,C错;钠与Cl2反应生成白色NaCl固体,D正确。 答案:D 4.当足量的Cl2或盐酸分别与下列金属反应时,均有MCl2型化合物生成的是( ) A.Fe B.Mg C.Cu D.Ag 解析:Fe与Cl2反应生成 FeCl3,Cu、Ag均和盐酸不反应。

2019版《三维设计》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检测:1 钠及其化合物(鲁科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一)钠及其化合物 1.(2019·唐山模拟)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金属钠燃烧时生成淡黄色Na2O C.乙醇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解析:选B 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2。 2.(2019·杭州模拟)等质量的钠实行下列实验,其中生成氢气最多的是( ) A.将钠投入到足量水中 B.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 C.将钠放入足量稀硫酸中 D.将钠放入足量稀盐酸中 解析:选B 将等质量的钠投入到水、稀硫酸或稀盐酸中,放出的氢气的量相等;将钠用铝箔包好并刺一些小孔,再放入足量的水中,首先是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铝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则B项生成氢气最多。 3.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 解析:选B A项,某些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也有颜色,例如H2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S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错误;B项,焰色反应为金属元素的性质,与元素的存有形式(化合态或游离态)无关,同种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相同,准确;C项,只有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须透过蓝色钴玻璃,错误;D项,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而不是单质的性质,错误。 4.如图所示,若锥形瓶内是水,分液漏斗内的液体也是水,向烧杯内滴加 水时,发现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恢复到原温度后液面左边与右边基本相平, 则烧杯内的物质是( ) A.过氧化钠B.氧化钠 C.钠D.钾 解析:选B Na2O2、Na、K与水反应均会有气体生成,均会使U形管内液面左边低于右边,A、C、D错误;Na2O与水反应放热但没有气体生成,则U形管内液体慢慢右移,但恢复到原温度后又使U形管内两液面相平。

最新《三维设计》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作业----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三维设计?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教师备选作业----化学反响热的计算

第1章第3节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 装订!) 一、选择题 1.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s)+O2(g)===CO2(g)ΔH=-393.51 kJ·mol-1① C(金刚石,s)+O2(g)===CO2(g)ΔH=-395.41 kJ·mol-1② 据此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响;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解析:盖斯定律是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依据之一,同时通过ΔH的比拟,亦可判断物质能量的上下。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得到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C(石墨,s)===C(金刚石,s)ΔH=+1.90 kJ·mol-1 说明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响,吸收的热量作为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金刚石中,也就是等质量的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高,A选项正确。 答案: A 2.以下热化学方程式:

=-890.3 kJ/mol 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B.CO C.C8H18D.CH4 解析:题中各ΔH对应的可燃烧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把它们的ΔH值分别换算成1 g 可燃物燃烧的热量(即ΔH/m)即可比拟。 答案: B 4.25 ℃、101 kPa条件下: (1)4Al(s)+3O2(g)===2Al2O3(s)ΔH=-2 834.9 kJ·mol-1 (2)4Al(s)+2O3(g)===2Al2O3(s)ΔH=-3 119.1 kJ·mol-1 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等质量的O2比O3能量低,由O2变O3为吸热反响

高《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设计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的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 熟练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学会运用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进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通过各化学量的相互转化,提高学生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2)通过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的引导,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析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逆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计算题格式及思维过程的规范训练,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2)通过课堂反馈习题,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1)化学方程式系数的意义。 (2)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单位的使用。 (3)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过渡]既然讲到了物质的量,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板书]1、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1)n=N/N A (2)n=m/M (3)n=V/Vm (4)n B=C B V [板书]2、依据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υ的关系。 [板书]

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一讲义:专题1第一单元第二课时物质的量含答案

第二课时物质的量 —————————————————————————————————————— [课标要求]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2.认识物质的量及摩尔质量的含义。 3.掌握物质的量与N A、质量、微粒数的关系。, 1.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的物理量,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 2.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0.012 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符号为N A,单位为mol-1,N A近似为6.02×1023 mol-1。 3.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在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4.物质的微粒数、质量与物质的量的关系:n=N N A= m M。 5.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相应物质的微粒数之比和物质的量之比。 物质的量 1.物质的量 (1)含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微观粒子的集合体,符号为n。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2)意义:物质的量把一定数目的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的宏观物质联系起来。 [特别提醒]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来理解,不能说成“物质量”或“物质的质量”等。 2.摩尔: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而不是物理量,如同米是长度的单位一样。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 3.阿伏加德罗常数 (1)概念:0.012_kg 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为N A,其近似为6.02×1023_mol-1。

(2)1 mol的标准:1 mol某种微粒集合体中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_kg_C-12中所含的原子数相同。 (3)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与微粒数(N)之间的关系:N=n·N A。 4.摩尔质量 (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微粒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物质的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存在的关系为n=m/M。 1.1 mol H,1 mol H+,1 mol H2的涵义一样吗?为什么? 提示:涵义不同,尽管都是1 mol微粒,但微粒种类不同,它们分别表示1 mol氢原子,1 mol氢离子,1 mol氢分子。 2.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吗? 提示:不是;阿伏加德罗常数是指0.012 kg C-12所含有的原子数,其近似为6.02×1023 mol-1。 3.0.5 mo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是多少?含有的氢原子数是多少? 提示:0.5N A;N A。 1.使用物质的量时,必须指明微粒的种类,表述要确切。 如:“1 mol O”表示1 mol氧原子,“1 mol O2”表示1 mol 氧分子,“1 mol O2-”表示1 mol氧离子,而不能说“1 mol 氧”。因为“氧”是元素名称,而不是微粒名称。 2.用“摩尔”可以计量所有的微观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团等),但不能表示宏观物质,如不能说“1 mol大米”。 3.N A指1 mol任何微粒的微粒数,一定要明确指出是何种微粒,如1 mol CH4含有的分子数为N A,原子总数为5N A。 4.涉及稀有气体时要注意He、Ne、Ar为单原子分子,O2、N2、H2等为双原子分子,臭氧(O3)为三原子分子等。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H2中含有6.02×1023个H2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三维设计江苏专版必修二讲义:专题1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第一课时 同素异形现象同分异构现象 [课标要求] 1.以碳元素的几种单质为例,认识同素异形现象。 2.以正丁烷和异丁烷、乙醇和二甲醚为例,认识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3.以同素异形现象和同分异构现象为例,认识物质的多样性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学会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方法。 1.“二同”概念: (1)同素异形体: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 (2)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2.“三组”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1)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 (2)O2和O3; (3)红磷和白磷。 3.有关同分异构体的“三组一定和不一定”: (1)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反之不一定成立; (2)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最简式,反之不一定成立; (3)分子式相同,一定有相同的元素的质量分数,反之不一定成立。 同素异形现象 1.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 (1)同一种元素能够形成几种不同的单质的现象叫做同素异形现象。 (2)同一种元素可形成不同单质,这些单质互称为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1)碳的同素异形体

(3)3.对同素异形体的理解 (1)组成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 (2)物质类别: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只能是单质。 (3)性质关系: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有差异,但化学性质相似。 (4)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因为转化过程中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5)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但由于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一般认为这种转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O 2与O 3互为同素异形体( ) (2)水和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