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材料的书籍

汽车材料的书籍

以下是几本关于汽车材料的书籍:

- 《汽车材料》:2010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共有十章,阐述了汽车燃料、汽车润滑材料、汽车工作油液、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典型汽车零件金属材料的选择、橡胶、塑料、玻璃和其他非金属材料。教材内容编排合理,理论联系实际,通俗易懂,符合中职教育教学特点,适用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师生,也适用于有需要的相关人员。

- 《汽车轻量化材料及应用》: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重汽集团科技专家李光耀撰写,以汽车的优化设计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汽车轻量化的新成果。本书不仅为汽车整车及部件轻量化设计、制造、检测相关行业提供了实用的工具书,也是高等院校车辆工程类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汽车轻量化技术的前沿发展和应用前景,推动了汽车行业的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

- 《高职高专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汽车材料》:依据汽车技术服务相关专业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方案进行编写,全面系统地介绍汽车工程材料、汽车运行材料、金属加工基础及汽车美容材料等知识,主要包括金属的性能、金属的组织结构及结晶、钢铁材料、有色金属材料、金属的热处理及加工、汽车零件的选材;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复合材料和摩擦材料;车用燃料、润滑剂和工作液、汽车轮胎、汽车美容、涂装及养护材料。

《汽车应用材料》(第2版)技能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汽车应用材料》(第2版)技能训练题 模块1 金属材料的性能 一、名词解释 1.金属的力学性能 2.强度 3.塑性 4.硬度 5.冲击韧性 6.疲劳强度 7.铸造性能 8.锻压性能 9.焊接性能 10.热处理性能 11.切削加工性能 二、填空题 1.载荷按照性质不同一般可分为和。 2.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形状和尺寸的变化称为变形。变形一般分为变形 和变形。 3.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等。 4.拉伸低碳钢时,试样的变形可分为、、和四个阶段。 5.通过拉伸试验测得的强度指标主要有强度和强度,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6.金属材料的塑性也可通过拉伸试验测定,主要的指标有和,分别用符号和表示。 7.洛氏硬度采用了不同的压头和载荷组成不同的硬度标尺,常用的洛氏硬度标尺有、和三种,其中应用最为广泛。 8.530HBW5/750,表示用直径的硬质合金球,在kgf(N)的载荷作用下,保持s时测得的硬度值为。 9.工程技术上常用来测定金属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 10.材料经过无限次载荷作用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强度,用符号表示。 11.铁和铜的密度较大,称为金属;铝的密度较小,称为金属。 三、选择题 1.拉伸试验时,试样在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强度B.抗拉强度C.弹性极限 2. 测定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常选用()来测试。 A.布氏硬度计B.洛氏硬度计C.维氏硬度计

3.金属材料的()越好,则其压力加工性能越好。 A.强度 B. 塑性C.硬度 4. 运转中的发动机曲轴、齿轮等零部件所承受的载荷均为()。 A.静载荷 B. 冲击载荷C.交变载荷 5. 在作疲劳试验时,试样承受的载荷为()。 A.静载荷 B. 冲击载荷C.交变载荷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强度、塑性?衡量它们的指标各有哪些?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2.什么是硬度?常用的硬度测定方法有哪几种?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各适用于哪些材料的硬度?下列零件用什么硬度测试方法测定其硬度:(1)钳工用锉刀、手锯、手锤(2)供应态碳钢型材 3.什么是冲击韧性?可以用什么符号表示? 4.什么叫金属的疲劳?疲劳强度用什么符号表示? 5.什么是金属的工艺性能?工艺性能包括哪些内容? 6.有一标准低碳钢拉伸试样,直径为10㎜,标距长度为100㎜,在载荷为21000N时屈服,拉断试样前的最大载荷为30000N,拉断后的标距长度为133㎜,断裂处最小直径为6㎜,试计算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7.为什么疲劳断裂对机械零件危害较大?如何提高和改善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模块2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 一、名词解释 1.相 2.组织 3.固溶强化 4.弥散强化 5.过冷度 6.变质处理 7.铁素体 8.奥氏体 9.渗碳体 10.珠光体 11.低温莱氏体 二、填空题 1.常见的金属晶格类型有晶格、晶格和晶格三种类型。α-Fe属于晶格,γ-Fe属于晶格,铬属于晶格,铜属于晶格,锌属于晶格。 2.根据缺陷的几何形态特征,实际金属的晶体缺陷分为、和。 3.过冷度不是一个恒定值,它与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有关。冷却速度越大,金属的实际结晶温度越,过冷度越。

abs材质证明书

abs材质证明书 篇一:ABS来料标准书 来料品质标准书 篇二:ABS塑料材质 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ABS塑料-名称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 ABS塑料-性能 一般性能 ABS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并具有高光泽度。ABS相对密度为1.05左右,吸水率低。ABS同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好,易于表面印刷、涂层和镀层处理。ABS的氧指数为18~20,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并发出特殊的臭味。力学性能 ABS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ABS的耐蠕变性

比PSF及PC大,但比PA及POM小。ABS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属塑料中较差的。ABS的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热学性能 ABS的热变形温度为93~118℃,制品经退火处理后还可提高10℃左右。ABS在-40℃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电学性能 ABS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可在大多数环境下使用。环境性能 ABS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但可溶于酮类、醛类及氯代烃中,受冰乙酸、植物油等侵蚀会产生应力开裂。ABS的耐候性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易产生降解;于户外半年后,冲击强度下降一半。 ABS塑料的加工性能ABS同PS一样是一种加工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塑料,可用通用的加工方法加工。 ABS的熔体流动性比PVC和PC好,但比PE、PA及PS差,与POM和HIPS类似;ABS的流动特性属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与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都有关系,但对剪切速率更为敏感。 ABS的热稳定性好,不易出现降解现象。ABS的吸水率较高,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一般制品的干燥条件为温度80~85℃,时间2~4h;对特殊要求的制品的干燥条件为温度70~80℃,时间18~18h。ABS制品在加工中易产生内应力,

abs材质证明书(新版)(2023版)

abs材质证明书 一、产品概述 1.1 产品名称:ABS材质证明书 1.3 产品用途:用于提供ABS材质的相关信息和证明 二、材质特性 2.1 ABS材质的定义和特点 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同时具备较高的抗冲击性和耐化学性。 2.2 ABS材质的用途 ABS材质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产品等领域,用于制造外壳、配件等产品。 三、生产工艺及检测方法 3.1 生产工艺

ABS材质的生产通常经过聚合、挤出成型、冷却、切割等工艺,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2 检测方法 为验证ABS材质的质量和性能,采用各项严格的检测方法,包括拉伸测试、冲击测试、热变形温度测试等。 四、材质指标及检测结果 4.1 物理性能指标 4.1.1 密度:1.05 g/cm³ 4.1.2 熔流率:10 g/10 min 4.1.3 抗张强度:45 MPa 4.1.4 断裂伸长率:20% 4.2 热性能指标 4.2.1 热变形温度:85 ℃ 4.2.2 热膨胀系数:8.5×10⁻⁵ mm/mm℃

4.3 冲击强度指标 4.3.1 缺口冲击强度:30 KJ/m² 4.3.2 无缺口冲击强度:25 KJ/m² 五、质量控制 5.1 原材料采购 所选用的ABS原材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5.2 生产工艺控制 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稳定性。 5.3 检测与验证 每批产品在出厂前都经过严格的检测和验证,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标准和指标。 5.4 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拥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检测设备和人员培训,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六、产品证明 本证明书确认,制造商按照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要求,确保所提供的ABS材质产品符合相关的质量指标和性能要求。 七、免责声明 本证明书仅针对所提供的ABS材质产品,对材质在特定环境下的使用性能、耐久性等,不能做出任何承诺和保证。 八、其他 如需更详细的技术资料和测试报告,请联系制造商获取。 特此证明。 制造商名字:公司 制造商-X 联系地址:市区路号

新能源汽车 电池 书籍

新能源汽车电池书籍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 追捧。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组件之一,电池也备受关注。以下是 几本有关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书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新能源汽车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 本书是针对新能源汽车中使用的主要电池之一——锂离子电池进 行深入剖析的。该书涵盖了锂离子电池的基本原理、制造工艺、性能 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并通过大量案例分析了锂离子电池在 新能源汽车及其他领域的应用情况,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专业书籍。 2. 《电动汽车用高性能动力电池技术原理和实践》 本书从动力电池技术的基础理论开始,系统地介绍了动力电池的 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及性能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详细讲解了 动力电池的智能管理、快速充电、安全性及环境适应性等关键技术。 该书内容详实,涵盖面广,适合从事电动汽车及动力电池相关研究的 专业人士阅读。 3.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及应用》 本书介绍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原理、结构、性能及应用等方 面的知识,主要针对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及电容器等多种新能源汽 车动力电池技术进行了详细讲解。此外,该书还涵盖了动力电池的管理、平衡等核心技术,并通过实例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实际 应用中的表现和未来发展趋势。 4. 《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设计》 本书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中的电池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包括电池 系统的设计理念、总体结构、电芯选型、管理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该书还详细讲解了电池系统与整车系统的集成,以及电池系统 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实践。全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一本不可 多得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设计参考书。

汽车摩擦片相关书籍

汽车摩擦片相关书籍 汽车摩擦片是车辆刹车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件之一。它们负责通 过与刹车盘的摩擦来减速或停止车辆的运动。由于其重要性,很多书 籍都涉及汽车摩擦片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以下是几本值得推荐的书籍: 1. 《摩擦材料及摩擦学基础》 本书由赵汉民等人编写,是关于摩擦材料和摩擦学基础的经典教 材之一。它全面介绍了摩擦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和分类,同时深入 探讨了摩擦现象的本质、摩擦磨损机理等内容。对于想要深入了解摩 擦学以及摩擦片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之一。 2. 《汽车刹车系统原理与维修》 本书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编写,是国内较为知名的汽 车刹车系统教材。其中有专门章节介绍了汽车刹车系统中的摩擦片。 书中详细解释了摩擦片在刹车系统中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以及摩擦片 的制作和更换方法。此外,该书还探讨了刹车系统故障的排查和维修

方法,对于想要对汽车刹车系统进行维修或了解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 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 3. 《Brakes, Brake Control an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 该书是由Profesor Bert Breuer和Dr. Karlheinz H. Bill共同 编写的国际化教材,全面介绍了刹车系统、刹车控制和驾驶员辅助系统。其中有一章专门讨论了摩擦片的设计、材料和性能。这本书通过 结合理论和实践,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刹车系统知识,并深入剖析了 摩擦片相关的技术方面。 4. 《Friction and Wear of Materials》 由Ernest Rabinowicz编写的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摩擦学的主要概 念和原理,还详细阐述了摩擦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其中一部分专门涉 及了摩擦片的设计和制造。此外,本书还研究了摩擦磨损的机理和测 试方法。对于从事摩擦材料研究或对摩擦片设计感兴趣的读者来说, 这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总而言之,对于想要更深入了解汽车摩擦片相关知识的读者来说,这些书籍都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无论是对于学习摩擦学的

表面处理技术书籍

表面处理技术书籍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表面处理技术在各个行业中扮演着关键 的角色。表面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改善产品的外观、功能和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应用表面处理技术,选 择一本好的书籍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推荐几本值得一读的表面处理 技术书籍,以供读者参考。 1. 《表面处理技术原理与应用》 这本书是一本综合性的表面处理技术参考书,由知名专家撰写而成。书中详细介绍了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领域。同时, 书中还介绍了各种表面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设备要求和操作步骤, 供读者参考和学习。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和问题解析,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表面处理技术。 2. 《现代表面处理技术》 这是一本专注于现代表面处理技术的专业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当 今工业领域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如电镀、喷涂、阳极氧化等。每一 种技术都有专门的章节,详细讲解了其原理、工艺和应用。同时,书 中还介绍了一些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如等离子体处理、激光处理等,以满足不同行业对表面处理技术的需求。 3. 《表面处理材料科学与工艺技术》 这本书的特点是将表面处理技术与材料科学相结合,深入探讨了表 面处理材料的性质、结构和应用。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材料的表面处

理方法和工艺技术,同时还关注了材料表面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和改善。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表面处理材料的测试和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表面处理技术。 4. 《表面处理工艺与技术》 这是一本实用性的表面处理技术书籍,主要介绍了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和技术。书中以案例为主线,详细介绍了不同行业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如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电子制造等。每一种工艺都配有详细的工艺流程图和操作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表面处理技术。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见问题和应对方法,以帮助读者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困惑。 通过阅读以上几本表面处理技术书籍,读者可以全面了解表面处理技术的原理、工艺和应用。同时,这些书籍还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表面处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书籍,并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情况进行学习和实践,相信读者能够在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汽车类书籍推荐

汽车类书籍推荐 汽车使用技能Q,A书系 汽车电系故障速查快修1850 U090410 20 11 2003 7505390414 林平 200Q&A 汽车电控装置故障速查1851 U090390 25 9 2003 7505390392 林平快修 200Q&A 汽车电喷发动机故障速1852 U090400 23 10 2003 7505390406 林平查快修200Q&A 汽车整车故障早期发现1853 U090420 28 8 2003 7505390422 林平方法 200Q,A 汽车行车故障应急处理1854 U094140 29 8 2004 7505394142 林平手段 200Q&A 汽车维修速查手册 1855 U076820 68 3 2002 7505376829 汽车正时皮带速查手册文远等 1856 U076830 50 6 2002 7505376837 汽车故障码速查手册文远等 汽车发动机机械参数速1857 U079480 22 13 2002 7505379488 文远等查手册汽车四轮定位参数速查1858 U079450 38 8 2002 7505379453 文远等手册汽车发动机电脑针脚电1859 U077790 48 6 2002 7505377795 文远等压速查手册 1860 U076890 28 10 2002 7505376896 汽车正时链速查手册文远等 汽车保养灯归零速查手1861 U076840 15 22 2002 7505376845 文远等册1862 U077780 40 7 2002 7505377787 汽车油品规格速查手册文远等 汽车传感器标准值速查1863 U077800 27 11 2002 7505377809 文远等手册

电池方面的书

电池方面的书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池的种类和性能也在不断提升。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电池的经典著作,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池的原理、分类和应用。 一、《电池工程导论》 这本书是电池工程领域的经典著作,由电池行业的专家撰写。书中详细介绍了电池的基本原理、电化学反应、电池的组成和结构等内容。此外,还涉及到电池的性能评价、电池的寿命以及电池的应用等方面。这本书对于电池工程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人员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 二、《电池与电池系统设计》 这本书主要针对电池系统设计领域,详细介绍了电池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书中首先介绍了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详细说明了电池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接着,书中介绍了电池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关键技术,包括电池组的配置、电池管理系统的设计和电池系统的安全措施等。这本书对于从事电池系统设计和电池管理系统研究的人员来说是一本宝贵的参考资料。 三、《电池材料与器件》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电池材料和器件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书中首先介

绍了电池材料的分类和性能评价方法,然后详细介绍了各种电池材料的特性和应用领域。接着,书中介绍了电池器件的设计原则和制备方法,包括电池的正负极设计和电解液的选择等。这本书对于从事电池材料研究和电池器件设计的人员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四、《可充电电池技术与应用》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可充电电池的原理、性能和应用。书中首先介绍了可充电电池的分类和结构,然后详细说明了可充电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充放电过程。接着,书中介绍了可充电电池的性能测试和评价方法,包括容量、循环寿命和安全性等指标。最后,书中介绍了可充电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动车、储能系统和移动通信设备等。这本书对于从事可充电电池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总结起来,电池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存储装置,了解电池的原理、分类和应用是我们更好地使用和开发电池的基础。以上介绍的几本经典著作涵盖了电池工程、电池系统设计、电池材料和器件以及可充电电池技术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电池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希望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著作,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池,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 电池 书籍

新能源汽车电池书籍 引言 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可持续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电池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仍面临挑战。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的优秀书籍,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电池技术的背景、发展和应用。 一、电池技术简介 1.1 电池的基本原理 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它由正负极、电解质和导电材料等组成。本节将介绍电池的基本原理,包括化学反应、电势差和电池的工作原理等。 1.2 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特点 新能源汽车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本节将详细介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特点,包括锂离子、镍氢和固态电池等常见电池类型,并对它们的性能进行比较。 二、电池技术的发展和挑战 2.1 电池技术的历史演进 电池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原始电池到现代高性能电池,每一个阶段都有重要的突破和创新。本节将回顾电池技术的历史演进,介绍各个阶段的主要突破和影响。

2.2 当前的电池技术挑战 虽然新能源汽车电池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能量密度、安全性和充电速度等方面。本节将介绍当前电池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案和研究方向。 三、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书籍推荐 3.1 《电气化车辆动力电池》 该书由电池专家王勇撰写,详细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最新研究进展。它包括电池的基本知识、电池材料与组分、电池管理系统等内容,对读者了解电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3.2 《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与应用》 该书由新能源汽车行业专家姜新主编,综合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相关知识。书中内容囊括了电池的基本原理、电池管理系统、电池诊断与故障检测等内容,为读者深入了解电池技术和应用提供了广泛的知识。 3.3 《电池管理系统·原理与设计》 该书主要介绍了电池管理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作者通过详细讲解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充放电控制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电池管理系统的重要性和应用。 3.4 《新能源汽车电池与电控技术》 该书由电控领域专家赵伟编著,全面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和电控技术的相关知识。书中内容包括电池原理、电池管理系统、电池充放电控制等内容,对读者了解电池和电控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有所帮助。 结论 本文从电池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挑战出发,介绍了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相关的优秀书籍。这些书籍涵盖了电池的基本知识、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控技术等方面,有助于读者全面、详细地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背景、发展和应用。通过学习这些书籍,读者将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汽车维修行业可看书籍

汽车维修行业可看书籍 汽车维修行业可看书籍 1、《轻松掌握汽车维修电工技能》张校珩化学工业出版社 针对汽车维修及电工技术人员,结合典型车型和维修操作要求,全面讲述汽车维修电工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内容实用,实例丰富,帮助读者轻松掌握汽车维修电工各项技能。 2、《汽车维修技能全程图解》周晓飞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一图一解地讲述了汽车维修基础、发动机系统维修、手动变速器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车身电器系统、底盘悬架系统六大章内容。本书基本理论与维修实际应用相结合。以实际维修应用为宗旨,以短期提升实际技能为突出目标,适于汽车维修人员阅读,同时也可以作为相关企业的培训用书和专业院校师生的参考用书。 3、《汽车维修基础快速入门90天》李林机械工业出版社 《汽车维修基础快速入门90天》是汽车基础知识和维修技能入门的普及读物,以“每天一个专题”的形式,用大量形象的图、表和生动简洁的语言来阐述汽车基础知识及维修技能,介绍了维修工上岗应知应会的汽车维护与保养和车辆进厂维修作业知识,以及发动机、变速器、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行驶系统、空调系统和电器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维修、故障分析等基本技能。 4、《看图学汽车维修技能》周晓飞化学工业出版社 本书是一本汽车维修技能入门的普及读物,以“用图说话”的方式,用大量的图、表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比喻来阐述汽车维修技能,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系统、变速器、制动系统、电气设备、行驶及转向系统的基本结构及维修、故障分析等基本技能。 5、《教你成为一流汽车维修工》周晓飞化学工业出版社 《教你成为一流汽车维修工》以问答的形式讲述了汽车维修中遇到的一些重点、难点及容易忽略的问题,内容包括汽车发动机系统、变速器系统、车身

abs材质证明书

abs材质证明书 abs材质证明书 篇一:ABS来料标准书 来料品质标准书 篇二:ABS塑料材质 ABS树脂是五大合成树脂之一,其抗冲击性、耐热性、耐低温性、耐化学药品性及电气性能优良,还具有易加工、制品尺寸稳定、表面光泽性好等特点,容易涂装、着色,还可以进行表面喷镀金属、电镀、焊接、热压和粘接等二次加工,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电子电器、仪器仪表、纺织和建筑等工业领域,是一种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工程塑料。 ABS塑料-名称化学名称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 英文名称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plastic ABS塑料-性能 一般性能 ABS外观为不透明呈象牙色粒料,其制品可着成五颜六色,并具有高光泽度。ABS相对密度为1.05左右,吸水率低。ABS同其他材料的结合性好,易于表面印刷、涂层和镀层处理。ABS的氧指数为18~20,属易燃聚合物,火焰呈黄色,有黑烟,并发出特殊的臭味。力学性能 ABS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其冲击强度极好,可以在极低的温度下使用;ABS的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又具有耐油性,可用于中等载荷和转速下的轴承。ABS的耐蠕变性 比PSF及PC大,但比PA及POM小。ABS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属塑料中较差的。ABS的力学性能受温度的影响较大。热学性能ABS的热变形温度为93~118℃,制品经退火处理后还可提高10℃左右。ABS在-40℃时仍能表现出一定的韧性,可在-40~100℃的温度范围内使用。电学性能 ABS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

可在大多数环境下使用。环境性能 ABS不受水、无机盐、碱及多种酸的影响,但可溶于酮类、醛类及氯代烃中,受冰乙酸、植物油等侵蚀会产生应力开裂。ABS的耐候性差,在紫外光的作用下易产生降解;于户外半年后,冲击强度下降一半。ABS塑料的加工性能ABS同PS一样是一种加工性能优良的热塑性塑料,可用通用的加工方法加工。 ABS的熔体流动性比PVC和PC好,但比PE、PA及PS差,与POM和HIPS类似;ABS的流动特性属非牛顿流体;其熔体粘度与加工温度和剪切速率都有关系,但对剪切速率更为敏感。 ABS的热稳定性好,不易出现降解现象。ABS的吸水率较高,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一般制品的干燥条件为温度80~85℃,时间2~4h;对特殊要求的制品的干燥条件为温度70~80℃,时间18~18h。ABS制品在加工中易产生内应力, 内应力的大小可通过浸入冰乙酸中检验;如应力太大和制品对应力开裂绝对禁止,应进行退火处理,具体条件为放于70~80℃的热风循环干燥箱内2~4h,再冷却至室温即可。 ABS塑料-ABS的分类 ABS根据冲击强度可分为:超高抗冲型、高抗冲击型、中抗冲型等品种;ABS根据成型加工工艺的差异,又可分为:注射、挤出、压延、真空、吹塑等品种; ABS依据用途和性能的特点,还可分为:通用级、耐热级、电镀级、阻燃级、透明级、抗静电、挤出板材级、管材级等品种。 ABS塑料-ABS用途 ABS树脂的最大应用领域是汽车、电子电器和建材。汽车领域的使用包括汽车仪表板、车身外板、内装饰板、方向盘、隔音板、门锁、保险杠、通风管等很多部件。在电器方面则广泛应用于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空调器、计算机、复印机等电子电器中。建材方面,ABS管材、ABS卫生洁具、ABS装饰板广泛应用于建材工业。此外ABS还广泛的应用于包装、家具、体育和娱乐用品、机械和仪表工业中。 1、性能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